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特征

2024-05-10

公共物品特征(精选12篇)

公共物品特征 篇1

上个世纪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发展,同时,随之而来的一些准公共物品的建设和其相关的经济投融资模式的发展与改革也在逐步加快。二十世纪末,在我国很多的城市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投融资模式,与此同时,一些准公共品的投融资企业也在各地区和各城市之间建立了起来。同时,我国准公共品的融资市场的发展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准公共物品的特征

(一)准公共物品的理论概述

在我国,准公共物品的应用可谓是非常的广泛,从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了我国公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这些准公共物品也是非常常见的,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如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森林、水资源、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设施、高速公路、卫生、有线电视等方方面面。在我国,准公共物品既不属于完全公共的物品,当然也不属于个人私有的公共物品,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基础设施。

(二)准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

一般的,我们归纳准公共物品一共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准公共物品在消费者的消费中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主要是消费者向要获得该准公共物品的使用权的同时,还需要消费者付出一定代价,如此方可获得其使用权。第二个特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准公共物品的时候,可能或多或少的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到其他消费者对该准公共物品的正常使用,主要是影响到其对该准公共物品使用的质量和数量,这就是第二个特征,准公共物品在被消费者消费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争夺性。

(三)准公共物品的国外研究

在国外,萨缪尔森等一些专家学者在关于准公共物品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理论研究。根据专家学者提出的理论研究,更好的为准公共物品进行了分类。而对于融资模式,西方国家采取了发行债券的形式,以促进城市建设。特别是使用PPP、BOT、BT、TOT等一些特许经营的模式方法,从而实现比较理想的融资环境,达到较好的融资和建设效果。

二、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发展与问题

(一)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发展

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发展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实现为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的方式。作为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对促进我国准公共物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通过银行贷款实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国民幸福指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稳定经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也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我国也在积极使用转让或者出租所属土地、征地、拆迁等方式所获得的一定收益用来进行准公共物品的建设,政府通过征地拆迁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投入准公共物品建设的融资方式是目前我国较为普遍的融资方式。

一方面,由于我国政府拥有着国企的经营管理权力,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那么我国政府则可以通过利用这些国有企业所带来的收入,对我国准公共物品的建设进行融资。这种通过使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对准公共物品融资的方式也是目前较为普遍常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方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促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发回来非常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二)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主要概括归纳起来,一共有一下四个方面:

一方面,商贷受限。由于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在管控国家经济命脉上使用宏观调控的方式,由于这种宏观调控,我国的商贷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只能满足一定数额的资金使用,也就限制了资金的使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准公共物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的发展,对于准公共物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期待发展,而目前我国政府可以在准公共物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所能投入的资金支持是非常有限。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的去实现和满足准公共物品建设,还要降低对政府的资金要求,从而扩大信贷规模。使用信贷融资的方式虽然能促进我国准公共物品的建设,但是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那就资金回收的风险较大,因为准公共物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资金回收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资金回收难,资金回收周期过长,从而增加了资金回收的风险,当然,资金回收的风险也会导致更大规模的金融风险,一旦金融风险得到累积,国家没能做好管控,则就有可能会导致更危险的金融危机,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

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银行和融资机构都发生了很大的改革变革,对我国准公共物品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而我国的准公共物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很多都是国家开发银行,以前通过政策银行融资的模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我国在准公共物品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融资模式还并不完善,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这方面的融资受到其项目收费机制的限制。由于收费机制还不够完善,致使一些企业债券等融资不能更好的发展,从而影响到了准公共物品建设的发展。

三、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逐步建立和完善准公共物品相关法律规定

为了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进一步加快我国准公共物品的建设,缩短收益周期或者实现收益自由汇回,我国应当加快对准公共物品建设融资模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并不完善,有些方面甚至还未涉及,我国政府应当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并要尊重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以实现国家和投资者的双赢,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二)确定合理准公共物品定价

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创新方面除了加强立法外,还应当尽快确定收费机制。合理的准公共物品定价标准的制定也已经迫在眉睫了,政府应当根据在平均成本的基础上累加比较合理的利润的原则方法来进行定价,合理的基准价是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政府应当提升相应的补贴,以实现对民间资金的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融资创新,加大融资力度。此外,政府还应当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对于不同的建设的区域和领域实行不同的补贴机制,并尽可能的保证所有相关机制的公开透明化的运营。

(三)通过金融创新以实现融资模式的创新

我国政府应当根据不同的融资要求和不同的准公共物品的建设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模式。比如,在污水处理、交通方面的收费高速公路等项目上,由于这些项目工程的建设需要的投资资金金额非常巨大,而且这些项目建成后虽然收益比较稳定,但是具体的收益时间周期过长,对于此类的准公共物品建设,政府应当创新融资模式,建议采用BOT融资模式,此类融资方式能更好的避免减少建设中的风险。同时政府可以学习西方一些国家采用的融资模式,PFI、TOT、PPP、ABS等融资模式。政府应当根据各种融资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准公共物品建设的特点,采用最合理的融资模式来进行融资,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准公共物品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商贷受限、政府投资资金有限、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发展迅速而影响正常银行融资的项目建设、融资模式不完善等问题,我国政府则应当采取更多创新的融资模式,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确定合理的准公共物品定价,促进我国准公共物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各方面的建设也在逐步加快。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已是世界瞩目,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为中国准公共物品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地方政府也往往会和一些企业不断合作,从市场入手,不断转变和加快了我国准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以及新投融资模式和制度等的角度,对我国准公共物品的特征进行归纳和研究,并找寻我国准公共物品的融资模式的特点,从而针对其优缺点提出关于融资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准公共物品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准公共物品,特征,融资模式,城市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玉园,李芳.城市准公共物品的管理困境及对策分析——以武汉市公共自行车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1(21)

[2]汪耿.城市建设中准公共物品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3]居水木,李总.基于需求收入弹性的农村准公共物品供给研究[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4]赖永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

[5]李惠先,李辉,王嗣杰.拓展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的探讨[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6]何文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创新:基础设施融资银行[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2)

[7]邹慧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1(07)

公共物品特征 篇2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公共部门就业人员特别是政府公务员有着一些不同于企业员工的特点。前者所从事的是公共事务活动,他们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公共利益,提供公共物品,担负公共责任。因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具有某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不具备的内容和特质。一方面,它要反映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哲学,采取某些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同或相似的新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公共管理新哲学,必须反映与公共权力的行使密切相关,具有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以区别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共管理本质特征。

1.管理的公开性

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企业管理存在着差别的。它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其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无偿占有社会公共资源,并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企业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它们接受公民的委托,代表公民去做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事情,它们要向公民负责,同时接受公民监督。正因为如此,公共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公开性成为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特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往往是企业商业秘密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公开性在保证实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平性方面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提高了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业人员的职业化水平的要求。

2.管理的复杂性

与企业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了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而且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它是一个纵横交错、层层节制的官僚制组织结构体系,要求目标统一、责权统一和功能配置统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既受到政府组织的影响,也受到其它部门的影响,它的这一特殊性增加了对其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对公共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难度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着诸多的难度:产出难以量化;目标缺乏准确性;绩效指标难以确定;评估信息系统不健全;管理者与评估者相对立等等。这其中有些困难如产出的特殊性和目标的多重性是无法通过努力就能改变的。

3.管理的稳定性

公共组织的结构很少发生变化,管理模式也很少发生根本性变革,与企业组织相比,公共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由于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稳定,员工的组织预期和行为方式可以长期化。不利的是,公共组织往往不能像企业那样,通过组织结构的变革,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激励手段缺损。

4.管理的法制性

由于宪法、法律和各项行政条例等法律手段是公共组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的规划、开发等活动都是有法可依的。一方面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组织机构及其宗旨、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管理行为进行规定,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要依法合理地行使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权力。这也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特点。

5.管理的权威性

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美学特征 篇3

关键词:当代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家;艺术素养;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01;J06文献标识码:A

一、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及审美特点

公共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涵盖了多领域的学科类别、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是公共性的艺术语言和空间结构的表达,是具有多元化、多义性的综合艺术体,是艺术美化环境、艺术引导生活的代表。公共艺术发展到当前表现出一些新的美学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新材料和新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当代公共艺术是未来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我体验和理性认知并重的前提下,注重色彩、灯光、现代符号等要素的组合,材料运用更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例如,木材作为天然材质,质地相对松软,纹理丰富,具有天然朴素的个性;铁虽无纹理,但有弹性,可作任何造型变化,着色后又会有不一样的面貌;塑料表面光滑平整,色彩丰富,有较强的现代感;不锈钢有光泽,质地坚硬,它能反射周围的环境,有华丽高贵的气质;玻璃清澈透明,质感脆硬,有种高雅的气质。材料不仅是艺术与公共环境艺术表现的媒介 ,而且丰富了现代环境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英国小说家毛姆认为,“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于装饰价值的” \[1\],完善环境的功能性、艺术性、可读性和引导性,美化我们的生存空间,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尤为重要。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要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倾向,通过开放的思想和理念的共鸣来传达具有时代特色的视觉审美。近些年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系列壁画是材料多样性及其装饰风格百花齐放的优秀代表,有石材雕刻、马赛克镶嵌、水晶镶嵌、磨漆、搪瓷钢板、锡青铜、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整个地铁的空间艺术充满现代感,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地铁站这一现代化建筑风格非常协调,也很好地表现了当代都市新文化的风貌。因此通过现代材料和新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加强视觉审美效果的作用,其较之传统艺术,具有更多元的表现形式、更强烈的美学观感效果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大众观者、空间环境与艺术作品的审美互动。

公共艺术的初衷之一便是为人类寻求自我的理想空间,是人类精神与情感寄托的载体。18世纪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弗里德利希·席勒就曾说过:“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了和谐” \[2\]。在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方面,公共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但其传达的始终是社会和公众需要的生活体验。

“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艺术中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3\],亲民的作品不仅拉近了艺术家与公众、环境及社会之间的距离,还让不同层面的观者对艺术和生活的解读、认知更加真实。当代公共艺术是将人的情感理念和物质需要相融合的大众艺术,并将尊重观众想法和强调人文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更加关注艺术品与环境空间的互动性,环境空间能影响观者的审美情趣,而观者个体的审美感受也将作用于环境景观艺术的创作。

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和观者个体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当代公共艺术只有通过人、环境和作品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匹配,实现情感的升华,才能更好地走进生活,并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实现概念的衍生发散,体现自身价值,以达到美化环境空间以及加强观者视觉美感的艺术效果。

三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当代美学家高尔泰曾简洁明确地提出了“美只要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它就不存在……”\[4\],当代公共艺术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物化体现,是大众情感交流的枢纽,是城市文化魅力的展现,注重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并与其它学科相融合,在美化生活空间的过程中注重满足公众对艺术的审美需求,使公共艺术在观者内心产生更直接、更纯粹的共鸣,塑造出了怡人的共享空间,让大众共享美的资源。

因此综合考虑规划、建筑、环境和空间条件进行创作,将艺术作品的审美性和装饰实用性相结合,才能呈现跨美学领域和全方位的艺术作品,在以全面的艺术魅力美化我们生活的同时,还能支持和推动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当代公共艺术的美育与美化作用。

二、当代公共艺术家应具备的艺术素养

其一,在艺术创作上要具备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或多重文化视野及素养。

艺术家创作的传统艺术品大多维系在一种对社会历史、传说故事、民俗风情、壮丽山河和明理说教等传统题材的解读层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和主流色彩;而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需要关注和反映的人文社科、自然环境、社会现象和生存状态等题材,已远远超出了传统题材的范围。“艺术家的全部财富、他的世界观、阶级立场、社会政治思想直到他的生活经历、习惯爱好、个性特点,都无不直接间接地体现在或折射到他的创作方法中来,决定和制约着他对艺术形象的创造”。\[4\]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艺术创作的协调性和引导性,才能更全面地反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才能让公共艺术走进更为广阔的现实领域,并兼具坚守传统和引领新潮流的作用。

如武汉市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的站内壁画浮雕创作,就很好地体现了创作者宏阔的艺术视野及文化素养。江汉路是武汉的商业名片,素有“楚天第一街”的美誉,因此,艺术家在壁画创作中就将商业中的“时尚”元素作为主要切入点,以突出每个时代的时尚代表元素,为逼真地再现历史和生活,创作者在图像采集上精心选择了最具历史代表性的视觉元素和最具生活景观的原生态造型,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美学与生活、宏大与细致在巨幅浮雕中融汇呈现,产生了很好的艺术审美效果,营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是向公众传播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艺术与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与审美的有机统一,成为了城市文化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应具有艺术创新意识。

近年来的公共艺术作品具备材料技法多样性和装饰风格百花齐放的特点,艺术家们综合运用了颜料绘制、石材雕刻、马赛克镶嵌、磨漆工艺、搪瓷钢板、金属铸造等多种表现形式。“实践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积累的结构……实践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构,而是随着实践和空间及具体条件不断调节和变化的、恒新恒异的结构”。\[5\]当代公共艺术家在创作中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表现形式上除了运用传统的绘画、雕刻等方式外,还要勇于尝试运用新技术和新载体全方位表现公共艺术品的内涵,如采用声、光、电结合的多媒体和喷绘、火药爆绘、机械雕刻、3D打印等技术。例如用数字技术处理画面,以求超现实的效果,加拿大艺术家卢克·库彻斯恩创作的《你在哪里?》360度全景,就是利用实时三维控制系统的技术,在空间上投影了画面。而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最大的亮点,就是使用多种形式,把静态《清明上河图》变成动态的全图巨型壁画,水在流,马在走,令人震撼的视觉享受是视觉与科学的完美嫁接。此外利用材料的广泛性和其固有的特点,公共艺术的面貌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令人惊艳的就是美国纽约的视频壁画《展现文明》,该作品运用影像的形式创作出一部震撼的有声壁画作品,一部三分多钟的视频,浓缩了几千年人类的历史文明,在形式上绝对是空前的,这部作品非常精巧地运用了科技发展的成果,这就是当代公共艺术很好的创新艺术形式。

因而在新媒介条件下,将现代材料技法与艺术元素进行整合,从作品的肌理、质地、色调、抗腐蚀和耐久性等方面统一协调,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环境与空间氛围,创新的表现手法和效果将使作品超越以往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成为艺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其三,在创作风格上应具备多样化的审美表现力。

当代公共艺术在创作风格上已有了很大的拓展空间,李泽厚先生提出“美与善一样,都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6\],只有具备包容的创作态度,才会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艺术潮流有全新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展现当代艺术中新文化的整体风貌,展现出全新的审美视角。

当代公共艺术创作过程要求严谨、理性,最终效果构想全面,兼具意象、抽象等风格的表达,除了传统的装饰风格、写实风格之外,还要借鉴传统和现代的多种表现形式,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融合造型和设计的优势,呈现出表现主义、观念主义、浪漫主义等多样的美学表现力,创作出风格多样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公共艺术作品。例如当代艺术家李博老师的作品《一天》,综合材料加上装置的形式充分利用材料演化出肌理层次感,使画面能够像传统壁画的创作风格一样具有视觉张力,但也因为图像的本身有时来自精密照相写实,影像的逼真与材质层次转折感,更加催活了整体画面的立体感、真实感,观赏的深刻性也就相对提高,体现出了很强的当代创作风格。不仅完善了传统审美艺术观念,而且打破了各领域的艺术界限,成为了艺术风格多样化和大众化的纽带。

其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应具备审美的全局观。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切能够永存的艺术作品,是用他的时代的本质铸造的”\[7\],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代公共艺术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艺术项目的工程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每一位公共艺术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完成好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

当代公共艺术家要明确: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是与环境空间相结合的创作特点。不仅要运用传统的体量单位和空间概念进行创作风格的选择;还要考虑艺术效果是需要融合于环境,还是突出于环境。如武汉地铁2号线洪山广场站“楚风古韵”大型壁画创作就是将艺术品突出于环境之上,重点呈现艺术的审美感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荆楚文化特点,达到了文化宣传及艺术推广的作用。原因在于洪山广场位于武昌的心脏地带,毗邻省委省政府,是一座集科技、体育、文化、信息、景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广场,在武汉市内具有其他广场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地铁2号线的特色站点中,选择洪山广场站来展现极具本土地域特色的楚文化是最为合适的。壁画创作以重彩来表现“楚风古韵”的主题,以楚国漆器中常见的红色为基底,以红、黄、蓝三色的组合来表现楚文化艺术绚烂、热烈、狂放、奇绝的韵律。在壁画构图上以各种代表楚文化的符号和物品,采用富于动感的流云线型来贯穿各个部分,形成了争奇斗艳及连贯生动的审美效果。

因此秉承以人为本的创作思想,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坚持审美的全局观,才能让平淡的环境空间因艺术品的介入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可辨识的艺术性、独特性。

三、当代公共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要转变公共艺术创作的参与方式。

当代公共艺术作品不是任意采购、见缝插针的艺术产品。公共艺术创作的参与方式的转变是决定公共艺术品规划与设计品质的首要条件。创作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需要公共艺术家在创作前期就要介入项目的环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中,配合景观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及业主方,综合考虑空间环境与公共艺术品的关系,充分发挥创作理念和创作优势,并与其他艺术品及环境空间相结合,提出公共艺术品最佳创作方案。

其二,要以超然的态度投入公共艺术创作。

当代艺术创作者往往要面对众多艺术家、艺术机构、社会意识形态的审视,以及相关机构的监督和大众审美眼光的评判。因此在探索艺术空间表现多元化和拓展艺术领域中,容易受到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故在创作思路和实际表达上就会反映出或积极或消极或优秀或无奈的情绪,这就需要公共艺术家以超然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这样才能孕育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优秀的公共艺术品。

其三,要以团结协作的精神拓展公共艺术领域的新疆界。

当代公共艺术家作为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艺术机构及协会成员,其专业的身份会有别于其他组织,但都和艺术有着特殊的血脉关系。用好这个特有的血脉关系,将是其走向成功的关键。艺术领域中的每一位个体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互学习、互相支持,多做实事,以新姿态、新思路来拓展我们艺术家的新面孔,拓展出当代公共艺术领域的新疆界。

四、结语

“艺术是浑然一体的,只有融合了一切种类的艺术才能臻于最完美的境界” \[8\],当代公共艺术是一门包容性、专业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它广泛吸收和借鉴其它学科的优点,在美化生活及装点环境中,呈现出全面性和多义性的艺术面貌。同时它又以其贴近大众的优势,获得了来自各个领域反馈和传递的新观念和新潮流,并将这些资讯再次应用到艺术创作中,以此影响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可以说,公共艺术既是大众艺术,又是时尚艺术和先锋艺术,它必将不断推动艺术的新发展和新思潮。

今天的艺术家们跨领域的创作活动也必将让当代公共艺术在未来的艺术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既是学术性的艺术语言和空间结构的公共性表达,也是艺术多元化与多义性的表现,是艺术美化环境及引导生活的媒介与标识。

\[参考文献\]

\[1\]毛姆.月亮和六便士\[M\].傅惟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90.

\[2\]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M\].徐恒醇,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236237.

\[3\]巴鲁兹金.自然而然\[M\].温祖荫,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高尔泰.论美感的绝对性\[J\].新建设,1957(7):4952.

\[5\]张玉能.实践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

\[6\]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59.

\[7\]罗曼·罗兰.母与子\[M\].罗大冈,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8\]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力冈,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5.

公共物品特征 篇4

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公共性特征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是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科技服务机构共同搭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一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和专业化团队, 向平台内的企业和社会提供公共的、综合的科技服务, 并部分承担本应由地方政府提供的科技服务职能和服务事项。地方政府以购买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方式与大学科技园签订科技服务合同, 并向其支付购买科技服务费用。大学科技园根据合同约定承担公共科技产品研发、生产、供给、服务等。

1. 平台本身的公共性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的目是为企业提供具有一般性的公共技术服务, 孵化出更多创新型的科技企业。科技产业园和产业聚集区这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类似一种准公共物品, 具备公共物品的一系列技术特性, 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公共性的技术服务机构。

2. 平台建设中参与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两种建设模式。一种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建设, 另一种主要依靠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为建设主体。事实上,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 不存在绝对的单一建设主体, 一方为主建设并不意味其他单位不参与。恰恰相反, 平台在建过程中往往有多个参与主体。在实际运行中, 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功能, 担负不同的责任。但它们都是平等的参与主体, 只是在参与过程中的分工和责任不同。因此, 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具有多元性、公共性。

3. 平台服务内容的公共性

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最主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所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形态是多样的, 包括公共技术平台、创业资助、园区企业的税收减免等。它提供的科技服务功能是全方位的, 包括政府创新体系机制内孵化器功能、技术中介服务、高新园区的托管等。但所提供的不是紧跟科技动态的前沿科技成果, 而是具有广泛共性的技术方面的基础服务, 适用面很广。技术服务平台从事的是基础性的技术服务工作, 但不能把这种基础性的技术服务当做企业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服务, 也不可能替代企业的技术研发。设立平台并不意味着企业不需要从事研发工作, 而是为企业从事此类性质的工作提供了便利服务, 节省了企业的研发成本, 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4. 平台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公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是一定区域内的企业或者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时, 由于企业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近, 平台提供服务比较便捷, 避免了时间浪费。平台建立之后, 为创新基地、企业孵化园、科技园、产业园、实验室、农业科技园等提供基础科技服务。一些小的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搭便车”, 享受平台带来的良好权益。平台的服务对象群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是在其辐射范围内, 缴纳一定标准的费用, 都可以享有这种基础性的公共服务。

5. 平台服务渠道的公共性

平台要服务于企业, 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这个具体的载体就是平台的服务渠道。服务渠道体现为技术网络平台、检测仪器、各种实验设备等具体的服务渠道和设施。由于平台提供的是基础公共服务, 这就决定了平台服务渠道的较大适应性, 而不是每服务一次企业就建构一种新的服务渠道, 这是服务平台服务渠道公共性的重要表现。通过充分利用服务平台的渠道作用, 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服务渠道建设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服务平台服务于企业在功能上的延伸。借助于服务渠道, 平台的技术服务功能才能够得到完全的输出和较好的发挥。

6. 平台的公益性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涉及公共服务的整合、再生及自身的运行, 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平台运行需要一定人力物力支持。平台建设初期, 由政府、高校、企业等单位提供原始资金。但平台不是类似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由财政资金始终提供保障的组织。尽管在后续发展中要向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用, 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其费用应低于市场提供的此项服务费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一个公益性的机构设施, 作为被服务对象的企业共享服务是一种权利。在产业聚集区或科技园区, 企业能享受到这种权利, 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益于自身、有益于整体全局发展的一种发展方式。

二、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平台的公共性体现在平台自身的性质与目标定位上, 平台在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企业对平台的认同和支持。平台的公共性既体现在其静态状态中, 也体现在其动态服务过程中, 平台在理论上的公共性与现实过程中的公共性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只有把两个方面都做好了, 平台的公共性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只有厘清这两个方面的相关问题, 才能真正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性。因此, 现实中平台的公共性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要想把这个问题做好, 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努力。

1. 加强平台涉及的公共性基础技术研发

平台所提供的基础性公共服务不同于企业研发的高精尖技术, 它不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而是建立在对基础性公共技术研究的基础之上。这种基础性研究不同于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的创新。因为基础理论研究的技术涉及复杂的学术理论及学术环境, 有更大程度上的难度。对平台基础性公共技术服务的研究, 要结合科技园、产业园的特色, 注重实用性公共基础技术的研发。要结合不同企业在实际中的共性进行探索, 就某一共性问题进行实用度更广的研究, 为企业的实际运行提供基础公共服务方面的保障。同时, 平台提供的这种服务又有一定专业深度, 需要专门机构从事专门研发工作。在此方面的研发及技术推广、应用的强度加大, 可使企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方面的业务, 思考并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 对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做出更好的规划, 从而有利于企业突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有效地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加强平台的基础性公共技术研究能有效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延长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有了基础公共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 一些具有创业意识的民众能节省自己的创业成本, 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 使得更多想创业的民众没有了后顾之忧, 主动加入创业的行列。平台通过科技公共服务, 为科技园产业园或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提供创新软硬件条件, 降低了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和风险, 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有效支持了企业创新创业。[3]基础公共服务的优化及加强, 使园区内的企业发展层次感更加分明, 有利于淘汰从事落后技术的企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 加强平台服务渠道建设

平台服务渠道是平台能作用于对象企业的具体手段, 加强平台服务渠道建设可提高平台作用于对象企业的实际能力。服务渠道的加强, 对平台作用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台的服务渠道, 包括网络平台, 具体的技术支持, 线上指导、各种检测设备, 提供各种咨询服务等。首先, 平台的服务渠道建设应当考虑公共性。平台的服务渠道, 能服务于平台辐射范围内所有需要提供服务的企业。这种渠道的公共性不会因企业规模的大小而有所改变。其次, 在平台服务渠道的建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性质构筑不同特点和特色的服务渠道。即服务渠道既有基础性的共性渠道, 又有根据不同特点而建构的特色型或定制型渠道。平台服务渠道的容纳量要根据企业, 也就是服务对象的数量来制定。再次, 平台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能科学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规模及趋势。最后, 在平台服务渠道自身建设过程中, 要不断加强其同其他区域平台服务渠道的互动交流, 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汲取对自身建设有益的养分。

平台的服务渠道建设要考虑到平台自身的性质、特点, 符合平台自身的运行规律, 还要考虑到平台提供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平台服务渠道建设应当综合考虑平台在提供基础技术上的适用性、提供服务上的类似性, 以及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它可以承担企业员工的入职培训、业务培训等具体工作, 帮助企业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平台的服务渠道建设要充分发挥平台在基础服务及对外联系方面的优势, 达到发展完善服务渠道的效果。利用服务渠道收集行业内的最新发展信息, 研究行业发展趋势。通过与著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实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公共性既是技术服务平台的内在属性, 也是技术服务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的外在表现。本文讨论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公共性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了建议意见。

关键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性,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 2014 (15) .

[2]刘万义.国内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践与经验启示[J].中国计量, 2008 (12) .

公共物品特征 篇5

前言

通过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界定,基本确定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基本特征,但是作为我国有几千所不同类别和级别的高等院校来说,由于其学校的性质所致,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鉴于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体育课程建设引领着我国本科体育教学的潮流因此,对这些学校当前公共体育课程特征的分析,不但有助于这些学校的进一步体育教学改革,而且将指导我国普通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基本教学背景

1.1 办学规模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可分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三类。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本科生教育作为学校的根本,以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发展,一般全日制学生规模1.5万至2万人,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200至1500人。

1.2 学科建设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有相应国家、省、校级的重点学科。学科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体现在在校研究生的规模,实验室的档次,学科布点和地位,科研经费、论文(著)数量和质量等。目前认为本科的课程教学,依附于学科,学科指导相应专业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于学科之中。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中,学科建设程度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占有相当的权重,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学科建设推动课程建设的理念来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已深人人心。

1.3 校园文化建设

一流的大学就有一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育人的外部环境,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1.4 师资要求

教学研究型大学80%以上的教师要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学历者占30%,高级职称教师占50%以上,这两个基本的指标水平,充分反映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基本目标。

1.5 学分制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提出要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校,普遍着手进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是弹性学制下教学管理的必然结果,而弹性学制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实行的一种学籍管理制度,是高校出高素质并具有创新精神专门人才的制度保证。

1.6 学校办学实力

近几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全国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基本属于各省、市的重点高校,有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学校的声誉较高,直接反映在报考学生人数较多,所以,促使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办学空间和经费也紧紧跟上,办学效益较好,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局面,相对具有雄厚的办学条件。公共体育课程的特征

2.1 健康教育的平台

2.1.1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形成大学健康教育平台的基础。根据200年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体育必修课建议全部开设选项课,选项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给予按排。虽然,目前全国一些高校实施学分制,但一般都以4个学期的学时数,或以4至8个学分作为体育必修课的基本管理模式。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计划中,把体育课程作为大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和体育健身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经。因此体育课的设置,也就在组织形式上给了大学生们在校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平台。专项体育训练练课和保健课是二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但也是健康教育平台不可缺少的部分。

2.1.2课程资源。大学阶段的体育课程目标,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的结构,而大学体育课程的结构决定了体育课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相对体育课程的资源提出了特殊要求,这些体育课程的资源不是简单的以往对学校场、馆设施的规范标准,而是各个学校主要根据选项课要求和气候变化所配置场、馆、设施。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十分重视对体育课对体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提高利用率的工作,把它作为在硬件上进行健康教育的平台。

2.2 健康教育的内在化

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练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使身体练习成为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必须有个健康教育的内在过程,而这个内在过程主要还是在非体育教学(体育课)中进行的,这个内在过程是柔性的,而不是传统的、强制性的措施。

2.2.1运动队建设。普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可以激发所在学校同学对某项运动的热爱,通过对某一特定队比赛、训练的欣赏和助阵,会在心理上对这项运动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对特定运动的学习和理解,包括技、战术运用和规则的理解,最终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需要,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2.2.2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分无序和有序,是学生自发的一种学习和体验,随着对每个同学健康教育的深入(包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在校的课外活动逐渐成为终身健康教育的过渡阶段,这即使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检验学生健康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

2.2.3单项运动俱乐部。单项运动俱乐部是一个为开展某项运动而形成的组织,往往具有社团性质,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严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在俱乐部里可以有分等级的赛会制,各种运动技、战术及规则的讲座,但俱乐部形式只能被认为是一种活动形式,而非教学形式,如果以健康教育过程的身体练习特性(活动性),把体育教学俱乐部化,那么就失去了课程的内涵,而仅仅只有课程的外延,这是不足取的。

2.3 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体育教师历来以敬岗敬业、埋头苦干而著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素质和学生所迫切需要的健身理念和健身方法手段,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落在实处。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是教学水平上层次、上档次的标志。对教学科研型大学师资在科研上的要求,还不如说是在教学业务水平上的深化。因为对课程的深厚理解,把握最新教学动态,必须有相应的科研来支撑,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目前,体育教学理念变化所带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日新月异变化,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育课程理论体系灌输给他们,不可能使健身习惯和健身能力得到预期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完善和发展体育课程的专业(专项)知识,并充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

2.4 体现教学基本手段的教改

2.4.1教材建设。教材就是教学的范本,但面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而言,不可能对固定教材过分依赖,应该介绍大量的指导阅读书,让他们自由选择阅读,而教师应该自编一些导读性的讲义,要改变一本教材统治体育教学的现象,否则,学生是不会接受的。优秀的体育课实践教材,必须注重健身方法、手段和身体练习步骤、身体运动监控等介绍,同时,也要考虑国际化的教材应用,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后大学体育所面临的挑战作好准备。如果能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那就是一部成功的学术作品。

2.4.2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软件应用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标志,也是为网上教学并共享相应优质教学资源的先期工作。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身体教育的过程,所以,应该发挥这个能很好表现肢体语言的优势,来发展体育实践课的多媒体软件,要把课件的使用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这个基础不断提高多媒体制作水平。

2.5 教学现代化管理

2.5.1学分制与学年制。学分制以及相应的弹性学制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籍管理制度的必然趋势。大学生生源中的年龄跨度日益扩大,公共体育课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把掌握运动技能赋予相应学分,由学生挑选相应阶段来获得。而学生体能状况以学年制来管理,即在校期间,每年给予一个评价,毕业时统算,以合格制作为标准。

2.5.2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教学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基本包括网上选课、网络课程资源享受,网上体育课程成绩管理等。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其自由度都很大,且节奏又很快,同时,从教学管理者角度而言,所控制的信息比几年前大了几倍,因此,方便快捷的网络教学管理势在必行。结论

3.1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规模和学生的特点,要求体育教学必须由现代化的管理来实施。

3.2 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来说,接受体育教育不仅限于课中的形式,课外的运动竞赛和训练、俱乐部活动都是重要的健身甚至健心的有效途径。

3.3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性学术造诣,才能以系统的、前瞻性的、科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才会使学生有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身能力。

公共物品特征 篇6

摘 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高校拥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对于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而言,声乐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声乐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68-02

我国从2008年开始,普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艺术类课程,同时也将公共艺术选修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中。有高校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选修一门2学分的艺术类选修课程,并且通过考核,才可毕业。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理解力和表现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方面的压力,歌唱可以起到一定缓解情绪的作用,一些励志的歌曲还能能起到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作用。

一、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普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歌唱方法》等。但是由于各学校的教学硬件不同,这项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高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特别是当前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猛增,更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有的学校艺术选修课根本没列入教学计划,因此,公共艺术选修课在个别学校还存在时断时续、随意性大等问题。近年来一些重点院校纷纷成立了与公共艺术教育有关的组织机构,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都先后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

注重艺术选修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要求,才能使艺术教育变得更有层次、更科学、更具合理性。艺术选修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它应该有艺术教学本身的情感性、创造性特点。同时,它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开阔、更解放、更具艺术性的教学思路与创新空间。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作为审美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在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层次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创造力和鉴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起到了陶冶情操、激励鼓舞的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综合性特征分析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是音乐课程教学中基本形式中的一种,作为艺术课程,它所具有的语言性、表演性和歌唱的表达性等特点使其与其他艺术课程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关系。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普及声乐艺术,使大学生们学会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世界各时期、各地区、各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巧。

(一)歌词的文学特征

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同时也是艺术歌曲产生的源头,很多诗歌的传承与发展又是因为艺术歌曲的不断传唱而得以保留下来。因此,音乐的发展离不开诗歌,诗歌的传承脱离不了音乐创作。古曲《阳关三叠》的歌词就是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珠联璧合的效果。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门类,石惟正先生认为:“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它是自己内心的印象、认识、感情、愿望以歌曲为载体的一种表达,一种抒解,一种信息的输出。”②歌词具有传达内心世界,表达真实情感的作用,从而能与大家产生共鸣。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不仅是如何唱歌的问题,它更是一种修养、一种素质、一种文化标志。

(二)音色的美感特征

选修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没有声乐基础的,许多学生认为,谁唱的音量大,谁唱的音调高,谁的水平就好。因此,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柔美的歌唱音色。

音色是无法用个人的喜好决定的,起决定因素的是个人的生理和声带条件。比如,男低音的音色特点是低沉、深厚,音域宽广,在歌剧的表演中,主要以抒情性或戏剧性的特点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男高音的音色特点是高音区具有明亮的音质色彩,中低声区形成特有的刚健有力的特点。女中音的音色特点既没有女低音的低沉,也没有女高音的明亮,但是音质色彩较浑厚,伸张性较强,比如音乐作品《军港之夜》演唱者苏小明。女高音音色特点是声音宽广明亮而不缺乏细腻,以演唱流畅起伏的歌曲为主,如《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等。在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让大家理解和辨别各声部音色特点,体会不同声部以及声部混合后所形成的声音的美感,同时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理特点,定位自己不同的声部唱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歌曲的时代特征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文化,通过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进行传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了解音乐作品的魅力,同时也使大学生认识世界各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以及歌曲所具有的不同风格,培养综合性人才,这已是我国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例如,以我国著名音乐家刘炽所创作的《我的祖国》为代表的歌曲,歌唱的就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因此,了解歌曲音乐文化和创作背景,不仅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作用很大,而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好处。

三、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方法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教学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音乐基础是各不相同的。在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由于学生整体的音乐水平较低,因此,教学模式应以集体课为主,小组课、个别课为辅。集体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同时也为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锻炼,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而小组课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以节目编排为目的训练。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形体表演和队形的变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合唱、重唱的特点。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为他们打造适合自己特色的演唱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应用于已经在声乐方面受过训练的特长生或较有潜力的学生。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知识普及的教学,应采用集体课的教学方式,而小组课教学又可以弥补集体课单一性及枯燥乏味。所以,应根据高校对于声乐课程的相关配套设备、硬件条件和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基础,将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有机的结合,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形成统一的教学整体。

声乐作为情感艺术的一种,它通过感性的理解和科学的方法运用,通过优美的旋律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们内心感情的。同时,音乐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使高校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声乐作品进行亲身体会,增加欣赏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课堂教学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教学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必然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完善,同时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不仅促进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而且也是现代化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加快高校公共艺术学选修课声乐教学改革,也为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 释:

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

②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4.

参考文献:

〔1〕崔颖.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袁志正.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学现状与对策[D].陕西教育,2012,(7).

〔3〕蒋娟全.普通高校公共声乐选修课声乐选修课教学之我见[J].安徽文学,2011,(10).

〔4〕梁娜.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知识+欣赏+学唱”的教学模式探究[J].音乐大观,2013,(1).

〔5〕曾南英.谈歌唱表演艺术中的思想感情表达[J].新课程学习,2011,(6).

〔6〕耿彩芳.高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7〕马爱聪.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存在的问题探讨[J].金田,2012,(9).

〔8〕汪莹.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特征探析 篇7

按照普遍的观点, 绩效评价的一般目标主要是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也有观点认为要增加环保性与公平性。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目标是通过对农村公共投资实施绩效评价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在遵循绩效评价一般目标的基础上,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目标具有如下特征:

(一) 以农村公共投资活动真实性、

合法性及合规性评价为基础。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作为被评价单位 (或项目) 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信息载体的财政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 审查、验证这些资料所体现的被评价单位 (或项目) 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规性是绩效评价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在确立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目标时, 应以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评价为基础。

(二) 在关注农村公共投资的经济

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同时, 依据新公共管理理念, 突出强调项目的公平性及满意度。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具有绩效评价的一般特征, 在评价目标的设定上, 遵循绩效评价的一般目标, 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农村公共投资的经济性评价是评价项目资源的占用和耗费是否节约和经济, 揭示被评价单位 (或项目) 财政财务活动的恰当程度, 判断在收入规模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 其目的是克服财政分配苦乐不均和严重浪费现象, 促进建立各个公共部门有效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排序机制;农村公共投资的效率性评价是对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审查, 以确定有无达到成本效益最大化, 其目的是寻求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途径, 即有效资源配置的方式;农村公共投资的效果性评价是指分析项目、计划或其他活动的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对比关系, 评价利用资源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否有效, 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评价组织、计划、项目或其他活动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既定的政策目标、经济目标及其他预期目标。需要强调的是, 对农村公共投资的效果性而言, 既要关注短期效果, 又要关注长期效果;既要重视经济效益, 又要重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还要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来定性测度分析。

在遵循绩效评价一般目标的基础上,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目标的设定, 还必须突出强调满意度与公平性。农村公共投资是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了农民利益对农村经济活动中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的投资, 其直接受益对象是农村的广大农民, 按照新公共管理的思想, 农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 政府应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投资项目的最终效果要由农民是否满意来评价。农村公共投资的满意度评价是把政府满足农民需求的能力作为一个绩效标准, 从项目满足“顾客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存在的意义, 并力求从政策高度上衡量项目给农村、给社会所带来的宏观影响。公平性是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公平性体现了公共产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而是以维护公众利益的需要, 实现社会总福利和人均福利最大化为目的。公平性强调服务、产出和结果分配的过程要体现平等性, 主要关注资源分配和社会发展中的差异问题。农村公共投资的公平性评价就是审查政府投入资源的应用是否体现了公平原则, 确认接受公共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 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能够享受更多的服务等。公平性包括两个方面: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由于结果公平涉及道德问题, 很难评价, 也很难测度, 所以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的“公平性”更应侧重于起点公平, 即非歧视原则, 规则 (包括法律、法规、制度等) 面前人人平等, 以赋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

二、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对象的特征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对象是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的客体, 即农村公共投资所体现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对象是对农村公共投资被评价单位和评价内容、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在遵循绩效评价对象一般特征的基础上,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对象具有如下特征:

(一) 从被评价单位而言, 农村公

共投资绩效评价的被评价单位常常涉及多个。由于绩效评价不仅要关注被评价单位内部的绩效, 还要关注被评价单位绩效的外部性问题, 加之农村公共投资通常会涉及资金分配、再分配、管理、使用、监督和项目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单位,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的对象通常会超过一个单位。

(二) 从评价的内容、范围而言, 农

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涉及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涉及到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农村公共物品所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 包括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村发展战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发展综合规划及信息系统、大江大河治理等农村纯公共物品及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田防护林、病虫害的防治、农村高中、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水利灌溉系统、中低产田改造、农村医疗、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农

68《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会计类核心期刊

村文化馆等农村准公共物品, 这说明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必然涉及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农村公共投资实施、运行涉及多个单位、多个环节, 根据绩效评价的特点及要求,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包括投资项目前期决策绩效评价、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评价及项目投资综合效益评价。项目前期决策绩效评价包括投资项目立项决策程序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设计概算评价、项目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评价等;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包括项目法人制审查、项目招投标评价、征地拆迁补偿评价、施工过程评价、工程监理评价等;项目投资综合效益评价包括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投资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及投资项目环境效益评价等。

(三) 从评价对象的选择、确定而

言, 应遵循重要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农村公共投资数量众多、资金链长, 涉及面广, 其评价对象比较广泛。在开展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时, 要根据评价目标合理确定评价对象。具体确定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对象, 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重要性原则。由于评价力量有限, 开展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必须切合实际, 围绕重点项目、重点部门、重点领域进行, 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二是实效性原则。要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项目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的重中之重, 将有限的评价资源用到关键项目上, 切实提高绩效评价的质量, 以对其他项目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三是可操作性原则。尽管从理论上讲,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应对全部评价对象的绩效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评价建议, 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要达到这一目标尚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因此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 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 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容易操作, 而且又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项目进行评价。对于一些重要而目前评价难度较大的项目, 则需要通过评价理论研究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方可逐步加以解决。

三、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方法的特征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方法是为实现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目标, 评价人员在进行评价时获取和分析评价证据的手段及措施的总称。在遵循绩效评价方法一般特征的基础上,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方法具有如下特征:

(一) 从评价方法的组成来看, 农

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方法在一般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更体现出多样性特征。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对象是多种多样的, 涉及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涉及到对公共资源、政府行为、政府业绩等诸多方面的评价, 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会要求采纳不同的取证和分析方法, 不能用一套固定的评价方法来完成对不同项目的绩效评价, 必须对评价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在明确评价目标的基础上, 运用评价人员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设计不同的取证和分析方法。

(二) 从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来看,

必须围绕绩效评价目标, 适应于农村公共投资的特征。在设计、选用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方法时, 必须以国家“三农”政策为依据, 充分考虑到农业的自然依赖性特征, 围绕农民的期盼与希望, 进行详尽细致的审前调查, 掌握农村公共投资的运行状况和资金运作情况, 详细分析评价对象, 运用评价人员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以便使这些方法适应于农村公共投资的特征。如在搜集绩效评价证据时, 除了采用审阅、观察、复核等传统方法, 围绕满意度及公平性绩效评价目标, 突出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的运用。访谈法是评价人员通过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受益对象召开座谈会或进行个别访谈而获取评价证据的一种方法。访谈可以通过面对面座谈、电话咨询、网络信函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运用访谈法, 评价人员可以直接从农民那里了解农村公共投资的实施情况, 掌握农民对农村公共投资的满意度, 获取进行农村公共投资社会效果绩效评价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法 (或称问卷调查法) 是评价人员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投资项目受益对象 (农民) 了解农村公共投资建设、实施情况或征询意见以获取相关评价证据的方法。

四、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标准的特征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标准是形成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意见和结论的基准。与绩效评价的一般标准相一致,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划与预算标准、历史标准、社会舆论或公众满意度标准以及其他标准。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标准除具备上述特点外, 还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第一, 项目投资目标的不确定性与非唯一性。受政府公共物品投资高度的政治性及决策者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投资目标往往难以明确表达, 致使绩效标准很难界定。第二, 绩效标准设定与量化的难度。绩效评价标准本应力求数量化、具体化、科学化, 但很多农村公共投资往往必须从“主观感受”的角度去评价项目的优劣, 致使绩效评价标准难以设定或不易量化。第三, 投资项目影响的多样性。从影响角度讲, 农村公共投资的影响往往具有预期的和非预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正面的和非正面的等多样性特征。有些影响难以测定或无法测定, 不同的影响难以用同一标准来测度, 对绩效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带来一定的影响。综上,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标准具有如下特征:

(一) 评价标准具有非绝对性。农

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的重点及主要目的是对被评价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作出评价, 提出改善管理、增强绩效的建议。由于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涵盖范围和内容的复杂与广泛, 绩效评价标准具有非绝对性特征, 无法简单地用一个好或坏、高或低、对或错来完整地评价一个被评价事项。评价过程中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评价人员利用自身的经验, 结合当时的环境, 必要时还要考虑被评价事项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长远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 评价标准具有非单一性。农

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除了需要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 还需要大量的非货币计量的非财务数据, 评价标准具有非单一性。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 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目标的多样性, 除关注政府活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外, 还必须综合考虑政府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绩效评价标准的确立应考虑诸如合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维护农村生态平衡、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等因素。

五、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指标的特征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指标是用来评价农村公共投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的载体。除具备绩效评价指标的一般特征外,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指标还具备如下特征:

(一) 需要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

围绕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及满意度的绩效评价目标, 灵活设计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农村公共投资存在资金渠道多、链条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每一个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征, 故很难形成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一个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具体实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时, 必须根据每一项目自身的要求及特点, 在遵循绩效评价基本原理的前提下, 围绕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及满意度的绩效评价目标, 灵活设计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加以总结归纳。

(二) 体现对农村公共投资行为过

程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一般包括行为过程的评价和行为结果的评价两个方面。行为过程评价包括过程是否合规、合理, 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行为结果评价包括投入与产出之比是否有效果,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所产生的中长期影响。投资活动需要决策控制、过程监管及结果评价。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评价指标应当包括项目前期决策绩效评价指标、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及项目投资效益绩效评价指标三个部分。

(三) 体现农村公共投资实施的经

济效益、受益情况及满意程度。农村公共投资实施的经济效益, 是指项目对此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等。经济效益是评价一个项目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数, 农村公共投资给此项目区及相关区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说明此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农村公共投资实施的受益情况及满意程度, 是指项目建设中及建成后项目区及相关区域的受益情况及农民对此项目的满意程度。如果项目效果指标值低, 则说明项目区农民对此项目不欢迎。此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如项目的实施给当地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 环境受到污染, 工程效果差, 项目资金使用不到位, 存在严重的资金挪用问题等,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S

参考文献

[1].姜涛.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与农业增长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张锐.“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解读[J].经济导刊, 2006, (3) :20-24.

[3].朱晖.对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31-33.

[4].梁士旗.政府绩效审计机制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 2008.

[5].单柳青.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 2005.

公共物品特征 篇8

在征信机构的模式选择上, 欧盟成员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国家采用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该模式由中央银行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 主要由政府出资, 建立全国数据库, 组成全国性的调查网络。如法国实施的是最严格的公共征信系统, 唯一的征信机构是信用服务调查中心, 该机构是1946年法兰西国家银行的组织下, 建立的含企业信贷登记系统和个人信贷登记系统两个子系统的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欧洲的中央银行管理公共征信系统, 只有被授权的中央银行工作人员才被允许进入公共征信系统。整个流程为:信息首先从参加机构流向公共征信系统;每家机构必须定期提供有关自己发放的每笔贷款的数据;公共征信系统汇总各家银行给同一借款人的贷款数据, 得到该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返回的信息流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其报送贷款数据的借款人的总体负债情况;在提前申请的情况下也可获得新的信贷申请人的同类信息。

表1列出了欧洲公共征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包括强制参与、保密、隐私保护、报告贷款信息的最低贷款规模要求以及计算机密集型技术。以下七个欧洲国家具有典型的公共征信系统, 捷克、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国家也设立了公共征信体系。

处于中央银行监管之下的所有金融机构参加公共征信系统是强制性的。在奥地利、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 财务公司也可加入公共征信体系;在葡萄牙扩展到信用卡公司;在德国扩展到保险公司。与美国私营征信局的通过合同来管理的方式不同是, 公共征信体系是通过法规严格的执行管理。强制性和全体参加, 是公共征信系统与私营征信体系的关键差别。

公共征信系统始终根据为参加机构保密以及保护单个借款人隐私的原则运行。参加机构得到保证, 他们提供的数据仅以加总的形式公布, 只提供给其他信贷机构, 而且只为批准信贷的目的而提供。隐私保护法使单个借款人有权检查并更正在公共征信系统的档案。

公共征信系统还便于中央银行的监管, 这是其非常重要的功能。监管当局可以得到公共征信系统数据的全部细节。这些基础统计数据可以向监管当局提供有关借款人或银行风险暴露最新概览, 通过这些可以察觉出借款人是否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这不仅能得到银行对一特定借款人的总风险暴露的信息, 也能够监测单个银行对特定放款机构的风险暴露。在一些没有公共征信系统的国家, 收集关于银行贷款的数据是仅用于监管当局的。公共征信系统的这种监督作用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国家报告的信息不仅限于信用数据。

二、公共征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 以互利原则为基础, 寻求征信机构与主要客户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

征信行业在发展初期主要的难题是信息的全面采集,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欧洲国家的经验得出:形成征信机构和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电信公司等主要信息提供者合作的氛围至关重要, 也可以互利原则为基础,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共同确定信息共享的方式与范围。目前想获得所有信息提供者的支持有一定难度, 但可率先和最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合作, 通过征信市场规模的较快扩张吸引更多的信息提供者的加入。同时通过公共征信体系的建立反补信息使用者。

(二) 应允许采集正面信息, 但要对正面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做出明确限定

法国的公共征信系统只收集和共享个人的负面信息, 包括个人信贷中的分期付款中的拖欠、信用卡的逾期和透支等信息。该系统也会收集合法的公告栏、法院和金融新闻等公布的个人信用负面信息作为参考。这种只收集负面信息而忽视正面信息不够科学和客观, 个人信用的真实状况很难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反应。因此, 应允许采集正面信息, 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防范风险, 消费者利益也会得到有利的保护, 降低消费者因过度负债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客观上也会推动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必须对正面信息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德国的经验, 采取互利和共享的原则, 即只有提供正面信息的机构才能从征信机构获取征信信息, 并且只能获得与其向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类型相同的信息。这样规定可确保正面信息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用, 有效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三) 在法律和程序方面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国际经验显示, 从法律上对信息采集和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 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规范征信机构运营的基础。我国的征信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及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信息采集和使用的方式以及范围是关键。同时也要构筑严格的失信机制来提高失信成本。在正式法律出台之前, 征信机构应注重对消费者的保护, 如可先自行制订隐私保护政策, 在采集一些敏感信息时事先征得消费者的同意。从欧洲国家的经验看, 加强对征信机构的日常监督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方式。我国在对征信机构的管理方面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但应明确这种监督主要是依据相关法律对征信机构业务程序的审查, 而不是对征信机构的随意干涉。

三、结论

在政府组织下的由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设立的公共征信体系可以有效发挥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合力。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需要为金融监管服务, 也要为信贷决策服务, 所以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公共征信体系符合我国国情。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征信经验基础上, 从个人征信机构组织模式、市场及监管、立法建设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确定我国个人征信体系。

参考文献

[1]唐明琴.征信机构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 2012 (10) .

[2]耿德科.征信体制建设及其对金融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 2012.

[3]姚存祥.简析世界各国征信体系[J].中国信用卡, 2010 (08) .

公共物品特征 篇9

1.1 胜任特征模型的涵义

从麦克利兰开始, 胜任特征被赋予高绩效者的行动特性之涵义。后经Boyatzis和Spencer&Spencer等的研究, 演化成为与卓越的职务绩效密切相关的持续的个人特征, 包括个性要素、能力和行动特征。对高绩效者的能力、个性要素与行动特征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 可以具体模型化, 即得到胜任特征模型。

1.2 胜任特征模型的特点

胜任特征模型不是一种具有绝对标准或严密实施性的技术工具, 因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存在模糊性、对行为的影响存在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具体而言, 行为受不同层次、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很难由一种行为倒推出内在深层次某种特性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而且行为具有情景性, 很难复制和模仿。但是它引导人们关注能应对变化环境, 并产生高绩效的内在相对稳定的隐性特征或能力, 因此, 很多组织纷纷尝试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 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公共部门的构建

公共部门不同于企业组织, 在导入环节, 应构建与其相适应的胜任特征模型。

2.1 胜任特征的测量和评估

行为是测量胜任特征的通用语言, 最初的关键事件法和现在通行的行为事件访谈法, 都是要将抽象的胜任特征概念具体化为易观测的行为, 需要专业人士或专家来施测。

公务人员, 特别是公务管理人员, 其胜任特征模型应该区分常规的胜任特征和特殊的胜任特征。前者是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驱动高绩效的要素, 应使用严密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如能力倾向测验、职业兴趣测验、动机测验等做出科学决策;就特殊的素质或能力特征而言, 要针对自己部门的工作特点, 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或突发事件, 开发胜任特征测评工具。评价中心是一种可资借鉴的技术, 一般借助于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试、角色扮演等工具, 开发测评情景或案例, 来测量公务人员在应对应急事件或危机的能力需求。

2.2 胜任特征模型建立的方法

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有严谨法和简易法两类。其中, 前者包括:战略演绎法、标杆研究与参考法和行为事件访谈, 而后者则指基于现有胜任特征词典或数据库的选项法。其中, 战略演绎法是在已经制定组织经营战略的前提下, 导出实现战略所需要的组织核心能力, 从而确定不同层级、职务别的个人的胜任特征。这种方法是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的建构方法。标杆研究法是首先确定一标杆组织, 通过分析其特征, 并且与组织自身作比较, 借此明确本组织的问题点, 进而加以改善或纠正。行为事访谈法发展于关键事件法, 其过程为:先选定欲调查的岗位, 并确定高绩效者标准, 再选出高绩效者与一般绩效者, 通过对他们进行严密的访谈而确定出高绩效者的行动特性和能力要素, 从而形成胜任特征模型。而简易法则是指利用现成的胜任特征词典或数据库, 再结合本组织的特点进行修改而成。

3 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公共部门的应用

胜任特征模型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对形成和保持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来说非常重要。但是, 如何将胜任特征模型导入人力资源管理中, 尚需注意两点:

3.1 招募筛选是最恰当的直接应用领域

胜任特征模型可应用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素质测评、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 但是最好的切入点应该是在招募筛选环节, 这是直接应用效果最突出的领域, 因为素质模型中那些隐性的个性特点是支撑模型中其他素质要素的基础或根系, 往往是不易改变、与生俱来的特征, 即是有些学者所称的元胜任特征, 无论是直接进行培训开发还是通过绩效管理或薪酬激励, 其变化的可能性或空间不大, 或者说在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领域做出的努力影响的更多是那些模型中较上层的、更外显的要素。同时, 国外的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也显示, 胜任特征模型在绩效考核和薪酬中的应用较少, 而且困难也较多。

3.2 胜任特征模型与岗位要求的整合

强调胜任特征的重要意义绝对不是要否定工作分析和岗位的要求, 因为一方面是胜任特征本身就是一模糊抽象的概念, 对其测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另一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 基于岗位要求的传统的量化测量既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应将特定时期组织所需要的一些关键的能力或个性特征与可以具体测量的基于岗位的绩效指标相结合, 并确定合理的权重, 将主观和客观评价有机的结合。

摘要: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很多组织已经或开始将胜任特征模型导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在对胜任特征模型进行简单介绍后, 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共部门中胜任特征模型的测量与评价、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模型,公共部门

参考文献

[1]Boyatzis, R.E.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of Ef-fective Performance[M], New York:John Wiley&Sons.1982.

[2]David D.Dubois, William J.Rothwell&Deborah Jo King Stern et al.Competency-Bas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Davies-Black Publishing, Palo Alto, California, 2004.

[3]McClel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 (1) :1-24.

公共物品特征 篇10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从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初,中国农村地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先是形成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随后建立了“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而到了1962 年正式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张军、蒋琳琦,1997)[3]。因此,从纵向发展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以下两个演化阶段。

(一)互助组、初级合作社以及高级合作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互助组是中国农民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组成的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劳动组织,这种组织在土改以后得到广泛发展。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有农忙临时互助和常年互助之分。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从1955 年开始,发展成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 年则进入高级合作化时期。在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时期,农村制度安排是采用诱致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方式,而到了高级合作社时期,制度安排则变成单一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徐小青,2002)[4]。在整个合作社时期,虽然土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但是占农村统治地位的经济成分仍然是分散的小农经济,从而导致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这一时期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体是农民,他们依靠自我积累、自我供给的方式来满足农村公共品的需求,而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处于引导、监督的地位。

(二)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1.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的制度层级。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基层政治经济组织都是以人民公社为基本单位,在当时调动农村绝大部分人财物的权利都下放到人民公社。在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安排方面,人民公社具体负责农村所有公共品的筹集和调度(韩鹏云,2013)[5]。而作为人民公社下层分支机构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组,有权利安排各自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种人民公社式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一直持续到1983 年正式取消政社合一、建立乡级政权为止。

2.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运行机制。从人民公社诞生到它被乡级政权所替代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它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相应承担着双重任务。从组织形态来看,它不但是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而且还是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它既肩负着开展农村政治生活的任务,又承担着农村基层经济建设的重任。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处于探索阶段,在经济建设方面长期效仿苏联模式。为了在较短的时期内积累城市工业建设资金,政府选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路径,采用低价收购农村粮食和强制性的工农产品剪刀差模式来为城市工业建设提供资金积累,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本身有限的积累资金被强制性地剥夺给城市,加之国家用于城市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远远大于农村,其中,包括公共品投资所需的财政支出。这种国家发展战略导致中国农业产业的相对优势不复存在,最终变成了绝对弱势产业,从而形成农业辅助工业、农村辅助城市的发展格局。在城乡公共品供给方面,中央政府实行差别对待政策:城市公共品供给的绝大部分财政支出均由中央政府承担,而农村公共品的支出则全部由人民公社统一集中农村的人、财、物等资源自行解决(林涛,2007)[6],这种公共品供给体制被一些国内学者称之为制度外供给,其运行动力主要来自于建国初期因土地改革的成功大大调动了分到土地的农民建设家园的热情,以及革命时期延续下来的资源动员机制和计划经济行政命令的强制作用。在这一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项目决策权由人民公社掌握,属于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自上而下的公共品决策机制在当时条件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等发生过一定促进作用,因为当时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满足农村正常生产的基本公共品十分缺乏,比如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工程、农村初级交通设施的改善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电力,等等。对这些公共品供给的决策在农民和人民公社之间分歧较小,二者之间的共同决策容易形成。在所提供的公共品成本分摊方面,人民公社实行“公分制”的成本分摊机制,也即在兴建农村基础设施(如水利水电设施、农村机耕道、加工作坊以及其他公共项目)时,由人民公社统一安排所辖大队集中出力,对参与劳动的人力不直接发放货币报酬,而是以记工分的形式在劳动者之间相互进行转换,最后以基本工分为起点,少于基本工分的劳动者向劳动工分多余的户主进行货币补偿。在公共品资金的筹集方面,如修建各种加工作坊等,其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集体拿出一部分资金,而剩余不足的部分按人头分摊给大队的每一位公民。所以,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决策权由人民公社行使,统筹安排向农村提供公共品的规模并进行成本核算,将公共品成本分摊到户,农民通过提供劳动力来补偿,提供部分资金给集体。这种农村公共品成本分摊机制产生的最终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品的直接受益者会承担一定成本,而与公共品受益没有直接联系的农民同样要分摊成本,例如,在农村局部地区修建公路,直接受益的农民要出力出钱为公路的修建付出成本,而那些与公路距离十分偏远的农民也要付出同样的成本。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无疑会损害农民参与公共品提供的积极性;二是这种公共品成本分摊制度加重了农民负担,使农村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最终制约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

3.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总体上讲,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是在政社合一、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强制进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通过集中农民力量,依靠农村自我积累、自我供给的方式满足农村部分公共品的需求,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这种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外筹资型公共品供给模式在短时期内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要体现参与者的利益机制,这种利益机制表现在,政府提供公共品,其利益在于履行其公共职能,实现政治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农民来讲,参与公共品的提供,在分摊成本的同时需要实现相应的权益最大化,即公共品带来的最大收益,只有这种收益实现机制符合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此外,如果长期利用政府的强制性主导来做制度安排,加之一项既定制度要受到机会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双重约束,将导致政府预期利益难以实现,制度效力的可持续性会被中断。因此,人民公社被另外一种体制取代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政治组织模式变迁。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序幕。这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创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到1983 年为止,全国范围内撤销了人民公社体制,以建立乡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来取代旧有体制,从而实现政社分离。同时设立了乡人民政府和乡级财政体制,不过,这时乡级财政收入支出渠道、范围较为有限。政府通过建立乡级基层政权来替代人民公社,这种基层政权不同于人民公社的地方在于,乡级组织主要承担基层政治任务,而与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职能相脱离。但是在乡级范围内的部分公共事业和村级范围内的全部基础实施,它们的性质与人民公社时期别无两样,均属于制度外公共品供给模式。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农民负担与公共品供给。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中国农民的负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税收部分;二是集体所收取的提留金和土地承包费用,具体项目有集体公积金、公益金、各种管理费用、农村教育附加费用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费,等等;三是各种行政事业费用;四是按照国家法规,农村劳动力每年应当承担的义务工和积累工等。从农民所承受的负担来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期间,农村的公共品供给模式同人民公社时期并无较大差异,这时期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体仍然是农民,只不过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农民的承担公共品供给模式从“隐性”转变为“显性”而已,其本质没有变化。当时,政府对农村制度外公共品供给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按照中国宪法规定,乡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领导本乡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建设,做好公安、民政、司法、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叶兴庆,1997)[7]。政府在履行这些职能的过程中,要发生大量的行政费用,并且这些费用的承担不能全部由乡级财政分摊,在政府开支费用中,很多费用都可以在整个乡镇的范围内进行分摊。而对于村级组织,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提供公共品的种类。按照当时政策,村级组织向农民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和其他管理费用。公积金主要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支;而公益金主要用于农村福利开支项目;最后,各项管理费用主要用于农村干部的津贴和其他支出。从这些费用的开支去向看,应该归于农村经济组织向农民提供的公共品。

以上说明,在中国农村乡村,农民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分摊了部分公共品的货币成本。基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国家建设资金不足,对农村公共品的提供能力十分有限。所以,除了国家的成本部分分摊以外,农民不但要承担部分公共品的货币分摊,还要对公共品承担人力成本的分摊,比如义务工和积累工。对于这种人力成本的分摊核算,国家有明文规定,以便规范农民合理的负担承受:每个适龄的农村劳动力,每年的义务工承担标准是5~10 个,而积累工的标准为10~20 个。并且,对于两类人力成本都规定了具体的分摊范围。义务工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抗灾抢险劳动支出、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工程,等等;而积累工主要分摊范围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人力成本支出(葛云伦、王学钊,2005)[8]。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公共品供给的种类和数量的决定权一部分下放到村民委员会,由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共同参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决策。在成本分摊方面,乡政府承担所辖范围内相应份额的公共品成本,由其财政部门(即乡级财政所)支付费用;而村民委员会分摊剩余公共品成本费用,由村提留进行支付。这种公共品供给制度同人民公社时期相比较,除了村级组织获得了部分公共品决策权以外,还转嫁了一小部分公共品成本分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但是,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由农民承担公共品供给主要责任的公共品供给制度还不足以满足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因此,出现一种新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来替代现有的制度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这种制度就是农村税费改革条件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三、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

1.农村税费改革与公共品供给关系。虽然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在筹资对象和筹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但仍然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外筹资”,这种制度不但不能使农民真正表达对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偏好,而且筹资机制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通常演变为乱收费用行为,从而加重农民负担(江娅、刘银国,2008)[9]。为了堵住基层政府向农民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的“口子”,理顺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从2000 年起,中国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深入时期,主要表现在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财政支出改革以及构建新型农村公共财政框架。其中,在农村税费改革方面的力度最大,取消了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了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改革村提留的征收使用办法。这次农村税费改对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重点转向资金筹集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超出村庄社区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所需的资金缺口;对于村庄社区内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则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在村庄社区内筹集资金(屈鑫涛,2008)[10]。通过中国农村新型公共财政体制构建,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农村财政政策,加大了财政部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支出力度,这些财政支出资金主要用于安排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公共品投入方面。同时,在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抗灾救灾、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力度有所加大。通过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共品供给主体、管理体制、财政制度等方面。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一直贯彻对农村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些方针在支农财政政策方面得到诸多体现。例如,中央政府提出,从2002 年起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对中国农村全面取消农业税,而至2006年1 月1 日起中国农村正式废除了农业税征收制度。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从制度上体现了“少取”的方针,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赢得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广泛赞誉。同时,农村公共品供给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转变,由以前公共品多主体供给向单一主体演变,即由政府与农民双主体供给且以农民为主向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供给模式转变(李圣军,2012)[11]。税费改革后,为满足农村对教育、医疗、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公共品需求,政府出台一揽子政策集中加以解决,比如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等等。实施这一系列措施,对于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农村税费改革后公共品供给变化。在税费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品财政资金支出方面,来自乡镇自筹、统筹资金的支出快速减少,农业GDP、农民人均收入提速上扬,乡城收入比(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速度明显减弱,具体情况(见下页表)。

从下页表中可以看出,2000 年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之后,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0—2012 年期间,财政支农资金年均保持在25.7%左右,支农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加速增长,从2000 年的4.8%增加到2012年的9.5%,在所有行业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的增长比例最快。这对解决农村公共品不足、减农民负担提供了财政支持。当然,以目前阶段农业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来讲,短期内完全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问题并不现实,因为引起农村公共品短缺的因素较多,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一是长期以来因农村积累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公共品自给能力较弱,短期内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并不实际;二是农业人口基数庞大,人均公共品需求资金即便不高,但加总起来的资金总规模仍然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财政资金带来巨大压力;三是虽然税费改革对政府向农民收费行为严加规范,基本杜绝了不合理的费用摊派项目,但是这些规定尚未理清农村公共品的财权与事权的关系,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并未真正建立。因此,要彻底解决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既需要经济支持,更需要制度支持。

数据来源: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四、结语

公共物品特征 篇11

(一)第一阶段(1933年以前):政府扮演“守夜人”角色,私营部门是主要供给主体

1933年以前,美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规模相当有限,其在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主要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公共秩序、发展公用事业以及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私营部门是主要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比如,在铁路建设方面,从1865—1890年,私人投资占美国铁路总投资的85%—90%;公用事业方面,1890年,约有46%的交通线路归私人企业所有或运营。

二是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较少。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设立的警察、消防、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一般不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其主要职责是为私营部门发放许可证、签发合同、制定价格决策和提供一定的扶持与资助,由政府部门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仅限于国防、公立学校、少数的社会救济和公共安全。

三是政府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土地赠予、政府贷款、股票认购等方式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其中土地赠予是最为常用的方式。

四是联邦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较弱。在这一阶段,美国联邦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参与度明显不如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比如,在建国以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不干预社会救济,公共救济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

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有效激发了各种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成功培育了一批综合实力强、规模大的市场供给主体,较好地回应和满足了民众的公共服务需求。然而,这种体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主要体现为私人部门逐利性与公共服务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第二阶段(1933—1980年):以“国有化改革”提升政府责任,强调制度引导

20世纪30年代,随着经济大萧条的侵袭,美国公共服务除了面临市场缺陷的普遍性问题之外,还面临着社会救济、失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为摆脱这一困境,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开始推行新政,提倡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干预,美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主角开始从市场转向政府。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开展公有化改革。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设立了许多拥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共部门和公共企业,并由这些机构直接生产和供给公共服务。

二是扩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种类和规模。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将其公共服务职能扩展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

三是强调制度引导。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全国性公共服务制度,用于监管公共服务的准入、融资、施工、定价、分配等过程,并规范政府的审批、许可、收费、处罚等行为。

四是强化联邦政府的作用。在这一阶段,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法律制度、推行全国性的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不但加大了对州和地方政府的控制,也加强了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控制。

在这一阶段,美国对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在弥补市场缺陷、完善公共服务、帮助民众度过大萧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官僚制的固有缺陷和政府公共权力的垄断性,以国有化为主要特征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联邦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公共服务供给的低效率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而高额的税赋又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带来了“养懒罚勤”、抑制就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第三阶段(1981—2000年):以市场化改革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扩大私营部门参与,引入第三部门

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致力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进一步推行市场化的“企业家政府”改革。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调市场化供给。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通过民营化、特许经营、合同承包、用者付费等方式,将公共服务供给任务转交给私营企业。

二是强调绩效目标。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成立了绩效审查委员会,颁布和实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明确把绩效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首要目标,并通过量化评估、制度化实施等方式实现目标。

三是政府放权。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向州、地方政府下放部门公益性公共服务的审批权、财政权和供给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放松管制等措施把具体的服务性工作转交给私营部门或非营利性组织。

四是坚持顾客导向。美国政府强调公共服务供给的顾客导向性,注重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与满足。

从效果来看,这次改革有效缓解了美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然而,這次改革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一是公共服务的碎片化,二是社会公平、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三是涌现出公私合谋、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四)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强调供给主体的多元性和服务形式的多样性,突出政府的服务定位和监管职能

2001年,美国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就着手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领域推行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2008年,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继续推进这一改革。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调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性。在这次改革中,美国政府突破了前几次改革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单一选择,看到了二者的统一性、合作性,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各尽所能、扬长避短,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二是强调服务过程的民主合作与服务形式的灵活多样。这次改革提倡各主体通过民主对话的方式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根据当地政府的能力、公众的偏好以及各种供给主体的发育情况等因素,通过民主协商选择灵活、实用的供给方式与途径。

三是政府的“服务人”角色定位。政府除了直接供给个人或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之外,更多地是为参与公共服务的私营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公民等提供监督管理、制度引导、沟通协调等服务。

四是强调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以公共卫生领域的公私合作为例,涉及的联邦法律法规就有很多,比如《联邦信息自由法案》、《联邦顾问咨询法案》、《专利法案》、《脊椎动物试验使用法案》等。

通过这次改革,美国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多元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不但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使得政府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做其“分内之事”,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

二、美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主要特征

(一)职责明确的财政保障机制

目前,美国的公共服务财政保障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财政共同承担。从职责上看,联邦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共同防务和一般性福利,州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供给公共服务。从公共服务支出上看,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防、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州政府主要负责失业救济、高速公路、公共教育、公共福利、监狱等公共服务项目支出,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火灾消防、排水、警察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

以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为例。在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中,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直接对由学区负责的义务教育提供直接的财政补助,而且各自有不同的分工。联邦教育部基金主要为弱势群体和无正常学习能力的儿童提供补助,而把矫正外部性、普及义务教育等责任交由州政府负责。由于美国的州政府不直接管理公立中小学,因此美国采取政府间补助的方式对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进行转移支付。

(二)科学合理的咨询决策机制

一般而言,合理、科学的公共服务供给咨询机制能够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公共参与更加广泛,信息更加透明,民智和民意的表达也更加充分,公共服务供给也更加贴近民众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各级政府设有专门的公共关系部门,负责对外发布信息,宣传政策和法规,接待民众咨询。同时,健全和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实现政府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此外,美国的地方政府不仅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公众沟通,而且还通过建立网站、开通微博、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等新型社交服务网站实时发布信息,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了解广大民众的各种诉求以及社会新闻,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

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过程中,美国各级政府非常注重法律程序,重大公共服务事项决策一般要经过立项申请、社会调查、民众公听、专家论证、政府审议、议会表决等几个重要程序。在美国,一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的提出和决议,除应对突发事件外,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不能临时动议和表决。一些特别重大的公共服务项目,还要经过公民投票表决,表决未通过就不能形成决策。

(三)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机制

目前,美国的公共服务无论由谁供给、以何种方式提供,都必须接受严格的绩效评估,原因在于:在美国各级政府看来,这是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美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性绩效评估,二是对政府部门外包给私营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公共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估。这些绩效评估以结果为依据,以顾客至上为标准,以问责为追究机制,确保政府“做得更好,花费更少”。

总体上,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机制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绩效评估指标的多元化。美国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不仅涵盖经济、效率和效益等层面,而且也涵盖社会公平层面。二是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不仅可以由政府进行,而且也允许其他中立性组织和团体进行。三是绩效评估的责任化。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使美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有可测量的标准,有可量化的指标体系,有可追溯的责任链条,从而建立明晰的问责机制。

(四)规范有序的管理监督机制

美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管理和监督。大体上,美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管理监督机制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美国政府将保护公民的生存权摆在首位,并且高度重视公民的自由权和发展权,把以人为本作为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根本理念。二是以法治为基本方法。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美国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的职权范围进行有效规范,明确规定政府的任何监管行为必须以立法为前提,并自觉接受议会、司法、舆论和民众的监督。三是以非营利组织为重要帮手。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活动范围广泛,不仅提供诸如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公用事业等公益性服务,同时律师、会计师等行业协会的发展也有效加强了相关行业的自律管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缺陷。四是以公开透明为重要方式。1966年和1976年,美国先后制定了《信息自由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明确规定政府要公开包括公共服务供给在內的相关信息,同时实现立法过程、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的公开。五是坚持无形监管与有形监管有机结合。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制定《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和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对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实施无形监管;另一方面,坚持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的原则,对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罚,从而实现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有形监管。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职责和范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确保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这不仅是维持社会稳定和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分工与权责。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仍然相对滞后,既缺乏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职责也没有明确的边界,存在公共服务机构“上下一般粗”、职能趋同化等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科学地设计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总体框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和范围,加强上下级政府间的分工与协作。

(二)建立以公共服务供给为导向的财政支出体系

在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政府是决定性因素,而财政的均等化是关键因素。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美国把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主要供给责任主体相比,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仍然比较弱,这与我国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等、公共服务投入比重过低存在着直接关系。因此,应以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均等化为先导,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测算各级政府所需财政支出规模,通过系统规范的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实现上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之间公共服务财政能力的均衡配置。

(三)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通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合同外包、公私合作、特许经营等形式,使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间形成竞争性格局,是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为此,应从完善市场机制入手,积极培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推行优惠政策等措施,着重培育一批资金充足、實力雄厚的公共服务大型投资企业,充分调动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消除社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各种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强立法规范,加大财政支持,使社会组织真正成为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此外,还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公共服务的公私合作提供合格的公民主体,有效发挥多元参与供给模式的民主性、合作性和共赢性优势。

(四)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强有力的监管是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尚存在严重缺陷。因此,首先应从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入手,确保公共服务供给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这些制度包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制度、公共服务供给的民意收集制度、沟通协调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其中,公共服务决策制度,即改变传统的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充分尊重私营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意见,提高各供给主体对决策的影响和作用;公共服务供给的筹资制度,即一方面加大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公私合作的激励制度,即通过税收优惠、费用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加大对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其次,建立健全政府监督、媒体监督、行业监督、公众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管机制,确保各供给主体各司其责、各尽所能。

公共物品特征 篇12

1、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根据本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 对于福建省从2004-2013年十年来有关公共体育场地投资结构和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 研究中对于投资特征中的若干指标数据, 采用动态相对数分析的方法, 对福建省近10年来的公共体育场地投资结构的特征及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与投资状况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 比较分析法、相对数分析法、数学关联分析法等。

采用动态相对数分析的方法, 方法的实施主要包括原始数据的提取、预处理, 与相关系数和比较分析等。

3、研究结果

3.1、2004-2013年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投资金额的动态分析

将2004-2013十年内福建省对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金额汇总如下。为了充分体现了动态意义, 呈现十年内投资结构变化的情形。采用动态相对数的三种形式:定基比、环比、年增加值进行分析。将福建省对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总值与福建省生产总值相比, 考察福建省对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

(Á1) 定基比。

以2004年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总值作为基数, 将之后九年的指标数值与之相比。由分析结果来看, 2004-2013十年间, 指标的定基比出现总体发散趋势, 说明投入资金量总体增长趋势。但发散程度并未逐年增大, 而是个别年份偏低。其中, 2011年的投资总量最大, 已达到2004年的6.5倍。

(2) 环比。

将各个时期的指标数值与前一期的指标值相比, 用百分数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环比=qi/qi-1×100%。由表中看出比较结果, 在2004-2013十年中, 有五年的投资金额大于100%。也就说明仅有这五年的投资金额大于前一年。2006年的投资上升幅度最大, 与前一年相比达到了274%。从总体来看十年间的投资金额, 并未是逐年增加, 出现了阶段性的上升与下降, 说明投入资金额不稳定。

(3) 逐年增加值。

由表看出, 2007年、2009年、2012年这三年的逐年指标为负增长。纵观2004-2013年的资金投入情况, 定基比值是总体增长, 突出表现在2006年、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到2008年北京奥运期时期我省体育场地投资出现一次小高峰, 北京奥运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省体育场地的发展。根据2010-2012年投资数量的突出表现, 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 其中大部分是建在农村和社区。这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的贯彻落实, 进一步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从表1的后两项指标来看, 投资数量并未随着GDP逐年增长, 占GDP的最大百分比是在2008年的0.263。

3.2、2004-2013年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区域投资金额比较分析

由表2看, 调查显示:福州、厦门、泉州经济发展迅速, 2004-2013十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7300.81 (亿元) 、18175.6 (亿元) 、30945.08 (亿元) , 这三个地区就占了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0.7%。考查用于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时发现此区域的金额数量显示较大, 占全省总投资金额的58.9%。明确地说明了体育场地的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调查结果显示, 三明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六, 然而投资量超过了漳州、龙岩位居全省第四。人均年投入量居全省第三。进一步深入调查原始数据经费来源时发现, 三明市中心体育场的建设资金量占较大部分。此场地建设, 为迎接2011年的省农民运动会时, 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2006年在龙岩举办的省运会都为当地的体育场地建设起到了拉动作用。由此说明了, 重大赛事的开展是拉动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又一大因素。

3.3、2004-2013年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投资建设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由表3看, 纵观十年间我省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资金来源, 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是场地建设的主要来源。社会捐助的资金本身具有不稳定性, 这一特点从表3中也能看出, 不能成为财政来源的主题。体育彩票的发行量又受到一定的数量限制, 所以体彩公益金也不会成为资金来源的主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 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不断完善, 社会资本和私人资本规模不断扩大, 政府在实践中对包括群众体育场地在内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目前, 政府、市场和自愿组织三方相结合的供给新模式已初见端倪。然而, 无论采取何种供给模式, 政府终会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核心部分。政府有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责任, 因而, 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的来源部分始终是主题部分。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 从总体来看十年间的公共体育场地投资金额, 指标的时序数列不属于平稳增长型数列, 不存在周期性变化, 因此, 并未是逐年增加, 而是出现了阶段性的上升与下降;

(2) 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数量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的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建设是以当地经济发展为基础的。重大赛事的开展是拉动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一大因素;

(3) 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是我省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主要来源。资金来源的其他渠道虽然呈总体上升阶段, 但无论采取何种供给模式, 政府终会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核心部分。这一现象主要是由行业本身的特征决定。

4.2、建议

(1) 根据各地区特点, 科学把握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多层次、多目标规律, 注重体育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逐步改善县市区的体育场地投资不平衡状况;

(2) 重大赛事的开展是拉动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一大因素。各地市要抓住机遇, 积极申请与策划重大活动, 从而拉动资金对公共体育场地投入;

(3) 各级政府要持续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一方面继续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 将场地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参考文献

[1]丛湖平.体育统计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

[2]魏华, 权德庆, 雷福民, 李伟平, 樊冬菊, 王楠, 王璠.中国群众体育场地发展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体育科学2012, 32 (7) .

[3]杨吉春.吉林省群众健身体育场地问题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2) .

上一篇:怎样求数列的通项下一篇:过硫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