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规矩

2024-09-24

中学生作文规矩(共11篇)

中学生作文规矩 篇1

现在有的中学生写文章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看似创新无拘束, 实则不伦不类。“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确实有理, 也符合一些人提倡的“淡化文体, 注重创新”的主张, 但是脱离了文章“规矩”的作文, 就像没有主干支撑的大树 , 松松垮垮, 脱离生活, 内容空虚。中学生大多处于写作“入门”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无法之中求得法”, 学习作文规矩。学规矩, 目的是打好写作基本功。梁启超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提出:“现在教作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技巧。……如何做成一篇文章, 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 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 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 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才有巧的可能性。”[1]这就是说, 作文必须先学规矩, 只有把握了“规矩”, 才有“巧”的可能。倘若没有规矩, 学生随意性、无序性的, 看似个性化的写作只会是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中学教师如何才能既“与人规矩”又“使人巧”呢?

一、与人规矩少不了模仿再创造

与人规矩, 就要注意模仿。说到模仿, 很多人会嗤之以鼻, 会援引“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类的例子, 把模仿贬得一无是处。这种偏见与反感的根源是因为人们对模仿有认识的偏差, 模仿不是片面地照葫芦画瓢, 而是借鉴与继承。古往今来的写作者深谙此道, 唐代王勃模仿北朝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 写出了《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句;李清照模仿韩偓《偶见》中“见客入来和笑走, 手搓梅子映中门”, 写出了“见有人来, 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的优美小词;鲁迅借鉴果戈理的《狂人日记》, 呐喊出了“救救孩子”的时代悲歌。由此可见, 模仿借鉴并非初学写作者的专利, 很多名家都热衷于此, 茅盾先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模仿显然不是简单的套用, 模仿应有层次性、阶段性的区别。在小学阶段, 模仿可以看成一种照葫芦画瓢的初级模仿, 如临摹临帖, 看字写字。中学阶段的模仿则上升到“似范其貌, 实取其神”的较高级模仿, 模仿中存在个人感悟和创造。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写作要求“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这种模仿注重“规矩”方面的习得, 写作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 向范文借鉴学习, 有意识地在语言修辞、写作技巧等方面下工夫, 懂得如何详略得当、构思立意, 逐渐习得作文章法, 悟得作文之道。通过模仿习得作文规矩之后, 再创造就成了可能, 再创造可以看成一种个性化的创造, 是“关乎天才”, 是“巧”的体现。

二、与人规矩既要实践躬行又要独立思考

南宋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其意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写作属于技巧性知识习得, 少不了反复多次写作实践, 实践乃是作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在中学作文教学实际中, 一些教师将作文教学过度简化, 没有把实践落到实处。这从中学生作文的内容中可见一二, 其内容大致可分两类:一类表现为脱离实际, 僵化而没有灵气, 或随大流无主见, 喜欢编故事说假话;另一类能说真话、抒真情, 但往往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作。为什么他们写出这样的内容?原因很简单, 缺少实践, 缺少素材。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建议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悲的是, 这里的“广阔空间”已经被限制为“教室”, 学生的身体与心灵都被禁锢在教室里, 写作的“源头活水”被遏制了, 写作的“渠水”则不会“清如许”, 学生写作内容空洞无趣就可想而知。

实践不仅指课外活动这一含义, 还指大量反复写作练习。《孟子·尽心章句下》中说道:“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 不能使人巧。”其意思是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 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写作如同工匠制作工艺, 也是一种技法的操练习得。假若写作的“规矩”是写作技巧和法则, 那么获取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写作练习。这个练习, 当然就是实践。练习切记盲目性, 而是要带着领悟和思考。古语有云,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修行少不了个人领悟和思考, 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初级阶段, 不能向更高一级的技巧上前进。实践可以使人熟能生巧, 更多的是要在理解上的熟练, 这样获得的规矩才更加深刻, 才能更进一步实现个人创造, 达到“巧”的可能。

三、与人规矩需要激发兴趣, 涵泳其情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是学生心智的体现, 是认知情感积郁在胸, 有感而发, 最终喷薄而出的过程。朱自清先生说:“古人作一篇文章, 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 发自他的胸腑, 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在文字里隐藏着他的灵魂, 使旁人读了能够与作者共感共鸣。”[2]如何让学生有浓厚的感情呢? 要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对写作“乐之”、感兴趣呢?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以成功激发兴趣。成功带来的喜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会让人产生满足感, 使人心情愉悦。因为这种强烈的刺激, 很多人会不断追求成功, 继续学习,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不断开发潜能。写作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比如因材施教, 给不同学生设定不同学习目标, 只要学生达到量身定制的目标要求, 就是成功, 就给予肯定与表扬。定期举办征文比赛, 成立文学社, 出版文学杂志, 推荐优秀文章发表, 对优秀作文进行表彰等, 这种成功激励法对兴趣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是相当有益的。

2.以阅读发展兴趣。阅读与写作就像孪生兄弟, 阅读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学生写作内容的丰富与否。中学生阅读教材所获得的知识远远无法满足写作的需要, 很有必要通过课外大量阅读“充电”。阅读多了, 知识自然丰富, 写作就有话可说了,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当然, 阅读少不了教师的指导, 书籍浩如烟海, 质量参差不齐, 教师要有慧眼识珠的本领,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作品, 达到开卷有益的效果,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旺盛的写作热情和浓厚的写作兴趣。

3.以真情引导兴趣。写作不仅是文字的堆砌, 更是利用文字表达情感的形式。父母给予生命, 这是浓厚的亲情, 儿女需要有“乌鸦反哺, 羚羊跪乳”的感恩之情;祖国和人民构建了和谐美好的社会, “泛爱众, 而亲仁”,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我们要有舍“小我”, 成“大我”的奉献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情感这一条件,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善于、乐于用文字抒发真情实感。

总之, 教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与人规矩”, 就是让学生打好写作基本功, 只有学好规矩, 才能作巧, 才能创新。就像婴儿学步, 其终究是从蹒跚开始的, 一开始就想奔跑, 肯定是要摔跤的。“与人规矩”的方法还有很多, 教师能给的可能只是章法规矩, 更多的需要学生思考领悟。师生需要双向互动, 共同进步, 这样才有利于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要:写作规矩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中学作文教学要注意“与人规矩”, 鼓励学生模仿再创造, 由低级的照葫芦画瓢到独立的个人创造;强调实践, 多参加课外活动积累素材, 进行大量反复写作训练, 多领悟思考, 加深学生理解;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用文字抒发真情实感, 涵泳其情。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与人规矩,使人巧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著作文入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7:4.

[2]朱自清, 张圣华.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86.

中学生作文规矩 篇2

刚走进校门,只见一个披着黄头发、带着大耳环的女中学生。她见我们穿着朴素,又见我们看着她,便瞪着杏眼说:“看什么看,没见过蔡依林新装啊!”我心想:这是什么学生啊!”我们继续往前走,只见到一大堆女中学生一边走着还一边听着MP3,嘴里还不时哼着几句歌词。我和表姐凑上去问他们干嘛?其中一个女生吃惊地望着我们,说:“天啊!你们不知道今天是周杰伦的birthday吗?我们赶着和另一群FANS去参加他在广州举行的生日party吗?”说到这里,那女孩早已热泪盈眶:“今天终于可以见到mydearsuperstar!”这时我才注意到他们的衣服后面都写了“周杰伦,我爱你”“杰伦哥,最近好吗?”等话语。天啊!我拉着表姐的手飞也似的逃走了。

再往前走几步,我就看到了几个“外国人”,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打听过才知道,原来他们正在为一场“走SHOW”做准备。他们还说作为新一代的“莎丽娜”,这些条件是必备的。

中学生作文规矩 篇3

【关 键 词】 构思意识;编写提纲;课文结构;口语训练

今年小升初的面谈让很多学生及家长开始重视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培训学生过程中,我发现一遇到面谈最后的演讲、口头作文、问答、论述等大题目,甚至连优生也会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苦苦思索。后来在批改学生作文、周记中,我又发现很多学生作文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流水账、结构混乱、内容前后重复或矛盾、详略不分。这些在写作和表达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与教师指导作文是否充分、得当,学生课内外阅读是否丰富,学生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写作技巧的运用等因素有关,是否还有什么问题阻碍着学生有序得当的表达,而我们没有发现呢?结论是:有,那就是学生的构思意识、构思能力的训练指导还没有普遍被重视。

什么是“构思”?百度百科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定义:构思就是神思,是一个呈现系统性、有中心及层次的、物化的整体性思维活动。构思是写作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嫁接与审题选材与表达成文之间,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晋人刘勰在我国古代集大成的写作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神思第二十六》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文中的“神思”即“构思”,这段话点出了写作之前构思的神、妙、深、远。古人就已经知道了构思对于写作的重要,而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多地放在学生写作的能力、技巧、方法等有形的上面,而忽视了能化无形为有形的写作思维活动——构思。导致了学生在写作之前,对自己的文章缺乏一个整体的构想和把握,没有篇章意识和结构意识。一想到可以写什么内容,就匆忙下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遣词用句的细节方面。所以,有时写着写着,文笔信马由缰,就偏离了主题,连自己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在口头作文的表达中,就会更容易混乱,说着说着,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借用梳理课文结构来渗透构思意识

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且深刻异常的。这种阅读不仅是广泛的课外阅读,还包括被精心选编在教材内的——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得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扩充我的知识,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这种“经验”“能力”就包括写作经验、写作能力。

课文是写作的范例。通过对一篇篇经典课文的诵读、理解、模仿,可以使学生从作者的创作思路之中,得到启发,获得一定的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老师在作文课上把作文构思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来讲,学生会觉得生涩难懂,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们常常说老师的教育应该“春风化雨”,我们又常常说“读写不分家”。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以它们为例子,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作文构思,它有什么好处。

二、巧用口语话题,训练学生提高构思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所以,我们的教材常常就是把口语交际和单元作文放在一起,有的单元甚至话题就是作文题。如果在口语表达中也重视对学生构思能力的训练,那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可是大概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却并不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其实,表达交流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体现,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看,他的口头交流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越他的书面表达能力。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将来从事的工作都需要专业写作。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你都要和人交流,你都要说话。介绍说明时,我们需要使用条理清晰、表达严谨的语言。交流辩论时,我们需要使用丰富灵动或有气势的语言。安慰劝告时,我们要使用温暖幽默而又优雅的语言……语言的交流表达反映着我们的思想、底蕴和理念。口语表达,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种事关个人人生成败和人生幸福的重要能力。

所以,一名负责任的语文教师,不能不关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小升初面谈的背景下,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完整、条理、具体就更加迫切了。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发现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上下足了功夫,学生的进步不明显,很多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乱七八糟,不成条理。如果,老师在指导中更多的向学生强调“先构思再叙说”,那么口语表达的乱象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

三、活用作文指导,强化学生写作提纲撰写

作文指导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审题之后,就要教授学生列写作提纲的方法,训练学生选材、组织材料和布局谋篇,让作文既有自己的个性,又具备一定的行文规范。

如果学生没有构思意识,没有列写作提纲的习惯,那么在考试写作文时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导致扣分严重。考场作文,一般来说时间很紧张,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打草稿,因此,我班大部分学生写作文,往往对想写的材料不做全面安排,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他们这种随想随写,随写随想的情况,就很容易造成条理不清、层次混乱、详略不当……要想让学生在作文时节约时间,少走弯路,避免或减少刚才所说的种种毛病,我在平时的作文指导时,就注重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他们可以事先大略考虑一下:选取什么材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要写得详细,哪些材料可以简略,文章分几层意思来说,前前后后怎样把材料连贯起来,然后列个提纲,那样写起来就比较顺利,往往可以做到执笔写作时一气呵成。而且,在写作前运用写作提纲有助于理清思路、巩固记忆,使学生不至于把原来准备写的某些内容忘掉,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又可以把作文写得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怎样指导学生编写提纲呢?这要求学生编写的提纲内容要简明,语言要准确。“简”,就是简单,没有多余的话;“明”,就是清楚明了,一看提纲,就了解全文的布局,各部分内容及详略安排。我们通常在做事时会制定一些计划,然后按计划实行。

作文提纲大体上包括以下内容:1. 作文题目;2. 文章中心;3. 材料安排(即段落层次)编写写作提纲,要注意大以下几点:①提纲既不要太详细,又不要太简单。太详细了花费时间,太简单了又不能起提示作用;②题材、中心思想、材料要配套、统一;③顺序必须是经过仔细推敲,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有精心安排;④提纲列好后要整体看一看,该修改的地方要修改。

在毕业复习的时候,由于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我一般在课堂上出示作文题目和要求后,就只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不要求作文。我觉得这种复习方法很快捷,因为编写提纲实际上是从审题到布局谋篇进行构思的全过程,不写成文章便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集中精力考虑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这样既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思维,既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办法,又能互相学习,提高审题,选材和立意的能力。学生对自己的提纲感觉满意了,再进行作文。同样,在指导面谈中的口头作文、演讲等论说性的题目时,我也是先引导学生构思一个简要的问题纲要,再组织语言和内容。

作文也好,口语表达也好,都是从学生的真情实感出发,由心中流淌出来的,引导学生构思和列提纲,只是让这股清泉水到渠成,并不是限制和束缚。由于小学阶段跨度较大,在高年级,尤其是到了六年级再引导学生构思和列写作提纲可能更符合学生实际。

【参考文献】

[1] 蓝耿星. 写作教学应让学生学会构思[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3).

[2] 时玉和. 谈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构思[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

中学生作文规矩 篇4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3A课本英语文字很少,五彩缤纷的图片却很多,使学生初学英语时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听录音,理解录音内容,进而正确模仿。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动、逼真,学生听来饶有兴趣。这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老师的发音,边看老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还要在教学上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要多用“有意点叫”、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老师问某生:“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Is your mother a teacher?”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How old is he?Where is he from?Is his mother a teacher?”又如,请一个学生用英语自述,然后让听的学生按此内容相互问答。还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等,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良好的说的习惯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师爱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

其次,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单词教学时,无论是个别还是全班拼读(拼背)单词,都应要求学生先读一遍单词,再拼读字母,然后再读一遍单词。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良好习惯,有益于学生认读单词,正确拼写单词。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说”英语与“读”英语有相通之处,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学生朗读英语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一般来说,教授新课之时,不宜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材料时,须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读,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朗读效果好。

四、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书写姿势、方法正确,规范书写,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小学生在学英文书写前,已学会汉字及汉语拼音的书写,且已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这对学习英文书写有利也有弊。就书写而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点。对于书写的坐姿、握笔方法,两者要求相同。而汉字与英文在书写上差异很大,英语教师必须利用学习正迁移,防止学习负迁移,对学生英文书写进行严格的训练。

时至三年级,仍有部分学生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英语书写时及时纠正,不能放任自流。要让学生明白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会影响身体健康,影响书写质量与速度,对今后学习不利。教师要启发学生加强自我督促意识,保持正确坐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书写教学一开始,学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按照规范笔顺书写,保证单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正确。中国学生由于写汉字的习惯,竖直横平,有棱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书写英文时,常出现直、方、角现象。对此教师要运用“比较法”教学,及时指正。随着学习的进展,教师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单词、句子、段、篇的书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切实做到英文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中学生规矩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xx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五四精神,做一名守纪律讲道德的中学生》

刚过完五一小假,我们又迎来了五四这个特殊的节日。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节日。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1919年的 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有的同学穿拖鞋,有的同学偷偷地躲在学校的某一个角落吸烟,有的同学带起了耳环染起了发;还有的同学一到上课就睡觉??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严重地危害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

这些不良习惯为什么会产生呢?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完全没有自觉性,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随心所欲;也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纪律太严,完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也有同学认为那是酷的表现??,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不良习惯都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表现。我们在学校里,只有在校风校纪的约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如果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恶习,今后走向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如果这些不良习惯不及时改正,就会误入歧途,小错就会酿成大错。

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学校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学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学的人,一个守纪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高尚的人”。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那就让我们现在作一名守纪律讲道德的中学生,将来作一名有素质的好公民!篇二:中学生演讲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中学生演讲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中学生演讲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是没有圆规和尺子就不能作出方和圆来。我们生活的社会也是由无数个方和圆组成的,而作出这些方圆的便是法律规则。大家都知道,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我们人生追求的较高境界,而不违反法律法规则是我们行为的最底线。

我们生活中违法乱纪的现象有很多,如:同学间发生争执时,就破口大骂、大打出手;有的大同学向小同学索要钱财;有的故意破坏公共场所的桌椅、打碎路灯;有的走路不靠右侧通行,随意破坏交通规则;有人随意践踏草坪、采摘花朵、污染环境;还有的未经人家允许私自拆毁他人信件、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这些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自我约束,任意妄为而造成的。亲爱的同学们,守法与犯罪只是一步相隔,当冲动来袭,不妨告诫自己:冲动是魔鬼;当无边的欲望袭来,不妨告诫自己:人不可能拥有一切。我们要在平时多听家长和老师的教会,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有错即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让自己迈进错误的深渊,而使自己终身后悔,请同学们在心中时刻铭记:只有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能够自律,才不会给我们的家人、朋友,更是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自觉维护校规校纪,能够知错就改,为我们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让我们大家都能每天幸福的生活!篇三:2015年学生讲规矩守纪律演讲稿 2015年学生讲规矩守纪律演讲稿 中学生讲规矩守纪律演讲稿_篇一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良好的纪律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保障。在一个有良好校风、班风的环境中,必然受到良好风气的熏陶。一个纪律涣散的集体,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学习也就得不到保证。因此,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秩序,必须依靠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纪律来维持。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把遵规守纪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举止当中。

第一,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习惯。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共同打造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

第二,注重仪表,文明用语。

周恩来说过:“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学生衣饰应朴大方,活泼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烫发,不染发,不戴任何饰物,不化妆。同学交谈,不说污言,秽语,态度应真诚、坦率。

第三,遵守社会公德。

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维持公共秩序,保持优美整洁的公共环境。遵守社会公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要争做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前,学校中仍存在少数违纪现象,我们必须坚决制止。有的同学严重缺乏教养,出言不逊,动手打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有的同学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出入网吧,彻夜不归,既影响了学习,也是严重的安全隐患;个别男生喜欢抽烟喝酒,这一现象既严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对身心健康也极为不利。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学生不遵守学习纪律,上课迟到早退,不假而归,上课睡觉损坏公物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以上种种违纪现象,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应当注意的,希望我们全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同时全校同学之间应相互监督,对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及时检举和制止,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社会的蓬勃向上靠秩序,球场的酣畅淋漓靠规则。同样,我们要在学校斩获学业,满载而归,更应该为遵守校规校纪。

也只有真正守本分,遵规守纪,才能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才能真正的完善自我。

用坦诚的目光审视自已,通常是很痛苦的,也是很可贵的,人不可能各个方面都很完美,毫无缺点,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自我反剩

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时刻牢纪安全,严格遵守纪律,养成良好习惯,共同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环境。预祝同学们在下半学期里学习进步,全面发展。谢谢大家!中学生讲规矩守纪律演讲稿_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xx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五四精神,做一名守纪律讲道德的中学生》

刚过完五一小假,我们又迎来了五四这个特殊的节日。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节日。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1919年的 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有的同学穿拖鞋,有的同学偷偷地躲在学校的某一个角落吸烟,有的同学带起了耳环染起了发;还有的同学一到上课就睡觉„„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严重地危害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

这些不良习惯为什么会产生呢?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完全没有自觉性,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随心所欲;也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纪律太严,完全限制了他们的 自由;也有同学认为那是酷的表现„„,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不良习惯都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表现。我们在学校里,只有在校风校纪的约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如果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恶习,今后走向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如果这些不良习惯不及时改正,就会误入歧途,小错就会酿成大错。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学校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学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学的人,一个守纪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高尚的人”。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那就让我们现在作一名守纪律讲道德的中学生,将来作一名有素质的好公民!篇四: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演讲稿 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演讲稿

今天我站在这里,与同学们学习我们身边的模范---------武文雪。她在各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她的成绩有目共睹,在级部遥遥领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在中,更是我们学习的标兵。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武文雪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我想,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加入到自律者这个行列中来,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环境都会大大的不同。自律并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益,在几年后,当我们陆续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走上社会的时候会发现它对于我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还是学生时,犯了错误我们还有再来一次,从头开始的机会,可是在社会上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误或者错误负责,承担后果,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让我们互相监督,做到自觉自律,为目前的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也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新的一天里,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今天的奋斗是为明天的成功。社会需要的是合格的人才,合格的人才来自合格的学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呢?是不是象很多人所认为的“学习好就是优秀的学生”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人们正常的生活,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与此同理,在学校里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学生,最基本的就是应该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因为这对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要敢于吃苦,做事情要有恒心。他们教我们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礼貌待人。然而,随着我们年龄渐渐增长,时光的流逝也带走了童年的稚趣,长大与成熟,我们的心灵是否依然洁净?

我们扪心自问,重新好好看看《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后,你、我、他、她,我们又有谁能完全做到了呢? 是的,或许你会说:“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然而同学们,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努力做,我们又怎么能够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只有努力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才能有正确的道德选择与正确的道德行为能力,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中学生。篇五: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演讲稿

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演讲稿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学校在上学期成立了自律委员会,目的就是为了能督促和鼓励我们自觉自律。它并不是一个要一批同学来管理其他同学的组织,而是一个促使大家互相监督,做好自律的一个新的学生团体,只为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保持良好的秩序。作为自律委员会的一员,我相信每位成员都和我一样,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律这方面给大家帮助,为大家服务。

要自律,当然要有具体的要求。在配合现在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方面,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在学习方面,我们一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二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我想,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加入到自律者这个行列中来,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环境都会大大的不同。自律并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益,在几年后,当我们陆续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走上社会的时候会发现它对于我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还是学生时,犯了错误我们还有再来一次,从头开始的机会,可是在社会上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误或者错误负责,承担后果,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让我们互相监督,做到自觉自律,为目前的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也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新的一天里,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今天的奋斗是为明天的成功。社会需要的是合格的人才,合格的人才来自合格的学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呢?是不是象很多人所认为的“学习好就是优秀的学生”呢?

其实这样的想法太天真单纯而且是错的。毫无疑问,在学校里,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因为,只有学会做人,才会更好地求知,才会创新,才会进步。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人们正常的生活,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与此同理,在学校里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学生,最基本的就是应该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因为这对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从小,父母就教育 我们,做人要诚实,要敢于吃苦,做事情要有恒心。他们教我们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礼貌待人。然而,随着我们年龄渐渐增长,时光的流逝也带走了童年的稚趣,长大与成熟,我们的心灵是否依然洁净?

我们扪心自问,重新好好看看《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后,你、我、他、她,我们又有谁能完全做到了呢? 是的,或许你会说:“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然而同学们,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努力做,我们又怎么能够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呢?

中学生作文规矩 篇6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无论是机场,还是火车站,都有特殊的服务窗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与自己相对应的窗口办理业务,为什么旁边明明有空闲的窗口,大家宁可排队都不去用呢?这就是我要说的“太规矩”。

“太规矩”就会跟风,大众化,与别人一样。

营销需要创意,营销需要差异。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必须与你的竞争对手产生差异,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在商战中比别人领先,比别人的业绩更辉煌。

规矩就是按着固定的模式做事,如果我们的营销策划、营销方案、营销手段等都是按着市场固有的套路走,就显得毫无新意,没有新意的营销,在浩如烟海的营销广告中,又怎么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又怎能实现庞大的客流量?没有客流量,又哪来的成交量?

营销就是一环扣一环的事情,第一环就是先要吸引消费者,引起他们的注意,做不到这一步,很难实现后面的流量、成交。

各位商界的朋友,你的营销差异化了吗?

回顾自己所做的营销活动,自己以前有没有做过?竞争对手有没有做过?如果有,请你放弃,如果没有,恭喜你,将在下一轮商战中胜出。为什么要差异化?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抓住消费者的感觉,感觉可以引导消费者产生行为。

营销是“人”来做的,要想营销思路有创新,有差异,必须要“人”不规矩,规矩的人做规矩的事,只有不规矩的人,才能做“不规矩”的事。这里我想提到的是,部分营销企业,对于销售人员“监管”极严:上班每天打四次卡(早上上班一次,中午下班一次,下午上班一次,下午下班一次),销售人员外出一会,要详细写明请假条,几点外出,几点必须归来。这一类企业主,还整天期望自己的销售人员创造辉煌的业绩,各位朋友,你觉得可能吗?销售人员如此的“规矩”,也只能做出“规矩”的事。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被教育要“规矩”,因此大部分人被规矩给“规矩”了。无论任何人,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在生活中,工作中去创新,否则就会“OUT”了,成人如此,教育小孩也当如此!

中学生作文规矩 篇7

许文钧老师在讲课时认为, 赵氏及成式这种大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不仅行之有效, 颇具古风, 而且亦适合于对于国家的治理。他举例说:“赵家班的成员没有离婚现象, 因为师父定下规矩不允许。而且在赵家班里, 就像在一个大家庭, 每一个人的吃穿冷暖, 婚丧嫁娶都有人管, 没有人是孤立的。但是一旦你违反了这一规矩, 那么对不起, 你将被清理出门户。”他还举例:“成家班在拍摄电影时, 片场里秩序井然, 干净整洁, 这都得益于整个成家班人员的高效与纪律。”许老师认为, 中国不适合于所谓的全民民主, 民主必将带来更大的混乱与无秩序, 而诸如成家, 赵家这样的方式倒是很适合。他说, 中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 来维护中国的秩序。许老师这样说, 我亦不觉奇怪。因为我向来知道他对中国古代社会是怀有强烈感情的。

不过, 我听后的第一反应是, 这难道是鼓励皇帝, 或是独裁的存在吗?抑或是对于开明君主一厢情愿的憧憬?就像康有为, 梁启超?我们且不论中国近代经历鸦片战争之后, 皇室式微, 几经变法图存, 到后来民国时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的学习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 改到现在, 中国都不知道何去何从。而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却早已是所剩无几, 且面目全非了。当今中国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道德信仰缺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文化的混乱。

让我们继续回到许老师的命题:中国是否适合于大家长式的充满规矩, 秩序, 威严的治国方式呢?

其实秩序, 或规矩原本有很多种:有封建社会的秩序, 资本主义民主秩序, 社会主义民主秩序等等。秩序是由人定的, 当然得由人来遵守, 人来维护。赵家班, 成家班就像一个小社会。赵本山, 成龙就是秩序的制定者, 他们的徒弟或成员会自觉地维护, 因为这个秩序关乎他们每个人切身的利益。就像许老师所说:“你好, 我好, 大家好。”当然了, 船小好调头。中国, 泱泱大国, 要做好这个大管家, 制定好政策, 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 绝非易事。所谓众口难调是也。其实中国历史上不乏类似于赵, 成这样的成功例子。比如秦, 秦人制定了严格的律法, 兵役制度;于是秦人以战功为荣;大家都是战士, 生产者, 战斗力怎有不强的道理?还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时期的中国, 他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秩序维持者, 人心所向, 所以他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令人无法想象的军事奇迹, 政治奇迹, 建设奇迹, 外交奇迹。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由此看来, 一个好的秩序, 或者上升为制度, 必须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只有这样, 秩序里的人才会自觉去维护。无论是赵本山, 还是成龙, 一旦这两个家长倒下, 他们的班底也会瓦解。正如树倒猢狲散。再譬如黑社会的模式, 黑老大一旦毙命, 这个团体或势力很有可能也会随之瓦解。黑社会里, 也会存在诸如“禅让制, 世袭制”这样的传统方式来延续其团体利益的维持。但似乎, 这样一个“首脑”人物似乎是不可或缺的。而其弊端却是显而易见的。

当文明进程走到今天, 我们不应再存有“救世主”的意识。因为再伟大的人也有局限性, 也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他也会犯错误, 他会凌驾于制度之上。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科学正确的制度, 这样一个制度由一群人在领导, 他们是真正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 实施民主的选举,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制度前提下, 谁当这个首脑都可以。因为是制度在引领民众, 而非个人所为。其次, 身在其中的民众自觉拥护, 支持这样的秩序。这样的制度才真正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我想, 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

摘要:本文是通过作者在一堂中文课上, 由老师的一句关于“赵家班”的经营模式是否适合一个国家的发展而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此文就是通过赵本山的赵家班和成龙的成家班为引子, 进一步推过到对中国从古至今文化的思索, 进而发出对中国文化中的规矩与信仰的慨叹。

“规矩”与“天性” 篇8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是什么问题呢?

王老师: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学校班级管理的培训,专家在培训的时候向我们特别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天性”,要让学生“自然生长”“自由发展”。我觉得专家说得挺好的,但真要让我按照专家说的去做的话,却又感到迷茫。

周博士:您是哪里觉得迷茫呢?

王老师:我担心一旦尊重儿童的天性,课堂就会失去控制,就会乱套。

周博士:您多注意班级管理不就行了吗?只要管理到位,课堂是不会乱套的。

王老师:可是专家说了,教师因为管理得太多、太严,所以压抑了儿童的天性。要解放天性,自然就不能加强管理呀。

周博士:您可能误会专家的意思了。班级管理不是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的问题。该管的地方,不会存在管理过多、过严的问题,而是一定要管的;只有那些不应该过分约束的地方,才需要少管、不管。

王老师: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周博士:我们打个比方来说。自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词吧?可它并不是无限度的、绝对的,而是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框架范围之内。比如说,一个人有四处走动的自由,但是当他过马路的时候,他不能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而是必须看红绿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我们不能因为对自由的强调,而否认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王老师:的确如此。可是这和儿童的天性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加强管理,儿童的天性怎么发扬呢?

周博士:儿童的天性就像自由一样,听起来是很美好的,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它也需要有一个界限,需要有一个度。天性不等于随性。一个人的天性是多方面的,但不是都值得尊重,都需要发扬。你想想看,不压制天性就是允许学生在别人讲话时不注意听或随意打断吗?可以心情好就跟老师打招呼、心情不好就谁都不理吗?可以把自己的东西随意乱放不爱护教室的卫生整洁吗?这些就是我说的“该管的地方”,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永远不能放松的。

王老师:我好像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想告诉我,儿童有爱玩的天性,但是在学校里面,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是要遵守校规校纪;儿童也有自己的情绪,但对他人应该表现出尊重和礼貌;儿童也有说话的权利,但在课堂上不能想说就说,而是要遵守课堂纪律。我们要让学生首先学会遵守社会准则和规则,因为孩子长大过程中是必须学会做人及社会的基本道德底线的。

周博士:就是这个意思。儿童天性的发扬,不是无限度的、随意随性的发扬,将天性等同于随性,那就误解了专家的意思了。

王老师:可是,我们经常说,某人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敢于不走寻常路。按照您的说法,儿童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在规矩的范畴之内,他还怎么打破常规呢?这样会不会把孩子们取得成功的路子给阻断了?

周博士:我觉得您多虑了。您应该听说过高斯的故事吧?高斯是个数学天才,他在计算从1加到100的时候,不是按照惯常的做法,从前往后依次计算;而是打破了常规的计算方式,发现1+100=101,2+99=101,3+98=101,以此类推,总共50个101,将50乘以101,很快就得出答案是5050。这就是我们说的打破常规,是思维和方法上的开拓与创新,用常人没有想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高斯有没有不遵守课堂纪律呢?没有,他在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做题,只不过用了一种不一样的方法;他有没有不尊重老师呢?也没有,他并没有把老师轰下台,只是告诉老师自己的解题思路而已。他已经打破了常规,但依然在必要的规矩范围之内。

王老师:我们鼓励学生在思维上敢于不走寻常路,但并不是要他们在行为举止上违反纪律;我们鼓励学生在方法上有奇思妙想,但并不是提倡他们在一言一行上和社会规范背道而驰。我们要让学生爱思考的天性得到发扬,但言行上的规矩也要能够保持。不讲原则的一味“尊重”,其实就是放纵”。

周博士:嗯,就是这个意思。“规矩”并不会压制孩子的天性,当我们不再把“规矩”和“天性”对立起来的时候,或许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到位了。

王老师:好,周老师,我明白了,谢谢您的指导!

老规矩 篇9

我记得小时候挨的叱责大部分都是因为不规矩了, 比如见人不叫了, 见人不叫被大人认为是最没规矩的表现, 所以我的记忆里总是被母亲拉着叔叔阿姨大爷大妈爷爷奶奶地一通叫, 稍有迟疑就可挨说。但男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 看见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有点儿叫不出口, 我小时候在军营长大, 遍地都是刚刚当兵的“解放军叔叔”, 凡是穿军装的我就得叫叔叔, 许多时候叫得我内心郁闷。

可母亲说, 这是规矩。自古就是这样, 人有辈份, 不论岁数大小。这是在城市, 还是在部队, 如果在老家, 比你岁数小的备不住还是长辈呢!我想想也是, 祖父, 父亲, 我都是长子, 心里感觉大, 实际辈份小, 过去有句俏皮话, 别看萝卜小, 却长在背儿 (辈儿) 上, 说的就是这层微妙关系。

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太快, 许多东西不经意间就丢了, 丢了还往往不知。加之这个世界像决了堤的围堰, 沉渣泛起, 鱼龙混杂, 想保住些好的有用的没那么容易。我们处于社会裂变的节点上, 好坏优劣善恶往往都是共同而生, 保持住好的不容易, 增加些恶习稍不留神就既成事实。古人说, 积善似垒土, 纵恶如弯弓。积累善行如用锹垒土, 一点一滴进行, 形成的大山才会日久天长;而纵容恶行如同弦上之箭, 思想稍稍放松一下, 恶就是离弦之箭, 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规矩得老, 这“老”是时间的检验, 这“老”是文化的磨合, 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古老的民族过去的规矩一定很老, 老到无从追根溯源。

发展需要懂“规矩” 篇10

社会上积极呼应“规矩说”。工艺美术行业是轻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官员挤进书画艺术及工艺美术界并涉嫌腐败案件, 以及一些工艺美术人士正积极准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热潮,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展会上, 工美行业组织的一位老领导向工艺美术师们提出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要靠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而不是其他什么旁门左道来迎接未来的相关评选;轻工信息中心领导也向工艺美术师们提出要讲求社会信用、积极弘扬正能量的要求。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发展需要懂“规矩”, 个人、企业、行业概莫能外。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需要知晓“规矩”、懂得“规矩”, 更重要的是遵守“规矩”。近期, 淘宝与国家工商总局之间的事件, 以及美国律师团要在美国起诉淘宝的事件, 多少暴露了企业在这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而那些在网上销售假冒产品的商铺, 以及为商铺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制造商, 则更是没有“规矩”。

国家近期出台包括整治互联网微信号等一系列举措, 都表明中国正进入一个讲“规矩”的时代。不守“规矩”, 后果就会很严重。特别是轻工消费品行业, 企业不守“规矩”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严重的还会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懂规矩、守规矩就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底线。

规矩与方圆 篇11

顾景舟把自己的制壶工具拿出来,摆成长长一列,像冷兵器时代的战具,完全可以当工艺品来欣赏。

他有一把德国造的“什锦锉子”。小巧、灵便、锋利。这是他当年在上海买的,非常好用。关于工具,顾景舟说,每个人不必完全一样。因为,各人的手势、力气、习惯不一样。但有一点,必须一样,那就是,得用。“得用”是一句宜兴方言。得,得手、顺劲、应心;用,不仅要好用,还要耐用。

顾景舟授课自有方圆,各种工具俱全。一字摆开,洋洋洒洒。那做一把壶,具体要用多少工具?顾景舟的一把掇只壶,用了二十多道工序,一百二十多件工具。这一百二十多件工具,只用来做掇只壶。如果,换做另一种壶,那工具就要重做。为什么?因为,壶不同。

等到学做工具这一课结束了,徒弟们发现自己手里不知不觉积累了一批得心应手的各类制壶工具,精美,得用。

成型工艺,是从捶泥开始的。都以为捶泥充其量就是用木槌,花力气把紫砂泥块反复捶打而已。实际上捶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捶好的泥,有张力,有呼吸。“泥门”全开的泥,状态最好,用来做壶也是最好的。

泥怎么捶,大家要看仔细了。顾景舟只教一遍。

但见平时斯斯文文的他,一旦举起那重重的木槌,先是举重若轻,由慢转快,纷如雨点,影劈落江。慢慢地,灯草千钧、疾徐有致、水落石出。经过一番捶打,再把紫砂泥抓在手里,干湿、硬烂恰到好处,真有一种放手便会游走的感觉。

不管泥捶得怎么样,有一点,徒弟们是记牢了,如果壶有生命,首先是从泥开始。泥能活,壶方有命。

顾氏一脉的传人,永远记得顾景舟对制壶秘籍的理解:制壶时,艺人的心性、气质、手感、精神状态,会毫无保留地融入壶中。即便是同一个艺人,同时制作的几把同一款式的壶,也会因为此时与彼时手感的不一致性,心境、状态的不一致性,而产生微妙的区别。

他教徐汉棠做牛盖洋桶壶,告诉他,壶体要正直而刚劲,这跟做人是一样的。你要想着,做壶,就是做自己的人品,要像洋桶壶那样毫无遮盖地正直;言行要像洋桶壶一样规矩、讲道理;说话,要像洋桶壶那样出口成章、滴水不漏。

顾景舟又说:会做壶,没什么了不起,关键要把气势做出来。

徒弟们最感荣耀的事情,莫过于能得到顾景舟做的工具。一整套制壶工具,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绝大部分徒弟不敢存有那样的幻想。最得意的弟子,不光能得到他亲制的工具,还能得到他制壶的“尺寸”。

制壶的“尺寸”,实际就是一种秘不宣人的“秘籍”。一把壶的各个部位,是否呼应、协调、和谐,都是由一个个最合理的“尺寸”构成的。顾景舟在长期的制壶实践中,对诸多壶品的制作,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尺寸”。包括泥料的收缩率是多少,泥料干湿度的掌控,以及壶体各部位的搭配,线条的走向、成型的角度,在他给出的“尺寸”里,都有权威的诠释。其准确性,一丝不苟,不容置疑。因为,“尺寸”里的每一个数字、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角度,都经历了无数次实践,包括窑火的冶炼。

顾景舟的尺寸,全是用几何三角原理制成的。简洁、精准。他留给徒弟们一句话:“跟我的人,无文化者得我技,有文化者得我艺。”

上一篇:新感觉派下一篇:人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