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共7篇)
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 篇1
0 引言
随着社会和城市基本建设的飞速发展、对资源再利用和节能要求的日趋严格,在基本建设中,传统烧结粘土砖、粘土空心砖等填充砌体被轻质隔墙板所取代已势在必行,但基于工地对轻质隔墙板的原材料构成特性、施工工艺不了解、施工经验缺乏、施工管理和节点处理不到位及操作工人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致使其存在装饰层起皮、脱落、开裂、空鼓等质量通病;给建设(开发)单位和业主等造成不便和一定损失,同时也不同程度影响或限制其使用。本文结合多年施工一线经验和实例回访总结、反复探讨,针对隔墙板不同构成材质、部位通过对出厂要求、原材料使用、施工操作工艺及现场管理等方面查找原因并总结了相应的预控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1 轻质隔墙板板材原材料构成分类、特点及应用
目前市场广为使用轻质隔墙板有炉渣水泥空心隔墙板和GRC水泥石膏质实心、空心轻质隔墙板三类。其中炉渣水泥空心隔墙板是以炉渣、水泥等做基材,玻纤网格布做增强材料的炉渣水泥复合隔墙板;GRC轻质隔墙板以水泥、石膏做基材,玻纤网格布做增强材料、聚苯板实心填充的水泥复合隔墙板。它们可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构筑)物的非承重内墙填充、分隔等。
轻质隔墙板板材选材环保、节能,均具有废品再利用价值,且同时有可锯、可刨、易粘结、轻质、防火、减少现场湿作业及充分提高室内面积等优点,具有废品再利用、节能、环保及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墙改发展的必然产物,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2 轻质隔墙板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最早安装结束投入使用的太原市“北仓大厦(2002年)、佳镜高层住宅(2006年)、迎泽区检察院技侦楼(2009年)”回访和刚竣工验收的“中钢钢厂高层住宅项目(2010年)”观测探讨与分析,现就隔墙板质量通病、分部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2.1 装饰抹灰、内墙饰面与基层粘结空鼓、龟裂
其主要分布在隔墙板中间或门窗洞口周圈等部位,此通病是施工现场较大难题,如何预控装饰层施工空鼓、开裂、起皮等对轻质隔墙板的推广应用有积极意义。经多年一线观察、总结,可取预控经验措施有如下几点:
1)与厂家共同沟通,出厂前尽可能用母材对板材界面进行毛化处理,如我单位施工的“迎泽区检察院技侦楼”项目,当时经与厂家探讨对GRC隔音实心板材在出模过程对板材界面进行毛化处理和粉刷石膏粉打底装饰等,时已至今近三年时间没发现空鼓、龟裂等通病现象。
2)施工现场对轻质隔墙板(特别是以水泥、石膏为原材的GRC板)界面处理粘结浆拟采用水泥∶界面剂∶中砂∶短玻璃丝∶水=1∶0.05∶1∶0.03∶3配合比对板材进行界面处理,即可进行粉刷、石膏打底或砂浆抹灰(如抹灰应对界面粘结浆进行不少于3 d的保湿养护),我单位施工的“中钢高层住宅项目”交付使用一年之多,基本克服了装饰空鼓现象,较普通界面剂毛化处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轻质隔墙板如抹灰,除对界面处理外,还应严格控制抹灰厚度和其打底灰厚度不宜超过8 mm,常温洒水养护不少于3 d,再抹5 mm左右底灰砂浆找平拉毛,待底灰80%干时,即可罩面。一线经验证明,如没有特殊防潮要求,首选混合砂浆,混合砂浆此通病明显少于水泥砂浆。
4)操作工人要经过专业岗前教育培训,安装工人必须相对稳定,同时安装前要严格选板(垂直度、平整度及有无明显裂痕等),板间竖向接口要用低碱水泥胶(水泥∶107胶∶水=2∶1∶0.2)胶结料挤压密实,随时捻口。
2.2轻质隔墙板自身对接及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裂缝
其主要分布在隔墙板缝之间、板与梁或柱之间、洞口侧向等部位,是较为规则的裂缝。预控经验措施:1)严格按隔墙板施工工艺施工:楼地面清理→测量放线(墙体、门窗洞口等)→排(配)板→配制胶结料→安装钢卡板→选板→立板吊正并临时固定→垂直(平整)度校正、固定→胶结料填塞板缝处理→粘贴玻纤布(板缝及阴、阳角处)→养护→板面界面处理→贴饼(冲筋)→装饰层。2)轻质隔墙板自身对接及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裂缝沿接缝方向两侧粘贴120 mm~150 mm加宽耐碱玻纤网格布。3)每块轻质隔墙板与结构连接处顶端设2块槽钢板卡;板固定后,在板底用细石混凝土捣实凝结后,取消临时固定木楔。4)装饰抹灰前,在门窗洞口上下、板与主体混凝土墙连接处通长设钢丝网加强抹灰网。5)处理好排(配)板、水电安装预埋管线等先后工序协调工作。配板安装前,要考虑隔墙板的合理组合,小于1/3板避免使用,同时水电等专业预埋管线宜提前用切割机开槽;如确实无法在隔板安装前进行的线槽开洞(如接缝处开关、插座底盒安装等),必须待接缝砂浆强度达到相应强度后方可进行,且必须用切割机施工,线槽安装完毕后,立即用内掺适量UEA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补平,同时外贴相应宽度玻纤网格布。
3结语
轻质隔墙板装饰层起皮、空鼓、开裂等现象是目前装饰质量通病之一,也是业主反映投诉热点之一,我公司近年施工的“佳镜高层住宅、迎泽区检察院技侦楼”和刚竣工验收的“中钢钢厂高层住宅”等项目,施工前针对不同部位结合以上原因及预控措施编制相应专项施工方案,操作工人统一进行专业岗前教育培训,并由专人负责从源头控制,过程监督把关,轻质隔墙质量通病较最早投入使用的北仓大厦项目得到很大程度控制,成效可观。且自认为只要严格按照相应要求组织施工,完全可以有效防止和预控质量通病现象,为同行业及相关企业积累经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玉宝,姚光荣,杜娟.轻质墙体泰柏板在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37(8):102-103.
住宅工程裂缝质量通病预控措施 篇2
(一) 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1、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的砂浆残渣、隔离剂油污等污物清理干净。墙面应浇水湿润, 基层墙面浇水程度与施工季节、气候和室内外操作环境有关, 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2、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 应铺钉金属网, 金属网与墙面搭接宽度每边不少于10cm。
3、严格控制基层垂直、平整度, 确保抹灰厚度均匀一致, 如抹灰厚度较厚时, 应挂钢丝网分层抹灰, 每次抹灰厚度控制在8~10cm为宜。
4、底层抹灰砂浆应与中层抹灰砂浆配合比基本相同, 抹灰砂浆应具有良好和易性, 且具有一定黏结强度。
(二) 箱体背面及四周抹灰防开裂措施
1、箱体背面及周边基层刷界面剂, 箱体背面满挂钢丝网, 把钢丝网与基层、钢钉固定好。钢丝网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少于200mm。箱体洞口外200mm处先抹灰应留直槎。
2、箱体四周与墙体的空隙≥30mm.要浇水湿润, 用细砂石土填塞密实, 不可造成箱体变形, 并及时养护。
3、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三) 安装管线剔槽部位防开裂措施
1、管线安装切槽在大面积抹灰之前完成, 槽宽、槽深应适宜。
2、切槽方向及位置要正确, 不得随意切横槽。
3、槽内浇水湿润后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待凝结后, 挂网片同墙体大面积抹灰。
4、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四) 窗口四周及窗台防开裂措施
1、基层要求清理干净, 窗口顶及侧面一定要湿润。
2、窗口四周抹灰要分层, 内外抹灰不允许在窗口处分界, 严禁撒干水泥面抹平。
3、上、下窗口偏移较大者应分层抹砂浆或混凝土, 并加钉钢丝网。
4、窗上口滴水线, 截水口, 窗台排水坡度要正确。
5、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五) 施工洞口防开裂措施
1、施工洞口补砌7d后, 先将空隙用加膨胀剂的干硬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嵌填密度, 再进行洞口抹灰。
2、施工洞口外200mm处旧抹灰层应留直槎, 洞口抹灰前要浇水润湿。
3、施工洞口整个应满钉钢丝网, 固定牢固, 四周超过洞口外边200mm。
4、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二、现浇板防开裂措施
1、我区现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允许现场搅拌, 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时, 严禁在运输及泵道过程中掺水。
2、商品混凝土进场时, 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 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 严禁过振和漏振。在振捣过程中, 振捣棒应离模板10cm左右, 不可振捣模板。
3、施工中对钢筋排列绑扎和保护层尺寸控制必须符合图纸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并采取措施, 严禁人为踩踏。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绑扎完的梁、板钢筋, 要设置钢筋凳, 上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 防止板的负弯矩筋被踩下移, 以及受力构件配筋位置变化而改变受力构件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使用细钢筋密布达到最佳抗裂效果。
4、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 不允许继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 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 堆放重物。
5、模板支设完毕后, 严禁在模板上集中堆放施工荷载, 要分散堆放;拆模时严禁把模板集中堆放于楼板上。
浅谈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预控 篇3
关键词:钢结构,偏差,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0 引言
钢结构具有自身强度高、抗震能力强、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环保、钢材可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 更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等, 由于钢结构具有以上诸多优点, 近几年来, 钢结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钢结构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钢结构工程的质量通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针对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提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控制,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1 钢结构工程所用的原材料与设计或规范不符
1.1 钢材用错
钢构用钢材主要有碳素结构钢Q235钢、低合金钢16Mn钢、15MnV钢等, 其中Q235钢共分A, B, C, D四个等级。很多大型厂房工程设计常采用Q235B钢, 该种钢的冲击韧性要求高, 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 很多人常常想当然或者粗心地认为是Q235钢就行了, 所以常有采用不符设计要求的Q235A钢的情况, 实际上该钢号只保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冷弯性能, 不保证冲击韧性, 而且因含碳量高而可焊性较差, 对于有吊车梁等承受动载的构件, 必须保证钢材具有冲击韧性。另外, 有些设计单位仅在设计图上标明Q235钢, 而未注明等级, 这个问题必须向设计人员澄清, 在图纸上明确标出。
1.2 焊条用错
Q235钢同Q345钢连接, 大都错误地采用E50系列焊条。这种情况在设计无要求时常会产生。通常, 对于Q235钢来说, 焊条应选用E43系列, 对于Q345钢, 应选用E50系列。对此, 我们必须认识到用错焊条相当于用错钢材, 所以, 对焊条的选用, 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正确选用, 不可盲目地凭经验选用。
2 柱脚预埋螺栓偏差
2.1 预埋螺栓定位不准
预埋螺栓的定位不准, 常造成钢柱安装困难, 有时将柱顶部混凝土拉碎或拉崩;或者造成柱脚板需扩孔等后续问题。
造成预埋螺栓偏位的原因主要有:
测量时仪器的误差和测量人员在测量时造成的误差。
浇筑中的移位, 现在浇筑过程中都是采用机械化, 混凝土流速大, 流量也大, 对模板的冲击力大;还有混凝土在模板四周分布不均匀, 模板各边受力差别大, 这些都会引起模板的变形和移位, 从而造成螺栓的整体移位, 螺栓的倾斜, 这一偏差较大, 常以厘米计, 往往造成柱子难以达到准确的位置。
施工时, 一般混凝土浇筑施工和钢结构不是同一施工队, 前者工人一般不考虑后者的施工, 野蛮施工, 振动棒和铁锨随意碰到预埋螺栓, 这一偏差也较大。
防治措施:使用经过检测合格的测量仪器, 提高测量准确度, 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施工时控制混凝土的入模速度, 减小对模板的冲击力。现场技术人员加强监督管理。浇筑混凝土时, 要求钢结构施工队安排专人进行值班, 发现移位及时纠正。
2.2 预埋螺栓标高偏差
螺栓标高的偏差, 这种成因与平面位置偏差成因相同。有时担心混凝土浇筑面超高, 施工时故意将混凝土面做低, 这样使预埋螺栓外露过长, 当采用下螺母调整柱的标高时, 预埋螺栓承受着柱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推力, 预埋螺栓成为悬臂的受压弯构件, 这种荷载可能使细长预埋螺栓失稳而破坏, 这也是造成许多钢结构工程在安装过程中倒塌的直接原因。
防治措施:像上面这种情况就不能单独用下螺母来调整柱子的高度, 下面一定要加垫板支承。垫板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柱脚底板下加垫板, 每根地脚螺栓则应设1组~2组垫板, 每组垫板不得多于5块。另外须注意垫板与基础面和柱底面接触应平整、紧密;二次浇灌混凝土前垫板间应焊接固定。
3 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
产生原因:基本概念不清楚, 将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混为一谈, 没有认识到高强螺栓的重要性, 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凭经验施工。
防治措施:正确理解高强螺栓, 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关键是各级技术人员要加强监督检查, 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对于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50%左右, 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为防止遗漏, 对初拧或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 应使用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对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 再用另一种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高强螺栓现场安装中严禁气割扩孔。高强螺栓外露一般要求不少于2扣~3扣, 允许有10%的外露1扣或4扣。
高强度螺栓在初拧、复拧和终拧时, 连接处的螺栓应按一定顺序施拧, 一般应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
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应在同一天完成, 不可在第二天以后才完成终拧。
施工扭矩的正确计算方法:查GB 50205-2001规范可知, 初拧扭矩的计算公式:
扭剪型:T0=0.065Pc×d。
大六角型:T0=0.5Tc。
终拧时,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以梅花头拧掉为拧紧标志。对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工具拧掉梅花头的, 其在终拧中不掉的梅花头不能超过该节点螺栓总数的5%, 且要按照规范要求用扭矩法等进行标记, 并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施工扭矩按下式计算确定:
Tc=k·Pc·d。
其中, Tc为施工扭矩, N·m;k为扭矩系数, 参照规范进行选取;Pc为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标准值, kN;d为高强度螺栓公称直径, mm。
4 构件拼装偏差
产生原因:构件在运输及堆放时产生变形;起吊后产生挠曲变形;安装时的累计误差。
防治措施:构件在装车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卸车堆放必须垫平整;对大型构件的起吊位置, 要经过计算确认;选择合理吊点, 要统一指挥, 平稳起吊;为尽量消除累计误差, 构件在拼装时应从中间往两边分, 并加强过程测量, 发现偏差后, 要及时找出原因并调正校好;安装过程中如发现偏差过大, 千万不能强行校正或随意扩孔, 应交设计方采取技术补救措施解决。
5 钢柱垂直偏差
产生原因:钢柱吊装完成后, 柱脚垫块没有及时垫好, 或者垫块不平衡。防治措施:钢柱吊装完成后, 要在柱脚的四个方向及时加塞钢垫块, 防止钢柱加荷后失稳变形。当测量校正完成之后, 要及时进行二次灌浆, 并要确保灌浆质量。
6 屋面及天沟漏水
产生原因:收口收边搭接处没有处理好, 打胶不好。
防治措施:屋面漏水多发生在屋面板与采光板、通风设备之间的搭接处, 故应对上述位置作重点检查。天沟漏水除多发生在搭接位置外, 要特别注意屋面板伸入到天沟处的搭接收边, 要防止雨水倒流进室内;同时要注意天沟内的排水管帽应使用球形管帽, 不宜使用平蓖管帽, 以免造成排水不畅。
7 钢结构防火涂料
产生原因:防火涂料厚度不够, 表面凹凸不平。
防治措施:钢结构进行喷涂前, 表面的铁锈、尘土杂物清除干净, 防火涂料施工时应分遍喷涂, 喷涂时, 喷嘴应与钢材表面保持垂直, 喷嘴至钢材表面距离以保持在40 cm~60 cm为宜, 必须在前一遍基本干燥或固化后, 对于前一遍漆面上留有的砂粒、漆皮等应用铲刀刮去, 再进行第二遍的喷涂, 喷涂时操作人员应注意喷涂的厚度, 应用测厚仪随时监测涂层厚度, 喷涂后的涂层应剔除乳凸, 表面应均匀平整。
8 结语
钢结构在工程领域发展迅猛,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钢结构的广泛应用, 大型钢结构的技术难度会越来越大, 加工、安装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质量问题也会愈来愈受关注。钢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有关钢结构工程的专业知识与管理内容, 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切实有效地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 以质量求生存, 切实抓好钢结构工程的过程质量控制, 这样才能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促进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 篇4
1 电气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及具体原因
1.1 防雷接地的规范性不强
针对防雷接地这一项来说,其拥有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防雷引下线、均压环、避雷网搭接处有不少漏洞,像夹渣、虚焊、焊瘤、焊缝过于紧致等 ;第二,未能及时清除焊渣,同时避雷网上的焊接之处没有做涂漆防锈处理 ;第三,在搭接材质的选用上,偷工减料,过多地使用螺纹钢替代圆钢 ;另外,防雷引下线的选择上很不科学,许多施工单位都是直接把对焊的柱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出现上述质量通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相关人员责任心的缺失,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加上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较差 ;其次,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进行验收、检查的工作力度远远没有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
1.2 电气进户管设计的不合理
首先,我们对这一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研究,不难发现 :选取的钢管管壁不够厚、管道的预埋深度太浅,位置发生过多的偏移、转弯处用电焊烧弯,上墙管同进户管搭接的角度不合适、外墙的防水工作不到位等等,都是其存在的质量通病。
接着,我们再对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展开讨论。根据有关人士的研究和总结,以下几项为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一,采购者缺乏对标准规范的知悉和了解,或者是有意隐瞒,企图减少成本支出。此外,管理者的执行力度不够,规范性不强,监理人员对现场施工监控的过于疏忽 ;二,与土木建筑及其余的专业团队沟通及合作太少 ;三,相关人员的责任心缺失,总想着利用像烧弯电焊等方式来牟取利益 ;四,预埋管线的工作人员缺乏防水技术,也未能及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协助,导致预埋不合理。
1.3 电线敷设达不到标准要求
很多施工单位在电线铺设方面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比如 :所敷设的电线管出现多处重叠的现象,甚至出现多跟电线并排紧贴的状况 ;线管预埋不够深,有的还被埋于墙体以外的抹灰层当中,以致产生电线管弯曲、皱折、凹痕等不好的情况 ;另外,当线路接入配电箱时,由于箱内的管口部分不够平整、长度参差不齐、固定保护措施不够有力以及预埋PVC电线管的时候没有塞子堵住管口而是手动拗弯管口,因此严重缺乏操作的规范性。
像有关人员对工作职责的不明确、管理者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与其他专业队伍缺乏配合、操作不够标准规范等都是产生以上质量问题的诱发因素。
1.4 导线接线不符合要求
第一,导线接线不涮锡,而是用铜直接做成“羊眼圈”的形状,缺乏规范性 ;第二,同开关、配电箱等处的连接线混乱 ;其次,电线线头裸露、排列较为混乱、导线的色标排布混淆等,这些都是导线接线不合乎规定的表现。
至于具体原因,例如 :施工工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导线接线的相关工艺和技术 ;采购人员未能依据需求准备好工程施工所必须的导线,或者施工管理者为减少材料使用、降低施工成本而混用导线。
1.5 配电箱的安装、配置不合理
配电箱箱体和墙体间的缝隙导致箱体不够平直 ;箱体中的杂物没有清除干净 ;箱壳开孔不满足标准,尤其是电焊孔,不仅会造成箱体保护层损伤,也会影响其外观 ;接地线路重叠或者导线截面太小,使得线头裸露、布局不合理等情况发生。
2 针对上述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及预控措施分析
2.1 防雷接地工作的改进
关于防雷接地这项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预防其质量通病的举措进行讨论 :第一,强化对电焊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务必要做到焊接处补缝充分、平整,尤其是应当重点加强对焊、仰焊等较为复杂的项目 ;第二,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意识,提早进行对不合格焊缝的补焊工作,然后处理好刷防锈漆等后续工作 ;最后,依照施工验收标准,避雷引下线的搭接长度应当符合规定(通常为圆钢直径的五六倍)。所以,绝不可以使用螺纹钢来取代圆钢作为搭接材质。还有一点,如果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采用的是对焊方式,那么还需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补接。
2.2 电气进户管不合乎规定的控制措施
首先,预埋管线一定要选取管壁厚度较大的 ;其次,要增强和土建等其他专业团队的协作,保障预埋管线深度达到标准要求 ;另外,提升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其的培训教育等,以及强化监督者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也不可或缺。需要谨记的一点就是,预埋管线头务必选用弯管机进行弯曲,不能通过焊接或烧焊弯曲的方式,同时做好防水工作,及时请教专业人士,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2.3 规范电线管的敷设
针对目前出现的电线管敷设不合理的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以下可行性较强的建议 :一,加强特别是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同时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 ;二,面对在一些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出现的电线重叠现象,我们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对策令一些没用的电线管隐蔽起来 ;三,相关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利用小水泥块等把并排禁贴的电线管隔开 ;四,电线管道的铺设要求平直,故埋入墙体的表面距离要恰到好处 ;五,在PVC线的预埋方面,不能采用人工方式来夹扁、拗弯电线管,必须选取符合标准的塞头封住管口,然后再用胶带捆扎绑紧。
2.4 针对导线接线不达标状况的预控
首先,对工作者工作规范的教育培训必不可少 ;其次,多股导线接线的连接,尽可能不要做成“羊眼圈”状,若是做了,则应当均匀搪锡 ;再次,如果接线柱与接线端上所连接的导线有不只一根的话,那么就需要在中间加平垫片,但不能超过三根 ;另外就是采购人员必须要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导线的采购,施工人员还应当区分好零线、接地保护线等的作用和色标,不可混淆。
2.5 配电箱安装、配置的预控措施
在箱体的安装过程中,应当及时加强同土建等其他团队的协作,采用水准仪校等手段 ;应认真做好箱体内部杂物的清除工作,同时“敲落孔”和进户管应相互匹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尺寸生产 ;配电箱内的线头务必要统一,不可裸露在外,同时尽量满足外观美观的要求。
3 结束语
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 篇5
1.1 窗台下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的裂缝
1.1.1 原因分析
引起窗台下墙体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 可归纳为:
1) 由于混凝土本身收缩引起的裂缝。因为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缩小, 当其四周固结, 不能自由收缩时, 会产生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2) 由于住宅逐步由预制改为全现浇楼面, 使工程整体性大大加强, 部分墙体刚度增大, 而楼面现浇的厚度仍在8cm~10cm之间, 尽管强度满足要求, 但楼面相对墙体的刚度减小, 因此一些薄弱部位, 如载面突变处、施工缝处和穿线管处往往首先产生裂缝。
3) 温度应力裂缝。现浇砼楼面与墙体连接处, 因温度引起楼面伸长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 使墙体产生裂缝。裂缝分布与墙体受力特点密切相关, 在门窗洞口处, 平面转折处, 由于应力集中, 更易出现裂缝。
4) 由于目前住宅结构形式基本一致, 没有太大变化, 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变形, 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 地基处理也不尽细致, 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 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5) 因为施工周期太短, 在地基、主体工程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就交付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 地基、主体工程继续变形, 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地基经过人工处理的工程中。
6) 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 在砼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 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 使砼在硬化过程中发生内部裂缝, 也是造成楼面裂缝的原因之一。
1.1.2 墙体防裂措施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龄期不得少于28d;砌体应分次砌筑, 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 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方可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 应留有一定的空隙, 墙高小于3m时应在砌筑5d后补砌, 墙高大于3m时应在7d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 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墙内若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框架填充墙拉结筋间距应满足砖 (砌块) 模数要求, 不得折弯压入灰缝;采用蒸压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 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 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 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 并不得少于30d;墙拐角及墙与梁、柱交接处应按要求挂防裂金属网, 金属网与各类基层搭接处不应小于100mm;抹灰厚度不小于35mm时应采取挂网等防裂防空鼓的加强措施;架眼、支模孔的嵌堵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设计无要求时应铺灰砌砖, 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其余三面分层嵌严, 或用细石混凝土分层捣实;墙体结构抹灰施工前应充分淋水湿润, 混凝土结构在抹灰前还应凿毛或甩浆。
1.2 顶层墙体裂缝
1.2.1 原因分析
顶层墙体裂缝, 在建筑物顶层端部更为明显, 裂缝的产生可归纳为以下一些方面。
1) 温度应力:由于建筑物处在自然环境中, 受温度、季节及风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而顶层处露面多, 室内外温度差异悬殊, 造成墙体和现浇砼楼盖的胀缩幅度大, 频率高, 而二者的胀缩系数相差较大, 彼此相互牵制, 而产生的温度应力也较大, 这是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2) 设计不当: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往往考虑结构受力较多而考虑变形较少, 虽然墙体裂缝由于多种因素造成, 但设计方面未采取相应措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如砖混结构墙的高厚比控制不严, 屋面保温层厚度不够, 无架空层, 端部房屋纵墙开洞过大等都是造成墙体开裂的原因。
3) 施工不当: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欠佳也是墙体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灰缝砂浆不饱满、留槎不正确、干砖上墙等都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1.2.2 预控防治措施
从设计角度分析, 设计上对温度应力的控制措施较少,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屋面保温层的最小厚度应较现在的做法有所提高, 尽量不采用炉渣保温, 保温材料要严格控制质量、含水率, 必要时, 屋面在有保温层的基础上增设架空隔热层。2) 顶层端部房间内纵墙尽量不开窗, 洞口不宜过宽, 并在屋顶端部房间内纵墙及山墙采用配筋砖砌体。3) 顶层两端房间处纵墙与内横墙交接处及山墙与纵墙交接处均设构造柱, 内纵墙与内横墙交接处增设抗裂柱, 抗裂柱上下端锚固在相应圈梁内。
2 钢筋工程
2.1 箍筋绑扎错误
箍筋未按抗震设防要求制作弯钩未达到1350, 平直长度不足10d, 绑扎搭接处箍筋未加密, 板上下构造柱箍筋加密数量不足。
预防措施:钢筋加工时弯钩按抗震要求弯至1350, 箍筋制作时, 划出各段尺寸, 保证平直长度;箍筋与受拉钢筋绑扎时注意弯钩在每根的架立筋上相互错开;绑扎受拉钢筋时, 其箍筋间距不大于5d且不大于100mm;楼房上下构造柱箍筋加密数量不足, 未按1/4层高或600mm范围内增加箍筋数量。
2.2 圈梁、构造柱、现浇板主筋绑扎搭接长度不足
圈梁、构造柱、现浇板主筋绑扎搭接长度不足, 两根钢筋不能形成整体, 共同受力性能差。
预防措施:对构造柱、圈梁明确规定。按抗震设置的在地震力作用下其按承受拉力的, 应按受拉构件考虑, 因构造柱、圈梁钢筋主筋较少, 接头可设置在同一截面, 因此, 应按接头面积100%;钢筋搭接时, 依靠箍筋铁丝绑扎来将搭接钢筋两端扎牢, 中部再绑扎;现浇板的铁丝绑扎, 相邻间应成八字形, 以防钢筋位置偏移、变形, 所有铁丝应向构件内部, 不外露或靠近模板, 造成砼表面返锈。
23厕所间、厨房间现浇板预留洞处钢筋割断
厕所、厨房现浇板楼面立管多, 预留管道洞口四周钢筋切断后不加固, 使现浇板承载能力降低。
预防措施:当洞口直径小于300mm时, 可将板受力钢筋绕洞而过, 避免切割;当洞口直径大于300mm时, 应按设计增设加强筋或增配小梁。
摘要:近年来, 随着建筑企业的迅猛发展, 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工程质量问题的投诉也越来越多。建筑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 是造福国家, 造福人民的事业。因此, 作为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更应对工程质量充分重视, 在施工中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建筑,通病,原因,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柏成.对建筑施工通病的预防[J].中华建设.2007.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初探 篇6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诸多的质量事故的出现,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领导缺乏质量意识, 措施不力;项目管理混乱, 违反建设程序;招标、投标制度不健全, 运作不规范, 造成没有能力的单位中标和过低价中标;工程监理制形同虚设, 监理工作问题突出;腐败现象严重, 资金大量流失, 等等。针对以上问题, 国家专门召开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会议, 提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建立了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 强化了质量管理, 坚决打击工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 并依靠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队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公路建设, 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 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 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 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 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交通部风懋润总工程师曾专门撰文总结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六项质量通病及其原因:“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 工后沉降过大, 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 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 (沥青路面) 或断板 (刚性路面) ;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 引起桥头跳车;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 这种现象较多;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 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 平整度差, 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 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 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 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 开放交通1~2年, 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 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 抗滑性能衰减较快, 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 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 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 (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行使的是政府监督职能, 更要把好质量关, 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 我们要求建设单位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有明确的措施, 并在合同文件、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明确、具体的体现。下面对北京地区常见的八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 供有关方面参考。
1 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 外观不美观, 这在北京地区尤其严重, 与其它先进省市相比差距很大。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模板面要清理干净;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 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 不留积水, 模板缝应拼严, 控制跑模, 防止漏浆;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 不得漏刷;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混凝土振捣要密实, 应不漏振不过振。
交通部在“关于在公路桥面铺装中慎用金属扩张网等加强工程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未作竣工验收之前不得对工程构造物表面进行涂饰。对高速公路上跨桥梁及立交桥工程确实需要装饰的应在正式竣工验收后安排, 对施工单位擅自装饰的, 监理和建设单位可拒绝支付, 对建设单位或各地自作主张装饰的, 竣工验收时要扣减质量评分”。
2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 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 究其原因, 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 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 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 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 均会出现此问题, 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 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 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 以避免接茬处超厚, 压实不足;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 严禁超厚填土;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 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 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回填几种土时, 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 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 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3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 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 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 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 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 弯沉值过大。另外, 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 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 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 造成局部变形, 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 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 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 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预防措施有:
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 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 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 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 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 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 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 防止加热过度, 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4 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 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 在桥台处形成台阶, 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 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 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 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对于桩柱式桥台, 应先填方, 待填方充分沉降后, 再修建桩柱式桥台, 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 并精心施工, 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5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 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 其下部构造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 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 经约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 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 后采取预压方式至使沉降稳定, 再调整纵断, 以满足使用要求。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 对基底进行加固;设置白灰粗砂桩, 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 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 用木棍捣实, 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 填充料体积膨胀, 起到挤压土基作用, 提高了路基承载力;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 将石灰和水泥混合, 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 然后摊铺压实养护;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6 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 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 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 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预制T型梁, 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 导致压浆不实, 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 最终废弃, 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 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 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 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的配合比, 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 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 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 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每孔道应一次灌成, 中途不应停顿。
交通部还规定:“各项目施工、监理单位要加强预应力结构张拉后管道压浆的施工管理和控制。管道压浆的机械设备、灰浆质量、工艺过程必须完好准确, 施工单位的技术主管、驻地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对压浆过程的旁站监督, 重点检查压浆的充实度和饱满度, 今后凡检验压浆不饱满的构件不得投入使用”。
7 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 施工控制不好, 平整度衰减很快。如果道路不平, 会降低车速, 增加行车颠簸, 加大冲击力, 损坏车辆, 降低舒适性, 减少安全性, 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 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 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 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 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 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 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8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 篇7
1 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 外观不美观, 这在北京地区尤其严重, 与其它先进省市相比差距很大。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1 模板面要清理干净。1.2尽量采用刚度好
的大模板, 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 不留积水, 模板缝应拼严, 控制跑模, 防止漏浆。1.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 不得漏刷。1.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1.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 应不漏振不过振。
交通部在“关于在公路桥面铺装中慎用金属扩张网等加强工程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未作竣工验收之前不得对工程构造物表面进行涂饰。对高速公路上跨桥梁及立交桥工程确实需要装饰的应在正式竣工验收后安排, 对施工单位擅自装饰的, 监理和建设单位可拒绝支付, 对建设单位或各地自作主张装饰的, 竣工验收时要扣减质量评分”。
2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 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 究其原因, 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 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 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 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 均会出现此问题, 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2.1 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 按试
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2.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 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 以避免接茬处超厚, 压实不足。2.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 严禁超厚填土。2.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 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2.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 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2.6回填几种土时, 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 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 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3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 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 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 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 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 弯沉值过大。另外, 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 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 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 造成局部变形, 扩展成网状裂缝。预防措施有:
3.1 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
平, 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3.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 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 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 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 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3.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3.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 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 防止加热过度, 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3.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4 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 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 在桥台处形成台阶, 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 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
的回填材料, 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 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4.2对于桩柱式桥台, 应先填方, 待填方充分沉降后, 再修建桩柱式桥台, 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4.3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 并精心施工, 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4.4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4.5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5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 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 其下部构造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 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 经约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 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 后采取预压方式至使沉降稳定, 再调整纵断, 以满足使用要求。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5.1 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 对基底进行
加固。5.2设置白灰粗砂桩, 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 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 用木棍捣实, 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 填充料体积膨胀, 起到挤压土基作用, 提高了路基承载力。5.3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 将石灰和水泥混合, 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 然后摊铺压实养护。5.4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6 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 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 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 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预制T型梁, 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 导致压浆不实, 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 最终废弃, 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 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 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6.1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 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6.2灰浆的配合比, 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 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6.3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 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6.4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 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6.5每孔道应一次灌成, 中途不应停顿。
交通部还规定:“各项目施工、监理单位要加强预应力结构张拉后管道压浆的施工管理和控制。管道压浆的机械设备、灰浆质量、工艺过程必须完好准确, 施工单位的技术主管、驻地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对压浆过程的旁站监督, 重点检查压浆的充实度和饱满度, 今后凡检验压浆不饱满的构件不得投入使用”。
7 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 施工控制不好, 平整度衰减很快。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 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 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 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 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 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 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8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 或不重视〖CM (20〗路面基层, 或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 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 使用合格路用水泥和低碱含量水泥, 同时禁止使用小窑水泥。另外, 板块混凝土的过振, 会产生分层离析, 也将导致板块裂缝, 所以振捣时要注意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 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为防止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 可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 同时预留的伸缩缝必须符合要求。总之,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 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 才能使我们的质量有根本的改观, 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摘要:对于公路建设, 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 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推荐阅读:
浅析公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其预控01-07
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整改措施09-07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09-24
质量通病防控措施06-05
消除质量通病措施06-30
质量通病管理措施12-05
弱电质量通病措施12-13
工程质量通病防止措施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