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风

2024-08-13

治疗中风(精选12篇)

治疗中风 篇1

1临床资料

98例均系2006-01~09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其中:脑梗死83例 (男性58例, 女性25例) , 脑出血15例 (男性10例, 女性5例) 。年龄最大90岁, 最小30岁。上述病人中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病人, 亦包括脑出血术后 (开颅、锥颅) 病人。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梗死及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

2治疗方法

2.1 中风膏

自制中风膏每日2块贴敷。

2.2 康复训练

入院时即开始康复训练。大面积脑梗塞若72小时后病情无加重, 生命体征平稳;脑出血24~48小时后无出血倾向, 且生命体征平稳, 1周后康复介入。先予小活动给痉挛体位3周后, 病情无变化, 进行动能活动。根据患者卒中后出现的功能障碍的部位、性质及程度等情况, 采取不同的康复措施: (1) 理疗:包括电疗、冷热疗、针灸、氧疗等; (2) 运动疗法:包括医疗体操、按摩、推拿、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肌肉牵引治疗等; (3) 作业治疗: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4) 心理治疗:取心理疏导治疗, 必要时给抗抑郁药。 (5) 言语治疗:训练舌肌及发音。

3治疗结果

依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判定疗效, 肢体功能进步>20分或治疗后评分为0分为治愈:10~20分为显效 ;1~10分为有效 ;0分为无效。结果:痊愈10例, 显效56例, 有效25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92.86%。

4讨论

中风膏药物处方是夏永潮主任医师所创建的《中医佛手治疗》中的1个方剂, 是在古方“佛手散 (当归、川芎) ”的基础上, 重用甘肃特产药材岷当归化裁而成, 可起到活血祛瘀之功。药理实验也证实了中风膏具有明显地降低全血黏度和改善微循环作用, 这对中风的恢复有很重要的意义。康复训练加强了对外围感觉的刺激和中枢反射的调控, 可改善功能, 提高生活能力。故收效显著。

治疗中风 篇2

(一)急性期: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①安静卧床。②镇静、止痉和止痛药。③头部降温。

(2)调整血压。

(3)降低颅内压。

(4)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5)防治并发症。

2. 手术治疗。

(二)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

1.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

2.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

张琪教授治疗中风经验 篇3

张老研究发现,中风虽有阳闭、阴闭之分,但以阳闭较为多见。

针对病因,清热通肠

阳闭大多因为体内实热郁结,气血上逆,表现为大便闭结不通,每次大便相隔7~8日,常出现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等症状。

治疗以疏通肠道、化痰清热为主。张老善用大黄,清热泻火解毒,同时配以化痰之品,若大便得行,肠道得通,则患者即可转危为安。大黄用量可根据病情,一般15~25克为宜,肠道堵塞严重时,可加芒硝软坚散结,以增强泻下之功。

针对病症,止血化淤

阳闭者,往往表现为脑出血,其病机多因炎热迫血妄行,导致血溢脉外而引起。

治疗大黄除清热作用之外,还具有止血化淤的作用,因邪热而导致出血者,邪热除则血自止。另外,因为脑出血的特点与其他部位出血不同,出血后离经之血难以排出体外,淤阻于局部,即为淤血,此时单用止血之药,往往徒劳无功,而大黄既能通腑泻热,又能化淤止血,故收效显著。

治疗中风 篇4

1临床资料

17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在发病36小时内入院,并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都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并除外既往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卒中。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5例,其中男71例,女34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59.3岁;第一次中风81例,复中24例。对照组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60.1岁;第一次中风53例,复中17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它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补充电解质等对症处理,每日用川芎嗪注射剂[北京永康制药厂生产,药准字(1996)第(157008)号]160mg静脉滴注1次,加用中风康复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每粒重约0.5g),温开水送服。该药由我院制剂室提供,制剂许可证号:鄂Z200311709号。药物组成:地龙、水蛭、蜈蚣、僵蚕、冰片等。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及维持电解质平衡,每日用川芎嗪注射剂160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项目:(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2)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Barthel(BI)指数积分分段比较:采用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ADLBarthel指数积分法[2]。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

3.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3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与本组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P<0.01

3.4两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见表3。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P<0.01

4讨论

缺血性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应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故治宜祛风化痰,逐瘀通络,醒脑开窍。中风康复胶囊中地龙、水蛭活血通络,破血逐瘀为主药,蜈蚣祛风通络为辅,以僵蚕祛风化痰为佐。四药皆属虫类,搜风通络之力极强,且地龙还兼有化痰之效。另据《本草便读》记载:“冰片辛温香烈,宣窍散气,凡一切风痰诸中内闭等证,可以开窍搜邪”。故加冰片少许为使,借其芳香走窜之性,醒脑开窍之功,载药上行,直达病所。意即增强诸药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靶器官。现代中药药理证实,方中诸药合用有抗凝及溶解血栓效果,可直接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灌注,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清除自由基,缓解脑梗死后脑血管的痉挛状态,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及时恢复。本文观察表明,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风康复胶囊具有抗凝血,降低血黏度,改善脑循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促进病灶周围半暗带炎症消除,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和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风康复胶囊具有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价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21(2):60.

高血压中风的治疗方法 篇5

高血压病人最忌忽热忽冷。除了半夜起床解手,寒冷天从空调房间出外突然受寒也容易出事。冬天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最好不要在寒冷中受冻,不宜开助动车等吹寒风,这样都容易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引发脑溢血、脑梗塞和急性心梗。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冬天最须防范脑梗塞和脑溢血。当身体出现手肩发麻、头晕或反复发作的眩晕、走路不稳时,须赶快去医院就诊。一旦发生突然失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昏迷,家人须尽快送医院抢救。脑溢血超过40%就有生命危险。脑梗塞在发生3—6小时内抢救,比6小时后抢救的致残率减少40%以上。

中风的按摩治疗法 篇6

按摩治疗中风具有双向调节(溶栓和止血)的作用,可解除脑血管痉挛和降低颅内压。过去,许多人在为中风患者按摩时只将重点放在手脚上,故收效甚微。下面就给您开具一张简便有效的中风按摩治疗的处方:

◇按摩步骤:先按摩患者的肩颈部和头面部,再按摩腰背部,最后按摩上下肢和胸腹部。

◇按摩力度:先轻后重,循序渐进。

◇按摩次数:每天可按摩1次,每次按1小时。

◇按摩方法:在患者发病的一个星期内可让其取半卧位(保持头高脚低位)进行按摩,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让患者取仰卧、侧卧和坐位。具体的按摩方法如下:

1.头颈部按摩:①可用手指拿捏患者肩颈部的斜方肌和相关的督脉、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等穴;②用手指按摩患者肩颈部的肌肉和天柱、哑门、风池、肩井、廉泉等穴;③用手指揉按患者头面部的肌肉和百会、囟会、印堂、太阳、人中等穴。

2.背腰部按摩:可用手指或掌根部揉按患者背腰部的竖脊肌、腰方肌、脊柱和相关的督脉、膀胱经等穴。

3.上肢按摩:可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侧上肢的肌肉和天府、曲泽、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等穴。

4.下肢按摩:可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侧下肢的肌肉和血海、足三里、委中、涌泉等穴。

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 篇7

探讨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中风病康复治疗,使中风致残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达到功能康复,重返社会的目标中风是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謇不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1]。中风之病主要可分为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中医康复疗法是中风病康复医疗的主要有效方法。现对临床80例中风患者行中医康复治疗,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神经科中风80例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其中男69例,女11例,年龄48~78岁。全部经头颅CT或MRI确诊。单纯偏瘫42例,单纯失语13例,偏瘫伴失语25例。

2 康复治疗

2.1 按摩治疗

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及神经营养状况,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其功能恢复,按摩方法一般采用滚法、按法、揉法、捏法。按摩时要注意选准穴位,选用适当手法。一般操作顺序,为先胸腹部,继背腰部,再四肢部,后头颈部,按照各部位的次序操作。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疾病的不同,配合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待肌肉适应按摩刺激时,再逐步加重手法,可有效地活跃肢体血液循环,牵伸短缩的肌腱韧带,放松痉挛的肌肉,恢复关节活动度。按摩部位一般以患侧肢体为主,患侧肢体按摩治疗:按压穴位:上肢取内外关、曲池、肩骨禺;下肢按腿部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手掌从臂下至踝上,推、拿、按、摩各三遍。运膝膑、顺腘窝,点按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弹拨股内大肌、小腿大肌,掐跟腱等。继而从上到下捶拍六遍,再按三遍、拿三遍、推三遍、滚三遍。然后取仰卧位,推拿按摩各三遍,点足三里、三阴交等,轻推三遍结束。摩足部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从足跟揉摩至足心部,直到足趾尖部,反复六遍。继而用大指切菜式掐按足掌部,连续六遍。再取仰卧位。从解溪部揉拿至足趾关节处,如此反复六遍,再捻揉足趾各六遍,继而点按涌泉、太溪、昆仑、太冲等穴。掐足腱、捶足跟、握足尖、摇足踝,然后轻推缓摩三遍结束。滚法:从肢体上下端以次按摩,压力要均匀,协调有节奏,每次10~15 min。揉按法:采用掌根从肢体远端向近端按揉,每次10~15 min,腕部动作要轻揉缓和的摆动。顺着双侧背部太阳经上下按摩:主要采用一指掸推法直至皮肤发红为度。加强功能训练:无论患者意识恢复与否,必须保持正确的功能卧床位,及时训练患者的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

2.2 运动康复

主要是通过肢体运动,促使人体气血的流通,以达到新陈代谢、祛病延年的目的。体育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对于中风病的康复医疗是非常有益的。中风病瘫痪的卧床姿势,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各部关节处于功能位置。一般有仰卧、侧卧、俯卧三种姿势。这些体位应不断地翻身调换,采用一种体位的时间,决不可过长,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应翻身调换。中风病瘫痪期间,要特别注意肢体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伸屈瘫痪肌肉,防止萎缩、痉挛、畸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肢体运动可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大类。被动运动,可采用被动运动方法。主要是通达经络,疏利关节,改善气血循环,增加肢体营养。被动运动完全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活动瘫痪的肢体。但开始要平缓柔和的活动,切忌过快过度的牵拉,以免造成肌肉损伤。主动运动,在肢体瘫痪不能运动的情况下,主要是健肢的主动活动,这不仅能带动瘫痪的生理功能,而且还能改善人体全身的机能活动。经常进行抬头、挺胸、举臂、翘腿、深呼吸的主动运动,尤其瘫痪侧的肩、肘、腕、指、髋、膝、踝、趾关节的伸屈旋转运动,但决不要过于劳累。风患者在肢体运动的过程中,往往发生肢体痉挛,主要表现为筋脉拘急,肌肉抽搐,手足挛缩,关节瘈疭等证候。中风病肢体瘫痪长期卧床,练习坐起是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分为坐前准备、坐起动作、坐位平衡等三方面进行功能训练。中风患者站立行走必须保持生理功能的正确位置,护理人员扶助患者要顺其关节活动范围,多做负重锻炼,逐渐增加时间和重量。

3 讨论

中风患者最佳康复时机现代康复医学一致认为: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基础上,中风偏瘫康复介入越早越好,脑梗死患者发病当日即可进行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4h即可进行。推拿疗法适用于中风恢复期的半身不遂。中风病的锻炼运动应尽早开始,其主要目的是预防肢体关节挛缩变形,预防感染和褥疮发生。因此,在发病后卧床期间,应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加强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缺血性中风一周以后,出血性中风应根据具体情况,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活动。

参考文献

[1]周示枋.实用康复医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 498.

治疗中风 篇8

1 中风的辨证分型和治疗

1.1 中经络型

1.1.1 虚证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 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 甚者半身不遂, 或见寒热、身体拘急, 舌苔白腻, 脉浮滑。

治法:祛风通络, 养血合营。

方剂:大秦艽汤加减, 水煎内服, 1剂/2d, 3次/d, 200mL/次, 连服10~15剂。

1.1.2 实证

主症:头痛晕眩, 耳鸣目糊, 突然发生口眼歪斜, 舌强拘挛或手足重滞, 半身不遂, 舌质红, 苔厚腻, 脉滑而数。

治法:平肝潜阳, 化痰通络。

方剂:天麻钩藤汤为主加减, 水煎内服, 1剂/2d, 3次/d, 200mL次, 连服7~10剂。

1.2 中脏腑型

1.2.1 闭证

主症: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两手紧握, 牙齿紧闭, 面红气粗,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而数。治法:平肝潜阳, 熄风豁痰、开窍。

方药:阳闭者先用至宝丹辛凉开窍, 再用羚羊角汤为主加减内服, 水煎内服, 1剂/d, 3次/d, 200mL/次, 连服3~5剂, 后观其病情, 随症施用。阴闭者先用苏合香丸辛温开窍后, 再用涤痰汤加减, 水煎内服, 1剂/d, 3次/d, 200mL/次, 连服3~5剂后观其病情转归变化, 随证施治。

1.2.2 脱症

临床往往先采用现代医学方法救治后, 再配合中医药方法辨证治疗。

主症: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目合口开, 鼻鼾息微, 手撒尿遗, 舌萎缩, 脉细弱。多为脱阳, 脱阳者还兼见口干、肢暖, 面红目赤, 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

治法:脱阳者以回阳救逆为主, 脱阴者重在壮水制火。临床常二者兼顾。

方药:脱阳者用回阳救逆汤, 水煎内服, 150~200mL/次, 视其病情转归而酌定。脱阴者用地黄饮子为主加减, 水煎内服, 180~200mL/次, 视病情变化而加减, 灵活掌握。

1.3 治疗体会

中风来势猝急, 辨证时应分清标本缓急, 按顺序施治, 绝不可标本不分, 前后倒置。中风神志不清者为中脏腑, 多表现为闭证, 治疗时以开窍为先, 辨证选用开窍剂, 及早、反复使用, 直至窍开, 有利于预后;中脏腑闭证多为痰火之盛, 火盛以通腑为要。同时, 治疗时应遵循治风必先治血、化痰贯穿始终、中气尤须调气、后期重视扶正补虚的原则。

2 中风流涎症的病机和治疗

2.1 中风流涎症的病机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指出“邪入于脏, 舌即难言, 口吐涎。”既然“口吐涎”, 是由“邪大于脏”, 主要与肾脏有关, 其次是脾脏。

肾经其脉系于舌, 肾虚则舌强, 舌强则不能收摄口中之津液, 故出现口角流涎不止。又如《灵枢口问篇》曰:“人之涎下者, 何气使然?……胃脉缓则廉泉开, 故涎下。”胃脉上出于口, 胃脉弛缓则廉泉开, 不能摄纳口液, 因而口涎流出。而胃脉弛缓的关键在于肾气不足, 正如张志聪所说, “肾气不交于阳明而胃气缓, 气不上交, 水邪反从任脉而上出于廉泉, 故涎下。”肾虚则舌强以及肾气不足而致胃脉弛缓, 二者归根结底, 仍然在于肾阴的不足。故中风流涎症的病机主要在于肾阴不足, 不能摄纳津液所致。其次, 《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 “脾为涎”, 涎属脾液, 故脾虚升降失职, 也可导致流涎。

2.2 治疗原则

根据《灵枢口问篇》所云:“补足少阴。”肾为胃关, 其脉系于舌, 故应补足少阴肾经, 以壮水制火, 则液有所主而涎自止。马莳也说:“补阴则任脉下盛, 而上之廉泉通, 廉泉通则涎下于内, 不下于外也。故补足少阴肾经, 为中风流涎症的根本法则。肾脉起于小中趾之下, 斜行足心至然谷穴, 沿下肢内侧而上行。其分支之一, 从肾上贯肝膈, 入肺中, 循喉咙, 挟舌本。根据远道取穴法, 取然谷、复留。然谷、复留二穴的功效, 主要是益肾, 故为主穴。同时, 然谷配复留, 为古代医家治疗流涎的经验之法。

又据脾与胃相表里, “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 以及心开窍于舌, 取地仑、承浆、合谷、通里为配穴。地仑、承浆为手足阳明之会穴, 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 三穴均有主治流涎的功效;通里调心气, 清泄心经之火。另配上廉泉, 此穴系舌本, 为近人治疗舌强, 语言不清, 流涎的经验效穴。

2.3 治疗方法

2.3.1 取穴与手法

取然谷、复留为主穴, 取双侧, 用补法。配穴取上廉泉, 用补法;取地仑, 先针健侧用补法, 后针患侧用泻法;取合谷、通里, 取患侧, 用泻法;取承浆, 用泻法。以上配穴可交替选用。

2.3.2 操作方法

先针刺加补泻手法, 后留针配合电针, 每日1次, 一般10d为1个疗程。

2.4 治疗体会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中风流涎症, 取穴要准确, 补泻手法即“补则轻进, 泻则重提”的幅度不宜过大, 特别是“重提”的幅度不宜过火, 避绝将针提出皮肤而反复进针, 增加患者痛苦。中风流涎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但患者痛苦大, 通过针刺疗法, 疗效确切, 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赵继福治疗中风病经验述要 篇9

关键词:中风病,治疗,赵继福

吾师赵继福教授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 治病以辨证求本为原则, 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吾师治疗中风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吾师认为, 中风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 加之劳倦内伤, 情志变化, 嗜食肥甘, 致使肝阳上亢, 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或瘀血阻滞, 痰热内蕴;或元气耗伤, 气虚而滞, 脑脉失养, 终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其病机不离风、火、痰、气、血、虚, 而主要在于瘀血、痰浊、痰火闭阻脑络, 所以临证用药应重点把握以下环节。

中风先兆

对于中老年人, 每感手指或单侧肢体麻木, 肌力减弱, 言语不清, 症状可自行缓解, 但反复发作, 皆为中风先兆, 当积极预防, 不可忽视。从师传经验及临床体会无论左手或右手, 自觉1指发生麻木, 5年之内预防中风;2指麻木, 应在4年内;3指麻木, 应在3年内;4指麻木, 应在2年内;如5指麻木, 应在1年内。若半身上下 (或左或右) 手指和脚趾连肢体麻木, 更加头目眩晕、上重下轻、行动飘然不稳, 应在短期1个月, 长期半年之内;倘若再加舌蹇、语涩、唇舌发麻, 应在数日之内, 如能及时治疗, 尚可防止, 否则必然中风。方“中风先兆汤”:生黄芪、太子参、茯苓、白芍、生地、玉竹、竹茹各15 g, 白术、甘草、当归、牛膝各10 g, 白茅根、鲜桑枝、代赭石各30 g, 若血热甚者加丹皮10 g, 夏枯草20 g, 口干舌燥者加生地30 g, 石斛10 g, 气血不顺者加沉香3 g (研冲) , 心悸不寐者加酸枣仁10 g, 珍珠母 (先煎) 30 g, 便秘者加生大黄6 g (后下) , 轻者每月服3~5剂, 重症可酌情加服数剂, 自可防止中风之发生, 效佳。

缺血性中风

平肝熄风法:中风病之风邪, 至金元时代始确立此为内风, 在中风病因病机学说上开启新的转折。内风的产生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中风病急性期大多有肝阳内动表现, 临床可见突然昏扑或头晕目眩, 肢体强痉拘急, 甚则抽搐, 舌颤脉弦等, 吾师以平肝熄风方法治疗, 用“脑血栓方”:龟版20 g (先煎) , 牡蛎50 g, 玄参25 g, 生龙骨50 g, 代赭石50 g, 茵陈30 g, 麦芽25 g, 白芍30 g, 天冬25 g, 牛膝20 g, 钩藤15 g, 川楝子15 g, 甘草10 g, 羚羊角1 g (冲服) 。羚羊角性寒善入肝, 有良好平肝熄风作用, 龟版可潜降肝阳而熄风, 钩藤还具有和缓的降压作用, 另外虫类药物, 如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皆是加减之中。

通腑排毒法:中风病急性期因脏腑功能失调, 中焦气机不畅, 痰热互结, 消灼津液出现便干、便秘症状。若腑气不通, 痰浊上犯, 蒙闭清窍见神识昏蒙, 使病情加重。吾师认为正确运用通腑法是治疗此证的关键, 通腑泻下, 可通畅腑气, 敷布气血, 使中风诸症状得到缓解;又可清除痰热积滞, 使痰浊不得上扰神明, 气血逆乱得到纠正, 达到防闭、防脱的目的;又可急存阴, 避免阴劫于内, 阳脱于外。吾师认为对于中风急重症, 除极虚欲脱者, 通腑攻下皆可应用, 宜早不宜迟。腹胀便秘, 脉实为此证型主症。吾师用“清热通腑排毒汤”:黄莲10 g, 大黄10 g (后下) , 黄芩10 g, 草果10 g, 丹参15 g, 半夏10 g, 茯苓15 g, 生薏米25 g, 猪苓10 g, 连翘20 g, 槟榔10 g, 神曲15 g, 山楂15 g, 生地榆25 g, 莱菔子25 g, 柴胡10 g。该方且能活血祛瘀又能通腑泻下, 作用与承气汤相比, 通腑不伤正, 且兼有化祛瘀作用, 往往效如桴鼓, 此外用于三高证疗效良好。

化瘀祛痰清热法:中风病常由肝郁化火, 烁津成痰, 窜扰经脉而产生。在头晕半身不遂的同时, 多有心烦易怒, 咯痰或痰多, 腹胀便干便秘, 舌质暗红, 舌苔黄腻, 脉弦滑或滑数等症状。《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 痰生热, 热生风也”。以及《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云:“风木过动, 中土受戕, 不能御其所胜……饮食变痰……成风阳上僭, 痰火阻窍, 神识不清。”《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说:“偏枯者, 由气血偏虚, 则腠理开, 受于风湿, 风湿客于身半, 在分腠之间, 使血气凝涩, 不能润养, 久不瘥, 真气去, 邪气独留, 则成偏枯。”可见瘀血痰热在中风病的病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吾师治疗中风, 时时不忘化瘀祛痰清热之法, 用“化瘀清散汤加减方”:丹参15 g, 地龙15 g, 红花15 g, 赤芍15 g, 半夏10g, 胆南星10 g, 石菖蒲15 g, 丹皮15g, 菊花15 g, 豨莶草20 g, 葛根15 g, 天麻15 g, 川芎10 g。全方共奏化瘀祛痰清热之功, 使瘀血得散, 痰热得清。

益气通络法:年老体弱或气血不足者, 气虚血不升运, 瘀血不能化行, 正如王清任言“元气即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元气, 必停留而瘀”。气虚而滞, 血流不畅, 脑脉失养, 则脑络痹阻不通, 所以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应用益气通络法及其有效, 选用“五虫汤”:丹参30 g, 黄芪120 g, 鸡血藤30 g, 钩藤15g, 地龙15 g, 土鳖虫10 g, 乌药10 g, 蜈蚣2条, 全蝎6 g。

补肾益气法:中风病因年老肾虚精亏, 气血大亏, 脑髓失养, 肾虚气弱, 痰浊瘀血易阻滞脑络。可见髓亏瘀阻也是中风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所在。吾师运用治疗此证以“大补元煎加减方”为主:人参15 g, 鹿角胶15 g, 龟版20 g, 熟地25g, 枸杞子25 g, 菟丝子25 g, 牛膝25 g, 寄生25 g, 杜仲炭20 g, 山萸肉20 g, 当归20 g。临床疗效良好, 尤其对后遗症患者可长期服用, 并能有效防止复发, 而且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有明显疗效。

回阳固脱法:中风后如见昏愦无知, 目合口开, 手撒肢冷, 遗尿, 脉沉细欲绝, 方用“固脱保元汤”:黄芪、党参、熟地、山萸肉、肉桂、山药各30g, 枸杞子15 g, 茯神、酸枣仁各12 g, 白术9 g, 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 甘草3 g。鼻饲, 参附注射液静注。

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病机是脑血管破裂, 血溢脉外, 瘀血压迫脑络, 因此清除瘀血为主要目的, 采用活血破瘀之法, 用“脑出血方”:三七10 g (冲服) , 蒲黄10 g, 桃仁15 g, 赤芍15 g, 菖蒲15 g, 牛膝25 g, 枳实15 g, 大黄15 g (后下) , 芒硝10 g (冲服) , 胆南星10 g, 天竺黄10 g。抽搐加全虫10 g, 僵蚕10 g, 血压高加石决明10 g, 夏枯草20 g, 钩藤15 g。临床观察, 出血量未增加, 且瘀血吸收较快, 预后较好。

姜华教授治疗中风病经验 篇10

中风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主要是指现代医学的脑出血和脑梗死两大类。本病为中医四大难症之首, 多见于中老年人, 四季均可发病, 冬春为最高峰, 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1], 发病后常遗留偏瘫、口角歪斜、失语、失认、失用等功能障碍, 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据研究我国中风病的年发病率为20/万, 其中重度致残者约40%[3]。探寻有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方法是目前医学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姜华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几十年临床实践运用子午流注纳甲针法和中风补血引接方结合治疗中风方法, 疗效卓著, 现总结如下。

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姜华教授认为中风病发病是以肝肾阴虚为病理基础,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 病位在脑, 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 上盛下虚。急性期以风、火、痰、瘀等标实为主,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气虚血瘀、肝肾阴虚为多, 亦可见气血不足、阳气亏虚之证。互结贯穿于中风病各个阶段。尤其对中风病急性期的认识有独到见解, 她认为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机为风火夹痰上扰清窍, 闭阻脉络, 脑脉失养, 精神失守;风痰闭阻脉络出现正气亏损, 气虚出现痰浊、瘀血进一步加重, 致使疾病恶化;或出现痰郁化热, 痰热上蔽神明, 阻塞脉络, 加重神机受损。总之, 中风病的病机总归于风、火、痰、气、虚、瘀, 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肝为风脏, 因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 木少滋荣, 故肝阳偏亢, 内风时起;”《医林改错》:“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 必停留而瘀。”

“中风补血引接方”治疗中风病的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 中药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4]。姜华教授根据中风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经验, 研制了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功效的“中风补血引接方”, 其药物组成:黄芪50 g, 当归15 g, 地龙15 g, 土鳖虫10 g。方中黄芪为君, 有益气升阳之功;当归为臣药, 补血活血;土鳖虫、地龙为使药,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研究表明[5], 黄芪多糖具有调控神经递质和c-fos m RNA的表达, 对缺血后脑皮质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当归中的成分阿魏酸,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6]。地龙的主要成分蚓激酶[7], 能对纤维蛋白的纤溶酶活性进行水解, 使凝血时间延长, 对血栓的形成起到抑制和溶解血栓的作用。土鳖虫可降低各切速下全血黏度, 减少血小板聚集数、聚集性和黏附性, 改善红细胞聚集性、变形能力, 使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8]。四药配伍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气虚血瘀之中医病机和西医学的发病机制。姜华教授带领课题组进行中风补血引接方的研究[9], 研究该方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发现中风补血引接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具有肯定的疗效, 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为改善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血液还原黏度, 使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同时观察“中风补血引接方”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AICD) 患者血清血栓素B2 (TXB2) 及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 的影响, 因血栓形成时TXB2显著增高, 而6-Keto-PGF1α水平降低, TXB2/6-Keto-PGF1α (T/P) 值升高, 提示血小板过度活化、T/P比值失调在AIC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0], 本研究表明中风补血引接方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化、调节T/P失调是该方治疗AICD的作用机制之一[11]。

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中风病的相关研究

有研究表明,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存在着昼夜节律性差异, 并认为可以用人体生物钟及内环境变化来解释导致昼夜发病时间规律的原因。子午流注纳甲法主要根据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而施治的一种方法, 并能够顺应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存在着昼夜节律性差异, 依“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 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的原则, 选择于每日辰时或巳时开穴针刺进行治疗, 能够起到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平衡阴阳的作用。姜华教授研究发现子午流注纳甲针法可降低AIC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缩小脑梗死体积, 效果显著[12]。同时子午流注纳甲针法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CD模型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和S100B蛋白含量, 达到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13]。另外观察子午流注纳甲针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IL-6、6-keto-PGF1α、TXB2水平的影响[14], 研究表明, 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降低IL-6水平, 恢复TXB2与6-keto-PGF1α的动态平衡, 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液黏滞, 扩张脑血管, 缓解血管痉挛, 改善脑血液循环, 减轻脑水肿, 增加脑灌流, 改善病灶的脑组织的供血供氧, 促进AICD患者的康复。

病案举例

患者, 女, 60岁, 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半年于2015年6月15日”初诊。患者2014年12月10日早餐时出现左侧肢体偏瘫, 言语不利, 意识尚可, 轻度恶心, 无呕吐, 无明显头晕、头痛, 无大小便失禁。就诊于神经内科, 行头颅核磁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BP:160/100 mm Hg, 给予降压、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后, 症状好转出院。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 遂就诊于我院针灸科, 症见:意识清楚, 精神尚可, 左侧肢体活动不利, 言语欠清, 进食呛咳, 无头晕头痛, 饮食尚可, 梦多眠差, 大便干, 小便正常, 舌淡暗, 苔厚腻, 脉沉缓。既往高血压病2年, 未规律服药。

诊断:西医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 (属于气虚血瘀型) 。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疏通脑络功效的“中风补血引接方”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50g, 当归15 g, 地龙15 g, 土鳖虫10 g, 白芍10 g, 茯神10 g, 川贝母12 g, 桃仁10 g, 红花10 g, 赤芍10 g, 川芎10 g, 丹参20 g, 甘草6 g。 (2) 于上午辰时开始治疗进行针刺治疗:头针透刺法:在前顶-悬厘、百会-曲鬓的连线上分别接力式刺入3针, 每穴操作1 min, 留针30min, 在留针过程中每10 min行针1次, 每次平补平泻的手法行针1 min。体针:上肢取穴 (患侧) :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下肢取穴 (患侧) :环跳、风市、血海、阴陵泉、三阴交、丰隆、太溪、太冲。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感为宜, 留针30 min, 快速不捻转出针。治疗1次/d, 1个疗程10 d, 休息2 d, 继续下1个疗程。

2诊:2015年6月28日。患者诉乏力、左侧肢体活动能力较前明显改善, 言语较前流利, 进食呛咳无明显改善, 睡眠好转, 大小便尚可, 舌淡暗, 苔薄腻, 脉沉缓。患者症状较前改善, 继续原治疗方案:西药和针刺治疗同前, 中药以“中风补血引接方”加减。处方:黄芪50 g, 当归15 g, 地龙15 g, 土鳖虫10 g, 赤芍10 g, 川芎10 g, 红花10 g, 桃仁10 g, 鸡血藤20 g, 伸筋草20 g, 菖蒲10 g, 远志10 g, 甘草10 g。

3诊:2015年7月16日。患者诉精神可, 左侧肢体活动功能进一步改善, 无明显乏力症状, 言语较前流利, 进食呛咳好转, 睡眠尚可, 二便尚可, 舌淡暗, 苔白, 脉沉缓。针药治疗同前。

4诊:2015年7月30日。患者精神可, 左侧肢体功能较前进一步改善, 言语基本流利, 偶有进食轻度呛咳, 睡眠尚可, 二便调, 舌淡暗, 苔白, 脉沉缓。针刺治疗同前, 中药治疗以中风补血方合四物汤加减以调理气血。处方:黄芪50 g, 当归15 g, 地龙15 g, 土鳖虫10 g, 鸡血藤15 g, 党参15 g, 茯苓20g, 伸筋草20 g, 川芎10 g, 炙甘草10g, 熟地黄10 g, 白芍10 g, 白术10 g, 三七粉10 g。

5诊、6诊:2015年8月12日。患者神清, 精神可, 左侧上肢功能略差, 行走尚可, 言语流利, 进食不呛咳, 饮食无外漏, 睡眠尚可, 二便调, 舌淡胖, 苔白, 脉沉缓。针药治疗同前。

7诊:2015年8月24日。患者现主要是左手活动欠佳。继续同前治疗3个月余, 左手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姜华教授运用黄芪、当归、地龙和土鳖虫四药组成中风补血引接方, 对减少缺血后脑皮质细胞的凋亡以及延长凝血时间、溶解血栓并抑制血栓形成具有显著效果, 切合缺血性脑血管病气虚血瘀之中医病机。同时姜华教授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存在昼夜节律性差异的特点, 强调了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运用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中风病, 大量试验数据表明运用此法治疗中风患者能够起到保护脑神经、改善脑组织功能等作用。基于大量的研究总结, 中医疗法对于中风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确有显著疗效, 为中医疗法的临床推广提供了可靠依据。

摘要:目的:姜华教授运用中风补血引接方和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中风病, 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姜华教授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风补血引接方和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特殊病案举例几个方面探讨姜华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安宫牛黄丸能治疗中风吗 篇11

我父亲今年71岁,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已经15年了。他听说,老年人若在发生中风时立即服用安宫牛黄丸,就能控制住病情,能赢得更多进行急救所需的时间。我父亲让我帮他买一些多年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并说这种药越陈质量就越好。请问,安宫牛黄丸能否治疗中风,此药是否年份越久质量就越好?

江苏 甄良

甄良读者: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的传统名药,由人工牛黄、郁金、水牛角、黄连、栀子、雄黄、黄芩、珍珠、冰片和人工麝香等药物组成。1993年以前,同仁堂等中药生产厂家曾使用纯净的犀牛角粉、天然牛黄、天然麝香制作安宫牛黄丸。1993年以后,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的价格飙升。同时,卫生部门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开始禁止使用野生犀牛角制作药物。于是,生产厂家改用水牛角的浓缩粉、人工牛黄和人工麝香制作安宫牛黄丸。当然,与传统的安宫牛黄丸相比,用这些原料制作的安宫牛黄丸药效较差。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热捧陈年安宫牛黄丸的原因。但是,作为一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的有效期为5年,过期后就会变质。1993年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虽然药效更强,但因存放的时间过久,其中必然会含有大量的细菌等有害物质,不宜服用。

病情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和有脑中风病史的人,确实可在家中储备一些安宫牛黄丸,作为发生中风时的急救药。此药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适合有高热烦躁、口眼歪斜、面红、口中有痰、神昏谵语、舌苔发红等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症状的中风患者使用。此类患者在发病后若能尽快服下一颗安宫牛黄丸,可以赢得更多进行急救所需的时间,其预后也会更好。需要注意的是,中风患者若出现额汗如油、舌苔白腻、神志昏迷的症状,则不可服用安宫牛黄丸,而应服用苏合香丸进行治疗。

北京 主任医师 李曲文

针灸治疗中风验案一例 篇12

1 病例回顾

刘某,男,55岁,因“右侧肢体麻木,乏力5月余”于2015年5月20日入院就诊。既往史有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病史,患者2015年1月19日因情绪波动突发头晕头痛、呕吐、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三九脑科医院CT示脑干出血,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时遗留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视物重影,后多次在我院针灸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现患者神清,精神可,自觉右侧肢体乏力,有发紧、麻木感,右侧颜面部感觉减弱、舌面唇周发麻,无头晕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纳眠可,二便调;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查体:患者言语清晰,定向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计算力正常;四肢肌肉无萎缩,无假性肥大,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精细活动欠佳;四肢腱反射存在,右侧腱反射活跃;右侧指鼻试验欠稳准。门诊CT考虑脑左侧脑出血后遗症改变,脑桥右侧腔隙性脑梗塞,左侧丘脑、右侧侧脑室后角白质区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变性。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西医诊断:脑出血恢复期,脑梗塞恢复期。采用针灸治疗,醒脑调神、疏通经络法,靳三针疗法为指导;头穴取颞三针、四神针,上肢取肩三针、手三针,下肢取足三针、足三里、血海;各穴进针后提插捻转,头针选30~40号40mm毫针,针体与头皮成15°~30°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毫针与头皮平行推进一定深度;30~32号0.5~1.5毫针操:直刺肩三针0.8~1寸,手三针直针0.8~1.2寸,足三针、足三里、血海均直针1~1.5寸;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20min后密波治疗10min,配合TDP照射,日1次。治疗1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右侧肢体乏力感消失,余症状好转;继续治疗,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饮食宜清淡,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坚持我院康复锻炼5月后,患者右侧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精细活动准确度提高,但不如常人准确,右侧颜面感觉改善,舌面唇周发麻减轻,右侧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日常生活活动大致恢复;后建议患者在家多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有条件者可自行到康复中心或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2 讨论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舌斜或伴半身不遂等症状,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发病前多有头痛、头晕、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2]。多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失调,劳逸失度、内伤积损、情志不遂、饮食酒饱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偏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肝阳暴张,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见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重症候。素体痰湿内盛,痰瘀化热,热极生风,致风痰搏结而发病,风痰流窜经络,血脉痹阻,气血不通,故见半身不遂,手足拘急,言语欠清,《丹溪心法》云:“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舌淡,苔白腻,脉滑为风痰阻络之象,故以颞三针、四神针舒经通络,醒脑开窍;肩三针、手三针、足三针疏通肢体经络;言语欠清者加脑三针、舌三针调理心神,疏通气血;丰隆、中脘祛风化痰,通络行滞;太冲穴平肝降逆,息肝经风热;条口、解溪治疗下肢痹痛;青灵治疗上肢局部疼痛。针灸治疗中风效果满意,促进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功能康复。

摘要: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分析针灸治疗中风验案,为临床治疗中风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风,针灸,气虚血瘀,恢复期

参考文献

[1]程立红,闽友江,王柏阳,等.电针不同波形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1):50—52.

上一篇:围生期妇女下一篇:银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