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障制度论文(精选11篇)
失业保障制度论文 篇1
失业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社会保障应发挥“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 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我国自1999年颁布《失业保险条例》以来, 到2007年初, 累计有2400万失业人员通过国家提供的失业保险待遇获得了基本生活保障。但目前失业人员的保险待遇人均仅为每月300元, 而失业保险基金却累计结余900多亿元。低标准、高结余, 这一矛盾显示了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把握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的“度”?如何维护失业人员最起码的体面生活?失业人员生活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我国失业保障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的现状
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可通过两个途径来保障:一是失业保险金, 二是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失业救助。由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和领取时间有严格的限制, 所以只有一小部分失业人员有资格享受, 大量的失业人员仅依靠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体系维持生活。在确定各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式上, 一般采用的是“菜篮子法”或“恩格尔系数法”。我国实施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 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居民衣、食、住的生活必需品费用, 适当考虑水电能源与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的费用而确定。实际上就是采用了“菜篮子法”。按照这种方法计算,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 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应不低于制造业平均工资的30%, 不低于最低工资的60%。国际劳工组织168号公约对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标准作了规定: (1) 不能低于失业者失业以前收入的50%; (2) 不能低于法定最低工资的50%; (3) 不能低于满足生活需要的最低水准。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2007年低, 我国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182.4元, 就是加上各种最低生活保障的辅助补贴救助, 也不到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20%。在标准较高的深圳和上海市, 2007年的低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415元和350元, 还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0%。许多地区的最低生活标准比当地的实际贫困线低, 一般只占实际贫困线的80%。目前,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和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 但是只保障了他们基本生存的需要, 保障水平仍很低, 根本谈不上正常的改善和发展。《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要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能够享受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普遍高于无法享受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有申领条件和时间的限制, 对于长期失业者或缴费年限较短的失业者来说, 生活基本上还是依赖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待遇全国各地的差异很大, 待遇标准较高的城市, 如深圳2009年的标准为648元/月, 上海为435~600元/月, 刚刚达到最低工资的60%;其他大多数城市的标准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的不到200元/月, 略高于低保水平, 根本无法达到失业前工资的50%。
无论是低保还是失业保险金的支付, 都是把贫穷作为一个绝对的概念来理解, 仅仅从最基本的物质方面关注失业人员的生存权利。这种待遇连未成年子女的正常教育都无法满足, 更不要说保障失业人员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这种“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权利”的被剥夺, 使得相对贫困的失业人员无法参与一般人所从事的社会活动, 遭遇社会排斥, 被动地在“失业陷阱”里越陷越深, 甚至产生失业的代际传递, 离通过失业保障促进就业、改善生活的目标越来越远。所以, 我们不能只在总体上看我国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多少亿元, 而应关注平均保障水平。必须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失业人员状况, 按照一定的原则, 确定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标准, 只有这样, 失业人员的保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生活保障”, 而不是只填饱肚子的缺乏尊严的“最低生存保障”。
确定失业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原则
1.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应根据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来确定, 既不能把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看做一种象征性的贫困安抚, 又不能向北欧等福利国家那样过分“慷慨”, 给财政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前者相当于生活保障名存实亡, 后者会导致保障体系走向崩溃。社会福利是刚性上升的, 它只能朝着不断提高这个方向前进, 所以我们应吸取福利国家危机的教训, 不能一下子就把标准定得很高, 以免超过负担能力, 毁坏福利的刚性, 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负效应。尽管当前失业保障的标准在不断提高, 但根据目前的经济状况, 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不到0.2%, 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近1000亿元。我们的问题不是保障的标准太高而是太低了, 失业人员不能按合理比例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保障层次仍停留在基本物质生活需求水平上, 很难有余力通过社会参与和文化教育来提高自己, 实现再就业。因此, 现阶段我们不能因为担心提高标准会造成基金赤字或财政危机, 提高标准的幅度过小。各地只要经过精算, 完全可根据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保障标准。
2.尽可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体面的生活。对于基本体面的生活的标准, 各国的看法不一, 但一般情况下认为, 基本体面的生活是指人们能够参与一般人所从事的基本社会活动, 不被社会基本面所排斥。1992年的《欧共体宪章》曾宣布:“个人获得充足的资源和社会扶助的基本权利在某种意义上与人的尊严相一致, 社会应出于对个人尊严的尊重来确定满足基本需要的足够资源数量。”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如果仅仅停留在满足衣、食、住和适当的未成年子女教育费用和少量的医疗补助的话, 失业者就没有多余的资本来参与基本的社会交流和文化学习活动, 他们的生活圈越来越狭窄, 人的社会性一步步在退化, 个人越来越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起码的尊重, 被排斥在最底层可接受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参与之外, 为失业付出了极高的精神成本, 社会竞争力会变得越来越差, 很容易走向长期失业。相反, 如果能够保障失业人员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 就能提供个人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 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积极性, 拥有必要的文化、社会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多, 他们就越容易实现再就业, 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所以, 在制定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时, 不能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限, 而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使失业人员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和获得发展的机会。
3.避免衍生新问题。前面两条原则主要是要求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 而这条原则是避免失业人员生活保障标准过高, 以至于衍生与政策目标相悖的新问题。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之所以要把握好它的“度”, 就是因为过低与过高都会带来负面的社会问题, 甚至有时过高比过低更糟糕。欧洲福利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后, 面对危机不得不进行的一系列福利改革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例如, 英国51万工人所享受的失业津贴的替代率在70%以上, 失业者几乎没有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产生了“失业陷阱”。80年代英国对失业津贴进行了38次改革, 其中绝大多数都使得救济金变得不那么“慷慨”。瑞典作为福利国家的典型, 高达90%的失业津贴替代率产生的负激励使得1993年的失业率上升到13%, 通过改革把替代率降低到80%, 失业率又重新稳定在2%左右。虽然目前我国的失业人员生活保障水平普遍偏低, 远远达不到发达福利国家那么高的替代率, 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的最低工资水平也是偏低的, 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在一步步接近最低工资标准的过程中, 应时刻警觉低收入劳动者的经济状况可能比失业者更差的情况发生。从保障的数字上看, 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可能比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低, 但他们还会得到一些实物或医疗等方面的辅助补助, 而且他们不工作, 又可节省料理家务的机会成本, 所以只要失业津贴+失业补助+机会成本的总体水平与最低工资接近, 就会产生失业者拒绝工作的道德风险, 他们从短期失业变成长期躲在“失业陷阱”里的福利依赖者。所以, 为了避免衍生这些新的问题, 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能脱离最低工资标准而盲目提高, 必须保持与最低工资的适当距离。有研究人员提出, 低保标准的三倍应不高于最低工资两倍, 认为这是刺激依靠低保生活的失业者再就业的合理标准。其立论依据是:在一个三口之家, 假定夫妻二人都参加工作, 并且都只拿最低工资时, 其合计收入应高于两个人都不工作时, 三人享受全额低保所得到的收入, 这种制度设计才能使低保对象有就业的意愿。还有人认为, 以失业保险金标准占最低工资的2/3、低保标准占失业保险金标准的2/3来确定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待遇较合适。笔者认为, 这两种标准可作为确定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的参考。
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我国社会救助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单项救助向综合救助、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从维持温饱型救助向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型救助发展。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改革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除了以上述内容为目标以外, 还必须实现保障是更好地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这一最终目标。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 首先国家要承担起责任, 加大国家财政对地方、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把对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避免发生“国家请客, 地方政府‘埋单’”的现象;其次, 对失业人员要通过基本生活保障激励他们就业, 制定就业后继续保留一定时间、一定水平的失业待遇制度、再就业家庭享受救助的一定收入豁免等制度, 改变现行政策对就业的负激励;最后, 采取对失业人员分类救助的措施, 提高困难失业人员家庭的生活保障标准, 降低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家庭的保障标准。
浅谈大学生失业保障机制 篇2
摘 要 随着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失业保障机制变得非常需要,本文先从失业概念谈起,分析大学生失业原因,社会和政府采取了各项措施缓解就业形势,最后谈论了各项措施的效果和今后努力方向。
关键词 失业影响 大学生失业原因 缓解措施
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失业会产生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它最易为人们所感受到。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影响。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终,失业者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众多的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销毁掉了。因此我们追求社会充分就业,但是现在的形势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应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面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3)价值取向: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各单位的薪资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大多数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都表示,岗位薪资不可能高于招聘薪酬,但会基本保持原有水平。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求职者应对人力资源市场和薪酬采取主动迎合态度,针对现阶段形式自身作出相应调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那么大学生就业究竟面临怎样的难题那?具体请看下面一组调查报告:
据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
总儿言之,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
那么针对这些原因和情况,我们出台的措施有那些呢?具体实施效果如何?从2006年起,劳动保障部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对回到原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免费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并将采取八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这八项措施包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对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同时,将求职困难或家庭困难的登记失业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纳入重点帮扶范围,确定专人负责,落实相关政策,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收集一批适合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的空岗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对灵活就业或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积极为其提供档案托管、社会保险接续等方面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等。困难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当年年底仍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的,从第二年开始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给予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失业补助金的标准为毕业生户籍所在地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的90%。
在这些措施下,我省今年全面完成了全年就业目标任务,实现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7.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4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2.4%;就业转失业人员再就业50.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稳中有升。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任务还是很艰巨,局面还是很严峻,关于近几年的就业工作,全省总体思路和安排是: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坚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两手抓,把扩大内需与促进就业相结合,把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产业振兴计划与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相结合,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明年目标任务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一要继续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深入挖掘政策投资和大项目带动就业增长潜力,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二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的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和产业振兴计划,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相结合,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三要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动就业工作创新。
(2)更加注重政策落实扶持就业。国务院已明确将应对危机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政策再延续一年,各地要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加快政策落实力度。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延续执行“五缓四减三补贴两协商”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以稳定就业,重点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下功夫,增强他们抵抗风险、稳定岗位的能力和信心。
(3)更加注重统筹各类群体就业。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有专业设置有待改进、学非所用的问题,也有择业观念转变、再培训和扶持政策问题。要拓展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渠道,鼓励科研单位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农业科研推广项目。同时,采取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措施,积极动员大学生应征入伍。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综合运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导师、创业基地、创业政策等手段,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引领一批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强化毕业生在校期间和离校后就业服务,强化就业见习与职业资格培训,强化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同时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政策来稳定就业。
(4)更加注重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财税、信贷、社保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5)更加注重培训提升就业。通过培训提高大学生劳动者素质,是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两难问题的关键。要把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训的主渠道,在强化企业上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上有重大突破。要积极探索培训补贴费用直补企业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和资金补贴政策效果,实现培训与就业一体化。
国际经验和实践证明,就业和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解决就业问题,既要在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上下功夫,又要在减少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上做文章,突出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保障生活、促进就业的多重功能。
做好大学生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指导就业工作,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省大学生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永堂.比较研究:完善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中国劳动.2006(1).
[2]蒋选.我国中长期失业问题研究——以产业结构变动为主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略论失业保障 篇3
现如今, 没谁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存疑。但在保障方式以及程度上, 却争论众多。在这里, 我们略论一下有关失业保障的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 特别是过高的失业率, 似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是最好的出路。不过, 当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时,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增加失业率。
观察市场经济的事实, 各国和地区总存在着一个已达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弗里德曼称之为“自然失业率”。并且, 事实证明, 想要把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代价是巨大的;有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使得问题更加严重。所以说, 没有哪个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目标是要彻底消除失业现象, 只是不过高就很好了。
其实我们可以反过来思维, 一个经济体没有失业现象就必然是好事吗?设想一下:一个经济体的供需是平衡的, 完全没有失业。不论出于什么目的, 当有人试图增加某种投资而需要人力资源时, 情况会怎么样?不难想到, 除非拆了东墙补西墙, 这连起码的人员问题都没法解决。假设这是在企业内有计划要做的一件事, 为此就必须提高原有产品的生产率, 这样才有富余人员可以利用 (不考虑人口增长问题) 。且不说如何才能提高生产率, 如果富余人员在新的投资中的使用是不连续的, 即不能立刻投入到新生产中, 其富余人员就等于暂时失业了。在一定的时期内, 把这种动态的富余人员都统计出来, 实际上就是总的失业率——只不过是隐性的而已。
由此可见, 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 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失业率本身就是一必要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 经济也不可有所发展而只能原地踏步。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看待失业现象, 不是完全消除而是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失业率才是最可行、最正确的。惟有这样, 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储备, 经济才能可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只是问题在于, 如果失业是由过大的经济波动造成的, 而这往往又是人为操控不当带来的后果, 那就不是一件应该发生或者说本可以避免的事。对于个人来讲, 不能尽早地重新工作, 或者在等待期间得不到一个很合理的补偿, 那就是社会的不公;是把某种社会责任只让少数人承担的结果, 这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像萨缪尔森认为的:“失业的经济成本显然相当之大, 但长时间持续非自愿失业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损失, 却无法用一个确定的美元数额来充分地加以表达。事实一再证明, 失业会给人们酿成种种悲剧。”
基于这样的思考, 正确地对待失业者, 使其在没有工作期间也能很好地生存, 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这才是社会的公正的原则。为此, 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相对应的失业保障措施。
二、一种新的失业保障措施
在各国, 一般发放失业救济金都是有限期的。比如, 在中国, 根据工作年限的长短折算的最长时间不超过两年。在美国, 一般发放不超过6个月的失业救济金。总之, 在失业救济金领完之后, 还没有找到工作, 政府就不管了。这样做看似有道理, 目的是要督促人们主动寻找工作。不过, 在人们不可能都找到工作的前提下, 某人就业就意味着另一个人要失业。这是把问题推给了个人, 实际上会自觉不自觉地孕育出很多不安定的因素。
我们设计一种终身失业保障计划, 看看是否更有道理, 是否更能解决问题。
假设一个人正常工作的年限是从22岁 (大学毕业) 到60岁, 即工作38年并在60岁时退休。我们把失业保障问题和退休收入放在一起考虑, 不论是失业救济金还是退休金可统称为国家保障金。当一个人从22岁起就没有工作, 并假设这个人终身都不想工作或者想工作而没有找到工作,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认为此人从22岁起就相当于“退休”了。为此政府要为这个人发放失业救济金或者说是退休金, 总之就是国家保障金, 这种国家保障金就可以通过负所得税的形式发放到个人手中。当然, 要是这个人有财产收入或投资收入等, 那就需要以正的形式“减免”这些收入即等于反过来得扣除一定数量的国家保障金;这有可能使领取的国家保障金为零, 不但为零要是收入高到一定程度还得交纳个人所得税。
当然, 人们也许会担心, 这样发放国家保障金会不会助长人们都不愿意工作的想法或行为呢?这确实是个问题,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仅靠降低国家保障金的标准并不现实。因为当标准降到一定程度后, 其基本生存就无法保障;这很不正义, 也体现不出社会进步的实质所在。我们不必采用这种消极的办法, 而应该实施一种积极的即存在着利益补偿机制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这么规定:假设一个人从22岁起就开始退休所能终身领取的国家保障金的年基础额为每年a0元, 这也相当于最低工资, 工作一年后所领取的会增加Δa1n (n代表不同的工资级别) , 即在年基础额a0的基础上要增加一定的金额且仍然终身领取, 以此类推, 无论是否有间隔, 每增加一年的工作时间都相应地增加一个△ann, 这就会引导人们不能不考虑工作年限的问题。也就是说, 早工作一年、多工作一年再“退休”要更合算一些, 人们将会比较主动地寻找工作并努力增加工作年限使得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形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良性平衡。
如果一个人从22岁连续地工作到了60岁, 我们把a0加上Δann的累计数值设计成正好等于以往正常的退休金, 那这个人到了60岁就相当于自动退休了。例如, 一个人的年工资收入是12340元 (假设始终不变) , 正常的退休金为工资的87.5%, 则年退休金为10800元 (每月900元) 。再假设△ann按相同的金额累计, 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计算a0与△nn的关系式为:a0+38·△a nn=10800元。要是把年基础领取额a0定为7000元 (每月约583.3元) , 则可以得到:△ann=100元。即每增加工作一年, 年度国家保障金在7000元的基础额上将增加100元。要是年工资收入是24000元, 其它情况不变, 则国家年度保障金为:7000+38·△a nn=87.5%·24000;由此可以算出:△a nn=368元。在7000元的基础上将增加368元;即增加一定的比例, 这就有增加工作年限的吸引力了。更主要的还在于一般的工资收入要比国家保障金高很多, 还有可能得到奖金, 这些会自动吸引人们从事长时期的工作。可以说, 实行这种保障制度既能比较理想地解决失业问题同时也鼓励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当然, 这种保障制度在内容上要是仅仅这么规定的话, 也许有人会采取某种非正常的手段在一个人工作的头一年就把工资定得非常之高, 以后即便这个人不用工作了也能领取到相当高的年度国家保障金, 这就有投机的漏洞了。对此我们可以把△ann再细分成相应的部分或者是乘上某种系数, 以解决各种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尽量防止各种投机的企图使机制更加完善。
总之, 我们要贯彻这样的原则:对于少数人要补贴, 这是应该做的, 也是国家能够补贴得起的;对于多数人正好平衡;对于想要多得的那就应该与纳税的贡献成正比;以此可以找到在社会保障税收数额方面的准确依据并能正确地用好这些税收, 使之发挥出应有的效率。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规定一些辅助性的措施, 让低于比如60岁的人就开始领取国家保障金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例如, 对于某个年龄之下的年轻人, 要求必须接受一定时期和一定要求的各种专业救灾和救护培训, 作为一种特殊技能的人力储备, 在关键时刻就能根据需要成为有准备的专业自愿者并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而使“失业”变得像有“工作”一样正常。对于这种失业我们同样会认为不是白吃饭, 就像服兵役一样可以认为是在服防灾救灾或社区服务之类的经济役, 其国家保障金就是其合理的收入或补偿。
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也就在5%左右, 并且百分之八十多的失业持续期不超过半年, 超过一年的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几。我们假设为其转移的税收只让总就业人口中的50%高收入者承担, 并且只要做到失业者能有高收入的平均收入的1/5即可, 这样可以算得只要富人拿出其平均收入的2%就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这一代价并不高, 发达国家完全有能力养活必要的失业者。
三、结论
这种失业保障计划看似成本很高, 似乎很不实际。但是, 从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而进行的宏观调控所付出的代价来看, 这就微不足道了。在一个社会中, 每个人都能很体面的生存, 这本来就是众人的意志。
有了这样的保障, 社会反而会减少很多负担, 由此可以从容地发展经济, 不必过度发展而带来种种弊端, 全社会的经济损失将会更小。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文萃》,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年, 第454页
[2]《经济学》第18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 第564页
失业保障制度论文 篇4
沪劳保就发(2004)5号
2004-01-29
保护视力色: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完善对本市失业登记工作的管理,及时掌握失业人员状况,有效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就业,现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如下办法。
一、失业登记范围
本市城镇户籍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且本人自愿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一)年满16周岁,未继续升学的各类学校毕(肄)业生;
(二)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含解聘工作关系)的人员;
(三)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并失去承包土地的人员;
(四)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军人;
(五)刑满释放或假释、劳动教养期满或提前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六)其他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
二、办理机构
各区县的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失业登记工作。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具体办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失业登记工作。
各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中心),可受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办理失业登记,并提供相应服务。
三、失业登记的凭证和程序
失业登记时应当出具《劳动手册》。未办理过《劳动手册》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办理《劳动手册》,并可与失业登记手续一并办理。
受理失业登记的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在《劳动手册》上做好失业登记日期的记载,并纳入地区失业人员的登记管理范围。
四、失业登记的期限
一次失业登记的有效期限为6个月,在有效期满后仍然符合失业登记条件的失业人员,应当重新办理失业登记。
五、失业登记人员的权力与义务
(一)失业登记人员可享受以下权利:
1、接受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
2、参加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并按规定减免培训费用;
3、按规定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4、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按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和其他的失业保险待遇。
(二)失业登记人员需履行以下义务:
1、如实向失业登记机构反映积极求职情况;
【字体:大 中 小】
2、积极应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就业岗位,并接受职业指导;
3、积极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免费职业培训和各类就业促进项目;
4、接受和配合地区就业援助员关于失业登记人员求职活动,求职意愿,参加培训等情况的调查;
5、失业登记有效期满仍未就业的,应及时办理续登手续。
六、退出失业登记
失业登记人员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退出失业登记:
(一)已办理过就业登记的;
(二)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有关从业证照的;
(三)已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经本人确认从事有收入的劳动的;
(五)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
(六)入学、应征服兵役的;
(七)移居境外、市外的;
(八)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九)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十)经本人确认患有严重疾病等情况,暂不要求就业的;
(十一)超过法定劳动年龄、失踪、死亡的;
(十二)失业登记期满,未重新办理失业登记的;
(十三)其他已不再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员。
七、管理与服务
就业服务机构应加强对失业登记人员的日常管理,提供相应服务:
(一)按规定免费受理失业登记、续登手续;
(二)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指导,推荐职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需求信息等各类公共就业服务;
(三)指导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人员办理有关申领手续;
(四)组织社区就业援助员,按季调查失业登记人员的动态变化状况,及时了解辖区内失业登记人员的有关情况,并在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做好相应记载;
(五)免费保管失业登记人员的档案;
(六)对符合失业登记条件而未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以及已办理《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登记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参照本办法做好调查摸底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七)本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本办法自二○○四年三月一日起实施。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白领失业呼唤完善的社保制度 篇5
有调查显示,41.1%的白领们觉得工作压力过大,61.4%的白领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最令白领们困惑的是,当已积累了一定社会、工作经验,薪水优厚,再向上提升的可能性却小了。更残酷的现实是,一旦失业,因为他们的年龄和经济压力,其将成为最难找到工作的人群。大公司纷纷裁员让众多白领成为失业一族,即使还在职位上的白领,也会随时考虑自己的饭碗能否保住,这个族群被称为“白领失业族”。
白领失业后生活难以为继
失业对于白领们来讲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名词了。这几年,国内外一些网络大公司纷纷大量裁员,许多高级白领面临失业。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一旦失业,白领们的后顾之忧转瞬成为现实。
在北京IT行业做策划的李女士本科毕业,双休日一直在某外语学校恶补英语,她感到很大的压力:“多学一点才更有机会。这个行业的女性如果35岁还没有升迁做管理人员,就可能做不下去了。我的两个朋友30多岁,一个失业后正想办法改行,一个失业后想办法出国了。”
胡先生原是一位月收入8000多元的白领,住在北京的某中档社区,除去每月支付3000元的房屋按揭、物业、水电等费用及老家父母的赡养费外,所剩无几。去年底,公司因经营状况不好进行大幅裁员,胡先生因此失业。两个月过去了,仅有的一些积蓄被坐吃山空,而工作仍没有着落,胡先生一家陷入窘境。
胡先生的遭遇折射的是一种忧患——为了赚钱养自己、养家,白领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没有幸福感,每天如同机器人一样。而“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成了多数白领心里的焦虑。
据《南方都市报》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最让白领感到压力沉重的,主要是三个领域确定或不确定的消费开支:医疗、住房和教育。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住房和教育方面的投入大多可以估算,必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支出。由于房价飙升让很多人成为“房奴”。医疗方面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不幸身患重病,也许会一下子击垮整个家庭。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投资成了不得不投,又不知回报几何的无奈之举。据保守的调查估计,城里人抚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要花费25万元……
白领们在盘算着今后的日子,如果有了可靠的社会保障,即便生活中遭遇如失业之类的突变,也不至于落人社会生活的谷底。
社会保障的确十分关键,然而,目前只有公务员能全额享受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绝大多数白领而言,目前的保障水平,还不足以让他们甩掉后顾之忧。
完善社保制度是当务之急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不少缺陷,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很大。
在教育、医疗和养老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国国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严重滞后。初步估计,我国目前有近80%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困难群体没有制度化的社会救助,1.4亿老年人和6000多万残疾人,以及亿万妇女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偏低,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左右。
中国共产党早在“十六大”就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对此,白领们翘首以待。
对于如何完善社保制度,专家们也有各自的观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失业率高和就业不充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改变中国当前的户籍管理二元结构,通过市场的力量,实现劳动者的充分自由流动。在产权变革中,要让那些失去就业岗位的劳动者获得充分补偿。与此同时,政府应当积极筹措社会保障基金,为失业者提供起码的生存条件。政府应该意识到,现阶段向失业者提供社会保障,不仅仅是在履行政府职能,而且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向受损害的弱势群体支付“违约金”。
中国劳动科学院劳动人事研究所所长刘尔铎的观点颇为现实,“现阶段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只能从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入手,即失业后不至于吃不上饭,身患重病不至于不能就医就可以了。中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尚没有足够的条件发展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只能先在城镇进行。”
刘尔铎提醒白领们,“我们的实际情况是,人们失业后首先面临生存问题,需要找一份足以维持自己生活的工作,只有个人生活问题解决了,才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就算失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了,短期内也只能帮助人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况且其支付也有时效性,不足以使劳动者做到无后顾之忧。对这方面,人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如何享受失业保障
与蓝领相比,白领对可以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并不重视,个中缘由可能是口袋中尚有结余,看不上区区几百元“小钱”。也可能是抹不开脸面:堂堂白领怎能去领失业救济金。而更多的却是大多数白领对领取失业救济金程序并不了解。
我国失业保障制度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单位和本人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有求职要求。
失业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名单于7日内报社保机构备案。失业人员应当持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保机构办理失业登记。符合条件的,可同时申领失业保险金。社保机构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领取,按月发放。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是按照其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来确定,最长为24个月,缴费时间越长,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也就越长。
失业保障制度论文 篇6
2008年12月11日,本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保部”)失业保险课题组专家处获悉,一份有关失业保险制度全面改革的方案目前已提交决策层。
改革方案建议,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形势面前,大量结余的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正当其时,建议将长期以来主要“保生活”扩大到稳定就业和促进再就业。
方案还建议对失业保障制度进行系统变革,扩大覆盖面,将原来仅覆盖城镇企业扩大到城乡各类企业,着重解决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参保问题,并将农民工正式纳入失业保险。
将原来授权地方规定是否将城镇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其劳动者纳入参保范围,调整为统一规定。
围绕上述方案及建议,相关政策目前已经在紧张酝酿中。人保部副部长张小建也在此前透露,在支持企业稳定员工队伍方面,正积极研究如何运用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
人保部一位官员向本报家记者表示,可能的政策包括把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扩大到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等领域;对企业暂缓征收失业保险金,结合实际降低企业缴费标准等等。
非对称数据
一方是就业紧张,另一方确是大量的失业保险基金累积。这是非对称现状。
2007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979亿元,到2008年9月全国失业保险基金已经结余1200亿元,“全国每个省都有结余,东部七省市结余大多达几十亿,3个省超过百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博导吕学静告诉记者。她全程参与了人保部课题。
最新数据显示,广东100多亿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仅广州市就占85亿元,而其市每年的支出仅在3到5亿元。
结余原因并非地方“失责”。吕学静称,90年代末失业保险制度出台时,主要基于当时大规模职工下岗失业的特殊背景,当时的功能定位主要是保障基本生活,对促进就业作了比较严格的限制,只有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两项补贴,促进就业的资金支出因而非常有限。
“不是我们不想用,而是正式的红头文件还没下来。”一位地方政府的劳动保障部负责人表示。
一边是基金的大量结余,一边是失业保障范围和水平的低下。
2007年底,城镇就业人数为29350万人,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为1 1645万人,不足城镇就业人数的一半。
“由于我国的失业率计算并未将大量农民工群体、城镇待业青年纳入其中,失业保险享受的人群范围就很有限。”吕解释称。
从水平上看,现有失业保险金水平通常为最低工资的60%~80%之间,“工资水平本来就低,这个保障水平不能较好地保障失业者本人和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
政策建议
如何解决,这需要对策。
“目前,全国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为387元/月,不到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吕学静的建议是尽快提高失业保障水平,改变目前失业保险金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办法,而按失业者失业前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同时对最高和最低标准进行适当控制。
在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方面,除针对(将)失业者本人的生活救济外,还要针对企业推出工资性补贴及培训补贴。
前者用于对参保缴费达到一定期限的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不景气,通过缩短工时、降低工资等措施实行岗位共享不裁员的,给予一定期限(最长6个月)的工资补贴。
后者用以鼓励企业长期履行参保缴费义务,当企业出现内部结构性调整时,不将职工推向社会,组织职工培训,给予培训补贴。
“比如,按照失业者失业前一定时间平均工资的50%确定其失业保险金标准,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70%,不高于150%,实行差别待遇。”吕说。
人保部课题组在这些建议基础上,也顺势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系统的变革梳理。
从覆盖面上,将失业保障仅覆盖城镇企业扩大到城乡各类企业,着重解决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参保问题。将原来授权地方规定是否将城镇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其劳动者纳入参保范围,调整为统一规定。
该课题组还建议完善农民工享受待遇的政策,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可以按照城镇职工的参保缴费政策,缴纳失业保险费。
失业后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待遇;或是用人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缴费满1年并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费,标准和办法由省级政府确定。
“如果失业者选择创业,可以将他没有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支付,使其有更多资金投入创业。”吕表示。
对于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课题组建议,改变目前全国统一的基础费率,不同统筹地区实行差别费率,在程序上,由各统筹地区通过测算,说明适用相关费率的理由,报省级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此举将解决各省基金结余不平衡的问题,避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基金大量结余。
由于现行失业保险政策缺乏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机制,增设应急机制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当出现全国性或区域性重大事件,造成就业压力增大,失业人员明显增加时,临时延长失业保险待遇期限,提高待遇标准。
考虑到雇主经济损失,在一定时间内还可以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或缓缴失业保险费。比如针对目前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可以授权当地政府实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措施,建议降低一半费率,即企业交1%,个人交0.5%。
变革或将加速
新的变革或将加快。
人保部失业保险司的一名官员2008年11月中旬向记者介绍,人保部目前正在酝酿失业保险政策调整,包括暂缓困难企业失业保险费缴纳;为面临失业风险的劳动者提供转岗、转业培训补助;鼓励减产的企业以增加岗位轮换的方式代替裁员,而由社会保险基金提供工资补贴或者岗位补助等。
2008年12月初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还向外界表示,该部已经和有关部门一起着手建立农民工的调查统计体系。
地方政府“闻风而动”。2008年12月6日,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崔仁泉透露,广州从2009年1月1日起,大幅下调失业保险缴费,以减轻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负担。
江西省刚刚出台新政,规定对省内异地就业返乡农民工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可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对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原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时间可与以后缴费时间合并计算。
同时,将已在用工地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按用工地的标准通过失业保险基金及时核发一次性生活补助。
农民工失业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篇7
关键词:农民工,失业保障,体系构建,扶持政策
一、调研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目前,在很多行业,农民工成为从业人员的主体。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市人口上升13.46个百分点。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其中,所有行业乡镇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3.15%。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人员中占57.3%,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43.9%。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支柱型群体存在。一方面,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权益最得不到保障,最容易大规模失业的群体。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农民工群体作为一个重要但相对弱势的群体存在,农民工失业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建设的社会问题。所以,农民工的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对于农民工失业保障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障体系的合理思路和建议。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农民工的基本理论
1. 农民工的界定。
农民工是近十年来新兴的词汇,从字面意思理解即农民工人,是一部分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拥有农业户口的人。目前这一特殊人群数量逐步增大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农民工基本的流向是从落后地区流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以河北张家口市为例,仅建筑领域,农民工人数占所从事行业人数的80%。多数是周边乡镇的农民。(2)农民工逐步规模化务工。最初只有少数人自发外出打工。演化至今,逐渐体现出规模化。每年春运就能发现,以广东肇庆为例农民工返乡的摩托大军达到10万人。(3)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受过高中以上不含高中的从业乡村人口占总人口1.5%,受过教育的农民工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94.8%,其中农民工年轻化程度高。近几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逐步增多,4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数的59%。(如图一所示)
2. 农民工群体的分类和分层。
农民工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群体被过度地泛化了。他们在许多情况下被作为一个利益要求高度一致的群体,而缺乏必要的分类比较。相应的,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也难免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实际上,中国农民工群体更像是一个“潜在性”的大利益集团,在“农民工”这个泛泛的称谓下,还存在着若干个次级,乃至次次级的“隐形”利益群体,而不同利益群体部分则有着显著差异的政策需求,根据农民工与城市密切关联程度的不同标准把农民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工,虽然他们仍然具有农业户籍身份标识,但是他们职业稳定、有相对固定的收入,这类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市,基本已经脱离了农村;第二类是大量流动的农民工,他们既长期在外、不进行农业劳动,又在城市没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的岗位;第三类是季节性的农民工,他们只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而平时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农村务农。
(二)失业保障基本理论
1. 失业的界定。
最初国际上对失业的解释是指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通过一系列调查后的新定义是:在指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失业也分为自然失业和经济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当然是社会所不能避免的,人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个人因素,以及企业的因素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失业的问题,而且这些因素也是难以控制的。经济周期性失业则是当经济活动进入衰退阶段时产生的失业,其原因是社会总需求的不足。
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迅猛增长,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对工作要求高,便很难找到工作,也使得失业率增长。因此对失业的界定也不能仅仅解释为想找工作而找不到,也可以理解为没有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自己的便不去选择,造成自己失业。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想去做。
2. 失业保障的内涵、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失业保障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援助等方式对失业者进行帮扶。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政府、社会福利机构直接的失业保障金,也可以是失业保险。
失业保障金的特点如下:第一,失业保障金的领取必须是在正规单位,有用人合同的情况下工作满一年才能领取。第二,支付方式简单,但认证过程繁琐。退工单、劳动手册、失业保障登记表等各种证明缺一不可。需要往返于退工单位、街道、派出所等各类部门。第三,待遇水平较低。
失业保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失业保险只适用于失业的劳动者,而且必须是非自愿性失业。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失业人员只限定为就业转失业人员。第二,享受保险待遇有一定的期限限制。失业保险待遇只能在法定期限内享有。超过法定期间,即使没有实现就业,也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劳动者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第三,待遇水平较低。失业保险待遇只能保障失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一般都将失业保险待遇水平控制在社会救济水平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之间,待遇水平比较低。第四,保险功能的特殊性。失业保险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通过预先筹集的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经济援助,以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二是通过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组织生产自救等服务措施,为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提供帮助,并尽早实现其重新就业的愿望。
三、农民工失业的现状特点
(一)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
当前,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所以,他们寻找岗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依靠出卖体力劳动赚点血汗钱。农民工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工作特点,造成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从2005年至2012年11月一项调查表明,农民工中未变动过工作的占50.8%,变动过一两次工作的占23.4%,三次以上占25.8%。如此高比例的农民工长时间失业,在缺少失业保障、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后果令人担忧。
(二)以青壮年为主。
青年农民工在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和知识等方面与成年农民工相比相对欠缺,是导致青年失业率高于成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失业农民工群体中青壮年比重高达75.7%,失业次数超过三次的占一半以上。这表明失业农民工中青年农民工所占的比重大、失业次数也较多。
(三)工资收入低,失业后无生活保障。
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且很少提高。农民工在失业后只能把自己的积蓄作为生活来源。但由于工资较低、拖欠工资严重,失业农民工积蓄很少,维持生活非常艰难。
(四)巨大的心理压力。
农民工失业后,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社会歧视,心理较为复杂。据重庆市一项关于农民工的调查表明,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在失业后认为自己被城里人瞧不起的各占51.5%、54.5%;同时失业后感到焦虑的比例分别为29.3%、34.2%,甚至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工表现出绝望、自杀的倾向。农民工失业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贫困,生存无法保障,容易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矛盾和冲突。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为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大量体力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农民工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城市对农民工的需求速度,再加上,政府政策、宏观经济的波动起伏及农民工自身素质低等特征的影响,农民工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四、完善农民工失业保障的建议
(一)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及保险制度
近几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十分严重,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建立起相应的保障制度,才能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很好的保护,建立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工疾病医疗保障制度。再次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助制度最后,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二)建立完善就业促进制度,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
首先要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化的格局。由于户籍制度和一系列附加的歧视性制度的存在,让农民工不断往返于城市之间,苦不堪言。促进城乡平等就业,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就业优惠政策(从企业和农民工两方面)。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制,增加职业介绍和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指导和服务,提高职业介绍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三)提供政策支持,并且为农民工返乡提供创业机会一是要对失业返乡农民工采取就地稳定政策。
通过财政投入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免费培训,让愿意种地的农民工有地可种,加大财政投入,为失业返乡农民工就地创造就业机会。
二是创业扶持。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和城镇各类劳动者应该享有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同时鼓励劳动关系培训中心给予创业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项目推介、场地租赁优惠等创业扶持全程跟踪服务。
五、总结
无论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城市建设,都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人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是当前制定社会政策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然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模式在目前尚无定论。因此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都将对制度本身的构建与完善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根本出发点,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累计、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政府的责任、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相联手,共同关爱农民工,才会实现输出地、输入地和农民工“三赢”。
参考文献
[1]吴济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 2010 (19) .
[2]刘传江.中国农民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 2006 (10) .
浅议美国失业保险制度 篇8
一、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美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覆盖范围:联邦失业税法规定如果在当前或上一年中, 雇佣一个以上的雇员工作至少20周, 或任一季度支付1500美元以上工资的雇主, 都应参加失业保险计划。
基金来源:联邦失业保险税起征点是年收入7000美元, 税率是6.2%, 如果州政府做法与联邦政府一致, 该州雇主可以享受5.4%的税收抵扣, 所以联邦实际失业税率为0.8%, 近年来税率下调直0.4%。各州采用经验税率法计算税率, 雇主在缴纳失业保险税三年后, 根据企业解雇员工频率的高低适用不同等级的失业保险税率, 一般来说解雇频率越高, 税率也越高。
受益资格:申领失业金必须满足失业前有合法工作这个条件, 而失业后主动到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并每隔一定时间向就业服务机构汇报失业期间的求职情况, 有再就业意愿, 具有劳动能力, 能够从事一般性劳动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且失业原因来自外界, 符合以上所有条件的失业者才能申请失业保险金。
给付待遇:美国失业保险待遇项目较多, 主要有联邦雇员失业补偿金, 相当于劳动者之前工资水平的50%左右;还有一些特殊的补偿项目, 如跨区域求职补偿金、搬家补偿金、家属津贴等。
二、美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特点
美国失业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后为维护美国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 减轻了失业者的痛苦。美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牢固树立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立法理念
美国历来社会制度的制定都是立法先行, 并且立法理念都围绕着政策为主要目的, 依据的法律应倾向于该项社会制度最终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因而, 制定任何的社会制度在法律先行的同时, 更要注重立法理念。美国的执政权力历来是由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坐庄, 虽然执政党理念各有不同, 但就失业保险制度而言, 无非是提高福利水平与消减福利开支之争。然而无论各党执政理念如何变化, 失业保险制度的目标从未改变:预防失业、减轻失业者痛苦、帮助失业者再就业。
(二) 有效引导企业减少解雇行为, 降低失业现象的产生
失业保险制度在预防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经验税率着手对不同解雇频率的企业适用不同的失业保险税。经验税率法有效的抑制了企业的解雇行为, 减少了失业现象的产生。以华盛顿州为例, 发现经验税率的运用对失业起到了抑制作用, 雇主认为在这种税制下, 为雇员继续提供其原来岗位的劳动成本, 相对于缴纳较高的失业税更加划算一点。美国失业预警线为5.5%, 一般认为失业率在5.5%以下社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尽管美国的失业率多年来一直处于变动之中, 但1995至2005年中, 除个别年份失业率超出了5.5%外, 大多数年份的失业率被控制在5.5%以下, 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 在2000年更是达到历史的最低点4.0%。
(三) 待遇给付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
一是严格的领取资格限制和程序。2000年美国学者曾对在不具备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的抽样调查中发现, 因就业经历不符合规定的占49.6%, 自愿离职占28.2%, 不适于工作和不积极寻找工作而被拒付的占7.2%, 由此可见资格规定的严格。另外, 失业者只有定期向就业服务机构汇报就业求职状况的规定也体现了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严格。二是失业津贴发放方式和种类体现促进就业原则。给付方式合理, 美国失业保险金待遇水平与失业者先前工资水平挂钩。2004-2005年间美国失业人员失业持续时间有所下降, 平均失业时间从19.6周降到18.4周, 失业时间的中值从9.8周减少到8.9周。
(四) 完备的就业培训与劳动服务
美国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的关键在于其完备的劳动力投资体系。《劳动力投资法案》颁布后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平台, 为劳动者发布大量的就业信息, 并发布种类多样的职业培训计划供失业者选择, 在节省失业者工作搜寻成本的同时, 为失业者和劳动用人单位构建了信息桥梁。美国职业展望手册则为劳动者提供系统详细的就业信息, 为劳动者搜集各个行业的各个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待遇情况等信息。
美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取得上述成功经验的同时, 仍存在不足。美国联邦各州之间在失业保险税率、给付方式、待遇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有违公平原则;美国失业保险金领取数占所有缴税主体的比例逐年缩小, 1985至1998年十四年间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为33%, 这一比例相对较低;再者美国失业保险金经验税率没有考虑到因为行业原因, 某些行业存在的劳动力高流动性特征, 而必须承担比其他行业更高的税率, 导致雇主间税率支付的不公平。
参考文献
大学生失业救助制度体系初探 篇9
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目前中国各类高校共有2 003所, 在校学生超过2 000万人。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 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万~70万人的速度增加。2002年145万人, 2003年212万人……2007年495万人, 2008年559万人, 2009年达到611万人, 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则突破631万[1]。然而与之相反, 大学生就业数量在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 大学生的就业率基本维持在70%的水平, 近几年大学生失业率不降反升, 其中2008年大学生失业人数为167.7万, 约占全国总失业人数 (886万) 的19%,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为68%, 这一数字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2]。一增一减, 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
目前, 社会上对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定义是多种多样, 但本文定义该群体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其是指未签订劳动合同, 或未考取硕士或博士及以上, 或未创业即未注册自己公司的大学生。
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原因
1. 政府:
现行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只是暂时消极补救。近几年包括劳动保障部在内的多个部委都曾出台过“有关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发布的“允许大学生进行失业登记, 特别困难的大学生还可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政策。2006年6月, 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教育部等14部门又联合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规定大学生毕业无工作时可享受失业救济, 享受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高校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 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这种强调事后“救济”的消极保障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失业问题, 因此, 政府应从更积极的方面来促进就业。又因为中国比较重视户籍问题, 这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毕业了没办法直接就业, 万一到农村基层就业就很难把户口再从农村转出去。国家为了解决就业压力对现在研究生扩招、村官制度的实施并给予相对优厚的条件, 但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都只是延迟了就业的压力, 等研究生毕业、村官任职期满就会让这批大学生重新以新的面孔融入到就业的大军中, 冲击当前的就业市场。
2. 高校: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 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 对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培养。另一方面, 高校培养模式单一, 忽视人才个性化的培养。现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化教育, 对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后, 根据对河南省学生的调查发现, 处于中部的高校思想都比较保守, 很少有创新性想法, 大多是遵循老一辈的传统。所以, 高校应积极引进新思想, 多与发达地区的学校交流和学习。
3. 劳动力市场:
求职人口数量过大, 市场容量有限。在一定的阶段和时空, 市场容量是有限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以2005年为例, 全国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个, 其中的500万个要确保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农村流入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占用了一部分岗位[3]。而当年的高校毕业生达338万人, 因此, 失业不可避免。而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的介绍, “今后几年, 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 400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 按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计算, 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 100万人, 供大于求缺口在1 300万人左右, 矛盾十分尖锐。”[4]
近年来, 全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加, 企业在招聘人员时的选择余地非常大, 因此也带来了招聘门槛越来越高。例如, 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依然明显。此外, 企业也会提出关于工作经验的要求即使是针对毕业生的人才交流会, 要求求职者具有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职业经验准入”门槛过高, 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
4. 个人:
就业观僵化和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只有转变观念, 才能真正改变“就业难”的局面。首先, 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就业形势, 找准定位, 理性调整期望值。在调查中发现有占被调查总数27.9%的学生认为就业定位不准, 期望值过高是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 从此数字可看出, 已有一部分大学生能清楚地分析自身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更多的注重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 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 树立“先就业求生存, 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学生要客观评价自己, 低姿态求职择业, 学会从基层做起, 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同时, 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 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 但变动也更大, 相比而言, 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三、对策分析———构建失业救助制度体系
目前, 也有学者提出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其基本思路是: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由学生个人、学校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学生个人缴纳的部分由专业银行拿出一部分启动资金, 参照助学贷款的方式进行;学校缴纳的部分可以由校办企业或是其他营利性机构支出;而国家负担的部分可由发行的国债中提取部分基金存入失业保险基金中。并对失业大学生建立个人账户, 实行统账结合, 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是,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 要实行“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 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大学生从未参加过失业保险, 是不能享受由失业保险基金提供的失业保险的[5]。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具体特点, 选择并依赖于某一机制以期解决失业困境显得力不从心, 本文提出以提供积极救助为主, 以失业救助金为辅的整合式大学生失业救助制度体系的思路:在提供失业救助金保证大学生失业者的基本生活的同时, 发展与完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援助服务, 形成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及个人等不同责任主体分别承担, 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撑的保障系统。
1. 筹集失业救助基金的渠道。
由于大学生失业的特殊性, 所以普通失业保险制度的劳动者和雇主双方缴纳的失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在此并不适用。解决此类问题, 可采取以下解决思路:大学生失业救助基金主要以国家或地方财政税收列支为主, 辅以社会力量支持。个人不参与缴费, 完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资金来源。
2. 失业救助金可用于下列支出。
(1) 失业生活救助; (2) 领取失业救助金期间的医疗救助金; (3) 领取失业救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4) 领取失业救助金期间的交通费用; (5) 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救助有关的其他费用。
3. 失业救助金标准和领取期限。
失业救助金的标准:失业救助金标准应当分两个档次:就业促进标准和生活补助标准。就业促进标准为高校毕业生户籍所在地的市、县 (市、区) 失业保险金平均标准。生活补助标准可参照城镇最低保障线的标准执行。就业促进标准领取期限最长不应超过6个月。对于超过救助期6个月仍未找到工作的, 应当停止按就业促进标准发放津贴, 改为生活补助标准, 期限也以6个月为宜。
4. 积极救助内容:
(1) 建立全国联网的失业大学生数据库。高校在每年的毕业生派遣之后, 应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未就业登记工作, 建立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 上报省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委员会, 进行全国联网, 并且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当毕业生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失业救助申请时, 劳动保障部门可以上网查询该人的相关信息, 并据此信息联合学校、居委会一起对失业毕业生的失业原因及现实情况进行调查, 加大对失业救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防止有人冒领与浪费。 (2) 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由于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 他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了解不充分, 如果没有适当的职业服务体系来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过程显然面临着市场效率的损失。第一, 政府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将加强创业培训师资、教材、培训机构等各种资源的技术支持, 将已构建的创业培训指导服务工作平台向各类高校毕业生开放, 且政府设立“创业扶持资金”, 并与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相衔接。第二, 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实行具体的奖励措施;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开店, 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且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第三, 政府与企业联手, 提供可信度高的职业信息, 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工作, 给予一定的报酬。第四, 政府建立并完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 开展网上求职招聘活动, 由学生主动自愿地提供个人信息, 与企业接轨进行双向选择。
四、结论
相对于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思路, 构建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及个人等不同责任主体分别承担, 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撑的失业救助制度体系在对制度的公平性破坏方面损害最小, 而且最具弹性、灵活性与操作性, 并且与发达国家促进就业的潮流最为接近, 不失为解决中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好方式, 而在具体操作层次上的分析论证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毕业时未能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面临着直接的生存困难。一些学者多从失业保险角度分析, 鲜见从构建失业救助政策模式角度提出建议。把该群体定义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并且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现状与原因, 提出了构建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救助政策的长远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原因,救助政策
参考文献
[1]http://www.ttpaihang.com.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K].
[3]寇学臣, 耿永志, 李抒梅.“知识失业:”从“教育过度”到结构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 .
[4]尹筱.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1300万人[EB/OL].http://news.to=eom/2006-11-28/0020/.
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及其启示 篇10
失业是一个令各国政府都大为头疼的问题。经济发展的起伏不定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带来失业人员的日益增多,而失业的扩大又给下一步发展增添沉重的负担。美国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较晚的国家,但在经过许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193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颁布了美国的第一部失业保险法。该法为1935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第三款和第九款关于失业保险问题的规定奠定了基础。《社会保障法》第三款和第九款分别就联邦政府对失业保险的行政拔款、联邦对失业保险的监督、管理权以及失业保险的范围、资金来源、享受条件等作了规定。美国的失业保险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管理,并鼓励各州根据联邦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举办各自的失业保险项目,因此,美国至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专门的失业保险法,而由各州在1932年至1937年之间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失业保险法。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经济从上世纪后期的过热状态迅速降温,并于2001年3月陷入持续8个月的衰退。虽然近期美经济形势呈现改善趋势,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适时调整失业保障政策,对保证失业者的生活和减少贫困起到了积极作用。
1失业保险的内容
⑴实施范围:美国《社会保障法》规定,除了农业工人、宗教组织雇员、临时雇员、家庭服务人员外,几乎所有工商企业的雇员和非盈利机构的雇员都必须参加失业保险。铁路员工、联邦雇员和退役军人则另有规定。
⑵资金来源:除阿拉斯加州、新泽西州和宾西法尼亚州以外,其余各州雇员均不必缴纳失业保险费,而全部由雇主缴纳。大多数州基本税率规定为5.4%,实际税率则从0-10%不等,必须根据雇主以前支付雇员的失业保险费所需费用来计算现在应付保险费,即实行经验定额法。有的州甚至根据离开企业的人数或应税工资总额减少的量来确定,这实际上是一种鼓励企业保留雇员和限制企业辞退雇员的办法。
⑶支付标准:约3/4的州规定,前一基数年的最低收入应为周救济金的若干倍数,或为高季度工资的若干倍数,或达到规定的数额。8个州规定需受雇一定周数(如15-20周)。
美国大多数州失业保险金计算公式的设计是以补偿失业者部分周工资收入为目的的。原则上失业保险金应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50%。保险金以周为单位支付,具体数额根据人们失业之前的工资收入计算,但不得低于最低限额和超过最高限额。约1/4的州还规定,每个子女每周有1—95美元的供养亲属补贴。另外,大多数州规定,支付失业保险金需有1周以上的等待期,最多的可达26周。
2 失业保险的管理机构和促进再就业的措施
联邦政府设有劳动部下属的就业与培训管理局,该局负责监督检查和各州的失业保险项目,使各州失业保险计划与联邦政府的计划基本一致,并对州失业保险计划的行政管理预算实施稽核。而各州则设立就业保障部门,该部门或独立设置或隶属于州劳动局或其他州立部门,并通过其地方职业介绍所管理着州失业保险事务,如帮助处理失业保险金的申请和协助申请人寻找工作等。全美现在有超过2500家这样的介绍所办公室。
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是失业保险制度的重任之一。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中比较重视帮助失业者再就业,社会失业保险金也有不少用于提高失业者的再就业能力,增加他们的再就业机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在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条件中明确规定,在就业介绍所登记失业,必须不是由于失业者自动离职、犯错误、发生劳动争议,或拒绝适当工作安排而造成的。
⑵帮助处理失业保险金的申请和安置就业两种业务均由地方职业介绍所管理。失业保险金只支付给确已在职业介绍所登记的失业者。鼓励失业者及时登记和定期汇报,从而提高安置就业工作的效果。
⑶为了限制雇主任意裁员,失业保险法规定,政府将按雇主过去裁员的人数征收失业保险费。雇主裁员越多,需各政府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就越多。这种方法有效地抑制了雇主裁员的随意性。
⑷为了限制雇主对雇员的随意解雇,美国颁布了《公务员法》、《教师职业保障法》,使政府雇员、公立学校教师等部门、行业的雇员取得较为稳定的职业保障。另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通过了《工人调整和再训练通知法》,要求企业在关闭工厂和大量裁员时提前发出通知,使工会组织、政府失业保险机构能及时得到裁员信息,以便迅速帮助失业工人寻找到新的工作。在美国,如今获得职业保障的雇员大约占全部雇员的35-40%。
⑸支持培训。美国为了提高失业者的再就业能力,不仅积极加强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而且将培训的内容方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动相合。美国为此颁布《就业训练合作法》,规定由州、地方政府和私人机构共同合作,进行培训项目的开发、实施和管理。甚至还规定,参加职业培训的失业者,可适当延长失业保险给付期(最多不超过52周),以此促进培训的实效。
3 对我国的启示
⑴加强失业保险基础管理工作。美国的全部就业人口只有1.4亿人,但劳动力市场统计分析系统十分发达,各种统计数据齐备,为及时正确地制定失业保险有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也避免了劳动力资源和失业保险基金的不必要损失。今后,我国在失业保险基础管理方面,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金的申领办法,健全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必要的投入,健全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因特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管理,以适应管理要求,更大地发挥失业保险制度应有的作用。
⑵健全我国失业保险筹资机制。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筹资渠道单一,失业保险金的来源主要是企业交纳的失业保险费和国家财政补贴,个人很少缴纳,国家也没有专门拨款。我们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美国的经验,失业保险基金应由政府、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多方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即企业按职工年平均工资的0.6%-1%缴纳失业保险费,个人只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0.5%,不足部分由政府承担。另外,可将亏损企业的财政补贴的一部分、破产企业的资产变现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失业保险金,还可征收特别捐税,如高档奢侈品、消费品税,充实失业保险基金。
⑶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应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贸易全球化对就业结构产生相应影响,就业和失业的结构和特点也随之发生改变,失业保险制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需要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整体设计的研究,紧扣经济发展的脉络,在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申领条件、支出项目、整体功能等方面的设计更加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增强政府、企业和个人对失业保险的关注程度,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可缺少的“助推器”和“稳压器”。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历程研究 篇11
一、建国初期的失业救济制度
建国初期,为了解决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当时的政务院在1950年6 月发布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劳动部也于1950年7月发布了《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同时国家设立了统率全国失业救济工作的专门机构——失业救济委员会,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但这一阶段的失业保险工作最终被政府强有力的就业安置工作所湮没,并不能算我国严格意义上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开始。
为了追求绝对公平、消除失业并实现充分就业,建国初期我国实施了计划经济,并按照“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的社会主义理念,实行了与日本的终身雇用制相似的铁饭碗的终身雇用制度。使就业保护制度——劳动力市场只进不出,工资长期维持低水平,保险和福利完全由国家计划来保证。在195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政府宣布已经杜绝了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问题。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找到正式工作似乎就端上了“铁饭碗”[1],劳动力市场彻底僵化。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从根本上抹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导致了经济效率的巨大损失,同时更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充分就业只能是一种画饼充饥式的自欺欺人。但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当大量知识青年返城后造成大量失业时,统计上不称为失业而是“待业”青年。但这并不是说在中国就不存在失业,实际上,国有企业和城市的集团企业里存在着大量的“伪装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隐性失业”(Hidden Unemployment)以及“就业不足”(Underemployment)。冷酷的经济现实使失业从显性变成隐性,数量庞大的劳动大军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失业大军。“大跃进”时期农村劳动力的先“进”(城)后“退”(回农村),“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都是当时城镇失业形势严重恶化的真实写照。1962-1979年的18年间,城镇共有1 776.48万人[2]知识青年被下放到农村,农村也因此成了吸纳隐性失业人员的蓄水池。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遭到彻底扼杀的情况下,计划经济制度为追求经济增长不得不把投资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部门严重倾斜,这样做虽然带来了短暂的经济增长,但代价是经济结构严重被扭曲和经济效率低下,陷入经济停滞和就业匮乏的社会危机是其必然的归宿。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失败,劳动力市场僵化是导致这一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3]。
1978年改革开放并没有急于破除计划体制,也没有过早触及城镇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而是采取渐进的增量改革方式。改革选择以农村为突破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活力,带动了全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表现出极强的关联性。1978-1990年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高达0.62,也就是说,GDP平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增加0.62个百分点。如此高的就业弹性系数恐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由此可见,1978-1990年间的经济增长不仅创造大量就业,而且是一种最大化就业的增长,展现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威力。当改革不得不触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存量”部分时,社会就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阵痛。这种阵痛突出地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大量冗员随着改革深化被不断释放,造成大量人员下岗和失业。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相关性因大量裁员的“稀释”而开始变弱。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待业保险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了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86年“七五”计划开始实施。同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工用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改革企业的用工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劳动力有了一定的流动性,不再实行国家无条件包下来的政策。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一法规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并对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暂行规定》虽然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实施范围、资金来源、支付标志、管理机构都作了说明,但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没有使用“失业”,而使用“待业”一词。其实施范围比较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保障能力有限,保障待遇低,失业救济性质明显[4]。因此,1986年建立的“待业保险制度”可以视为保障能力很低的失业保险制度。虽然,初创阶段的失业保险存在诸多漏洞与缺陷,但是由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它还是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浮出水面。一方面,1986年初步建立的待业保险因制度自身的严重缺陷和实施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制度象征,并没有发挥出很大的实际效用,也与深化企业改革其他方面的进展不配套;另—方面,中国经济体制进入整体改革阶段的宏观背景也进一步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要求,创造了环境[5]。1993年4月1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同年5月1日起执行,并同时废止《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该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待业保险的范围;维持了基金来源渠道,将缴费基数由企业标准工资总额改为企业工资总额,但降低了企业缴费比例;调整了基金的使用方向;增加了领取程序;修改了失业救济金的领取资格条件和发放标准;将基金省级统筹调整为市县级统筹;增加了限制性条款和罚则条款。可见,尽管《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适用范围窄、保险水平低、基金承受能力弱、基金的管理使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保险费征缴率低等缺陷依然存在,从而使失业保险的实际效力依然有限,不能满足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要求[5]。但还是有了进步,从而可以看成是失业保险制度从1986年的雏形向初步建立迈进。不过,《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在扩大保险范围的同时,并未遵循国际通行的非本人意愿引起失业才有享受失业待遇的原则,亦未确立劳资双方缴费的机制,这暴露了该制度在建立之初的不成熟,也表明失业保险制度仍处在探索阶段[6]。此外,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中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完全来自国有企业,职工个人和非公有制经济主体都不缴费。并且《规定》明确指出“允许将经政府批准为解决待业职工生活困难和帮助其就业确需支付的其他费用纳入基金支出范围”。可见此时,我国政府在推动国企改革初期就已产生了发挥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作用的意识。但是,这一时期失业保险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的主要保障对象是国有企业职工,而由于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很大,进展并不顺利,虽然有大量的职工既没有正常的工作,也没有稳定的收入,但很难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进入劳动力市场。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中央政府实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这一有中国特色的过渡性的失业保障形式。1998年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通过财政、企业和失业保险三方筹措资金,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服务。通过这样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市场就业的要求,提高竞争就业的能力,实现重新就业。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供政策支持。
这是国家在建立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同时,对国有企业中由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导致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现象,采取的特殊应对措施,即确立特殊的下岗机制,建立相应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转型时期这一特殊的失业群体提供特殊的、过渡性的保障。如果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客观的考察,可以说它是基于下岗职工的群体性、失业保险制度的脆弱性、就业市场的非成熟性和国有企业职工心理承受能力的局限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富有转型时期中国特色的保障机制[5]。由再就业服务中心(包括类似机构或代管科室)负责为本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组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资金来源,原则上采取“三三制”的办法解决,即财政预算安排1/3、企业负担1/3、社会筹集(包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1/3,具体比例各地可根据情况确定。考察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资金来源,在国企改革攻坚时期,我国政府更坚定了发挥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作用的做法。但是,不能忽略的由于当时的失业保险基金完全来自于国有企业,因此,不论是失业保险基金承担“经政府批准为解决待业职工生活困难和帮助其就业确需支付的其他费用”,还是再就业服务中心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都体现出我国政府对待业职工和下岗职工的负责态度。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2001年以后,国有企业将不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也将不再以“下岗”的形式处理企业不用的员工,下岗与失业逐步并轨。这一工作首先在辽宁省开始试点。2001年7月6 日,国务院批复了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改革试点方案,并于7月8日正式启动。其试点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下岗与失业并轨。以后国有企业不再产生新的下岗人员,国有企业清退不需要的员工按失业人员对待。1998年至200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累计产生下岗职工2 550万人,其中有1 7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300多万人通过企业内部退养等方式得到安置[7]。国企再就业服务中心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体现了我国领导人的卓越智慧,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稳定社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失业保险制度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五大支柱之一”。而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又是整个体系的支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亦进入了深化改革的快车道。1998年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的关键年份。当时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并健全推动国企改革的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失业保险制度。因此,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及《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完整的行政法规形式,宣告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全面确立。并在如下方面予以完善:为失业保险正名; 扩大参保范围;确立劳资双方分担缴费义务;明确市级统筹,并建立调剂金;确定给付标准并提供医疗补助金;加强监督。2000年10月2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对失业保险金的申领、发放和失业保险关系的转迁做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失业保险制度。可见,1999年可以被视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正式全面确立的立法,已经完全具备失业保险制度所必备的内容,并符合失业保险制度的普遍性规则[6]。虽然《失业保险条例》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职工个人开始缴费,但是权利与义务关系弱化的同时待遇却从与个人工资挂钩到与社会救济金、最低工资、低保水平相关,职工的制度受益在降低,尤其农民工的一次性失业补助金达不到保障目的;《条例》中规定,“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也在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但是这时的失业保险基金中已经有职工个人缴费和非公有制企业缴费,可见政府的促进就业责任在通过失业保险转嫁给参保职工,由于政策的强制性,也滋生了政府随意性挪用失业保险基金的可能。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定型为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稳定前进。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为经济发展服务并解决特定历史时期的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失业保险在我国既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迫切的未来需求,其存在价值不可否认。
四、2005年至今的强化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
早在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中就明确要求“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并要求在东部地区“进行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根据这一要求,原劳动保障部、财政部选择了七省市进行试点。2006年1月原劳动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5号)做出明确规定并在东部7省市开始试点[8]。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人社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117号),明确了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具体可概括为“五缓四减三补贴”。其中涉及失业保险的措施可以概括为“一缓一减两补贴”。“一缓”即在2009年之内,允许困难企业缓缴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缓缴失业保险费的做法,主要减轻企业在非常时期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度过困难时期,对失业保险基金并不造成冲击。“一减”即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采取降低困难企业费率的做法可以减少企业负担。“两补贴”即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向困难企业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新政策的出台得到各地政府积极快速贯彻落实。2009年,全国失业保险实施援企稳岗“一缓一减两补贴”涉及资金近200亿元,其中: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缓缴失业保险费为企业减负近120亿元,涉及企业170多万户、职工6 600多万人;全年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资金约80亿元,涉及困难企业2.5万多户、职工740万人。2009年7月,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延长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延长试点政策1年。2009年12月人社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175号)。2010年1月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失业保险工作稳定就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35号)。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部分费率、再就业税收减免及提供相关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2009年到期的‘五缓四减三补贴’就业扶持政策延长1年”[9]。无论从当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从人社部下发的这一系列文件都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政府已经试图使失业保险扩大支出范围以援企稳岗、促进就业的工作常态化。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起实施),期间历经五年时间。随着《社会保险法》的正式通过,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并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始由长期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阶段。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主体性法律,《社会保险法》不仅规范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与1999年的《失业保险条例》相比,《社会保险法》只是在第五章中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进行了微调。例如,将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为“用人单位和职工”,而不是仅仅局限为“城镇企业失业单位及其职工”;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从而提高了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明确了个人死亡同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条件的,其遗属只能选择领取其中的一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女性生育的可以领取生育补助金;取消了《失业保险条例》关于失业保险金标准“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增加了“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保险法》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将就业促进相关支出在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但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做出的尝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以援企稳岗,可见政府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中仍握有决策权与主动权。
政府关注就业工作本无可厚非,经济危机特殊时期应急处理也无可厚非,但政府试图将困难企业岗位补贴在失业保险基金列支变为长效机制就令人质疑其合理合法性了。这样做忽视了政府在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与促进就业工作中的责任不同,异化了当前失业保险主要来自用人单位与职工缴费,而非财政补贴,异化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初衷是为劳动者规避失业风险,而非促其就业;异化了失业保险基金产权应归属所有参保职工,而非政府。应该认识到失业保险不能脱离其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首要功能,而过分强调促进就业。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不能将自身的促进就业责任转嫁给具有公共基金性质而非财政性资金的失业保险基金。政府这样做,既不合法理与学理,也暗藏经办机构寻租与滥用的风险。
综上,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失业救济。由于意识形态所限,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还披着“待业保险”的面纱掩盖失业的存在。直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政府才开始直面失业及失业保险问题。但1999年制度初建时出发点却“剑走偏锋”,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企改革的配套措施,沦为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工具。而至今十几年,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如火如荼,但养老保障与医疗保障备受追捧的同时,失业保险却备受冷落,甚至众望所归的《社会保险法》也未触及其实质问题。三十多年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变迁使我国失业总量增加与结构性失业并存。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亟待与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同步进行,并首先强调其分散失业风险,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功能;而不能盲目强调其促进就业功能。
摘要:回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失业保险不能脱离其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首要功能,而过分强调促进就业。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不能将自身的促进就业责任,转嫁给具有公共基金性质而非财政性资金的失业保险基金。政府这样做既不合法理与学理,也暗藏经办机构寻租与滥用的风险。从我国失业保险的产生与变迁的历程及特定时代背景,可以深刻理解失业保险在我国存在的重要性与历史贡献,对展望其未来走向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失业救济,失业保险,失业
参考文献
[1]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9-10.
[2]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110.
[3]张车伟.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G].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30年回顾与评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报告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73-388.
[4]安锦.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与体制构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3):89.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4-165,168.
[6]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8-261.
[7]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EB/OL].
[8]郑秉文.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增长原因分析及其政策选择———从中外比较的角度兼论投资体制改革[J].基金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0(6):12.
【失业保障制度论文】推荐阅读:
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分析09-19
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驻辽宁省中央管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有关问题的通知(已失效)09-27
制度性失业06-29
失业保险制度概况08-28
失业保险制度探究08-10
失业统计的完善论文08-21
城镇失业状况分析论文09-19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论文10-11
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论文10-27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