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措施

2024-09-30

质量安全措施(精选12篇)

质量安全措施 篇1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粮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大米”、“太空米”等各种报道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中,人们不仅仅关注粮食是否品种优良、米质好、营养丰富、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等传统安全问题,也开始关注粮食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等问题[1,2,3,4,5]。无论何种问题,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作为农业系统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如何从农作物种子、粮食生产等源头上抓起来控制粮食质量安全,是必须关注和对待的问题,也是有关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提议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选育、繁殖和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只有品质优良的种子才能生产出好的粮食,才能让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粮食。

研究选育产量高、抗病虫抗逆能力、早熟或者适宜的生育期以及具有优良品质的种子。在播种时保证选择清洁干净、饱满充实、健壮整齐、无种传病害、干燥耐藏等特性的高质量的种子。在种子生产的过程,严格按照种子质量控制的规程、法规以及操作指南和生产工艺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在其他环节,如种子收获、干燥、加工、贮藏等过程中进行种子质量的控制。要控制粮食质量安全,需从种子抓起。选育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出适合广大人民食用,且口感风味好、营养丰富的高品种粮食,才能从根源上控制粮食质量安全。

2 建立稳定安全的生产基地

依据目前“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生产模式,生产安全主要受生产环境、农民素质和操作方式影响。可以选取产地生态环境好、粮食商品率高、农民素质相对较高、易于管理的地方,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奠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使粮食的质量可以控制和追溯,为生产安全和高质量的粮食打下基础。同时,在条件尚不完善的地方,加大土地管理,保护好耕地,对农村荒漠化土地进行改良,加强水利建设。加强农民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和支持有针性地农业技术培训。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后备基地。

3 确保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控制粮食安全

在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也在增加,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实现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粮食质量安全,也极为重要。在农药使用上,要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杜绝使用禁用的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即使是允许使用的农药,也要把握好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还可以推广生物农药,采用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害,减少对粮食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化肥的使用上,不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生物肥和秸秆还田技术;控制人畜粪肥的施用,防止有害病菌对农产品的污染。

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同时,还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和培训,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用药,期望达到粮食安全。

4 把握好粮食收储、加工、包装、运输等,防止二次污染

粮食生产后,要做好各项准备,及时收购农民粮食,并开展收获粮食的质量检测工作;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仓房维修改造等工作,改善储粮条件,满足安全储粮和降低粮食损耗等要求;加大粮食加工安全、高效节粮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力度,推动加工过程质量保证、减少损失及高效加工技术的发展;严格控制粮食装卸作业标准和粮食运输管理规则,避免粮食撒漏、受潮、霉变、污染等质量问题的发生。防止粮食二次污染,保证良好的收储、储藏条件,加工、包装和运输条件等也须严格控制,从而才能在收储、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杜绝粮食质量安全隐患,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粮食损失,从而在源头控制粮食质量安全。

5 完善粮食质量管理、保障和检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可追溯,保证可以及时发现种子生产、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及时发现粮食安全问题,可将损失控制在初级阶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在种子或者粮食出现质量问题后,有效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措施,将损失降低至最小。因此,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也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必需的。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加大检测力度。目前全国已经建立很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及监测站。粮食安全检测也是一样,加强安全检测,建立更完备的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充分发挥基地检测等手段,将粮食安全问题控制在生产阶段。

6 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

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是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有利保证,粮食生产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更是将粮食安全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点。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谈到应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粮食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粮食质量卫生工作,一方面注重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发布实施了《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等多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大力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加强粮食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开展收储环节的粮食安全监测和抽查等。认真执行国家政策,结合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从种子、基地、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后等各个环节控制粮食质量安全,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有效手段。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确保人民吃上安全粮、优质米,有关人员应不断努力做好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方旺.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2(1):14-21.

[2]邓大才.粮食安全的模型、类型与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7-13.

[3]李俭.确保粮食品质安全应从原粮抓起[EB/OL].(2012-03-02)[2012-10-10].http://www.grainnews.com.cn/xw/deep/rw/jjxr/2012/03/02-140014.html.

[4]张万松.国内外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2011(5):31-44.

[5]郭福泰.认识生产现状确保粮食安全[J].福建农业科技,2010(3):96-98.

质量安全措施 篇2

1.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GB16899-1997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 3.GB/T10058-1997 《电梯技术条件》 4.GB/T10059-1997 《电梯试验方法》

5.GB/T12974-91 《交流电体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6.GB/T13435-92 《电梯曳引机》 7.GB8903-88 《电梯用钢丝绳》

8.GB/T7025-1997 《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形式及尺寸》 9.JG5009-92 《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 10.JG/T5010-92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11.JG5071-1996 《液压电梯》 12.JG5072.1-1996 《电梯T型导轨》 13.JG5072.1-1996 《电梯T型导轨检验规格》 14.JG5073-1996 《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 15.GA109-1995 《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 16.YB/T5198-93 《电梯钢丝绳用钢丝》

17.JB/T8545-1997 《自动扶梯梯级链附件和链轮》

18.GB5013-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19.GB5013-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氨乙烯绝缘电缆》 20.GB10060-93 《电梯安装和验收规范》

21.GB50182-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2.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3.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4.DB11/040-94 《电梯维修技术要求》

25.建安(1994)677号 《关于加强电梯管理的暂行规定》 26.满足EN、CE标准

27.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 产品安装服务措施、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教学楼工程

2、电梯数量:6台

3、项目情况:新梯安装、调试及验收。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认真审核新图纸核实各部位尺寸,对与图纸不符合的问题采取措施。

2、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国标和施工方案及技术、安全措施。

3、准备安全标语、安全护栏及井道照明,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配合业主进行开箱点件工作,认真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协商解决。点件完毕及时入库,码放整齐,妥善保管。

5、施工现场用房应由业主提供约40平米左右的库房一间,要求门窗牢固,为防止部件丢失。

6、本工程技术措施执行国家GB7588-2003、GB10059-97、GB10059-98、GB10060-93、GB50182-93。

三、施工过程及方法:

1、土建根据图纸搭设施工用脚手架:

(1)脚手架搭设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装操作规程》及电梯安装时各部位所需的尺寸要求。(2)脚手架板两端探出排管150~200mm,并与排管用8#铅丝绑牢,不准有探头板。脚手架安全载荷不小于270kg/平米。

(3)脚手架排管间距为1700mm左右为宜,为便于安装每层厅门地坎下方600mm为一档排管。并在两排管中间加一横杆,便于施工中上下攀登,每层架管对角抵靠井道壁。

2、新的电梯运至现场。

3、开箱点件、核对数量。

4、主机吊运:

5、测量井道,放基准线:

(1)按照图纸进行放线,放线时注意尽量考虑原预埋位置;(2)安装的上下样板线的各位置尺寸误差小于1mm;

(3)根据厅门线和厂家图纸对电梯的厅门尺寸和呼梯、层显位置进行标识,以便安装 厅门时进

行剔凿。

6、导轨支架的安装;

7、导轨的安装;

8、厅门安装;

9、机房设备安装;

10、组装轿厢和对重;

11、钢丝绳;

12、装轿门门机和轿顶设备;

13、安装限速器和缓冲器;

14、电气部分安装;

15、拆除井道脚手架;

16、试车程序和注意事项;

(1)检查电梯井道有无异物和检查机房和电梯设备是否影响电梯调试(调节主机报闸间隙);(2)慢车调试:确定电机旋转方向,用手点动,使其旋转方向与箭头标识相符,检查有无噪音,电源有无异常,在再次检查轿厢、地坎、门框、开门机与设备和建筑物无障碍物后,方可进行慢车运行安装井道部件,开车时人员应站在轿顶安全处,并且开车时应三呼三应。(3)快车调试:检查限位、极限、平层、门锁、急停等性能,符合要求。由调试人员进行空载、半载、满载和超载的试运行,要遵守调试人员的指导,调试期间相互呼应,防止意外。四)施工进度计划:(安装进场前应由安装现场管理向业主提供施工进度表)五)质量保障体系措施:

(1)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对安装全过程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2)严格执行有关施工与验收规范、规程等技术规格,严禁颠倒工序,减少质量通病;(3)接受各级质量执法机关部门的质量监督、接受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的监督指导;

(4)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按照图纸施工,认真贯彻施工方案,技术安全交底。

(5)施工中的设备、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在进入现场时应进行检验确定其质量和性能后方可使用。(6)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自检、互检,按照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要求对电梯全过程进行过程检查,力争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7)各项安装记录和检验记录,评估报告要根据施工进度如实填写,并予以保留。六)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认真执行公司《安全交底》和《施工方案》的有关内容,严禁违章作业;

2、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的政策、方针、法令、法规;

3、现场施工用火,应清理周围的易燃物,设专人看火,并准备好消防灭火用具,电焊作业前确认有无火灾隐患,作业后清理现场。

4、电梯厅门门锁必须起作用,厅外不能将门扒开。

5、严格检查井道脚手架板,不能有探头板。不合格的应在处理后再施工。

6、井道内要有足够的照明,电压不超过36V;

7、井道内施工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如需要时一定上下呼应配合,防止落物伤人;

8、使用电动工具必须装有漏电开关,且性能可靠,所有电动工具的电源必须是正式插头,严禁二龙吐须;

9、在工作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

10、坚持每月二次的安全会议,并结合实际工作,作好记录;

11、在吊装设备时,先要检查吊具、大绳、钢丝绳等吊装用具,吊装点应牢固可靠,吊运过程中,统一指挥,注意配合。防止起吊设备挤压,撬棍滑脱伤人和滚杠压伤手、脚。

12、电梯试车期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电梯,严禁载人、载物,施工人员开车前必须三呼三应,互相配合,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13、施工人员在作业期间应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中统一着装;

14、大、中型机具、手持电动工具等不准带病使用,电焊机要有二次保护。

15、长型部件及材料禁止立放,防止倾倒伤人;

16、梯井临时灯线、把线要随时整理,带电部分严禁与钢丝绳接触,电焊把线必须双线到位,不能借路使用;

17、抬扛设备材料要相互配合好,设备要绑牢,轻抬轻放,注意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18、施工人员进场后,施工员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写安全、技术交底;

19、安装过程中,现场安全标识明确,井道必须有防护栏和警示标语; 七)成品保护具体措施:

(1)电梯部件妥善放置、严防变形;

(2)设备成品、半成品入库保管,防止被盗、丢失、损坏;(3)厅门关闭,厅门安装时的保护膜保留;

(4)库房设备码放整齐,要有防潮、防火、防盗、防尘措施;(5)呼梯、层显的插头面板应最后安装,防止丢失损坏;(6)装箱单、图纸等有关资料要妥善保存;

(7)安装过程中要精心施工,轻拿轻放,严防设备部件损坏;(8)主机和控制柜安装就位后应加盖防尘罩;(9)每天工作完毕后应保持现场清洁; 八)环保工作:

(1)环保工作应按照业主的要求执行;

浅谈我市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措施 篇3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监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2-02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国际和国内的挑战,为了突破“绿色壁垒”,我市的各大食品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不断改造和完善设备与技术,以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作为奋斗准则,不断提高食品企业的素质和食品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市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同国际水平接轨,确保我市食品能够更放心地“走出去”。

1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进展情况

我国于20世纪后期开始宣传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代表的就是罐头加工企业,但是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没有在行业内普及。直到1991年,国家才加大了对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视和研究,制定了某些生禽类食品的HACCP管理模式[1]。2001年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开始了新的阶段,使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逐渐规范化。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2006年开始在我国实施的,其标准应用实施与第三方认证都已经全面展开。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尽管实施和推广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质量,但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性因素。

QS食品生产许可标志由我国质检总局提出,已从2004年开始正式实施。QS食品生产许可标志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标志。采用QS食品生产许可标志对于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和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具有显著意义,已成为我国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GAP良好农业规范依靠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旨在从源头解决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实施GAP要求农产品的生产严格按照其规范化操作标准进行,通过建立农产品的种植、运输与加工及销售之间的诚信机制,逐渐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手段。同时GAP良好农业规范严格对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农产食品的质量达到食品质量安全的统一标准。

食品召回制度包括主动召回与责令召回这两种表现形式。其中,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作为食品召回的责任人,必须严格检查自己生产的食品质量安全情况,若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生产与销售,并采取相关措施召回已流通到市场上的产品。而某些故意隐瞒所生产的食品具有安全危害的企业,或是不主动召回已流通市场的不安全食品的企业则需强制性责令其召回市场中流通的具有安全问题的食品[2]。国家通过采取吊销生产许可证等处罚手段,使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造成的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 我市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完善建议

2.1 建立统一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建立统一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有效地管理食品安全相关的工作。首先,相关部门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和完善我市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各生产企业的生产手段。其次,设置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评估机构,由食品药品监督、卫生、农业、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定期研究评估我市的食品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各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和配合,形成监管的合力,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3]。

2.2 健全我市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法律法规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在《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由人大或政府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或管理办法,作为各部门和各企业制定食品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从法律制度层面控制我市食品质量安全。通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借鉴其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制度、评估制度,实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提前预测。此外,还应督促食品安全企业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建立自建实验室等手段,确保企业所生产的食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3 严格执行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 对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严格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认证制度。食品企业经食品生产许可后,方能在食品包装上加印QS标志,而没有QS标志的产品则不能流入销售市场。鼓励企业开展创建安全示范活动,通过创建安全示范企业、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建立食品企业安全诚信管理体系等手段,促进我市食品产业更加优化、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建立消费者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消费者作为食品销售的主要对象,鼓励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中来。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监查力度,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企业相关负责人还应承担法律责任,从而不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感。

2.4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我市卫生部门按政府要求建立了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市级食品中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分析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评估我市食品安全现状和风险预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仍有许多食品生产厂商利用法律盲区进行非法的食品生产活动。为此,我市相关部门还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食品质量检测设备、引进人才,加强食品检验技术力量,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参数的检测水平。另外,鼓励企业建立自检实验室,落实产品出厂检验制度,便于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消除隐患,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我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2.5 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相关执法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制度,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情况信息公开程度。要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政案件要实行信息公开,要让恶意造假制劣特别是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的要求,遏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高发、易发、多发的现象,进一步的提高公众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心与满意度。

3 结束语

食品安全是我们全国上下甚至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当前我市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我市政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需要政府、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联合起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制度,确保我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农志荣,黄卫萍,黄夏,陆璐,郭静婕.以食品标签为纽带,构建食品质量安全联盟[J].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学报,2011,2(1):32-38.

[2] 何计国.实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03):95-97.

防范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篇4

1 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各环节监管力度

1.1 奶源环节

强化奶牛养殖场监督, 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制度, 规范生鲜乳收购、运输等经营行为。奶站要建立完整的收购、检测和销售记录, 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严格执行生鲜乳收购、贮存、运输制度和不合格生鲜乳主动报告及无害化处理制度, 严厉打击向饲料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非法收购生鲜乳、在生鲜乳中掺杂使假、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不法行为。

1.2 流通环节

对流通环节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包装、标签标识和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相关进口证单等进行监督检查, 建立查验记录制度、索票索证制度, 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对距保质期不足1个月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应及时采取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等处理措施;对不合格和过期、变质婴幼儿配方乳粉, 应当采取退市和无害化处理措施, 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和进口商要落实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先行赔偿和追偿制度, 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赔偿,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 强化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养殖档案管理

畜禽养殖场要依法建立养殖档案, 全面、准确地记录养殖畜禽的品种、数量、进出场时间、繁殖等情况, 饲料等投入品和兽药使用情况, 检 (免) 疫、监测、消毒、诊疗、无害化处理等信息。推行规模养殖企业投入品安全使用承诺制度, 积极引导和推动家庭牧场、养殖大户等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养殖档案, 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深入排查超剂量及超范围用药、违规使用原料药、不执行休药期等现象, 打击在动物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

3 强化兽药市场经营秩序监管

加强兽药经营秩序的监管, 积极推进兽药GSP制度, 督促兽药经营企业执行兽药采购合同制度。加大对假劣兽药等违法产品的打击力度, 对禁用兽药、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兽药监察机构抽检不合格的兽药以及过期、变质、失效兽药一律实施清缴销毁, 并对违法经营者依法实施查处。

4 强化非法加工病死畜禽的整治

4.1 加强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督

严格落实屠宰检疫人员驻厂 (点) 制度, 检疫人员按照检疫规程开展屠宰检疫工作, 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不得进入屠宰厂 (点) ;宰后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畜禽产品, 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对胴体加盖验讫印章、分割产品加施检疫标志;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产品, 由官方兽医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 并监督屠宰厂 (点) 或者货主按照农业部规定的技术规范处理。全面实施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 加强动物检疫痕迹化管理工作, 全面实施《动物检疫工作记录规范》。强化生猪养殖、收购、贩运、认定和查处工作, 严厉打击非法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

4.2 严格治理违规屠宰畜禽行为

动物检疫监督机构采取主动查处与根据群众举报信息查处相结合、定期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等方式, 对发现的私屠滥宰窝点, 一律予以取缔;对从事私屠滥宰活动或者为私屠滥宰提供场所及储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 依法给予严厉处罚, 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4.3 规范畜禽屠宰企业经营秩序

督促畜禽屠宰企业全面落实畜禽入厂 (点) 验收、台账管理、肉品检验、无害化处理、质量追溯及不合格肉品召回6项制度和入厂 (点) 检验、宰后检验及病害猪无害化处理3项登记记录, 建立健全畜禽屠宰监管长效机制, 做到畜禽产品来源可查证、去向可追溯、责任可追究。

4.4 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的执法检查

肉品加工企业完善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 严防病死、注水、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原料肉进入生产加工环节。指导加工业主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存储、加工制作等管理制度, 确保使用的原料肉渠道合法、质量合格。

4.5 加强流通环节的执法检查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篇5

为了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时对各个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对工地施工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对不同的工种进行不同的质量安全教育,对技术人员要求必须持证上岗,目前持征上岗率达到85%,为工程的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 成孔施工

1. 为了保证成孔质量每个孔,技术组都给钻机下达技术交底,使每个人都了解成孔工艺。护筒采用4—8毫米厚钢板卷制而成,直径为桩径的1.2倍,根据地层情况护筒埋深不小于3米,护筒埋设前先根据桩位引出四角控制桩,经技术人员复测无误后进行埋设护筒工作,护筒周围用粘土填实,避免漏浆,护筒埋设偏差不大于20mm,对护筒周围0、5-

1、0米的范围内要保证为夯填粘土至筒底0、5米以下。

2. 护筒埋设完成后,技术人员要及时测量护筒标高,并对护筒埋设偏差进行校正,以此作为下步成孔深度的控制依据。

3. 钻机钻孔时采用制备泥浆护壁,泥浆采用合格的粘土加清水搅拌成悬浮泥浆,根据工程地层条件,要求泥浆比重控制在1.05-1.15,粘度16-185,含砂率都要小于等于4%。

4. 钻机钻头准确对位,符合要求后方能钻进,钻进过程中要及时补充制备好的泥浆,钻进过程中液面不低于护筒底面,提钻后护筒内稳定液面高于护筒底部不少于1米,在钻进过程中注意观察岩性变化,做好记录工作,做出钻进过程岩层变化柱状图,成孔自检合格后并提交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马上进行清孔,清孔时需将附于护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将孔底的沉淀泥砂等沉淀物清除,清孔后对孔底的沉淀物厚度进行检查,其厚度不大于30厘米,清孔检查合格后,开始下钢筋笼及导管。

二、钢筋笼制作

首先由技术人员进行交底,钢筋笼分节制作,主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根据施工图纸设计下料制做螺旋筋、加强筋;钢筋笼成型采用搭接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少于10d(d为钢筋直径);加强筋与主筋点焊,焊接要牢固;螺旋筋与主筋绑扎,同时每圈可与主筋点焊4点,钢筋笼成型 时,要将主筋接头错开,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主筋总根数的50%,相邻接头纵向间距应大于35d,并不得小于50mm,钢筋笼制作偏差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自检合格后,提交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砼搅拌

1、砼结构的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牡丹江42.5水泥,水泥来源由指挥部提供,按规定进行二次试检,骨料应为清洁、坚硬、耐久、无外包层、匀质不含结快,软弱或片状颗粒不超出规定,且粘土、尘土、盐碱、云母、有机物或其它有害物质,不超出规定,细骨料为颗粒坚硬,耐风化的天然砂。

2、砼施工时严格把握用料准确性,严格加强对各种规格的骨料监控,分清各部位砼的用料,杜绝大径碎石参与小径碎石的砼施工,对碎石和中砂按规范要求进行筛分,此项工作的监控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共同来做。

3、严格保证砼施工的配合比,尤其要把握水灰比和坍落度的要求。要求砼坍落度为18-22cm,坍落度损耗不大于2cm/n,砂率4 %,水泥用量不少于420kg/m3,水灰比为0.5-0.6。

4、砼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搅拌站的施工配合比,及时抽检水灰比及坍落度,砼搅拌应保证其要求规定的搅拌时间,也不能超时搅拌,砼搅拌时待粗细骨料拌匀后再注水搅拌,对电子秤经常校核,保证电子秤满足要求,准确称量,砼施工应立即对砼的配合比进行校核,以保证砼在施工过程中满足配合比要求,严把进料关,每次进料应由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进行检验骨料是否为要求的粒径,级配等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用料时准确用料,杜绝错用、混用,保证标准的、高质量的施工。

5、砼的运输时间不宜过长,搅拌站及料场应合理设置,保证出机砼以最短最快的时间运到施工部位,并及时浇注,避免因长时间运输而导致砼离析。

6、所有的砼材料,各组成部分分别按重量或按经校正原体积称量,称量设备精度应准确到±0.4%,并至少每周校正一次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砼的生产进度应使浇筑连续作业,即在浇筑砼时无初凝现象,砼运输中无搅拌设备时,则自水泥进搅拌机至送到工地并出料完毕的时间应不超过20分钟,砼拌合设备采用单机生产力不低于25m3/n的拌合机,砼集中拌合时,拌合时间不应小于90秒,在搅拌掺有外加剂混凝土时,搅拌时间适当延长1-2min。

7、混合料的质量控制:配备有能力,有经验的试验人员负责拌合操作及全面质量控制。

8、灌注水下砼必须连续进行,为保证一次灌注足够的数量砼,装满一斗灌一斗,储存斗容量一般为导管的总体1.5倍或2-3倍,高桩孔的体积为了隔水以保证砼质量 ,在导管内安装一个皮球,使其能阻水并能平稳浮出水面,使用前在导管内进行试验,能通过导管的皮球方能使用,在灌注时,每根桩必须制作不少于3组(9块)的试块。试块妥善养护,强度测试后,填写检测报告单,灌注时间砼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指定派专人记录。

四、砼柱

柱中砼应在一次连续作业中浇筑完成。

五、盖梁砼

1、盖梁横板支立需搭设双排脚手架固定型组合模板,帮宽部分盖梁,砼用翻斗车将砼熟料运到旧桥上,用人工手推车通过平台平仓,接桥盖梁砼用翻斗车通过栈桥运送到平台上,人工入仓,浇筑顺序采取先浇注悬臂后跨中,然后逐次向支点合拢的顺序。

2、砼振捣工应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充分掌握砼施工中的振捣工艺,砼施工振捣前应经工程技术人员的作业交底,进一步的熟悉振捣工艺要领,进而达到熟练掌握砼振捣作业的目的。振捣时采用认可的机械振捣器使全部砼密实,它应以每分钟不低于4500次冲击频率传递、振动砼,并在距振捣点0.5米以内对合理设计的混合料产生20mm坍落度的可见效应,注意不要过振而引起离析,不应利用振捣器在模板中运送砼。

3、砼施工前模板的支柱应保证密实不漏,模板的纵横接缝应加垫棉条或木条,保证模板表面光滑、平顺、洁净,严禁沾有油污的模板用于砼施工,模板本身破损不严重的应及时修补校正,破损严重的应予以淘汰,砼施工前对模板的密度应由质检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应立即进行处理,拆模后的模板应进行整修、涂油、整个堆放等养护措施。

4、砼施工结束后应派专人对砼构件及砼实体进行洒水养生,根据不同的砼部位进行不同的砼养生方法,具体施工时应制定针对性的砼养生办法。

5、施工完的砼避免烈日直接照射,盖好草袋子经常浇水养生,养护时间至少28天,待砼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30-40%,才能进行拆模。

6、钢筋砼施工时应严格保证钢筋各部位的保护层,因此砼在施工前应对钢筋的各部位保护层进行100%的严格检查。

六、T型梁板安装

主梁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标准时,方可吊装T型梁。T型梁的吊装除在两端隔板内侧的翼板上预留吊装孔外,并在对应位置的主梁底板设置活动插板,以利穿过捆绑,桥加宽处T型梁的吊装在原桥上进行,用一台50T吊车将T型梁装入拖板车运至原桥上,用2台50T吊车各吊一头,从拖板车上轻轻滑下,吊放到安装位置,并将位置调整准确。加长桥T型梁的吊装在搭设的吊装平台上进行,吊装方法同上。

七、桥面铺装

1、为使桥面的铺装与预制T型梁板紧密结合成整体,预制板顶面须拉毛,可采用垂直跨径方向划槽,划槽深0.5-1.0厘米。

2、浇筑铰缝,桥面铺装砼之前,须用钢刷清除结合面上的浮皮,用水冲洗后,排除积水,然后进行砼桥面铺装。

八、桥面除水

1、桥面泄水管的孔应按要求预留,施工时严格给予保证,当梁架设完毕,进行泄水管施工时,应保证施工质量,泄水管入口应进行特殊处理,并进行试流水,检查是否漏水。

2、桥面砼施工时应按要求做好防水层,防水用的沥青应进行质检,确定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层的制做应在质检员的监督下进行,桥面流水坡在施工上不易保证,因此应下大力气进行整改施工,上到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均应给予重视,经常到现场进行检查,工程技术人员及质检员进行施工前的书面及口头交底,交底下达后在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交底的落实、执行情况,严把该工序的质量关。

九、铁制栏杆、扶手涂油

1、油漆采购时应把好进货关,检查油漆是否为过期产品,是否为同一批号油漆,是否为同一厂家,精确计算出施工日期,由此决定进油漆的日期,以控制油漆在保质日期内使用。

2、在涂涮底漆以前应进行对铁制栏杆、扶手的表面打磨处理工作,要求去除杂物、油污,打磨成光滑圆顺的表面。

3、底漆施工极为重要,要求控制好底漆涂涮工作,认真调整好油漆的配比及稠度,待第一遍底漆完全干后,方可允许进行第二遍底漆的涂涮工作。

4、油漆涂涮工要求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作业时要认真细心,涂涮均匀。

5、油漆的涂涮温度要严格的给以保证,要控制在5-20度之间,阴雨天、阳光充足直射时间均不允许进行涂油工作。

十、护锥、导流堤护砌工程

1、护锥、导流堤在进行填土施工时应检查验证是否埋有冻土,如有则等到化透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禁止填冻土,填土施工时质检人员应进行跟踪指导。

2、填土施工的同时要求对填土进行碾压夯实,锥体护坡锥处应完全按台后填土的碾压密度进行,导流堤的碾压标准可以适当降低,碾压过程应当进行详细记录并检查到位。

3、砌石要求:砌石前进行碎石或河流石的垫层铺垫,要求铺垫满足设计要求,砌石按标准设沉降缝,满足砌规的有关规定。

4、砂砾垫层:由人工对坡面整形后,用12马力机动翻斗车倒运砂石料,人工铺设。

质量安全措施 篇6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如今,我国农产品安全制备和销售监管工作的确面临严峻的挑战威胁,这为后续既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社会内部农产品安全监管意识和调试手段的全面革新,生产和直销渠道规范体制趋近健全形态,农产品安全消费至此得以合理保障。但怎样深度贯彻城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化监管网络,仍旧需要政府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全面思索应对。

1 我国社会内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管理现状

1.1 农产品安全监管既有业绩成就梳理

目前,我国在农产品安全管理上,主要借助食品安全法令条文作为主体支撑媒介,为了适应整体安全监管网络覆盖要求,相关规划主体开始广泛联合动物防疫、农药管理、饲料添加剂管理等法律文件进行农产品安全法律控制网络构筑,且制定并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农药管制方案[1]。以上充分验证了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系统化生产、经营的创新标准疏导特性。经过各个区域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检测技术调整过后,有关这部分行业内部的农作物种子、种畜禽等项目开始和饲料工业、农村能源环境以及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交流,标准管理内容也开始透过原有的产品标准,朝着关键技术下的深加工、保证以及储运环节拓展。

1.2 农产品安全监管实效不足问题

结合长期的实践调查,目前,消费者始终将注意力放在农产品种、养殖过程的安全问题层面之上,但正在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令,无法全面覆盖各类样式农产品之中,包括农药种类和残留物规范指标,都与国际食品安全法预设指标产生较大冲突反应。此外,不能针对任何假冒伪劣农产品销售开展严格处罚行动,这便是如今农产品销售市场法律规范网络上广泛呈现的漏洞[2]。

面对此类状况,相关农业生产单位唯有及时整改传统生产模式,及时拓展现代化农业监管网络覆盖区域,这才是提升后期产品安全服务质量的关键途径。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蒸蒸日上,基层社会大众对于日常接触的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严格。这一切细节,都对我国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结构形态和调试方案制备做出全面警示。

2 构建科学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细化措施浅析

目前,我国不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蔬菜安全生产与监督基地、最终产品批发直销市场都已经配备齐全,相关人员需要借助快速检测区域点,事先整个安全监管网络的构筑与覆盖绩效指标。政协委员作为当中核心监督管理个体,需要竭尽全力聘请足够数量的专业学生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承接,真正配合各类宣传手段将这部分产品安全管理意义灌输到社会每个角落之中。有关细化策略内容则表现为。

首先,相关监管人员须集中一切创新技术手段,适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宣传焦点特性。为了真正稳定农产品阶段化供应质量安全成就,相关监管主体有必要严格把好关,包括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其中,前者主张确立系统化产地检疫和对应监管工作激励体制,及时督促各类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将各自职责强化,确保内部职责直接落实到个人,确保单位市区内部产地报检点数量的充足结果;而后者则期望深度落实检疫工作责任机制牵引能效,定期和检疫员制定职责委任条令,进一步针对特定屠宰生猪区域进行驻场检疫,确保当中产品受检、检疫出证、病害畜禽与产品无公害化调试效率都达到100%,尽量将以往病死畜禽和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迹象扼杀在摇篮之中[3]。

其次,积极布置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程。具体策略内容是:及时稳定农资打假活动中不同人员执法检验力度,确保农药、肥料、兽药等农资监测合格效率全速提升,为后期农资下乡和和谐监管长效机制实施奠定深刻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适应基础。在农资市场秩序适当规范过后,相关监管主体便可以着手关于畜禽养殖等特殊性产地检疫活动,为后期生鲜乳收购站管理水准提升做出高效指导。再就是开展违法使用化学药剂专项整治活动,督促相关生产主体结合最新技术手段,将蔬菜、水果、茶葉等产品内部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同步维持在99%以上。特别是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执法单位,必须集中全力稳固农资经营主体、经销活动的宣传监管实效,必要情况下,开展违禁农兽药、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工程,坚决查处高毒、高残留农药、抗生素等违禁药物的使用,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剧毒鼠药等禁用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

另一方面,作为地方性政府,有必要联合既定农产品管理机制,实施阶段化产业进度和生产监管职责落实策略。希望在政府统一协调掌控范畴之内,及时稳固农业、商务、质量技术监督等机构合作力度,而各类街道更应及时明确掌握农服中心产品安全抽查监测规则,及时针对内部一切非法添加物予以精确排查,使得乡镇、村委会等节点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获得全面激活,为后期标准农资打假、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信息发布提供方便适应条件。再就是尽量大幅度拓宽既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交易市场等一切活动监管范畴,保证人民对于当中事务保留合理程度的知情权、监督权。

3 结语

综上所述,涉及今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构筑覆盖工作,需要关注的细节众多,包括检测点设置、检验技术更新和人员素质强化等流程。笔者阐述的建议内容相对来讲不是十分完整,希望能够为相关农业监管单位产生些许辅助效用。

参考文献

[1]李俊超.狠抓关键环节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J].江苏农村经济,2011,13(6):77-89.

[2]戎海新.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J].河北渔业,2011,14(7):103-115.

[3]陈晓华.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路和举措[J].行政管理改革,2011,22(6):66-75.

影响饲料质量安全因素及防控措施 篇7

1 影响饲料质量安全问题因素

当前, 影响饲料质量安全的问题因素相对较多,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滥用抗生素, 预防和控制畜禽养殖疾病, 致使药物残留或耐药性传递及细菌致病性突变;二是非法添加兴奋剂类物质, 预期提高瘦肉率, 极易引发人食用含有“瘦肉精”肉品;三是过量添加饲料添加剂, 致使重金属超标严重, 直接污染饲料, 进而影响养殖质量;四是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问题, 重点是致病微生物, 以及原料携带霉菌, 引发畜禽疾病;五是天然污染问题及农药残留等问题, 主要是饲料原料本身自带的有毒有害成分, 人为喷洒农药过量等。

2 防控饲料质量安全实效措施

2.1 抓好原料质量关, 夯实源头保障

配合饲料的大宗原料有玉米、豆粕、棉籽粕、鱼粉等。为了确保饲料产品整体安全水平, 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切实抓好源头监管, 要从原料的外观颜色、尿酶活性、蛋白质溶解度、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目测与检测, 做到原料采购批批检测, 批批有检测报告。原料运输采用专线供应, 防控运输受潮受晒;原料采购到厂后实施批批查验和抽检, 确保质量档次, 防范毒性物质掺假或超标, 从而达到抓牢原料关, 产出好饲料产品的最终目的, 实现安全采购与生产。

2.2 抓好饲料生产关, 增强技术水准

要增强关口关键点质量控制意识, 加强饲料行政审批把好生产安全关。一是健全完善评审程序及评审工作规范, 依法坚持资质标准, 淘汰一批标准低、规模小、无化验室及必要的检验仪器、加工机械化程度低的小企业, 提高饲料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标准化生产水平, 必要时派驻技术人员驻场监管。二是加大对各类获证企业的年度备案审查力度, 对于不按要求备案或者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要依法严厉查处, 直至吊销生产或审查合格证, 切实从行业准入上把好关口。三是加速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提高行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建设现代饲料业。引导企业参与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和饲料产品认证, 以及饲料安全管理规范应用等项工作, 推进饲料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四是加强《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等应用技术、标准或规范推广工作,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 促进节本增效,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

2.3 抓好运输储备关, 保障饲料质量

运输储备条件直接影响饲料产品的质量。一要加强运输防控。饲料成品的安全运输应做到专用运输车辆, 夏秋做到防晒、防潮, 冬春做好防雨、防雪, 防控运输过程的外界污染。保障饲料运输的安全有效。二要完善储备条件。做到饲料产品专用库, 有足够的储存空间, 有完善的防潮、防鼠等设施设备, 定期实施检修更换。三要定期实施盘库。做到先到先用、后到后用, 临近有效期的产品及时上报或夺其产品申请销毁, 确保用料的质量安全。

2.4 抓好饲料使用关, 规范使用行为

饲料投入品使用直接关系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一抓牢动物养殖场。引导规模动物养殖场实施标准化养殖, 采购信誉高、机械化程度高的企业产品, 制定实施动物饲养记录制度, 掌握核对饲料产品是否合法有关知识, 规范开展饲料使用记录。二要抓牢饲料产品供销点。严格审核检查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产品的批准证件, 核对合格证及说明书是否齐备。重点检查饲料添加物是否规范、合法, 严防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法非添加物, 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2.5 抓好宣传引导关, 增强安全意识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和法规知识, 针对执法监督人员、生产经营企业, 分类制定宣传培训方案, 不断扩大法律法规普及面, 让从业者和养殖场户知法、懂法、守法, 切实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牢牢构筑自觉抵制违禁品及确保饲料产业安全的保障。通过宣传引导, 推进饲料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2.6 抓好饲料研发关, 提升安全质量

目前, 我国新饲料研发缺少系统性, 制订对照的标准依据相对短缺。要适时根据养殖畜禽的种类、年龄和生理状态, 调整饲料配方, 满足畜禽营养需求。切忌任意打乱营养平衡, 频繁无计划的调整营养配方, 无限量的营养素会对养殖畜禽的生长造成危害, 取得不理想的养殖结果, 甚至引发养殖严重后果。

2.7 抓好饲料监管关, 实施整治执法

要深入开展以动物源性饲料和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为重点的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行动。一要扩大饲料监测范围及抽检频次, 力争全覆盖检测, 全面检测。初步形成“县 (乡) 初筛, 市级确认”的工作机制, 确保饲料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防止发生重大饲料质量安全及污染事件。二要加强饲料生产经营市场执法整治工作。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要求, 全面对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进行整治, 广泛深入开展饲料市场和企业超范围, 非法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动物源性饲料、单一蛋白饲料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确保饲料原料安全。三要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逐步提高基层检验检测.监督执法能力薄弱等问题, 构建完整的监管队伍, 完善饲料监管手段, 提升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有养殖就有饲料质量安全, 饲料安全监管任重而道远, 要切实从源头抓起, 完善全程监管防控, 选优用好优质饲料原料, 按照科学有效的饲料生产标准, 全程执行饲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才能确保饲料产品安全, 进而保障畜禽养殖全程安全高效。

摘要:近年来, 我国多次因饲料问题引发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畜产品安全卫生事件, 消费群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给大众消费蒙上了阴影。当前, 饲料质量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在不断增加,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饲料源头抓起, 监控食品安全链条起点, 提升畜产品整体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影响,饲料安全,实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丽, 等.饲料安全控制及其对策探讨[J].农产品加工 (学刊) , 2009, 12.

[2]娜日娜, 等.我国饲料安全现状与解决对策[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2, 07.

[3]郝生宏.我国饲料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J].饲料博览;2013, 02.

[4]孙玉兴.饲料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 2013, 06.

电梯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篇8

关键词:电梯施工,安全质量措施,项目管理

近年来, 很多电梯安装调试及维保的问题不断的涌现出来, 让现在的电梯乘坐及使用者感到担忧, 而在世界名列前茅的电梯生产厂家及国内的电梯龙头生产厂家, 也在不断的提升对电梯的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以此来提高电梯的运行质量, 降低因为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潜在问题, 影响电梯后期的安全运行, 为电梯业未来良性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

1 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

由于电梯工程项目具有项目过程的一次性, 项目产品的独特性和项目交付物的逐步形成的特征, 所以电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监控项目的交付物, 而且要监控项目的执行过程。与此相对应, 项目质量计划编制时, 也要充分考虑项目交付物和执行过程这2方面。

电梯工程项目质量计划通常包括2方面的内容:电梯项目安装质量检查清单和质量管理措施。电梯项目安装质量检查清单主要是根据有关的国家电梯安装验收标准并结合电梯公司电梯产品的特点而编写的, 其内容包括整机性能及部件安装质量的检验内容和检验要求。安

装项目质量检查清单通常会提交业主/机电顾问/监理, 作为电梯公司与业主/机电顾问/监理共同认可的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措施主要是由项目经理和质量工程师根据项目特点编写的保证项目交付物、项目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资源配置及要求、作业程序及各过程的运作步骤, 计划组织必要的培训等。

2 项目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般来说, 影响电梯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5个方面。从人员的角度分析, 质量意识、责任心、技能、身体状况都可能造成安装质量的波动;从材料的角度分析, 施工材料和电梯部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最后交付物的质量;从机械的角度分析, 不合格的安装设备和工具只会导致不合格的安装结果;从方法的角度分析, 正确的安装工艺和安装方法不仅能加快安装进度, 降低安装成本, 而且会提高安装质量;从环境的角度分析, 无论是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这样的“软”环境, 或者是保持现场材料堆放有序整洁这样的“硬”环境, 都会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 按阶段来划分, 质量控制大致会经历3个阶段, 即事前质量控制阶段, 事中质量控制阶段和事后质量控制阶段。如果我们以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实施阶段为经, 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5大因素为纬,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可以使质量控制工作事半功倍。

2.1 事前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也就是电梯开始在现场进行安装之前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的质量预控。事前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

(1) 招募适合的施工队伍在很多情况下, 电梯公司需通过招标的方式临时招募电梯安装人员。在招募时, 电梯公司应更倾向于那些成建制和有长期合作经历的安装分包, 并且要求安装分包一定要具有电梯公司发给的安装代理资质证书, 所有进场的安装人员一定要具有资质证书 (特种作业操作证) 。如有必要电梯公司应考虑给新招募的安装人员一些安装前的培训。

(2) 明确质量管理职责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成员由安装监督、现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以及安装小组班组长组成, 全面负责工程技术质量的管理, 跟踪检查作业班组的安装质量以及进度, 确保工程优质安全、快速地完成。

(3) 进行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 组织安装监督、现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以及安装小组班组长认真熟悉施工图纸, 准备细化的施工方案, 提前解决技术质量问题, 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

(4) 勘查现场土建项目经理应组织现场土建勘查, 及时发现问题, 让业主/总包进行整改, 消除隐患, 确保现场具备开工条件。

(5) 设备进场检验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应外包装良好, 包装箱外观应是新的, 包装箱内应有部件清单, 开箱清点时应由电梯公司业主、监理、安装班组共同参加, 核对技术参数、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外观是否良好, 及时做好开箱验收记录, 并办理入库手续。

2.2 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就是在电梯安装过程中, 项目管理人员对各分项工程及重要工序进行监控, 以免在事后控制中发现问题, 整改起来比较困难的情况。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真实、准确填写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对每一道工序都必须进行严格检查, 做到预防为主。当上道工序不符合要求时, 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 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就有了保证。 (2) 隐藏工程有验收电梯工程由不少隐藏工程, 如曳引机大梁伸入墙内安装, 钢丝绳绳头的巴氏合金浇灌等。对于这些安装工程, 必须得到业主代表、机电顾问、监理全程检查监视。在业主代表、机电顾问、监理确认没有问题时, 才能完成水泥填充或巴氏合金浇灌等工作。完成隐蔽工程后应让业主代表、机电顾问、监理签认有关表格。 (3) 质量检验形成制度坚持质量检验制度化, 现场安装监督将定期、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除安装监督平时经常深入工地逐项检查外, 每周的指定日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 组织质量检查, 对上周的各工程逐项检查, 严格按优良标准进行监督施工, 对达不到优良标准的分项工程坚决返工;政府验收前必须首先通过公司派遣的专职质检员的检验。 (4) 质量文件形成档案所有的安装过程记录, 业主代表、机电顾问、监理的签认, 技术更改, 图纸更改, 质量事故等质量文件均应形成档案。

2.3 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就是在电梯安装调试等工作完成后, 对每台电梯进行全面验收的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3个方面。

(1) 组织自检在质检部门验收前, 必须由公司派遣的专职检验员对电梯进行全面检验, 以此来提高质检部门验收的一次通过率, 同时减少再次请质检部门验收的额外费用。 (2) 电梯整改自检完毕后, 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不合格项, 电梯安装人员应对不合格项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 总结经验教训, 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3) 成品保护保护成品, 防止电梯被意外损坏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

3 结束语

如今的电梯已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 而且我们会越来越倚重高品质电梯的存在, 为了我们更安全、更有效率的利用电梯, 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着手, 加强电梯各个方面的管理, 从而是电梯能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红.谈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11 (03) .

[2]张学锋.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04) .

[3]王黎利.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16) .

质量安全措施 篇9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先, 粮以质为本。米和面是食中之首, 是主食三餐离不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食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因此, 米、面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食品, 更不是普通商品, 它是人们摄取营养、赖以生存的主要来源。粮食, 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第一生活必需品, 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特殊物资。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迈上了几个新台阶, 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 食物供给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成功创造出了仅占世界15%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生产出了占世界总产量21%的粮食, 以占世界不到10%的土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人口的辉煌成就 (表1) 。目前, 人们所用的食物80%以上都是由粮食直接生产或转化而成。粮食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工作的全局,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2008年, 我国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 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制订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 确保国内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活动, 继续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 不断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积极开发利用冬闲田, 扩大油菜种植面积, 大力发展大豆生产, 努力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继续扶持生猪恢复发展, 积极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 着力提高蔬菜、水果品质, 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 丰富市场供应。

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 (国家、地区或家庭) 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和心理需要。粮食质量安全包括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卫生指标、感官品质和储藏品质等方面。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百姓吃粮无小事, 质量安全大于天”。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逐步解决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 在不放松食物数量生产与供给的基础上, 食物安全的重点逐步向食物质量安全转移。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经历了三个阶段, 1978~1989年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第一个10年, 食物数量供给的变化比较显著, 食物质量安全管理尚处于基础起步阶段。1989~2001年中国食物质量安全管理开始迈向重视法制建设的发展阶段。2001~2009年部门管理职能不断调整和强化阶段。中国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改革, 机制调整, 法规建设和方式变化, 总体上强化了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 对于保障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二、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问题

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从种子下地到上餐桌要经过种植、培管、收获、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等环节, 在某一环节都有可能受到污染。如在种植过程中农民为了防治病虫害而大量施药造成粮食中农药残留超标;在收获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晒干而导致霉变使粮食带有霉菌毒素;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由于防治虫害而实施的药剂熏蒸也有可能使粮食中的熏蒸剂残留超标;粮食在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某些特定的品质而添加了过量的添加剂;运输过程中有可能与有毒物质混装而导致污染等。所以对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的质量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近年来,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频频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加强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管理, 提高粮食 (食物) 质量, 保障农产品安全, 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粮食 (食物) 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医学、微生物学、毒理学和微量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大量使用兽药产生的负影响。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有碍人类健康;最近又发现兽药的使用, 特别是在饲料中长期低剂量添加各类药物后, 微生物滋生的耐药性会影响人类健康或医疗的效果。另外, 与食品密切相关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后, 其排放物的数量增加, 对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出现。例如过量肥料和饲料的使用, 造成农业生产排放的氮和磷数量增加, 这些富营养成分致使水域的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 形成的赤潮已成灾。还因过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率, 饲料配方不合理以及高密度的饲养, 又导致动物疫病的蔓延, 甚至出现新的疫病。例如, 牛海绵状脑病 (BSE, 俗称疯牛病) 的出现与反刍类动物饲料中大量使用哺乳类动物蛋白有密切关系。转基因技术出现后, 转基因食品已成为近年来食品安全性检查的新内容, 成为全球科学家关注的热点, 也是国际贸易中的敏感问题。过去的数年间, 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问题红灯频闪。2008年全国奶制品厂家共175家, 其中66家已经停产, 其余109家企业中有22家69个批次产品含三聚氰胺, 名单整理如下 (见表2) :

三鹿毒奶粉事件成为2008年中十大的社会事件之一, 引起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 除了大陆境内多个地区发现毒奶粉之外, 香港、台湾地区也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查封。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更是发布警告, 禁止从中国进口奶粉制品。三鹿奶粉事件不仅是民族乳业的一次危机, 也是“中国制造”的一次危机, 更是中华民族进步征途中的一次危机。三鹿奶粉是中国粮食 (食物) 不安全这个冰山的一角, 在粮食 (食物) 类的投诉案件中, 不法分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 面粉掺石灰或吊白块, 猪肉注水, 生猪饲料添加“瘦肉精”, 矿物油抛光粮食, 用硫磺、双氧水、福尔马林等化学原料加工水发食品, 避孕药黄鳝、激素鸡鸭肉、毒水饺、工业酒精勾兑食用酒、地沟油、敌敌畏泡火腿、硫磺熏白蘑菇、病死猪肉做肉松、孔雀石绿处理的水产品、加了漂白剂的米粉和粉丝、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等;还有袋装食品有异物, 超市出售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以及儿童食品缺少安全警示等。简直太多了, 无处不毒, 老百姓整体在吃有毒的食品, 致使我国近年重大食品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见表3) 。在我国, 遭遇有害健康的作假食品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为配方奶粉有问题而导致婴儿死亡的, 也不是新闻, 早在2004年就有十几名婴儿因为服用劣质奶粉而死亡。但是人们一向以为, 这些不法行为乃是小企业、小商贩的专利, 大企业、名牌企业生产的打着“QS”标志的正规产品总会比较让人放心的。这次三鹿有毒奶粉事件最让人震惊的, 莫过于几乎所有的名牌国产乳业都未能幸免, 那些曾经受人信任、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都暴露出了肮脏的面目。

三、保障我国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各项的战略措施

我国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的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差距。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进一步加强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工作,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 也是提升我国粮食 (食物) 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一) 加强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领导。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源。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训民生的基本问题, 是古今中外都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国的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是举世瞩目的焦点和热点, 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是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认真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努力提高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总体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多次郑重提出确保粮食安全, 把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看成是经济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作为粮食工作者更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二是为进一步加强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工作, 提高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水平, 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要求,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进一步加强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工作, 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认真扎实地做好产品质量各项工作, 努力提高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三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应该抓住统一标准这个主线, 责成全国人大专门成立食物质量安全管理法规建设领导小组,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具体协调下, 对现有的相关部门法规、条例、技术标准等进行清理和规范。食物质量安全法规体系的建设, 要坚持“以品种为主”的原则, 同一个食物品种只能有一个质量安全标准, 消除目前“统一品种不同部门有各自不同标准”的现象。四是建设长效保障机制。食物质量安全的保障, 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的共同努力, 需要企业、消费者以及舆论媒体的积极参与, 在明确和落实不同角色在保障食物质量安全中的责任的基础上, 要更加重视企业在其中的作用, 以加强食物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 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综合抓好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

(二) 提供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有力保障。

金融危机正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并使各国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人口众多, 粮食需求量很大, 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吃饭难”是一个必须始终警惕的问题。可以说, 粮食是百姓生活之源、物价平稳之基、经济发展之要、社会稳定之本, 保障粮食安全对化解金融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作用巨大。因此, 要为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健全组织机构。认真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向各级政府汇报市场粮油供应和价格走势的状况,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

2.完善预警与应急机制。建立科学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加大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质量问题突出的食品等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落实重点产品质量预警实施方案, 加强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对潜在质量风险的评估。

3.发挥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作用。大力宣传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 宣传各级政府、各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先进经验, 揭露、曝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 及时跟踪报道重大案件的查处情况。

4.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性质量活动。以“质量兴国”、“质量兴业”和“质量兴企”活动为抓手, 引导地方、行业和企业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科学发展道路。以普及质量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为重点, 深入开展“质量月”、“3·15”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促进质量活动不断深入到乡镇、社区和农村, 形成全社会关注质量、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5.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 实行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五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该制度已于2004年1月1日启动 (图1) 。近年来我国实行政府及部门领导责任制, 落实食品质量安全 (QS) 市场准入制度, 坚持实施“治理餐桌污染, 建设放心食品”工程, 抓好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或过度竞争, 确保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率。

6.鼓励企业创优质品牌, 引导和帮助粮食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生产优质产品。不断提高食物质量,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满足食物消费需求, 保障食物质量安全。

(三) 强化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责任。

做好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工作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的共同责任。当前, 尤其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通知》和《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切实做好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的安全工作, 把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1.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必须对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 必须严格履行法定质量义务。企业必须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不得生产、销售、进出口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2.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粮食 (食物) 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强化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粮食 (食物) 生产加工小作坊等重点单位、粮食 (食物) 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重点产品的监管。

3.切实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各级政府要在粮食 (食物) 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负总责, 担负起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 (食物) 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定期评估分析本辖区粮食 (食物) 等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查找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研究制订相应监控措施, 狠抓落实并加强监督检查, 促进当地粮食 (食物) 安全形势不断好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 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 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要严格落实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职权法定、权责明确、责任自负”的原则, 产品安全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 由行政主要负责人负全责, 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 承办人员在职责范围内负直接责任, 建立并落实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追究制。

5.加快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队伍,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把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管的科学依据。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 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可能发生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按照规定予以公布。

(四) 加强粮食 (食物) 质量监管。

为了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粮食质量的监督管理,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07号) 、《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 (试行) 》 (国粮发[2004]266号) 、《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 (国粮政[2004]121号) 的要求, 为切实加强粮食监管工作, 结合各地的实际, 对执行《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 (试行) 》中的有关问题作出以下规定。从以下入手:

1.坚持从源头抓质量。

严把市场准入关, 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强制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 强化准入产品后续监管, 坚决打击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健全完善从源头抓好质量的工作规章制度, 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按照打假治劣责任制的规定, 摸清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的数量、规模及其动态, 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企业的监督检查;通过日常监测和举报、投诉反映出的问题, 及时进行综合分析, 对属于苗头性又有区域发展趋势的食品安全问题, 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早控制,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质监部门会同农业、畜牧、卫生、商务等有关部门,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提升工业技术水平, 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外先进标准, 着力抓好粮食 (食物) 卫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的实施, 形成科学、统一、规范的粮食 (食物)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努力构建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统一部署, 开展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 积极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深化区域性、行业性质量整治,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从重打击并坚决取缔制假售假的源头和窝点。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 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对粮食 (食物) 农资产品的市场供应和违法违规等行为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

4.开展质量信用体系建设。

制定《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对生产加工环节具有工商营业执照的食品企业进行质量安全等级分类评价, 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以合理分配监管资源, 强化监管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和行业、企业自律作用, 构建质量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信息化平台。以产品及企业巡查、回访、年度报告等日常监督信息为主要内容, 建立统一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5.强化质量法律法规宣传和执行力度。

要加大对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法律法规的监督, 提高执法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强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加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教育。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在企业管理、产品质量、产品检验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采取办学习班, 通过新闻媒体开办讲作、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 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意识。应尽快出台《粮食法》及相关法规, 明确粮食质量工作的地位, 质量管理和检验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制度。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扎实推进无公害农 (畜) 产品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无公害农 (畜) 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

6.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2008年9月17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的公告》, “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复杂性, 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 确保食品安全, 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 经研究决定, 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对风险较大的危害进行例行监测, 这样既可为政府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又可为有关团体和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安全因素对人民身体的危害。以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为重点, 及时组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粮食 (食物) 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7.加强标准化规范化源头管理。

引导、支持、帮助粮食 (食物) 及相关企业实施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技术) 、GAP (良好农业规范) 、GVP (良好兽医规范) 、GMP (良好生产规范) 、GHP (良好卫生规范) 、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以及ISO 9000系列质量标准体系、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国际先进的粮食 (食物) 安全控制规范, 从源头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2001~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08

[2].许世卫.中国食物生产和食物安全[J].调研世界, 1999, 2∶1~3

[3].梅方权.中国的持续性产品安全监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4].陈向荣.加强我国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5].卢良恕.食物安全问题不可忽视[J].中国农村科技, 2009, 5∶2~3

[6].韩纯儒.中国的食物安全与生态农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 5∶17~21

[7].孙君茂.中国食物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的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 篇10

1 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

1.1 加强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的法制建设

健全农药市场准入制度, 严格经营许可和登记管理制度, 同时, 要狠抓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 避免劣质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

1.2 全面落实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制度

一是禁止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二是做好农药等投入品的经营管理与农业生产使用的有效衔接, 投入品的销售店建立农药进销存台账, 推行实名购药, 要求种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养殖大户建立生产记录;三是实现高毒农药和违禁添加剂的可追溯管理;四是进一步加大市场巡查力度, 实现禁用、限用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有效管理[4]。

1.3 深入开展对安全使用农药等投入品的技术指导

重点加强对种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及农民的技术指导。要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高效安全施药技术, 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全面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切实从源头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5]。

2 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加强宣传, 搞好培训。大力宣传, 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加强技术培训, 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二是示范引导, 扩大影响。加大示范推广的力度, 建立高标准农业标准化的示范园 (场) , 通过示范逐步向其他生产基地以及周边地区进行推广, 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做好“三品一标”工作。在注重发展质量和提升品牌影响的基础上, 扩大生产规模, 推动产业升级。要有针对性地抓好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优势农产品品牌的培植, 加大品牌推介力度, 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3.1 加强基层监管体系建设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数偏少, 且有一部分人是兼职的问题, 要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确保人员的落实, 明确监管职责。

3.2 加强执法监管体系建设

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责任制, 以责任保障安全。要严厉惩处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要经常巡查和抽检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始终保持“严防、严打、严惩”的高压态势, 有力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3.3 加强检测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为龙头,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 县 (市区) 检测站为依托, 乡镇检测点为补充的覆盖全市的检测体系, 同时加强对生产基地、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的检测室的扩增和督促, 利用快速检测设备, 做好农产品自检, 做到从产地、生产、流通领域3个监控环节上不断提高监督检测的能力。其他县级机构在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产品检测体系的投入, 建设并完善农业综合质检机构, 加强学习, 扩项强能。要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建设, 提升区域检测能力;要切实加强检测队伍自身建设, 提升人员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保证检验工作的规范、科学和公正。

3.4 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目前, 全市已初步建成了集政府监管平台、基地追溯平台、企业诚信平台、信息查询平台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在此基础上要明确要求, 突出工作开展规范性, 建立工作制度, 明确责任, 落实各级农产品监管部门及追溯企业责任, 规范操作流程, 落实保障, 维护体系运行的可持续性。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整个农业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将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直至销售等结合起来, 逐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邹永霞.加强农药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湖南农业, 2011 (5) :3.

[2]金青龙, 王玉林.关于加强青海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 2011 (2) :14-16.

[3]李俊超.狠抓关键环节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J].江苏农村经济, 2011 (6) :15-17.

[4]张晓忠, 王洁, 郭洪生.保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3) :19096-19099.

质量安全措施 篇11

【关键词】外汇  信息安全  风险  保障措施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步伐,信息系统已基本替代了手工操作用于处理外汇管理日常工作,在外汇监管与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汇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已成为外汇局开展业务开展的前提,任何一个环节的信息系安全管理缺失,都可能给外汇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外汇信息系统和数据所面临的风险

信息安全就是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平可否认性。

外汇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在采集、保存和使用等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例如硬盘损坏等物理环境风险,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漏洞导致外汇信息数据被非法访问、修改或恶意删除,最终导致外汇信息丧失上述安全特性,从而影响了外汇业务的正常开展。本节仅结合外汇信息系统和数据实际情况,简要介绍外汇信息常见的风险。

(一)电子设备存在软件和硬件故障风险

外汇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往往会面临硬件设备发生故障,软件系统出现运行错误的风险,例如服务器电源设备老化、硬盘出现坏道无法读写、软件崩溃、通讯网络故障等问题。上述问题是外汇信息系统实际运维过程中最为常见风险源。

(二)人为操作风险

因人为操作外汇信息系统产生的未授权的数据访问和数据修改、信息错误或虚假信息输入、授权的终端用户滥用、不完整处理等。产生该类风险的原因是用户安全意识淡薄,未授权访问数据造成外汇信息泄漏,数据手工处理导致的错误或虚假信息,未授权用户操作等行为都会造成信息系统安全性风险。实际外汇信息系统运行中,人为事件造成损失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威胁造成损失的。

(三)系统风险

一般所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大量的应用软件在组织业务交流的过程中使用,来自这些系统和应用软件的问题和缺陷会对一系列系统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互联时,影响会涉及整个组织的多个系统。例如,部分系统具有维护困难、结构不完善、缺乏文档和设计有漏洞等多个隐患,有时就会在系统升级和安装补丁的时候引入较高的风险。

(四)物理环境风险

由于组织缺乏对组织场所的安全保卫,或者缺乏防水、防火、防雷等防护措施,在面临自然灾难时,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二、外汇信息安全基本准则和特性

外汇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保障外汇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专用的信息系统,近年来在不断加大信息科技方面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完善。为有效应对外汇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科技部门应同步提升科技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执行力度、管理精细化程度。制定外汇信息系统安全的具体保障措施之前,首先需要我们认清信息安全的基本准则和一些特性:

(一)信息安全短板效应

对信息系统安全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安全保护即全面构筑外汇管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重点加强对安全洼地、薄弱环节的安全防护。

(二)信息安全系统化

信息系统安全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管理、技术、工程等层面总体考量,全面保障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安全。

(三)信息安全动态化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所防范的对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信息系统也应该随着内外部安全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

(四)信息安全常态化

信息安全从时间角度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只有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严格把握重点,综合信息安全体系的可持续构建,才能保障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安全。

(五)系统操作权责明确

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是要严格内部授权,划分各岗位职责,如加大内控风险防范和控制。使各系统角色操作者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的控制机制。

三、外汇信息安全保障应对措施

外汇信息安全工作应以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依据,遵循基本准则,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制度为我切入点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建立系统性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要包括人员管理、资产管理、数据管理、网络管理、运维管理、应急管理、事后审查等方面内容

(二)建立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从物理环境安全、网络边界安全、设备安全、应用系统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部署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

(三)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因信息技术行业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外汇管理局科技部门可定期对辖内外汇信息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进行信息系统安全培训,更新安全知识。为了有效防范未知威胁和隐患,外汇管理局科技部门可对辖内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检查,确保外汇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保障外汇信息的可控、可用和完整性。

(四)开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进一步做好系统等保工作

首先对外汇信息系统安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识别威胁外汇信息系统安全的风险,作为制定、实施安全策略、措施的基础,风险评估同时也是外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重要前提与依据。其次确定信息系统安全级别,根据级别的不同,实施对应的保护措施,启动对应级别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程序。

(五)运用入侵检测等技术,预防恶意攻击

随着技术发展,当前恶意攻击手段呈现越来越隐蔽的趋势,需要科技部门采用具有预警功能的技术手段来应对,如入侵检测、数据挖掘等技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当前安全措施的缺陷,及时纠正和预防内外部风险再次发生。

(六)完善监督管理,实施信息安全自查与检查相结合

查找现有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井切实进行整改,建立良性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开展信息安全检查与自查是完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中信息安全检查方案的设计是安全检查的核心,科技部门需要根据外汇业务实际情况,将外汇管理局有关要求进行梳理完善,对相应风险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科学设计了信息安全检查方案。

参考文献

[1]林国恩.信息系统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

如何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篇12

建立了畜牧产品质量监督和执法体系。各地均建立一个畜产品质量监督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加强领导。责任部门负责实施,职员签署目标责任管理书,并和养殖场签订责任书,从源头管好畜产品的生产质量。

2 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机制

县、乡、村水平和各级的防疫工作责任义务人是防疫工作在纵向和横向的工作前沿。动物疫病春秋集中免疫,按照强制免疫和免费的动物检疫日常工作,在免疫预防、检疫、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的主要内容中加强各项措施,开展有效的免疫、检疫、监测、监督和实施预防和控制工作[1]。

3 加强无污染生产

加强畜禽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按照“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发展规模畜禽场的原则。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格饲料、兽药科学使用。进行定期的牲畜和家禽“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疾病监测和定期检测,实现产品从源头绿色无害,保证人们吃上优质、无污染、无公害的健康产品。

4 定期开展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药物残留主要影响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场饲养管理工作必须加强饲料投放、兽药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挑选,保证使用产品的质量。

供应链接管理,首先是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告诉企业和个体户什么是被禁止的,什么是限制添加和违法添加的,相关责任人要承担后果的。二是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要规范生产,诚信经营。三是畜牧业饲料,兽药生产企业每月进行监督抽样检验。四是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详细记录重要的生产项目,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可追溯性。其次,推动所有兽药饲料的网络监督工作机制,纸、电子双备案。严格要求饲料、兽药经营企业建立进货、检验的验证系统和会计系统和它的股票都必须建立产品质量评价和产品界面卡。加强执法,打击不合格产品;不批准不通过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兽药,坚决杜绝“瘦肉精”、“苏丹红”和其他非法毒品从饲料、兽药经营企业进入养殖场[2]。

5 严格加强产品监管

要严格关注,一个是产地检疫。严格实施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养殖企业和农民自己检疫申报。承诺畜牧产品安全,经纪人承诺经营无禁止添加物质的肉类产品;养殖企业承诺畜牧业不使用违禁物质承诺和规范兽药的使用。产地检疫人员“瘦肉精”监测产地检疫许可证有效的认证。第二是检疫放行。进入屠宰厂严格验证测试待宰生猪,控制没有标识的猪入厂,根据检疫标准认真执行同步检疫;认真的畜禽屠宰检疫注册,保证动物检疫监督的可追溯性。三是“瘦肉精”监测水平。“瘦肉精”抽样检测,根据屠宰检疫总数的2%进行测试,合格应当加盖检疫证章,并提供产品检疫证明。四是无害。检疫检验牲畜和家禽,销售、转运,治疗应根据有关规定执行。五是交易。贩卖代理登记和严格归档管理[3]。

6 严格加强产品入市

畜牧产品进入市场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确保居民餐桌安全。畜牧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必须实现“三要求”,即动物产品质量与规范自检的要求,内部控制的质量管理专业人员的要求,有完善的质量管理记录的要求,即质量必须达到标准,整体质量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的3个月报告制度。畜牧产品摊位必须坚持“六个方面”,即营业执照、固定经营摊位,基础设施,规范产品质量,采购参数和人员健康证明。市场销售的新鲜动物产品,即产品检疫网格证书(主要指的是肉类产品),产品检验中病例报告,原产地证书,必须“三证”齐全,禁止没有检验或检疫不合格,没有检验的畜产品上市销售。

摘要:在1980年人们想吃“低脂”肉,在90年代要吃“安全肉”,走进新世纪以后,人们想要吃“绿色肉”,肉类以及粮食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文中对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畜类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的措施开展讨论。

关键词:监管,畜产品,质量检测,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方平安.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猪业,2012(2):12.

[2]万思强.浅谈如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1):12.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几点认识下一篇:乳化炸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