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常见的认识误区

2024-07-21

中风常见的认识误区(共6篇)

中风常见的认识误区 篇1

中风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老年多发, 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而著称, 我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尤为严重, 我国每年至少有200万新发病的中风患者, 发病率为0.3%~1.0%, 致残率为70%~80%, 其中40%重度致残[1,2]。尽管近年来对中风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 但高致残率带来的社会性问题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顽疾。因此, 如何实现中风的有效预防已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因中风发病前多有中风先兆的出现。本文试图从祖国医学对中风先兆的认识中探讨中风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对中风先兆的认识

中医学早在《内经》时代就有中风先兆的描述, 称其为“微风”“气血未并, 五脏安定, 肌肉蠕动, 命曰微风” (《素问·调经论》) 。认为风邪外犯, 直接伤及人体卫气, 而血气未并, 五脏暂安, 故仅见肌肉蠕动。据此, 宋代方勺首次提出“小中风”一名, 其在《泊宅编》指出:“风淫末疾谓四肢, 凡人中风, 悉归手足故也, 而病势有轻有重, 故病势轻者曰小中”。把风邪外感侵袭四肢病情较轻的称为小中风。清代沈金鳌也进一步指出:“小中者何, 其风之中人, 不至脏腑血脉之甚, 止及手足者是也”。金代刘完素总结前人之发, 首次提出“中风先兆”的命名, 并认为:中风者, 俱有先兆之证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至于中风先兆的症状表现, 历代典籍均有散在的描述。《素问·调经论》最先提出“肌肉蠕动, 命曰微风”。《丹溪心法》中云“眩晕者, 中风之渐也”。刘完素则认为:“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 或手足不用, 或肌肉蠕动者, 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明·张三锡也强调:“中年人但觉大拇指作麻木或不仁, 或手足少力, 或肌肉微掣, 三年内必有暴病”。《证治汇补》曰:“平人手指麻木, 不时眩晕, 乃中风先兆, 须预防之”。历代医家主要从肌肉瘈瘲、头目眩晕和肢体麻木、无力概括了中风先兆的主症。这与现代医学描述的眩晕、视物改变及肢体症状高度一致。可见, 明清之际, 中风病先兆证的症状描述已较完备, 其理论体系已近形成。

中风先兆为中风病的前奏, 从先兆症状的出现到中风病的发生, 是一个慢性的病理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风先兆病因病机复杂多变, 但总的来说均属本虚标实, 本虚指气血阴阳亏虚, 标实为风阳痰瘀上扰。中风先兆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李东垣说“凡人年逾四旬, 气衰者, 多有此疾”。陈士铎《辨证奇闻》指出“两手麻木, 谁知乃气虚不能化夫血乎”,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亦云“人至五六十岁, 气血就衰, 乃有中风之病, 少壮无是也”。从发病年龄上明确了中老年多发, 少壮少见, 究其原因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与上……丈夫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 说明人随年龄增长, 正气将出现衰退性变化, 五脏六腑渐衰, 血肉筋脉渐损, 所谓“增龄致衰、积年致损”是也。人过四十, 气血亏虚, 脾运失健, 聚湿生痰;气不行血, 因虚致瘀, 痰瘀互阻, 郁而化热, 郁热引动风阳而发为先兆诸症。再有, 气血亏虚可致脾胃升降之枢失常, 加之忧思恼怒肝失疏泄从而导致气机升降逆乱, 也可发病。

对中风先兆的治疗, 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明确指出“中风者, 俱有先兆之证, 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 或手足不用, 或肌肉蠕动者, 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 宜先服八风散、愈风汤、天麻丸, 各一料为效”。《景岳全书·卷之十一》曰“非风眩运, 掉摇惑乱者, 总由气虚于上而然。经曰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苦眩。又曰上虚则眩。此明训也。凡微觉此证, 即当以五福饮之类, 培其中气。虚甚者, 即宜用大补元煎, 或十全大补汤之类治之。否则卒倒之渐所由至也。……非风麻木不仁等证, 因其血气不至, 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 血虚则木”。从平息内外之风, 培补脏腑气血两方面标本兼治, 治疗先兆症状, 纠正机体的偏颇, 使其恢复正常。

2 中风病的预防

大量典籍对中风先兆的描述从各个方面提醒人们进行中风预防, 体现了中医明确的“治未病”的预防理念。《千金要方》提出的“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未病”“欲病”和“已病”三级疾病划分, 与现代主张的三级预防概念十分相似。对于危害甚重的中风病的预防措施, 总结归纳为。

首先,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 六合之中, 自然环境之内, 人和自然界是一统一的整体。因而当自然界环境发生变化时, 必然会引起人体发生相应的变化。故《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同时, 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 社会的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以这种古朴的、富含哲理的“天人相应”观机体的发病, 可知其是各种内外病因不断积累的结果。为了避免病因的侵袭, 最基本的是对外应回避虚邪贼风以卫外, 对内须修身养性以安内。天之六气, 乃风寒暑湿燥火, 太过或不及即为六淫。六淫外感与天时气候异常有密切关系, 应当根据不同时令及时加以防范。冬春季节, 气候寒冷, 风邪肆虐, 容易诱发中风先兆。应该“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中医学历来强调情志失调在中风病发病中的地位, 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的, 故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 则可损伤脏腑精气, 使人体的阴阳功能失调, 气血运行失常。七情失调尤其是情志急躁易怒者与中风先兆发病关系密切, 可作为最常见的诱因引发中风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苑于上, 使人薄厥”。再有, 精气亏虚, 卫外不固, 也更易感染外邪。因此, 日常生活中应时时注意调养神志, 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其次, 饮食起居宜节制有常。饮食不节也可作为一种诱因而导致中风病, 但更主要的是反复或长期的饮食不节作为一种主体病因而贻体伤人。饮食不节不仅包括食量异常, 更有食味

1) 为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项目 (No.2007-147)

的偏嗜, 如素喜膏粱厚味, 酒浆辛炙。反复或长期的饮食不节可导致脾虚, 脾虚则湿聚, 湿聚则酿成痰浊。痰浊是中风病的中心环节, 显然此非一时之变, 乃反复历久而为之。《素问·痹论》有“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之训。增龄致衰, 人年逾四旬则气血衰退。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方可积精全神。如“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气血愈损, 烦劳过度, 劫阴阳浮, 阳气升张, 引动风阳, 内风旋动;或劳倦过度, 心脾两虚, 气虚血滞, 脑脉痹阻, 所谓积劳成疾。

再次, 病因的积累可以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如长期偏嗜醇酒厚味, 或久坐少动, 可形成肥胖之体, 痰湿体质;积思忧怒, 气郁为火, 可形成阳盛体质或阴虚体质。体质的改变, 伴随着各种诱因, 而成为中风发病的夙根。

最后, 忌麻痹大意, 重中风先兆的治疗。中风病先兆乃中风病之轻证, 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王清任《医林改错》除详细记载中风先兆症状34种外, 突出描述了一过性先兆症状的危害性, 强调指出“因不痛不痒, 无寒无热, 无碍饮食起居, 人最易疏忽”, 提醒人们应积极治疗先兆症状, 避免病邪由浅入深, 酿生大患。

参考文献

[1]李良寿.加强脑卒中的预防与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2) :83-85.

[2]吴兆苏, 姚崇华, 赵冬, 等.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3) :236-239.

古今对中风先兆的认识 篇2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风虽然发病急骤,发病之前却也经过一个相当长的病理演变过程。据统计,大约70%的中风病人事前都多多少少会感觉到一些前驱症状,这些前驱症状就是即将发生中风的先兆,它常在发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者数天前出现。人们如果能在事前捕捉住这些先兆,一场灾难的中风往往可以制止,至少也可以大大减少它的危害;否则,严重的后果就会很快来临。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医学中对于中风的先兆都有许多描述,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

古人的描述

早在元代朱丹溪已经指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同时期的罗天益说:“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而描述得更为详尽的,当椎清代的王清任。他以“记未病前之形状”为题,记录了中风的34种先兆徵象,可大致归纳为:1中年人觉大拇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者。2有时无特别缘由而头晕或发沉者。3平素聪慧而忽无记性,言语过少、有头无尾、语无伦次者。4肌肉无故麻木、跳动或抽搐,行走犹如脚踏棉絮者。5有时眼睛发直或眼皮跳动、视物不全者。6有时上嘴唇突然跳动或上下嘴唇相凑发紧、日流涎沫者。7耳内无故有一阵风响或蝉鸣者。8感到胸口堵塞或有气接不上感觉者。

从上述描绘中可以知道,古人对中风先兆的描述已经十分具体而深刻了。

五个方面和十二种常见微象

现代西医对中风预兆的描述,一般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这是最常见的。是由于脑供血不足而使掌管运动功能的神经发生了障碍。常见的表现如突然嘴歪,流日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四肢一侧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交,有的则出现肢体抽痉跳动。

二、头痛头晕:头痛的形式与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较重;由平时的间断性变成持续性。若头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常表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先兆。头痛头晕又常和血压的波动有关。

三、感觉功能障碍: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受器及感觉神经纤维。可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及肢体麻木;有的表现为视物不清甚至突然发生一时性的失明;也有的表现为耳鸣、听力改变或有房屋旋转感。

四、意识障碍:例如老是熟睡或整天昏昏沉沉的睡;性格一反常态,变得孤僻、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多语急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也与脑供血不足有关。

五、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乏力、出虚汗,低热、胸闷或心悸,也有人会出现打呃和恶心呕吐。

此外,少数人还有眼部和鼻部出血现象。

根据某医院对454例中风病人的调查,最常见的中风预兆徵象有十二种,依次为:①头晕;②肢麻(包括面麻,舌麻);③吐字不清;④活动不灵或肢无力;⑤头痛;⑥突然跌交;⑦短暂意识丧失;⑧全身乏力;⑨恶心呕吐;⑩嗜睡,(11)不自主抽痉;(12)视物不清。

一般讲,缺血性中风的预兆以运动障碍为多见,而出血性中风的预兆以头痛头晕为多见。

要及时采取措施

对中风病中西医结合认识的探讨 篇3

1 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传统医学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疗法。自西医传入中国, 中国的医疗水平更是突飞猛进。然而,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 在疗效方面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临床上中医与西医的结合能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生存质量, 减少病死率。

2 中西医结合的探讨

2.1 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结合

对于疾病, 任应秋老先生认为:西医所称的病, 大多数是取决于病原体, 或者就某种特殊病变的病灶而命名[1], 或者就生理上的某种特殊变化而命名。西医病名必取决于物理诊断和实验诊断, 是比较具体的。中医的病, 或以病因的性质而命名, 或以突出的症状而命名, 或以病机的所在而命名。虽然比较抽象, 但它却往往能从整体观出发, 局限性比较少。

以中风病为例, 笔者在此选用的这一病名, 就是中医的病名。何以叫中风?只因此病的临床表现常常是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也可以不昏倒) , 多数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一发病就很急骤, 变化迅速, 与“风”的善行数变的特征很相似, 故而得名。而中风病主要指的是现代医学中 (西医学) 的急性脑血管病, 也称为脑卒中。这两个病名由于中西方差异, 中西医对疾病认识角度的不同而得名。这二者的结合点便是疾病本身的症状特点及临床表现, 如这种病, 最常见到的就是运动障碍, 中医称之为半身不遂, 西医称之为偏瘫, 本质上是一致的。之所以要结合, 就是为了让某种疾病的名称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流通”。有时虽然中西医的病名相同却不是指一种病, 如伤寒, 所以中西医的病名不能盲目地追求统一, 只要能相互参照, 以便于中西方交流。

2.2 中医认识病与西医认识病之结合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2]:病因主要有积损正衰, 劳倦内伤, 饮食不节, 情志所伤, 正虚邪中;病位在脑, 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 上犯于脑。

西医对于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病因方面主要为血管壁改变、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其他。发病机制按照不同的急性脑血管病再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医、西医对疾病认识的理论系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医从整体上以脏腑理论、六邪致病、八纲辨证为指导;西医从局部上以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为基础, 在理论上并无非常有意义的结合点。中医与西医认识病的结合应该更侧重于患者之所患病, 注重整体, 注重临床, 把患者体内、外环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在这里患者就是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3]。中风病要经历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四个阶段[3]。

2.3 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之结合

中医善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 从患者体内、外环境着眼, 采用中药、针灸、拔罐等治疗方法, 从整体上进行治疗与调节。西医则善用现代化医疗设备, 手术等采取对症治疗, 解除危机情况, 控制病情发展。根据中西医特点, 将中、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融合, 使两者相互补充, 达到中、西医疗法更好的疗效。

2.3.1 中风病急性期

这一阶段患者的病情最不稳定, 容易恶化, 绝大多数的中风昏迷患者发生在急性期这一周, 所以, 急性期是治疗抢救的关键阶段。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是:首先, 无论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都应该注重整体, 应该认识到中风病虽然病位在脑, 却是一个全身性疾病, 不能只关注脑组织, 要注重整体, 包括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心脏、便秘等情况。同时, 中风病急性期不论有无意识障碍, 在保证足够液体量的前提下及时使用甘露醇或速尿都是必要的。另外, 还要注意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降低脑代谢。按照这样的思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观察和治疗, 争取达到减少坏死病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的坏死面积的目的, 从而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2.3.2 常见症状中便秘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为:首先是病因治疗, 根据不同的表现找出便秘的原因, 釜底抽薪。其次是注意心理疏导、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排便训练、鼓励患者多运动。接下来才是对患者采取某些治疗手段, 如按摩排便、针灸治疗、中药辨证治疗、西药塞剂、栓剂治疗等。中医历来提倡未病先防的治疗思路, 便秘应提前预防, 提倡多活动、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等, 并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从根本上解决便秘。

中西医临床的结合至少要从病名、认识和治疗三个方面入手。病名方面, 由于中西医历来发展不同, 病名应为相互参照之用, 只求规范, 不苛求统一;认识疾病方面, 要将对疾病认识的侧重点放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基础上, 以患者为结合体, 将两者融会贯通;治疗方面, 注重整体观念, 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以指导临床治疗, 选择合理的中、西医疗法, 以相互补充, 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08.

[2]中医师资格考试专家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442-443.

[3]刘泰.试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风“未病先治”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7 (3) :345-346.

防中风莫陷误区(下) 篇4

误区5:只管服药不检查

常有些患者使用抗凝药,却不注意监测。因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偏瘫的患者多见于心房纤颤,这类患者要终生使用抗凝药,同时进行用药监测。尤其对于彩超检查发现心房内有血栓的患者,在使用抗凝药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否则,用药多了,会引起出血,用药量不足,又会引起血栓。许多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问题,都是由于这个问题没处理好。

误区6:瘦人不会发生中风

有些人以为瘦人不会中风,于是拼命减肥。其实,有研究者对3975名患有高血压的60岁以上老人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瘦人也会中风,只不过比胖人略少一些。所以,不管胖瘦,都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误区7:少服几次药没关系

一些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常忘记或重复服药。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将自己常服的降压药、降糖药、强心药等分开包装,上面注明服用日期及早中晚具体时间。或者把每日用药种类按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醒目处随时提醒自己。工作繁忙的朋友应备3套药,办公室、家里、手提包内各1套,随时提醒自己服药。

误区8:中老年人才易发生中风

虽然90%的中风都是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毕竟还有10%的中风患者不是中老年人。事实上,许多年轻人自以为年轻,往往忽略身体保健,加上社交活动多,生活压力大,致使近年来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

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限烟酒,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3/4的脑血管病是能被控制的。

编辑/于嘉男 yujianan@jtyy.com

关爱心脑血管系列讲座(四)

激光有助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

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典型的临床症状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编者注:现在,这种典型症状已不多见,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医学上叫“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还会引起肾脏、眼底和神经系统的病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机体代谢异常,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等病变,也与糖尿病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刻不容缓。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由上可知,人们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胰岛素的缺乏和利用不佳(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发现,当650nm激光束垂直照射桡动脉时,弱激光能量透过皮肤、肌肉和血管壁,被血液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弱激光激活与糖代谢有关的酶系统,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与胰岛素结合,为组织细胞所利用,帮助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特别适合于2型糖尿病。

浅谈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篇5

在《内经》之前没有对中风病的专门论述, 但散见于其它一些文献中对其有关症状的描述己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所谓“疾言”, 它可能包括了中风引起的语言障碍。公元前2世纪, 《史记·仓公列传》中也有中风医案, 王符氏《潜夫论》有“贾谊病于偏枯璧痒之疾”的记载。祖国医学有关中风病的专门记载始见于《内经》, 根据其症状对卒中、昏迷有大仆、仆击、大厥、薄厥、煎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痒风、暗痒等不同名称。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创“中风”的病名, 他主要是指因表虚风邪入中的外感病证, 与现代意义上的脑血管病是不同的, 因当时对脑血管病的病因认识是正虚而风邪入中, 其证候特点也具有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性。故后世医家均沿用了他创立的“中风”病名。使我们对脑血管中风病名的认识日趋完善, 也反映了古代医家们对中风病名认识的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2 中风的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虽不尽不同, 但他们在本虚这点的认识上是一贯的, 仅在标邪的认识上有异。《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营卫, 营卫稍衰, 则真气去, 邪气独留, 发为偏枯”。认为其病机为“络脉空虚, 虚邪客于身半”所致。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中强调正气先虚是中风的根本原因, 而风邪外中为中风的致病因素。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贼风偏枯候:贼风偏枯, 是体虚受风, 风客于半身也。人有劳伤血气, 半身偏虚者, 风乘虚入客, 为偏风也。其邪入深, 真气去, 邪气生, 则为偏枯。此由血气衰损, 为风所客, 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肉, 故令偏枯也”, 也认为是内虚邪中所致, 故自《内经》至唐宋以前都主要以“外风”为标邪立论。

唐宋以后, 特别是金元时代, 突出以“内生病邪”致病立论, 刘河间力主于“火”, 认为中风为“心火暴甚, 热气佛郁, 心神昏冒致筋骨不用”。李东垣认为“卒倒昏馈, 皆属气虚, 过于劳役, 耗损真元, 脾胃虚衰, 痰生气奎宜六君子汤;虚而下陷者, 补中益气汤;因于房劳者, 六味地黄丸”。朱丹溪认为“中风之证多由湿土生痰, 痰生热, 热生风, 清燥汤主之”。王履在《医经溯洞集》中从病因学角度将其归类并提出了“真中”和“类中”, 张介宾《景岳全书》提出“非风”之说, 云:“非风一证, 即时人所谓中风也。此证多见卒倒, 卒倒多由昏馈, 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凡非风卒倒等证, 无非气脱而然……凡非风之多痰者, 悉由中虚而然。夫痰即水也, 其本在肾, 其标在脾”。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肝阳偏亢, 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同时在治疗上以滋阴熄风、补阴潜阳为主。王清任又专以气虚血癖立说, 认为“元气不足”是中风发生的根本原因, 立补阳还五汤方治疗气虚血疲之偏瘫。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认为引起类中风的病机关键是癖血, 乃是癖血内阻于脑所致。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 直冲犯脑所致。

综观本病之发生, 其病位在脑, 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 病性为本虚标实, 上盛下虚。病机虽较复杂, 概而论之有虚 (阴虚, 阳虚) 、火 (肝火, 心火) 、风 (肝风, 外风) 、痰 (风痰, 湿痰) 、气 (气逆) 、血 (血癖) 六端, 其中又以肝肾阴虚为根本。其具体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络脉空虚, 风邪入中:正气不足, 脉络空虚, 卫外不固, 风邪得以入中经络, 痹阻气血肌肉经脉失于濡养, 闭阻经络, 而致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如《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说:“偏枯者, 由血气偏虚, 则滕理开, 受于风湿, 风湿客于身半, 在分膜之间, 使血气凝涩, 不能润养……则成偏枯”。此即古人所说的“真中”。

(2) 积损正衰, 气血不运:“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起居衰矣”。年老体弱, 或久病气血亏虚, 元气耗伤, 脑脉失养, 气虚则运血无力, 血流不畅, 而致脑脉淤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 内风动越, 挟痰浊, 癖血上扰清窍, 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馈, 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3) 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过食肥甘醇酒, 致使脾胃受伤,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郁久化热, 痰热互结, 奎滞经脉, 上奎清窍;或素体肝旺, 气机郁结, 克伐脾土, 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 灼津成痰, 痰郁互结, 携风阳之邪, 窜扰经脉, 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 痰生热, 热生风也”以及《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云:“风木过动, 中土受找, 不能御其所胜……饮食变痰, ……痰火阻窍神识不清”。

(4) 五志所伤, 情志过极:七情失调, 肝失条达, 气机郁滞, 血行不畅, 癖结脑脉;或五志过极, 心火暴盛, 或素体阴虚, 水不涵木, 复因情志, 肝阳暴动, 引动心火, 风火相煽, 气血上逆, 心神昏冒, 遂至卒倒无知, 正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说:“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 由五志过极, 皆为热甚故也。”《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 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

参考文献

[1]朱铺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出血性中风病机再认识 篇6

1瘀血阻滞、脉道不利为病理基础

出血性中风多突然起病, 但此前很长时间内, 机体受到多种内外因素影响, 已逐渐形成了“瘀血阻滞、脉道不利”的病理基础。即《医学纲目· 中风》所云“中风皆因脉道不利, 血气闭塞也”。

1.1瘀血阻滞出血性中风常见于中老年人, 多因年老体虚, 脏腑功能衰退, 气血失和, 血行不畅, 运行迟滞, 产生瘀血。或素体虚弱, 精血亏虚, 气血生化不足, 气虚无力行血, 血虚脉道枯涩而致血瘀。或劳逸失度, 过劳气衰, 过逸气滞, 气衰气滞皆致津血不行, 留而为瘀。另外, 老年多病, 迁延不愈, 久病亦可致瘀。

1.2脉道不利出血性中风患者多饮食无制, 嗜食肥甘咸寒, 致使脾胃受损。中焦运化失司, 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利用不足, 而致浊邪内生, 氤氲弥漫于脉道之中。浊邪蕴积日久, 侵及脉管, 沉积壁上, 脉道内膜增厚, 斑块形成, 管腔缩窄;同时, 浊邪对脉壁产生侵蚀、灼伤等病理作用, 损伤脉壁结构[1]。复因血行不畅, 局部供血不足, 脉道失养, 最终导致其失于柔润, 结构硬化而菲薄易损, 脉道不利业已形成。

1.3胶着进展脉道不利, 浊邪蕴积, 可使血液过于稠厚而运行迟缓, 加重血瘀状态。血行不畅, 精微代谢异常, 必积聚为浊邪, 加重损伤脉道。二者胶着缠结, 恶性进展, 最终形成血脉瘀滞不利, 并作为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 贯穿于该病全程。当遇天气骤变、情志过极、劳力过度等诱因时, 内外合邪, 造成气血逆乱, 上冲犯脑, 络破血溢而发为出血性中风。

2风火痰毒、诸邪伤脑为急性期病机

“脑脉破裂, 血溢脑脉之外”为出血性中风肇端。除瘀血外, 风火痰毒等邪气相继形成, 诸邪胶结, 损伤脑髓, 推动病情进展。

2.1瘀停脉外, 神机失用脑为髓之海, 内藏脑髓, 为元神之府, 主司思维意识、调控脏腑功能。脑络破损, 血溢脉外, “离经之血, 虽清血、鲜血, 亦是瘀血”。瘀血压迫周围脑髓, 闭塞清窍, 神机失用则可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神明失主, 不能调控脏腑肢体, 则可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偏身瘫软。同时, 瘀停脉外, 压迫脑络, 阻碍气血运行, 致使周边脑髓得不到气血渗灌滋养, 亦不利于其发挥应有功能[2]。此时脑络不通, 瘀停脉外, 压迫脑髓, 神机失用, 轻者表现为无意识障碍的中经络证候, 重者则致中脏腑而呈神昏窍闭甚至一厥不复之证。

2.2内风旋动, 风火相煽 《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言“凡人年逾四旬, 多有此疾”。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 肝肾阴精下虚, 水不涵木, 则肝阳易亢, 化风上扰清窍。并且血脉瘀滞日久, 加之新生瘀血停压脑脉之外, 均可使筋脉失于濡养而见手足颤动、屈伸不利, 呈血瘀生风之象[3]。再者脑出血有病情暴急, 变化迅速特点, 此过程亦归结为“内风旋动”。肝肾阴虚, 阳亢化火生风, 或五志过极, 气郁化火动风, 或血脉不畅, 血瘀生风化热, 常致风火相煽为患。临床见患者平素多头晕头痛, 耳鸣目眩, 发病后常见身热面赤, 口臭气粗, 脉弦数等症。

2.3血行不畅, 痰水形成在生理情况下, 血与津液共同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并且相互渗注化生。正如《灵枢·痈疽篇》言“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在病理状态下, 血瘀亦可致痰水形成。一则出血性中风络破血溢, 瘀停脉外, 脉道不通, 致使血脉内外津液不能渗出或还于脉中, 循环受阻, 津聚为水, 水聚成痰。其次, 离经之血停于脑窍, 久而不去可转化为痰水, 即唐容川《血证论》所言“血积既久, 亦能化为痰水”。再次, 瘀停脉外, 神明失主, 脏腑功能失调, 三焦气化不利, 气机升降失常, 精津运行障碍, 津血不得正常输布, 亦致痰水内生。 此时痰瘀互结、水瘀互阻, 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 阻碍脑髓气血渗灌, 使病情逐渐加重。

2.4诸邪化毒, 损伤脑髓出血性中风血溢脉外, 神机失用, 脏腑失衡, 气血不畅, 内风、火热及痰水相继形成, 诸邪交织, 阻于脑络, 生理病理产物不得及时排出, 蕴积体内, 最终化生毒邪[4]。 它秉承火热之性, 兼寓痰瘀之形, 酷烈顽固, 暴戾流窜。其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毒邪上犯脑络脑髓, 而致窍闭神昏;中伤脾胃, 而致腑实不通;下侵肾与膀胱, 而致二便失禁。 外可壅卫气, 闭腠理, 而致高热无汗;内可伤及五脏, 耗气伤津, 甚则毒损元气, 元气败脱, 神明散乱, 阴阳离绝而亡[5]。毒邪败坏脏腑形体, 耗气伤津, 正气渐亏, 更不能驱毒外出, 致使病情凶险, 病程较长, 迁延难愈。出血性中风自络破血溢开始, 风火、痰水、热毒诸邪峰起, 形成上述四个病理过程。但诸邪同时相互交织, 互为因果, 临床可见风痰阻络、痰热互结、瘀热搏结、痰瘀闭阻、热毒瘀阻等证。同时风火痰毒, 均损坏脑髓, 造成精亏髓减。 这些病理因素, 逐层递进转化, 共同构成了急性期的病机。

3精亏髓减、正虚邪藏为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病机

急性期阶段多因药物干预, 使正胜邪却, 病情渐趋平稳而至恢复期, 此后患者多遗留偏瘫、言蹇、认知障碍等多种后遗症, 病机主要表现在精亏髓减与正虚邪藏两个方面。

3.1精亏髓减出血性中风患者素体多肝肾阴精亏虚, 以致风火上扰、气机逆乱而发病。肾主骨生髓, 脑为髓海, 肝肾精血亏虚则脑髓不足。急性期风火痰瘀热毒诸邪交织, 一可直接压迫损伤周边脑髓, 造成局部精髓耗减, 二可影响脑脉气血渗注, 受损之脑髓得不到气血精微滋养, 日益虚耗;并且脑髓是由肾中先天之精化生, 后天之精充养, 中风病后, 先天之精损伤不复, 后天水谷精微不得充养于受损之脑髓, 多因相合, 造成精亏髓减, 脑窍空虚, 神机不施, 临床而见脑转耳鸣, 头晕目暗, 健忘痴呆等。

3.2正虚邪藏中风病后, 虽积极治疗, 但血脉瘀滞不利之病理基础不能速祛;风火痰瘀热毒之邪虽却, 但暂未完全消除;急性期正邪相争, 正气虚损, 精髓耗减, 亦难快速恢复。病至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症状虽渐趋平稳甚或好转, 但病机实则是正虚邪藏。更由于禀赋和老龄作为固有病因伴随终生, 业已形成的硬化菲薄之脑络短时间内难以修复, 当再遇气候骤变、大怒劳烦、用力不当等诱因时, 则可导致复中风发生[6]。

4结语

出血性中风在发病前和病后进展过程中, 各时期存不同病机。其中瘀血阻滞、脉道不利作为病理基础贯穿疾病始终, 诱因促发脑脉破裂, 血溢脉外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 风火相煽、痰水形成、毒伤脑髓逐次递进, 相互缠结, 推动病情渐达高峰。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以精亏髓减, 正虚邪藏为主要病机, 若不及时调摄医治, 除遗留后遗症外, 更有呆傻、复中风之风险。

摘要:出血性中风在发病前既已形成瘀血阻滞、脉道不利的病理基础, 并贯穿疾病全程。自脑脉破裂、血溢脉外后, 出现瘀停脉外、神机失用, 内风旋动、风火相煽, 血行不畅、痰水形成, 诸邪化毒、损伤脑髓等一系列急性期病机变化。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以精亏髓减、正虚邪藏为病机, 不及时医治则有痴呆及复中风风险。

关键词:出血性中风,病机,血脉瘀滞,再认识

参考文献

[1]郭蕾, 王永炎, 张俊龙, 等.浊邪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病机学意义[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7 (2) :163-165.

[2]张根明, 周莉, 马斌, 等.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证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 19 (2) :158-159.

[3]吴俊玲.“瘀血生风”理论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9 (4) :294-297.

[4]张锦, 张允岭, 郭蓉娟, 等.从“毒损脑络”到“毒损络脉”的理论探讨[J].北京中医药, 2013, 32 (7) :483-486.

[5]王嘉麟, 王玉来, 郭蓉娟, 等.浅谈中风病急性期热毒的辨识[J].中医杂志, 2011, 52 (9) :740-743.

上一篇:计算网络下一篇:语文课堂的教学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