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原因(精选10篇)
失业原因 篇1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人口基数庞大, 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明显, 就业压力特别紧张, 很长时间以来, 失业困扰着我们的社会, 给人们心头留下巨大的阴影。我国的失业问题是总量均衡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经济社会体制问题。失业现象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难题, 失业的发生在人类历史上有其客观必然性。本文主要就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失业问题,人口过剩,城乡二元社会
一、失业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目前如此严重的失业情状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 既有数量因素, 也有质量因素;既有国内因素, 也有国外因素;既有长期因素, 也有短期因素;既有体制因素, 也有技术因素。概括起来说, 我国的失业问题是总量均衡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经济社会体制问题。
1. 相对过剩人口是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并以其为主要内容和标志, 包括先进技术的采用, 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发明创造。一方面, 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 提高了生产效率, 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劳役中解脱。这是我们那些为了获取基本的物质需求, 在劳役中苦苦挣扎的祖先曾经先梦寐以求的。对整个人类来说, 这的确是个伟大的进步, 因为人们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 得以从事他们喜欢的事情。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和强度, 许多以前由人工来完成的某些工序甚至整个工作流程都用机械来完成, 或者, 以前需要大量人力的操作, 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现, 现在只需要少量的人力即可。各个因素都导致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对劳动需求的减少, 从而使一部分劳动力失去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机会。这部分劳动人口在被新的部门接纳以前, 便处于闲置状态。对于个人来说, 这种闲置也许是短期的, 但从全社会看, 总会存在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滞留于失业状态中。可见,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包含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 从而, 必然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减少或相对减少。
2. 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80%左右的发展中国家, 9亿农村人口、19亿亩耕地, 地少人多矛盾十分突出, 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低于工业部门, 而且其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如果从农村中转移出一部分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 农业产值将保持不变。因此, 在这样一个二元结构的经济中, 对工业部门来说, 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只要工业部门投资和扩大, 农村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劳动力。但是,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 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我们不仅存在发展经济学描述的“现代的”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 而且还存在着与这一经济结构交错在一起的“二元社会结构”。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 国家陆续建立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制度、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14项制度, 僵化的城乡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相关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的影响
处于体制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明显的垄断性失业和非自愿性的“制度性失业”。这部分失业是在市场制度尚未成熟, 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的改革尚未完成、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分离的传统就业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经济的信息透明度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经济开放中的劳动力输出管理体制及流入劳动力的监控体制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发生的。
4. 分配格局不合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转型中, 分配领域正在完成着双重过渡由平均分配向差异分配过渡, 由政府分配主导向市场分配主导过渡。在这种分配逻辑转轨过程中, 计划的余威和市场的力量共同作用, 按权力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互抗衡, 出现了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分配公正缺失问题。经济转型合成了我国当前的四种分配差异, 即城乡分配差异、地区分配差异、企业分配差异和个人分配差异。四种差异主要分别源于生产力分配不平等、机会分配不平等、权利分配不平等、积极性与消极性分配不平等。宏观传统分配力量对城乡、东西、垄断与竞争行业、贫富群体的宏观分配存在逆向调节问题, 即调节没有缩小差距, 反而有加剧财富集中的效果。
二、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思考
1. 影响分配和就业的社会制度:
劳动就业安置不光是一个有关经济组织的事, 它还与社会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纠缠在一起。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实现和消费彼此牵连、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现在这样一个过剩经济的时代, 社会产品的分配、消费、生产协调与否不在于社会有没有能力生产, 而在于生产后产品能否实现。所以关键的环节是分配, 因为分配决定收入水平, 收入决定有效的需求、需求决定现实的消费,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与产品的实现。而分配是由许多相对于经济组织与运行的外生变量决定或影响的,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社会的制度安排。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市场中, 通过市场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的。虽然市场是公平的。但问题在于, 劳动成果到达社会成员手中之前要经过许多程序和环节, 其中有些环节并不是在市场上完成、通过市场程序由市场规则和力量决定的。虽然最后一道程序是通过市场进行的, 但各种要素在进入市场之前, 由于制度和文化的因素己经不平等客观了。我国市场化的改革还在深化阶段, 社会的运转还有太多非市场机制的成分, 初次分配的结果必然包含非市场机制或程序运作的成果。再分配取决于政府的偏好, 以及运作的廉洁与否, 那就更直接地与社会的制度安排相关了。
现阶段, 在我国, 由于政府主导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的配置, 以及公共权力和没有成本收益分析的公共资源经常不受制约地直接介入社会经济生活, 致使许多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发生了扭曲。比如, 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房价奇高, 造成了房地产经营商和地方政府官员对广大消费者的实质性剥夺, 很难说与这方面无关。
2. 社会功能的健全与否
到目前为至, 物质生产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活动, 但是物质生产活动只具有工具性的意义, 仅仅限于物质生产必将使人类发展步入绝境。今天, 人类己基本克服了物质生产技术上和能力上对自己的制约, 就应当回归到人自身发展这个命题上来。因此必须促进社会发展, 只有社会全面发展了, 人类才得以重新找到自身合意的活动空间和方式, 人的发展这个命题才得以实现。因为就业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而且后者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愈益彰显出来, 当今社会, 就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能正经历向作为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功能转化, 这就要求社会有一个整体发展。即与失业相对应的就业问题, 除了与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有关以外, 还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社会生态的丰富、现代社会细胞和组织的滋生与繁殖、社会功能的培育与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安排、文化等因素都会对就业规模产生影响。单纯就劳动力安置来谈解决失业, 就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嫌。
现阶段, 我国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步协调。我们应该从相关社会制度着手,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秩序, 使社会得以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 繁衍出各种健康的生态、细胞、组织、功能, 发挥其自我组织、自我消化、自我协调的机能, 在社会功能配套与完善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新的就业空间。
3. 历史的、现实的和技术的根源
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还有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由于对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不甚了解等经验及操作技术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 有许多技术性和经验性的驾控和操作问题, 比如如何安排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在提高科技竞争力和促进劳动力就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如何应对和化解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如何适时、适度、有力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如何促进地区间共同繁荣等等, 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 这都对劳动力的就业造成影响。我们要面对目前国内失业现象严重的现实, 针对造成这一形势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地缓解危机。
三、结束语
我国的失业问题更多地与我国特有的国情相关与失业对应的就业问题, 除了与经济的因素有关外, 还与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各种制度安排、文化等因素都会对它产生影响, 所以, 解决失业问题不仅要强调劳动力的安置, 还要从社会制度、甚至文化方面着手, 以社会繁荣和和谐为准则, 努力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萍 谭义英: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及启示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年, 第2期
[2]王喜权:解决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J].金融信息参考, 2005年, 第2期
[3]徐晓刚:论中国失业的体制性和政策性成因[J].现代经济探讨, 2002年, 第5期
[4]张存钢: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比较[J].教学与研究, 2001年, 第7期
失业原因 篇2
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各国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使失业者重新就业,如何降低失业率,不仅关系到失业者的切身利益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一、中国失业现状
(一)现状
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从建国至今,我国历经了两次失业高峰。第一次发生在1979年,失业群体主要是返城知青,当年失业人员达560万人,失业率为5.4%;第二次发生在1993年,失业人员多为国有企业职工,当年登记失业人员为420.1万人,失业率为2.6%。之后,失业率逐渐增长,来势汹涌。到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失业人数已达800万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失业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失业人口结构不断变化。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我国公开的城镇失业人口达839万人,失业率为4.2%,与2004年基本持平。总体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5年的519.6万增加到2005年的839万人,失业率从1995年的2.9%增加到2005年的4.2%。失业人口、失业率都在不断地增加与提高。截至2007年6月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8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虽然从2004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但是它不能说明我国失业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就业压力巨大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1、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高增长并存,就业弹性系数开始下降。目前,我国出现了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与较缓慢的就业增长的矛盾。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但自九十年代以来,这种效应逐步缩小。
2、失业人数逐年增多,失业率逐年提高。从绝对数来看,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数量已由1997年的576.8万上升到2005年的839万,增加了262.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9万人。尤其是2000年以后,失业人数陡增,2003年后增幅虽逐渐平缓,但仍保持着增进的趋势。从失业率来看,从1997~2000年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大概在3.1%左右,但也从2000年后开始迅速上升,到2003年达到4.3%,而后开始逐渐平滑,每年以一定比率增长。
3、知识型失业出现并普遍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由1996年的93.7%下跌至2005年的72%,且从2001年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的扩招,高学历的劳动力不断增加,使原来基本均衡的供求关系被打破。人才资源的积压、浪费也使我国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棘手、更加复杂。
二、中国现今失业现状的原因
我们以为中国的就业难问题本质是一个制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人们以为高的经济增长会带来高的就业,但是这是在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出现的.中国经济的狂飙既有粗放的扩大,又有生产力水平的普遍上升.还有生产所有制的深刻改变,当然也有产业的升级换代.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最能解释失业和高增长并存的局面。
1、体制改革对失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进度的加深,特别是其微观基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化运作,使企业正一步步成为自负盈亏、具有刚性预算约束、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市场主体。那些因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的企业将被迫退出经济领域。这一退出行为,同时也就意味着在这些企业就业的国有企业职工也随之退出就业岗位而成为下岗职工。这样,原来大量的隐性失业就必然公开化,成为公开失业——下岗人员。
2、结构调整对失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快,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许多旧的工作岗位被淘汰,劳动力需求逐渐下降,当新增加就业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赶不上被淘汰的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很多原来从事农业、工业的人员会向其他部门流动,在他们还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时,这部份人也处于失业状态。特别是现在全世界都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那些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的企业,将全面临破产或关闭,这些企业的工人也将面临失业。
3、技术进步对失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行开发和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各方面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越来越快,由于采用了效率更高的技术,使得许多原来在岗的工人成为相对过剩人口。除此之外,科技发展会使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就业结构也会相应变化,虽然脑力劳动者的就业会得到部份增加,服务部门和妇女的就业也会有所增加,但整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总量会相对减少。
4、人口生产政策对失业的影响
由于建国以后倡导“多生多育”政策,使得五十年代之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正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的过度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形成目
前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而且还在不断的产生着新的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经济构成了一股巨大的就业压力。基于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不及人口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则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中国劳动力总量在近几年供过于求的问题愈趋严重,这样必然导致很多人失业。
5、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适应不了就业岗位的需求。
现今中国的国民素质跨度颇大,既有具备高文凭高学位高素质的白领金领,也有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不会技术劳作的劳动人民。前者所从事的是脑力活动,后者实行体力劳作,只需自己下田,重复相同的工作,缺少高技术含量。由于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的严重差异、自身技能的单一,从而产生了中间带,如今中国所欠缺的正是出于中间带的高技术水平的蓝领工人。在当代技术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里,职业需求变化剧烈,某些技术过时甚至不再需要,致使一部分只具有过时技术的人失业。同时,市场上又对某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有大量需求,这类人却是供不应求,使大量需要人才的岗位缺乏人才应征,而人满为患的岗位还不断输入人才,这种应征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失业现象的产生。
6、中国失业保险以及就业优惠政策不健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连续上升的趋势。由于失业保险制度的不健全,一些破产企业人员只能领到极少的失业保险救济金,仅仅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而就业优惠政策尚未全面落实到位,办理手续复杂,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主辅分离政策难以落实,使得劳动力寻找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工作的可能性降低。在这两个问题下,失业情况无法及时得到改善,并呈现着失业率增多的现象。
三、我国当前失业问题治理政策
国家为了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和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有义务为公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国家拥有经济事务管理的权利,可以制定一系列政策为公民创造就业机会。
1、树立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
经济发展战略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二是以就业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把扩大就业岗位、降低失业 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长期以来,中国采取的是第一种模式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在当前中国进行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特殊时期,应适时进行经济发展传略模式的转型,树立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
树立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就是要把就业增长和经济增 长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这都不可偏废。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使国民经济
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在更大的规模上扩大就业规模;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严峻的现实,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甚至不排除失业影响社会稳定的特殊情况下,宁肯牺牲一点经济增长速度,也要保证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把失业率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内。
2、应该大大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披露,从而提高雇主和雇员之间“就业配对”成功的概率等。
首先,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国际接轨的失业统计调查体系和制度,以完善现有的失业统 计体系,获得真实、可靠、全面、科学的失业数据,为各项民生政策的出台打下真实的统计基础。之所以说完善劳动力市场对于治理失业非常重要,是因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充分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功能。然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缺陷重重,劳动力流动性大,因而在制度上对治理失业形成了一种障碍。因此,治理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建立起市场化的劳动就业制度,提高信息的通达度,使得劳动力供需双方更加了解,以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行业间的自由流动,减少由于制度因素引起的结构性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
3、制定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制定有利于就业机会平等、有利于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相协调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应尽快建立针对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平等法,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禁止从 职业进入到工作评价、职业晋升、职业安全等就业全过程的性别歧视。
4、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要围绕加入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5、大力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比就业更重要,政府不能只就事论事地解决就业问题,实际上政府也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就业机会,而只能依靠创业的企业家去开发劳动力市场,形成吸收就业的巨大能力,才可能根本解决就业问题。
(1)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护和规范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2)为 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局限,往往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必要的支持。
6、优化失业保障体制以及一定的技能培训。
对于失业者,首先是要扩大失业保障的覆盖面,确保失业者得到足够的经济保护免收饥寒之苦,加大失业保障金的财政投入,这一措施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由于大量失业给社会带来的稳定性问题。
同时,作为治理失业的一种措施,失业保障制度必须将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纳入其功能范围。因此,应将失业保险金与再就业培训相结合,从而有效控制失业保险给付水平。技能培训能够给与失业者更好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对于积极参与再就业培训并能在规定期间内实现就业的失业者给予奖励,而对于拒绝参加培训的失业人员降低其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这种奖惩分明的做法对于就业有一种促进作用。
7、实行工资补贴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
对于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其最终雇佣的劳动力数量取决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和其雇佣成本,当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其雇佣成本即工资率时,企业停止雇佣工人。而当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水平不变时,降低劳动力的雇佣成本就可以相应提高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数量。
然而工资具有向上调整的刚性是由经验所证明的铁律,将工资率调低以达到吸入更多劳动力的措施将会遇到来自现有劳动力得难以克服的阻力,因此,针对特殊人群的工资补贴政策就成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劳动力需求的一种手段。政府在一定范围内针对特定人群(如下岗职工、长期失业者、低收入家庭等)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或类似的政策补贴,能够降低企业雇佣工人的成本,增加其因减少支付工资总额而获得的利润,从而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
8、除直接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外,还应关注求职者或潜在求职者的心理因素,即采用间接的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中国的失业补贴政策的最大缺陷是缺乏对失业者积极求职的经济激励,即选择性补贴缺失。一般性失业救济的增加会导致均衡失业率上涨。但是,选择性失业补偿的增加,会降低均衡失业率。中国的失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功能停留在生活保障上,很多地方还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如现行制度仅为失业者免费提供职业信息、咨询、求职指导、参加与招募单位双向选择的机会;不对跨地区求职与再就业提供补贴;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可达两年;没有规定适当的等待期。这些规定都不利于促进失业者积极求职。因而在失业救济制度中必须纳入积极主动的就业促进措施,才能切实发挥失业救济应有的作用。
分工
0919205姚妍、0919206陈旎妮:失业的现状资料查找、商量、整理成稿。
0919204汤雨薇、0919207金丹凤:失业的原因资料查找、商量、总结成稿。
对我国下岗失业特点与原因的浅析 篇3
关键词:失业 现状 特点 原因
一、对我国失业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失业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今后我们还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面临着失业所形成的压力,为此,探讨和研究我国的失业现状和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失业特点分析
(一)我国隐蔽性失业慢慢公开化
在我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泛就业”的指导思想,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形成了大量的隐蔽性失业人员。一方面,这部分失业人员的存在是由于中国不合理的体制性因素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庞大的隐蔽性失业队伍的存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劳动效率低下,组织中纪律涣散、人浮于事,大量的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社会成员间不良情绪互相感染,产生了诸多不良的消极影响。
(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且将会继续增加,急需转移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内,中国社会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会是漫长的。目前农业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85%左右,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这些人急需转移,但目前社会上适应这部分劳动力的工作却非常有限,形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游荡于社会之中,这些人迫于生计多从事一些季节性、临时性或者那些较高素质的人所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对社会经济的秩序形成了巨大的潜在性威胁。加之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这部分失业人员不公平的社会地位增加了他们的不满情绪。
(三)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下岗人员,再就业难度大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结构必然会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别是我国在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变型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会加快,我国当前有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失业人群大多缺乏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业观念落后,“等、靠、要”的隋性思想严重,再就业难度大。
三、我国失业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理论对失业的成因有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我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既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性因素的失业,也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性因素的失业,还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过渡性因素的失业。既有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失业,又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形成的失业。
(一)劳动力总量性原因及劳动力素质原因分析
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随着科学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其次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伴随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就业岗位不断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
(三)科技技术进步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等资本吸纳的话劳动数量明显减少。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产业部门迅速兴起,一些旧的产业部门逐渐被淘汰,被淘汰的产业部门游离出大量劳动力,而那些新的产业部门则需大量劳动力就业,由于技术素质要求的不同,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又不能完全甚至大部分进入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保留下来的传统产业部门,由于技术装备更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必然会有一部分职工失业。
(四)目前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我国目前尽管仍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已开始出现。在经济扩张阶段,我国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原因是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充足,不仅使企业隐蔽失业减少,而且往往还可以扩招一些正式和临时的工人。在经济紧缩阶段,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大量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和建筑工人又纷纷回到农村,隐性和显性的失业都会增加。我国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对我国现阶段的失业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把握其特点,找到产生的成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
參考文献:
[1]张茜.试论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郭庆松著.当前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
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篇4
一、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失业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以下两点, 即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实际上, 失业现象是在任何国家都存在的, 并不是说哪个国家人口多、劳动力多就有这个问题, 任何国家都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转轨过程中的国家以及市场发育不完善、发展水平也不高的发展中国家, 各自产生失业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 解决失业与就业的政策方案也千差万别。而中国恰恰是把产生失业的各种原因都占了。首先, 有宏观经济的周期现象影响。其次, 市场发育还不够。另外, 发展中国家, 资源不足, 市场功能也不太健全, 政府财源相对是有限的,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这些特点中国也有。
进一步来看, 中国的失业问题特征是强烈经济增长下的高失业状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失业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失业, 但我国已迈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 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然存在失业。转轨中的国家, 计划不起作用了, 市场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造成失业。中国目前也是这样。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和流动, 出现了大量过剩的劳动力。总之, 劳动力的配置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转变, 作为失业前提条件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公开化, 于是失业也就成为必然。
(二) 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现代化。
更多资本被用于先进设备配置和机器引进上, 同时也用于介绍现代技术和管理, 因此很少的工人在生产活动中被需要。另外,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带来工业结构的变化, 因此大部分工人下岗了。
(三)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劳动力资源的快速增长。
虽然中国经济以高增长率迅速发展, 但是强烈的就业需求来源于众多劳动力人口问题没被解决。因此, 中国的失业及就业问题状况严峻, 尚待解决。
(四)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利用所拥有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低成本也是就业率越来越低的一个表现。
发展中国家长期忽视对知识要素的开发与储存, 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相比, 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知识要素资源是稀缺的。由于发展中国家知识要素的稀缺, 使得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暴露出严重的问题, 失业率就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失业对人类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 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失业有两种主要的影响, 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影响。由失业造成的损失主要有:
(一) 个人方面。
对于个人来说, 若是自然失业, 则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若是周期性失业, 则会使其收入减少, 生活水平下降。
(二) 企业方面。
对于企业来说, 是人力资本的损失。一是失业者已有的人力资本得不到应用;二是失业无法通过工作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
(三) 社会方面。
对于社会来说, 既有财政方面的损失又有国民收入方面的损失。从财政方面看, 失业增加了社会保障金和福利支出, 此时财政收入往往比较少, 因而造成财政困难。如果财政出现支付社会保障金困难而提高救济线, 必然影响社会的安定, 带来社会问题和动乱。从国民收入方面看, 失业则造成实际国民收入减少, 失业率高必然带来国民经济增长率下降。
(四) 国际方面。
从国内因素来看, 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始终难以完成由投资推动型向消费主导型增长的转变。这是因为大量的失业人口无法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 所以无法提高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而少数高收入阶层, 对国内消费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饱和, 使大量的消费支出流入海外发达国家, 同时也倾注在效益不高的投资上。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看, 这样的增长模式, 既不稳定也难以持久。不仅如此, 由于对提供就业机会的社会需要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使政府和企业缺乏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宽松环境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这些因素将会妨碍中国经济的长远国际竞争能力。
三、结论
据有关方面计算, 中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已超过10%;农村的实际失业率则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从绝对数看, 最保守的数据是目前尚有1.7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存量, 并且每年有1, 000万左右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总体看, 中国的失业率已远远超过12%的国际警戒线。中国的失业问题严峻, 同时存在这种状况, 即中国城镇人口失业持续时间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未就业概率存在显著差别, 在各种持续时间水平上, 男性的未就业率一直低于女性, 女性再就业概率仅仅相当于男性的62%。政府应该缩小性别间的职业分割并缩小工资差距, 应该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 对其实施有效的职业培训。
2010年以来, 虽然我国就业工作平稳推进, 但还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 如新增就业群体的就业、农民进城就业、集体企业职工就业以及困难就业和行业就业再就业等问题。众所周知, 失业问题没能得到良好解决的话, 将会导致棘手的社会问题。因此, 政府努力尝试着出台新政策去解决失业问题, 从而实现众多下岗工人再就业、闲置劳动力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少谦.宏观经济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2.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5.
失业原因 篇5
摘要:现阶段,我国呈现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失业问题严重的状况,这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因此要想发展好社会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找出导致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方案来解决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我国就业形势良性发展。关键词:失业 就业形势 失业问题的原因 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 一 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
目前,我国失业问题严重,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人数不断增多,失业率逐年攀升,尤其是大学生,已经成了失业人群的主体,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我国的经济有好有坏发展,不利于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迫在眉睫。二 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当前我国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很多地区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以及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例如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独立判断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于是大量的劳动力被挡在需求高素质人才的岗位的门槛外,这导致了失业率的急速增加,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更无法刺激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呈现着劳动交易成本过高,劳动交易不方便,这里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职位空缺成本招聘职位胜任机会成本。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不对称,并且劳资双方地位不均等,这些都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表现。另外,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宏观管理和监督力不够,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完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规范,还没有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不能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运行,劳动力交易不规范甚至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市场场所规模很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总之,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其整体规划,交易手段,设施建设等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三)我国就业机制不健全是我国当今失业问题如此严重的又一重要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就业体制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历史上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所以,就业机制还没有完全的完善,没有完全适应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我国的宏观调节手段单一,做法简单,思路不开阔,并且,政府在劳动保障体制完善方面做的不够到位。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时候,一些政府出现了滥用职权的行为,没有真正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没有为市场调节留出充分的空间。另外,我国在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劳动安全等方面缺乏合理有效地立法,这都导致了我国就业机制的不完善。
(四)我国劳动者就业观念也是影响我国就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普遍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大部分高校毕业的就业者偏重于在沿海发达城市就业,而轻视内陆及边远山区就业,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就业者盲目拥挤在沿海城市,造成了就业拥堵。同时,很多劳动者,尤其是当今新生代就业者歧视体力劳动偏多的岗位,总之,劳动者盲目从众,促使某个领域岗位拥堵,而其他的领域空缺较多,导致了就业失衡,这也是我国就业问题严重的很重要的原因。
三 关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政府应该发挥其只能,大力引导就业。完善就业机制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出台相关规定使劳动力市场逐步法制化规范化。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可以促进消费,促使市场强劲,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社会经济建设的第一位,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要形成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的新格局。顺应用工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因势利导地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个人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强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加强法制建设,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规范企业用人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起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
(二)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调整完善及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放宽对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借贷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想中小型企业流入,加大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金融业,信息产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失业原因 篇6
一、理论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由于发展中国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从而形成过多的劳动力, 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采取的最好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发展小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但这样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结构主义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等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把技术中性作为假设前提———即固定的资本-产出比例, 因而在需要针对劳动上技术进步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定适合。所以在抽象了许多实际情况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中, 部分理论背离现实的状况使得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的分析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同程度上的争议, 但无论这些争议如何, 因素之一的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都是不可否定的。
撇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的正效应, 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下, 教育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导致两个负效应: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具体地说, 教育深化是指由于求职者供过于求, 现代部门就倾向于雇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由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做的工作[1];知识失业是指由于受教育者的供过于求而现代部门又跳级雇用各受教育层次的毕业生, 以致在求职竞争中, 中小学毕业生往往被拒雇用单位的大门之外, 甚至大学毕业生也不免遭受同样的命运[2]。
发展经济学家根据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得出: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投资中社会成本和收益与个人成本和收益不一致的状况, 即教育带来的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差额高于个人成本和收益的差额, 显然会造成社会福利的减少, 对经济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托达罗在他的模式中也对这两个现象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政府对中等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过分投资, 结果变成了对闲置人力资源的投资[3]”。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虽然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这两个现象确实存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出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但是也不可否认仍然有许多企业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上对高素质人才的极度需求。这种劳动力供求双方的矛盾情况正是对教育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矛盾的表现, 也正反映出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教育投资的两种解释的矛盾。因此笔者在关于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起因及影响的问题上进行如下的分析。
二、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原因及影响
(一) 教育的收益和参与教育的人口
首先, 笔者用图1表示教育给个人带来的收益和参与教育的人口的关系 (横轴表示参与教育的人口, 纵轴表示教育的收益) , 并假定:同一程度的教育给个人带来的收入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 在教育水平固定时, 教育所带来的个人收入也固定。当没有人参与教育时, 很明显教育的收益为零。当参与教育的人口很少时, 由于教育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以及教育的收益等于教育的收入与教育的成本差额, 即收益=收入-成本, 因此这时的收益在教育成本很大的情况下而较小。当这一人口的数目逐渐增加时, 由于上述教育的规模效益使得教育的成本开始边际递减地减少, 从而导致教育的收益开始边际递减地增加, 直到达到教育收益的最高点。在该点意味着参与教育的人口得到了最好的收益, 因此人力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 即参与教育的人得到了与他们接受的教育相符合的职位。当该人口数目继续增加时, 由于过量的同一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供给, 使得劳动力的工资下降;同时过多的受教育的人口, 又使得教学效率和质量降低, 从而要达到与先前相同的劳动力质量水平, 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由此可知, 此时的教育的收益因为教育收入的下降和成本上的一定增加而不断减少, 且降幅呈现边际递增的趋势 (对应于图1的阴影部分) 。根据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定义, 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区域正是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发生的区域。
(二) 关于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具体分析
笔者用图2表示就业机会与学历之间的关系, 来进一步分析教育深化的原因。图中, 横轴表示年龄, 纵轴表示就业机会。因为就业机会的多少和就业概率成正比, 即当就业机会多时, 获得工作的概率也就大, 反之则小, 因此笔者在这里假定就业机会等同于就业概率。且图中的细线标识的曲线代表低学历的劳动者随年龄增长的就业机会的变化, 粗线标识的曲线代表高学历的劳动者随年龄增长的就业机会的变化。
现在对图2中的字母所代表的意义进行假设和分析。A 1表示低学历劳动者平均的工作年龄,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这里的低学历劳动者平均学历处于初等教育以下的水平。由于低学历的劳动者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参与就业, 且在低学历劳动者的平均工作年龄的时刻就业机会达到最大值, 而在这个平均就业年龄之前和之后, 他们的就业机会都是下降的。因为在原点代表的劳动者年龄为零时, 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为零。随着劳动者年龄的增加, 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升, 即就业机会呈现边际递增的增加, 直至达到低学历劳动者的最大需求处 (A 1) , 接着由于工厂对这部分劳动者的需求主要还来自于对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经验的要求 (这里不存在对知识的过分要求) , 因此直到这时的就业劳动是不会失业的, 从而占据了一定分量的就业机会, 导致在A 1和A 2年龄之间的低学历劳动者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所能获得的就业机会只减不增。A 2表示高学历劳动者平均毕业时间。此时高学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 迅速占据一部分低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于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代表低学历劳动者就业机会的细曲线迅速下降, 而下降部分 (P0-P1) 与代表高学历劳动者就业机会的粗曲线上升的部分 (P2) 相等。同理, 高学历劳动者在其的平均工作年龄的时刻 (A 3) 就业机会达到最大值, 在此之后, 由于就业机会对于年龄存在要求的限度, 即随着年龄的增长, 就业机会会自然下降。因为低学历劳动者从事的基本为体力劳动, 且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丧失就业机会的时间 (这里可以认为是退休时间) 会比高学历劳动者更早;而高学历劳动者在年龄增加时仍存在部分特殊行业的需求, 比如高校教授等, 使其丧失就业机会 (退休) 的时间更加延长。以上就是对图中两条曲线的现实解释。
接着我们从微观角度用教育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图2进行解释。根据上文, 我们清楚地知道:教育的收益=教育的收入-教育的成本。其中, 教育的成本指的就是耗费在教育上的投资和受教育的机会成本, 而这个投资可以看成是一个固定的值 (I) ———且按照笔者的观点, 这个固定的投资是合意的或低于合意的水平, 并非过度投资;机会成本就是未受教育时可以得到的收入。由于我国初等教育的普及, 个人在初等教育上的投资可以接近于零, 再根据上文的低学历劳动者平均水平处于初等教育以下的定义, 教育的机会成本就等于低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概率与收入的乘积 (教育的机会成本=低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平均收入)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虑教育的, 因此采用的是平均上的概念, 特别对收入的定义为全部劳动者的平均收入。这个平均的收入水平很明显是个固定的数值, 则它与某一年龄的数值可以有最近似的整数的倍数, 假设这个倍数为n, 这一年龄为A 2, 所以教育的机会成本就是图2中阴影S的面积的n倍, 即, 教育的成本C=S*n+I, 也就是C/n=S+I/n, 其中I、n为固定常数。同理, 教育的收入是受教育后的就业概率与平均收入的乘积, 即高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概率与平均收入的乘积 (教育的收入=高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平均收入) 。
假设高学历劳动者是理智的, 那么当受教育的劳动者, 即高学历劳动者得到的教育收益为零时, 就是他们就业机会最大的时刻。因为如果教育收益为正, 则存在更高收入的就业机会, 意味着他们的就业机会仍有上升空间;如果教育收益为负, 就算存在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高学历劳动者也不会选择。因此, 在教育收益为零时, 教育的收入就是图2中阴影R的面积的n倍, 即教育的收入L=R*n, 也就是L/n=R, 此时的毕业时间就是最优的毕业时间。由上文知, 此时教育收入等于教育成本, 即C/n=L/n, 也就是S+I/n=R, 其中I/n为一个常数。到这里为止, 我们得到了关于图中两个阴影面积的关系式, 而它们之间的分界线A 2代表的就是最优的毕业时间。
根据以上解释, 我们用图2来分析在过度投资教育的因素之外, 造成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原因。现在我们把A 2向右移动到M 1的位置, 也就是把毕业时间从最优的A 2延长到M 1, 但是由于受到退休年龄的限制, 使得在就业机会最大时的年龄的变动不大, 并且该变动一定小于毕业时间的推后带来的时间变动, 所以这时我们可以认为A 3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然而这一改变使得阴影S的面积增大, 意味着教育成本的增加, 此时即使达到了就业机会最大的位置, 其代表的教育收益也为负值, 这就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投资中社会成本和收益 (为负值) 与个人成本和收益不一致的状况。在这里需要再次指明, 社会收益的负值来源于对平均状况的分析, 而个人收益是对具体个体的分析。这种负值在等式中表现为成本大于收入, 但是现实中却可以映射出接受更高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只需要低技术就可以完成的职业, 即教育深化。接着, 考虑到更极端的状况, 当我们把A 2延长到M 2的时候, 不仅仅是社会收益的严重不足, 更是使高学历劳动者错过了取得最大就业机会的时机, 必然造成高学历劳动者的失业且失业增加, 这就产生了知识失业。因此, 处于A 2和A 3之间的毕业时间导致了教育深化;处于A 3之后的毕业时间导致了知识失业。换一种更直观的说法来总结以上分析就是:受教育的时间过长是造成发展中国家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相应的解决对策
从现实角度来看, 把受教育的时间的长短作为造成发展中国家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极符合事实的。特别是在过去几年的经济危机中,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激励毕业生延长毕业时间, 以减少即期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供给, 比如高等教育扩招等。虽然这些措施的出发点是正面的, 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认为受教育时间越长, 积累的知识越多, 越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即人力资本的增加。这也正是政府的政策引导的结果, 于是出现了被托达罗称为“过度”了的投资。
但是若这种投资是过度的且教育是适当的, 那么发展中国家应该产生了等同的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人才。然而现实情况反映出来的是, 即使发展中国家拥有众多的高学历劳动者, 但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 乃至站在国际先进技术前沿的知识人才比于发达国家是少之又少, 就算有绝对数上的优势, 也完全不存在相对数上的优势。这显然足以证实投资过度一说是错误的, 要不然社会上如何会在知识失业的同时, 又存在着众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行业。
教育的普及, 比如大学本科的大众化, 甚至是研究生的大众化, 只能在一个方面上表明政府的投资导致受教育的人数增加, 但没有足够的迹象表明这同时导致受教育的人质量变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高学历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性和适用性, 却没有意识到普及的后果就是在无形中产生了高等知识低等化: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和需求, 满足平均程度的受教育能力, 教育者们会在社会舆论力之下, 不断降低教育难度, 为了社会和经济的效益, 他们更可能会越来越把更深更难的知识转移到更高的学历上, 导致与从前同等教育程度的教育时间的延长, 我们可以生动地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层面上的通货膨胀。同时为了获得与从前同等知识的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教育上。而且, 当受教育时间长于最优的受教育时间时, 由于政策的激励———社会负担的投资大于个人负担的投资, 如果把教育产品当成一种消费品, 那么人们对此的偏好自然是越多越好, 这就导致了人们也乐意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 即使这样的教育对于他们已经不是最合意的了 (但此时的社会满足感依然在升高) ———这是政府的导向又加剧的社会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如上表显示的2004~2012年度的数据可看出, 近九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毕业生流出的趋势。虽然“职工技术培训学校 (机构) ”这一栏表明的职工技术培训学校的毕业人数有些许上升 (2012比2004上升18.8个百分点) , 但是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总体上毕业生人数是呈负增长态势 (2012比2004下降21.9个百分点) ;同时, 在基本无反弹趋势的情况下, 小学、初中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以2012比2004下降23.1个百分点和2012比2004下降20个百分点的数字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之下, 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显著上升———包括研究生2012比2004上升约222.6个百分点, 本科生2012比2004上升约161.3百分点, 且没有任何反弹现象。
在以上的数据变化中, 普通高等教育、高中、初中、小学的毕业生人数变化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 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剧减, 高中、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正是教育投资的增加、教育门槛降低、人们教育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在众多教育发展的正常状态下, 职业技术培训的后退却不是教育发展正常的现象。虽然职工技术培训有所增加, 可是职工技术培训多属于上岗后的工人再教育的过程, 它对于职业技术培训的毕业生的就业增加并没有影响, 这是企业或个人的投资。职业技术培训的毕业人数下降是我们可以预见的:在人们的教育意识中, 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并不是最优选择, 对其的评级过低使得人们都往高等教育扎堆, 而忽视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真正潜力, 使其没有办法继续发展。虽然在2007年有小幅的上升度, 可是由于其反映择校学生行为的滞后性, 这个上升度也只能反映更早以前的状态, 而近几年的趋势依然不会有较大改变。最后的事实是, 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教育时间更长的普通高等教育, 越来越少的学生进入教育时间短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因此, 要解决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问题, 应该考虑到受教育时间的问题。其本质在于:改变人们的受教育时间的观念, 这就需要转化政府的激励导向。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教育都是接受的时间越长越好, 政府应当在提早就业的问题上进行激励和推广, 让适合早就业的人群缩短受教育的时间, 在最优的毕业时间毕业, 从而得到最优的劳动力配置, 带来经济的发展。教育应该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 而不是普遍的统一阶层。
四、教育的合意度
在以上的分析, 笔者假设教育是合意的, 但并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评判标准。现在笔者对教育的合意度进行一定的模式分析, 即教育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效应。针对这一效应笔者用图3和图4来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3中的曲线进行必要的假设分析。其中, 图中的横轴表示教育增长率, 纵轴表示经济增长率。
由经验知, 教育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是呈正比的关系, 在最合意的情况下教育增长率应该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增加而增加,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而言, 这一正比意味着经济增长率关于教育增长率的函数的斜率为一个正的常数, 假设这个常数为k, 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效应后, 于图3中表现为斜率为k的曲线E, 这是经济增长率随教育增长率变化的合意曲线。根据初始情况的不同, 有两种情况需要我们进行考虑, 即初始时期教育增长率小于经济增长率的情况和初始时期经济增长率小于教育增长率的情况。为了方便分析, 假设合意情况下的初始时期经济增长率和教育增长率在原点, 即为零值。
当初始时期教育增长率小于经济增长率时, 如图中L1曲线所示, 教育增长率为了赶上经济增长率必须增加, 但是由此导致教育投资增加, 即教育成本增加, 使得教育收益减少, 而经济增长率中包含有教育增长率的效应 (之前假设了它们之间正的线性关系) , 因此经济增长率表现出边际递减的增长方式。因为曲线E的合意性, 使得教育增长率赶上经济增长率时也是出于合意的状态, 所以曲线L1在最高点与曲线E相交。如果要使教育增长率尽快赶上经济增长率 (如图2的曲线L2所示) , 按照取得曲线L1的方式得到了教育增长率追赶速度更快的经济增长率曲线L2, 此时的曲线L2比L1在每一点上有更小的斜率, 意味着教育成本更大程度的增加, 即投资上更大程度的增加。也就是为了增加教育增长率的增长速度使其能快速赶上相应的经济增长, 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由上文分析知, 在合意曲线E上, 教育的收益为零, 即教育的收入等于教育的成本。因此一旦曲线L1超过了合意曲线E而继续延伸时, 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增加, 意味着其中对教育的投资的增加, 教育的成本会超过教育收入, 使得教育收益为负值, 并且在图上反映出教育增长率增加而经济增长率减少的情况, 这对于教育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此时教育的继续增长不会有任何前景, 因此属于不合意的范围, 用虚线表示。所以图4就是在上文第二部分对图2的分析中未说明的A 1与A 2之间的情况分析, 此时不存在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 为了满足经济增长, 必须对教育进行投资, 使就业机会达到最优, 即劳动力的配置达到合意的程度。
当初始时期经济增长率小于教育增长率时, 存在三种情况。情况一如曲线B H所示, 对于B H的形状分析与对L1的形状分析相同, 只是这里不需要借助经济增长率的曲线来反映教育增长率的变化, 而是由曲线B H直接反映教育增长率的变化:由于投资增加造成的收益减少使得教育增长率有着边际递减的变化。但现在的图形反映的事实是, 即使在初期经济增长率小于教育增长率时,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也不会减少对教育的投资, 同时的经济增长率的快速提高也掩盖了教育增长率中带来的负效应———也就是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 这部分负效应在图中表示的范围为曲线B H的右侧顶点与C点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 而真正为经济增长率起作用的是线段B C的大小所代表的部分。正因为存在多于线段B C部分的折回的负效应, 所以托达罗等西方经济学家在他们的模式中认为是过度投资导致了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 这时对教育的投资影响的是教育的增长率, 而不是教育的增长, 因此无论初始的教育水平是高是低, 只要教育增长率中出现了投资导致的增长率减少都可以得出过度投资的结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教育增长的基数都很低的情况下, 尽管增长率的增加是减少的, 但对于经济增长的数值仍然是增加的效应。所以因为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得出的过度投资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
同理得到曲线D I和曲线G J, 它们与曲线B H的差别仅在于初期时教育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差额的大小。其中, 教育增长率曲线从右侧顶点折回到终点 (I、J) 的距离就是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负效应。曲线D I中的负效应使得教育增长率不变。当教育增长率更加大于经济增长率时, 曲线G J中的负效应使得教育增长率减少, 而带来的经济增长率的增加是极小的,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线段FG间的投资是无意义的, 这时就出现了过度投资。
现在让我们对图3中的图形进行极端的扩展。首先考虑曲线B H在H点之后的延长线的意义。由于教育增长率会在边际递减的作用下继续减少, 而经济增长率却会继续增加, 在同时合意曲线E之后的范围意味着教育收益为负, 所以得出即使在教育收益为负的时候经济依然增长的情况, 也就意味着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教育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 或者效应为负, 这就与最初的假定相矛盾, 因此点H之后的曲线属于无意义的范围, 用虚线表示。其次, 图3中显示的垂直的弧线是在投资变化不变的情况下分析的三种状态, 而当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时, 弧线的弧度会增加, 在极大的投资的情况下, 可能导致这条弧线与合意曲线E没有交点, 但把极大的投资投入教育的情况在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实际, 因此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而当投资变得很小的时候, 弧线的弧度会减少, 甚至趋近于一条直线, 此时的弧线要和合意曲线E相交则需要极大的教育增长率。这也从一方面表明, 在对教育投资很少的发展中地区, 教育的基数也很小, 只要稍微增加一点对教育的投资就能带来很大的经济和教育增长率。总之我们可以明确的是, 不论初期教育和经济的增长率大小如何, 它们的终点必将回归到合意的曲线E上, 使得教育对经济的效应达到最优, 而此时的教育水平就是合意的。
五、小结
以上都是针对于教育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现象与发展中国家现实中存在的高素质劳动力缺乏的矛盾的分析, 笔者主要把重心放在了教育合意和教育时间的评议上, 通过调整投资来影响教育合意度, 改变人们观念来调整教育时间。当然教育合意度在现实情况中不仅仅取决于投资, 在上文中笔者假定教育的收入固定, 用投资来影响教育的成本。而现实情况是教育带来的收入因人而异, 教育的成本也会因不同人的收入差异而发生变化。但是投资是在教育合意度中相对比较好控制的一环, 且总存在于教育合意度的评判过程中, 因此用投资来调整教育合意度的方式仍然是有效的, 而衡量教育合意度就要考虑到投资、收入、就业机会等复杂因素了。
对于知识失业的解决方式当然不止于对教育时间的缩短, 正如发展经济学家很早就意识到的: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正规教育, 而应当以同等的甚至更大的注意力去发展非正规教育 (包括在职训练、职前训练、农业推广、成人识字、电视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基本技能短期训练等等) ;还有调整高素质人才的流动, 使之从高度集中的地区分散到对其需求大的非集中地, 这也需要对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加大改善的努力。
其中, 改善人们的传统观念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即使发展了非正规教育, 被企业接受的一般只是企业内部举办的或在外部有相关认可的非正规教育, 锁定的范围已经是就业的劳动者, 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中的非正规教育并不被企业和工厂所接受, 这主要还是来源于观念上对这些非正规教育的不认同。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 为了迎合社会需要, 非正规教育在缩短教育时间上是有效率且有质量的, 这却是被重视的正规教育所不及的。对于可以极大发展一国经济的高素质人才, 在正规教育上缩短教育时间就意味着阻止教育退化, 把对教育的投资切实用到提高教育质量而非仅仅是数量的环节上。因为教育的可获得性是远远大于其他一切资本设备的, 所以在教育内容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迅速达到同发达国家接轨的水平, 除开外国援助这样减少成本的因素, 在教育的成本的投资上, 发展中国家应该是接近于发达国家的, 但从1972年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培养人才上耗费的成本的比较上看, 同等的人才水平美国需要8.83亿美元的教育经费, 而发展中国家需要3.20亿美元, 这个差距即使排开援助的效果也是很高的, 教育占发展中国家的G D P比例普遍低下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这一差距。这种排除了量的影响而反应质的差额, 正是对发展中国家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也是缩短教育时间所要反应的政策意义。这就需要改变人们观念的作用, 因为教育质量的退化很大程度就是来自于这种观念上对于教育时间的幻觉, 而人们正是通过对于学历来考察他人教育时间的绝对量上的长短的。
总之,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是多方面的, 我们要将其带来的正效应发挥到最大, 并尽量减少负效应的产生。这就需要把各影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同时联系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才能够作出合理分析, 提出合理的建议政策。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制度下, 高学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在我国越发显著。本科生找工作难, 甚至出现在街边卖猪肉和糖葫芦等高学历低就业的情形, 或者长期失业的情况。针对这些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现象, 一方面存在托达罗的过度投资的政策分析, 另一方面却表现为在社会上仍大量存在对高技术人才的供给不足。本文针对这一矛盾现象, 针对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过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适当模式, 对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再分析研究, 并由此得出一定的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教育深化,知识失业,过度投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8, 81, 81, 103.
[2]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第五版) [M].经济科学译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 .
[3]田祖荫, 武娜.: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C].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2) .
[4]郑富兴: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问题[C].外国教育研究, 2007 (5) .
[5]张本飞:托达罗模型与中国“知识失业”[C].生产力研究, 2009 (13) .
失业原因 篇7
1. 失业概念的界定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一定年龄以上,在规定的调查时间内没有就业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有劳动能力,还在寻找有报酬工作的人。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
2.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概念界定
失业者一般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在统计调查时没有工作。第二,适龄且有劳动能力。第三,有工作愿望。
虽然按照失业的定义,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符合失业的前两个基本条件,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许多未就业的大学生并不符合第三个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具备劳动能力,并不是无业可就,而是自愿性失业,这部分人原本“有岗可就”,然而他们却可能为了更优厚的薪水、出国或其他个人原因不愿意工作。因此,这部分人不能称为失业者。可见失业和本文中讨论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指一定年龄以上,在规定的调查时间内没有就业,有劳动能力、却自愿不工作的高校大学毕业生。
二、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1. 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
如图1 所示横轴为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毕业生数量,纵轴为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率,曲线D为毕业生需求曲线,S为毕业生供给曲线。在劳动力市场出清的均衡状态下,厂商愿意雇用数量为L2 并接受工资水平为W2的合格毕业生。在W1 的工资水平上,另有数量为( L2 -L1) 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愿意工作,但却要求较高的工资,因此此类大学生是自愿失业的。
2.收入期望过高
保留工资理论认为一个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职业的人,他并不期待工资水平会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更多的情况是他从一开始就对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同样地,对于搜寻职业所花费的时间,他也有一个心理准备。因此,当他在市场上寻找工作时,如果雇主开出的工资条件超过他预定的心理价位,他就接受这个工作,否则就会拒绝。因此,这个心理价位的工资水平被称为保留工资。根据经典劳动经济学的分析,保留工资将从两个方面影响求职者的工作找寻结果。一方面,如果求职者的保留工资很低,那么即使雇主提供起薪很低的工作,他们也会接受; 如果求职者的保留工资很高,那么求职者将拒绝低起薪的工作,继续努力找寻高起薪的工作,因此求职者的保留工资将与他们的实际工资呈正相关。另一方面,因为具有较高保留工资的求职者在拒绝低起薪的工作后,不一定能很快找到高起薪的工作; 并且当求职者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保留工资高于他们放弃的所有工作机会的起薪后,即使主动降低自己的保留工资再试图去接受曾获得的工作机会,但由于别的求职者已捷足先登,从而永远丧失了获得这个工作的机会。因此,那些拥有较高保留工资的求职者最终获得工作的概率将更低,也就是说求职者的保留工资将与找到工作的概率呈负相关。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的今天,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大大高于当年的社会月平均收入水平; 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降低身段”选择那些低薪或者工作条件不满意的工作,从而造成了“自愿性失业”。
3.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
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制度设计等因素制约,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方面,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环境好、薪水高、就业稳定,有较多的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可以享受健全的社会保障; 另一方面,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条件差、薪水低、就业变动性大,培训和晋升机会少,社会保障不健全,甚至某些单位基本的三险都无法保证。在此种形势下,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劳动力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时,往往需要跨越各种制度性障碍,付出较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这就意味着,一旦某个大学毕业生选择了次级劳动力市场,则有可能被“困在那里”,就很难退出该种劳动力市场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因此,自愿失业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另一种“投资”,作为花费大量学费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生,往往愿意忍受更长的失业期限和失业率以换取终身受益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总之,经济学假设每一个经济人都着眼于行为的预期收益最大化,大学生作为理性经济人,认为失业的终身预期收益大于暂时就业的预期收益,他们必然选择自愿性失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未来不可预见性等风险因素,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即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不等于也不一定必然导致实际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所以,大学生选择自愿性失业未必能实现收益最大化,不仅如此,逐年扩大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群体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构建、国家秩序的长治久安都将成为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因此,面对日益庞大的大学生失业群体,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三、解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健全就业市场机制,合理引导学生就业预期
首先,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就业跟踪机制,跟踪学生是否在毕业后能将大学所学专业学以致用,即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是否与其大学主修专业“对口”或相近,改变单纯将就业率作为衡量某专业设置是否科学的标准,因为在高校毕业生实际寻找工作过程当中,虽然许多学生找到了工作,但此种工作与其主修专业并不“对口”或相近,长此以往,“学非所用”势必会导致大学生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其次,合理调整高校教学培养计划。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上市民企等发展前景好、待遇优的大中型企业为了争夺优秀毕业人才都会选择在每年的下旬,即10 月、11 月或12 月份在各大院校进行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而此时正值毕业生的大四上学期教学10 周到16 周。一方面,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招聘毕业生,学生应聘积极性高、对工作跃跃欲试; 另一方面,许多学校的培养计划严重滞后,即培养计划继续采用包分配体制时的16 周。这就使毕业生陷入是逃课出去面试还是坐在教室听课的两难境地。因此,科学调整培养计划,将某些课程适当提前,对于毕业生积极把握应聘黄金期,获得高质量的工作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
推进大学生就业还要提升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主动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性,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求职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优势,避开弱项,克服畏惧情绪和自卑心理,以平常心态积极面对求职与择业,避免自愿失业的现象发生。其次,培养大学生就业技能。培养学生在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计算机以及外语能力水平。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越高,就越能胜任工作和岗位发展,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循环。再次,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使他们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有利于他们找到与其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3. 拓宽大学生就业视野,鼓励其自主创业
作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也是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拥有较好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自主创业不仅可降低失业率,还可以加快新型科技产业成果的转化。目前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不到2% ,而美国、日本等国家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20% ,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大有潜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其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了更好地激励大学生创业,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通过采取多种方式指导、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挑战杯”等各类创业大赛,激发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兴趣。同时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优化创业环境。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对有创业意向并拥有创业新科技项目或成果的毕业生提供小额低息贷款或贴息贷款,完善大学生创业所必须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和政策保障,强化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未就业原因具有重要性和急迫性。基于我国近三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即劳动力市场供需、保留工资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立健全就业市场机制,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拓宽就业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自愿性失业,二元劳动力市场,工资保留,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武毅英.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对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暴占光,姜恩娇.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心理干预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105-108.
[3]赖德胜.让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J].中国改革(综合版),2008(2):68-70.
此失业率非彼失业率 篇8
关心失业率问题的人们或许还记得,在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中国社科院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发布的失业率统计数据因相差甚多引发争议,前者称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9.4%,后者则称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2%。两个失业率数据为何相差如此之大?原来中国社科院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运用的统计方法不同,前者是通过调查失业率统计,而后者却沿用了登记失业率的统计方法,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由来和局限性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建立登记失业制度,当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称为“待业登记”,所有的城镇无业者都必须首先到劳动部门去登记,处于等待期的劳动者即登记为“待业”。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劳动用工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不再统一分配和安置工作,企业和劳动者开始进行双向选择,“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登记”,“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也由此开始。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一直以来,登记失业率与领取失业救济和低保补助密切相关,是直接为劳动力安置和分配工作岗位服务的。尽管后来延伸为开展就业培训、发放失业保险金等职能,登记失业率更多地仍是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对城镇无业者提供帮助,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职能结合得更密切。所以,将它作为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失业形势判断的功能有其局限性,并且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仅以城镇户籍人口作为统计对象,因统计的年龄过窄,局限于行政登记行为,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漏洞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登记失业率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其结果很难反映整体失业状况,以此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其效能大大下降。
调查失业率的优势及其未来
调查失业率是反映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我国统计部门于1996年建立了劳动力调查制度,把就业调查纳入统计调查之中并成为其重要内容。该制度建立之初,就在就业、失业等指标定义上采用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确立了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并兼顾中国国情的原则,把失业人员定义为: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调查时点前一周社会劳动时间为零,并且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在调查中,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失业率以地域为准,打破了户口限定,外地来本地人员、农村人口进入本地城镇人员都在统计范围之内,显然较劳动部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更全面。
失业原因 篇9
一、概念认知
乍一看, 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两者意义基本一样, 预防失业本身就是促进就业, 两者并无明显区别。但对于失业保险制度设计来说, 应从不同方面有所侧重。纵观整个失业保险制度的始终, 都在围绕社会成员的工作风险来展开。从工作风险角度说, 预防失业倾向于事前防控, 促进就业倾向于事后纠偏。所以, 如何将工作风险降到最低, 是我们应首要考虑的问题。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应注重强调从事后弥补作用向事前预防作用调整。
关于预防失业。预防失业主要受益对象是在职人员。对于参保职工来说, 缴纳失业保险费是为了防范失业风险, 提高职业风险意识,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达到工作稳定、服务社会的目的。因此, 对失业保险发挥预防失业功能的要义就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我们认为, 失业保险预防失业是指通过加强失业动态监测预测, 建立失业预警机制, 各用人单位自愿选择在职培训 (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调整岗位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支付失业预防费等形式, 并由失业保险基金予以政策支持, 实现用人单位职工岗位稳定、就业质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 失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过程。
关于促进就业。就业是对失业人员最好的保障。促进就业主要受益对象是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在保障失业职工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的同时, 必须提供就业服务以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失业保险发挥促进就业功能的要义是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安置。我们认为,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是指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要求领取失业金人员必须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求职、自主创业、就业安置、组织起来就业、灵活就业等形式, 并由失业保险基金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其实现再就业的过程。
二、主要问题
(一) 权利义务不对等
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首要目的就是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 促进其实现再就业。无论是失业期间提供物质帮助还是失业后实现再就业, 失业保险都在保护失业人员的权益。这在制度层面显然不利于在职职工, 特别是长期不失业人员。
按现行《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用人单位的失业保险权利是免费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费记录, 要求经办机构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义务是按规定进行失业保险登记、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无论权利还是义务, 核心都围绕缴费。很多单位长期履行缴费义务, 却得不到失业保险制度的支持。尽管失业保险是强制的, 不管有没有积极性都要缴, 但没有激励机制相配合, 很多用人单位缴费积极性不高, 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 不缴甚至拒缴, 导致失业保险费征收难度加大。
对于参保职工来说, 个人权利主要是查询、监督失业保险缴费情况,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个人义务主要是履行缴费义务, 失业后办理失业登记义务。理论上讲, 任何工作都存在失业风险。但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 一些行业职工失业概率很低, 长期缴费且一直未失业, 认为失业保险费白缴, “有去无回”。
这些都引起我们对失业保险功能的思考。尤其是失业保险的有关权利应该普惠化, 而非只有少部分人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必须更加注重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导向。
(二) 基金支出项目偏少
目前, 各地失业保险基金存在大量滚存结余, 巨额资金闲置不用, 越发凸显制度功能发挥不足。现行的《河南省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 可以免费享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 其补贴费用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费用占失业保险基金的比例, 不得超过统筹地区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总额的百分之十”。这是我省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仅有的两项支出, 而且在落实过程中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后来国家颁布的《就业促进法》又明确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随之我省取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收费, 加上审计、纪检监察严格, 各地两项支出数额并不很多。以汝州市为例, 多年来只进行少量的职业培训补贴支出, 更多使用就业专项资金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012年出台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若干意见》 (豫政〔2012〕60号) 文件规定, “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作用, 积极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 正式以省政府的名义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纳入长效机制当中来。其中规定对参加失业保险的各类企业职工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创业培训补贴支持力度。但是, 只给出了宏观规定, 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 各地无所适从, 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支出仍然微不足道, 直至三年后豫人社〔2015〕30号文件的出台。但是, 这仅仅是长效机制的初建, 失业保险基金仍有许多应该扶持再就业的支出项目需要实施, 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建设急需规范化、具体化。
(三) 稳岗补贴范围偏窄
现行的《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的实施意见》 (豫人社〔2015〕3号) 文件, 将稳岗补贴范围仅限于实施兼并重组企业、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及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行业企业等四类企业。政策出台后各地几乎没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 因为此四类企业本身就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 无力缴纳失业保险费, 很少有按时足额缴费符合政策条件的, 因此政策发挥的效力十分有限。
2015年7月出台的《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的补充意见》 (豫人社〔2015〕30号) 文件, 将稳岗补贴范围扩大至所有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单位。但是调研中我们发现, 不少事业单位尤其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经常组织在职培训, 同样面临预防失业的问题。那么, 稳岗补贴的激励机制就不能仅仅单向针对企业单位, 而应该面向所有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
(四) 失业保障期限过长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豫政〔2015〕59号) 文件规定, “合理确定就业困难人员范围, 将长期失业人员由登记失业1年以上调整为半年以上”, 再就业扶持工作得到更加重视。但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 许多破产改制企业单位移交失业职工时补足了历年欠缴的失业保险费, 许多失业职工领取期限长达24个月。
以汝州市为例, 近五年来大部分领取失业金人员领取期限超过6个月, 2015年长期领取失业金人员比例高达82%。领取失业金期限过长, 即待业期过长, 明显不利于失业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一方面, 按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无形中使一些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金期间会安于现状, 对失业金产生依赖, 继续选择失业。另一方面, 一些失业职工在领取期间会继续工作, 甚至在外地重新就业, 但签到领取失业金时仍然报告失业状态, 隐瞒自己重新就业事实。因为“保留未领取期限下次失业继续享受”对他们来说尤其一些年龄较大的失业职工遥不可及。领取期限越长, 越不利于地方职能部门真实掌握当地就业失业动态。
领取失业金期限的最初设计, 是适应当时面临的国有企业改革社会背景, 当时失业保险政策主要用来安置下岗职工, 是当时“三条保障线”之一。随着国家对微观经济话语权的丧失, “下岗”现象势必成为历史。失业金最长领取24个月的期限应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社会改革的逐渐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
(五) 管理体制不完善
1.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失业保险作为目前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之一, 在经济改革、社会稳定、促进就业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工作十分重要。相对于其他社保险种来说, 一些地方对失业保险工作重视不够。我们查阅网站并咨询有关市县, 地方政府为失业保险工作专门出台红头文件的不多。
2.经办机构基础薄弱。以汝州市为例, 汝州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不符合国家“四定标准” (定性质、定规格、定人员、定经费) 规定, 也没有按照省直管的要求进行机构建设。因隶属于汝州市劳动就业局, 面向社会一直以汝州市劳动就业局名义开展工作, 工作开展未能与专门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职责相匹配。
3.信息化建设滞后。金保工程系统软件应用落后, 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许多地方失业保险与其他险种系统不统一, 重复参保、漏保现象时有发生。以汝州市为例, 与原属平顶山市脱离后, 没有得到上级专门的系统上线统一组织安排, 一直拖到2015年下半年经多方协商才达到企业单位上线。
4.缺乏相应激励机制。赏罚国之大信。在工作人员少、业务素质偏低的条件下, 一些地方没有征缴奖励机制, 多收少收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致使经办人员积极性不高。一些政府偏重个别险种工作进行表彰, 对失业保险置之不理, 有失公允。
三、政策建议
(一) 推广试点市县工作经验
河南省失业预防试点、援企稳岗及借用失业保险基金补充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试点、全国失业预警试点在濮阳市、兰考县、新乡市均取得了长足成效, 并提供了范例, 积累了成功经验。其中, 濮阳失业预防试点政策2015年年底到期。在未来的“十三五”时期, 建议将我省的两个试点市县工作经验向全省全面推广。对于全国失业预警试点, 可适时扩大失业预警试点范围, 在全省范围逐步推广, 对条件成熟的地区, 应提前做好失业预警数据收集和数据库建立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 完善基金激励机制
1.缓缴失业保险费。在坚持现有政策的同时, 除了对于生产经营处在暂时困难的企业, 还应对经济困难且工资没有保障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最长不超过半年的缓缴失业保险费的政策。缓缴期间不计收滞纳金、不计利息, 参保人员享受相应的失业保险待遇, 待经济好转再恢复正常缴费。可减轻有关单位和劳动者的负担, 帮助其渡过难关。
2.优化预防失业功能。预防失业是失业保险基金的主要功能, 其功能发挥应该普惠实施, 支出项目除在职培训 (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 补贴、稳定岗位补贴外, 还可考虑职业技能鉴定补助、岗位工资补助、社会保险费补助、失业预防费补助等。实施范围应由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扩大到所有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借鉴外省经验 (如湖南省) , 企业、事业单位应有区别, 企业单位享受各项补贴不超过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事业单位则可定为不超过30%。
3.改革领取失业保险金标准。参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建立失业保险个人账户, 并按规定计息。建立领取失业保险金标准与个人账户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个人账户余额越多, 领取失业金标准越高, 多缴多得。改革后的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既要与参保缴费月数有关系, 又要与职工失业前的缴费工资基数挂钩, 真正实现失业期间的生活保险, 而非流于一般的生活救济。当然, 设计标准要有修正值, 高不能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的150%, 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70%。前提是必须统一应用金保工程业务软件, 健全参保职工个人权益记录。鉴于管理和操作会存在一定难度, 可先行试点, 然后推广。对于长期缴费一直没有失业的行业职工, 虽然没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但却在在职期间享受了预防失业各项补贴政策, 达到了职业稳定的目的, 因此参保缴费积极性也会提高。
4.适当缩短失业保险待遇期限, 鼓励失业职工尽快就业。在前述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前提下, 建议适当缩短享受待遇的时间, 根据失业者本人的参保缴费时间, 在一个失业期内最长不超过18个月的领取期限。继续坚持现有鼓励创业政策, 领取失业金人员自主创业的, 可按规定一次性领取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 并按规定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如果领取失业金人员通过其他形式实现再就业的, 除保留未领取期限外, 应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求职津贴, 取代原来的职业介绍补贴。
5.扩大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支出范围。建议重点设立以下促进就业支出:领取失业金人员一次性创业补助;一次性求职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就业安置补助;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其中, 失业保险搞失业职工培训的目的是实现再就业, 培训补贴可以补给培训机构, 也可以补给个人。用人单位招用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 可根据招用人数和合同期限给予每人不超过6个月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就业安置补助。
(三)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打造电子社保、推动服务创新。伴随我省社会保障卡发放的快速推进, 各地应尽快推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并, 统一征缴、统一软件, 实名认证、信息共享, 避免重复参保、漏保、骗保, 逐步实现云社保、云服务, 最终达到全省联网、一地参保、多地查询的目标。为此, 省级部门应该加强组织和领导, 地方政府应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保障。
以汝州市为例, 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五险合一”工作, 并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而非现在的各自为战。建议开通汝州市社保网站, 实现各社保机构政策沟通和有效衔接, 方便群众查询办事信息、服务指南等有关情况, 真正迎合互联网+时代要求。
(四) 完善失业预警机制
豫政〔2015〕59号文件规定, “加快构建失业动态监测、失业预警、失业调控一体化的失业预防工作体系。县级以上政府要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制定本地应对失业风险的应急预案”, 结合新乡市失业预警工作经验, 建议:省级政府部门应组织全省加快建立失业预警信息系统, 加强对失业动态监测、失业预警调查、调查失业率统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建立全省统一的预警指标、警情级别和应急预案。
以省辖市为单位, 应定期发布就业蓝皮书, 及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及时公开本地区就业失业宏观调控状况, 实现失业预警工作和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工作良性互动, 最大限度地规避失业风险, 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县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失业预警工作, 提供保障机制。如成立失业预警机构, 并明确工作职责、机构编制和经费来源。建立和维护失业监测预警体系, 以及失业保险系统信息化建设维护等费用, 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保障, 不在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同时强力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工作。达到用人单位应参尽参、应保尽保, 使劳动就业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企业实际用工及岗位变化情况, 监测数据更为准确全面。
(五) 逐步建立省级统筹
根据社会保险学的“大数法则”, 失业保险的统筹范围越大, 失业保险的互助、共济能力越强。从理论上讲, 失业保险的统筹层次应当尽量提高。我省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失业保险基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实行省辖市统筹管理, 所属县 (市、区)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失业保险基金的报账单位”。截至2015年, 全省十八个省辖市已全部实现市级统筹。但是, 十个省直管县 (市) 仍然实行的县级统筹, 不利于增强失业保险基金调剂功能和抵御风险能力, 更不利于融入全省失业保险业务统一大局。
我们认为, 建立失业保险省级统筹的时机基本成熟, 至少省级统筹管理十个省直管县 (市) 失业保险时机已经成熟。为此, 建议:逐步实施省级统筹管理。首先建立十个省直管县 (市) 省级统筹, 实施统一的参保缴费政策、统一的待遇项目标准、统一基金管理使用、统一业务规程信息系统, 将直管县 (市) 失业保险业务经办提高到市级水平。然后将省级统筹扩大至省辖市。
实行省级统筹的基础是预算管理。在实施省级统筹过程中, 必须明确地方政府责任, 强化预算管理, 市县根据预算需求向省级部门提出申请拨付资金, 同时应加强预算监督, 强化预算约束力, 提高资金安排的清晰度。
(六) 完善经办考核机制
鉴于失业保险工作的特殊性, 业务经办受地方政府和省级部门的双重管理, 故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应由地方政府和省级部门共同负责。实践证明, 根据全省及地方政府下达的责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惩是可行的。除了责任目标, 还应该将扩面征缴、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发挥、基金财务科学管理、硬件软件投入、领取失业金人员信访稳定等纳入考核范围。参考其他社会保险险种的奖惩机制, 每年全省对失业保险工作进行表彰, 除了先进单位, 还应考虑先进个人, 以提高失业保险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论农民工失业与失业保险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失业,失业保险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 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农村出现了大量破产农民, 从而导致众多的破产农民流入城市, 使一些都市人口迅速发展起来, 农民工现象日益显现, 由农民工现象引发的农民与市民, 农村与城市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所伴生的失业问题, 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基本生产要素中,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因为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活跃性, 还在于劳动要素的载体——劳动者作为人, 除了作为经济增长的手段外, 其自身的发展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农民不富裕, 中国也不富裕。大量农民从封闭落后的乡村走进风声水起的城市, 既是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要途径, 也是中国农村乃至中国社会走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城市之间劳动力的流动已经开始。1992年后, 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打工潮。1992年大约有4000多万农民进城打工, 以后每年以近千万人的速度增长, 现在进城打工的农民在8000万~1亿之间, 甚至更多。
在20世纪80年代, 摆脱土地束缚的农民主要到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产业为主, 进城打工的农民则以建筑、家政等行业为主。到了90年代, 农民外出所从事的工作已经涉及到了城市二、三产业的上百种行业。包括建筑、运输、商业、餐饮、修理、生活服务, 以至工矿企业, 可以说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干的活五花八门, 木工、瓦工、做小买卖、当保姆、耍把戏、蹬三轮车、做豆腐、弹棉花、擦皮鞋、开发廊等等, 可以说, 哪里需要劳动力, 哪里就有农民工。
从另一方面来说, 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主要集中在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工资待遇低的劳动岗位, 即使是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 大多也是从事清洁工、保安等临时性的服务工作, 他们低待遇、低报酬、无保障, 与单位的正式员工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工资和保障体系, 属于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 是指在非正规部门的就业。非正规部门则填补了正规部门大企业认为无利可图的市场空缺。这些部门行业众多, 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主要是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国有和集体单位等具有明显公益属性的部门仍然把农民工排斥在城市正规就业的门槛之外。再加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大批农民工失业, 这样他们的基本生活就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 国家就需要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是指对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成员, 当其因非自愿原因暂时失去劳动机会, 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收入时, 由国家或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险种之一。失业保险除了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外, 并通过失业培训, 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这种制度有两种功能:一是保障生活;二是促进就业。这种功能实施的好坏, 对农民工摆脱事业的困扰将起到直接的作用。正因为这两大功能, 人们又称其为事业现象的“减震器”和“安全网”。
二、农民工就业困境形成原因
从我国当前的国情看,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缓解贫困的一种有效办法。我国经济近十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 客观上为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提供了市场需求。但由于我国劳动力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 体制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全面进行, 农民的就业势必会存在许多困难, 这些困难主要是因为:
(一) 我国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由粗放型生产方式到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 根据市场需求实现有效配置, 劳动力作为重要生产要素, 也必须自由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个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竞争对手, 如果某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破产, 必然会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另外, 集约型生产方式主要依靠科技含量, 这就要求工人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二) 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使农民丧失了传统上赖以谋生的基础, 同时我国的粮食产量在持续下降, 种粮无利可图, 这样就出现了消极种粮的行为
由于城市的扩张、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原因, 我国的耕地面积正以每年500万亩~7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 这使得由于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的农民失业状况严重。同时, 1997年以来, 我国粮食价格连续几年走低, 主要是因为粮食生产效益低, 面对农业经营的成本增加与效益下降, 农民厌农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这样就出现了农民进城打工人数增加, 造成了就业困境。
(三) 城市下岗人员增多, 加剧了岗位的竞争
由于结构性调整、产业升级和国有企业的改革, 我国城市企业下岗人员增加, 加上城市新增劳动力, 包括大学生的就业, 城镇失业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庞大失业群体的存在必然加剧岗位竞争, 使得农民工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 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较低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综合素质不高, 这是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 当面临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时, 他们无从下手, 这就与城市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相比, 相差甚远。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及就业的行业范围。
三、关于解决农民工就业困境的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我国政府应采取多方面措施, 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结构,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这样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一) 稳定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使农民自身重视社会组织的组建, 特别是重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稳定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 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改变农民消极种粮的社会行为, 让他们明白在农村他们也能发财致富。
社会组织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 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而有意识地组织起来, 以一个相对独立单位存在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具有整合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利益功能、实现目标的功能。
在我国农民自身忽视社会组织的组建, 特别是忽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当前, 在产品的产供销交易过程中, 农民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其中关键原因是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 自发形成的农民组织还很不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这种小生产的经营体制不适合发展现代化农业, 也不适合发展规模经济。农户只有组织起来才能解决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二) 提高农民工自身整体素质, 增强其就业能力
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 他们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 对劳动者的文化和技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的需求, 其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 政府应有针对性地投入资金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三) 加强失业保险资金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方面, 应按照政事分开、分工协作、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来进行制度创新。财政部门负责失业保险资金的管理、监督和平衡。劳动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行政事务的实施。尤其是要加强失业保险征缴的力度, 有必要开征失业保险税, 用税法将失业保险固定下来, 严禁擅自挪用基金的违法行为。同时, 失业保险税的纳税范围应包括所有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劳动者, 还有个体工商户。另外, 为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还必须建立专门的失业保险金融机构, 建立和健全基金的监督机制, 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
开征失业保险税, 首先有利于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法制化管理, 明确收、用、管的责权, 使失业保险金能按时征收, 依法管理。这是开征失业保险税的主要目的。其次, 有利于公平负担。不管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筹资机制。再次, 有利于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调剂,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四) 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
我们前面说到失业保险有两大功能, 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 这两大功能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而且我国的国情和财力状况也决定了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不可能搞单存的失业救济。只有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 将重点组建转移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等就业服务的方面, 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促进就业功能的重要体现。
另外, 目前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者积极求职的经济激励方面仍有缺陷。虽然也规定了提供失业职工的转业培训费, 扶持失业职工生产自救等内容, 但这些项目多数得不到保证。而且, 现行制度中对于失业者跨区域求职的要求, 未规定给以资助, 却通过户口、居住地等人为限制失业者的地区流动。
我们应该用积极的促进再就业来代替单纯发放失业救济, 这是我国失业保险改革的趋势。
在中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 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 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在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总之, 农民工为国民经济发展做了重要贡献,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家的优势资源, 值得我们重视和珍惜。必须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才能合理高效利用这一资源。
参考文献
[1]张秀生.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汪海波.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2001~2020[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3]于良春.政治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4]郭红梅.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就业问题浅析[C].民族出版社, 2004.
[5]召海.农民群体社会行为分析[C].民族出版社, 2004.
[6]杜毅.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学报, 2009,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