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危机公关

2024-07-25

新闻危机公关(精选12篇)

新闻危机公关 篇1

网络是把双刃剑, 它可以让一个不知名的企业品牌迅速蹿红, 给企业带来效益;但也因网络门槛低, 信息传播广而快等特点, 网络负面信息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益损失或者信誉度的降低甚至关门大吉。

绝大部分企业一遇到负面信息首先想到的就是花钱删帖, 找一些所谓的删帖公司、网络公关公司 (俗称中介) 来处理, 殊不知你已经陷入了负面信息处理的黑洞——永无宁日。那么就如何处理企业负面信息给大家提供一些小技巧, 让企业少花冤枉钱, 正确有效地处理企业负面信息。

一、直接提交资料删帖 (越大型的网站删除渠道越明确)

一般的大型网站都会有处理侵权投诉版块, 只要提交相关资料就可以删帖。像百度知道、百度贴吧、 天涯社区、新浪博客、西祠胡同等地方都是负面信息发布最频繁最集中的地方, 而这些平台都是可以直接提交资料删帖的, 提交资料后最快五分钟就可以删除最慢也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 (如果没删除可能就是提交 的资料不 全或资料 不符, 特殊情况 可能需要 打电话咨 询一下, 一般对方 都会告知 处理方式) 像这些大型网站如果你找中介删帖, 收费至少是一千以上。想想自己是不是花了很多冤枉钱 ?

二、直接联系网站客服或发邮件 (针对正规的中大型网站)

有些网站可能没有侵权投诉的版块, 也没告知提交哪些资料可删帖, 这个时候可以尝试联系网站的客服或者发邮件或打电话, 当然这个方式针对的是一些正规的中大型网站 (正规企业网站或事业单位网站) , 先表明自己想要删帖的本意, 一般情况对方会给你一个删帖的流程链接或者让你提交一些资料, 不出意外也是可以顺利删帖的。 (如果客服说可以删, 在你提交相关资料后规定时间内还没删可以再次联系客服, 因为有时候你不去麻烦别人, 别人就不会把你的事放在心上)

三、发传真或快递资料 (地方网站或其他正规网站)

有些网站没有明确规定怎么申请删帖, 可能客服也联系不上甚至网站相关部门电话都打不通,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仔细查找网站中留下的联系方式, 能打的电话都打一下, 打通了一般会说部门不同让打另一个电话, 这样一来一去就可能答对, 然后会告知你需要准备什么资料传真到什么号码或者把文件快递到什么地方。 (这种发传真或发快递的一般删帖时间会稍微长一点, 快的收到资料当天可能会删也有三五天后才删, 也要做好不给删的准备。 如果规定时间内没删也可打电话咨询一下)

四、自己联系站长删帖 (针对的个人网站)

这类的个人网站最可怕, 属于个人网站, 有个人操作也有团队操作, 有备案或没备案的, 网站基本靠采集各大网站负面信息, 做得隐蔽点的网站会在首页放些正常的新闻类文章, 而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内页可能就是各种负面信息文章, 这类网站基本靠删帖为生, 删一帖两百到八百不等, 很多都是站群操作。如果你的企业负面信息被这些网站转载了, 一般是删不完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找中介处理, 也许可以处理好, 但价格肯定是自己处理的两倍以上。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会衍生出更多负面信息, 就会要花更多的money来处理。所以如果你想处理好并且心疼钱的话, 还是自己来处理。与站长取得联系商讨具体事宜, 谈妥后要再问问他还有没有其他网站一并处理。

五、发布软文覆盖、压制负面信息

对于一些影响不太大的负面帖子, 一时删不了或感觉花钱删划不来, 那么可以选择发布一些正面报道的软文来覆盖在搜索引擎上面展示的负面信息, 这些正面软文可以收集同行发布的稍微改一下, 重要的是标题一定要有相关的关键词, 内容只要通俗正面报道的就可以, 多准备一些。然后发布到各大新闻媒体网站, 发布的平台一定要是权重高、包收录, 最好是包新闻源的, 不然发了没什么用。

还可以编辑一些和负面打擦边球的软文, 比喻提醒防骗、抵制骗子之类的软文, 这种软文可以给人一种混淆视听的感觉, 也可以有效压制负面信息。当然, 这些软文也要发布到一些权重高收录好的平台, 这样才能在搜索引擎中有好的排名。

六、舍小保大堵住源头 (针对企业和客户的纠纷问题)

如果是你的企业和客户有经济纠纷或其他矛盾, 客户为了得到解决必然会去网络上发布负面信息, 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该客户与其协商解决, 如果是钱的问题, 最好退钱或赔偿一点, 不要因小失大。一般客户得到解决了就不会去发布负面信息, 而如果我们不管不问, 抱着他发我删的心态, 客户在暗我在明, 你就永远不知道客户还会在哪个平台发帖。所以如果是客户发帖就先堵住源头与客户协商解决好, 让其协助删除发布的帖子。

以上这些小技巧是经验之谈, 足以帮助企业解决90% 以上的负面信息, 简而言之, 就是对于大网站提交资料处理, 小网站联系站长处理, 影响不大的发布软文覆盖压制, 客户发布的解决客户堵住源头, 能自己处理的绝不要找中介, 能不花钱的绝不花钱, 需要花钱的地方不要心疼。

新闻危机公关 篇2

指导老师:王敏

新闻发布会策划责任人:蔡长联

新闻发布会领导小组成员:王运涛 蔡长联 方梦君 徐凤凤

资料搜集团队:杨洋 宋燕 陈超 李雪风 潘礼俊

严鹏 李萍 潘成 赵冰雪 伊福平

目录:

Ⅰ、公关背景...................................................................................................................................4 Ⅱ、发布会主题...............................................................................................................................4 一、面临的问题.....................................................................................................................4 二、环境分析...........................................................................................................................5 三、机会点分析.......................................................................................................................5 Ⅲ、公关项目策划...........................................................................................................................5 一、公关目标.........................................................................................................................5 二、公关主题...........................................................................................................................6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6 四、发布会场地.......................................................................................................................6 五、参会人员.........................................................................................................................6 六、员工培训.........................................................................................................................6 七、发布会主要步骤...............................................................................................................6 Ⅳ、活动分析与总结.......................................................................................................................7 Ⅴ、媒体关系维护...........................................................................................................................7 Ⅵ、活动预算...................................................................................................................................7 附表一:媒体记者签到表...............................................................................................................7 附表二:新闻发布会现场基础设备及注意事项...........................................................................8 一、场地选择...........................................................................................................................8 二、音响设备...........................................................................................................................8 三、投影设备...........................................................................................................................9 四、茶水联络或购买...............................................................................................................9 附表三:危机公关新闻发布会注意事项.......................................................................................9 附表四、11 物流模拟 heart beat 新闻发布会策划方案(人员安排)

..................................11 一、策划过程.........................................................................................................................11 二、新闻发布会活动角色扮演.............................................................................................12 ⅥⅠ备注:

.....................................................................................................................................13 ⅥⅠⅠ、结束语.............................................................................................................................14

Ⅰ、公关背景

Heart beat 是一个在国内一流的服装商,拥有超过 300 家的服装连锁店,其在电商平台上旗舰店的零售额在公司总销售额中占有重要比重。腾丰快运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网店的主要从事公路零担货物运输、兼营快递和航空代理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双方签订战略联盟关系协议,Heart beat 将公司物流业务外包给腾丰物流公司,负责其线上线下物流活动。

双十一到来之际,顾客对 heart beat 服装需求超过供应商预期,物流压力相应大增。腾丰物流各地仓储中心发往全国各地的货物吃紧,保险库存被消耗。正当此时,不巧发生运输事故,造成大量货物受损,而无库存补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此事经由互联网曝光,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了一场针对电子商务时代销售与物流关系的大讨论。Heart beat 首当其冲。为度过危机,恢复信誉,提高形象,heart beat 邀请在危机公关工作方面卓有业绩的轩雅公关公司为其进行公关策划,双方一致认为“对舆论话语全的引导是危机能平息的关键”。于是决定首先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

Ⅱ、发布会主题

一、面临的问题

物流配送环节的问题直接影响到 heart beat 公司的信誉,进而影响到整个商品线的销售。经由个人互联网时代部分不明事实的个人

(甚至竞争对手)的不负责任的传播和媒体的批量报道,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环境分析

如今,电商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电商平台上的一家企业,竞争压力相当大。当今商务的趋势是电子商务,heart beat 电商部分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经营业绩、企业形象和发展前景。眼前的“公关危机”根源不是公司核心产品问题,而是物流和管理的问题,而且仍在可控之时,只要采取合适措施,我们有能力化解危机,维护公司形象,扩大影响。

三、机会点分析

危机对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通过解决这次公关危机,更好的宣传本公司,化危机为契机。

Ⅲ、公关项目策划

一、公关目标

1.澄清事故事实,辟除不负责任的谣言,使公众对此事的认识控制在有客观原因导致的物流环节;

2.对因物流问题导致不能收货的顾客理赔,表明公司是一个负责任的公司,展示公司良好形象;

3.扩大影响,培养新老客户的忠诚度,重树客户信心;

4.与相关政府、企业领导及新闻媒体的朋友建立良好关系,为将来的工作带来方便。

二、公关主题

物流运输事故?配送体系问题?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

月 13 日上午 9:30-11:30 四、发布会场地

逸顿国际大酒店 五、参会人员

heart beat 营销总监 heart beat 销售部经理 腾丰物流总经理 铜陵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员 各新闻媒体 六、员工培训

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一天分别对 heart beat 高层和员工进行培训。主要培训内容见附表三《危机公关新闻发布会注意事项》。

七、发布会主要步骤:

——主持人宣布发布会开始,介绍出席嘉宾

——heart beat 销售部经理和腾丰物流经理澄清事实

——销售部经理宣布具体理赔措施,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的措施

——heart beat 宣传片播放,营销总监介绍公司经营理念和

发展状况

——专家说明对电商和物流的看法

——媒体提问时间

Ⅳ、活动分析与总结

新闻发布会结束 3-10 天注意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好后续工作。主要调查和分析 heart beat 商品线上线下销售量、媒体反映、顾客态度、网友态度等,根据分析确定是否达到预定效果以及是否采取跟进措施。

Ⅴ、媒体关系维护(长期保持联络)

注意长期与媒体保持联络,让“一面之交”的朋友成为中心长久的朋友。

Ⅵ、活动预算(暂略)

附表一:媒体记者签到表

媒体类型 媒体名称 姓名 负责版面 联络方式 办公电话 手机 邮箱平面 媒体

电 视 媒体

网 络 媒体

其 他 媒体

附表二:新闻发布会现场基础设备及注意事项

一、场地选择(提前一天抵达现场,调试设备)

能够容纳 100 人左右的新闻发布会场地,会场外应有泊车位;发布会场地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布置 1 排主席台(6-7 人)、1—2 排前排嘉宾席,以及足够座席与参会人数相匹配;与酒店沟通,会场应留有安放背景板的位置和相应的背景板支架;矩形会场,且会场中央无影响听众视线的柱子或其它障碍物;准备一间单独的贵宾休息室,供贵宾在会议前后休息以及进行重要专访之用。

二、音响设备:

音响控制室能够顺利播放各类背景音乐,同时能够兼容现有的存储介质(如磁带、CD、VCD、DVD 等);;音响控制室留有与笔记本电脑音频接口,并有足够长的电缆;至少保证有 2 个固定麦克风,2 个移动麦克风,麦克风的声音没有杂音,并有备用的麦克风;以上所有的音响设备的音量大小适宜,保证会场每个角落都能清楚地听到声音。

三、投影设备:

拥有固定可升降的投影幕布,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备有 1-2 个活动投影幕布,最好采用 1.8m*1.8m 的大投影幕布;配备相应数量的投影仪,采用流明数(亮度的参数)大的投影仪,用投影仪具体的大小和数量,以坐在会场后排的来宾能够较看清屏幕为原则。

四、茶水联络或购买:

以小支矿泉水为宜,避免浪费。

附表三:危机公关新闻发布会注意事项

一、做好防范可能会后在媒体上出现不利报道的预案。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见面会是公司处理危机事件时的重要渠道和对外沟通方式。坦诚面对和开放沟通自然是首要态度,但实事求是不等于不讲究沟通技术,这时前期沟通和考虑周到很重要。对于在会上就可能出现一些敏感的甚至对企业不利的问题,公司公关人员需要事先考虑到那些敏感问题,并准备好合理的答案,使现场的应答者如公司领导和新闻发言人等事先心中有数,避免出错,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因信息通

道不畅的原因事后出现负面报道的情况。做新闻发布会得事先从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并预先到可能的情况,尽可能从正、反各方面去思考和准备各种问题及答案,提炼要点,使相关人员在答记者问时能从容不迫。

二、当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涉及因竞争对手或者该重大事件过于敏感并必须避免恶意误读而引发社会问题时,需要做好邀请记者的筛选工作及发布会现场的“保卫”工作,比如不邀请只关注反面报道的个别记者,谢绝那些不请自来的陌生记者或者不明身份的陌访者。对于有些敏感事件,媒体总是趋之若鹜,但现在媒体界也存在良莠不齐,职业道德标准有高下之分的现象。有些记者会唯恐天下不乱,甚至出于某种动机或者商业竞争目的驱使而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和报道事件,这种情况也越来越被企业所关心和担忧,于是对记者的“选择性拒绝”也成为办新闻发布会的工作之一。

三、有些目标媒体在当地无记者站或者常驻人员,可能会涉及远道而来的外地记者,既然邀请了,人家来一趟不容易,一定要注意给予对方充分尊重和重视,最好能安排专人接待,在细节方面比如前期接待、沟通交流和事后欢送等等照顾到,因为外地记者毕竟不会象本地记者一样常联系常沟通,所以最忌讳把别人冷落一旁。

四、一视同仁的原则。到场的记者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的,主流还是非主流媒体的,新手还是资深记者,要做到一视同仁,最起码在现场的礼节如态度上不要厚此薄彼,不要因对方是小报或者月刊杂志记者而有所偏颇,如果自己招呼不过来,可以安排相应的同事照应到,尊

重别人的结果往往会是得到很好的回报。

附表四、1 11 物流模拟 t heart beat 新闻发布会策划方案(人员安排)

一、策划过程:

新闻发布会策划案

给班级所有同学分组并布置任务 组建资料搜集团队搜集相关资料 讨论确立发布会主题和背景

确立新闻发布会策划领导小组成员

发布会现场

二、新闻发布会活动角色扮演:

轩雅公司 heart beat 项目负责人(主持人):魏奇 Heart beat 公司营销总监:方玉 Heart beat 销售部经理:丁伟 Heart beat 淘宝旗舰店经理:王健美 腾丰物流总经理:万胜 铜陵市交通与运输局局长:刘学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员:夏伟

逸顿国际大酒店新闻发布会工作组成员:

高克亮 陈芳芳 傅娟娟 黄琛丽 林雅婧

廖霜叶 刘群 门金梅 彭海砚 沈秀云 轩雅公关公司 heart beat 项目小组成员:

魏奇 陈盈盈 胡贤凤 陈丹 殷带楠

张丽 张超 潘小培 杜永刚 谢雨晴 会务人员:

郭浩 孙浩 陶优良

陈欣煜 简善妹

刘晨晨 刘兴露 乔曼丽 童瑞霞 吴娟

新闻媒体:

《铜陵日报》:柏花 程红艳 蒋张年 姚德建 王婷婷 《安徽日报》:郭勤 胡鹏 柯慧君 倪秀梅 李正红 《第一财经》:刘悦 芦桃园 徐晶晶 张柳依 张娜娜 《新民网》:柏花 程红艳 李惠群 付易正 李兴龙 《中安在线》:樊梅 洪青 江露 陆晶晶 吕仁强 《安徽商报》:王晴 毕婷婷 钟佳 朱国庆 朱远超

《安徽网络电视台》:朱兰苗 朱丽华 夏苗苗 计路 李广易 《铜陵人民广播电台》:夏小姣 杨庆华 周迎 张德义 张勉 《安徽电视台》:徐梦晨 姚翼 袁妮娜 陈永娟 吴婷婷

《铜陵新闻网》:施翠红 汪琼 施晶彬 石贤皇 王聪 《搜狐》:施涵 汤玉霞 滕文娟 吴越 夏舒庭 《新浪》:吴荒荒 徐梦军 徐祥 李艳 张琴琴

ⅥⅠ备注:

本次活动在公关老师王敏指导下进行,全班同学参与,事前精心准备,事后评估。模拟发布会在铜陵学院管理实验室举行。模拟发布会本着“真实性”的原则进行,在有限的条件下再现最真实的发布会现场。

之所以选择这种危机公关背景,主要是考虑到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和更大程度地领会书本知识,提高全班同学的综合能力。基于以下特点,我们选择了该活动:

1、深度结合公共关系课本危机公关部分内容,帮助同学们了解新闻

发布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理解危机公关的内容; 2、植根于物流管理专业,并涉及到公关、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等内容,最大程度“温习”到学过的课本内容,通过此次新闻发布会进行综合运用; 3、结合最近“火热的双十一”淘宝网促销活动引发的人们对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发展问题,引导同学们对该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4、本次活动实专业性、践性强,相信可以所有同学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会有所收获。

ⅥⅠⅠ、结束语

感谢这次模拟新闻发布会筹备过程中王敏老师的指导!感谢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预祝模拟发布会圆满成功!祝愿同学们收获快乐和知识!

公益活动新闻公关 篇3

7月23日起,杭州一些媒体开始报道浙江部分地区出现旱情。

7月30日,《口口晚报》头版头条报道,标题为《第40个无雨的日子》,说的是温州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的文成县富岙乡莲头村,遭遇五十年不遇的高温干旱,饮水困难。在随后整整两个版面的报道中,巨幅的图片显示村里稻田已经泛白,裂开两指头的缝。村民凌晨1点就翻越1000多米的山路排队挑水,70多岁的老人只能用泥水做饭,村民们一次蒸好三餐白米饭,这样可以少洗两次锅。

7月31日,该晚报头版头条报道农夫山泉公司捐赠首批饮用水,标题为《爱心送水车开进莲头村》。莲头村村民抱着农夫山泉550mL瓶装水满载而归,巨幅图片上的农夫山泉人和村民们兴高采烈的神情显眼夺目。在2版报纸还整版详细描述了农夫山泉水到达莲头村村民的欣喜和感激之情。孩子们欢呼雀跃,一位90多岁的老人领到水后老泪横流,村里随之恢复生气。

8月1日,晚报头版报道,农夫山泉公司为支持最为严重的地区抗旱,决定扩大送水面,兵分三路,向温州、台州和丽水三地的干旱村庄赠水。

8月2日,晚报2版报道,农夫山泉爱心送水车继续前往温州洞头,帮助一些村庄缓解饮水的燃眉之急。

8月4日,晚报头版报道,进深山,上海岛,农夫山泉公司再送水2000箱。台州地区三门、玉环两县的部分海岛居民、温州地区瑞安的部分山村居民迎来了农夫山泉的瓶装水。

7月底至8月初,农夫山泉公司及其浙江市场部爱心送水的新闻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短短5天时间,省内发行量最大的《口口晚报》一连用了3个头版,一个两版通版的版面来报道这次公益活动。这次爱心送水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与农夫山泉市场推广一贯的公益心一脉相承,而且在新闻公关的实践中显得更加成熟,主动参与媒体组织的公益活动,赢得媒体鼎力支持,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效果。

这一次爱心送水活动,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纵观活动的始末,农夫山泉主要从想媒体所想、急媒体所急、做媒体所做三个方面人手,充分发挥新闻公关的能量,短时间内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在消费者心目中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

想媒体所想:主动参与媒体组织的新闻活动

如何有效搭乘媒体热点报道之势,积极参与媒体组织的新闻报道,这是很多企业市场拓展、活动企划的一个方向。

2003年浙江的旱情,《口口晚报》最先进行报道,而且报道力度随着高温的持续逐渐加强。到7月底,报社还派出包括摄影部主任和市县新闻部副主任的这样资深队伍深入采访,到旱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去体验灾区人民的抗旱生活。

由此可见,报纸对此次旱情报道的重视程度,这个时候如果有企业想媒体所想,尽企业之力帮助媒体扩大采访报道的社会反响,这一思路组织的活动,结果一定是双赢的。

在得到《口口晚报》深入灾区体验旱情的信息后,农夫山泉广告中心新闻公关人员前往报社,主动要求为旱情严重的地区提供一些帮助,爱心送水,捐赠农夫山泉饮用水。这一建议立即得到负责采访任务的市县新闻部的欢迎,决意和企业一起把活动搞好。在市县新闻部和公司人员的积极努力下,爱心送水的主题在报版选题时也赢得晚报编委会的重视,编委会表示这个时候送水对报社也是一种支持,报社会对这次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这样就可以说,爱心送水成为报社和企业共同推出的活动,这一定质为活动效果提供了保障。

这几年来,传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样的环境也对企业的企划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拓展人员反映,现在的媒体变得越来越难对付,以往企业的市场推广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参加,发稿很容易,但现在情况变了,企业自己组织的活动很难得到媒体的宣传。如果有,报纸媒体最多刊发小豆腐般的版面一块,还编排在报纸的角落,电视媒体最多是一条简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为提升自身的品牌好感度,媒体反对参与报道单家企业的市场活动,以减少新闻的商业操作痕迹。

传媒的竞争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媒体自身组织的活动越来越多了,新闻策划已经成为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常用的招数。目前,为营造新闻热点和增加社会效益,各类媒体发起的主题活动层出不穷。

如果企业能够很好地把握媒体的活动,结合自身特点参与进去,这样媒体的积极性很高,企业市场推广的活动宣传力度也将得到保证。农夫山泉爱心送水活动就是很好地把握了社会新闻热点,借助新闻媒体之势推动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的宣传。这个案例可以为企业以后与媒体合作搞活动提供借鉴。

急媒体所急:速度有时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

农夫山泉爱心送水能够赢得社会赞誉,也与这位“农夫”对这次活动作出的快速反应密切相关。

2003年7月28曰,公司得到消息,《口口晚报》记者将前往温州地区旱情严重的村庄体验生活。当天,农夫山泉总部就派人到报社联系,希望通过捐赠饮用水的形式带动企业帮助灾区抗旱。7月29日,农夫山泉《口口晚报》爱心送水活动方案确定,报纸报道方案提纲出炉,公司广告中心、浙江市场部、储运部、行政部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也安排妥当。7月30由早上,晚报编委会为突出报道效臬,临时决定把农夫山泉送水的版面紧跟旱情体验报道在次日编发,这就意味着企业送水车到达莲头村要提前1天,接到改动消息后的短短4个小时内,农夫山泉各部门通力合作,储运索排、送水车包装等均提前完成。下牛3时左右,爱心送水车从农夫山泉总部杭州出发。与此同时,《口口晚报》前方记者对旱情重灾区文成县富岙乡莲头村的抗旱体验报道见报。

7月31曰凌晨1时,经过1O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爱心送水车到达文成县。为加强宣传报道效果,晚报记者和农夫山泉工作人员商定,赶在旱灾区村民做早饭前把水运到。凌晨4时,未还漆黑一片,送水车就和晚报记者、县政府代表、文成电视台记者、富岙乡乡长等一行准时出发,凌晨6时多,爱心送水车终于达到目的地莲头村。村民们有好些已经提着水桶在等了,看到装满农夫山泉的送水车,他们高兴得忙着去招呼大伙儿来领水。每户人家都分到了一箱多的农夫山泉,记者们拍照、摄像、采访。早上7点,晚报的新闻报道现场完成,通过村里唯一的一部电话发电子邮件传回报社。待送水车8月1日启程回杭,此时农夫山泉爱心送水活动的报道已经在报纸上刊发,有两个版面,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这次爱心送水活动,农夫山泉与媒体合作过程中反应迅速,而且急媒体所急,主动配合晚报的报道需要,准时把水送到最需要帮助的旱灾区。行动及时快速为这次活动得了不少分。试想读者第一天看到《口口晚报》关于莲头村严重干旱、饮水极度困难的消息,在第二天就看到了农夫山泉深入山区送水到村的报道,这无疑对企业形象和品牌美誉度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效果。正是送水的及时快速,一方面增加了读者消费者对企业的好评,另一方面也保证水是在旱情最为严重的时候送达。

在很多企业流行这样一句话:面对企划活动,总部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速度。爱心送水活动显示了农夫山泉总部反应速度的迅捷,同时也证实市场拓展活动一定要讲究效率,因为速度有时候会成为活动成败的关键。

做媒体所做:争取尽可能多的后续报道

媒体比较热衷后续报道,因为后续报道一方面能够扩大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为报纸赢得更多的可信度,另一方面,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后续报道能使读者对事件前因后果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一形式增加了互动感,为读者所接受。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在组织活动中能够主动提供多一些后续报道的新闻素材,这样可以吸引媒体更大程度地关注活动本身,扩大宣传力度。

爱心送水活动中,《口口晚报》在7月31日对农夫山泉的公益之举做了全面报道,随后在5天时间内推出了3篇后续报道。这些后续报道,为活动推波助澜,赢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

其实在活动方案确定之前,报社只希望企业向文成县的莲头村捐赠200箱水。但为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后续报道,农夫山泉决定把捐赠数量扩大1O倍,捐赠的范围也扩大到温州、丽水、台州等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的地方。为了后续报道进一步凸显企业的社会公益心,提供更具新闻价值的素材,对捐赠对象的筛选企业也极力配合新闻公关需要,主动选择缺水严重,交通极不方便的海岛、山村。虽然道路偏远给爱心送水车增添了很多困难,但从新闻的角度为报社的后续报道增加了亮点。

赠送对象名单确定以后,如何创造更多的报道机会?农夫山泉和报社协商爱心送水车分三批依次进行,这样既保证送水车及时到达,又配合新闻报道进程。这一决定,《口口晚报》非常支持,因为他们也希望挖掘更多的后续报道,以扩大报社旱情报道的社会反响。

新闻危机公关 篇4

1 全媒体的概念

“全媒体”从传播载体上可以简单概括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通讯等的总和;传播形式则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让“全民皆记者”成为现实,为现代企业的新闻危机公关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信息传播方式增加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任何微小的“自媒体”都可能毁灭一个大企业。其次,新媒体随手即可转发、评论的特性使得信息在传播中的扩散速度和互动性大大增强,加快了危机爆发的节奏。再次,新媒体为一批活跃于虚拟空间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扭曲事实,炒作自己的机会。

2 全媒体时代下现代企业新闻危机公关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全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环境呈现复杂的局面,而不少企业对此认识不足。全媒体时代下,舆论复杂程度主要表现为:一是舆论倾向“感情化”。当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发生冲突时,网民往往不加分析,甚至罔顾事实,带着“情感”习惯性支持弱势一方,网络舆情出现一边倒态势,网络暴力现象时常发生。二是舆论把控“薄弱化”。“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指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然而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传播权,受众同时又是传播者,昔日的把关人不再拥有把控舆论的权利,其角色弱化导致的是信息的鱼龙混杂、难辨真伪。三是信息传播“无界化”。无论身在哪个国家,只要拥有一部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就能了解并评论任何地方的新闻事件,传统地域、空间观念被完全颠覆。

2.2 利用新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不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49亿,手机网民达到5.57亿。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70.8%和43.2%,手机上网使用率为85.8%。新华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15年对于政务微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独唱”的格局将被打破,而“合唱团”将成为大势所趋。“双微”融合对接,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反观现实,许多企业认为微博、微信不过是进行商业宣传的一种途径,将新媒体视为竞争者而不是合作者。以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为例,在事件发生后,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成为有关“失联”新闻的爆发式传播通道,然而马航的官方微博在当天只发布了3条信息,最早的一条竟在失联整整3个小时后才发布,而此时网上已是铺天盖地的各类传闻。马航飞机失联,暴露出的是企业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传统公关策略的捉襟见肘。

2.3 舆情分析和跟踪重视不够

根据斯蒂文·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式”,可以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危机潜伏期,社会系统或组织较长时间地积累矛盾,危机处于量变阶段,但由于没有明显的标志时间发生而不易被人察觉;如果媒体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传递危机信息,可以防范危机爆发或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从新闻危机公关的实际情况来看,危机爆发经历如下过程:现实热点问题引发网络敏感贴文→微博转发量增高形成热点→传统媒体跟进采访报道→网络媒体再转载→网民再热议→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借力,交织放大并升级舆论→舆论焦点经过发酵,带出其他更多的问题,通过该事件,网民挖掘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逐渐集中于敏感的社会问题上。对于一些舆情热点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导、化解、转移,“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很可能从网上走到网下,引发危机。

3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危机公关策略

3.1 强化新闻危机公关主动意识

现代企业应该明确新闻危机公关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牢牢掌握新闻舆论的主阵地。一是满足公众和媒体的知情权。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的随机不确定性。一旦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都急切地想获取信息,全媒体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与其以讹传讹,还不如及时公布,占据舆论至高点。二是要有危机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切实提高新闻危机公关能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细化各类新闻预案具体内容,并定期组织新闻应急演练。三是修炼“内功”。全媒体环境下,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提升使用新媒体的技能、准确描述突发事件并表达立场的能力,切实提高危机公关的理论水平和技能。

3.2 建立新媒体快速应对工作机制

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情形下,许多企业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络平台,如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怎样利用好这些平台,给现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快速反应。新闻应急的最佳反应时间已经从过去的24小时,黄金4小时转变为如今的分秒必争。美国西北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在45分钟之内给出回应的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害最小。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新媒体的眼中,脚步已经显得蹒跚缓慢。新媒体时代下,越快速的反应往往能给公众带来“积极”“知错就改”的良好印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二是要建立新媒体互动机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少有影响力的网站、论坛、微博和微信都有专人维护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面临新闻危机时,第一时间将权威信息通过这些平台传播,利用优势将正面声音及时传播出去。

3.3 建立舆情源头监控工作机制

没有危机才是最好的公关,如今众多大型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危机公关部门,然而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的事后危机公关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公关需求。从舆情萌芽到被媒体炒热,舆情的发展实际上是有规律可言的,建立舆情源头监控机制十分必要。一是要加强舆情收集和分析。充分利用新技术收集网民和媒体对企业的报道或者反馈,不间断地监测和反馈互联网上相关舆情,将危机在爆发前或者爆发初期及时解决。二是要加强网评专业队伍建设。一段时间内危机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危机公关工作的结束,要充分利用网络评论员队伍,跟踪危机处置后网民的反馈情况,正确引导舆论,避免危机的二次爆发,化解网络暴力。

综上所述,现在企业在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危机公关,不仅要顺水而行,更要逆流而上,增加忧患意识和主动意识,利用好传统媒体,使用好新兴媒体,掌握新媒体手段和传播方式,为我所用,打造新闻危机公关的立体传播格局。

摘要:突发公共事件因其自身的特点,具有极高的媒体关注度与公众关注度。必要的新闻危机公关,能引导媒体正确地报道,从而影响公众正确地看待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与接受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现代企业如何在全媒体时代下,有效地进行新闻危机公关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危机公关

参考文献

[1]乔新生.警惕新闻传播中的新的“两个凡是”[N].法制日报,2011-12-28.

危机公关处理过程中的新闻发布会 篇5

危机公关一旦发生,媒体往往最为敏感,同时媒体也是一个借助传播的良好平台,把握好媒体,可以控制事件向谣言四起的状态发展,借助媒体可以做好信息的主动控制工作。

新闻发布会作为企业面对危机公关时最常用到的一种手段,在危机的敏感时期,成功与否尤为关键,稍有差错,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反复推敲细节,进行特别演练。保证新闻发布会万无一失。有些企业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匆匆举行发布会,结果在会场上对记者的提问一问三不知。缺乏实际有说服力的数据。让企业陷入“敷衍”、“搪塞”的新危机中。

在众多的新闻发布会中,发生在2011年7月,针对“达芬奇造假事件”而进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无疑是一场很失败的新闻发布会。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制造假,据了解达芬奇公司销售的这些天价家具,并不像它们宣布称的那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所用的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高密板。经过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陷入“欺诈门”的达芬奇公司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在7月13日,达芬奇家居召开了旨在说明情况、撇清自身嫌疑的新闻发布会,然而其总经理潘庄秀华却让这次发布会变成了一场混乱的个人秀。这原本是达芬奇家居挽回局面的一个好机会,但结果却非常不成功。准备仓促、缺乏系统的新闻公关考虑,现场出现冷场和尴尬,更重要的是,面对媒体的质疑,达芬奇家居一直搪塞避而不答,却一个劲地诉说自己的创业史。这与一个号称国际家居奢侈品牌的企业形象完全不符。这次新闻发布会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公关:你跟她讲欺诈,她跟你讲创业;你跟她讲赔偿,她跟你讲慈善,你跟她吹胡子,她跟你飙眼泪。但是市场不相信眼泪,消费者不接受被蒙骗。

既然被揪出了问题,作为商家的达芬奇家居,就应该重点考虑,如何给消费者一个确切的回复和补偿措施,让消费者和媒体,重新建立对其的信赖。

危机公关最忌讳的就是企业自说自话,媒体参加记者发布会是为了了解更多的事实,而不是听企业哭诉。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正面新闻,企业应该多向媒体传达这些信息,当然,对于处于危机之中的达芬奇家居来说,勇于承认错误应是最大的正面新闻。

面对危机,召开新闻发布会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防范可能会后在媒体上出现不利报道的预案。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见面会是公司处理危机事件时的重要渠道和对外沟通方式。坦诚面对和开放沟通自然是首要态度,但实事求是不等于不讲究沟通技术,这时前期沟通和考虑周到很重要。对于在会上就可能出现一些敏感的甚至对企业不利的问题,公司公关人员需要事先考虑到那些敏感问题,并准备好合理的答案,使现场的应答者如公司领导和新闻发言人等事先心中有数,避免出错,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因信息通道不畅的原因事后出现负面报道的情况。比如:“产品降价是否意味着质量降低”,可以从产品降价的直接原因是公司快速发展的规模效应而使成本降低,资产重组所带来的间接成本下降,公司回馈消费者的降价行为等等,并提供可能的数据和使用结果来进一步说明产品质量并没有下降;比如经常遇到的“公司裁员问题”,可以从公司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不利于公司发展的成本角度,或者说明“公司出于战略发展的需要,与部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在所难免,同时公司正组织这些员工培训和学习,帮助他们寻找新就业岗位等等来化不利为有利。做新闻发布会得事先从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并预先到可能的情况,尽可能从正、反各方面去思考和准备各种问题及答案,提炼要点,使相关人员在答记者问时能从容不迫。

2、当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涉及因竞争对手或者该重大事件过于敏感并必须避免恶意误读而引发社会问题时,需要做好邀请记者的筛选工作及发布会现场的“保卫”工作,比如不邀请只关注反面报道的个别记者,谢绝那些不请自来的陌生记者或者不明身份的陌访者。对于有些敏感事件,媒体总是趋之若鹜,但现在媒体界也存在良莠不齐,职业道德标准有高下之分的现象。有些记者会唯恐天下不乱,甚至出于某种动机或者商业竞争目的驱使而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和报道事件,这种情况也越来越被企业所关心和担忧,于是对记者的“选择性拒绝”也成为办新闻发布会的工作之一。

3、有些目标媒体在当地无记者站或者常驻人员,可能会涉及远道而来的外地记者,既然邀请了,人家来一趟不容易,一定要注意给予对方充分尊重和重视,最好能安排专人接待,在细节方面比如前期接待、沟通交流和事后欢送等等照顾到,因为外地记者毕竟不会象本地记者一样常联系常沟通,所以最忌讳把别人冷落一旁。

4、一视同仁的原则。到场的记者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的,主流还是非主流媒体的,新手还是资深记者,要做到一视同仁,最起码在现场的礼节如态度上不要厚此薄彼,不要因对方是小报或者月刊杂志记者而有所偏颇,如果自己招呼不过来,可以安排相应的同事照应到,尊重别人的结果往往会是得到很好的回报。

5、对于危机处理的发布会,如果能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人员如当地行业的主管部门领导、行业协会领导甚至政府部门领导前来,再好不过,请他们现身说法。第三方客观公正的角色和特有的权威性都有利于为外界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声音。

总结:

在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扩散,其负面作用可想而知。稍有不慎,会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危及生存。新闻发布会之所以能在危机公关中“大显身手”,主要是因为企业所面临的重大危机、事故和灾难往往会发展成为公共事件,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将受到公众的审视。这时如果能巧妙通过媒体传达足够多的、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就可能逐步谈化、直至化解危机;而如果无法尽快通过媒体“洗刷”自己,甚至还产生了更多的负面报道以至于危机进一步爆发,这样的话企业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新闻危机公关 篇6

“姐,如果您婚姻家庭出现了什么危机,交给我们处理,肯定最后让您满意,我们这里有专业的律师、心理医生和私家侦探,可以里应外合帮您摆平所有婚姻问题……”通过手机上的广告短信,记者出于好奇联系上了这家“情感危机管理工作室”,对方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他们的业务,记者顺藤摸瓜进行了暗访。

据业内人士称,这个“灭小三”市场现在越来越大,很多女人为挽救家庭不计成本,一单生意动辄十万、几十万元,利润丰厚,年底更是迎来“旺季”。实际上,他们的业务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涉嫌犯罪。

里应外合,挽回家庭

电话联系之后,记者称“遭遇第三者希望提供帮助”。这家“情感危机管理工作室”负责人李先生约记者面谈,见面是在附近的一间写字楼里。不大的一间办公室,没有挂任何招牌,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某某调查中心”的金属牌。负责人小李不到30岁,外地口音,健谈。

他自称做过多年私家侦探,至今也保留着“调查中心”的牌子,“以前我们还做追债、商业调查,但是生意最好的还是婚姻家庭方面的,所以现在专门接这类业务,经验绝对丰富。”他坦言,“工作室”没有注册,“也没地方去注册,工商局没有这项业务分类,调查中心、私家侦探一直没合法身份,但是有需求就会存在,存在就是合理的。”小李侃侃而谈。

“年底是我们的业务旺季。”他道出其中奥妙:“因为年底是结婚或外出游玩的最佳时期,也是各地人群流动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生婚外情与出去偷情的人也最多,妻子最担心的也是年底老公的约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根据客人的需要,进行取证,帮客人做好老公的调查。”

记者提出“保护家庭赶走小三”的要求,小李连称“聪明的决定”,他表示,前几年,他们基本都是帮助做离婚的调查取证,一发现“小三”,很多妻子就坚决要离婚,双方闹得鱼死网破。“现在好多女人学聪明了,不动声色把小三赶走,老公什么都不知道,这时候要让他体会到老婆的好处,最终他才能心甘情愿回归家庭,夫妻关系反而比原来更好了。”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他把调查中心改成了“情感危机管理中心”。

针对记者的“危机”,小李表示,具体可以分三步走,一是找出“小三”,搞清楚她的姓名、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有无男友,和什么人交往密切等基本情况;二是调查老公和小三的交往程度、频率、关系,随时掌握二人的行踪动态;而第三步是关键性的,成败在此一举,“一方面我们会在您老公和小三之间制造矛盾和误会,促使他们分手,一方面我们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指点您,如何掌握老公的心态,讨得他的欢心。”

“上點手段” 窃听跟踪

可具体怎么实施呢?小李笑得有点诡秘:“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得上点手段,这就需要您的配合了。”他告诉记者,在家里千万别闹,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找个机会把老公的手机偷偷拿出来,“半个小时就行,千万别让他发现,我们给他的手机装个小软件,神不知鬼不觉,今后他的所有行动和想法都尽在掌握中。”

这个软件价格不菲,小李称,这项“手段”需付2万元。“不就是一个窃听软件吗,网上买还不到100元。”记者质疑。小李忙解释:“我们这个是专业设备,网上那些大多数都是骗人的,安上这个软件之后,所有的短信记录、通话记录都会自动生成文件,传到您的指定信箱里。”小李说,除了掌握老公和“小三”之间的隐秘,窃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您可以听到您老公对您真实的评价,到时候我们的心理医生会根据他的说法,具体指点您怎么做,才能让他愿意回家。”

记者暗访的多家类似机构,利用手机窃听基本是一种常规手段,只不过要价不一。另外一家“情感代理”称,不需要把手机拿出来,只要告诉他们手机号,他们复制一张SIM卡就可以窃听,一个月的费用是2000元,打出所有的通话和短信清单还需要每月再付1200元。

小李表示,此外,他们也会给“小三”上点手段,主要是跟踪、拍照,争取发现她的隐私和把柄,而这项工作要价8000元。“您放心,我们都很专业,一周左右就能把她查个底儿朝天,如果发现她有男朋友、有丈夫,或者干脆是个小姐,那这事就好办了。”

根据小李以往的经验,只要把这个信息巧妙透露给“小三”的男友或者丈夫,那男的一闹,客人老公不胜其烦,俩人的事基本就黄了。“小姐更好办了,我们假装知情人稍微提醒一下您老公,说要到单位告发他嫖娼,他肯定就不敢再找她了。”如果“小三”没有上述这些“把柄”可抓,小李称,他们也有办法,“不过您就需要多破费一点了。”

帅男设局, 10万元搞定小三

对付“小三”,小李称有一招“杀手锏”屡试不爽,不过要价比较高,“一口价,10万元。”他称这笔钱是为“重金聘请更专业的人做”。

小李口中的这个“更专业的人”据说是一个“女性杀手”,英俊潇洒,精通各种搭讪、泡妞的技巧,“为什么人家要价10万呢,主要做这个需要成本,起码一身行头都是名牌,出入怎么也得奔驰宝马,这才够范儿,装个富二代、官二代什么的,会更快打动对方。”这位“专业人士”需要做的就是假装机缘巧合认识这个“小三”,然后施展所有的功夫让那个女孩相信,神话一样的爱情要降临在自己身上。和做一个有妇之夫的“小三”相比,这个的诱惑力太大了。“这人从来没有失手过,女孩很快移情别恋,和他开始一段新恋情,您这边的家庭危机也就解除了。您这边一搞定,那边的‘白马王子’立刻消失,像空气一样不留痕迹,我敢保证,那个‘小三’一辈子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么做,会不会涉嫌违法啊?”记者听得瞠目结舌。“只要您自己不说,谁也不知道。如果您不放心,我们工作室还有专职的律师,您可以请他做顾问,保证帮您做到利益最大化。”小李指了指旁边一张桌子,称他们的专职律师今天不在,下次请律师跟记者直接见面。小李称,整个“感情危机处理”大概需要一个多月,如果动用“杀手锏”一共需要15万元左右,如果情况复杂,还可能再加钱。

记者暗访的多家类似机构,最便宜的要价两万元,称“查一万,拆一万。先付调查的1万元,什么时候拆散什么时候付剩下的1万,最后没拆成不要钱。”要价七八万元的比较多,小李的要价最高,招数也最“损”,他告诉记者,找他“办事”的多数不怎么在乎钱,很多一看就是官太太或者富婆。

专家说法:灭“小三”属病急乱投医

这些五花八门、路数繁多的“情感危机管理”真的能帮助一个家庭解除危机吗?律师、心理医生纷纷涉足其中,真的能给当事人提供有益的帮助吗?为此,记者咨询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门解决婚姻情感问题的心理专家表示,现在因为第三者问题导致的家庭危机确实越来越多,一些原配妻子痛苦无奈之下病急乱投医,种种“灭小三”、“拆小三”的公司也应运而生,“可我想提醒这些女人的是,第三者是灭不完的,如果你自己婚姻内部的问题不解决,灭掉这一个,还会有新的第三者出现。”

杜胜祥表示,他了解到一些朋友也涉足这项业务,“确实很挣钱,一笔就是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还会不择手段,动不动就威胁老公、威胁第三者。即使他们现在被迫断掉,也是治标不治本,一旦有机会,还会旧情复燃,或者干脆换了新人?

“如果有人请我帮她去灭小三,我会拒绝。作为心理咨询师,应有原则,我们没有权利去灭谁,只能建议当事人寻找自身的问题,从内部改善夫妻关系,度过危机。”专家坦言,第三者问题说白了就是“苍蝇不叮没缝的蛋”,通常是夫妻之间出了问题,第三者才会乘虚而入。“现在第三者确实越来越猖狂,我见过的一个还读过心理方面的书,特别懂得男人的心理,面对这样的第三者,越用威胁、拍死这种手段越坏事,最后必离无疑,妻子應该首先反省自己。”专家告诉记者,在他的当事人中,这种案例非常多,“大多数都是夫妻的沟通模式出现问题,我会指导当事人,如何改变自己,试着向对方表达,并且一直坚持做下去,很多貌似已经走到尽头的婚姻最后还是可以挽回的。”

律师说法:非法取证可能涉嫌犯罪

律师涉足“灭小三”业务是否真的能帮助当事人规避法律风险,争取最大利益呢?专家告诉记者:“律师可以联合调查公司对婚外情案件取证,但如果操作的时候采取了非法手段,当事人有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对于“情感危机管理”的种种手段,包括窃听、查把柄、威胁、设局,专家表示,这些已经涉嫌侵犯隐私权,甚至有可能构成勒索、诈骗等刑事犯罪,如果当事人知情的话,也构成了共同犯罪,“风险太大了!”

专家表示,很多女人选择这些公司和机构也是出于无奈,“她们没有人可以求助。对于调查婚外情这种事,律师的调查能力也有限,一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目前私人调查取证没有正规机构管,私家侦探、调查公司这么多年来一直处于一个灰色地带,法律不允许也不禁止,她们最后只能找这些人做。”

记者在暗访中还经常听到从业者之间相互“揭短”,小李说:“别看有些人要价低,但是拿了钱不办事,再找他根本找不到了,连个固定办公地点也没有。”在这种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当事人的利益,包括隐私根本无法得到保护。“我建议当事人解决这类问题最好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取证的时候注意不能用非法手段。”专家提醒说。

责编/彭艺珂

E-mail: pengke420@163.com

新闻危机公关 篇7

1 湘西旅游景区焦点事件内涵解读

焦点事件是指引起公众关注、为公众所知晓的事件。这里指代发生在湘西旅游景区内, 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关注, 成为问题的关键或引起争论、注意的集中点的事件。例如:2007年9月29日, 来自东北大庆一行33人的旅游团在凤凰民俗酒店财物被盗事件;2009年4月北京游客凤凰古城遭当地人敲诈;2013年9月7日, 游客在湘西永顺县芙蓉镇景区遭到保安和工作人员的谩骂和威胁等。由此看来, 湘西旅游景区中在事实上存在着一些引起社会公众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事件。

其中,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湘西凤凰古城, 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在湘西旅游景区中具有极大的代表性, 历年来湘西凤凰古城景区也多次发生游客被打事件。例如:2007年, 发生“11名女孩凤凰旅游惨遭殴打”事件;2008年, 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因交通事故, 在凤凰县交警队大院被当地青年殴打;2009年, 来自北京组团13人, 在凤凰廖家桥镇被人刻意制造车祸假象, 被数十个当地“地痞流氓”围打, 最后被敲诈9500元;2009年, 为了一块价值10元的仿玉手镯, 重庆游客骆思兵在凤凰古城遭遇到拳打脚踢, 两根肋骨被当地一摊贩及其同伙打断。

其中, “19名重庆游客凤凰被殴事件”一度成为问题争论的关键和注意力的集中点, 引起各大媒体报道和热议。该事件发生在2011年10月19日, 19名重庆游客在湘西凤凰古城旅游, 因一起超车事故, 游客与当地中巴司机发生冲突, 随后发生殴打事件。对于该事件的报道立即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热议, 舆论一片哗然。一时间, 凤凰旅游景区及其所在的湘西旅游地区成为了湘渝两地民众唇枪舌战的焦点。这起事件无疑给湘西旅游景区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凤凰古城公司负责人叶文智也公开表示:凤凰暴力事件, 让湖南旅游受伤。

2 湘西旅游景区焦点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不良影响

2.1 这类焦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首先, 外地游客对于湘西本地人形象的认识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受文献和影视等大众媒介作品的影响, 外地人已经对于湘西地区在心里打上了民风剽悍的烙印, 遇事遵从先入为主的负面的刻板印象。焦点事件爆发成为导火线, 促使负面报道和网民舆论一边倒的情况的形成;其次, 游客与当地人的矛盾激化。伴随湘西旅游景区的不断发展, 游客与当地人的矛盾激化难以避免。矛盾通过媒介报道, 引起广泛共鸣的蝴蝶效应, 致使个别矛盾演变成矛盾的普遍化, 焦点事件一触即发;第三, 游客自身综合素质的原因。游客自身综合素质会直接导致在旅游景区的游玩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的激发。矛盾和冲突通过微博、博客、贴吧、论坛等自媒体平台公布, 引起网民和受众热议, 使矛盾和冲突的程度加深, 质变成为焦点事件;第四, 信息的不透明处理。景区矛盾爆发后, 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媒体没有对此类事件进行及时、客观、全面、有效地新闻公开报道, 导致舆论导向的失衡, 衍生成为引起普遍重视的焦点事件;第五, 景区所在地各职能部门的处理行为失当。矛盾、冲突爆发后, 当地医院、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处理行为失当, 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和影响。相关职能部门在配合处理中行为的失当成为了受众指责的重要对象, 同时也是舆论问责的重要对象;第六, 景区管理制度还欠完善。不完善的景区管理制度, 未能有效协调好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激化游客与当地人的矛盾, 促使焦点事件爆发;第七, 景区管理人员与景区内外的生活居民的关系没有沟通、协调好。旅游业发展的同时, 没有沟通和协调好当地人和景区之间的关系,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没有兼顾景区内外生活居民的发展, 地区发展的不协调激化了矛盾的产生;第八, 受大众传播环境“培养”效果的影响。一方面, 报刊、书籍、电视等大众媒介中充斥着关于“湘西土匪”及其暴力成性的描述对于其受众利用暴力处事具有“诱发效果”。另一方面, 大众媒介中充斥着湘西地区暴力内容会增大人们对湘西现实社会环境威胁程度 (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 的判断, 受众对于这类媒介内容接触量越大, 对于湘西的社会不安感就越强。因此, 当一些细微的口角之争发生时, 这种不安感会迅速夸大其威胁程度, 将其推波助澜到暴力事件的层面, 并通过大众媒介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第九, 媒体报道中马太效应加剧化, 使一般景区矛盾升级成为暴力事件。媒体在报道“重庆游客凤凰被殴”事件过程中, 由于马太效应产生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使受众心中普遍产生打人者凶手越凶、被打者弱者越弱的印象, 促使舆论一边倒倾向受害者重庆游客一方。相反, 对于打人者则将其推向问责对象的顶端, 最终使事情演变成影响广泛、受关注程度高、引起公众热议的焦点事件。

2.2 这类焦点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上述一系列焦点事件的爆发直接影响到了湘西旅游景区的经营秩序, 扰乱了景区的正常运营, 引起游客和生活居民的心理不安。没有到过凤凰古城的游客会因为关于“重庆游客凤凰被打”的新闻和微博、网络论坛上对于“湘西土匪”的描述及批评而对该旅游景区产生畏惧感。人们对湘西旅游景区产生刻板印象之后的直接影响是游客量减少, 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湘西旅游景区失去了游客, 景区内的大小商贩失去了消费者, 也就直接打击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与产业经济。经济疲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也是这次事件的不良影响之一。

这些年来, 湘西旅游景区树立的风景秀丽, 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形象在焦点事件发生后大打折扣, 提起湘西人民首先想到的不再是淳朴直率, 而是一言不合就有大打出手的可能, 缺乏利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的观念和能力的人民形象。加之议程设置加深了人们对于“湘西土匪”的刻板印象。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湘西旅游景区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长久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在这一系列焦点事件中被打破, 人们对湘西旅游景区的旅游产业质量产生质疑。另外, 受蝴蝶效应的影响, 焦点事件导致人们对湘西个别旅游景区的不良印象, 会影响到湘西其他的旅游景区, 从而使人们在整体上对湘西旅游景区作出负面评价。

3 湘西旅游景区焦点事件的新闻危机公关策略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 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新闻危机公关是指以新闻传播理论为支撑, 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 来取得良好的传播社会效果, 最终达到为机构或企业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的目的。根据以上内涵分析, 我们在此为湘西旅游景点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对突发焦点事件提供如下合理、有效的新闻危机公关策略:

3.1 展开新闻调查

当焦点事件发生时, 景区负责人以及湘西旅游管理部门应在第一时间邀请新闻记者参与对焦点事件展开新闻调查。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发挥新闻监督职能,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做到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明晰事件的纠责对象。

3.2 召开新闻发布会, 及时澄清、还原事实, 明确处理方法

面对公众的高度关注, 景区负责人以及湘西旅游管理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 向公众澄清事实真相, 还原事实整体, 及时规避掉公众由于不实信息误导而产生对于湘西旅游景区的误解和负面印象, 明确提出在后续工作中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方法。

3.3 后续工作中加强深度报道

后续处理工作中要加强深度报道, 通过新闻媒介平台完整呈现事实发生过程、事件问责对象、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结果。例如在“19名游客凤凰被殴”事件中, 面对公众的五大追问:凶手是什么身份?此案该如何定性?目前抓了人没有?是否真有人掏枪?120收费6000元?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后续的深度报道中一一作出解答。

3.4 加强正面报道

搜集、呈现权威宣传传媒体对于湘西旅游景区的广泛正面报道。搜集权威媒体对于湘西旅游景区的广泛正面报道, 并将它们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 及时消除人们由于此次暴力事件而形成的对于湘西景区和人民的原始、野蛮的刻板印象。

3.5 加强典型报道

后续报道中需要对湘西旅游景区以及湘西景区的人物、风俗等进行典型报道。典型报道是一种以教育和启迪大众为新闻理念, 以代表性材料反映一般性现实的宣传报道样式。典型报道历来是新闻宣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新闻宣传媒体重要的舆论手段, 是新闻舆论发挥导向作用的重要标志。做好对湘西人物和风俗的典型报道, 对于引导关于湘西舆论导向具有重要作用。

3.6 加强管理公众品台

网络社交媒介管理人员通过微博发布微博新闻, 主动晒出“湘西旅游新闻小贴士”, 拉近湘西旅游景区与游客的心理距离。如针对“外出旅游,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问题, 可以晒出权威人士的宝贵意见, 如重庆森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贺天强认为, 游客应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 尽量避免口舌之争挑起的冲突;若遇到矛盾冲突应立即拨打110;冲突中游客应注意取证, 用手机、相机等把事情经过记录下来, 还应该寻找更多的目击证人。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让游客倍感温馨, 对湘西旅游景区留下满意的印象。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张宁.媒介社会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

电视新闻危机报道研究 篇8

一、危机与政府危机公关需要电视新闻报道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辞海的说法, 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 包括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等等。突发事件专家也称之为危机, 各个国家都针对突发事件制定了应急措施, 电视新闻媒体也都制定了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突发事件与公众安全息息相关, 党政部门处理突发事件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始终以公众生产、生活、安全作为处理突发事件的前提。党政部门要清醒认识到, 人民是执政之基, 党政部门是为人民服务的, 要以人为本, 只有站在人民的角度处理突发事件, 才能正确解决突发事件, 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 才是正确的处理问题方式。

二、电视新闻危机报道的举措

发生突发事件后, 电视新闻机构能够及时启动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派遣记者到事发现场, 重新组织结构安排新闻报道时序, 对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全天候跟踪报道, 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让公众知晓突发事件的进展,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是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电视新闻等媒体要掌握主动权, 对突发事件要及时报道, 避免流言蜚语的传播。

突发事件通常涉及面广, 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往往需要新闻媒体高度介入, 国家政策也鼓励电视新闻等媒体透明、公正地报道突发事件, 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危害。突发事件多是由于自然灾害、社会危机造成的规模比较大的事件, 这种事件如果不能公开、正确地报道, 就会扩大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危害, 影响到危机的后期处理, 尤其是影响比较大的突发危机, 政府和新闻媒体都应该以公开、公正、公平的新闻报道作为处理危机的首选。新闻媒体介入危机报道, 可避免因谣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不安,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对突发事件的猜疑。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过程中, 要始终坚定报道的核心, 要以社会稳定作为报道的前提, 要真实报道, 不能道听途说, 要深入现场听取各方的想法和意见, 要报道有价值的突发事件。以2003年的“非典”疫情为例。疫情初期, 大家对“非典”认识不足, 电视新闻媒体介绍“非典”的危害及防治知识, 并及时报道疫情的真实情况, 使公众获得知情权, 在此基础上策划重点报道、连续报道, 则进一步增强了民众战胜“非典”的信心和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当“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 恢复信息平衡以及反映日常生活全面状况就显得更为重要, 2004年电视新闻媒体对于北京、安徽SARS疫情的报道更为理智, 既及时、公开、全面地报道了疫情的详情, 又没有铺天盖地地过度报道, 很好地掌控了舆论方向, 为疫情的及时有效控制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电视新闻危机报道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媒体既是强大的舆论工具, 同时也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电视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伴随大众传播的发展和普及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过程中, 一定要谨言慎行, 要查清楚来龙去脉后才能报道, 不能留给观众错误的信息, 造成社会的动荡。■

摘要:电视新闻危机报道研究是新时期电视新闻面临的重要课题, 电视新闻要从角度、深度等方面妥善处理危机报道, 让危机报道更加规范, 让社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电视新闻,危机报道

参考文献

[1]廖玲, 李明文.《危机事件的报道策略》[J].《写作》.2007 (23)

[2]刘茂华.《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角色定位》[J].新闻前哨.2009 (03)

[3]郭飞.《大众媒体与社会事件生成——两种文化与科学大战的比较视角》[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4]严三九, 王虎.《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与媒体报道策略分析——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报道为例》[J].《新闻记者》.2008 (06)

[5]甘恬, 卢艳.《在危机中抢占舆论引导高地——解析〈今日美国〉的一次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报道》[J].《新闻实践》.2007 (03)

[6]张宗鹭《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策略》[J].《青年记者》.2007 (16)

新闻稿是公关的痛 篇9

当人们不断谈论, 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没有一辆车, 世界上最大的酒店预定网络Airbnb不拥有一间房, 公关这个以创意创新为核心的产业, 早该革命了。

我参加了一个公关论坛, 大家讲到创新、颠覆, 说完了传播多元、渠道变革这些大话题后, 有人提出, 以后做活动, 能不能不发新闻稿, 革命吧。

叫好声一片, 感觉不是出于对革命的激情期待, 而是觉得写新闻稿这事太难太累, 不如甩掉算了。

过了一段时间, 我问当时特别激动的人:“你们做活动还发新闻稿吗?”大家都无奈地说:还发呢。

其实我们还是提了很多想法, 比如主旨信息用图片来表示、通过发言人来宣布、拍成视频传播, 但是说到底, 没有人觉得做公关、做活动可以没有主旨信息。

我承认, 新闻稿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里不讲那些常年做产品发布, 新闻稿已成套路, 公关公司照模板码出“全新推出”、“秉承传统”、“全球领先”、“卓尔不群”等关键词的那种新闻稿, 说的是我们对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新主张而反复斟酌纠结的新闻稿标题、导语、主旨信息和行文结构。

做公关的都说媒体老师难伺候, 为了一个报道, 给他打电话通报、见面沟通、安排行程、反复更改航班、应对食宿交通投诉等等, 把自己逼疯。其实, 深入到公关行业, 把你逼疯的不是事儿多的媒体老师, 而是看起来简单, 整天为了省事儿要把它革命掉的新闻稿。

我们承认所有行业都在革命, 做一个没有新闻稿的活动, 是不是可以比作“开一家不提供餐具的餐厅”?那么客人用什么吃饭?食物通过管道或者空气直接送进客人嘴里, 或者客人自带餐具?对于公关活动, 你可以不把主旨信息写出来, 找别的方法灌输给媒体, 可是, 记者的传播行为, 怎么能离开表达精准的文字?

你还可以说,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 不需要媒体了, 不用请媒体老师了, 好的内容, 自己会传播, 自媒体会传播。是啊, 不过, 这就像童话故事看多了, 觉得自己就是王子公主, 看别人热闹的社交媒体传播, 觉得自己的内容全世界都会关注一样不切实际。

童话看多了, 还是要回到现实;案例看多了, 还是要回到本职工作。我们固然有理想把每一次传播都变成经典, 但是经典不是一蹴而就, 人家用多少力气, 花多少钱, 用多长时间, 做成一个有实效能获奖的案例, 你拍拍脑袋就想做出来?

最近看到彭博社的一个视频采访, 亿万富翁、对冲基金经理保罗·图德·琼斯建议商界人士都要向新闻专业学生学习。他认为,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 管理决策者能够在读完前几段就弄清面临的问题极为重要, 这意味着最宝贵的效率。

希望有更多的保罗·琼斯站出来替我们说话, 希望写好新闻稿这件事不仅是公关躲不开的基本功, 更是我们建立有效领导力的核心要素。

新闻稿又重要又难, 第一难在是否能够抓住企业与公众的利益相交点;第二难在公关人认定的传播角度是否能得到企业老板的认可;第三难在标题、导语和内文的表述是否观点鲜明, 文字清新, 流畅不落俗。

所以公关公司现在还能为一篇新闻稿收那么多钱, 所以公关公司为什么痛恨企业采购部——写一篇新闻稿, 码1500字, 你凭什么收1000美金?

我从来不觉得创意可以用字数来衡量, 好文一字千金, 俗字一钱不值。收费的事让采购部去谈, 我们要做的是把新闻稿这门手艺磨练得更精, 为企业、读者、媒体老师带来更大的价值。

新闻危机公关 篇10

随着中国社会矛盾激化, 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大学校园也不可避免卷入其中。2009年, 群体性事件作为新词被收入中共《党的建设辞典》之中。2012年,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引导能力,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013年是世界大数据元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在中国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 微博、微信、SNS等形态成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途径, 它们裂变性地扩散信息的特征往往为谣言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进而混淆了视听, 掩盖了真相, 为高校管理者开展新闻危机公关工作带来了不少机遇和挑战。

本文试图以“第三人效应”理论为研究切入点, 探索大学生的认知偏差, 尝试打通认知与后续行为之间的联系, 为高校管理者开展新闻危机公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二、“第三人效应”框架

1983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发表了《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 这是最早提出“第三人效应”的理论。他认为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 (对其他人) 上的影响与个人层面 (对我) 上的影响大相径庭, 前者的影响要比后者大。该理论指受众倾向于过高估计 (overestimate)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人 (others) 在态度与行为方面的影响。具体地说, 就是那些接触到劝服传播信息 (无论信息是否具有劝服意图) 的受众, 将会预期此劝服信息对其他受众的影响大于此信息对自己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受众为了评价和证实自身的能力和观点, 他人往往成为基本的参考点。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认知判断的结果是影响个体和群体后续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

通过剖析, “第三人效果”理论既包括认知层面也包括行为层面。在认知层面上来说, 受众认为媒介传播的信息对“第三人”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自身的影响;在行为层面上, 一旦当认知产生偏差以后, 受众将通过后续行为来弥补这种认知上的差异, 这成为他们采取群体后续行为决策的依据, 其中较为常见的表现是支持限制媒体。

当高校遭遇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之时, 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在认知层面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甚至认为经媒体传播的信息对“第三人”的影响绝对会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于是不少大学生处于围观者位置关注事态发展。如果认知不是朝着自己想象的方向发展, 即获取的信息与事件发展趋势出现了偏差, 他们将采取后续的行为来填补这个信息沟壑, 最大可能就是支持限制媒体, 这就为高校的新闻危机公关直接带来了挑战。因此,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第三人效果”理论, 并努力利用该理论为新闻危机公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采取正确的新闻危机管理策略

澳大利亚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 (Robert J.Heath) 将媒体的作用概括为:提供信息, 指导公众在不同的危机情境中行动;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危机发生时警示公众;为危机管理者提供信息, 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情绪, 可以理解和分析较大的危机;提供有关做什么、去哪里、联系谁及采取什么措施的信息, 以控制并解决危机。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无论是第一种形态还是第二种形态, 它们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一旦与社会预期不合, 即会造成谣言和恐慌, 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负面效果。因此, 为了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 作为高校管理者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透彻研究“第三人效应”理论, 利用大学生传播心理路径和规律, 从信息平衡和预期控制入手, 采取正确的新闻危机管理策略, 降低大学生的恐慌心理预期, 最终化解矛盾和争端。

(一) 建立专门机构, 提供组织保障

每所高校要防患于未然, 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新闻危机公关的应急预案中要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保障常态协调运作、规范新闻发布流程, 这种新闻危机公关组织机制是保障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处置快速、高效的重要条件, 它既可以防止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扯皮推诿, 也可以把握危机处置的最好时机, 顺利贯彻落实各项措施。

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新闻危机公关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它要组建作为常设机构的领导小组, 制订应急预案和方案, 收集相关的舆情信息, 仔细分析大学生的传播心理, 研究大学生心理传播的路径和规律, 认真负责新闻发布、信息监控、综合协调等与新闻危机公关有关的各项工作, 确保对群体性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

(二) 提高高校管理者新闻危机管理的素养

一般来说,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矛头直指高校管理者, 这里的高校管理者不单是指高校管理的“一把手”, 还包括站在学生一线的学工队伍和教学管理人员。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部门, 要将相关的高校管理人员纳入其中, 建立新闻发言人和联系人制度, 便于随时联系。各单位和部门在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中, 要注意搜集有关突发性事件信息, 做到有新闻发言人, 有协调组织人、有现场指挥人、有稿件审核人等。尤其是要建立教育引导机制, 在平日工作中, 要做好培训和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高校管理者的新闻媒介素养和新闻发布水平。最为关键的是要根据大学生传播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大学生传播群体性事件相关信息初期, 心理状态不太稳定, 高校管理者要深入一线, 了解事态发展状态, 掌握学生传播心理, 尤其是能找到舆论意见领袖为最佳, 尽可能发布权威的信息, 第一时间扫除学生继续进行传播负面消息的障碍;当群体性事件爆发后, 大学生的传播心理有恐慌有从众, 传播心理不够坚定, 此时高校管理者不仅要继续提高官方权威新闻信息, 还要对群体性事件处置最新情况以及涉事方处理结果公布于众, 对参与群体不能横加指责或者谩骂嘲笑;当群体性事件得以解决后, 对大学生的心理情绪要加以安抚, 不间断公布后续信息, 突破“第三人效应”的框架, 压缩大学生对参照群体未来行为的预期, 降低他们的紧张感与焦虑感, 让权威的官方信息填平“自我”和“他人”心理期望。

值得注意的是, 新闻发言人的培养是该机制中的重头戏。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认为:“懂得新闻发布的技巧非常重要, 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表达要生动鲜活、简洁明快, 少讲官话、空话和套话, 所讲的话要让记者记得住。善于运用技巧, 让组织的声音通过媒体传达给受众, 这是更好地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

(三) 分析研判舆情,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 降低大学生对他人行为的预期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 留给高校管理者的冷静思考和反应的时间不够充分, 要想搜集和分析研判到准确的舆情, 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舆情搜集渠道。高校要建立基层、网络、媒体三个角度的舆情搜集渠道, 在二级单位设置信息员和信息直报点, 强化新闻网站、官方开设的自媒体的舆情监测功能, 对于主流媒体刊登的信息也要列入搜集范围。二是打通信息沟通渠道。高校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 要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打通信息联系渠道。三是分析研判舆情, 把握舆情状态。深入分析搜集的舆情信息, 研判舆情状态, 采取正面引导和负面堵截相结合的手段开展新闻危机公关工作。四是需要研究制定网络编辑进入准则, 提高网络编辑进入门槛, 使从业者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知识, 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 讲求报道原则, 遵守职业道德, 真正担负起职业传媒人的责任和义务, 维护网络环境的良性发展。

作为高校的管理者, 要充分利用官方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橱窗、广播等校园媒体,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的官方信息, 这样有助于规制大学生群体的预期心理, 降低恐慌情绪, 越不清晰的信息导致的社会焦虑程度越高, 只有当准确权威的信息刊登出来之后, 大学生对其他人行为的预期才会降低, 谣言的传播才会慢慢终止。比如食材安全问题, 要迅速及时地在社会主流媒体、校园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校内外媒体上公布食材的审查程序、审查结果、制作流程等信息, 如果食材安全确实出现问题, 那么问题来源、问题处置、安全保障等信息也需要及时公布, 减少大学生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认知偏差和心理焦虑, 降低因回应模糊而造成的对其他人行为的过高预期, 阻止谣言向恐慌行为的转化。

迈克尔·里杰斯特说:“即使危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你也不会因过于谨慎而受到批评, 而只会因此获得人们的称赞和同情;反过来说, 如果你的措施不得力以致难以应付危机, 你则会被斥责为不负责任, 缺乏敏感, 笨头笨脑, 只知道挣钱而利令智昏。”

因此, 高校要对内加强凝聚力和对外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新闻危机公关工作是不能一蹴而就之事, 它是一个大系统工程, 这需要高校管理者高度重视, 采取正确的新闻危机管理策略, 促进事态朝着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Davison, w.p. (1983)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7, 1~15.

[2]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 (译) .中信出版社, 2004.

[3]陈伟.我们所期待的新闻发言人[J].新闻与写作, 2005 (5) .

[4]吴猛.浅析我国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与治理[J].传播与版权, 2013 (6) .

新闻危机公关 篇11

摘要:当下新闻媒体的角色存在着自身的冲突,其社会责任往往和经济利益相冲撞,报道对象涉及的社会伦理和新闻本身的客观性、真实性相矛盾,这一切都在考验着新闻媒体的报道原则、职业道德水平。这样的矛盾在自杀事件报道当中尤为凸显,媒体应当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在业务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自杀报道;新闻伦理;人文关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自杀问题成为现代性问题的一个反映,也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议题。新闻追求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的特点使得媒体对自杀事件格外偏好,媒体对自杀的再现成为新闻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把关人”、“嘹望者”,出于其求新、求异的天性必然会对这一反常的现象予以关注,并对之进行有目的的报道。当自杀事件的背后往往折射出某种社会危机或是矛盾冲突,大众媒体有传播信息、报道事实、追问真相的责任,但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秉承人文关怀的新闻伦理。

相比较于西方的报道,我国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大篇幅的事件性报道上,长于详尽叙述自杀的细节,而且较少做深层次的原因挖掘,对当事人的心理、情感、人际交往的关注度在一篇报道中所占比例较小,报道存在比较大的煽情要素。从歌手陈琳的自杀报道,到富士康跳楼报道,媒体在自杀事件的报道中经常容易引发争议。

在社会学领域,对“传染性自杀”的研究里,最广为人知的理论是所谓的“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名字源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该作品出版后,模仿书中主人公的自杀在欧洲多国出现。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斯(Dave Phillips)最早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在语言传播的作用下,自我摧毁的行为会在人类中产生模仿效应。自杀新闻报道量与随之而来的自杀事件数量成正比,自杀者为名人、自杀新闻的曝光量越高,其诱导效应越明显。随着现代意义的媒介和信息革命,伴随着出版和媒体的普及,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以外,更多引发自杀的因素将通过各种更便捷的途径被传播。新媒体崛起后,发生的连环自杀事件和即将发生连环自杀事件的可能性都在增加。

一、目前我国媒体在自杀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细节过度披露

在自杀报道中,许多媒体为追求生动性,将自杀者的遗书、自杀准备细节、自杀地点等信息详细披露。在中南大学研究生跳楼事件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报道失当问题。研究证明,刊出自杀者的生前照片、遗书、自杀地点、现场照片等对自杀高危人群有极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另一方面,对细节的过度披露有可能侵犯到自杀者的隐私权,容易对自杀者亲人造成二次伤害。

(二)渲染式、耸动式的报道方式

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以耸动式、渲染式的标题和语言报道自杀事件,采用耸人听闻、煽情的标题吸引眼球,如《万米高空割喉——揭开百万富翁自杀幕后新闻》、《富士康自杀倒计时》、《痴心男痛情断跳江表白》《夫妻被追债双双自杀老公上吊老婆喝药》、《妻子挨打索要“对不起”丈夫竟举刀自杀》等等。

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把这些悲剧新闻“闹剧化”甚至“娱乐化”处理,一再刺激、挑逗大众的“窥视欲”。有些媒体甚至对某地冠以“自杀圣地”的称号、在标题中使用“自杀魔咒”等字眼。

(三)止步于事件性描述,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缺乏对危机干预机构、危机救助措施的报道。[1]好的新闻报道除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事件外,还应该引起受众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然而大部分的自杀报道聚焦于自杀过程,对自杀事件的呈现停留在事件本身的冲突性、异常性上,止步于事件性描述。既没有聚焦于自杀事件背后折射的社会问题,也没有从自杀干预的角度对公众进行预防自杀教育。

二、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方式

媒体应该对自杀事件进行报道,但必须时刻谨记的是敬畏生命,思考怎样报道才能把带来的危害减至最小。媒体应主动地进行反思并警醒,怎样在报道的中把可能带来的危害减至最小,将正面价值发挥至最大。

(一)报道技术:图文视频使用当谨慎

记者在报道时应该参阅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自杀预防手册,还原事件的事实,但应淡化“自杀”的效应。首先,要谨慎设置标题,尽量避免使用“自杀”一词,以及详细描述自杀的方法和地点,杜绝模仿。其次,使用自杀的照片或现场视频时要慎重,尤其是当这些照片或视频会让受众清楚看到自杀的地点或方法时。另外,除非得到自杀死者家属的许可,否则不要刊发死者照片,也不要将其放在显著位置。同时报道名人自杀时要格外小心,因公众人物往往有其粉丝人群,容易造成消极影响。

(二)报道操作:注重对死者家属和求助机制报道的平衡

对自杀事件本身的报道不是全部,在实际操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避免让有潜在自杀倾向的人选择自杀,因此对自杀者的亲属进行深度访谈,强调自杀对其亲属心理方面的伤害很重要。当然采访家属时也要谨慎,要尊重隐私,也要注意其脆弱的心情。而这些无疑是能给自杀者最有力的生的牵挂。同时,要应尽量指出自杀者实际有很多其他可以选择的途径,自杀不是唯一出路,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无论何时何地,自杀报道的后面都应尽可能附上求助信息,包括心理健康热线、援助机构等。

(三)报道深度:对事实挖掘工作要深入

在自杀消息来源的选择上,媒体常依靠缺乏自杀预防与干预知识的警方、自杀者的家人和朋友,这就造成媒体只能采集到有关自杀过程和结果等表层事实,以及他们对自杀原因粗浅的、常识性的推测,这往往与自杀的真正原因相距甚远。因此媒体在采写过程中应及时请教、咨询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自杀研究方面的专家,对自杀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挖掘导致自杀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复杂原因。

(四)报道理念:构建健康传播议题

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应该注意从精神健康传播角度进行议题构建,主动引入自杀干预知识,尤其是在报道名人自杀和连续性自杀事件等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事件时,应当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在公众与专业心理危机干预组织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在议题建构方面,从“自杀事件”引向“自杀问题”。不渲染、炒作自杀个案,谨慎报道理性剖析,以启迪受众、尊重生命。

媒体应当组织整合各方面社会资源,重视、采用多种信息来源,凝聚、传递专业组织的力量。如果仅采访自杀者的亲朋好友、警方,则获知的是事件表面信息,议题狭窄且影响力有限。如果重视、咨询包括心理学、精神医学、社会学等等在内的专家、专业心理危机干预组织,则媒体可能在这些专业人士、机构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有利于组织、启迪公众对自杀背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注释】

[1]路鹏程.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个精神健康传播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3):31-41.

新闻危机公关 篇12

如今,业内很多人反映干公关不再仅仅是每月花费多少钱来执行媒体传播计划,让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为我们做宣传,“赢得媒体关注” 的外延不断扩大,品牌提高曝光度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行业记者和博主在Twitter分享的消息对品牌推广可以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企业甚至可以直接利用数字媒体的传播组合,驱动更多消费者到线上或者线下终端产生消费行为。

在这种环境下,公关人不得不重新定义传播内容的新闻价值,那些在公关人看来缺乏“新闻价值”、 无法用于主流媒体宣传的内容,或许仍能吸引受众关注,在制作及传播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公关人需要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具体有以下四 个关键点。

碎片化信息

有价值的观点、技巧、建议等都是可利用的传播素材,可以巧妙地将这些五花八门的零散信息或内容编纂成有用的白皮书、博客或深度文章,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记住,内容为王,要创作优质的内容, 致力于增加价值和创造值得分享的推送。

企业内部数据

对记者和博主而言,来自企业内部的调查数据及市场趋势报告具有巨大价值。同时,他们对与调查结果有关的内部评论也颇感兴趣。 如果企业能够有效收集这些数据, 分析他们,并将之转换成有意义和可操作的见解——然后利用它们讲述一个引人入胜、切实可行的“故事”,这样数据才有价值。

无独有偶,博然思维集团发布的第五次全球投资者调查报告中也曾提及,约76% 的受访者认为来自企业的一手数据信息在投资决策中起主导作用。尽管数字媒体继续保持强大的影响力,但投资者和分析师还是更重视企业一手数据信息。从2009年到2015年,来自企业的一手数据一直备最受投资者青睐,位列所有信息源第一位。

最近一份来自经济学人智库的研究显示,商业领袖们正考虑为市场营销和预测分析建立一个数据战略,并将此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信息图和视频

将数据、文字信息转化为更直观的可视化形式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最优途径之一。IDC数据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传播中,使用图片将提升15% 的转发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图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来吸引受众。这几年发布的新闻稿中,也能看到这种趋势。小到一篇新闻稿,大到一场线下活动,利用多媒体来增加传播效果的例子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在北美国际车展期间,某大型汽车制造商发布了多媒体新闻稿,插入了新上市车型图片和视频资料。该公关团队还公布了详细的卫星直播时间表及展会现场的媒体采访内容。他们的首要目标是为那些无法亲身赶赴车展的车迷朋友带来不逊于车展现场的精彩体验。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这篇多媒体新闻稿,品牌信息也占据了各大新闻版块头条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曝光率。

内部专家观点

《引爆点》一书的作者、著名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将拥有专业知识的影响者称为“内行”:影响力不仅取决于粉丝数量,专业知识、信誉同样也非常重要。

从对产品或服务的熟悉度及专业度来讲,来自企业内部的专家无疑更有发言权,其拥有值得信赖的专业洞察和对业务更为详实的了解,因此,往往也是记者和博主谈论和引用率较高的信息源。

公关人可利用以下几个内部资源挖掘传播素材:通过市场营销团队从大大小小的数据中提取有实际价值的讯息,以多种方式来运用数据——比如告知组织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或者能将人物与营销渠道和接触点匹配, 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并获得竞争优势;可以让业内专家提供资深行业看法和观点;一线团队分享新产品、 新技术讯息,这类企业传播内容记者往往很兴趣;此外, 通过客户引言侧面证明企业价值及可信赖度;也可让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举个例子:美国的多家大型零售商出现严重的信用卡违约行为后,负责调查信用卡诈骗事件的公司Secure State在其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由内部专家撰写的关于事件调查的博文。虽然很多公关人员认为此类内容不具有新闻价值,但信息的公布提升了Secure State的业界影响力,并最终为其带来可观的销售线索。

上一篇:医院营养食堂下一篇:激发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