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产业政策

2024-09-27

日本的产业政策(精选12篇)

日本的产业政策 篇1

摘要:日本的产业组织形式独具特色, 这与日本企业成长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交织并存现象以及企业间相互持股的企业内联系, 使得我们陷入困惑:究竟什么是产业集团, 什么是产业集群,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何在?通过对日本产业组织中这种独具特色现象进行深入考察和效率分析, 对研究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组织的集群演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集团;交易费用

一、问题的提出

(一) 从丰田汽车城的案例说起

2007年丰田以949.77万辆的年产量超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商。丰田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众多成就, 不仅得益于精益的生产管理, 还得益于丰田汽车产业集群。

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属于一种轴轮式集群模式。丰田汽车公司是轴心企业, 大量中小企业作为轴心企业的供应商聚集在它周围, 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分布。在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内部, 丰田公司处在塔顶, 有168家一次下承包企业, 4700家二次下承包企业, 31600家三次下承包企业, 而四次以下的则无法统计 (张丽莉, 2006) 。集群内企业之间既有组织联系, 也有地域联系, 呈现出一种柔性和动态化的关系。下承包制是群内层及之间的主要的组织联系方式, 相互持股、人事参与、技术指导等是一些重要的联系手段。围绕这种下承包关系, 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 既有贸易合同关系又有非贸易关系, 既有正式交流又有非正式交流的紧密地企业网络。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也非常明显, 各层及内企业很多都专业化到了一个零部件。同时集群内部忠诚、信任、和谐的文化, 使得集群内企业深深地根植于集群的地域内部, 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 日本产业组织引发的思考

日本的产业集群大概有700多个, 依据所含企业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第一, 传统产品的产业集群。由生产纺织品、服饰、家具、陶瓷、中小企业组成, 它们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形成了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合理分工。第二, 城堡型的轴轮式产业集群。这种集群可划归为轴轮式, 但比普通的轮轴式更依赖于大企业。由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大企业无数个转包企业, 形成了一座金字塔形产业分布城堡, 核心企业位居塔顶, 其他转包企业位居塔底。如丰田汽车城, 大阪的松下电器城就属此类。第三, 都市圈内中小企业集群。这些中小企业以基本的制造工艺技术, 支撑着都市的制造业, 与都市的成品生产商有着特殊的网络关系。

日本的产业组织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这与日本企业成长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日本的产业集群也是独具特色, 尤其是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交织并存的现象以及企业间相互持股的企业内联系, 使得我们陷入一种困惑:究竟什么是产业集团, 什么是产业集群,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何在?本文目的在于对日本产业组织中这种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交织并存的独具特色现象及其效率进行分析。

二、日本企业集团的组织与效率

(一) 日本企业集团的演化及特征

企业集团是日本产业组织和企业间关系的重要特征。所谓企业集团, 是通过主管兼职或者某种程度上的股票持有能够确认企业之间存在联结关系的企业集合,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今井贤一先生按照集团企业间联合方式及相互联结的松散、紧密程度不同把日本企业集团分为以下类型:财阀型企业集团、独立系企业集团、分立型企业集团和企业网络。本文重点研究和介绍前两种集团形式, 因为这两种形式在日本的大中型企业中更为普遍, 基本上涵盖了日本所有的大中型企业。

财阀型企业集团包括日本的“三老”———三井、三菱、住友和“三新”———芙蓉、三和、一劝六大企业集团。“三老”集团是最初意义上的财阀型企业集团演变而来, 战前它们以强大的银行和商社为中心, 在主要的行业领域内把多数一流的企业网络进来, 成为由家族所有的持股公司支配的企业集合体, 具备了融资、生产、销售的经营形态, 可看作是一种康采恩式的企业联合体。财阀型企业集团的组织特征是:以大金融机构为中心、横向联系为特征、网罗了主要产业领域内的几乎所有一流企业, 形成具有融资、生产、销售及共同投资等实质性内容的企业集合体。它们通过“经理会”的形式, 集团内主要企业之间的高层领导定期地进行信息交换, 集团内企业间长期以相当比例份额相互持股、互为股东。在金融交易中心存在着大银行, 它们每每通过派遣主管、系列融资等方式进行以集团内企业为重点的资金供给;商业交易以大商社为中心, 并常常伴随着股票持有、派遣主管等活动, 在集团内进行着长期性的多交交易。

独立系企业集团是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中, 以纵向联系为特征, 以一个独立的垄断大企业为中心, 以控股及其他形式, 将一大批企业网入自己的生产体系而形成的企业联合体。如日立集团、松下集团、丰田集团、东芝集团、日本电气集团等。日立集团拥有连结子公司46家、非连结子公司522家, 从事着从原材料、重型机械、家电、半导体、电子和通信、产业机械到信息处理、软件服务和销售服务诸多行业。与财阀系企业集团不同的是, 独立系企业集团的主力银行并不限于一家, 日立制作所同时从属于“芙蓉会” (富士银行) 、“三水会” (三和银行集团) 和“三金会” (第一劝业银行) 这3个社长会。许多独立系企业集团同时又从属于财阀系企业集团, 是从财阀系企业集团中延伸出来的。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团:日本产业组织的启示

■李士忠

(二) 企业集团形成与交易费用的节约

传统的观点总是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垄断理论出发对企业集团进行解释的。在这种理论下, 企业集团被视为是一种相互结合起来的寡头垄断企业群为了其自身利益的一种权势的扩张, 其后果是削弱了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力。但“太拘泥于垄断问题的一个重要后果是, 一见到难以理解的交易习惯, 便用垄断行为来加以说明, 而对那种交易习惯的形成是否是造就竞争性状态所必需的这一点, 似乎很少考虑” (科斯, 1974)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出发对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做出解释。交易费用理论为我们分析企业集团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 企业是从效率出发内生地决定其“疆界”的, 即企业是根据交易费用的大小和交易效率的高低决定其所需财物或劳务是由市场供给还是由内部生产的。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 某些交易在市场上进行时交易费用很高、效率极低, 因此企业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调整。一种极端的方式便是把这种交易纳入自己的“疆界”, 采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方式, 然而企业的“疆界”不可能无限扩大,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组织的交易费用也会不断上升, 企业的规模应选定在它的组织方式带来的交易费用等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的哪一点上, 超过了这一点我们称之为“组织失灵”。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双重效应, 是否存在一种中间形态的交易方式可供采用, 我们认为这种中间形态是存在的。在市场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过渡性的中间区域, 它可使交易费用进一步降低。所谓企业集团中的外包、企业间主管的相互兼职、企业间相互持股就是靠市场和等级制度结构的企业之间的中介性结构 (中间形态) 节约交易费用的。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集团或产业集群都是克服市场和内部组织双重失灵的制度性办法。

(三) 相互持股与长期合作博弈

相互持股是在战后日本企业的股权结构法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内容就是:法人企业作为稳定的大股东相互持有对方法人企业的股份, 从而在法人企业间形成了一种长期稳定的持股关系, 这种相互持股关系在日本极为普遍, 有金融机构与法人企业间、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以及法人企业与法人企业间的互为股东关系, 而在企业集团内部这种长期矩阵式的持股关系以及母子公司的控股关系更为严重。

相互持股是在战后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经济形态演变的产物。然而它之所以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制度长期固定下来, 一定具有它的经济合理性。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 市场和企业 (纵向一体化) 具有相互替代关系。而相互持股所形成的企业间交易关系, 可以看作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间的混合形态, 形成了企业间的一种长期性交易关系, 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消除外部性、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里, 企业交易原则上是一种短期的行为, 买方和卖方之间对交易商品不存在很大的信息上的差距, 因此买方和卖方之间在市场价格下, 可以通过完全的契约以极简单的形式使交易获得成功。但现实中, 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竞争的, 信息也是不完全和非对称的, 不确定性的存在也会使双方难以制定出包罗一切的完全契约, 而要想执行这些合同就变得更加困难, 这样在交易市场上双方都存在着机会主义动机, 可能会以欺骗与不诚实行为力图在价格或产品质量等方面获得高额利润, 这会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 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采取纵向一体化, 将交易纳入一个企业内部, 这就是现实经济中的联合、兼并。然而企业间的兼并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十全十美的。它必须考虑到产权和资金合并后的效率, 尤其是产权的激励效应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因为兼并是两个企业所有权的重新配置, 它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能带来收益, 因为它使兼并方企业进行专有性投资的积极性提高 (如汽车生产商对零件厂商的兼并) , 使它获得更多的剩余控制权, 从而能够得到这种投资所创造的事后盈余的更大部分;另一方面它又带来成本, 即使被兼并方企业进行专有性投资的积极性下降, 因为它所拥有的剩余控制权减少了, 从而获得自身投资所创造的增量事后盈余的份额有所下降。由此可见, 企业是否兼并要考虑到产权结构所带来的总盈余是正还是负, 企业的边界不是无限扩大的, 纵向一体化的方法并非解决以上问题的灵丹妙药。

在日本的企业社会里, 企业间通过相互持股、人员信息间的交流及复杂的价格体系, 使单纯依靠市场所无法顺利进行的交易变得非常有效率, 企业间能够维持一种在纯粹市场交易下所不能维持的长期性交易关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短期交易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因为正如博弈论所揭示的多次重复博弈可以使博弈双方采取合作的策略那样, 交易关系的持续也会使交易双方产生协调关系。

三、结论与启示

在日本的产业组织中, 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相互交织并存, 很难分辨开来。这种组织形式对于我们研究产业集群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启示:

从理论上, 拓宽了我们对产业集群理论的认识。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的区别其实是非常模糊的, 都是介于分散市场和纵向一体化企业之间的中间网络组织, 如果说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 那就是组织形式上的区别:前者更松散, 后者更紧密。在日本的企业社会里, 企业间通过相互持股、人员信息间的交流及复杂的价格体系等组织方式, 使单纯依靠市场所无法顺利进行的交易变得非常有效率, 企业间能够维持一种在纯粹市场交易下所不能维持的长期性交易关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短期交易下的机会主义行为。

从实践上看, 日本产业集群与企业集团并存的产业组织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贵的经验。企业集群与企业集团的发展并不相悖, 小企业与大企业可以相互补充。中小企业专业区可看作是一个虚拟的或无形的大企业。早期的产业集群可能从小企业的聚集开始, 但随着集群的演化, 中小企业之间可能会以更加紧密的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联合起来。企业集团为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形式, 从而增强了中小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各方面挑战的能力。

摘要:日本的产业组织形式独具特色, 这与日本企业成长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交织并存现象以及企业间相互持股的企业内联系, 使得我们陷入困惑:究竟什么是产业集团, 什么是产业集群,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何在?通过对日本产业组织中这种独具特色现象进行深入考察和效率分析, 对研究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组织的集群演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集团,交易费用

参考文献

[1]、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4.

[2]、青木昌彦著;郑江淮等译.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 2005.

[3]、张丽莉.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分析与启示——以通用、福特、大众、丰田为例[J].价值工程, 2006 (3) .

[4]、斯科特.E.马斯滕著;陈海威, 李强译.契约和组织案例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斯蒂格勒.G.J著;王永钦等译.产业组织[M].三联书店, 2006.

日本的产业政策 篇2

摘 要 详细介绍日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电子信息产业启示

尽管20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缓慢,电子工业在大多数年份中处于负增长,但其电子制造业总量仍居世界第二。据日本电子信息工业协会公布的日本国内生产数据,03年产值达19.8亿日元。从1999—2001年信息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8.%8.3.%9.6。由此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日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初级发展阶段—技术引进和消化

1956年日本颁布了第一部有关于促进电子工业发展的法律《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解开了日本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该法规定了许多有利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条款,如电子设备、电子材料和电子零部件等企业可在贷款、税赋、出口、引进等方面获得相应的优待。该法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与外国和国际科研组织在材料研究、零件制造方面的合作。在这些措施的引导下日本不段缩小和先进国家的差距。

在此期间日本不断引进外国技术,和借用外来资金,引进和吸收先进科技以促进本国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赶超和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在此阶段日本在六个方面实施了相应的调整

1.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在规划中强调了应根据技术的难度、先进性、成熟度将课题分为促进研究开发、促进批零生产和促进品质提高,并须提出实验的课题扩大生产的目标和品质提升的要求。

2.确保实验资金到位

依据相关法律,日本政府需确保企业资金的供给,政府的研发资金主要向相关科研项目提供,而不对企业单独提供。

3.鼓励企业合作

日本政府对相关电子元件的规格、技术、品种都做了规定。鼓励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以及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4.通过政府采购促进发展

为了促进本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以高价采购本国电子产品并要求有管企业必须采购国产半导体和计算机。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5.设立关税门槛保护民族企业

为了促使本国电子企业的发展,日本采取对国外的半导体和计算机产品一直实行较高关税。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1975年才逐步降低。

6.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出口

日本政府为了促进半导体产业发展制定了相关措施。例如 出口信贷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出口保险政策等。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日本电子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20世纪八十年代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快速凸显。如 东芝、索尼等。

3.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日本多年采用的引进消化赶超的技术模式,大量缩短了与先进技术国家的差距,并大量节约了资本。但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难度空前增大。

在前两个阶段高速发展中,由于政策的失误也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日本着手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先后制定了相关法律用于促使软件行业的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主要通过综合性法规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新科技的发展。1995年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并制定了亮起科学技术基本规划。第一期旨在建立一个以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的日本。第二期主要强调在21世纪“创造立国“的基本思想。

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本信息化的政策是发展信息技术和移动网络。使日本成为网络强国。

2001年制定《e-Japan战略》提出日本信息化产业制定的原因、目标和重点领域。信息化重点领域有:建设超高速互联网基础设施,推进电子商务,建设新的交易环境:开展电子政务,加强人才培养。

2004年提出u-Japan政策,围绕“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舒适的利用网络的社会、实现可持续创造新商机和服务社会、实现任何人可安全生活的社会。

高产业竞争力为目的前提,在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技术与材料四个重点领域中严格选取能短期实用化、与业务直接相关的研究开发项目,由国家预算给予重点投入。研究项目包括:下一代半导体芯片应用技术、高可靠软件系统基础技术、下一代平面显示技术、下一代全球定位系统和采用数字技术的微机械系统(MEMS)。提,在日本政府于2002年专门制定了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的的《Focus21技术研发计划》。该计划以委托民间企业为前本政府于..2002年专门制定了以提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技术与材料四个重点领域中严格选取能短期实用化、与业务直接相关的研究开发项目,由国家预算给予重点投入。研究项目包括:下一代半导体芯片应用技术、高可靠软件系统基础技术、下一代平面显示技术、下一代全球定位系统和采用数字技术的微机械系统(MEMS)。以上这些法律与政策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信息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从历史经验看,在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的一些国家运用政府资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促使市场体制的形成,同时保护新生的民族企业。保真潜在比较优势的发挥,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采取这种模式是战后亚太地区高速成长的重要原因。日本通产省在战后的机械工业振兴、电子业振兴、大规模集成电路攻关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面对新的课题时,政府并不具有信息优势,它的反映能力、运作效率不如民间组织。而政府过度干预又会压制个人创造力的发挥。

从日本政府作用的两方面我们获得了如下启示

第一,政府的性质和结构决定了它不具有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因此,后进国家在赶超中应该不时调整措施和政策,并应当尽量少的干预市场。

第二,真正适应政府起作用的是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当在有利于创新的条件下,建立市场制度和维持市场秩序,在大规模研发中起主导作用。

第三,政府必须明确职责减少对科研和生产活动的干预。

辩证看待技术引进在发展中的作用

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在短短的20几年一跃成为世界电子工业强国。从其发展的轨迹来看,一方面由于其不断引进本国电子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以补充本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资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创造的能力。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经加大,日本难以再引进所需要的尖端技术。原来的模式已无法为日本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实现持续增长提供动力。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加速科技引进,将技术引进作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项重要措施,应重视对高科技的引进、研究和开发。从发达国家引进尖端技术,目的是为了自己的消化和发展,强化本国(地区)的技术研究能力。只有将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后发优势”的威力。

辨证看待专项产业振兴法的历史作用

日本利用立法的手段振兴其电子工业的核心是“追赶” 欧美,关键是“后发效益”,手段是加强政府干预。但是,日本电子企业在专项法律保护下缺乏风险机制,而信息产业领域伴随着因特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数字化等媒体的高科技和多样性,产生新形式的多种服务,市场也在急剧扩大,风险企业在这个领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一,日本借助立法振兴电子工业所取得成就有其特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在分析时必须考虑其局限性,才能更有效地借鉴;

第二,日本早期发展电子产业的许多政策措施,绝大部分都是有法律依据,在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当时电子工业正处在发展初期,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世界范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资金和资源投入与利用效率上。此时,政府的振兴扶持政策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多依赖于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推

动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和适宜这些人才发挥潜力的机制显然,早期日本实施的一些振兴电子工业法律不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扼制了在更宽广范围人才和资金的流动;

第三,在近代,一些发达国家在实施工业化过程中都曾采用立法手段振兴本国某些产业的发展,以保护民族工业获得竞争优势。当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又通过法律限制本国技术和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日本电子工业发展历史就是最好的案例。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全盘照搬决不是明智之举。在我国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在制定政策时须避开相关国家的法规,这样势必增加成本。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要创新,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边恕,日本信息化发展及政府的作用;日本研究;1997年4月刘助仁,日本信息产业发展之路;现代日本经济,2004年4月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及对我国的启示2004年何济川,日本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国际观察1999年01期

夏根梅,日本美国科技信息产业政策,中国信息导报1994年04

日本的产业政策 篇3

【关键词】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协调发展

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

1.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概述

产业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它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狭义的产业政策也就是日本式的产业政策,其政策功能是主动扶持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缩短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以实现经济赶超目标。

竞争政策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竞争政策指一切有利于竞争的政策,比如反垄断政策、政府削减对企业的补贴的政策等。狭义的竞争政策仅指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反垄断政策,它作为对竞争结果的“事后调节”措施,通常以法律形式出现。

1.2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区别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作为国家的经济政策,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主要表现在两种政策的主要目标都是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资源配置机制不同。产业政策得以实施的前提是政府能够对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竞争政策则通过营造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2.政策目标不同。产业政策是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扶持使其更具竞争力,竞争政策的目标是控制企业市场份额及行业集中度。3.产业政策具有明确的产业指向,竞争政策没有。

2.日本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

二战以后,日本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经历了漫长变化。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二战以后至1975年,以产业政策为主,竞争政策为辅。二战后,日本实行了“经济的非军事化”、“经济的民主化”和“确立和平的经济”三大政策,大大推进了日本经济市场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激活了国内市场的自由竞争。并于1947年3月31日和4月14日,审议通过了《私的独占禁止及关于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和《独占禁止法》。这标志着日本开始实施比美国反托拉斯法更加严厉的竞争政策。然而,在竞争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与产业政策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现。因而,随着“经济赶超战略”的出台,竞争政策被放到次于产业政策的地位。2.197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反思产业政策的功效,并复兴竞争政策。虽然成功的产业政策使得日本顺利度过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但是产业政策也给日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国际上,日本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导致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及日元面临贬值。在国内,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人口拥挤、通货膨胀严重等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于是日本的经济学界意识到一位强调产业政策而忽视竞争文化的培养对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弊大于利。日本政府也认识到这一问题,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政府对重点产业的扶持由运用补助金、低利贷款、税收优惠等“硬性”产业政策手段为主转向以提供有关国内外市场、技术和政府政策的资料和信息等“软性”政策为主,并且逐步强化竞争立法但相对于具有强大惯性的产业政策而言,竞争政策的地位仍然不及产业政策。3.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强化竞争执法,降低产业政策的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长期实施产业政策的弊端逐渐显露,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金融危机以后,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减弱。由此日本逐步改变以产业政策为主导的政策体系,树立竞争政策的主导地位。

3. 国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1坚持竞争政策的核心地位,产业政策从属于竞争政策

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在经济危机中,政府要采取各种产业政策刺激经济复兴,但通过破坏市场机制的手段以期达到恢复经济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政府的过多干预会扭曲市场的价格信号,损害市场的运行效率。因而在经济政策的推行中,竞争政策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而产业政策则是从属于竞争政策的。

3.2长期坚持竞争政策,对个别行业的个别时期应用产业政策

为了更好地适应的国际竞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分工与合作,我国必须在将来很长的时间内坚持竞争政策。在长期坚持竞争政策的同时,仍要发挥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3 正确处理政府介入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为了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着眼点,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但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过分夸大产业政策的作用虽然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反倒会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效率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最有效的措施还是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允许产业自由进入,避免企业的反竞争行为和政府对产业竞争的不当限制。

4. 总结

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积极的产业政策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它更像是一味良药而竞争政策更像是“免疫系统”。竞争政策对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它的优先地位,因此,政府应该主要从竞争政策入手,通过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竞争规则,营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使我国的竞争更规范、更充分。唯有如此,才能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婧 我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之协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

[2]张梅梅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分析: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现代商贸工业[J],2009

[3]胡昭玲 全球性竞争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财贸经济[J],2004

[4]石俊华 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华东经济管理[J],2008.10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

日本的产业政策 篇4

一、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

(一) 经济复兴时期 (1945~1960年)

在经济复兴时期产业政策是倾斜生产方式、产业合理化、产业扶持与振兴政策。二战后, 日本的经济体系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原有工业固定资产破坏严重;原材料及粮食进口的渠道被切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很高;社会再生产秩序混乱。因此, 当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稳定经济秩序。倾斜生产方式是指社会再生产, 特别是工业再生产链的纵向连续关系中, 从最初投入的上游产业向最终产出的下游产业逐步推移、顺序发展的方式。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选择钢铁和煤炭这两个基础材料工业作为经济复兴的突破口, 通过集中性的资源投入促进这两个部门的增长, 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 高速增长时期 (1960~1973年)

高速增长时期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重化学工业化。1963年, 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 把发展重化学工业、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作为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这一时期日本产业政策在政策体系、目标、手段和功能上都开始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并逐步完善。

一是为适应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而建立产业新秩序的政策。核心是以建立新产业体制和进行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产业改组, 建立产业组织新秩序。

二是调整设备投资政策。为防止生产能力过剩, 政府对钢铁、合成纤维、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纸浆等产业的设备投资进行了干预, 规定了起点规模等设备投资的政策。

三是在机械产业中, 调整生产领域、确立专业市场体制和实行共同化市场。为发展专业化生产体制和协调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 制定并实施了旨在调整中、小企业参与领域和促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与现代化的干预政策。

四是继续推行产业扶持政策。在继续执行50年代制定的有关重点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的基础上, 对个别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

(三) 产业调整时期 (1973~1985)

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高速增长, 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迅速提升。但进入70年代后, 日本的经济遇到国内外诸多挑战。在国内外的压力下, 日本及时地调整了产业政策的方向, 首先, 加大节能技术和高技术开发, 发展节能产业和“高加工度化”产业。其次, 加快“高加工度化”和“知识集约化”。

(四) 结构转换时期 (1985~1990年)

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 经过调整, 日本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结构转换时期, 即现代化的结构转换时期。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比重停止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主要依赖出口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出口和内需扩大并重;国际分工参与方式由“加工贸易型”转变为“水平分工型”。

这一阶段, 日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后起发展中国家的追赶下一些原有优势产业面临着威胁, 日元持续大幅度升值使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受到威胁, 国内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劳动时间。针对这些问题,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首先, 刺激国内需求, 推进“内需扩大主导型”战略。80年代中期开始, 政府提出“内需扩大”的新政策。除了政府编制大型预算外, 还采取种种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和刺激社会投资;推进地方公债来修筑公共设施;提高工资等等。其次, 鼓励海外投资。第三, 加大社会公共投资, 提高国民福利水平。政府提出了“建设和完备国民生活环境”的设想,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普及周休二日制, 扩大中高龄者和妇女的就业机会, 发展医疗和教育等。

(五) 经济全球化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以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 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知识密集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由单一增长为目标, 转向以“生活大国”为目标, 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1998年通产省推出了《经济结构改革行动计划》, 该计划提出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 创造新产业。

二、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

以产业政策为中心, 运用各种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 全力扶植战略产业和大企业的发展, 使之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 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长远战略, 这是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战后日本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通过全力扶植各个时期战略产业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享用后发利益, 一举实现百年来赶超欧美工业大国战略目标的根本手段。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时期本各项经济政策的龙头, 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日本金融、财政、外贸、外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是决定日本经济发展的最高政策。在战略产业选择方面, 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 依照比较收入弹性值、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率三大基准, 优先确定扶植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产业机械、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等重化工业。

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在充分调动企业竞争活力的基础上, 坚持官民协调, “活力活用”为保证战略产业的发展而由政府实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因此它是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管理的有效手段。以素质优秀的经济官僚为中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审议会, 坚持官、产、学三结合, 在充分交换信息和协调的基础上, 进行比较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 是日本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式。“政策金融”是贯彻日本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 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把有限的资金和外汇优先分配给战略产业, 以求保证发展重点。这项工作主要通过日本开发银行和民间银行进行协调贷款而实施的, 这种方式日本称之为“政策金融”。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国家过渡时期的赶超政策。这种政策既重点突出, 又在总体上比较协调, 照顾到了各个时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立足国际观点, 又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既有连续性, 又对国民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 实现内需和外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战至今50年的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80年代以来, 日本主要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进口, 目前净出口对GDP贡献率达51%, 对外依存度超过70%。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将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居民消费的经济政策, 积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 同时培育农村的潜在消费市场。

(二) 实行分阶段产业保护政策

目前对我国来说, 政府执行一种开放型的适度保护贸易政策是必要的。我国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协议的相关规定和例外条款, 根据产业发展状况拟定时间表, 逐步分阶段地开放我国市场。政府的调控职能一是体现在对产业保护的选择范围方面, 应重点保护汽车、机电等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电信、金融等幼稚产业;二是体现在对产业保护手段的运用方面, 应充分运用WTO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例外条款等一系列不违背WTO规则的保护措施;三是体现在对产业保护程度的控制方面, 变以往的过度保护为适度保护, 给予相关产业以引导和支持,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逐步实行市场的自由化。

(三) 实行产业倾斜政策

后起国家在资金、熟练劳动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 都存在着差距, 因此, 在技术引进时, 要从总体上对自己国家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吸收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 突出重点, 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要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条件, 全方位地选择适用的关键技术。一般来说, 后起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 资源是非常稀缺的, 所以采取倾斜式不平衡的发展战略, 重点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 优先发展某些产业, 就能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引诱其他部门的出现和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目标的最佳综合效益。”

(四) 利用市场机制, 促进产业政策实现

日本政府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只是提出设想, 保护和扶植幼稚产业, 维持产业秩序, 完善市场机制。日本主导产业的成长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形成, 这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实施产业政策必须与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 而且只能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今后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促进产业政策实现, 国家应加速经济立法, 尤其是应尽快制定反垄断法, 产业振兴法;打破市场割据, 建立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

(五)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调节作用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有过热迹象, 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切实发挥产业政策的调节作用。对供求失衡的行业应该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来加强调节, 对投资过热的行业要促进供给增长与需求增长相互适应, 对投资严重过热行业的投资规模一定要严加控制, 以保持宏观经济的良好局面。

摘要: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 举世瞩目。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合理的产业政策是日本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当前的世界上, 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 无不对产业政策给予极大的关注。日本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产业政策,产业组织,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白雪洁.日本确立“产业内分工体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影响[J].现代日本经济, 2005 (2) .

[2]李建国.日本经济政策思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88.

[3]孙志丹金新仁日本的产业政策体系及当前政策重点[J].国际经济合作, 2005 (1) .

[4]陈淮.日本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新世纪的日本产业结构调整 篇5

新世纪的日本产业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经济大萧条已持续了十余年,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中被长期繁荣所掩盖的深刘矛盾不断地显露出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日本经济结构的严重滞后.这促使日本政府和经济界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通过对当前日本经济结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作 者:罗捷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刊 名:湖南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BUSINESS COLLEGE 年,卷(期): 9(1) 分类号:F131.3 关键词:日本经济   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  

日本侵华时期的毒化政策 篇6

1937年冬季太原失守时,我正在太原东山附近一带,同眷属一块儿逃难。迫不得已,始由太原回到原籍大同。我亲历其境,虽内幕不详,然在它们的铁蹄统治下,观其毒化政策实施的面貌,亦如见其肺肝然。

日军分布在沦陷的沿铁路线和各城市及重要村镇,任意迫害和蹂躏广大人民。利用伪政权,强迫农民种植鸦片,每年收割多少,都要卖给伪清查署设立的“土药组合”,不准农民卖给别人。在种植前,由伪清查署规定每村根据土地多少,按比例种植,并把土地分成上、中、下三等,确定每亩应卖给他们的两数。例如大同乡村每亩好地,须卖给鸦片70两,中地50两、下地30两。各村下种后,伪大同清查署又派人丈量种植鸦片的亩数,以便核定收买的标准。在丈量地亩当中,他们的翻译以及所用的工作人员,敲诈勒索,无所不为,农民苦不堪言。及到收割后,农民把货晒好,送到各县“土药组合”或分庄,任他们鉴定质量的好坏,决定两数和价格,敢怒而不敢言。有的农民因卖不足应卖的两数,往往受到伪清查署人员的拷问毒打。

各村农民因种植鸦片,吸食者亦日益增加。县城居民几乎家家有烟灯,人人作为应酬品,好像一般人吸纸烟一样,毫无顾忌。人们在这醉生梦死中,面色憔悴,精神萎靡,倾家破产,卖妻卖子的事屡见不鲜。在这沦陷的8年当中,伪蒙疆区内所收的鸦片数量,虽不知其详,然以大同伪晋北自治政府所辖的13县估计而言,每年在100万两以上。如此,全伪蒙疆则在500万两以上。这样惊人数字的鸦片,它们究竟运到何处?作何用途?据当时人说:“各地组合所收的鸦片,交在各地的清查署,又都运到张家口清查总署,再由日人运往北平和占领区销售了。”又有的说:“每年种植的鸦片,他们运到日本,做成‘吗啡’卖给德意轴心国在医药上使用。”还有的说:“运到北平制成‘坯子’,再做成‘料面’卖给中国人吸食。”说法虽不一,但可断言,日本决不会把这些毒品運到本国,让他们的人民吸食。

伪清查署所成立的“土药组合”,是委托鸦片收买人代收之机构。这种收买是发国难财的好机会。逐鹿的人,不是汉奸,便是富商;不是当过翻译的,便是和有权的日人有联系的。每年在发表鸦片收买人前,这些逐鹿的人,都云集在伪蒙疆张家口清查总署,奔走权门,贿赂运动,特别是各地日本宪兵队的门径,独占上游。如大同13县的鸦片收买人剧中兴,历年都是大同日本宪兵队所介绍担保的。鸦片收买人得到委托许可证书后,分赴各地组织“土药组合”。其内部分设经理、副经理、会计、总务、鉴定、保管等各股,这种“组合”全依剥削农民、欺瞒日人而从中牟利,浑水捞鱼。如:该组合收买鸦片时,明明称得是一两,而他们硬说是七钱;明明是上等质量,而他们偏说是下等货,七折八扣,左剥右削,不卖给他们不行,卖给他们又要受剥削,可怜的农民只好任他们宰割。其对伪清查署交鸦片时,按原收价,拨给他们三成物资(布匹、糖类等),均以低价卖给;七成伪币,以原收鸦片最高价发给。这种办法,他们有利可图。然其最大的利润,则在舞弊,就是把各地的分庄和其组合直接收的鸦片,收集在一处。收买人串通他所用的内部人员,在夜间一齐动手,把所收的鸦片,由库拿出,把原鸦片每百两掺入沙土或底膏三四十两,再把所得按股分肥、利益均沾。

伪清查署规定“组合”收买期为3个月,农民逾期不交者,查出以私货论,没收充公,处以罚金和拘留。并一面严禁走私,在沿铁道线对上下火车旅客实行盘问和检查;一面派伪工作人员下乡检查农民谁存私货,凡种植鸦片的农民,挨门逐户地均受其搜查。他们并扬言:“我们空手而来,哪能空手而回。”弦外之音,暗示你没有鸦片,有钱也行。农民不堪其骚扰。

日本强迫中国农民种植并交售鸦片还不算,更变本加厉地把鸦片制成“坯子”做成“料面”,再卖给中国人吸食。在伪蒙疆区内各地,日本把强迫农民种的鸦片,由“土药组合”收买,送交伪张家口清查总署后,他们用化学原料“醋酸”,秘密制成“坯子”,然后又做成“料面”,在各地公开或密卖。大同城内有个王姓大院就是集中卖“料面”的地方,每天到出卖前,院门前人山人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贩小卖、穷的富的,各色人等都去那儿购买。一个夏季的早晨,我因事走过该门前,以为院内发生事故,不料从旁打听细情,才知是出卖“料面”的场所。进院一看,全院有二三十间房,满满的全是人,有的正在购买,有的正在吸食,有的蹲着站着,有的坐着躺着,有的欢天喜地、指东划西,有的内心忧虑、愁眉苦脸。卖“料面”的朝鲜浪人们,因生意兴隆,忙得不可开交。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在当时,各地吸食毒品的人太多了。以大同一地而言,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吸食“料面”,比吸食鸦片的人还多。而且不少吸食鸦片的人逐渐改吸“料面”,因为“料面”吸食方便,省时间、过瘾,有毒品嗜好的人常说:“宁吸‘料面’,不吸‘鸦片’。”岂知“料面”的毒害更大呢!凡吸“料面”的人,几乎时刻离不开它,瘾大者日挥百元,瘾小者也得一元。积日累月,年复一年,身体骨瘦如柴,吹灰无力,不吸它宛如临死的病夫,气息奄奄;吸之则立时精神振奋,自觉有劲、心身爽快。久而久之,家产为之荡尽,初则妻子离散、乞讨偷盗,继则被唾弃,死于路旁。如大同城内西南隅有富商之女名古秀珍者,少女时代生得秀美,人才出奇,当时人称之为“云中西施”。父死,因母溺爱,染鸦片嗜好,后改吸“料面”,没有几年竟把万贯家产付诸一吸,最后流落街头,乞讨偷盗,身肿头破,死于路旁。

日本政府的节能政策 篇7

为了搞好节能工作, 日本政府采取立法措施促进企业节能、关注生活节能、提升新能源利用。

1 立法促企业节能

20世纪的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此后, 日本决定调整能源战略, 同时采用法律手段促使企业开发节能技术, 并为此制订了《节约能源法》, 敦促企业在保证同等产出的情况下, 每年必须以1%的速度递减能源消耗。

日本的《节约能源法》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法律, 虽然设定了具体的数字目标, 但即使不符合这一目标也不会受到处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朝着目标努力, 法律主要起一个敦促作用。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每年都要提交自己的节能计划, 平均每年能达到节能1%的量就可以了, 当然不一定每年都达到这个数字。如果企业没有达到1%的目标, 就需要说明原因。

从1973年石油危机到2001年, 日本GDP增长达到了100%, 而产业部门能源消耗的增长基本为零。这一方面有《节约能源法》的功劳。同时, 日本的大部分能源都靠进口, 企业面对石油危机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同时必须进行技术开发, 如果他们不这样就无法维护竞争力, 所以这也是企业自己努力的结果。

由国际能源机构 (IEA) 作出的2001年各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对比中, 虽然各国物价水平不一样, 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可能较大, 但至少可以看出日本的人均能源消耗是最少的。

2 关注生活节能

日本人在家用电器和家庭汽车普及的同时, 通过技术革新减少能源消耗。

在日本以家庭消耗能源为例, 这方面的消费确实在不断增加。就拿冰箱来说, 1981年消费2.76 kW·h/L, 到了2001年时减小为0.75 kW·h/L, 而冰箱的体积平均也增加了一倍。尽管采取了技术革新, 虽然单位能耗降低了, 但由于体积的增加, 将能耗的降低相互抵消了。

除了家电还有以汽车为主的运输部门, 现在的能源消费也是非常大的。而汽车在节能技术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但是汽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所以能源的消耗仍很大。除了汽车数量的增加, 因为考虑到乘坐起来比较舒适以及可以多人乘坐, 汽车的大型化越来越明显, 能源消费也因此增加。

应用比较广泛的典型的日本节能产品, 首先当属汽车, 然后就是家电。这些产品的设计不光考虑到使用便利, 节能开发的力度也比较大。比如, 在日本的电器商场中, 适用于同样大小房间的空调有的卖到十五六万日元, 有的才卖三四万日元。贵的产品一样卖得很好, 一是使用寿命长, 二是长远来看, 节省电费。尤其在日本的冬天, 很多人用空调取暖, 一年下来就很合算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 节能方式也有所不同。生活便利的要求很高, 电力能源的消耗也很多。

在取暖方面, 日本没有大规模的集体供暖, 多数地区都是自家各房间单独配备取暖设施, 如, 电暖器或者烧油的暖器, 有人时就使用, 没有人就不用, 这也是节能的表现。当然各地情况也有所不同, 特别冷的地方为了照顾到水管等设施不被冻裂, 也是持续供暖的。至于公共场合的照明, 从生活便利和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必需的, 对其直接加以限制是不太现实的, 但由于这方面节能技术的开发, 在保证同样照明时间和亮度的前提下, 能源消耗也就降低了。

3 提升新能源利用

到2030年, 日本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占能源总量的比重将上升到10%。日本在节能上注重利用太阳能、水力和地热, 并支持日本家庭购买太阳能装置发电, 不仅做到自给自足, 还可发电卖给政府。

日本政府决定, 到2030年日本能源需求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将大大降低, 石油供应由现在占能源总量的50%降到40%,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上升目标达到10%, 可再生能源指的是水力、地热等方面的能源。

日本的节能型产品对于提高日本贸易的经济效益的影响, 似乎无法用数字加以表述。日本的能源大部分是依赖进口的, 包括石油在内。两次石油危机, 使日本看到, 如果不节能降耗的话, 就会使日本丧失国际竞争力, 而且对国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日本政府、企业以及国民都共同想办法。不光是在日本国内投资生产节能产品, 还包括在海外投资, 引进日本技术生产产品, 这都会在节能方面带来的经济效益。

具体的节能技术表现在很多方面。不管是家庭还是公共场合的照明, 日本的节能灯使用很多。再比如, 新型路灯, 自身安装了发电装置, 白天吸收太阳能之后晚上自动照明, 而原来则完全是靠电能充电。

在日本, 太阳能发电是非常普及的。在家庭方面, 太阳能发电普及的难点就是费用非常高。购买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费用能否比电费合算是关键, 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现在, 家庭购买这种装置, 一半的费用由政府来补贴, 相比之下, 现在比过去卖出去的越来越多, 价格也随之降低了。大概10年前, 3 kW发电设备的价格约为600×104日元, 这大概够交几十年的电费, 而现在的市场价格降低了一半。折合成人民币, 约从40×104元降到了20×104元左右。

在日本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还有一个独特的好处。白天不用电, 而是发电卖给电力公司或者政府, 而后者也积极收购, 这样得到的收入可以再用来抵消部分电费。经统计可以看出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在普及了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家庭, 节电工作反而做的更好。

日本有很多生产太阳能板的公司, 而且有的地产商在建住宅的同时就已经铺设了太阳能板。日本的经济产业省下属的NEDO的日本新能源机构, 他们还与国外包括中国北京在内的电网公司进行合作, 安装太阳能方面的装置。

回顾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据统计数据分析, 那确实是一场灾难:石油价格从1972年平均2.6美元/桶上涨到1974年的11.5美元/桶, 直接导致1974年的物价上涨20.8%, GDP出现战后首次负增长 (- 1.4%) 。

石油危机终结了日本高速增长的时代。此后日本政府提倡节省能源, 加强新能源开发, 放宽能源限制, 大力开发新能源, 采用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氢能、超导能等。日本正在极力谋求多角度、全方位的能源安全。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完成环境保护任务, 构筑新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研发上, 日本舍得投入, 力图确保未来能源科技的制高点, 推出“新阳光计划”, 每年拨款570×108日元研究再生能源技术、能源输送与储存技术等。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 日本成为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为美国的2.75倍) 。日本的太阳能技术全球独领风骚, 2002年日本的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总量的46%。

日本的能源问题也将是韩国、印度以及很多经济高速发展而能源又相对匮乏的国家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日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许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的模式。

注:促进发展中国家能源投资国际会议在荷兰举行,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能源保障发展”。会议认为, 能源是保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的基础, 然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制造正在损害健康、导致环境污染。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及其带来的污染?也许发展中国家应该借鉴某些发达国家的办法。

日本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篇8

一、完备的法律保驾护航

1995年, 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发表了《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策略》, 这个报告正式确立了日本政府“文化立国”的重要战略。2001年日本国会颁布了《形成高度情报通讯网络社会基本法》又称“IT基本法”或者“信息技术基本法”, 同年又通过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

2003年3月, 在“信息技术基本法”的前提下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 当时的首相小泉出任部长, 并制定了“知识产业推进计划”。2004年5月日本政府批准了“关于促进创造、保护及应用文化产业的法律案”, 这部集大成的法律文献对加速日本文化产业发展, 扩大日本在世界上的影响, 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创意为支柱的动漫产业是日本文化产业的主力。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早在1970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著作权法》, 这部法律经过20多次修改, 在2001年10月更名为《著作权管理法》, 日本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二、政府和民间组织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发展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政策的执行监督, 为了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做出补充和修订,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 2003年10月设立“文化产业调查会”, 着重分析日本文化产业的现状, 找出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日本文化行业协会被看作是政府职能的延伸, 每个文化产业行业都有自律性的组织或机构, 日本政府设立了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 通过这种形式研究商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各项具体对策, 推动本国文化产业发展。

日本动漫画创意的中介服务非常发达, 各家制作公司和工作室都有版权服务窗口, 处理所属作品的版权转让事宜。为了更好地协调动漫产业在制作、发行、销售等各方面的关系, 日本成立了全国性的动漫产权市场化实行委员会, 以此促进动漫画的版权交易有序、合理地进行。

在文化投资方面, 日本财政主要投资于能够在未来拉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本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间艺术团体的艺术人才的培养, 对于公益性的文化项目建设, 如文化艺术院所, 扩建和改造基础文化设施等。

三、行政指导的方式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日本的文化产业不是由政府“包办”的, 所有文化产业项目都是利用市场固有规律操作的。

与其利用生硬的法律条文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倒不如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和现状指导产业的发展, 日本政府通过提供各种信息, 制定扶持和刺激性的政策, 来指导和协助企业达到政府各项既定目标。比如会对当今市场火爆的创新企业实行较多的政策倾斜和材料扶持。

利用创业投资这种新型官民合作投资方式, 将有限的技术人员和研究经费集中起来, 统一指导开发研究计划, 不仅可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还可以节约研究经费和时间。

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同IT产业相结合。多数日本企业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娱乐、信息和通讯业的交汇点上, 从而使传播信息、知识和提供娱乐的文化产业结合起来, 成效显著。

此外, 日本政府还积极举办各种评奖活动, 发掘支持文化人才, 如日本经济产业省与东京放送株式会社共同主办的“TBS数字内容大赛”, 这不仅为动漫艺术家提供获奖机会而且为动漫爱好者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2002年, 东京地方政府和相关动画企业共同举办了“东京国际动画节”和“东京动画大奖赛”。

四、财政倾斜政策

日本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雄厚的财政物质基础, 政府通过财政补助、综合原著、财政基金、财政投资与政府财政采购等形式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日本政府拨出财政款项与非盈利的民间团体共同出资成立各种文化产业基金, 扶持其长足发展, 如1990年成立的艺术文化振兴基金, 2004年成立的产业海外展开基金等。

五、振兴地区和地方特色文化

政府支援地方性文化活动, 重新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和祭祀活动等, 日本在每一个区、村公所都设置了“地域振兴课”, 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详细记录, 对于具有地方和民间特色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公益实行综合财政援助, 包括财政补助、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贷款和政府担保。

六、政府助力开拓海外市场

2002年8月, 日本经产省与文部省联手促成建立了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 并拨专款支持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维权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日本文化产品的出口, 管理海外市场的反盗版活动, 代表日本文化产业界参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论坛, 参加海外市场的诉讼关联活动。

日本政府利用财政从本国动漫企业购买动画片播放版权无偿提供给世界各国的电视台进行播放, 占领多数动漫市场, 此外日本每年用于国际文化交流的话费都在上亿日元, 在海外文化贸易方面给予财政性倾斜。

日本的产业政策 篇9

停产使各大汽车厂商损失惨重。据高盛公司估计, 在日本本土, 丰田每停产一天就会造成60亿日元 (约合7200万美元) 的利润损失。日产、本田、铃木停产一天则损失约20亿日元 (2500万美元) 。在电子工业领域, 日本的硅片产量占全球60%, 芯片业占世界市场的20%。日立公司的空气流量传感器占世界总供给的20%。

地震迫使众多中小企业停产引发汽车零部件供应困难甚至中断, 各大整车厂家不得不改向海外采购零部件.尽管如此, 由于供电不足, 整车厂商被迫减产, 下调生产计划。产量减少, 销售收入减少, 整车厂家, 供应商及销售店均出现资金流不足。2011年日本原计划生产汽车900万辆, 实际生产汽车840万辆, 比原计划减少约7%, 直接收益损失约2万亿日元。日本企业危机紧急处理能力全世界有目共睹, 跟强震带来破坏程度相比, 供应商的恢复比原来设想的要顺利,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海外替代采购, 车载微机, 橡胶, 涂料等在海外采购;

2、支援供应商的生产, 即从“接单生产”改为“能生产的车先生产”以提高生产;

3、行业氛围从“为了恢复而协作”转向“恢复的竞争”, 各公司为了采购零部件, 倾向于有意识的偏高公布生产计划。

汽车产业对日本国民经济相关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带动性, 无论是钢铁, 石油化工, 塑料制品, 还是商业贸易、资本流动、金融保险等下游服务行业都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日本是世界汽车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供应链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次大地震不仅使日本本土经济受到重创, 欧美, 亚洲等地汽车制造商也受到来自“日本制造”停产和减产的“震动”。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称:日本大地震或将导致全球经济减速0、5%, 使日本经济陷人短暂的衰退。大地震给日本出口、交通和供应链产出带来的损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其2010年名义GDP大约占到全世界的8、8%。不过相对其它发达国家来说, 日本经济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日本的进口总额只相当于其GDP的10%, 还不到全世界进口总额的4%。不过, 日本的灾后重建会对全球增长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灾后重建意味着日本经济会有更高增长率、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更高的财政赤字, 更高的政府债务总额及更高的名义利率。同时, 日本的经常项目顺差会缩小, 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储蓄率都会下降, 而世界其他经济体会受益于日本进口的增长。灾后重建绝对是一次产业结构优化的绝佳时机。日本可以加快摆脱“国内生产加出口”的模式, 重组国内生产体制, 积极推动海外生产以分散风险, 加强区域间的融通与合作。

由于受日元汇率变动, 再加上日本本土的高额法人税, 日本国内销售萎缩, 今后十年日本汽车生产将进一步加快向海外转移, 为此日本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全球化模式下的企业未来战略及生存空间。众所周知, 一条由汽车制造商和各种零部件供应商所构成的紧密产业链条上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企业将无法维持正常生产。如何在全球建立严密的, 独立性高的供应链网络, 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合理化, 将是日本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针对这种供应链风险, 今后对策如下:

1、分散海外生产基地:由于高性能部件的采购依靠日本, 地震导致的供应链的中断引发了世界性的停产。为避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的技术流向海外企业, 整车厂家支援供应商或改为自产, 提高供应链的独立性, 推动海外的本土化生产, 建立在适当地方生产的体制, 保证供应链, 且有助于提高成本竞争力;

建立易于参加的环境, 即以多家供应商来分散生产:生产建立统一标准和流程, 推动通用化, 标准化, 实现部件采购的规模效益 (低成本化) , 摆脱多品种少量的瓶颈, 并进一步修改工艺认证手续或调整交易条件来提高生产效率;

2、包括海外供应商在内的分散订货:

将采购不到的风险和因分散导致的成本增加相对比, 进行衡量, 作为保险, 分散向海外供应商订货;

3、地区间的相互融通, 即地区互补, 产品互补, 廉价通用

部件可以相互融通, 例如在广泛的部件供应商集聚的泰国, 利用廉价的当地采购部件和从印度, 中国进口的部件, 批量生产低价小型车, 并向海外市场出口。

综上所述, 利用“独立性高的, 严密的海外供应链+地区间相互融通部件+从海外出口整车”, 将垂直整合性生产模式转为水平分工合作模式, 通过生产标准化, 通用化, 一体化, 可以将供应链的风险降低, 实现成本最小化, 丧失机会最少化, 形成规模效益, 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

摘要:20世纪50-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期, 这一时期日本迈入了经济现代化, 国内经济史无前例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紧接着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让日本失去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绝好时机。从1985年起到2005年的20年间, 以丰田为首的日本企业通过努力奋斗, 克服种种危机, 奇迹般的耸立于世界汽车行业巅峰, 迎来了辉煌的时刻。然而, 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日本国内经济整体呈现慢性的供过于求, 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被称为“失去的20年”。直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世界经济开始大滑坡, 经济中心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 即亚洲成为新兴市场的中心, 日本才被迫认识到产业结构的脆弱与国内市场的萎缩。2011年日本爆发特大地震, 大地震是否会使日本醒悟过来, 是否会作为日本经济再生的转折点被记忆?还是被写入“失去的20年+若干”成为最终定局的墓志铭?日本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和产业空洞化的危机。

日本的产业政策 篇10

一、动漫产业的产业链

在2006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财政部等十部委颁布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动漫产业链的内涵定义表述为:是以“创意”为核心, 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 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和销售, 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一部动漫影视作品的成功, 在获得收视率上的成功同时, 更应是将动漫形象作为一个品牌进行开发并努力拓展其衍生产品, 延伸产业链如:玩具、餐饮、邮电、图书、影音DVD、文具等。动画片作为传统产品的媒体促销工具, 凭借图书和音像制品的销售来收回成本, 依托大量的衍生产品获得丰厚的利润, 这条产业链便是国外动漫产业的盈利模式。

动漫产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 就必须要动漫产业链上下游的密切配合。漫画作品本身需要有足够的衍生能力;杂志是一个足够强大的传播平台, 能够积聚人气;出版社足够专业, 其推出的单行本, 可以像塑造明星一样塑造漫画形象;电视台有良好的运营能力, 保证动画播放时段能够盈利;衍生产品制造商有营销能力, 找到消费对象并卖出产品。这样整合成为一个成熟的动漫产业链。

二、日本动漫产业链发展的启示

日本是世界上的动漫大国,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 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 有力的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动漫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模式:动漫图文创作──图书出版发行──动漫影视制作──电视台和电影院播放──音响制品发行──衍生产业开发和销售。

首先, 日本拥有一批优秀的家喻户晓的优秀的漫画家和经营成功的工作室, 为动漫图文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手冢治虫、宫崎骏等这些在世界上家喻户晓的漫画家带领着他们的工作室, 创作出一批闻名世界的动漫作品。他们的作品被人们所熟知, 其中的动漫形象也深入人心。他们通过在杂志上连载来或者是发行单行本的方式来销售他们的作品, 进而拥有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 这样就拥有了一定的销售基础, 为其动画化奠定了基础。

日本动画以电视为主要的播出平台。那些取得了强烈反映的漫画便会被迅速的改编成动画在荧幕上播出。动画版又分为TV版 (指在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版本) 、OVA版 (指原创动画录影带) 和剧场版 (在影院公映的动画作品) 三种。在TV版取得良好反响的便会及时的推出OVA版和剧场版。

OVA在日本动画市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主要供个人和家庭观看以及漫迷收藏, 所以和普通公映版本在内容上有所区别。通常是应某个特定作品爱好者的要求而出, 将情节补充完整, 以满足爱好者的收藏需要;或者是做个实验期的制作, 假如反响不错, 就很可能做成TV版动画。OVA作品在首次推出时必定是未曾在电视或影院上映过的。

借着从出版和播放积攒的人气, 投资企业开始生产与原动漫内容有高度相关性的产品, 以其动漫形象为商标, 充分挖掘动漫形象的人文价值和品牌价值, 如服装、文具、游戏、玩具等。这些衍生产品的开发, 拓展了原动漫的生产力, 延长了生产链, 提升了产品的商业价值。

在日本动漫产业链上, 通常只有市场销售好、口碑好的作品才会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产业链的每一步都是要通过市场检验的, 因此随着产业链的深入, 成本越来越高, 投入也越来越大, 但是消费者忠诚度却越来越高, 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 风险反而越来越小, 回报也会越来越大。而作为整个产业链主体的动漫企业, 其在产业链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实现了产品的多次增值。

之所以说日本动漫产业链模式完整, 是指上述产业链衔接良好形成了效益递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日本动漫产业链的代表便是ACG模式。

“ACG”是Animation (卡通动画) 、Comics (漫画) 、Game (游戏) 三者结合起来的简称。在日本这三种产业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 他们相互影响, 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动漫产业链”。

三、中国动漫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有业无产, 产业链脱节

当前我国还处于动漫产业的摸索与发展阶段, 动漫的产业链根本没有建立起来, 往往是动画节目制作后, 除了完成播放这一环节之外, 其他环节则基本处于被动停滞状态, 好一点的有图书与音响进行出版发行, 而玩具和形象授权则是凤毛麟角。

(二) 高素质动漫人才稀缺, 缺乏原创作品

中国大部分的动漫公司只是为国外动漫做代加工, 这不利于中国高素质动漫人才的成长和培养, 也因为这种长期的代加工使得我们缺乏自主原创的作品和原创产品制作的经验。动漫品牌是动漫产业链的价值核心, 而原创是打造动漫品牌的不二良方, 没有高素质的动漫人才, 自然难以产生具有丰富内涵的动漫形象, 也就难以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动漫衍生产品。

(三) 动漫作品定位过于狭窄

中国人们一直以为动漫是做给小孩子看的, 而且很多人认为看动漫就代表着还没有长大, 还不成熟, 这就造成了长期以来的观念错误。而日本却是全民动漫, 从幼儿到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 都养成了观看动漫的习惯, 而且日本动漫在其发展过程中分成了少年、少女和成人三个不同价值取向的观众群体, 不同年龄的人们通过观看不同的动漫在思想上得到放松, 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四) 竞争无序, 盗版猖獗

盗版问题已成为国内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痼疾, 严重阻碍动漫的产业化和相应的产业链的衍生。盗版如影随形已成为动漫人的心病, 也成为中国动漫产业奋发图强的“软肋”。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得不到重视, 中国动漫产业岌岌可危。

四、经验与借鉴

(一) 国家政策扶持, 鼓励产业创新

国际上成功的动画产业, 都得到了其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动漫产业的兴盛与日本政府的各种政策、资金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如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本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包括:为动漫企业提供商业保险, 设立460万美元的小型基金来支持小型动漫和游戏工作室的发展等。日本政府对日本动画游戏最大的支持来自当年文部省的教育动画游戏片和日本军部的文化电影部 (其中大泽制片厂和写真化学研究所, 后合并成为“东宝映画公司”专门制动动画游戏, 现名“东映动画游戏”) ;同时培育全民的动画游戏市场, 构成漫画、动画游戏、游戏相辅相成的产业关联;调整信托业发与税制, 鼓励个人投资并对制作公司提供信用保证和资金支持。

(二) 重视动漫产业链中上游产品

漫画卡通的发展, 注重有原创性的漫画形象的设计和创作。在这方面, 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先是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具备原创能力的漫画师, 或者是发展一批优秀的漫画工作团队, 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由此才能出现许多优秀的原创漫画形象, 进而产生出经典的动漫形象。一个经典的动漫形象会长盛不衰, 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 也才会有机会产生出家喻户晓的动漫形象, 然后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向产业链的下游产品拓展。这种以漫画为先导, 为后续动画制作试水市场, 增大了动画片市场的成功率, 极大地降低了动画片的投资风险。

(三) 着力对动漫产业链中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

动画片作为传统产品的媒体促销工具, 凭借图书和音像制品的销售来收回成本, 依托打量的衍生产品获得丰厚的利润, 这条产业链便是国外动漫产业的盈利模式。一般而言, 动漫的制作因成本高昂, 投资回收周期相对较长。而以动漫为基础的相关衍生产品因动画的广告效应, 投资回收快, 并且因部分成本的节省, 促进了利润的提高。日本在动漫衍生产品方面成绩斐然, 相关的游戏软件、影碟、图书、动画主角模型、装饰品、海报、拼图、服装等, 甚至是主题游乐场, 在全部总收入中, 这些产品具有巨大的盈利空间。成功塑造经典的卡通形象, 对动漫品牌的创建提供了基础, 以此衍生出相关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四)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进一步优化产业链

动画制作具有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等特征。如日本70%的动画, 包括电视版、剧场版以及OVA版等, 都是将动画中两个关键之间的过渡部分的动画加工外包给我国的一些动画加工企业。而将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具有高附加值的动画形象设计, 并且对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动画形象, 以授权方式获得更高的收益。

(五) 严厉打击盗版,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崛起、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动漫产业已经到了一个危机的时刻, 中国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动漫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瓶颈。日本动漫产业以动漫版权保护为基础, 动漫版权开发利用贯穿整个产业链。动漫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是对动漫版权不同形式的利用, 版权价值被不同程度地开发。日本动漫版权保护法律制度健全, 为动漫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日本动漫产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 与动漫作品版权受到良好保护和有效利用有极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吴敏达.中国动漫产业链的发展现在及对策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 2006.

[2]杨鸣唤.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韩翔宇.中日动漫产业对比──从产业链的角度[J].河南科技, 2008, (7) .

[4]任国强, 靳卫杰.我过动漫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N].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1) .

日本银色产业给中国的启示 篇11

日本厚生省的统计,到目前为止,日本老龄(65岁)者的人数将会超过3100万,占整个社会人口的25%强。随着医疗水平提高,百岁老人在日本全国就有5万多位。

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等亚洲国家,如何在退休金管理,老龄者的看护上取得经验,发展成自己国内的重要产业,这些问题是不能逃避,也不能回避的。这方面日本经验值得参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快速来临只用了30年,而日本用了50年。

高龄社会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有以下三点:

一、劳动人口减少,整个社会的生产率降低,维持一般正常的经济活动会变得困难。

二、 国内消费需求减少,经济规模在缩小,特别是各种娱乐设施或者教育需求等等。

三、社会保障负担增加,寿命增加,出生减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安定,为此人们更不会去消费。

以上是老龄社会的各种弊端,相反,针对老龄人群的各种产业革命也在进行中。日本真正开始老龄产业是在1986年,当时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开始之时,但是执政党的自民党已经察觉日本社会步入老龄社会的问题,就在自民党党内的会议中提出要求各种产业群体关注老龄人群的产业,以促进老龄人群的社会消费。

当时的产业规划包括食品、流行、住宅、旅游、教养、医疗看护等多个领域。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前瞻性的会议促成了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也为日本社会的安定提前作了准备。这些产业就是日本现在所说的“银色经济”:日本长期经济不景气,社会消费低迷,而有经济实力的老龄群体的消费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什么叫“银色经济”?除了文章开头所说的假发产业外,其他还有如医疗产业。现在日本医院中前来看病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很多老年人来医院是常规问诊,而不是做精密检查,基本上是拿着处方离开。于是就催生出远程问诊服务,医生可以定期对某些老年病人远程问诊,这样减少了医院的病人,而且还可以实时观察。

其次还有手机服务,很多老年人的手机功能与年轻人的完全不一样,他们不需要很多新颖的功能,而是只要与锻炼、方位等有关的功能。日本某著名的手机厂家根据这个要求特地制造出一款带有GPS、健步计数、卫星定位而且大号字键盘的手机,一销售就受欢迎,马上有了100多万台的销量。

此外就是食品产业了,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的食物只要煮烂就可以了,这样的食物既没有色也没有香,更加少了味道。于是针对日本老年人的需求,日本很多食品厂家就开始研究如何使日本老人既吃得下,也吃得好的食物烹飪方法。有家食品厂家研制出这类老年食品,食物外表看很难与一般的食物区别开,而实际上却是要比一般的食物的口感软,容易消化吸收,一经推出获得很大的成功。该食品公司的销售提高了50%多,并且据说有的航空食品研究机构也想与他们合作,生产出适合宇航员的食品。

银色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包括从政府到企业对老龄人群的保护,包括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相比之下,中国的银色产业任重而道远。中国整体人口基数很庞大,且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很快,目前,中国大陆专门为老龄人提供的商品只有1000亿元,平均一个老年人不到1000元人民币。国内的老年福利院的数字远远不足(中国的住宅的不足也影响到老龄社会的福利院床位)。

日本的产业政策 篇1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一个产业划分为投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 识别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标志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潜力、产品品种多少、竞争者多少、市场占有率状况、进入壁垒、技术革新以及用户购买行为等。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考虑产业的生命周期, 产业政策的效果如何, 取决于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应当在不破坏市场机制的前提下, 遵循产业生命周期演化规律。本文将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周期划分为:恢复期 (1945-1950年) , 成长期 (1951-1965年) , 成熟期 (1966-1972年) , 衰退期 (1973-1999年) , 复苏期 (2000至今) 。

二、日本各时期的产业政策

为便于分析日本钢铁产业政策, 这里以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周期的阶段划分为视角对应探讨1945-1982年各时期的产业政策。

(一) 经济复兴时期 (1945-1960年)

1、经济恢复期 (1945—1950年) —钢铁产业恢复期 (1945-195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社会在生产秩序几乎完全被打乱, 当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经济、恢复生产, 这一时期主要采取了优先发展煤炭和钢铁两个部门的“倾斜生产方式”。

所谓倾斜生产:努力增加煤炭生产, 并将其侧重分配给钢铁部门以增加钢材生产, 然后又将钢材重点分配给煤炭部门进而增加煤炭生产;以这两个基础工业部门相互促进和扩大生产规模为核心, 逐步带动整个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府贯彻倾斜生产方式的手段基本以直接控制为基础, 主要有:原材料配给、复兴金融公库贷款、价格管制、价格补贴、进口物资配给等。在政府倾斜政策的强力干预下, 1947年分配给钢铁部门的煤炭比上年增加62%, 钢铁部门产能的61%流向煤炭部门;1947年初设置“复兴金融公库”, 当年其贷款增加额为534亿日元, 其中30%贷给煤炭工业, 而煤炭工业获得贷款的70%来自复兴金融库;在倾斜生产方式政策下, 日本的煤炭钢铁等重点工业部门得到迅速恢复。

2、产业合理化政策阶段 (五十年代前期) —钢铁产业成长期 (1951-1965年)

(1) 产业合理化政策阶段 (五十年代前期)

随着政府补贴、价格管制等政策手段的取消, 当时重工业产品, 特别是煤炭与钢铁工业产品的高昂价格严重阻碍经济自主和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针对这一问题, 日本采取一系列产业合理化政策。

产业合理化的实质就是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来促进基础工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此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合理化施策纲要》 (1950年8月) 、《关于我国产业合理化的方针政策》 (1951年2月) 《企业合理化促进法》 (1952年3月) 等政策法规。

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实施手段以间接控制为主, 主要有租税特别措施、财政投资贷款、海运利息补贴、外汇配额等。其中利用租税特别措施的有:允许重要机械和合理化机械实行特别折旧;对重要产品实行免税;对重要机械的进口免征关税。从1950—1955年, 减免的税收额达430亿日元;1955年度的减免税额相当于同年法人税收的5.7%。此外, 对现代化设备实行免征固定资产税政策。政府通过进出口银行和日本开发银行, 运用财政投资贷款的方式, 对产业合理化实行资金支持。1952—1955年, 财政投资贷款占同期产业资金供应的28.3%, 其中海运、电力、钢铁、煤炭等基础工业部门占37.2%。政府作为补助金发放的海运利息补贴, 从1953—1957年达103亿日元。为了保证有限的外汇收入能优先用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上, 政府还实行了对外汇使用的管制与配额制度。

产业合理化政策基本取得了成功, 重要基础产业的成本下降效果明显。参见表一

(2) 钢铁产业政策—钢铁产业第一次合理化计划 (1951—1955年)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期间, 明确了钢铁工业将作为出口产业进行培育的战略目标, 其产业发展的重点为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政府扶持措施主要包括:财政对设备合理化提供贷款和投资、通过日本开发银行提供支持设备投资的优惠贷款;修订“租税特别措施”, 实行特定机械的特别折旧制度, 减免固定资产税, 加速设备更新;免除重要设备的进口关税, 鼓励技术、设备引进;对外汇实行优先配给等。

3、产业振兴政策阶段 (五十年代后期) —钢铁产业成长期 (1951-1965年)

(1) 产业振兴政策阶段 (五十年代后期)

50年代后期, 日本经济进入经济振兴阶段, 确立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 产业政策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对象从基础产业逐步转向了新兴和成长型产业, 从原材料工业转向加工工业。二是政策重点从“瓶颈”产业转向了“支柱”产业和“出口先导”产业。三是政策目标从一般地降低成本、改进技术等再生产过程的合理化转向了结构转换和全面的经济振兴。政策手段仍然以间接控制的税制措施和财政投资贷款等为主。

政府政策扶持的产业主要有合成纤维、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在这些扶持政策中, 影响最大的是1956年5月制定的《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 1957年6月制定的《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合成橡胶塑料等也受到重视。在50年代前期的政策重点中, 钢铁工业继续得到了政策的保护和扶持;合理化未获成功的煤炭工业由促进成长的保护对象转变为衰退调整的保护对象。

(2) 钢铁产业政策 (五十年代后期)

钢铁工业的主要政策是第二次钢铁产业合理化计划 (1956—1960年) :这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是设备的大型化、现代化;政府继续采取保护关税、进口外汇配额制度等非关税壁垒、特别折旧制度、特别优惠减税制度、开发银行优惠贷款等政策手段对产业进行扶持;在大规模增长的投资中, 政府直接提供的资金大为减少, 世界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迅速增加。经过这一阶段的政策扶持, 日本钢铁工业的技术和成本水平均跃居世界前列, 国际比较优势已经形成, 钢铁产品出口迅速增长。

(二) 高速增长时期 (1961-1972年) —钢铁产业成长期 (1951-1965年) 、成熟期 (1966-1972年)

1、高速增长时期 (1961—1972年)

六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实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速增长, 跻身于发达经济大国行列, 重要产业的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实现重、化学工业化, 出现了出口额的巨大增长和经常性贸易顺差, 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 同时日本产业政策面临两个重要挑战:一是随着日本对国际竞争参与程度的加深, 西方其他国家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 实行贸易与资本 (指对日投资) 自由化;二是随着企业自我积累与竞争能力的增强, 市场机制抵制政府干预, 民间企业要求自由竞争和摆脱政府控制的要求日益强烈。

这一时期政府总的政策意图是建立政府主导型产业体制, 最初政策设计目标是:调整政府和产业之间的关系, 扩大政府干预的领域, 以更强有力地推进产业结构转换;调整竞争秩序, 发展专业化生产体制;通过产业改组实现生产集中和规模经济体制。

按照这样的政策目标设计, 日本政府提出并实施如下内容的产业政策: (1) 应对贸易及资本自由化, 提出以促进生产集中和产业改组为核心的“新产业体制论” (2) 防止民间设备投资过热和设备生产能力过剩, 为此制定了规定起点规模等设备投资调整政策。 (3) 为发展专业化生产体制和协调大中小企业关系, 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 (4) 为支持石油工业, 促进一次能源向石油转换和推进对煤炭工业的调整, 1962年制定《石油工业法》;1964年制定《电气事业法》;1967年制定《核反应堆与核燃料开发法》及《煤炭工业重建调整临时措施法》 (5) 继续推行产业扶持政策, 仍然贯彻执行50年代制定的《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飞机工业振兴法》等。

2、钢铁产业政策 (1961—1972年)

日本政府实施第三次钢铁产业合理化计划 (1961—1965年) :这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是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由于企业竞争能力增强, 外部威胁相对减弱, 政府逐步放弃外部保护措施, 主要利用新建企业审批权等促进设备大型化、利用行政指导方式干预价格及产量。产业扶持政策重心从鼓励扩大投资转向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此阶段中, 日本成为钢铁出口大国, 基础产业的赶超任务基本完成, 确立钢铁工业在国际比较中的优势。

三次合理化计划完成后, 日本钢铁工业进入集中化与国际市场开拓阶段 (1966—1972年) , 政府主要采取两方面政策措施:一是为了鼓励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将鼓励设备更新和设备投资的特别折旧制度改为出口额折旧制度;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促进企业合并和生产集中。由此, 日本钢铁企业挤入世界最大钢铁企业行列, 成为世界钢铁生产与出口的中心。

(三) 产业调整时期 (1973-1982年) —钢铁产业衰退期 (1973—1999年)

1、产业调整期 (1973-1982年)

产业调整期一般指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经历了环境恶化、贸易摩擦、日元升值、第一次石油危机、通货膨胀一些列重大事件, 经济增长率由高速转为低速, 政府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被迫进行了一些列重大调整, 与这些事件和转折相应, 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以多方面调整为主要内容。

(1) 解决环境问题的调整政策

进入70年代, 高速增长时期被忽略的公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972年公害诉讼案件有1968年2.8万件猛增到8.8万件, 年平均递增26%。在此期间发生了“四大公害审判”, 审判结果全是原告方的受害者胜诉, 以此为契机, 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由从属变为前提。1970年, 内阁设立“公害对策本部”提出14项关于防止污染的法律, 这些法律规定:对大气和水质的污染限制从指定地区扩大到全国, 明确企业环境保护的责任, 加重对环境污染的处罚等。1971年, 政府设立了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环境厅, 制定一些列环境政策, 如分阶段提高有害废弃物排放标准的政策, 限制部分地区污染物质排放总量的政策等以及《公害损害健康赔偿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等。

(2) 针对贸易摩擦的调整政策

由于日本连续多年的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上要求日元升值的压力很大, 甚至美国产业界向法院提出限制进口的起诉, 要求美国政府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为此日本政府1971年6月采取了降低关税、撤除非关税壁垒等“八项日元对策”, 以改善国际收支顺差局面, 并继续维持360:1的日、美元固定汇率。但美国尼克松政府为应对本国严重的经济停滞和国际贸易逆差, 突然公布“新经济政策”, 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 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日本政府措手不及, 同年12月, 日元对美元被迫大幅升值为308:1。

“八项日元对策”和日元升值并未根本改善日本和西方其他国家间的贸易不平衡局面, 1976—1978年, 贸易摩擦再次激化, 摩擦领域从纤维、钢铁、电视机扩大为钢铁、汽车、彩电、半导体等。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对撤除非关税壁垒进行干预, 日本政府被迫采取的相应对策有:进一步减少进口品种限制, 1968年限制品种为164中, 1970年为90种, 1979年进一步降低为27种;通过政府间的协定对日本产品出口采取自我限制, 1972年签订了自主限制纤维对美出口的“日美纤维协定”, 1976年日美签订自主限制彩电出口的“未出市场秩序协定”;实行最低出口限价;促进进口, 如指导电信电话公司从海外进口原材料;发展海外投资和就地生产。

(3) 应对石油危机的调整政策

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作为短期对策, 1973年制定《石油供求合理化法》、《安定国民生活临时措施法》等确保能源供应的紧急措施;作为长期对策, 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制订并实施了产业政策:一是对高耗能的衰退产业进行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向省能性转换;二是不断提高加工工业比重, 延伸加工层次, 通过“高加工度化”经济发展对资源, 特别是能源的依赖;三是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和高技术产业, 力图完成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型结构”向技术密集型的“后工业化型结构”转换, 使技术要素替代资源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柱地位。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 日本的石油消费系数 (石油消费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 由1973年以前的1以上降至1979年的0.25,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能源, 特别是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

2、钢铁产业政策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 日本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化, 高加工度化全面调整, 产业发展重心从原、材料基础工业向加工工业后移。汽车等高加工产业逐步替代高耗能、高污染钢铁工业的重点发展地位。钢铁产量增长停滞,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 为此钢铁工业内部不断调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 降低资源资本;继续进行产业组织调整, 淘汰落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特种钢生产减少普钢产量, 提高钢铁产品自身加工度。这一时期日本继续保持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和钢铁大国的地位, 由政策扶持对象的成长产业变为政策调整对象的衰退产业。

三、日本产业政策分析及启示

(一) 日本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

产业政策扶持调整对象的变化过程同时反应了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日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可以归纳为重 (煤炭、钢铁等能源原材料部门) 、化学工业化 (合成纤维、石油化工等化学工业部门) , 高加工度化, 资源节约化等相继交错并存的发展过程,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转换。

1、重、化学工业化过程与产业政策。日本1945—1972年阶段的产业政策重点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重、化学工业化, 同时产业结构的重、化学工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 也决定了日本产业政策最重要的基本特点。日本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45—1950年间的倾斜生产方式阶段;50年代中、后期产业合理化与产业振兴阶段;6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战后倾斜式生产方式阶段是日本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形成和起步阶段, 重点扶持对象是煤炭、钢铁等能源原材料部门, 50年代中后期产业合理化与振兴阶段, 重工业发展重点沿再生产链向后推移, 政策对象从基础产业逐步转向了新兴和成长型产业, 从原材料工业转向加工工业, 煤炭逐步被放弃, 钢铁、电力、机械得到迅速发展, 特别是合成纤维、化肥等化学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使重型化趋势发展为重、化学工业化。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支持产业是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等重、化学工业, 机械、石油化工、塑料合成成为与钢铁部门并驾齐驱并逐步超过后者的国民经济支柱部门, 并出现高加工度化趋势, 重、化学工业发展到高潮。70年代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 这一时期以解决和应对环境问题、贸易摩擦、石油危机的调整政策为主, 重、化学工业仍然是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 节能以及节省原材料技术的发展是部门间消耗系数迅速下降, 汽车、家电, 电子和新材料工业部门相继发展, 重、化学工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比重变化出现相持。

2、高加工度化过程和产业政策。日本1956至80年代初期的产业政策扶持并促进了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的演变。日本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过程可以分为主要与高开放度化趋势相结合和主要与资源节约化趋势相结合两个阶段。经过五十年代后期的产业振兴阶段, 政策对象从基础产业逐步转向新兴和成长型产业, 从原材料工业转向加工工业, 产业发展的重心明显沿再生产链后移, 为获取更大国际比较利益, 6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出现第一个高加工化高潮;进入70年代, 石油危机的出现和资源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迫使日本努力提高产业的加工深度以减轻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这一过程, 高加工度化有三个发展方向:对资源进行预加工, 提高利用效果;重新组合加工工业, 对资源投入进行优化分配, 尽量用在增值程度大的部门。增加加工层次, 发展深加工, 增加更多附加值。

3、资源节约化过程与产业政策。70年代, 应对石油危机日本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 使日本的石油消费系数由1973年以前的1以上降至1979年的0.25,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能源依赖程度大为降低, 确定了日本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化的发展方向。日本产业结构资源节约化过程, 有三个主要特征:发展节能技术的同时偏重结构转换和高耗能产业向海外转出;与高加工化相结合, 增加加工层次, 使资源消费增长速度不断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与公害治理、环境保护相结合。

4、技术密集和社会服务化趋势与产业政策。从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产业结构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在物质生产领域, 电子工业取代一般机械加工业, 成为制造业核心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二是物质生产领域比重下降, 社会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 出现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和社会服务化趋势。这一过程中, 产业政策作用主要是资助高技术领域中有风险技术的开发, 为劳动力向社会服务业转移提供社会保护。

上述几方面变化过程构成日本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到现代化、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转换的过程, 日本产业政策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始终密切相关, 相互诱导, 产业政策保证并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的快速发展。

(二) 产业生命周期下的钢铁产业政策

日本钢铁产业在恢复期 (1945-1950年) , 成长期 (1951-1965年) , 成熟期 (1966-1972年) 以产业扶持政策为主, 主要有“倾斜生产方式 (1945—1950年) ”、“钢铁产业第一次合理化计划 (1951—1955年) ”、“钢铁产业第二次合理化计划 (1956—1960年) ”、“钢铁产业第三次合理化计划 (1961—1965年) ”、“集中化与国际市场开拓政策 (1966—1973年) ”。

政策扶持重点依次为恢复期 (钢铁产业全面复兴) , 成长期 (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设备的大型化、现代化;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 , 成熟期 (促进企业合并和生产集中, 鼓励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衰退期 (1973—1999) 以发展节能技术, 淘汰落后企业,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加工度的调整政策 (1973—1982年) 为主。下面以粗钢产量分析各时期钢铁产业政策实施效果, 钢铁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粗钢产量如表二:

由表二粗钢产量表可以看出, 在钢铁扶持政策下日本钢铁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战后日本钢铁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粗钢产量由1943年的782万吨下降至1946年56万吨, 经过“倾斜式生产方式”政策的实施, 1950年钢铁产量恢复到483万吨, 成长期“钢铁产业三次合理计划”期间, 钢铁产量1955年达到940万吨, 1960年达到2213万吨, 1965年达到4116万吨, 日本成为钢铁出口大国, 确立了钢铁工业在国际比较中的优势;成熟期日本钢铁产业进入集中化与国际市场开拓阶段, 政府实施鼓励出口、积极促进企业合并和生产集中的政策, 进一步提高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 粗钢产量由1966年4778万吨上升至1972年9690万吨。1973年, 粗钢产量达到峰值1.193亿吨,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达到高峰, 同年由于石油危机爆发, 日本产业结构开始向资源节约型转换, 此后日本钢铁产量一直徘徊在1亿吨左右, 虽然1973年后钢铁产业进入衰退期, 却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1980年粗钢产量约占世界产量15%, 跃居世界第二位, 60年后期开始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出口国, 其辉煌成就的取得, 有效的钢铁产业政策功不可没。

摘要:日本战后40多年的经济发展, 世所瞩目, 钢铁产业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国内外学者对世界各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 日本钢铁产业一直保持着最强的竞争力, 合理的钢铁产业政策是其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 分析日本战后钢铁产业政策, 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钢铁产业,产业政策,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小宫隆太郎等.日本の产业政策[M].东京大学出版会, 1984.

[2]周叔莲等.国外产业政策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8.

[3]金明善.战后日本产业政策[M].航空工业出版社, 1988.

[4]李波溪等.产业政策与各国经济[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

[5]余鵰.日本经济新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

[6][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50-1993第3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7]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A HANDBOOK OF WORLD STEEL STATISTICS[J].Brussels:[s.n.], 1978.

[8]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 1980[J].Brussels:[s.n.], 1980.

[9]曲殿喜.战后日本钢铁工业及其技术改造 (三) [J].鞍山:鞍钢技术, 1985 (11)

上一篇:股份持有下一篇:血清型5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