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能力(精选9篇)
计数能力 篇1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是衡量数概念形成的标志之一, 是幼儿建构和发展其数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与基础。如何轻松、有效地培养小班幼儿的计数能力呢?
一、掌握小班幼儿计数的阶段及特点
1.一般3岁幼儿已能够口头数10以内的数 , 但对数学表达的内容并不懂或不完全懂。因此唱数的水平并不就是按物数数的水平。 (1) 一般只会从“1”开始数, 不会从任意数开始; (2) 往往一口气往下数, 稍受干扰就不会数了; (3) 经常出现漏数或重复数的现象, 到进位的部分经常出现错误。这种口头数数虽是一种机械记忆, 却是计数能力发展的重要的第一步。
2.按物点数是要求幼儿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 , 将数字与客观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 建立数与数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幼儿容易产生漏数或重复点数的现象。
3.不少幼儿会点数, 但不一定能说出所点物体的总数。只有能说出总数, 才意味着计数能力到达一个新水平。因为能说出总数, 就表明幼儿已能把一个数作为已点数过的一群元素的集合, 出现了数群的概念。这时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
4.按数取物, 这个过程是对数概念的实际应用 , 从说出总数到可按数取物是从一般回到个别的过程, 是一般的具体化。学会了计数, 也就初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
二、遵循格尔曼等儿童数数的五条基本原则
1.一一对应原则 , 即儿童在数数时 , 一个数只能对应一个 物体。
2.固定顺序原则 , 即数与数之间有一个不变的顺序 (1, 2, 3…) 。
3.基数原则 , 即数到最后一个数的值就代表这个集合所 含元素的个数。
4.顺序无关原则 , 即一个集合的数目 , 和从什么地方开始 数数无关。
5.抽象原则, 即关于数数的原则可以用于任何事物。
三、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 首要的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
1.创造轻松、愉 悦、丰富多彩 的教育活动环 境 , 诱发幼儿学习计数的兴趣。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丰富的环境可刺激幼儿的感知。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创设与计数活动相适应的适时、适宜、适度、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从而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快乐地学习。
2.采用丰富多彩的教 育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教 育方法。教 幼儿数数时, 一定要让孩子动脑、动手、动口, 在想一想、看一看、摸一摸、拿一拿、听一听、画一画、讲一讲、说一说的过程中, 认识物体的数量;以游戏的形式、游戏的口吻激发兴趣, 切忌为了让孩子数数, 而一遍一遍逼着孩子数。
3.在活动中积极鼓励和表扬,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让他们在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乐趣中增强自信,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学习计数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 能大大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将游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使他们在游戏中吸取新的数学知识。如:在玩“大灰狼”和“小兔子”的游戏时, 就可以让幼儿点数“大灰狼”抓到几只“小兔子”, 让幼儿在游戏时不知不觉地接触数, 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
值得一提的是, 幼儿的双手是个“宝”, 十个手指是幼儿随身携带的计数器, 可以通过“手指数数”、手指游戏等形式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可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编成有一定情节和韵律的歌词, 如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碰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幼儿边说儿歌边数自己的手指, 使抽象的数和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幼儿就在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较快地掌握了一至五的数字 和数的顺序。
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 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计数
操作法是帮助幼儿形成数感的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幼儿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只有在实践中提供可操作性、适宜性、科学性、层次性材料, 幼儿通过看一看, 摸一摸, 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如让幼儿摆弄计算棒、纽扣、螺蛳壳、小石子、小纸片、牙膏盒、喝牛奶用的吸管、一副比较漂亮的扑克牌等物体, 孩子靠这些实物进行数数、计数, 使抽象的数从具体形象入手。另外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 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例如, 在小班数学的“按数取物”的活动中, 首先按卡片上物体取相应数量的实物;其次按卡片上的圆点, 取相应数量的实物;最后按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实物。这样, 能够激发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在一日生活中善于发现数, 随时随地结合实际让幼儿 学习手计数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 每件物品、每个地方都是幼儿寻找知识的源泉。如水果铺上的水果;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 幼儿园周围的小树苗小花朵; 我们所提供的图书、碗筷、毛巾等, 都可引导幼儿寻找到“数”的存在。例如幼儿都很喜欢做一件事———搬凳子, 孩子喜欢几张凳子搬来搬去, 这时候你只需要让孩子在搬凳子的过程中数数“1张凳子、2张凳子、3张凳子……”就可以了, 孩子边搬凳子就能掌握数的概念与分解;又如上下走楼梯, 可让孩子们数一数、算一算;再如在课间喝水环节、吃午点、吃饭的时候, 有意识地数数。这样, 将数概念的培养融于日常生活中, 在生活中不经意地引导他们,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数学知识, 逐渐培养幼儿数的概念。
皮亚杰曾说:“儿童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 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环境。”因此, 有意识地给幼儿创造“数”环境, 让幼儿在合适的环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 运用各种感觉通道, 多看、多听、多摸, 多操作、多合作、多实践、多探索, 幼儿将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计数能力也会提高。
计数能力 篇2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高中数学第十章排列、组合的第一节课。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是排列、组合的基础,学生对这两个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成为学好本章的一个关键。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并能正确的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计数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能够作出正确的分析,准确的判断,进而拿出完善的处理方案,提高实际的应变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是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难点是正确运用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二、说教法
启发引导式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讨论总结的学习方法。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
五、教学程序
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布置作业知识拓展提出课题引入新课观察归纳形成概念比较归纳深化概念任务后延自主探究总结反思提高认识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布置作业知识拓展
1、提出课题DD引入新课
首先,提出本节课的课题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2、观察归纳DD形成概念:
首先,我结合图给出问题1:
问题1:从北京到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一天中有火车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北京到上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答案:3+2=5)
由这个问题我们得到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EEE,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接下来,我再结合图给出问题2:
问题2:从北京到上海,要从北京先乘火车到郑州,再于第二天从郑州乘汽车到上海。一天中从北京到郑州的火车有3班,从郑州到上海的汽车有2班。那么两天中,从北京到上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答案:3*2=6)。
由这个问题我们得到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EEE,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两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得到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比较归纳DD深化概念
两个原理的比较:
1、共同点:都是计数原理,即统计完成某件事不同方法种数的原理,因此都要先弄清是怎样一件事,如何才算完成这件事。
2、不同点:分类计数原理中的n类办法相互独立,且每类里的每种方法都可独立完成该事件;分步计数原理中的n个步骤缺一不可,每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该件事,只有这n个步骤都完成之后,这件事才算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原理的比较,让更好的掌握原理的使用。
4、学以致用―――――培养能力
例1。书架的第一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二层放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3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1)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书架取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注意区分是分类还是分步。
例2一种号码锁有4个拨号盘,每个拨号盘上有从0到9共10个数字,这4个拨号盘可以组成多少个四位数字的号码?
例3。如图是广场中心的一个大花坛,国庆期间要在A、B、C、D四个区域摆放鲜花,
ABDC
有4种不同颜色的鲜花可供选择,规定每个区域只准摆放一种颜色的鲜花,相邻区域鲜花颜色不同,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摆花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5、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1)填空:
①一件工作可以用2种方法完成,有5人会第一种方法完成,另有4人会用第2种方法完成,从中选出1人来完成这件工作,不同的选法的种数是9。
②从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从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不同走法的种数是6。
(2)现有高中一年级的学生3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5名,高中三年级的学生4名。
①从中选1人参加接待外宾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12
②从3个年级各选1人参加接待外宾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60
(3)把(a1+a2+a3)(b1+b2+b3+b4+b5)(c1+c2+c3+c4)展开后不合并时共有多少项?6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分类计数原理
(2)分步计数原理
(3)两个原理的比较
(4)用两个原理解题的步骤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7、布置作业――――知识拓展
P97习题10。11,2,3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数能力 篇3
随着尘埃离子计数器被环保、医药、化学等领域的广泛使用, 对其使用流量点的校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而校准流量的不确定度评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示值结果, 本文结合平时的实践经验, 依据校准规范, 给出了合理的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估。
1.1 测量依据
JJF1190-2008《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
1.2 计量标准
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便携式气体、粉尘、烟尘采样仪校验装置一套, 此外还有附属配套设备如下:
(1) 空盒气压表一个, 测量范围 (800~1604) h Pa;
(2) 水银温度计一支, 测量范围 (0~50) ℃。
1.3 被测对象
采样流量为2.83, 28.3, 50, 100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
1.4 测量方法
按JJF1190-2008《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 将标准装置接在尘埃粒子计数器的进气口上, 接管尽可能短。开机, 开采样泵, 尘埃粒子计数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 调整仪器流量至其设定值, 重复测定流量三次。
2 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2.1 数学模型
被检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示值误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δQ———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示值相对误差 (%) ;
Q0———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的设定值 (L/min) ;
———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的实际测量平均值 (L/min) 。
2.2 不确定度传播率
式中, 灵敏系数
2.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
2.3.1 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的设定值Q0的标准不确定度u (Q0)
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的设定值Q0的标准不确定度u (Q0) 主要是由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进行重复性测量引入的, 用A类标准不确定度表示。
选择一台采样流量为2.83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 重复测量3次, 得到数据 (L/min) :2.823, 2.847, 2.832。
平均示值为:
实验标准偏差:
实际测量中, 取3次连续测量的平均值, 则可得到:
2.3.2 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的实际测量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的实际测量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是来源于便携式气体、粉尘、烟尘采样仪校验装置, 用B类标准不确定度表示。
便携式气体、粉尘、烟尘采样仪校验装置校准证书中给出该装置在2.83L/min的流量点下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1.1%, k=2, 所以
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2.4.1 灵敏系数
2.4.2 主要标准不确定度的汇总
由上面分析可知采样流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可分为两类即流量测量的重复性和标准装置, 分类汇总如表1所示。
2.4.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以上2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是互不相关的, 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2.5 扩展不确定度
P=95%时, 取包含因子k=2, 则采样流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 (δQ) =kuc (δQ) =1.3%, k=2。
2.6 采样流量为28.3 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流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选择一台采样流量为28.3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 依上述方法同样进行重复性测量, 即采样流量的设定值Q0为28.3L/min, 而采样流量的实际测量平均值平均示值为27.00L/min。从而得到采样流量的设定值Q0的标准不确定度u (Q0) 为0.0376L/min。
便携式气体、粉尘、烟尘采样仪校验装置校准证书中给出该装置在2.83L/min的流量点下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0.46%, k=2, 所以
而灵敏系数为
从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δQ) 为0.278%, 扩展不确定度为U (δQ) =kuc (δQ) =0.56%, k=2。
2.7 采样流量为50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流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选择一台采样流量为50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 同理Q0为50L/min, 为48.52L/min, u (Q0) 为0.113L/min。
而便携式气体、粉尘、烟尘采样仪校验装置校准证书中给出该装置在50L/min的流量点下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0.46%, k=2, 所以
而灵敏系数c (Q0) 为0.0206min/L, 为-0.0212min/L。
故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δQ) 为0.332%, 扩展不确定度为U (δQ) =kuc (δQ) =0.67%, k=2。
2.8 采样流量为100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流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选择一台采样流量为100L/min的尘埃粒子计数器, 同理Q0为100L/min, 为108.17L/min, u (Q0) 为0.171L/min。
而便携式气体、粉尘、烟尘采样仪校验装置校准证书中给出该装置在100L/min的流量点下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0.44%, k=2, 所以。
而灵敏系数c (Q0) 为0.00925min/L, 为-0.00855min/L。
故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δQ) 为0.257%, 扩展不确定度为U (δQ) =kuc (δQ) =0.52%, k=2。
3 校准和测量能力 (CMC)
综合以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该项目的CMC见表2所示。
4 结束语
以上是对尘埃粒子技术器使用流量的校准和测量能力的评定, 可为从事此类专业的同仁提供参考, 对于使用不同计量标准设备进行此类校准的, 可依据本文中标准装置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JJF1190-2008, 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S].
[2]倪育才.实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M].三版.中国计量出版社.
计数能力 篇4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教学难点: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的准确理解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先看下面的问题:
①从我们班上推选出两名同学担任班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②把我们的同学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有关排列、组合知识.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数方法.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按某一规则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这节课,我们从具体例子出发来学习这两个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1)提出问题
问题1.1: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给教室里的座位编号,总共能够编出多少种不同的号码?
问题1.2: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如果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探究:你能说说以上两个问题的特征吗?(2)发现新知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3)知识应用
例1.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时,一名高中毕业生了解到,A,B两所大学各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具体情况如下:
如果这名同学只能选一个专业,那么他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分析:由于这名同学在 A , B 两所大学中只能选择一所,而且只能选择一个专业,又由于两所大学没有共同的强项专业,因此符合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条件.解:这名同学可以选择 A , B 两所大学中的一所.在 A 大学中有 5 种专业选择方法,在 B 大学中有 4 种专业选择方法.又由于没有一个强项专业是两所大学共有的,因此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
5+4=9(种).变式:若还有C大学,其中强项专业为:新闻学、金融学、人力资源学.那么,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多少种?
探究:如果完成一件事有三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3类方案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类不同方案,在每一类中都有若干种不同方法,那么应当如何计数呢? 一般归纳:
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若干类,各类的方法相互独立,各类中的各种方法也相对独立,用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例2.一蚂蚁沿着长方体的棱,从的一个顶点爬到相对的另一个顶点的最近路线共有多少条?
解:从总体上看,如,蚂蚁从顶点A爬到顶点C1有三类方法,从局部上看每类又需两步完成,所以,第一类,m1 = 1×2 = 2
条
第二类,m2 = 1×2 = 2
条
第三类,m3 = 1×2 = 2
条 所以, 根据加法原理, 从顶点A到顶点C1最近路线共有 N = 2 + 2 + 2 = 6
条
练习1.填空:(1)一件工作可以用 2 种方法完成,有 5 人只会用第 1 种方法完成,另有 4 人只会用第 2 种方法完成,从中选出 l 人来完成这件工作,不同选法的种数是_;
计数能力 篇5
1血小板假性增高
1.1标本中存在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细胞碎片,冷凝集素引起细胞凝集等,小细胞是引起血小板计数结果产生误差的常见原因,微尘的出现,仪器也将其归入血小板。
1.2仪器在安装时出现的如接头松动,地线安装不好,对血小板产生干扰,特别是地线连接出了问题,血小板基数可达120×109/L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马上查清原因或手工复查后才发报道。
1.3试剂不合格,不配套试剂都可引起错误结果,如沉淀的出现也导致血小板本底有时达260×109/L,必须更换合格的试剂,使血小板的试剂本底为0。
2血小扳假性降低
2.1采血后不能及时测定是血小板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标本久置,血小板离体时间太长发生变形、自溶、体积变小,致使计数减少,因此采集的标本应及时检测。
2.2标本的采集必须顺利,且与抗凝剂迅速摇匀,否则血小板离开血管后易黏附于血管破损处,也有时会黏附于玻璃管某部位,使血小板计数减少,所以在顺利采集标本摇匀后计数。
2.3血小板冷凝集的出现,由于室温较低,血小板出现冷凝集或破坏不完全导致计数降低。
2.4抗凝剂引起血小板非特异性凝集,使血小板计数减少。
3红细胞计数假性增高
人体大量脱水、血液浓缩或标本久置后未充分混匀,底部吸样可导致红细胞计数假性增高。
4红细胞假性降低
人体在大量输液、血液稀释或红细胞凝集可致其计数假性降低。
5血红蛋白假性增高
标本不澄清、乳糜及白细胞数过高标本引起溶液浑浊,吸光度增加,造成血红蛋白假性增高[1]。
6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
6.1由于标本采集不顺利,取血部位不当如局部发炎或抗凝剂不足,可导致白细胞假性增高。
6.2标本红细胞溶解不彻底,如肝病、异常血红蛋白病、高脂血症红细胞膜变化而无法完全溶血,可使淋巴峰抬高而导致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
6.3出现大型血小板,如脾亢、血小板减少症等这些患者的老中青血小板同时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可致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
7白细胞计数假性降低
7.1寒冷性白细胞凝集,室温较低,白细胞凝集,致使计数结果偏低[2]。
7.2混合悬液时产生大量气泡,致使细胞在溶液中分布不均或吸样不准可导致其计数结果假性降低。
总之,引起血细胞计数仪计数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我们应该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操作规程,随时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及时清洗,定期保养,校正,做好质控工作,碰到可疑结果,应手工复查分析原因,采取正确的手段排除错误,确认无误后才发出报道[3],另外建立与临床医师交流平台,参与临床查房,加强与医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检验质量,为准确提供准确的检验报道。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误差,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董喜环.白细胞计数增高引起血红蛋白测定值假性增高[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1):60.
[2]雷广明.冷凝引起血细胞计数仪错误结果的分析及处理[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7,12(4):230.
计数能力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12 年10 月-2015 年4 月在大庆油田南区医院妇产科就诊或检查的妇女。纳入标准:①年龄<40 岁;②月经周期规律(21~35 d),经量正常;③双侧卵巢完好;④月经周期第3~5 天,2 IU/L<FSH<10 IU/L;⑤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①有卵巢手术史者;②有内分泌病史者;③卵泡直径>20 mm者。根据上述纳入及筛选标准,共有76 例女性符合要求。年龄23~38 岁,平均(26.6±5.8)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对象在检查前排空膀胱,取截石体位。采用Acuson Sequoia 512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三维容积探头(L) 频率7.5 MHz,采样容积1mm×1 mm×1 mm,所有受试者都取相同的预设值。
每次检查均由两名具有3 年以上生殖医学检验经验的工作人员(甲、乙)独立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①甲先以探头扫描出子宫长轴,将其作为计时起点。②二维超声AFC:观察者从卵巢长轴一端开始,缓慢移动探头,将直径在2~10 mm的卵泡纳入计数;检测时间为计时点开始到完成双侧卵巢计数所需时间。③三维AFC:完成二维计数后,将诊断仪调至三维慢速扫描模式,所有受试者的取样框、扫描速度均保持一致。对扫描到的多平面图像进行检查,确保每个卵巢的三维信息被完整保存;记录从计时点到获取三维图像的时间。④乙观测者以相同方式对受试者进行独立观察,记录时间。⑤为避免计数结果受回忆效应的影响,在获取三维图像2 周后,两名观察者分别对自己所存贮的三维图像进行计数,对每个卵巢均通过3 个正交平面进行观察(见附图),分别纳入各个平面上直径在2~10 mm的卵泡数,某卵巢的计数取3 个平面的平均值。双侧卵巢平均值之和即为最终计数结果。⑥计算三维超声AFC的总时间:三维信息获取时间与三维超声计数时间之和。
1.3 诊断标准及评价方法
为评价二维与三维超声的准确度,对比两种方法对卵巢低反应性诊断的特异性。卵巢反应性的划分依据国际最新标准[9,10]:获卵≥4 个或取卵所得卵子>20 个认为是卵巢反应正常,获卵<4 个为卵巢低反应。
A:纵视图;B:横视图;C:冠状位图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比较行配对t检验,均以P <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名观察者AFC计数结果的相关系数及一致性限度通过两因素固定模式进行计算。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获取两种方法在诊断卵巢低反应性方面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
2 结果
2.1 窦卵泡计数与计数时间
对比两种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受试者的AFC结果,可见:甲乙两名观察者对各年龄段患者的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观测者以不同方法计数出的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窦卵泡数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结果见表1。
不同观察者以同样的方法行AFC所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同一观察者以不同方法进行计数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二维计数时平均仅需115 s左右,三维计时则需215s左右,具体结果见表2。
2.2 计数可靠度与一致性
二维计数时,甲、乙两名观察者计数差值范围在-7~10 之间,均值为-0.377,两名观测者的一致性限度(95%的可信区间)为-5.82~6.57,相关系数为0.932。进行三维计数时,差值范围明显缩小(-5~3),均值明显降低(-0.063),一致性限度的范围也更小(-3.22,2.46),相关性系数更高(0.981)。说明不同观测者通过三维超声进行AFC的一致性优于二维超声,具体见表3。
2.3 诊断卵巢低反应性的特异性与敏感度
在诊断卵巢低反应性方面,三维超声的曲线下面积更大(0.894),即诊断的准确度更高,且其敏感度也更高(见表4)。
(±s)
(s)
3 讨论
卵巢储备功能与女性生育能力直接相关,卵巢的真实储备是双侧指卵巢内原始卵泡的数量,唯有通过组织学切片才可获得。而目前临床用于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有很多种,比如内分泌指标诸如基础卵泡刺激素(FSH)、FSH/LH(黄体生成素)比例等,超声检测指标诸如基础卵泡体积及窦卵泡计数(AFC)等。近年来的许多研究都表明,AFC与卵巢储备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从而认可AFC为预测卵巢反应性的首选指标[11,12]。
AFC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经阴道超声的方式,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无创、分辨率高、重复性好、一致性好。超声方式主要有二维和三维两种,二维超声是一种实时计数方式,而三维超声则是先将患者卵巢信息储存起来,再以虚拟的实时方式进行AFC计数[13]。目前,国内对两种方式的可靠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比了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在AFC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哪一年龄段的患者,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所获得平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名观察者的计数结果也无明显不同(P >0.05),初步提示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两名观察者对同一受试者以同一方法进行计数的差值可见,二维超声的差值范围在-7~10,均值为-0.377,而三维超声的差值范围更窄(-5~3),均值明显降低(-0.063),说明三维超声AFC在不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更优。这可以从三维超声AFC的组内相关系数(0.981)高于二维超声(0.932)得到证实,说明三维超声的可靠性优于二维超声。对比两种方式在诊断卵巢低反应时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可见三维超声的ROC-AUC(0.894)更高,敏感度更优,说明三维超声在诊断卵巢低反应性的准确度更高。三维超声的可靠度、准确度优于二维超声的原因可能在于,两种方式都是采取的人工计数,本身就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当卵巢内窦卵泡数量较多时,相互之间紧密排列,二维方式进行计数较为困难,可能会错误估计窦卵泡的直径,从而错误的计数了应该纳入AFC的窦卵泡数目。而三维超声是基于3 个正交平面对窦卵泡进行计数,而且是一种后期的虚拟的实时模式,观察者的工作环境更为宽松,视野更全面、清晰,其可靠性、准确度当然能获得提高[14,15]。但是,正是因为观察方式的不同,三维超声AFC的计数时间(215 s左右)大大高于二维超声(115s左右),这也是三维超声未得到普及的原因之一。然而,从患者角度而言,三维超声AFC是实时储存卵巢信息,待其离开后方进行计数;与实时暴露进行计数的二维模式比较,三维超声可明显缩小患者的暴露时间,予以患者更多的方便。
计数能力 篇7
1 白细胞假性增高
1.1 血液采集
血液采集过程中采血处发生炎症、采血管中抗凝剂的剂量不足、血液和抗凝剂的混合不够均匀, 导致了标本中血小板的凝聚。对应措施:采血者采血时速度要快, 位置要准, 避免采血部位的炎性反应;在采血管中加足量的抗凝剂, 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后重新检测[1]。
1.2 天气缘故
由于天气气温较低, 血液中的蛋白质发生沉淀出现沉淀小团块,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直方图显示血小板右边曲线无下滑趋势。对应措施:将标本置于37°C环境加温后以12000prn/min的转速离心5min后, 等量生理盐水兑换血浆, 两者充分混匀后将标本重新检测。
1.3 标本中的红细胞没有彻底的溶解
在高脂血症、肝脏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症等疾病中血红细胞无法正常溶解,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直方图显示左侧淋巴峰升高[2]。对应措施:将标本稀释至原来的两倍体积, 以12000prn/min的转速离心5min后, 等量生理盐水兑换血浆, 两者充分混匀后将标本重新检测, 结果以稀释倍数计算。
1.4 幼红细胞的出现
如果血液是来自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患者,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直方图显示淋巴峰双峰。对应措施:一旦遇到上述情况, 采用手工计数测量。
1.5 大型血小板的出现
如果血液来自急性失血、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患者, 老中青血小板同时释放参与了机体的血液循环, 导致了大型血小板比率增高。对应措施:一旦遇到上述情况, 采用手工计数测量。
2 白细胞假性降低
2.1 寒冷性白细胞凝集
由于气候寒冷导致白细胞聚集。对应措施:将血液标本充分混匀后重新检测。
2.2 非寒冷性白细胞凝集
白细胞出现聚集, 但是与气候原因无关,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直方图右侧显示一波峰, 标本涂片同时出现凝集。对应措施:将标本置于37°C环境加温后以12000prn/min的转速离心5min后, 等量生理盐水兑换血浆, 两者充分混匀后将标本重新检测。
3 红细胞假性增高
红细胞假性增高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人为造成的, 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后发生分层未能充分混合, 底部吸样。对应措施:检测之前将标本充分混匀。红细胞假性增高还存在一种原因即患者出现大量脱水时, 血液浓缩, 红细胞数目增多,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待患者纠正脱水后再进行检测。
4 红细胞假性减少
红细胞发生凝集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值增大, 镜下可见凝集小块。对应措施:将标本置于37°C水浴环境加温5min后, 轻轻混匀然后在进行检测。
5 血红蛋白假性增高
5.1 乳糜标本
乳糜标本中由于液体浑浊不清, 检测时标本吸光度 (OD值) 升高, 导致了血红蛋白数值假性增高。对应措施:将等量生理盐水兑换血浆, 两者充分混匀后将标本重新检测。
5.2 白细胞异常升高
由于白细胞数目异常增高, 检测时标本吸光度 (OD值) 升高, 导致了血红蛋白数值假性增高。对应措施: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 比色前要先以12000prn/min转速离心取上清液比色。
6 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
血液标本中存在血小板、红细胞、细胞碎片、以及由于冷凝集素导致的细胞凝集等, 上述小细胞导致了血小板计数的不准确。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可通过自动设置浮标界限方法进行确保准确度。对于由于冷凝集素导致的细胞凝集造成的误差, 可通过37°C环境水浴加温后再进行检测。
7 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血液采集后放置时间过久, 这是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最常见的原因, 由于标本放置时间过久, 血小板离开人体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变形、自溶等一些列反应, 仪器漏查导致误差的发生。对应措施: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
采集到血液标本后要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避免血小板由于体积较小, 容易粘附于血管破损处及组织, 同时发生聚集, 导致了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对应措施: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定期、及时清理、保养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积极进行指控工作是减少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计数误差的基础。
摘要: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计数产生误差的各种原因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1万张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的化验单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细胞检测产生误差的原因不同, 要针对不同误差进行不同处理。结论 定期、及时清理、保养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积极进行指控工作是减少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计数误差的基础。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误差,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苏莉斯, 郑小玲, 冯桂玲, 等.Sysmex 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复检率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14) :1147.
计数能力 篇8
法, 用于临床移植的造血干细胞 (HSC) 来源有外周血、骨髓和脐血。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具有供者不麻醉, 患者易接受;可获得较多造血干细胞数, 造血以及免疫重建快, 因此发生感染、出血的机会减低, 同时, 需要输血减少也会减少GVHD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移植后造血功能的重建主要取决于输入HSC的数量和质量[1], 输入的移植物中必须含有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才能保证移植受者获得快速持久的造血重建。因此, 临床上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移植物中造血干细胞水平, 能够确保移植成功,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4月-2012年8月, 32例患者 (男18例, 女14例, 中位年龄32岁) 在我院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5例自体、7例异基因 (5名父系供者, 2名同胞供者, 男5例, 女2例, 中位年龄28岁) 接受rh G-CSF 5μg.kg-1, 皮下注射, 第5天上午给予rh G-CSF 2小时后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以MNC程序进行PBSC采集。32例患者均进行MNC计数、CD34+细胞计数。最低限MNC>4×108/Kg, CD34+细胞细胞数>4×106/Kg, 比较两种计数指标对造血重建的影响。
1.2 MNC检测
将EDTA抗凝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物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LH-755) 进行干细胞计数 (WBC×109/L) , 同时做移植物涂片两张, 用贝索公司生产的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 在显微镜下分类计数MNC, HSC直径8um, 胞体圆形, 胞浆量极少。两次计数200个有核细胞, 取均值。计算公式:MNC计数 (108/kg) =WBC×MNC%×移植物容积/受者体重。
1.3 CD34+细胞检测
采用BD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 (美国BD公司) 检测, PE一抗CD34+细胞单抗为法国Immunotech公司产品, 按常规测定计算CD34+细胞计数 (106/kg) 。
2 结果
2.1 输入MNC和CD34+细胞数
(1) 32例受者输入MNC的中位数为6.75 (2.92-18.76) ×108/Kg, 输入CD34+细胞的中位数5.03 (2.35-15.14) ×106/Kg; (2) 32例受者造血重建均达到了100%。
2.2 MNC组和CD34+细胞组造血重建时间 (见附表)
附表MNC组和CD34+细胞组造血重建时间的比较
项目MNC组CD34+细胞组ANC>0.5×109/L时间+9d (+9-+14) +9d (+9-+21) PLT>20×109/L时间+11 d (+9-+42) +11 d (+9-+38) 植活率100%100%
*中位数 (范围, d) *ANC=中性粒细胞计数*PLT=血小板计数。*ANC>0.5×109/L和PLT>20×109/L为造血功能重建的标准。
3 结论
CD34+表面抗原是造血干细胞重要标记之一, 检测方法是流式细胞术 (FCM) [2]。但部分单位不具备购买流式细胞仪的条件, 不能检测, 另外, FCM检测CD34+细胞的方法缺乏统一标准, 在不同实验室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 动员后供者外周血MNC与CD34+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 MNC与CD34+细胞同步增加, MNC可用来估计外周血CD34+细胞的水平[3]。MNC计数不用流式细胞仪, 仅用显微镜及全自动细胞分析仪两种仪器即可, 具有设备要求低、结果准确、稳定、操作省时等优点[4]。本组一例女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 检测CD34+细胞数未达到快速造血重建的数量, 而MNC计数已达到造血重建的数量, 根据经验我们未增加采集次数, 该受者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顺利。该现象提示, 单独应用MNC计数能可靠预示造血重建。因此, 用MNC计数取代CD34+细胞计数来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造血干细胞含量的指标是完全可行的。
摘要: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单个核细胞 (MNC) 计数与CD34+细胞细胞计数之间的比较。方法 2006年4月-2012年8月, 32例患者 (男18例, 女14例, 中位年龄32岁) 在我院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5例自体、7例异基因 (5名父系供者, 2名同胞供者, 男5例, 女2例, 中位年龄28岁) 接受统一的动员方案,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以MNC程序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BSC) 采集。32例患者均进行MNC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 进行相关分析, 比较两种计数指标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 ①32例受者输入MNC的中位数为6.75 (2.92-18.76) ×108/Kg, 输入CD34+细胞的中位数5.03 (2.35-15.14) ×106/Kg;②32例受者造血重建均达到了100%。。结论 MNC作为造血干细胞含量的计数依据, 其植活率和植活速度与CD34+细胞作为依据的病例相似, 结果表明:MNC计数完全可代替CD34+细胞计数, 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造血干细胞含量的指标。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
参考文献
[1]Bensinger WI, Longin K, Appelbaum FR, et al.Peripheral bloodstem cells (PBSCs) collected after recombination human 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CSF) :an analysis of factorscorrelating with the tempo of engraftment after transplantation.Br JHematol, 1994, 87:825-831.
[2]张之难, 杨天楹, 郝玉书.血液病学 (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011-2059.
[3]温丙昭, 李玲, 丁凌录, 等.供者单采外周血中幼稚粒细胞检测的研究[J].白血病, 2000, 9 (3) :136-138.
医学细胞检测与计数 篇9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细胞识别的快速和准确度有个新的、更高的要求。红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我们人类抵御外界病原入侵人体的重要防线, 也是病人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红细胞的检测是医院诊断疾病的必要数据, 是所有医院一项重要的血常规检测手段, 对有效的诊断疾病十分重要。
系统总体框图
该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下所示:
1.Sobel边缘检测算子
图像边缘是一张图片最基本的特征。Sobel算子是一个离散的分化算子, 计算一个图像灰度函数梯度的近似值, 它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 特别是边缘检测算法。在图像上的每一个点, Sobel算子的结果既是与梯度向量相应, 也与矢量基准一致。在计算3x3的邻里中心x, y方向, Sobel算子是f (x, y) 的偏导数。为了抑制噪声, 有一定的重量相对地增加了中心点, 数字梯度近似方程描述如下:
它的卷积模板算子如下:
我们可以使用水平模板Tx和垂直模板Ty来盘旋图像, 在没有考虑边界条件下, 可得到两个同样的尺寸的梯度矩阵M1和M2作为原始图像。然后, 总梯度值G可通过增加两个倾斜矩阵得到。最后, 我们可以通过阈值方法得到边缘。
2.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分成各具特性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的目标的过程。我们采用了基于像素的直方图阈值双峰法分割技术, 该阈值化方法的依据是图像的直方图, 通过对直方图进行各种分析来实现对图像的分割。图像的直方图可以看作是像素灰度值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一个近似, 设一幅图像仅包含目标和背景, 那么它的直方图所代表的像素灰度值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实际上就是对应目标和背景的两个单峰分布密度函数的和。图像二值化过程就是在直方图上寻找两个峰、一个谷来对一个图像进行分割, 也可以通过用两级函数来近似直方图。若灰度图像的直方图, 其灰度级范围为i=0, 1, ..., L-1, 当灰度级为k时的像素数为nk, 则一幅图像的总像素数N为:
灰度级i出现的概率为:
3.孔洞填充
细胞图像在经过平滑处理之后, 有的细胞图像内部有微小的孔洞, 在图像二值化后, 孔洞就特别明显, 孔洞的出现会影响对细胞图像的后续处理, 因此要消除孔洞效应。我们考虑到细胞相互粘连会造成的虚假“孔洞”, 因此, 我们要尽量避免对虚假孔洞的填充, 我们通过对大量血细胞染色分析发现, 虚假“孔洞”的大小一般比较大, 在30个像素以上, 而真实的孔洞却比较小, 因此, 我们在孔洞填充的时候只填充30个像素点一下的孔洞即可。
我们在这里用的是闭运算:即先膨胀后腐蚀。
膨胀和腐蚀效果图:
4.细胞统计分析
利用Sobel算子边缘检测之后, 我们要查找记录中心点来统计细胞的个数。边缘检测的基本步骤如下:首先、生成边界。如果一个被标记的点周围没有任何点被标记, 那么这个点就是边界点, 在算法程序中, 我们用八向邻接法进行判定, 即对一个被标记的点, 我们从邻接的八个方向进行判断, 测试周围点是否被标记。其次、如果被标记点的连通区域内有非边界点, 则去掉边界, 若无, 就将所有边界点标记为临时中心点。依次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至所有点都被判断为止。得到所有临时中心点后取图像坐标平均值作为最终的中心点。找到中心点后进而统计出细胞的个数。
结果验证
经过多次在显微镜下人工进行统计, 并与软件结果比对, 细胞个数识别结果准确率在90%以上, 并且细胞半径的获取在经典细胞半径的范围之内, 可见实验结果有很高的准确性。
结语
【计数能力】推荐阅读:
小班幼儿计数能力培养07-23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教案07-15
自动计数10-15
计数问题06-08
计数过程06-09
计数系统06-29
高速计数07-31
分类计数11-09
电子计数11-16
计数电路论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