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途径

2024-12-03

构成途径(通用7篇)

构成途径 篇1

国家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 使前期严重过剩的煤炭产能得到有效遏制。市场供应总量的锐减使各个煤炭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脱离竞相降价的窘境。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 企业能否坚定信心, 积极应对, 游刃有余地涉险度难, 关键在于自身内功的苦练, 而最显企业内部功力的当属对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也就是说, 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开拓煤炭市场的第一源头。通过各种途径控制和降低成本, 已经成为企业领导和生产、供应、销售和财务等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的第一要务。

一、煤炭企业成本构成

煤炭企业的综合成本体系构成历来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 笔者认为,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本构成。

1. 矿产资源成本

煤炭是天然形成的珍贵物质资源, 大自然给予它与生俱来的价值。煤矿企业从开采到将其变成产品销售出去的整个过程中, 赋予其新的附加价值, 但其基本成本是永久存在的。

2. 资源的开发成本

一座矿井的发现要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价值的论证、煤矿设计、企业的筹建开办、井巷的建造、设备的购置安装等等, 都要作为成本摊销在企业的长期运营过程之中。

3. 生产资料成本

为了煤炭开采、运输等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物资材料费用、水电动力燃料费用。以及产品仓储销运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性费用。这块成本是企业的直接成本, 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点。

4. 安全环境保护成本

煤炭产品从开发到生产运输过程的用于安全防护、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措施项目所支出的费用。这些成本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5. 劳动用工成本

煤炭产品生产形成全过程所使用劳动用工价值和补偿费用, 包括职工工资奖金和各种涉及职业健康卫生的必要补贴等。

6. 经营和管理成本

企业党政领导决策成本、管理办公费用、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在煤炭企业统称为非生产性费用。

二、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通病分析

现在的国有煤炭企业, 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矿务局领导下属各矿的组织形式演进而来的。适应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较迟, 成本管理粗放, 一般存在以下通病:

1. 生产资料的分级供应

作为生产成本大头的外购材料, 局、矿两级都有物资采购权、储备供应权。各矿的分别采购计划各行其是, 有的通用物资因采购规模小, 难免会因为价格高而造成物资成本的上浮, 有时还会因为市场物价不稳、信息不对称, 造成价格欺诈。生产资料的分级储备致使每个矿甚至于区、队都设有物资仓库, 常用物资调剂不畅, 庞大的储备资金占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损失。

2. 薪酬管理上的缺陷

目前社会劳务市场上的薪酬水平日益攀升使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缺陷逐渐凸显。有的企业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后, 在中层以上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中实行年薪制或职务工资。薪酬差距拉大对一线矿工的满意度和凝聚力产生不良影响。为了稳定职工队伍, 企业不得不持续提高员工工资, 使工资在企业成本中占有的比重日渐扩大。

3. 技术改造投入过大

技术改造是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成本投入, 属于大的资本性支出。但随着煤炭产能的调整和压缩, 有的设备投入后不能立即达产达效, 甚至长期闲置。因此, 过度的投入也会使煤炭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4. 安全环保管理问题

有的矿山只注重生产性投资, 不重视安全环保投入, 甚至挪用安全、环保措施费。一旦发生人身伤亡和大型环境污染事故, 将要发生巨额工伤赔偿和环保罚款。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负担。

三、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途径

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核算, 预算管理

对成本控制目标细化分解, 层层落实。将压缩后的成本指标分解到各区科、班组, 落实到岗位和个人, 形成全员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在全面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深化全面预算管理, 将各种成本费用项目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平台进行考核管理。

2. 对标挖潜, 狠抓细节

在可控成本指标方面建立较为完整先进的标杆指标体系, 对矿、区、队、班组、岗位各个层面全面实施对标挖潜。制定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狠抓细节和薄弱环节, 积少成多, 集腋成裘, 使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最优值。

3. 源头抓起, 源流控制

从优化采区技术设计开始, 优化采掘布置, 减少巷道掘进量, 优化支护参数, 杜绝无效进尺, 降低巷道维修量。重点强化过程材料消耗控制, 形成严密的闭环管理系统。对流动设备、大型材料、坑代用品、可回收的其他材料实行“保值管理, 带值移交”, 杜绝现场丢失埋压, 实现工作面回收“零丢失”。

4. 节约能源, 避峰填谷

严格控制用电指标和负荷变化, 合理调整节能计划, 大型固定设备严格执行避峰填谷运行时间表, 以月保季, 以季保年。

5. 提高薪酬满意度

规范劳动用工的定员管理,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用工和工资考核办法, 制定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 对回采、开掘工作面实行计件工资和台阶目标嘉奖办法, 对机电、运输、通风等辅助单位实行分线切块工资, 同生产任务挂钩考核办法。提高员工尤其是一线矿工对薪酬的满意度。

6. 狠刹“四风”, 减少非生产性支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从严从细控制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会议费、零修零建、车辆修理费等费用支出, 杜绝铺张浪费现象。

总之, 煤炭企业为了积极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 必须想方设法在成本控制方面把内功练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堵塞各种漏洞, 通过节约各项成本来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促使煤炭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振刚.我国“小金库”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郭瑛.浅谈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治“小金库”的几点对策[J].会计之友, 2011, (8) :74-75.

[3]朱卿芳, 龚慧君.金融企业“小金库”的审计思路及成因分析[J].财政监督, 2012, (25) :37-38.

构成途径 篇2

关键词:美国物流成本;含义;现状;途径

一、美国物流成本的构成结构分析

(一)、美国物流成本的构成

美国的物流专家 RobertV.Delaney先生认为,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并据此提出,物流总成本由库存持有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物流总成本 = 库存持有成本+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第一部分库存持有成本。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的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外,还包括库存占用资金的利息。

第二部分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费、其他运输方式和货主费用。

第三部分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库存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得出的。

(二)、美国物流成本的构成结构比例分析

国际上通常采用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来说明一国的物流效率。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越小,意味着单位物流费用支撑的经济总量越大,物流效率越高。理想的发展趋势是GDP的增长速度高于物流总费用的增长速度,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

有资料显示,从1991年到2000年美国物流成本近1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 中的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库存费用比例降低是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这一比例由过去的接近5%下降到不足 4%。由此可见,降低库存费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是美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成绩。

同一时期,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有了显著的下降,且下降了5个百分点。运输费用与库存费用占GDP的比重也有所下降,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基本不变。但是与美国同期数值比较,中国的物流成本高得惊人。1991年至2000年美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0%左右,库存费用占GDP比重由4.9%降到3.8%,运输费用占GDP比重由6.1%降到5.9%。但从美国和中国的物流构成来看,库存费用的降低是物流总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

二、物流成本概念及意义

(一 )、物流成本概念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 2001)中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来讲,物流成本包括物流活动中的物资消耗、物资在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合理耗损、企业为了开展物流活动的人力成本、用于保证物流系统运作顺畅的资金成本、研究设计重建与优化物流过程的费用、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管理层积极采取多种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服务标准的高要求,必定造成企业物流成本费用不断提高,物流成本管理也被提到重要日程。

“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是第三利润源”以及日本物流专家西泽修的“物流冰山学说”等观点都说明了企业管理层深刻认识到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所谓“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是指通过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继降低制造成本和扩大销售获取利润之后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个源泉。正是由于在物流领域存在着广阔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因此物流被看作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问题也就引起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可见,企业物流管理开始于对物流成本的关心。

三、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一些统计资料显示,由于无序竞争和政策等瓶颈,我国现有物流企业中有50%处于亏损状态,20%处于保本状态,物流企业车辆实载率仅在60%左右。据了解,这种状况在物流业具有普遍性,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比较落后,物流成本非常高,效率低。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物流意识、理念落后

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成本已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从现实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仍然比较淡薄,企业对物流的理解大多仅限于运输、仓储等低增值业务,而对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合理化、开发信息系统等高增值业务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是降低生产总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不健全

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完善的统一物流核算标准,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以职能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将物流系统诸环节隔离分解,没有单独核算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比如,生产过程的人力、材料等消耗,就分别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核算;采购过程的物流费用分别计入原材料成本及管理费用等;销售过程物流费用计入营业费用或管理费用等;与物流有关的利息、税金、租金和物资在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过程的损耗、物资储备过多的资金积压损失、物资供应不及时的停工待料损失等也都被分散于许多成本费用项目中。因此,从现行的帐户记录和会计报表中,我们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看清物流耗费的实际情况。

(三)物流业管理不统一,协调能力差

到目前为止,中国物流业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对物流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因管理之间的体制及机制性原因,造成管理的环节多,管理的差异性大,执法的宽严度不一,加上协调性较差,使得管理效率难以提高。由于物流管理水平较低,使物流业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费用高。另外,已经形成的社会物流系统与企业物流系统由于管理的目的、手段不同,二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和协调发展,因而也对物流合理化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造成巨额的物流成本。

nlc202309020423

四、降低我国物流成本的途径

造成企业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主要是由物流成本的复杂性及关联性强所决定的。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如何通过一定的措施,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控制物流成本,是企业物流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

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切入点。

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目前,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已经达到供应链物流阶段,物流成本管理贯穿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企业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与每名员工密切相关。要改变物流成本管理仅仅依靠物资部门或销售部门管理的观念,切实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全员、全过程管理的物流成本系统管理新观念,让各部门、生产单位、班组和每一位职工都关心各自的物流成本,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部门、生产单位、班组和每一位职工,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

(二)、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加强物流成本考核管理

为了保证物流成本的可比性,国家或企业应制定一个物流成本计算的统一标准,用以统一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通过建立的物流成本数据库,对物流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就可以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按照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功能类别统计,并没有与物流服务水准联系起来,也没有按顾客类别和销售业务人员类别计算物流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上升的责任不明确。物流部门的工作是根据物流成本计算的统一标准,提供不同部门的成本数据,说明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清部门责任并纳入考核。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发展行业协会组织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首先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还应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逐步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格局,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根据中国国情,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用的关键,弱化行政权力对协会组的过多干预,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活动空间;破除依附关系,创造条件提高协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提高协会自身的素质,淡化“官办”、“二政府”色彩。

(四)、积极采用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物流协作模式,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变得更加经济,而且还能制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廉价、更安全和更高服务水平的物流服务。

首先,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带来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将使得单位物流成本降低。其次第三方物流通过契约代理多个企业的业务,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再次,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专业化的组织,专业物流运作,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成本。最后,第三方物流产生创新价值,就社会而言,降低了物流成本。(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参考文献

[1]田松. 改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策略[J]. 黑龙江: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1).

[2]江晓娟.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王乐君,蒋惠园. 从成本核算角度探讨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策略[J]. 北京: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

设备资产构成利用分析及改进途径 篇3

一、设备管理现状

由于公司是老的国有企业, 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设备管理模式落后、老旧设备多、设备成分构成复杂、设备管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设备役龄长、自制设备多、设备精度低和耗能大, 人们普遍对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由于部分设备性能较差、技术落后, 不仅生产效率低、对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 也极大影响了企业形象。设备利用率低、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和生产成本高等, 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 设备管理模式落后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属机车车辆配件企业, 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 人们对设备管理工作不重视, 设备管理工作是被动开展的。传统的维修管理方式和维修目标只是不断地维持设备设施的简单使用, 管理方法不仅落后, 而且难以实施。设备坏了再维修、不坏不修和拼设备现象十分严重。设备故障率、维修费用及原材料、能源和备件消耗等越来越高, 委外修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水平越来越低。

2. 老旧设备仍是主要的生产设备

公司在账设备共有904台, 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生产的, 占65%以上。其中:大型设备38台, 精密设备27台, 进口设备56台。在56台进口设备中, 七十年代前的有14台, 八十年代的有19台, 九十年代的有16台。在主要生产设备中, 七八十年代占的比例最大, 有些已到报废年限, 但仍在超期服役。在关键设备中有相当部分是八十年代前生产的, 这些设备不但役龄长, 而且长期担负主要生产任务。如, 齿轮车间的6台立式车床, 三机车间的西德3台深孔钻床、3台外圆磨床、2台无心磨床和1台瑞典双轴内圆磨床, 热处理车间的2台日本真空热处理炉等, 都是生产车间非常关键的设备, 平均使用时间30多年。虽然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 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 机件的磨损情况严重, 设备使用状态和技术状况已严重下降, 设备故障骤增, 修理成本不断上升。有一部分文革时期企业自己生产的非标设备, 是本着花钱少、见效快的原则制造的。由于受制造年代和制造条件的限制, 设备精度低、耗能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和维修困难等, 使设备技术状态较差。

3. 设备开机率不平衡

2008年统计的金切设备利用率是80.33%, 锻压设备利用率是73.52%, 但其他设备的利用率要低许多, 特别是专用设备、配套设备的利用率普遍较低。一方面是生产任务不足, 另一方面是产品的多样化, 现有设备已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再有就是采购失误。如, 一机车间为加工某机车厂的定位座购置了多台设备, 这批活完成后就一直未用;齿轮车间购置的价值24.62万元的强化抛丸机, 仅试制了一批活, 也因无后续产品而闲置;三机车间购置的匈牙利加工中心, 因不适应本厂生产需要和达不到工艺要求, 一直不能正常使用等。

二、解决方法

1. 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重新归纳和排队

2008年公司对全部设备资产进行了大规模检查, 共归纳和排列出主要生产设备632台, 根据技术状态共划分了四个等级, 一级设备363台、二级设备260台、三级设备8台、四级设备1台。通过技术分析, 主要生产设备的技术状况和技术水平一般, 有相当部分的设备因技术和经济指标落后, 应属淘汰或更新范畴。设备性能与技术状态不仅影响了产品的产量、质量及成本, 也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为提高设备精度和设备修理工作的准确性, 公司采取了计算机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目前, 公司有微机和工作站的设备327台, 全部用于产品设计、开发和设备管理等。微机在生产设备上的应用给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了保证。根据企业资金情况, 公司还将陆续把主要生产设备全部改造成微机控制, 以提高生产装备的技术素质和推动新产品的开发速度,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和进一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加快设备的更新改造速度

对技术落后和已不能适应生产需要的老旧设备, 应加快更新速度。将役龄长、耗能大、技术落后和安全性差的设备加快处理, 或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设备技术性能。充分利用好大修资金, 把部分大修费用于设备更新或设备改造上, 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率。

热处理车间的中频淬火机床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 PLC生产厂家也早已停产, 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故障率增高, 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通过将设备控制部分进行升级改造, 如更换全部元器件, 重新编写控制程序等, 使机床不但达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 也极大提高了控制部分的技术功能。英格索兰的转子产品加工是公司的重点发展项目, 但因产量低 (每月只能生产几对) , 一直制约着与英格索兰公司的进一步合作。通过分析是进口刀具型线设计有误, 造成为磨床预留的加工余量较大 (在6mm以上) , 不仅消耗了大量砂轮、浪费了设备资源, 且生产效率极低。技术人员对生产转子设备的进口刀具型线进行了技术攻关。英格索兰公司提供的转子加工参数中只有端面型线, 应首先解决刀具法向型线的计算问题。于是, 技术人员制作了标准样板, 先用样板检查铣刀存在的问题, 再通过磨刀片调整刀具的法向型线, 既减小了加工余量 (不足2mm) , 也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3. 加强设备点检工作

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特点和设备说明书、使用和维护检修规程等技术文件, 遵照点检“七定”的原则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公司编制了《设备点检作业标准》。在满足设备点检技术需求的同时, 也兼顾了点检操作的可行性。根据使用频率和生产中的重要性, 将设备分为A类和B类两种。A类是长时间频繁使用和对生产起重要作用的设备, 其他为B类设备。对A类设备实行的是日常点检、专业点检、解体点检和精密点检等;B类设备实行的是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相结合。操作工实施日常点检工作时, 应根据点检计划每天按点检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 并逐项填写点检作业卡。日常点检中发现的异常问题由操作工处理, 不能处理时应立即报告检修工处理, 处理结果应由操作工验收和签字确认。设备在进行停机检修和专业点检时, 操作工必须配合和全程参与。

4. 做好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成本控制

(1) 维修费用是设备成本的主要部分。要降低维修成本, 必须与其他环节的工作紧密配合, 抓好各环节的工作管理。不但要加强与设备制造单位和使用部门的横向联系, 还应加强内部各相关人员的协调与配合, 共同管理好设备。以达到使设备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的。

(2) 建立企业设备管理的责任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 将设备综合效益与员工收入直接挂钩, 是加强和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首先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操作工发现问题后, 应及时汇报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以防患于未然。交接班记录必须做到详实、客观, 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杜绝设备带病作业。

(3) 加强对设备故障变化规律的研究。设备磨损大致可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剧烈磨损阶段。应做到:在初期磨损阶段爱护使用、正常磨损阶段精心维护使用、剧烈磨损阶段前及时修理等。同样, 设备故障的变化规律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初期故障期应精心安装、认真调试、强化试运转和严格验收;偶发故障期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在进入磨损老化故障期前应及时进行预防性维修和改善性维修, 重视对设备的经济和技术指标的劣化趋势分析。

(4) 将预防性维修作为首选的维修方式。根据设备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预防维修方式, 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减少维修费用。如, 对状态易于监测的故障实施预防维修;对重点设备的重点部位实施重点监控等。选择经济性的预防维修方式, 不但能杜绝设备零部件的非正常损坏, 也是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5) 加强设备润滑管理。许多设备故障是因润滑不良引起的, 维修人员必须掌握润滑材料的性能及选用的合理性, 了解设备的润滑特点等。避免因管理和使用中的盲目性引发设备润滑故障, 加剧设备磨损、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选定的代用油品需先进行理化检验, 再进行试运行,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只有在确认润滑效果良好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时, 方可正式使用。积极推行润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实施定点、定量、定质、定人和定时的润滑管理模式。

5. 提高员工的素质和管理、技能水平

提高设备管理、维修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以及管理和技术、技能水平, 应做好如下工作。壮大企业的精修队伍, 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的技术素质, 确保设备长周期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教育操作者要以主人翁精神爱护设备, 同时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加大设备管理的绩效考核力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要使每位管理人员都能积极关心和了解设备资产的构成状况及使用情况, 通过不断努力和积极的工作, 做好闲置资产的盘活工作, 为推动企业发展奉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公司还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采取转让、租赁或出售等措施, 管好和用活现有设备资产。

三、取得的效果

构成途径 篇4

1 陕西省农民收入现状

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国家先后采取措施增加农产品产量,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改善农民收入结构, 推动农民增收,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农业收入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 中共中央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和强农政策, 陕西省抓住这一契机,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 2004—2008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 866.5、2 052.4、2 260.2、2 645.0、3 136.0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1.37%、9.96%、10.12%、17.03%、18.56%。2004—2008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1 460元, 年均增收300元以上。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渐增加, 农民整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农村公共商品的供给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生活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2 农民收入构成特点

2.1 农业收入比重减弱, 非农业产业收入比重增强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 从农村经济来源分析, 农民收入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 一是农业纯收入;二是非农产业收入, 即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三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自2004年以来, 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 农民收入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以2004—2008年为例, 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 866.5、2 052.4、2 260.2、2 645.0、3 136.0元。其中, 来自农业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分别约为45.19%、44.84%、44.80%、42.10%、38.41%;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的收入所占比重分别约为9.91%、9.68%、9.15%、8.81%、8.63%;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分别约为36.99%、36.86%、37.53%、39.18%、39.66%;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即农民获得的政府补贴和土地流转收益、利息等, 分别约占全部收入的7.92%、8.62%、8.52%、9.91%、13.33%。研究表明, 农业收入的增加能够促进农民增收, 但农业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已经呈明显减弱趋势, 而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加, 农民主动创收的能力增强。因此, 增加农民收入, 主要是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

2.2 城乡居民、不同地域农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在逐年增加, 但是其增长速度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2004—2008年, 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2004—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别为5 625、6 220、7 008、8 118元, 到200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到9 722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加严重。与此同时, 不同地区之间农户的收入也存在较大差异。2008年, 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 212元, 蓝田县为3 611元, 相差1 601元, 仅比周至县高74元, 为西安市倒数第2位。就蓝田县而言, 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葛牌镇和最高的蓝关镇差距达到1 581元, 相差54.4%。

2.3 农民稳定增收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增加

近年来, 农民收入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其收入获得途径越来越多, 但是增收的途径不稳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生产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其生产周期长,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自然灾害、病虫害等不可预计灾害, 其产量和品质可控性差。农产品进入市场后, 价格受需求等因素影响, 变化较大。在实际生产中, 部分农民不了解市场的供求信息, 没有进行有预见性的生产可行性分析, 盲目生产, 导致产品销路不畅。部分农民缺乏科学养殖技术, 生产率和产品品质较低。在遇到重大疫情时, 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农民的收入缺乏长期稳定的来源。二是非农收入不稳定。非农收入主要来源于二、三产业, 受产业发展影响, 收入波动较大。发生国际金融危机时, 国外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国内一些企业关闭和停工, 农民外出务工的就业机会明显减少;县域工业化程度低, 规模小, 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在当前劳务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农民增收面临严峻考验, 农村经济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主要体现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生产经营管理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一方面, 其难以接受现代农业新科技知识, 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降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其不适应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 基本上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业和低层次的服务行业, 难以进入较高的管理层和技术层面, 使其就业层次低, 适应性较差, 转移难度大, 制约劳务经济发展[1,2]。

3 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3.1 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现阶段发展农村经济, 不但要依靠增加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 还要依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能力、技术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个人的综合素质成正比。为发展农村经济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积极培养农民的商品生产意识和市场观念。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在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中, 文盲占19.2%, 小学文化程度占38.2%, 初中文化程度占36.9%, 高中文化程度及其以上占5.7%。表明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小学以下人口比例高达57.4%, 成为引导农民走品质与价值扩大再生产的障碍。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要培养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 政府应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确保义务教育的覆盖范围。二是根据市场需要, 对农民工进行相关就业和创业培训, 提高农民工就业率, 鼓励其自主创业。在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 政府要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持, 以保障农民工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加快城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生产的比例越来越大, 要促进农民增收, 就要进行农业劳动力转移, 使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建设小城镇,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方法。具体方法: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城镇的建设规划,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建设产业经济园区, 逐渐吸纳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以产业聚集带动农民“离乡、进城”, 把建设产业园区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手段。二是建立合理的土地分配机制和流转机制。土地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只有进入市场流动才能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 获得最大效益。一方面, 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不能充分发挥土地规模化生产的效益, 已经不适应当前生产力的发展形势, 要允许和鼓励土地适度规模集中。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 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政策, 完善农民土地财产管理机制。土地征用补偿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 合理确定补偿费用标准, 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 增加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数额, 把更多的实惠让给农民, 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农村劳动中介组织。带动、服务农民发展生产,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逐步形成行业协会与农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结机制。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在实际生产中, 部分企业无视国家法律, 严重损害农民工的利益。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 充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 同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农民自主创业不但能够增加就业机会, 而且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及增加农民收入[3,4]。

3.3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

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成正比。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要采取措施, 避免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风险, 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 产品品质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 政府部门要对农业生产进行扶持, 逐步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依照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种植作物, 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问题, 将农业生产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避免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减少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中间环节, 重新分配农业生产的利润, 确保农民的利益。

3.4 增加国家投入,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 出台相关农业补贴政策, 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 国家以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方式对农业进行补贴。“十二五”期间遵循“目标更清晰、操作更简便、效果更显著”的原则, 要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 拓宽支农惠农资金, 依据各地的种植种类和生产水平, 继续增加农业补贴力度, 提高补贴标准, 使农民受益, 形成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3.5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 有利于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一是改变以增加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方式, 使其向重质量、重产品竞争力的方向发展。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 以市场为导向, 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优化配置农业资源,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优化农产品品质, 提高产品产业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改变单纯依靠拓宽生产门路增收的方针, 将生产和流通紧密联系, 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让农民获益。注重农林牧渔各业的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适度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率,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 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要注重环境保护, 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要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出发, 依据当地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借鉴国内外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使农业向高效、现代化生产迈进。

摘要:介绍陕西省农民收入现状, 分析农民收入的构成特点, 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以期促进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农民收入,现状,构成特点,增收途径,陕西省

参考文献

[1]王广慧, 张世伟.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 2008 (9) :44-51.

[2]杨天祥.陕西省统年鉴 (2009)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3]徐建华.创新农产品营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J].中国乡镇企业, 2011 (9) :59-60.

构成途径 篇5

关键词: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

引 言

区域文化研究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领域, 但纵观国内外的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对其影响是深远、持续、全方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区, 自然资源不一定丰富, 区位优势也难以解释, 由此, 人们发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S·奈 (Joseph S.Nye, Jr) 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 软实力主要是一种文化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主要来自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力。总之,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而且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区域文化在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诸要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 国外对区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如:阿瑟·刘易斯 (1983) 在全面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时, 将“节约的意愿”和“工作态度”、“冒险精神”等放在了最前面;冈纳·缪尔达尔 (1968) 将刘易斯论述的“意愿”和“态度”变成了“价值观”。在对南亚国家考察时, 他描述了在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的传统价值观与战后现代化理想之间的冲突;强调文化对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作用的学者还包括阿马蒂亚·森 (1999) 。他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依赖于强有力的价值观和规范系统, 等等。国内对于区域文化问题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研究区域文化的内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领域, 如侯景新 (2003) 、闵素玲 (2004) 等认为先进的区域经济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而落后的区域文化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总体上, 国内外关于区域文化问题只是就其对经济增长乃至区域发展的关系进行泛泛的研究, 而系统地研究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的构成及其实施途径问题的还不多见。从长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区域文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内在动力了。因此, 本文从区域先进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入手, 分析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的构成, 进而研究其实施途径, 对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来说既是必要的也是关键的问题。

1 区域先进文化及其影响力

1.1 区域先进文化

本文中的区域先进文化也就是先进的区域经济文化。区域经济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区域的人们在创新、创业、合作、市场竞争等经济问题上的基本价值观, 包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战略思想、诚信观念、合作意识、开放思维等多个方面。区域经济文化也有先进的和落后的之分, 而先进的区域经济文化则应该是指在市场经济发展中, 人们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强烈的创业意识、科学的战略思想、坚定的诚信观念、明显的合作意识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具体内涵如下:

1.1.1 较强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活动主体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之一。所谓“创新”, 就是重新组合生产要素,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这种创新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生产新产品、开辟新市场、采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创造和使用新材料和新能源、创立新的企业组织。

1.1.2 强烈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者抓住适当的市场机会, 通过创新的手段, 将资源有效地利用, 创造出新的价值。创业者既包括新创企业的创办人, 也包括现有企业中的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1.1.3 科学的战略思想

区域领导人的战略思想决定着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学的战略思想, 其内涵: (1) 合理性, 符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求; (2) 先进性, 即前瞻性。具有科学的战略思想, 必然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 因为无论是合理性还是先进性都是动态的, 而且应该是在开放的系统中确定的。

1.1.4 明显的合作意识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收益格局中, 基于社会化分工的经济发展还必须依赖于经济主体的合作协调。明显的合作意识往往通过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等多种形式, 运用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社会资源,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

1.1.5 坚定的诚信观念

诚信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的一种债务道德和经济发展的昂贵资源, 它强调放弃短期的机会主义收益, 并通过长期形成的信用资本积累, 为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先进的区域经济文化的构成要素中, 我们认为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与创新精神密切联系但又不相同的概念是创业意识。创新与创业都体现为“企业家精神”这一载体, 创业意识即为一种企业家精神, 创业的主体是企业家, 而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或者说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创新, 创新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德鲁克指出, “企业家是牟取利润, 并为此承担风险的人, 他们是开拓新市场, 引导新需求, 创造新顾客的人, 是一批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与众不同的人。”因此, 创业是基于创新的行为过程, 创新最为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创业行为, 也即创新是通过创业来实现的。从创新与区域经济文化的关系来看, 创新精神构成区域经济文化的主体内容, 战略思想、开放思维、合作意识与诚信观念有助于创新的形成, 是创新行为发生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其关系如图1所示。

1.2 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

区域先进文化即先进的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称之为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 主要表现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核心推动作用。

如实利主义、开放精神是广东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实利主义态度、开放精神以及经商的传统使广东人能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性格开放, 容易接受新事物, 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 勇于创新, 且商品意识浓厚。正是有这样的价值观念和开放精神, 才使得广东能够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大好时机, 迅速发展起来, 成为中国东部沿海一颗璀璨的明珠;而经商传统造就了浙江工商业的辉煌。其区域文化中的“创造精神、开拓精神、思想解放精神和求实精神”正是商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也是区域先进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 因此浙江商业的发展令人瞩目。近年来, 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等多项指标, 均居全国第一。

2 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的构成

从长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本文认为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主要由以下4部分构成:

2.1 使区域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客观世界和人类文明是一种多样化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多样性源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一个多元决定、多样发展的复杂过程。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文明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文化的灵魂是价值和价值观, 文化的多样化必将导致价值的多元化, 随着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区域文化差异日益显著, 价值多元化趋势也在增强, 从而形成价值冲突。价值多元化引发的价值冲突会引起区域资源分散利用, 无法形成合力, 从而削弱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而区域先进文化中明显的合作意识可以增强人们的包容性, 使区域内人们通过价值整合将区域的多元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 形成有机协调的一个统一整体, 使该区域的成员形成共同信仰的主流价值观, 从而形成较强的区域凝聚力。

2.2 使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科学的战略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主导着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 而区域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则主导着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 决定着区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形成科学的战略思维, 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前提。

区域先进文化中科学的战略思想使区域领导人能够科学定位区域发展方向。在结合区域的比较优势, 如资源禀赋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以及区域所处的经济时期,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合理的选择发展方向的同时考虑到定位的前瞻性, 以保证区域未来持续的发展, 不仅着重眼前利益, 更要考虑区域的长远发展;使经济行为主体能够树立科学的理念。

2.3 使区域形成先进的制度文化

先进的制度文化是区域先进文化的骨架, 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文化支撑。区域先进文化将推动区域政府做好三方面工作: (1) 保证制度供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 区域发展战略的差异, 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 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 同时避免制度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 否则可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更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 适时更新制度安排, 将不适用的制度剔除出去, 以免产生负面效应; (2) 制度倾斜正确, 真正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导向和战略思想。 (3) 制度支撑有力。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就要严格执行, 这样的制度安排才会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4 使区域形成较高的国民素质

人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 是知识资源的重要载体和运用者, 而区域文化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战略思想和理念的形成, 进而影响到区域的制度文化建设, 而这些又反过来影响到人的经济行为, 通过人的经济行为起到推动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较高的国民素质会不断提升区域先进文化, 而较低的国民素质则会影响区域持续的文化力。

区域先进文化中较强的创新精神、强烈的创业意识、明显的合作意识以及坚定的诚信观念使人们形成较高的国民素质,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的实施途径

实施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3.1 培养民众个体创新创业精神, 形成以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

实施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需要从民众个体观念意识入手, 培育创新创业精神。民众个体是区域经济中创业行为和创新文化精神的主体和微观基础, 社会需要鼓励冒险, 宽容失败, 重视以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 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变迁革新路径。

3.1.1 弘扬创业文化, 实现从官本位思维向商本位思维转变。重商、亲商文化和创业本位的思维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创新的实现, 官本位文化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创业, 来生产“蛋糕”和做大“蛋糕”, 改变“食之者众, 生之者寡”的局面。

3.1.2 弘扬创新文化, 实现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的转变, 形成以追求卓越, 鼓励冒险, 宽容失败, 重视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

3.1.3 弘扬合作文化, 实现从利己独赢向合作共赢转变。创新与创业活动的产生, 既需要分工, 更需要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 通过分工协作推动创新和创业。

3.1.4 弘扬诚信文化, 实现从重眼前利益向重长远效应的转变、从守财向守信的转变, 提高信任度。

3.2 发挥政府作用, 营造创新制度环境

制度的提供者是区域政府。发挥政府作用, 营造创新制度环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制度变迁革新路径。

3.2.1 政府领导人首先要有科学的战略思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经济时期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为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规划。

3.2.2 构建合理的政商关系, 实现从“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的转变, 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3.2.3 保障激励创新的制度供给, 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先进文化构建。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 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形成对冒险等创新行为的鼓励和保护。特别是政府要鼓励支持风险投资发展, 重视创新文化与金融的结合, 建立创新文化向创业资本转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形成一种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制度效应。

3.2.4 建立区域先进文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如选择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构建区域先进文化的载体, 然后由点到面, 发挥开发区的先行示范作用和扩散辐射功能。

4 结 论

总之, 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各区域应结合区域发展实际, 分析确定区域先进文化影响力的构成, 进而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途径加以实施, 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闵素玲.加强区域文化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4, (12) :1~2

[2].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 2003, (1) :145~147

[3].彼得.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构成途径 篇6

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的教育层次,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还且还承担着推进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职责。同时也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力源泉,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曾经的大学精英教育已转变为大众化平民教育。由于学生整体水平的下降,加之部分高校只重规模不重质量的短视培养行为,现行的大学生的毕业质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因此,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师资队伍水平、教学设施的先进程度、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以及高校的办学思想、管理思路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在诸多办学因素中,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提升,科研能力也不断加强, 但在教学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工作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缺乏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的能力,教学目标不清楚、教案设计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差、缺乏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教学能力是指以一般能力(智力)为依托,通过特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效果的个体心理特征。高校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授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而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态度决定一切”,态度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由于大学没有升学应试的检验,教师的教学压力相对较小,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再加之当前高校存在的科研优先的评价机制,使许多高校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教师自身对大学教育重要性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那些教学态度积极认真,愿意在教学上下功夫的高校教师往往会取得更积极的教学成果。

(二)教师的自身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和意愿

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凸显的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必须要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坚持不懈的学习新知识,才有可能教授学生们感兴趣的新知识。因此,高校教师要积极阅读高水平的文献,积极吸取本领域的最新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要。

(三)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综合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产生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新颖的教学、教育设计、 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社会需要的是创新人才,而非墨守成规、机械教条的人。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教师本身就是一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高校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富有成效的创造性工作, 而不能成为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四)教案的设计能力

教案设计是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教学时间、进度的安排,还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总结等内容。教学方案设计能力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大学教师绝大多数都非师范专业出身,虽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在教案设计方面还缺乏规范的训练和培训,因此大学教师的教案设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可以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此外,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亲和力也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训练和提高。

三、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高校要设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在当前科研至上的主导思想下,教师和高校各级领导都将科研置于极高的地位,而对教学工作有所放松。大学里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模式,使得那些在科研上取得成绩的教师可以更为容易的晋升,而在高校里教师的收入与声望又主要是通过职称来体现。要使高校教师端正教学态度、重视教学质量与成果,就必须改革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必须将教学能力纳入职称评定的体系中。否则,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还会在大学教师中广泛存在。

(二)改变落后的评价理念

在当前高校的教学评价实践中,存在着重评判轻发展的误区。不少高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大都为处级单位, 有一批专门设置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人员。但在这些制定评价标准的教学管理者们基本上没有从教经历,他们制定的体系往往与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相脱节。如规定教师授课的形式、强调统一的教学设计模版,而对教学的内涵往往理解不深。过分僵化的评价体系显然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真正的提升。到最后只能是促使教学一线的老师按照评价中心的标准要求被动地开展教学工作。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的理念无疑有助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他们发展比判定他们工作更有意义。管理者落后的评价理念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能力动态、绩效分析系统,持续诊断教师教学能力差距

当前高校基本上都设计了评教系统,教师的教学活动将接受学生、督导组及其他相关者的评价。但动态的分析系统并未建立,反馈机制也很不健全。往往是评了之后就成为过去,学校教学部门也无相应的跟进措施。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很难真正得以提高。

四、结论

构成途径 篇7

1.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

1.1 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师德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动力和导向的作用,只有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准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体育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多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具有感染、陶冶、引导和教育作用。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召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师德素质的培养应该是体育教师个人修养最重要的一部分。

1.2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体育教师的立足之本,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掌握准确、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熟练的水平。对于教材所涉及的问题要能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以为教学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要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将本学科最新的信息、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他们的视野,催发他们心中创造的种子。

1.3 具有深厚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最有效、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经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育科学理论科学知识论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深入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知识的内在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还要掌握和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动态,并加以吸收、借鉴,从而用于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1.4 具备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外,还必须有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对工作进行反思性总结,不断总结教学训练经验,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思想观念,其所蕴含的新的体育教育观念、体育理论和体育教学方法,势必会给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体育教师要适应新的体育科学的发展,必须具有从学校体育实际出发,进行科研选题,制定计划,选择和运用科研方法,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

2.1 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体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前提。只有体育教师自身具有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学生观念的转变才有可能实现,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目前“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体育不仅仅要培养体质健壮的人,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手段培养政治思想高尚,意志品质顽强,身心健康,能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环境的人才,从而增加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2.2 要坚持进行师资培训

注重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体育教师防止知识老化,调整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就要搞好继续教育,在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等方面加大力度。体育教师必须不断补充、更新知识,利用多渠道进行业务学习,通过师德教育,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技能,努力提高素质。学校要鼓励教师“请进来,走出去”,请外面有名专家来校讲座,派教师出去参加业务进修、学位进修,提高各项素质。

2.3 要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体育教育同其它教育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开展体育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因此,必须了解和研究规律。现代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应是一个具有探索和创造能力的科研型教师,体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参加和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结合教学、训练、群体竞赛实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实践中认真积累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在研究中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总之,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修养的培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晓春.体育教师素质谈[J].体育学刊, 2000, (4) .

[2]王捍东.新世纪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J].体育函授通讯, 2001, (4) .

[3]姚蕾, 尚庆猛, 姜德卫.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构建[J].体育学刊, 2002, (2) .

【构成途径】推荐阅读:

薪资构成10-22

实现构成07-14

现代构成07-17

构成原理10-17

环境构成10-20

构成因素05-08

节目构成05-21

构成思维05-31

构成结构06-01

资源构成06-23

上一篇:图书馆成长下一篇:骨髓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