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2024-06-07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精选10篇)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1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 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批判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结合, 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及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双赢”理念。本文试图在生态马克思主义逻辑基础的引导下, 分析生态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价值观, 结合现阶段乡村旅游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生态危机, 运用生态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为现阶段的社会问题做出启示。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 生态价值是生态客体对生态主体的有用性。人类中心主义讲人作为生态主体, 自然作为生态客体, 坚持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判断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中心主义则将自然作为生态主体, 人类社会作为生态客体, 其生态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有用性判断。而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对待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则是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 没有将人类和自然机械的分裂成相互独立的生态主体和生态客体, 而是将它们看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认为人类和自然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坚持生态主体与生态客体的对立统一性, 从科学技术、经济危机、消费异化、新陈代谢、私有制度等几个角度分析了生态危机的社会原因和具体机制。

1.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马克思首先从技术批判的维度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技术根源。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指出:“大土地所有制使农业人口减少到不断下降的最低程度, 而在他们的对面, 则造成不断增长的拥挤在大城市的工业人口。由此产生了各种条件, 这种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过程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 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 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大工业和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一起发生作用。”[1]

在社会领域,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带来的交换加剧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断裂”, 这是生态问题的主要根源。马克思指出:“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 就这一点说, 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交换。”[2]马克思接着说:“一方面, 我们看到, 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和地方的限制, 发展了人类劳动的物质交换, 另一方面, 又有一个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2]

2.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

詹姆斯·奥康纳 (James Oconnor) 在《自然的理由》中提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同时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危机理论。奥康纳认为,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第一类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第二类矛盾, 第一类矛盾和第二类矛盾相互作用, 共同存在于全球化资本主义体系当中, 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即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针对于在全球性不平衡发展的二元对立结构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能源剥削以及生态危机的内在原因, 奥康纳解释为“为了获取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和提高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水平, 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得不承受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交易, 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售廉价的生产资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而廉价的生产资料和能源则降低了资本积累的成本, 使资本积累加快, 资本积累的加快反过来又加快了对生产资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开采速度,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和生态环境灾难”。[3]

3.消费异化与生态危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 当代西方人的需求是一种被资本所支配和控制的“虚假需求”, 这种需求是人们根据疯狂的消费来确定幸福;同时, 生产过程的“异化劳动”使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 使人们逐渐便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就是“异化消费”, 是“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4]

在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存在的条件下, 资本主义“并没有将其活动仅局限于人类基本需要的商品生产和人类与社会发展必需的服务设施上。相反, 创造越来越多的利润已成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产品的样式和它们最终的实用性变得无关紧要, 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从属于它们的交换价值。生产出的使用价值主要是为满足虚浮的消费, 甚至对人类和地球具有破坏性 (从满足人类需求的意义上讲毫无用途) 。而且在现代市场力量的驱动下, 人类还产生了追求这些具有破坏性商品的欲望”。[5]

4.新陈代谢与生态危机

马克思创造性的引入了生态学上的“新陈代谢”概念, 指出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新陈代谢的的断裂。在马克思看来, 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循环整体, 在这一整体当中, 人、自然和社会间的物质循环应严格遵循新陈代谢的基本规律, 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

马克思将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联系在了一起, 不仅在自然领域将“新陈代谢”作为自然异化的具体方式, 而且还将新陈代谢与“社会异化”联系在了一起。[2]莱姆.梅沃特 (1994) 认为, 马克思的社会——生态学新陈代谢概念“在自然方面由控制各种卷入其中的物理过程的自然法则调节, 而在社会方面由控制劳动分工和财富分配的制度化规则来调节。”[6]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 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成分不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 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但资本主义生产在破坏这种物质变换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的同时, 又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 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2]福斯特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城市与农村、人类与地球之间物质交换裂痕的基础上”, 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结果就是生态危机的产生。

5.私有制度与生态危机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 土地国有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循环经济是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看, 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 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 是十分荒谬的。甚至在整个社会, 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 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 土地的利用者, 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 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这种废料, 只有作为共同生产的废料, 因而只有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废料, 才对生产过程有这样重要的意义, 才仍然是交换价值的承担着。这种废料——撇开它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会按照它可以重新出售的程度降低原料的费用, 因为正常范围内的废料, 即原料加工时平时必须损失的数量, 总是要算在原料的费用中。在可变资本的量已定, 剩余价值已定时, 不变资本这一部分的费用的减少, 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2]

二、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中的生态危机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范围内, 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 通过科学规划与开发设计, 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7]乡村旅游伴随的土地流转现象大致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内部流转——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村资源的合理运用;农用地使用主体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和农用地转用 (农用地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以及农村土地向国有土地的流转) ——乡村旅游用地商业化。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乡村土地的用途或者性质实现土地的增值, 保障农民的乡村土地利益, 并且同时通过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实现乡村土地的集约利用。

乡村旅游伴随、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 保障了农民的土地利益, 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乡村旅游土地流转还在探索阶段, 其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生态危机, 正视乡村旅游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生态危机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1.农民主体利益保护不到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民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一方面, 通过适当的集中与合理的土地置换, 可以避免农村居民点过于分散的住房方式所造成的土地浪费, 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宅基地换住房, 承包地换社保”, 可以提高农民非农转移的稳定性, 从而有利于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此外, 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的流转和抵押, 有利于推进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的资本化与市场化。

但是在乡村旅游土地流转过程当中, 我们注意到一系列问题:一些地区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来到城市, 加速了“城市流民阶层”和“城市贫民窟”的产生;在现行的乡村旅游土地流转过程中, 随着“乡村旅游热”, 有些地方在乡村集体组织的流转中, 忽视承包农户土地流转收益主体地位, 截留、挪用农村土地流转收益, 与民争利, 损害农民的利益;有些地方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随意变更甚至撤销农户承包合同, 集中土地搞对外招商, 强迫承包农户集中流转, 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有些地方存在着借农村土地流转, 绕过国家有关法规, 大量占用耕地, 改变农村土地农业用途 (包括:未批先用、少批多占、以租代征;强行征地、补偿偏低、拖欠补偿等) 。

2.制度的缺失

(1) 城市和农村的冲突。

制度在城市与农村的冲突上主要体现为乡村土地流转的单向性问题。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土地流转的途径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村资源的合理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以及乡村旅游用地商业化 (即土地整理置换与土地征收) ”。我们发现, 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单项性特点, 即土地只从农村流向城市, 而不可能从城市流向农村, 国家可以通过征收将农村土地变为国有, 但是却不可能将城市土地征收变为农村所有。当乡村旅游需要进行规模化发展时, 根据现行国家土地流转政策无法向城市征地, 而只能更大规模的占用农村用地, 其中不可避免的含有保障农民生存的耕地, 这必然造成城市和农村用地的冲突, 形成城市和农村物质交换的“裂痕”。

(2) 立法的缺陷。

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中解决商业化用地的主要方法是农村土地置换、整理和农村土地征收。农村土地置换即经过发包方 (即农村集体) 将部分或全部承包地块相互调换经营的方式;农村土地整理即通过对农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征收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归国有并给与一定经济补偿。根据《宪法》第十条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并给予补偿”。但是在“公共利益”和“补偿”的界定上立法存在缺陷。

首先, 立法对“公共利益”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公共利益执行标准上, 旧的《土地管理法》第21条界定为“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 第22条进一步界定为“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 只能是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或者按照规定允许建设的国家建设项目”。而2004年新《土地管理法》第二条废除了旧法的21条, 《物权法》第四十二条也未对“公共利益”做出十分明确的解释与说明, 这样公共利益的执行标准面临缺失。

其次, 立法对于土地征用的补偿具有不连续性。土地征收时将土地价值以一个静态的时间点变现, 一次性分给本承包期内的集体成员, 而承包期内后出生与新迁入的集体成员以及未出生的人则拿不到土地补偿费, 也就是说, 土地是集体所有, 同一个集体的成员有人拿到了土地补偿费, 另一些人则没有拿到。而拿到土地补偿费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只是拿到了剩余承包期限内的土地与农业利益补偿, 因为承包人对土地使用是有一定期限的。[8]同时, 因为土地征用由于土地性质与土地用途的改变, 土地价格会从农用地价格水平上涨至国有土地价格水平, 从而出现土地的增值。土地增值正是农村土地流转的结果, 而农民对这部分价值却无权享用。

3.环境实践的偏失

(1) 乡村成为污染的转嫁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 当下一部分人的消费观念正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异化消费造成一种对自然无度的索取和占有, 这就必然破坏生态平衡, 造成生态危机。同时, “异化消费”的观念扩张了人们的物质欲望, 把追求最大限度的消费当作真正的个人追求和满足, 人们来到乡村旅游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游览消遣和娱乐, 而是伴随着所谓的“文化垃圾”。同时, 随着人们向乡村的大量涌入, 使乡村处于“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 成为工业废料、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城市垃圾”的转嫁地。

(2) 资源和能源的掠夺。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 传统的旅游规划用地以实现最大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 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应, 乡村旅游地规划用地评估报告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存在夸大资源开发优势的趋势, 形成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商业性开发, 这必然导致乡村旅游资源严重浪费和破环。在确实具备开发优势的乡村, 外来投资者同样是以经济回报作为首要目标, 使乡村特色动植物、土特产、乡风民俗等乡村旅游资源也渐渐失去了“原生态”, 充斥着商业利益和城市化气息, 形成城市经济对乡村的资源和能源掠夺。正如生态马克思主义所提及, 发达的城市地区为了获取高附加值和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水平, 欠发达的乡村地区不得不承受发达的城市地区的发展负荷, 向发达的城市地区贡献资源和能源。发达的城市地区获得的廉价生产资料和能源降低了资本积累的成本, 使资本积累加快, 资本积累的加快反过来又加快了对生产资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开采速度,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和生态环境灾难。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中生态危机的几点启示

1.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社会、文化资源, 这些都是乡村旅游发展所需要整合的因素。通过乡村旅游的规划, 这些资源得到整合, 以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利用资源以及其之外的“闲置”资源要素成为整合后的一部分, 原先已利用的资源进一步发挥作用提高了利用率。总体上说乡村土地流转确实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为当地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当前的乡村旅游土地整理和土地置换上看, 整理和置换促进了资源整合, 通过将农户分散的住宅 (宅基地) 、耕地依据占补平衡的原则进行迁移, 以置换的方式为其重新配置面积相当的耕地或宅基地, 从而促进了乡村旅游土地集中。但是, 笔者认为, 由于土地性质的不同, 对于实施土地整理和置换不能盲目跟风。我们在进行乡村旅游土地用地划定之前, 应该对土地性质做出合理的判断, 充分考虑农民的“可持续生存”。正如西方学者所竭力主张的维护“荒野”价值的做法, 就遭到了谴责和非议。印度学者古哈指出, 一些激进的西方学者试图“把美国的公园系统植于印度土壤中, 而不考虑当地人口的需要, 就像在非洲的许多地方, 标明荒地首先用来满足富人的旅游利益”。[9]自然环境对于处于经济弱势的地区和群体来说, 首先意味着生活和生存, 而不是要将发挥自然的经济潜力放在首位。因此, 在土地整理和置换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当地人的生存需要, 土地作为农用以满足生存需要的性质应该是最基本和核心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格伦德曼指出, 人类自我发展的缺乏是引起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10]贫穷是大量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11]

同时, 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伴随的土地征收要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根据法律, 在农村, 国家进行土地征收的对象仅限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而不包括农业农地, 这是国家对农民利益的立法保护。农村土地征收是通过整理获得一定量的土地指标, 政府通过征收将其转变为国有土地。乡村旅游发展而进行的土地征收是农村土地向国有土地流转的表现形式。但是, 正如上文所论及的由于“公共利益”标准的缺失和土地征收补偿的“不连续”性, 在我国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并实现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的土地制度下, 以土地征收这一国家强制性行政手段垄断农村土地向城市流转的途径, 虽然能够保证国家对土地的管理, 但是却很容易导致乡镇地方政府因为经济利益的促使盲目征收土地, 也不能够保证土地涨价归公后的合理分配, 实质上是侵害了农民的土地经济利益。因此, 虽然现行的土地制度实现了土地的国有化, 但是并没有周全的顾及各方面的利益, 并没有建立生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真正的“循环经济”, 是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具有“连续性”的, 这种连续性是以人作为利益的主体, 而不是经济。

结论正如生态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人类中心论, 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 一切非人类的价值都应该让步于人类价值。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中农民的利益应该是第一位的, 要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2.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社会公正与和谐是社会可持续的核心, 它要求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把属于人的权利还给人自身;改变“由财富和权力不平等造成的机会不平等, 也就是人的实现能力的不平等”, 使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反对利己主义, 确立“社会责任感”, 使一切私人的或公共权力机构的决策和行为符合社会正义。[12]乡村旅游土地流转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所伴随的一系列环境实践的偏失无疑就是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异化的结果。由于污染的转嫁和资源环境的掠夺导致的生态危机问题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公平和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文明只能于人与人之间矛盾真正解决的同时才能实现。因此, 绿色文明作为一种理念, 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 而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的范式选择。

在生产和消费观念上, 生态马克思主义反对“异化消费”, 认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他们主张“小即是美”的消费模式。“小即是美”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和适度消费, 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要在乡村旅游中倡导绿色文明, 首先就要消除“异化消费”, 加强对外来游客和当地民众消费观念的引导, 改变“大即美”的消费观念。建构于脆弱的生态承载力上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消费行为, 更应该大力倡导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

结论正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的“技术批判”和“消费批判”, 技术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不仅同制度的本性相关, 而且同制度盛行的劳动观、需要关、消费观和幸福观相关。“人的满足最终不在于生产活动而在于消费活动”, “异化消费”的结果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或潜在的威胁。乡村旅游土地流转所带来的乡村旅游大发展不能以环境的牺牲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 在全社会倡导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 才能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3.建立合理的秩序

按照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社会主义与自然、社会主义与生态学是互相补充、相互融合的,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出现生态问题, 其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存在未相互适应的薄弱环节, 因此, 建立合理的秩序是促进生态良性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中, 首先应正确对待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乡村旅游土地流转是市场发展过程当中人地关系问题提出的要求, 它能促进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要素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而土地制度创新的本质也是推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 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产生于市场作用于市场。同时因为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性要素, 更是一种财产性要素, 要让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需要计划来调节。乡村旅游土地流转必须严格界定和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从产权界定是为了促成交易的角度说, 产权中的流转权极为重要, 因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是伴随着产权流转的。如果资源的产权主体明确, 并允许产权自由转让, 同时与这一转让相应的收益得到有效地保护, 则产权主体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在产权约束的范围内配置资源以获取最大收益。如果某种资源在现有产权主体手中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该资源就会由评价低的地方向评价高的地方流动, 由此形成资源产权的市场价格, 那只“看不见的手”就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结论正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批判”, 在生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必须发挥计划的作用, 市场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只是作为一种有限的理性工具出现的, 其调节作用是通过以生态为中心的生产过程来实现, 其核心作用是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13]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中计划的核心是发挥基层民主, 即保护农民的地权。保护农民地权最基本的“底线”是产权强化前提下的市场化。政府的职能是提供产权的法律保障, 而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应该为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民提供谈判的力量支持。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维度是通过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社会原因和具体机制的分析, 审视在当前生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现行的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生态危机。正如克沃尔在《自然的敌人》结尾中指出的, 人们必须达成共识, 在生态系统没有毁灭之前采取行动。针对“新土改”政策, 如何在乡村旅游中将土地流转立法、实施和结果与生态建设更好的结合是实践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当然, 本文所触及的只是乡村土地流转中生态危机的一个视角, 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中的生态危机还有很多层面, 亟待进一步探讨。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2

(草案)

****村位于****内,境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亩,林地亩。总人口人。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村内矿产资源丰富,重晶石矿资源丰富。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

合村情实际,建设生态农业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规划建设期限

自2006年至2010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铺设洛柞路至****村油路;修通两条通组公路。架起六座便民桥;解决3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进行农网改造。拉通有线广播电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五)壮大集体经济

搞好矿产开发,发展集体经济。重点开发以重晶石为主的矿产开发,吸引外资开发。

(六)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维护社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群众就医难。拓宽劳务输出主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四、组织实施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村位于****内,境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亩,林地亩。总人口人。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村内矿产资源丰富,重晶石矿资源丰富。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生态农业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规划建设期限

自2006年至2010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铺设洛柞路至****村油路;修通两条通组公路。架起六座便民桥;解决3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进行农网改造。拉通有线广播电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五)壮大集体经济

搞好矿产开发,发展集体经济。重点开发以重晶石为主的矿产开发,吸引外资开发。

(六)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维护社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群众就医难。拓宽劳务输出主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四、组织实施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3

关键词:新乡土主义;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新乡土主义是侧重于对原生态的保护,是一种怀旧、恋土的浓厚情节;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也一直是乡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着力点;在新乡土主义模式之下怎样进行乡村景观的规划布置是当今乡土主义保护者争相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具有时代研究价值的发展命题。

一、新乡土主义的定义及其模式初探

(一)新乡土主义定义认识

新乡土主义就是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强调对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味的民族文化的保留、传承、发扬、创新;是一种对传统的继续性发扬,新乡土不同于以往的乡土的纯自然生态环境那样是一种近乎于“破败”式的存在,而是一种新的追寻自然、追寻纯真、追寻传统保持的良好理念。

(二)新乡土主义模式认识

新乡土主义模式是一种更加贴近自然的、更加有创新意识的、更加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怀旧复古的、更加科学合理地认知人与自然和谐静谧相融的一种布局理念和整体规划意识。

(三)新乡土主义模式案例展示

第一,英国的新乡土主义模式案例展示。19世纪20—50年代英国的摄政公园,这个公园是一个皇家主题式的大型庄园,该庄园将自然风景画作为其主要布置形式,用很有特色的长长台阶作为整个公园的环形空间帷帐,在公园中心是几座相对独立但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型别墅作为亮点装饰,公园始建于1811年,于1832年建成。在这个公园的后期发展阶段,人们才发现这座公园是一种乡村与城市的有效结合的典型范例。第二,韩国的新乡土主义模式展示。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展了以改善生活、生产环境为重点目标的“新乡村运动”,其主要做法是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推广高产水稻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协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8个方面。韩国政府开始把拓宽乡村马路,改良屋顶、围墙,设置公用水井、公用洗衣场,架设桥梁和整治溪流等作为改善乡村基础环境的10件大事业,并要求每项工程都应以全体乡民的意愿进行。第三,新乡土主义模式适用性分析。通过国外的先进的新乡土模式案例的展示分析,可以知道新乡土主义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时间之内得到了一个充分有力的发展,新乡土主义模式也是很有适用性的,能够积极在适应当地整体环境的情况下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特色,这种特色别人不好去随便模仿,新乡村主义模式已经慢慢地从欧洲、美洲传向亚洲,我国的新乡村主义模式也正在逐步走向一种正规,像我国这两年的乡村形式旅游,新农村改革等等都是新乡村主义模式在我国的真实存在。

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一)是适应农村现在化发展步伐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一,农村正在走向现在化。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现在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农村的现在化发展步伐也正在逐步加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在农村走向现在化过程中的很重要的一个体现。

第二,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适应农村现在化发展步伐的一个重要体现。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村的整个大环境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也应该紧跟着农村的现在化发展步伐,进行一种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2]。

(二)有利于使乡村变得更加协调一致

对乡村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有利于使乡村变得更加协调一致,以往的乡村景观总是局限于对可能景观元素的简单无序排列,农村的住户可能还是以住宿和日常生活为主旋律,觉得只要是能够有一个好的空间进行住宿就是好的,根本不在乎景观元素的组合排列状况形式,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鄉村变得更加协调一致。

(三)是对国家新乡村主义发展政策的有效回应

现在我国正在紧跟农村发展的国际化大潮,实行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政策,实行新农村主义发展模式,作者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自己也是切身感受到了这几年我国农村的景观规划的发展变化情况,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一进村是东一座、西一座的无序建筑,排水设施也很简陋,建筑物的采光效果也不能严格按照科学规划;但是,现在一进入农村之后给人的感觉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房屋建筑,通顺的道路设施,公园式的景观空间利用布置等等,现在的农村的景观规划布局意识很好。

三、新乡土主义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策分析

(一)建设一种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在新乡土主义模式的理念引领之下,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是一种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模式,应该建设一种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景观规划设计新模式,把整个乡村景观零散因素整合成一种为生产、生活、生态和谐服务的有效化模式。

(二)学习国外先进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

应该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国外这方面的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没有优秀经验借鉴和优秀技术学习,就不能会有更好的进步,因为,在新乡村主义模式之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国外一直走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所以,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方面应该加强学习、借鉴。

(三)立足实际实情,进行本我特色突出式规划

对于在新乡土主义模式之下的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是立足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且根据本我的需要出发,去科学有效地进行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的地域规划模式,不能只是简单地效仿一种表面形式上的好,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到本地域的景观分布整体细节之中,理性地进行有效化的分析,要不满足于现状,积极寻求一种新的突破,要根据自我发展需要和地域化特色进行立体化的、景观突出式的规划设计[3]。

结语

新乡村主义模式是一种尽可能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对景观进行突出化的安排布局的因地制宜式的人与景观、人与环境相协调共赢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新的科学化发展模式之下对于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也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命题: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找寻一条特色、优势、和谐、科学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方程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模式探讨[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

[2]李谦.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刘帆.新乡土主义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1.

作者简介:马雨萌(1990.12-),女,呼和浩特,南京林业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精英主义与我国的乡村治理 篇4

关键词:精英主义,精英民主理论,中国乡村治理

一、精英主义的理论价值

精英主义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到20世纪50代引起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首先, 民主并非意味着人民亲自统治, 而是精英或政治家统治。人民统治只能是一个魅力十足的海市蜃楼, 传统的政治制度度忽视了所有政治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 即所有这些政体都是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的。

其次, 精英的选择强烈依赖着一种民主的制度, 公民定期投票选举出自己的决策者, 而精英们为了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就必须尊重选民的意志, 因为获得决定权力的政治精英仍受制于选民。否则, 在未来的选举中将丧失选票。这也是对民主价值的一种变相维护。

再次, 精英群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精英的行列。民主充当了精英的筛选机制。这就无形中揭示了精英的存在基础——民主的价值。可以说精英原则是平等与自由的高度均衡, 是一种融合了制衡精神在内的一种经验型民主。

二、我国乡村治理运用当代精英民主理论的合理性

事实上对于我国来说, 不管精英主义是一种怎样的学说、态度或价值体系, 对精英主义的研究应主要关注的是:精英是如何获得权力的?精英体制的开明开放程度如何?流动性如何?是谁使他们获得了权力?精英的背景、信仰、教育、意志如何影响其统治?其重点应当是精英循环和流动。在这个层面上, 现阶段中国的村民自治可以在此中吸取很多营养。

从历史传统来看,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皇权统治, 最高统治者通过各级官吏进行管理, 人治色彩浓厚, 在农村中还要包括乡绅的统治, 所以在中国农民看来, “能人”治理天经地义, 这一思想根深蒂固。而另一方面, 中国农村需要精英。这是因为:农民的素质比较低, 心理保守, 对农村精英有一种神秘感和崇尚心理;农民接受新事物的最有效的方式是示范和模仿, 农村精英的发展路子是农民模仿的主要对象;农村精英在农民中有崇高威望和号召力, 他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政治稳定的中坚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因此可以说, 我国农村政治的发展与农村中政治精英息息相关, 在当前农村, 政治精英事实上就是农村政治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者。农村政治发展是分阶段的, 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循序渐进, 所以政治精英分子在一段时间主导政治生活是必经的, 这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中国农村政治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需要农村政治精英分子的参与。

三、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现阶段最为有效的治理模式

本人在读过董江爱教授的《权威与民主关系视野下的村治模式探索——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类型及效果分析》一文后深受启发。根据各地农村条件的巨大差异和基层政府执法力度的不同, 现阶段村民参与村级治理可以分为自主性、动员性、抗议性和鼓动性四种类型, 通过对比不同参与类型的村治效果, 最终提出了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模式。

从本质上来说, 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是权威与民主平衡状态下的村治模式的理想选择。这种村治模式强调精英主导和村民参与在村级治理中的双重作用, 要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规范精英产生的程序。同时, 村治精英必须按照民主的方式治理村庄, 通过民主化的治理方式, 与村民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 培养村民的合作能力, 最终达到村庄内部的和谐、文明与富裕。

具体来说, 精英主导下的村民自主型参与模式, 是由精英主导着村庄的发展方向, 有健全的村级组织, 如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这种治理模式中, 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程度深、范围广。严格规定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的资格 (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办事能力和行为规范等) , 制定村务和财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制度, 村委会和企业负责人定期通过村务公开栏或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向村民公布村务和财务。这样, 尽管有利于村庄发展的重大决策最初大都由村治精英提出, 但由于有广泛的参与, 村集体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 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等, 村民都非常清楚, 他们对村干部决策建议是经过理性选择的主动接受, 进而变成自觉行动。

正是由于精英主导作用和村民参与作用的发挥, 这种治理模式已经进入实质民主的治理阶段, 达到了村民自治制度设计的理想目标。在这种治理模式中, 村民参与是一种目标性参与, 大多数村民的参与不仅是利益分配的需要, 更是村庄发展的需要。这里的参与不仅是一种政治权利, 更是对村集体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熊彼特, 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21章。

[2]加塔诺·莫斯卡, 贾鹤鹏译:《统治阶级》, 译林出版社, 2002年版。

[3]波普, 傅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版。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5

——我市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游是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依托周围的自然风光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城市居民来吃住、休闲、观光的旅游形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者消费需求的变化,乡村游这种新的旅游经济形式突现奇效,“农家乐”就是乡村游的一种具体形式。通过对我市五个“农家乐”示范点的调查研究,现以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的发展过程为例,试谈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游的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泾河源镇冶家村地处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老龙潭的门户,是游客进入泾河源旅游区的必经之地,发展“农家乐”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该村是纯回族村,全村283户1306人。2005年7月份,冶家村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袭击,村民住房损失惨重。泾源县委、政府利用危房改造的机遇对冶家村进行统一规划,拟建一处回族民俗村。2006年,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管委会和市旅游局根据需要,审时度势,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把农村工作的帮扶对象从原州区张易镇石嘴村调整到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并且专门派出两名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帮助泾源县各级政府打造“农家乐”服务项目。

立“冶家村生态建设与民俗旅游协会”,制定《“农家乐”旅游接待管理办法》,通过协会的运作方式对旅游服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指导。

在市旅游局的大力争取下,市发改委、财政、旅游、城建等部门共同筹资50余万元,实施了“农家乐”服务区的道路硬化、自来水引流工程;市旅游局出资3万余元为部分经营农户配备了床、电视、桌椅等必备的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区内外各旅行社、固原电视台、《周末旅行家》、《宁夏日报》、《中国旅游报》等新闻媒体实地考察体验,发布专题报道,进行前期的宣传推介。使“农家乐”旅游服务在起步阶段就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路子,并使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实现了“开门红”。

一、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 ——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城乡统筹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了“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2007年又进一步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新的内涵,给我市发展乡村游带来良好的契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以旅促农、城乡互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局正在形成,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创造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益。冶家村“农家乐”示范点农户参与服务人员80余人,可接待180多人住宿,供400

依托六盘山林区的优势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一部分人开始改进原来的养殖设施,兴建日光牛棚,发展圈舍养殖;一部分非“农家乐”经营户也主动投入到山野菜、野果的采摘销售、民间手工艺品的开发等领域;一部分劳动力富余的农民外出打工。这样,改变了以往穷守大农业的困境,农业收入方式在不断改变,农民收入途径在不断增加,正在走向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的道路。

二、以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合理定位,遵循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避免新农村式的农家乐遍地开花。我市最早发展“农家乐”是在彭阳县任山河村,但这里所依托的任山河烈士陵园每年所接待的游客数量有限,虽然起步已有三年多时间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泾源县冶家村“农家乐”取得经济效益以后,今年相继又在泾河源镇金光村,乡水镇大庄村、沙南村,新民乡张台村建设“农家乐”服务点,隆德县在杨家店村建设了“民俗文化村”,泾源县乡水镇大庄村已有10户农民从五月份开始营业。从目前存在的这些服务点来看,都是把“农家乐”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载体,但稍加分析就能发现:冶家村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依托了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一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而且这里也正是游客食宿的空当区;杨家店除了具有像冶家村那样的区位优势外,它还处于312国道线上,地理优势更加明显,而且那里规划的经营户并不过多,只有13

6儿”、口弦等音乐舞蹈艺术,剪纸、刺绣、根雕、泥塑等民间工艺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长廊,是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因此,文化、旅游部门应把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作为一项工程来抓,使之成为一个特色旅游产品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其对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远远高于单纯的农业生产。而目前泾源县冶家村农家乐的经营人员,基本上95%以上是由农民直接转化而来,只有极少数人以前从事第三产业。虽然对他们进行过几次岗前培训,但总体上还是文化素质不高且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此外,由于地域的差异,这里的农民长期以来形成了散漫、不受约束的习惯,不容易接受别人的理念。因此,这一现象的转变还是一个长期过程。

——“农家乐”作为新型的农村经济形式需要各级政府的不断引导。冶家村从规划建设到稳步经营都离不开市、县、乡、村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目前虽已把发展“农家乐”与实现小康社会成功结合,但农民自身的发展局限性始终存在。要真正实现在旅游服务业带动下的畜牧养殖业、特色种植业三种产业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共同构筑农民稳定增收的既定目标,仍然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应继续把冶家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增加投入,全面培育,稳步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见好就收”。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而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6

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命题, 有着现实而又丰富深刻的意蕴, 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样本, 又是对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一个直观、形象的表达, 也是新时期全面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水平必不可少的关键举措,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关注“三农”的同时, 更加关注农村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氛围和生活质量, 这是一种新的理论自觉,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维度的新体现。

一、美丽乡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然而, 目前已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大都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等方面, 很少有人重视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中国化问题。事实上,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与建设“美丽中国”相辅相成, 也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高度的理论契合,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最新、最全面的中国式表达。

大自然最美的风景在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与自然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一脉相承。在自然维度上构成的自然生态, 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在物质变换系统中相互生成, 达到平衡状态。马克思在1876年写给恩格斯的信中曾谈到资本主义自然生态失衡引发的自然灾害。马克思说:“我们在卡尔斯巴德 (这里最近六个星期没有下雨) 从各方面听到的和亲身感受的是:热死人!此外还缺水;帕普尔河好像是被谁吸干了。由于两岸树木伐尽, 因而造成了一种美妙的情况:这条河在多雨时期 (如1872年) 就泛滥, 在干旱年头就干涸。”体现出了马克思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忧患。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着生态平衡下的生态美学思想。马克思分析人与动物在作用于大自然所表现出的差别时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由此看出, 马克思认为,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当按照美的规律, 按照美学的要求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大自然美的体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原生性、自然性, 其中最典型的在乡村, 因为朴素无华、因为远离喧嚣、因为大众情感, 乡村的原始生态风貌成为典型的自然美的象征。

最美的风景需要维系和保持, 美丽乡村建设与马克思的人文生态理念相辅相成。“从理论领域来说,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 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 从实践领域来说, 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 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3]。由此可见, 自然生态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依赖自然界生活, 人与自然相统一。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又十分关键, 是需要实现农民群众与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点上, 美丽乡村建设命题的提出与实践正是不谋而合。面对乡村的生态美, 只有人类充分认识它, 并在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去重塑、再造我们的乡村生态环境, 才能继续保持平衡、保持自然、保持大美。

二、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挥作用的现实诉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命题,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民主革命时期, 我们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革命实践, 同样,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我们也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导我们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

然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在当下面临着全球化的生态环境危机,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乡村原始风貌破坏现象日益突出, 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挥作用的严重障碍。2014年4月, 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曾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指出我国工业企业用地中有高于30%的土壤受到污染;而同年6月4日公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2013年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 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5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30.7%。由此可见, 在城镇化进程中, 过分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忽视环境保护, 就会导致生态变化。例如, 被污染的小溪河流、雾霾蔽日的乡野乡村、日渐荒芜的碧野山川和化肥农药玷污的土壤等等。这些日积月累便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美、自然美, 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便是在生态环境危机全球化背景下, 在承受着在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和乡村环境日趋恶化的巨大威胁下,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 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壮大, 治理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环境,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保护人们最自然的乡村生态显得愈发重要。

三、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进程中实践美丽乡村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同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 不断实现人与乡村的和谐相处, 实现个体与大自然整体的和谐共存。

马克思说:“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 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5]。建设美丽乡村, 应保护锦绣河山, 保护碧水蓝天, 实现乡村自然“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出发, 细心呵护美丽的大自然, 要尊重自然, 崇尚自然。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建设美丽乡村, 要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 尊重包容多样性, 突出地域特色, 不断统筹推进,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可持续成效。

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把实践看成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自己。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合理需要为限度, 尊重自然规律的美丽乡村建设, 才能让农民群众得到真正正的实惠和福利。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 也不是给领导看的, 而是要让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共享建设成果。因此, 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由农民群众参与, 建立农民自始至终的参与机制, 在规划、实施、管理的各个阶段, 充分征求民意。同时, 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民群众以监督权, 监督建设质量和成果, 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打造广大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尊重包容, 突出差异特色。生态问题的解决应具有全球性思维, 将“全球性地思考”“地方性地行动”与“全球性地行动”、“地方性地思考”结合, 使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达到“既是全球性的又是地方性的思考和行动”[6]。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首先应具有包容性的思维认识, 在国际生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 我国的乡村风貌与美丽乡村、美好乡村建设走在前列的国家, 譬如英国、韩国等相比, 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进一步借鉴汲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在此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与此同时,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需具有中国化的思维观念。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地域广大, 发展不平衡,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因此需要因地制宜、保持特色。在我国乡村特色上做文章, 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要充分秉承弘扬, 特色的地域景观要充分开发利用, 特色的人文资源要充分挖掘传承。切实要把独具特色的古村古落保护好, 把乡村非物质遗产传承好, 把乡村特色文化发扬光大, 而不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标准随意裁剪、盲目借鉴。

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统筹兼顾, 立足眼前, 同时着眼长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讲求的是长远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自然和人文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在美丽乡村建设这个时代命题上, 要实现与时俱进而又可持续, 应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开发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 又要顾及其再生能力和承受能力, 按照自然生态规律确保合理利用;既要着眼于构建当下的村容村貌整洁之美、基础设施完备之便, 也要放眼于长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 充分释放乡村发展的活力与潜力;既要立足于打造眼前的公共服务设施, 增强服务功能, 还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 建立长久的乡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 保持长久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之美, 确保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真正把美丽乡村建成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农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7.

[2]解保军.“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维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7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沉淀,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乡村或者田园意蕴非常向往,从早期的老庄哲学开始,老子的哲学思想都是从现实生活启发而来,即源于大自然,比如“上善若水”。大自然中的景物已经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竹寓意君子、荷花高洁、梅花坚毅,因此,中国哲学中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物非物,物我一体,有了这种人与大自然天然的血缘关系,中国的文化、艺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自然、与乡土密不可分。

这种乡村意境的表达在传统的山水画中就已经存在了,人们把自己对乡村的向往,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当人们不能亲近自然、乡村的时候,可以通过观看艺术品,得到一种心灵的畅游。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的画有很多表现乡村的景物,从瓜果、蔬菜、农具、田间昆虫和鱼类等,几乎无所不包,表达了一种浓浓的乡情。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很好的表达乡村意境的作品,读后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陶渊明就是田园派诗人的典型代表,他的《归园田居》中写到: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作者内心对乡村景象由衷的赞许,对乡村意境的神往。乡村景象是一种朴实无华,能让人真正放下心中负担,找寻自我的地方。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普普通通的乡村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安适静逸,又洒脱悠远.......没有樊篱,回归自我,游哉、悠哉!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一样需要那些质朴、带着自然气息或者说带有乡土气息地方,可以让自己放下心来,慢慢感受生活。最简单的就是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养一些花,摆放一些石头。当生活的空隙里,来欣赏、把玩它们,对心灵是一种调节。然而,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近几年里出现了很多具有乡土气息的生态园。那么如何让这种乡村意境更加浓厚一些,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呢?那就需要建造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建筑、营造具有乡村意境的环境。主要从物质形态和精神层次两个方面来分析乡土建筑的特征与乡村意境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

一、物质形态方面

“乡土主义”建筑是指那些由当代建筑师设计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的新建筑,是对传统乡土方言的现代阐释。”[1]怎么样把“乡土主义”的建筑形式转换成为当代的实用建筑形式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找到乡土主义建筑形式中的当代建筑因素与可以实用的材料,使“乡土主义”建筑的形态和功能与当代生活方式有很好的契合点。这样才能使两者相互融合。具体要从以下三点来尝试:

1、研究乡土建筑的外在形式,加以借鉴

研究乡土建筑的形式上的使用功能,以及的形式上的特殊美感加以分解,融入现代建筑形式,将现代的审美取向和乡土建筑的审美有机的混合,使之艺术与功能并重。这样就可以做到当代建筑形式中既有乡土建筑的美感特征,又与之保持与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里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分解,解构,和再重构的一种方式,就完成形式上的“再组合转变”。通过巧妙的借用原生态乡土建筑的形式,唤起人们心底里浓郁的乡土情怀。

2、乡土建筑中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在现代建筑中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使用采集、运输、建造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的原料以及营造环境的装饰元素。例如,湖南湘西的吊脚楼和陕北的窑洞,都是这方面非常好的案例。同时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善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节能、环保、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技术方面,乡土建筑技术通过多年积淀,形成了一套乡土建筑手段与技术,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和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要在去伪存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更好的运用到整个建筑的建造过程之中,满足现代人对建筑实用方面的要求。

3、对乡土文化保护的意识与当代文化精神的建立共存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传统向当代的转换,前提要保证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因为传统的消亡会使当代乡土建筑形式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乡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2]当然,现代建筑文化的确立也不能建立在对原生态乡土建筑形式的粉饰和生搬硬套,生硬的照搬永远难以成为经典,也难以成为大众所喜爱的建筑形式。对传统乡土建筑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才能最终形成传统文化的乡土建筑与当代建筑理念的合理共存。

二、精神层次方面

乡土建筑与乡村意境的表达在精神层次方面主要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理念,一个是各地不同的乡土文化,或者叫民间文化。

1、中国传统哲学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整体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渗透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这种哲学观反映到建筑环境领域中,一方面表现为建筑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想方设法在有限的空间中再现自然,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建筑形式与选择材料的相辅相成上。同时乡村意境的表达也在这种哲学观的影响下,追求顺应自然,呈现纯自然的意境之美。

“阴阳有序的环境观是乡村意境中最为典型的环境观之一,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的:“万物负阴及抱阳”。这种观点既为人们建造居室时提出了背山面水的要求,也为人居环境的变通提供了其他可能,为功能格局提供了选择空间。”[3]即使在当代,这种环境的阴阳学说也根深地固的影响着中国人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因此,要使现代建筑表达中国乡村式的意境就要在建筑选址、室内空间划分等各种方面来体现这种环境观。

2、乡土文化的意境表达

乡土建筑形式所蕴含的风土色彩和文化氛围,是任何城市环境都无法期冀的,乡村意境是乡土气息的表达,也是每个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特征延续。从传统建筑和民居中吸取营养,使现代建筑与当地风土环境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让现代的人们居住其中感受扑面而来的朴质感情。

乡土建筑与乡村意境的表达离不开一些特色符号的运用。各种地域符号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精炼语言,往往带有强烈的乡土地方特征,它的范围涵盖非常广,包括乡土美术、地域性建筑风格,具有地方风俗的物品(包括生活日用品和装饰品)。乡土美术中根据不同地域的风俗、民情、传统不同,各自形成了丰富的种类和多变的风格,并且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如,徽州建筑的代表特征马头墙,湘西以木结构为主要材料的吊脚楼,陕北的土窑。同时运用比较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当地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表达出来,

乡土建筑中的乡村意境的表达,实质上是追求一种淳朴安逸的生活方式,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营造乡村意境的关键是如何展示和提升乡土文化,寻求环境建筑的功能性与文化艺术性的结合点。通过让人们在建筑空间上的感悟,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感悟,在文化上的感悟,在人生境界上的感悟。

乡土建筑中的意境表达充溢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带着沁人心脾的山野气息和田园情调。更体现出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几乎是外国的设计理念一统天下,本土设计文化创意严重缺失,我们要将乡土建筑与乡村意境的表达融入进被钢筋水泥包围的现代都市中去,必能给人们的心灵上带来一片绿意和新的思考。

注释

1[1]姚红梅,关于当代乡土的几点思考,建筑学报.1999(11):52-53

2[2]王其享,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6-75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8

随着物质文化建设的日益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近几年,全国各地一些乡镇,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中国乡村文化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各级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乃至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全国各地有不少被文化部命名的特色文化之乡,如“黄梅戏”之乡。这些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不可估量的因素。我们应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乡村旅游不断兴起并得到了发展, 以农村作为旅游基地, 以农民作为接待主体, 城市居民是主要的旅游客体, 农民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的民俗作为主要的旅游载体, 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 集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 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方式, 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者之间相互协调, 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所以我们要不断统筹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发展, 从而促进带动三农的发展。

一、概念

1、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是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 乡村旅游起步时间较晚, 发展尚不成熟, 因此, 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的定义存在一些争议, 世界旅游组织时这样定义乡村旅游的概念的, 旅游者选择较为偏远的地区并在此地区学习、逗留、游玩的活动组织形式称之为乡村旅游。我国的学者杨敏则认为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习俗为当地居民带来实际收益的活动形式就是乡村旅游。通过对于不同定义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以农村作为旅游基地, 让城市人们回归乡村, 体验淳朴的农家生活, 满足其精神物质的需求, 为农家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就是乡村旅游。

2、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这一大背景下,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 分别是新环境、新设施、新房舍、新农民以及新风尚, 五者之间相互协调, 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要求因地制宜, 以节约理念为指导, 建筑具有地方特色的居民房舍, 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 构建优美的生活环境, 同时还要注重对于对于文化素质方面的建设, 提升农民道德纪律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

二、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

1、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对于农村资源的整合,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 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促进农村发展。同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不断开发农村自然资源, 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 调整产业结构, 带动心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的配置, 提供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特色种植以及住宿饮食等服务, 多种途径增加经济收入, 改变原有的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得土地资源以及剩余劳动力都得到利用, 改变当代农村土地荒废、人力稀少的现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 可以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农民接触到先进的思想观念, 思想素质得到提升, 可以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健康积极的旅游项目的开发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使得不良风俗得到改善, 建设具有新风尚的现代农村。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通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的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如村村通客车、村村通广播电视等, 可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 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旅游, 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遵循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因地制宜, 建设具有区域色彩的地方建筑, 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需求。

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强对于农村的教育发展力度, 加强对于劳动人员的能力素质培训, 可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建设。

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整合, 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可以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影响力。通过加强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 加强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与支持力度, 从而推动农村文化健身娱乐活动的开展, 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源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构建农村发展新环境,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于土壤流失、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使得一系列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并建立专业的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 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可以发扬民主自治制度, 使得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大环境。

结语

通过对于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好的外部环境, 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反之, 乡村旅游促进了农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 有利于农业结构的改革, 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春香;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0 (02)

[2]张飞, 郁玉兵;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 (03)

乡村中的理想主义 篇10

1 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 永州市利用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民俗文化, 打造了一批像金洞漂流、江永知青文化、江华瑶族风情、冷水滩都市农业、东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乡村旅游品牌, 而祁阳县龙溪李家大院和江永县浦尾女书文化村被评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体上还存在基础薄弱、发展项目单一、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区域内的合作、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投资不足、宣传乏力等制约因素。

1.1 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薄弱

1.1.1 交通不便, 可进入性差

目前永州市各乡镇虽然都已通了公路, 但通而不畅, 很多旅游地旅游者都不能直达, 而且由于永州所具有的山丘地形, 对道路和车辆的要求要高一些, 而很多交通线路和交通车辆的质量却不能得到保证, 很多乡村道路也缺乏必要的标识系统, 使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成本上升,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游客的出游愿望。

1.1.2 景区接待食宿条件有限,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对于永州而言, 其经济相对落后。对旅游的投入非常有限, 因此其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够, 配备不完善。许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例如: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 而且卫生状况难以令人接受。很多旅游地根本就没有医疗和消防设施, 甚至有的地方连水、电、通讯都还不完善。

1.2 发展项目单一,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区域内的合作

目前永州市的乡村旅游还处在比较粗放的初级阶段, 其旅游活动项目集中在观光项目。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地方特色和形象特色, 缺乏文化内涵, 或者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 比如江永上甘棠村, 其富含丰富的风水、宗族、宗教、耕读文化[1], 但是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对其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不够。在整个永州的乡村旅游发展中, 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来贯彻执行, 很多都是盲目的凑热闹, 而且各县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 如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都是各自为战, 没有捆绑销售、给予优惠促销等活动。

1.3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从业人员基本上还是当地的农民, 而农民的文化层次普遍比较低, 也很少进行必要的培训, 有培训也往往流于形式, 导致其经营理念和经营意识比较落后, 甚至造成为了经济效益而乱排乱放, 滥砍滥伐, 乱捕滥杀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使乡村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1.4 宣传乏力引致投资不足, 市场需求不够

长期以来, 不少人包括一些领导在内,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掘、利用, 总觉得需要长期、巨额投入, 而短期内难有相应的回报, 没有深刻认识到,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强大的动力。因此对旅游地的宣传不够, 如:具有400多年历史的祁剧, 是与花鼓戏齐名的中国南方大戏。20世纪80年代中期, 祁阳县祁剧团创作演出的《孟丽君》被拍成电视剧演播, 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为抢救祁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繁荣祁剧, 把祁剧推向全国创造了转机。但是后来却没有抓住机遇, 扩大其宣传力度, 祁剧不但没有继续辉煌, 反而逐渐凋零。[2]而不少市民由于对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了解或妄自菲薄, 总认为“永州没有什么好耍的”, 在对外交往中不但不宣传永州, 还经常不自觉地贬低永州, 影响了永州对外形象。宣传的乏力以致于无法吸引足够的资金来改善旅游点的设施设备, 很多景点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游客也基本上是仅限于永州市的城市居民和学生市场。

2 对永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2.1 政府介入, 多方筹资, 改善和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政府应该转变观念, 抓住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如可以利用永州靠近广东的地理优势, 通过市场运作方式, 吸引广东以及本地的投资商进行投资, 扩大投资的来源, 加快道路、交通、水、电、医疗、环保设施等的建设, 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可进入条件。同时, 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绿化、美化、净化乡村居住环境, 逐步改善乡村住宿接待条件, 完善休闲娱乐设施。[3]

2.2 科学规划, 有序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应该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 资源特色,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做认真的调查和评价之后在区域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 全面规划, 这样才可以减少盲目开发和投资的失误, 避免相邻地区的雷同和重复建设, 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 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邀请高校以及旅游行业的专家为区域内的乡村旅游做整体规划, 有秩序有重点的来进行开发, 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道路。如可以开发祁阳金洞漂流—三圣湖, 道县都庞岭探险—湘源高山草原场游牧—地热温泉沐浴等休闲体验型的区域内资源整合的乡村旅游路线。

2.3 提高农民素质, 切实落实好培训工作, 增强其法律意识

建设新农村, 发展乡村旅游, 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 而其发展也必需依靠农民。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 包括科技、礼仪、市场、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外面聘请相关方面的人才, 加强其日常管理, 以期能够带动整体水平的上升。另外政府应该介入, 可以定期进行检查其培训的效果, 接待能力是否提升等等, 使培训落到实处。

2.4 增大宣传力度, 注重营销策划

加大宣传力度, 如对祁剧、江华瑶族的歌舞、江永女书等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大型的活动, 宣传片等扩大其影响力, 加强其品牌知名度, 并不是局限在永州境内。另外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促销, 永州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市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 周末工薪阶层, 城市学生和离退休职工, 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策划, 如对大学生市场, 我们可以着重宣传相关的体验旅游产品, 如漂流, 探险等, 而对离退休职工, 我们可以着重宣传如江永的知青文化, 激发其怀旧情结等。另外我们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网站加大信息的共享, 加强区域内的整体营销。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大学生旅游开发与规划创新文集[C].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6.[1]刘沛林.大学生旅游开发与规划创新文集[C].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6.

[2]李柳森.从云南印象看永州文化旅游宣传[EB/OL].http://www.hntj.gov.cn/sxfx/yzfx/200608010035.htm.[2]李柳森.从云南印象看永州文化旅游宣传[EB/OL].http://www.hntj.gov.cn/sxfx/yzfx/200608010035.htm.

上一篇:多级模糊评判下一篇:电子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