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构成

2024-10-20

环境构成(精选12篇)

环境构成 篇1

0前言

在电磁频谱上, 光波频率远远大于无线电波的频率, 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部分波段。军事需求是光电子应用的强大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光电子技术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波在军事上的应用拓展了战场电磁环境的范畴, 尤其是大功率激光的运用, 使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度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 对战场电磁环境下光电频谱构成及对抗的研究, 是目前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加强光电武器装备控制和应用的必然要求。

1 战场电磁环境下光电环境

1.1 战场电磁环境下光电环境内涵

随着电子技术到光电子技术的进步, 光电武器装备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军事上得到了重视和广泛应用, 这直接形成了战场光电环境。通常概念下, 把光波统称为“光辐射”[1], 根据电磁频谱的划分, 光波段在0.01μm~1000μm之间。战场光电环境是指在作战空间内, 自然辐射的基础上, 与作战有关的光电设备及其光辐射特征的统称。

战场环境包括战场物质环境和战场信息环境[2]。无论物质环境还是信息环境都同电磁环境密切关联。电磁频谱中光波段在大气传输过程中, 由于大气中各种粒子的吸收和大气层散射, 只有某些波段范围内的光才可以有效传输, 按所属波段范围可以分为:光学窗口、红外窗口等。吸收粒子主要有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

目前我们可以使用的红外大器窗口主要有三个:1~3μm、3~5μm、8~14μm。地表的辐射平均温度为290K, 相应的峰值波长约为λm≈10μm, 恰好是第二个窗口的中间值。另一个窗口的中间值约为λm≈4μm, 与720K的温度相对应, 正好与发动机、动力设施和燃气等热源相匹配[3]。对于紫外辐射, 目前已经成为各国对导弹尾焰探测的重点研究领域。

1.2 战场电磁环境下光电系统应用

目前, 军事上在光波段的应用主要有:

光电探测/侦查;光电干扰;光电攻击;光通信/导航/敌我识别;光电防护。

2 战场电磁环境下光电环境描述

在实际战场上, 由于参战方应用的光电武器数量、种类、辐射强度、作战任务、作战方式的不同, 光电信号及其复杂。对战场电磁环境下光电环境的描述要依据综合描述、重点突出的特点, 及时把握敌方作战意图, 以正确形成指挥人员的作战决心[4]。

2.1 光电环境下各种辐射

电磁辐射有自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战场上的光电辐射源见表1。

2.2 战场光电环境描述

2.2.1 主要辐射源辐射特征描述

自然界中, 一切温度高于-273.16K的物体都不断地辐射红外线, 这种现象称为热辐射。是物质内部分子、原子的热运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太阳的辐射特性。太阳辐射一般看成是6000K的黑体辐射,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主要在0.3~3μm波段。

月亮辐射特性。晴朗天气下, 月球在地表水平面的辐照度是月球仰角和月相角的函数。

天空背景的辐射特性。天空的光辐射主要来自于对太阳、星光等散射和大气自身的热辐射。在可见光波段, 晴天, 地面上总照度的20%来在天空, 晴天和无月的夜间天空亮度相差8个数量级。在红外波段, 白天, 3μm以下的为大气散射的太阳辐射, 3μm以上的为大气的本征辐射, 辐射极大值是可见光波段0.45μm处。

晴朗夜空的辐射接近于具有最大辐射波长为10.5μm的黑体辐射, 夜晚以热辐射为主, 与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含量有关。

地物辐射特性。反射特性:a) 植被:从0.7μm附近开始, 其反射率迅速增加, 大多数植被在近红外的反射率为0.45~0.5, 透射率为0.45~0.5, 吸收率小于0.5;b) 水:纯水除在蓝绿波段有0.1左右的反射率外, 其它波段的反射率都很低;c) 冰雪:冰雪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接近1, 在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下降。

辐射特性:4μm以下地物的红外辐射与太阳光和地物的反射率有关, 4μm以上为热发射区, 与其本身温度和发射率有关。

海洋的辐射特性。3μm以下, 白天海洋的光辐射主要是对太阳和天空辐射的发射;4μm以上, 无论是白天和晚上, 海洋的光辐射主要来自于热辐射。

2.2.2 频域描述

战场上光波段工作着很多光电设备, 根据其频域特征, 主要归纳了主动式光电设备频域构成见表2[5]。

2.2.3 空域描述

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中几乎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光电设备, 它们是电子战和信息站不可或缺的武器装备。下面对光电设备的空域构成进行分析。

陆地。陆地作为人类栖息之地和现代战争的主要战场, 光电设备种类和数量最多。地对地、地对空、地对舰、单兵等激光/红外制导导弹;热像仪、夜视仪、激光测距机、激光武器系统等;各种光电告警装置;各种光波段干扰装置等。

海面和水下。海洋是人类第二个开辟的战场, 陆地上的大多数光电设备都可以移植到海军装备上。

空中。各型战斗机、直升机装备的主要光电设备有:可见光照相机、多光谱照相机、激光扫描相机、红外扫描相机、电视摄像机、激光测距机、主动式或被动式激光/红外侦查设备;微光夜视、红外成像等观瞄设备;激光、红外、紫外告警设备;激光、红外、电视等光电制导系统;红外诱饵弹;红外干扰机;空基激光武器等。

太空。太空中, 作战平台主要包括太空站、各种光学侦查卫星、遥感卫星和太空望远镜。这些平台上搭载有各种光电侦查设备:可见光相机、红外遥感器、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等;太空站和卫星可以直接搭载激光武器;太空望远镜在作战时可以直接提供高清晰影像资料等。

3 结束语

随着信息战和综合电子战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主要作战方式, 光电武器装备得到了迅猛发展, 对光电信号的控制和反控制是其精髓所在。战场电磁环境下的光电环境构成很复杂, 重要设施和光电武器装备周围电磁环境更是密集。通过光电环境的频域特征和空域特征的描述, 应用针对性的光电侦察、光电干扰、光电摧毁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提高综合电子战的能力, 这也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深入研究战场光电环境的构成和光电对抗的策略和方式, 才能为未来信息战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摘要:作为战场电磁环境构成要素之一的光电环境, 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武器装备的效能发挥和战争结果, 本文分析了战场光电环境的内涵和应用, 详细进行了战场光电环境的特征描述, 并论述了战场光电环境对抗的实质和方法。

关键词:战场电磁环境,光电环境,光波段频谱

参考文献

[1]王汝群.战场电磁环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6, 110.

[2]戴清民.信息作战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9, 73.

环境构成 篇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素质构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已成为我国咨询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条件下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是一项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高智力服务工作,提高参考咨询馆员的.素质也已提上日程.以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搜索技术为依托的咨询,对参考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 者:张玲 ZHANG Ling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农业网络信息英文刊名:AGRICULTURE NETWORK INFORMATION年,卷(期):“”(3)分类号:G251.6关键词:图书馆 参考咨询工作 馆员素质 网络环境

也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构成 篇3

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环境公益诉讼目前在我国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热点话题。环境公益诉讼本质上属于公益诉讼在环保问题上的拓展与深化,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构成的分析,是正确把握其概念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原告

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学界认识不同。一则认为是公民或者法人(特别是非政府组织NGO),出于保护公益的目的,针对损害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的环境公益之诉。二则定义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提起经济公益诉讼,由法院依经济公益诉讼程序进行审判,依法追究责任人的民事、经济、刑事责任。

相比之下,可知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护公共环境利益;诉讼的对象为危害环境利益的个人或单位。而各观点在诉讼原告的构成上存在差异,这正是正确把握该概念的首要命题。

笔者认为,环境公益诉讼本质上属于公益诉讼。虽然公益诉讼至今仍无确切概念,但通说认为其最显著特征为所针对的行为损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而与原告的利益无直接关系。但由于司法实践中难以区分所提起的诉讼是否完全属于公共利益,且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常常相互联系。故多数国家采用“相对公益原则”,即排除完全出于私利而提起诉讼的情形之外,仅出于公共利益以及既出于公共利益又出于私利的都属于公益诉讼。该原则更为切合实际,利于鼓励公民积极参加公益诉讼。

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符合“相对公益原则”以公益保护为目的而提起诉讼的个人和团体,皆可以成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因此,大部分观点认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包括公民个人,公民组织,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现对各原告模型之合理性作简要分析。

一、公民个人

一直以来,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处于瓶颈状态主要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的条件需为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以及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11条、第12条未将环境公益诉讼纳入受案范围。正所谓“无救济则无法律”,若仅以上述规定来剥夺公民个人参加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那么公民的环境权益之保护就是空谈。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已经实现从关注“诉讼原告的资格”到关注“诉讼原告的能力”的转变,鼓励国民积极参加各种公益诉讼。在我国,实现从“直接利害关系”到“间接利害关系”为连接点的转变,不仅得到学术界的一致支持,更成为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将公民的环境权写入宪法,各地区法院试点推广,到逐步修订单行环保法律,设立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再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设定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在内的公益诉讼程序的建议,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二、公民组织

早在20世纪,以C.D.斯通为先驱的西方生态主义法学流派就提出了"生态契约论",主张个人在生态保护的基准上,享有结社与选择加入社团的权力。并在此条件下,拥有同国家机关平等的机会成为自然的信托人,共同为环境保护履行诚实善良的必要义务,而其中当然包括对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内容。相比个人而言,公民组织如环保组织更具有坚定的环保价值观,在财力,物力,信息,技术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容易克服与环境危害源头的大型企业公司之间的人格区分的不平等问题。根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为止,我国共有环保组织3539家,其中非政府组织2239家(约占63%)。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越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检察机关

以检查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已成为欧美国家之主流。在我国,以09年佛山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为典型,检察机关充当原告,有利于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之下高GDP高污染破坏的环境危害源头,有效遏制环境危害的产生,日益成为舆论界的热点。有反对意见认为,检察机关本质上系国家的法律监察机关,不应直接涉入法律诉讼活动之中;并认为检察机关和法院两个公权力机关之间合作难免相互包庇,影响司法公正。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难以成立:首先,检察机关对法律的监督以事后监督为主,对危害环境行为当然享有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职责。这不仅表现在刑法中对环境犯罪提起公诉,也包括对危害环境权益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其次,检察机关代表国家的公正司法,不能以现实层面司法执行不足,因噎废食,而从根本上否定检察院的存在意义。

四、行政环境管理机关

部分学者认为环境管理机关不仅组织体系完备,且拥有专业的鉴定技术设备等资源,更能避免公民个人的“滥诉”。但笔者认为,行政机关不能作为诉讼原告,理由如下:首先,行政环境管理机关本身负有依法行政,管理监督环保事业的职责。对于危害环境的行为,其享有从罚款到予以关闭的处罚权。若其参与公益环境的民事诉讼,不仅使得行政职权民事化,造成环境行政管理履行不力的问题,同时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更易误导公众丧失对行政权的信任而迷信司法万能。其次,若行政机关作为公益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告,即需针对行政机关在环境保护管理上的不作为或作为不当提起诉讼。则会推论出行政机关自己起诉自己的悖论,显然是不合理的。

综上所述,公民个人,公民组织,和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构成,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备一定合理性。而行政机关能否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还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别涛.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

[2]蔡守秋.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几个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企业环境成本构成与控制 篇4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基本构成

(一)原材料方面

原材料选择是企业环境成本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行业之间所需原材料千差万别,即使相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也需要不同的原材料,本文以造纸企业为例,图1展示了造纸的工艺流程。

通过图1可知,造纸过程会产生污染的流程环节有两种:一是制浆时排出的废水含有大量难以降解的木质纤维和有害无机物;二是造纸时产生的白水含有大量胶质和化合物,难以降解。可见,企业选择何种原材料以及生产哪些产品直接决定着其最终的成本水平。近年来,很多造纸企业都纷纷使用环保木浆作为基本的生产原材料,这无疑会影响到原材料的购买与物流成本。另外,随着消费者对纸类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造纸企业要在传统的造纸工艺中加入消毒、灭菌等环节,而这些环节对最终排出废水中的残留物有很大影响,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环境成本。

(二)工艺与设备方面

企业生产工艺与制造设备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存在天然的内在联系。生产工艺的改进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降低环境成本。以造纸行业为例,纸机抄造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水,如果直接用自来水的话,那么将大幅提升造纸成本,但如果可以将排出的白水进行净化处理循环使用的话,不但能节约用水,还能减少企业的排污总量,从而降低环境成本。生产设备同样也影响着产品的环境成本。通常,越先进的设备消耗的能源越少、产生的污染越小;越落后的设备消耗的能源越多,产生的污染越大。因此,使用落后设备的企业就必须投入更多资源治理环境,这无疑会提高企业的成本水平。

(三)生产与管理控制方面

制造业生产环境离不开水和电的支持。很多制造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水平都建造了自己的电厂,但发电过程中则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等资源,因此本文将制造业企业的能源消耗分为了三类:水、煤炭、电。应用自动化管理系统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控制精度,从而降低各类能源的消耗。管理控制主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制造业企业想要提升生产效率,就必须做好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不但要制定规范的生产流程要求,还要做好员工的环保教育培训工作,让他们认识到控制环境成本对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污染物处理方面

不同的制造业产生的污染物有很大差异,以造纸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为例,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废水。废水主要是制浆过程产生的,绝大部分废水中都含有大量COD,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就有可能会影响中段废水的处理,提升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二是废气。造纸企业排放的废气和一般工业企业一样,基本上都是CO以及一些硫化气体;三是固体废弃物。基本上就是锅炉炉渣,也有一部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污染物发生的成本也是企业的环境成本之一,其反映了企业在获得经济收益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损害,为了弥补这种损害而开展相应的污染物处理工作。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策略

(一)以内部管理为切入点的环境成本控制策略

(1)准确把握环境成本的驱动要素。如果单从表面分析,企业的环境成本是从经营收益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部分企业的负责人不愿意投入环境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负责人并未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也不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注的只有短期利益。企业负责人必须改变这种经营的短视行为,深刻认识到环境成本对企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增强他们的环境成本控制意识。企业想要在市场中长期生存与发展下去,就必须投入环境成本,因为其与经济收益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2)制定完善的内部环境成本控制机制。一是选择污染性更小的原辅料。原辅料是制造业生产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也是控制环境成本的源头,企业应选择污染性更小的原辅料作为生产材料,虽然这类材料的价格较之一般原料要高,但其产生的污染要比一般原料少很多,可以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从长远角度分析,污染性更小的原辅料性价比更高。基于此,企业应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实时在线交流最新的原辅料信息,这样不但有助于增强企业在购买原辅料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能力,还能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二是选择环保节能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实际上,不同的工艺有时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果,环保节能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不但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品质,还能降低生产制造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优化企业的社会形象。三是选择最合理的生产方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与环境治理能力,选择最合理的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与产生的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应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保证预期的生产效率,又将污染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机制,不但要做好生产硬件设备的升级维护工作,还应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参与环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四是最优化污染物治理系统。企业虽然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但仍然会有部分污染物直到生产结束也无法处理。对这些污染物的处理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终点,因此,企业必须最优化污染物治理系统,不但要做好“三废”污染物的处理工作,还应做好污染物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提升对各类污染物的检测与监测水平,必要时可以向主管环境部门申请一定的协助。

(3)降低治污费用的比率。高污染的制造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与市场中的其它产品具有严重的同质性,且品质不高,因此,主要都是在本地销售。全球持续变暖以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我国政府也不例外。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提升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为高污染、高排放行业提供了不少专项补贴。基于此,企业应积极寻求经营转型,应用新技术与新设备来降低能源消耗与对环境的污染,探索绿色制造模式,这样不但能够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还能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4)提升人力资本效用。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本的增值,除了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之外,还要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控制环境成本并不只是企业的事情,它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福祉。为了提升员工参与环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企业应建立环境成本控制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员工的环境成本控制绩效,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奖赏,以加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以产业链为切入点的环境成本控制策略

(1)提升整合产业链的力度。想要提升环境成本的控制效率,就必须从产业布局的角度加大对这两个环节的整合力度。实际上,在产业链中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每个环节对最终环境成本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整合产业链时,应充分考虑各环节在纸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污染程度,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产业链整合方案,从而既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并将环境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

(2)加速产业链的生态化进程。生态化是当今世界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行业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造成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基于此,加速高污染行业产业链的生态化进程,构建绿色制造模式刻不容缓。首先,构建制造业产业链的生态化空间,在不降低森林覆盖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用环保材料作为生产原料;其次,创新生产工艺,提升生产制造过程的科学性,减少“三废”的排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却并未做好可持续开发管理工作。

(3)积极创新产业链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企业以控制环境成本为出发点,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提升整个行业的环保节能效率。当前,治理污染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进行系统化的绿色生产。从宏观层面分析,将整个产业链看作是成本控制主体,通过绿色生产审计来分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与污染排放情况,并衡量两者之间关系,以此为基础调整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具体生产与运营方案;从微观层面分析,产业链中的成员企业应积极推广绿色生产工艺,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不但要做好基本生产环节的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工作,还要做好后续运营环节的环境成本控制工作,这样就能够逐渐建立起整个产业链的绿色生产体系,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环境成本控制效率。

参考文献

[1]曾尚梅、王婵娟、刘文丽:《试析企业环境成本》,《财会月刊》2013年第32期。

[2]殷晓霞:《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探讨》,《中国外资》2012年第2期。

[3]胡颖森:《刍议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财会月刊》2012年第8期。

环境构成 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成为 21 世纪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作为重要的教学源——多媒体教学环境,也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 国内高校先后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由于投入不同, 配置各异, 功能不一, 因此模式、名称也五花八门。但是, 无论如何干变万化, 归纳起来, 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这类模式的共同特点是——教师实时参与,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多媒体计算机仅仅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 由教师直接操纵。1.“多媒体示教室”(名称不一)配置——将带有“集成控制系统”的多媒体计算机与各种视音频设备(如大屏幕投影电视、视频展示仪、录像机、影碟机、录音卡座、功放、话筒等)组合起来参与课堂教学。特点——这里, 多媒体计算机仅作为教学手段, 主要用来集中控制视音频设备、发布各种教学信息教师在多媒体示教室可以使用教学所需的任何教学媒体(如幻灯片、投影片、图片、实物、模型、录音带、录像带、光盘、CD-ROM、计算机软盘等),来丰富教学内容。由于集中控制,操作简便、直观,且教师还可以通过人机对话, 调用各种教学资源。由于这类多媒体示教室的规模可达 200~300 人甚至更多, 投资相对较少, 但受益面广, 又能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衔接, 因此使用普遍。当然, 多媒体计算机只由教师控制, 不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框图——“多媒体示教室”教学模式示意框图:适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专题讲演、学术交 流、报告会等。

2.“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

配置——在传统语言学习系统的基础上, 增加多媒体计算机和所需的视音频设备(如大屏幕投影电视、录像机、影碟机等)。特点——使用该系统, 教师在机动、灵活地组织不同形式(如通话、节目传送、监听、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等)语言教学的同时, 能让学生在大屏幕(或自己的显示屏)上看到与教学内容相配的文字、图片或图像, 听到声音。生动形象的情景、清晰的语音, 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加深理解。这里, 多媒体计算机除了控制功能, 主要发挥教学辅助作用, 如加上学习反应软件后, 即可完成考查、评分、统计、分析等功能。框图——“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教学模式示意框图:适用——语言教学、语言培训、语言考试等。

3.“网络教室”

这里所说的“网络教室”, 仅指将一间教室或几间教室内的计算机联接起来, 组成用于各种教学的独立计算机网络, 不是指其他局域网或国际互联网。配置——除了“多媒体示教室”的配置外, 该系统还必须配有多媒体服务器、电子白饭、每个(或二个)学生, 应配有一套多媒体计算机终端。特点——与 CAI 系统相比, 该系统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但由于受多媒体计算机终端套数的限制, 教学规模不可能像“多媒体示教室”那样机动。在“网络教室”,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 通过鼠标、键盘, 来演示教学内容, 或命令“学生机”的各种操作,亦可向“学生机”发送屏幕信息。学生可以以电子举手的形式请求帮助、提出问题。教师可巡视每个学生的屏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实时反馈对学生练习、回答的意见。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框图——“网络教室”教学模式示意框图:适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特别是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培训、计算机考试、多媒体 CAI 课件交流、演示等。

二、“个别化自主式学习模式”多媒 体教 学环 境信息化教学护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 代教育思想, 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 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了能力。“个别化自主式学习模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

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这是一种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来帮助、替代学科教师发布、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 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配置——与网络教室相同。特点—在 CAI 统中, 教师的职责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程序, 制作或选用多媒体课件, 并事先将教学内容、所需课件、练习甚至试卷等, 都安装在计算机上。学生通过人机交互,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通过软件起指导作用。该系统具有多种学习功能: 学生可按自己的需要选择课件;通过感官接受计算机传递的各种教学信息(包括文图音像等), 并利用交互手段处理教学内容——或略、或详、或重复, 直到理解并记忆: 通过输入设备(鼠标、键盘等), 回答计算机的提问, 从中了解学生学习及掌握的情况;计算机又能根据学生的因答, 作出判断和反馈, 如肯定、表扬或否定, 用来激励或鞭策学生努力学习, 作出下一步教学决策——或继续学习新内容, 或重复老内容, 或补习未掌握的内容, 并提供更详细易懂的资料。当然, CAI 教学又可有各种不同的模式, 但个别化、交互性是共同的特点。框图——“计算机辅助教学(CAl)系统”学习模式示意框图

适用——学生自学、复习、自测等。

2.普通“电子阅览室”

或称“多媒体阅览室”, 用于学生课外自学或复习。学生除了调看系统中的教学信息, 还常常需要借用各种媒体的课件(包括 CAI 光盘、计算机软盘、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等), 在电子阅览室自主学习, 因此, 一般归学校图书馆管理。配置——根据电子阅览室不同的规模, 配置相应套数的多媒体计算机(包括输入设备、彩显、耳机)。若需要看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 还得配录像机、屏幕式幻灯机、监示器等。有的电子阅览室还将这些计算机与整个图书馆网络相联, 学生可使用网上教学资源。特点——学生在这个开放型、自主式学习空间

环境污染责任构成要件再探讨 篇6

关键词: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违法性;损害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1)03-0077-04

收稿日期:2010-12-10

作者简介:黄萍(1968—),女,安徽界首人,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法、环境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气候变化下的私法制度嬗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A820038。

2009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许多方面体现了法律的进步,其中第8章规定的环境污染责任及其他各章的相关规定,虽然不能解决环境污染损害领域的所有复杂问题,但其中反映出的环境污染责任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却不能忽视。但在损害要件上的矛盾态度、环境污染预防性责任适用时的违法性考量及部分法条之间逻辑上的不周延也是需要正视并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中的违法性要件

违法性概念是德国法所特有的概念,在罗马法、法国法中,尚未与故意或过失区分,不是侵权责任独立的构成要件。我国民法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通说认为,侵权责任应以违法性为构成要件。在《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由于《民法通则》第124条与《环境保护法》第41条的不同规定,引起学者之间特别是民法学者和环境法学者之间的争论,司法实务部门在处理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适用法律时也有不同看法。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在德国法称为危险责任,①[1](p16)在危险责任中,造成损害归责原因的事实在于,责任人运营某套设备、使用某物或从事某一活动,而这些设备、物或活动本身即包含着潜在的巨大风险,所以,责任人的行为就创设了一个特别的危险。当这种危险成为现实时,责任人则应当对于由此而发生的损失进行赔偿。因此,在危险责任中,并不涉及责任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是否违法和有过错。[2](p257)此种因危险活动而产生的侵权责任与以校正正义为目的的过错责任不同,行为人承担责任不是对其不法行为的制裁,而是基于分配正义的理念对“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3](p16)

基于危险责任理论,过错和违法性并不是危险责任的构成要件。因此,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中,一度争论激烈的达标排污是否承担责任的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不管是否超标排污,只要排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或者环境损害,都应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明确不以行为具有违法性作为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要件,符合危险责任的理念,顺应了环境保护的需要,对解决我国环境污染纠纷,保护环境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正如奥地利学者Unger所言:“损害赔偿法,在特别程度上,乃是某一特定文化时代中,伦理信念、社会生活与经济关系之产品和沉淀物。”[4](p142)

不以违法性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虽更利于保护受害人和自然環境,但是,对《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如何理解还需立法者作出说明。理论上认为损害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损害既包括现实的、确定的损害,也包括可能发生损害的危险。狭义的损害仅指现实的损害,具有确定性、真实性和可救济性等特点。对于有污染环境之危险尚未造成现实损害的是否也不需具备违法性要件,尚有商榷的余地。笔者认为,环境污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具有正当性、有益性之特点,从保护环境和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及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等方面考虑,一方面,环保部门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好市场准入关,对于经过严格评估后,认为企业的运行将会有极大的环境危害风险的,或者其排污无法达标的,就不应允许其开工生产。另一方面,在适用侵权责任时,基于危险责任是对“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的思想,在尚未造成实际损害但有污染环境之危险时,适用预防式的侵权责任形式如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等,应考虑排污者行为的违法性问题,对违法性的认定,可参考国家的排污标准及日本的“新忍受限度论”进行认定,否则,一旦排污就对其采取措施,将导致企业无法生存。而对于污染严重,造成实际损害的,应不以违法性作为要件,污染者应对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另外,对于侵权法上环境污染与物权法上相邻环保关系,在构成要件上如何协调也应分析。从各国规定来看,对公害污染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不以违法性为要件;而对相邻环境污染多采过错责任,以违法性为要件。在相邻环保关系中最能反映环境污染侵害的是关于不可量物侵害的规定。德国对不可量物的规范,除《联邦无形侵害防治法》外,主要体现在《德国民法典》第906条第1款和第2款之规定,按照该条规定,在不可量物侵害是非重大的妨害或者虽属重大妨害但为当地通行且不能通过技术措施加以阻止时,当事人有容忍的义务。而对是否为重大妨害的判断,早先是以一个“普通一般人”的感受为标准,现在则以“价值权衡”方法来进行,即以一个“理性的”因而能进行权衡的一般人的感受来判断。德国《联邦无形侵害防治法》第48条确定了无形损害的极限值或标准值。若遵守这些极限值或标准值之规定,则该侵害一般为非重大的妨害。在此范围内,对重大性之判断,不包括被涉及的一般公民之主观感受因素,也就是说该判断标准已客观化。[5](p544)从这些规定看,不可量物侵害是以违法性为构成要件的。我国《物权法》第90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弃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可见,在我国,不可量物侵害也是以违法性为要件。笔者认为,作为危险责任之一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是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首要条件就是责任人实施了对环境有异常危险的活动。所谓异常危险活动是指具有特殊危险,既使尽了一般注意义务,仍然无法避免损害发生的活动。在不可量物侵害中有的属于公害污染,有的属于居民日常生活污染。因此,对相邻关系中的不可量物侵害,应区分具体情况,适用不同的规则,若属于公害污染,不以过错和违法性作为构成要件是符合危险责任的法理基础的。若是居民日常生活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因损害并非来源于异常危险,行为人只要尽到一般注意义务,污染就可以排除,适用过错责任即可。

二、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损害要件

何谓损害,理论上有各种观点,一般认为损害是指侵害权利或利益所产生之不利益。而民法上权利是指得享受特定利益之法律上之力。[6](p44)权利之外,法律保护的利益是法益。作为私法的民法所保护的特定民事主体的权益,称为私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保护的私益范围不断扩张。由于传统民法所保护的是特定人的私益。因此,侵权法上的损害是指侵害私益所生之不利益。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危险作业等不仅侵害特定人的利益,也带来了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民法思想由单纯尊重个人权利变为重视公共福利,形成社会本位思想。社会本位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尊重社会公共利益。《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物权法》第7条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这些都体现了尊重社会公共利益的思想。但是,这些原则性规定的目的在于对民事活动或者私权行使的限制,而不是作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这样在我国传统民法体系下,侵害私益,可以通过侵权责任法获得救济,而侵害公益,往往很难通过私法获得救济。这种情况可以从我国现行法律看出。如从前引《民法通则》第124条的规定看,有权请求污染者承担民事责任的受害人是“他人”,依民法规定,“他人”是指民事主体,一般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特殊情况下,包括国家。从该条的表述看,显然“他人”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而《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直接规定,有权得到赔偿的是有关单位和个人。这些规定,都着眼于私益的救济。我国环境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也是只着眼于私益的救济。目前,只有国务院2007年6月30日发布的《关于核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国函[2007]64号)第2条提到了环境损害。该条规定,核电站或者核设施的“营运者应当对核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受到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该规定仅是国务院批复,法律效力低,且只能适用于核事故赔偿。目前我国法律对环境本身损害的救济主要依靠的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种责任体系无法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侵权责任法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在保护权益与保障行为自由之间寻找平衡,倾向的重点已发生变化,公民对安全的要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安全的需求成为侵权责任法的动力。人们期待侵权行为法和损害赔偿法能有助于保障个人的基本生存,并以此建立相应的社会化国家机制。[7](p4)从污染环境造成的实际损害来看,可能是特定主体的特定权益受到损害,也有可能是某一地区的环境本身受到破坏,如大气、水体遭受污染,也有可能是特定主体和生态环境都受到损害,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典型的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污染环境的行为侵害的就不只是特定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的私益,而是社会公共利益。②这样,如果不在法律上明确对这类权益给予侵权法上的救济,而只是通过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予以制裁,一方面难以达到恢复生态损害的目的,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自然环境所享有的利益也很难得到救济。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石油吉林分公司只受到了100万元的行政罚款,而法律并没有追究其国家为恢复被污染的水体所花费的各种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模式难以达到震慑、制裁污染者的目的。近年来,环境公益诉讼进展艰难,这与法律上缺乏相应的规定有密切关系。

《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并未像第2条那样使用“侵害民事权益”的表述方式,也未像第6条、第7条那样使用“他人民事权益”字样,这样的表述完全可以解释为:这里的损害不仅包括个体的损害,也可以包括环境损害。然而,这样的解释又与第2条、第6条、第7条的规定存在矛盾,因第2条强调对民事权益的保护,民事权益包括民事权利和法益,都是特定主体享有的利益,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社会组织。而环境利益是全社会的利益,不是某一特定主体享有的利益,甚至不仅是当代人享有的利益,也是后代人利益。基于对环境利益的保护,学者提出环境权概念,而对于环境权的性质,理论上并无定论,第2条明确列举的民事权益的类型也没有环境权,该条“等”权利的范围也限于其他人身、财产权益。无疑又将环境利益排除在外,这样,第65条的损害又不得不理解为是个体的人身、财产损害,实质并未包括环境本身的损害。这样理解似乎也不符合立法者的意图,立法者的意思是“本章所指的环境污染,既包括对生活环境的污染,也包括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大气、水体、海洋、土地等生活环境的污染属于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属于环境污染。”[8](p266)法条之间的不和谐看来只能依靠《侵权责任法》的司法解释来解决了。

从《侵权责任法》第1章“一般规定”第2条、第6条、第7条的法条表述上看,立法者都刻意回避使用“损害”一词,据参与《侵权责任法》立法的人员解释称,侵权法上的损害是一个比较广的概念,不但包括现实的已经存在的“不利后果”,即现实损害,也包括行为人的行为可能对受害人的民事权益造成的现实威胁。[9](p22)这样规定,有利于保护受害人,体现了《侵权责任法》预防侵权行为的立法目的,也是现代侵权责任法的发展趋势。针对环境污染责任,《侵权责任法》第8章用4个条款作了规定,通观这4个条文可以看出,《侵权责任法》关于环境污染责任的规定,只限于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第65条明确规定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责任,这里的损害明显是指狭义的损害,不包括环境污染可能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或生态损害的危险,若非如此,完全可以像第2条、第6条、第7条的法条那样表述除第66条是有关环境污染责任的因果关系及免责事由举证规则的规定外,第67条关于环境污染侵权比例承担的规则及第三人过错的责任承担也都只涉及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责任,立法者在立法时其主导的环境污染责任是损害赔偿责任,对于环境污染预防性责任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因此,本条不以违法性作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规定也就仅限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与预防性责任无关。鉴于此,笔者认为,为保持法条之间的和谐统一,第65条“损害”在解释上应包括可能侵害民事权益及其他利益的危险。

环境污染损害是否包括精神损害?如前所述环境污染责任属于危险责任,传统侵权法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应建立在侵权人有过错的基础之上,由于危险责任不以违法性和过错为要件,在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作为一种平衡,应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等危险活动不仅造成受害人生命丧失、身体健康损害、财产损害,而且引起受害人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心神不宁、丧失生活乐趣等精神损害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客观事实。因此,一些国家通过修改法律明确规定,环境污染等危险责任也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例如,德国在2002年7月19日颁布《修改损失赔偿条文第二法》之前,除《航空交通法》第53条第3款、《原子能法》第29条第3款以及《民法典》第833条第一句外,包括《环境责任法》在内的危险责任的有关法律并没有普遍规定非财产的损失,一直遭到学界的批评,2002年颁布的《修改损失赔偿条文第二法》,通过第253条第2款的规定,使非物质损害的赔偿也普遍地适用于危险责任。[10](p261)2002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可以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不能就此认定精神损害赔偿建立在过错责任基础之上。《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该条规定,环境污染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推定规则

从各国法律的规定看,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造成损害,除有法定的免责事由外,都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一般只需举证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行为人有污染环境的行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就可获得赔偿。减责或免责事由由加害人举证。在侵权法上,因果关系通常采相当因果关系说,即以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事实为基础,若以常人的知识经验判断,通常均有发生同样损害结果可能的,该行为与损害之间即有因果关系。由于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相当复杂,可能是一个污染行为造成的,也可能是多个污染行为共同造成的,也可能因其他原因的介入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又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等特点。而受害人通常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信息和检测手段,要受害人证明损害与污染环境的行为之间有相当因果关系是非常困难的。正如台湾学者邱聪智所言,环境侵权“则颇富间接性,系透过广大空间,经历长久期间,并藉诸各种不可量之媒介物之传播连锁,危害始告显著,故其因果关系脉络之追踪,及侵害之程度、内容之确定,均甚困难”。[11](p321)因此,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中,通常采用减轻受害人举证责任的规则。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领域,出现了高度盖然说(包括优势证据说和事实推定说)、疫学因果说、间接反证说等各种学说。以上各种学说实质上都是一种推定因果关系。适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时,受害人只需证明污染者排放了某种污染物;排放的污染物与损害之间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关联;排放的污染物会造成这样的损害。受害人证明到这种程度时,法院就推定污染者的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污染者要免责,必须证明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能证明没有因果关系,则推定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弱者,在受害人处于弱势,无法证明因果关系要件时,只要受害人举证到一定程度,就推定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而由行为人举证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各种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均不同程度的减轻了受害人的举证责任。我国《民法通则》和《环境保护法》对减轻受害人举证责任的规则都没有明确规定。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地若干规定》第4条第3项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明确了减免责任事由和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但该规定毕竟是司法解释,法律位阶较低,法律效力较低。《侵权责任法》第66条将此规则提高到法律层面,提高了法律的效力,有利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解决,更利于保护受害人。

但是,环境污染侵权的原因纷繁复杂,在面对各种具体环境污染侵权案件时,适用单一的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运用各种因果关系推定规则来确定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随着我国工业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环境侵权案件多为因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大气污染或水污染而导致农民、渔民和牧民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活损害,且大多为财产权益的损害。对于此类案件,在诉讼中,可借鉴日本的间接反证法或盖然法作为因果关系推定的方法。而城市市民则多因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侵扰生活所困,严重者影响到了身体健康,是人身权益的损害,对这类案件的审理,可借鉴日本疫学因果关系说作为因果关系推定的方法。[12](p139)

【參考文献】

[1][3]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7][10](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M].齐晓琨译.法律出版社,2004.

[4]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之危及及其发展趋势[J].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5](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M].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

[6][9]郑玉波.民法总则[M].三民书局,1979.

[8]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邱聪智.民法研究(一)(增订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中的推定[J].法学评论,2003,(04).

(责任编辑:张雅光)

Further Discussion on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A long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ort Liability Law”

Huang Ping

Abstract:It is a breakthrough in traditional tort law and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at "Tort Liability Law" define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not based on unlawfulness element,clears causality presumption rul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at the legal level.However,we also need to further discuss contradictory damage element,the unlawfulness application of preventive respon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me illogic terms.

浅析科技创业环境及其构成要素 篇7

关键词:科技创业,科技创业环境,构成要素

科技创业环境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各地区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然而我国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仍显乏力, 科技产品自主研发及应用能力跟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整体表现在科技创业环境的建设上尚欠完善。目前, 人们对科技创业环境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构成要素等方面的认识, 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误区。中国需要能够孕育优秀科技企业的科技创业环境, 尤其是像美国硅谷一样能够培育出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的科技创业环境。为此, 首先必须准确理解什么是科技创业环境, 它有什么特性, 它有哪些构成要素, 以及在建设科技创业环境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这些要素。

1 科技创业环境的含义

科技创业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范畴, 中心词是环境, 环境是指某一事物周围的地方或周围的条件和情况, 用英文environment表达。科技创业环境可以简单理解为科技创业活动开展的空间或科技创业活动开展的条件和情况, 是个具有综合意义的概念。创业则用英文entrepreneurship来表示, 这在国外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其形容词性为entrepreneurial。科技一词在创业领域更强调其技术的应用性, 因此用technological来表示。综上所述, 科技创业环境可以完整表述为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科技创业环境对科技创业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创业机会的产生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也能够阻碍创业机会的产生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好的科技创业环境中, 创业氛围较好, 创业机会较多, 从而催生好的创业企业;反之, 就差一些。目前学者们对于科技创业环境概念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要素组合论。如Fogel把创业环境描述成在创业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1]。谢科范、彭华涛、谢冰认为科技创业环境是对科技创业者思想的形成和创业活动的开展能够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2]。

(2) 活动平台论。如叶依广认为创业环境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所搭建的一个公共平台, 其外延包括一切影响创办新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创业环境的功能在于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 形成一个创业型社会[3]。

(3) 因素系统论。如池仁勇认为科技创业环境是指科技创业者周围的情况,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4]。周国红、陆立军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 是指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变化, 并足以影响或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称[5]。

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对于科技创业环境来说, 这个主体就是进行科技创业活动的主体, 即科技创业者。科技创业环境影响的就是科技创业者创办科技企业的过程。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知识转化的创造力。它是从事一种或多种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转让及成果转化工作, 并在科技成功转化成生产力后, 着力于产品的定位、生产、销售和市场开拓等一系列活动, 以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为导向, 不断更新和完善企业的技术、产品或服务, 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某项特定需求[6]。如此循环, 最终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根据上述过程, 可以将科技创业行为路径用图1表示[7], 其中“产品市场—消费终端 (反馈) —技术创新—产品实现—产品市场”是一个循环过程, 代表科技企业不断创新实践的显著特征。

科技创业环境的核心内容围绕着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展开。从图1所示科技创业行为路径中不难看出, 科技创业行为的过程也是“知识流动”的过程, 知识从人脑中的设想到技术成果继而到产品, Spyros指出, 科技创业活动就是探索知识, 积累知识, 应用知识的过程[8]。可以说科技创业环境就是对“知识流动”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 是对科技创业者创办科技企业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组合。这一点是科技创业环境与一般创业环境最大的不同。同时这一“知识流动”的过程也对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信息反馈市场产生依赖。因此科技创业环境也包括对这些依赖条件的行为及行为效率产生较关键影响的因素。美国“硅谷”地区是世界上科技创业环境建设最成功的地区, 《2015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立足硅谷的科技创业环境, 并将其成功因素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9]:首先, 惠普公司的成功造就了硅谷的成功。其次, 柏克利、斯坦福等知名大学成为硅谷创新的源泉。第三, 高效的融资体系。第四, 产学合作十分密切。第五, 完善的知识财产保护法规。这五个方面归结起来也都是围绕技术知识的产生、流通和应用发挥作用的。由此形成了对科技创业环境狭义的理解, 即科技创业环境是影响从科技成果研发、中试、投产、到广泛市场化生产应用整个过程的因素组合。

生物学中, 动植物选择生存环境, 是因为那里环境适宜。环境包括很多因素, 比如温度、湿度、植被, 以及其他尚未为人知的因素[9]。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形成了生物栖息地的概念。同样的, 科技企业创立和生存也需要各种因素, 它们综合起来对科技创业活动产生协同作用, 这些因素不是孤立产生作用的, 它们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 并且随科技创业活动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它们所组成的有机系统共同形成了科技创业活动开展的领域或空间范围, 形成了科技创业企业的生存栖息地。由此形成了对科技创业环境广义的理解。即科技创业环境是科技创业活动开展的领域和空间范围, 是科技创业企业创生发展的栖息地。

Elaine和Patrick指出环境对科技创业主体的影响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来观察[10]。由此分析, 对科技创业环境按主体范围不同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来认识。宏观的认识是针对一个区域的所有科技创业者而言, 科技创业环境指科技创业活动开展的大环境,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表现为活动开展的热烈程度, 对科技创业人才及项目的引进和吸引程度。宏观认识的作用主要是对区域科技创业环境做出评价和比较。2004年《科技创业》杂志对中国城市科技创业环境进行100优排名, 其依据为:相关科技、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专院校数量;孵化器数量;高新区及科技园;资本市场;科研院所;年度专利数量;城市环境级别状况;留学生创业企业数量;创业活动;理论成果[11]。这就从一定侧面反映了宏观意义上的科技创业环境的指标。微观的认识则是针对单个科技创业者而言, 是指对一个科技创业企业创立、存活、发展壮大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是可以人为改变、政府可控的因素, 包括基础设施、行业状况、人力资源、政府政策、市场流通的难易程度、文化观念等构成。其作用主要在于指导科技创业者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科技创业环境, 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 并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战略决策来以更好的利用所在的环境资源。

2 科技创业环境的特性及分类

科技创业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范畴, 有自身明显的特性。其特征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性质及结构, 是要素系统的一种表现。科技创业环境具有如下特性:

(1) 整体性。由科技创业环境的概念即可知, 科技创业环境是一个由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好比“木桶理论”里的各个板块构成木桶这个整体, 各板块有长短之分, 但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板块, 否则整体就无法运行。并且各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存在的。由于整体性的特征, 有学者建议运用系统工程的某些原则和方法, 从结构的角度考察环境[12]。

(2) 主导性。在科技创业环境的各要素中, 会一个或几个要素在某一阶段的发展中处于突出地位, 即在整体中能支配和主导别的要素。科技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征, 科技创业环境要素构成中, 科学技术、金融、科技政策法规、科技人才等要素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主导性要素往往能决定科技创业企业的存活与否。因此, 对主导要素的把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 动态性。区域经济和科技创业环境都是发展变化的。区域经济的结构不断演变,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由此决定的科技创业环境也是在动态变化中趋于完善, 科学技术的“创新性破坏”式的发展方式让这种动态性表现的更加明显。

(4) 差异性。科技创业环境是个空间概念, 其内容因所在区域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不同区域经济、文化、制度、自然资源等差异, 决定了科技创业环境没有一致的模式, 甚至其各要素的主次之分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设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本土情况, 因地制宜。

为了深入研究, 还可以从不同研究视角对科技创业环境进行分类。

从环境的形态特征上可以把科技创业环境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由物质环境组成, 具有实体性。包括硬件设施、人员结构和刚性的管理体制等。软环境则是指非实体和非刚性的环境, 包括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评价体系等[9]。硬环境与软环境必须相辅相成, 紧密结合才能有效促进科技创业的发展。

从资源需求影响的不同可以将科技创业环境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影响科技创业资源需求的环境:科技环境、金融环境和人才环境;另一类是为了使科技创业资源要素需求与供给实现更好的匹配的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中介服务体系、政策法规环境[13]。

从科技创业环境要素对科技创业影响的微观作用来看, 科技创业环境又可以分为诱导性环境和强制性环境[13]。诱导性环境是指那些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动态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环境要素, 这些要素对科技创业活动有鼓励、支撑和孕育的作用, 包括金融、科技、人才、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和市场等环境要素;强制性环境是指通过政策、法规及政府的力量强制性的发挥作用, 如政策法规环境要素。

3 科技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

对科技创业环境构成要素的把握是建设科技创业环境的关键。由于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不同, 以及科技创业者自身条件不同, 其科技创业环境的主导要素也不尽相同。关于创业环境的理论研究有两大基本依据:种群生态理论和资源依附理论。

种群生态理论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企业变迁和环境选择是种群演化的主要路径, 种群密度与企业死亡率有直接关系, 而影响企业分类和种群密度的关键要素是技术与制度, 同时, 技术创新和环境制度变迁是企业变迁主要路径。种群生态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于如何对影响创业成功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关系加以管理, 进而确保新创企业健康成长。

资源依附理论表明, 在开放系统中, 组织不能单独运转, 为生存必须从环境中其他组织获取必要的资源。因此, 组织依赖于它所存在的环境。科技创业企业可以被看成一个组织, 科技创业环境在企业自有资源不足时提供所需要的创业资源, 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的资源供给来满足企业的资源需求, 而在既定的环境资源供给条件下, 企业应及时地调整资源需求以适应外部环境[14]。

我们认为种群生态理论的观点更有助于对宏观科技创业环境概念的理解, 而资源依附理论的观点则更有助于对微观科技创业环境概念的理解。科技创业环境蕴含了各种必需的资源, 以及为获取资源提供的渠道, 科技创业活动则是通过资源获取渠道不断摄入所需资源[15]。由于科技创业者一般都是在新领域开拓新市场, 或者有新技术替代老技术, 科技创业企业本身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成长潜力, 并且管理运作相对比较独立。因此企业的成长更依赖所需的要素资源。依据资源依附理论建立科技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如图2所示:

对科技创业活动的主体而言, 有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内部环境是科技创业主体自身内部环境, 包括创业团队, 创业资源等。本文探讨的科技创业环境更多的指代其外部环境。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其内部的因素总是居于支配地位的。从企业内部来看创业家对成就的渴望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都可能促进企业的成长[16]。科技创业主体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 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动态的、互动的关系, 而并非是一种单向的传递或影响力的主从关系 (如由外部影响内部) [17]。一方面, 企业要适应环境, 因为,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 它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 其决策与经营活动要受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 企业与环境之间也可视作是博弈双方, 企业的决策与经营行为, 也会影响环境。科技创业活动就是科技创业主体自觉地在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利用并改造外部环境的结果。

按照对科技创业主体影响程度和可控性可以将科技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13], 三个层次相互连接, 彼此渗透, 共同对科技创业活动发挥协同作用。微观环境要素即市场环境要素, 可以按照产业组织理论, 从进入壁垒、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状态、替代产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五个方面来分析市场环境, 它是科技创业企业所面临的最直接的生存和竞争环境, 任何企业都要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才能存活下来, 科技创业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管理决策应对环境;中观环境要素主要有政策法规、金融、科技和人才四种环境要素, 这些要素是科技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源, 对科技创业企业的存活和发展起关键作用, 企业一般不可改变这些环境要素, 但是政府可以主导和控制;宏观环境要素包括文化、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三种要素, 宏观环境要素对科技创业企业有着更长远更全局性的影响,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短期内很难改变。

通过文献调查分析, 可以发现不同学者对科技创业环境要素构成的把握差别较大, 这里有科技创业环境本身差异性特征的原因, 也有学者们不同研究视角的原因。总之, 科技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内容比较多样, 各区域应针对各自区域情况把握主导要素。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模型主要是用于分析科技创业环境概念中一般核心要素的内部层次及结构关系, 而不适合直接作为应用层面的要素评价体系。可以依此要素结构模型为依据结合区域自身特点设计区域科技创业环境的评价体系。

4 结语

对科技创业环境的科学理解是一项细致又复杂的工作, 但对指导科技创业环境的建设有着根本又长远的影响。本文经过简要分析得出一些初步认识,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狭义上讲, 科技创业环境是影响从科技成果研发、中试、投产、到广泛市场化生产应用整个过程的所有因素的组合。广义上讲, 科技创业环境是科技创业活动开展的领域和空间范围, 是科技创业企业创生发展的栖息地。

(2)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来认识科技创业环境。宏观的认识可以用于比较和评价不同区域的科技创业环境, 微观的理解则用于指导科技创业者为充分利用环境进行创业决策。

(3) 科技创业环境具有整体性, 主导性, 动态性和差异性。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对科技创业环境进行分类。从环境的形态特征上可以把科技创业环境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资源需求影响的不同可以将科技创业环境划分为资源供给环境和资源匹配环境。从科技创业环境要素对科技创业影响的微观作用视角将科技创业环境分为诱导性环境和强制性环境。

浅析室内光环境艺术构成 篇8

1 光的艺术魅力分析

光照的主要作用对于人们自身视觉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存在光照, 那么人们就不会感受到明暗与色彩的感觉, 也就看不到任何事物。光照满足了人们视觉物体空间与色彩以及形状的生理需求, 同时对于室内环境的美化也是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1]。光照的功能有很多, 它不仅能够合理的构成空间, 也能够有效的改变空间, 此外, 对于室内空间也具有美化的作用, 但是也有可能对空间产生严重的破坏效果。光照可以将空间照亮, 而且光照的不同也能够构造出不同的情调与气氛, 空间的意境也会不同。然而, 在相同的空间内, 光照的方式不同, 并且光照的角度、方向以及位置的差异, 灯具的不同造型以及不同的光照色彩和强度, 对于空间的视觉效应也都具有不同的影响[2]。光照的魅力处于时刻变换的状态, 可以浪漫富有情调, 也可以瞬间变得神秘, 可以让人感觉温馨舒适, 也可以让人感到阴森与恐怖。

2 采光概述

人们始终在自然光的照耀下生活, 因此, 对于自然光的光照感觉已经逐渐形成了自然的本能。一般情况下, 人们对于光环境的衡量主要是以自然光作为标准, 所以, 人工光如果能于自然光的性质相接近, 则光环境就被认为是合格的。

采光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自然光源与人工照明[3]。

2.1 自然光源

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阳光, 如果长时间不接受阳光的照射, 人类自身的健康就无法得到保障, 然而, 光照过多也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自然光的采光质量主要与方位、室内日照的面积、时间、绿化配置以及建筑物间距具有直接的关系。对此, 我国出台相关规定, 必须保证建筑住宅能够在冬至当天接受至少一小时的有效光照, 并且建筑物的方向最好是朝南或者朝西南、朝东南。此外, 建筑物间的距离和高度比需要在1:1:1以上,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室内具有优质的光照条件[4]。

玻璃的出现对于室内的采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采光提供了便利。建筑玻璃顶或者是玻璃窗的面积、方向、形状、色彩与透明度的变化, 也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光照度以及不同的艺术氛围。在室内采光的设计过程中, 需要重视心情舒畅与视觉识别能力的提高, 并将其作为具体的标准, 利用合适的采光条件来有效的提高生活的情趣以及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2.2 人工光源

人工照明的光源包含的种类较多:水银灯、试灯、白炽灯以及钠灯等等。同时, 伴随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更多的光源被开发出来, 而且先进的技术种类也不断增加。

其中, 白炽灯主要是利用钨丝的高温辐射来制造光的, 同时白炽灯的光谱在分布上也比较缓和, 光色的显色性能以及可见度都很好[5]。白炽灯的光色更偏向于黄橙色, 和自然光相比具有一定的不同, 并且白炽灯的发光率也不高, 在发光的同时还会散发出一定的热量, 灯泡的使用寿命也不长, 但是, 白炽灯的色光十分柔和与温暖, 这样就能够使人的视觉更容易与传统的照明光源相接近。

而荧光灯则是根据水银蒸汽的放电面发出紫外线的原理, 荧光物质在受到紫外线的激发过后发射出荧光。荧光灯的光谱与自然光更接近, 并且耗电量不高, 亮度比较强, 自身的显色性质也很好。所以, 在日常生活中, 荧光灯的使用更加广泛。

3 室内灯光环境的艺术设计研究

3.1 室内灯光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3.1.1 功能性

室内灯光照明的设计需要与其功能的具体要求相互吻合, 针对空间、场合、对象的差异, 来正确的选择照明方式与灯具, 进而确保照度与亮度符合要求。

在会议厅中, 灯光的设计就需要使用垂直式的照明方式, 保证亮度的分布均匀, 不会出现眩光的问题, 而且照明的灯具主要是选择全面性的照明灯具。而在商场的橱窗或者是陈列区域, 应选择强光的定点照射, 这样可以更好的突出陈列商品的形象, 亮度需要高于普通照明的4倍左右, 并且照明灯具需要选择方向性比较强的灯具, 这样能够更加突出商品的质感以及立体感, 进一步提高商品广告的效应[6]。

3.1.2 美观性

在室内装饰环境的美化以及艺术氛围的创造中, 灯光照明是比较重要的手段。在进行室内空间的装饰过程中, 需要重视空间的层次感, 并且有效的渲染空间内的环境气氛, 所以, 灯具造型的选择也十分重要。现阶段, 在家居建筑以及商业建筑和娱乐性场所的环境设计中, 灯具的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照明, 而是更加注重材料、比例、造型、色彩以及尺度等作用, 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室内空间设计中重要的装饰品。

灯光的设计师需要对灯光进行有节奏的控制, 包括抑扬、明暗等, 同时可以使用反射与透射等不同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出灯光自身的色彩与光辉作用, 进而营造出温馨、优雅等不同的艺术气氛与情调, 使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3.1.3 经济性

灯光照明的效果需要科学合理, 并不是越多越好, 越亮越好。对灯光的照明进行设计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审美心理与视觉的需求, 可以使室内空间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实用与欣赏的价值, 最终实现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与统一。灯饰华而不实会造成能源经济的过多浪费, 并且较强的光照也会形成光污染, 对人们的身体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7]。

3.2 灯光表现形式

3.2.1 面光的表现

在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 天棚面光需要具有均匀的光照, 并且光线应充足。而面光的表现形式有很多, 可以使用日光灯吊顶, 能够使光线的密度保持均匀一致, 并且使得所用空间都具有充足的光线。此外, 可以使用面积较大的筒灯进行吊顶, 在天棚上安装牛眼灯, 感觉像夜空的繁星。还可以与天棚的梁架结构相互结合, 设计成光井, 让光线在井格中射出, 这种方式也能够产生不同的室内空间效果。

3.2.2 带光的表现

带光主要就是把光源设置成长条形的光带, 形状多种多样, 格子形、条格形、三角形或者其他的几何图形[8]。例如:天花板光槽、内框型光带吊顶、平面型光带吊顶、环形光带地板、下投光槽、上投光槽等。长条形的光带具有导向性, 在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中, 该光带类型被广泛应用, 作为导向性的照明工具, 而其他的光带主要就是起到装饰的作用。

3.2.3 点光的表现

点光的光源投光的范围比较小, 并且十分集中。因为点光的光照明度比较强, 所以, 在卧室、橱窗、餐厅或者是舞台等场所被广泛的应用, 作为重点照明或者是直接照明的工具。点光的表现方式也十分丰富, 包括顺光、侧光、顶光、逆光等等。

3.2.4 灯具种类与其艺术效果

在科学技术与先进材料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灯具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加, 并具有较多的造型, 在色、质、光、形方面都具有不同的变化。灯具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照明条件的基础上, 也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逐渐成为了室内设计中的重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 室内设计中的光环境艺术设计在现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的好与坏主要依靠建筑自身的设计以及光源的选择, 此外, 还包括室内家具的摆设与家居装饰的陈列等等。

在对室内光环境进行设计时, 需要充分的考虑并结合周围的环境, 进行巧妙的结合, 进而更好地营造与渲染艺术情调与氛围, 最终充分实现光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文章对室内设计中的光艺术自身魅力以及采光的形式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并对室内灯光环境的艺术设计的原则和灯光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进而为今后室内光环境的艺术构成与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童烁榕.探究室内光环境艺术构成[J].华章, 2014 (28) :94-94.

[2]杜跃萍, 樊华, 袁璐等.室内设计中的光的应用与视觉心理[J].科学导报, 2013 (5) :168.

[3]邱海东.光之空间艺术研究[J].美术大观, 2013 (3) :96-97.

[4]李济鸣.室内设计中光环境的合理布置与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24) :89-89.

[5]王畅宁.关于室内设计合理应用自然光的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3, 12 (2) :77-78.

[6]史晓娜, 徐钊, 郭晶等.探析室内环境中光与空间的关系[J].艺术科技, 2014 (6) :286-286, 245.

[7]梁楠.对室内照明艺术的探究[J].速读 (上旬) , 2014 (8) :291-291.

环境构成 篇9

(一) 法律文化构成要素。

法律文化可以是法观念、法意识;也可以是反映历史积累起来的法律思想和有关法的制定、适用等的法律技术;更可以指“有关法律意识、法律规范、法律设施、法律技术等一系列法律理论、实践及其成果的总称。”而第三种解释大致把法律规范、法律方法、法律机构和法律思想等法律文化的基本要素概括出来。德国学者何意志认为法律文化是“由一个社会存在的 (与法律相联系的) 价值观、规范、制度、程序规则和行为方式构成的总体性概念”。何意志因此把法律文化的构成要素定为: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机构、法律方法。

(二) 法律文化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

1、法律思想。

法律思想总体上是对法律的认识, 是一种对法律所具有的理念、观念和评价。在这种理念、观念和评价中, 人通过思维活动从抽象理论以及社会现实的法律意识上来认识法律这一社会现象。

2、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从形式上讲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般行为规则, 是反映了理想的行为方式的集合;从实质上说则是反映国家意志, 具体规定了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3、法律机构。

法律机构即创制法律、适用法律和执行法律的机关, 比如立法机关, 是负责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比如司法机关, 是行使司法权, 即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国家机关;比如行政机关, 是行使行政权, 负责执行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

4、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主要包括法律发现、法律推理、法律解释、利益衡量、法律分析、法律论证方法、立法技术、法官适用法律的技术等。张文显认为法律方法是“寻求法律问题的正确答案的专门方法”, 包括法律推理、法律发现、法律解释、法律论证等。陈金钊把法律方法认定为“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对接关系, 是基于逻辑推理、发现、解释和论证等而展开的法律运用方法。”站在维护法治的立场上, 法律方法就是在把理论层面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实践层面的法律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法律思维方式、方法和法律适用的各种技巧。

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机构和法律方法四个要素是法律文化的固有要素, 立基于环境法律文化, 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机构和法律方法则具体展现为环境法律思想、环境法律规范、环境法律机构和环境法律方法。

(三) 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文化构成要素

1、环境法律思想。

环境法律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理念、法律观念和法律评价。在这种法律理念、法律观念和法律评价中, 人通过思维活动从抽象的环境保护理论以及环境保护现实的法律意识上来认识环境保护法律本身。

2、环境法律规范。

环境法律规范, 从形式上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般环境保护行为规则, 是反映了理想的环境保护行为方式的集合;从实质上讲, 是反映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意志, 具体规定了环境保护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3、环境法律机构。

环境法律机构是创制法律、适用法律和执行法律的机关, 这些机关在环境保护方面享有必要的立法权力、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立法机关负责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方式把环境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环境保护案件中;行政机关专司执行环境法律规范。

4、环境法律方法。

环境法律方法多特指法律技术, 比如立法技术、法官适用法律的技术、法律解释方法等, 也泛指一般的法律方法, 如法律发现、法律推理、法律分析以及法律论证方法等。这些法律技术、方法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效地表现出应对环境新问题、环境新纠纷的思维方式、解决技巧和方法。

二、环境法律文化构成要素对环境保护所发挥的作用

(一) 环境法律思想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指导思想。

环境法律思想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环境保护法律观念, 作为环境保护法律观念的可持续发展观、法制观、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依次出现, 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指导作用。

1、以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观所蕴含的观念就是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 强调发展经济, 同时要保护环境, 实现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七大用“必须”来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环境保护, 能“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接下来的党的十八大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对环境保护的深入指导, 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以法制观指导环境保护。

法制观对于环境保护的指导在于所有的环境保护活动皆应依法而行。立法者制定环境保护法律, 既关注人类本身的健康, 关心后代人的发展, 又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严格执法以保护好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公正司法, 维护环境利益。习近平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 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 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境保护。

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就在于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关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境保护, 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环境保护观念, 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习近平强调,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4、以生态文明观指导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共处、共融的和谐状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的环境保护反映在政治制度、物质生产、精神领域等层面, 具体从政治方略上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蓝图, 从物质生产上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经济, 在精神领域保障环境权益, 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树立环保理念。生态文明观以新的环境保护理念,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即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 环境法律规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行为依据和行动指引

1、环境法律规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行为依据。

“法”总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现, 人们把法律理解为国家机关颁布的法规范。这些法规范依立法程序而制定, 按位阶顺序排列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其中,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在全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政府规章在特定区域内生效, 尤其是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只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施。除以上位阶中的法规范外, 还有一种也属于“国家机关颁布的法规范”, 那是非根据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仍然在立法之外对人的行为予以规范。环境法律规范是法规范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化, 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内的系统化、专业化的环境法律。这些环境法律规范为环境保护提供着行为依据。

2、环境法律规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引。

环境法律规范通过规定人们享有的环境权利、履行的环境义务和承担的环境责任来指引人们的环境保护行为。当人们行使环境权利时, 是在法律的鼓励下, 从事法律所允许的环境保护行为。比如《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条法律规定赋予了环境保护主体“检举权”和“控告权”, “一切单位和个人”可以在法律的指引下, 选择为检举行为和控告行为。当人们履行环境义务时, 是在法律的强制下, 完成法律所要求的环境保护行为。比如《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环境是大家共同的“义务”, “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法律的指引下, 必须为环境保护行为。假如环境保护主体没有按照法律的指引正确行为时, 将面对“承担责任”的法律后果, 比如《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 环境污染主体因污染环境须承担的“损坏赔偿责任”。责任条款让法律的指引具有强制的效力, 包括对环境权利行使排除干扰的效力和对环境义务履行必须实践的效力。显然, 法律的指引是十分必需的。

(三) 环境法律机构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执法主体。

环境法律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是广义上的执法主体。首先, 法律是对权力的限制, 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执法权限来自于法律的授权。“在法律国家中, 政府的行政活动乃是在规则或标准的范围内展开的”, 司法活动是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对法律的运用。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和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权限如何, 取决于环境法律规范的授权。其次, 环境法律规范的实践需要执法机关的介入。经制定的环境法律规范的法律效力需要运行, 其运行需要国家强制力的支持, 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正是国家强制力的行使主体。环境法律规范需要行政机关的执行权才能贯彻执行, 方能把立法文本转化为实际行动;环境法律规范需要司法机关的司法权才可以解决保护过程中的冲突和纠纷, 最终把立法精神转变为司法救济。

(四) 环境法律方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解决方法。

环境法律方法可以在立法、行政、司法、守法等环节中存在, 多表现为法律语言表达、论证、推理、解释、适用法律幅度的选择、宣传法律的形式、司法过程中的创新等。假使稳定、滞后、一般性的环境法律规范无法灵活应对复杂、多变、影响广泛的环境问题时, 法律方法的运用尤显至关重要。比如, 为了从司法权限上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2013年6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这是一个“污染环境入罪条件降低、入罪门槛降低、认定犯罪标准具体、从严解释、标准从严、处罚从重、罪名从重”的严格的司法解释;再如, 以阳光司法的方式把典型环境保护案件放在学校、乡村公开审理, 达到了宣传、教育目的;又如公检法司等环境保护责任机关以创新突破传统, 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展开了有益探索。此类法律方法, 在应对环境保护中实际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表现出极具实效性的适应能力和解决能力。“只有那些以某种具体的和妥协的方式将刚性与灵活性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法律制度, 才是真正伟大的法律制度。在这些法律制度的原则、具体制度和技术中, 它们把稳定连续性的优点同发展变化的利益联系起来, 从而获得了一种在不利的情形下也可以长期存在和避免灾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特征分析 篇10

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关口,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的大背景下, 此类案件尤其需要恰当处理。以环境监管失职罪规制此类案件的意义在于, 加固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后一层堡垒, 改善环保部门监管薄弱的现状, 避免灾祸的发生。本文旨在通过对本罪构成特征的分析, 以期正确以“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名义定罪量刑, 运用宽严相济的刑罚手段控制环境监督管理方面的犯罪。

1.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概念与渊源

1.1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概念。

1.1.1 环境监督管理的界定。

时下, 在我国的环境法学界, 多以“环境资源监督管理”这一概念代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本文所论述的“环境监管失职罪”中的“环境监管”, 指的是狭义的环境资源监督管理, 即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对各种影响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划、调控和监督的监督管理活动。[1]

1.1.2 现行刑法的规定。

《刑法》第408规定,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2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渊源。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一个较新的罪名, 笔者认为, 1982年8月23日通过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44条规定:“凡违反本法, 污染损害海洋环境, 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致人伤亡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可以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应是本罪最初的渊源所在。

2.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特征

2.1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体要件。

环境污染事故的外延非常广泛, 既包括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 也包括对生态发展造成的影响, 甚至包括对政治、经济的安定和对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等。近年来, 对本罪客体的认定, 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 管理活动说, 即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关正常的监督管理活动;[2]

对于“严重不负责任”这一概念的内涵, 笔者认为, 可概括为“不履行法定职责”和“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2.2.1.1 不履行法定职责, 即“不作为”, 指行为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和程序履行职责, 如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环境保护法》第26条的规定, 对违反第26条规定的防治污染的设施的设计、施工、使用、拆除等擅自批准或者同意,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2.2.1.2 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即“不完全作为”, 指行为人的行为达不到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对职责、职守的具体要求, 如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符合《环境保护法》第13条的规定, 对建设项目任务书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不作认真审查。

2.2.2 危害结果。

“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均是本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缺一不可。

所谓“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指由于行为人的严重不负责任, 导致发生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且二者具有因果关系。通说认为, 因果关系并非犯罪构成要件。但是, 业务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点, 不仅学者对此各持己见, 实践中也将其视为认定此类犯罪的难点之一。

目前, 在我国理论界, 一般认为刑法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复杂性、相对性、时间序列性、条件性和具体性的特点。[3]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之间往往有时间差, 反映出因果关系认定的难度。在时间差所形成的隔离带中, 可能会介入新的因素, 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结果发生着影响, 包括时间本身。目前, 在德日环境公害犯罪学界处于通说地位的“疫因学因果关系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 本罪的犯罪主体十分广泛, 职权交叉导致了执法留白, 根据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准确区分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 有利于防止打击面扩大, 符合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本质要求。

第三, 本罪因果关系中的原因力具有依附性。[4]与作为犯罪相异的是, 在不作为犯罪中, 因果锁链通常表现为“侵害法益的风险存在或潜伏——负有作为义务的行为人不作为——该风险实现或进一步扩大”, 因此,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并非“重大污染事故发生”的唯一原因, 危害结果是“存在或潜伏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风险”和“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共同作用的产物。

2.3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要件。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主体是自然人, 单位不能构成本罪主体。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内涵的认识, 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主要存在“身份说”、“公务说”、“身份与公务兼具说”和“三位一体的‘新公务论’”四种观点。[5]

笔者认为,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7条规定可以得知,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中从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 即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第二类是在其他行政部门工作, 但在本部门内负有对资源环境进行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

2.4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观要件。

正确了解本罪的主观要件, 首先必须明确“罪过”这一概念。我国刑法学通说将故意、过失统称为罪过, 它是责任要素之一。[6]如行为人在不履行职责的情况下, 可能认为不履行职责不会发生危害结果, 也可能是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 不愿履行职责, 在主观心态上认为是否发生危害结果与自己无关, 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一种放任态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150

[2]敬大力等.渎职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3]魏颖华.渎职罪认定事实暨证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190.

[4]肖中华.论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J].现代法学, 1999 (3)

[5]张兆松, 李志雄, 章晓民.渎职犯罪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1-4

环境构成 篇11

【关键词】足球, 青少年,人文环境

中国足球目前处于历史性低谷,已到了为千夫指的地步。尽管邓小平早已做出过“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指示,但中国足球的后备人才严重匮乏,已经到了令人痛心的地步。与近几年势头很盛的近邻日本相比,在日本足协注册的18岁以下青少年有50万人,而目前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7000人[1]。如果不改变中国足球后备人才极度匮乏的局面,中国足球就没有出路。如果说青少年足球发展是足球运动的“根本”,那么青少年足球人文环境就是培育这一“根本”的土壤,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基本载体。离开了人文环境,人才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有必要研究足球人文环境是如何构成的,以及探讨影响足球人文环境的各类因素,以促进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青少年足球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人文关怀的实质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环境构成 篇12

关键词:构成,环境艺术设计,改革,探索

构成指的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的总称。包豪斯设计学院最早将构成纳入设计教学体系,并不断发展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延续至今,成为我国高校现代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由于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将艺术上的感性美转化为设计上的理性美,是连接纯艺术和设计的一个有效桥梁。

一、构成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重要性

几乎所有的环境设计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结构、空间等要素组成,而这些恰恰都是构成课程所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都会涉及到构成知识。比如在园林设计中,园林的平面布局离不开平面构成的基本法则;景观设计中的小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也隶属于立体构成的范畴;室内设计中各个立面设计都可以归纳为平面构成来处理。此外,这些设计类型全都需要运用色彩构成中关于色彩调和、色彩对比、色彩心理学等知识来完成色彩的配置。

所以说,不管是初期的设计认知,还是后续的专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使用构成中的法则和规律,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全面、牢固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探索各种构成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规律和应用,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地运用构成的元素进行创作,从而提高设计理念和创意水平。

二、构成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位置,但是当前很多设计类院校在构成课程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目标被忽略

构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创造力,这是学习构成最重要的意义,但也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数学生从中学传统的素描、色彩的写生学习转入到构成学习时,抽象思维比较薄弱,在完成作业时临摹,加强做工,来尽量体现长期以来积累的绘画及手工优势,从而忽略并压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本末倒置的作用,不利于掌握构成的精髓。

2、各专业构成课程设置相似,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作为各设计类专业的前期基础课程,在当今的设计院校中,构成课程在各个专业中的设置基本一致,不论是教材、课时、授课老师,还是教学内容,都被安排得一致,没有在内容和形式上显示出各专业的区别。这种相似性割裂了构成与各专业间的联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在本专业背景下理解并应用构成知识,形成了临摹容易创作难的现象,为日后的专业设计设下了障碍。

3、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缺乏变化和调整

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简单讲授构成理论,布置对应的简单图形训练,没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结合起来进行实例分析与练习,缺乏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设计技巧训练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专业特点加以引导,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对于构成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去。

4、构成课程的课堂训练和表现手法缺乏创新和深入

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但不宜设置过于宽泛的训练题目,对于刚刚涉足设计领域的学生而言,过多的不限制反而导致他们创作时的盲目性。作业过于简单化、浅层化,致使学生套用基本原理完成最基本的练习,忽视了创意过程。这样就使学生不能深入体会构成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在后续的课程中不能灵活运用到这些构成知识。

5、要整体、连续性地安排构成教学

在高校的教学中,构成这三门课程往往由不同的教师讲授,出现了浪费不必要的课时与重复讲授知识点的弊端,不能合理把握三门课程的交叉处理与重难点的分配。要用整体、长远的眼光看待构成课程的设置,使之具有连续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优化构成教学的方法

1、设定针对性强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能够掌握一定的平面归纳与空间塑形能力,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体会到构成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为进入后续的专业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征,结合后续主要课程如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的特点,制定相关联的课程内容。具体如下所示:

1)在平面构成课程中,要将点、线、面这三要素的形态构成与组合关系放置到空间环境当中去展示。教师讲授案例与进行课题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如用重复、发射、韵律等构成法则表现室内设计中的墙面装饰构成、地面铺装构成等,通过这样的了解及训练,让学生刚接触到平面构成,就能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间找到契合点。

2)色彩构成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所有的室内设计中都应考虑到到色彩的设计,色彩起着提升格调与创造氛围的作用。教学中应以课题训练为基础,融入室内外空间的色彩构成的教学内容。

3)在立体构成的课程安排中,可以强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密切相关的空间构成部分,让学生多了解建筑模型中的构建关系,通过动手,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在师资安排上,尽可能安排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授课教师。环艺专业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时有针对性,授课及进行实例分析时会习惯性地偏向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内容,可以很好地把构成理论基础知识融入到专业设计中。

2、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构成课程是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的前期开设课程,构成课程知识的牢固掌握是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的。所以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构成知识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知识融合到一起。

授课教师在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时,要高出教材,将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优秀图片和视频融入到课程的讲授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带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教学楼建筑、校园景观小品、花园平面等涉及到的构成知识,养成生活中细心观察设计的习惯。

在课堂训练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练习形式,选用简单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作为练习题目,如在平面构成的课堂训练中,可以给学生实际尺寸的墙面,让学生用点线面及形式美法则来完成书架的设计;色彩构成训练中,以居住空间为例,设定一些题目,比如新中式风格客厅、中年教师书房等等,让学生用高中低纯度和明度设计出这些房间的色彩倾向;立体构成训练中,以某景观小品或室内家具为题,制作出实物模型。

作业的评分标准要着重以学生的创意过程为主,作业的完整度与做工精细程度次之,从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主动设计,杜绝抄袭与模仿,这样才能为后续的专业项目式练习打开良好开端。

3、重视对学生进行协同教学

荷兰的海斯特教授提出,构思的过程是由讨论、思辨、归纳、抽象组成的。一个初始创意的最终确立,是大家之间的交流、互通有无而达到促进方案进展的成果。协同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重视讨论。讨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改变学生思考时方向、模式、结果单一的惰性。讨论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小组成员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讨论其实就是进行协同教学的一种体现。

2)加强学生课题训练的合作。合作是当今进行设计的一种重要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互相取长补短,加强沟通,不仅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更加强团队精神的锻炼。

3)实现课后作业互评。每组作品完成后应该定期展开作品的评讲,从学生作品的选题、草图、绘制等环节开始,师生之间都要开始进行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讲评、互相促进,帮助学生开拓思维,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增强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4、系统安排课程。

课程安排要注重整体性和科学性,以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为目的,课程逐渐从基础性向专业性上升,实现教学安排系统化、科学化,把构成有机地融合在相对完整的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小系统中,建立起以设计为中心的大系统,着眼于培养未来的设计师而进行教育,把多个设计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

5、课堂训练应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构成课程的学习与新材料、新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脑作业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轻松完成复杂的作业,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和构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改变传统作业方式存在的耗时长、做工不易整洁的弊端,除了用电脑软件制作,还可以用不同品种的纸张、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一些废旧物品,这样可以使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四、结语

构成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老课”,但这不是学生摒弃学习构成的理由,反而恰恰说明了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做的是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归纳总结出“老课”中的精髓部分,使构成课程与时俱进,制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学习后续课程,充分地发挥构成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的衔接作用,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乔春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朱晓娟,刘寿平.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

[3]李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中进行构成教学的重要性[J].职业教育,2012(8)

[4]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建筑教育,2009(10)

[5]范静静.浅析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创新与改革[J].美术学刊,2012(9)

上一篇:信用卡的营销迷途下一篇:课程导入教学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