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哲学

2024-07-29

笛卡尔哲学(共3篇)

笛卡尔哲学 篇1

一、科学思想方法

勒内·笛卡尔1596年生于托莱, 他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他认为, 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笛卡尔曾经在《谈谈方法》一书中简明地将自己的方法概括为四条方法论原则。

第一条,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 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 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 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 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这一规则告诉我们, 做事要十分谨慎, 避免因为疏忽而阻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 谨慎行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我们摆脱经验的枷锁, 因为我们固有的成见很可能变成我们认知过程中的绊脚石。只有谨慎行事才能避开疏忽和成见, 我们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我们生活中常会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是这一论证的很好诠释。我们往往会用感官和先见去判定一件事情, 可是结果却截然相反。社会上出现许多妇女和儿童的骗子, 人们的感官和先见使得人们对这一人群放松警觉, 他们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弱点去作案。

第二条,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地程度分成若干部分, 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难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复杂。怎样解决呈现在眼前的难题呢?笛卡尔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难题”分解, 把一个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部分, 逐一去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分析”。这一条规则告诉我们, 我们在面对难题的时候, 要细致笼统地分析每一步骤, 逐一解决。当我们面对一件棘手事情的时候, 尤其在面对一大堆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中, 往往是手足无措, 不知从何下手,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进行规划, 按部就班地逐个完成。

第三条,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 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 一点一点逐步上升, 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 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这条规则告诉我们,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活动中应该从最简单的事物开始, 一层层深入。这一规则在对于我们制定人生规划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有指导意义。在飞速发展的今天, 每个人都奢望迅速实现人生目标, 不脚踏实地, 总是寻求捷径。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也是如此, 细数古今中外每位有所成就之人, 无不经历人生的困难挫折而取得成功。梦想是要一步一步慢慢实现, 没有人可以一口吃个胖子。

最后一条是:在任何情况之下, 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 尽量普遍地复查, 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最后一条规则的设立, 是为了辅助分析与综合的应用。详细列出那些和问题有关的全部事实, 无一遗漏, 就可以保证推理的正确性。从确实性来说, 列举尽管不如直观, 但还是能够使我们对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做出正确的、确实的判断。通过列举我们可能获得比通过其他任何类型的论证, 所能获得的更确实的结论。

笛卡尔的四条规则不论是单一还是联系在一起理解, 都会在生活上带给我们一些智慧。使我们在看待事情处理事情上面更理智, 更谨慎。

二、行为规范

笛卡尔是一位智者。他认为, 人有天赋的理智能力, 如果获得正确的求真方法, 就能拥有科学和智慧, 而在理性指导下, 人如果能够清醒明白地生活, 那就是人最大的幸福。

因此, 笛卡尔为人们制定了四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守法, 尊重习惯

在现代的中国, 出现了许多思想极端的人, 他们一味地否定国内的一些体制, 如教育、法律等。而崇尚西方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政策制度。我们不可否认其他一些国家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都有其完善的社会制度, 可是正如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所提到:“尽管波斯和中国也许跟我们这里一样有很明智的人, 我觉得还是效法自己周围的人好处最大”。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 对待别国的政策制度, 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 不可一味地否定亦不可一味地肯定。

第二条原则:意志坚定、果断恒久

我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 总是站在十字路口驻足迷茫。我们常常感叹岁月匆匆而过, 孰不知我们停留犹豫的时间足够实现一个小的目标。我们总是不够果断不够坚定, 无论在为人处世还是对待自己的理想总是反复无常, 一遇到风吹草动就改变主意, 因此我们错过了生命中许多个原本属于自己的闪耀的瞬间。成功就这样从身边擦肩而过。

第三条原则:改变自我:永远只求克服自己, 不求克服命运, 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 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

这条规则告诉我们, 我们尽自身全力去努力, 对于那些没能办到, 就是我们绝对办不到的事情。如果我们认清这一点, 就可以消除痴心妄想, 就会安分守己、心满意足了。然而古语所说的“知足常乐”, 有些人对此产生误解, 并不是让人们单纯地满足现状不去拼搏努力。笛卡尔的这一原则阐述地非常清晰明了。这是当代国人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守则。现在的人们总是不满足当下的生活状况, 物质财富的增长远比不上欲望的脚步, 许多人因为实现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感到空虚、焦躁, 更有甚者因此走向犯罪的道路。同样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而丢弃道德, 一味地沉沦。这样的生活态度反而会使自己失去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条原则:职业的选择和持久地坚持

人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下, 人们在享受社会带给我们的财富, 同样社会的财富需要我们每一个去创造, 我们要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实现社会价值。不需评判谁创造的社会财富多, 更不要计较谁享受的社会财富多, 我们只需要在自己选择的事业上无悔地干下去, 尽职尽责, 在努力地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达到了社会价值的充分体现。

三、结论

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始祖, 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将他的哲学思想一一参透, 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哲学思想中汲取一些生存智慧, 领悟其中的真谛, 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裨益, 这是他带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摘要:笛卡尔是法国近代哲学始祖, 他用一生的传奇经历总结出一套科学思想方法, 理智、谨慎地处理和看待事情, 遵循四条行为原则, 引导人们清醒地生活, 获得最大的幸福。

关键词:笛卡尔,方法,行为原则

参考文献

[1]笛卡尔著, 王劲玉、刘烨编译:《笛卡尔的智慧》,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年。

[2]笛卡尔著, 王太庆译:《谈谈方法》,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3]冯俊:《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儿哲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斯宾诺莎著, 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5]斯宾诺莎著, 王荫庭译:《笛卡尔哲学原理》, 商务印书馆, 1980年。

笛卡尔哲学 篇2

笛卡儿和贝克莱在论证“心”的实在性上, 都运用了递进式推论的.方式, 怀疑常识. 但在论证的内容上又存在着质的差异. 这种异同展示于<第一哲学沉思>和<西拉和菲伦诺对话录>中.

作 者:李海龙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系,河南,郑州,450005 刊 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22(4) 分类号:B504 关键词:笛卡儿   贝克莱   心   沉思  

★ 试论柏拉图的哲学修辞术

★ 鲁迅与林语堂之争

★ 鸡与蛋之争作文

★ 与经典对话作文

★ 哲学与人生教案

★ 与名人对话作文

★ 与苏轼对话作文

★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 与心灵对话美文

笛卡尔哲学 篇3

笛卡尔是17世纪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概念基础。他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类的本质以及决定人类心智生活的原则。那时的物理学叫自然哲学, “哲学语法”就是科学语法。笛卡尔认为, 普遍必然的理性知识都不能来自于感觉经验, 乃是人心中固有的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他提出语言是一系列符号的综合, 是天赋能力的产物, 是清楚明白的, 具有普遍性。世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语言”, 还应存在着一种对各种语言都适用的“普遍的语法”。这当然只是一个假设或者说是信念, 然而它推动着历代哲学家、语言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普遍语法。他深信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语言形式, 肯定了人类各种语言有着统一的内在形式。[1]笛卡尔语言哲学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强调语言的创造性, 认为这种创造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 也是人类的种属特征。他的这种观点对于后来的语言哲学家影响很大。乔姆斯基更是深受影响和启发。

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起源于感觉经验, 而是来自理性本身, 认识的正确与否须用理性来加以判断。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对结构主义的根本变革。乔姆斯基的哲学概念和17世纪哲学的涵义基本一致, 科学的意义包涵在哲学之内。乔姆斯基提倡用类似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生物属性, 所以他的哲学应属于科学哲学范畴。[2]

转换生成语法把语言能力作为研究的对象, 结构主义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 转换生成语法则努力建立理论, 通过理论确立哪些规则构成了语言结构的基础。乔姆斯基认为, 现存的所有语言仅仅是人类可能有的语言的偶然的样本。他主张的语法研究目标是对语法进行更一般的探讨, 把握抽象的结构、条件和特性。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和语言能力的概念。普遍语法指的是所有语言共同的语法特征。他还提出了原则和参数理论, 借以区别普遍语法与核心语法。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遗传, 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语法, 这就是普遍语法。[3]乔姆斯基还指出所谓语言不仅仅是指现存的人类所有语言, 它还包括人类可能有的语言。一个现存的具体语言也不仅仅是人们已经说出来的句子, 而且还包括人们可能说出来的句子。语言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大脑的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 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 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乔姆斯基也提出了深层结构、表层结构这组概念。用深层结构来描述语法的幕后机制, 而不是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

三、乔姆斯基对笛卡尔语言哲学思想的批判

乔姆斯基把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看作形而上学的二元论。笛卡尔认为, 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实体。他的“接触机械学”对当时的物理学贡献很大, 却不能解释人类的本质特征———意志自由。而乔姆斯基认为, 人类语言官能运作的研究属于思维领域的研究。但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物质”概念, 所以不能断定内在语言这个研究对象是否超出了自然科学的研究界限。所以没有必要遵循二元论的教条。研究内在语言同样可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4]

乔姆斯基认为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二元论虽然已被证明是错误的, 但它的性质是自然主义的, 是用经验事实来验证科学假设。就是说, 笛卡尔的解决方式虽然不对, 但他所提出的问题是严肃的, 不能因此而否认他的科学理性。人类语言是一种心理客体, 但最终又是一种生物客体, 因此应该使用与自然科学相同的方法去研究。用自然主义的方法研究心智, 目标是使这种研究最终与其它硬性科学统一起来。但是既然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并不能给问题提供真正的答案, 也就无需接受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物质”的概念至今仍是开放的且不断发展, 身心问题又已不复存在, 那用自然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和思维应该无可厚非。

四、乔姆斯基对笛卡尔语言哲学思想的传承

1. 自然主义的语言研究

乔姆斯基对自然主义的定义是:寻求清楚的解释性理论, 使对心智的科学研究最终能融入核心自然科学之中。这里自然主义同时还意味着采用像研究自然物体一样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和思维。他提倡的理论是关于语言官能的计算的表征理论。根据乔姆斯基的思路, 首先从人这个自然物体开始, 选取研究者感兴趣的角度, 比如语言学角度, 找到专属语言的官能。这一步蕴涵了模块性假设。身体的其他部分可能也有和语言相关的地方, 语言官能的组成部分也可能影响人类生活的其它领域。但暂时把这些问题抛至一边, 使注意力集中在最基础的大脑的语言官能。然后找到语言官能的本质部分: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 即语言知识。

从何谓语言知识这个具体内容向外扩展, 继而研究语言知识的获得与使用、语言官能背后的物理机制及其进化过程等问题。他认为, 自然主义的探索只能在某些极窄的领域内起作用, 这可能和人类的认知局限性有关。他倡导对语言的生物属性进行自然主义的研究, 但不排除其它方法。他更想强调的是一种严格的自然科学式的理论研究方式。所以, 究竟选择哪种研究路线应依个人的兴趣而定。

乔姆斯基坚定地奉行自然主义。他指出, 虽然自己对语言官能的研究属于思维研究, 但这并不是说, 除了物质这种实体之外, 思维是“第二实体”。由此可知, 他的计算—表征论拒斥把“物质”和“思维”完全区分开来的二元论, 认为语言的计算理论是在抽象层面上研究语言官能的性质, 并坚持使用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 以相似于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去研究语言等心灵现象。可见, 乔氏采取的是“方法论上的一元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乔姆斯基认为, 如果用自然主义方法来研究语义, 就要放弃“指称论”, 即没必要在语词和外物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这种“指称”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根本原因如同维特根斯坦的看法:语词和对象之间并非天然地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 语词的意义随着使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用“指称论”研究意义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严格要求。这种“指称”关系是模糊的, 会导致意义理论内部的不一致性, 违背了自然主义的研究精神。意义的主要内容也是先天的, 根据内在意义论, 人生下来的时候, 大脑里就准备好了许多意念、思想, 这些意念思想都是在经验之前就存在的, 无需意义上的任何所指, 也无需从某个语言社团中获得。[5]

2. 反对语言本质的功能交际说

乔姆斯基不赞同语言本质的功能交际之说。而他继承笛卡尔语言学的传统观, 即语言本质是思维的自由表达, 是一种反省方式, 仅仅在衍生的意义上为社会交际服务。语言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自身的, 如成人的内部话语、儿童的自言自语。交际也并非一定使用语言, 其它形式如姿势、表情、衣服的式样和发型等等, 都可以实现交际功能。此外, 语言中某些根本原则就不能从交际功能的角度得到解释, 当然这并不否认这样的原则与语言功能有联系。一种满足结构非依存原则的语言, 也完全可以实现同样的交际功能。对于一个结构不同的大脑, 结构非依存原则可能更高一筹, 起码不用对句子进行超出单词层面的高层级分析。所以, 解释语言的本质并非一定要从功能角度出发, 就像生理学家并非必须考察心脏的功能才能研究其结构和起源一样。[6]乔姆斯基认为, 从交际意图的角度进行的意义研究既不充分也不融贯。他认为, 基于说话者意图的意义分析法不能解释全部语言现象, 因为存在着了解说话者的字面意义而不用参照说话者交际意图的情况, 况且即使在两个很熟悉的人之间也会出现误解。在许多正常情况下, 往往每句话都有其严格的意义, 作者能做到言达其意, 并没有使听众怀有某些信念, 或产生要采取某些行动的意图。

摘要:作为当代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 乔姆斯基深受笛卡尔语言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之后, 乔姆斯基建立了自己的语言哲学理论并成功地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这一语法对后来的研究者影响极大, 成为许多新兴语法——如词项语法创建的重要依据和比较对象。

关键词:乔姆斯基,笛卡尔,语言哲学,批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方钰.析乔姆斯基语言哲学[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1) .

[2]CHOMSKY N.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M].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1988.

[3]杨秀珍.普遍语法真的存在吗?[J].国外外语教学, 2004 (2) .

[4]CHOMSKY N.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M].Cambridge:CUP.2000.

[5]宁春岩.关于意义内在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4) .

上一篇:考试方法改革下一篇:艺术类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