流通速度

2024-09-24

流通速度(精选6篇)

流通速度 篇1

2013年2季度, 名义GDP同比增长8.0%, 是2000年以来除2009年前两个季度以外最低的。在此前的两个季度, M2同比增长率各月平均为15.0%, 其中2013年1季度平均15.6%。这样名义GDP的同比增长率比之前的M2同比增长率低了7个百分点或更多。在4月份的工业生产和主要价格指数公布以后, 2季度名义GDP的同比增长率大致上就可以到8.0%左右了。在那前后出现了“货币空转”的提法。如果只是指名义GDP增长率显著低于货币数量增长率, 用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传统说法就可以了。货币空转的说法对于更多考虑货币的不同部分的情况或者有提示。这里讨论M2流通速度短期变化的一些情况, 也考虑一些货币结构问题特别是机关团体存款的情况。

一、M2流通速度的波动

这里所讲的M2流通速度是下期名义GDP (年率) 除以当季M2 (三个月均值) , 两者先分别做了季节调整。用当期货币和下期GDP是考虑到滞后问题。从图1看, 虽然过去半年M2流通速度大幅下降, 但是更大幅度的下降发生在1998年以前。在2004年到2008年, M2流通速度有所上升, 以这个变化做基准, 目前的下降才显得有所奇特。其实从更长时期来看, 倒是2004-2008年间异常的可能性更大。2008年的流通速度也是大幅度下降的, 这个变化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没有引起很多关注。

没有理由假定长期的货币流通速度趋势可以由对数线性来刻画。能够比较确定的是, 到目前为止M2流通速度的趋势仍在下降, 但是以多快速度下降难以把握。对于现在的下降趋势, 作者在上次的CEO报告中用资本产出比的上升来解释, 以区别于用金融深化来解释20年前的情况。用资本产出比的上升来解释社会融资总额与GDP的比例更好一些, 而银行融资只是整个融资的一部分。在融资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 资本产出比的上升不一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这样说来, M2流通速度的下降趋势在早些时候是金融深化所致, 然后又是由于资本产出比的上升, 再后来又是融资多元化导致了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图1所做的趋势只能看成一个参考, 只是在短期的波动非常大的时候才有一定意义。对于这一点而言, 用一些其他的常用方法来估计趋势, 在一些变化大的时期的结果差不多。

这里的流通速度偏差是图1中的残差 (见图2) , 真实利率是按1年期存款利率的季度均值与当季GDP隐含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做的。这样计算的真实利率既不是实际实现的真实利率, 也不是预期的未来真实利率, 但是它和已经实现的真实利率或者未来的真实利率有很高的相关性。已经实现的真实利率偏高对企业的资本金有负面影响, 预期的真实利率偏高对投资意愿有负面影响, 含义并不一样。用GDP价格指数是一个简单化的处理, 因为生产者面临的真实利率和消费者面临的真实利率并不相同。在计量分析中, 可以同时考虑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 甚至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只是生产者价格的统计数据并不全面, 在贷款利率浮动的情况下贷款利率的事情也比较复杂。

一个情况是M2中居民持有部分比例的变化。这个变化有多方面的含义, 这里只考虑其对短期的M2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在1990年代, 居民持有货币比例比较高, 按消费者价格计算的真实利率比较重要。后来企事业单位持有货币的比例上升, 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真实利率相对更重要一些。但最近几年机关团体存款猛烈增长, 这其中的一部分可能对真实利率不敏感。

对真实利率影响最大的是PPI和CPI通胀率的差别。由于存款利率的变化大致上与CPI通胀率更接近, 在PPI相对下降的时候按GDP价格指数计算的真实利率就容易上升, 反之亦反。在1996年, CPI上升7.6%, 一年期存款利率平均9.2%, 由此计算的真实利率不算高, 但PPI只上升了2.7%, 按此计算的真实利率就很高了。最近两年的情况与1996年相同。在2004-2008年, 真实利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PPI涨幅高于CPI。这是生产者的黄金时期。从图3可以看到, 过去10年里影响上述真实利率的最主要因素是PPI与CPI比价的变化。虽然利率对CPI变化也缺乏弹性, 但是其间差别相对次要一些。

2013上半年CPI的同比上升率为2.4%, 但6月份达到了2.7%, 7月份还将比较高。如果认为目前的CPI通胀率是比较合适的水平, 那么宏观政策大幅度变化就难以期盼, 虽然微调或者小幅调整的余地总是有的。PPI大幅下降和CPI不低的情况出了一道难题, 从CPI角度看利率不高, 从PPI角度看则太高。

2012年底以来控制公款消费和反铺张浪费的政策也对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产生了一些影响。一些方面的行政开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但是2013年前5个月的财政支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机关团体存款的高增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在5月份, 金融机构的机关团体存款同比增长了20.3%, 比M2的15.8%的同比增长率高了很多。从6月份的货币简报数据推算, 6月份的机关团体存款可能仍然持续高增长。从前5个月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情况看, 仍然可以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是一部分支出到了受款单位就不动了。

只考虑对总需求的短期影响, 盘活存量货币和增大总量的效果是一样的。存量货币活性增强可以刺激需求, 但是不可能只刺激生产不刺激通胀, 虽然生产和价格变化的时间不一致。从提高微观效率包括抑制一些方面的寻租行为的角度看, 盘活国有部门的存量货币是一种改革, 而且可能是成本很低收效很好的改革, 但是最好不要将这样的改革作为短期的宏观调控工具来用。在需要刺激需求的时候盘活存量货币自然没问题, 但是在需要抑制需求的时候总不能反着来。

二、机构货币和机关团体存款

过去20年M2高增长中的一个重要情况是机构货币占M2的比例在上升。因为货币统计口径有一些调整, 这里统一用《中国统计年鉴2012》上的年末数据来计算, 去年末的数据用人民银行的。将居民储蓄存款加上83%的流通中现金作为居民的货币资产, 其他的算作机构货币, 这里有一点小误差。83%的比例是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一些其他数据推算的。按此, 居民货币占M2的比例, 1991年末为61.4%, 2012年末降到了47.0%。这样算来, 机构货币在过去21年平均每年增长22.4%, 居民货币平均每年增长19.0%。这期间名义GDP平均每年增长16.3%。

很多分析在计算或者估计政府部门或者企业负债的时候, 算到了债务, 但是没有算到这些部门的货币资产或者更广泛的金融资产。政府和企业的债务与GDP的比例在上升, 但是政府和企业货币资产与GDP的比例在更快上升。从这一点来看, 计算社会总债务与GDP的比例反映了一个方面的情况, 但考虑负债率还有别的情况。分部门计算金融净债务的结果是很不相同的。

对这个说法的一个反对意见是, 分部门计算净债务会忽略部门内部不同单位之间的债务分布。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对企业来说道理更充分一些, 但是对政府部门来说计算金融净债务还是有意义的。在5月底, 机关团体存款达到了14.3万亿元, 与2季度季调后GDP年率58.7万亿元的比例为24.4%。这是在3.5万亿元的财政性存款之外的。没有更详细的机关团体存款分类数据, 不清楚与财政拨款有直接关系的机关团体存款到底有多少。有一条是肯定的, 财政一方面发国债借钱, 另一方面有大量的直接银行存款, 还有更大量的间接银行存款, 就是财政拨款的机关团体的存款。

人民银行报告的机关团体存款没有分活期定期, 从其他数据推算活期存款的量很大。5月份M1中的活期存款25.9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13.5万亿元, 两者之差12.4万亿元, 其中大部分应当是机关团体的活期存款了。

5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有35.0万亿元, 其中定期存款21.5万亿元。企业的金融负债不少, 不过银行存款量也很大。对于私营企业来说, 算总帐可能忽略了企业间资产债务的分布, 但对国企算总帐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毕竟在名义上是一个所有者。事实上, 如果发生了大的金融问题, 中央对地方收入可以有一定的调剂。

一般说, 同一个企业一方面大量借钱、另一方面大量存钱的情况少, 不过很多情况会导致例外。频繁发生的信贷数量控制可能产生银行停贷的情况, 迫使企业在能贷款的时候多贷一些放在银行慢慢用。这可能是导致中国M2与GDP比例高的一个原因, 但不是主要原因。

不过企业的情况总体上看还是比机关团体好一些。5月份, 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长6.7%, 定期存款同比增长21.5%。这个差别, 部分是金融深化提高效率的结果, 部分是由于企业对经济预期不好, 按PPI计算的真实利率很高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在短期看, 后者是主要的。与此对比的是, M1中的其他活期存款同比增长17.2%, 比8.0%的名义GDP增长率高了很多。用M1作为短期需求预测的一个指标, 在考虑到利率等有关变量的时候一般来说不错。但是在今年控制行政开支的情况下, 非企业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 进一步细分M1的不同部分对于预测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存款统计分类的口径变化, 有关数据的历史可比性很差, 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几乎无从着手。

总的来看, 机构货币占M2比例的上升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多年来,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 导致了一系列矛盾。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原因, 1994年确定的基本收入分配框架是一个原因, 近年来国有部门和政府越来越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 盘活存量货币或者更广泛说盘活存量资产, 最重要的是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

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看, 有部分货币的使用率不高是次一级的问题。给定宏观调控管通胀这个前提, 一些部门的货币流通速度低, 就可以多增加一些货币。反过来说, 一些部门的货币流通速度增加, 就得控制货币总量, 压缩别的部门的需求。在现在总需求疲软的情况下, 盘活国有部门货币好处很多, 最简单说就是将铺张浪费压下来用于基础设施投资, 修路问题再大总比喝酒好吧。但是近一步看, 收很多税由政府部门去花总是个问题。少收一些税, 需要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候去借钱, 比收了税分钱容易建立约束机制, 至少对于铺张浪费有更强的抑制。

2013年货币政策13%的M2增长率的目标, 从目前情况来看, 可能还是偏紧了一些。年初说13%, 但当时有几个情况跟现在不一样。第一, 股市遭到这个情况是年初未能预料到的, 股市融资基本停止, 至少应把股市少融的资通过贷款放出去。另外未能考虑到2013年机关团体存款继续高增长, 五月份机关团体存款同比增长20.3%, 三公消费卡了一块, 这也是原来年初时候没有想到的。6月份机关团体存款为20%的增长率, 如果现在M2减去机关团体存款, 6月份剩下货币增长率已经是13%了。政府过去制定的很多计划指标并非一定能完成的, 而是一个参考性指标, 当然要努力尽可能达到指标。有一些目标仅仅是中间的工具变量, 比如M2增长率, 最终目标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中间指标是根据情况不断变化的, 从过去情况来看大部分年份是执行结果跟设计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

关于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实质意义还是信号意义, 目前两方面意义都不是很大。实际上现在贷款利率一直比基准利率上浮, 这次的调整针对下限, 实际上下限目前对贷款利率的约束很小, 长远来看随着利率的调整, 可能影响会逐渐加大。至于市场信号, 做预测时很难检验。

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对降低融资成本会有一点好处, 但要降低融资成本, 最重要的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开利率是一个方面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是要放开银行间竞争, 包括开放银行准入, 放开银行设立网点、取消股票市场交易货币进入银行间市场门槛等, 这些事情做好了最后可能对企业融资成本有更进一步的下降。此次降低贷款利率下限短期来看可能只有微小的影响, 但是如果沿这个方向做下去总会有更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改革中的宏观经济[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2]宋国青.从货币产出比与资本产出比看中国投资与货币政策[J].中国市场, 2013 (19) .

[3]宋国青.M2流通速度和机构货币[R].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4次报告会, 2013-07-20.

[4]贺铿.中国经济减速原因与出路[J].中国市场, 2013 (31) .

流通速度 篇2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效果 提升途径

一、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与货币政策效果

1998年以来,我国实际的从而预测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核心通货膨胀率,并且由于谨慎性与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增加,货币持有机会成本因名义利率水平下调而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必然加速下降。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的差距指标是对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率的事后度量,鉴于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波动性质,使事后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与事前的货币流通速度预测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按交易方程式供给货币的规则不仅已经导致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持续下降,而且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反过来又抵消了货币供给的政策效果,使得货币供给只能以更大的比率增长才能带来原来等量的产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削弱。

因此,在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上,我国中央银行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变化留出了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就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高出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的部分。反之,如果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常量看待,那么在测算货币需要量和以此为基准制定货币供给计划时,执行者就不可能考虑到它的影响。而货币流通速度实际上的变化就会使得央行规划供应的货币供给量与实际的货币需求量不符。在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时,原订的货币供给规划偏小。相反,在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时,原订的货币供给规划则会有一部分是多余的。前者会导致银根偏紧,使国民经济本来可以达到的速度因缺少货币而不能达到,后者则会造成通货膨胀,扰乱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同样,在作长短期经济预测时也会有类似的间题发生。在这方面最好的例证可能要数美国。在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下降1/3,这时,联邦储备委员会本来应该追加货币供给,以抵消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金融和经济的影响。但联邦储备委员会忽视了这一变化的重要性,而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在产出减少的情况下,将货币供给量也减少了1/3,结果是加剧了货币饥荒,加深了金融经济危机的程度。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是,长期忽视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虽然理论研究已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但实际工作中仍末给以应有的重视。

二、提升、维持适度货币流通速度的途径

维持适度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政策发挥有效效能的必要条件,针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济金融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询提升货币流通速度的途径:

1.金融市场构建以及货币政策取向。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货币需求因而对货币流通速度有着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长期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将导致货币需求相对下降,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这也是西方金融体系成熟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呈现“U”型曲线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单一,储蓄存款仍是居民投资的首选,因而我国货币化比率(M/GDP)相对较高,其倒数货币流通速度(GDP/M)就相对较低,这是中国居民的金融投资集中于银行的结果。

首先,提高金融技术,加快金融创新。货币化进程仍将继续降低货币流通速度,而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有正效应。国际上的结论是几乎在所有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先是随着货币化的深入而下降,然后又随着金融创新和经济的稳定化程度提高而上升。所以要提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首先考虑从金融创新入手。其次,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从根本上会促进商业银行的竞争性,完善银行的自我监督机制,刺激贷款额的扩大,提升货币流动性和货币流通速度。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必须在整体战略上强调配套,要通过健全金融监管,加快银行体系制度创新等等一系列步骤来实现:(1)逐步放开同业拆借利率;(2)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的自主权,一定范围内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贷款利率,使其按市场规律灵活运用资金;(3)进一步完善浮动利率管理体制,形成金融机构统一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并适当扩大浮动利率的范围;(4)简化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规范各类利率,并允许金融机构根据贷款风险、成本和质量灵活对利率水平确定浮动幅度,同时逐步取消反映政策要求的优惠利率和差别利率。

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稳定的货币政策指不要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也不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是根据实际的经济增长需要供应货币,货币供给量增加的速度与货币需求量增加的速度一致,只有这样才符合货币流通规律。切不可一味的追求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因为目前我们的货币供给就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沉淀下来未进入流通领域,真正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货币供给并没能明显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整体上趋于下降。重点应该是激活这部分资金,而不是继续加大货币供给,否则货币供给大量增加只会导致更多的货币沉淀在金融体系内部,货币流通速度进一步下降。沉淀于金融体系中的大量货币将来会给通货膨胀带来巨大压力。

2.融资体制改革。货币流通速度的水平及变动与一国的融资体制密切相关。从国别比较看,以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为主的国家,相对具有较低的货币流通速度。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转型进程中呈持续下降趋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的信用融资机制。由于构成货币的现金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构成货币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负债。所以货币流通速度(GDP/M)这一比值越低,整体支付风险越大。因此,较低的货币流通速度所隐含的风险,实质是融资体制的风险。消除较低的货币流通速度所隐含的风险,关键之一在于融资体制的改革。

3.提高经济效率,减少无效供给。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体现经济效率低下和无效供给增加的内在诱因。在宏观总量逐步由原来的供给不足转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逐步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现在的买方市场,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增强。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正在由供给推动向需求拉动方向转化,粗放型的扩张机制遇到市场需求的有力制约,无效供给将被过滤掉,增长开始成为内生的、成为市场运作的结果而不是经济目标的主观意愿,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已逐渐丧失了体制基础,在供过于求和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若想求生存,只能紧扣市场需求,不断增进效率,调整产品结构,在竞争中取胜。

4.调整银企关系,扩大信用创造,加速货币流通。“信用是加速或减缓货币流通速度的巨大而主要的力量。”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不是储蓄太多,而是储蓄没有能顺利转化为投资,储蓄货币沉淀于银行,信用萎缩,货币流通不畅,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维持资金融通的金融交易关系没有形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改革的重点放在金融体制的建设上,先是改革大一统的传统银行体系,建立起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的二级银行体系,后来又建立起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家政策银行为主体的三角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改革局限于银行体制的改革,没有深入到各种金融资源的配置关系,货币自身效率较低,货币流通速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改革越推进,政府越难以控制金融运行,关系到金融制度建设的银行企业化和商业化改革难以得到实质性推进。

5.化解不良资产,扩大现时支出

从货币流通速度(GDP/M)的水平与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的关系来看,银行不良资产比率高是货币流通速度水平低的原因。因此,要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必须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个方法。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吸收一部分广义货币,从而使GDP对广义货币的比率即广义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不良资产比率下降以后,银行还必须防止再发生大量不良资产,这样可加快银行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戴金平,阮君.中国货币政策障碍机制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0,2:22-24.

[2]维克塞尔.国民经济学讲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54.

[3]黄涛.从统计实证分析破解中国M2/GDP畸高之谜 [J].统计研究, 2002,3:35-37.

[4]易纲.中国的货币化进程[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260-264.

The speed of currency circ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policies and the Way to Promote

Tian Lizho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nstitute

Abstract : My three levels of the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continues to decline, the monetary authorities of the estimated demand for the currency deviations Currency markets can not achieve a balanced state, redu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or even negative results. Therefore, upgrade, maintain moderate speed of currency circulation is essential. This paper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to offset the slowdown in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analysis, and on this basis to maintain a moderate speed of currency circula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means.

Key words : the speed of currency circulation enhancing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means

流通速度 篇3

1 文献综述

在国外, 最先对电子货币进行研究的机构是国际清算银行 (BIS) , BIS从1996年到2004发表了六份报告对各国的电子货币情况以及风险和监管问题进行了介绍, 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涉及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内容, 并一致认为电子货币加快了流通速度。以下是这六份报告Survey of Electronic Money (1996) ,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Ba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oney (1996 ) , Risk Managementfor Electronic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Activities ( 1998 ) , Survey of Electronic Money Developments (2000, 2001) , Survey of Developments in Electronic Money and Internet and Mobile Payments (2004) 。

在国内, 对电子货币的研究开始于1999年, 最早的是, 王鲁滨 (1999) 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时认为, 电子货币替代通货, 从而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尹龙 (2000) 总结和归纳了电子货币的定义、分类、属性, 并详细地分析了电子货币对央行地位、货币政策的影响。董昕, 周海 (2001) 认为在货币需求方面, 网络货币的替代作用使流通中的现金减少, 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也使利用现金进行交易的次数减少。陈雨露、边卫红 (2002) 认为电子货币以光和电作为物质载体, 以接近于光速的极限在因特网上高速流通, 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这导致短期货币流通速度难以预测或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蒲成毅 (2002) 认为V在初期将随货币供应量M0趋向减少而呈下降趋势, 而长期由于电子货币规模E的增大和M1总量的降低, V转而呈上升趋势。梁大鹏和齐中英 (2004) 采用金融相关率和金融创新度指标对我国三个层次的V进行回归, 得出我国金融创新与M0和M1的流通速度呈正相关, 但与M2的流通速度呈负相关的结论。周光友 (2006) 通过协整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 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并得出电子货币在初级阶段是降低货币流通速度的结论。游鸿辉 苑德宇 (2007) 通过协整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即导致V不稳定。

2 实证过程

2.1 技术路线

为了揭示电子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 本文采用了协整的分析方法。本文在单位根检验上采用了ADF检验方法, 以确定各指标的平稳性;而在协整检验上, 采用EG两步法对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

2.2 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V指标作为因变量。V由GDP和货币供应量M决定, 三个层次的V的指标公式分别为:V0=GDP/M0、V1=GDP/M1和V2=GDP/M2。

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 选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 (E1) 和电子货币年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E2) 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协整模型。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用银行卡年末存款余额代替, 电子货币年交易量用银行卡年交易量代替。选择E1的理由是我国的电子货币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电子货币主要是替代流通的现金和活期存款 (M1) , 改变货币结构, 进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选择E2的理由是:就目前来看, 电子货币主要用于小额支付, 取代现金支付和部分的小额转账支付, 它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可通过电子货币交易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表现出来。

选择数据时考虑到月度数据和季度数据的找寻难度, 本文采用年度指标。考虑到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特别是1994年开始实施“金卡”工程以后, 电子货币得到了广泛使用和迅速发展, 它对我国的经济金融产生了一定影响。又因为2008年金融年鉴进行了改版银行卡年末存款余额难以获得, 本文选取1990-2006年的年度数据做样本数据。并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处理, 消除异方差,

2.3 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出现, 利用Eeviwes6.0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本文中采用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F检验方法。在检验过程中, 根据序列的时序图确定是否存在趋势项和常数项, 即确定ADF检验的基本形式, 再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IC) 确定滞后阶数, 得出ADF统计值。如果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的绝对值, 则该变量平稳;反之则不平稳。

2.4 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采用E-G两步法进行检验, 其思路是:第一步对非平稳变量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则变量之间协整。反之, 没有协整关系。

2.5 误差修正模型

如果一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那么协整回归总能转换成误差修正模型。采用E-G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得误差修正模型初步回归方程:

修正项系数为负, 而且值较小, 分别为-0.082176和-0.37680, 说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影响很小。

3 实证结果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 LV1, LV2 的模型都通过了DW和F检验, 各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 且拟合度分别达0.8724, 0.9439整体解释效果较好。而LV0模型的结果不理想。

LV1, LV2回归模型中的 (E1) 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的对数的系数为负, 说明电子货币年末存款余额占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的提高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它与货币流通速度呈负相关关系。即电子货币替代狭义货币量M1的比重越高, 货币流通速度越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理解为电子货币替代转化效应, 即指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进行替代时加快了不同层次货币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速度。由于电子货币的存在, 不同层次货币之间可进行快速的低成本或无成本的转化, 这意味着持有高层次的货币并不会降低货币的流通速度, 而持有高层次的货币收益比较高, 所以被电子货币替代的货币就会从低层次的货币转化成高层次的货币, 这使的货币流通速度的整体水平下降。

LV1, LV2回归模型中的 (E2) 电子货币年末交易量占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的系数为正, 可以说明随着电子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广泛使用, 使得电子货币交易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 且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理解为电子货币替代加速效应, 即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由于电子货币的高流通性, 以及无时空限制性, 在商品交易中代替传统货币加快整体货币的流通速度。

LV0模型之所以不理想, 是因为V0仅仅是现金的流通速度, 不是整体流通速度, 不符合上述的解释, 所以模型并不拟合。

摘要:选取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电子货币的相关样本数据, , 对电子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替代转化效应大于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多角度研究评析 篇4

20世纪60年代, 美国金融界为了突破政府的金融管制, 开始了金融创新活动, 日本、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也参与其中, 金融的地位迅速提高, 金融交易规模迅速扩大。70年代, 金融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得更剧烈, 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几乎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学家研究货币流通速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在金融飞速发展的阶段, 金融经济的波动成为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 市场经济和金融经济都处于建设和完善中, 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和生活方式, 从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步伐加快, 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金融资产种类不断增加, 金融经济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和金融市场波动。

二、我国货币供给性质与货币流通速度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 新凯恩斯主义在内生货币经济框架中研究一般流动性货币的流通速度, 因为金融创新使得一般流动性成为经济波动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罗斯埃斯 (1986) 强调货币流通速度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对货币内生的重要性。万解秋、徐涛 (2001) 认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经济主体决策的独立性得到增强,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日益增强。我国货币内生性不仅表现在货币量的内生, 还表现在货币流通速度的内生变化上,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市场的流动性。童哨兵 (2002) 也认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方齐云、余喆杨、潘华玲 (2002) 认为, 我国基础货币具有内生性特征, 长期的货币乘数内生性特征也很强, 这表明现阶段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是货币供给内生的一个方面, 会影响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三、多角度的实证研究

Bordo和Jonung (1987) 将货币化程度、银行的普及、金融发展、经济稳定性程度等因素量化, 引入货币流通速度函数中, 改进只考虑利率和收入变量的传统模型。该模型表明, 在几乎所有的国家, 货币流通速度先随着货币化推进而下降, 然后随着金融创新和经济稳定化程度提高而上升, 呈现U型结构。Brodo和Jonung的制度假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长期和短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我国很多学者从利率、储蓄率、通货膨胀率、收入、偏好等一般性因素的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 也有学者从我国转型期特殊制度因素, 如货币化进程、金融现代化程度、银行体系不良金融资产、不确定性预期等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易纲 (1996) 提出“货币化假说”, 认为货币化是导致当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耿中元、曾令华 (2007) 通过实证分析表明, 制度和货币冲击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 制度冲击最重要, 货币冲击次之, 技术冲击不重要。李洁 (2006) 指出, 导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转型期特殊因素有货币化进程、金融现代化程度、银行体系的不良金融资产、不确定性预期等。崔龙 (2006) 从制度视角诠释中国流通速度之谜, 认为在制度资本 (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不足的情况下, 经济主体对经济资本过度依赖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是转型期制度不完善的必然现象。而汪军红、李治国 (2006) 认为, 货币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逐渐增强, 但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些学者都抓住了转型期的特点, 但研究角度不同, 得到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对问题的认识也更全面。

四、关注金融因素的实证研究

社会融资方式和相关制度的变化将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这些都有可能体现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上。2009年, 我国GDP为335353亿元, 股票、交易所政府债券、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三项金融资产交易总额为1250555.06亿元, 是GDP的3.73倍, 这说明金融市场对我国货币经济的稳定是举足轻重的。

耿中元 (2007) 认为, 在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下银行必须不断提供新的信贷, 导致货币供给的膨胀, 特别是M2的膨胀, 表现为较低的货币流通速度。银行是间接融资主体, 也是创造内生货币的主体。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走来, 必须经历的融资体制改革历程将是:从间接融资到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 最后以直接融资为主。转型期我国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 因此, 要关注银行体系和直接融资市场的运作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伍超明 (2004)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全国股票交易额同比增长率与M1同比增长率间存在统计显著关系, 并导致V1下降。戴晖 (2006) 认为, 股票市值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居首位, 股票市值对货币流通速度具有负向影响。张勇 (2007) 考察我国公众的资产替代行为通过股票市场交易,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性的内在机制。当股票市场交易规模扩大时公众会将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和现金替代为股票交易客户保证金, 导致V1增加。

五、关于货币流通速度计量问题

全球金融资产交易额已达实物资产交易额的数十倍, 我国金融资产总量也远远超过了实物资产总量, 但是以往基本以名义GDP作V2的分子项, 这样分子与分母没有事实上的直接联系, 分子项明显偏小, 从而得到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结论。肇越、葛瑛 (2006) 认为, 计量货币流通速度时分子项与分母项之间要存在直接的经济关系, 分子的选择要与不同层次货币的实际应用相符, 提出采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服务总额之和作V0的分子项, 采用名义GDP作V1的分子项, 选用社会经济交易总量作V2的分子项。

六、评析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及分析 篇5

中国一直致力于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主要原因, 即以货币量为中间目标, 保持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如果由于货币供给量超过总产出, 使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会产生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 如果货币供给量超出产出, 是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升的趋势, 会造成通货紧缩, 这两种结果都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 经济运行日益货币化, 货币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回归分析, 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国内学者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孙健, 辛然 (2002) 运用中国1980—2000年的数据, 以GDP/M2为指标揭示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这一现象, 并指出经济的货币化、中央银行货币过量的发行、银行的不良债权、制度性紧缩是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李春红, 袁卫 (2002) 分析了1980—2000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趋势, 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 同时在短期又随经济周期而波动的特点。刘士宁, 徐长生 (2003) 运用1978—2000年的数据, 根据费雪方程计算出1878年到2000年V0、V1、V2均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V2的下降趋势相对突出。同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结论, 即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货币化程度的加深, 同时金融发达程度的提高会加速货币流速。汪军红, 李治国 (2006) 通过实证分析, 得出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刘刚、尹涛 (2011) 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动性与中国资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刘钥铭 (2011) 通过分析1985—2009年的数据, 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从长期来看, 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且下降速度有趋缓的态势, 从经济货币化、利率、地区发展差异三个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3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和模型的选取及计算

本文采用费雪方程式, 即MiVi=YP (i=1, 2) , 其中Vi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Mi为货币量, Y为流通中商品的数量, P为价格,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 由于费雪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 本文选取狭义的货币M1代表货币量, 同时, 为了进一步反映货币的储蓄功能, 选取M2代表加入储蓄功能的货币量。分别用V1和V2表示。用GDP (国内生产总值) 表示YP, 即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从而本文计算货币流通速度的公式为:

undefined (i=1, 2)

Vi的变化率undefined

由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得到M1, M2和GDP,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求得Vi及Vi的变化率。

3.2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

(1) 狭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点

中国狭义的货币流通速度即V1并非稳定不变, 几乎每年都在波动, 而且数值都不一样。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前其值处于1.7~2, 而从1999年的1.96到2007年的1.74, 可见在这个阶段,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平稳性。

从长期看,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稳中下降的趋势。从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除了两次小幅度的上升外, 几乎都处在下降的趋势, 从数值上看, 从1990年的2.69下降到2010年的1.50, 下降幅度为44%。

经济危机前, 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升趋势, 经济危机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1995年,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达到2.53, 比1993年的2.17高出16.8%。1997年即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且下降幅度趋缓。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前2008年为1.89, 相比2003年的1.61高出17%。在2008年货币流通速度为1.89, 之后2009年降低到1.55, 下降幅度为18%。之后可能进入下降趋缓的阶段。

(2) 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点

首先, 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即V2也是不稳定的, 每年的数值都在变化, 但保持在1.2~0.5, 说明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保持相对的平稳性。

其次, 从长期看,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从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几乎都处在下降的趋势, 从数值上看, 从1990年的1.22下降到2010年的0.55, 下降幅度为54%。但每年的变化率都保持在10%以内。

4 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述特点的分析

4.1 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我国消费边际倾向总体呈现递减的趋势, 那么GDP的上升幅度就会有所下降, 其增长速度不如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快, 因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GDP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 可见由于GDP增长率的下降, 货币流通速度也保持下降的趋势。

4.2 货币需求的上升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首先, 我国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使得货币需求量上升, 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来进行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化的趋势。通常用M2/GDP的值来衡量, 我国货币化程度逐渐加深。随着经济的货币化加深, 在交易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 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M1和M2逐渐变大, 货币流通速度V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其次,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实际货币需求Md/P=L (Y, i) , 其中Md为货币需求, P为价格, Y为收入, i为利率, 并且根据已有研究表明, 实际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我国金融机构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 因此货币需求就会增加, 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呈现下降的趋势。

最后, 中国储蓄率较高, 且储蓄方式较为单一。我国居民偏好储蓄, 且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储蓄而非其他资产, 致使M1和M2增大, 根据费雪方程式会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综上所述, 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 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储蓄率较高。所以根据费雪方程式,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

4.3 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与货币的流通速度

在经济危机之前, 经济一般处在繁荣阶段, 在繁荣阶段人们的交易活动增加, 那么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就会增加, 即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变大。而经济危机发生或危机刚刚过后, 经济不景气, 人们所需货币的周转次数就会减少, 即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

4.4 金融发展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速度减缓

随着我国金融现代化程度加强, 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出现,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电子交易系统, 加快货币之间的区域转换和时间转换, 使可生息的流动资产范围逐渐扩大, 持有这些货币的机会成本会加大, 那么人们就会将货币尽快从贮藏手段转化为支付手段, 加快货币交易, 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5 政策建议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说明我国产出增长速度相对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较慢, 经济中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 致使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这反映出我国目前高通胀的现状, 不仅如此, 由于金融体制的问题致使货币不能有效的配置到实体经济中, 从而使我国货币下降趋势减缓。而收入的增加和支出习惯的改变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经济货币化、金融现代化等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因而从其他可操作的方面提出建议。

5.1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尚不完善, 普通居民投资渠道过少是提高储蓄率、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要完善投资市场, 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各种资产投资。从而使经济更好的发展。

5.2 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部分是以效率的损失为代价的

经济效益低下意味着高投入和低产出。不仅在生产领域存在这种低效率, 在货币流通领域同样如此。货币投入过多无法在市场上产生相应的有效货币流通, 较大的货币投入量对应较小的GDP, 造成流通速度下降。因而要控制货币发行量, 使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求相一致, 实现货币的有效流通。

5.3 加快金融体系改革

在温州资金出逃事件发生之后,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目前的金融体系不能将货币资金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而就中国目前而言, 在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的阶段, 实体经济才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 因而应该给予实业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 通过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地方政府的配合, 使企业顺利获得融资, 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健, 辛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原因探析[J].财经研究, 2002 (3) :39-43.

[2]李春红, 袁卫.1980—2000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2002 (11) :71-74.

[3]汪军红, 李治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J].财经研究, 2006 (9) :61-68.

[4]刘钥铭.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1 (5) :68-72.

流通速度 篇6

1 货币化假说

夏德仁( 1991) 从商品率的提高、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的不断增加以及货币功能的扩展三个方面来探讨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从而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过程导致了其货币流通速度的减缓。易纲( 1996) 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主要是经济货币化的结果,同时还在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资产结构单一所致。耿中元( 2011) 等研究发现货币化是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主要因素。实际GDP对狭义、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具有负向影响,符合货币是奢侈品的论断。利率、通胀率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甚微。

2 产业结构说

汪军红、李治国( 2006) 认为 “货币化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除了经济规模和利率水平两个基本因素外,产业结构变动是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李治国、唐国兴( 2005) 纳入市场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扩展了传统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李治国、曾利飞( 2007) 基于不同产业货币需求比较,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部门比重的不断降低。

3 虚拟经济假说

刘骏民( 2000) 认为虚拟经济的活跃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伍超明( 2004) 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的 “两分法”,建立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方程,并对1993—2003 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文章使用股票市场交易总额代替虚拟经济规模计算了虚拟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实证结果发现虚拟经济货币流通速度和实体经济货币流通速度两者间的协调性较差,作者认为原因在于进出虚拟经济的资金出现大幅波动。田立中( 2007) 称证券市场的出现及发展并不会提升货币流通速度,相反,在实体经济没有增长的背景下,由于股票、债券的保证金作为狭义货币、广义货币组成部分的交易特征,加快了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增长,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彭维湘、刘小武( 2011) 则认为季节调整后的现金流通速度的变动是引起股票市场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狭义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与股票市场之间并无显著的因果关系。并且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现金流通速度的变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都是负向的,且解释能力不断增强,但并未成为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

4 收入差距扩大说

康志勇( 2007) 考察了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货币需求行为,验证了高收入群体的边际货币需求倾向远大于低收入群体,并通过实证发现收入差距指标对不同层次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二者在V0、V1 的层面上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但相关系数不高; 而在V2 的层面上则呈现出不显著的正相关。李建伟( 2009) 亦基于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认为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导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从而货币需求沉淀,是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5 金融体系、金融发展与创新、制度因素

谢平、张怀清( 2007) 认为银行主导的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是导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较低的主要因素。孙建、辛然( 2002) 认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的货币化、中央银行货币过量的发行、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制度性紧缩。梁大鹏、齐中英( 2004) 采用金融相关率和金融创新度指标对中国1978—1998 年间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回归,得出中国金融创新与M0 和M1 的流通速度呈正相关,但与M2 的流通速度呈负相关的结论。张杰( 2006) 认为政府部门对银行体系的有效控制和居民部门对银行体系的高度依赖是导致中国M2 /GDP高于其他国家的金融制度基础; 曾利飞( 2006) 等从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角度来分析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创新( 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总资产比率) 能够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但影响不大;企业融资期限结构( 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率) 和第三产业短期贷款占短期贷款比率对狭义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赵留彦等( 2013) 从实体经济与金融资产两个部门考察了近年中国货币需求的变化,发现给定实际收入和利率,金融市场交易的活跃会增加货币的交易需求,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随金融交易的活跃程度而反向变动,并且发现实体经济内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无显著差异。

6 其他主要因素

一是利率。张晓群( 2004) 实证检验了中国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79—2001 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利率弹性很低,大多数年份的利率弹性都小于0,说明中国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极低。作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利率管制导致的资金价格扭曲以及公众持币态度的敏感性较低。二是通货膨胀率。刘永盛( 2008) 从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波动假说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其认为,因为中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所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而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最大的是通货膨胀率。三是房地产因素。狄剑光、武康平( 2013) 研究发现货币对房地产变动的净溢出效应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重要变量,中国现阶段由于货币对房地产变动具有负溢出效应,因而货币和房地产冲击都能使货币流通速度呈现负的动态效应。四是外资的流入。唐国兴、徐剑刚( 2006) 分析了引进外资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外资的流入大大地促进了出口,使其增长远远超过经济的增长,从而扩大了货币的需求; 同时,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的巨大顺差使中国货币当局的对外净资产迅速增加,加上人民币汇率的刚性,造成潜在的货币供给压力,使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货币需求成本低下,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五是未被观测经济系统的存在。徐蔼婷、李金昌( 2010) 基于区分货币需求的官方经济系统和未被观测经济系统( NOE系统) 的两系统模型的经验结果表明,如果忽视NOE系统的货币交易量,就会致使仅以官方经济系统货币交易量计算的货币流通速度整体偏低。

参考文献

[1]耿中元,惠小凤,朱东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5).

[2]汪军红,李治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J].财经研究,2006(9).

[3]李治国,唐国兴.中国流通速度下降的解释:基于实际收入和利率水平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J].上海金融,2006(1).

[4]彭维湘,刘小武.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股票市场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9).

[5]谢平,张怀清.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2/GDP[J].经济研究,2007(2).

[6]曾利飞,李治国,徐剑刚.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与货币流通速度[J].世界经济,2006(8).

[7]赵留彦,赵岩,陈瑛.金融交易与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J].国际金融研究,2013(4).

[8]徐蔼婷,李金昌.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变化规律[J].财贸经济,2010(10).

上一篇:中国的品格下一篇:工作要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