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方案评价

2024-10-23

规划方案评价(精选12篇)

规划方案评价 篇1

1 引言

电力是我国社会经济与发展的重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电力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对电力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也在相应提升, 电网的改建以及扩建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要使得电网的建设可以迎合社会的进步及其自身发展的需求, 就一定要选择科学的规划方案, 所以, 电网规划方案的经济性评价是电网建设之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未来电网与已有电网的继承关系, 所以未来电网是可以预测的, 网架方案可以利用仿真来模拟, 进而获得理论方面的仿真数据。这也给电网规划的评价带来了有效的数据根据。

2 电网规划经济性评价的研究思路

城市电网规划方案的判别结论可能随着建设资金的充足程度而变化, 所以首先应该结合建设资金的限制状况与待评价方案的数目, 把城市的电网规划方案的经济性评价划分成多种类型:在开展不同类型的经济型评价的时候, 把影响电网主要网架经济评价的重点因素归纳为:财务评价因素、国民经济评价因素以及技术评价因素等多个方面, 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更深一步创建可以更好反映电网规划方案特征的标准体系, 最后采取AHP综合评价对该方案评价的经济技术指标开展整体上的决策, 一次得到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整体结论。评价流程与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3 当今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存在的缺陷

由于当今一直推崇的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研究都是将项目投资决策分析作为整体思路, 电网规划通常都采用项目建设评估的传统方式, 没有从整体上考虑电网规划自身的特征, 因此与别的领域的技术经济评价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导致电网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当中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当今的电网规划通常都是大略的计算下在电网建设当中所用到的各种设施的价格, 然后结合对设备的总体投资来校对不同方案的经济性, 该种方式太过于简略。

技术经济评价应该对投入与产出都具备比较精准的估算, 但是当今很多都把研究目标聚集在电网建设的投入之上, 然而在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产出方面的研究却却比较少, 导致在产出方面的认识比较落后。

在技术投资评价当中, 缺乏对于方案的敏感性分析与风险分析。电网规划方案的经济性受到了许多不同因素的干扰, 应用简便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选取电网规划方案, 在一开始建设的时候或许是最佳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 将很有可能会由于当时所选取的条件与数据在建设之后发生变更, 导致当初最佳的电网规划方案在建设结束之后, 并不会成为最佳的, 引起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投资估算由于时间段的选取问题, 精准度较低。例如, 没有能够计算到长久的运维费用, 没有很好地根据电力项目的运行周期与建设, 很好的确定研究的时间段, 使得计算研究的周期选取不恰当, 进而影响到了分析的结果。

4 评价指标的选取

4.1 项目财务指标

电网建设是一种盈利性的项目, 最重要的评价方面就是财务指标。以下选择了三种不同角度的财务指标开展评价:

4.1.1 净现值

净现值是把电力投资项目全部寿命期限之内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相关的基准收益率折现成为现值的代数之和。

4.1.2 内部收益率

电力投资项目在全部的项目寿命期限之内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现值累加为零时候的折现率。净现值是零的时候, 内部的收益率就相当于基准收益率, 电力投资方案在这种利率之下到项目寿命期限末时候每年的净收益正好可以抵偿所有的外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是电力项目投资的关键依据, 在收益一定的时候, 收益获得的时间越早, 内部收益率也就越高, 相反, 内部收益率就会越低。

4.1.3 投资回收期

电力投资项目从建设的当天开始, 通过每年的净收益来偿还所有投资所耗费的时间。它是表现电力投资项目回收速度的关键指标, 是体现资金偿还速度快慢的一个指标。投资回收时间越久, 投资者对于将来所可以把握的信息就会越少, 项目的风险就会越大;投资回收时间短就说明投资者可以将资金尽早的回收再利用。

4.2 技术经济指标

4.2.1 单位新增资产的电量增量

这种指标指的是对于电网从开始阶段到规划执行完成的阶段当中单位新增加的投资所可以提供的供电量增加进行量化评价的指标。它等同于供电量增量与投资增量相除, 体现了投资的效率。

4.2.2 系统网损

电能通过电流的方式传导, 在不相同电压等级的网络转化当中均会出现功率损耗与电能损耗。电网当中损耗的电能占到网络首端总输出电能的百分率被称作是网损率。一般将整个电网的有功损耗视作网损指标, 它的高低是电力企业规划设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体现。

4.2.3 设备故障率

设备的利用率指的是在电网处于最大运行情况下的时候, 设备负载值跟设备额定负载容量的比值, 它体现的是设备是否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

4.2.4 电网可扩展度

这一指标用在评价电网结构是否可以结合将来电网发展的需求来完成灵活变化。电网结构包含电网的接线模式以及变电站的接线模式。一般来说, 电网的结构越简单, 利用改进电网结构来提升电网的供电性能就越容易实现。

4.3 可靠性指标

4.3.1 N-1校检

N-1校检是判别电力系统安全性能的一种准则, 又被称为单一故障安全准则。结合该准则, 电力系统的N个元件当中的任何一个独立元件在出现故障而被切掉之后, 不会引起其他线路过负荷跳闸而产生的用户停电, 不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不会产生电压崩溃等事故。

4.3.2 电压水平

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结果可以获得网络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进而获得研究系统的电压水平。结合电压水平比较解环前后各个节点的电压变化, 明确解环对于节点电压的影响, 同时很好的了解潮流分布的科学性, 得到解环方案的优势与劣势。

4.3.3 负载率

一般来说, 我们会将变压器负载以及线路负载两方面考虑在内。太高的负载率将会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5 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的选择

电网规划方案评价指的就是电网建设以前的评价, 要想全面地对于项目开展评估, 确保项目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就需要对全部可能的因素, 开展合理的评估与预测, 把评价人员的主观经验与客观的科学数据相互融合, 进而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5.1 主观赋权法

主管赋权法重点是评价人员结合本身的经验知识, 来开展评价, 确定权重的方式。选用该种方法得到的评价指标, 它的重要程度均会跟群众的认知相符合, 但是该种方法具备评价人员的主观意识以及随意性, 使得评价结果受到了影响。

5.2 客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重点是结合每个评价指标自身所具有的有关信息, 利用开展数学模型的计算, 对每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明确, 即使该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具备数学理论依据, 但是实践性较差, 有的时候得到的指标权重跟实际的重要程度不相符合。

5.3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属于主观赋权法当中的一种, 其根本就是将一个问题分成多个小问题, 然后将这些小问题结合一定的关系开展分组, 最终创建出递接的层次结构;利用两个互相比较的方法, 可以确定每个因素之间的重要因素, 再跟评价人员的经验相互组合,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的把人的思维方式体现出来。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核心就是创建判断矩阵, 把这两个单位进行比较, 然后计算出矩阵当中的值, 最终获得权重指标。此外, 还需要校检判断矩阵能否具备满意的一致性, 只有具备满意的一致性才可以通过, 假如判断矩阵没有通过校检, 还应该进行重新的改进与计算。

5.4 熵值法

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当中的一种, 结合指标值具备的信息量多少, 来明确指标的权重。熵, 是在信息论当中测度系统不确定性的指标所使用的。信息量比较大的, 不确定性就会小, 熵值也就会变小;反之, 信息量比较少的, 不确定性将会大, 熵值也会变大。该种方法是利用熵值来更好的确定指标权重, 利用数学计算来得到指标熵值, 最终确定权重。

6 结语

综上所述, 怎样选取良好的、科学的电网规划方案, 进而合理安排电网的建设计划, 防止浪费投资, 完成电网的经济稳定运行与电网的投入产出合理配置, 这就是电网规划行业当中寻求的目标, 就是选取一种良好的电网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评价方法, 来补偿现如今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缺漏, 整体应用多种评价方法, 让评价的结果更加完整与全面, 更加具备现实意义, 更加具备客观性, 给我国的电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 电力负荷也在不断增加, 电网建设的各种问题不断出现, 制定出具备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电网规划方案, 科学开展电网建设, 已经成为了现如今工作的核心。我们应该结合各个方面考虑电网的规划方案, 比如技术经济、财务效益和可靠性等等, 创建一个具备实用性与可行性的电网规划评价标准体系。

关键词: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凤霞.基于夹角度量法的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估[J].广东电力, 2015 (07) :39~40.

[2]顾洁, 秦玥, 包海龙, 李学坤.基于熵权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规划动态综合评价[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5 (01) :29~30.

[3]蒋鹏, 顾洁, 楼晓东.电网规划技术经济评价方案研究[J].华东电力, 2015 (1) :68~69.

规划方案评价 篇2

一、城镇系统计划计划的归纳评论重点1,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计划内容是否齐备,文字、图纸效果是否标准。2。是否相符国度国民经济进展规划、区域计划对城镇进展的战略请求。3。城市化水准及城镇进展规模预料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相符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4。城镇系统宗旨是否有有益出产力进展。5。城镇系统的计划产业构造空间格局是否相宜。6。中央镇录取是否过多,万一不多,录取是否准确,位子是否妥帖。7。城镇化水准预料是否过高,是否展现“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表象,即各市、镇的人口之和大于总人口。8。交通组织是否在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寻求环路是否必需;高速公路出口预留是否妥帖;路网与城镇进展是否能有机联络;有些公路的修整是否需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等。9。根基装备和社会效劳装备格局是否在理:如市郊的镇或邻接很近的镇都建了水厂,形成挥霍;污水解决厂是否多镇分享,位子是否妥帖(有无对本区域外的下游城市形成污染);变电站位子是否贴切,效力半径是否有理;教导文体医疗设备格局是否妥当,效力半径是否在理。是否充足斟酌了约束因素:如题面文字上说该区域水资源缺少,但把城市规模却计划的很大;对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祸是否做了避让;是否思忖了防洪问题;是否有不思考门槛限制因素而要盲目进展的问题,巨型创建项目格局是否有极不科学的因素:如污染、扰民,给今后进展构成阻碍;位子不对;有灾难隐患;有在丘陵或荒山选址的也许,但却过多的挪用大致农田。10。与周边地区的牵涉解决是否妥帖:有无“以邻为壑”的问题;有无道路不连接的问题;是否致意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在生态捍卫区内计划安排巨型创建项目;海岸线的运用和分摊是否在理(若该地区靠海的话),近海海域是否取得保卫;其余大方爱护区、景致胜景区、国度森林公园等但凡在图面上展现的都要惹起警觉,看其是否受到侵犯。

二、城镇系统计划计划评论时应留神的问题:1。周密审题后剖析其考点。2。态度确定而不含糊。3。逻辑牵涉要清楚,先针对首要分歧,其次是次要冲突的评析。4。评析计划应着眼与计划的总体,防止盲人摸象。5。评析计划应从整体入手,其次对部分举行。6。计划中的长处应予以确定,不足之处不但要指出,还应尽也许的提出在理化倡议。7。防止只剖析不评析,也要防止只评析不辨析。8。文字洗练,标准计划术语,做到入情入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城市整体计划计划评论的首要内容、重点、应留神的问题

一、城市整体计划计划评论的首要内容1。城市本质:指一个城市在举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代表了城市的性格、特质和进展方向。城市实质着实定为整体计划的主要内容,应从三个方面去认得和肯定城市实质:其一是城市的宏观归纳波及范围;其二是城市的主导产业构造;其三是城市的其余首要职能。2。城市规模:包罗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中间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人口规模肯定得在理与否,对城市创建波及很大。3。城市用地进展方向:指各项创建规模放大所惹起的城市空间地域伸展的首要方向。肯定城市进展方向平常采纳概括剖析的方式,优秀行用地的大方条件、创建条件评比,斟酌城市的经济条件,归纳辨析城市的进展趋向。关键掌握两个方面:一是门槛规模。二是经济进展方向。4。城市用地格局构造与道路网体系:城市用地格局构造是指各性能区在数量、空间、工夫上的散布特点和组合牵涉,它是城市社会经济运动在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空间构造有团状、带状、多核组团状、星状、轴向发散状,城市道路网体系首要有方格网状、发射状、混杂状、自由状。

二、城市整体计划计划评论的重点1。是否与城镇系统计划较好承接,是否可认为顺当举行翔实计划奠基优良计划根基,顺当举行连接。2。城市实质的讲述是否能正确展现城市的首要职能,代表城市进展方向。3。城市计划区范围的划定是否与城市将来进展定位相称,并拥有必定弹性。4。城市人口及用地进展规模是否实事求是地充足斟酌城市将来经济进展水准,城市资源及城市进展的制约。5。城市各类创建用地的空间格局、性能分区是否在理,用地均衡是否合理,用地格局的总体效益是否可以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生计中起促使作用。6。城市对外务通及内部交通是否组成总体网络体系,并着眼于区域计划,发扬城市交通的全局作用。7。城市市政公用工程根基装备格局是否在理,计划容量是否与城市进展规模及实质相习惯。8。邻近江河湖海地区的城市是否拥有健全的防洪系统计划及相应整治宗旨,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9。城市整体计划的环境捍卫效应如何最大界限防止了污染。10。城市防灾和人防体系是否有确定的体系计划。11。对必要保卫的景致胜景、文物遗迹、传统街区,是否划定了爱护和操纵范围;其捍卫和掌控范围的规模是否有有益保卫计划、有有利组成城市风味。12。近期创建计划是否可行。13。整体计划的归纳技巧经济是否相符城市进展宗旨。

三、应留神的问题:1。周密审题后剖析其考点。2。态度确定而不含糊。3。逻辑牵涉要清楚,先针对首要分歧,其次是次要冲突的评析。4。评析计划应着眼与计划的总体,防止盲人摸象。5。评析计划应从城市体系全局入手计划的在理性,然后顺次对城市体系中各子体系容工业经济创建、道路交通创建、绿化创建、市政根基装备创建、居住生计创建、公共生存创建等六个子体系举行离别论述,这么的计划评析有条不紊;要遵从从总体到部分的顺序准则。6。计划中的长处应予以确定,不足之处不但要指出,还应尽也许的提出在理化倡议。7。防止只辨析不评析,也要防止只评析不剖析。8。文字洗练,标准计划术语,做到入情入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修整性翔实计划的评析内容

一、用地性能分工:修整性翔实计划应有正确仔细的用地效能分工,做到计划地区各类用地功用互相联结又互不扰乱,充足运用大方地势,交通、道路、河流、绿地等。

二、道路体系计划:计划地段应与基地周边的城市道路及穿越地段的城市道路有很好的连接牵涉,道路体系层次应鲜明,主次、支路的长度和比例妥帖。道路走向及高程应充足运用基地的大方地势,俭省工程投资。并安设富余的停车面积以便于疏通交通,防止人车穿插,在理分流。

三、建造空间格局:修整性翔实计划要解决好基地与其余地区的设计联系,在城市景色、内外表空间等方面有机联结,融为一体,办理好基地本身的总体空间格局牵涉,做到构造清楚、主次有高低错落,安排好细部与小准则的外表空间。

四、绿地及景色计划格局:绿化作为性命的象征,其在城市中所起的作用,曾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怀,在计划的不同层次都应充足运用基地的大方条件、原有河流水系举行绿地体系创建,充裕发扬绿地的作用,冒尖地方及基地风味。

五、工程管线计划及竖向计划:作为城市正常运转的根基装备。最先要留神与城市市政管网的在理连接,在安排、走向、高程设计中,在知足性能请求的根基上,尽量运用大方地势地形,临近拥戴,俭省资金,不损坏生态环境。

六、各类经济技巧指标:这方面包罗估价工程拆迁量和总造价,剖析投资效益。应付计划的总用地面积、总建造面积、住宅建造总面积、均衡层数、容积率、修建密度、绿地率等指标举行对照、预算,以到达合理在理。居住小区修整性翔实计划的剖析和归纳评论

一、居住小区修整性翔实计划的评析重点1。居住区用地位子的抉择是否相符城市整体计划及掌控性翔实计划请求。2。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否与城市经济进展相习惯。3。居住区的空间构造是否在理,主次构造是否和谐。4。居住区的空间格局是否在理平衡,是否组成全面的居住生计体系。5。居住区内的建造的选型是否经济在理、可以知足居民的需求,是否有有益发明优良居住环境。6。公共效劳装备是否健全,效力规模能否到达最优,mbox音乐盒www.mbox-shops.info。7。居住区道路是否知足居民出入适宜、平安、方便,况且有有益组织汽车交通。8。是否拥有全面赞成的建造艺术空间组织。9。是否拥有邻里公共生计的分享空间。10。是否知足家庭私密性生计请求。

二、空间与环境设计1。修建应展现地方格调,冒尖性格,团体建造与空间层次应在和谐中求变动。2。在理安设公共效力装备,防止烟、气、尘及噪音对居民的污染和扰乱。3,新光饰品淘宝旗舰店www.xgspd.info。专心安设建造小品,丰硕与美化生计。4。侧重景色和空间的全面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造宜与住宅或公建联结部署。5。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6。公共行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解决好修建、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造小区之间及其与人的运动之间的互相牵涉。

规划方案评价 篇3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内容;重点

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好了两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一、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浅析

1、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地方的政府通常都会把重心放在经济的发展上,对于环境的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城市建设部门缺乏对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的发展,并且没有认识到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城市水污染情况严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和经济也在不断增长,城市中的经济发展也会带动工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业污水排放直接影响到附近的河流、地下水的质量,从而破坏城市的水环境。

3、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城市水污染,还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城市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城市化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城市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也加剧了城市大气环境的恶化。城市建设施工也会带来大量的粉尘,这也是产生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如果有效的城市环境保护措施,城市的大气污染还将更加严重,目前,很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到了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地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治理和解决。

4、噪音污染。城市的发展进步也使城市生活更加繁荣,与此同时,各类噪音污染也更加严重。城市中随处都可以听到机动车的噪音还有城市各项建设的噪音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一些工厂的附近,有机械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一些建筑工地中,不同频率的噪音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休息;很多商场、家庭用的电气设备如音响、电视、广播等产生的噪音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评价工作流程与内容

1、建立指标体系和环境规划目的。建立环境规划目的要注意以下几点,把区域环境性质特征和功能都应该计算在内,同时也需要把环境效益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考虑;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也需要注意很多问题,首先就要有益于环境的保护,保持环境卫生的前提下来维持经济的发展,最后也需要全面的去思人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评测环境规则。评测的主要项目为:一是估计所有污染量的总和,大气、废水、废渣、噪声等都作为主要因素而背包括在内;二是预判所有情况下的环境污染,就是不但要科学预测主要污染物的增长情况,还要预判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三是预判所有生态环境,城市及农业生态环境、森林草原及沙漠生态环境、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保护区、古迹风景区等地点都属于各种生态环境,都需要对其情况进行预判;四是估算经济总和,就是估算破坏的资源和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损失。

3、生成和决策環境规划方案。环境规划评价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包括许多工作:分析环境目标和预测环境结果,工作之前需要考察地区财力、物力和管理能力的现实情况,然后在其中挑选出最适合的规划草案,之后还要采取修正、补充和调整草案等步骤,最终在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规划方案。

4、管理和实行环境规划。和以上阶段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知道,编制环境规划比实施环境评价规划要单一和简单,环境规划评价的实施工作需要有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并且还要依靠其他方面的力量,使规划能够顺利的进行。最后,为了定期总结和检验,需要对环境保护建立管理目标。

三、规划环评审查重点研究

1、适当的建立环评目标与指标体系。进行环评工作的最常用的技术和规划环评的最后目的都包括了用一套程序顺序:即建立环评目标——指标——标准体系。环评目标是由许多基本的目标组成的,他们分别是,环保目标的规划和提出,产业政策、资源政策、环境政策与规划法规、规划上层次和区划河流、规划区域流域、规划环境、可持续区域流域生态和保护生态功能、控制区域流域重点环境问题、达到环保管理部门要求的环保目标等。解释环保目标是环评指标的功能,可监测或可度量比较的指标表征是任何环保目标都需要有的指标。有了确定的分级指标,从而形成评价标准,所谓的评价标准为:按要求确定规划需达到的指标水平或指标值。有了确定和具体的环评目标——指标——标准体系,就可以完全的或部分的去科学的评价规划带来的生态问题,从而促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2、清晰的阐述环境现状——特点——问题。规划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是调查和了解所在的时空空间、现实的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的现状、社会经济的现状、现在环境所有的主要问题等。以环评报告为基础确立环评目标和指标,采用监控、遥控技术、收集材料等方法获取数据属于规划所在区域的有效的环境质量现状,考察和记录所在地发生的污染环境问题、土地所有化、生态失衡、资源匮乏、海域划分问题等。对于评价区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计划和阐述,指出环评自身的评价重点和环评目标三个方面的具体方向,也能够更科学的行使规划环境对策措施。

3、判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环境污染、生态、风险三方面是规划影响评价的标准。运用某种恰当的方法,不同发展情景下规划和规划替代方案实施对规划所在地区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对于规划实施可能产生重大环境风险源的风险展开评价,规划范围涉及生态脆弱区域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因素展开评价。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评价的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到两者的关系,注重联系,区分起步,合理进行统筹安排,才能实现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并实现效益做大化。

参考文献

[1]肖华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金属矿山,2012,11(12):7

[2]侯世全,邱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4,31(3):25——26

[3]徐美玲,包存宽.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剖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2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 篇4

1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介绍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1.1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6]是将要评价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 并将这些要素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要素的相对重要性, 综合人的判断决定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顺序。这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缺点是评价过于简单, 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准确。灰色评估法[7]是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实际数值, 有多个专家打分, 然后代入灰色函数公式取值, 取得权向量和权矩阵。计算完全在数学公式和定量指标下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 然而这种方法应用前必须选好各个指标体系, 而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也不能确定。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法结合形成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可以使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 得出的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并能确定所评价对象的实际分值, 有利于合理选择各个方案。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本文选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4个原则。①系统性, 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线网规划方案的真实水平。②科学性, 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本质性和复杂性, 在科学的基础上反应各个方案的真实水平。③简单性, 每项指标都反映各个方案的实质与内涵, 评分专家能够理解, 各个指标不要重复设置。④准确性,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必须尽量选取可定量指标, 以实际数据计算各个方案的得分值, 以便确定方案。根据以上原则, 本文把相关的指标体系分为3类:城市协调性、线网运营效果、建设可行性。

城市协调性的指标有3个:与城市形态的协调性、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性、与其它交通设施的协调性。

线网运营效果的指标有6个: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流量 (人次/h) 、乘客换乘系数、线路长度 (km) 、平均乘距 (km) 、周转量 (万人次km) 、日负荷强度[万人次/ (km日) ]。

建设可行性的指标有3个:投资数额 (亿元) 、建设周期 (月) 、方案的难易程度。

2 多灰色层次评价分析

2.1 建立评价线网规划方案的三层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 按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将多个评价指标分为最高层W (目标层) , 中间层 (Ui一级评价指标, i=1, 2, 3) , 最底层Vij (二级评价指标i =1, 2, 3;j=1, 2, …, ni) , 排列形成一个3层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2.2确定评价指标UiVij的权重

一级评价指标Ui和二级评价指标Vij对线网规划评价方案W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即有不同的权重。这些评价指标可用层次分析法, 通过“两两成对”的重要性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然后用Matlab 编程求解各个指标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计算CR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判断矩阵需要重新构造。

设一级评价指标Ui (i=1, 2, 3) 的权数分配为ai (i=1, 2, 3) , 各指标权重向量A= (a1, a2, a3) , 且满足aij≥0, i=13αi=1;二级评价指标Vij (i=1, 2, 3; j=1, 2, …, ni) 的权重分配为aij (i=1, 2, 3; j=1, 2, …, ni, 各指标权重集Ai= (ai1, ai2, …, ain) , 且满足, aij≥0, j=1naij=1

2.3组织评价专家评分, 求评价样本矩阵

选择轨道交通方面评价专家, 序号为m, m = 1, 2…p, 即有p个评价专家。组织p个评价专家根据各个方案的预测数值给每个指标Vij打分。根据第m个评价专家对线网规划方案按评价指标Vij给出的评分dijm, 求得受评结果的评价样本矩阵

D=[d111d112d11md11pd121d122d12md12pdij1dij2dijmdijpd331d332d33md33p]V11V12VijV33i=123j=12, nim=12p.

2.4确定评价灰类

确定评价灰类就是要确定评价灰类的等级数、灰类的灰数及灰类的白化权函数。设灰类序号为e, 及e = 1, 2, 3, 4, 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等级水平, 其相应的灰数及白化函数为f1、f2、f3、f4, 详见文献[8]。

2.5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对于每一评价指标Vij, Vij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评价系数记为xije, 则

xije=m=1pfe (dijm) .

Vij属于各个评价灰类的总灰色评价系数记为xij, 则

xij=e=14xije.

2.6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

所有评价专家就评价指标Vij, 对受评对象主张第e个灰类的灰色评价权记为rije, 则有

rije=xijexij.

评价灰类有4个:e=1, 2, 3, 4, 各个线网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Vij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

rij= (rij1, rij2, rij3, rij4) .

从而得到受评对象Vi所属指标Vij对于各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Ri=[ri1ri2rin]=[ri11ri12ri13ri14ri21ri22ri23ri24rin1rin2rin3rin4].

2.7对Vi做综合评价

对影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指标Vi做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结果记为

Bi=AiRi= (bi1, bi2, bi3, bi4) .

2.8对U做综合评价

由指标层Vi的综合评价结果Bi, 可以得到U对于各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R=[B1B2B3]=[b11b12b13b14b21b22b23b24b31b32b33b34].

对受评结果U做综合评价, 其线网规划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B=AR= (b1, b2, b3, b4) .

2.9计算综合评价值并排序

评价结果B是一个综合评价向量, 它是对各个规划方案综合状况分灰类程度的描述, 不能直接用于各个方案间的排序选优。对B进行进一步处理, 使B单值化, 即计算线网规划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W。各评价灰类等值化向量C = (4, 3, 2, 1) , 各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值

W=BCΤ.

根据综合评价值W的大小就可以得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各方案的优先顺序, 决策者可据此确定可行的方案。

3 结束语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 结合我国许多城市线网规划的实际评价指标, 提出了一套符合我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计算精确、步骤清晰。该方法在新产品评估、城市生态系统评价和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等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实践证明, 该方法在复杂系统的应用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方案选择中必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摘要: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介绍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优点和评价步骤, 此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选择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参考文献

[1]顾保南, 方青青.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0 (1) :24-27.

[2]边颜东.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综合评价[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2 (1) :74-76.

[3]纪嘉伦, 李福志.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3) :129-133.

[4]王念念.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7.

[5]车小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8.

[6]郭瑞军.交通运输系统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7]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90.

成长规划自我评价 篇5

一、自我分析

(一)个人优势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学生,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

(二)个人存在问题

课堂管理经验不足,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略显稚嫩,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方面,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自我评价《成长规划自我评价》。

二、具体目标

(一)一年发展规划目标:总感觉如果让我去上课,好像还可以;一旦让我动笔写东西,就发愁。所以在第一年的规划中,我要强迫自己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每星期抽出一定时间到阅览室,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理论专著,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学期结束时完成教学案例2篇;通过教学反思,把自己的教学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论文质量,力争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奖。

(二)三年发展规划目标: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三年内,争取完成一个课题研究,论文争取在威海市以上获奖或公开发表一篇,力争成为古寨中学骨干教师。

(三)五年发展规划目标:在这五年中,我将全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和教科研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苦练内功,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一个思考型的教师,争取能够为学校的绿色课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力争成为区教学能手。

三、具体措施

1、首先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爱岗敬业,按要求完成反思,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知识储备。

2、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或校外都开一些有质量的公开课,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加强自身课堂调控能力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尝试走进学生的心灵。

4、每个学期末对自己的的教学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成绩作出分析,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

5、苦活累活枪着干,荣誉面前要谦让。不乱发牢骚,不要责怪他人,多找自己的问题。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把学校、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多爱护多关心。当身边的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我定会竭尽所能,决不会有私心。

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立足岗位,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实现这五年的工作规划目标而努力拼搏、奋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10-1

土地一直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千百年来被人民不断的开垦,如今,人口增多,土地紧缺,成为当下非常严峻的问题,可行的就是对土地进行合理化的应用,均衡化的发展和实施。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含义及内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指国家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全局考虑,以全部土地作为对象,对土地的利用、整改、开发、保护等方面进行合理化的安排。城市、村庄等建设用地,以及能源、水利、军事项目等国家发展用地,都属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范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很多,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给量预测,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以及土地规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等。由此可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非常重要,是关系着土地能否合理利用的基础。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如下: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规划目标的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分区等方案的确立;土地利用形式与背景分析以及土地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全面,涉及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不同需求。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不严谨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土地日益紧张,现有的土地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此时,就会发生一些土地规划审批不严格的问题。例如,有些城镇对投资方的用地审批宽松,导致很多土地被超出规划范围,过度使用;个别人员为了一己私利,以权谋私,实际审批的土地远远大于原有的规划内容,超出国家规定。这些情况大大影响了国家对于土地规划的总体策略。

3.2 规划偏离实际

国家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大的方向,是一个指引方针,根据这个方针,土地规划部门应该合理利用土地进行建设。而当下,有些地区,土地规划部门经常发生规划设计图纸与实际操作不符的情况,差别较大,乃至影响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下。

3.3 土地规划实施影响耕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占据着非常大的面积,而当下,有的地方过于注重经济设施的建设发展,忽略耕地的意义,在土地规划方面,减少农民耕地,改为建筑设施,导致耕地变少,农民收入减少,严重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3.4 土地规划影响环境

环境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而土地的规划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有的地区过度开采土地,砍伐植被,破坏环境,大力兴建工程项目,导致当地环境受损;还有的地方土地规划选取的地域不合理,影响人民日常生活的同时,又带来环境的损害,严重的还会影响当地的气候条件。

4 如何解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的问题

对于土地规划审批不严谨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文件,要求土地规划部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同时作为土地规划部门,应该对土地与经济建设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不能盲目的为了求发展而浪费土地资源,要严于律己,不能贪图私利,要合理制定土地的规划,使当地的经济健康发展。

对于土地规划偏离实际的问题,作为土地规划部门,必须要配以专业的工作人员,严格规划图纸,不能忽视图纸的重要性,要切合实际,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和土地情况,合理分配,综合规划,只有这样,才能让土地利用最大化,使得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耕地的问题,土地规划部门必须要充分满足耕地的需求,不能盲目的减少耕地,只求经济发展,不求农业发展;与此同时,也不能过度的将土地全部变为耕地,让城市变为农业城市,二者都不能过度利用,必须合理规划土地,在保证农民有地种,农业合理发展的同时,再考虑土地对经济建设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让土地规划得到实际的应用。

对于土地规划影响环境的问题,作为土地规划部门,要充分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在做规划的时候,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合理设计,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保证土地的利用率,为当地的各项发展做出贡献。

5 结语

只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到合理的实施,均衡的分配使用土地,不断完善土地的法律法规,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持续性,才能让国家发展得更迅速,更富强。

参考文献

[1] 夏春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与实施保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2] 周也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3.

规划方案评价 篇7

近年来, 配电网规划成为电力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配电网直接与用户相连, 具有电压层次多、网络结构复杂、分布面广等特点, 这就需要在电网规划的过程中, 综合考虑配电网结构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及资源节约性等因素, 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判。

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配电网规划方案存在的不足, 本文将信息熵的概念引入评价模型中, 以此客观确定权重。新的权重包含了决策专家的意见和经验, 同时不失客观性。算例计算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熵值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配电网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理念对配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目前配电网建设运行中涉及的常用技术经济指标, 并征求相关电网规划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实际经验, 调研分析各地配电网规划的历史资料, 分别从配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资源消耗三个方面建立配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见图表1。

2 构建基于熵值法的模糊优选模型

2.1 引入熵值法确定权向量。

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向量时, 往往多采用主观确定权重的方法, 这样就会造成评价结果可能由于人的主观因素而形成偏差[1]。因此引入信息熵的概念。熵值反映了信息无序化程度, 其值越小, 系统无序度越小, 故可用信息熵评价所获系统信息的有序度及其效用, 即由评价指标值构成的判断矩阵来确定指标权向量, 以尽量消除各指标权重计算的人为干扰, 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2]。其计算步骤如下:

(1) 构建判断矩阵Y。

(2) 归一化处理。

(3) 计算熵值:

(4) 计算熵权向量。

2.2 基于熵值法的模糊优选模型。

资源利用在优选识别过程中往往不存在绝对分明的界限, 具有中介过渡性, 属于模糊概念。基于多级模糊优选原理, 引入熵值权向量, 构建基于熵权的模糊优选模型, 其计算过程如下[3]:

(1) 假设有满足约束条件可供优选决策的n个配电网规划方案, 方案的优劣根据m个目标特征值进行识别, 则构建n个方案m个评价指标的特征值矩阵X。

(2) 计算确定目标相对优属度矩阵R。

(3) 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向量。

(4) 计算各方案隶属于各个级别的最优相对隶属度向量。

(5) 应用式 (6) 可解得各个级别的最优相对隶属度矩阵。

(6) 计算各方案的级别特征值。

3 应用实例

以内蒙某配电网规划方案为例, 运用上述构建评价体系进行算例分析。该规划区供电范围约为14.6km2, 考虑负荷的同时率后, 全区最大规划期远景负荷为246.34MW, 整体负荷密度约为16MW/km2。根据该规划区的电网技术规定, 拟定了2个不同的规划方案, 经网络分析和投资概算, 各方案的决策属性数据如表2所示。

这2个方案互有优势, 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借助前面构建基于熵权的模糊优选模型, 运用熵权的模糊优选理论从这2个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根据表1的评价体系形成1个4×4阶、1个3×3阶、1个2×2阶共3个指标判断矩阵。两两比较指标, 采用1~9标度表量化描述重要程度, 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校验, 求取的各准则下的指标权重如下:

结合指标的属性值和权重, 得到各决策单元评价准则的综合值见表3。

据此计算得到方案1的目标综合值为0.5681, 方案2为0.6564, 方案2比方案1的目标综合值大, 这说明方案2既兼顾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要求, 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于是将方案2作为首选的配电网规划方案。

结语

本文提出了新的综合评判方法——基于熵权的模糊优选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评判方法要求各指标间相互独立的不足, 更客观反映了配电网规划方案决策过程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通过熵值法得到更符合实际的指标权重。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是一种值得将其应用到配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判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建珍, 马小波.试论基于层次分析与熵权法的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模糊综合评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 (11) :181-184.

[2]廖阳, 贺艳艳, 庞勇.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住宅开发项目后评价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10) :81-82.

规划方案评价 篇8

一、多属性决策方法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浩大工程, 甄选重要影响因素,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量化, 应用数学模型, 建立水利工程综合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多属性决策问题又称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 即在备选方案中进行方案的选择或评价, 而多目标决策分析问题是用来设计方案的, 并没有备选方案。多属性决策包括决策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集结并择优。

水利工程规划方案优选是水利开发的研究热点, 在经典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中, 水利工程规划方案决策方法以可基于灰色关联的三角模糊、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 所以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利工程规划方案评价的基本理论

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工程规划和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的因素, 水利项目社会评价是指分析评价项目为实现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贡献与影响, 以及项目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的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评价方法。

生态影响评价又称作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与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有区别的是相对于污染生态影响所提出的, 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 是为国家和区域的长远发展的利益而服务的, 以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对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明确的要求, 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 生态影响评价注重生态分析和保护措施。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企业经济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评价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提出全面的评价报告, 提高投资的效益。

水利工程影响因素很多, 这表现为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如果调节不当, 会造成库盆内泥沙淤积, 导致水库库容减小, 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可能会对现有的植被造成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地质的影响表现为可能会诱发各种地质灾害的风险会明显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会造成对表土尤其是上坡上的土扰动较大。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影响表现为水利工程对地区发展的影响会明显拉动当地这些企业的发展;水利工程对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比如移民问题, 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增加;水利工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 如可能会引发土地资源使用权的争夺问题。

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表现为对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是有影响的, 尤其是鱼类, 降低了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对气候的影响是水库蓄水后使河谷的狭管效应减弱;对景观生态体系质量的影响造成树木的砍伐、地面植被的破坏。另外, 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工程建设和投产后的生产经营浪费。

三、水利工程规划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

指标可以提供事物的状态和趋势信息, 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才能构建合理的水利工程实际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包括代表性及独立性原则, 全面、系统、综合性原则, 科学及可行性原则, 简洁及实用性原则,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及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地说,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全面衡量诸多因素, 确定的评价指标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设立及计算方法必须相对科学、合理、准确, 力求简洁, 便于应用操作, 具有实用性, 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将反复预选的指标进行多位专家的咨询, 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 能够从不同方面反应指标性质, 以最终确定指标体系。

然后进行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 收集数据时还应注意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寻找尽量可行、合理的定量计算方法, 最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四、水利工程规划方案多属决策方法

灰色关联的三角模糊。水利工程所涉及的指标有定量和定性描述两种, 我们可以采用三角模糊数进行指标量化处理。建立三角模糊数定性指标量化标准评定表, 根据不同人员对于不同指标的了解程度赋予其不同的重要性程度权重, 最终综合不同方面的意见, 综合各相关人员对同一定性指标的三角模糊数信息, 进行指标归一化处理;确定权重, 其方法可以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 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三角模糊水利工程规划方案多属性决策模型。

区间直觉模糊集。区间直觉模糊集理论比较复杂, 包括基于集成算子的区间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基于理想点法的区间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将区间直觉模糊集与灰色理论结合, 进行指标量化,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相关人员的重要性程度权重, 得到综合各方意见的指标数据, 根据文献区间直觉模糊集的运算法则, 计算各指标的区间直觉模糊数。结合理想点法对方案优劣进行排序, 以选择最优方案。接下来进行权重的确定, 并确定出方案。

从实际出发, 基于灰色关联的三角模糊决策方法可利用评价指标量化处理方法, 制定几套评价方案, 若干指标数据进行量化, 根据相应权重确定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法分别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法案及负理想方案的关联度, 根据基于灰色关联的三角模糊决策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

另外, 还可采用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法, 其方法也是根据相关指标量化方法, 计算各指标权重, 得到权重矩阵, 计算各方案, 各指标与正负理想方案的距离, 并将备选方案进行排序, 选出最优。

参考文献

[1]陆孝平、徐世均:《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对策探讨》, 《水利发展研究》, 2005, 10

[2]宋力、孟仁富、周金山等:《基于层次分析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优选》, 《人民黄河》, 2009, 31。

规划方案评价 篇9

关键词:电网规划,间歇性电源,评价指标,方案筛选

0 引言

输电网规划的目标是在满足预期输电能力以及各项技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寻求综合经济费用最小的输电网建设方案。其中,技术性能主要由电能质量、输电可靠性、规划方案对未来发展不确定因素的适应性、运行的灵活性等指标给予评价。然而,由于输电方案的上述技术性能受到电源出力间歇性、负荷波动性、系统安全稳定性[1,2,3]以及电源建设、负荷发展等不确定性[4,5,6]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电网部分过渡过程及其仿真模拟非常复杂[7,8],因此,实际上目前在单一独立的规划方案优选软件中尚难以做到全面地详细计及上述所有因素。随着间歇性电源在电网中渗透率的增大,其出力的间歇性和随机波动性对电网的影响也相应地增大[9]。北美可靠性协会NERC在一份特别报告[10]中指出,为了适应间歇性电源的高渗透率,用于此类电网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方法均需改进,以确保所选的规划方案能满足可靠性要求。

在近年来提出的涉及间歇性电源接入电网的规划方案优选方法中,已经考虑了电源建设和出力的不确定性。但在优化模型中,对电网的可靠性的考虑尚有明显不足,仅考虑输变电设备载流量以及电压允许波动范围的约束[11,12,13,14,15,16],而对大扰动条件下电网频率的波动问题、电压动态稳定问题、功角暂态稳定问题以及连锁反应等安全性问题均没有考虑。用于电网规划的辅助软件,虽然各具优点,但所考虑到的影响因素仍有较大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虽然今后可在数学建模和求解方法方面进一步改进,但由于间歇性电源大量接入后的电网安全性问题非常复杂[8],目前试图通过建立更全面、更精细的数学模型并寻求其优化求解方法来开发一个全面的计及各种重要因素的电网规划软件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

鉴于此,为了寻求可在近期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改进的规划方法,本文探讨基于采用各具特色但又各有局限性的不同规划手段得出的推荐方案集,建立一套针对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输电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筛选和排序的方法。

1 适用于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规划的补充评价指标

在间歇性电源高渗透条件下,电网规划需要针对一些特殊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应的电网规划章程和方法,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10]。

电网规划方案常用的评价指标主要由可靠性、经济性和电能质量等指标组成。可靠性指标含输电能力充裕性和系统安全性指标;经济性指标通常采用含建设和运行费用的贴现年费用指标;电能质量指标通常只考虑电压上下限约束。在方案优选时有时也计及对电源、负荷发展不确定因素的适应性和运行调度的灵活性。考虑到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的特殊性,在评价此类电网的规划方案时,在已有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需要细化或补充下列评价指标。

1)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评价指标

在配套的储能设备和电能消纳点的地理位置已定的条件下,一般认为电网接纳间歇性电源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调峰要求。此外,接纳能力的判定还牵涉到电网输电能力充裕度和安全度、风电场经济上可接受的年弃风电量、电网频率控制和旋转备用配置费用、无功补偿和电压支撑费用等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各个电网规划方案的具体情况,分别对间歇性电源接纳能力进行综合计算分析。

电网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不足会导致某些时段放弃此类电源的部分出力,造成电源投资的浪费,因此最近的研究[16]采用设置弃风电量罚函数的办法计及电网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对方案优选的影响。但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过大也有可能造成电网投资的浪费,实际上,美国、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均接受风电场弃风现象的存在[17]。因此,如何判断电网方案接纳间歇性电源的能力是否合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将电网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设置在一个合适的数值上,在此提出一种判断的方法:若电网考虑安全性约束后可接纳新能源电场向电网售出的电量数学期望值略大于由电场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最小利润要求等因素所决定的间歇性电源年最小发电量要求,可判定为接纳能力大小正合适,并给出有利于选中该方案的指标数值,偏离度越大,则给出的惩罚指标数值越大。上述评判方法是基于既避免电场亏损,又避免电网的可靠性配置成本过高考虑的一种折中处理,更完善的处理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判断及调整规划电网的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的流程如图1所示。

2)电网频率稳定性指标

汽轮机叶片、机组轴系、励磁、辅机以及部分用户对频率偏移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有较苛刻的要求。此外大幅度频率偏移还可能触发连锁跳闸,导致电力系统崩溃。

由于频率波动指标涉及电网暂态或动态过程,与电网规划模型中考虑的时间尺度不一致,因此,在电网规划优化模型中计及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是十分困难的,一般不予考虑。然而,在间歇式电源出力占地区电网负荷比例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该地区电网是一个孤立的小网或者与外部大电网的联系较弱,则对于该地区电网的不同结构方案,间歇性电源出力的波动以及电网部分故障对电网频率的稳定性的影响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上述电网规划中,应补充针对推荐方案的频率稳定性的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是否需要修改电网或电源的配置,其方法是在重要输电通道线路或变压器N-1停运条件下,进一步做大扰动暂态稳定分析。该项指标由电网频率波动的幅度以及持续时间组成。

3)受间歇性电源出力突变影响的电压特性指标

与上述对频率波动的情况类似,以往在电网规划方案的比选中,电源出力波动导致电网电压波动的情况基本上忽略不计。但上述问题在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的电网规划中却不容忽视。

电网受到间歇性电源出力波动影响,其电压波动的幅度以及恢复时间与电网的无功补偿、电压支撑的性能以及分布有关,也与电网的结构和配置有关。因此,需要针对各个电网规划的具体情况,计算分析电网受间歇性电源出力波动影响后,其电压波动的幅度以及恢复时间。在进行该项计算比较时,要计算间歇性电源不同出力状态条件下,电网发生故障后电压的稳定水平,包括计算比较不同电网规划方案电压波动的幅度以及恢复至可接受的电压水平所需的时间。该项指标在方案比较的中间过程中可用作增加无功补偿、电压支撑设备投资和估算切负荷损失的风险值的依据,不重复列入用于最后阶段方案比较的评价指标集。

4)计及电网全过程的停电损失风险指标

由于计及电网动态安全性会给优化方案求解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一般在电网规划模型中只考虑设备过负荷、电压越限等静态安全问题。随着间歇性电源在电网中渗透率的增大,气象和间歇性电源出力等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在电网安全方面应计及更多的因素。另一方面,新的仿真分析工具已初步具备对地区电网规划方案进行计及连锁反应的停电损失风险评估的条件[8],因此建议增补本项评价指标。

上述指标一般通过大扰动暂态稳定计算分析得出评价值。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可将应对间歇性电源出力突变的设施费用作为方案评价指标之一,但该项指标也可归入总的经济评价指标中。

2 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输电规划的特殊性

在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的条件下,间歇性电源出力的大幅波动会对电网频率、电压稳定等产生较大的影响[1,2,3,4,5],或者使某些输电通道处于负载极限的状态。上述情况使电网在某些时段处于不安全状态。实际发生的许多大停电事件的过程表明,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电网发生故障,容易出现连锁反应而导致大停电。因此,此类电网规划需要深入计算分析电网的安全性[8]。

针对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的规划研究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最新的电网方案优化求解模型计及了电源建设、发电出力以及负荷发展的不确定性,初步综合考虑了电网规划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优化决策的合理性[4,5,6,12,13,14,15,16],但仍存在下列问题:(1)未考虑间歇性电源出力突变对电网频率的影响;(2)未考虑大扰动条件下电网电压的失稳问题;(3)对电网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的配置是否合理还缺乏判断的方法;(4)随着间歇性电源渗透率的进一步增大,电网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8],但在电网方案优选模型中对其考虑较为粗略,仅考虑了输电元件停运导致电力供应不足或电力供应中断所造成的损失,一般用罚函数方式来处理N-1静态安全约束要求[18];(5)单个规划软件难以计及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各类复杂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需要探讨适用的规划方案综合评选方法,并计及上节所述的针对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

3 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输电规划方案形成和综合评选的流程

由于目前难以通过建立单个软件对电网规划规划方案进行全面的综合优化,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建立电网综合规划分析支撑平台,配置电网规划方案生成、优选和分析辅助软件,分阶段对方案进行排序和筛选,逐步选出最终推荐方案的办法。现有的电网规划优选辅助软件可作为获取电网规划复选方案集的重要工具,但由于方案生成及优选的途径可有多种,不同的规划软件也有一些差异,不能完全排斥方案生成的其他途径,因此目前应从多角度考虑,通过多途径形成复选方案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经过方案筛选后,再对少数推荐方案的安全稳定性进行深入地计算分析,最后采用方案综合评价和排序方法,对推荐的若干个方案进行排序。按上述思路提出的电网规划流程图如图2所示。

采用上述规划流程的优点有以下3个方面:(1)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推荐方案集,可避免单一途径的局限性;(2)对初选方案集和推荐方案集进行不同深度的必要的补充计算,可减少部分计算量,逐步完善方案的配置以及修正其比选指标值;(3)对推荐方案的评选提供必要的补充评价指标,从而可对规划方进行较为全面地综合评价和排序。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相应配置的电网规划辅助软件、支撑平台功能和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包括可对电网连锁反应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的电力系统全过程分析软件。电网方案自动优选通常以方案的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基本约束条件为电网运行基本要求和可靠性基本要求。如图2所示,通过上述途径求得推荐方案后,需按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大扰动模拟校核,根据需要采取电网方案增强措施,然后进入流程的下一步骤。也可将添加的无功补偿等电网增强措施设为已定条件,或将部分待定的新增输变电设备改为已定的新增设备后,返回上一步,重新求解。

电网方案集自动生成,是根据电源点、负荷点、待扩展网络以及电网运行基本要求和可靠性基本要求等信息,自动生成电网规划方案并自动诊断和排除明显不合理或不合格的方案,然后将排序靠前的若干个方案作为推荐方案。其后的流程和前述的情况类似,也需进行大扰动模拟检核。

电网方案集人工构建是利用规划人员的经验、智能和人力,基于对各方面的情况的认知和分析,采用启发式之类的方法,形成若干个待选方案,其后的流程与上述情况类似。

经过逐轮淘汰后,对为数不多的最后若干个方案,补充计算计及电网全过程的停电损失风险、接纳间歇性电源的能力以及电网频率稳定性等评价指标,并结合经济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选用一种或多种合适的综合评价和排序方法,对其进行最后的排序。其中经济性方面可采用方案综合年费用定量评价指标;本地区电网安全性指标宜采用停电风险量化表述,而对相连接的大电网安全性的影响,若定量评估大电网停电风险的条件不具备,可根据部分连锁反应事件的严重后果,给出有助于区分方案优劣程度的描述;规划方案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依据计算结果和分析报告给予描述,然后由参与最后阶段规划方案评价的专家组基于上述描述展开讨论,采用打分的方式对各方案给出相对评价指标。

电网规划方案是否合理需要依据其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适应性等多方面的综合协调程度来判断,这是一个多属性决策(MADM)问题,目前有30多种数值求解方法[19,20,21,22,23,24]。多属性决策过程包括[25]:单指标评价,即进行无量纲化、规范化;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出评价对象的次序,即排序择优。

规划方案的评价选择常用简单加权法、多属性价值/效用函数、接近理想点法、层次分析(AHP)法[24,26]等多属性决策方法实现。AHP法、熵值法分别作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典型方法在规划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分析(ANP)法[27,28]则在AHP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底层元素对高层元素的支配作用以及各层次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29]。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于模糊集合论对分析评价中的各种模糊信息作量化处理,并据此进行状态判断,它较好地解决了综合评价中原始数据的不确定性及评价标准的模糊性等问题。

图2所示的流程是目前解决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规划问题的方法之一。该流程是开放的,新开发的规划软件模块可以嵌入该流程中,也可取代旧的模块。该流程的某些环节也可进一步发展完善,从而取消部分环节,使总流程逐步简化。

4 算例分析

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方案筛选方法和规划流程涉及多种规划辅助工具以及规划支撑平台的研发、添加、集成和应用,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详述。

本文提出的补充指标和规划流程,是为了弥补原有规划模型和规划方法在描述实际系统部分复杂特性方面的不足而增补的。在下述算例中,省略通过原有规划方法形成初选规划方案集的相关内容,而着重介绍针对推荐方案集的补充指标计算结果以及将其应用于方案复选和排序的过程。

图4所示是一个与大主网有电气联系的间歇性电源高渗透地区电网。该地区已有火电装机容量1 050 MW,风电装机容量1 010 MW,光伏装机容量240 MW。已有220kV变电站24座,并通过3座500kV变电站与外部电网连接。地区内规划水平年新增火电装机容量600 MW,新增风电场3个,装机容量分别为210,205,150 MW。间歇性电源渗透率为26%。各风电场的电力经升压变接入220kV网架,光伏发电站则接入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电网内年最高负荷为6 600 MW,在负荷高峰时段需要从500kV电网输入大量电力,在部分常规机组停运和间歇性电源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考虑到电网的安全风险可能过大,因此,需要采用大扰动以及连锁反应仿真计算进行分析。在通过一般的规划方法得出可基本满足输电可靠性要求的电网规划方案后,按本文提出的规划流程,首先通过大扰动故障集检验规划方案是否满足暂态稳定水平的要求,根据需要采取加强电网的措施,包括增加无功补偿配置等,并在年费用中计入相应的增量。在淘汰部分经济性较差的方案后,进一步计算电网的停电损失风险以及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和电网频率稳定性等补充评价指标。然后依据补充评价指标对若干推荐方案作最终的比较和排序。上述流程的优点是既充分利用现有的不同规划手段,又弥补其不足,为规划决策提供较为全面的依据。

在图4所示的电网规划案例中,经上述流程初选得出电网方案集后,进一步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仿真计算,选出最后的4个比选方案。如表1所示,取投资最小的方案1作为对比方案,为了降低电网失稳的风险和增大接纳间歇性电源的能力,其余方案的网架依次增强,相应地投资也依次增大,此外部分变电站的无功补偿量也稍有调整。

在本算例中,经过基于大扰动校核、方案增强和逐轮方案淘汰后,最后进入复选的4个方案在静态可靠性和系统稳定性方面,均能满足导则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最后的评价中不再考虑。对其作补充计算后,得出如表2列出的电网全过程的停电损失风险、接纳间歇性电源的能力以及电网频率稳定性等方案对比描述。其中由于该地区电网与主网有较强的联系,因此在频率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只有当地区电网与主网的联系被破坏后才会出现,而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小,因此各方案在频率稳定性方面的差异很小。

在图2所示的流程中,部分电网规划方案对不确定条件的适应性以及在运营方面的灵活性等在方案初选阶段可采用机会约束[6]之类的方法予以初步考虑,但从不同途径进入最后阶段的参选方案对这两项属性的考虑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最后的综合评选阶段,可通过若干场景比较分析对参选方案的这两项属性赋予相对分级评价值。下面以应用最为广泛的AHP方法求解过程为例,完成图1所示规划流程最后阶段的工作。

AHP方法把复杂因素分解成多个层次,并由低到高依次进行计算。通过对各层中的具体指标两两比较得出各自权重,将各层权重向量相乘最终得出优势度向量,确定各决策方案的满意度排序。它能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决策原则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29]。

AHP方法的计算步骤包括:形成判断矩阵、权重系数求解、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和优势度向量求解等4步。

1)判断矩阵H是通过对n个属性两两比较,根据Saaty标度[30]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而形成的,其元素hij表示第i个属性与第j个属性的相对重要程度。

2)权重系数求解以判断矩阵为基础,可采用的方法有特征向量法、列和法、方根法等。

3)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是AHP的重要步骤,认为当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矩阵的阶数相等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而判断矩阵由于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而很难满足完全一致性,故常常采用一致性比率(CR)作为一致性判据。

4)优势度向量是将AHP建立的多层次结构中各层权重矩阵,由低层到高层依次相乘所得的向量,向量中元素值的大小表明了所对应方案的相对优劣程度。

在表2中,对所连大电网安全的影响、接纳能力、适应性、运行灵活性、频率稳定性影响系数等指标采用了定性的对比描述,在方案评价时,则需要将其转换成定量的评价值进行计算。本文将前述指标分为5个评价等级,即很小(差)、较小(差)、适中、较大(强)、很大(强),各等级相应的定量评价值依次为0.1,0.3,0.5,0.7,0.9,相邻评价等级的中间值为0.2,0.4,0.6,0.8。表2所列的部分描述仅是一种粗略的描述,在规划流程中,还要形成规划阶段报告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例如,在规划阶段报告中采用曲线图和文字等形式,对在地区电网中部分连锁反应故障导致所连接的交直流混联大电网部分节点电压低落,部分线路电流过大,最终导致大电网中部分逆变换流站持续换向失败等情况进行描述,为参与决策的各专家对各方案的该项指标评分提供参考。而各单项的最后分值可取各专家评分的均值。

根据上述方案对比描述以及评价指标集,可以建立如图5所示的3层评价指标结构。

建立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输电规划方案评价指标结构,根据Saaty标度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后形成基于目标层O的判断矩阵M。

根据专家评价信息表中的数据,按照AHP的计算流程可以求得本算例复选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为:

上式表明,各规划方案的优劣程度排序为

(符号表示“优于”)。因此,本算例的最优规划方案为方案3。

上述排序结果与对各方案的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相关。其中定性描述部分除了表2所列的粗略的描述外,在规划阶段报告中还有进一步地描述。而对其评分的结果与参与评分的专家组的构成有关。

5 结语

规划方案评价 篇10

土地整治工程规划方案择优是在对项目区社会、经济、自然等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拟定出几套规划方案之后, 规划设计者按照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这些初步拟定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从中选出最适合项目区方案的过程。本文以辽宁省某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对多个初步拟订的方案进行选优评价, 从中选择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佳的方案。

2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是项目规划方案设计的基础, 决定着项目规划设计工程的数量, 是项目规划方案选优评价依据。

2.1 农田水利设施。

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薄弱, 原有深井9眼, 其中:7眼井已配套使用, 2眼井未能配套。其它排灌系统设施不具备, 需要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实施进行配套。项目区大部分为坡耕地, 没有进行过统一的有效平整, 无灌溉系统, 排洪主要靠区内的自然冲沟, 无人工排洪措施。

2.2 电力设施。

项目区内有2条南北走向的10 KV主线路穿过, 变电所在项目区西侧2 km处。供电容量可满足整理后所需容量, 但需增设高、低压线路及变压器, 以满足项目区的用电需求。

2.3 交通状况。

项目区附近有“叶敖”线省级公路和“大三”线县级公路通过, 省级公路为油漆路面, 县级公路为砂砾路面, 路面较好, 方便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材料的运输和农产品的外运, 交通较为便利。项目区内道路错综复杂, 坑洼不平, 宽窄不一, 质量较差, 需要进一步改建修整和新修道路, 以适应整理后的农田耕作和居民点间的通行。

2.4 林网建设。

项目区内、外有部分林带, 林带类型为农田防护林, 林带密度17%, 路边林带原长26190 m、宽6 m, 由于建设时间长远, 部分遭到破坏, 需要给与补充完善。

2.5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该项目区没有大型工业生产, 自然环境保护较好, 没有污染, 土壤和水资源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6 其他设施状况。项目区地处国家级贫困县, 对农业配套设施投入有限, 故没有可利用的其他设施。

3 规划方案选优评价

土地整治工程规划方案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田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等单项工程的规划布局。

3.1 土地整理工程方案选优评价。

在确定土地平整方案时, 考虑到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农田灌溉、种植作物、填方挖方平衡等设计了以下方案:方案一:项目区在河滩地, 可采用传统的平整方法, 对土地实施整体平整。方案二:采取不同地势分区平整, 同时采取平整前熟土剥离, 平后回填。这两种方案, 若采用第一方案, 平整工程量非常大, 同时地势高的地方原有的熟土被移动, 可能造成耕地肥力的下降。采用第二种方案, 可以因地制宜的依据地势的高低分块进行平整, 工程量可以大大减少, 采用表层熟土的剥离与回填, 保证了土地平整后的耕地肥力。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与当地水利、农业、土地、林业等部门专家协商, 认为方案二无论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优于方案一, 决定选取方案二。

3.2 道路工程规划方案选优评价。

结合当地道路情况, 设计预选方案如下:方案一:考虑到工程量最少化的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 进行扩建。方案二: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建, 必要地区新建。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 若选择方案一的话, 工程量是比较少的, 但是现有的道路比较曲折, 对规划后的田间作业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从长远利用的原则来看, 该方案是存有弊病的。对于方案二, 考虑的是实用性原则, 在规划时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 同时充分利用现有道路, 但又不拘泥于现有道路这样的框框里, 把不适宜的道路恢复为耕地, 对项目区土地整理的出地率不造成影响, 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案。

3.3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方案选优评价。

3.3.1灌溉水源。项目区中间有蹦河流过, 灌溉水源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地表水灌溉与地下水灌溉。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节约利用的双重关系, 同时经多部门的踏勘讨论协商, 决定放弃比较便利的地表水灌溉, 因为蹦河是辽西北罕见的一条干旱季节不断流的河流, 为了保证该河下游流域的生态平衡, 选择地下水灌溉。既能保证本地区的农业用水, 又能节约水资源, 保证整个区域的气候、环境、生态不遭到破环。3.3.2灌溉方式。项目建设为一般水浇地和旱地耕作区, 由于项目地区十年九旱, 需要进行灌溉, 在灌溉方式的选择上, 列举了两个方案供选择。方案一:利用现有的渠系, 将水抽出来直接引入农田。方案二:放弃现有的渠系, 采用埋设地下一级管道, 在接软管入畦。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第一方案,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渠系, 节省投资, 但是水资源比较浪费, 利用率比较低。第二方案, 投资比较大, 但是后期的利用效益比较好, 管理比较方便, 水资源的利用率高。相比之下, 从长远利益出发, 选择方案二还是比较经济适用的。3.3.3排水工程。为防止汛期洪水对项目区耕地的危害, 使耕地中的多余水得以及时排出, 需要设计农田排水沟。在排水沟的设计过程中,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确立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在田块的中间设立排水沟。其优点:排水比较方便;缺点:排水沟数量较大, 占地多。方案二:道路一侧布设排水沟, 另一侧铺设涵管排水,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排水沟。其优点:占地少, 便于管理;缺点:涵管数量较多。对比来讲, 第二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 故选择方案二。

3.4 农田防护工程规划方案选优评价。

在设计农田防护林时, 主要是防护林的种植方式, 必须确定在道路的一侧种植还是在道路的两侧种植, 综合考虑项目区处于辽西北地区, 为东北防护林的前沿, 故在方案选择上, 选取在道路的两侧种植。

4 结论

总之, 随着耕地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 土地整治成为当前我国耕地“开源”的重要途径, 土地整治的效益如何主要取决于土地整治工程规划方案的好坏。项目规划方案选优评价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各方面限制因素, 尽量选择出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规划设计方案, 确保项目各工程的合理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 保证规划设计方案能合理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龚丹等.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选优问题[J].国土资源, 2005 (1) .[1]龚丹等.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选优问题[J].国土资源, 2005 (1) .

[2]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省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实用技术手册, 2004, 9.[2]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省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实用技术手册, 2004, 9.

[3]刘晶妹等.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1999, 13 (6) .[3]刘晶妹等.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1999, 13 (6) .

[4]徐建春.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6.[4]徐建春.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6.

物流园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 物流园区 评价指标 定量化 模型

一、引言

目前物流园区方案比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定断,客观性相关研究指标尚不全面系统。因此,有必要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量化从而为方案的优选与决策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二、比选模型的建立

物流园区规划方案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园区的节点特性、技术特性以及经济、社会等方面影响出发,最终选取9项指标构建模型(见下图)。

图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三、评价指标量化

1.规模适应性

反映物流园区规划能力对营运年实际需求的满足程度。物流需求与园区设计能力之比即能力饱和度予以衡量,其计算公式:

(1)

式中,为饱和度,为物流需求水平,为园区设计能力。一般认为需求与供给能力之比处于0.75~0.85较为适宜。

2.土地可获性

反映园区获得土地并向周围扩展的可能度。可以用园区规划面积与周围可扩展用地面积来进行量化: (2)

S为土地可获面积,为园区规划用地面积,为园区周围各种用地性质面积,分别为权重,可用各类土地面积的价格比确定。

3.物流集散点覆盖度

反映物流园区对各集散点的覆盖程度。可用物流园区与各集散点之间的加权径路距离予以表示:

(3)

式中,为物流园区至第个物流中心径路距离,其值可用至各配送点的加权径路距离来表示;权重系数,由物流量来确定。

4.交通可达性

反映物流园区与多种交通方式终端衔接的快速可达性。可依据各终端抵达园区时间的多少,采用货物换装量加权计算:

(4)

表示各交通方式终端到达物流园区的平均耗用时间。为换装货物量来表示的权重系数。

5.物流量分担率

反映物流园区分担区域物流量能力大小:

(5)

式中分布表示物流园区日平均物流量和日总平均物流量。

6.与市内配送网络协调性

反映配送网络对园区的支撑程度。可用园区到达物流量与市内配送网络疏散物流量之比表示:

(6)

分别为日均到达和配送物流量。

7.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性

反映物流园区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遵照度。可用规划面积与城市总规中预留面积之重合度表示:

(7)

式中指规划园区用地面积;指实际布局区域面积。

8.物流园区投资

反映建设投资难易程度。考虑可整合现状既有资源,各费用的计算需充分考虑其时间价值:

(8)

式中为既有资源可利用比重,为既有资源的整合价值;为园区新建估算投资额。

9.工业特征适应性

反映物流园区与周边工业、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适应性。可用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其产品规模来衡量: (9)

式中表示园区适应量,为行业的年工业总产值;为行业年产品处理量,为换算系数,可用行业单位产品占用物流设施资源建立。

四、结束语

本文在对物流园区特性把握的基础上,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定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各不相同,在确定指标实际值后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弥补评价中过度依赖专家主观决策的缺陷,增强了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参考文献:

张殿业:铁路行车安全理论及应运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年8月 119-129

规划方案评价 篇12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质指的是在对环境进行发展规划的阶段, 率先对即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一个初步的预测, 使得建设管理人员能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随之再全面、透彻的考虑每个建设项目的各项环境影响和可能导致环境影响的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将环境、社会和经济这三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综合性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实际情况不同会有不一样的评价对象, 但是主要的评价对象还是分布于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 因为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规划方案的采取, 而这种方式则能在进行最后的规划决策时, 需要对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全面考虑, 然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段以及最佳的方案, 这样便能使其能安稳、协调的顺利发展。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单方面只考虑环境影响, 在环境影响因素之外, 经济状况和社会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的相关部门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布直接的政策与规划, 这些措施往往会直接或间接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整个工作最基础的部分, 它负责为发展规划的初步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因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被认为是政策制定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 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而言, 环境的目标与标准是有力的评判依据, 它直接影响着环境影响评价的可接受性。发展规划的环境目标应包括这么些内容:

(1) 废物排放的数量与质量;

(2) 可再生天然资源的消耗量;

(3) 不可再生天然资源的消耗量;

(4) 能源消耗及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探讨

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规划环境评价主要是针对区域发展的规划进行评价。特别要注意到的是被评价的区域在近些年来的发展规划阶段中对于所处位置周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累积影响, 考虑不同开发阶段总体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环境的累积效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发展情况规划出合理的方案, 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 计算出各项相关指标,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条件的备选方案。

3.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规划环境评价是在基于传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 这种新型评价体系秉承了传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删减与适当的扩充, 使其成为了一种更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传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自然环境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组成。而这种新的评价指标除了可以使用传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指标以外, 同时还添加了资源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等指标要素。因此这种新型的规划环境评价可以更加合理地对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

4.1 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

延续传统规划环境评价技术的优越性, 并在传统规划环境评价技术方法的基础上, 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合理的完善与改进, 经过结合后的方法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政策评估的评价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较高端的评价方式, 它必然要与相关的政策和决策相结合。再加上对于规划决策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 这种方法就显得很实用了。其实, 在实际操作中,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要与政府的政策和规划方案相融合, 相辅相成, 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

4.3 区域环境评价的评价方法

不同的环境具备其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 然而正是这种特定的区域特性决定了区域环境评价的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有显著地效果。在区域环境评价的方法中, 又主要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技术为核心, 这项分析技术目前已成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工具。

5 结语

在社会的实际操作中, 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届时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规划类型, 仔细调查周边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利用环保的资源, 结合政府的约束条件分析各种实施方案以及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 与此同时, 还必须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由于在实际规划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且操作十分复杂, 若想仅仅只凭借一种技术方法去进行有效的规划几乎是不可能的, 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去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陆雍森环境评价 (第二版)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粉煤灰烧结砖下一篇:商业银行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