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机遇

2024-06-02

中国企业的机遇(精选12篇)

中国企业的机遇 篇1

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以来, 原有的经济发展平衡被打破, 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变化和企业重新洗牌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巨大机遇。然而高涨的投资热情、良好的投资机遇必须与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信息资料的准确收集以及正确果断的决策等详尽的准备工作相结合, 与政府的综合政策体系相结合, 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聚合效应。

一、“走出去”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 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表明国际贸易已经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已有部分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走出去”的经济实力。

(一) 贸易导向型的经济增长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 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36420.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5%。在国际经济形势出现反复震荡的情况下, 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仍然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反映了我国在全球要素资源配置中的角色, 一方面向全球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商品与劳务, 另一方面需要能源、资源等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不断流入, 这种全球要素的流动成为了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现实基础。

(二) 国际资本头寸逐渐减少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 2010年, 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增幅11%, 低于对外投资年流量增幅6个百分点。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称, 中国的对外投资已超过日本, 位居世界第五位。按照约翰·邓宁的对外投资理论, 一个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净额与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投资能力也逐步增强, 资本账户的顺差减少或逆差增加。从有关资料来看,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阶段。

(三)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较快, 为加快对外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截至2011年末, 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18万亿美元, 比2001年的1686.23亿美元增长了近19倍, 年均增长率高达34%。

二、新的形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机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各国政府努力刺激经济复苏, 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 企业价值普遍出现低估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使得消费市场萎缩、库存积压严重、资金链条断裂、研发投入缩减, 既减少了企业利润, 又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 不利于未来发展。在自身资金回笼较慢、外部融资难度和成本上升的情况下, 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 急需外部资金的注入, 企业价值也急剧缩水, 这为我国企业以更少的成本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时机。

(二) 重要资源和能源市场价格回落

金融危机导致的包括石油、铁矿石在内的矿产品资源需求迅速缩减, 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类价格由最高时的147美元/桶下滑至2008年的最低55美元/桶后, 又缓慢升至现在的120美元/桶水平。相应地, 金融类矿产资源产品投资活动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弱势后开始缓慢复苏, 国际矿业巨头扩张速度放缓, 在项目前期勘探和开采方面投入较以前大大减少。

(三) 外资政策准入门槛降低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全球外资流入普遍减少, 而各国政府也把保证就业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对外部投资的态度要比金融危机前更加欢迎, 尤其是像澳大利亚、俄罗斯、南美洲等一些资源大国。

(四) 政府救市措施带来新增需求

金融危机当中, 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纷纷出手重拳, 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增加货币供应量, 支持本国企业发展, 以保持经济活力。

(五) 人民币升值增强对外投资的能力

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下, 地位得到提升, 推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呼声更高, 现有以美元为主的国际金融体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总体来看, 人民币升值仍有一定预期, 未来需要更多的关注, 而人民币升值又将大大降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 也从另外一种角度增强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实力。

三、新的经济形势下, “走出去”需更加谨慎

(一) 缺少全球化战略, 决策思想尚未统一

中国企业在市场化的同时遭遇“国际化”, 发展历程较短, 不少企业对经济全球化不太适应, 还不能从全球高度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 缺少全球发展战略支持, 企业的经营行为出现短期化特点, 容易把国内的做法复制到海外。

(二) 企业价值波动剧烈, 投资时机难以把握

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换, 经济调整期的企业价值波动剧烈, 缺少历史数据分析和未来现金流预测基础上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仅仅依靠当期的价值很难把握收购时机, 在与竞争对手竞价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时点, 容易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 加大融资难度。

(三) 市场需求结构变化, 历史经验不再适用

金融危机改变了欧美国家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原有信用经济体系下的透支消费受未来收入不确定的影响大大缩减, 表现在当期的商品消费量快速降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但是, 部分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容易忽视这种需求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仍然按照历史数据预测市场未来的表现, 即使企业认识到了这种变化, 由于对海外市场的信息掌握不够, 也难以把握调整期的需求变化, 进而给投资带来更大风险。

(四) 对外投资欲望强烈, 审慎调研准备不足

对外投资需要充分做好前期的各项尽职调查准备。与企业在国内的投资相仿, 需要进行投资环境调查与分析、财务调查与经济可行性分析、风险状况调查与分析等各种尽职调查与分析。不同的是对外投资还将面临东道国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诸多不同, 不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而急于“走出去”, 就可能遇到难以控制或处理的问题, 造成投资失败。

(五) 国际运作经验欠缺, 资源掌控能力较弱

企业在几十年发展中积累的国内经验未必适用于国际环境。对海外市场环境不熟悉, 信息掌控数量有限, 整合能力更加缺乏, 这些缺陷与不足, 使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竞争过程中明显处于劣势。以资源类行业为例, 中国的资源型企业起步较晚, 近年来虽然通过股权并购等投资方式取得了一定份额的资源, 但与跨国巨头相比, 无论在资金实力、全球布局上, 还是在市场把握等方面仍相差甚远。

四、对企业“走出去”的几点思考

(一) 把握新形势, 以“走出去”提升中国企业综合竞争力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分工日益细化要求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国际市场对外部资本的需求也要求供需双方加紧对接, 我国企业应从全球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形成有实力的企业群, 需要利用“走出去”的不同途径, 实现资源优化和整合, 增强企业实力。

(二) 开拓新思路, 完善“走出去”综合政策支持体系

1. 要尽快改变企业“走出去”无法可依的局面

目前我国仅有一个管理办法类文件 (即《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 作为对外投资的管理依据远远不够, 没有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个清晰的法律环境。只有制定对外投资法律, 才能使对外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为制定综合政策支持体系奠定基础。

2. 要建立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制定国家关于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 完善对外投资业务信息系统, 加速建立政府主导的对外投资国别地区项目库, 组织成立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机构。

3. 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整个宏观经济利益的某些投资项目, 国家金融机构应给予优惠信贷;增加外汇留成比例, 给予对外投资企业更多优惠性的政策贷款;建立对外投资发展基金, 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与项目有关的资金帮助;为企业在境外获得银团贷款、租赁提供担保等。

4. 要把人才资源建设放到战略高度

既要加强对已经或希望“走出去”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也要利用优惠政策吸引集聚海内外高级专业人才, 通过人才内部培养和外部集聚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

(三) 加强国际协作, 搭建“走出去”的政府间平台

进一步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商签和实际履行的工作;切实利用好我国已经参加的政府间多边投资担保公约和多边投资争端解决公约。签署政府间公约不仅是履行义务, 还应享受其权利, 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力度, 促使我国“走出去”企业实际使用多边投资担保公约提供的相应支持, 并且利用多边投资争端解决公约维护我国对外投资企业自身利益。

(四) 防患未然, 完善“走出去”风险预警机制

一方面, 政府在审核对外投资上更侧重于政治风险和政策风险, 赋予企业更多的经济决策权, 但必须依托海外派驻机构, 对海外经营环境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平台;另一方面, 企业也应该针对对外投资的各类风险制定有针对性地应对预案, 运用好中国信保等保险机构的信息网络和保险产品。

(五) 注重长期发展, 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投资活动必须要考虑长期性和延续性, 在自身国际化战略的指导下, 企业稳步拓展国际市场, 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 企业应尽量减少投资活动对当地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保护生态环境, 创造就业机会, 保障雇员权益, 并在适当时机适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力争与东道国政府、民众实现和谐共处, 合作共赢。

中国企业的机遇 篇2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习目标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国际局势变化

2、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P74环球视点

立意:

使学生明确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作为国家的未来的主人,中学生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设三个问:

1.根据上述材料,你对当前国际竞争有什么认识?

2.我国应该怎样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

3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参考答案:

第一,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新世纪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科技和经济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我国要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第三.作为中学生,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结。

把握中国企业的大数据机遇 篇3

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何京翔博士希望,帮助中国企业发掘其自身大数据集内蕴含的大价值。

对用户最有意义的,就是大数据可通过处理和分析而被发掘出来的价值——无论是商业价值还是社会价值。而面对可以从大数据中发掘出来的、如此具体甚至已清晰可见的价值,IT产业界和用户已就加速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达成了共识,但相关技术和应用的成熟和落地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在相关的IT基础设施与服务层、数据组织与管理层、数据分析与发现层、决策支持与IT服务层全面导入创新技术,特别是在堪称大数据应用“载体”的IT基础设施与服务层,采用基于开放架构的平台将是最佳选择,而这主要是由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数据、社交数据和传感器数据的迅猛增长趋势所决定的。

大数据处理任务对于开放架构平台的倚重,让英特尔在这一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合作伙伴与用户的关注。作为全球领先的开放架构平台最核心部件——处理器平台的提供商,英特尔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打造适用于大数据应用的“芯”,而后帮助合作伙伴围绕这一基础创新打造可承载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对此,英特尔公司早有准备——今年三月发布的全新至强处理器E5产品家族,就是可为大数据应用中的分布式处理和高性能计算任务带来更优性能、能效、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优势的创新之作。对于需要既有的关系型数据库和商业智能技术及应用来处理和分析的商业型大数据,英特尔则有至强处理器E7产品家族予以支撑。该产品家族的亮点就在于能为企业关键业务应用,特别是为关键商业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的运行提供兼具性能、能效、RAS特性及性价比优势的平台。

以基于至强处理器构建的高效IT基础设施为基石,英特尔还计划在其上的数据组织与管理层,针对大数据的分发和管理需求提供针对英特尔平台优化的Hadoop产品和服务;在分析与发现层,提供针对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算法开发的支持,以满足大数据计算所需的性能与规模要求;在决策支持与IT服务层,则将联合生态系统内的合作伙伴,提供更为优化的可视化应用体验。英特尔所有与这些规划相关的具体策略,将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市场的发展逐步深化、细化。

无论是展示现有产品对大数据用IT基础设施的支持,还是公布在此层面之上的、更多针对大数据整体应用架构的创新规划,英特尔的目标都是希望推动整个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同时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相关技术和方案,从而最终把握好这个巨大的市场转型商机,将中国企业推向科技世界的最前沿。

“中国梦”实现的历史机遇 篇4

人类社会自近代划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之前各个经济区域封闭而缓慢的演进自近代以后出现了剧烈动荡。一些西方国家积极推动的航海冒险,开启了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通过航海探险,到达了一个个他们过去不曾知晓的地方,随之开始了世界范围的殖民运动。这种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开始的殖民又引起和加剧了欧洲内部的竞争和战争。这样一种动荡格局不仅打破世界原有的宁静,而且也使得世界开始分化。在欧洲,一些大国渐次崛起[1],成为世界列强,而其他各洲发展停滞,与列强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即使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经济体,也在这场与欧洲强国的发展竞赛中败下阵来。其中,中国的衰退表现最为明显。

在古代社会,中国以中华帝国的称谓为世界所仰慕。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在西亚和欧洲形成广泛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更是把中华帝国的实力彰显于世界。按照国际著名的世界经济史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研究估计,在1820 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占世界的三分之一[2]。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大国,由于没有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经济迅速地走向衰退,并且印证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1840 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长达100 多年时间里内忧外患,特别是在一次次外强入侵中,每一个中国人却都在怀念过去的辉煌,并憧憬着中华民族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现中华帝国般的强盛。由此,一个民族复兴的理想,一个“中国梦”,强烈地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一些最先觉醒的仁人志士开始为这一梦想而前赴后继地战斗。

第一批崇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人,探索实业救国的道路,但却被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击得粉碎。而以此为鉴的一批知识分子,提出制度改良是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但在保守派的镇压后陷入绝望。只有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才第一次真正认识到结束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民主主义的新制度。然而,积重难返的中国,只依靠软弱的资产阶级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显然力不从心,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追求却演变为更大规模的内忧外患。一直到新中国诞生,中华民族才得以新生,不仅结束了长达100 多年的内忧外患,而且可以集中精力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工业化开始了一个特殊的进程。这种旨在赶超的经济发展道路,虽然遭受一些挫折,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也获得了一定的回报,在较短的时间里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工业基础。不过,这条发展道路是在借鉴别人的经验,并按照别人的模式形成的,所以在我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形。在生产力水平还相当落后的条件下,过早地丢弃商品经济这一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而人为地运行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绝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当然,这里说不是正确选择并不意味着不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正像有人说,为什么当时我们不选择另外的发展道路,或者为什么当时不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我们只能说,历史绝不是由当下的人们选择的,而是不同时期的人们按照自己面临的形势选择的。不过,作为内在规律最终一定会现实地体现出来,因此,历史才有自然演进的属性。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为我们阐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确切含义,这意味着我们开始了中国发展道路新的探索。改革开放,表面上好像又回到了过去,但这绝不是走回头路,而是理性的回归,也是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回归,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将自己投身到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寻求世界经济发展可能孕育的所有机会。“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日常生活中的朴素之语竟成为我们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的方向。也许我们是在长期缺乏自信的环境下过分依赖别人标准的觉醒,“摸着石头过河”所包含的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道路的朴素真理,对于我们有着更为非凡的意义。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就是在别人并不看好的道路上按照我们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前进的,而且这种前进显示的是一种加速度运动。无论是长达30 多年高达9.9%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用了短短31 年的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五的位置上升到世界第二的高位,都证明我们的朴素选择是正确的。今天我们再谈中华民族复兴,再次畅想伟大的中国梦,感到从未有过的自信。

中华民族自近代经历的巨大变迁,从一个中华帝国逐步变成一个内忧外患、受人宰割的残弱国家。这是我们不能顺应历史潮流,没有加入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环境所导致的结果。这一结果使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民族心理都遭受了巨大挫折。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地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因此也付出很大的代价。中华民族怎样才能复兴?简单地讲,中华民族是由于没有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从而失去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可以把握到的机会才落伍的,因此,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必须要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把握世界发展新的机会。

二、世界经济转型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自近代以来,任何一个经济体实现经济发展,或者要成为世界大国,都必须加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以至引领这一潮流。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可谓潮起潮落,要跟上这一潮流的节奏,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一个挑战。梳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15 世纪末由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启的新航路探险,以及因此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这是人类社会首次推动的全球化时代,由此也揭开了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序幕。借助于航海技术的领先地位,以及伴随地理大发现的殖民地开发、掠夺,像葡萄牙、西班牙,甚至像荷兰这样一些地理和人口小国竟成为世界性强国。其次我们可以看到的是,18 世纪最后30 年英国在之前加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所积累的生产力,在这个时期得到更大的发酵,开启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序幕,借助这一优势英国不仅成为继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之后的一个新崛起的大国,而且依靠升级了经济优势成就了自己“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由英国引领的这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一个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随后的法国、德国、俄国、甚至新生的美国都因加入这一经济发展潮流而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也成为世界性的大国。最后我们看到的是,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引领地位,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由于第一、二次产业革命主要发生在工业领域,因此这种产业革命可以在国内进行产业积聚,并借助这种产业积聚实现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如果其他国家也想借助这样的产业革命来发展自己的经济,那么主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技术引进或实现技术创新。第三次产业革命不同于前两次产业革命的一种重要特点是实现了一种新产业的拓展,即第三产业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地超越了第二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体。这种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一种新趋势是由于第三产业发展使得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出现了大规模转移现象。这种转移带来了一个不同于之前产业革命的新的扩散效应,即大规模产业转移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这为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一些落后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因此,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全球化已不再是发达国家在世界寻求发展机会的一种单向度的经济关系,而是发展中国家可以与发达国家相协调来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关系。这使得世界许多国家都有了实现自己经济快速发展的机会,而不像第一、二次产业革命那样发展权被少数国家所垄断。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又面临着一次新的转型。这次转型将会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正像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人的发展阶段总结的那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这是人的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对血缘、宗族的依赖表明人的独立性水平极低。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个阶段因为掌握了一定物质手段而摆脱了血缘、宗族的约束,但因此进入了一个对物的依赖的时代。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这是人的发展的高级阶段,每一个人的自由个性获得了全面的充分发展[3]。其实,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一个类似的进程。在人类文化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只能匍匐在自然之下最低程度地维持自己的生存。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经济是建立在人对自然依赖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积累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社会走出了这一文化初期,开启了一个逐步超越自然的时代,人类对自然依赖变成对自然的征服,因此,人类的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经济也不断发展。人类把对自然征服的程度作为一种追求。然而,这种发展方式演变到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这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坚持的自然可以无限制地开发的思维必须改变,寻求与自然的新的融合是未来经济发展唯一前途。如此,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依赖性融合到超越式对立再到可持续发展型融合。然而,要实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这种新融合绝非易事,它需要建筑在世界经济的彻底转型之上。虽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世界经济的新转型实质上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受供给和需求约束向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转型[4]。这一转型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整体性,即不是由哪一个国家单独完成。因为目前经济之所以要转型,其基本的逻辑是人类拥有的巨大生产能力使不可再生资源接近枯竭,相应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又引起气候变化并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而这种气候变化有着严重的外溢效应,因此要控制或改变这种气候变化必须采取世界性的一致行动。为此,国际社会已经就如何控制气候变化达成了共识,即发展低碳经济。目前,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多把它看成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绿色生产为特征的经济模式[5]。这一认识并没有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应该具有的整体性。鉴于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加快缩小各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此外,发展低碳经济还必须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协调行动。

新的世界经济转型还有一系列的挑战需要解决,包括技术创新的突破、产业结构的升级、世界性协调机制的形成等等。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给寻求经济发展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机会。首先,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的突破,这可能是继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将有利于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一方面,随着新的技术创新,属于成熟的技术转移会加快,因此使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后发优势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新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将呈现更短的技术扩散周期,正像20 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技术在发达国家兴起后的较短时间就开始向世界扩散,以至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上非常快,如中国现成为拥有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印度目前的手机用户以每月1 500 万的增长速度在积累。作为低碳经济基础的低碳技术也将延续甚至加速这种技术扩散周期。其次,发展低碳经济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不同模式,发达国家可以借助技术优势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来实现碳减排,发展中国家甚至落后国家基于自己的碳减排增量空间较大可以通过CDM项目,不仅降低碳排放,而且获得经济效益。最后,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世界性协调行动对发达国家提出新的要求,即发达国家应该在碳减排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要降低本国的碳排放,而且还要向愿意实现碳减排的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对这一计划多有保留,但是发达国家对世界气候变化的更多关注会不断地推动它们为世界性碳减排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因此,有资格也有条件在新的世界经济转型中,或者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并希望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必须使自己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并且努力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节奏。这实质上就是要实现各个方面的创新,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必需一种更重要的创新,即制度创新,以为新经济发展注入一种新的活力,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不断衰落,无数的中国人也就是从那时起前赴后继地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但这个过程充满坎坷,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机会,或者我们没能把握机会。今天,世界经济正在发生转型,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到了,而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要抓住这一机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就是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三、经济体制之争带来制度创新的机会

自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主要借助于两种体制,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另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所选择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体现了制度演进的创新。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消费选择建立在自由价格机制的引导之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在人类社会由自给自足发展到商品经济后发挥了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资本主义在其工业革命时期,以及之后的发展中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与市场经济所产生的配置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西方经济学家把自由市场制度奉为圭臬,并把绝大部分学术资源投到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即使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主旨下也客观地评价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具有的发展生产力的巨大能力,即:资本主义在它不到100 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一来自《共产党宣言》的经典评价充分地印证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所具有的活力。然而,不管对市场经济做怎样高的评价,也无法改变市场经济制度势必要经历的辩证演进,即市场经济一定不是终极的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它不会改变、不可替代。在理论上,马克思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会受制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不断爆发危机;在实践中,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危机中接受了一次次考验。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催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试图用国家干预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然而,对市场经济体制最彻底的否定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选择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在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根本矛盾,并借助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计划经济通过集中决策、全面计划、行政命令构成的一个系统来配置资源和调控经济。这种体制具有的优势在于明确的目标导向和强大便捷的动员资源能力,其短期效应非常明显。但这种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集中决策对决策的科学性提出很高的要求,进而对信息的准确和完备程度也有较高要求,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此外,计划的执行涉及多层的委托- 代理关系,因此存在较高的代理成本,如何提高计划执行的效率,或者降低代理成本就成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又一挑战。尽管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计划经济体制缺少纠错机制,使得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更有可能被放大,进而造成巨大的浪费。当然,这并不是说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存在的理由。其实,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说是没有伯仲之分的,之所以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显示出二者不同的效率,主要因为它们各自运行所要求的条件不同,或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也就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所要求的条件越来越高,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断调整,因此,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增多,从而导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演进中的不同经历都显示出它们各有优势和劣势,因此,出现过二者之间的相互代替,也出现过它们各自为完善自身而进行的改革。目前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崇尚市场经济,还是坚持计划经济,都不会是各自的原教旨主义者,实际上都在两种体制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加以综合。因此,各国把对经济体制的选择变成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如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6]。

20 世纪90 年代,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突变,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又一次兴起。首先是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在谋求改革;其次是20 世纪90 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形成了一种新经济,而且这种新经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一个新高潮;最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中。这些变化为自由主义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大势扩张,从而形成了对市场经济一边倒的赞誉。1990 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出面,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研讨会。会上,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约翰·威廉姆逊总结了拉美国家已经采取和将要采取的十项政策,并在与会者中间达成共识,因此,这些政策也被称为“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在于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这实际上是为发展中国家,后来也为转轨国家开出的经济发展清单。而众多发展中国家,也包括许多体制转轨国家,在对市场经济抱有幻想的情况下,都按照“华盛顿共识”设计它们的制度调整或改革方向。但是,理论的严密性并不意味着现实的可行性,几乎所有的推动“华盛顿共识”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体制转轨国家,大多因为“华盛顿共识”的不服水土而饱尝了经济恶化的后果。

相反,中国自1979 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基于我们对计划经济的认识,即计划经济仍然是我们要坚持的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改革是弥补它的一些不足,主要是让一些非计划经济因素在体制外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把这种改革叫做“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说,我们在改革之初并没有一个改革的总体设计,是一种探索性地改革。虽然这种改革在标准的经济学看来有些不伦不类,但它却实现了一个标准经济学所推崇的制度变迁的帕累托改进目标。我们的改革使所有人利益没有受损的前提下实现了收益的增长。正是在这样一种不断深化的改革探索中,我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而且也正是在这样的改革路径中,我国的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并创造了一个增长奇迹。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这种增长中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被世界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看好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此的成就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也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并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提出“北京共识”。2009 年5 月,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伯为英国外交研究政策中心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题为《北京共识》。其中指出,“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以及循序渐进等特点,作为一种发展思路,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同样注重社会变化,也涉及政治、生活质量和全球力量平衡等诸多方面。“北京共识”是相对于“华盛顿共识”提出来的,但我们国内的学者更愿意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探索的发展道路称为“中国模式”。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再加上迅捷而有力的宏观调控,显示了“中国模式”最重要的特征。当然,对于“中国模式”,人们并不满足它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而更想探究它可能包含的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普遍意义。

制度或体制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制度或体制创新可以给一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在当今世界,对制度创新提出的新要求,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对发达国家都是一种挑战。如果一个国家能够选择对自己制度的创新,那么它就可以获得一种新制度的巨大的边际效应;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一味固守自己坚信的先进制度,那么它获得的只是递减的边际效应。因此,世界经济要重新走上正途,必须推动深刻的制度或体制创新。

中国自1978 年以后在不断推进的改革中获得了巨大的红利。中国改革形成的“中国模式”在今天具有的普遍意义主要在于它为一个世界性的寻求制度创新的时代提供一种选择。这种普遍意义不在于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模仿的发展模式,而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制度创新的模式或方式,即勇于打破原有的模式,而不把这种模式当成一种信仰。“中国模式”的已有成就就在于它为每一个中国人注入了利益的动力,而“中国模式”目前遇到的问题则在于它需要很好地调整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这对于中国的制度创新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点上继续保持制度创新努力,那么就可能获得更多来自这种制度创新的机会。当然,这也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机会。

四、把握“中国梦”历史机遇需要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是中国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追求的目标。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和奋斗,中华民族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已经具备了把握这一机遇的条件。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决不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只要我们耐心等待这一时刻就会到来,而是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不仅要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而且还要努力解决我们经济发展中积累的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无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经历,都在证明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所具有的重要性。因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可以为人们提供长远的预期,因此可以引导人们将自己拥有的精力和资源用于长远的投资。同时,国家也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实施长远的发展规划。不过,要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对此,要使经济社会稳定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做出一些经济发展之外的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基本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这既有改革的帕累托改进效应,也有中国特有的社会稳定机制所发挥的效应。然而,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否归根结底是由一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矛盾激化程度决定的。而这种经济和社会矛盾具有一个累积的效果,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并不尖锐的矛盾会变得尖锐化。中国在经历了30 多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在也暴露出一系列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导致不同群体的利益分化,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对立。因此,今后我们为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必须努力扭转这种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并努力调整或缩小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差距,而努力的方向只能是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第二,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途径。中国最近30 多年不断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矛盾。对此,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红利将消减,而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需要对改革进行调整。如果说这种调整是要进一步地制度创新,那么这种观点可以深化;而如果说调整是放慢改革的步伐,那么这种观点就值得商榷。因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完成,距离我们要建立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若我们这时放慢改革的步伐,那我们所取得一些成就会前功尽弃。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改革依然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源泉,但改革已不再是可以“摸着石头”推进的,现在人们普遍谈的“顶层设计”应该是改革的基本要求,形成一套完备的改革方案,实现改革措施的相互协调,这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努力方向。尽管深化改革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改革的成本也在加大,但实现改革的突破将会有更大的收益。现在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预测中国将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这样的愿景离不开制度创新支持,所以深化改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选择。

第三,继续促进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环境。近代以来崛起的所有大国无一例外地都是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国家。中国自1978 年开始逐步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带来的投资、技术以及市场支持。而目前,我们的对外经济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国际经济不平衡对我们形成一定的压力,粗放式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持续,这些都引起人们对中国对外开放前途的担忧,特别是在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急剧下滑,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呈现负值,因此,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似乎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了。很显然这又是一种知难而退的表现。对外贸易变得较为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外开放的意义在下降,相反,对外开放对我们的意义更加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实现这一转型不能离开一个对外开放的环境,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都要借助于一个开放的环境才能实现。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在于重新恢复中国在国际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并在国际经济社会中成为具有主导性的重要国家。这仅依靠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并且要参与国际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只有这些都能够达到,才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受尊敬的大国,那样的“中国梦”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摘要:中国在古代社会曾是一个世界强国,但进入近代以后落伍了,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未能抓住世界经济近代转型带来的机会,或是世界经济在近代转型时国人却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迎接这种转型带来的挑战。由此引起的一个问题——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令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为之奋斗献身。然而,近代以来的任何国家要崛起或复兴都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并能够把握住这种潮流带来的历史机遇。如今,世界经济正面临新的转型,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其中孕育的新的机遇给中华民族复兴也带来了难得的机会。如果中国能够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并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就可能把握这一机会,实现民族的复兴与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世界经济转型,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唐晋.大国崛起: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乔榛.供给、需求和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机制演进[J].求是学刊,2010,(6).

[5]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1)[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中国企业的机遇 篇5

随着我国经济设施的不断完善,五金制造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且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具有成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优势,这吸引了大批国外五金制造企业的涌入。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进行五金产品采购以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是看好中国五金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想瓜分一部分市场份额。虽然进入中国的大部分外资五金企业都有全球化运营的经验,比较完善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要分得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一、外资五金企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五金制造行业市场容量虽然非常巨大,但是厂家数量庞大。这些五金制造厂家主要聚集在华中和华南地区,特别是在华南地区已经形成相当产业集群规模,形成了比较强劲和持续的竞争优势。虽然大部分五金生产厂家生产设备比较落后,但劳动力成本低廉,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低,从而在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毋庸置疑,相对来说国外的五金企业通常规模比较大,昂贵的生产设备和劳动力成本造成产品的直接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上市的外资五金企业对利润率的追求也更为苛刻。较高的成本加之较高的利润要求,造成售价比国内的五金产品高出许多。而国内的五金企业,相对于利润率,更追求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市场份额似乎更为重要。如此一来,对于中国这样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市场来讲,国内的五金企业显然更容易以相对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并被接受。

再来看产品方面。国内的五金企业,通常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生产设备通常都为一些通用设备,生产工艺柔性强,产品变化弹性很大,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而外资的五金企业多为资本密集型企业,生产设备专用性强,反而缺乏产品线革新的灵活性。并且国内五金企业的产品开发策略也更为灵活,开发周期短,投入市场迅速。而国外的五金企业常会囿于自己复杂的运作流程,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前期的市场调查和产品开发评估工作,并且可能由于对产品质量的过度追求,造成产品开发周期长、效率低。外资五金企业的产品开发还没有完成,国内的五金企业可能已经开始销售,这样就会贻误先机,失去了先行者优势。

国内的五金企业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这也是外资五金企业十分头痛的问题之一。一旦外资企业推出创新的五金产品或者加工工艺,很快就会被国内的五金企业所模仿,并且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创新和改进。诚然这其中有一部分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不应该被提倡,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国内的五金企业确实已经越来越重视进行积极的产品革新和技术创新。

除了上面提到的成本劣势和产品开发缺乏灵活性两个方面,外资五金企业在销售渠道的建立方面也面临着国内五金企业的巨大挑战。国内五金企业对本国的行业市场状况、当地文化和人情世故更加了解,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因而可以确定更有效的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并对销售渠道进行有效的激励。

此外我们也看到,国内的五金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的改善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建立,已经逐渐意识到单纯的产品销售必须要有完善的服务相支持,越来越重视服务水平的提高。在这些方面,外资五金企业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是,外资五金企业也具备一些国内五金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二、外资五金企业的优势与机遇

外资五金企业发展历史都比较悠久,经过长时间的成长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建立起完善的运营体系,因此可以根据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理论和完善的经验无疑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营成本。

对宏观经济、行业状况和竞争对手要进行完善和准确地分析,然后外资五金企业要进行市场细分,找准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定位非常关键。

应该坚定不移地执行产品本土化采购和生产策略。外资五金企业应该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大力削减产品成本。

品牌的推广和市场的培育也非常重要。外资五金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终端客户的构成和来源,并有针对性地投入进行有效的品牌推广。对于中高端市场,前期要进行大力的市场培育,并且这种投入应该是持续不断的。接下来要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要充分了解国内的产品销售模式和销售特点,了解各种销售渠道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其有效性,进而进行评估和选择。当然还要设计完善的销售渠道政策,不断地进行激励,并且与分销商建立起长期的业务伙伴关系,共同策划经营目标和战略。针对国内的五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家标准相对松散、产品质量标要求相对较低的现状,外资五金企业应该注重标准战策略。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标准的起草和制定,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积极影响标准的内容,争取将自己的企业标准写进国家标准,形成一定的强制性。

总之,随着中国的五金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将愈演愈烈。外资五金企业必须尽快适应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站稳脚跟。

★ 机遇和挑战演讲稿中学生

★ 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发展探讨论文

★ 机遇与挑战的作文

★ 电子商务基本技能论文

★ 于电子商务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评语

★ 电子商务安全性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提纲

★ 关注大学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美元贬值中国的机遇 篇6

在中国,人们普遍对美国金融政策怀有疑虑。坐拥2.2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估计其中70%是美元资产,中国政府一方面对过去一年相对美国的地位上升感到自豪,一方面又担心华盛顿试图利用通胀来化解自身的庞大债务。实际上,当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巨额投资是安全的时候,在座观众当时笑出了声。

甚至连国家领导人也介入其中。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说:“我想再次重申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

然而近几个月来,随着美元加速贬值,中国领导人对此事的公开讨论有所减少。部分原因在于,北京方面意识到,它的评论可能加速美元的下跌。此外,一轮有节制的下跌符合中国的短期利益。自2008年年中以来,人民币实际上已重新与美元挂钩,因此,人民币兑其他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汇率追随美元走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举步维艰的出口部门所面临的压力。

此外,迄今为止,中国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美国国债买入量的月度数据似乎表明,中国仍是美国债券的一个主要买家。辩论重点已转向美元和人民币未来角色这一更为长远的问题。在今年4月的20国集团(G20)峰会前夕,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议,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管理下的一揽子货币代替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自那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举措,以提升人民币的全球地位,其中包括设立试点项目,让中国企业以人民币结算贸易订单,以及与俄罗斯和巴西就双边贸易本币结算进行会谈。

不过,即使在中国国内,也存在这样一种看法,即美元地位的任何改变都将是十分遥远的事情。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表示:“我认为市场对美元的看法过于悲观。只要美国仍是最具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经济体,美元作为最重要货币和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就不会改变。” “我希望人民币成为像美元或欧元那样的硬通货,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经济学家表示,要想让人民币扮演全球角色,中国必须取消货币管制,并发展形成一个受市场驱动的大型本土债券市场。

不过,经济改革家目前握有一张王牌。过去,他们的想法往往因为过于西化而遭到非议。而今,他们可以把放松货币管制描述为一种对美元统治地位的挑战,从而为自己的提议披上一件民族主义的外衣。

中国企业的机遇 篇7

关键词:印度,直接投资,中国企业

一、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的机遇分析

( 一) 中印政治基础良好

2013 年5 月19 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 这也是李克强上任后出访的首站。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 声明中所涉及的合作项目涵盖经贸、科技、人文、区域、防务等领域, 既有具体目标也有合作方式, 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同年10 月22—24 日, 印度总理辛格正式访问中国, 这是自1954 年以来两国总理首次实现年内互访, 意义重大。访问期间, 双方签署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地方交往等9 项合作文件, 并提出中印关系4 点建议。双方高层的互访体现了两国政府对于双边政治经济交流的高度重视和互利合作的美好愿望, 对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二) 全方位外交战略稳步推进

印度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 以不结盟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 努力与世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 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并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2006 年以来, 印度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大国外交战略, 在保持与俄罗斯关系的同时, 大力发展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缓和印巴关系, 推进中印关系, 改善周边环境, 积极推行东向政策, 与东盟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迅速, 为外资进入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 三) 经济逐步复苏

1991 年, 印度实行全面经济改革, 经济进入转型期, 总体实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管理新体制, 同时将半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 即扩大对外开放, 大力吸引外资, 推动经济向国际化转轨, 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需要。 经过10 多年的改革, 印度经济增长显著, 2008—2011 年GDP年均增长8. 2% ; 2012—2013 年, 经济增长率虽有所下降, 但仍保持在5% 左右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印度经济开始逐步复苏, 2012/2013 财年, GDP增长率仅为4. 5% , 但2013 /2014 财年上半年升至4. 6% , 下半年则超过5%, 且据预测2014 年印度经济增长有望进一步改善, 如亚洲开发银行 ( ADB) 预计该指标将达到5. 7%。

( 四) 资本市场健全高效

印度资本市场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其监管制度较为完善, 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较高,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 印度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是孟买证券交易所 ( BSE) , 成立于1875 年, 是亚洲最早成立的证券交易所。截至2012 年3 月底, 上市公司达5133 家, 总市值1. 24 万亿美元, 是南亚最大、世界十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 五) 开放而优惠的投资政策

鉴于印度的国内储蓄率很低, 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本, 因此印度政府认识到吸引外资的重要性并逐步放宽外商投资限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

1999 年新外资政策规定: “除涉及环保、国家安全、 国计民生等14 个行业外, 其他所有行业的投资无须审批。”总理瓦杰帕伊上台后, 提出15 个重点招商引资规划领域, 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业、民航、电力、电信、石油、 公路、房地产、港口、投资资本、医药、采矿、煤矿、旅游、 烟草。

地区优惠方面: 外商投资于印度东北部各邦、锡金、 克什米尔等落后地区时依各邦不同可享10 年免税、50% ~ 90% 的运费补贴、设备进口免税; 投资额在2. 5 亿卢比以上的项目享有最高600 万卢比投资补贴及3% ~5%的利息补贴等优惠; 投资于Uttaranchai及Himachai Pradesh两邦前5 年可享受100%免税, 后5 年减税25%。

特区政策方面: 截至2012 年, 印度共设立143 个经济特区, 在经济特区内, 外资企业可享受诸多优惠政策: 如进口无需许可证; 进口资本货物、原材料和消费品免关税; 不受出口最低额度限制; 简便快捷的通关服务等。

特定行业优惠方面: 对旅游业与酒店经营者减免外汇总收入50% 的所得税; 对计算机软件或电影电视软件、音乐软件出口可从出口总收入中减免50% 的出口所得税; 道路建设、制药业等部门在进口生产设备时可减免进口税。

( 六) 自然资源丰裕

印度土地广阔, 资源丰富, 拥有近100 种矿藏, 如云母产量世界第一, 煤和重晶石产量均列世界第三; 森林面积67. 8 万平方公里, 覆盖率为20. 64%。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 能源消耗偏高, 目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已高达90%。因此, 赴印度投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就地办厂, 实行采矿、冶炼或加工生产, 对保证我国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七)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据2012 年印度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 印度总人口数已达12. 15 亿, 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根据UNCTAD数据, 印度劳动力资源不仅数量充足且专业教育程度高, 薪酬却仅约欧美等国的1/10, 即印度是世界上拥有“人口红利”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网络、软件和医疗等行业竞争力明显, 对于中国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价值链环节具有巨大吸引力。

( 八) 科技水平较高且发展前景良好

为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印度历来注重发展科技, 20 多年前印度政府就已将高新技术产业锁定在生物、材料和信息三个主要领域, 以期在知识经济时代, 可利用人才与技术优势等软实力大力研发高新技术产业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此, 印度出台《2020 年科技远景发展规划》:直至2020 年, 印度要成为经济强国和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和核技术大国。为实现该规划目标, 印度鼓励技术研发,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技术人员的吸引和储备, 并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当前, 印度已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 为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人才基础, 也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机遇。

( 九) 对外贸易和双边贸易发展稳定

据印度商业信息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统计, 2012 年印度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为7804. 7 亿美元、2911. 9 亿美元和4892. 8 亿美元, 分别是2008 年的1. 66 倍、1. 64 倍和1. 67 倍; 2013 年1—9 月, 进出口额达5935. 8 亿美元, 同比增长2. 1% , 其中出口额2351. 0 亿美元, 同比增长4. 7%; 进口额3584. 8 亿美元, 同比下降1. 2 % ; 2013 年1—9 月, 印度贸易总额增速虽下滑, 但仍达2. 1% , 其中出口增长4. 7% , 进口下降1. 2% 。这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外商投资具有巨大吸引力。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差异较大, 处于产业调整和升级的不同阶段, 互补性强, 印度对我国主要出口矿产品、贱金属和纺织品及原料等, 而从我国主要进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制品等, 经贸合作空间巨大, 2001—2010 年中印双边贸易增长约20 倍, 2011 年达739 亿美元, 中国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 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贸易伙伴。2012—2013 年, 虽然双边贸易持续回落, 但仍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 且两国领导人更加重视双边经贸发展。2013 年5 月, 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表示, 双方不仅要改变贸易不平衡的状况, 还要努力做大经贸合作的“蛋糕”, 并提出力争2015 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 亿美元的目标。这也为中国企业赴印开展跨国经营提供良好契机。

( 十) 卢比贬值带来双重收益

据我国外汇管理局统计, 自2005 年以来印度卢比总体处于贬值通道, 且呈现加快趋势, 2005 年美元兑卢比为1: 44. 10, 2010 年为1: 45. 73, 2012 年为1: 47. 19, 2013 年为1: 62. 58; 同期人民币兑卢比分别为1: 5. 382、1: 6 . 754、1: 8. 466、1: 10. 20。印度卢比贬值将为我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带来双重收益, 不仅有利于增强印度出口竞争力, 提升赴印度投资的中企的出口能力, 而且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

二、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的挑战分析

( 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运输管理混乱, 效率低下。印度空运和海运发展相对较好, 印度国际及国内航班班次频繁, 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民航市场之一, 有可运营国际机场17 个、 国内机场79 个; 海岸线长达7517 公里, 拥有14 个主要港口和184 个中小港口, 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 位。但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发展相对滞后: 铁路是印度最大的国营部门, 亦为主要运输手段, 通车里程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但铁路、车站和标志相对老旧而落后; 印度公路网密布全国, 承运量约占全国客运总量的80% 和货运总量的60%, 但国家级公路仅47 条, 共计7 万公里, 高速公路仅200 余公里, 而且交通秩序混乱, 运输效率低下; 虽拥有6 条主要国家内河航道, 通航里程1. 45 万公里, 但内河运输水平相对较低, 运输量仅占国内运输总量的0. 1%。

电力短缺严重。当前, 全印度缺电率高达22% ~ 30% , 仍有近4 亿人口无法正常用电, 电力供应不足仍将是长期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现代通讯发展不均。据印度电信监管委员会 ( TRAI) 统计, 截至2012 年1 月国内移动用户总数累计达9. 04 亿, 普及率已达74. 89%, 但固话和宽带普及率相对较低, 仅分别为2. 68%和1. 11%。

面对上述情况, 印度政府也正在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如计划以公私合营方式对全国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 到2020 年新增铁路25000 公里; 确立在未来3 ~4 年内, 每天完成20 公里国家级高速公路建设的目标, 为此需融资700 亿美元, 私营部门占410. 5 亿美元, 可见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 二)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腐败严重

印度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 如在印度注册成立公司需89 天,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平均为43 天; 在印度意向合同的执行通常需425 天,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仅286 天。印度腐败问题尤其突出, 外资企业要想在印度开展业务, 行贿往往是“必经之路”, 这使得许多外商对印度市场望而却步。

( 三) 通货膨胀率仍然高企

近年来, 经政府努力, 印度通货膨胀水平虽得到一定控制, 但仍处于高位, 2012 年整体通胀率已降至7. 55%, CPI增长保持在9. 9% ; 2013 年CPI虽降至9. 1% , 但仍处高位。特别是2013 年印度卢比大幅贬值, 导致进口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输入性通胀压力使原本因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通胀形势更加严峻, 2013 年11 月印度CPI达到近五年新高 ( 11. 16%) 。而根据目前印度整体经济发展态势, 2014 年卢比仍会持续贬值, 输入性通胀压力将会上升。

为应对高通胀率, 印度央行已改变宽松政策姿态, 开始进入紧缩政策周期, 如2013 年7 月将边际贷款工具利率和银行利率从8. 25% 调升至10. 25%, 同年9 月和10 月, 又连续上调基准利率共50 个基点, 至7. 75%。但需注意, 通胀数据显示紧缩政策并未能有效控制高通胀局面, 反而对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致使印度经济进入滞涨期。总体来说, 印度面临既要压低通胀率, 又要保持经济增长的两难处境。

( 四) 外债风险凸显

2012 年, 印度外债余额达3763 亿美元, 比外汇储备高出813 亿美元, 外债占GDP比重约22%, 偿债比率为7% , 虽初现国际债务危机, 但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但印度近年来持续贸易逆差, 且呈现扩大趋势, 2012 年印度贸易逆差1980. 9 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4%, 远高于1. 1% 的贸易总额增速。虽2013 年1—9 月, 印度贸易逆差同比下降11. 2%, 但仍高达1233. 8 亿美元, 外债风险进一步加剧。

( 五) 中印政治隐患犹存, 贸易摩擦频发

受边界问题、西藏问题、“中国威胁论”、西方国家插手等因素影响, 中印双边政治关系仍存在诸多隐患; 而且, 近年来中印贸易摩擦频发, 严重影响双边经贸关系, 目前我国已成为印度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此外还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提高进口关税等限制性措施。特别是当前, 印度正希望通过提高制造业比重来发展经济、吸引就业, 未来一段时间会采取新的措施保护国内制造业, 中印双边贸易摩擦仍将不断出现。

( 六) 国内市场前景存在变数

根据UNCTAD数据显示, 2002—2012 年印度人均GDP年均增速6. 38% , 远高于世界1. 36% 的平均水平。 但近年来, 印度人均GDP增速呈下降趋势, 2005—2012 年年均增速为5. 92%, 2008—2012 年为5. 88%, 2011 年和2012 年增速分别为5. 40% 和2. 59%。表明印度国内市场虽具有一定潜力, 但发掘空间日益缩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印度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 如2012 年印度基尼系数达0. 42, 超过0. 4 的国际警戒线, 恩格尔系数达35%, 属基本维持温饱的水平, 这将严重制约消费, 特别是普通耐用品的消费, 因此我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前应慎重评估其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印度2014-15财年经济增速预计将仅回升至5.5%[EB/OL].新民网,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224/11734476.shtml, 2014-02-24.

[2]牛震.印度央行持续加息, 经济学界争议不休[N].文汇报, 2014-02-20:9.

[3]吴顺煌.印度经济“象步”般缓慢复苏[EB/OL].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international/20140120.shtml, 2014-01-20.

[4]中国驻印度经商参处.诺奖经济学家:印度经济陷入滞胀而不是危机[EB/OL].http://china.huanqiu.com/News/mofcom/2013-12/4691780.html, 2013-12-24.

[5]Sanjay Sanghoee.印度经济为什么陷入困境[EB/OL].财富中文网, http://www.fortunechina.com, 2014-02-13.

中国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篇8

关于绿色发展, 是指经济增长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高消耗及其带来的高污染的依赖, 并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减少, 资源节约及环境改善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关系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学术上的定义, 里面的含义还很多。这个含义现在存在不同的看法, 对要不要促进绿色发展产生了争议, 甚至有相互对比的看法。

首先讲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促进绿色发展。

第一, 工业革命以来的高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遇到了挑战, 发达国家用传统的增长模式实现了工业化, 但代价却是高昂的。现在全球气候变暖, 发达国家在德班会议上却不愿意承担责任, 这是不怎么讲道理的。发展中国家也遇到了问题, 当我们进入工业化进程的时候, 遇到资源环境的约束比原来更大, 这是大家很难避免的挑战。

第二, 是一个更加重要的理由, 同时也是更为积极和重要的看法。绿色发展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什么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呢?过去, 我们把污染物、排放物作为外部性的东西, 没有算入成本。而现在, 我们要计入成本了, 经济学上叫负的外部性内部化。一旦计入成本就太高了, 怎样才能降低呢?现在的办法不行, 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 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以后, 就有新的附加价值, 就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所以经济增长就会获得新的动力。因此观念上必须要转变一下。减排和治污, 过去被看作一种负担。很多人认为, 把污染物排掉, 不花钱, 就是占了便宜, 如果去治污, 就变成一个负担。现在大家再仔细想一想, 如果我们对这个国家, 对这个世界负责任的话, 就能形成一种新的机制, 会带来新的增长的机会和机遇。

第三, 当我们把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增长动力的时候, 我们会看到共赢的一面。有了共同利益的基础, 我想不论是两个企业也好, 两个地区也好, 两个国家, 或者N个国家, 都是合作的基础、共赢的基础。既然是一个机遇, 就有抓住机遇的问题。谁走在前面, 谁就可能抓住这个机遇, 就可能占据制高点。总体来讲, 我认为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得深一点、远一点, 绿色发展是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 绿色发展不是负担, 而是一个新的机遇。谁能先抓住机遇, 就可能赢得先机。

作为一个机遇, 中国有什么优势?首先, 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政府, 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在控制碳排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可以强有力地履行公共职能, 这个优势在中国来讲会更加突出;第二, 后发优势, 我们并不需要淘汰旧有的产能, 我们新增的需求可以通过发展绿色产能或者绿色的基础设施来实现;第三中国庞大的市场可以为我们快速地完善产业链提供良好条件;第四, 资本和人力优势;第五, 传统部门的技术改造空间巨大;第六, 可以避免城市化的“锁定效应”。未来20年, 中国城市化水平将由现在的47.5%提高到65%左右, 两亿多人口转向城市, 如果用传统模式实现城市化, 环境的代价会很高, 如果我们采用新的绿色发展的模式来实行一种绿色的新型的城市化, 我们将会获得很大的收益;第七, 新能源资源的禀赋。中国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页岩气和沼气资源, 这使中国在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和改善其能源安全方面有较多的选择;最后, 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 有可能使中国成为吸引全球绿色技术产业化的洼地, 一项技术可以是中国创新, 也可以是国外创新, 但可以在中国实现技术的产业化, 实现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

当然,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激励机制, 为绿色转型提供强大的市场激励主要有两方面:首先, 为绿色发展提供基础性的市场条件,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理顺煤炭、电力、天然气和水等自愿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使价格不仅反映市场稀缺, 更要尽可能地反映它们在开采、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的外部危害。但这种改革难度非常大。最近电价已经有所调整, 煤电的问题仍非常突出。为什么产生这些问题?关键是机制不顺。理顺价格机制是第一位的, 同时要清理和取消对传统能源和自愿性产品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补贴, 并对国有企业占用的自然资源按市场价格收取足够的特许权使用费。

其次, 减少碳排放和环境保护须加快引入市场化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节能减排提出了方案, 主要观点是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 技术性的转化为排放总量的限额目标, 把排放的总额采用行业先进的排放标准和人均GDP等标准在各地区进行分配, 并且为各个地区建立碳排放的账户。账户建立以后, 每个地区怎么实现碳排放, 实现减排目标,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用排放权的交易, 可以用碳税, 也可以是排放的技术标准, 或者地区减排的合作机制、行政管制等等。我们对各个地区进行考核, 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其实际减排多少, 而是看其账户是否平衡。

总体来讲, 今天我们讨论清洁产业发展的问题, 绿色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 最直接的表现为清洁增长会引领一部分绿色产业的发展, 即所谓的绿色增长源。共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传统部门绿色化改造。有人认为, 可能需要一些新技术, 而事实是, 有些机构曾经做过研究, 如果把现在大量常规技术和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应用, 就能产生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而且可以同时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第二个方面, 新兴绿色产业扩张, 广义上包括所有的低碳和低污染的行业, 狭义上, 包括太阳能、风能和设备制造、电动汽车等等。

第三个方面是服务业, 特别是新兴绿色服务部门扩张, 有非常大的潜力, 现在生态系统的服务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很大的产业。

最后谈一下我们在发展绿色产业方面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

新兴产业的发展中, 政府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经济学讲究外部性问题, 即政府之外的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将由政府着力解决,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护产权。例如, 电动车在发展初期, 市场容量不大, 为了培养消费者可能需要适当的补贴, 但是这应该是需求性的补贴。什么含义呢?即没有特定的对象, 竞争中谁胜出, 谁能够把车卖出去, 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政府就补贴谁。这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府不应该参与的事情是什么呢?例如创新过程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企业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投资规模多大, 这不需要政府解决。还包括政府要指定一些技术路线, 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 特别是技术快速变化的领域更是如此。例如, 新能源汽车领域, 新型的柴油车在节油方面有优势, 那么混合动力车的前景看起来不错, 而近几年, 电池蓄能技术有了一定突破, 电动车又成为主流了。这个领域实际上处于一个很不确定的状态, 潜力很大, 但是技术路线也是经常在变化的, 因此技术路线的选择, 应该由处在市场中进行竞争的企业自己进行选择, 政府不需要进行参与, 即使参与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过去, 我们总认为为了攀登技术高峰, 可以集中人力物力短期之内攻克, 经常举一个“两弹一星”的例子, 但是我想指出, “两弹一星”从地球上来讲并不是创新, 因为在我们之前, 美国人、苏联人已经发明导弹, 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在追赶、在学习。如果要制造一个地球上尚未存在的东西, 真正要开拓技术前沿, 是有方方面面的不确定性。创新什么时候能成功?很可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 似醒非醒的时候突然想起来, 事情就成功了, 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是不能规定时间的。如果说几个月之内、几年之内必须实现什么成果, 这是不符合创新规律的。这些事情应该让科学家, 让企业, 让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 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中去解决。

现在, 新兴产业方面有些技术很热, 但是关键技术还没过关。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政府搞了很大的开发区, 规划要搞多少多少量, 或者多大产能, 但是市场在什么地方?技术稳定吗?将来能卖出去吗?投资能收回吗?这些问题都是高度不确定的。新兴产业技术变动速度很快, 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风险更大。其实, 一个行业里淘汰率最高的并不是传统产业, 而是新兴产业。

我们用更加清醒, 更加积极, 更加主动的态度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 关键是把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摆对, 使中国的绿色产业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金融危机,中国的机遇还是挑战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机遇,挑战

一、2007年至今的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程度非常深远, 辐射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入世以来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融合, 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让我们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独善其身。中国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应对这一次冲击, 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发展, 我国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金融风险加剧, 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

1.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性经济衰退必然对我国出口增长直接构成不利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2007年我国进出口占GDP总值的比值即对外依存度为64.4%, 出口占GDP的比重为36.08%, 对外出口导向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与2007年相比, 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1-10月我国出口1283.3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仅增长19.2%, 比2007年同期出口增速的26.5%低了7.3个百分点。【1】

2. 金融危机还将使我国企业利润减少, 经济效益降低。

2008年12月,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面对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 143家中央企业利润出现6年的首次大幅下降。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坦承, 在全部央企中, 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只有75家, 占52.4%。据统计, 2008年前11个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6830.4亿元, 同比减少2393.7亿元, 下降26%。【2】

3. 全球金融危机将使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困难。

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公司债券以及股票等海外金融资产价值将因金融危机造成巨大损失。同时, 全球金融危机还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金融危机爆发后, 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出现了大幅下挫和剧烈波动的情况。另外, 随着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升高, 银行惜贷现象明显增多。

4. 金融危机使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出口急剧减速导致我国部分出口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骤减。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也正面临困境, 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 对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3】

三、金融危机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契机

这次金融危机是由于市场繁荣引发的信贷增长所导致的, 本身是一次在新时代、由新技术引发的“创造性的破坏”【4】。根据经济学家熊波特的理论, 这种破坏最终会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 即不断破坏旧的结构, 不断创造新的结构。对于中国而言,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为“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1. 正确认识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潜力。

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将承受的冲击主要是在实体经济方面, 尤其是那些高度依靠出口的制造业, 短期内, 贸易收缩会使经济增长放缓, 但这也只会持续几个季度, 不会更长。中国实际上是站在一个优势地位上,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

首先, 国内的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巨大。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居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 改善生存状态的要求比较普遍。

其次, 国内投资增长潜力巨大。城市人口的增加, 拉动了城市建设需求, 而国内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内部联系的深化等因素, 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我国拥有巨大的国民总储蓄, 也为这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再次, 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经验正在不断地积累, 并且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

另外, 虽然工行、建行、招行和其他不少银行都购买了美国房利美、房地美和雷曼公司的债券, 但中国的金融业尚未全面对外开放, 所以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但损失有限。同时, 中国银行业海外战略投资者也纷纷表示与中国的合作仍将继续, 例如建行的最大海外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表示不会大规模抛售建行股票。

2. 金融危机为中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1) 危机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危机引起的外部环境需求突减, 强迫我国经济结构由过度依赖出口转变为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强迫我国积极发展国内消费市场, 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

(2) 困难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形成更加合理的出口产业结构。金融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困难, 从根本上反映了企业自身的素质。多年以来, 蓬勃发展的中国出口企业, 大多数靠的是劳动力价格低廉和对环境、能源、材料的大量消耗, 金融危机的发生使问题暴露出来。许多企业的单位产品消耗人工比别人多, 污染比别人多, 单位产品价格和利润比别人低, 这些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自然就要差很多。相反, 那些素质好的出口企业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优势, 不但能扛过风险, 还能乘机扩大生产, 更多地占领市场份额。所以, 这次金融危机是出口企业升级换代的过程, 这是一种好的积极的现象。

(3) 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危机深重, 这些金融机构急需大量资金注入, 这为是我国资本介入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目前, 美国国内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态度有了微妙变化, 和以前动辄以“国家安全”拒之门外不同, 华尔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的入股、并购, 看成是一种善意的行为, 表示期待。

(4) 金融危机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美国的金融霸权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独大地位将消减, 同时, 欧美的全球金融经济核心角色将随之淡化。目前, 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欧美国家都竭力要求中国在稳定金融局势、推动刺激经济计划实施、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军,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与对策, 西南金融, 2009年第2期, 总期第331期, 20页

[2]东方今报, 2008.12.16, A03版

中国企业的机遇 篇10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L型走势,中国政府发起的供给侧改革为很多企业提供了难得一遇的良机,只要企业善于甄别分析,就不难斩获具有远大前途的投资项目。

一、供给侧改革下的企业投资良机

可以说供给侧改革下的企业投资机遇是非常普遍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下面分别加以阐释。

(一)国内机遇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是从2016年到2020年保持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由于外需增长疲软,上述增长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包括投资和消费在内的国内需求的增长。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多良好的机遇。

首先,从供给侧来看,产业升级的空间巨大。中国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即使现有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等产业出现相对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因工资上涨失去比较优势,这些均属中低端产业,中国可以向中高端产业升级。此类投资机会很多,一方面本身资金实力较强、技术积累较雄厚的企业可以向纵深发展,在核心资产和先进技术方面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行业龙头企业可以开展兼并重组,对行业内资源进行整合,无论哪种形式,不仅有利于产业升级,而且会带来很高的经济回报率。

其次,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中国过去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做了不少,但主要集中在连接一个城市到另一城市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等,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如地下铁路、地下管网等还严重不足,这方面的投资有利于减少拥堵,改善卫生,社会回报和经济回报都很高。这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难得的机遇,国有企业可以以自己的天然优势进入这些领域,民营资本也可以按照灵活多样的方式独自或者与人合作参与这些领域。

第三,环保领域的投资机会多。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具有很高的社会回报。当前全世界的共同期望是降低矿物能源价格,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预计这场革命在未来十年内将带动一个年产值达数万亿美元的产业。虽然现在关注的焦点大多在能源方面,但事实上碳基产品是全球经济的基础,这点必须改变。比如,仅次于能源和交通的全球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源就是水泥业,这个行业每年产值达数万亿。另外,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和生物燃料等随着技术的突破,也会有很多机遇。不过,这些产业中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刚刚开始经营的小企业,可能几年之内都不会有成熟产品进入市场,需要长线投资。

第四,城镇化需要大量投资。中国现在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发达国家城镇人口一般占80%以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将不断推进,需要大量的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大城市的幼儿园、养老等方面缺口很大,光靠政府或者国有企业,供给严重不足,急需社会资本进入这些领域。

最后,现代高新技术拥有巨大投资机遇。现代高新技术对社会和经济有深刻的影响,一旦成功,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回报。目前超级高铁、VR、AR、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是各国大型企业投资的重点和热点。

上述都是很好的投资机会,经济和社会回报率高,都不是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挖个洞、补个洞”建成后不能提高生产率水平的投资,而是在短期内可以创造需求、增加就业,建成后可以补短板,提高经济效率和质量,属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超越凯恩斯主义的举措。

在经济下行状况下,国内尚有大量好的投资机会,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已经处于世界的前沿,经济下行出现产能过剩,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很难找到,即使现在有了3D打印、电动汽车等一两项新产品、新技术,其投资仍不足以拉动整个经济走出疲软的困境。其次,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普遍较为完善,投资需求很小。发达国家的环境也相对较好,并已完成城市化。所以,在经济下行时,判断中国的发展前景,不能简单地将发达国家的经验作为参考。显然,我国发展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的余地大。

此外,中国在具有好的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投资条件和优势。

首先,中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积累的负债总额占G D P的比重不到6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府负债都已超过100%,中国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比其他国家大得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通过投资平台向银行或影子银行短期借债,进行长期基础设施投资,出现期限不配套的问题。去年以来,财政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城建债,以置换其在银行、影子银行的欠账,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必要时可加大力度,以支持基础设施投资。

其次,中国的民间储蓄接近GDP的50%,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国家之一,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撬动民间投资,包括以PPP的方式鼓励民间投资于基础设施。

第三,投资需要以外汇从国外进口有关技术、设备和原材料,中国则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居世界之首。

第四,中国的银行利率和准备金率高,政府还可通过降低利率和准备金率等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达到支持投资的目的,不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第五,随着“营改增”的实施,中国的税收体制将更加合理,重复征税的弊端将逐渐得到缓解,这有利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投资。

(二)走出去的机遇

最近几年,一些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美国家和地区,为促进经济回升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有的扩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需求,有的开放了一些过去不开放的敏感投资领域。同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资本流动地位也在不断扩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非常迅速,非常需要接受中国的直接投资。

此外,对外投资机会大好的同时,我们面临的投资条件和优势前所未有。

1.“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

从21世纪初提出“走出去”战略后,关于“走出去”战略的政策不断加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被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增强了中国企业与个人对外投资的信心,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和个人进行对外投资指明了方向。

在具体政策方面,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修订出台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同年9月,国家商务部修订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两个办法的主要内容是大幅提高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确立“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核准范围,10亿美元以下的项目,只要不涉及敏感国家、地区,只要不是敏感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

2.“一带一路”战略为对外投资开辟了广阔天地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倡议,沿线有64个国家、44亿人口、21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是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中央对这一战略构想非常重视,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并强调这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中央还实施了一系列具体的推动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导建立了亚投行,开始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投资亚洲或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也包括其他项目。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经亮相。

二是发起建立了丝路基金,目前出资400亿美元,以后还会扩大,下面还要设一些子基金,包括产业、国别的子基金,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这个基金将支持所有的“一带一路”项目,已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建立机构并开始运作。

二、企业投资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企业具有大量投资机遇,但也不应该忘记投资中可能存在的挑战。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外贸需求的疲软,新的投资机遇虽然前景可期,但也需要更多的投资甄别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如果事前不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分析,事中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项目的风险可能会非常大,甚至会失败。对国内投资的挑战,中国企业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再展开叙述,下面着重谈一下境外投资的挑战。

日前,墨西哥高铁项目无限期搁置再次引发外界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的担忧。此前,泰国“大米换高铁”项目曾被搁置、国人赴加纳淘金遭驱逐、三一集团在美风电项目受挫等,都反映了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风险重重。

(一)社会层面的风险

1.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变化时对投资主体所造成的风险,它包括了政府更迭、政策或法规变化等所致的风险。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往往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政局时常不稳,国内的党派之争有可能会导致国家政策、法律的贯彻实施缺乏连续性,政府官员所做决策往往受个人利益或各自选区利益或者党派利益影响,贷款人和投资人可能面临因政治权力变更与政策变化等所带来的风险。

2. 法律风险

各国国家法律体系不同,尤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的法律传统与我国法律体系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其成文法典不多,涉诉时往往是适用先例。而考察案例是一个极为浩繁的工程,对外来投资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再加上,许多国家政府官员法制观念不强,法律在现实中的执行力较差,通过司法救济方式化解外商投资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或者纠纷的可能性小。

3. 政府风险

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相对弱势。中央政府缺乏权威,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比较差,人员频繁更替,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意识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时间成本比较大。同时由于政策透明度不高,企业在项目投资审批等过程中还要支付额外的成本。

4. 文化风险

现代世界文化各异,中国企业走出去会涉及许多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背景下生活的人群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方式、民族特性、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尽相同,这些差异产生的冲突往往会给中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经济层面的风险

1. 外汇风险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遭受损失的多少,除了市场与竞争因素外,货币与汇率的变化常有较大的影响。次贷危机以来,美元币值不稳定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而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体制仍以美元进行结算为主导,如果以美元或者第三方货币结算,那么,美元及第三方币值的波动对中方投资者来说,将是持续的不稳定性因素。

2. 利率风险

中国企业对外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类项目,这些建设项目施工时期长,投资额度大,其中有部分借贷资金,利率变化会直接影响投融资成本,银行对项目融资利率的提高会导致项目资金成本或债务负担的增加,使得项目偿还贷款的风险加大,也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成本和机会成本。

3. 市场风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决定了宏观经济对内外部各类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相应地会更加频繁,使得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地防范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三)企业层面的风险

1. 企业管理风险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但不像其他文化一样具有对外部地区的扩张性,以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往往面对的是自己不熟悉的文化。进入其他国家投资的国内企业往往难以找到既精通业务,又会外语,同时还了解当地国情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管理者既要考虑如何保证投资能够及时产生效益,也要考虑市场波动的风险。

2. 成本变动风险

当今许多国家往往欢迎外来投资资金,却不欢迎外来劳动工人,对外来工人的工作签证发放门槛非常高,项目如果涉及大量劳务的输出,则存在劳工签证的问题,如果项目时间很长还存在重新办理的问题。如果用当地劳工则需要符合当地的劳动法、有关工作时间、保险工伤等的规定,将直接影响企业用工成本。

同时,中国企业在他国投资时进行大量的设备与材料采购,有可能在国外采购也有可能从国内采购,各地之间的价格可能存在极大差异,同时也可能存在比较大的价格浮动,从而使得这部分成本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 信用保障风险

信用保障风险是指在国外合作伙伴的不可靠所带来的风险。中方投资企业对国外的交易对手、合伙人、债务人等业务伙伴的经济背景、资信能力,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加之在当地投资经验并非十分丰富,不十分通晓该国相关法律法规,面对不熟悉的市场和并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与监管机构,中方投资者的信用风险程度加大。

4. 结算索赔风险

在海外实施项目,中方企业相对当地的力量来说总是薄弱的,很多企业都是在项目竣工后,由于业主拖着不结算,最终造成做了事拿不到钱的结局。索赔最终往往成为项目工程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索赔能否得到支持很有可能成为项目能否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

5. 资源品质风险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篇11

『 悦读推荐 』

《抄底——未来十年的六大价值投资领域》一书从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出发,为读者解析为何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是进行“抄底”的最好时机,并从那些在未来5~10年间前景广阔的价值投资领域中选取了六个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为读者一一详解其投资价值所在以及如何进行具体操作。

作者:[美] 斯科特·菲利普斯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定价:35.00元

【 名家点评 】

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系统和投资市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危机所带来的机遇进行可持续盈利的投资,成为投资者所关注的话题。嘉宾针对价值投资、农业、稀土、教育等热点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经历了2008 年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系统和投资市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危机所带来的机遇进行可持续盈利的投资,成为投资者所关注的话题。自2000年3月网络经济的泡沫被挤破后,美联储一直采取宽松利率政策,到2003年6月间,将联邦基金利率足足下调了50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应对危机的最后一搏。殊不知,这种由大规模信贷堆出来的经济复苏神话最终只能制造更大的经济泡沫。随后,这场危机就迅速在金融领域蔓延开来,最后几乎让美国金融系统陷于瘫痪,美国民众也因此走上了债台高筑的道路,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近日,《抄底——未来十年的六大价值投资领域》新书发布会暨全球未来价值投资趋势研讨会在京召开,诸多专家学者对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未来中国的投资价值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现摘编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最看好服务业

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EMBA教授

这本书所讲的六大投资领域,我觉得有些讲的跟中国的事实非常一致,比如农业,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农业是一个被忽视的,同时也是最有前途的投资领域。我们的13亿人口要吃饭,我们现在农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食品加工的水平非常落后。比如猪肉现在涨价,猪八戒就成了通胀的最主要的推手。那是因为我们养猪这个行业不行。要真正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做大的养猪场,从养猪开始,到猪肉的加工,最后到猪肉的各种衍生产品,成为一条龙。食品行业是一个稳定的行业,不会有暴利,但却有稳定的需求,也不会投资亏损。这个领域是特别有前途的。

我最看好的是服务业,我们这届政府也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心是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75%,日本占65%,世界平均水平是45%,而我国连平均水平都不到,仅仅是40%左右。所以服务业对于提高民生,尤其是对于解决就业非常重要。我认为未来中国最有前途的商业就是做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以快递业为基础。中国现在的快递公司非常多,但都小、散、乱,几个人做一个公司,就叫快递公司,不仅质量保证不了,而且成本降不下去。将来需要大的投资者收购兼并这些小的快递公司,真正做成一个起码能覆盖中国的大的快递公司,这时候收益就上来了。电子商务领域的投资非常有前景。

新兴市场充满机会

杨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这本书一开始是谈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进而分析未来全球经济怎样进一步调整,未来新兴的发展机会在哪些国家、哪些区域,无论是作为微观投资者,还是宏观的政策决定者,还是机构,未来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哪些领域、哪些区域。

作者认为未来的发展机会更多地可能是在新兴市场,而新兴市场的机会有好几项都落在了中国,花了大量篇幅谈中国的问题。所以我想重点几点谈谈中国未来经济投资的挑战。

第一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这本书里我们也看到,作者谈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是城市化,我觉得这一点谈得还是比较到位的。经济增长通俗地说,无非就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第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点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了,无非就是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变成集约型增长。这点多少年来一直在谈,但是现实中很难变。我们感觉发展中国家还是很难真正跳过以前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阶段,进行低成本的经济转型;很难不付出更多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就过渡到后工业社会。

第三是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上,要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是经济结构,一个是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城乡结构的差异。

第四是经济成果的分享问题,这个特别重要。我们现在谈到经济成果的分享,更多的谈到是用再分配的角度,而不是初次分配的角度;谈政府部门集中资源之后,怎么样进一步转移给最需要的部门。但是我们要看到,再转移的过程就会造成很多的效益损失,造成在经济学上的“寻租”,还不如在初次分配的时候,更多地让政府部门向民间进行放权、让利。

第五是经济体制改革。近些年来一个很主要的现象就是体制改革很多方面在向计划体制复归,这也是很成问题的。计划性政策立竿见影,但它会损害经济活力,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关注。

价值投资如何“靠谱”

周建华:《经理人》杂志主编

我们知道巴菲特是著名的“价值投资大师”,他的很多东西在中国是一直受争议的,中国到底有没有价值投资?如果有的话怎么做?我个人总结价值投资要有“六个靠谱”。

第一,价值投资要有一个靠谱的国家的整体经济环境,为什么只有美国出现巴菲特,日本没有,俄罗斯没有,印度没有?他一定是整个国家长达几十年的经济起飞造就的。美国自一战以后,尽管经历了战争和十几次的经济波动,但是有一个了不起的纠偏机制和市场化机制,带来了国家的整体向上的经济趋势。

第二,是价值投资一定要有靠谱的产业。上世纪90年代最不挣钱的行业是煤炭行业,而2000年以后最挣钱的行业是煤炭行业、最挣钱的上市公司是煤炭企业,这是随着整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及煤、电、油运这些产业的发展,让能源性、资源性的产业成了很热门的投资。这本书里讲到稀土,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是要有靠谱的产品。

第四是好的价格。价值投资可能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抄底,这本书主张最恐慌的时候出手,而比如在市场往下掉、大家都恐慌的过程中,你的抄底可能不是最底。第二,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一定是要拿得住。

第五,是要有好的团队,要注意上市公司的诚信度。

第六,是要有好的公司,要找经营管理机制相对公开、透明、决策科学的上市公司。

做长线投资

程伟庆:中信证券交易与衍生品业务部总监

我感觉这本《抄底——未来十年的六大价值投资领域》的确是一本比较典型的价值投资的书,价值投资的基本特征在这本书里表现得比较充分。按一般的理解,价值投资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左侧投资和长线投资。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就已经反映了“左侧投资”的特征,在最悲观的时候买进去;同时,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未来5-10年最具有潜质的投资领域,这反映了价值投资另外一个特征——长线投资。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投资跟一般人的知觉、常识有些正好相反的地方,一般来讲,越贴近的东西,我们看得越清晰,越远就越无从把握。但是从投资上讲恰恰相反,越远的东西其实越能看得清楚,恰恰是贴近的一些东西反而很难把握。

对于长程的投资,这本书写了六大投资方向。这本书的分析是从最初级的动力需求来分析投资逻辑。从供给方面,它讲了石油、农业,这些东西都是从供给端发现投资机会的;从需求端它又提了几个投资的东西,包括教育,包括我们的城市化。它从供给、需求两个角度,提了六个方向。

“抄底”是一种参与

张仕元:西南证券首席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研究员

我觉得这本书好就好在是大师用简单的语言,把很多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不过我感觉很多章节讲得不是特别全面,顺着这个可以逻辑可以继续研究下去。

中国气候传播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篇12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国际上已经对气候变化问题开展研究。这些年来,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国际政治和外交话题。为什么大家都关注气候变化?一是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造成的社会危害越来越严重。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有93%的被调查者认为了解气候变化。二是国际领域, 围绕着气候变化引发的利益之争越来越激烈。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之间,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利益团体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都有一些不同的表述方式。

气候变化问题, 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原国家主席胡锦涛曾讲过, “气候变化问题是环境问题, 但也是发展问题, 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把气候变化放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来认识, 气候变化的研究领域更宽了, 研究气候传播问题的基础也更厚实了。

气候变化不但关系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民族发展, 而且关乎全人类的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也非常紧迫, 需要全国和全世界共同来应对。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中国的气候传播认识是自发的, 内生的也是渐进的。2010年4月份,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正式组建, 从跟踪哥本哈根气候谈话会议入手, 研究在国际平台上政府、NGO怎么样利用媒体, 怎么样进行传播。本文将对中国气候传播研究发展脉络做一个分析, 同时分析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探讨中国今后气候传播的方向策略和路径。

一、气候传播的内涵

什么叫气候传播?气候传播, 顾名思义是指从新闻和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和解读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一种传播现象, 气候传播将气候变化信息和相关的科学知识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掌握, 并通过公众态度行为的改变, 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

气候传播有几个基本概念。首先气候传播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把气候变化的信息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传播给公众, 让公众理解和掌握。改变它的态度和行为, 最后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

简单来说, 气候传播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信息和知识的社会传播活动, 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研究方向和行动目标。作为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它既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不可缺少的一种舆论方式, 也是人们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可以借助的无以替代的一种传播手段。研究气候传播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借助传播的手段, 运用有效的传播方式来促进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 并最终体现在引导他们自觉投入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 气候传播研究需要研究气候传播的主体, 有哪些主体, 有哪些内容, 通过什么渠道, 采取什么策略, 这样传播的基本要素和内涵, 及其相关的关系。建议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 气候传播的学术研究成果, 还不是很多。要想取得理论上的突破, 就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学术成果, 充实气候传播的理论体系。比如,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成立的专家委员会, 聘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 很多都是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方面的专家。通过借鉴科学家的学术成果, 充实气候传播的理论体系。

盯紧当前气候传播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做社会科学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 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 带着解决问题的一种愿望来做研究, 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要依据实践所提出的一些线索和经验, 从学术层面对他进行理论的解读和探讨, 上升到理论层次, 反过来用来指导实践, 这是学术研究要达到一种目标, 实现的一种目标。

二、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机遇

当前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机遇, 包括国内机遇与国际机遇两方面。

(一) 国际机遇

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国际机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国际气候治理取得了基本共识。这些年来在联合国的努力下, 在世界各国的参与下, 国际气候治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形成了三个基本的共识。这些共识对中国气候变化与传播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一是气候变化确实发生, 并且是有人为因素造成的。美国前副国务卿克里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 认为气候变化确实发生的, 而且主要是有人为因素造成的。2012年, 美国飓风发生之后, 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讲到, 这场飓风灾害是气候引起的。其次, 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应该承担历史责任, 这也取得了一些共识。再次, 面对气候变化, 全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 只有实现对气候危机的全球治理, 才能转危为机,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 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都是危机, 怎么转危为机, 都已经有了共识。

第二, 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的提升, 为气候传播研究在国际层面的深入展开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我觉得从杜伟司长发言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从杜详琬院士发言当中也可以了解到中国政府这几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在国际领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样一些政府的举措, 为我们研究气候传播, 特别是在国际层面上来开展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几年我们这个项目中心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举办期间连续举办了多场边会, 从去年开始, 我们在里约可持续发展大会上, 和多哈的会议上举办两个边会, 这都纳入中国政府代表团的边会系列, 在这样平台上来做一些研究, 我觉得对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第三, 我们中国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研究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为气候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平台, 我们成立专家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对我们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去年在比利时参加欧洲学院举办的气候变化方面的会议, 在会上专门介绍我们的项目, 受到欧盟一些国家学者和同行的关注。

(二) 国内机遇

中国媒体的气候变化报道日趋广泛深入, 为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了内容支持。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吸引了众多媒体采访, 这反映了媒体对气候变化问题, 对气候传播的关注。媒体就是气候传播最好的渠道, 最好的方式。我们应该借助媒体, 做更多的传播工作, 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气候变化, 参与气候传播。

NGO企业关注气候变化, 并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为传播提供案例支持。NGO方面这几年香港乐施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的介入对应对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是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它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低碳经济的投入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 尤其是在大气污染防治当中, 企业要发挥主导性作用, 主力军作用。因此, 今后对企业的参与也应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高认知度和参与气候变化行动的自觉意识, 为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了群众基础和社会动力。群众对气候变化关注, 对气候传播的参与行动, 也为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三、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挑战

中国气候传播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挑战也有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两个层面。

(一) 国际层面

国际层面的挑战。第一, 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在国际领域还有争议, 很多质疑, 很多杂音。这些质疑和杂音的存在, 对国际气候治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需要高度的重视。第二, 国际气候治理的诸多挑战增加了气候传播的复杂性, 包括中国在内, 在治理气候当中面临着很多难题。一方面污染很严重, 导致民众强烈地要求要治理大气污染, 但是从行动上跟不上。虽然它表示愿意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但实际行动过程当中还有差距。

(二) 国内层面

国内层面面临着的挑战。首先气候传播还缺乏顶层设计。我们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研究气候传播问题, 这需要进一步推进。

其次, 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虽然调查结果显示, 有93%公众表示了解变化, 但是真正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 能够自觉参与行动的还较少,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三, 气候传播的研究广度和深度要加强, 研究的方法还需要完善。这方面,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工作原则是“两路并进, 双向使力”的。在国际层面上, 该项目跟踪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国内层面上, 项目又做社会推广工作, 公众普及教育和培训工作。

此外, 气候传播研究需要聚集一个方面的力量, 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要有更多的学者加入传播队伍当中来, 从不同学科的视角丰富研究成果。

上一篇:电气工程安全质量控制下一篇:石油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