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消费税(共5篇)
征收消费税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行为在我国已经是司空见惯。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宠物狗的数量已达一亿只以上,和10年前相比,数量增长了百分之五百。①饲养宠物固然能够带给人们一定的益处,如:缓解压力、增进交流、丰富生活等。但是,随着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几年前,关于低保户能否饲养宠物的问题的讨论就十分激烈,近年来几起宠物恶性伤人事件,②又激化了宠物饲养者和其他公众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也是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对于此,各地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不一,往往也难以真正执行。有的地方甚至干脆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与经济法理念相冲突的,而且也难以得到动物保护主义者的理解,在实际中极难推行下去。税收一直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更多的将其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应是我国在新时期赋予税收的新职能,这也是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笔者认为,通过税收法律来应对饲养宠物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应该是解决该问题的一剂良药。
一、征收宠物消费税的正当性
近年来“月饼税”、“豪车税”、“燃油税”等提法不绝于耳。有些是媒体的炒作,如“月饼税”就是个人所得税(单位发放的月饼为个人实物所得),豪车税就是消费税(拟将豪车作为消费税税目);有些确实可以成为新税种,如燃油税,但是实践中出于简化税制的需要,我国仍将其定性为特种消费税。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于饲养宠物征税不宜开征新税,而应当在消费税改革中将其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成为消费税的税目,即宠物消费税。理由如下:
1.宠物过度消费存在危害。宠物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仅宠物犬就有约一亿余只,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宠物数量的增长如此迅猛,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市一年近8万人被猫狗咬伤,③潍坊市每年被宠物犬咬伤人数超7万。④这不仅危害了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有可能导致狂犬病的大规模蔓延。另外,由于饲养群体有关意识的缺乏,致使部分居民区的宠物噪声常年不绝于耳。住宅区,甚至校园也会经常出现被遗弃的宠物。宠物的毛发、排泄物在公共场所并不少见。这些行为既导致了宠物饲养者与其他公众紧张的关系,又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基层组织和物业公司调解式的管理力度不够,收效甚微。
2.部分宠物已成奢侈品。宠物本非生活必需品,这从字面意义就可看出,毋庸赘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宠物市场日益繁荣,部分宠物已经完成了从高档品到奢侈品的“华丽转身”。以藏獒犬为例,一只成年藏獒犬的售价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人民币不等。奢侈品历来是消费税的重点征收范围,而且我国长期以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较为狭窄,⑤因此,适时在消费税中增加宠物这一税目完全符合消费税的应有之意。
3.具有财政意义。当宠物经济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新名词时,这股力量就不容忽视。以上海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仅每年养犬的费用就高达6亿元。⑥随着宠物用品、宠物美容、宠物医疗、宠物摄影等业务不断发展,宠物行业的经营体系也已经逐步形成,宠物经济这块蛋糕可谓是越做越大。据统计,目前中国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至少达370亿元人民币,且成快速增长趋势。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宠物经济市场潜力至少能达到650亿元人民币。⑦这对于增加我国增值税、营业税,乃至关税的收入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宠物经济的核心——宠物,却没有相应的征税,这是不合适的。因此,开征宠物消费税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二、征收宠物消费税的必要性
1.遏制宠物数量。遏制宠物数量的不正常增长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宠物饲养成本低——宠物数量增加——宠物引发问题增多,是宠物数量不正常增长的主要诱因之一,通过行政干预控制解决,虽然一时效果明显,但容易引发宠物饲养者的强烈抵触情绪,甚至可能会影响宠物产业的经济效益。开征宠物消费税以经济税收杠杆为依托来遏制宠物数量,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有利于促进宠物产业体系的良性循环发展,解决了宠物数量问题的根源,势必对遏制宠物数量,解决宠物引发的相关问题起到良好的作用。
2.保护宠物。目前,我国被遗弃宠物的数量正不断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宠物生病饲养者不愿再饲养、乔迁新居导致宠物饲养不便、饲养者发生变故无法饲养宠物等等。遗弃宠物不仅给人类自身带来了种种问题,而且对宠物本身也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宠物与野生动物不同,对人类有较强的依附性,一旦遭到遗弃几乎就等于走向死亡。幸存的一些也只能栖身垃圾场所觅食,生存极为艰难,这种情形在一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尤为普遍。一些政府无力为这些被遗弃宠物提供收养场所,主张对其实行安乐死,这又遭到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但是这些热爱动物的人们也拿不出好的解决方案,个别人自行收养被遗弃宠物,由于无法达到指定标准,也备受社会争议。所以应当对饲养宠物课以重税,这样有利于提高饲养宠物的“门槛”,从源头上减少宠物被遗弃的可能性。
三、宠物消费税法律制度设计构想
1.宠物消费税纳税人。宠物消费税纳税人应为宠物的饲养者——所有人,即拥有宠物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如无法确定宠物所有人,应先由宠物的管理者先行代缴,事后可向宠物的实际所有者进行追偿。当然,经合法程序成立的公益性宠物收养机构不是狭义宠物税的纳税人。此外,由于宠物消费税的纳税人较为零散,扣缴义务人应该在缴纳税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宠物登记机关应该当仁不让地扮演扣缴义务人的角色,履行代收代缴宠物税的义务,这也是其能够顺利征收的重要保障。
2.宠物消费税课税对象。宠物消费税的课税对象自然是宠物。到底什么是“宠物”?目前,世界上广泛承认的法学意义上的动物分类中将宠物归为陪伴动物,是指陪伴人类的已经被驯化或特殊处理的生物,包括宠物蛇、宠物狗、宠物猫、宠物蜥蜴、宠物猪及家庭饲养的宠物金鱼、热带鱼等。⑧那么,再具体到税收法律制度中,宠物该如何界定呢?这就应该先将动物做一个分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者认为动物可以分为野生类动物(如老虎,狮子)、实验治安类动物(如实验白鼠,警犬)、经济类动物(如农业养殖的牛羊)和宠物动物。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宠物税的课税对象必须是动物,对于所谓的植物宠物,电子宠物不能征收宠物税。其次,必须是动物中的宠物动物,其它类动物也不能征收宠物税。如动物园里的老虎,农业养殖的水貂等。
宠物消费税中宠物既然作为消费税的税目,也应遵循消费税一般规律,通过列举方式在消费税法律规范中表现出来。但应该遵循两个标准:一是宠物的攻击性和危害性。宠物消费税征收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宠物的过度消费,防止其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重点强调税收的社会职能,所以这个标准是第一位的。当然关于攻击性和危害性的认定,需要公安部、农业部等有关部委配合进行。二是宠物的价格。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已进入高档奢侈品行列的部分宠物。
3.宠物消费税税率。由于宠物消费税的征收首要是为了维护相关的社会秩序,所以在税率的设计中也应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因此,一旦宠物被认定为具有攻击性和危害性,无论其是否属于奢侈品性质的高价宠物,都应适用定额税率加比例税率。因为具有攻击性和危害性的宠物未必价高,所以先以定额税率保障调节力度,然后再适用定额税率兼顾其价格因素。如果宠物只具有高价的奢侈性特点,可按奢侈性消费品的一般情形只适用比例税率。综上,宠物消费税税率可对应两类宠物,即甲类宠物(具有攻击性和危害性,或兼具高价奢侈性)适用定额税率加比例税率,实行复合计征;乙类宠物(只具有高价奢侈性)适用比例税率,实行从价计征。
4.宠物消费税税收优惠。关于宠物消费税的税收优惠,我们应本着税法的一个基本精神,即有关公益性事业可以进行税收减免,如导盲犬的销售就应当对其宠物消费税进行减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宠物的实用性。比如,游牧区的牧民牧羊犬的饲养,就应当减免宠物消费税的征收,甚至可以将专门用于放牧的牧羊犬认定为农具,而非宠物,因此可以不征收宠物消费税;又比如,农村看门犬的饲养等,也可酌情减免宠物税。其他一般情形下宠物的买卖,为普通性消费,不宜减免。
5.宠物消费税的征管。对于消费税来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由国税机关征收,宠物消费税也不能例外。但是,主要应由宠物登记机关代收代缴。当然这在操作起来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但是这不能够成为拒绝开征的理由。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式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难:(1)完善宠物登记制度。目前,我国有关宠物登记制度仅规定于各直辖市以及较大市关于养犬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之中,并无全国统一立法,这是极为不妥的。各地登记制度不一致,大量危险性宠物排除在登记制度之外,对宠物管理极其不利。鉴于目前实际情况最好能由国务院出台一部有关宠物的行政法规,其中包含登记制度。如果时机尚不成熟,至少应由公安部出台部门规章确定宠物登记制度,至少应涵盖应税宠物。(2)代收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在制定了完善的宠物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宠物登记机关作为扣缴义务人,能够代收代缴大部分宠物税。实践过程中,常常由于税务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的利益之争,导致一些税种不能顺利开征。宠物消费税的征收,势必意味着大部分关于宠物的收费就要取缔,但是我们也要考虑行政机关工作的成本,可在宠物消费税形成的财政收入中对相关行政机关有所倾斜,以加强代收代缴工作。对于尚未登记的宠物要求饲养者到辖区国家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总之,没有完税凭证的宠物为“非法宠物”,饲养者不能为宠物办理合法手续。(3)广泛听证,试点征收。宠物消费税的征收并不会给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太大影响,但是会直接对宠物饲养者发生作用。其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有可能在社会上引发一定的争论,甚至会出现阻碍。前些年,关于低保户能否饲养宠物的问题就引发了不小的风波,最后有关地方政府纷纷取消了低保户不能养宠物的规定。虽然法律规范不同于行政命令,但是为了防止一些人拉大旗作虎皮,打出“人权”、“动物权”、“生命权”的旗号来干扰宠物消费税的征收,我们要事先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举行听证制度,了解不同意见,真正听取基层民众的意见,以完善宠物消费税的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同时考虑到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甚至宠物之间的差异,宠物税的征收也要采取我国开征新税的常用做法——试点征收,待时机成熟再向全国推广。(4)专款专用。宠物消费税的良好使用是其征收的重要目的之一。消费税是完全意义上的国税,形成的财政收入应当完全上缴中央财政。但是,考虑到宠物消费税的特殊性,主要是为了遏制宠物过度消费引发的社会问题,因此,专款专用应该成为形成财政的宠物税收入使用的主要原则。这笔财政收入主要应用于救助因宠物致伤的贫困人员,救助被遗弃的宠物,缓解宠物引发的环境问题等。此外,以消费税(宠物为其税目)的财政收入为基础,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一个全国性的基金会;以狭义的宠物税为基础,在各省级政府层面形成区域性的基金会。以便于更好的利用这笔财政资金专项解决宠物引发的问题,使我们与宠物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何银松.城市居民宠物犬饲养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长春:行政与法,2008(6)
[3]何银松.论城市居民宠物饲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4]赵如松.上海犬类管理制度的构建[J].长春:法治论丛,2007(1)
[5]刘剑文,熊伟.财政税收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张守文.财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征收消费税 篇2
国税函〔2009〕3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9〕16号)文件精神,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组织开展白酒消费税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及时纠正税率适用错误等政策问题。
二、各地要加强白酒消费税日常管理,确保税款按时入库。加大白酒消费税清欠力度,杜绝新欠发生。
三、加强纳税评估,有效监控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堵塞漏洞,增加收入。
四、为保全税基,对设立销售公司的白酒生产企业,税务总局制定了《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对计税价格偏低的白酒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各地要集中力量做好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工作,确保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核定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五、各地要加强小酒厂白酒消费税的征管,对账证不全的,采取核定征收方式。
六、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领导,加强对本通知提出的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各项工作要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上报。
附件: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九年七月十七日
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70%以下的,税务机关应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第三条 办法第二条销售单位是指,销售公司、购销公司以及委托境内其他单位或个人包销本企业生产白酒的商业机构。销售公司、购销公司是指,专门购进并销售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的白酒,并与该白酒生产企业存在关联性质。包销是指,销售单位依据协定价格从白酒生产企业购进白酒,同时承担大部分包装材料等成本费用,并负责销售白酒。
第四条 白酒生产企业应将各种白酒的消费税计税价格和销售单位销售价格,按照本办法附件1的式样及要求,在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时限内填报。
第五条 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白酒生产企业自行申报,税务机关核定。
第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将白酒生产企业申报的销售给销售单位的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以下、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各种白酒,按照本办法附件2的式样及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逐级上报至国家税务总局。税务总局选择其中部分白酒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第七条 除税务总局已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外,其他符合本办法第二条需要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核定。
第八条 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标准如下:
(一)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高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含70%)以上的,税务机关暂不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二)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 价格70%以下的,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机关根据生产规模、白酒品牌、利润水平等情况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50%至70%范围内自行核定。其中生产 规模较大,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的需要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税务机关核价幅度原则上应选择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60%至70%范围内。
第九条 已核定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生产企业实际销售价格高于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按实际销售价格申报纳税;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按最低计税价格申报纳税。
第十条 已核定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持续上涨或下降时间达到3个月以上、累计上涨或下降幅度在20%(含)以上的白酒,税务机关重新核定最低计税价格。
第十一条 白酒生产企业在办理消费税纳税申报时,应附已核定最低计税价格白酒清单,式样见附件3。
第十二条 白酒生产企业未按本办法规定上报销售单位销售价格的,主管国家税务局应按照销售单位销售价格征收消费税。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附件:
1.白酒相关经济指标申报表
征收消费税 篇3
(一) 现行消费税具体征税范围
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法在2006年4月税法调整后一直延用至今, 确定征收消费税的有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及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小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14个税目, 有的税目还进一步划分若干子目。这是继1994年开征消费税以来, 先后经过多次修改, 由最初的11个税目增加到目前的14个税目。
调整后的消费税应税商品主要包括五大类:一是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 如烟、白酒、鞭炮、焰火等, 对其课税达到“寓禁于征”的目的;二是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 如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级手表、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 对其课税, 既不会影响人民正常生活, 又可以起到引导适度消费的作用;三是高能耗、高档次的消费品, 如小汽车、摩托车, 对其课税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四是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消费品, 如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 对其课税, 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五是对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产品, 如汽车轮胎、高档护肤护发品等。
(二) 现行消费税征税范围主要呈现的特点
1.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有选择性
消费税是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对一些特定产品征收消费税。所以, 消费税是选择部分消费品列举品目征收的。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与增值税的部分征税范围是交叉的。也就是说, 对消费税列举的税目的征税范围, 既要征消费税, 同时又要征增值税。但所有征收增值税的产品, 不一定就全部征收消费税。因此, 消费税征税范围有很强的选择性。
2.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具有较强的税收调节性
消费税选择将一些奢侈品、高档次消费品列入、非生活必需品等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这充分体现了税收的调节作用。这样, 既有利于给社会成员消费做出一种正确的消费导向, 又有利于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合理调节。例如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就可以有效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3. 消费税征税范围具有环保性、节能性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 对能源、实木地板、一次性木筷征收消费税, 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资源。我国的经济不能离开环境而孤立地发展, 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国家通过对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征税, 从而加大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保护。
4. 消费税征税范围选择也增加财政收入
消费税选择一些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产品, 如汽车轮胎、高档护肤护发品等。这些产品有较低成本, 较高利润的特点, 对这些产品征收消费税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相反会有利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三) 最新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的经济依据
1. 引导社会生产
消费税通过影响消费, 进而引导社会生产。按照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要求, 选择14种消费品征收消费税, 并根据不同产品的消费结构, 规定差别税率, 调节供求矛盾, 从而促使产业结构比重、产业组织类型和产业技术等级的调整, 并最终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相对保持一致。
2. 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某些消费品课税, 相应地增加了消费者购买单位商品的货币支出。在消费者可支配的货币收入量不变的前提下, 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者消费心理发生改变, 少消费或不消费, 部分货币转化为潜在的购买力。最终会使现实的居民需求购买力总量减少, 从而缓解供求在总量上的矛盾。
3. 有效调节收入分配
消费税调节收入分配主要体现在对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的课征。“向富人征税”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完全必要的。根据消费税规定, 购买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越多, 纳税就越多, 这充分体现了平衡收入分配的要求。
4. 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日渐突出。2006年消费税征收范围的调整, 相应增加环保消费品和资源消耗大的消费品, 对有害环境或资源消耗较大的物品开征消费税 (例如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 , 增加了消费者消费成本, 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和对资源的消耗。
5. 增加税收收入
消费税调整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税负归属”, 即消费税调整后的税负由生产者承担还是由消费者承担, 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应税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越大承担的消费税就越少, 生产者的供给弹性越大其承担的税负就越少。消费者的需求弹性由收入作用和替代作用决定影响因素, 包括:收入状况收入越高, 对价格越不敏感;兴趣偏好、商品的偏好越强, 受商品价格影响越小;工作性质如豪华轿车是企业的形象等;替代品应税商品的替代性越强, 对价格越敏感。供给弹性引起的企业的行业税率而增加的税收收入的变化, 远大于取消护肤护发品的征税及调低小排量小汽车、摩托车及汽车轮胎的税率而减少的税收收入的变化。因此, 税收收入是增加的。
二、现行消费税征税范围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2006年4月我国对消费税进行了一次较大的制度性调整, 但仍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现行的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还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 现行消费税把某些生活必需品和少数生产资料列入了征税范围, 存在“越位”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对护肤护发品的征税, 但在14个消费税税目中, 还包括了酒精、普通化妆品等项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这些消费品有的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或常用品, 有的属于生产资料, 对其征收消费税不仅限制了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而且使产品生产发展受到逆向影响, 违背了消费税征税范围的确定原则。
(二) 征税范围存在“缺位”问题, 未把一些高档商品、高档消费娱乐纳入征税范围
首先,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档手表、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征税, 但还有一些高档商品———它们的销售价格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 对于普通公民而言是一种奢侈品, 如高档服装、高档家具、高档装饰品等———尚未纳入征税范围。其次, 当前社会上一些高档娱乐消费行为, 消费价格畸高, 如桑拿、高档洗浴、高档餐饮、高档夜总会消费等, 也没有纳入征税范围。这与抑制超前消费、正确引导消费方向、同时增加财政收入的消费税征税目的相违背。
(三) 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税税目不足, 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和消费很难起到抑制调控作用。
在我国目前没有开征环保税的现实情况下, 现行消费税税目中虽包含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摩托车、小汽车等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消费品, 以及一些不可再生资源, 如石脑油、润滑油、航空煤油等石油制品, 但未将水资源、森林资源这些不可再生或再生周期很长的资源纳入征税范围, 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这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消费, 以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三、新的经济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思路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 进一步完善消费税, 对税目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 将普通消费品逐步从税目中剔除, 将一些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 适当扩大税基。在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逐渐紧迫、产业结构不合理、循环可持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新经济背景下, 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调整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矛盾不相适应。为落实政府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 有必要进一步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拓宽其调控领域。
(一) 扩大奢侈品、高档消费品征税范围
对于奢侈品消费,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收取高额的消费税。为抑制过度消费、增强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 可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 将更多的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纳入我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目前, 我国还未将高档消费娱乐纳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 若我国加大对高档保健品、名贵滋补品、高档时装、高档裘皮服装, 以及“山珍海味”等贵重食品征收消费税, 不仅合乎目前的消费政策, 而且符合我国的课税传统。这将有利于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发挥消费税积极的消费导向作用。
(二) 逐步扩大生态性消费税的课征范围
现阶段, 我国对于耗能消费品消费税的收取力度还不及发达国家, 为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借鉴国际惯例, 将更多对环境“不友好”的消费品纳入消费税课征范围。为进一步强化税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应逐步扩大生态性消费税的课征范围, 将一些对环境有害的消费品, 一次性用品, 不可回收、不可再利用物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 这样将有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取消对一些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征收消费税
取消对普通化妆品、黄酒、啤酒等征消费税, 这些商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对生活必需品征收消费税与消费税征收目的背道而驰。取消对汽车轮胎、工业酒精和医用酒精征收消费税, 这些商品都属于生产资料, 对其征消费税将影响生产发展, 减少财政收入, 起到逆向作用, 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 适当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
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借鉴国际通行做法, 从我国国情看, 应由有限性向中间型过渡, 消费税的征税税目可增加到20—30种。选择一些税基比较宽广、消费税比较普遍、课税后不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商品, 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
(五) 对高能耗消费品征收消费税
我国经济粗放式的增长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 (ODS) 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居世界第一, 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第二, 在国际上造成不好的影响。现行消费税税目中绿色税目不过8种, 包括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成品油、小汽车、摩托车、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我国近年来大力提倡“低碳经济”,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应充分发挥好消费税节能的调节功能。
参考文献
[1]魏娜.从国际发展趋势看我国消费税改革[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8) .
[2]徐进.论消费税的设计形式和调节作用[J].税务研究, 2008, (6) .
[3]黄朝晓.试论消费税改革[J].税务研究, 2010, (8) .
[4]梁清国.我国流转税制的改革目标和政策选择——基于消费税视角[J].特区经济, 2011, (1) .
[5]刘植才, 黄凤羽, 刘荣.我国消费税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J].税务研究, 2008, (6) .
[6]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通知[Z].2006.
[7]杨冬梅.我国消费税的调整与完善[N].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报, 2008-01-07 (2) .
征收消费税 篇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达700多万辆,跻身全球汽车产销大国前列。因此,探求影响私人轿车消费的因素,可以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对引导其生产符合消费者倾向的车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目前来看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汽车价格、贷款利率、每天行驶里程、耗油量等。由于2007年“两会”期间,一些来自汽车行业的代表纷纷提交了关于汽车行业的提案,其中,代表比较关心的议题主要有出台燃油税、鼓励小排量车发展、混合动力、自主品牌等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无疑燃油税的征收也是影响汽车消费的一重要因素。本文将对上述影响私车消费因素进行分析。
1 燃油税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所谓燃油税,即是将现今普遍征收的养路费和其他费用合并成燃油税,通过法律约定整合各部门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基础设施开支[2]。它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税种,对使用汽油、柴油等石化能源的交通工具征收燃油税是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做法。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洲各国便相继开始征收燃油税。从各国对汽油燃油税的征收税率来看,英国是73%,美国是30%,日本约120%,德国是260%,法国则高达300%[3]。而我国至今还没开始征收此税。但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燃油税的征收势在必行,因为它体现了税收的公平效应。所以研究其对汽车消费的影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私人轿车消费费用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购买汽车时一次性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印花税、车辆购置附加费、验车费、牌照费,以及汽车本身的价格;二是使用过程中每年一次性支付的费用,例如目前的养路费、车船使用税、车辆保险费、年检费、配件及维修费等;三是和行驶里程直接相关的汽油费[4]。燃油税改革是以燃油税取代养路费,对购买汽车时一次性支付费用不产生影响,与汽油费一样,主要和行驶里程呈正比,征收燃油税后消费者费用变化可以表示为:
△C=增加的汽油费-减少的养路费等=S(年行
驶里程)×L(百公里耗油量)/100×T(燃油税)
按一辆普通轿车来计算,每年行驶2万公里的话,油的消耗量仅为1800升左右。以每升汽油3.75元计算(含税1.15元),该车每年要花费6 750元左右的油钱,其中税金约2 000元左右。目前我国每辆汽车缴纳各项道路费用每年约3 000~4 000元,由于私车行程短,耗油少,费改税后一般每年可受益1 000元以上,而且简化了交费手续,肯定会促进私车的发展。
但是,不同的消费者的工作性质、住处与工作地点的距离、个人对汽车的偏好不同,因此,其选择的车型与每年的行驶里程也不尽相同。所以征收燃油税后成本的变化差异也会比较大。但总的来说,从式(1)可以看出,这种使用成本变化主要与行驶里程及燃油税多少相关(年养路费一定的情况下)。假定燃油税也是既定的,则这种成本的变化就只与每年行驶里程成正比,即:每年行驶里程越少,节约的成本就越多。对于大多数上班族而言,每天行驶的里程不会很多,因此,征收燃油税对其有利,可以刺激其对汽车的消费。
2 影响私人轿车消费的其他因素
(1)燃油税是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还包括汽车买价、每年支付的养路费等固定费用及汽油费。我们先不考虑燃油税的影响来看其他因素的影响。假定汽车的使用寿命为10年,贷款利率(即折现率)为r,则买车总的费用TC为:
TC=购买时一次性支付的价款+(第一年上交的固定费用+第一年的汽油费)×第一年相应的现值系数+(第二年上交的固定费用+第二年的汽油费)×第二年相应的现值系数+……+(第十年上交的固定费用+第十年的汽油费)×第十年相应的现值系数。
为方便起见,以一辆20万元家用轿车为例。假定该车可以使用10年,买价为20万元,随买价一起支付的各项费用计算如下:
车辆损失险=保额×1.2%+240=200 000×1.2%+240=2 640元(假定保额与买价相同)
第三责任险=1 170元
全年盗抢险=保额×1%=2 000元
无免赔险=(2 640+1 170)×20%=762元
车辆购置附加税=200 000/1.17×10%=17 094元
验车费及牌照费=100+180=280元
第一年一次性支付的费用=223 946元
每年行驶18 000公里(1 500公里/月)为例:百公里实际油耗8L左右,一年油费7 200元左右;每7 500公里保养一次,一年定期保养费用2 000元左右;养路费每月220元,一年2 640元;保险费为:车辆损失险2640元,第三者责任险1 170元,无免赔险762元,全年盗抢险2 000元,总计为17 212元;停车的费用一年总计4 000元左右。假定折现率为5%,则:
总费用=223 946+22 412×(P/A,5%,9)=223 946+
则每公里费用=383 246/180 000=2.129元
(2)费改税后车辆费用的变化:
费改税后第一年的费用没有变化,而后每年的费用=22 412+1 800×1.15-2 640=21 842元
总费用=223 946+21 842×(P/A,5%,9)=223 946+
则每公里费用=379 195/180 000=2.107元
显然,费改税后每公里费用的下降并不是很明显。因此,费改税对私人轿车消费的刺激作用在费用方面是有限的。但是,费改税可以改变人们对汽车车型的选择。人们会尽可能选择低排量、节能的车型。
总之,燃油税的征收对我国汽车消费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促使汽车消费走节约型发展道路,为构建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提供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两会”焦点:《公车改革、燃油税、交通安全》[J];《中国汽摩配》2007(3):11-12。
[2]王新哲等:《开征燃油税的经济效应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8):304-305。
[3]陈治国:《燃油税对中国汽车消费的影响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7(5):125-126。
征收消费税 篇5
贵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是指向城市居民或企业征收的生活垃圾处理服费用。根据《关于暂定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的通知》(筑价费[2009]54号)和《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于2010年元月启动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工作。同时,为解决征费过程中存在的收费率低、成本高问题,贵阳市于2014年年底启动了“水消费系数法”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课题的研究工作。
1水消费系数法
水消费系数法是通过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找出不同垃圾产生源(即不同水消费群体)的垃圾排放量与其水消费量之间的折算系数,然后利用供水收费平台收缴垃圾处理费[2]。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垃圾产生源的垃圾量与其水消费量成正比[3]。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垃圾处理成本不同,导致各地的征费标准也不一致。如台湾采用当年核定的收费标准(上一年度生活垃圾处理总成本除以总用水量)委托计收、巴塞罗那采用0.16欧元/m3的标准委托计收。
依据上文水消费系数法的定义,采用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垃圾处理费的计算公式为:
F=k水×f×Q÷1000
式中,F——垃圾处理费(元);k水——垃圾排放量折算系数,即每消耗1t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kg/t);f——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元/t);Q——水消耗量(t)。
2贵阳市水消费系数法征费的优势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陆续开展了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垃圾处理费的研究与实践[4]。如湖北武汉、广东中山、云南昆明等城市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王艳丽、姚付龙等对乌鲁木齐市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可以明显提高垃圾的减量化效果,有利于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6]。
结合贵阳市的客观实际,采用水消费系数法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优势主要如下:
1)可操作性强。水消费系数法采用与水费“捆绑收费”的方式收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以供水收费系统为费用征收渠道,实施方便且征费稳定、可靠。同时,折算系数、征费标准等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垃圾处理成本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可操作性强。
2)收费率高。采用水消费系数法征费,解决了原供水总表无法核准实际居民人数而导致部分区域、人员的生活垃圾处理服务费未能正常征收的漏洞,以及区级代征的资金归集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收费率将大幅提高。
3)成本低。采用水消费系数法征费,一是完全借用供水企业的收费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代收成本低;二是只需对供水企业原有的收费系统稍作修改即可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费要求,软硬件升级、改造成本低;三是可以通过居民、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用水量和折算系数适时核定费用,降低征费核定成本。
4)体现社会公平原则。采用水消费系数法征费,其收费程序和过程规范,收费标准科学、公开、透明。解决了垃圾量的核定难题,以及定额收费和计量收费中存在的“错缴”“漏缴”“拒缴”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原则。
3贵阳水消费系数法征费存在的不足
贵阳市采用水消费系数法征收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较之当前执行的定额收费和计量收费相结合的征费方法,虽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明显,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征费对象覆盖不完全。水消费系数法通过与水费“捆绑收费”的方式借用的供水收费系统的征收渠道收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不能满足对采用自建供水设施供水的城镇人口和其它自行将生活垃圾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单位或个人的征费需求,不能覆盖所有的征费对象。
2)在征费对象分类和折算系数核定上存在误差。水消费系数法将垃圾产生量与水消耗量关联,采用分类归集、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样本,并运用加权平均法核定垃圾排放量折算系数,从而必然会在征费对象分类和垃圾排放量折算系数核定上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
3)垃圾减量化作用效果不明显。由于水消费系数法通过水消耗量折算、计收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费与垃圾排放量不直接挂钩,虽然使得用户为减少支出而节约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但是对垃圾源头减量化的刺激和垃圾减量化作用效果不明显。
4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水消费系数法”征收贵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解决了征费过程中存在的收支收费率低、成本高问题。虽然在诸如征费覆盖面、费用核准、垃圾减量化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对完善贵阳城镇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仍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采用“水消费系数法”征收贵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解决了征费过程中存在的收支收费率低、成本高问题。虽然在诸如征费覆盖面、费用核准、垃圾减量化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对完善贵阳城镇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水消费系数法,生活垃圾处理费,贵阳,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木,杜倩倩.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14.
[2]吴菁,邓成.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现状与突破[J].环境卫生工程,2006(6):24-26.
[3]陈海滨,郭朋恒.采用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垃圾处理费的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5(5):28-30.
[4]徐海云.完善垃圾收费制度提高垃圾处理能力[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7):7-8.
[5]姚付龙.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城市垃圾费对环境的影响预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