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小儿斜颈

2024-07-13

中西医治疗小儿斜颈(共7篇)

中西医治疗小儿斜颈 篇1

小儿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 由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痉挛引起颈部倾斜, 头部偏向患侧, 多为先天性疾病。造成小儿斜颈的因素有多种, 例如产伤、局部缺血、静脉闭塞、遗传等, 使患儿颈部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可通过按摩治疗小儿斜颈, 不同时期采取按摩治疗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如早期未得到治疗, 可致头颈部不对称[1]。为进一步研究按摩治疗对不同时期小儿斜颈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选取1999—2014年我院收治的56例斜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斜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患儿29例, 女患儿27例, 年龄6个月至5岁, 平均年龄3.5岁, 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仪确诊为小儿斜颈。根据年龄分为6个月至2岁组 (A组) 30例和2~5岁组 (B组) 26例。A组平均年龄 (1.01±0.38) 岁;病程1~3个月10例, 3~6个月10例, 6个月以上10例;病变部位左侧的患儿12例, 病变部位右侧的患儿18例;颈部轻度歪斜 (颈部向一侧歪斜角度≤20°) 患儿10例, 中度歪斜 (歪斜角度20~30°) 患儿11例, 重度 (歪斜角度>30°) 歪斜患儿9例。B组患儿平均年龄 (3.15±0.25) 岁, 病程1~3个月10例, 3~6个月6例, 6个月以上10例;病变部位左侧的患儿11例, 病变部位为右侧的患儿15例;颈部轻度歪斜患儿11例, 中度歪斜患儿5例, 重度歪斜患儿10例。排除眼性斜颈、颈椎半脱位等颈部疾病, 患儿无心、肝、肾等合并症, 患儿颈部无溃疡、感染。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按摩治疗:选取肩贞、风池、天宗、肩井、伏兔等穴位, 主要以揉、按、弹、拨为主, 患儿取仰卧位, 暴露患侧颈部皮肤, 医生坐在患儿患侧床边, 一手托扶患儿项部, 使其后伸, 另一手用指揉胸锁乳突肌的乳突部, 自上而下地沿其轮廓反复揉动, 对于颈部有肿块的患儿, 按揉过程中着重按摩肿块部位, 操作时间约为5min, 医生手法不宜过重, 以上手法每天进行20~30min, 并在皮肤上涂抹滑石粉, 以免损伤患儿颈部皮肤。另外, 医生站到患儿身后, 两掌放在患儿肩上, 掌心相对掌尖翘起, 指尖抵住枕、颞部小缘, 慢慢往上顶, 将肌肉拉直, 持续1min后慢慢放松, 此法进行3~5次, 然后为患儿揉捏颈肩背部。3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比较不同时期治疗小儿斜颈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颈部无歪斜, 活动自如, 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完全缓解;显效:颈部歪斜及活动受限症状明显改善, 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有所缓解;有效:颈部歪斜及活动受限症状有所改善;无效:颈部歪斜及活动受限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按摩治疗, A组斜颈患儿治愈率 (100.00%) 明显高于B组患儿 (30.7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n (%) ]

3 讨论

我国小儿斜颈的发病率为0.5%~1.3%, 小儿斜颈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发生小儿斜颈与产伤、局部缺血、宫内姿势不良及遗传有密切联系[3]。小儿斜颈发病表现为头颈部偏向一侧, 影响患儿头颈部自由活动, 给患儿成长过程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小儿斜颈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预后效果好, 不影响患儿身心成长。由于患儿在6个月至2岁之间, 及时纠正, 不影响正常成长, 患儿年龄越小, 治疗效果越好, 反之, 患儿年龄逐渐增大, 养成斜颈习惯, 甚至造成颈部畸形, 在采用按摩治疗后虽然斜颈和颈部活动受限症状有所改善, 但治愈率明显低于在2岁之前接受按摩治疗的患儿[4]。

临床上采取按摩的方法治愈小儿斜颈, 并在大量临床实验中获得良好疗效, 经过力度适中的揉、按、弹、拨手法按摩, 能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改善局部血液供应, 局部组织发热, 温度升高, 患侧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使颈部肌肉呈松弛状态, 有助于患儿颈部肿块吸收, 被动的运动使短缩的患侧胸锁乳突肌恢复正常, 解除痉挛, 以矫正畸形, 改善颈部活动功能, 接受按摩治疗后的斜颈患儿颈部歪斜和颈部活动受限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中, 经过按摩治疗, A组斜颈患儿治愈率 (100.00%) 明显高于B组患儿 (30.7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小儿肌性斜颈早期采用按摩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 能显著改善患儿颈部歪斜和颈部活动受限症状, 且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许丽, 褚海椿, 余慧华, 等.揉捏牵转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9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1, 18 (2) :156-157.

[2]王帅印, 唐盛平.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与病理变化的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 2011, 10 (5) :383-384.

[3]米新.手法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60例[J].陕西中医, 2013, 34 (8) :979-981.

[4]于立金, 陈晓艳, 王丽波.按摩治疗小儿肌性斜颈4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 4 (2) :59-61.

用介质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篇2

关键词肌性斜颈,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成因目前尚未完全肯定,大多数认为是在分娩时,受到产道挤压、产钳牵拉损伤了一侧胸锁乳突肌,使该股血肿机化、挛缩;或者是在分娩时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供血,引起缺血性改变。也有胎儿在子宫内头位就偏斜。此外,小儿长期朝一个方向睡觉,也会引起斜颈。笔者用酒加鲜葱、姜汁推拿治疗此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难产41例,顺产4例。肌性病变在右侧24例,在左侧21例;病变形态呈梭形肿物36例,呈条索样改变4例,不规则形5例。

2推拿方法

推拿治疗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

2.1患儿仰卧,家长扶住其双肩,以作固定。医者一手扶托住患儿头颈后部,使头后伸,并慢慢地向健侧移动,侧屈20~30°,置于矫正体位。医者另一手用拇、食、中三指,蘸介质在病侧胸锁乳突肌,自乳突至胸锁端,施行轻拿揉法3遍,以疏通其经脉。

2.2在肿块处轻重交替地施行揉捏法5分钟,以散其结。

2.3使用错位扭揉法,即拇指和食、中两指不在同一水平位上,而是上下交错位进行扭揉,并与肌纤维呈垂直方向交错位捏拿肌肉扭转2到3次,此法可有效地拉长肌纤维和剥离粘连。

2.4斜扳拔伸,医者两手捧住患儿头的两侧,两拇指勾托住下颌,两手的其余四指置于枕骨下缘和枕骨后部,并将患儿面部转向患侧约45°,头向健侧倾斜30度,用15~25kg的力量拔伸半分钟至1分钟。

2.5由家长将患儿抱起,医者在患侧颈肩部施行推揉法3分钟,以改善或预防一侧组织的发育不良。

2.6辅助治疗:每日在患处做早晚各1次温热敷,每次10分钟,温度掌握在40多度,不宜太烫。喂奶、逗引要尽量使患儿的脸转向患侧,睡觉要用枕垫使头固定于矫正体位,矫正体位就是面部朝向患侧,下巴稍稍仰起。

3治疗结果

出生1~3个月就治的29例,经50~90次推拿治愈;出生3~6个月就治的9例,经90~140次推拿治愈;出生6~12个月就治的5例,经半年多推拿治愈;1岁后就诊的2例,经半年多推拿有显著的好转。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6%。

4讨论与体会

按摩治疗小儿斜颈32例的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5年年龄1个月~3岁斜颈患儿32例,根据患儿年龄分为甲组(1个月~1岁)及乙组(1~3岁)各16例。甲组男8例,女8例,年龄1~12个月,平均6±2个月,病程1~10个月,平均5±3个月;乙组男9例,女7例,年龄1~3岁,平均1.5±0.3岁,病程1~2.5年,平均1.6±0.5年;两组患者性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无主要器官合并症,颈部皮肤无溃疡、感染,排除眼性斜颈、颈椎半脱位等颈部疾病。

1.2 治疗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以按摩手法为主,活血化瘀,促进肿块消散或吸收;按摩前患侧局部热敷效果更佳。患儿取仰卧或坐位,暴露患侧颈部皮肤,并在皮肤上涂抹婴儿润滑油,①局部按摩:颈部肿块处用拇指或食、中指反复按摩3~5min;②手法按摩:患儿头转向健侧肩部,露出颈部皮肤,医生拇、食、中指捏揉患儿颈部肿块[2]5~10min,从上至下,揉捏患儿斜方肌及肩贞、风池、天宗、肩井、伏兔等穴位,轻中度刺激即可;③头部拨伸旋转法:医生手掌相放在儿童头部颞侧,将儿童头部慢慢向上轻提并做左右旋转动作;④头部搬拿法:医生一手放在儿童患侧肩部,使其固定,另一手放在儿童患侧头部,将其头部推向健侧肩膀,使儿童耳部尽可能靠近肩膀,10~20次[3]。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

1.3 疗效标准[4]

治愈:颈部处于正中位置,左右转动灵活,不受限制,颈部肿块消失;好转:颈部能处于正中位置,稍微有点偏斜,能左右转动,颈部肿块变小,变软;未愈:颈部倾斜,左右转动不灵活,颈部肿块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乙组的68.75%(P=0.012<0.05)。见表1。

注:与乙组相比,①P<0.05

3体会

我国小儿斜颈发病率为0.5%~1.3%,病因可能与产伤、局部缺血、子宫内压力异常或胎位不正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5]。小儿斜颈是儿童常见疾病,患儿出生2周左右,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患儿喜欢头偏向一侧睡,把小儿头摆到正中位置,不一会就习惯性偏向一侧;患儿颈部会出现肿块,可呈节状或条梭状,肿块较小时不易发现,需手触摸或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才能发现。

甲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乙组的68.75%(P<0.05);可见小儿斜颈早期发现及治疗,预后效果良好。家长切不可认为小孩头向一侧倾斜是习惯性动作或其头控不稳引起,以免错过最佳时机。家长发现小儿头向一侧倾斜,应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儿童胸锁乳突肌,确诊为小儿斜颈者及时进行按摩治疗。患儿1岁前采用按摩治疗的治愈率高,不影响患儿日后生长发育;患儿越小肌肉越柔嫩,按摩使局部产热,促进血液循环,可活血化瘀,解除痉挛,使肿块消散或吸收,临床治愈率越高。随着患儿年龄增长,胸锁乳突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易使肌肉僵硬钙化,治疗效果欠佳,1岁后治愈率低。若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患儿面部可能出现畸形,如大小脸,嘴、眼、耳不对称等,学龄期还会出现脊柱侧弯、斜视等,增加治疗时间和费用,且治疗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早期发现小儿斜颈并采取按摩治疗的效果优于晚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小儿斜颈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斜颈患儿根据年龄分为甲组(1个月1岁)及乙组(13岁),均按摩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乙组的68.75%(P=0.012<0.05)。结论:早期按摩治疗小儿斜颈临床效果更好。

关键词:小儿斜颈,按摩,早期,晚期,疗效

参考文献

[1]潘少川.实用小儿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郝永敏.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200例[J].江苏中医药,2003.(2).

[3]朱志强,吕春燕.非手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12:69-71.

[4]王帅印,唐盛平.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5病理变化的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2011,10(5):383-384.

中西医治疗小儿斜颈 篇4

关键词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辨证分型

小儿肌性斜颈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笔者将辨证论治的思想运用于临床推拿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大的2周岁,最小的20天;实证25例,虚证11例。

2证候分型从表面上看,斜颈患儿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都是头颈向患侧歪斜,颜面旋向健侧,活动受限,其病机也多为气滞血瘀、经脉失畅,颈筋挛缩而致。但是,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笔者认为该病证可以概括分为虚实两证。

2.1实证大多与损伤有关,因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被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肌化形成挛缩;或胎儿在宫内活动不利(胎位不正、胎儿过大、羊水过少等);或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造成颈部经脉受损,血脉不畅,筋肉挛缩。而见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并有明显肿块,头颈歪斜、活动不便,部分患儿患侧颜面略小。

2.2虚证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小儿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则气不充肌,血不养筋,导致肌肉萎软无力。而见头颈歪斜,主动活动不利,被动运动正常,患侧胸锁乳突肌萎软,无肿块,部分患儿患侧颜面略小。正如《幼幼集成》曰"有小儿生下颈便软者,胎气不足也。"

3治疗方法

3.1主要治疗手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再捏拿患侧胸锁乳突肌,并弹拨,为防止患儿皮肤损伤,局部可用滑石粉或润滑剂。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然后医者双手扶住患儿头两侧,使患儿头颈向两侧旋转。反复进行数次(简称被动活动)。再令患儿主动将头向健侧肩部倾斜,并向两侧旋转(简称主动活动)。

3.2辨证补泻既然临床证候有虚实之分,那么推拿治疗手法肯定有补泻之别,其补泻原则主要以手法的轻重、频率及方向来体现。

3.2.1实证用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手法强度以重刺激揉捏为主,到后期改用轻揉法;揉捏频率宜快,一般为250~300次/分,后期改用慢速度手法,以200次/分为宜;手法方向以顺时针为主,并以被动活动为主,辅以主动活动。可配合局部湿热敷以促进血脉畅通。

3.2.2虚证用补法,舒筋活血,强壮筋肉。手法应以轻刺激、慢速度揉法为宜,方向以逆时针为主;并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被动活动。可配合相应的补气益血、健脾和胃的手法或药物治疗。以上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治愈为患儿两侧胸锁乳突肌对称,无肿块,无萎缩,头颈活动正常,无歪斜;好转为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松软、缩小,头颈轻度歪斜,活动轻度受限;未愈为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好转。

4.2治疗结果见下表:

5病案举例陈某,男,1个月。代诉患儿头颈向左歪斜1个月。笔者经检查发现患儿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有一明显肿块,肌肉挛缩,头颈向左歪斜,关颈活动受限,尤以向左转动时为重。诊断为小儿肌性斜颈,属气滞血瘀、筋脉挛缩之实证。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推拿手法隔日1次治疗,以过2个疗程肿块明显松软,又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患儿左胸锁乳突肌肿块消失,头颈两侧对称,头颈活动自如,无歪斜。患儿痊愈。

5体会

5.1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操作简单,患儿无痛苦,疗效较佳。但是,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比较特殊,只有体征,临床症状缺少,所以一般不太注意推拿手法的补泻原则,忽视了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运用于临床推拿治疗中,影响了疗效。

5.2该病证在临床上应与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相区别。

5.3推揉及捏拿患侧胸锁乳突肌,能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运供给,缓解肌肉痉挛,使肿物消散;被动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可使肌肉拉长,松解痉挛和粘连,改善和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5.4通过推拿治疗,多数患儿能治愈或好转,如果经过长时间的推拿治疗后,仍然未见明显改善,则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6注意事项

6.1家属可以常在患侧胸锁乳突肌作被动牵拉伸展或轻揉,在日常生活中(如喂奶、怀抱、睡眠垫枕时)采用与斜颈方向相反的动作矫正。

6.2孕妇应注意孕期检查,纠正不良胎位;孕期注意坐姿,不要曲腰压腹,防止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6.3产后检查应注意幼儿是否斜颈,以便及时诊治。小儿不宜过早直抱,防止发生姿势性斜颈。

参 考 文 献

[1]俞大方.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225

中西医治疗小儿斜颈 篇5

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于“筋挛”或“筋结”范畴, 病因病机可能为孕妇失养致使宫内胎儿先天不足, 或孕妇跌扑闪挫导致宫内胎儿颈部受伤, 血瘀运行不畅, 脉络受阻而致筋挛或筋结。现代医学认为CMT是由于患侧SCM发生纤维化挛缩及变性所致, 引起SCM纤维化挛缩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 临床多认为其可能由宫内胎位不正、感染、产伤、血供障碍等引起。

中医认为推拿能活血行气、疏通筋络、软坚散结。西医研究显示, 推拿手法作用于患处可产生热量, 升高患处组织的温度, 扩张毛细血管, 加速血液、淋巴循环, 促进患处组织新陈代谢和肿块炎症的吸收, 使病变的SCM及周边肌肉群的营养增强而促进其发育, 最终达到缓解挛缩的SCM, 修复周围损伤肌肉组织, 恢复颈部活动的目的[5]。临床上, 推拿治疗CMT安全无副作用, 容易被接受, 有效率高达80%以上。临床应用中, 推拿常结合中医其他疗法及现代医学疗法治疗CMT, 如药物外敷、针灸、小针刀、超声波、家庭护理等, 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现将近10年以推拿为主治疗CMT的研究做以下综述。

1 推拿治疗CMT的临床应用

1.1 单纯推拿疗法

近年来, 随着CMT发病率的增高, 临床上推拿治疗CMT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丰富, 但总体趋势是推拿操作手法更加趋于规范化、标准化。

陈志伟等[6]采用“四步法”手法治疗CMT患儿53例, 包括按揉弹拨法、拿捏法、被动牵伸法、按揉法, 彩超显示治疗后患儿包块明显缩小, 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孙安达等[7]将100例CMT患儿随机分为优化组和传统组, 优化组分为肿块型和非肿块型, 非肿块型不应用弹拨法, 其余手法两型相同, 传统组采用常规推拿法,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后肿块直径均较治疗前缩短。宋建辉等[8]采用肌筋膜按摩疗法治疗CMT, 通过对相关肌群筋膜及其激发点行按压法和剥法, 从而放松肌肉筋膜, 降低肌筋膜链张力, 更有利于恢复患侧SCM、再平衡筋膜链及纠正头颈畸形, 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为推拿治疗CMT提供了新思路。

1.2 推拿结合中药外敷

临床实践发现, 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患处可发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 增强临床疗效。婴幼儿皮肤娇嫩, 药物更易被吸收, 加之中药外敷相对其他疗法便宜且容易施行, 患者及家长更易接受。

潘永斌等[9]采用活血化瘀祛风膏外敷 (组方:田七、煅牡蛎、防风) 结合手法按摩、理疗分别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各100例, 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田树春[10]治疗CMT, 实验组30例采用推拿配合四物汤加减 (组方:川芎、红花、桃仁、当归、延胡、制乳香、制没药、丹参、赤芍各8g) 治疗, 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 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3 推拿结合针灸

CMT的病理机制主要为患侧SCM发生纤维性挛缩, 而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解除患侧SCM挛缩。患儿斜颈姿势还可累及项部及肩背部的软组织肌肉, 故针刺天柱、完骨及肩背部等穴位以缓解项部及肩背部肌肉紧张;结合传统经验取穴法, “头项寻列缺”“筋会阳陵”, 诸穴合力, 共奏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之功。

刘俊娥等[11]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60例CMT的疗效, 先推拿后针刺, 以桥弓穴为主穴, 列缺、完骨、阳陵泉、天柱为配穴, 经过治疗, 治愈58例 (96.7%) 。叶康[12]的研究为:对照组30例仅用推拿治疗, 治疗组30例先推拿再针刺, 针刺选穴:患侧SCM肿块及起止点、风池、天柱及沿患侧SCM分布的穴位, 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4 推拿结合物理治疗

理疗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改善患处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 加强组织营养, 促使肿块和炎症消散吸收, 推拿配合理疗, 二者相辅相成, 可提高治疗效果。超声波、蜡疗和离子导入等是临床常用的理疗方法。魏小丽[13]对48例CMT患儿先行推拿治疗, 再使用HS-501型超声仪, 脉冲式输出, 输出频率1MHz, 功率0.2~0.3W/cm2 (1.5W) , 理疗5min, 总有效率为95.8%。

1.5 推拿结合家庭护理

医生要让家长了解到先天性肌性斜颈对患儿造成的危害, 提高认识, 目的在于取得家长配合, 巩固疗效, 缩短治疗时间。先天性肌性斜颈最早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颜面部和枕部畸形, 畸形一旦形成, 无法医治, 且随着畸形的加重会继发其他畸形, 因此防止颜面部和枕部畸形的发生尤其重要[14]。治疗期间, 嘱家长利用玩具、灯光等小儿感兴趣的物体吸引孩子向患侧转头, 达到矫正斜颈的目的;睡眠时, 用固定枕将患儿头部固定于矫正位;指导家长每天给患儿做头颈部旋转和牵拉手法, 手法要轻柔以免造成额外损伤。

1.6 推拿综合疗法

将推拿、药物外敷、理疗等多种疗法结合, 互相补充, 可增强临床疗效。王金贵等[15]采用综合疗法治疗83例CMT患者, 治疗组采用推拿、膏摩、热敷等综合疗法, 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结果表明综合疗法治疗CMT疗效更佳。

2 超声在CMT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科研工作的需要, 临床上对CMT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已不单单局限于临床症状体征方面, 而是需要更加客观、真实、有效的数据作支撑, 超声以其无辐射、无创伤、无痛苦、安全经济、易被接受等特点, 目前成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2.1 应用于CMT的诊断

本病的诊断, 除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 还应结合超声检查患侧SCM病变范围、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及回声强度来确诊。熟悉CMT不同时期的超声声像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16]。国外研究者Tatli等[17]将CMT超声声像依据患侧SCM纤维化程度分成四型:Ⅰ型:患侧SCM局限性增厚, 回声不均匀 (或正常) , 肌纹理清晰;Ⅱ型:SCM呈弥漫性散在性强回声;Ⅲ型:整条SCM呈现杂乱强回声, 正常肌纹理消失;Ⅳ型:整条SCM表现为纵向带状强回声, 正常肌纹理消失。栾云等[18]研究结果表明各型病变彩色多普勒 (CDFI) 表现存在差异, Ⅰ、Ⅱ型患侧SCM可探及点状彩色血流信号, Ⅲ、Ⅳ型未探及。

超声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19,20]证实了Ⅲ、Ⅳ型患儿无法通过非手术疗法向Ⅰ、Ⅱ型转化, 所以这些患儿应放弃保守疗法选择手术, 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手术的CMT患儿可于术前行超声检查了解SCM的病变程度, 对确定手术方案和松解范围很有意义[21]。

以往主要靠医生临床经验、家长叙述的病史及颈椎X线片等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误诊、漏诊率较高。超声成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较高[22], 超声声像图显著的特征性可早期鉴别诊断肌性斜颈和非肌性斜颈, 如寰枢椎半脱位引起的骨性斜颈等。此外, 超声还可鉴别肌性斜颈和颈部其他包块疾病。总之, 超声可早期、准确地诊断CMT。

2.2 应用于CMT的疗效评价

临床医生以往评价治疗效果主要是根据患儿颈椎活动度改变情况、手法触诊粗略估计肿块大小及SCM挛缩程度改善等进行评价, 没有数据量化评估疗效, 不够客观、真实。超声检查可以通过测量SCM挛缩长度及肿块大小得到明确的数据, 治疗前后比较可以准确评估治疗效果, 简单实用、安全方便。姚一明等[23]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超声能明显显示治疗后肿块厚度较治疗前变薄, SCM挛缩的长度明显缩短, 用客观图像指标证实了疗效。栾云等[24]研究表明经推拿治疗后患侧SCM的血液循环较治疗前好转, 可从超声声像图中得到证实。超声可使疗效评价变得客观, 治疗效果量化, 在推拿等保守疗法的疗效判定中举足轻重[25]。

2.3 应用于CMT的预后评判

据相关报道, 超声回声强弱与肿块内胶原纤维的含量有关[26]。因此, 超声检查SCM和肿块的回声性质可评估SCM纤维化程度, 均质等回声表明肌肉正常, 不均质强弱不等回声提示部分纤维化, 较均质且强回声提示纤维化和病变程度重[25]。临床研究发现, 超声检查CMT的病变大小范围越广、回声越强、肌纹理消失的患儿预后较差[21]。临床医生可根据超声检查SCM及肿块的回声变化来判断疗效及预后情况, 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结语

推拿疗法疗效显著、经济安全、无副作用, 是临床治疗CMT最常用的方法, 为广大患儿及家属所接受。但由于治疗师的推拿手法因人而异, 推拿手法繁多, 因此临床疗效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且目前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 很多评价标准为自拟标准, 临床疗效的可比性较低, 超声的应用使CMT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更加客观, 但仍需要制定系统、统一、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观察发现, CMT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而包块型占比较高, 且包块质地硬, SCM挛缩程度高, 很多患儿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即可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出行更加方便, 且孕妇大部分为办公室工作者, 孕期缺乏运动, 其为了寻求舒适感, 睡软床、软沙发等, 导致胎儿在子宫内受压迫, 甚至有些患儿在母体内就已畸形。此外, 包块型肌性斜颈中左侧发病率较高, 可能与母亲经常保持左侧卧位有关。建议母亲孕期应适当运动, 不必刻意保持左侧卧位姿势, 尽量不睡软床、软沙发等。

中西医治疗小儿斜颈 篇6

关键词:小儿包块型斜颈,推拿,疗效

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临床表现为患儿头向患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并伴有两侧脸颊不对称、两眼大小不等,其主要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变性所致,归属于中医“筋伤”、“筋缩”范畴。小儿斜颈如失治或治疗不当,往往难以治愈,将影响患儿外貌及脊柱的生长发育,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采用推拿治疗小儿包块型斜颈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门诊的包块型斜颈患儿40例,均符合《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在发病后未接受其他治疗。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3天~6个月;足月顺产12例,剖腹产28例;左侧14例,右侧26例。排除由颈椎先天性疾患、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斜颈者。

1.2 治疗方法

(1)按揉放松胸锁乳突肌: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沿胸锁乳突肌行来回揉动,重点松解胸锁乳突肌上的肿块及肌肉起止点,并配合弹拨法松解肿块,手法由轻到重,频率为100~120次/min。(2)提拿揉胸锁乳突肌:用拇指、食指及中指相对用力,提拿揉患侧胸锁乳突肌,重点拿揉肿块及挛缩部位,频率为100~120次/min,手法由轻逐渐加重,以患儿能耐受为度。(3)颈部扳动法:①医者一手扶住患儿头部颞侧,另一手扶住患侧肩部,缓缓地将患儿的头水平推向健侧,到达最大活动范围时停留2~3s,反复3~5次,手法轻柔,不能使用暴力;②医者一手扶患儿头部上方,一手扶患儿下颌,使患儿颈项向患侧旋转,到达最大活动范围内停留2~3s,反复3~5次。(4)按揉颈项肩肌群:按揉患儿两侧颈项肩肌群,放松斜方肌、斜角肌、肩胛提肌等相关肌群,配合轻拿肩井穴1~2 min,结束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20min,每周4~5次,2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1]中的相关疗效标准拟定。治愈:患儿头颈可长时间保持中立位,并可自由向两侧旋转,运动幅度正常,畸形消失;好转:患儿头颈能保持于中立位,但习惯处于轻度斜颈(<10°)位,或斜颈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5°),可自由向两侧旋转,运动幅度基本正常;无效:患儿头颈不能保持中立位,或近期效果尚可,但远期又恢复斜颈畸形。

1.3.2 包块改善情况

选用HD11-XE型彩超诊断仪,采用7.5MHz高频探头探查,分别获取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包块全貌。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均由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40例患儿中,治愈3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

2.2 包块改善情况

治疗后,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厚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侧胸锁乳突肌治疗后的厚度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

3讨论

3.1 斜颈产生原因

小儿斜颈是小儿推拿科的常见疾病,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42%~1.3%[2]。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宫内和宫外两大因素[3,4],宫内因素多由于孕期羊水过少、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孕妇坐躺姿势不当等原因,导致胎儿宫内姿势受限,阻碍了胸锁乳突肌的血液循环,导致胸锁乳突肌纤维水肿、变性,发育不良形成结块;宫外因素主要由于产伤造成,在分娩中导致胸锁乳突肌受到过度牵拉、挤压、损伤形成纤维化挛缩。此外还有部分由于遗传因素,或出生后睡姿不当,头颈习惯一侧歪斜导致习惯性斜颈。

3.2 斜颈经筋辨证

斜颈病变部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其与颈椎的活动密切相关。由于胸锁乳突肌的挛缩或无力均可使患儿出现头部活动不利,向患侧歪斜,故小儿斜颈可认为是小儿颈椎病的一种。颈椎的结构除颈椎关节、软骨、椎间盘外,还包括颈椎旁的相关肌肉软组织,即经筋。因此,斜颈也属于颈部的经筋病症之一。杨上善注解《太素》曰:“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依诸输也。……遂以病居痛处为输,故曰筋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以候痛也。”由此可见,经筋病变多以“筋结”为主要病因,斜颈就是胸锁乳突肌上的筋结,因此在治疗时主要通过理筋手法,直接作用于病态的“筋结”,从而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瘀的功效。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斜颈已得到普遍认可。通过按揉、拿捏、弹拨等手法,使手法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起到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肌肉组织的营养供应,促进肿块消散,缓解肌肉挛缩,损害组织得以修复[5]。颈部扳动手法是颈部被动运动的手法,其运用不在于调整骨关节,而在于扳动、拉伸颈部肌肉,使特定部位肌肉及相关软组织处于延展放松状态,当肌肉进入延展状态时,肌肉的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直接重叠部分就会减少,肌纤维达到最大限度的延展放松,降低肌肉张力,扩大肌肉及相关组织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挛缩粘连组织的松解,使颈部机能尽快恢复。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肌肉、筋膜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以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胸锁乳突肌发生病变、短缩痉挛,与胸锁乳突肌相关的维持颈部活动平衡的肌肉必然发生相应改变。有研究表明[6],斜颈不但与胸锁乳突肌相关,患侧的斜方肌、斜角肌和肩胛提肌均可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短缩,因此在治疗斜颈时,不能只局限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也要兼顾颈部的相关肌群,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张明岛.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42-443.

[2]马如娅.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2.

[3]桂彤,于希临.肌电图变化分析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的病变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5,9(9):34.

[4]王帅印,唐盛平.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与病理变化的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2011,10(5):383-384.

[5]何贤芬,梁海燕.从背部论治探讨推拿治疗小儿非肿块型先天肌性斜颈[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2);92-93.

中西医治疗小儿斜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超声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6例, 其中男22例, 女24例, 年龄24 d~1岁, 均无明确的难产或产伤史, 临床触诊患儿颈部均可扪及较明显肿块。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使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凸阵中低频探头 (3.5~6.0 MHz) , 线阵高频探头 (6.0~13.0 MHz) 。对于不合作的患儿于检查前喂服10%的水合氯醛0.5 ml/kg, 待患儿入睡后检查。

1.2.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小儿康复科经Mckenzie (麦肯基) 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系统综合康复治疗, 即在传统推拿的基础上增加了Mckenzie (麦肯基) 力学技术而且增加了坐、卧位旋转牵伸法, 二者互为一体的新型康复治疗方法。检查时患儿取仰卧位, 充分暴露颈部, 采用直接扫查法进行多切面连续扫查。超声主要观察左右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形态、结构、长度、厚度, 肌肉内部回声有无异常, 测量肿块大小, 为方便与健侧胸锁乳突肌比较, 本组病例主要测量肿块厚度以及测量胸锁乳突肌挛缩的长度, 方法为测量左右两侧胸锁乳突肌关节附着处与乳突附着处之间的长度, 然后用健侧的长度减去患侧的长度, 二者差值即为挛缩的长度。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胸锁乳突肌肿块消失, 弹性恢复正常, 颈部活动不受限, 面部对称, 无斜颈; (2) 好转:肿块基本消失, 胸锁乳突肌轻度挛缩, 面部基本对称, 颈部活动轻度受限; (3) 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46例患儿中, 治愈37例, 好转9例, 无效0例, 有效率100%。在治疗的前、中、后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病变区域肌肉的回声, 发现有均质化趋势。治疗后的肿块厚度 (7.8±1.3) mm明显小于治疗前的 (12.5±2.4)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1.6788, P=0.0000) , 治疗后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 (6.3±1.7) mm明显短于 (12.4±2.2)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4.8806, P=0.0000) 。

3 讨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胸锁乳突肌挛缩所形成的畸形, 是一种儿科常见的疾病, 在婴幼儿期出现斜颈症状的患儿可达1.3%, 其发病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4]。现在多数学者认为, 由于胎儿宫内胎位不正, 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供, 导致肌纤维水肿、变性、炎症, 反应性肉芽组织增生, 而后逐渐纤维化, 出现胸锁乳突肌挛缩而致肌性斜颈。也有学者认为与损伤有关, 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 血肿机化形成肌肉挛缩。临床表现为家长发现患儿出生后头偏向一侧, 并在患侧胸锁乳突肌上发现肿块, 患侧胸锁乳突肌变短, 失去正常弹性。如果未能及时得到治疗, 颈部向健侧上移, 面部发育和两侧眼裂出现不对称, 还有可能导致其他继发畸形, 如颈椎侧弯、椎体楔形变、斜视等[5]。若能早期诊断, 并采取非手术康复治疗方法, 治愈率可达80%以上, 预后良好, 但若发现较晚, 患侧胸锁乳突肌已出现较大程度挛缩或局部畸形, 即便采取手术治疗, 预后亦较差[6]。因此,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关键, 十分重要。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目前以临床诊断为主,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主要辅助诊断措施, 超声可直接多切面连续扫查胸锁乳突肌, 尤其高频超声具有分辨率高, 图像清晰等特点, 能够实时显示胸锁乳突肌图像, 有效地提高诊断率[7]。正常胸锁乳头肌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胸锁乳突肌厚度均匀, 厚度约4~6 mm, 纵切面呈带状, 内部由肌肉纹理组成, 横切面呈透镜状, 中间见网状、线状分隔及点状高回声, 其内可探及点状彩色血流信号[8]。肌性斜颈患儿超声声像图则显示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增厚, 肌纹理增粗紊乱, 并可探及梭形肌性肿块, 病变区域呈混合性回声, 即内以高回声为主掺杂少许等回声或低弱回声, 病变区域内未探及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胸锁乳突肌及其周围解剖结构, 有助于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转归和疗效预后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本组病例均经Mckenzie (麦肯基) 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系统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前、中、后期进行超声检查跟踪随访,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成为治疗期间动态观察治疗效果较为客观的指标, 且可重复、安全无创伤、可实时显像。国外有研究报道, 回声强弱可反映肿块内胶原纤维的含量[9]。因此通过超声检查胸锁乳突肌及其肿块回声的性质和病变区域回声强度可以反映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程度, 较均质强回声提示纤维化增强和病变程度重, 非均质强弱不等回声提示部分纤维化, 均质等回声则提示肌肉正常[10]。随着治疗进展, 病变区域由紊乱的混合性回声逐渐转变为较均质的等回声, 有均质化趋势或与健侧相似。超声检查通过观察病变区域及肿块内部的回声变化能评价康复治疗现有的效果, 有助于对预后做出评判, 并对临床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亦可较为客观地反应肿块消退情况, 通过超声测量胸锁乳突肌肿块的大小及挛缩的长度, 得到相应的数据, 从而可以量化比较, 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数据监测, 疗效量化, 对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且简单实用, 安全方便, 可以做到实时监测, 避免了以往只能靠手法触诊粗略估计肿块大小, 而无法用具体数据量化疗效的弊病。本组病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胸锁乳突肌肿块大小及挛缩长度的数据监测, 发现肿块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 挛缩的长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 表明Mckenzie (麦肯基) 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系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有明显消除患侧肿块作用, 与临床疗效相符合。因此超声检查可作为一个客观图像指标, 评价康复治疗效果, 从而可以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1]。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讲究艺术下一篇:政府技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