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中供水站

2024-10-06

农村集中供水站(共10篇)

农村集中供水站 篇1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位于川南泸州, 长江上游, 长江与沱江交汇口, 属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浅丘地区, 从2005年开始在乡镇建设场镇集中供水站, 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规模逐步技改扩大, 到现在全区共建成乡镇集中供水站10处, 分别解决了我区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0.609 2万人, 占农村人口的45.4%, 31 952户使用了所在乡镇供水站的自来水, 用水村达57个, 安装供水管道达850km多。截止2013年12月, 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 部分乡镇实现了社社通自来水。这些供水站的建设和正在实施的天然气入户、社社通混凝土公路等民生工程的推进, 对解决我区的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全区各乡镇进行多种农村集中供水站建设和管理制度改革, 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 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推动改革深入健康进行, 使农村集中供水站建设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需要对改革思路和深层次政策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1 农村集中供水站的特点

1.1 公益性强、具有垄断性

农村集中供水站是面向广大农村群众、农村企业、场镇单位、场镇绿化和场镇消防的服务机构, 除承担部分纯公益性职能外, 服务对象就是农村低收入群体, 甚至在特大干旱期间还要承担农村抗旱应急职能, 带有一定的垄断性, 是政府需要提前建设的硬件设施, 是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 具有非常强的公益性。

1.2 管网分散、线路长, 管理难度大

由于农村集中供水站地处农村丘陵、一般一处供水站覆盖1~3个乡镇, 人口约1~6万人。加上丘陵地区,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 用水点高低不平, 主管道和支管道线路较长, 管网分散, 安装难度大, 管理难度也大。汽车碾压、人为挖断、工程建设损坏, 以及偏远地区很容易存在私拉乱接现象, 巡查不容易发现问题, 水费收取困难。

1.3 投资大、回报低

农村集中供水站属于农村基础设施, 是农村人民生命之源、生产之需。具有前瞻性、复杂性, 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要求, 水处理工艺复杂, 设施投资大, 目前我区已经建成的10处集中供水站, 均为近年中央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投入5792万元, 才得以完善相关设施, 加上运行管理中管网跑、冒、滴、漏等情况, 水费回收低, 与城市供水公司相比, 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高, 大多数集中供水站没有提取大修基金和折旧费。

1.4 单个供水站规模小、管理人员无编制

全区12个乡镇、街道, 建成10处集中供水站, 有的乡镇由于地形限制, 建有2处供水站, 相对单个供水站规模较小, 几乎均为临时聘请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后上岗操作, 没有固定编制, 管理人员待遇低。

2 农村供水站管理存在问题

2.1 管理模式多样, 责任主体不明确

集中式供水站所有权属于各乡镇人民政府, 经营管理模式多样, 其中:股份制管理经营1家, 承包管理经营1家, 社区、村委会负责管理经营3家, 乡镇政府管理经营5家。

2.2 水源未列入保护区、水源水质较差

全区有4个供水站水源水取自溪河, 其余取自水库, 随着各地方经济迅猛发展, 上游来水污染严重, 水源水质较差。全区只有1处供水站水源列入了水源保护区。

2.3 供水站规模小、制水硬件设施老化, 技改资金不落实

部分供水单位建设时间较早, 规模小, 制水工艺落后, 已无法满足现有乡镇人口的供水需要。

2.4 制供水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亟待提高

因体制、编制、经费等原因, 制供水人员是临聘职工。部分人员年龄大、文化低, 不能正确把握混凝剂、消毒剂的使用, 制水记录不规范, 涉水产品索证、管理不到位。

2.5 供水站证照不齐

全区仅有4个供水站办理了卫生许可证, 少部分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和培训证, 至于供水站就更没有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

2.6 供水站水质自检设备缺乏、检测能力弱

10个供水站未设置检验室, 无相关配套设施和人员配置, 自身均不能对出厂水水质进行检测, 部分供水站配备的出厂水一体化检测仪, 不能正常使用。目前有4个供水站委托龙马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定期检验 (4次/年) ;有3个供水站购进了余氯检测仪、浊度仪、PH检测仪等自检设备, 能开展简单的日常自检;无自检设备的7个供水站日常只能凭经验与感官目测制水, 水质消毒效果不稳定, 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有差距。

3 明确改革目标和原则, 以及运行管理方式探讨

首先, 农村集中供水站不能由乡镇政府管理, 因为政府是政权组织。其次, 村委会虽然代行了“集体”职责, 村内工作按“一事一议”原则协商办理, 但村委会毕竟不是专业管水组织。改革要以组建新的、专业的、规范的管理机构, 解决原有体制不顺的问题, 逐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

有条件的乡镇集中供水站, 参照城市供水公司形式, 组建规范的供水公司, 采用灵活多样的独立经营或股份制经营形式, 办理合法的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和取水许可证, 督促制、供水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办理健康证、卫生证。规范财务管理, 落实管网安装、维护、制水、供水、销售、收费等各种岗位人员, 配备出厂水检验室和水质检测设备, 实行严格的水质检测。让人民群众能够随时吃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村、社区集中供水工程也应组建规范的供水站, 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 落实各种岗位人员, 采取聘请“能人”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 也可以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经营管理。供水站应委托合格的检验机构按国家要求进行水质检验, 加大检测频次。购置必备的检测仪器, 对出厂水质进行常规指标检测, 提高水质自检能力。

承包不改变工程所有权属, 它通过合同契约, 由供水站的所有者把管理权委托给承包者, 同时对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给予明确, 承包者有充分的管理自主权。承包方式简便易行, 较好地解决了供水站维护管理差, 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容易被村委会、社区接受, 适用于农村集中供水站管理, 应当作为农村集中供水站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加以提倡。租赁与承包经营管理属于同一类型, 因为工程所有权没有改变, 只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得更进一步, 租赁者在经营管理上有更多的自主权。租赁者可以从直接或间接的经营利润中获取报酬, 同时也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和风险。租赁主要适用于经营性较强, 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乡镇、村委会、社区一级的农村集中供水站。

4 履行政府职责, 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

推动农村集中供水站运行管理改革, 主要是加强政府引导扶持, 做好服务监督, 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为体制与机制改革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特别是集中供水站采取承包和租赁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的, 更要加大水源保护、加强出厂水质检测力度, 保证出厂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 避免出现群体性不安全事件。

龙马潭区2014年将在全市范围率先对特兴镇、长安乡以及石洞镇、鱼塘镇部分村社使用的特兴供水站水源, 由原来采用龙溪河水源变更为长江水源, 由泸州市兴泸水务集团北郊水厂直接供水。初步决定在2015年底前逐步对全区其他乡镇、村委会、社区供水站水源进行变更, 全部由泸州市兴泸水务集团北郊水厂直接供水。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全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彻底改变水源水质, 保证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用水同等待遇。

农村丘陵山区集中供水站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 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 应当认真总结成功经验, 找出体制、机制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要求的做法, 加大政府对农村集中供水站的扶持引导、监督管理。发挥供水站公益性、垄断性特点, 服务群众、服务农村。

农村集中供水站 篇2

赣县南塘镇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建设

简介

南塘镇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位于南塘镇维源村维源凹,于2010年9月开工,2010年12月建成。工程总投资70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67万元,地方投资(含群众自筹)142万元。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浆砌石挡水水陂3座,12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漫滤池3座,82立方米重力无阀滤池1座,蓄水量500吨钢筋混凝土高位蓄水调节池1座,建筑面积300平米管理房1栋;铺设PE供水管网33000多米。工程日供水量1300吨,受益人口16000人。

农村集中供水站 篇3

摘 要: 农村饮水问题历来是民生大事,调查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及水处理状况,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必要。通过调查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水质条件和水处理技术,本文提出了适宜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不同水质条件的水处理技术。结果显示:受天津市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水文地质结构影响,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存在4种水质,包括F-超标、苦咸水、色度超标和一般无特殊水质,分别采取反渗透处理技术、一体化净水处理技术以及常规消毒处理技术。依据水质处理效果得出: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高氟、苦咸水宜采用反渗透处理技术;高色度水宜采用一体化净水技术;一般无特殊水质宜采用常规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技术。

关键词: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水质条件;水处理技术;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23.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9.023

Investigation on Groundwater Quality Conditions and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the Rural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Area of Tianjin City

ZHANG Yan-fen, WAN Yao

(Tianjin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300061, 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has always been th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events of the people.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in rural are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armers an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investigation focused on 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rural areas of Tianjin is very necessary. By investigating the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rural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in Tianjin City,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appropriate groun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different water quality conditions in the rural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of Tianjin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Tianjin and the hydrogeological structure, there were four kinds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rural centralized groundwater supply of Tianjin City, including excessive fluoride, brackish water, excessive chroma and general water quality, they were respectively taken measures of reverse osmosis technology, integrated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conventional disinfection technology. Basing on the effect of water treatment, it is showed that excessive fluoride and brackish water is appropriate to reverse osmosis treatment technology. Excessive chroma groundwater is suitable for integrated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General groundwater is fit of conventional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Tianjin City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in rural areas;underground water source;water quality conditions;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农村饮水问题历来是民生大事,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农村安全供水的各项关键技术研究。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相对比较落后,2006年以前,基本属于饮水解困阶段,2006年以后,开始全面转向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十一五”期间,天津市水务局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全市累计完成饮水安全工程投资7.33亿元,受益人口145.41万人,天津市提前一年全部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规划建设任务。随着任务的完成,目前已基本解决了农村饮水水源保证率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供水状况,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然而,受天津市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所辖区域的水文地质结构特点的影响[1],农村饮水水质尚存在不安全情况[2-4],笔者在调查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水质条件及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适宜的水处理技术,为保障天津市农村供水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1 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概况

1.1 农村集中供水概述

农村集中式供水是指以村、镇为单位,从水源集中取水、水质净化处理后并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集中供水点的供水系统,包括自建设施供水[5]。本研究调查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为集中供水人口≥200人,且有输配水管网的供水工程。

集中式供水工程类型有多种,包括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和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单村工程指单个村的集中供水工程;联村工程指跨乡镇、跨行政村的集中供水工程。

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方式有2种,包括供水到户和集中供水点供水。供水到户指输配水管网通到村镇居民的供水方式,集中供水点指输配水管道终端集中在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集中式供水工程按供水规模可分为5种类型,见表1。

1.2 农村集中供水水源

依据水利普查成果以及结合现场实际调查,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水源有2种类型,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其中:地表水为引滦入津水,地下水为深层地下水。

天津市20 m3·d-1(200人)及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共2 578处,其中:地表水源的供水工程有62处,2011年地表水实际供水人口97.20万人,地表水实际供水量4 983.22万m3;地下水源的供水工程有2 516处,2011年地下水实际供水人口350.55万人,地下水实际供水量13 738.44万m3,详见表2。因此,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水源以深层地下水为主。

2 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水质条件

经实际调研,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有4种条件水质(表3),包括F-超标、苦咸水、特殊水质(色度超标)和一般无特殊水质。其中:①F-超标:除津南区、西青区2个区县外,蓟县、宁河县、武清区、宝坻区、东丽区、北辰区、滨海新区、静海县共8个区县的部分区域农村集中供水水源均存在氟含量超标情况;②苦咸水:滨海新区、静海县2个区县农村集中供水水源均存在苦咸水情况;③特殊水质(色度超标):在武清区大碱厂、崔黄口、曹子里、下伍旗地区存在色度超标,水质发黄情况;④一般无特殊水质:指经水质化验,各项卫生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6],津南区、西青区以及各区县部分区域均有符合一般无特殊水质的饮用水。

3 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水处理技术

经实地调研,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地下水源水处理模式主要有3种,包括在F-超标、苦咸水或者2项指标同时超标地区,采用反渗透处理技术;对一般无特殊水质主要采用常规消毒处理模式;对特殊水质(色度超标)采用一体化净水处理技术。

不同水处理技术条件下水质化验效果表明(表4):①高氟、苦咸水经过反渗透技术处理后水质脱盐率高,离子去除率达85%以上,水质能够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②特殊水质(色度超标)经过一体化净水技术,色度去除率达50%以上,水质能够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③一般无特殊水质采用常规消毒处理技术,水质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3.1 反渗透技术在去除地下水源中高F-和苦咸水的应用

3.1.1 工程概况 该集中除氟降盐工程选在天津市静海县中旺镇,当地深层地下水为苦咸水,总固溶物(TDS)为1 400~1 600 mg·L-1的,氟化物含量为3.0 mg·L-1。工程安装了以色列泰禾公司的苦咸水淡化除氟设备,设备的产水能力为3 t·h -1,得水率为83%。

3.1.2 反渗透技术原理及优点 反渗透技术原理:在浓溶液一边加上比自然渗透更高的压力,扭转自然渗透方向,把溶液中的离子压到半透膜的另一边,这与自然界的正常渗透过程相反,故称之为“反渗透”,这种装置称为反渗透装置[7-14]。

反渗透法对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的去除率较高,出水水质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其他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无相态变化、常温操作、设备简单、效益高、占地少、操作方便、能量消耗少、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和出水质量好等优点。

3.1.3 反渗透技术工艺流程 高氟地下水源经深井泵提升后输送至制水车间进行处理,制水车间是该工艺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净水预处理设备、反渗透RO主机、臭氧消毒系统、成品储水罐、自动罐装系统。净水预处理工艺部分包括原储水罐、原水提升泵、机械过滤器及活性碳过滤器;反渗透RO主机部分包括保安过滤器、增压水泵、RO膜堆、成品水罐、膜堆清洗辅助系统等;自动罐装部分包括洗桶、上桶、罐装、封盖、喷码、灯检、输送等全部自动过程。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原水首先进入储水罐,经提升泵打入机械过滤器及活性碳过滤器完成预处理工序;而后再经串联的增压泵将水打入纳滤(RO)主机,处理后的净水进入成品水罐,待消毒后进行自动罐装,消毒剂为臭氧,不能回收的浓水排入下水道。收回的空桶首先经过启盖、外洗或粗洗,再经内洗进行初冲洗、消毒、再冲洗等多道程序的处理,洁净的空桶便可以开始罐装、封盖、喷码、灯检、输送等完成全部自动过程。

3.1.4 水处理效果分析 依据反渗透技术处理前后的水质化验结果可知,总固溶物降低到1 000 mg·L-1以下,氟化物含量小于1 mg·L-1。TDS和氟化物的脱除率都在95%以上,甚至达到98%。该技术解决了源水中高氟、苦咸水的问题,TDS和氟化物含量均已达到并优于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处理后的水质可作为理想的生活饮用水源。具体各项指标见表4。

综上,从水质处理效果分析,反渗透处理技术可作为去除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中高氟、苦咸水的有效方法。

3.2 一体化净水技术在去除地下水源中高色度的应用

3.2.1 工程概况 该工程选择武清区大碱厂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当地深层地下水为黄水,色度严重超标,含量为40。该工程新建600 m3清水池1座,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安装处理能力100 t·h-1净水设备1套、恒压变频设备1套,日供水能力2 400 t,铺设管网188.616 km。该工程供水范围包括:黄官屯等15个村3 130户,10 235人,用水量标准取100 L·人-1·d-1进行供水。

3.2.2 工艺流程 一体化净水构筑物内部结构: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设施。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源水由提升泵进入絮凝池发生高浓度絮凝反应,絮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Al2Cl3,源水中悬浮杂质、胶体颗粒、部分微生物、细菌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失稳,产生大块的絮凝体,絮凝体进入沉淀区后流速减缓,泥水分离,经沉淀池后大部分悬浮物质和胶体颗粒已经去除。之后过滤池对悬浮物质和胶体颗粒基本清除,最后经二氧化氯消毒进入清水池。

3.2.3 水处理效果分析 通过一体化净水处理前后的水质化验结果可知,色度去除率达到55%,该一体化净水设备解决了原水中色度严重超标问题,处理后的水质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具体各项指标见表5。

综上,从水质处理效果分析,一体化净水技术可以作为去除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中色度超标的处理技术。

3.3 常规消毒技术在一般无特殊水质中的应用

地下水水源为无特殊水质时,按照农村生活饮用水要求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一般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二氧化氯消毒,该项技术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消毒作用持续时间长,可以保持剩余消毒剂量。

通过对全市符合一般无特殊水质要求的多个集中供水厂进行调研,依据消毒处理前后的水质分析报告可知,水质均可以满足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设备见图3。

4 结 论

通过调研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地下水水源、不同水质条件以及水处理技术,依据水质处理后效果,提出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不同水质条件适宜的水处理工程技术,结论如下。

(1)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水源以深层地下水源为主。

(2)受特殊地质状况以及水文环境等的影响,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有4种水质,包括F-超标、苦咸水、特殊水质(色度超标)和一般无特殊水质。

(3)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水质水处理效果表明:反渗透处理技术可以作为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高氟、苦咸的处理技术;一体化净水技术可以作为天津市农村集中供水地下水源降低色度的处理技术;一般无特殊水质宜采用常规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地质矿产局. 天津市地质环境图集[M]. 北京: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4 (4): 121-125.

[2] 冯利红, 曾强, 王洋, 等. 天津市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 2011,12(5): 412-414.

[3] 刘昌汉,刘永笑.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4] 陈健. 水质分析大全[M]. 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9.

[5]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培训教材之三[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 155-15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7] Reardon E J, Wang Y. A limestone reactor for fluoride removal from wastewaters [ J]. Environ Sci Technol, 2000, 34:3 247-3 253.

[8] Singh G, Kumar B, Sen P K. Removal of fluoride from spent pot line leachate using ion exchange [J]. Water Environ Res, 1999, 71:36-42.

[9] Raichur A M, Basu M J. Adsorption of fluoride onto mixed rare earth oxides [J]. Sep Purif Technol, 2001, 24:121-127.

[10] Meenakshi, Maheshwari R C. Fluoride in Drinking Water and Its Removal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6, B137: 456-463.

[11] 仇振琢. 高氟水处理及其净化[J]. 水处理技术, 1987,13(1): 44-46.

[12] 尚天宠. 反渗透技术在苦咸水淡化过程中的应用[J]. 工业水处理, 1998,18(2): 33-36.

[13] 张威, 杨胜科,费晓华. 反渗透技术去除地下水中氟的方法[J]. 长安大学学报, 2002,22(6): 116-118.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研究 篇4

1.1 饮水安全的标准

《全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十三五”规划》依据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另外结合技术标准要求对农民的饮水安全列出了具体要求,并按照农村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及当地人的生活常性展开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及其供水水压五项的具体用水标准提出。

水源的选择和供水范围不应受村、镇(乡),甚至县(市、区)的行政区划限制,应从区域的角度合理配置水资源、选择优质可靠水源并加强水源保护,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地形条件和居民点分布等合理确定供水范围并尽可能规模化联片供水[1]。工程布置和技术方案应因地制宜、安全可靠、便于建设与管理,有利于节水、节能和环境保护,避免干旱、洪涝、冰冻、地震、抵制等灾害以及污染的危害或有抵御措施。

1.2 农村饮水现状

本文以胶州市农村为例来说明农村的饮水现状。截至2015年底,胶州市63.95万农村人口饮水均达到安全标准,规模化供水村庄785个,单村及联村供水村庄26个。

2 供水的水源配置情况

2.1 水源配置的总体原则

为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可靠,对于一些在江水、黄水地区的居民,要积极利用江水、黄水的水资源,坚持以引用江、黄的水资源为主,居住在其他地区的居民,应将地表水和地下水充分利用,另外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质情况,并且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城乡用水统筹安排、生活用水优先使用为中心,将城乡一体化视为最终目标,以求江、黄水资源及当地水资源的最大有效使用[2]。

2.2 农村供水水厂的规划选择

在供水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都不可忽视,水厂可谓是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正因此,水厂的位置选择便成为了供水系统的重中之重。农村供水水厂的选址问题更是关系到农村用水的方方面面。而在水厂进行具有选址时又会受到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约束,最终导致现如今农村供水系统水厂选址出现系统性、科学性缺乏等一些问题。如果将农村供水水厂的选址问题视为带有权重色彩的Steiner点问题,供水权重的指标体系结合水厂选址原则进行编制[3]。

3 供水模式的分析

农村的饮用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质量评价也主要是根据净化处理及供水村数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判断。供水方式按照是否采用净化处理分成两类:一是指没有采用净化处理直接投入使用,另一类是指已经经过净化处理在投入使用的居民供水方式。目前共有三种水处理技术,分别是电渗析水处理技术、分子筛降氟技术以及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另外针对这三种水处理技术,配备了相应的水处理设备[4]。

本人针对胶州市的15家水厂展开具体的水质调查。通过进行对区域、人口、投资及用水量、供水费用的具体研究,发现在这15家水厂的使用范围内,以胶北街道办事处区域的市场水厂规模最为经济。其地下水水质充分满足人饮标准,在投入使用时,只要进行常规消毒便可,不需进行净化处理;而胶西镇区域内的水质表示含氟量严重超标,投入使用前必须需进行水处理设备处理,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性能较稳定,处理效果较好。

供水目标区以中、小型水库地表水水源为重点,以地下水水源为补助,坚决贯彻“科学、科技、客观、可行”原则,依靠现有的基础设施,将净水厂作为水资源处理中心,借靠供水管网辐射至范围内的用水居民,并进行二次加压配水厂,最终达到供水到户的目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格局。

4 结束语

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地下水水资源可谓是救命资源,而目前多处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不合理,致使部分地区地址环境造成严重损坏,水生态系统被破坏,越来越多的地方饮用水达不到居民需求。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水生态问题被破坏原因中,地下水的长期开发占很大比重,胶州市在内的多个城市都提出了限采、禁采要求。目前我国对地下水及其环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把水的循环利用放在重点位置,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并采取多种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何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和满足居民地下水资源使用量,已吸引各级政府及科技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任金峰.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中多元化供水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5):16-19.

[2]张俊杰.实施南水北调改善农村不安全饮水状况[J].地下水,2010(2):83-84.

[3]侯志强,杨培岭,王成志,等.我国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79-81+86.

农村集中供水站 篇5

办理《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含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

事项名称:办理《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含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事项类型:其它 承诺时限:1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及依据:工本费10元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财政厅川卫计发[1996]第065号发布的《四川省卫生防疫防治监督监测检验收费规定和标准》 承办单位:市卫生局 首席代表:

办理地点:成都市草市街2号政务服务中心市卫生局窗口 联系电话:86924811;86924847;86673577 申请材料:

(一)新办证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两份;

2、凡新、改、扩建的项目须提供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意见书和《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竣工验收批准书》;

3、取得法定资格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一年内的水质检测合格报告;

4、卫生管理制度;

5、卫生管理机构;

6、生活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

7、供水基本情况调查表;

8、制水工艺流程相关资料(二次供水除外);

9、建设项目设计图纸复印件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如:平面布局图、设备布局图、管网平面布局图、管网系统图等);

10、所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11、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或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12、供管水人员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资料;

13、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资料。

(二)卫生许可证遗失补办,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变更,许可项目减少,污损补办,请按照《卫生许可证部分项目变更、遗失补办、污损补办、注销审批》办理指南办理。

(三)复核

1、《卫生许可证复核申请表》一式两份;

2、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有改建、扩建单位提供);

3、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记录表;

4、取得法定资格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一年内的水质检测合格报告;

5、供管水人员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资料;

6、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原件。

(四)到期换证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两份;

2、以下同复核2.3.4.5.6.条。

材料说明:

申请资料应用A4纸打印(图纸除外),逐页加盖公章,按次序装订;提交的材料为复印件的,均应在复印件上写明“系原件复印”,并加盖单位公章。申报资料的各项内容应真实、完整、清楚,不得涂改。未取得公章的企业在提供的资料上由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非申请人本人前来办理的,办事人员应提供申请人委托书。

表格下载:

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2.卫生许可证复验申请表 前置条件:

(一)供水设施、场地、水处理工艺流程等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四川 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水质检验符合卫生要求;

(三)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取得有效的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病”患者均已调离原工作岗位;

(四)有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及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五)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清洗消毒制度、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水质检测制度、索证制度等),有水污染应急预案;

(六)集中式供水企业应具备水质检测能力。

(七)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新、改、扩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办理程序:

(一)申请人持有关证明材料向政务中心市卫生局窗口提出申请,由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后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齐全部材料,补正后方可正式受理;

(二)市卫生监督机构现场进行卫生审查;

(三)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市卫生局在承诺时限内发证,对不符合条件的给予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相关备注:

法律依据: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初步调查分析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选择

按照贵阳市各县 (市、区) 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工程的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规模大小, 结合供水人口等进行分层,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5县 (市、区) 共计183座农村集中式饮用水供水设施作为监测点。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人员到每个监测点实地考察和访问, 了解每个监测点的供水工程水源类型、供水规模、水处理方式等, 并填写调查表。

1.3 水样采集、检测与评价

每个监测点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 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 [5]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 (GB/T5749-2006) 进行水样采集与评价。通过《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2004) [7], 对供水工程进行分类。

1.4 资料管理与统计分析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监测资料和数据进行审核后, 采用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录入、汇总,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5 质量控制

进行水样评价的实验室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或国家实验室认可。承担各项监测任务的工作人员经统一培训并考核, 统一工作标准和要求。监测数据录入要指定专人担任审核员, 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后方可录入。

2 结果

2.1 供水工程基本情况

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类型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 地面水占24.04%, 地下水为75.96%, 见表1。供水工程供水规模类型主要以Ⅳ、Ⅴ型为主, 见表2。

注:W为供水规模, m3/d。

2.2 水质处理情况

未经任何处理的供水点占39.34%, 有净化消毒或其中任何一项处理的共占60.66%, 见表3。

2.3 水质分析结果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 (GB/T5749-2006) 进行水样评价只要其中一项不合格, 即确定水样不合格。地面水、地下水水样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6.953, P<0.05) 。地面水中湖泊、水库、江河、溪水水样的合格率 (χ2=55.568,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湖泊、水库、江河水样合格率 (χ@=0.691, 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地下水中深井水、浅井水、泉水水样合格率 (χ2=16.130,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深井水与浅井水合格率比较 (χ2=1.269, 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浅井水与泉水合格率比较 (χ2=8.688,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4。

*溪水:24份水样, 20份经过消毒处理, 4份水样未处理, 水样均不合格。

溪水、湖泊以及深井水样数据较少对于此次的调查结果意义较小, 因此只将水库、江河、浅井、泉水水样处理情况进行表述, 合格水样地面水主要以完全处理和消毒为主;地下水以未处理、消毒为主。不合格水样中地面水主要以单纯消毒为主, 地下水主要是未处理水样。详见表5、表6。

3 讨论与建议

3.1 概况

本次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现场调查发现,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主要以泉水、浅井、水库、江河为水源;供水工程供水规模类型主要以Ⅳ、Ⅴ型为主;完全处理为饮用水处理的首要选择, 仍有部分水源未进行处理直接饮用。

3.2 影响供水工程水质的主要因素

3.2.1 水处理方式

不同处理方式的水样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沉淀、过滤与未处理水样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饮用水处理有效, 其中完全处理对饮用水净化彻底, 仅通过沉淀、过滤处理对饮用水影响较小。

3.2.2 水源类型

不同水源类型水样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地面水水样合格率最高, 其中溪水饮用水最差, 湖泊、水库、江河水出厂水样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 应优先以湖泊、水库、江河水为水源。地下水中深井水、浅井水、泉水出厂水样合格率差异有意义, 深井水为首要的水源选择。

3.2.3 水源类型与水处理方式

地面水以水库、江河水为主要水源类型, 水库合格水样与不合格水样均以消毒处理为主;江河水合格水样以完全处理为主, 不合格水样均为消毒的水样。说明农村集中供水监测点以地表水为水源时均经过饮用水处理, 以消毒处理或完全处理为主, 但处理合格率均不理想, 消毒环节和净化环节均存在一定问题。

地下水以浅井水和泉水为主, 水样合格率较低, 浅井水未经处理的比例最高, 合格水样也以未处理为主, 经完全处理和消毒合格率较高;泉水未经处理比例也是最高。说明浅井饮用水比泉水饮用水好, 但两类型饮用水未处理的比例过高, 未经处理不能保证饮用水合格, 即使经过饮用水处理, 合格率仍不理想, 尤其是单纯消毒处理, 说明地下水不能满足直接饮用要求, 水源卫生防护可能存在问题。

以上讨论说明, 影响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的主要环节包括水源选择 (饮用饮用水与卫生防护) 和处理方式选择, 在水源选择方面, 要考虑到地质影响和水源污染情况。根据现有检测技术, 已经发现给水水源中有机污染物2 221种, 并确认其中20种致癌物, 23种可疑物, 18种促癌物[8]。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分地区甚至未设置水源保护区, 导致水源遭受污染, 尤其是有机污染不仅在水中存在时间长、范围广, 而且危害大, 有一些很难降解[9]。长期饮用化学物质超标的水是引起急慢性中毒和水性地方病的主要原因, 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0]。

在水源卫生防护方面, 应进一步了解水源是否存在人畜粪便污染情况, 据报道,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牲畜粪便的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等致使饮用水中因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所引起的水质不合格率为25.92%[11]。WHO《饮用水水质准则》 (Guideline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12]明确指出, 微生物安全性是威胁饮用水安全的首要问题;饮水消毒是保证饮水工程供水安全, 预防介水传染病的重要措施[13], 在饮用水处理方面, 应进一步了解影响饮用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原因。

农村集中供水站 篇7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东莞市101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 (其中镇 (街) 级22个、村级79个) 。调查内容包括集中式供水单位供水范围、卫生许可证持证率、卫生管理情况、水源防护、水处理情况、水质监测情况等。同时由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对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水样的采集、检测和结果判定。结果采用Excel2003建库处理, 并运用一般描述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全市农村共有集中式供水单位 (含镇 (街) 、村级) 101个, 其中镇 (街) 级22个、村级79个。按水源分类, 有河水、水库水、转供东莞自来水三种。据统计, 全市镇 (街) 级供水单位供水人口514万人, 村级供水单位供水人口106万人, 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供水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0%左右。镇 (街) 级供水单位供水量为250万M3/日, 村级供水单位供水量为59万M3/日, 村级供水单位供水量为镇级供水单位的1/4。

2.2 卫生监督管理情况

卫生许可方面, 22个镇级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79个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 持卫生许可证35个, 持证率44.3%。从业人员管理方面, 全市镇 (街) 级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共有2 518人, 其中制水员431人, 持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率100%;村级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共有1 087人, 其中制水员377人, 已体检培训306人, 持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率81.16%。而在涉水产品索证情况, 22个镇 (街) 供水单位使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索证制度完善, 采购涉水产品均能向供应单位索取卫生许可批件;而79个村级集中供水单位中, 采购药物索证的有55个, 占69.62%, 管材索证的有44个, 占55.70%。

2.3 水源水类型、水源防护和处理水质污染应急技术措施情况

22个镇 (街) 供水单位以河水为水源的10个, 水库水源的3个, 混合两种以上的9个;村级供水单位以河水为水源的51个, 水库水源的28个。22个镇 (街) 级供水单位均有建立水源保护并设立保护标志, 全部有应急处理水质污染的技术措施。79个村级供水单位建立水源保护区42个, 占53.16%, 设立水源保护标志51个, 64.56%;有应急处理水质污染的技术措施的10个, 占12.66%。

2.4 水处理工艺及消毒情况

全市水处理工艺流程基本上分为二种, 即穿孔漩流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过滤池和穿孔漩流反应池+平流式沉淀池+过滤池。22个镇 (街) 级供水单位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而村级供水单位沉淀池77个采用斜管沉淀池, 占97.47%, 2个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占2.53%。

全市农村供水单位没有不消毒的供水单位, 供水消毒的消毒剂种类有四种:氯气、次氯酸钠液、二氧化氯、漂白粉等。22个镇 (街) 级水厂均采用氯气消毒。79个村级水厂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有50间, 占63.29%;二氧化氯21间, 占26.58%;氯气4间, 占5.06%;漂白粉4间, 占5.06%。

2.5 水质监测情况

22个镇 (街) 级供水单位均建立水质检验室和开展水质自检、送检, 抽检制度, 水质资料齐全;79个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已建立水质检验室36间, 占45.56%, 能上送市检测水质75间, 占94.94%。由东莞市疾控中心对79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进行抽样监测, 合格71份, 合格率为89.87%。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细菌总数, 不合格率为6.3%, 在不合格项目构成比中占62.5%, 细菌总数超标最大的超过标准值45倍;其次为浊度、PH值和锰, 不合格项目构成比均占12.5%。

4 讨论

东莞市农村镇级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状况优于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 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供水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出, 东莞市101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中, 22镇级供水单位的卫生许可证持证率、卫生管理情况、水源防护、水处理情况、水质监测情况都明显优于79个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

虽然目前东莞市经济比较发达, 但大部分村级水厂与其他地方的村级水厂同样存在规模小、无检验室等硬件设施未达到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而未能申领卫生许可证等状况[1]。

这些未能申领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大都是八十年代为造福群众而修建的农村简易自来水, 其投资规模小;检验设备, 人员等硬件与卫生规范尚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随着东莞市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剧增, 一些镇 (区) 水源受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 近半数以上村级供水单位转用镇级单位供水;部分村级单位水源不足以应付经济发展和人口暴增的需要, 也转用镇级单位供水;部分受镇 (区) 城市发展规划影响而关停等原因, 影响这些村级供水单位的投资信心。

目前, 水资源受污染日趋明显, 水源水质差, 影响供水水质而危害群众健康[2]。而在79间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中只有部分单位设立水源保护区和水源保护标志, 令水源水质得不到有效保证;只有少数单位有应急处理水质污染的技术措施, 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 居民的饮水安全将无法保障。

虽然79个村级供水单位都有水处理和消毒设施, 但在对其出厂水抽样检测中尚有部分水样细菌总数项目不合格, 而且在不合格项目构成比中占62.5%, 超标最大的超过标准值45倍, 这可能是因为该部分村级水厂的水处理和消毒设施陈旧, 技术落后, 还与水厂无检验设施, 难以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消毒药物的准确投加量有关[3]。

5 建议

5.1 加大宣传培训, 提高自律意识

卫生行政部门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安全用水知识, 加强对村级集中式单位供水从业的业务技术培训, 尤其是对卫生法规、制水技术以及供水卫生安全应急措施的培训。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卫生管理。镇 (区) 级以上供水单位, 要加快建立并完善供水事故应急方案, 开展应急演练, 保证应急方案的可操作性;督促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建立应急处理水质污染的技术措施, 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发挥作用。

5.2 加大财政投入, 改善供水条件

政府财政应加大对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投入, 将现有制水人员和检验人员送到相关专业机构培训, 或提高待遇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制水和检验;做好水源区的保护, 设立实验室或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更新实验室设备和供水设施, 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改善供水单位的硬件设施, 提高供水水质。

5.3 采用分类整治, 实行疏堵结合

虽然有44间村级供水单位未符合申办卫生许可证的条件, 但由于这些单位尚有可饮用的水源, 同时又是村级集体财产, 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 卫生部门只能采取实行疏堵结合, 分类整治的方法, 针对各供水单位存在的问题, 提出“弃与留”意见。对于目前水源水质好, 村集体财政同意投入开展整改工作的村级水厂, 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技术指导, 督促其抓紧建立水质检验室, 完善相应卫生设施, 对整改后符合卫生要求的单位发放卫生许可证;对于以污染较明显、水质变化大的河水为水源水, 或村财政不愿投入整改的村级水厂应当关停的, 卫生部门应大力争取市、镇两级政府的支持, 督促其迅速做好停产规划, 安排转由镇 (街) 水厂统一供水, 以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

5.4 创新管理模式, 强化日常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在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过程中, 改变过去只重视对已申领卫生许可证的供水单位进行巡回监督的监管模式, 采用量化分级管理模式, 根据风险评价情况对供水单位进行风险分级和卫生信誉度分级, 确定监督的类别和次数, 对于风险高的供水单位强化日常监督。建立饮用水安全信息网络, 各集中式供水单位样品自检、送检结果及卫生行政部门抽检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上报和反馈, 达到信息共享, 实现动态管理。同时, 卫生行政部门应和环保、城市建设等主管部门互相协调, 共同配合, 齐抓共管, 对饮用水卫生安全从水源保护到城镇和农村饮用水管理各环节的监管形成全程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张振荣.719家集中式供水水处理工艺及卫生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08, 20 (12) :34.

[2]胡纯.农村地区水质污染因素和加强水质监管措施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7, 13 (6) :86.

农村集中供水站 篇8

由于我国地域的差异, 东、中、西部及南方、北方不仅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水质状况也存在差异[1]。近年来, 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 2001-2004年发生水污染事故3 988起, 几乎每两天发生一起[2]。另有资料表明, 我国七大水系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符合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的水源地只占40%左右, 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不安全的水, 中国的饮用水安全面临严重的问题[3,4,5]。本文将以泰州市四市两区73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现况调查结果为基础, 分析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所在,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措施。

1 方法

依据“国家健康危害监测系统”中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系统”所使用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村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及供水方式调查表》, 历时一个月时间, 对73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现况调查, 将结果汇总、归纳。

2 结果

泰州市现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73家, 其中兴化市25家、姜堰市42家、泰兴市3家、海陵区和高港区分别为1家和2家, 靖江市0家。从规模看, 日供水量1 000吨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内的小型水厂有36家, 占49%;以水源分, 73家中31家使用地表水为水源, 其中兴化有25家, 占81%;地下水水源42家, 其中姜堰39家, 占93%;73家中持卫生许可证的有51家, 占70%。

3 分析讨论

3.1 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存在问题

3.1.1 水源水质较差

泰州市地表水水源均为内河支流, 水流量不大, 流速较慢。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河道被填充修路或者被截流等原因, 进一步导致了河道水流变缓及水量的减少。遇到枯水期, 虽然可能出现饮用水质量枯水期水质较丰水期好[6], 但是也会出现水流量不【卫生监测与检验】

足, 部分河段甚至出现过断流导致水厂无源水而停水。加之, “三废”污水的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水源水质的不合格。

3.1.2 水处理设施、设备陈旧, 治水工艺单一

73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大多建于10年前, 水处理设施、设备使用年限较长, 因为资金不足等原因没有进行更新或补充。此次调查发现, 73家单位中,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单位有31家, 仅使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处理工艺的有29家, 现用设施设备使用10年以上的有8家, 使用超过5年以上的有23家;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单位有42家, 使用消毒处理的只有不足30家, 现用消毒设施设备使用10年以上的有32家, 使用超过5年以上的有10家。73家单位中管网铺设使用10年未作更新的有69家, 而另外3家单位也是因水网破损漏水而被迫替换损坏处的管道的。设施、设备陈旧、水处理工艺单一导致水处理效果较差。另外, 73家单位均无备用水源、设备或储水库, 需要清扫时不得不停水, 因此水池内壁长满青苔, 而青苔与消毒剂作用产生的卤化烃副产物等具有强致癌作用。

3.1.3 水质自检无法正常开展

设立化验室、配备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及专业的化验人员是保障水质达标的关键。而此次检查发现:73家农村供水单位中有专门化验室的共计11家, 而这11家单位中化验室正常使用的不到3家, 并且化验指标仅限于简单的余氯、pH值的测定, 其余指标测定的仪器缺失、损坏或者没有反应试剂;73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有专业化验人员 (持有化验资质证明) 的只有5家, 许多单位原有的化验人员已改做其他行业。总体来说, 水质自检没有正常开展。

3.1.4 缺乏有效的自身管理

73家供水单位还存在下列问题: (1) 部分水厂大门进门处无保安人员, 外来人员可以随意进出; (2) 某些重要的区域、场所, 如投药间、原料库未加锁, 储水库未加防护设施或与外界临近, 存在人为投毒的安全隐患; (3) 工作时间, 有许多水厂只有两、三个人, 制水人员、巡查人员、管理人员不见踪影, 无工作记录, 部分水厂经营者也时常不在单位, 缺乏安全意识; (4) 水厂厂区杂草丛生, 设备锈迹斑斑, 水池内长满水藻; (5) 大部分水厂无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等相关软件资料, 管理缺乏制度化。

3.2 原因分析

3.2.1 政府重视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

(1)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领导把工作重心放在产生高GDP行业的投入上, 以此作为自己政绩的考评, 如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 而对关乎民生的低GDP产出行业或领域关注甚少。 (2) 除了某些饮用水安全突发事故外, 饮用水中的某些物质, 如氟超标导致氟斑牙, 消毒剂卤代副产物产生的强致癌作用, 它们的毒副作用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显现, 这也是导致政府对饮用水安全重视不足的一个原因。 (3) 重视不足导致资金投入较少, 部分农村饮用水专用资金在划拨到各级政府后, 甚至被挪作他用, 未专款专用。 (4) 对民众反映或举报的饮水问题以及各相关部门检查时反馈的信息, 无限期推搪, 没有切实做好牵头、协调工作。

3.2.2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卫生监督部门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过相应的整改意见, 并对水质未消毒、水质抽检不合格等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但是, 大多数单位交过罚款后仍未改进, 甚至有些处罚难以执行到位。究其原因: (1) 饮用水涉及千家万户, 即使供水单位无消毒设施或水质不合格, 卫生部门也无法使其停业整顿; (2) 卫生监督部门现依据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对制水过程、检验不符合规定等行为缺乏强制力, 无法采取有效措施, 造成只要出厂水合格就无能为力的尴尬局面; (3) 部分水厂产权不清, 造成监管对象不明, 无法落实监管责任, 如部分村建水厂为村民合伙打井供自己饮用, 无盈利行为, 收取部分费用为补贴电费等开支; (4) 监督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监督频次过少, 对发现的问题自认为无能为力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及时向政府反馈沟通, 也没有将相关的信息向环保等部门反映。 (5) 存在等待区域供水的思想, 于是任由某些安全隐患的现象存在、发展, 对其视而不见, 未能切实履行饮用水卫生监督职责。 (6) 虽然73家单位中持卫生许可证的有51家, 但是由于监管部门对水厂许可审核把关不严, 缺乏预防性卫生监督, 为后期水厂运营埋下安全隐患。

3.2.3 水厂经营不善, 资金短缺

此次检查发现:73家单位经营者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人,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1人, 初中以上的25人, 初中及以下的共计36人;有正规的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并真正实施的有15家, 其他单位管理涣散;73家单位中有专门的卫生管理员并有任命文件的只有不足5家。市场经济下, 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随着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及水费收缴难度增大, 大部分水厂入不敷出, 出现经营亏损的现象。资金不足, 大大打击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他们在生产设备、设施的更新、水质检测仪器设备、消毒原料的购进、人员的引进、培训以及其他方面的投入大大减少, 水质安全无保障, 如某些水厂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供水设施简陋、缺乏相应的水质消毒设备或水质净化及消毒设施正常运转率低[5]。部分单位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 致使管理不善, 甚至无从管理, 而这可能引起水质不达标, 进而导致居民反应强烈, 拒交水费, 如此恶性循环。

3.2.4 饮水安全法律缺失

至今, 我国没有一部针对饮水安全的专门法律, 对于卫生部门而言, 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存在某些不足: (1) 行政规章的法律层级低, 未强调政府在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中的领导责任和主导作用, 两部门职责交叉, 界限难分; (2) 未考虑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的要求, 也没考虑到地方性疾病防治、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等等问题; (3) 未对制水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水质检验不合格等作强制性的规定, 致使法规的可操作性差。

4 对策

4.1 政府重视, 加大投入

(1) 加大资金投入, 想方设法解决区域集中式供水资金难题。要彻底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应积极鼓励区域供水单位兼并、重组, 做大做强, 淘汰小型落后的水厂, 更新设备及输送水管网。而新工程的建设, 旧工程的改造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 政府应在区域供水改造过程中分阶段、分重点、分层次地提供相应的资金资助, 逐步实现水厂改造。在资金筹资方面, 建议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 吸纳社会资金和利用贷款, 探索“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PFI”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等不同类型的融资方式, 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10], 多方筹资, 分担风险, 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和设施的更新改造。同时公示资金使用情况, 使企业的运营透明化。这样让民众也参与关系自身利益的饮用水生产管理过程, 提高积极性, 实现安全饮用水的目的, 形成良性循环。 (2) 牵头、协调做好饮用水监管及区域供水改造工程。政府应当作为牵头人, 统一领导指挥, 统一资源调动, 协调各监管部门之间、监管部门和水厂间的关系, 明确责任, 一切以饮水安全为重, 建设好安全饮水工程。 (3) 全面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 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样可以有效抑制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的上马及促进地方政府主动而有效的保护环境[7]。

4.2 多方监管, 沟通反馈

(1) 各部门应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据各自的法律法规行事, 加大监管频次, 同时将检查发现的困难问题及时向政府报告, 与政府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2) 各监管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联合执法加大对水厂的监督力度, 大力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管网的维护, 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净化消毒, 大力加强对水质的检测工作[8]。对于发现的属于其他部门的问题应及时反馈, 这样形成部门之间的协作, 以进一步确保饮用水安全。 (3) 农民群众应积极加入到监管队伍中来, 对于发现的感官指标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查找原因, 及时纠正。

4.3 严把许可, 预防监督

此次检查发现, 73家单位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有51家, 占70%。而这51家单位中, 在软件资料、硬件设备及选址布局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 应当严格把好水厂的许可关。以卫生部门为例, 在水厂的规划设计、动工建设之前, 应对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 对水厂的选址、布局、流程、工艺等方面进行审核把关, 对于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 如输水管线过程、范围太大造成水压不足或消毒剂量不够时应预见性的提出增加再次投药装置。此外, 应将设置化验室、购置化验设备、配备卫生管理员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考虑在内, 作为许可发证的条件。这样, 通过前期的监督把关, 排除水厂运营“先天不足”的缺陷, 对于后期运营, 对于保证水质安全, 都是大有裨益。

4.4 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1) 经营者应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问题, 加强对饮用水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从管理学上讲, 经营者的态度对水厂运营好坏、水质达标与否都是至关重要的。 (2) 形成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如人员出入水厂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原料采购索证制度、仪器设备使用与检修制度、库房卫生管理制度、人员体检培训制度、水厂卫生制度等。对于某些违规行为, 水厂应另设处罚奖惩制度, 建议处罚力度应较大, 确保水厂内员工切实执行水厂有关制度, 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3) 配备专门的卫生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应经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和饮用水专业知识培训, 取得培训合格证明方可上岗。最后, 确保水质自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化检工作是水质控制的关键点。没有水质化验, 对于水质处理时消毒剂、混凝剂等处理剂的投加也就没有依据, 无法根据效果来调整投加剂量, 即无法建立有效地的化验-投加反馈机制, 水质的好坏就无法判定。因此, 对水质自检的管理尤其重要, 应强化饮用水的现场检测工作[9]。

4.5 出台专门《饮用水安全法》, 制定更为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针对饮用水监管中监管部门的力不从心的一些问题以及现存的饮用水立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状况, 我国应与国际接轨, 尽快出台可操作性更强的《饮用水安全法》, 对水源、制水过程、输水及用水环节作明确的规定, 明确监管部门并赋予其更大的职权, 并对政府的不作为行为作明确、严格的处理规定, 明确界定制水单位的违规行为并作严肃处理。真正的实现饮用水安全的法制化管理。另外, 应依据我国国情制定更为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如对病毒和产毒藻类等微生物项目的标准制定, 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实施和及时修订[10]。

4.6 源头防护, 保护水源

良好的水源能使水质更容易达到要求, 并且消毒、混凝等原料的投加减少可以节省水厂成本。因此, 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水源是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前提。 (1)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应合理规划, 尽量避免侵占、堵塞河道, 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制定保护办法及规划并加强日常巡视。 (2) 对严重影响水源水质的企业严格实行关、停、并、转, 迫使其改进设备、改善工艺,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新建项目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3) 因地制宜进行水源地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林建设, 做好水源地后期保护及维护工程。 (4)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加大对水污染工作的防治力度, 加强对排污口的监督监测, 对于私设排污口及超标超量排污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5) 技术创新。如加强对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发明, 对新型低毒农药的研发, 对水厂净水材料的研究, 对生活污水管理的探讨等。

4.7 完善饮用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借鉴国外经验, 及时完善、调整、修订、补充我国饮用水应急保障制度等相关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如福岛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有必要制定合理可行、方法可靠的应急监测技术标准。我国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已经着手, 并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 起草《核事故应急情况下食品和水的放射性监测规范》[11]。

(本文编辑:郭玉新)

【卫生监测与检验】

参考文献

[1]刘红盼, 朱俊, 范东, 等.中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J].环境科技杂志, 2011, 24 (2) :88-91

[2]李忠锋.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生污染责任人却鲜受惩处[2009-2-18]http://env.people.com.cn/GB/4827758.html

[3]熊正为.水资源污染与水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0, 10 (5) :39~45

[4]方红松, 刘云旭.关于中国的水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2, 12 (1) :38~41

[5]任伯帜, 邓仁建.流域水资源安全性及其保障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 (4) :5~10

[6]刘泉水, 田向红.南京市村镇小水厂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杂志, 2012, 28 (2) :223

[7]李方文, 马淞江, 吴建锋, 等.强化管理与污染治理, 确保饮用水安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 (9) :59.

[8]王伟.农村饮水工程资金的筹集和管理[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2, 44 (10) :50.

[9]陈雷, 王光宇, 刘春峰.强化饮用水现场检测工作提升沈阳市饮用水卫生监管水平[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2, 19 (1) :49-53.

[10]王中卫, 李哲民.中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微生物指标比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 24 (1) :73-74.

农村集中供水站 篇9

关键词: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水处理,调查

为了解我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基本情况, 2 0 1 5 年9 - 1 2 月我们对潍坊市已建成运行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供水人口、消毒状况进行了调查[1]。

1对象与方法

1 . 1对象对全市农村已建成运行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调查对象。

1 . 2方法设计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供水工程的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供水人口、消毒状况、实验室设置、卫生许可状况, 逐一对供水单位进行现场调查, 填写调查表, 并对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 . 1供水工程水源类型状况调查显示, 我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 占9 3 .0 9 % (8 0 8 /8 6 8) , 包括深井、浅井和泉水;其中深井有7 1 3处, 占总数的8 2 .1 4 % , 浅井水和泉水较少, 分别占总数的5 .4 2 % 和5 .5 3 % 。日供水在1 0 0 0 m3以上 (或供水人口在1 万人以上的工程) 数量有7 7 处, 其中以水库水为水源的有6 0 处, 占6 .9 1 % , 见表1 。

2 . 2供水工程水处理状况我市集中式供水工程主要采取完全处理、仅消毒和未处理方式, 对水质进行处理。是以水库水为水源的供水工程采用完全处理方式, 占1 2 .1 0 %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供水工程, 主要是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的仅消毒水处理方式, 占7 7 . 7 6 % ; 不经过任何处理的工程有8 8 处, 占1 0 . 1 4 % , 见表2 。

2 . 3供水工程供水人口分布状况调查显示, 我市农村有5 8 9 .7 3 万人以地表水为水源, 占6 7 .3 4 % , 其次是用深层地下水为水源, 占2 8 .3 0 % , 用浅井和泉水为水源的较少, 分别占4 .3 0 % 和0 .4 0 % , 见表3 。

2 . 4供水工程水质消毒状况我市供水工程消毒剂包括二氧化氯、复合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较多, 占7 2 .5 8 % ;采用电解食盐水制备次氯酸的方式进行水质消毒, 占1 5 .3 2 % ;采用复合二氧化氯进行水质消毒, 仅占1 .9 6 % ;不消毒的供水工程占1 0 .1 4 % , 见表4 。

3讨论

调查显示, 我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以地下水为主, 占工程数量的9 3 .0 9 % (8 0 8 /8 6 8) , 水库水占6 .9 1 % 。平原地区多采用以地表水为水源的集中式供水工程, 水处理完全、规范, 多采用二氧化氯方式消毒, 占7 2 .5 8 % , 供水覆盖人口占6 7 .3 4 % 。山区和偏远农村, 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和分散原因, 供水管网设置成本高, 需采用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方式供水, 工程数量较大, 但供水覆盖人口较少, 占3 2 .6 0 % ;2 0 1 4年开始各县市区加大财政投入, 为6 7 5 处单村供水工程采用招标方式, 购置了消毒设施, 采用电解食盐水的方式制备次氯酸进行消毒, 但是由于管水人员多数是兼职, 文化程度较低, 农民不习惯饮用加入消毒剂的水质, 单村供水工程消毒设施常常不运转或运转不正常, 导致饮用水出现微生物超标现象[2], 这是目前影响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3]。建议水利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单村供水工程监管力度, 加强对管水人员业务培训, 提高其管水技能, 尤其是保证消毒设施持续有效运转, 才能确保单村供水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沈平, 裴俊, 郭继昌, 等.钦州市钦南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学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8) :623-625.

[2]杨勇文, 刘思强, 谢文政, 等.2012年梅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4, 30 (1) :118-119.

农村集中供水站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考虑不同水源水、不同供水规模、不同水处理工艺和不同地区的农村水厂,从北京、浙江、湖北、重庆、云南5个省(市)选择具有代表性水的11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风险评估研究。

1.2 方法

参照全国爱卫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WHO《饮水安全计划》评价方法,对水厂设计和运行管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学风险检查表”对水源、水处理、管网系统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和评价水厂管理状况及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组建卫生学评价专家工作组,组织各专业专家就本专业评价结果进行讨论,综合专家意见出具评价意见和评价报告。

2 结果

2.1 水厂基本情况

试点评价水厂包括以地表水为水源水的水厂4座、以地下水为水源水的水厂7座。其中,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的水厂5座、地下水除铁锰工艺2座、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处理的1座,及地下水直接消毒处理的3座。设计供水规模从1 200 ~11 250 m3/d,供水覆盖人口从3 000~50 000人不等。见表1。

2.2 主要卫生学风险

此次卫生学评价试点工程中的浙江省诸暨市某水厂2、湖北省潜江市某水厂2、北京市朝阳区某水厂和北京市通州区某水厂等4座水厂的评价结果为“存在一定的卫生学风险”,其余7座水厂的卫生学评价结果为“基本无卫生学风险”。此次试点评价结果总体较好,但是仍然发现无论在工程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还是水厂自身的运行管理上均存在影响水质安全的危险因素,见表2。

2.3 水质检测结果

对评价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了采样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水源水: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浙江诸暨某水厂2水源水为Ⅲ类水(氨氮为0.76 mg/L),其余水厂水源水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水质标准;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湖北省潜江市某水厂2为Ⅲ类水(铁为0.26 mg/L),其余水厂水源水质均达到Ⅱ类水水质标准。(2) 出厂水:浙江省诸暨市某水厂2浊度为7.6 NTU,氨氮为1.1 mg/L;重庆市奉节县某水厂浊度为4.2 NTU;湖北潜江市某水厂2出厂水二氧化氯为0 mg/L;其余水厂出厂水水质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3)末梢水:浙江省诸暨市某水厂2的2个末梢水样浊度分别为25 NTU和18.6 NTU,氨氮分别为0.84 mg/L和1.0 mg/L,铁分别为1.15 mg/L和0.46 mg/L;湖北潜江市某水厂2末梢水二氧化氯为0 mg/L;其余水厂末梢水水质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3 讨论

3.1 风险评价和管理与水质安全

风险管理的方法近年来在公用行业被广泛采用,风险管理的益处是能对风险的发生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其特征是:①预防性;②区分主要风险和次要风险,优先处理主要风险;③来源于实践经验的积累;④资源的投入比例基于危险因素的重要程度。由于集中式供水系统覆盖人口多,面积大,发生水质风险后果严重。常规的事后检测不能诊断风险,反应措施只能在危害发生后进行[2]。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Yarra Valley 供水公司应用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风险管理方法后发现,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使饮用水管理不再仅依赖于出厂水检测,提高了消毒效果和可靠性,确保用户接管点无回流风险,消除了供水系统安全管理风险并改善了水质检测和报告的程序[3]。随着饮用水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风险管理在发达国家供水系统管理中已被广泛应用,且政府出台了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澳大利亚饮用水准则》在IS 9001、HACCP和WSP(water safety plans)的基础上提出了“饮用水水质管理框架”。该管理框架包括认同饮用水水质管理、系统分析和管理、支持性措施和回顾评估,其中系统分析和管理部分即供水系统风险评价,包括5个要素:①饮用水供水系统评价;②饮用水水质管理预防性措施;③操作程序及过程控制;④水质检测和监测;⑤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4]。

3.2 评价结果的代表性

试点评价结果显示,大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供水水质和卫生学状况总体较好。但是,此次评价试点选择的供水工程均为当地规模较大、运行管理状况相对良好的工程,因此尚不具有一般农村供水工程卫生学状况的代表性。

3.3 配水管网卫生学评价

此次评价工程的水源水质状况较好,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无显著差别。出厂水到末梢水的水质变化主要发生在供水管网输配过程,供水管网对管网水水质的影响有:①管网爆裂渗漏对水质的严重污染;②管道内腐蚀、结垢对水质的影响;③微生物、有机物及藻类的影响;④管网水的二次污染[5]。评价结果提示:①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距离较短,水力停留时间短,在管网输配水阶段发生二次污染的风险较低;②近年来新建或改建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均采用符合卫生标准PVC或PE管,管材内壁水力条件较好、细菌和微生物等不易附着、管网运行年限较短、沉积物较少,利于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3.4 水处理运行管理

大中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处理构筑物、管理用房和厂区附属构筑物的建设标准和布局均能满足卫生要求。但是大部分水厂在水处理各环节的运行管理上有药剂投加量控制不严、操作不规范、无生产运行记录等问题,存在出厂水水质不稳定、应对原水水质变化能力较差等风险。

3.5 水质检测

中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能力仍不能满足保障水质卫生的要求。《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平均日供水量在1 000~5 000 m3的供水单位应每日开展1次感官指标、细菌学指标、消毒控制指标和特殊指标的检测[6]。评价结果显示:水质检测实验室的设备不齐全、能开展的检测项目少、检测频率未按要求执行、检测人员资质能力欠缺等,并且,大多数水厂的水质检测结果没有作为水厂调整水处理各项参数的依据,未起到应有的指导生产运行的作用。水质自检对于水厂调整和改善水处理工艺运行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具有水质检测能力的水厂对出水水质的控制能力将大大削弱[7]。

3.6 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卫生学风险

使用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学状况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供水规模大于25 m3/h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未纳入卫生许可行政审批范围,水处理效果和材质卫生风险均未经过卫生部门的鉴定。为保障这部分水厂的水质安全,建议加强大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审查力度,强化运行监督,保障水质安全。

3.7 评价内容和方法

此次开展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学评价为后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是资料回顾、现场调查和水质分析。根据《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技术细则》的要求,评价内容涉及工程的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厂址选择和布局、水处理、输配水和水厂运行管理等。由于水处理、输配水等环节在以往的水厂卫生管理中涉及较少,因此专家组成员在资料收集和参数获取的方法、现场经验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准确发现水处理和输配水环节的卫生学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此次卫生学评价试点工作中,风险评价采用“卫生学风险检查表”定性评价的方法,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在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价中已有所运用。定性风险评价法(qualitative risk analysis)首先是通过分析找出城市供水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及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经验确定这些问题发生对系统功能造成的影响及系统失效的可能性,并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措施以减少供水系统风险[8]。定性评价方式中风险等级和评价结论较多的依赖于专家经验,不能完全确保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和可比性。因此,建议进一步探讨将卫生学风险划分为主要风险和次要风险的可行性;并采用半定量评价方法,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量化风险评分的可操作性。

3.8 结论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特别在工程输配水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状况总体上得到了改善。但是,农村水厂的运行监测、卫生管理和人员技术水平等比较薄弱,是影响水质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学评价是一种水厂卫生风险管理工具,相对于水质检验等传统卫生监督和质量控制手段,卫生学评价着重于对水厂整体生产流程的评价,强调卫生学评价应参与水厂设计、建设、试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按要求整改,而不仅局限于针对水厂产品—水的质量检验。卫生学评价尤其注重对水厂卫生学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于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保障饮水安全具有显著作用。

卫生学评价本身的内容、方法、标准等还需要通过实际工作进行充分地讨论和交流,并逐步完善,以提高卫生学评价的质量,进一步发挥其作为水厂卫生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

志谢:对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魏建荣,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祖安、孔林汛,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楼晓明、蔡建民,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昕,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新志、罗书泉,以及参与此次研究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为此次调查研究工作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R〕.Second Addendumto the 3rd Edition Volume 1-Recommendations,World HealthOrganization,2010.

[2]Hrudey SE,Hrudey EJ,Pollard SJT.Risk management for assuringsafe drinking water〔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06,32(8):948-957.

[3]Jayaratne A.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drinking water quality〔J〕.Journal of Water and Health,2008,4:547-557.

[4]Australian drinking water guideline〔R〕.Australian Government,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Ministerial Council,2004.

[5]蔡祖根,丁震.安全饮用水与科学饮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0.

[6]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

[7]张琦,孟树臣,荣光,等.农村水厂水质管理状况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9,1:30-31.

上一篇: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下一篇:中学政治教师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