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

2024-10-06

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共8篇)

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 篇1

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年轻、有文化,喜欢用“屌丝”来称呼自己——在美国文化里,这是一个形容失败者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即便他们卖力工作,使劲赚钱,“屌丝一族”还是被中国的经济大潮远远甩在后面。

2014年10月,北京大学发布一份报告,首次揭示了“屌丝”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报告称,该词最早出现于中的博客圈,意为“失败者的自嘲”。

报告以全中国50个大中城市近20万份问卷为基础,得出结论:屌丝多是21~25岁的单身男性,或26~30岁的单身女性,多数收入微薄;不过,这些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明显的区分是,屌丝一般有工作,收支能维持平衡,生活俭朴,而且在努力构建自己的人脉圈子。

自称“屌丝”的这群人中,有75%远离家乡,他们表示“这是为了拿到更高的工资并回报父母”,有71%的人明确表示,每月都会拿出部分工资寄回老家。

此外,屌丝多给外界留下单身的印象。跟同龄人相比,屌丝一直未婚的主因是“被认为赚钱太少”。事实上,为了赚到更高工资,屌丝通常会卖力工作,相应的社交时间就少。

虽然这个标签听上去并没什么自夸和吹嘘的味道,但自称屌丝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很多人表示,自己并未因这个称号而变得沮丧。相反,他们态度谦逊,工作踏实,而且很多人并不把自己当做“失败者”。

报告在众网站公布后,社会评论也纷至沓来。很多人对照报告里的“屌丝标准”反观自己:“工作压力太大,买不起车、房,生活上不敢浪费,得拼命省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忧郁症。”还有一位表示:“各种崩溃,说多了都是泪。”

有媒体批评“‘屌丝文化’是一种自我矮化的文化,应当‘休矣’”。作者称,“屌丝”一词主观上是对主流文化的反抗,但并没让年轻人更特立独行,更没有向社会传递多能量,应予以批判与摒弃。

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 篇2

[关键词] 根除幽门螺杆菌;CYP2C19;变异

[中图分类号] R57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0-0145-02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YP2C19 genetic mutation

MIUYangd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adic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YP2C19 genetic mutation. Methods All of 60 patients diagnosed chronic gastritis,gastric ulcer or reflux esophagitis who underwent standard omeprazole triple therapy and failed to eradicate Hp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our study.CYP2C19 genotypes separated 60 cases into two groups.Then esomeprazole triple therapy was applied for 1 week.After treatment,14C-urea breath test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Hp eradication situation. Results All of 60 patients with failure Hp eradication with CYP2C19 gene were divided into strong and weak metabolic type groups.Age,disease typ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while ethnic distribution has differences.After esomeprazole triple therapy,CYP2C19 strong metabolizers’Hp eradication rate was 93.9%,weak metabolizers’100%.There was no difference for two group’s Hp eradication rates. Conclusion Failure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YP2C19 genetic mut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Key words]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YP2C19; Mutation

CYP2C19是1993年Wrighton等从人类肝脏中分离出的一种酶,后来Goldstein等发现其对代谢存在遗传多态性。质子泵抑制剂(PPI)在药动学、药效学等方面高度依赖CYP2C19进行代谢,并受CYP2C19基因变异的影响,但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对CYP2C19的依赖程度不同,可能与CYP2C19基因变异有关[1-3]。本研究旨在探讨对CYP2C19依赖程度有差异的PPI药物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许可,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经标准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奥美拉唑20 mg,bid,阿莫西林胶囊500 mg,bid,克拉霉素500 mg,bid)1周后14C呼气检测阳性患者60例,获得患者的签名同意书。其中慢性胃炎26例,胃溃疡18例,反流性食管炎16例。排除标准:有Hp 根除史,胃癌或胃手术史患者及中途退出者。

1.2 给药方法

60例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片,批号20101103)、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提供,规格:500 mg/粒,批号2010106)、克拉霉素500 mg,bid,1周。

1.3检测指标

治疗前测定60例病患的CYP2C19基因分型,治疗后复查14C转阴率并记录。

1.4. 基因分型鉴定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进行CYP2C19 基因型检测。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EDTA抗凝),采用QIAamp DNA MiniKit提取基因组DNA。扩增外显子5的引物序列:上游序列5'-AATTACAACCAGAGCTTGGC-3',下游序列5'-TATCACTTTCCATAAAAGCAAG-3'(mL型突变)。扩增外显子4 的引物序列:上游序列5'-TATTATTATCTGTTAACT AATATGA-3',下游序列5'-ACTTCAGGGCTTGGT CAATA-3',(m2 型突变)。PCR反应体系:总体积50μL,含有基因组DNA 5 μL,10 mmol/ L dNTP 1.0 μL,Taq DNA 聚合酶0. 4 μL,10 × Buffer 5 μL,mL:上下游引物各4.5 μL,m2:上游引物2.5 μL,下游引物3.1 μL。采用Gene Amp PCR System 9700 PCR 仪。反应条件:95℃预变性15 min后,进入94℃变性60 s、55℃ (m2:53 ℃) 退火60 s、72℃延伸60 s,循环35个周期72 ℃ 延伸7 min。PCR 产物经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并经限制性内切酶SmaI( mL) 25 ℃或BamHI(m2)37 ℃酶切4 h。酶切产物经2% 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电泳带。CYP2C19 mL突变基因时,经PCR 反应扩增出CYP2C19 外显子5的特异片段169 bp,经SmaI 酶消化后,强代谢型含有限制性内切酶SmaI酶切位点而产生两个片段,长度分别为120 bp 和49 bp;弱代谢型含有长度为169 bp 的片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60例Hp根除失败患者的分组情况

根据PCR反应结果,60例Hp根除失败患者均可归类为CYP2C19 基因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两组间年龄、病种、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族分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后的Hp根除情况

经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后,CYP2C19强代谢型组Hp根除率为93.9%,弱代谢型组Hp根除率为100%,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奥美拉唑是最先被证实为CYP2C19代谢底物并具有羟化代谢多态性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血药浓度存在个体差异,抑酸效果也因人而异。研究表明,人类表达的CYP2C19分为两种表型,即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CYP2C19基因强代谢者使得PPI代谢速度快,弱代谢者代谢速度慢。CYP2C19基因强代谢者多次给予PPI后才能发挥最大抑酸作用,而弱代谢者服用PPI的疗效高于前者[4]。

新研制的PPI,如埃索美拉唑则更少依赖于CYP2C19代谢,从而疗效提高。有研究显示,应用奥美拉唑组的CYP2C19弱代谢者的AUC平均值是强代谢者的4~6倍,反之,应用雷贝拉唑组的弱代谢者的AUC平均值仅是强代谢者的2倍[5-6]。

本研究显示,经PCR将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后Hp根除失败的患者60例分为 CYP2C19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后,仅2例Hp根除失败,而且CYP2C19强代谢型组和弱代谢型组的Hp根除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埃索美拉唑对Hp根除失败患者或CYP2C19强代谢型或弱代谢型都有治疗效果,但治疗后仍出现Hp根除失败体现了埃索美拉唑的代谢虽然较少依赖CYP2C19,但依赖的绝对性是肯定的。

另外,两次治疗均显示民族与CYP2C19表达存在相关性,与Kesavan R[7]等的研究结果相似。但因研究人数较少,并未对各个民族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本课题的未来方向可就我国多个民族间的CYP2C19表达变异进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Jinda S,Nakatani K,Nishioka J. Personalized treatment in the eradication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J]. Int J Mol Med,2011,27(2):255-261.

[2]Miehlke S,Lobe S,Madisch A. Intragastric acidity during administration of generic omeprazole or esomeprazole-a randomised, two-way crossover study including CYP2C19 genotyping[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1,33(4):471-476.

[3] Yang JC,Wang HL,Chern HD. Role of omeprazole dosage and cytochrome P450 2C19 genotype in patients receiving omeprazole-amoxicillin dual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J]. Pharmacotherapy,2011,31(3):227-238.

[4]Ward MB,Foster DJ. CYP2C19-guided design of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dose regimen to avoid the need for pharmacogenetic individualization in H. pylori eradication[J]. Eur J Clin Pharmacol,2011,67(3):261-266.

[5]Liou JM,Chen CC,Chen MJ. Empirical modified sequential therapy containing levofloxacin and high-dose esomeprazole in second-lin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 multicentre clinical trial[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1,66(8):1847-1852.

[6]Lee VW,Chau TS,Chan AK. Pharmacogenetics of esomeprazole or rabeprazole-based triple therapy i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Hong Kong non-ulcer dyspepsia Chinese subjects[J]. J Clin Pharm Ther,2010,35(3):343-350.

[7]Kesavan R,Narayan SK,Adithan C. Influence of CYP2C9 and CYP2C19 genetic polymorphisms on phenytoin-induced neurological toxicity in Indian epileptic patients[J].Eur J Clin Pharmacol,2010,66(7):689-696.

(收稿日期:2011-10-24)

企业IPO失败的财务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企业IPO,证监会发审委,财务问题

企业IPO过程中的财务问题,一直是证监会发审委的重点审查领域,我国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不规范的财务制度,为日后企业上市埋下了隐患。2014年12月,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IPO上会被否,原因是该公司存在财务数据前后矛盾、涉嫌利益输送等问题。截至12月31日, 2014年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12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首发获通过104家,首发未通过10家,取消审核5家, 暂缓表决1家,过会率约为87%,被否率约8.3%。企业IPO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历程,需要在各个方面满足上市审核要求,而财务问题往往直接关系到企业IPO的功与败。 本文对企业IPO过程中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发审委审核要点进行说明,以期对拟上市企业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发审委在IPO过程中的审核重点

一是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发起人出资不实;公司未经批准发行或变相发行过股票、债券,以欺诈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发行和交易证券;公司设立或运作期间未履行合法的审批、登记程序;其他重大的违法行为等。

二是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是否连续盈利。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在最近三年内发生的重大重组行为(包括公司整体资产置换、公司分立等)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经营业绩产生的重大影响,发审委委员可以判断公司是否可以连续计算重组前原企业的三年盈利业绩。

三是公司是否存在重大诉讼、仲裁、股权纠纷或潜在纠纷。

四是公司是否存在重大或频繁的关联交易,且关联交易显失公允,公司内部缺乏保障关联交易公允性的措施。

五是公司最近三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是否存在虚假记载;所申报的财务资料是否合规,是否充分、完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信息;公司是否存在重大的财务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重要会计项目出现重大异常变动,且公司无法提供充分的依据对其变动的合理性加以解释;主要的收入、成本、费用间明显缺乏合理的配比关系,且公司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有关成本、费用明显低于相关资产的摊销,且公司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会计报表之间缺乏合理的勾稽关系,或财务数据相互矛盾,使得不能对公司的资产或收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作出判断;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的提取是否与公司资产质量状况相符,是否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冲回调节利润的情况;公司非经常性项目盈利占当期利润比重较大,非经常性项目盈利包括贴收入、托管其他企业收入、资产重组获得收入、资产出让获得收入及其他非经营性收入等;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主要为债权形式或易货形式,公司债权性资产(包括:应收帐款、预收货款、其他应收款)比重较大,存在过大的信用风险;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70%的规定上限,且短期负债金额较大,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公司近期产品销售疲软、库存增加、应收帐款余额呈逐步增加趋势且账龄老化,同期公司营运资金减少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现金主要靠短期借款支持;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关联方或者无法说清与公司关系的一方; 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提供模拟财务报表的公司的模拟方法不合理(特别关注经过重组后的模拟)。

二、持续盈利能力

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是企业发行上市的一项基本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收入的组成结构,营业收入、毛利率各期的增减变动,收入来源的持续性、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从公司的自身经营来看,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下游企业的供求关系、企业所处的市场地位等内部因素;从公司的外部环境来看,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取决于其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等方面;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适应市场环境,是否具有可复制性,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空间等,决定了企业的扩张能力和战略方向。

盈利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包括营业收入对关联方是否存在重大依赖,盈利是否主要依赖税收优惠、政府补助、资产处置等非经常性损益,企业是否对某些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

三、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是利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办法中,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硬性指标要求,达不到要求是无法上市的。所以,许多企业为达到上市目的,曲解准则,虚列收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确认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企业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出库单、银行进账单等单据是否完备,票据流、资金流、实物流是否清晰可查,是IPO审计中判断收入真实性、 完整性的要点。例如,企业已签订销售合同,发票未开具或已开具但对方未付款且货物尚未出库,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企业提前确认收入,将影响企业收入的真实性。企业已签订销售合同并且货物已发出,但尚未开具发票,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企业不确认收入或延迟确认收入的情况,将影响企业收入的完整性。

企业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等政策的执行也是上市审计的重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发生的现金折扣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发生的商业折扣,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认销售收入;发生的销售折让,应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收入。

关注销售的季节性,产品的销售区域和对象,企业的行业地位及同业竞争,确定各期收入波动是否符合行业淡旺季,是否符合市场发展情况,是否与行业发展趋势相一致。企业不同期间的收入要相互比较、同行业企业间的收入也要相互比较。

成本费用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其对毛利率的敏感性更大。应关注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否规范,核算政策是否前后一致,建立健全存货与成本的内部控制体系,重点关注购货合同、购货发票、验收单、出库单等节点。应关注企业的费用报销流程是否规范,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票据取得是否合法,有无税务风险。对于成本费用的结构和波动趋势,应有合理的解释,应符合配比性原则,重点关注与营业收入波动趋势、企业发展趋势的相关性。

四、税务风险

在税务方面,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发行人应依法纳税,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重大依赖。对于税收优惠,首先应关注其合法性,税收优惠是否属于地方性政策且与国家规定相符,税收优惠有没有正式的批准文件;税收优惠属于地方性政策且与国家规定不一致的情况,应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纳税申报是否及时,是否完整纳税,避税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因纳税问题受到税收征管部门的处罚也应关注。

五、资产质量

企业资产质量良好,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是企业上市的一项要求。其主要关注点如下:应收账款余额与同期收入相比增长是否过大,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存货余额是否过大、周转率是否过低、是否有残次冷背、账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停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产证是否齐全,是否有闲置、残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产权是否明确,计价依据是否充分;关注大额“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关联方占用资金、股东资金拆借、隐性投资、费用挂账等, 关注大额“其他应付款”是否用于隐瞒收入,低估利润,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占总资产的比重,比重过高,表明企业现金充裕,上市融资的必要性不足。

六、现金流动性

现金流量反应了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表更为清晰地揭示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资金状况。现金流量主要关注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直接关系到收入的质量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模式,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进行比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的要有合理解释;关注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与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关系。例如,公司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表明企业实行的是扩张型战略,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关注其偿债风险。

七、重大财务风险

基于进化视角的企业基因研究 篇4

1 企业基因与企业DNA

1982年,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和温特第一次用基因概念分析了企业经营问题, 他们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组成的层级结构, 并把企业惯例与生物基因类比, 认为惯例在企业中具有类似基因的功能。焦凯夫在《企业长寿与企业基因》一文中也明确指出, 企业基因是一种沉淀的规则, 是影响企业个体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惯例。而我国学者李钢则将企业基因定义为:基于默会知识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是指导企业上下行为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 是企业不惜一切要信奉和保存的信条, 是从企业默会知识出发的, 深深根植于企业内部的、本质的、隐性的一套原则。

综上所述, 目前的研究普遍将企业基因定义为知识, 惯例、价值观等“软性”因素, 但笔者认为企业基因作为决定企业特质的决定性因素, 不仅包括知识, 能力等“软性”因素, 也包括企业资源等“硬性”因素。所以, 笔者认为:企业基因是企业生命体中决定企业基本特征, 影响企业行为, 决定企业发展状况的所有“软性”因素和“硬性”因素的总和。

与生物体类似, 企业DNA是企业基因的载体, 同时也是企业基因作为隐性要素的显性化。美国的Neilson等学者指出“就像生物双螺旋结构由四种核苷酸分子组成一样, 企业DNA由组织框架、决策权、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四个基本要素组成”。而本文认为,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和创造价值, 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主导逻辑和主要路径, 企业商业模式的实现依赖于企业资源系统的支持, 资源支持系统根据商业模式的基本要求通过企业价值链活动的合理配置使企业实现盈利。而管理模式包括企业的管理思想、制度、方法和手段等, 它从更微观的层面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绩效, 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所有的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 组织架构正是以人为对象而设计的体系, 组织架构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一个目标有效分解、知识信息有效传递、责任有效构建、流程有效设计、活动有效分工与合作、任务有效完成的平台。组织架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模式能否高效运行, 企业资源能否有效利用。

基于此并结合对企业基因的理解, 本文认为企业DNA的“四个核苷酸分子”是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资源支持系统、组织架构等四个要素。企业DNA的四个要素是企业基因的外在表现, 正如生物DNA双螺旋结构由四种核苷酸分子的不同组合所决定一样, 企业DNA的“四个核苷酸分子”: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组织架构、资源支持系统的不同组合也决定了企业DNA, 从而也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质。

商业模式:企业DNA中的最高级、最关键的要素。因为归根结底, 企业都是为了盈利。它由利润来源、利润生成过程和利润产出形式这三个盈利价值体系构成, 并通过相互协调, 实现价值的协调和匹配。

管理模式:主要是企业管理的思想、制度、方法、手段等。从职能上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生产运营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销售管理模式等。从管理手段上可分为制度管理模式和文化管理模式, 其中制度管理突出刚性的行为规范约束, 而文化管理强调软性的价值观引导。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描述了企业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组织的层次, 管理幅度, 岗位设置、岗位横向和纵向联系等要素。

资源支持系统:企业资源支持系统是企业DNA的基础要素, 从形态上可分为固定资产等有形资源和品牌资源等无形资源;从职能上可分为研发和生产系统资源、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 销售系统资源等要素。

企业DNA的四个要素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紧密联系为一体的。其中商业模式要素是企业DNA的核心要素, 其余三个要素是为商业模式的实现而服务的。企业的资源支持系统是企业DNA的基础要素, 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运行和实现需要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 而其余三个要素对企业资源支持系统有反作用, 它们的影响使得企业资源支持系统进行更新和改进以适合竞争的需要。企业管理模式协调、整合其余的三要素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根植于企业的组织架构之中的, 而企业的组织架构则支撑和保障了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实现, 企业DNA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全面的体现了企业基因, 决定了基本特质。

2企业基因进化

由于企业所处环境不断变化,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不断的对企业基因进行优化重组, 实现企业基因进化。企业基因进化主要是对企业DNA的四个要素: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资源支持系统的优化和改良来实现的, 企业基因进化有五个步骤, 它们分别是体检、会诊、行动、控制、评价。

(1) 体检:对一个企业进行健康检查, 全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根据病变基因、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排队, 确定应当及时治疗的病变基因或病变基因组。企业可以自查, 也可以利用专业咨询等外部资源。在体检这个环节, 要求企业或进行诊断的机构具有相当的诊断力。诊断力就是一个企业或其咨询机构应当具有的为企业进行健康诊断的能力。

浅谈心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河北北方学院徐喆梅婕

摘要:现代管理科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总结期间的理论探索不难发现现代管理科学经历了物本管理阶段、人本管理阶段。近年来, 不少国内外学者又提出“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价值观、愿景等管理学新理念, 称为心本管理, 并指出心本管理是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企业如何顺应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有效的运用心本管理, 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心本管理中国式管理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F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09) 09 (b) -024-02一直以来, 我们国家的企业管理都是借鉴西方的理性管理理

念, 侧重于管理的规章、制度、法规、纪律, 强调管理方法和工作行为的科学化、规范化, 注重定量分析。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 产生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环境的变化, 特别是受根植于我们心灵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似乎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而心本管理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智慧, 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心本管理的理念, 加强对管理者自身以及对员工、顾客的管理, 形成目标一致、同心协力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命运共同体, 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是至关重要的。

1 心本管理的提出

1.1 西方管理的盲区

从一百多年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管理学理论大致经历了物本管理、人本管理的阶段。物本管理重在对人的控制, 通过外在的控制、协调、指挥等, 产生最大的效率与效益。而人本管理强调人的作用, 重在对人的尊重, 激发人的潜能强调心灵的外在感动。但提出这两种理论的管理学家都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只重视管理他人, 不重视管理自己, 更不重视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与修炼。

1.2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2) 会诊:在找出病变基因或病变基因组后, 针对企业病变基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治疗方案, 做出科学的决策, 这就是会诊。在会诊决策环节, 要求管理者应当具有较高的决策力, 决策力就是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治疗自身病变基因问题的能力。

(3) 行动:采取相应措施认真落实治疗方案, 在此阶段需要较强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企业采取行动贯彻实施决策方案所应具备的能力。执行力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管理者执行决策行动的组织力, 二是员工落实决策行动的实现力。

(4) 控制:通过督促检查控制保证治疗方案的落实, 并结合实际方案提出修正和完善的意见或建议。这里的控制并非机械的保证原有方案的实施, 而是给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原有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监督控制者具有很强的控制力, 即检查纠错保证原有方案的实施和根据变化对原有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的能力。

(5) 评价:对企业基因进行优化重组后, 要建立一个动态的评价反馈机制, 根据企业绩效的变化, 对企业基因进化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实施奖惩,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后续的企业基因的进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高效的企业基因进化工作并非是阶段性的, 而是动态持续性的, 企业必须根据体检-诊断-行动-控制-评价的步骤, 以学习和创

随着时代的发展, 管理的人性问题已经被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21世纪的世界变化多端, 各种文化交流频繁, 相应地冲突也会增加。许多学者看到西方思想的缺陷, 于是开始重视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智慧。因而尊重个性和多元性, 应变能力强, 包容性强、弹性大的中国式管理应运而生。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儒家、道家、禅宗等都包含着以心为本的哲学理念, 甚至国外学者提出的“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 “共同愿景”、价值观等以心为本的新理念也源于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感悟。可见, 以心为本是中国式管理的核心, 更是影响世界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1.3 心本管理的理念

心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进一步升华,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由心灵的外在感动转为管理者与员工心灵内在的自觉。它重视的是人的心, 着眼点已从对“人”的管理转向对“心”的管理。它强调管理自我, 管理好自我的根本是管理内心和心灵, 在此基础上, 管理他人。进一步讲, 心本管理是一种从提升人的内在素养到管理外在事务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心本管理的积极方面在于通过沟通、教育与激励触及人的思想与心灵, 让人产生心灵的自觉自发自动, 建立起相同的价值观、社会观标准, 自觉地把自己当成集团中有责任的成员, 而不是感觉外在的强迫, 从而真正充分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新为手段, 对企业基因进行持续的优化重组, 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 结语

良好的企业基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 只有不断的对企业基因进行优化重组, 企业才能使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解释了企业基因的内涵, 以及企业基因与企业DNA的关系, 并对企业DNA的四个要素, 即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资源支持系统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企业基因进化进行了阐述, 旨在为企业获得和保持良好的企业基因, 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斌, 赵长轶, 揭筱纹.战略能力多维度解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7) :152~156.

[2]尼尔逊, 帕斯特纳克.什么是企业DNA[J].哈佛商业评论, 2005, (1) :72~78.

[3]李刚.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演化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6.

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 篇5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将大众创新创业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充分表明了创业和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全球创业观察的数据也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创业活动一直处于非常活跃并持续上升的态势。

然而,与创业活动持续活跃并存的另一个突出现实是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欧洲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则为12.5年,尤其以德国中小企业为代表,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有837家,百年老店更是不在少数。截至到2012年,日本存续超过100年的企业有2.1万家,超过200年的企业有3 146家,甚至有7家企业寿命超过1 000年。而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9年[1],经营超过150年的企业仅有5家[2]。

由此不难看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中,存在着一方面创业活跃,另一方面却是企业短命的突出问题。毋庸置疑,企业创业维艰,企业死亡更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企业的多生速死对整个国家来讲不仅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更会产生许多负面的连带效应,如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安宁等。因此,如果企业在初创之时就能够注入长寿基因,让企业先天优生,无疑会对企业后续的健康成长、基业长青带来重大裨益。

2 文献回顾

本文的研究以企业基因理论、道德领导理论和创业企业家特质理论为基础。

2.1 企业基因理论

企业基因理论是基于生物学原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和解释的一种理论体系。企业DNA的概念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Noel M.Tichy[3]在1993年提出,他认为企业作为一种有生命的非自然生物体,类似生物一样有自己的遗传基因,它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稳定形态和发展,乃至遗传与变异的种种特征。之后学者们沿用这一视角对企业基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两大视角:一些研究致力于企业DNA基本理论研究,另一研究则关注于应用企业DNA理论揭示企业生存发展中的典型现象———性状。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2.1.1 企业基因的基本理论研究

该领域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企业DNA的概念及企业基因组构成的识别确认、企业DNA结构模型、企业基因的作用机理等方面。

Tichy Noel M.认为应该从组织形态上看企业DNA的构成,其构成元素包括决策架构和社交架构两个方面。卫华诚[4]等提出企业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组织内每一个员工心中的信仰,是企业的基因。K.Baskin[5]认为企业DNA是一个包含流程和结构的复杂数据库,其基本构成是公司程序和结构信息。奥瑞克[6]等认为企业的业务能力要素是企业价值链中对企业产出有独立贡献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的基因。

还有一些研究则不仅识别了企业DNA的基因组构成,还进一步构建了企业DNA的结构模型,如,周晖[7]等学者仿生生物DNA结构建立了一种由双链和四个遗传基因组成的企业DNA的双螺旋模板,两条基本链为:资本链(Capital链)与人力资本链(Labor链);遗传基因假定为企业家、公司治理、技术与文化;企业DNA的两条基本链由遗传基因连接起来。这一视角的成果还有很多,其研究框架基本相同,差异主要在于企业DNA构成的基本链和基因组构成要素各有不同。许晓明,戴建华[8]则以基因为中心,构建了企业基因的(而不是DNA)顺反子系统模型,更深入系统地解释了企业基因三层结构如何决定企业经营状况的过程。

2.1.2 企业基因理论的应用研究

企业基因理论的应用研究关注于应用企业基因理论分析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课题和现象。如,冯俊华,赵剑[9]应用企业基因理论研究了企业并购机理;刘沛[10]应用企业基因理论分析了企业寿命,拥有正确的经营理念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基点,只有那些符合社会规律和人文健康需求的经营理念,才能把企业逐步引上更加宽阔的成功之路。

总之,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各有其所长和解释逻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其中关于企业家被视为企业基因的研究成果直接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启示。本文的研究旨在探求创业企业家的道德特质作为企业核心的长寿基因之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创业企业家的道德特质这一企业基因在企业初创期及其一生中发挥作用的机理过程。

2.2 道德领导(ethical leadership)理论

创业企业家无疑是其所创办企业组织的领导,因而领导科学领域关于领导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成果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领导科学理论中与本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领导特质理论,而直接作为本文研究基础的是领导伦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范围内由于处于领导地位的大企业高管的不道德行为引发的企业丑闻的不断发生,对领导的道德维度的关注越来越引起了公众和学者的关注。

道德领导的研究关注于领导者在制定决策、采取行动以及影响下属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道德的影响力。道德领导由Enderle首先提出[11]。Brown[12]等人提出了道德领导的两大核心要素,即道德人和道德领导。前者就道德领导者个人的特征、决策及行为应该符合道德规范;后者指道德领导者要规范和要求其组织和员工也应该符合道德规范。文中还从以人为本(平等意识、关心、尊重、发展员工)、具备道德意识、制定伦理标准、透明的决策风格四个维度对道德领导进行了分析,并认为道德领导对提升员工的主动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道德影响力的传递形式分为高层领导影响中层领导,中层领导影响基层员工。

简言之,道德领导强调了道德规范在整个领导行为过程中的嵌入,包括领导的目标识别、决策及其影响下属的过程。

2.3 创业企业家(entrepreneur)特质理论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创业活动的日益活跃,学者们对于创业领域的研究相应而生。创业企业家作为创业活动的直接发起人和最终负责者,对创业过程的成功实现作用巨大且无可替代,因而也成为创业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些研究中,首先是学者们对创业企业家的概念界定就试图抓住其独有的本质特征;其次,研究者还从创业实践中识别归纳成功创业企业家所具有的共有特征。

2.3.1 创业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Entrepreneur一词最早由法国人RIChard Cantillon在1755年提出,其基本含义就是承担风险。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创业研究中对创业企业家的定义主要有:BrockhauS[13]认为“创业企业家是一位有愿景、会利用机会、有强烈企图心的人,愿意承担起一项新事业,组织经营团队,筹措所需资金,并承担全部或大部分风险的人。”Nelson[14]认为“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能否成为成功创业企业家的关键,其他条件还包括运气、时机、资金和毅力。”Stevenson[15]认为“创业企业家是一位希望攫取所有报酬,并将所有风险转嫁他人的聪明人。”Kirzner[16]认为“创业企业家是能够辨识市场不均衡所带来的机会,采取行动从中牟利,并且具有能够正确地预期下次不均衡将在何时何地发生的能力。”Timmons[17]认为“创业企业家是由强力承诺与毅然耐心所驱使的人。”熊彼特从创新、创造性破坏、新组合角度认为创业企业家与其说是不断建立均衡,倒不如说是不断打破现存均衡进行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等等。

2.3.2 创业企业家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主要解释成功创业者都有什么样的特质。哈佛大学的McClelland认为是渴望成功;Brockhaus认为是控制倾向和承担风险的倾向;美国“卡鲁创业企业家协会”对75位创业企业家所做的研究,将创业企业家的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11个方面:健康的身体;控制及指挥的欲望;自信;急迫感;广泛的知识;脚踏实地;超人的能力;崇高的理想;客观的人际关系态度;情绪稳定;迎接挑战[18]。等等。

综合,上述的研究成果给出的创业企业家特质主要有:勇于承担风险;善于创新;强烈的成就及控制欲望;不畏困难的超强毅力;善于发现、开发机会、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本文的研究认为,上述的这些素质和能力确实是创业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企业家必备的心理素质和超强能力,但是如果这些素质和能力没有以道德为基础和约束条件,而仅仅停留在法律约束层面的话,非常可能会导致创业企业家的创业活动偏离社会道德规范,伤害其他利害相关方利益,在企业创生之时就隐存基因缺陷,最终伤及企业一生的健康成长,寿数受损。

3 创业企业家的道德特质———企业的长寿基因

基于上述相关的领域的研究,结合生物学的基因理论,本文的研究认为创业企业家的道德特质是在企业创办过程中形成的并会影响企业一生健康的基因要素,是企业的重要的长寿基因之一。

3.1 生物学基因理论简述

生物学中将基因(遗传因子)定义为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遗传信息指生物为复制与自己相同的东西、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或各细胞每次分裂时由细胞传递给细胞的信息。基因按其功能可分为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前者是指某些能决定某种多肽链(蛋白质)或酶分子结构的基因,后者是指某些可调节控制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此外,还有一些只转录而不翻译的基因。除了红细胞,和生殖细胞外,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还含有全套基因组,都有长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而每一个细胞何时成长、何时分裂、如何和别的细胞联手,构造功能协调的人体组织器官都将受到调控基因的控制,细胞在没有接收到来自调控基因的指令时,处于细胞周期的静止期。

3.2 企业基因的构成及创业企业家道德特质

仿照上述关于生物学基因理论,本文对企业的基因构成做出如下的分析:

3.2.1 创业企业家的内在特质是企业的基因

任何企业都是由人和物(包括资金、机器和材料等)组成的实体,而其中能够携带企业遗传信息的应该是人,而不是物。换言之,应该从组织的角度寻找企业的基因。

如果将企业中的人视为企业生命的机体细胞,那么这些细胞何时分裂成长为什么样的部门,这些部门将有怎样的行为,都要受到其中的调控基因的控制。本文认为在企业一生的寿命周期里,企业会经历若干个关键的成长时期———企业的创业期,包括企业的初创期和后续的再次创业期。在企业的创建和成长的关键过程中,企业组织中处于各部门的人会收到来自创业企业家发出的信息,从而开启其创建和成长模式,重新裂变、组合为新的组织。而创业企业家在企业一生中的不断创业过程中,所发出的信息来自于企业家对企业及其环境的内在分析和判断,而这些研判无疑又来自于创业企业家的思维模式和能力,其中能够自我复制,具有遗传性质的部分应该追溯于创业企业家具有的内在特质。这里隐含的假设是将企业的初创和再次创业视为企业寿命周期中成长的关键阶段,而已有企业的成熟时期视为企业成长的相对静默时期,企业组织性状、企业行为模式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对企业寿命的影响相对于创业时期也较小,不构成本文关注的范围。

3.2.2 创业企业家的道德特质是企业的长寿基因

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同理可以说,企业树德必得其寿,即建设有道德的企业才是企业的长寿之道。现代企业利害相关方理论认为企业是众多利害相关方共享的利益载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损都会影响企业的绩效。企业的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对包括顾客、员工、社会、政府、供应商、银行等在内的多方利益加以均衡考虑,而不是仅仅考虑企业的利益、甚至仅考虑企业中高管层的利益。因此说,有道德的企业即是考虑多方共同利益的企业。

而企业道德的建设无疑发端于企业家的道德。企业家的道德代表着企业家的正面价值取向,并且应该是高于社会一般道德水准的行为准则。创业企业家的道德水准自然会作用于其创业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机会开发利用的手段选择、资源整合方式、企业盈利模式等。显然,有道德的创业企业家会在这些环节中考虑多方利益,坚持正向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得初创企业的出生既满足顾客需求,又符合员工和投资方要求,还能兼顾国家和社区利益,同时使得供应商等多方受益,这样的企业自然能够健康成长,获得长寿。

因此说,创业企业家的道德特质是企业健康长寿的重要基因。并且,长期关注百年企业的日本财经媒体人岸宣仁的分析也从实践层面验证了这一事实:长寿企业的总裁往往都是坚实、质朴、认真的人。

4 结语

我国的创业活动面临着一方面创业活跃,另一方面初创企业死亡率高,企业寿命短的突出问题。现实中,我国的企业是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有害食品的制造者,还是环境污染源的主要排放者。这些现象都迫使我们企业管理的研究者和企业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企业才是能够健康成长、基业长青的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在最近的TED演讲中提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企业,不可能只靠政府。换句话说,只有企业都以有道德的状态存在运行,这些社会问题才能得以解决。而有道德的企业必然是有道德的企业家创建和管理的,因此说,创业企业家的道德特质一方面是企业健康长寿的基因,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需。

摘要:近年来,与创业活动持续活跃并存的一个突出现实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寿命较短。企业的多生速死既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更会产生许多负面的连带效应。因此,如果企业在初创之时就能够注入长寿基因,让企业先天优生,无疑会对企业后续的健康成长、基业长青带来重大裨益。而企业家的道德特质无疑是企业最重要的长寿基因之一,应该在企业初创和成长中注入企业,从而使企业能够顺利初创、健康成长、基业长青。

荣智健的失败与企业风险管理 篇6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荣智健的辞职缘于中信泰富的巨亏,祸端可能要追溯到几年前。中信泰富因经营钢铁业务一直拥有澳元外汇合约,以寻求平抑澳元波动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间,中信泰富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Rabobank、Natixis、Calyon等签订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其中以澳元合约所占比重最大。澳元走高时,合约将使中信泰富获取高额利润。但在2008年,一向强势的澳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下挫,导致中信泰富在衍生品投资上出现巨额亏损。去年10月,媒体曝出中信泰富因外汇投机亏损超过百亿港元的消息。今年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业绩亏损127亿港元,其中外汇损失159亿港元。澳元衍生品的投资失败让荣智健30年的打拼成果几乎化为乌有,也给中信泰富带来致命一击。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震惊了市场。4月11日,正在泰国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回答中信泰富有关问题时表示:“在弄清事实做出处理后,要认真吸取教训。包括经营理念、经营方向、管理水平和加强监管等方面,都有不少教训值得吸取。”

一向胆大冒险的荣智健违背了“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的祖训。尽管他事后表态称“20年来公司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今后会尽量重新振作,要接受教训”,不过显然有些“亡羊补牢”的味道。业绩巨亏、股价大跌、股民指责、司法介入,按照荣智健所言,事前他对交易毫不知情,但作为中信泰富的掌门人,他显然难辞其咎。

接任荣智健职位的常振明对记者说,中信泰富有29000名员工,因此“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说,中信泰富是个好公司,“中信泰富自90年代从事实业投资以来,没有做过投机以及对冲,显然这次是麻痹大意,风险管理极其薄弱,将来会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确保事件不会再发生。”

中信泰富案并非孤例。事实上,企业因忽视风险管理而导致事故频发的现象由来已久。世界上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一巴林银行倒闭于操作风险;全球第一大能源交易商安然因财务问题破产;长虹因为忽略信用风险损失44亿人民币;中航油因从事石油期权投机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三鹿集团则因为忽视运营风险管理导致破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风险管理决定了企业的生死。

大企业、上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战略执行势在必行。一旦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出现了问题,企业就有可能一夜之间不复存在。神华集团总裁凌文认为,昨天的竞争靠成本,谁成本低,谁就有竞争力;今天的竞争靠技术,谁能创新技术,不断地研发出技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谁就有竞争力;明天的竞争靠风险管理,谁少犯错误,谁不犯大错误,谁就有竞争力。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判断企业的成败,最关键的是不能有大的失误。只要发生重大失误,企业就出局了。

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 篇7

(一) 市场失败的内涵

理解市场失败, 对于分析研究市场失败与战略转换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刘升福认为“所谓市场失败指的是市场运行失去效率, 即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资源运用方面出现低效或无效, 失去了市场应该具备的资源配置的功能”。樊纲提出“经济危机是个市场失败的问题”。本文认为市场失败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方面包括经济周期、政府失职、市场失灵、经济泡沫和金融危机等经济现象, 另一方面也涵盖了国家重要政策的变化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比如新的产业组织结构恶化、竞争恶化、金融调控政策的出台等。

(二) 战略转换的界定

波特在《未来的战略》一书中指出“战略的本质是选择和转换, 战略转换的目的是为了使战略适应动态的环境变化”。学者王德鲁把战略转换定义为“企业为动态地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利用潜在的机会而从原有战略转变到新战略, 从而创造持续竞争优势”。本文认为战略转换是企业为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对已有战略的调整和转变, 包括全局性的改变和突破、局部的微调和改进。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爆炸式进步, 经济运行不会完全按照人们预想的方式去进行, 面对市场失败导致的战略风险的挑战, 企业必须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适时进行战略转换, 利用潜在的机会对战略进行重新设计, 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二、市场失败要素研究

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 市场失败风险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的变化、政府管理失败、产业组织恶化和金融危机与泡沫, 这些因素造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偏离和竞争优势的衰弱, 导致企业战略风险增加。

(一)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包括经济活动要经历的衰退、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表现为总体经济活动扩张和收缩交替出现, 国民生产总值周期性的盛衰消长。近两百年来, 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出现过十多次, 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影响力越来越大。经济周期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主要表现就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大市场投资环境发生变化, 企业战略资源遭到损坏, 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企业必须相应做出战略上的调整。

(二) 政府失败

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 经济健康发展必然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 政府的干预和调节初衷是好的, 然而存在失败风险。政府决策失误, 会伤害上下游企业利益;政府机构膨胀, 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官员权利滥用, 打击普通人民积极性, 破坏市场公平机制;权钱交易的寻租活动, 浪费资源、增加成本、败坏社会风气。这些政府失败行径导致企业环境的恶化, 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使企业既定战略无法顺利实施, 所以企业在战略管理上要密切关注政府行为。

(三) 产业组织恶化

产业组织恶化包括产业政策的恶化和产业结构、行为和绩效的恶化。所谓产业政策就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社会经济目标、促进各个部门均衡发展而采用的政策措施, 也是政府为进行宏观调控、修正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素质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在贯彻实施产业政策中, 往往会出现政策运用的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不一致, 政策的不完整性和实施的复杂性导致产业政策存在失败风险,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就会导致产业政策恶化, 这些都是市场失败的体现。

(四)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实质是整个社会的名义财富远大于实际财富。经济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 经济主体的投机行为等主客观因素, 导致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和外汇交易等金融工具或金融资产超迅速膨胀, 最后促使整个社会经济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实际价值产生巨大差距。当经济泡沫破灭, 金融危机降临时, 首先银行金融机构破产, 紧接着企业受到严重冲击、遭受巨大投资风险、无法获得新的贷款、出现大量的坏账和呆账, 违约风险增加, 在各种风险共同作用下, 部分抗风险弱的企业宣布破产, 企业的破产就表明企业战略的失败。

三、市场失败对战略转换的影响

一方面, 市场失败导致企业产生战略风险和原有战略失败;另一方面, 市场失败是促进企业进行战略转换推动力量。

(一) 金融危机促进企业实行战略转换

受到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像玩具类、纺织类企业受到巨大冲击, 有的企业突破难关存活下来, 有些企业在这场危机中消失了, 原因有很多, 但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应该提高警觉, 积极做出调整。例如联想,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 国内本土和新兴市场形势低迷, 2008 年和2009 年连续出现季度财报大幅亏损, 2009年联想领导团队积极做出一系列战略调整。在2009 年第二季度扭亏为盈, 且全球市场份额创新高。

(二) 产业组织恶化促进企业进行战略转换

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环境下, 一些消费品行业面临产业组织恶化危机。以白酒行业为例, 自从2012 年以来, 围绕高档白酒消费“, 三公”禁令不断升级, 高档白酒遭遇“寒流”。同时, 高库存等一系列问题让整个白酒行业的形势变得扑朔迷离。白酒行业想要突破“寒冬”, 就必须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形势, 目前白酒行业次高端市场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定制和企业团购等也逐渐获得消费者青睐, 企业应适当做出战略调整。

(三) 政策变化推动企业实行战略转换

政府政策变化对企业战略有重要影响。目前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状态, 对进口业务比重高、外币债务规模大的行业而言是长期利好, 但对以出口业务为主、外币资产高的企业冲击较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许多企业积极进行战略转换, 灵活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通过进口原材料冲抵或向客户转嫁成本来降低企业成本, 许多缺乏品牌的企业走差异化、品牌化道路, 通过外销转内销或者开辟其他国家市场来实现市场转移等。

(四) 经济周期促进企业进行战略转换

经济周期主要通过贸易与金融的途径进行传导, 主要经济体 (主要包括美国、日本、欧盟国家) 的经济周期不仅通过直接的贸易和金融联系进行传导, 还通过影响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进行传导。比如“美国经济的衰退将直接导致美国减少中国商品进口, 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繁荣”。经济周期引起市场波动, 企业应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应对挑战, 减少对海外市场的高度依赖, 加强自身的金融监管, 大力发展我国国内市场, 以内需促增长提高我国产品品质, 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弱化经济周期对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影响。

四、战略转换的方式

市场失败因素增加了企业战略风险, 促进企业进行战略调整。面对外部环境有利的或不利的变化, 企业主动或被动的进行战略转换以实现更好的发展或渡过难关, 有的企业选择进行局部调整, 比如改变生产计划、开发新产品、更新信息和技术、广告策略、服务和企业形象升级等;部分则会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转换, 比如并购、业务多元化、差异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

(一)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企业战略伙伴关系是企业为了实现双赢或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合作基础, 降低伙伴成员之间交易的中间成本、增加信息共享, 创造较大的竞争优势。对于寻求战略转换的企业, 特别是资源和能力比较匮乏的中小企业, 为了实现新的成长, 可以在转换初期与其他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这是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促进战略转换进而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 业务多元化

业务多元化可以是相关业务多元化也可以是非相关业务多元化, 企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可以有效降低市场失败风险, 企业不用过度依赖某一类业务, 当某一个业务市场需求受到影响或者失去市场时, 企业可以比较轻松地避免风险, 不至于陷入危机。根据不同市场定位、目标销售群体和细分市场需求, 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占领市场。多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营销管理和其他资源实现企业多个领域的成功, 但是也会增加企业各方面成本和经营风险。

(三) 专业化或归核化

目前内地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是走专业化道路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 1993 年以前万科经营多个的产业, 走多元化道路, 在1993~2000 年战略转型中卖掉所有其他产业, 全心致力于房地产行业, 实现在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专业化可以集中企业所有的资源和能力在某一个产业内实现领先, 在该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在决定走专业化道路之前, 要进行深刻的市场行情分析, 如若企业资源有限、某产业具有良性的发展前景且企业在该产业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那么专业化发展也是企业实现战略转换的重要可行方式。

(四) 并购

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 购并方通过兼并或收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其之前不易获得的资源或竞争优势。寻求战略转换的企业如若为了较快地抢占市场先机, 且市场上存在可并购的对象, 则其选择并购可以促进实现目标。但是并购也存在很大的整合问题、失败风险和政策障碍, 所以企业进行并购时, 要了解企业自身情况、并购企业的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考察被并购的企业和并购行为是否具有促进本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提升企业竞争地位的动力, 选择合适并购的时机。

摘要:在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当下, 市场失败导致的外部战略风险严重增加了企业内部战略风险, 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市场失败对于分析企业战略风险管理和战略的制定及执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概括了市场失败导致企业战略风险的主要因素, 提出战略转换是企业规避战略风险的一种重要途径, 进而指出市场失败与战略转换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市场失败,战略风险,战略转换

参考文献

[1]刘升福.企业战略风险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4.

[2]樊纲.经济危机是个市场失败的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0, 31 (2) :27-29.

[3]迈克尔·科特, 加里·哈默.未来的战略:22位顶尖策略大师对竞争战略本质与策略的思考[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4.

[4]王德鲁, 宋学锋.基于战略转换的企业战略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10, (03) :7-12.

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 篇8

关键词:制造企业,失败学习,服务创新,物流服务创新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服务创新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而且能够通过开发定制化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1]。制造企业在实施物流服务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失败,只有将物流过程和实现物流过程的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物流服务创新[2]。本文从组织学习视角分析制造企业失败学习的模式,探讨制造企业失败学习对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顺利实施物流服务创新提供参考。

一、研究框架与命题的提出

( 一) 理论基础

作为组织学习的表现形式,失败学习可以划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种: 探索式失败学习是指组织在研究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创造新领域或者新技术,其本质是以失败经验为基础,强调对对新知识的获取和试验; 利用式失败学习是指组织在吸取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拓展已有的能力或者范式,其本质是以失败经验为依托,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提炼和改进。

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是制造企业发展重大新型物流服务的最佳路径,能给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如电子商务的出现,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了逆向物流的发展。低端的破坏性创新是指制造企业通过某种创新行为能够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廉价的物流服务新模式,如制造企业代收运输费用的服务。持续性创新是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扩展、改进或改变,如针对目前的物流运输路线增加新的配送方式,或者采用新的运输模式配送现有货物。

( 二) 失败学习与物流服务创新

失败学习对物流服务创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创新绩效[3]。由于物流服务创新是一种独特的创新行为[4],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失败学习模式,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物流延伸服务、物流一体化服务、物流增值服务和物流特色服务,帮助企业获得持久性竞争优势[4]。本文对探索式失败学习的研究是基于物流服务创新中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对利用式失败学习的研究是基于物流服务创新中的持续性创新理论。

1. 探索式失败学习与物流服务创新

制造企业在发展物流服务或者运行物流服务过程中遇到市场环境不稳定、技术创新受阻、战略管理挫败等问题时,通过探索式失败学习主动搜索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的相关失败经验,积累失败知识,总结失败原因,主观能动地创建解决方法,以防止企业走弯路。具体而言,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探索式失败学习研究失败经验,在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物流规划、寻求新的物流技术、开辟新的物流运输线路、发现新的物流分销渠道,以新产品、新业务、新技术等方式实现物流服务创新。探索式失败学习能帮助制造企业搜索失败经验,寻求新物流服务的可能性,给企业带来大幅度的、激进的创新机会。因此,制造企业必须通过探索式失败学习来提升物流服务中两种突破性创新的能力,以促进新的物流服务的产生,进而提升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所以,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a: 探索式失败学习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中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

命题1b: 探索式失败学习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中低端的破坏性创新。

2. 利用式失败学习与物流服务创新

制造企业在遇到困难时通过利用式失败学习分析以往失败的成因,把握失败发生的机理,积累解决失败的经验,以避免企业再次失败,并保持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式失败学习改进现有的物流规划设计、拓展现有的物流知识和技术、扩张和丰富现有的物流运输线路、提高现有物流分销渠道的效率,以产品线扩展、产品改进和形式改变等方式实现物流服务创新,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物流服务持续性创新,制造企业会选择利用式失败学习方式。所以,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2: 利用式失败学习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持续性物流服务创新。

基于以上命题,本文构建了失败学习对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影响的模型,如图1所示。

二、研究设计与案例分析

为了在从重复归纳过程中得出共性结论,本文采用了多案例分析方法,多个案例有助于辨别出各个影响结果的共性和差异[5],能够使分析具有更好的普遍性[6]。根据失败学习的不同模式,本文选择了4家不同行业的企业代表 ( 三星电子、联想集团、海尔集团和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进行多个案例,这些企业在失败学习方式和物流服务创新方面均有成功实践 ( 见表1) 。

( 一) 案例企业的失败学习

根据失败学习模式的分类标准,本文对4家案例企业的失败学习过程进行了归纳 ( 见表2) :( 1) 每个案例企业有3个失败学习事件,对每个事件用A - L英文字母表示; ( 2) 按照字母编号,总结出企业失败学习的过程;( 3) 根据失败学习过程归纳出每个失败学习事件属于哪种学习方式。

本文对4家案例企业的失败学习模式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1) 失败学习过程。企业在进行失败学习时搜索相关失败经验,吸取有利的要素,抛弃旧的服务模式、技术等,创造全新的解决方案和战略计划,这属于探索式失败学习; 直接采用已有的或类似的失败经验,改进和提升原有的服务水平、技术等,这是利用式失败学习。 ( 2) 失败学习结果。通过失败经验学习,企业能够得到大幅度、突破性地创新发展,这种情况属于探索式失败学习;如果能够获得平稳地渐进性创新发展,这属于利用式失败学习。

( 二) 案例企业的物流服务创新

本文把案例企业的物流服务创新归类为表3,按照案例企业的事件编号总结出相应的物流服务创新内容,通过物流服务创新的内容来确定物流服务创新类型。对4家案例企业物流服务创新类型的分类标准是依据其内容而定的,企业首次在行业内推行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结果在行业里产生重大的影响都是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企业针对物流活动开展全新的物流服务方式,或者为客户带来更简易、更敏捷的物流服务,这种方式属于低端的破坏性创新; 如果企业只是通过对物流活动环节的改善,如缩短物流时间,增加存储仓库的数量,运输方式由海运改为航运等,这属于持续性创新。

三、案例讨论

为了考察失败学习对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本文把案例制造企业失败学习对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结果整理为表4。作为世界较大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三星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在物流管理模式出现失败时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采取利用式失败学习,改进原来的物流管理旧模式,实现持续性创新; 当整个电子行业发展困难时,各大电子行业在物流服务上出现失败问题时,三星采用探索式失败学习,促进了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 三星售后服务出现失败时,三星使用利用式失败学习,直接借鉴其它行业解决问题的办法,增添了新的物流服务方式,取得了持续性创新。

联想集团收购IBM后拥有大量的中外失败经验,而相同行业物流服务发展的成熟经验给联想提供了学习借鉴机会,减少了其跨组织创新的风险。因此,联想两次面临供应链失败问题时均采用利用式失败学习,提升其物流服务能力,实现持续性创新; 当供应链再次出现问题时,联想选择用探索式失败学习,实现了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

作为极度鼓励改革创新的大型家电企业,海尔集团创新意识十分强烈,不管是在迅猛发展阶段还是在遇到困难危机时,都在尽可能地实现物流服务上的重大创新。海尔自营物流已经成为家电制造企业典型的物流服务模式,丰富的物流资源、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促使海尔有足够的实力采取探索式失败学习,进行突破性物流服务创新。因此,海尔在面临失败问题时采用探索式失败学习,促进了其物流服务创新中的不同破坏性创新。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在发展服务创新战略时,正处于汽车行业由生产向服务转型的时期,失败经验较少,其物流服务创新处于缓慢摸索阶段,难以直接利用相关经验。所以,上海通用两次面临发展问题时均采取探索式失败学习,推行了绿色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开辟了绿色物流服务新领域,促进了物流服务中两种突破性的创新。为了脱离美国通用破产的阴影,上海通用改用利用式失败学习,提升物流服务创新能力,巩固其绿色物流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促进了物流服务持续性的创新。

注: √表示案例公司的某个失败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方式对相应的物流服务创新产生影响。

不同的失败学习模式影响着不同的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的类型,制造企业若想发展物流服务创新中两种破坏性的创新,更适合选择探索式失败学习; 企业若想促进其物流服务创新中持续性的创新,更适合选择利用式失败学习。需要注意的是破坏性创新伴随着随时失败的危险,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试验成本; 持续性创新是一种渐进性创新,企业难以对全新领域进行探索。

综合上述对4个案例的分析,每个案例对命题及总体研究支持的结果汇总如表5所示。

四、结论

本文把失败学习纳入制造企业有关物流服务创新组织学习的研究范围,通过多案例分析了制造企业失败学习对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失败学习的不同模式对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各不相同。探索式失败学习是在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追求新的知识,有利于制造企业物流服务破坏性的创新; 利用式失败学习是在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使用已有的知识,有利于制造企业物流服务持续性的创新。制造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创新,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选择不同的失败学习方式。但是,只采用探索式失败学习会让组织承担较高的试验成本,而只采用利用式失败学习会阻碍组织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因此,制造企业不应单一地采用探索式失败学习或利用式失败学习,必须进行利用式失败学习提升、拓展现有的物流服务模式,又要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探索式失败学习来确保企业的创新能力。所以,制造企业需要考虑探索式失败学习和利用式失败学习的平衡选择。

上一篇:患者投诉下一篇:失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