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2024-11-04

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精选12篇)

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篇1

一、前言

21世纪的今天, 自然科学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 促进了化学研究领域大为拓展, 研究手段不断创新, 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同时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科学, 化学元素和化学物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宝库。人类对物质的需求, 不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 总是在不断发展的, 而满足其需求的核心基础科学不仅现在是化学, 将来仍然是化学[1]。化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来源于生产, 它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生产决定, 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动力和机会。化学也起到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作用, 没有化学, 就没有现代人类文明。诚然, 化学如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 是把双刃剑, 在极大地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食品安全、健康与人口控制、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与能源匮乏等问题都与化学学科与技术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化学, 正确认识化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2010年我国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 在谈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 明确提出“高校要推进和完善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 促进文理交融”[2]。师范院校作为一所以培养未来中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校, 要求所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博采众长、德才兼备, 贯彻执行“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导下, 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新课标的改革, 各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进一步加强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教学。《化学与生活》课程正好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 是这类通识课程的典型范例。因此在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二、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1. 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是由化学本身研究的内容所决定。

化学的定义是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而变化的。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称化学为“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 化学变化为“永恒的分子变化”[3]。现代科学认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4]。也就是说化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研究物质的, 它不仅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 更重要的还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众所周知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自然界、人类和社会组成了我们的物质世界, 所以化学研究的范畴包括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而人类的生活是指人类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 也是人类生命的所有的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 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总体来讲, 人类的生活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物质生活, 一方面是精神生活。前者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保障, 它与化学的关系不言而喻, 后者则包涵了意识与情感。哲学家告诉我们意识和情感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 经济基础则是由物质所决定。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情感和意识, 如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表现也与生物体内物质的反应和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上所述生活与物质密不可分, 而物质则是化学研究的主体, 因此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是由化学本身的属性所决定。

2. 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繁荣与精神文明的建设。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很明晰地看出它同时也是化学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历史。化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中兴和繁荣等几个阶段, 同时人类社会也完成了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向生产力水平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社会形式的进步。钻木取火的发明是化学的起源, 也是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走向社会文明的开端;冶炼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人们对煤燃烧过程的研究和蒸气机的发明, 推动了工业化生产的进程, 萌发了资本主义革命。总之, 在任何一次历史更替、社会变革的背后, 都隐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理所当然也包含了化学技术的贡献。当今化学早已成为一门中心科学, 它与其它自然科学交叉、融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又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历史事实证明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物质生活的繁荣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3. 社会生产力发展及人们期盼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动力。

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不断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有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表述[6]。化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 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是生产力的进步, 而化学科学对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如为满足人类对粮食增产的需求, 科学家发明了合成氨技术, 建立了化肥工业;为满足人类预防各种疾病,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需求, 科学家合成和发现了各种化学医药品和保健品;为满足人类在衣、食、住和行方面的生活水平的提升, 科学家发明和合成了各种高分子功能材料、食品添加剂, 建立了石油化工工业等。如今为攻克癌症、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世界难题, 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着各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绿色环保新型生态工业园的筹划。种种事实说明, 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化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任重道远。

三、《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1.《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的。

《化学与生活》课程旨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化学现象, 时事案例, 以及化学与生活关系的介绍, 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掌握有关化学知识, 了解有关化学原理, 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引导学生用化学和科学的眼光与思维去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从而达到文理渗透、理工交融, 人文艺术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目的。

2.《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

顾名思义, 《化学与生活》课程的主要内容应涉及衣、食、住和行等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 介绍身边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以笔者开设的《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为例, “化学与饮食”一节主要介绍饮食结构中的化学物质类型、生理功能、营养价值, 饮食常识等内容;“化学与医药”一节中主要介绍化学药物的相关特点、安全知识和毒物;“化学与衣着材料”一节主要介绍常见和特殊衣着材料的类型, 化学特点、洗涤和保护措施等;“化学与功能材料”一节中主要介绍与人类住和行相关的功能材料、新能源的分类, 特点等知识。同时讲授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 通俗易懂, 结合生活中一些重大的与化学相关的案例, 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和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起因、发展、发现、分析检测及社会影响等知识的讲解, 让学生在了解有关化学知识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安全意识和科学的辩证唯物观。

3.《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主要特点。

《化学与生活》课程的特点应体现在五个方面, 即科学性强、化学味重、生活味浓、资料性真和通俗易懂。化学本身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 在介绍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 一定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待之, 以实践为基础, 以理论为依据, 不可以讹传讹, 误人子弟。《化学与生活》课程本来就是介绍身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和现象, 因此讲授的内容或案例一定要与化学学科相关, 一定要贴近生活, 联系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衣、食、往和行等日常内容, 同时所选择的生活案例一定要真实, 资料详细、具体, 最好有公开报道, 对社会有较大影响, 这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学科离他们并不遥远, 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亲切、可信和实用。《化学与生活》作为通识课程开设, 授课对象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和文科学生, 其化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因此讲授时应由浅入深, 通俗易懂, 应尽量地回避复杂的化学结构, 反应原理和机理等纯理论化学的内容, 避免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 敬而远之的感觉。

四、师范性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1. 师范高等院校的特性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师范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对象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主题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已实施了近10年时间, 所谓素质教育, 即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 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为适应这种新的基础教育模式, 师范性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一专多能和广博的知识面。而现实的中学教育体制中, 中学生在高二年级就分成了文科和理科班, 高考科目相应有别, 客观上导致了一些文科学生不关心自然科学, 包括化学, 在其知识体系中缺失了化学相关知识。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缺失, 必将会影响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 有必要对这部分学生补上这一课, 开设诸如《化学与生活》类自然科学方面的通识课程。

2. 现代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 也可译为“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是美国博德学院 (Bowdoin College) 的帕卡德 (A.S.parkard) 教授于19世纪初第一次提出, 并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7]。它产生的背景是当时的大学学术分科太过专业、知识被严重割裂, 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 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 对不同学科有所认知、融会贯通的完全、完整的人。自20世纪起, 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我国在通识教育方面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几十年。痛定思痛后, 国家终于在2010年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部随即出台了“高教三十条”, 在此两个文件精神的指导下, 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各个高校都在尝试教育体制的改革, 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工作, 其中一个重要的修订内容就是在大学低年级加强通识教育, 规范通识教育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将通识课程正式划分为五类: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 西方文明与全球视野,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五个类型涵盖了文、理和艺术等知识内容, 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化学与生活》课程被划归在“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类。

3. 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这也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实这种博学、多能的人才培养思想源远流长, 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就有体现, 认为博学多识可达到出神入化, 融会贯通的效果。如《中庸》中主张, 做学问应“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易经》中强调:“君子多识前言往行”。同时古人还论述了通识教育与培养通人、全人间的关系。如《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 “读书千篇以上, 万卷以下, 弘扬雅言, 审定文牍, 以教授为师者, 通人也“。回到今天, 在现代教育较为发达的美国, 著名高校哈佛大学曾发表过《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 其中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 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 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 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报告所建议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课, 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因此作为通识教育思想体系下的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科普课程———《化学与生活》, 它的开设必将对这种通才人才的培养做出或多或少的贡献。

五、结语

由于现实社会中化学与生活的这种密不可分,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以及新形式下,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加强通识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各个高校尤其是师范性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课程就显得顺理成章和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唐有祺.展望化学之未来:挑战与机遇[J].大学化学, 2000, 15 (6) :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1955.

[4]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5]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5.

[6]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7]周良君.浅论美国通识教育——美国著名大学之旅对我院通识教育的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0 (5) :109-114.

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篇2

摘 要: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衣、食、住、行离不开物质,任何物质与化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认识和探究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明确人类对化学在农业、食品、能源、材料和医药等方面的有效利用,是更好地驾驭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文化基础。

关键词:化学与人类生活 密切关系 认识和探究

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化学家白春礼院士指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能和转化过程的科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对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认识这些关系,对于人类利用化学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促进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本文仅从一下几个方面认识和探究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化学与农业的关系

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和利用始于农业。两千多年前,人类就能够通过腐殖或燃烧植物获得肥料,通过用石灰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争取粮食的丰产丰收。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合成肥料,而后又创造了各种农药、高效饲料、肥料添加剂。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土壤为基础,以植物营养为中心,以肥料为手段综合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农业化学的出现,将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农业化学分析、作物营养诊断、同位素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化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开辟了农业生产的新天地。无论在任何时候,农业都离不开化学的支持。比如:要使农作物优质高产,就必须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在目前的条件下首选就是使用农药,而研制高效低残毒的农药必须应用化学知识。为了使农作物的果实色泽、大小、品质、风味及抗逆能力符合人们的要求,就必须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施人工调控,而植物生长调控剂的研究也需要化学。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便于人们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更是化学的功劳。

二、化学与食品的关系

食品中的三大主要营养素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糖被氧气氧化后,产生足够的热量,供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脂肪供给人体热量以维持体温;蛋白质是人类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人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除此之外,食品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人体得到均衡发展,增强抵抗力,抵御各种传染病。为了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人们往往要通过化学的手段,达到既定的目的。比如:生柿子含有鞣质,不仅涩口,还对胃肠有刺激。我们就可以把生柿子密闭在一个室内,增加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氧气的浓度。使生柿子在缺氧呼吸的条件下,内部产生乙醛、丙酮等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能将溶解于水的鞣质变成难以溶解于水的物质,于是柿子吃起来没有涩味,又香又甜。在我们的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等的面团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发醇粉进行发酵,使制成的糕点、面包疏松可口。这实质是在食品制做中应用了化学反应。酵母中的酶促进面粉中原含有的微量蔗糖以及新产生的麦芽糖发生水解;发酵粉受热时就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制品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可以说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食品的色香味俱全。

三、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能源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随着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需求持续增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压力,化学则提供了一些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一是通过化学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包括:①提高石油的利用率。西德汉堡大学卡密斯库教授发现的一种新型石油化工催化剂——由钴化物和铝氧烷络合而成的固相钴催化剂,具有活性高、能迅速形成大聚合物链、可将丙烯或高级α—烯烃生成高分子量的无规聚合物、与淀粉或纤维素以及其他填料生成均匀聚烯烃复合材料、寿命长、易长期保存等优点,提高了石油化工装置的经济效益。②带动了新型煤化工。煤的直接液化是煤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该技术是将煤在450 ℃高温和10~30MPa高压下催化加氢,获得液化油,并进一步加工成汽油、柴油及其它化工产品。也可以对煤间接液化。将煤气化并制得合成气(CO、H2),然后通过F-T 合成,得到发动机燃料油和其它化工产品。二是通过化学手段发掘新能源。包括:①燃料电池。将储存于燃料(H2、甲醇等)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开发金属氢化物中以原子形式存储的氢。③研制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系列太阳能电池。

四、化学与材料的关系

材料与粮食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化学是新材料的“源泉”,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件大事,也是化学学科的一件大事。早在2500年前,文明的祖先就开始了金属合金的研究,1965年在湖北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的宝剑和青铜编钟,表明当时的铜合金技术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境界。盛行于唐宋时期的唐三彩体现了化学工艺在陶瓷烧结中的高超造诣。现代工业中的钢铁冶炼技术,应用了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金属防腐技术,运用了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原理。20世纪中期科学家在电子信息材料的基础上实现了电子元件的大型集成化,为电子产品的微型化、智能化、低耗能、高品质创造了条件。21世纪,人类进入了纳米材料时代,比如由4.6%的光肽纤维、40.2%的竹纤维、37%的纳米硒纤维、18.2%的纯棉纤维科学配置成的纳米服饰就是化学在服装领域应用的新成果。这种纳米服饰抗菌、阻挡紫外线,还含有人体必需的、体内不能生成的以纳米硒为主体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保肝护肝、预防多种疾病的功能。化学还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材料的研究,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外层覆盖的蓝膜就是材质为“ETFE”(即“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环保节能透明膜。这种材料耐腐蚀性、保温性俱佳,自清洁能力强,抗压能力强,且能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

五、化学与医药的关系

化学是医药健康的基础。在中国,20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了在发生汞、铂、铬等重金属中毒时,利用牛奶、生鸡蛋白、豆浆等食物中丰富的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作用,减轻人体器官和血液的蛋白质发生沉淀,缓解中毒的毒性(《神农本草》)。现代医药(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的研究几乎都离不开化学,化学遍及与医药相关的所有领域。许多医疗器材的工作原理与化学密切相关,供氧器就是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制氧;大多数医疗习惯与化学有关,最常见的就是用酒精杀毒、灭菌。化学在医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青霉素的发明。当常规消炎药物对葡萄球菌感染束手无策时,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培养这种霉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生物化学家钱恩、弗罗里、瓦尔特深化了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同,并大规模生产出实用的青霉素。青霉素的开发成功,挽救了数以亿计人的生命。因此,弗莱明、钱恩、弗罗里、瓦尔特四人一起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目前,无数的化学家正在为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从事药物化学研究,以化学为武器向癌症、艾滋病等不治之症发起冲锋。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与如何事物一样,化学在人类生活中也表现出其双刃剑的属性。化学发展带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等。这些污染造成的恶果,关系到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化学这门科学,以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安全无害为标准,选用无公害原料,采用无污染工艺,使化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承静 把化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年 第12期

[2]汪家全 浅谈化学知识与生活《成才之路·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03期 [3]白春礼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写在化学年百年纪念《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1

感悟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篇3

设计有着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设计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产生之初,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出现是人类产生的标志。人类在物质创造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使人类的四肢、大脑、感官脱离了动物状态,逐渐变为人。设计是在人们生活中慢慢被发展起来的,简而言之,设计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构思和想法。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我们从早到晚生活的每个时间、每个空间,我们接触、使用、观看的各种各样的工业品,还有建筑物、图书、居住装潢、服饰、海报、电脑图文、园林小品等,都可以看出设计,看出美,我们生活在被设计的环境中,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参与设计,改变环境,创造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随着城市化进程,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来临,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例如图书。图书作为承载、记录人类思想、科技和艺术成果的载体,无疑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直接反映。从钟鼎到龟甲到竹简,到今天的图书,再发展到数字出版,图书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它的本质,它记录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功能没有变。与此同时,图书的装帧设计,也伴随着图书形式的变化,从实用、简朴,比如孔子时代的“韦编”,到今天的手法多样,风格多元,也无不遵从两个原则,一是提示、传达图书的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间接或直接的反映,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审美领域;二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图书设计的美感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的不同装帧设计风格,是时代生活的一个反射点,也反过来参与时代审美活动创造。

设计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存在是不是具有文化期待呢?设计有没有一个自我的定义?现今设计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这迫使我们对设计本身有更深刻的认识。设计作为人的物质创造过程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设计可以说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生活中有了设计,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是走向生活和技术的功能审美创造,设计与生活的互动首先体现在设计的意义上。设计对于不同的人,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但是,共同的地方在于设计会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设计实质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需要技术才可以将功能和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精神上的需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设计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物质层面的实用功能,这是设计的基本功能,它是用来满足人类基本生活的需求;二是精神层面的审美功能,这是设计的拓展功能,而这就是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含义同时使人们满足审美的心理需求。第一个方面是最基础的,任何设计都是要在实用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审美需求的。

这也说明了设计源自于生活,现在很多的设计师都秉承着设计回归自然的理念,回归自然即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的设计才能更好为人们所接受。有人会想,如果设计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会不会就是没有创意的设计?其实,创意和生活对于设计来说并不是一个矛盾体,创意是什么?创意是你在设计中给人意想不到的点。但这个点要被人们认为是创意,那必定是要被人们所认可,人们会认可这种创意,肯定是因为这是在满足了人们实用的前提下的创意,而不是单纯艺术的创意。

在实际的设计作品中也经常看到源自于生活的设计。由于生活中的一个点而创意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是可以被人们所认可的。比如《冰河世纪》这部电影给设计师的启发,在现在的追求创意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一切回归母体般简单安静的生活,冰河世纪的冰川场景给了我启示,它的流线型未尝不是室内空间一个很好的转折点。再比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混泥土建筑,绿地离我们越来越远,看到的蓝天越来越少,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差,最重要的是在密集的楼与楼之间,有些还见不到阳光,我们在室内空间设计时,为什么不利用影子呢?有影子的地方,必定有阳光。这些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设计,生活给了设计的灵感。

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篇4

一、以化学史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讲授中添加一些化学史的内容, 不但能使教师讲来娓娓动听和学生听来津津有味, 还能使学生对化学概念理论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 易于理解, 便于记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逻辑思维和科学研究的热情, 包括求实、批判、创新等内涵的培养。例如:化学的发展史, 从拉瓦锡的燃烧学说到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我国的杰出制碱科学家侯德榜, 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李远哲。以伟人的事迹来感染学生,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鼓励学生求实创新。

二、以化学工业基础, 引导学生走出课本, 接触社会

目前高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化学工业有联系的知识, 如果不对这些知识进行恰当地挖掘和补充, 只是按照教程照本宣科, 课堂气氛就会很枯燥、无趣, 就不可能把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来, 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就不可能得到激发。

高中教程中的化学工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氯碱工业、铝的冶炼、炼铁工业、炼钢工业、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硅酸盐工业、石油工业、煤的综合利用等等。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去思考, 尤其是工业不发达地区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对化学工业生产知识了解得更少。在学习化学工业的内容时, 要在学生对化工厂的已有的认识的前提下去分析所学内容中可能碰到的情况。如: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及运输、厂址选择、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副产品及其应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等问题。虽然问题多而杂, 但如果能够考虑全面 (即使是大概的) , 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会有很好的帮助, 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对学生接触生活、了解社会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作为教师当然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观化工厂或观看录像等机会。

三、与社会生活常识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离不开化学, 化学也离不开生活。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如在化学教材中, 小苏打可以作发酵剂、碘的酒精溶液可以用以消毒、不慎吃入体温计中的水银可用新鲜牛奶或鸡蛋清解毒、干冰可应用于人工降雨等。在介绍与生活内容方面有关的化学知识时, 要适当地点拨学生从化学角度去观察生活, 甚至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如, 中学教材中讲到硫酸钡可用于钡餐, 可以问学生钡餐喝下去后在医院里是如何对其进行检查的, 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钙作为钡餐, 若服用, 对人体是否有害, 又怎样排出体外等, 从而激发学生去思索。

四、以环境保护为契机,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化工业的发展,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环境保护也成了“十二五”国家发展计划讨论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话题。虽然中学生还不能够系统地理解臭氧空洞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影响, 长江三峡建设会有哪些弊端, 赤潮的形成及其后果的来龙去脉。但是学生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来丰富大脑, 提高意识。比如, 在硫酸工业及硝酸工业的学习中, 可以问学生什么是酸雨, 酸雨有哪些危害, 从而引出为什么要进行尾气处理, 为什么在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还能使原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等。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 这样的问题更多, 与我们的生活更接近, 如乙醇汽油问题、毒品问题、白色污染问题, 以及这几年出现的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禽流感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围绕这些问题和事件, 我们教师可以把它们与课本知识适时地结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加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以新型科技为背景, 激励学生的梦想

化学与其他理工科相似, 作为自然科学, 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这就需要教师适应时代发展, 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新的产品和新的材料, 指导学生去了解这些物质的成分、制备方法、主要用途以及它们造成的不良反应。比如我们生活中塑料袋和快餐盒刚开始生产出来的时候, 由于适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但是造成的环境污染却又给人类出了个难题, 这些可以让学生去作进一步的探讨。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篇5

一、教学目标

1、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写有调查活动内容提示的幻灯片。学生:收集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的有关资料。

四、课时分配

两个课时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1、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2、动物仿生

阅读探讨课文资料分析的讨论题;阅读讨论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内容,提出疑问,相互交流,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学会交流,学会倾听。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编写好调查提纲,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小组之间对展示的调查计划进行质疑和评价,从而完善各组的调查计划。

课外调查。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做好调查记录。

调查报告交流会(第二课时)。各组叙述展示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调查报告展览。课后各组整理调查报告及图片资料,以板报形式展出,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从中吸取知识与经验。

幻灯展示调查内容提示,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内容,参与小组讨论,巡视、指导学生编写好调查计划。在交流调查方案时,鼓励学生质疑,相互评价,完善调查计划。教师强调调查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浅谈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创作;生活;态度

在我的大脑里“创作”是具有相当高的难度的,在我开始写这篇论文之前,我个人认为创作就是把自己了解的并且独特的“人、事、物或者某种现象”通过“笔、墨、明暗、颜色”等手法去表现出来;我觉得“创作”与“生活”应该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把“生活”和“创作”分割开来,那画出来的东西也是毫无感情和内涵的,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创作可以折射生活,创作也来源于生活”。中国画的精髓是不仅仅要传达事物的形神,更重要的是把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也传染给观者,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也一定有他个人想表达的东西并倾注在作品当中。有人说写生的时候也是情感的投入,而且中国画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都是靠画家的感受直接通过写生而获得的,都成了不朽的名作,而且面对的也是生活的人、事、物的描写,那写生的作品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创作?当然,习作都带有创作的成分,但是我这里所要研究的是具有独立意义上的创作。

1 创作的含义及形成创作的基础和前提

(1)创作的含义。

首先我们能够脱离开单纯的表象,上升到审美的高度;把个人想表达的情感和事物,通过笔墨的形式表现在作品当中,这个时候我们也就具备了创作的意识。创作是一个过程,我们要运用形象、空间、线条、色彩、明暗、色调等一切造型艺术的要素,进行构思、构图、塑造形象、安排情节、概括提炼、调节节奏、加强感染力,创造独特的艺术语言用以要表达的情感,和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和评判。

(2)创作的基础。

创作的过程主要依附两点,一是基本技法;二则就是生活,没有较硬的基本技法,就无法表达对生活的理解,所以创作也总是依傍于永不重复的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所阐明的就是主客观辩证關系,“造化”即指大自然及客观世界的一切产物;“心源”即指主观感受和情境。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没有生活的创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生活是创作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就不会有感人得创作。

2 创作折射生活,创作也来源于生活

一幅作品一定可以表达画家的内心以及创作时的情感意境。创作是反映出你在生活中的修养、阅历、人格品质、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等一切的综合素质,所以创作可以折射生活。对生活没有深度的观察,也体验不出生活的意义。什么才是生活呢?农村、山区是生活,城市、家庭是生活,有人群的地方时生活,没有人群而有生命力存在的地方也是生活。只有把生活看作是创作的根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同生活中的人与事物联系、接触并融入其中才能创作出感人的、有生活的创作。

3 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上的偏差

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对生活的一般观察,也不是对生活的浅尝辄止,而是主体对生活全身心的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对“生活”这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甚至认为把生活“照搬”下来,用相机摄取生活中的某一场景直接放大到画纸上,然后把以这种方式画出来的东西叫作“来源于生活的创作”。如果用照片“照搬”就可以创作的话,那画家们还需要去观察生活吗?还需要去到各地体验生活这样麻烦吗?也有人认为如实照搬当然平庸无力。但是可以充分利用笔墨技法来修饰,运用各种制造画面的手段,那创作出来的东西就不平庸了。难道这样就可以创作了吗?很显然,如实照搬和技法修饰,前者是过分陷入自然主义,毫无感情可言;后者则是滑向了虚假的泥潭,大倒观者的胃口,这二者都是不可取的!获取创作的素材可以间接的利用照片或图片来作为参考,但更多的应该是亲身的感受与直接的接触和观察,将自己置身其中,脚踏实地地走进你所热爱的生活区域,用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理解、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这样创作出来的才是深刻的、独到的、感人的。而像照片、图片、文字等这种间接的素材是必须建立在对其中类似的生活有所了解和体验的基础之上,这样创作内容与作者自身才会产生共鸣。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画家在体验山水之景时,把情与景融为一体,把景观看做充满情感的物象,达到“天人合一”,并非是隔靴搔痒式的表面形式;人物画家所表现出的情感则更加直接,因为他们本身就带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不管何种画派,他们都是对生活情感的提炼。生活的丰富性为艺术的表现提供了宽泛的体裁和内容。比如北宋山水画大师范宽,表现北方山水,找到了适合表现北方山水的笔墨语言,形成了恢宏、博大的艺术格调;现代山水画家贾又福,以太行为创作母题,纯化笔墨表现形式,形成了浑厚、铿锵的艺术特色……由此可见,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但我们必须要懂得如何去运用。有些人侧重于艺术家自有的价值,强调艺术本身价值,以为艺术要表现自我,要创造高于生活的理想境界,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世界,排斥自身外的生活,全身心表达个人认为美的东西;还有人认为生命是艺术的本源,他们要表现的是人的心灵,人生奥秘,抽象的理念,似中国文人画家追求的灵性,这两种人无非是强调自我、潜意识淡化生活,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创作方式和对待生活的方式。无论他们自身对生活有着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但他们确实是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也确实表达了他们要表达的个人情感。总而言之,他们的情感最初来自生活,最终也还是表现出生活。但我们更应该去力戒,创作不是要把自己困囿于狭小的生活圈子,浅层的不加分析地追求所谓的生活气息;创作更不是追求猎奇,浮于生活表面,缺乏深度又找不到任何心理依据。在去寻求创作题材时更应该放开眼界、开拓值得表现的东西,发掘出更优秀、更广泛的创作母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突破平庸。

4 我们该以怎样去对待生活与艺术

我们要正确地对待生活,首先要对生活具有浓郁的兴趣,要有深厚的感情和饱满的热情;而不是做冷冰冰的无动于衷的旁观者。那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只会把我们封闭在冷漠、孤傲的盒子里,创作只会变得比登天还难。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在宽泛的生活空间里寻求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使自己的情感有所归宿。就算那样也可以创作,画出来的东西除了呆滞的表情和空洞的情感,想必也不会再有其他。正确地对待生活,脚踏实地地走进热爱的生活中,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体验、用心灵去感受,为创作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样的我们才“不枉此生”。

参考文献:

[1] 卢禹舜.卢禹舜——山水画课稿[M].湖北美术出版社.

[2]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M].山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 卢禹舜.八荒通神——山水精神研究[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 李可染.可染画论[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5] 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6]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梅墨生.现当代中国书画研究[M].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篇7

焦虑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中学生的焦虑问题受到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国内对中学生焦虑情绪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多[1,2,3,4,5]。个体内在的个性特征和外在的负性生活事件是产生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四川省4所普通高中学校的艺术和体育生作为被试, 对其焦虑情绪及影响焦虑的生活事件和人格特征进行研究, 为针对艺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四川省4所普通中学的高一到高三年级的艺体高中生446名。其中男生229名, 女生217名;高一年级学生176名, 高二年级学生166名, 高三年级学生104名;音乐生150名, 美术生170名, 体育生126名。

1.2 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合下,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班主任阅读指导语, 监督学生填写问卷, 并统一回收问卷。然后由课题小组成员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 剔除无效问卷。

1.3 工具

(1) 焦虑自评量表 (SAS) [6]。共20个项目, 采用1~4级评分制, 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 得到粗分, 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标准总分≥40视为可能焦虑;标准总分≥50视为焦虑。该量表的Crohbach's α系数为0.741, 分半信度为0.708, 具有较高的效度。 (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6]。共包括27个项目, 主要由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应激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 分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6个因子, 对每个负性事件先确定是否发生, 如果发生则根据事件发生的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 累积各事件得分即总应激量。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分半信度为0.88;结构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均较高[7]。 (3)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成人版) [8]。采用1983年龚耀先修订的中国版, 该问卷共有88个项目, 由E (性格的内外向) 、N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P (精神质) 、L (掩饰或纯朴性) 4个分量表组成。该量表的Cronbach' s α系数为0.76, 效度较高。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 并进行差异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艺体高中生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及焦虑的初步分析 见表1。

由表1可见, 艺体高中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除丧失因子外, 其余各因子的得分专业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因子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除N量表得分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 其他3个分量表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艺体高中生的人格特征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P, E量表得分专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N, L量表得分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艺体高中生的焦虑标准分为 (47.27±8.31) 。男女生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焦虑得分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同焦虑水平艺体高中生的人格特征得分

无焦虑、可能焦虑、焦虑的学生精神质得分分别为 (0.22±0.11) , (0.25±0.12) , (0.30±0.14) , 内外向得分分别为 (0.66±0.20) , (0.61±0.21) , (0.59±0.20) , 神经质得分分别为 (0.41±0.18) , (0.55±0.19) , (0.71±0.1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2.03, 3.07, 81.34, P值均<0.05) 。掩饰型或淳朴性得分分别为 (0.48±0.18) , (0.47±0.17) , (0.44±0.16)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76, P>0.05) 。

2.3 艺体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和焦虑的相关分析

艺体高中生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焦虑均呈正相关 (P值均<0.01) 。人格特征中精神质和神经质与焦虑呈正相关, 而内外向、掩饰与焦虑呈负相关 (P值均<0.05) 。见表2。

注:*P<0.05, **P<0.01。

2.4 艺体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焦虑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艺体高中生的焦虑为因变量, 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各因子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见表3。首先进入回归方程的是神经质维度, 然后依次为精神质、掩饰性、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健康适应等, 这些变量对艺体高中生的焦虑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P值均<0.05) 。

注:R=0.64, R2=0.41, 矫正系数=0.4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艺体高中生的焦虑水平较高, 与王俊凤[9]、宋文霞[10]等研究一致。446名艺体高中生的焦虑标准分为 (47.27±8.31) , 可能焦虑的学生达48%, 焦虑的学生达35%, 而无焦虑的学生仅为17%。导致艺体高中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除了外在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适应等生活事件外, 内在的人格特征也是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 乐观、随和、开朗外向, 情绪稳定, 友好、充满爱心的学生, 焦虑水平较低;反之, 离群、内省、悲观, 情绪波动大、紧张、易怒, 敌意、孤僻的学生焦虑水平偏高[11]。因此, 学校、教师及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艺体高中生气质、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生活事件各因子、人格多维度与焦虑均存在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人格的情绪稳定性、精神质维度, 以及生活事件中的大部分因子对艺体高中生的焦虑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其中情绪稳定性对焦虑的预测作用最大, 其次是精神质, 证明人格对焦虑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同时, 生活事件中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因子的预测作用也很强。在学校教育中提示针对艺体高中生的双重学习压力、社会对艺体学生的不良偏见及艺体生存在的自卑感, 应多给予艺体生心理上的鼓励、支持和认同, 减轻其思想压力, 消除自卑情绪, 让他们轻松快乐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张莉.长治市某县中学生焦虑情绪现状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5) :1861-1862.

[2]李先伟, 掌永莉, 刘金同.高中生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的城乡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 2009, 22 (5) :347-349.

[3]王极盛, 丁新华.中学生焦虑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11 (3) :164-166.

[4]陈明琴, 刘发勇.高中生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 2010, 223 (1) :145-146.

[5]毛莉婷, 陈加, 王权红.高中生焦虑状况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0, 7 (1) :56-58.

[6]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06-108, 235-238.

[7]刘贤巨, 刘连启, 杨杰, 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7, 5 (1) :34-36.

[8]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 1986:79-82.

[9]王俊凤, 夏志娜.168例艺体类中学生高考前焦虑情绪的调查统计和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 2007, 14 (2) :39-40.

[10]宋文霞, 王俊凤.艺体类与普通类中学生高考前焦虑情绪的对比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23) :3012-3013.

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篇8

一、研究对象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浙江省舟山市高中生生活方式与健康完好自评的相关关系为研究对象,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解读影响高中生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

(二) 研究方法

1. 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高中、普陀职教中心、舟山中学、舟山职业技术学校4所高中阶段学校的男女高中生为目标抽样人群, 发放调查量表1432份, 实际回收1375份, 剔除无效问卷176份, 实际有效回收1199份, 有效回收率83.7%, 符合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抽样要求。

2. 建立分析变量。

将健康完好自评设为因变量, 依据莱科自评法将项目划分为5等级顺序变量, 选项从1=完全不符合, 过渡到5=完全符合, 并计算合计总分。量级越高, 健康完好程度越高。用高低分组法计算得出区分效度值D=0.41。根据美国测验专家艾贝尔 (R.L.Ebel) 提出的鉴别指数评价为“优”, 可以认为本次测验十分有效。

自变量为人口学指标、睡眠习惯、饮食习惯、日常休闲方式、身体锻炼5个变量集, 并由此组成莱科4等级自评表。其中人口学特征的男生为“1”, 女生为“2”。

3. 建立变量分析模型。

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逐步引入5个自变量集来回归因变量。第一步进入回归分析模型的是人口学指标 (模型1) , 目的在于首先考察年级、性别及BMI与健康完好自评的关系;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 引入睡眠习惯 (模型2)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 再引入饮食习惯 (模型3) ;第四步在第三步基础上, 引入日常休闲方式 (模型4) ;第五步在第四步基础上, 最后引入身体锻炼 (模型5) 。逐步引入自变量的方法, 可以使我们能够估计不同类型变量总体作用于个人时, 对健康完好自评产生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 并观察高中生生活方式各变量逐步引入回归方程后与健康完好自评的相关关系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

4. 数理统计。

变量数据均由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 高中生生活方式各变量基本描述

1. 身体质量BMI。

由身高、体重这两个指标构成的BMI (body mass index) , 即体重/身高2 (kg/m2) 是评定个体发育整体水平的形态指标 (也可作为反映营养状态的体质指数) 。如表1所示, BMI在17.14以下 (较瘦) 的高中生占4.1%, BMI在17.14~18.55 (稍瘦) 之间的高中生占20%, BMI在18.55~21.71 (适中) 的高中生为57%, BMI为21.71~23.12 (偏重) 之间的高中生占10.3%, 而BMI在23.12以上 (较胖) 的占8.6%。可见, 只有57%的学生体态匀称。

2. 平均睡眠时间。

如表2所示, 睡眠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高中生占0.7%, 1.0%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间在4~5小时之间, 睡眠时间5~6小时的高中生为25.4%, 有61.4%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为7~8小时, 而睡眠时间8小时以上的高中生仅为11.6%。可见, 有88.4%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间存在不足现象, 其中27%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睡眠时间不足是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3. 双休日活动方式。

如表3所示, 双休日活动方式只看电视的学生占4.8%, 16.4%的学生偏向于上网的双休日活动方式, 双休日活动方式两者都有的学生为1.8%, 有63.7%的学生双休日活动方式偏向于运动, 而双休日活动方式只参加运动的学生仅有13.2%。

4. 每周身体锻炼次数。

如表4所示, 每周不锻炼身体的学生占23.9%, 53.6%的学生每1~2天锻炼身体, 每3~4天锻炼身体的学生为11.6%, 有4.4%的学生每周身体锻炼占到5~6天, 而每周几乎天天锻炼的学生仅为6.4%。结果表明, 23.9%的学生从来不参加体育运动, 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质的下降。

5. 每次身体锻炼时间。

如表5所示, 几乎不锻炼的学生占21.4%, 41.3%的学生每次锻炼20分钟左右, 每次锻炼30分钟左右的学生占26.9%, 有4.7%的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为60分钟左右, 而每次锻炼1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5.8%。可见, 62.7%的高中生没有达到30分钟的锻炼时间, 无法使脂肪燃烧, 造成肥胖率的不断提高。

6. 身体锻炼强度。

如表6所示, 每次锻炼强度很轻松 (极少出汗) 的学生占11.7%, 36.9%的学生每次锻炼强度较轻松 (少量出汗) , 每次锻炼强度稍疲劳 (中等出汗) 的学生为34.7%, 有12.0%的学生每次锻炼强度较疲劳 (较多出汗) , 而每次锻炼强度非常疲劳 (大量不停出汗) 的学生为4.7%。

(二)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回归分析模型方差分析。

回归模型给出5个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对于模型1﹕F比等于19.618, 显著性概率Sig=0.000<0.001;对于模型2﹕F比等于42.824, 显著性概率Sig=0.000<0.001;对于模型3﹕F比等于36.833, 显著性概率Sig=0.000<0.001;对于模型4﹕F比等于39.082, 显著性概率Sig=0.000<0.001;对于模型5﹕F比等于42.800, 显著性概率Sig=0.000<0.001。可以认为, 健康完好自评与模型1、2、3、4、5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的线性关系。

2. 健康自评总分与生活方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如表8所示, 引入回归分析模型5个自变量集, 解释了健康完好自评89.4%的方差, 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的覆盖面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也说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具有非常良好的拟合性。

在回归模型1的分析中, “性别”及“BMI”均与健康完好自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而“年级”与健康完好自评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高中生的“BMI”数值与健康完好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明随着高中生肥胖程度的增大健康完好程度相应减小的趋势十分明显;而男、女生对健康完好的自评则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高中男生对健康完好的自评明显好于女生的倾向十分显著。

引入睡眠习惯变量 (模型2) 后发现, 健康完好自评与“平均睡眠时间”及“起床障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与“睡眠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没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由此显示, 高中生健康完好自评与平均睡眠时间的多少和起床障碍的大小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 即随着“平均睡眠时间”的增加、“起床障碍”的减少, 健康完好程度也将相应提高。

引入饮食规律变量 (模型3) 后, 健康完好自评与“早餐习惯”及“偏食挑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与“休闲零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没有显著性意义 (P>0.05) 。说明良好的早餐习惯、不偏食挑食, 都会对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引入休闲活动变量 (模型4) 后显示, “调节压力方式”和“双休活动方式”与健康完好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 表明在日益加大的学习压力环境下, 高中生自我调节压力方式和双休日活动方式偏重于身体锻炼等活动性事项的, 健康完好程度相应较高的趋势十分显著;“日常休闲活动”与健康完好自评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意义, 表明在日常生活中高中生的休闲活动较为单调, 即使有机会看电视和上网, 实际占用的时间也十分稀少, 对健康完好的影响程度相应有限。在引入模型4后发现, “休闲零食”变量由无显著相关转化为显著正相关, 可能原因是否与休闲零食在高中生中被普遍接受, 具有较大认可性有关还须作进一步观察。

引入身体锻炼变量 (模型5) , 健康完好自评与“周锻炼次数”和“每次练习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练习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增加每周锻炼次数、每次练习时间, 对提高高中生健康完好水平有显著的正效应, 而练习强度越大, 健康完好程度则显著下降。这说明, 在身体练习中, 应适当增加高中生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每次练习的时间, 而过分强调练习强度对健康完好会产生不良的负面效应。

三、结论

(1) 本文采用的自变量 (生活方式) 和因变量 (健康完好自评) 的测试量表具有高度显著的区分效度,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的分析证实自变量与因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对高中生健康完好自评有十分良好的解释能力。

(2) 性别因素在高中生生活方式与健康完好自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即高中男生对健康完好的自评明显好于女生的倾向十分显著, 表明高中男生与女生的生活方式可能有较明显的不同。随着高中生肥胖程度的增大健康完好程度相应减小的趋势十分明显。

(3) 包括平均睡眠时间、起床障碍、早餐习惯、调节压力方式、双休活动方式、周锻炼次数、每次练习时间等因素在内的高中生生活方式对健康完好自评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每次锻炼时间对健康完好自评的影响权重最大, 可见, 在身体练习中, 应适当增加高中生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每次练习的时间, 而过分强调练习强度对健康完好会产生不良的负面效应。

(4) 良好生活方式对高中生的健康完好自评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具有较高睡眠质量、有规律的休闲娱乐生活, 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高中生对自身健康完好的评价水平就越高。而生活无规律、就餐时间无保证、经常不吃早餐、睡眠时间少、起床无精神、过度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等都可能加大高中生身心健康和自我评价低下的风险。

(5) 在单因素相关分析中呈现出显著高相关的变量, 在回归分析模型并不一定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其原因在于单因素的相关分析是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前提下进行的, 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各变量与健康自评完好的相关关系是在各变量交互影响下出现的结果, 但这一情况也不能排除在有新的变量进一步引入的情况下出现新的变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2]居蔚青.上海市大学生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自评的回归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朱建民.大学生健康自评完好量表的检验与生活方式关联因素的回归分析[J].体育科学, 2008 (5) .

[4]黄杨光.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毛淑芳.如何构建青少年健康体育生活方式[J].体育世界, 2009 (9) .

[6]朱建民.基于新健康:不同BMI类型的大学生自主性运动对于缓解应激状态效果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7 (43) .

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篇9

一、方法

(一) 被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 抽取哈尔滨市三所中学513名高中学生进行测试, 有效被试497名, 其中男生256人, 女生241人;高一211人, 高二156人, 高三130人;重点中学256人, 普通中学231人。本研究于2007年5月初开始, 2007年10月末完成。

(二) 测量工具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

刘贤臣编制, 该量表共有27道题, 含6个因子: (1) 人际关系; (2) 学习压力; (3) 受惩罚; (4) 丧失; (5) 健康适应; (6) 其他。采用5级评分, 该量表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 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分半信度为0.88, 重测信度为0.69[6]。

2.应付方式问卷:

由肖计划编制,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共计62题, 皆为是非题。该量表包括6个因子: (1) 解决问题; (2) 求助; (3) 自责; (4) 幻想; (5) 回避; (6) 合理化。其中, 解决问题和求助是成熟型的应付方式, 幻想、退避和自责是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而合理化是一个很特殊的因子, 既含成熟的成分, 又含不成熟的成分, 是混合型的应付方式[6]。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由肖水源编制,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共有10个项目, 每项目得分在4~20分之间。包括三个因子: (1) 客观支持; (2) 主观支持; (3) 对支持的利用度[6]。

4.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 :

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 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 得分越高, 幸福度越高。国内段建华 (1996) 对其进行了修订,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6]。本研究只计算该量表前18个项目总分。

(三) 程序

采取集中测试方式, 专业教师施测, 一次性收回全部问卷。测试数据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 不同性别、学校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因素的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 比较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各因素间的差异 (见表1) 。

*P<0.05, **P<0.01, ***P<0.001, 下同。

由表1可见, 高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男生, 重点中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男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女生, 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一般中学学生;重点中学学生体会到的主观支持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男生的自责心理明显重于女生。

采用F检验方法, 比较不同年级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各因素间的差异 (见表2) 。

由表2可见, 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主观幸福感、学习压力、主观支持和自责方面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中, 高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高二和高三学生, 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高于高二和高一学生, 高三学生体会到的主观支持明显高于高二和高一学生, 高三学生的自责心理明显高于高二和高一学生。

(二)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以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 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各因子为自变量, 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以分析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各因子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结果见表3) 。

由表3可见, 采用逐步回归法, 学习压力、主观支持、解决问题、自责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说明这四个因子是影响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方程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593, 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52。从标准回归系数Beta看, 其预测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学习压力、解决问题、主观支持、自责。其中, 学习压力、自责与主观幸福感成反比, 即学习压力越大、自责心理越重, 主观幸福感越低;主观支持、解决问题与主观幸福感成正比, 即主观支持越大, 解决问题能力越强,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就越高。

三、讨论

1.研究发现, 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7]。

其中, 在主观幸福感总分上, 高一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由于刚刚进入高一, 学生面临着一个适应新环境、新学习方法的问题, 学校、家庭给他们提供了各种支持。此外, 高一新生由于中考带来的学习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 也使得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较强。

2.学生的主观支持在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间存在明显差异。

重点中学学生体会到的主观支持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 社会压力及认可度及家长对学生升学的期望度, 导致重点中学的学生在主体感受性上感觉到自身被关注, 同时也被赋予了较大的压力, 升学压力明显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

3.男女生在学习压力、自责心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男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女生, 自责心理明显重于女生。由此可以推断出, 面对社会角色的差异, 以及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的现状, 男生期望获得优异的学业成就的主观愿望相对女生更加强烈, 在期望不能达成满足时, 感受到的压力也明显高于女生。

4.高中生的解决问题方式影响着主观幸福感的归因。

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 协调性越高, 问题解决得越圆满, 学生就越容易获得幸福感。因此要增强主观幸福观, 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在学习、生活中为人处世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及方式方法, 通过对自身情商的提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增强, 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5.高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男生。

由于女同学的身心发展特点, 升入高中伊始他们在班级内占据着较为主动的学习优势, 加之社会压力在主观感受方面的差异, 使得女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男生。重点中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 由于社会压力及认可度的区别, 导致了重点高中的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使得主观幸福感增强。

6.学生的学习压力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获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高于高二和高一学生, 面对着升学、父母的期望值等客观因素, 高三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强。由于高一学生刚刚经历完中考, 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状态, 是知识能量的储备期;高二学生的升学问题还没有排上日程, 文理分科, 使得这两个学年的学生在学习压力方面明显要低于高三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导致敏感自卑, 需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氛围以便缓解压力。否则就会感到孤立无援, 从而减少了主观幸福感的体验。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 影响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依次是“自责”、“解决问题”、“主观支持”和“学习压力”。究其原因是:高中生做事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 必然产生自责心理, 大大降低了幸福感;高中生解决问题能力越强, 就越能及时化解困境, 获得更高的幸福感;高中生注重感受到的支持——主观支持, 哪怕客观情况并非如此, 也可使其体会到幸福感, 因为“心理的事实”更能调节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高中生心理压力较大, 较为敏感自卑, 因此更需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氛围。否则, 他们就会觉得孤立无助, 大大降低幸福感。

总之, “自责”、“解决问题”、“主观支持”和“人际矛盾和心理支持丧失”这四个因素会影响高中生的幸福感, 表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三方面都会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所以影响高中生幸福感的因素是不同的, 只有区分出这些不同因素, 有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 才能更好地做好高中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高中生的大致年龄在16至18岁, 从心理学的划分上属于青年初期, 这一时期个体的生长发育在经过少年期的急剧增长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人体内组织与器官的机能逐步达到成熟水平, 在认知发展上也接近成人, 在人格上表现出相对初中学生而言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而且, 高中阶段正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这一时期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部分高中生感到生活在幸福之中, 但受学习压力等影响, 使得部分高中生精神压力增大, 缺乏幸福感, 学习成绩是影响中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摘要:目前, 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哈尔滨三所中学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 运用t检验、F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男生, 重点中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 男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女生, 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大于一般中学学生, 重点中学学生体会到的主观支持明显高于一般中学学生, 男生的自责心理明显重于女生, 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主观幸福感、学习压力、主观支持和自责方面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学习压力、自责、解决问题、主观支持四因素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高中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

参考文献

[1]Diener E, Eunkook M.S.Richard Eeta1.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Psychology Bulletin.1999, 125 (2) :276-294.

[2]Seligman M E P, C, 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5-14.

[3]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 2000, 8 (4) :157-162.

[4]石国兴, 杨海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 (4) :238-241.

[5]唐洁, 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10 (4) :316-317.

[6]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C].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04-106, 109-115, 127-131, 83-84.

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篇10

tion and guidance of the education,the education is concise and preparation of the life.The life expands the domain of the education,then the education enriches the life’s ways,which expects to enlight to the pedagogues’life.

education;life;person;foundation;guidance;preparation

对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教育史上进行比较全面阐述的有斯宾塞、约翰·杜威、陶行知,他们分别基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任务,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剖析;著名的论断有如下:斯宾塞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杜威“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落脚点都是教育应以适应生活为宗旨。

在此笔者首先来界定一下文中提到的“教育”与“生活”的涵义。

关于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1)在此,笔者引用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在其著作《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中对教育定义的界定:教育是指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是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2)换言之,教育的目的是塑造社会我。

关于生活的内涵,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生活。(3)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偏向于:生活是指人们为了理想地生存下去而在社会上有目的地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在活动的过程中的感受状态。在此,笔者且把前半句的“生活”定义为物质的生活,后半句的“生活”定义为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源于物质生活,物质生活依赖着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达到了基本的满足后追求的精神寄托。

经过以上对“教育”与“生活”内涵的深化,笔者认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实质是教育与人的关系,因为人是生活的主体,人在生活的过程中接受教育;人是连接生活与教育的纽带。教育与生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故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1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生活的凝练;教育对生活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

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斯图尔特·米尔(英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曾说过:“教育旨在使我们的本性得以完善,我们自己以及其他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教育甚至包括目标完全不同的一些事物对人的性格和能力所产生的间接影响,这些事物是指法律、政府组织形式和工艺美术,以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些自然现象,诸如气候、土壤和地理位置。”(4)因此,可以说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教育的素材。也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但是,在现实中,并非生活中一切的事物都可以用来作为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人们往往是通过对现存的生活素材结果提炼,加工或创新之后,才作为适用的教育内容传授下去的。或者,对于过去的生活经验进行批判、扬弃之后才拿到作为有价值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因此,可以说“教育是生活的凝练”。

进一步地分析,教育对生活是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这使得我们获得了很多东西,比如知识、发展的潜力、学术身份的赋以;更快更好地社会化、融入社会群体生活以及有助于个人的社会流动,上升到更高阶层的生活。教育带来的精神食粮,我们由此形成的理念追求、价值观,都对人的行动、甚至一生影响至深。教育有助于提升人的自我认识能力,改造个体的生活,从而提高群体素质,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2 生活是教育的引导,教育是生活的准备

有计划有目标的活才叫生活。从人类的发生、发展来看,刚开始人们的生活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存活”,也就是生命的延续。但人们慢慢地适应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要求之后,人们才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也就是经过原始阶段后,人类开始超越简单的生活——“存活”状态,而迈入了“生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慢慢地摸索如何活得有质量。于是出现了人们钻木取火以御寒、以求食物能吃得更有营养,使夜晚也能有光明等。于是,为了把生活经验往下传承,就出现了口耳相传,也就有了初始形态的“教育”。

人要过的一种群体生活需要人去接受教育。我们在学习教育史过程中,都知道教育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带有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教育产生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来自于生活。教育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活。对生活疑惑的解答,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等,都需要我们追求进一步或高一级的教育,不断地攀岩在求学的道路上。但生活的功利化也会影响教育的“功利化”,即追求一种实用性强、见效快的成功模式。比如现今的大学生求职,学历是敲门砖、必备的资格,而从事工作却一直强调效率;影响在读学生的学习观,认为获得教育文凭即可,很讲究教育的实用价值,这异化了教育的本质;使教育徒具形式而无深刻的内涵。

虽然如此,但时至今日,生活依然是教育的引导,这体现在:人作为群体社会的成员,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多种问题的考验,而这些问题主要来自生活中。因此,生活有什么要求,人就得做出相应的反应。而教育在人面对生活“难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教育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生活而进行的,教育为人们追求未来幸福的生活而进行准备。

3 生活拓宽了教育的领域;教育丰富了生活的方式,同时,也带给生活一些弊端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生活内容慢慢地变得丰富起来。于是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多元化元素。就像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出现,不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所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拓宽了教育的途径。生活的丰富性也促使了教育观念的多元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了新的冲击。这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逐渐发生变化;最明显之处体现在教育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从而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在物质生活的满足后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与享受。反之,对教育的追求也就更高。如此良性促进,教育与生活也就越来越趋向与和谐,人的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教育也带给生活一些弊端,从隋唐科举制到当代的考试制度,教育被简化为考试、升学等形式,极具有功利性,导致受教育者无法从教育中感受到自由和乐趣;这种教育凌驾于人的生活之上,要人的生活为它服务,造成本末倒置,阻碍人的发展。同时,在受教育过程中必须占据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教育,同时,也在牺牲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例如受教育者为教育支付学习费用、生活费用,即经济成本,这也会降低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校学习,有学习任务,已经无形牺牲了其在岗位上工作的时间,或者说教育消耗其部分工作时间,即机会成本,使其丧失获取相应物质财富的机会。比如过度教育就一种是对教育失败的讽刺。

古语有之云:活到老,学到老;即教育与生活同行,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人一生的生活就是一生的受教育过程。认清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人们才能在生活的细微处更好地感受到教育的存在。

参考文献

解析摄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篇11

摄影艺术的产生

欧洲繪画艺术在19世纪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现实主义到印象主义,特别是19世纪最后十几年,出现了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萌芽。一直以来,西方绘画沿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说”缓缓前行,到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观点则发展为达芬奇的“镜子说”。

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表现的世界的实践解读。下半场的第十七个世纪后,从棱镜牛顿英国科学家得出结论:色彩来源于光。印象派画家为认为,在世界上的一切,没有固定的颜色,但是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有了色彩,有了光。他们正试图传达的光线和色彩丰富的微妙变化,直接对自己的感情敏锐的观察大自然的真面目。

到底是谁发明了摄影,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同一时间有许多人都为之而努力工作,但至少应该归功于两个人,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和尼塞福尔·涅普斯。达盖尔出世1787在法国北部小镇科梅伊,他们年轻的时候是个艺术家,他是三十五岁左右的设计出西洋镜,用一种特殊的光的表达形式展现了全景画面。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他对不会自动复制的世界的一种装置产生了兴趣,这就是现在所谓的照相机。先前达盖尔的发明可以用相机作出了努力,但没有成功。1827年,他会见了涅普斯,他一直在努力发明可使用的照相机,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两年后,他们结为合作伙伴。涅普斯在1833年去世,但达盖尔仍继续努力。1837年,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摄影,摄影被称为达盖尔(银板照相),出版日期为1839年8月19日,是为了纪念摄影的诞生为标志。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1.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使家喻户晓的格言。生命是什么?生活意味着一切的本质。如:养殖,食品,旅游,休息等。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指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和艺术形式的自然现象来表达它。例如:用音乐高山和流水的性能,用绘画来展现梅兰竹菊,书法月球的性能。规则在自然,生活的艺术演绎。其目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使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然,融入自然,人与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说,净化心灵,为陶冶情操。

2.生活中充满着艺术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从视觉上,我们看到了蓝色的大海,宽阔的河流,美丽,精致的花朵绽放春风拂柳辛温,从听证会上,我们听到了海浪,高山和流水,百鸟争鸣,从嗅觉,我们闻到花的清香,从味觉,我们尝试酸,甜,苦,从肢体热,我们感到冷,凉,粗糙和光滑,我们从更好地了解艺术的生活,无处不在。但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在本质上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爬上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空间的人,这个世界太大了,我们都没有去过太多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不明白,不明白的喜马拉雅山空间,因为书本,电视到哪个地方,所以我们不觉得在自然界,书籍,电视那里寻找,发现,所以艺术资源更加丰富,将铺平道路创造更好的艺术作品。

摄影文学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摄影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很多学者,提出了复杂的审美复合论;审美位错理论;内爆论;螺旋结构理论”;和“互文性理论”;等。这些都是摄影文学的定义,丰富了人们的摄影文学的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发现,相互解释,相互促进的对话关系。摄影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摄影与文学后,第一个是直接面对生命或自然总,一个是面对艺术所完成的工作,也就是说,从生活或找到一种自然的方式,并把它艺术地再现,从一些研究结果发现,从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个特定的角度。可以从人们探索摄影文学,虽不完美,但程度不同,揭示了一些摄影文学的本质特征,我们想要促进的取舍和对摄影的文献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事实上,有摄影文学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三种类型是不同的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这是不同于前两种类型,导致在一个特殊的理由去一个特别重要的形态意义,因为这条路是在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建筑质量方面形成了新的风格和新的艺术品种。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摄影文学的

产品。

结论

摄影可以对历史进行回顾、现场还原、往事品味、童趣回味……。很多有意思的照片其实就是来源于身边。我们身边的很多瞬间都很精彩,只要抓住就是好照片。它是强烈的个人视觉感受。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拍,那就怎么拍。摄影可以扩展视界、丰富知识。一个瞬间即逝的脸部表情,主体与环境之间突然出现的美妙关系,或是一个微小事物的放大,一个快速动态的“冻结”等等,使人们在闲暇可以慢慢欣赏或细细研究。用相机表达出人类心灵最底层的东西,启开原本在每人内心深处的本性。选择自我,永远追求一个极致。摄影的创作极致就是以一种朴素的表现手法。摄影与生活密切相关,摄影就在我们身边。

浅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篇12

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艺术是什么呢?艺术就是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 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 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简言之就是用艺术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生活中充满着艺术, 在生活中, 到处都是艺术。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 自然是变化无穷的, 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

人的内心相对真实愿望的产生是人产生美感的前提, 人只有确定了这一点才真正具备了审美的资格, 否则事物对于人来说是没有什么美与丑可言的。就事物发展的矛盾论来说, 这是具备了内因。拥有了审美的内在依据, 而没有材料进行加工也是不会产生美感的。美是人的内在与外界进行交流与互动的结果。

二、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 运用到艺术中去, 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 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作为艺术的表现方法, 决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复生活, 而是有取舍地提取生活中的精华。在这个提取过程中,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时代不同、内容的不同、环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等等, 所以产生的作品也不相同, 正是这些不同, 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审视、品味作品, 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 他们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生活不全是艺术, 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 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 达到技术熟练、精湛, 知道怎么去选择, 怎么去取舍, 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当人们遇到事物时, 根据内心真实愿望, 内心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评价, 评价中符合愿望的就形成这一事物的美的成分, 反之就是丑的成分, 美的成分居多时, 事物总体评价就是美的。而当人认为毫无缺点时, 就产生了完美。这种反应过程, 也就是产生共鸣的过程。

人们之所以见到符合内心真实愿望的事物会产生美感, 是因为人们通过它看到了生活愿望的可实现性, 或者是让人们提前感受到了愿望实现的喜悦。生活中的美的事物, 是人们生活的动力。没有审美的生活是麻木与悲哀的。美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审美者心目中的先进事物。

三、艺术反作用于生活

审美可以形成思想, 审美思想的形成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 生活决定审美, 审美反映生活, 另一方面, 审美对生活又有着极大的反作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思想, 这是因为不同时代的生活也不同。每一种审美思想的产生, 都是与一种主要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人的意识是反映生活的意识, 审美意识亦不例外。审美思想一旦产生, 作为一种意识思想, 就有极大的相对独立性, 对生活产生极大的反作用, 其中符合历史潮流的审美思想会促进生活向高层次发展, 而落后的审美思想就会阻碍先进事物的产生与进步。

生活中的人们, 不仅对生活中的主客体做出审美评价, 而且还积极为自己的审美趣味的实现进行着积极的创造。艺术活动就是这样一种生活。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再现着心中美好的审美愿望, 完善着自己的生活。

人只有在生活中才具有感知, 懂生活才能懂艺术, 设计师不能高高挂起, 而应从生活中汲取诸多的元素, 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视觉现象, 它们同样具有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一方面设计的想象力来源于随意的生活、宽容的心态和对所有语言通透的认识, 设计的概念会随着生活无限的扩张和叠加;另一方面设计不再是个时髦的词了, 设计经历了图案、实用美术、设计、视觉传达、新媒体等概念的演变, 表明设计已经是个综合体, 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EVERYTHING IS DESIGN”正是这个时代的反映。

设计师应该能更敏锐更有批判性地观察生活的社会环境, 从发现中去寻找文化本质的东西。表面化的视觉反应只有经过内心的消化、沉积, 从视觉转化为感觉, 才能成为一种牢固的视觉经验, 这种经验一经产生, 便不轻易的会忘记, 而是随时会从旧的思维里跳出来。社会环境不光是指现在的物质, 也指过去给现在留下的任何可供寻找的印迹, 尤为重要的是心灵的感悟, 那才是艺术设计必然的方向。

摘要:生活需要艺术, 艺术也离不开生活。设计师应该能更敏锐更有批判性地观察生活的社会环境, 从发现中去寻找文化本质的东西。社会环境不光是指现在的物质, 也指过去给现在留下的任何可供寻找的印迹, 尤为重要的是心灵的感悟, 那才是艺术必然的方向。

关键词:艺术设计,生活,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1]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黑格尔:《美学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 1979.[3]黑格尔:《美学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 1979.

上一篇:无形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下一篇:传统声乐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