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神论

2024-07-07

科学无神论(精选8篇)

科学无神论 篇1

摘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是列宁对如何宣传和应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和宗教偏见作斗争, 规定一个纲领性的工作内容, 本文中关于无神论的宣传, 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问题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宗教及统一战线的正确理解, 特别是对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对其主要内容, 理论精髓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无神论,统一战线,群众路线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于1922年3月发表在布尔什维克理论刊物——《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上。在文章中流露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列宁对一切现代“僧侣主义的有学位的奴仆”的无情揭露和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竭力呵护。这一文章的问世与当时国际、国内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所向临的挑战是分不开的。

一、写作背景

1、国内国际背景

十九世纪70年代开始, 资本主义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其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国际内部矛盾日趋激烈, 成员国家在对待战争问题上言行不一、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直接导致了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破产。十九世纪末, 伯恩施坦等修正主义者们被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假象所迷惑, 纷纷背叛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十月革命后,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压迫, 在政治和军事上, 资产阶级处处对苏维埃政权发难, 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 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 宣扬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 不断地抨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破坏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2、在思想领域马克思所面临的挑战

在思想理论战线上, 现代唯心主义的许多流派仍然在俄国传播, 此外, 在广大群众中还存在着宗教观念和其他落后的意识。

二、主要内容

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这篇文章里主要谈论了以下四个问题:

1、共产党员与党外彻底唯物主义者的联盟

列宁指出:“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的这种联盟是绝对必要的。”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 列宁认为, 俄国具有唯物主义的历史传统, 而吸收过去和现在这些唯物主义作为理论武器, 是非常有必要的。

2、对唯物主义、无神论进行宣传, 对宗教迷信的斗争

列宁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 应该成为一个战斗的机关刊物。它除了正确宣传和捍卫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外, 还要坚决地“揭露”和“追击”那些在欧洲科学的“最新成就”下出笼的时髦哲学流派。列宁认为这个杂志还应该是一个战斗的无神论的刊物。“把实际生活各个方而的事实告诉他们, 用各种办法来影响他们, 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唤醒他们的宗教迷梦, 用种种方法从各方面使他们振作起来”, 从而唤起这些“落后的群众自觉地对待宗教问题, 自觉地批判宗教”。

3、哲学家应该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

列宁认为结成这个联盟与结成上一个联盟相比, 是同样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为什么要结成这个联盟呢? 1、为了捍卫唯物主义和批判唯心主义;2、为了促进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杂志必须同伪科学作斗争

伪科学是貌似科学的谬论, 伪科学的宣传者披着科学、民主的外衣, 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 攻击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违背民主。因此, 必须同期进行坚决的斗争。

三、理论精髓

1922年初, 党的理论刊物《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创刊, 列宁为此专门撰写了《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精髓在于:1、文章着重从哲学方面分析了当时思想领域的状况, 提出了加强唯物主义宣传的迫切性, 揭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尖锐性;2、强调了在宣传唯物主义的工作中党员与党外人士、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结成战斗唯物主义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四、思政启示

1、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意识形态的问题, 是不能用强制手段加以解决的, 只能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由此可见, 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应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坚持群众路线

列宁指出:“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的这种联盟是绝对必要的。”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 为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广泛组织和团结劳动群众参与革命和建设的神圣事业中来。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因此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就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3、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 应注意对统一战线的深入理解

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中, 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统一战线问题。在我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爱国统一战线成为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 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它对于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 要注意对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深入理解;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应注意对统一战线的维护和其作用的发挥, 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应提高对广大青年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指全体社会所有成员, 其中青少年和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 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应特别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的认识, 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我们必须要加强思想理论战线的工作, 加强对广大干部和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发表将近一个世纪了, 它的内容至今都鞭策着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战斗性、革命性和科学性。《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不仅给我们指引了方向, 而且还告诉了如何到达这一方向的思想方法。只要我们永远高举战斗唯物主义的旗帜, 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46.

[2]列宁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49.

[3]陈万柏, 张耀灿, 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翟志宏.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简介[J].理论导刊, 1990 (04) .

[6]张同生.学习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 1991 (01) .

科学无神论 篇2

本学年即将结束,回顾本学年“无神论”工作,我们始终贯彻学校无神论教育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市政府、教育局的工作要求,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始终本着“ 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教师认真执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全校师生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坚持无神论的观念。现将本学期崇尚科学、坚持无神论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地落实好了学校“无神论”教育工作计划。以明确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学校把“无神论”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从指导思想上明确了工作的长期性、持久性,让每位工作人员都有打持久攻坚战的思想准备。

二、根据上级指示,调整和确定无神论教育的目标掌握学校“无神论”教育的工作内容及方案。

“无神论”教育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了德育主任、和各班班主任,小组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序。学校定期召开无神论教育会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形成了定期汇报,定期总结,及时反省,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共建科学校园的喜人局势。

三、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无神论”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坚持将“无神论”教育列入了整个教学计划,在整个德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的无神论教育工作贯穿于课堂教学、班会课等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无神论”知识宣传,提高学生坚信世间无神的意识,相信科学!

四、“无神论”教育工作仍在长抓不懈。

(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本村少数名族众多,宗教活动频繁,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持续开展讲座等活动巩固成果。

(二)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工作不能停止不前。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最新无神论反分裂知识。为开展“无神论”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继续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故事会、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以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接受无神论知识提供平台。

(四)积极与家长联系,以家长会或电访等形式跟家长沟通切实做到从环境出发。

当然,工作中仍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还需改进,我们会继续努力。

无神的道德世界 篇3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无神 人性 《亚当·贝德》

引言

乔治·艾略特(1819-1880)出生在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她是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女作家玛丽·安·伊文恩的笔名,她因翻译工作而开始文学生涯,并担任“西敏寺评论”杂志的编辑。艾略特年近40岁才开始写作,发表文章于杂志上,其长篇小说《亚当·贝德》《织工马南传》《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米德尔马契》和《丹尼尔·德龙达》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受到布雷、费尔巴哈等当时自由思想家和哲学大师的影响,艾略特反传统宗教道德,她既积极汲取基督教的精华,又深刻批判其糟粕。艾略特的作品重新诠释了上帝的意义和形象,并充满了对传统社会道德的批判,对人性尤其是女性的道德人文关怀。被人诬陷的马南对上帝失望至极,他抛弃了信仰,成为挣钱和数钱的机器,直到他压抑的人性被幼儿爱碧唤醒,他才重新回到有上帝,即有爱的生活中来。在乔治·艾略特看来,上帝就是爱,对他人的爱就是对上帝的爱。她笔下海蒂自私自利、爱慕虚荣,为传统社会所不容,而完美女性布道士黛娜却用无私的爱救赎了海蒂的灵魂,这是对“罪”的爱和对他人的爱。在人性和传统道德的冲突中,乔治·艾略特善于发掘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反对传统宗教道德观对道德完善和人性的苛求。本文通过对乔治·艾略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贝德》的解读,对其人本主义道德观中人性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让传统理想化的宗教道德对人性予以最大的理解和尊重。

一 无神的道德世界

宗教历来是道德生活的大部甚至全部。而在基督教中,道德完善性高于其他一切理智或理性。追求道德上的完善性或基督教的道德理念使世人用“神”的要求来评判他人,而忽略了人的本性。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宗教信仰危机和道德沦丧,维多利亚时代的政治辉煌和经济繁荣却带来了这繁华表象下的躁动不安,基督教内部派系争端不断,人们也正经历着宗教信仰的迷茫和道德准则的模糊。乔治·艾略特的宗教信仰正是在这一时期经历着变化,蜕变直至升华。20岁之前的艾略特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她的宗教信仰转折点发生在随父迁居考文垂。在那里艾略特结识了自由思想家布雷,接触了全新的宗教及社会政治思想,从此开始质疑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担任“西敏寺评论”杂志编辑的工作让她接触了众多哲学大师和文学泰斗,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康德的实证主义。通过翻译大卫·斯特劳斯的《耶稣传》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奠定了其人本宗教观的理论基础,也为自己的道德信仰找到了最后的归宿。

乔治·艾略特绝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她心中的上帝也不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不是摩西的上帝,不是基督的圣父,而是以爱的体验为基础,具有包容性的精神化的上帝。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不是圣经中的上帝。在艾略特的宗教道德中,“爱”具有起源的意义,她摈弃了宗教中的原罪概念,认为宗教中首要的原则必须是人对自己的爱,人对他人的爱和人对自然的爱,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堕落的灵魂。宗教是人的宗教,是赋予人类尊严、价值和道德伦理及情操的宗教,因此在乔治·艾略特看来,无神即人性,无神的道德世界即人性的道德世界才是精神追求的理想境界。以此为基础,人性的弱点在爱的力量下是可以宽恕的,不需要基督救赎;同时完全的爱他人而不爱己是不道德的人性观,是对人性的束缚。

二 “孰能无过”的人性光辉

1859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贝德》确立了乔治·艾略特在英国文坛中的大师地位。通过对虚荣的海蒂,纨绔子弟亚瑟,好男儿亚当与卫理会布道士黛娜的描写,她探讨了人类善恶的相对关系,摈弃了“性本恶”的观点,这和基督教中“原罪—忏悔—救赎”的模式是不一致的。诚实勤劳的木匠亚当·贝德爱上了漂亮的农家姑娘海蒂,但虚荣的海蒂却渴望嫁给垂涎自己美貌的年轻上尉亚瑟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怀上了他的孩子。海蒂在寻找亚瑟的途中产子并抛弃了它,被以谋杀婴儿罪判处绞刑。而善良的布道士黛娜却帮助海蒂忏悔,使她获得了道德上的重生,在亚瑟的忏悔和帮助下,海蒂流放到澳大利亚。高尚的黛娜和善良的亚当最终幸福地牵手在一起过着宁静的乡村生活。

在《亚当·贝德》中,艾略特抛弃基督教中“性本恶”,“人生来就是邪恶的”的观点,认为“邪恶”之人所犯的错误只是他们成长中性格不成熟的表现,任何罪恶都是可以原谅的,他们需要的是教育引导和人们的关爱,而不需要通过基督教中的救赎而在死后到达天堂。自私虛荣的海蒂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败类,她所犯的罪恶在那个时代是不可饶恕的,然而在黛娜的眼中海蒂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对自己即将成为妻子和母亲这一角色还没做好准备,面对诱惑和压力她没有选择正义和道德的一方,而是选择了满足个人虚荣,通过捷径来跻身上流社会。即使是这样的人也不是不可救赎的,黛娜的说教和高尚的道德感染了海蒂,最终她忏悔了自己的行为。同样,亚瑟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他只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富二代”,他没有社会经验,没有责任感,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时冲动和调情会给海蒂带来的致命后果。当得知海蒂将被处以绞刑,内疚的他四处奔波,为她求得了赦免。在艾略特看来亚瑟不可能做出一些卑鄙、残忍的事情,他和海蒂一样,不能抵制诱惑,性格又冲动鲁莽,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后果。他们不能被称为恶人,而正好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表现。而要帮助他们只能通过爱,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而并非对上帝的爱。

艾略特的偉大之处在于她不仅能发掘“恶人”中的善,更能捕捉善人中的“恶”,她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世界,而非道德至善的虚拟空间。善良的木匠亚当对待母亲却又些苛刻,明知道海蒂并不钟情自己,还是决意和她订婚,他对海蒂的爱是有些盲目和感性的。黛娜几乎是以完美的形象出现在《亚当·贝德》中的,她有责任感,善良无私,沉静顺服,是个完全的利他主义者。她是上帝的忠实信徒,她完全服从上帝旨意,专为他人服务,忽略自己的幸福。然而,在艾略特的眼中,这正是她的弱点,她的生活只有上帝,没有自己的幸福,这是一种盲目的信仰,是对自己的爱不负责任的信仰。当她深爱的亚当支持她独自在史诺菲尔德生活时,她既伤心又害怕,她害怕失去自己的幸福。

在艾略特的笔下,人们生活的世界虽不是荆棘密布,但也不是阳光玫瑰;人类也不是基督教中所描述的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类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是在生命前行的旅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因为这个旅程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如果我们经受不住考验,就会犯错误。然而,这些错误不是不可饶恕的,只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正确的教育引导,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人类是可以自我救赎、自我成长的,并最终到达正义和道德的彼岸。

三 爱己爱人的完美结合

艾略特摈弃了传统宗教伦理中完全的利他行为和纯粹的利己行为,在她看来,这两种主义可以完美地结合,不需要牺牲彼此而达到和谐的统一。她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能像《圣经》中的训诫那样完全压抑自己的幸福而服务他人。只要不以伤害他人为前提而追求自己的幸福,尤其是女性的婚姻幸福是人性最根本的体现和人权的基本体现。

黛娜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卫理公会布道士,纯粹的利他主义者,她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上帝和需要帮助的人,而自己却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她的家。她活着就是为了上帝。然而,即使这样一个完美的让人嫉妒的女性仍然有自己对幸福和婚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黛娜拒绝了亚当的弟弟赛斯的求婚,尽管他俩在所有人看来包括亚当在内都是天生一对的。赛斯个性温和,心胸开阔,勤劳善良,和黛娜一样对上帝无比虔诚,也是一个完全的利他主义者。在赛斯看来正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对上帝共同的爱可以让他们在上帝的名义下结为夫妻。而这正是黛娜拒绝他求婚的原因,因为在黛娜看来,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相互吸引的,而不是以追随上帝为名和不相爱的人结婚,这是混淆爱情和事业,对爱情的亵渎。每个独立女性有追求自己事业成功和婚姻幸福的权利,这是黛娜对《圣经》中倡导女性失去自我的否定。黛娜最终选择了亚当,选择忠实自己的情感归宿,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不应该盲目地献身给上帝。

传道士黛娜的价值观既体现了对上帝的虔诚和对他人宽容善良这种纯粹的利他主义思想,又有新时代女性不盲目服从,敢于追求自己婚姻幸福的利己主义思想。而这两种思想的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形象高大、品德高尚而又“接地气”有自己人性追求的黛娜形象。

结语

乔治·艾略特的道德世界里是没有上帝的,是人性的道德世界。“无神”也使艾略特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在当时独树一帜。在其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贝德》中,通过对四个主人翁性格细节的描述,艾略特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性关怀和人性论:人性善恶是相对的,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做到利己和利他的完美结合。只要有爱,人类的任何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人不是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神,就是因为人会犯错误,同样地,作为人性的体现,奉献他人和追求幸福应该和谐统一,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完全听从上帝的旨意奉献社会而忽略自身幸福是不道德的,是对人权的剥夺和人性的摧残。

参考文献:

[1] Adams,Kathleen.“George Eliot and Religion.” [J].George Eliot Fellowship Review,9 (1978):26-29.

[2] Eliot,George.Adam Bede [M].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94.

[3] Spiltters,Brain.George Eliot:Godless Woman [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3.

[4] 费尔巴哈,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

[5] 殷企平:《过去是一面镜子:〈亚当·比德〉中的社会伦理问题》,《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6] 袁雪生、付淑琴:《道德寓言与宗教情怀——论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创作》,《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7] 詹·乔·弗雷泽,徐育新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 张金凤:《乔治·艾略特: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调和”》,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顾恺之传神论解析 篇4

顾恺之传世论画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 是中国最早的系统画论。通过这三篇文章, 以及本传记载他的论画和评画中, 其最重要的理论就是“传神写照”和“迁想妙得”。

《晋书·顾恺之传》记载:“恺之每画人, 成, 或数年不点目睛, 人问其故, 答曰:四体妍蛋, 本无关少于妙处, 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中。……恺之每重稽康四言诗, 因为之图, 恒云:手挥五弦易, 目送归鸿难。……每写人形, 妙绝于当时, 尝图裴楷像, 颊上加三毛, 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鳃像, 在石岩里, 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图殷仲堪, 仲堪有目病, 故辞, 恺之曰:明府正为眼耳, 若明点瞳子, 飞白拂之, 使之轻云之敝日, 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恺之尝以一厨画, 糊题其前, 寄恒玄, 皆其深所珍惜者, 玄乃发其厨后, 窃取画, 而缄开如旧以还之, 给云未开, 恺之见封题如初, 但失其画, 直云:妙画通灵, 变化而去, 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由上面《晋书·顾恺之传》的这段资料可看出, 顾恺之的绘画是以“传神”为旨归的, 因而“传神论”也就成了顾恺之绘画理论思想的根本。然而, 要理解“传神论”的精要, 就必须先理解“神”的内涵。现依能见到的资料, 将顾恺之涉及“神”的评论用语列举如下:

“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中”《晋书·顾恺之传》

“观者觉神明殊胜”《晋书·顾恺之传》

“神属冥芝, 居然有得一之想”《论画》

“骨成而制衣服慢之, 亦以助神醉耳”《论画》

“如小吴神灵, 居然为神灵之器, 不似世中生人也”《论画》

“神仪在心, 面手称其目者”《论画》

“则神气与之俱变矣”《魏晋胜流画赞》

“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魏晋胜流画赞》

“传神之趋失矣”《魏晋胜流画赞》

“一像之明昧, 不若悟对之通神也”《魏晋胜流画赞》

“画天师瘦形而神气远”《画云台山记》

“而超 (应为‘赵’) 升神爽精诣”《画云台山记》

“神明之居必有与立焉”《画云台山记》

顾恺之在使用“神”的时候, 或“神灵”、“神气”、“神明”都是对“神”的一种推崇, 认为画当以“传神”为目的, 这就是其“传神论”。

顾恺之的“传神论”受魏晋玄学的影响, “所谓‘神’这一概念, 不外就是指同天赋、气质、个性相关的智慧、才能、精神, 同时又已提到了一种人生哲理的高度, 要求达到人生应有的某种精神境界。”这是人物之“神”, 而人物画就需要去把握这种“神”, 这就是顾恺之的“传神”。

“恺之的‘传神’概念的提出, 看来是受到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一文的思想影响的。不同的是, 在慧远那里, ‘传神’是在佛教生死轮回的意义上说的, 指的是已死的‘前形’将他的‘神’传给己生的‘后形’;在恺之这里, 则借以指画家将所画的人物的‘神’传给纸上所画的人物的‘形’。”顾恺之所要传的“神”是一种看不见 的, 摸不到的, 而又是确实存在地一种人生境界。“所以, ‘写照’就不是一般所说画像的意思, 而是要写出人的神妙的精神、智慧、心灵的活动。”而要把握这虚无的“神”, 顾恺之找到了两把钥匙, 第一是对眼睛的刻画“传神写照, 正在阿睹中。”第二便是“迁想妙得”了, “顾恺之《论画》曰:凡画, 人最难, 次山水, 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 难成而易好, 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顾恺之认为, “神”是人的关键, 而“传神”是人物画的关键, 然而, 人的形是不能“传神”的, “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 荃生之用乖, 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 对而不正则小失, 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 不若悟对之通神也。”因此, “传神”就要靠画家的想象, 而这种想象是和对象的外形无关, 而直接深入到对象的心灵深处, “这种自由的想象, 其最终目的是在直感地领悟把握那由想象所得的形象呈现出来的某种微妙的‘神’, 亦即某种提到了形而上的哲理高度的精神、心灵的表现。所以, 这种想象同时是一种充满精神性的感悟, 不同于为某种功利目的所进行的纯理智的想象。”正因为这种想象是一种“感悟”, 此更加接近了艺术的本质, “顾氏的‘迁想妙得’观暗合了19世纪西方的‘审美移情说’。‘审美移情说’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在聚精会神地观照一个对象时, 由物我两忘, 达到物我统一, 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 使无生命和无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情趣, 使客体对象具备了人的感情色彩, 达到物我交融, 于是客体对象才使人感到美。”

在顾恺之以“迁想妙得”去达到“传神”的目的中, 绘画己经超越了绘画本身, 已经由“小技”上升到了“道”的境界, 可以这样说, 顾恺之“传神”是去追求“道”的“无”的境界, 是通过有限达到无限的艺术追求, 这个追求也就使得中国绘画确定了自己的灵魂, 成为指导后世所有的绘画品评准则, 可以说“传神”几乎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第一要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第二卷)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474 .

无神论主题班会总结 篇5

陈先达

中世纪及其以前,迷信流行并不为怪。奇怪的是资本主义时代科学发展,迷信依然存在。甚至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居然也相信一些荒.唐不经的东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举过培根、牛顿、华莱士的例子。他说,英国大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期盼人能“延年益寿,在某种程度上使人返老还童。改形换貌,易身变体,创造新种,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他抱怨这种研究无人问津,他在他的自然史中开出了制造黄金和创造种.种奇迹的煞有介事的丹方”。他说,大科学家牛顿在晚年也颇热衷注释《约翰启示录》。而且一些科学家如功勋卓著的动物学家兼植物学家华莱士迷恋于招魂术和降神术。

这种情况也许是由于当时科学还没有达到当代这样的水平。可也不是,当代科学如此发达,上穷碧落下黄泉,可以入太空上月球,可以入海底,甚至连人都能“克隆”,可迷信却仍然时有流行。西方有,我们这里也不少见。算命看相生意兴旺;有病不求医,以香灰、塘水治病的事不少见。更加荒.唐的是,有些干部居然因为风水先生一句话就把好端端的新建楼房推倒重建。

这些情况表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确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宣传无神论,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我们要坚决反对封建迷信。迷信不同于宗教,它不具有文化积累和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尽管它也可能使用某些道德化的语言,但其目的不是道德教化而是宣传迷信。迷信是一种具有短暂性、爆发性、群众性和流行性特点的思潮。它的兴起和蔓延容易搅乱人心,不利于社会的安定。科学与迷信又是对立的。科学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它不相信那些未经证实的荒.唐不经的东西。

哥白尼以后,科学在对迷信的斗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它通过揭示宇宙中一个又一个秘密,逐步破除人们心中的迷信。科学打败了迷信,但迷信又变换形式与科学进行争夺战。科学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宇宙在任何时候都会为人类留下许多秘密。迷信便利用任何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进行投机。它冒充科学。而且迷信的载体是多样的变化不定的,只要有适宜的社会土壤和文化背景,就会陈渣泛起,以新的形态卷土重来。在一些迷信活动中,以所谓振兴传统文化为旗帜,这当然是一种借口。

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和印度文化,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处于主导地位。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把神鬼有无问题搁置一边,从不张扬迷信。汉文帝是有为之君,文景之治算是中国历史的光彩一页。可汉文帝热心鬼神之事,还是受到诟难。

唐代李商隐的《贾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就狠批了一下汉文帝。至于占卜算命,的确是古已有之。

《周易》是最古的占卜书,但以后逐步演变为一部具有丰富辩证法的哲学著作。中国知识分子不少人对命运采取一种理性主义态度,不迷信卜卦算命。明代刘基的《司马季主问卜》中关于占卜的一段话,很具代表性:“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人的命运不是决定于乌龟壳和蓍草,而是决定于自己。智者不惑,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态度。要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传统,就应该发扬唯物主义传统、无神论传统、理性主义传统。在反对迷信的斗争中需要科学与哲学的联盟。既要进行科普教育又要进行无神论教育,特别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理性的思维方法。所有的迷信者,不论文化层次如何、经历如何,从哲学上看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缺少理性思维,只相信感官,迷信“我看到,我亲眼看到”,而不问看到什么,如何看到。

实际上,迷信、迷信,因迷而信,因信而迷,越信越迷,越迷越信,迷他所信的,信他所迷的,以至难以理喻。其实所谓看到是并没有真正看到。即使一些有文化有知识的迷信者,同样是迷信感官。其实他并没有真正看到他所相信的东西,而是相信他看到的东西。

古代希腊哲学家早就说过,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可我们当代有些迷信者连“最坏见证人”的感官都不要,非常轻易地相信人家的谎言。凡无理性思维能力的人,都分不清什么是可能的和什么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具有怀疑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他们信奉的是:也许、可能、万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世界是复杂的什么事都是可能的,等等。

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信仰,没有规律性观念,没有最起码的对平凡真理和普通常识的坚定认可,信奉“也许”“可能”,只要遇到一个小小的谎言就会入其圈套。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中,对一些科学家由于迷信经验,极端蔑视思维而陷入各种迷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恩格斯特别强调哲学的重要性,他说,“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处罚的。对一切理论思维尽可以表示那么多的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既有的联系”。“所以,经验主义者蔑视辩证法便受到处罚:连某些最清醒的经验主义者也陷入最荒.唐的迷信中,陷入现代唯灵论中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00、301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小院中,猛然碰见一只无比庞大的乌龟,它今天放学走在家门前的身体呈绿色,仿佛一只可怕的怪兽,我显得有些毛骨悚然,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向后移动,只见那只怪兽迎面扑来,我被重重地在地上……“快起床。”我迷迷蒙蒙地睁开眼睛,发现天已经大亮,我仍睡在被窝里,原来这只是个梦,我虚惊一场,但还是感觉一种恐惧感萦绕脑际,按迷信说法,在黎明前做梦,相对应的就是这天傍晚,而我做的是一个不利的梦,那是不是在今天傍晚就会有什么坏事发生呢?想到这里,我顿时失魂落魄,感觉今天为何这样的不寻常。

无神论者也宣讲 篇6

Stroll through the plaza of Balboa Park and you’ll pass an assortment of musicians, face painters and religious groups spreading their beliefs. But you’ll also see a table draped with a large blue banner that says: Relax, Hell Does Not Exist. Approach and you’ll hear conversations like this.

Kid: If you’re an atheist, you don’t believe in heaven or hell.

Rob Hudson (San Diego Coalition of Reason): That doesn’t even make any sense. Who in their right mind would choose to go to hell?

Kid: No one will go to hell unless you choose not to believe in God.

That’s Rob Hudson talking to some kids who strolled by. He spends every Saturday at the booth and seems to thrive on religious arguments.

Woman: The Bible lines up with everything in history perfectly.

Rob: No, it doesn’t.

Woman: Yes.

Rob: I studied history.(to reporter) It’s actually kind of fun because instead of just giving the same argument back every single time, you like to mix it up a little bit.

San Diego Coalition of Reason opened this booth to support the atheist community and to 5)evangelize non-belief to religious people. Jim Eliason, one of the Coalition of Reason members, says they’ve actually had de-conversions at the booth, but with people already questioning their beliefs.

Jim Eliason: Even if they come up to you beforehand and they tell you very stridently that they’re a believer and they’re a Christian, probably what they’re doing is that they’re trying to see if you can give them any new information.

More often, religious people try to convert the atheists. On a recent Saturday, Valentine Ilin was walking by with four of his kids. Ilin is a Baptist and decided to give the atheists a message. So he led his family in a song.

Ilins: (singing) The precious, precious name of Jesus.

Many religions seek converts, but why would atheists care whether other people believe in God? Debbie Allen, the Coalition of Reason director, says they think the world would be better off with less 6)dogma.

Debbie Allen: I think there are some good tenets within some religions that point people in the right direction, but when you’re talking about a faith that is unwilling to change or grow, that this is the right way and there is no other way, those people are at risk of continuing practices that are 7)detrimental to other human beings.

She also hopes the booth will break down stereotypes.

Debbie: Atheists are not necessarily strange or bad, but a lot of people of faith never meet someone that would be out about being an atheist.

Allen says everyone, atheists included, can benefit from meeting people with different beliefs or a lack of belief, and she’s happy to have that interaction happen at the atheist booth. San Diego is one of several cities with this kind of atheist outreach, but it’s only one of a few places with a booth that’s open every weekend.

在美国圣迭戈市最大的一个公园里,你可以见到基督教教徒、克里须那教派的信奉者和穆斯林在派发宣传册,捍卫着各自的宗教信仰,并寻找新皈依者。最近,一群无神论者也在附近设营扎寨,劝说人们改宗。

你如果在巴尔博亚公园的空地上漫步,你会从各色人物身边经过,音乐人、脸部彩绘师,还有宣传自身信仰的不同宗教团体。不过,你也会看到这样一张桌子,挂在桌边的大张蓝色横幅上写着:放轻松,地狱并不存在。如果你走近这张桌子,你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小孩:如果你是一名无神论者,你就不会相信有天堂、地狱的存在。

罗布·赫德森(圣迭戈理性联盟):那种说法不合情理。哪个脑子正常的人会选择下地狱呢?

小孩:没有人会下地狱,除非你选择不相信上帝。

刚才是罗布·赫德森与路过的小孩子的对话。他每个周六都会在这个宣传点上度过,关于宗教的争论似乎让他兴奋不已。

女:《圣经》里的事件与所有历史事件完全吻合。

罗布:不对,不是这样的。

女:是的。

罗布:我就是学历史的。(对记者)这种讨论其实很有意思,因为你不是每次都用相同的论点,我更愿意把不同的论点混在一块儿。

圣迭戈理性联盟设立这个宣传点旨在支持无神论者这个群体,并向信教的人进行无信仰的宣传。詹姆·伊莱亚森是这个联盟的成员,他说,确实有人就在他们这个宣传点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信仰,不过,那些通常是早已对自己的信仰有所怀疑的人。

吉姆·伊莱亚森:他们可能之前曾经来过,他们曾非常坚决地告诉你他们是坚定的信徒,他们信仰基督教,那他们来这里或许只不过是想看看你能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新信息。

更多的时候,信教的人试图让这些无神论者皈依他们的信仰。最近有一个周六,瓦伦丁·耶林与自己的四个孩子路过宣传点。他是一名浸礼会教徒,他决定向这些无神论者传达一个信息。于是,他带着家人一起唱了起来。

耶林和家人:(唱)耶稣,这个非常亲爱的名字。许多宗教都会寻求皈依者,可为什么无神论者要介意他人是否相信上帝的存在呢?戴比·艾伦是这个联盟的负责人,她表示,他们觉得,如果少些教条,这个世界会更美好。

戴比·艾伦:我认为,有些宗教也有一些好的教义,把人们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但如果一种信仰固执地不愿意作出改变或者进一步发展,坚持自己的路就是惟一正确的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的话,那么,那些继续参与相关宗教活动的人就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她也希望他们设的这个宣传点能够打破一些人们的偏见。

戴比:无神论者并不一定就是怪人或者坏人,但许多有宗教信仰的人并没有机会认识敢于站出来说自己是无神论者的人。

科学无神论 篇7

一、情境导入眼球化,三维目标标签化

1.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可以聚精凝神,立疑激趣,以境生情,快速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然而,事实上现在有很多的课堂为了博人眼球,制造“噱头”,挖空心思制造一些所谓的“亮点”,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习的主题。过多关注于多媒体的绚丽,耗时太长,使后续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

思考:情境导入是一门艺术,应讲究策略,除追求新颖别致外,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目标,内容要承上启下,素材要真实合理,问题要指向清晰,杜绝慵懒拖沓,免于无聊无效。学科性要强,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连贯性和梯度性,讲求首尾呼应,从入境破题到课中学习最终还要回归原点,真正让情境导入为后续教学服务。方式要多样,可以是声情并茂的情境描述,也可以是形象生动的图文影像。性价比要高,花最少时间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入情、入境、入理、入心”,从追求“眼球效应”转向“求真务实”。

2.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本轮课改的一大亮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也是课堂评价的重要标准。于是,有些老师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在教案、学案、课件、练习中往往都要列出三维目标,而且还是照搬照抄课程标准或教参上现有的几句话,“条目化”、“标签化”痕迹甚是浓重,很少有人去解读和细化目标。甚至有些专家片面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是课堂的终极目标,并把它作为评课的“杀手锏”,认为其可以折射出教者对课标的认识深度和思想觉悟的高低。为体现这一目标的达成,无非也就是几句口号和干瘪的说教,将地理课程当作变相的德育工具。

思考: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镶嵌融合、递进超越的关系。“知识与技能”通过“过程与方法”才能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情感体验,不是心灵鸡汤,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空洞的说教和传经布道,必须结合学段、学情、章节内容和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体现和落实,一节课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严华银老师在《“三维目标”究竟是谁的目标》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很难做量化的考查和准确的描述的;这种情意和美感的熏染,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一定是潜移默化,难以量化考核的;如果追求即时的效益,硬性地拉郎配,贴狗皮膏药,不仅不美,反而弄巧成拙,逼人造假,欺人骗己,最后贻害学生和教育。”[1]其实,只要我们遵循教学规律,脚踏实地传授地理学科知识,循序渐进地渗入地理核心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无痕而至。

二、小组合作形式化,教师讲授限时化

1. 小组合作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变革意义是有目共睹的。一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新课改的新宠,宁滥毋缺,千篇一律。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老师一声令下,瞬间,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并迅速展开所谓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成员争先恐后、七嘴八舌,交流声、争论声甚至嬉笑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一次次出现在眼前,久而久之,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进而产生一些疑惑,总感觉作秀成分太多,俨如一场表演秀或一个大卖场。

思考:合作学习是学生个体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拓展性学习,是群体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小组的构建一般有“均衡型”、“分层型”、“自主型”、“任务型”等多种形式,不是简单的人数拼凑。建议一般采取“均衡型”,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按地理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别、性格等组建4~6人的若干小组,这样利于“组内互助、组间竞争”。要培养他们相互尊重、信任、依存、坦诚交流的团队精神以及合作技巧;建立健全小组合作激励机制,及时评价、反馈和奖励。在此基础上还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合作前提:首先要确保个体有充足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时间,带着个性化的理解和问题与同伴交流。(2)合作内容:并非所有学习任务都必须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只有当学生个体学习遇阻,必须借助团队的力量方可完成任务的时候,才会产生合作的愿望和动机。因此,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疑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要精心策划,慎重取舍。(3)合作契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心有疑惑而不得其解、思维量大而考虑不周、同一议题而结果趋异、情感不同而价值有误”的时候才是合作契机,教师要看准合作时机,适时切入。

2. 教师讲授

新课改实施以来,老师们一直纠结于课堂上“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的问题,不少老师谈讲色变,惧怕被贴上“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标签,成为新课改的落伍者。于是乎,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基本原则,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活动、多展示,课堂上很少能听到教师精彩的讲解、精辟的点评,更难看到教师的慷慨陈词和旁征博引,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活动“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更有学校则硬性规定:“教师连续讲授不得超过5分钟,累计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和练习时间不少于25分钟”,还美名其曰“51525模式”。课前一遍遍的试教和预演减去的看似教师的讲授时间,实际却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思考:新课程强调:“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主导就是指教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控制教学进程、检测教学成果,同时还要发挥规范、引导和评价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学生无法替代的,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真正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不能把教师的正常讲授与“填鸭式”、“满堂灌”相提并论,应该正确审视讲授的原本地位和作用,该讲则讲,该略讲则少讲,甚至不讲。首先要做到“六让”“六不讲”。“六让”即文本让学生读,重难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方法让学生悟,练习让学生做,成果让学生评。“六不讲”即已经会的不讲,自学就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偏离三维目标的不讲,误导学生观念的不讲,学生独立思考的时候不讲。其次是“六必讲”。即理解不了的重难疑点必讲,易错易混易漏点必讲,归纳不了的方法规律必讲,启而不发时必讲,价值观偏离时必讲,真正讲懂讲透,点石成金。

三、成果展示单一化,课堂评价空泛化

1.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将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课堂中最精彩、最关键的环节。但实际上很多课堂展示环节无程序、过程拖沓,肤浅重复;有些课堂展示成为学优生的“表演秀”,学困生则沦落为“天涯人”;缺乏点拨和相互评价,缺乏互动和质疑。为减少麻烦,节省时间,有的老师干脆越俎代庖,草草收场。

思考:展示是阐述观点、传递思路、表达情感的过程,它不仅可以检验学习效果,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分享,从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提升能力。课堂展示应该明确以下几个环节:(1)展示要求:展示学生应该大胆大方,吐字清晰,敢于表达不同观念;思路条理,表达完整,不囫囵吞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和思考,学会尊重和分享,主动质疑和补充。(2)展示内容:课堂展示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不是思考题和练习题的答案统一。展示的是对重难疑点的理解,对规律和原理的领悟,展示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展示的是学习的心得和感受,也可以是自己的疑惑或质疑。(3)展示类型:有组内展示、组间展示、自由展示等。组内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机会,甚至可以实现人人展示;组间展示可以是围绕同一问题的组间竞争展示,通过追问和质疑可以使某一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让学生们对某个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自由展示是前面两种展示的升华,或个人或自由组合,或分享或质疑,不拘泥于形式,是灵动的、开放的,自由的、民主的。(4)展示方式:有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行为展示和模型展示等方式。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类型和形式,控制展示时间和节奏,适时启发点拨,激励评价,做到展而有序,展而有效,展而有度。

2. 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课堂评价不是简单的“表扬”与“批评”。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懂得知识掌握的“对”与“错”,还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再学习、再创造的潜在动力。因此,课堂评价愈发引起专家们的关注和重视。但事实上,很多老师的评价方式单一、重智轻情、重结果轻过程,评价语言空泛干瘪。另外,过多的激励和表扬使得课堂评价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和导向性;更有甚者褒贬不一,对学困生不能一视同仁,甚至讽刺挖苦。

思考:课堂评价不是廉价的说教,也不是简单的褒贬。课堂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要善于寓智寓情于评价之中,既要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方法和过程的习得,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与获得;除了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更应发挥其诊断与导向功能。对于学生价值偏向或错误,教师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否定并加以正确引导。提倡自评、他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摒弃教师“当裁判”的一言堂现象;正确对待因性别、性格、成绩和能力而导致的差异性,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学生,客观公正,真诚真实,褒贬有度。评价语言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教师要用心倾听、敏锐捕捉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即时灵动地评价、点化和润泽,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复制的艺术品,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四、媒体使用泛滥化,学案导学依赖化

1. 媒体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老师们早已习以为常,于是乎,教师们每课必用,部分课堂俨然成为影院,好不热闹,课本不读了、板书没有了、笔记不做了。所谓资源共享,统统秉持拿来主义,不加整合,千篇一律。甚至有些学校强制实施所谓的“亮灯”工程且将其列入考核,每天每课每科必用,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人灌”变成“机灌”。

思考:(1)明确目标: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永远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可能取代师生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华丽的界面、奇特的音效、炫丽的图文、多余的视频只能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甚至本末倒置,冲淡主题。(2)因材施教:一个好的课件是教师在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融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等诸多因素精心设计制作而成,每一个内容的确定,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无不凝聚着教师的聪明才智。盲目的拿来主义和生搬硬套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课件内容要适量,避免“灌”、“赶”导致挤占学生思维空间。(3)注重融合:亲身的文本阅读、现场的实验操作、立体的模型演示、色香味的触觉体验绝不是多媒体技术可以替代的;俊秀的板书,清晰的条理、严谨的结构、充满个性的艺术设计无不让人赏心悦目。现代与传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2. 学案导学

不知何时开始,导学案悄然走进课堂并蔚然成风,校校有,科科有,课课有,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地理课堂当然也不例外,听课者每堂课都会收到一份大礼———“导学案”。它是新课改的一个衍生物,是一个新名词,正是由于它迎合了新课改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教学效益因此受到热捧,成为课堂教学离不开的抓手和拐杖,甚至是“救命稻草”。于是乎,课堂上一切所发材料都被冠之为“导学案”,包罗万象,无所不能,替代了教材和教案,替代了笔记和练习。一案在手,一劳永逸,谁上都一样。很多老师都依赖上了它,似乎没有就真的不行!

思考:什么是“导学案”?在目前的字典和文献中尚未有权威诠释,如果望文生义,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根据本校学生地理学科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编制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反馈的校本化的学习方案,其目的是以导促学。导学案不是课本的翻版和填空,不是教案和笔记替代品,不是作业和测试,更不是教师的随心所欲和不可或缺的抓手。它应该是教材的整合、提炼和延伸,是学生畅游学海的导航图;应该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梯度化,注重知识的生成、方法的感悟、能力的提升。应该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可以将问题前置到课前,解决在课中,留白至课后。要及时反馈、反思和修正,使之日臻完善,真正发挥其导学功能。导学案编写形式应该多样化,不能固化课堂教学流程和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教学新枷锁。

五、高效课堂模式化,教学风格绑架化

1. 高效课堂

关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及“模式化”的推广一直褒贬不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直在苦苦寻找一种“秘笈”,好让自己瞬间立于不败之地。网络上还列举出“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产生的连锁效应更是始料未及,人们不远千里奔走效仿,各类专家高深莫测地解读,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地报道,就像寻找和炼制“长生不老丹”一样,似乎有点走火入魔。试问:有没有一味药可以包医百病?有没有一种课堂模式可以包赢天下?这些模式能放之四海皆可用吗?我们到底要不要学?学什么?怎样学?

思考:首先,我们肯定要学,而且要大张旗鼓地学。不只是学他们模式的可取之处,更主要的是学他们的教改精神,学他们先知先觉,学他们敢为人先。新课改的核心就是改革创新,高质高效。杜郎口中学等学校主动改革,大胆尝试,为我们叩开了通往高效课堂的大门,提供了宝贵经验,可歌可赞!我们不要回避高效课堂带来的高升学率,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只顾顶礼膜拜,不加取舍,像传销式地进行推广,那恐怕就是乱弹琴、乱劈柴了。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我们要讲究模式,但绝不模式化”,高效教学模式都是结合自身学校和师生的具体情况,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模式可套用,但因“气候不同”,可能“水土不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东施效颦也就在所难免了,甚至还会让师生陷入另一种高仿低效的怪圈。虽然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医治百病肯定要对症下药,应该结合校情、学情等进行“变式”处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次,即使成功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后,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提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2]。

2. 教学风格

纵观一些新课改的课型,很明显地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巨大变化,少数极富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老师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无尽的启迪与思考。但也毫不讳言地讲,大多数课堂“被绑架”的痕迹随处可见,领导的指示、专家的意见、模式的贯彻、应试的考核等等足以让老师们手足无措,用“带着脚镣在跳舞”来形容他们再贴切不过!更何谈教学风格的形成。

思考: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个人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教师的风度、品格、学识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学风格的老师充其量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书匠,并非完全合格的教师,更非优秀的导师。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虽然风格各有千秋,但它们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修炼教学风格要勤于读书和思考、勤于总结和创新,不断完善和超越,勇于排除诸多不良因素干扰或绑架,在实践中扬长避短,慢慢浸润,才能最终形成独具个性风采的教学风格。

以上种种“有形无神”现象主要是基于地理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等的观察和思考,虽然不一定完全集中在一节课或一个老师身上,但任其蔓延和固化,其结果不是创新,而是“虚假的繁荣”,有悖新课改的初衷。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学校课堂教学还存在“内外两张皮”的现象,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搞得有模有样,而常规地理课堂却依然固步自封,重智轻能、重分轻情,有悖时代赋予地理教育的使命。

摘要:基于地理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新课改课堂观察后发现:有些课堂虽目标齐全,像模像样,但却有意无意地落入“俗套”,课堂教学“有形无神”现象甚是普遍,新课堂逐步被模式化、程式化和绑架化,这有悖新课改的初衷。

关键词:地理,新课改,有行无神,思考

参考文献

[1]严华银.“三维目标”究竟是谁的目标[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3(4).

科学无神论 篇8

东晋顾恺的绘画理论现存有三篇, 《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它们是中国画最早的专门的绘画理论。画论中提出了“传神”“悟对之通神”“以形写神”等重要的观点。明确提出绘画“神”的重要性, 认为画家在刻画人物和客观物象时, 不仅要追求外在的“形似”还要努力体现内在精神的“神似”。写形是以达到传神目的的手段, 形与神相互映照, 才能“以形写神”。从某种意义上说, “神似”比“形似”更重要, 评价画的好坏皆以“传神”为标准, 这种观点可视为传统绘画“写意性”最早的理论依据。另外顾恺之进一步提出“迁想妙得”这一有价值的美学观念, 指创作主体将情感专注于客观对象, 经过深入体察关照达到主客交流, 产生妙悟, 获得绝佳的构思和艺术形象。这些国画中绘画原则的提出, 对绘画“写意性”的影响直至当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而画成的, 画中洛神含情脉脉, 若往若还, 表达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惆怅情意, 使人体验到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等艺术主张。

一、“妙”与“传神”的相似性

顾恺之《论画》开篇谈到:“凡画, 人最难, 次山水, 次狗马。台榭, 一定器耳, 难成而易好, 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历代书画家及评论家, 在论及顾恺之“传神”说时, “迁想妙得”四个字经常被引用, “迁想妙得”一词, 陈传习先生在《六朝画论研究》中注:“妙:即指神。按此字乃理解‘迁想妙得’一词的关键。顾恺之首先发现绘画本质在‘传神’而不在写形, 所谓‘以形写神’, 写‘神’是目的。”“他的所谓画之‘妙’, 或曰画之道, 即传神。”之后引用顾凯之另一句名言来证实:“‘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是说:‘四体妍蚩, 本无关于传神处, ’因为‘传神’在于眼睛。’”“‘妙’, 此处指‘传神’, 立览可辩。”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妙得”的单纯是“神”吗?陈先生是引顾作品中另一原句, 来做有力说服证据, 而我看来似乎前后能具说服力的因果关系不大。我们可能思维中单纯出现“神”吗?没有“形”的依附, “神”又怎么体现呢?就是因为有了“形”的存在, “神”才可以让我们联想, 中国传统美学中另一个概念:“象”。谈到“象”又会引出很多问题:“神”与“象”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 “传神”的说法是否可以成立呢?有没被换成“象”的可能呢?我还是先从“神”的依附, “形”的问题说起。

二、“形”与“象”

何楚熊先生在其《中国画论研究》中, 首先肯定了传神理论结构中“迁想妙得”占有首要位置, 她接下来给以详细论证时指出:“窃以为顾恺之所说的‘迁想妙得’不是一种‘自由的想象’, 而恰恰是对想象作了客观性的规定, 通过‘迁想’, 妙得的是对象的内在神韵。”这一点与陈传习先生观点不谋而合。但接下来她又强调:“‘妙得’之‘妙’, 是对‘迁想’特征的表述。这是一种意会性的感悟。”这里我们注意几个细节:何先生强调了“对想象做客观性规定”, 以及“‘迁想’特征的表述”, 就指出了一个想象过程中“形”的问题。此处的“形”可以理解为“像”, 指的是有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轮廓, 至少是在思维中的存在。然而此处“像”与中国美学意义上的“象”, 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周易·系辞上》对“象”的表述:形而上为道, 形而下为器, 不上不下为“象”。形而中者, 介于道器之间, 精神物质之间。“象”大多数时候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在我们视野中呈现出来的外观以及客观事物的显现。

从美的角度看, 中国美学追求的是“象”, 而不是器, 或单纯的形, 或像。“象”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很多时候是动态的显现。《易传》对“象”还有两个规定:一个是“立象以尽意”, 一个“观物取象”。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由于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常会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这就是“言不尽意”, 但概念表达不清楚不充分的, 而形象却可以完全的表现。《系辞传》中还有“立象以尽意”:有以小喻大, 以少喻多, 由此及彼, 由近及远的特点。这里“意”是深远的, 幽微的。到了艺术中, 中国艺术的目的恰在于一面把握住物质的“象”, 一面要从物中超越。“象”不是言说的对象, 只在感觉里, 在呈现中。“象”适合以艺术呈现, 不适合哲学或科学的命题, 不下判断。

由此可见, “象”完全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在艺术家脑海中呈现, 包含了活泼生动的形象又不失去它内在意态和全面整体艺术化了的感觉。

三、“神”与“象”

上一篇:牵引性能试验下一篇:预科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