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和影响

2024-07-04

现象和影响(精选12篇)

现象和影响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临床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5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按梗死前有无心肌缺血或心绞痛分为A、B2组。结果 A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酶峰值、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及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能限制梗死面积扩大, 维护梗死后心脏功能, 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减少病死率。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心肌梗死预后

许多动物实验表明, 短暂关闭冠状动脉, 再恢复血流, 反复数次后, 心肌即可抵抗更为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并将这种缺血耐受现象称为缺血预适应[1]。近10年来的研究证实心肌预缺血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前发作心绞痛可使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2]。本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从临床角度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对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3年至2008年资料完整的心肌梗死患者45例, 其中男33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62.5岁。均符合心电图的典型演变和心肌酶学变化。至少连续查3次心肌酶谱, 观察CPK、CPK-MB峰值。

1.2 分组及治疗

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心肌缺血或心绞痛病史, 将病历分为有缺血预适应组 (A组) 和无缺血预适应组 (B组) 。其中A组26例, B组1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 部分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案上无显著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剂量资料采用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心肌梗死面积

心肌梗死急性期, 梗死面积较小者 (仅累及前壁、下壁、前间壁、侧壁、非Q波梗死) A、B2组分别为23例 (占88.5%) 和11例 (占57.9%) ;而梗死面积较大者 (广泛前壁、前下壁、下壁或前下壁加右室或侧壁梗死) A、B2组分别为3例 (占11.5%) 和8例 (占42.1%) , χ2=4.02, P<0.05, 2组差异有显著性。

2.2 心肌酶峰值

磷酸肌酸激酶 (CKP) A组为 (553.4±209) .4, B组为 (724.6±233.9) , t=2.84, 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 (CPK-MB) A组为 (52.7±9.9) , B组为 (73.6±34.9) , t=2.91, P<0.01。

2.3 并发症和病死率A组并发症少, 梗死后4周病死率低 (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前, 部分患者可有心绞痛症状, 过去的医学观点认为, 多次短暂的心肌缺血可累加损害心肌而加重心肌梗死。但对此观点近十年了有了新的认识。缺血预适应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这一发现已在许多不同种属的动物心脏所证实[1]。在冠心病病人也发现这一预适应现象, 如在冠心病患者做冠状动脉成形术时, 反复气囊充盈阻断冠状动脉造成短时间缺血状态, 可明显增加心肌缺血的耐受性。

陈怀京等[2]观察到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患者, 其梗死面积、心功能状态、病死率显著低于无缺血适应组。本组资料也表明缺血预适应组具有保护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 减轻梗死后缺血和心功能不全, 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减少病死率的作用。

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理, 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缺血预适应分早期保护和延期保护。早期保护一般在缺血刺激数分钟内出现保护效应, 持续约2~3h。如果缺血时间很长超过90min, 缺血预适应作用即消失。延迟保护是在早期预适应消失24h后再度发生预适应保护效应, 可持续24~72h, 是迄今为止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强大的内源性保护措施[3]。

缺血预适应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 是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联系的一个病理生理过程, 随着对其心肌保护作用机理深入研究, 将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及心脏手术和介入治疗中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国伟, 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310.

[2]怀陈京, 黄容晖, 杨雅各.心肌缺血预适应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06 (增刊) :208~209.

[3]翟庆峰, 刘洪涛.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5, 23 (3) :228~230.

现象和影响 篇2

——综合性研究学习报告

此次寒假我们高二一班的小组进行了一个有关于“论韩寒现象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为课题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在此我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下报告。

首先,韩寒现象在中国是讨论非常多的一个话题,社会上不少家长和老师都对韩寒目前这种状况表示担忧,怕会把其他孩子影响坏。应试教育是中国历来选拔人才的传统做法,偏才总是很难得到理解和接受。一些人认为,韩寒把宝都押在写作上,万一在这条道路上不是很成功,其他选择他就很难进行了。但也有很多人却支持韩寒现象。现在的中国基本上都是教育出一个“全才”,而却很少有“专才”,韩寒就是这个时代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专才。但是对于这种现象不能盲目的追捧,在决定自己的未来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有一部分学者说:韩寒现象是“毒瘤”,很多的同学盲目追捧,甚至半路辍学。但是经过我们的这次研究学习我们发现并不是如此,凡事皆有利有弊。

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过:“生活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想要做成功一个事一定要付出努力。韩寒能通过自已的专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他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背后的那份辛酸鲜有人知。我想那些盲目追捧的同学们,并没有意识到所有的事情有需要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第二,中国的教育与选拔方法就是通过考试,在学生间流传着一句话“分分学生的命根”。似乎分数才是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全国政协常委、山西省副省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平则认为,这涉及到教育模式的问题,不能以一种模式来判定这个学生好与坏,叛逆或者非常乖。“因为我们现在看待一个学生,如果八门课他全部都优秀,他是一个好学生,然后进入重点学校,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一个学生只喜欢其中的三四门,这三四门很优秀,就说他是差等生,不好的学生。”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弊病所在:分高我就是人才。

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近几年各地地方高校迅速猛增,而那些之前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一下变成了高校,似乎一夜之间,全社会都需要研究型或综合性的人才了,重乎虚名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社会作用应当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而当我们的经济改革发生巨大变革时,我们却缺少实际可用的人才。电视新闻的报道:中国各大一线城市都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专业技师的缺口达到了2.2万人,有的公司甚至打出九千元月薪的旗号来招募优秀的技术工人,而公务员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岗位却一位难求。

现在很多职业技术学校要么夭折,要么被地方政府收编,成为教育“变相产业化”的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商业化的教育难道能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跟多的人才?对于家长们来说是了却一桩心愿,对于孩子们则是一种希望,而对于社会来说,则是培养了一大群拥有大学“文凭”的高中生而已。

第三,韩寒现象虽有批评,但确确实实警醒我们的中国教育,这个对我们中国教育的冲击是不容质疑的。现在国家正积极改革,总体上看,各地方案突出了“素质教育”、“综合考量”,力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北京将于2017年取消中考,天津也出重拳减轻天津的中小学的学业负担,我们黑龙江也将于2015年取消高考英语中的听力,所以我们的“专业化”人才与“全面化”的人白向社会输送的数量一定会慢慢平衡的。现在国家也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某方面“天赋”,像高校自主招生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糊盒“炸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篇3

胶黏剂质量

一般,糊盒机使用的胶黏剂有热熔胶和白乳胶两种。胶黏剂的质量,尤其是其黏性和流动性对糊盒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胶黏剂的黏性太小,容易出现纸盒脱胶和粘贴不牢的现象;流动性太小,则容易出现纸盒上胶不均和不利于点粘喷胶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胶黏剂在使用时要参考其流动性,若流动性合适,搅匀后倒入胶锅中即可使用,若流动性太小或者黏性太大,则需要掺入少许水,搅匀后倒入胶锅中使用。另外,胶黏剂的渗透性也会对糊盒质量有所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进口糊盒机基本都采用专门供应商提供的胶黏剂,而国产糊盒机目前还没有一个稳定的用胶标准,这为国产糊盒机糊盒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有的纸盒包装企业设有专人负责胶黏剂的调配与质量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糊盒机的用胶质量。

总之,选择高质量的胶黏剂是保证糊盒质量的前提。

上胶量控制

上胶量控制是糊盒质量的核心。在调节上胶量时,要根据纸盒盒型尺寸及材料特点,以上胶位置适当且均匀涂布为宜。设备调节主要包括胶锅的位置和胶轮及刮胶器的位置,其分别用以控制上胶的位置和胶量的大小。试机状态下,要求生产人员仔细检查上胶量的大小,并对上胶量做进一步微调。因为上胶量太小容易出现“炸口”现象,上胶量太大则容易出现胶黏剂外流,在压实和收料部分导致盒片粘到一起,从而产生大量废品。

除了黏结襟片封合外,在高速点粘盒(如四点盒、六点盒等)的加工过程中,需注意胶枪的喷胶量。

另外,待生产结束后,胶锅清洗也是一项重点工作。清洗时,应先把胶黏剂从管道和胶锅中清理出来,然后灌入清水清洗。特别是应重点清洗胶锅中的胶轮和刮胶器,保证胶轮上的网纹线清晰可见,以免下次使用时导致上胶量不均匀。

对于一些高质量的纸张,其表面涂布量较高,纸面光滑,导致胶黏剂不易吸附,此时要对黏结襟片进行开孔,增加胶黏剂的渗透量,提高纸张的黏结程度。尤其是经过上光等处理的盒片,更要保证其黏结襟片处于比较粗糙的状态,以便于上胶黏合。在同样的条件下,有必要增加胶轮的上胶量,以保证糊盒质量。

歪张

如果盒片在输纸过程中出现歪张现象,就会导致胶轮不能均匀上胶,出现黏结襟片前后位置上胶量不一致,这也会产生“炸口”现象。

为避免歪张现象,应从飞达直至压实部分,对设备进行精确调节。调节内容包括输纸的位置、刀头的位置、纸张的状态、折轮的位置及压力、挡纸架的位置、翻折皮带的位置和张力等。对于不同盒型的纸盒,操作人员还应对角铁和勾连等装置进行安装和调试。

当然,盒片出现歪张时,还要检查盒片的质量和输纸状态。例如,笔者在使用海德堡糊盒机进行糊盒生产时发现,在预折部分出现了刮纸、掉纸现象,这样在高速状态下,盒片极易歪斜。经检查发现,盒片比较翘曲、“松软”,导致盒片在预折时与固定张紧轮的螺栓产生碰撞。这种情况下,除了可以调节预折部分的翻转角度,还可以对盒片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歪张现象,从而提高纸盒的成型质量。

收料质量

糊盒机对盒片的收齐情况也会影响糊盒质量。如果收料部分调节不当,使得盒片不能正常收齐,盒片之间则容易出现干扰,导致盒片张开,形成“炸口”。这就要求操作人员不仅要调节好收料部分,还要保证纸张输送准确无误,糊盒滚轮压力和皮带张力均匀适当,糊盒折痕位置正确等。总之,要防止盒片在收料时出现收不齐的现象。

此外,由于后收料皮带是一块面积较大的材料,其压力过小也会导致黏结襟片不能被挤压黏结,也易出现“炸口”现象。因此试机时,要多走几张盒片,对收料皮带的压力进行细致的调节,并查看盒片在收纸部分被收料皮带挤压的情况,检查黏结襟片的封合状态,以致无虞。

此外,生产车间的温湿度会直接影响纸张的平滑度、挺度和黏结强度,从而影响纸盒的成型质量。因此,印刷完毕的纸张在晾干后应及时进行模切及糊盒加工,以防纸张发生变形。

浅析古树移植现象的影响 篇4

1 古树移植现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百年根深蒂固, 易于一朝一夕”, 古树移植看似是从一个地方搬迁到了另一个地方, 进行了所谓的空间变换, 数量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 殊不知真正变动的是古树的“质量”, 对于其本身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1.1 古树自身的损伤

古树年龄大, 细胞发育再生能力弱, 挖掘和移植时损伤的根系很难恢复, 而新生根又不能及时发育, 影响古树的成长生存。同时, 古树树体高大, 裹覆的土球也较为厚重, 在起挖、搬运和移植过程中容易造成树皮受损、土球破裂和树枝折断等一系列现象, 这些对于一棵高龄的古树而言都相当于一番严重的损伤, 再加上长距离运输、以及护理不当等多种原因, 使得古树移植后的成活率很低[1]。很多移植的古树都逃脱不了夭折的命运, 即使幸免于难, 最终呈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病态美”, 更无从谈起对迁入地能做出多大的生态价值上的贡献了。

1.2 迁出地“小生态”的破坏

古树作为一个绿色生命体, 能够产生很大数量的氧气, 防止空气污染、涵养水源、提供鸟类栖息地、生产蛋白质[2]。更重要的是古树在其生长过程中, 和周围依附它的其他生物相互“磨合”, 包括土壤生物、树下地被及树上的鸟兽昆虫等, 与所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包括土壤、空气、温度、水分等, 共同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 即所谓的“小生态”。倘若将古树进行移植, 则迁出地的地表必然受到破坏, 对水土的保持作用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之前形成的生物群落失去载体, 生态系统构架破坏, 生态平衡会被打破。情况恶劣的甚至会导致水土流失, 鸟兽失去家园。

1.3 迁入地生物入侵问题

古树名木在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生命周期后, 基本完成了与周围环境的协同, 不仅自身能够在环境中很好的适应生存, 同时对周围的生态坏境也起到一定的稳固作用。由于依附古树存在的生物链较为复杂, 因此在病虫灾害暴发时, 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抵御和制约作用。然而古树一旦被移植,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附着在其上的微生物和毒害虫也随之进入, 但由于外部环境的骤然变化, 生物链的消失, 病原微生物和毒害虫的制约因素和天敌缺乏, 则很容易使得该物种恶性暴发泛滥, 由此带来的生物入侵问题便会对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3]。

2 古树移植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对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 对于迁出地而言:卖走古树给迁出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是如浙江台州某公司在安徽农村求购到一棵大桂花树, 当地农户出售价格仅为500元, 而这家公司转手卖给政府部门30000元, 为1:60的关系[4]。这样的一个利益分配格局显然是不公平的, 分配的尺度不统一, 导致收入差距悬殊, 使得农村在利益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 古树作为重要的森林资源在绿化环境方面有显著的效益, 将古树移走后由古树移植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治理等各方面问题必将增加市政环保工作的相关费用。就拿江西来说, 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省区, 拥有如此高森林覆盖率及众多古树名木, 如果这些古树不被迁移走, 依靠古树本身的巨大的观赏价值和花、果、叶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开发运用得当, 也可有效促进江西“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5]。

2.2 对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 对于迁入地而言:古树的移植往往是为了给高档社区等园林绿化建设“做门面”, 给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园林绿化, 可拉动房地产、金融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的投资, 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古树因其生态作用本身具有重要价值, 购买古树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同时古树移植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 包括古树移植后的后期修复和护养工作还需消耗大量人力、财力。据估算, 移植一棵树龄为20年以上的树木, 仅购买和运输费用通常就要数千元或近万元, 更何况一棵名贵的古树, 其价值更是难以估量。且树木被移植后, 2、3年内需要加强养护, 成本也很惊人。而古树价格的飙升, 助长了一些地区盗伐、倒卖古树之风, 又进一步推高了“古树移植进城”的成本。再加上古树成活率低, 古树在移植过程中一旦死亡, 其成本亏损则更是十分惨重的。因此相对于移植古树消耗的巨资而言, 其对于相关产业链的带动往往是很有限的, 甚至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3 古树移植现象对人文因素的影响

光阴荏苒, 陵谷沧桑, 历经朝代的兴衰更迭, 人间的悲欢离合, 一棵参天古树对于一方净土而言, 其价值远远超出其本身的生态亦或是经济上的价值, 它们更多地承载的是一段历史, 一种文化。不言而喻, 古树被毁不也就正意味着峥嵘历史的缺失, 传统文化的没落么?

一棵古树少则几十年, 多则上百甚至数千年, 祖辈相依, 口耳相传, 无数的坊间故事, 民谣佳话都记录其中, 纷繁的历史事件也与之牵连甚颇, 而这就是一笔文化财富, 一个历史象征。做好古树的保护工作, 充分调查研究古树的历史、文化价值, 并进行相应的挖掘、包装和宣传, 予以合理利用, 完全能够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旅游资源。

在对很多古树的实地考察中, 不难发现周遭的居民一谈到古树总是赞不绝口, 对于古树的故事总是滔滔不绝, 这正说明了当地居民对于古树抱有一种深厚的情结。在漫长的岁月中, 人们对于古树名木寄托了太多的感情, 有些地方的民众甚至视之为村寨的命脉, 可想而知, 倘若人们的“命根子”没有了, 对于人们的冲击该是多么巨大!

在一些地方, 古树移植现象的发生还会给村落居民带来惶恐不安的情绪, 使民众陷入一种“大难将至, 气数已尽”的恐慌之中。因为风水学认为一山可以改变风水, 一水可以改变风水, 一棵树也可以改变风水, 而这一说法在乡村里甚为流行, 大多数村民都认为古树与风水运势有关, 甚至把古树当作神明来尊奉的现象也不足为奇。因此古树移植在这一方面对于社会稳定秩序的建立无疑也是不利的。

因此, 相对于古树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言, 它的文化、历史价值是一种更为稀有的价值存在形态, 具有极强的保护意义。而古树移植现象的存在无疑是对这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 对于人文因素所产生的冲击影响往往是潜在的, 无法估量的, 而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

4 小结

由此可见, 古树本身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文化效益, 应当加以保护。而从目前各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古树移栽现象可以看到, 古树移植在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以及人文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均是深远的, 虽然其中或许可能会有一些利益, 但这毕竟是一时的, 短期的, 我们真正要加以重视的是那些对于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对于经济体制、产业链的不良影响以及对于我们历史文化的践踏, 而这些无疑都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因此, 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 充分理解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古树的就地保护工作, 同时做好宣传教育, 提高群众的古树保护意识, 引起一定的社会公众监督。在对古树进行保护的同时, 优化整合资源, 带动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发, 打造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格局, 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吴新桥, 张丰彬, 王金照.“大树进城”的弊端及对策[J].中国林业, 2006 (11B)

[2] 李霞, 丁思统, 丁香.江西生态效益计量初探[J].江西林业科技, 2004 (03)

[3] 桑景拴, 范大整, 刘少华.论“大树进城”的危害及治理[J].林业建设, 2012 (02)

[4] 徐琳.大树进城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09

影响能见度的若干天气现象 篇5

视力正常的人,究竟能够看到多远之外的东西呢?数据显示,在晴朗天气下,能见度可以达到20千米至30千米,在空气非常洁净的极地,人类能看到70千米以外的事物。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能感受到自己有如此好的视力。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许多天气现象,就扮演了那片叶子的角色,对能见度施加着重要的影响。

谈及影响能见度的天气,头一个被人想起的自然是雾。弥漫的大雾对能见度有着巨大的影响,能将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而突发性的团雾更是能将能见度降至几十米甚至十几米。那么,雾是怎样遮断人们的视线的呢?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秦华锋告诉记者,能见度的.下降多是由于大气中的悬浮粒子吸收和散射可见光引起的。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

大学网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这些水滴便是能见度降低的“罪魁祸首”。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常坐飞机出行的人,或多或少有因大雾天气延误或取消航班的经历,高速公路、海运也常因大雾封锁或停运。

这两年,人们出门看到一片白茫茫的场景时,又比以往多了一分担忧。因为同样能导致能见度降低的霾,往往与雾结伴出现。而且相比遇到阳光便消散的雾,霾导致的能见度下降虽然没有那么剧烈,却能维持一整天乃至持续多日不见消散。秦华锋表示,霾用以影响能见度的“武器”仍是悬浮粒子,不过它的成分主要包含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霾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如今,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以期减少霾的出现。但对于具体的某个霾天气过程而言,“等风来”仍是人们最迫切的愿望。

风能吹走如愁云一般的霾,也能带来另一种严重影响能见度的天气――沙尘。沙尘以大气中大量的尘土和细沙阻挡着视线。秦华锋介绍说,沙尘天气根据其强度由低到高可依次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等5类。在浮尘天气下,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到了沙尘暴这个级别,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不足1公里;而在最高级别的特强沙尘暴中,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甚至不到50米。近年来沙尘侵袭有所减少。

科幻作品对UFO现象的影响 篇6

19世纪后半叶,法国画家阿尔伯特· 罗比达创作了一幅关于未来的画,并附有文字,描述了想象中的20世纪50年代:生化战争、电视、气候控制,还有——飞船。

1892年,美国作家路易·谢纳伦斯创作了一个叫弗兰克·里德的人物,他的冒险故事在周刊《纽约男孩》上连载。里德冒险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交通方式:驾驶各种飞船环游世界。这些飞船大多靠电动转子推动,原理与现在的直升机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路易·谢纳伦斯的第一本书面世时他才14岁,然后一发而不可收,创作量达到惊人的4000万字。里德走完世界上所有的偏僻之处后,他建造了一个新的飞船,这个飞船带他穿越了银河系!

那些没有走下画板的飞船包括美国人马里奥特创作的《飞行家》, 那是一个带有翼片和排气管的飞船。排气管的存在说明它是由蒸汽动力推动的,这与当时人们的心智背景不相称,也与那些讲述遭遇飞船的科幻故事不符。“二战”之后,飞天梦想——或者梦魇——变成了宇宙飞船,UFO也顺势将自己的构造与之靠近。

1909年年末,马萨诸塞州发生了一起事件,UFO学家巴利· 格林伍德对此事件进行了调查。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飞船时代UFO报告的许多要素。

当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声明,说一位叫华莱士·蒂林哈斯特的人声称自己驾驶一个飞船于9月8日从伍斯特飞往波士顿,然后又飞往纽约,围绕自由女神转了一圈后又飞了回来。整个飞行过程的时速为200千米,飞行里程为480千米。这与当时发生的一起飞船目击事件刚好重合。据了解,蒂林哈斯特是“一位杰出的市民,是伍斯特制造公司的副总裁,他对人类航空的可能性提出了最独到的见解”。

据蒂林哈斯特描述,他的飞船是单翼机,重680千克,机翼宽幅为22米,配有88千瓦汽油发动机,除他本人外,还载有两名机械师。蒂林哈斯特称,在纽约火岛上空时,飞船的发动机出现故障,在1200米处进行维修后,飞船在无动力条件下滑行了43分钟!

有趣的是,火岛救助站的一位叫威廉·利奇的员工声称,自己在12月12日7时30分时听到头顶上有“高速转动的发动机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如果目击到此结束,故事也就到此结尾了。然而,就在圣诞节前几天,目击事件又开始强力回归。

《马萨诸塞州晨报》报道,12月20日凌晨1时刚过,一个飞船高速掠过波士顿港。移民律师阿瑟·霍称,他被港口混乱的船只发出的嘈杂声惊呆了。据《汤顿公报》报道,霍“看到一个装有灯源的飞船逆风飞来,以极高的速度越过他的头顶。他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透过机身上射出的亮光,似乎能看到某种巨大框架的轮廓”。

人们认为,霍可能将一个正在入港的蒸汽机船“惠特尼”号的桅灯错看成了飞船。但这位律师坚称当时那个物体在高空中,而且从船停泊的各个方位都能看到。

没几天,人们就将这一事件抛在脑后了,因为在接下来几天里,波士顿地区被恐慌笼罩了。

《波士顿环球报》12月23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两座城市遭遇飞船》的文章。文章称:12月22日18时,一个神秘的飞船以平均每小时30千米至60千米的速度在伍斯特天空中飞行,围绕城市上空转了几圈后消失不见。这个飞船再次出现时又转了4圈,当时,超强功率的探照灯在夜空中明亮而刺眼。

探照灯的强光在覆盖城市的白雪的反射下更加刺眼,四处闪烁的灯光背后,船体的巨大轮廓隐约可见。

该物体吸引了在餐馆就餐的客户和上千名伍斯特居民,他们纷纷走上街头观看。15分钟后,物体消失了,但是8分钟后它又回来了,再次围绕城市上空飞行4圈后才消失在东南方向。在马尔伯勒和剑桥上空也能看到该物体。

19时刚过, 里维尔许多有头脸的人物也目睹了该现象。城市排水委员会主席赛谬尔· 吉比看到从波士顿方向飞来两个速度极高的发光体,映出一架飞机的机翼。他把邻居也喊了出来,两个男人看着那个物体在头顶盘旋,直到它掉头消失。消防队长阿瑟·金布尔也看到一个移动的物体,速度跟特快列车差不多,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外形,在场的另一名消防人员也看到了。当飞行物的探照灯照到地面上时,整条街如白昼般明亮。亚历山大·兰佩尔是一名飞机设计师,他对《波士顿记录报》的记者说道:

“当飞行物接近岸边时,似乎有所减速,然后开始下降。我在车库顶上建了一个飞机电台,一开始我以为它会降落在那里。它在距离地面不到150米的地方,我能清楚地看到它的外形,听到发动机的轰鸣。我觉得它有20多米长,尾部与推进器长12米。之后,它从海上向纳罕特方向飞去。”

在一个叫林恩的小社区,议员马修·麦卡恩和汽车修理厂主约翰·戴维斯一直在强调飞船的真实性。麦卡恩告诉记者:“我亲眼看到了。我能听见发动机有节奏的震动声,甚至能隐约分辨出它的轮廓,但看不清机上有多少人。飞行物前面亮着两盏灯。它在天空中转了几圈,然后朝塞勒姆方向飞去。之后,它又返了回来,飞行方向大致为多切斯特的弥尔顿区。”

目击事件持续了好几天,为圣诞节增添了不少色彩。甚至有报纸说,人们看到的其实就是圣诞老人!到底是什么让几千美国人冒着严寒跑到街道上,并深信自己看到了一个了不起的飞行器?

不公平现象对创新的影响 篇7

目前我国社会中突出的影响创新的不公平现象

1. 差距加剧与社会分化

改革开放以来, 在优先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下,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 在社会公平方面的显著变化是随着平均主义分配原则的逐渐退出, 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空前高涨, 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但另一方面,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相互交错, 人群之间特别是城市民众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贫富悬殊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创新资源培育的重要因素。

根据《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 尽管中国人类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但社会不平等问题仍很突出, 并有进一步加剧的倾向。其突出表现为:在收入分配、财富分布、就业和工资待遇、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公共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税收和财政收支等方面存在着城乡、地区、性别、行业之间的巨大不平等。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8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亚洲的分配不均》指出, 在纳入亚行研究范围的22个亚洲主要国家中, 中国的贫富差距排在首位;从1993到2004年, 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407扩大到0.473, 接近拉美地区水平;其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 达到11倍, 远高于其他亚洲国家。因此, 亚行提出, 中国需要减少不平等, 实现包容性增长。中国社科院经过数年跟踪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也显示, 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近年来的社会分化剧, 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十分严重。一面, 我国出现了一个遭到社会广泛诟病显富阶层, 另一方面, 我国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各类社会弱势人群和贫困人口。这些人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 其基本的生活权利、健康权利和发展权利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

那么, 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是如何造成的呢?从根本上说, 造成上述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和分配机制的变化,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确立, 使得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得以先富起来。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 除了上述制度性创新的因素之外, 资源分配上的机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竞争等因素在造成我国社会的不平等格局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 机会不平等与不公平竞争

从近年来看, 我国社会中的机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仍然很严重, 其不平等程度并不亚于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差距。这种不公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的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动力的主要障碍。

首先, 不同人群在生存和发展机会方面存在显著不平等, 这造成了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先天鸿沟, 剥夺了一部分人创新潜能的发展机会。以教育为例, 我国的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分配存在严重不平衡, 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沿着直辖市市区→直辖市县→一般市区→一般农村的顺序依次降低, 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十分匮乏。与之相应, 高等教育机会在区域之间的分配也严重不平等, 2007年, 海南省的高考录取率达到85%, 上海市达到84%, 而贵州、甘肃等省则仅为43%, 高低相差约一倍。在公共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格局同教育机会一样, 几乎同样严重。这些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实际上预示着不同人群在发展机会和竞争起点的先天不平等。相对于财产和收入的不平等, 机会不平等是目前中国更为严重的问题, 也是更难以为民众接受的社会问题。近年来, 我国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过度市场化使得教育和健康领域的不平等问题进一步突出, 教育支出和大病医疗费用成为许多家庭致贫的诱因, 也是制约农村和落后地区靠创新求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 相比能力和投入, 身份归属因素在收入分配中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研究, 城乡差距以及垄断行业工资增长过快所导致的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是造成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 垄断行业与制造业和农业在工资收入上的差距近年来不断拉大:1980年, 电力、金融等垄断行业与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的比例为1.4和1.0, 该比例在—年间浮动不大, 年为1.3和1.0, 但到2005年, 该比例提高到了1.6和2.0。如果进一步按行业细分, 行业间的工资差距更为显著, 2006年证券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农业的近10倍, 是纺织业的近8倍。而实际的收入差距可能比这些统计数据显示的更为巨大。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年中国统计年鉴, http://www.stats.gov.cn/tjsi/ndsj/

再次, 从竞争过程来看, 权力、“关系”等因素仍然对竞争结果起着重要影响。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 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 起点不公平更为严重, 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 其中, 利用权力干预资源分配、干预市场运行以及与权力相关的收入差距悬殊在今天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不但给部分官员创造了寻租的机会, 也使得竞争结果或多或少存在着与权力、“关系”、财富等因素挂钩的现象, 造成竞争主体进入市场的机会不平等, 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 竞争结果不公平。比如,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市场环境、融资、政府支持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通过关系或贿赂官员低价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 大型项目审批和投标中的权钱交易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收入差距过大, 但收入差距本身并不是导致社会不公平感的最重要根源。权力、职业和行业被公众认为是导致当前中国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三种主要因素, 其中, 对于“当前中国社会最主要的3种不公平现象”, 大约六成的人 (61.5%) 选择了“因权力造成的不公平”, 同时大约三成的人选择“因职业造成的不公平” (29.1%) 和“因行业造成的不公平” (27.9%) ;另外选择比例较高的还有地区因素 (24%) 、单位因素 () 和学历因素 () 。调查显示, 人们心目中的不公平现象, 主要来自竞争中的非市场因素和非能力因素。这也说明, 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而言, 加强竞争的公平公正比追求结果平等更为重要。

3. 数字鸿沟与知识贫困

2001年12月13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指出,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差距”, 面对日益增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压力, 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化, 也就是发展知识经济, 在全社会实现知识化, 从而直接完成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角度来看, 实现全社会的广泛知识化, 提高知识、技术、信息、制度等无形的软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正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实际上, 我们提倡的自主创新战略, 其根本也就是知识发展战略, 加强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是其核心。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 中国离知识型的社会还比较远, 特别是普遍存在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及相当部分民众在知识上的“贫困”成为制约知识性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 (ITU) 和世界经合组织的定义, 数字鸿沟主要是指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在应用和普及方面的不平衡现象。有关研究显示, 我国城乡、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 总体来看, 不同教育水平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大于城乡之间数字鸿沟, 而城乡数字鸿沟大于地区数字鸿沟。2005年, 我国城市主要信息产品拥有量总体水平是农村的6.4倍左右, 领先农村7-8年左右;城乡之间差距最大的是计算机, 城市家庭计算机拥有量约为农村的近20倍, 时间差距在10年左右;其次是互联网普及率, 城市是农村的6.5倍, 时间差距8年左右。并且从变化趋势看, 城乡数字鸿沟在时间差距上没有出现减小迹象。从区域来看, 2005年, 东部主要信息技术产品拥有量整体上仍约为中、西部地区的2.2倍, 时间上领先5年左右;其中, 互联网普及率的地区差异最大, 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比中部地区高出116%, 比西部地区高出105%;全国互联网普及率 (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 为8.6%, 北京互联网普及率最高, 达到28.7%;贵州最低, 仅为2.8%, 两者相差约10倍。其中, 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初始成本和使用成本以及收入差距是造成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城乡和各地区内部, 不同教育水平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更为突出。2005年, 大专以上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为84.8%, 而占全国人口总数3/4以上的高中以下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8%, 前者是后者的47倍, 可见教育水平是导致数字鸿沟的最重要因素。

表面上来看, 数字鸿沟是一种现代通信基础设施拥有量和使用水平方面的差异, 然而从本质上看, 数字鸿沟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差距, 数字鸿沟的背后是知识鸿沟和经济鸿沟, 或者说是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鸿沟。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 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 我国西部地区的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 其中获取知识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14%, 吸收知识能力水平相当于东部的81%, 交流知识能力相当于东部的31%。大多数西部地区均属于知识资源水平较低的地区, 其中西藏、贵州、青海、云南等省的知识水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而北京的知识发展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倍。

从创新型国家的角度来看数字鸿沟, 我们认为, 数字鸿沟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出现的社会成员之间在知识、信息以及创新基础方面的分化, 是一种新的社会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与经济、机会的不平等互相纠结, 不仅将在知识迅速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扩大和加深原有的经济不平等, 而且将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产生相对独立的消极影响。

不公平现象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不良影响

上面我们简单讨论了中国社会中突出存在的三种不平等现象。下面我们来看它们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影响。

首先, 其直接影响是造成中国公众的不公平感上升, 社会矛盾激化, 创新所需要的稳定社会环境面临挑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在2002年对城镇住户的调查, 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很公平”的人不到2%, 认为“比较公平”只在左右, 而回答“不太公平”和“很不公平”的比例加起来超过了80%, 即使在高收入组, 绝大多数人也认为当前收入分配状况“不太公平”或“很不公平”。

这种普遍的不公平感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充分关注。因为相对于收入不平等, 不公平感更容易引发社会冲突和群体性事件, 威胁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社会矛盾加剧, 民众的仇富心态, 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象不能不说与此社会心理有关。有学者指出, 90年代以来, 我国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化加剧, 并呈现出断裂社会的倾向, 这已经并将继续酝酿和加剧种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种种迹象说明, 贫富差距过大和不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从而可能成为影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障碍。

其次, 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特别是竞争规则向权力和资本倾斜, 使得人们对公平竞争原则和创新创造财富的法则产生质疑甚至否定, 导致我国社会风气恶化, 浮躁和造假之风盛行, 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受到严重抑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在公众眼中, 我国现实的收入分配模式与其理想收入分配模式有较大的差异:大多数公众认为, “有技术专长的人” (75.3%) 、“有文化/有学历的人” (72.6%) 、“吃苦耐劳的人” (50.4%) 应该获得高收入;而对于现实情况, 绝大部分公众 (72.6%) 认为当前“当官”的人最容易获得高收入。这意味着, 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的收入分配原则是能力主义分配原则, 而人们眼中现实的收入分配模式却主要基于权力。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无疑会形成对整个社会价值倾向和个人发展动力的误导, 近年来我国社会中各种急功近利行为、造假欺诈行为、利用职权为自己捞取好处的行为泛滥, 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等现象, 不能不说与这种竞争规则和结果不公平的示范作用有很大关系。近年来关于社会问题的调查中, 贫富分化和腐败问题往往名列前茅, 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问题已十分严重。

按照世界银行的观点, 权力的不平等会形成将权力、地位和财富的不平等永久化的制度, 这种情况通常也不利于长期增长所依赖的投资、创新和冒险;当市场不完美时, 权力和财富的不平等转化为机会的不平等, 导致生产潜力浪费, 资源分配丧失效率。良好的经济制度在根本上应是公平的, 社会要繁荣, 就必须创造促使绝大多数人口进行投资和创新的激励机制。那些走上促进持续繁荣的制度化道路的国家, 是因为政治影响力和权力平衡的公平度增加, 才走上了这种制度化道路。

从长远来看, 这种以非制度性手段实现短期获利的投机行为和寻租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 将对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形成某种“创新替代”。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已经到了不能不下决心根治的时候。

第三, 贫富差距过大和数字鸿沟在给我国社会带来极大的结构性风险的同时, 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创新资源的培育。大量的研究表明, 一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基本上是正相关的, 知识与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同时, 个人拥有知识和信息的多少也已成为决定个人经济收入和发展空间的决定性资源。而贫困和数字鸿沟使得我国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庞大人口基本被排斥在信息化之外, 成为信息时代的落伍者和信息社会的边缘人, 成为知识贫困、信息贫困和经济贫困相互重合叠加的三重贫困人口。如此大量的深层次的贫困人口, 将成为阻碍广大农村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障碍, 并使全社会的广泛知识化为泡影。

从创新资源投入的角度来看, 我国存在的大规模的低收入人群对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 知识水平低下, 发展基础和创新潜力都受到人力资本不足的严重制约。这既影响了整个社会创新资源的充分开发, 也造成贫困人群代际间的社会流动受阻, 贫困和落后在代际间传递, 从而可能造就一个陷入长期贫困和“永久性依赖”、与创新和发展相隔离的下层阶层。

现实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一直不够理想, 来自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总量增长较快, 但企业研发支出占营销收入的比重一直没有大的增长,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韩国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而楼市、股市等获利快捷、投机性强的行业却吸引了大量企业资金进入。以至于经济学家郎咸平在2007年关于“中国经济的八大危机”演讲中专门对中国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问题提出强烈警告。他认为, 中国经济的第一大危机是近年来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和大面积腐败, 致使大量虚靡性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 从而形成股市和楼市泡沫, 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控制将对中国经济带来强烈冲击。我们暂且不论近年来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是否出现急速恶化, 但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以及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现状来看, 从根本上解决不公平问题无疑是今后一段时间非常重要的政策选择问题。它对于保证今后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极为重要。

政策建议:增进社会公平, 为创新提供制度性保障

为了消除前述不公平现象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不良影响, 基于公平和创新的要求,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而言, 重要的是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通过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并采取更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 以化解创新可能导致的不平等扩大给社会带来的总体性风险。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需要关注和未雨绸缪的重要政策议题。

(2) 重新对政府功能进行定位, 政府的角色需要从资源控制者和生产组织者, 转变为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公平环境的构建者和管理者。我国已经实现了在消费领域的市场化, 但在重要资源的供给领域, 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垄断和政府干预, 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状况不仅给腐败提供了温床, 而且很不利于资源的配置效率, 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感。

(2) 公共政策应该更关注公平问题 (特别是起点和过程的公平) , 以建立公平竞争的制度框架,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公正的角度看, 机会的均等分配要比结果的均等分配更为重要, 起点和机会不公平在中国社会也是更为严重的问题。所以, 公共政策应该更关注公平问题, 包括更公平地分配公共资源 (特别是教育资源、健康资源、信息和技术资源等) 、抑制权力对竞争和收入分配的过多干预、消除身份归属因素对个人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决定性作用、扩大下层民众的发展机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等等, 以使各个阶层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大潮中去。正如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2006:公平与发展》中所言, 将增长政策和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来是错误的, 其关键在于总体的一揽子政策和相关程序的公平性。

(3) 加强技术应用、扩散与创新的体系建设, 特别是要加强面向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技术扩散体系, 加强创新成果的全社会可及性与适用性。对我国而言, 在整个经济中更多更有效地使用技术、更加广泛迅速地传播技术 (既包括新技术, 也包括旧技术) 十分重要;政府应对技术传播给予更高的重视和更多的资源, 引导更多的公共研究资金用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促进农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优势产业的开发, 等等。

(4) 改革教育, 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于我国教育体制而言,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离实现人人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教育体制也还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所以,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结构, 增加教育机会的公平度。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供给应改变目前的城市导向, 适度向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倾斜, 并把提高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目标。为有效利用迅速扩大的知识基础, 还需更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导向和全民终身教育, 这要求实现教育课程的现代化, 在公办教育之外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体系, 开发互联网的教育潜力, 等等。

(5) 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消弭数字鸿沟, 利用全球知识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创新型国家的框架下, 我们应对数字鸿沟和知识贫困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NTIA) 在系列著名报告《在网络中落伍》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中曾经提出, 在美国, 数字鸿沟已成为主要的经济和公民权问题之一, 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但在我国, 物质上的贫困和收入差距作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已经受到社会的重视, 而不断扩大的知识差距和知识贫困作为加剧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的新因素、作为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不断扩大的数字鸿沟问题也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和有效解决。特别是对于那些农村地区和相对落后的地区, 如何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通讯技术带来的契机, 直接分享各种先进技术与知识的“外溢收益”, 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知识差距和经济差距, 实现跨越式的“追赶”, 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问题。显然, 加强对农村和落后地区在现代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政府补贴方式降低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使用现代通讯设施的成本, 使人人享有信息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低成本获取外部知识与信息的机会、进而享有各类发展机会, 消除与现代社会的信息隔离和知识隔离, 应成为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总之, 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而言, 公开、公正、公平、法制、“公正至上, 起点平等”等都是关键词。以公平作为创新政策的中心, 是对发展思想和创新理论的提升和整合。令人欣喜的是,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把民生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并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加快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务之一。这些给我们建设一个公平型的、创新型的社会提出了目标和任务, 也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我国社会中的机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仍然很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动力的主要障碍。

相对于财产和收入的不平等,机会不平等是目前中国更为严重的问题,也是更难以为民众接受的社会问题。

浅谈常见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篇8

一般情况下,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这种大气层结易发生空气对流运动, 可将近地面的污染物带到高空乃至远方疏散, 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降低。因而在通常情况下, 城市上空为轻度污染, 对于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但在一定条件下, 会出现在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 这就是逆温。

二、逆温的分类及其成因

根据逆温的成因不同, 可将其分为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下沉逆温、湍流逆温等类型, 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在晴朗 (或少云) 无风 (或微风) 的夜晚, 大气逆辐射弱, 地面因辐射散失掉大量热量, 很快冷却下来。此时, 与地面接近的空气冷却最为强烈;离地面越远, 降温幅度越小, 致使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 产生自地面开始的逆温现象。辐射逆温的垂直厚度可从数十米到数百米, 一般黎明前逆温层最厚。夏季昼长夜短, 逆温层较薄, 消失也快;冬季夜长, 逆温层较厚, 消失较慢。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度地区大陆上均能发生, 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尤以冬季最强。

2. 地形逆温

在盆地或谷地中, 由于日落后山坡地面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散热快, 使得贴近山坡地面的空气冷却较快。冷空气沿斜坡滑入盆地或谷地底部, 迫使底部暖空气抬升, 形成下冷上暖的地形逆温。

3. 平流逆温

由于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而形成的逆温, 称为平流逆温。当暖气团移动到冷地面之上时, 底层空气因受冷地面影响而迅速降温, 上层空气因离地面较远, 降温慢且降温幅度小, 从而形成逆温。平流逆温也是由地面开始逐渐向上扩展的, 其强弱由暖气团和冷地面的温差决定, 温差越大, 逆温越强。冬半年, 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 由于海陆的温差较大, 当海上的暖湿气团移动到寒冷的大陆表面上时, 常出现较强的平流逆温, 并且常伴随平流雾的形成。与辐射逆温不同, 出现平流雾时, 不但不要求晴朗少云, 而且风速也可以较大。

4. 锋面逆温

锋面形成后, 暖气团在上, 冷气团在下, 这样锋面上下的温度就出现了差异, 从而形成锋面逆温。由于锋面总是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控制的地区内观测到。锋面逆温常出现在锋面过境时, 准静止锋控制地区更加明显。

5. 下沉逆温

当某一气层发生下沉运动时, 随高度下降气压逐渐增大, 加上水平方向上的辐散, 使其厚度减小。如果气层下沉过程是绝热的, 而且气层内各部分空气的相对位置不变, 使得空气层上部下沉的距离比下部下沉的距离大, 导致其上部的绝热增温比下部要多。于是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当气层到达某一高度上时, 气层上部的温度高于下部的温度, 而形成逆温。这种因气层整体下沉而形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其特点是范围大, 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在距离地面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高空, 下沉逆温都可能出现。在有下沉逆温时, 空气下沉增温, 不利于云的形成, 因此天气总是晴朗的。

6. 湍流逆温

由于底层空气的湍流混合, 在湍流层顶部形成的逆温, 称为湍流逆温。在湍流运动中, 上升的空气到达混合层上部时, 由于其温度按干绝热直减率 (约1℃/100米) 递减, 其温度低于周围空气温度。混合的结果, 使上层空气降温;空气下沉时, 情况相反, 会使下层空气增温。经过充分的湍流混合后, 在湍流减弱层气温下低上高, 就出现了逆温层。

三、逆温对人类的影响

1. 逆温的弊

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它像一床厚厚的被子笼罩在城市上空, 阻碍大气的对流运动, 致使近地面工业烟尘与SO2、汽车尾气和地面尘埃无法向上空扩散, 越积越多, 势必会加重近地面的大气污染, 并降低大气能见度, 增加酸雨出现的几率, 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近代世界上所发生的几次较大的烟雾公害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都与逆温层的影响有关。

2. 逆温的利

(1) 在某些山坡或河谷地区, 逆温成为一种气候资源而得到利用。例如, 我国新疆的伊犁谷地, 逆温现象从10月持续至次年3月, 长达半年之久。1月份, 坡地逆温层厚达400米, 逆温强度达5℃。逆温层提高了伊犁谷地冬季的气温, 坡地上的多年生果树可不必埋土保护, 从而避免或减轻了低温冻害;在这里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 可减少保温材料投入, 提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为当地牲畜提供了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

(2) 由于逆温层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 因此逆温可以抑制由大风、沙尘、强对流而引起的沙尘暴的发生。

从博客现象看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 篇9

(一) 博客通过影响大众传媒进而影响人类社会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 对传统的大众媒介带来了挑战和影响。根据麦克卢汉在《媒介定律》 (1977, ”Laws of the Media”) 中提出的媒介“四定律”, 每一种技术, 包括媒介都产生四种影响: (1) 它强化或放大某种特定的传播方式; (2) 它使过去某一种媒介放大的传播方式过时或遮蔽; (3) 它再现过去被遮蔽的一种媒介或使之回到突出的位置; (4) 媒介最终被推到极端之后, 就“逆转”为一种新的媒介, 具有与原来的媒介相反或反差极大的特征。笔者在此主要用这个框架分析博客对现有大众传媒进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博客之所以能够强化这种自主的传播方式, 是由它自身的技术特点决定的。博客被称为是一种满足“五零”条件 (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 而实现“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 在技术层面上, 已经从媒体价值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作者、内容和读者, 实现了“源代码的开放”。博客代表的这种“五零”条件的出版与先前的纸质出版和网络文学具有很大的区别。对于BBS, 博客的自主性也更强了。BBS“把关”要比博客严密。每个BBS都有所谓的版主进行监控, 对不符合他们要求的内容进行删除或修改。而这种控制对于博客来说是减弱的。

(二) 博客通过影响舆论进而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公共领域”是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 (Juergen Habermas) 提出的一个经典范畴。这一范畴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两部社会学著作中, 即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 的《人的条件》。这里, 笔者将根据“公共领域”理论来分析博客对舆论进而对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产生的影响。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 归纳了公共领域在历史上的几次结构转型, 即以直接讨论、平等参与为特征的古典时期 (高度发达的希腊城邦社会) 的公共领域;进入中世纪公共领域转型为由世俗的领主、骑士、教士组织起来的代表型公共领域;到了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出现了新的交往因素———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换, 代表型公共领域萎缩, “这就为另一个领域腾出了空间, 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即公共权力领域”。此时, “公共”与国家几乎成为一对同义词。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由此兴起。在哈贝马斯的论述中, 公共领域在近代最后一次转型 (限于哈本人写作此书时所处的时代) , 是由于大众传媒的普及, 主要是报刊、杂志、书籍的普及。这些出版物的普及使得“公共领域担负起广告的功能”, 他指出, “消费文化的非政治领域渐趋消解了公民投票决定的政治公共领域。”由于国家和社会不断的相互渗透, 有组织的私人利益之间的斗争侵入公共领域, 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 公共领域的结构性框架遭到来自国家干预社会和社会依仗国家权势的双重过程的夹击而致瓦解。而此时, 哈没有认识到网络更没有认识到博客的力量。

笔者认为博客的出现为公共领域的又一次发展提供了契机。博客的技术特点和博客出现以后的现实证明博客是符合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的, 它能形成强大的舆论, 对现实生活发生重大影响, 甚至对政治生活产生作用。博客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使每一个能够接近网络的人在博客上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 报道现实中的事件。而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意味着个人空间直接变成公共领域。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机制完全消散于无形”。博客的这种开放性跟它的技术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他的“五零”出版方式, 使得个人的观点能够比较自由的发表。这一点, 博客比BBS拥有优势。博客对于Blogger来说是一片个人的天地, 没有版主的把关。这种开放性和自由性对于公共领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媒介社会学中心主任汉斯·韦斯特拉滕教授认为哈氏的公共领域概念的基础之一就是需要这样一个论坛:它对尽可能众多的人开放, 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而网络是现在多种媒介中最开放最自由发表意见的媒介, 而博客作为网络传播方式, 它在这方面的优势在各种网络传播方式中也很明显。

现象和影响 篇10

在煤矿开采领域,煤层与周围空气共同构成了一个部分填充多孔介质体系,其两相界面处即裂隙界面处。煤层内的流体流动以及传热特性对煤层自燃、矿井热害、瓦斯事故具有重要影响,当煤因低温氧化而释放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放散,煤的温度就会升高,当煤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会导致自燃[1]。2014年6月3日,重庆某矿井采煤工作面发生一起重大瓦斯事故,造成2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 654.59万元,该事故便是由于采空区内煤层自燃,点燃内部积聚的瓦斯引起了爆炸。我国热害矿井多数在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南东部,这些地区绝大数矿井开采深度超过800 m,深井矿井煤岩体温度可达到40℃[2]。煤矿事故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工作生产效率,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家庭幸福。

多孔介质与流体介质共存的复合腔体系统内热流耦合现象作为多孔介质问题的延伸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1967年,Beavers和Joseph[3]最早对含有多孔介质区域与流体区域的复合腔体内流体流动问题进行了研究;Gobin和Goyeau等[4]通过对部分填充多孔介质腔体内多孔介质层厚度、渗透率及瑞利数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了多孔介质层的厚度越小传热传质受到的影响越大的结论;Nishimura等[5]利用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上部区域为流体和下部区域为多孔介质的复合腔体内的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研究;Sathe等[6]对部分区域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自然对流换热问题采用两区域模型进行了分析。山东建筑大学的匡东升[7]、姬翔[8]和戴振宇[9]分别从界面滑移效应、多尺度分析等角度对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腔体内自然对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到相关结论。

在裂隙岩体研究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J.Noorishad等[10]提出了饱和裂隙岩体的THM耦合基本方程式,对耦合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Schulz,R[11]利用解析法分析有填充单裂隙岩体流动与传热,分别针对一维裂隙流和二维裂隙流模型得到解析解答。吉小明[12]对裂隙岩体进行了等效化处理,推导出裂隙岩体等效连续介质全耦合数学模型及其控制方程;黄涛、杨立中[13]建立了岩体热流耦合作用数学模型,得出裂隙中的渗流通过与岩体的热量传递与温度分布,为裂隙岩体热流耦合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本文以阜新高德煤矿为例,采用部分填充多孔介质模型,对煤层在不同裂隙表面下的热流耦合现象进行研究,并对该条件下的流场、温度场以及煤层壁面处数的变化进行分析。

1 物理问题及数学描述

1.1 物理模型

阜新市高德煤矿以长焰煤为主,其结构为粉砂岩及细砂岩夹有薄煤层,是变质程度最低的一种烟煤,发热量在13~25 MJ/kg,贮存时易风化碎裂。在煤矿开采区,煤层受自身构造应力与外界环境的影响,煤层会产生不同的裂隙。根据裂隙几何形状的不同,仅选取几种比较规则的裂隙界面样式作为研究对象,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标准界面、矩形界面、三角形界面和圆形界面。在自然形成过程中,图1中(a)和(c)裂隙形式在煤层中最为常见,但部分煤层受环境、人员、设备等各种因素影响也会出现图1(b)和(d)的裂隙形式。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煤层表面,外界空气直接与煤层表面裂隙相接触,在二者相接触处取一个微小单元,将其视作部分填充多孔介质模型进行研究。

建立部分填充多孔介质物理模型,如图2所示。左侧为低温Tc代表采煤处的环境温度、右侧为高温Th代表煤层浅层温度,其余壁面均为对称边界条件;左半部分为空气流动区即纯流体区,右半部分为煤层区即多孔介质区域,中间为裂隙界面区;煤层为典型多孔介质,均匀、各向同性,孔隙率为0.141,骨架与内部流体温度相等,其流体物性参数除密度外不随温度变化,密度采用Boussinesq假设,模型界面和壁面均不考虑滑移效应。

1.2 控制方程组

基于上述假设,本文采用两区域模型对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复合结构内热流耦合情况进行描述,两区域连续性方程保持一致;在动量方程的处理上,纯流体区域采用N-S方程对流动进行描述,多孔介质区域采用Brinkman-Forchheimer的扩展Darcy模型进行描述;能量方程采用界面连续条件处理,即流体区域和多孔介质接触壁面温度与热流密度相等。控制方程组如下:

对于纯流体区域:

对于多孔介质区域:连续性方程同式(1)。

式中:a为纯流体区热扩散率,m2·s-1;aeff为多孔介质区热扩散率,m2·s-1;cF为Forchheimer系数[14],;K为多孔介质渗透率,m2;p为压力,Pa;T为温度,K;x为水平方向的坐标分量,m;y为竖直方向的坐标分量,m;u为x方向上的速度分量,m/s;v为y方向上的速度分量,m/s;ρ为密度,kg/m3;φ为孔隙率;μ为纯流体区动力粘度,N·s/m2;μeff为多孔介质区动力粘度,N·s/m2。

1.3 边界条件

控制方程的边界条件如下:

纯流体区域平均努谢尔特数:

多孔介质区域平均努谢尔特数:

平均努谢尔特数沿所选煤层壁面积分获得,H为壁面总长度。

2 网格划分与数值求解

对煤层壁面边界采用无滑移边界条件,在近壁面处产生了很大的温度梯度,采用有限差分方法离散动量方程。假定变量迭代求解满足(φ为变量,n为迭代次数)时,流动与传热达到了一个稳定态[15]。根据所推导的控制方程组和边界条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计算求解,采用结构化网格进行划分;采用有限容积法(FVM)进行离散化数值求解,离散方程组采用SIMPLE算法;压力差值方案选择标准格式;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均采用二阶迎风格式;压力欠松弛因子采用0.3;动量欠松弛因子采用0.7;采用差分法对上述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应用高斯–赛德尔方法迭代求解。

3 计算结果分析

本文主要对以煤层为例的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在不同界面条件下的热流耦合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裂隙界面样式对流场、温度场以及煤层壁面处数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将求解得到的流场和温度场与文献[16]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除界面变化处外,其流场和温度场均能与文献[16]基本保持一致。分析结果如下。

3.1 不同裂隙界面对流场的影响

图3为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在4种裂隙界面下的流函数图像,从左至右依次为标准界面、矩形界面、三角形界面和圆形界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界面条件下的流型和流向在水平温差作用下能保持大致相同,即空气流动区域流线密集,煤层区流线稀疏,流动核心位于纯流体区域;在裂隙交界面处流线有了明显的区分,与标准界面相比较,其他界面条件下的流线变得不再均匀,受不同裂隙界面影响,流线随界面样式变化而变化,裂隙界面样式的变化对于整体的内部流动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定量地分析裂隙界面变化对流场所造成的影响,图4给出了4种裂隙界面下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在水平中心线处的流函数值变化曲线。从图中不难看出,曲线整体呈非线性变化,并且以交界面处(x=0.05)为明显分界:空气流动区域变化很大,出现了两次流函数值的突变,这是由流动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在该区域下,标准界面流函数值最大,三角形界面最小,其余两种界面相近;煤层区整体变化平缓,流函数值较小并基本保持一致,这是由多孔介质自身的阻力决定的。由此可以说明,裂隙界面的不同对流场的影响主要在空气流动区域,对煤层区影响很小。

3.2 不同裂隙界面对温度场的影响

图5为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在4种裂隙界面下的温度场图像,从左至右依次为标准界面、矩形界面、三角形界面和圆形界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裂隙界面条件下的温度场在水平温差作用下能保持大致相同,受重力的影响,等温线在上部稀疏,下部密集,后3种界面的该种变化更为明显;两区域温度梯度明显,即空气流动区域以对流换热为主,煤层区则由导热和对流共同作用;在裂隙交界面处流线有了明显的区分,与标准界面相比较,其他界面条件下的等温线受裂隙界面样式影响较大,等温线随裂隙界面样式变化而变化,裂隙界面样式的变化对于整体温度场的分布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图6给出了4种裂隙界面下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在水平中心线处的温度变化曲线,以便定量地分析裂隙界面变化对温度场所造成的影响。从图中不难看出,曲线整体呈非线性变化,但在裂隙交界面区域(0.04<x<0.06)出现了明显的突变,在突变区三角形界面温度最高,矩形和圆形相近,标准界面最小;空气流动区域开始时温度变化很大,温度迅速升高,当温度达到300K左右后逐渐趋于平缓,各界面温度值相差不大,直到裂隙界面区才发生了下一次的突变;经过裂隙界面区后,煤层区域整体变化稳定,随着水平位置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此时各界面的温度值基本没有差异。由此可以说明,裂隙界面的不同对温度场的影响主要在裂隙界面区,对空气流动区域和煤层区的影响均很小。

3.3不同裂隙界面对煤层壁面数的影响

图7和图8分别给出了空气流动处壁面壁面和煤层处壁面的数随Ra数的变化关系。两组曲线的变化趋势相近,各裂隙界面条件下曲线的契合度随着Ra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当Ra数很小时,基本以导热为主,此时两侧壁面的数基本相同;Ra数越大,对流作用越强,数逐渐出现了微小的变化。但总体而言,相比标准界面,其他3种界面的数值基本一致:当Ra<107,标准界面的数大于其他3种界面;当Ra>107时,标准界面的数又小于其他3种界面。若Ra继续增大,流线和等温线分布越来越不均匀,开始出现紊乱,如果依旧采用层流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很难收敛,而采用紊流计算方法便可达到很好的收敛效果,证明此时层流已经向紊流开始过渡。

4 结论

本文主要考虑了以煤层为例的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内部接触界面的问题,对其不同裂隙界面条件下的热流耦合现象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不同裂隙界面样式对流场、温度场以及煤层壁面处数的影响,结论如下:

1)不同裂隙界面对流场的影响主要在外界空气流动区域,出现了两次流函数值的突变,标准界面流函数值最大,三角形界面最小;裂隙界面变化对煤层区域影响很小。

2)不同裂隙界面对温度场的影响主要在界面区,在交界面区域出现了明显的突变,在突变区三角形界面温度最高,标准界面最小;裂隙界面变化对外界空气流动区域和煤层区域的影响均很小。

现象和影响 篇11

其实,这是因为引起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各自特点

同样是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但“黎明现象”在凌晨3:00也会有高血糖,也就是“高后高”现象。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有关。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出现早餐前高血糖。

而“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就是“低后高”现象。它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导致夜间低血糖(此时血糖往往低于3.9mmol/L),机体为了自我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一些升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从而出现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现象。

总的来说,“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都是一种血糖异常波动现象,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应该做到早期发现,鉴别明确,合理治疗。

测3:00血糖鉴别两种现象

“糖友”出现多次异常空腹血糖升高时,应加强自我血糖监测。尤其是对凌晨3:00血糖和晨起时空腹血糖的监测,这是及时发现并判断到底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现象”,从而制订明确的处理方案的关键所在。

若凌晨3:00血糖大于3.9mmol/L,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0mmol/L,即表现为“高后高”,就可断定为是“黎明现象”。

而“苏木杰现象”的发生常伴有如下表现:①经常晨起感觉头痛、恶心;②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③患者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体型消瘦;④晚上胰岛素用量加大后,早餐前高血糖反而得不到控制,且更易引发夜间低血糖。

对有上述表现者,应监测晚11:00至次日凌晨3:00的血糖,若凌晨3:00血糖小于3.9mmol/L,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0mmol/L,即“低后高”现象,就可断定为“苏木杰现象”。

两种现象,治疗各不同

由于“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发生原因不同。因此,治疗上也有区别。

出现“黎明现象”后,应找医生帮助分析、调整治疗方案。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来说,通常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①餐前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②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其中,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效果最好,因为它的作用高峰时间恰好在黎明前后,因此能够充分补充黎明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③可将早餐前使用的胰岛素提前在早晨6:00注射,以缩短高血糖持续时间;④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依据患者的血糖高低自动调节胰岛素输入量。这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但因费用比较贵,目前还无法普及。

“苏木杰现象”的处理措施是:①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②睡前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适当进食少量糖类食物。③将睡前中效胰岛素更换为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后者可以真正做到平稳降糖。

现象和影响 篇12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5月随机抽选健康体检患者60例, 男31例, 女29例, 年龄20~72岁, 平均 (45.3±2.8) 岁。60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且于入组前签署意向书。

方法:告知60例研究对象健康体检前空腹15 h, 于清晨抽取静脉血8.0m L, 血液抽取后将血样分别放于试管中, 1号试管标注为溶血, 2号试管标注为未溶血, 两支试管的血液剂量均4.0m L。将1号试管放于-40℃环境内保存, 30 min后离心处理, 离心转速4 000r/min, 随后分离血清, 即可取得溶血血清。2号试管于常温状态下存放1 h后离心, 离心转速4 000 r/min, 随后分离血清, 即可取得非溶血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相关生化项目, 如: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尿酸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包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尿素氮、葡萄糖、尿酸、肌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临床实践表明, 血液标本溶血主要分为体外溶血、体内溶血两种类型。体外溶血的发生原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化学物质破坏等。另外, 血液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过程中也会出现溶血。体内溶血发生的原因为患者临床手术后机体代谢、药物不良反应等。另外, 临床生化项目检验操作不规范、血液标本采集器械不整洁、血清分离操作不规范等, 也是导致血液标本溶血的原因[3]。

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1) 溶血现象会影响血液标本中红细胞计数和比容。溶血现象出现后, 血浆中出现大量的破裂红细胞, 导致相对正常的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 降低比容。红细胞内胆红素进入血清, 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 (2) 溶血现象会影响血液标本中的电解质。细胞内存在大量的钾离子, 发生溶血后, 将使钾离子进入血清, 使血钾水平升高。 (3) 溶血现象会影响酶指标的检验结果。溶血现象发生后, 血清中的红细胞、酶等浓度发生巨大变化, 若红细胞破裂, 各类酶成分将大量释放入血清中, 使血清酶指标水平升高。 (4) 血浆红细胞的物质可和血浆原有物质发生反应, 如葡萄糖、酸性磷酸酶之间的反应[4]。

预防标本溶血的措施:准确、科学的生化项目检验结果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故临床生化项目检验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几点预防性措施: (1) 确保采血规范、科学。血液标本采集需尽量选择患者的大静脉, 以股静脉、肘中静脉为主, 此类静脉不但方便采集, 还可以反复、多次的采集。 (2) 做好生化项目检验设备的清洁工作[5]。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试管检验生化项目,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提高血液采集、运送人员的专业素养。叮嘱血液运送人员在血液运送过程中实施防振荡措施, 认真保管血液标本, 禁止将其放于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中。 (4) 离心机分离血清期间, 确保分离速度处于不快、不慢的范围内, 因为速度过快可破裂血细胞, 速度过慢则无法完全分离血清, 一般3 000转/min。

为进一步研究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将6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分为溶血、非溶血后研究发现, 溶血标本可影响生化项目的检验结果, 和刘蔚等[6]报告结论基本相似。

综上所述,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巨大, 需要检验科严格掌控标本溶血的相关因素, 规避产生溶血的客观因素, 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安全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长庚, 严香菊, 姚新洁, 等.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4, 21 (4) :487-488.

[2]赵亚军, 郭云霞, 邢军, 等.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 (4) :62-63.

[3]余潺潺.64例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9) :107.

[4]王露, 谢在海.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4, 24 (2) :1142-1143.

[5]宋春元.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32) :230-231.

上一篇:中国大学先修课下一篇:小学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