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功能障碍(共7篇)
中风后功能障碍 篇1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进食能力,影响了营养的摄入及发音,而且易造成误吸,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窒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病情恢复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1,2]。本文旨在分析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特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71例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71例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本组患者均排除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意识障碍、食道及咽喉部病变、缺血性真性球麻痹、鼻咽癌术后球麻痹、进行性延髓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试验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0~77岁,平均(63.24±13.36)岁,病程2~60 d,平均(28.36±18.26)d,其中有32例为脑梗死,4例脑出血;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4.07±13.45)岁,病程3~60 d,平均(28.72±18.63)d,其中有30例为脑梗死,5例脑出血。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包括:血塞通针,每次剂量0.4 g,1次/d,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0.75 g/次,1次/d,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注意调节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
1.2.2 试验组
(1)常规药物疗法同对照组。(2)针刺,选穴:风池(双侧)、丰隆(双侧)、太溪(双侧)、廉泉。针刺方法:常规对针刺穴位区域进行消毒,风池穴进针后,将针尖向鼻尖刺1~1.5寸,太溪穴则垂直刺入约1寸,反复提插、捻转行针30 s后留针,每5 min行针1次,丰隆穴垂直刺入1~2寸,上述穴诸均留针30 min。廉泉穴进针后,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快速捻转行针15 s后出针,不留针。每日针刺1次,持续针刺10 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间休息1 d,持续治疗两个疗程。(3)吞咽功能训练:是指针对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训练,包括基础性训练和治疗性进食训练。基础性训练有:口唇、颊肌、喉部、舌部运动训练及冰刺激、空咽训练等,每日4次左右,并逐渐增加次数和延长时间;治疗性进食训练利用体位与补偿技术,让患者保持头颈前屈坐位,并进食较为黏稠的食物,逐步增加进食量,持续训练3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4)吞咽电刺激治疗仪,每日1~2次。
1.3 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结果为1级;有效:患者的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结果为2级;无效:无以上改善者[3]。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该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中风导致脑实质出血或缺血、缺氧、水肿和充血,并进一步降低了双侧运动神经元病损功能,最终引发中枢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困难、发音障碍、饮水呛咳等等[4,5]。中医将中风后吞咽障碍归为“中风”“喉痹”“喑痱”的范畴。我国传统医学著作《素问·脉解》记录:“所谓入中为喑者,阳气已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6]。”中医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肾虚为本虚,风痰上壅为标实,引起舌脉失养,窍络气血不畅,最终造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表现,因此在治疗上应按照祛风化痰,补肾开窍的原则。
针刺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本组患者选择太溪、廉泉、风池、丰隆为针刺穴位。其中,太溪穴属于肾经原穴,针刺该穴位可产生良好的健脑补肾,安神益智作用,能有效促使患者咽窍得养,机窍灵活,最终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针刺该穴位可获得良好的平肝熄风、豁痰利咽功效,廉泉则属于任脉经穴,针刺该穴位的作用主要是通利咽喉、舒舌理气,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穴,针刺该穴位可或获得良好的健脾化痰功效[7,8]。联合针刺以上穴并能发挥较强的补肾开窍、通咽利喉、祛风化痰效果。
同时,在针刺过程中,笔者对患者进行了吞咽功能训练,主要是让患者保持头颈前屈坐位,该体位能更好的打开咽腔,方便于食团向舌根运送,并能够降低鼻腔反流、误吸、误咽的危险性。而对患者实施空咽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让患者进食比较黏稠的食物可以延长食团到达咽喉的时间[9,10]。联合应用以上方式能够提高吞咽相关肌肉运动协调性,从而避免了肌肉出现失用性萎缩等并发症,还可能增强咽反射的灵活性,对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锋,李飞祥,李思明,等.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隐性误吸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193-194.
[2]刘奕,石卫华,潘科,等.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5):553-555.
[3]田向阳,赵卫东,倪贵华,等.吞咽治疗仪联合肠内营养剂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6):408-410.
[4]钱志勇.盐酸苯海索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流涎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408-3410.
[5]周凡,姚长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的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4):404-406.
[6]兰月,徐光青,窦祖林,等.改良球囊扩张术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3):2631-2636.
[7]朱海暴,张冠文,李晏,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卒中后肺炎发生率的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2,11(4):257-259.
[8]孟凡辉,孟庆良,贾振华,等.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116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576-577.
[9]丁玲,汤显靖,杨小飞,等.吞咽治疗仪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1):39-41.
[10]程谦涛,王丽君,李明超,等.不同床边吞咽功能评估方法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815-2817.
中风后功能障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胃肠功能紊乱急性中风患者50例为观察组, 男29例, 女21例;年龄41~81岁, 平均 (63.2±5.6) 岁。将同期50例设为对照组, 男28例, 女22例;年龄42~82岁, 平均 (63.4±5.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若存在胃痛、反酸, 则给予泮托拉唑胶囊, 口服, 40 mg/次, 2次/d, 同时给予铝碳酸镁片, 口服, 1 g/次, 3次/d;若存在腹胀、嗳气, 则给予多潘立酮片, 口服, 10 mg/次, 3次/d;若患者存在便秘, 则给予酚酞片, 0.1 g/次, 1次/d。
观察组予以平胃散加味治疗, 中药组方如下:瓜蒌30 g, 苍术、厚朴、枳实各10 g, 炙甘草6 g, 胆南星3 g。若患者便秘、腹胀, 增加酒军、槟榔;若患者胸闷明显、嗳气频作, 增加代赭石、丁香、降香;若患者胃有烧灼感、气郁化热, 热重心烦, 增加生石膏、知母、生地;若患者肝阳偏亢, 增加山栀、黄芩;若患者胀甚而痛, 增加元胡、川楝子;若患者腹胀、纳差明显、苔厚腻, 增加莱菔子、焦三仙;若患者食聚, 增加砂仁、焦山楂;1剂/d, 水煎取汁200 m L, 早晚服用, 无法口服者则鼻饲。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胃泌素、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 同时评判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5%, 痊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并<95%, 显效;中医候积分下降>30%并<70%, 有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 无效。
1.4 统计学原理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数据用t检验, 计数数据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 对照组痊愈12例, 显效21例, 有效7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痊愈36例, 显效7例, 有效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泌素、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对比
对照组治疗前的胃泌素 (121.12±31.03) pg/m L、胃动素 (482.52±68.28) pg/m L、血管活性肠肽 (229.5±12.86) pg/m L;治疗后的胃泌素 (90.86±48.14) pg/m L、胃动素 (329.32±51.68) pg/m L、血管活性肠肽 (158.42±11.32) pg/m L。观察组治疗前的胃泌素 (118.91±37.42) pg/m L、胃动素 (471.31±46.53) pg/m L、血管活性肠肽 (226.36±14.34) pg/m L;治疗后的胃泌素 (81.78±58.92) pg/m L、胃动素 (324.52±41.96) pg/m L、血管活性肠肽 (151.65±9.84) pg/m L。观察组治疗后的胃泌素、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中风患者以老年为主, 中风易导致脾胃不足, 加之饮食不节、喜食膏粱厚味等, 致使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同时, 中风急性期以痰湿互结为主, 气机逆乱, 腑气不通, 需要急则治其标[3]。掌握及运用运脾化痰、行气和胃是治疗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重点内容。
平胃散加味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功效, 苍术可健脾祛湿, 厚朴能行气消胀除满;陈皮不仅芳香醒脾, 还能理气和胃;胆南星息风定惊的同时还能清热化痰;瓜蒌既润肠通便, 还清热化痰;枳实可降浊、消积。上述诸药合用可通畅腑气、清除肠胃痰湿积滞、恢复脾胃功能、纠正气血逆乱。综上, 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应用平胃散加味治疗, 不仅可调节患者的胃肠激素, 还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爱兵.加味平胃散治疗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 2013, 12 (24) :233-234.
[2]张亚静.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6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 2014, 32 (14) :435-436.
中风后功能障碍 篇3
呼吸功能障碍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中风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卢桂梅教授擅长用肝升肺降理论分析、治疗该病,调畅气机,使机体阴阳平衡,以取得较好疗效。整理跟师卢教授的学习笔记和临床医案,可将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归纳如下:①《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王冰注曰:“厥,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由此可见,中风主要因肝气之逆乱上亢所致;另有“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之说,说明肝升发不足亦可致中风发作。总之,中风与肝升发功能失常密切相关。②“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肝升肺降如机体内阴阳之道路,是体内最主要的气机通路。肝升不足,则肺气不降;肝升太过,打破肝升肺降平衡,亦致肺气不降。如王孟英曰:“肝阳上浮,则肺气不降。”若肝升失常影响肺肃降功能,则首先影响本脏,因肺主气、司呼吸,故中风后易见气喘、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另外,肾气随肝气升发实现纳摄功能,肝升失常,不能助肾气升腾以纳摄,亦可见短气、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总之,中风后呼吸功能障碍归于肝升肺降失常,其病位主要在肺、肾,与肝、脾、胃、心相关。《内经》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故善治病者调其气。临床中,卢老擅于运用肝升肺降理论调畅气机,以治疗中风后呼吸功能障碍,笔者将其辨证选方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1 肝升失常,肺失宣降
肺为娇脏,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通过口鼻与外界相通,外合皮毛,故外邪侵袭,首易犯肺,外邪郁闭致肺失宣降。中风患者,肝气不利,肺气不降,肺本脏气机不畅,与平人相比,外邪侵袭后更易郁于肌表致肺卫郁闭;肺气不降,肝肺气机之道不畅,影响五脏气机,致脾不能升清,失其运化水湿之功,水湿停聚,酿而为痰,“肺为贮痰之器”,痰液壅阻肺道,见发热、气促、咯痰,取麻杏石甘汤治之,用麻杏宣通肺卫,驱邪外出,同时杏仁可化痰;石膏清已化之热;炙甘草护胃,安未受邪之地;若患者大汗出,易麻黄为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解表同时以防津液大脱。痰液郁而化热,消耗津液,痰液粘稠,进一步阻塞肺道,肺不能主气,见咳喘、胸闷、喉间痰鸣,此时治以肃清肺道为主。热象不显者,痰白粘稠,舌苔白腻,脉滑,取二陈汤治之,用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化痰,清已贮之痰,绝生痰之源;热像显著者,痰黄粘稠,气腥臭,舌苔黄腻,脉滑数,用贝母、鱼腥草、瓜蒌清化热痰,黄芩清已化之热。若水湿停聚不化,痰液质稀,形寒畏冷,取小青龙汤治之,用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寒痰,用麻黄、桂枝、白芍宣发肺卫,五味子稍敛肺气,不致气耗。
2 胃不降浊,肺气不降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是胃降浊功能的延伸。中风后,肝升失常,肺失肃降,大肠传糟粕之功能减弱,导致浊气不降反上逆,中焦壅塞;症见咳喘不宁、大便不通、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等。唐容川曰:“大肠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腑气下达,故能传导。是以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反之,理肺气,须通大便也。治疗需通腑肃肺,以承气之属,用焦三仙消宿食;枳实、厚朴降胃气;杏仁、瓜蒌仁、桃仁、火麻仁降肺气、润肠传糟粕。另外,需仔细鉴别大便不通是因肺胃不降还是津枯,若为津枯所致,则予增液汤之属,药用玄参、生地、麦冬补水行舟。
3 脾不升清,肺气不降
脾气升清,赖于肝气升发的始动作用。中风患者肝升发失常,不能助脾升清,化生气血,“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不升清,精微不化,气血不足,肺脏失养,其用失职,症见气短神疲、咳嗽声低、胃纳不佳、大便稀溏、久病消瘦、肌肉瘦削。治以培土生金、健脾益气,助肝脾升发,取四君子汤加减治之,药用党参、白术助脾升清,佐茯苓除湿。
4 肾气不升,肺气不降
肾藏元气,肾中元气随肝气上升,助胸中之肺气鼓动,则肺中浊气得以呼出,吐故以纳新。一方面,中风的病因不外乎肝升不足或肝升太过,发病多见于年过四十之人,其肝肾不足,水不涵木,发为中风。肾水不足,其用失职,不能纳摄,见呼吸浅促等症,药用蛤蚧、人参培补元气,以纳肾气;另一方面,金水相生,肾水不足,肺阴亦亏,肺脏失养,其用失职,不能主气,症见咳嗽、咯痰、低热、汗出身凉,药用少量生地补肾阴,北沙参、麦冬补益肺之气阴,桑白皮、地骨皮清阴虚之热,竹沥、橘红化痰。
5 心脉瘀阻,肺气不降
心主血脉,肝藏血,肺朝百脉,肝的升发疏泄可辅助心主血功能的正常发挥,调节正常的血液运行;肺气肃降、朝百脉可辅助心脏对血液运行的统摄。心肺同居上焦,经脉相连,“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中风后肝升肺降功能失常,心主血脉不力,血行瘀滞,周身阳气不行,脏腑不温,功能失常,则见喘促、紫绀甚至肢汗出冷,可用参附大补阳气,温通心脉,助周身气机通畅。
6 小结
呼吸功能障碍为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患者生命,而卢教授根据肝升肺降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常可取效,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摘要:卢桂梅教授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其在治疗中风后呼吸功能障碍方面,根据肝升肺降理论调畅气机,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将整理跟师卢教授的学习笔记和临床医案,总结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康复研究进展 篇4
1 国内外康复现状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患者的常见问题, 对病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同时给家属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的经济负担。吞咽障碍在临床治疗中是一个难题, 所以引起世界各国各地医学界的注意和重视, 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 取得了大小不一的成绩[4,5]。归纳起来,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 (2) 康复治疗; (3) 外科治疗; (4) 针灸治疗[6]。对于治疗吞咽障碍, 国外许多医院及机构都采用系统化整体治疗模式, 并设立有独立的吞咽医学中心。但是国内对此类障碍的处理, 基本是由护士和康复科专业人员 (作业治疗师或物理治疗师) 来完成。
2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
还没完全阐明中风后导致吞咽障碍的机制。张蜻等[7]分析认为, 脑干或双侧皮质核束损伤吞咽困难不是偶然的, 但是只一侧大脑半球卒中导致吞咽困难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研究表明:皮质病变多损伤咽部吞咽, 脑干病变则导致咽阶段延长。一般来说, 核上性延髓麻痹是由于双侧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或皮质脑干束损害造成的。导致吞咽启动不能或犹豫表现的通常的原因是吞咽皮质受到损伤, 有些皮质损伤导致咽肌收缩力减弱或低位食管括约肌异常。根据今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表明, 单侧大脑半球脑卒中对吞咽功能确实有影响, 并会造成吞咽障碍。
3 吞咽障碍的评价
3.1 患者的意识水平、基础疾病、全身状态和高级脑功能的评价是摄食前的一般评价的内容。
3.2 吞咽功能的评价
(1) 基础检查:详细询问与吞咽有关的病史, 如有无吞咽障碍的主诉、体重下降及肺炎等;姿势控制和运动、呼吸情况、认知功能、交流能力和服药情况等是一般体检的项目;唇、齿、骨、粘膜、和肌肉情况, 反射和肌张力, 语言协调能力, 唾液控制等是咽部形态结构检查的项目;屏气检查、闭气后发声检查和有无声带麻痹等是喉功能评定的项目[8]。 (2) 吞咽功能评定分度,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9]进行评定:让患者端坐, 喝下30 mL温开水, 根据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评级, I级:能顺利地一次咽下;Ⅱ级:分2次以上, 能不呛地饮下;Ⅲ级:能一次饮下, 但有呛咳;Ⅳ级:分两次以上饮下, 有呛咳;V级:全量咽下困难, 频频呛咳。
3.3 特殊检查
电视透视检查 (改良吞钡实验) :它是一个透视检查单元, 即透视仪连接在一个视频贮片记录仪或播放仪上, 它不仅能在检查的同时同步播放吞咽过程, 还能将整个吞咽过程录制下来用于后期分析。改良吞钡试验能提供咽吞咽起始不能或延缓、食物误吸、鼻反流、吞咽后咽腔食物滞留的证据, 是目前最准确的工具来检测食物进入声带以下, 是唯一的途径来直接确定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咽下内压测定、声门电图检查等其他仪器检查是康复专科工作中的评估方法, 目前还没得到普及[10]。
4 吞咽障碍的康复措施
4.1 基础训练:
(1) 颈部的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 增强颈部肌力、控制呼吸、舌的运动和喉头运动, 利用颈部屈伸活动帮助患者引起咽下反射, 圆滑地抬高喉咙, 防止误吸。 (2) 口腔冰刺激:王晶晶等[3,9,11,13]研究分析表明, 使用冰棒分别依次刺激双侧面峡部、舌面、舌根、舌底、硬腭、软腭、咽后壁等部位, 然后示意患者做空吞咽动作, 能有效地刺激和强化吞咽反射
4.2 康复训练:
(1) 促进舌的运动:让患者舌作水平、后缩及侧方主动运动和舌背抬高运动, 并用勺子和压舌板给予阻力。 (2) 面颊、唇等吞咽相关肌群的功能训练:需根据障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可用指尖叩击、冰块击打唇周、短暂的肌肉牵拉和抗阻力运动、按摩等。颌运动可促进咀嚼功能, 唇运动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 (3) 呼吸道的训练:深吸气-憋气-咳出, 目的是提高咳出能力, 防止误吸;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
4.3 摄食训练:
摄食训练包括进食体位、食物入口位置、食物性质 (大小、结构、温度和味道等) 和进食环境等。应注意摄食直接训练前、后应认真清洁口腔。 (1) 进食体位: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又安全的体位。对于不能取坐位的患者, 一般至少取躯干30°仰卧位, 头部前屈, 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 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 (2) 食团入口位置:食团入口后放置的位置应利于舌头的感觉和传送, 这对增加吞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很有帮助。 (3) 食物性质:宜选择密度均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 通过咽及食道时不在粘膜上残留的食物, 一般先用胶冻样进行训练, 逐渐过渡到糊状食物。 (4) 进食环境:在患者清醒、无疲劳、无痛苦、心情放松的状态下进行, 尽量保持环境清洁、安静, 进餐时注意力集中, 避免干扰, 以免误吸。
4.4 电针刺治疗:
姚国新等[12]认为针刺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可解除脑血管痉挛, 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神经细胞活化, 对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谢昆玲[13]观察发现电针风池、翳风、完骨、三阴交、内关、人中等穴位能通过输出电流, 对喉返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进行刺激, 缓解神经元麻痹, 促进麻痹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 从而加强吞咽肌群的运动, 缓解肌肉废用性萎缩, 加强其功能, 改善咽喉部的血流运行, 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此外, 刘兰兰等[14,15]研究也认为更为理想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方式是针灸联合电刺激、功能训练等。4.5心理治疗:王线妮等[16]认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往往共存的不同程度的其他神经症状, 患者常感到紧张, 悲观, 厌食或拒食心理, 易怒或抑郁, 失去信心, 因此有必要调整在康复护理患者的心态, 创造一个轻松, 愉快的, 整洁的进食环境。已有研究发现患者很乐意共享进食体验和护理人员, 这样对患者解决进食困难信心的增强有帮助。
5 吞咽障碍的健康教育
有效的将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和代谢紊乱现象的发生率降低, 健康教育就是比较有效的措施, 并能有效地预防窒息的发生。在康复的过程中, 如果能和患者家属密切合作, 将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能够将康复治疗时间大大缩短。当下我科在采用针对性教育是一对一的, 首先对家属讲解喂食重要性, 然后采用行为指导、喂食操作示范、文字图册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选好进行教育合适的机会, 在用餐前, 护士跟踪了解家属对喂食技巧掌握,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 让家属对患者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训练重视起来, 大部分的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进食接近正常, 但出院后需要在家庭继续训练的患者占少数。患者出院前要把出院后的训练方法告诉家属和患者, 以及选择食物的原则, 防止误吸的方法。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是需要耐心和爱心的, 将患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促进康复进度。
总之, 吞咽障碍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密切协作的过程, 作为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崭新领域, 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国外有调查显示:社会、文化、环境、临床等诸多因素都对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摄取形成影响。中医针灸疗法对本病的治疗疗效独特, 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但这种疗法的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如冷热交替刺激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营养的供给、并发症的预防等, 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摘要:吞咽障碍是中风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其康复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水及营养摄取, 还会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 所以吞咽障碍的护理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有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
中风后功能障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45例, 女43例, 最小53岁, 最大78岁, 平均 (62.3±1.5) 岁, 平均病程 (45.6±2.5) d。纳入标准: (1) 符合中风后焦虑障碍诊断标准; (2) 均无严重器质性或精神类疾病; (3) 自愿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3例,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 口服, 10~20 mg, 1次/d, 4周为1个疗程。
1.2.2 研究组。
采用电针焦虑方治疗, 选取百会、印堂、太阳、内关及神门等穴位。操作措施:选用20~40 mm毫针, 直刺百会, 针尖倾斜45°, 直刺太阳与印堂, 进针1寸, 待出现紧滞感后, 常规直刺内关与神门, 待患者感受到酸胀感后停止。在太阳穴处连接G6805治疗仪, 5 d为1疗程, 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并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焦虑自评量表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 (BI) 评价患者的身心状况[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SAS评分及BI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HAMA评分、SA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国内学者对中风后焦虑障碍给予了高度关注, 经研究显示, 约65%中风患者会出现焦虑, 仅次于中风后抑郁[2], 此疾病与生理、心理、遗传等因素均有关, 同时也受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条件等影响。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西医抗焦虑药物治疗后, 患者易出现头晕、嗜睡、多梦、精神错乱等不良反应, 同时疗程较长, 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常见的药物有帕罗西汀、阿普唑仑等, 国内学者李昭[3]以脑卒中后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了帕罗西汀治疗, 效果显著, 患者焦虑症状明显改善, 同时肢体功能也有所恢复。
本研究中, 研究组HAMA评分、SA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表明中风后焦虑障碍患者行电针焦虑方治疗效果显著。中医学认为焦虑障碍是由肝郁、血瘀、心脾两虚等共同作用形成, 治疗时应坚持辨证论治, 实践中选取了不同的穴位, 如:印堂、太阳、内关等,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总有效率接近。针灸治疗中常见的手段之一便是电针治疗, 根据患者需求, 对刺激量进行准确的调整, 以此保障治疗效果。本研究选用了较高频率电针, 充分发挥了其镇痛与镇静作用, 进而缓解了患者焦虑症状, 同时改善了其睡眠障碍。
综上所述, 中风后焦虑障碍患者经电针焦虑方治疗, 肢体、焦虑障碍均明显好转, 因此, 临床上应积极推广此疗法。但日后研究中应增加样本量, 深入探讨中医治疗, 经多中心对照研究, 以此掌握其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军.电针焦虑方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10-13.
[2]刘军, 王昭.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81例临床疗效评价[J].环球中医药, 2010, 22 (6) :427-430.
中风后功能障碍 篇6
经络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是古人对沟通人体表里内外、运行全身气血规律的总结, 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但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 发现在选穴方面多以阳经腧穴为主, 但具体选穴又有很大区别[1]。
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定穴作为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 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腧穴, 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其选穴规律, 亦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其中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的腧穴, 分别为“井、荥、输、经、合”, 合称五输穴。五输穴是一组具有作用大、疗效高、主治规律性强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的腧穴。属特定穴范畴。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重要腧穴, 即原穴, 称为“十二原”, 原穴关系到原气, 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 是人体生命的本源, 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 原气通过三焦, 通达全身, 散布于表, 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 亦属特定穴范畴。原穴与合穴都位于肘腕关节、膝踝关节附近, 从局部取穴角度, 此二穴对四肢病症应有好的疗效。今引用有关文献, 加以论述, 以期取得抛砖引玉的作用。
合穴的作用
《针灸大成》中有“所入为合, 合象水之归”的论述。《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古人用取类比象方法形象的比喻合穴的特点和作用, “合”有汇合之意, 经气充盛, 从小到大, 从浅入深, 最终经脉之气经位于肘膝关节处的合穴合并于脏腑, 作用于脏腑, 恰像百川汇合入海, 故称为“合”。合穴属于特定穴的范畴,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合穴, 其气由合穴之处入内脏和本腑相通, 每个合穴成为治疗本条经脉病证的主要穴位, 善治本经及所属脏腑的病症。合穴是各条经脉气血流注的地方, 合穴所居为气血旺盛之处, 具有较强的祛瘀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对疾病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且合穴都在肘膝部, 取穴容易, 操作方便安全, 尤其是此处为经气汇聚之处, 针刺后得气明显, 针感较强, 易“气至病所”。
原穴的作用
《难经·六十六难》云:“脐下肾间动气者, 人之生命也, 十二经之根木也, 故名曰原。三焦者, 原气之别使也, 主通行三气, 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 三焦之尊号也, 故所止辄为原。”《灵枢经校释》载原穴“处于神气之所游行出入”,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六腑, 六腑有十二原, 十二原出于四关, 四关主治五脏。”《类经》注:“四关者, 即两肘、两膝, 乃周身骨节之大关也。故凡井、荥、输、经、合穴, 皆手不过肘, 足不过膝, 而此十二原者, 故可以治五脏疾也。”从这些论述和记载可以看出, 原穴关系到原气, 原气源于肾间, 是人体生命的本源, 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 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 其位在四肢。因此, 原穴对本经及其所属脏腑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与合穴一样, 取穴容易, 针感强, 疗效佳, 在腧穴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风的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 脑脉瘀阻不畅, 失于濡养而致。《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凡人年逾四旬, 气衰之际, 或因忧喜忿怒, 伤其气者, 所有此疾”。其病性为本虚标实, 在本为气血衰弱, 在标为气逆血瘀。中风之疾病位在脑, 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 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为发病之标。治以补益肝肾、调和阴阳为大法。脾主四肢皮毛, 中风患者进入痉挛期后, 表现为上肢: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 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后, 腕关节屈曲、尺侧偏移, 手指屈曲;下肢:髋关节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跖屈、内翻。概而言之, 上肢呈屈肌痉挛模式, 下肢呈伸肌痉挛模式, 即画圈步态, 症显阴急而阳驰[2], 治当扶阳以抑阴, 故取阳经腧穴为主, 可针之, 可灸之。
基于以上理论, 以手三阳之原穴、合穴相伍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 复脏腑原气, 通阻滞之经脉。这一方法经多年临床观察, 被认为疗效显著, 值得深入研究, 故拟本文,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刺选穴, 探索更精确、更有效的选穴方案。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灸选穴方面的理论依据, 从而指导选穴, 使穴少而精, 提高疗效。本文通过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 从理论上进行论述。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穴位配伍合理, 易于操作, 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手三阳原合配穴,中风,手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梁永瑛, 徐平.浅议原穴[J].中医药学刊, 2006, 2 (24) :298-299.
中风后功能障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1日-2015年11月30日收治的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其中男性12例, 女性8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58.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并行头颅CT或MRI确诊, 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能力评定法[2], 治疗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能力评定法均为V级和1~2级之间, 属于重度吞咽障碍,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构音障碍或伴有强哭强笑。排除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不能耐受针刺及球囊扩张术者, 伴有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者, 伴有痴呆或者神志欠清不能张口者, 不能配合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20例患者均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四步针法结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四步针刺法[3]步骤: (1) 运用三寸针灸针两支, 用无菌胶布缠住针柄, 留出0.5~1.0寸针尖, 嘱患者张口, 发“啊”音, 采用棉签压住患者舌后1/3, 迅速点刺咽后壁3~5针, 以出血或患者有恶心表现为佳; (2) 嘱患者将舌伸出口腔, 用棉签压住舌面, 用2寸针灸针在舌面上由舌后至舌前分别快速点刺, 舌后、舌中、舌前分别点刺三针, 以舌面出血为宜; (3) 嘱患者舌上卷, 用棉签上压, 充分暴露金津、玉液及舌系带, 用2寸针灸针在该三个部位快速深刺2~3针, 以上手法均不留针; (4) 取上廉泉 (颈前正中, 下颌骨下1寸处) 及左右水平旁开1寸处3穴, 用2寸针灸针在此三穴留针30min, 期间可行2~3次针, 以加强针感。每周5次, 1周为1个疗程, 共治疗2周。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步骤:选取16 (女性) 和18 (男性) 号导尿管, 嘱患者术前10min适当喝水, 之后予以盐酸丁卡因鼻腔滴注局部麻醉, 减轻鼻咽部反应, 用无菌石蜡棉球润滑导尿管, 在一侧鼻腔将导尿管缓慢插入, 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将导尿管顺势插入环咽肌以下, 向导尿管球囊内注射6mL生理盐水 (于冰箱内冷藏10min) , 将其往上拉, 有阻力时说明球囊在环咽肌以下, 抽出少量生理盐水, 缓慢向上拉, 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当向上拉有突破感时说明已拉出至环咽肌之上, 反复操作, 连续5~7次之后结束, 充分扩张环咽肌, 每次操作约30min, 第1周每天1次, 第2周隔天1次, 当拉出较顺畅时, 可增加注入球囊内的生理盐水, 当注入10mL生理盐水之后还能拉出, 说明环咽肌已充分扩张, 治疗2周后结束。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2周后,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能力评定法进行疗效评定, 洼田饮水试验检查方法:患者端坐, 喝下30mL温开水, 观察所需时间及喝水呛咳情况:I级: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II级:分2次以上, 能不呛咳地咽下;III级:能1次咽下, 但有呛咳;IV级:分2次以上咽下, 但有呛咳;V级:频繁呛咳, 不能全部咽下。
吞咽能力评定法:在减少误吸的条件下 (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3级:具备两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若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5级:若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则基本上无误吸;6级:吞咽正常。
洼田饮水试验 (I级) 和吞咽能力评定法 (6级) 为治愈;II级和4~5级为显效;III级和3级为有效;IV~V级和1~2级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后20例患者, 治愈11例, 显效6例, 有效3例, 总有效率为100.0%。
3 讨论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中风后遗症的常见表现, 以假性球麻痹较多见, 重度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与康复训练相比, 见效更快且疗效明显[4]。球囊扩张术不仅能机械牵伸环咽肌, 还能通过患者主动吞咽球囊及球囊直径的不同变化形成感觉通路, 通过反馈作用, 重建皮质与延髓之间的通路联系, 恢复皮质对脑干吞咽中枢的调控, 并通过反复的球囊吞咽动作, 形成重复的节律性动作, 这种刺激传入中枢后可调整咽期反射性活动与模式化顺序运动[5]。球囊扩张术可通过减小食道上括约肌的静止期压力, 增加松弛的时间和程度, 从而显著缓解吞咽困难[6]。球囊扩张术结合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环咽肌痉挛, 提高其吞咽功能, 改善营养状态, 从而提高生存质量[7]。
我科采用延髓四步针刺法结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风后重度吞咽障碍效果显著, 一般2~3次便能见效, 能有效预防误吸导致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有效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容易操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6) :379-380.
[2]王拥军主编.神经病学临床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5:217.
[3]吴远华, 朱广旗.四步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72-173.
[4]周飞雄, 曾科学.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 (3) :44-45.
[5]兰月, 窦祖林, 万桂芳, 等.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干病变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疗效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9, 31 (12) :835-838.
[6]王璇, 陈艳, 潘翠环.球囊扩张术结合手法治疗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13, 28 (2)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