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论文

2024-10-11

广场协议论文(共6篇)

广场协议论文 篇1

作为25年前《广场协议》的直接发动者, 美国至今对自己所导演的这幕精彩大戏依旧乐此不疲。在美联储重新启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倒逼非美货币升值的背景下, 美国也正在强化货币战争中对中国的火力集中方向, 甚至外界分析美国将策动各路力量制造出“中国版”的《广场协议》, 以驱使人民币得以快速升值。

《广场协议》阴魂不散

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在美国面前出尽风头。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日本不仅拥有2800多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与证券资产, 而且控制了超过3200多亿美元的美国银行业的资产, 购买了美国近40%的国债, 占有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而就在日本出口的汽车、家电、半导体器件以及机床等产品在美国本土横冲直闯时,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急剧发酵, 并且让美国人至今耿耿于怀的是, 日本的三菱公司竟然收购了象征美国精神的洛克菲勒中心。

然而, 正当日本人为自己的成就而弹冠相庆时, 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日本的行动在美国的主导下悄然展开。1985年9月, 美国策动当时G5成员国的三国即德、法、英一起向日本开展“协商性”施压战术, 随后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并签署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广场协议》, 该协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美元对主要货币尤其是日元有序贬值。《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 日元出现大幅升值, 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 并在五年后崩溃, 日本因此进入“失去的十年”。

的确, 《广场协议》之后的美国感受到了财赤重负迅速减轻和外债大幅稀释的特别快感, 尤其是当这一结果如今被西方不少国家奉为“过去40年里最高水准的国际经济合作”时, 美国故技重施的欲望再度燃起。所不同地是, 美国的“靶心”不再是日本, 而是中国。特别是在整个2010年, 美国企图在中国身上复制《广场协议》的脚步异常清晰:

——舆论造势。借助G20等国际性的会议平台, 美国不断释放出全球经济失衡乃因人民币低估的声音, 尤其是将诱发汇率战争的责任也归结于中国, 其中美国财长盖特纳公开表示:如果币值被低估的大型经济体阻止本币升值, 将鼓励其他国家效仿, 从而引发危险的动向;尤其是2010年6月多伦多G20首脑峰会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向G20各国首脑发出函件, 要求支持美国将人民币汇率纳入G20会议讨论的重点议题, 此举开创了美国总统施压人民币的态度之最。

——组织准备:据《华盛顿邮报》透露, 美国和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正在推动制定一套更为广泛的经济目标, 旨在促使一些关键的国家, 尤其是中国对自己的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肩负起更为直接的责任。另一方面, 美国皮德森研究所已经向奥巴马政府提交了一份由G20搭乘“广场协议II”的设想, 而且这个框架的针对目标就是人民币。

——紧追不舍。2010年3月, 130名国会议员联名致信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要求认定中国为“货币操纵国”, 紧接着, 众议院议员舒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 公布了升级的《舒默议案》;9月, 93名美国议员签署一封联名信, 敦促众议院就针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强硬措施的相关提案安排投票, 在就人民币汇率问题举行了三场专门听证会后, 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议案》, 并将不久之后进入参议院立法程序;10月, 韩国首尔G20财长会议上,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提出了贸易国之间削减经常项目差额至4%的目标的提议, 其矛头直指中国, 并为随后召开的首尔G20首脑峰会造势奠基。

——合纵连横。与25年前裹挟着G5阵营中大多数成员国向日本施压一样, 美国如今同样使用了合纵连横的策略。其中美国不仅拉拢欧洲、日本在人民币问题上频频表态, 而且还希望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联合国大会等平台对中国形成国际包围圈, 特别是针对IMF的“不合作”态度, 美国发出了最后通牒:在人民币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否则将失去美国的支持。

中国面临城下之盟?

客观地审视, 如今中美的经济与贸易格局与25年前的美日状况十分相似。中国不仅是美国国债的最大购买国和持有国, 而且美国对中国保持着高达2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就在2010年8月中国外汇储备突破2.6万亿美元的同时, 美国对中国的月度贸易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280亿美元。令人惊讶地是, 与日本当年一样, 中国目前的房市格外红火, 而且泡沫十足, 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则是冰天雪地。看着反差如此强烈的清单, 美国政府在心急火燎的同时不能不对中国出手相制。

从内部环境来看, 奥巴马政府此时试图在中国身上复制《广场协议》的欲望似乎十分地急迫和强烈。美国中期选举之后, 民主党在众议院以大比例失分丧失控制权, 奥巴马的未来执政之路将显得更加艰难, 对此, 奥巴马政府会采取“内松外紧”的施政策略, 即以对中国等国的强势制衡来换取共和党的支持, 而人民币汇率就是最能博得共和党欢心的最有力筹码。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增强了奥巴马政府让中国接受“城下盟”的信心。美联储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后, 由美元贬值所引起的全球货币战将进一步升级, 国际范围内货币管理以及世界经济秩序可能因此发生紊乱, 这种复杂的情况无疑给了美国组建一个全球货币协调机制的理由, 而且这个机制可能会变成西方联合新兴经济体, 群起要求人民币承担首要责任、其他货币跟随调整的结果。从目前来看, 不少国家的政府在经历了危机的痛苦过程之后越来越缺少容忍和耐心, 焦虑的情绪更多体现在了不顾后果的汇率倾销上, 因此, 如果对自己有好处, 美国的一些昔日“盟友”很难说不参与到美国对人民币的“大合唱”。

然而, 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上所释放出的坚毅态度成为了美国推进新《广场协议》的最强大阻击力量。这里不仅中国决策者清晰地领悟到了发生在日本身上的深刻教训, 更透彻地认识到了今日中国远非25年前日本的客观事实。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产业结构升级不同, 中国目前仍然处在非常低级的产业层次上, 就业压力非常巨大, 而且中国时下依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与当年日本已步入发达国家的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更加重要地是, 25年前的日本已是发达经济体俱乐部的成员, 愿意按照这个小俱乐部的规则行事, 而当今的中国作为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独立经济体, 完全没有必要按照别人的规则出牌。

需要看到地是, 目前较为复杂的国家利益纠葛也为中国赢得稀释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提供了可能。如在欧盟内部, 由于许多国家与中国保持着明显的顺差, 他们当然不希望人民币出现大幅升值以影响自己的贸易盈余;而日本因为有前车之鉴, 应该不愿再参与同样协议的签署, 同时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中国的贸易顺差国, 其附和美国的可能性也不大;特别是在经历了两轮美元量化宽松的洗礼后, 新兴市场国家更加清楚地意识到, 造成目前全球汇率市场乱象的源头并不在中国, 而是持续不断贬值的美元, 因此, 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 这些国家定有自己的分寸和主张。

RMB快速升值, 百姓很受伤

如同《广场协议》后日元币值平均年升5%而让美国喜笑颜开一样, 按照美国国会的贪婪要价, 人民币只有升值40%才能达到中美贸易的平衡。然而, 这种快速而大幅的升值不仅令中国经济难以承接, 而且势必殃及无辜的中国百姓。

作为一种非常残酷的结果, 人民币大幅升值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失业会大大超乎预期。一方面, 中国的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人民币升值必然导致出口价格提升, 市场竞争力削弱;另一方面, 大量廉价的进口产品对国内同类产品形成冲击, 导致本土企业市场份额萎缩和利润空间压缩, 国内企业的破产和倒闭现象将批量出现。根据商务部的调查, 只要人民币升值3%到5%,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利润将为零, 超过5%, 将有大量的企业倒闭, 到时将有更多的人不得不丢掉饭碗。

汇率之争最后涉及的是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 就如同《广场协议》签署后的短短5年间日本全国资产损失达800万亿日元一样, 人民币激进升值必然会引发中国外汇储备的急剧缩水和蒸发, 而作为国家未来意欲大幅提高居民工资收入的能力将因此大大削弱, 民众的消费能力和民生的改善程度将受到挤压。

理论上看来, 人民币升值可以使产品价格变得更便宜, 从而可以防止通货膨胀。但一个非常特殊的背景是, 人民币升值伴随着的是美元大幅贬值, 而由于美元的贬值,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必然加速上扬, 输入性通胀对国内产品价格产生了巨大的承压, 百姓消费成本由此加大。问题的关键在于, 若人民币出现大幅升值, 中央银行可能采取降低利率或维持低利率的对冲措施, 或者由于美元的泛滥而不得不投放相应的流动性, 从而对输入性通胀起到了配合和支撑的作用, 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民众除了接受物价上涨的残酷结果外别无选择。

必须注意地是, 尽管自人民币汇改以来的五年时间中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23%, 但人民币在国内却在迅速贬值, 5年来, 各地楼价至少上涨了一倍, 即人民币对楼价贬值了超过50%;同期, 人民币对国际铜价贬值了47.6%, 人民币对国际玉米价格贬值了41.1%。显然, 人民币升值并不能阻止通货膨胀, 相反, 在升值的“货币幻觉”下, 民众因为美元贬值而付出了更加高昂的生活成本。

加速流入的热钱成为了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侵蚀国内民众资产的凶恶力量。出于对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收益预期, 国际热钱将大规模地流进中国, 这部分资金在推动房价继续上涨的同时, 也销蚀着中国政府对房市的调控能力, 居民因为房价泡沫的堆积而丧失可能的购买能力;然而, 由于热钱在获利之后就会迅速撤离, 最终引起的房市泡沫的破裂之灾必然由普通购房者和投资者来承担。同样, 尽管热钱的流入可能带动股市的上涨, 股民短期内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然而,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并且国际资本投机者的“嗅觉”灵敏度大大高于国内普通投资者, 只要觉察到调控层面的任何风吹草动, 热钱就会闪电般逃离, 而许多高位接盘的股民将不得不承受“套牢”之苦。

特别需要强调地是, 农民作为中国最弱势的群体可能成为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最大牺牲者。一方面, 人民币的升值抬高了农产品的出口价格, 增大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难度, 农民获利的空间被无情挤压;另一方面, 由于《多哈回合》谈判得不到实质性进展, 发达国家仍然对自身农产品提供高额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 国外进口农产品将依托价格优势侵吞和蚕食国内市场, 农民将失去在自己家门前的市场话语权。

重新认识自我

出于捍卫中国经济和百姓的利益, 未来中国政府势必死守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底线, 因此, 对于美国而言, 中国版的《广场协议》恐怕只能是一张“画饼”;但是, 为了更有效向外转嫁国内赤字和债务成本, 达到基本平衡中美贸易关系的结果, 美国决不会放弃对人民币低估的追讨。鉴于这种僵持状况所可能产生“零和博弈”的结果, 中美双方均应该重新认识自我, 并尽可能在新的国际货币市场环境中寻找到合作的空间。

汇率对于贸易平衡的确具有一定影响, 但汇率又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失衡问题。资料显示, 在《广场协议》签署的最初两年, 美元对日元、德国马克、英镑和瑞士法郎分别贬值52.5%、50.3%、40.1%、52.6%, 而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 1987年G5成员国代表再度在法国罗浮宫聚会, 反思《广场协议》实行以来的得失, 最终发现日元大幅升值并未令美国对日本出口大量增加, 美日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五国最后签署了《卢浮宫协议》, 不再要求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换句话说, “广场协议”并未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

那么, 除了对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压并企图让中国接受新的《广场协议》之外, 美国还有没有其它一些可选方案?首先, 加征进口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肯定会引发中方的相应报复, 同样, 美国单边干预外汇也不太可能奏效。美国不能在汇市上卖出美元, 以抵消中国的干预, 因为中国实行资本账户控制, 而且美国不可能买入足够多的人民币。即使美国禁止中国在一级市场上买入美国国债, 但美国没有有效方式阻止中国进入二级市场。因此, 在外部干预可能失效的情形下, 美国政府的主要精力应当转移到以国内结构性改革为中心的综合一揽子方案上来, 如为了降低经常项目赤字, 刺激公众进行更多的储蓄, 鼓励更多的实业投资和生产, 同时尽可能放开对中国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出口的贸易限制。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 逐步让人民币汇率回归正轨并在条件成熟时适当提高本币升值的速度应当成为一个基本的政策方向, 毕竟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降低对出口的依赖, 调整经济结构以及增大民众的购买力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而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如果人民币出现一定程度的升值有没有可能导致中国重蹈日本在《广场协议》上的覆辙?从日本的经验看, 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 但仔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出现的原因不难看到, 《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日本政府关键时刻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对资产泡沫监控不力才是日本经济在《广场协议》签署之后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资料显示, 《广场协议》签署后, 在日元持续升值五年的前提下, 日本政府坐视日经指数每年以30%、国内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 容忍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 旁观泡沫膨胀并对资本过度投机不闻不问。不仅如此, 日本政府还在1987年将实际利率降到2.5%, 试图以泡沫、通胀来维持经济高增长。结果, 三年后, 楼市、股市崩盘, 产业空心化凸显……。日本舔尝如此苦果, 实在是不能完全归咎于美国的诡谲与暗算。因此,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 未来的关键是药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做足调控和监管的功课, 同时, 提升国内产业升级的速度、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应当成为中国政府平衡与美国贸易盈余关系的核心杠杆。FIC

摘要:在美联储重新启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倒逼非美货币升值的背景下, 外界分析美国将策动各路力量制造出“中国版”的《广场协议》, 以驱使人民币快速升值。

广场协议论文 篇2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由于工作需要,现乙方通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审批需在 占用场地进行宣传活动,为明确权利和义务,经双方友好协商、本着自愿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

一、租赁场地

乙方租赁甲方 场地,面积约平方米,用于。

二、租赁期限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共计 天;

三、租赁费用

租赁费用共(¥:),其中

四、保证金

收取场地使用保证金(¥:)。

1、活动结束后由乙方通知甲方,双方人员到现场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全额退还保证金。

2、如乙方在活动期间擅自调整规模的将全额扣除保证金,并补交超出规模的费用;如公共设施有破坏的将全额扣除保证金,同时活动单位无条件恢复损坏公共设施。

五、甲方权利义务

1、保障场地及现有附属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2、按本协议及附件确定的时间提供活动场地。

3、租赁期满后,甲方须于接到乙方通知后次日前完成对租赁场地的验收,若超过次日仍未完成验收的,视为场地验收合格。

4、甲方负责监督乙方按审批的内容进行宣传活动,如超出审批范围,甲方有权终止协议,责令乙方退场,一切后果由乙方自负。

5、甲方积极主动协助乙方解决因场地使用所产生的有关问题。

六、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租赁广场活动场地需提供以下材料: ①县行政执法局户外宣传活动审批单;

②宣传活动主体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2、乙方在场地租赁活动期间必须无条件服从甲方管理,如遇上级部门检查或重大接待活动,乙方须服从甲方统一调度。

3、乙方在活动开始前签订协议并一次性支付租赁费用交甲方财务账户。

4、乙方有权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场地,开展经甲方批

准的活动内容。

5.乙方爱护并合理使用场地内的各项设施,如需改动应先征得甲方同意,造成损坏的还应承担修复或赔偿责任。

6.将场地转让给第三人或和其他租户交换场地的,应先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不得出租、转让。

7、活动期间,乙方自行负责活动区域所需的水、电和环境卫生保洁及安全管理工作。

七、附则

本协议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本协议一式三份,自双方或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人(签字): 授权代表人(签字):

广场协议论文 篇3

自1979年建交以来,中国和美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美两国贸易额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伴随着两国贸易的增长,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显现。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0年中美两国贸易额达到385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833亿美元,自美进口1020亿美元,中国贸易顺差1811亿美元。而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0年,美对华贸易逆差27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36%

而贸易的不平衡,也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于是,近年来美国不时向中国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平衡中美两国贸易做出了巨大努力,人民币也在近六年里升值幅度超过30%。但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美国国会为了转移国内经济放缓带来的政治压力,进一步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调查主要贸易伙伴是不是存在直接或间接压低本国货币币值,以及为本国出口提供补贴的行为。其目的是逼迫人民币进一步加速升值。

其实,通过逼迫别国货币升值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这在美国已不是第一次。26年前,在美国的策划下,美、日英、法、两德五国财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旨在逼迫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之后10年,日元汇价从1985年的250日元兑1美元升值至1996年的87日元兑1美元。日元的大幅升值,极大降低了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加剧了日本国内的资产泡沫。而资产泡沫的不断放大又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并最终导致了日本资产泡沫的破裂,日本经济也由此陷入了长达近20年的低迷状态。

历史回放

贸易不平衡催生了“广场协议”

战后50年,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刚刚经历战败的日本元气大伤,工业体系遭到了巨大破坏。在此后长达近20年的经济恢复过程中,日本逐渐形成了以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和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成熟工业体系,并且初步完成了自身产业的升级。进入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仅用几年时间就连续赶超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和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此时,日本的贸易和制造业也直逼美国,在电子、汽车、钢铁和造船等领域迅速出现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企业,一批具有代表性产品的出口很快达到了世界第一或者是位居前列,包括钢铁、电子、汽车、化纤和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众多产品迅速进入并抢占了美国市场。

而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对于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美国来说,能源价格的大幅上升,迅速推高了其国内消费物价指数,并进而导致了美国高达两位数的严重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1979年夏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结果使得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在高额利率的诱惑下,海外资金大量流入美国市场,不断推高了美元价格。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的五年间,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而美元大幅升值,极大降低了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使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逆差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其中仅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就占了约50%。

为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缓解日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1985年9月,在美国的主导下,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订了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的“广场协议”。协议签订后,五国政府联合出手干预外汇市场,纷纷开始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广场协议”的签订拉开了日元快速和连续10年升值的大幕。尽管时任日本财长的竹下登在广场会议上表示,愿意协助美国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压低美元汇价,并且一厢情愿认为日元贬值20%就能“OK”。但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再想把魔鬼收回去就根本没有可能了。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前,日元兑美元汇率一直在250日元上下波动,而“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汇率快速升值到200日元附近,升值幅度达到20%。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一度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而十年后的1996年日元升值曾一度达到1美元兑79日元。

评说

日元连续10年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大量资金流出制造业。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投机领域,导致了制造业危机,并为日后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埋下了祸根。尤其是持续高涨的日元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国际热钱的涌入,不断地推高日本国内消费物价指数。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的国际热钱并没有投向日本的实体经济,而是流向了当时炙手可热的股市和房地产领域。“广场协议”后的近5年时间里,日经指数每年以30%的幅度增长,从9000,最涨至38915.87点、地价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日本泡沫经济也随之达到了顶峰。此后,随着日本央行五次调高基准利率,国际热钱迅速从股市、房地产领域撤离逃回国外。日本股价和地价同时出现断崖式的下跌,日本经济泡沫迅速破裂。日经指数从1990年的38950的历史最高点大跌至1992年8月的14000点,同比下跌了63%;日本全国房地产价格平均下跌了80%。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不仅沉重打击了日本房地产业和日本国民的信心,造成了投资者千万亿日元巨额财产损失。更直接引发了日本严重的财政和金融危机。受此影响,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至今日本尚未从经济衰退的阴影中走出来。

历史总有相似之处!26年前,为解决贸易逆差,美国主导西方五国签署了逼迫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26年后,同样是为了解决贸易逆差,美国国会通过了旨在逼迫加速人民币升值的“汇改法案”。当年,“广场协议”签订时,美日两国有巨大贸易逆差,日本经济世界排名第二位。日本外汇余额居世界第一位,并且日本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而今,美国国会通过“汇改法案”时,美中两国也存在巨大贸易逆差,中国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汇余额也居世界第一位。并且中国也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

但历史又是无法重复的!尽管当年日本和目前中国都面临着本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当年的日本差距甚远。当年,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美国,城市化已经接近尾声,国家已整体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眼下的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远远

nlc202309011455

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城市化率尚不到50%,仍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当年,日本对美国贸易的顺差是建立在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大量出口的基础上,产业竞争优势明显。而目前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基础上,产业竞争力整体偏弱。当年,日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1985年日本GDP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32%,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而目前人民币实行的是在资本项目下有限制的自由兑换,并且采用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短期内人民币连续大幅的升值将极大损害中国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严重影响中国出口,干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过高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必将导致热钱涌入,推高中国国内资产价格,诱发资产价格泡沫,而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风吹草动,热线快速出逃,将会给我国金融系统带来巨大风险。更为严重的是,人民币连续大幅的升值将极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引发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造成工人失业,引起社会动荡。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欧工商峰会”演讲中曾明确指出,“如果按照美国议员的要求,中国的汇率要提高20%到40%,那么我们很多企业要倒闭,工人要失业,农民要回乡,社会要出现动荡。中国的经济如果出现危机,对世界绝不是一件好事情。而且现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出现问题将会给世界带来灾难。”

事实上,造成中美两国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目前中国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其中和9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是基本平衡的,甚至中国是逆差的。而唯独对美国,从1983年开始中国一直是贸易顺差国,而且从2000年开始美国一直是中国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国。尤其是自2005年中国启动汇率改革六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已超过30%,中美两国贸易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继续扩大。按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010年,美中贸易逆差从2016亿美元增加到3649,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15%。显然,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无法从人民币汇率上找到答案。造成中美两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全球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由于美国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和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性的、歧视性的措施所导致的。

近年来,我国政府始终致力于促进贸易平衡,并为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做出了巨大努力。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至1.4%,已处在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人民币汇率目前基本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和合理的区间。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会通过所谓的“汇率改革法案”,试图像当年逼迫日元升值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既不公正客观,也违反国际通行规则,更解决不了美国的就业问题,反而会削弱中美携手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努力。

中国不是日本,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会屈从于外部的压力。中国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汇率改革必须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来进行,必须始终坚持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确保汇率波动幅度可控,使汇率浮动与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相适应,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配套改革留出相应的时间,防范热线大规模流动可能对国内金融体系造成的冲击。

因此,人民币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升值,“汇率改革法案”只不过是美国少数议员的一厢情愿!当年“广场协议”逼迫日元持续大幅度升值的历史绝不会在人民币上重演!

“广场协议”对人民币汇率的启示 篇4

1985年9月, 美日德法英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达成了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 使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序下调, 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的“广场协议”。美国政府据此协议对日本施压, 美元对日元大幅贬值, 日元急速升值。当时日元汇率是1美元兑250日元, 1986年底, 1美元兑152日元, 1987年最高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

日元的大幅升值重挫了日本的外贸出口, 使得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 急剧形成了泡沫经济。到1990年, 日本政府不得不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泡沫经济被戳破, 但股价地价下跌50%左右, 再加上国际游资的金融投机, 日本经济陷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这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

无独有偶, 我国当前也同样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2009年,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逐渐回暖复苏, 一些西方人士不约而同地要求人民币升值, 其中主要是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当然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有利于我国减少对外投资和进口的成本, 有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购物。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企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但利远小于弊,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和就业, 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 特别是对简单加工贸易的打击将是致命的;会降低诸多产业的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不利于吸引海外投资;加大通货紧缩的压力;会增加国际游资炒作的金融风险。

人民币到底要不要升值呢?据统计, 从2005年7月至今, 人民币已经升值了21%。人民币汇率在稳步可控的前提下, 一直保持升值的态势, 新汇率改革后实行的是盯住一揽子货币进行可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2008年9月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在1美元兑6.8元人民币左右浮动,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持续走低, 事实上人民币是在升值的。人民币币值并未被低估。

人民币会不会短时间内大幅升值呢?“广场协议”就是前车之鉴。强势经济推动强势货币, 人民币币值并未被低估, 人民币强行升值不符合市场要求, 不符合我国的经济利益, 不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 也不能解决美国的就业和经济衰退等问题。我国应坚持“自主、可控、渐进”原则, 灵活调控升值节奏, 合理引导人民币升值预期, 坚持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所说:“美国立法者们想让人民币充当替罪羊, 这将可能引发一场与中国的贸易战。中国拒绝美国的指责‘合情合理’, 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必将有损中国经济增长, 而中国一直在帮助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 世界也需要中国经济继续发挥这种作用”。

摘要:由于“广场协议”的影响, 日元急速升值, 结果造成日本经济陷入十几年的衰退期。这一事件对当前的人民币升值不无启示, 因此, 人民币升值务必慎重。

商业广场超市促销协议书 篇5

甲方: 。

乙方:(供应商) 。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互惠互利的`原则,就 一事,达成如下商品促销、新增商品的协议:

一、促销时间: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止。 共 天。

二、促销时间:

条 码商品名称规格订货限量数(是/否)促销进价促销售价正常进价正常售价备注

三、促销地点: 。

四、促销员 名;

五、新增商品(见附表);

六、收款项目:

项目金额/月备注项目金额/月备注

促销管理费场地费

堆头费新品条码费

N架费其它

培训费合计

七、交款方式: 现金支付 货款中扣除 支票支付

八、促销须知:

1、乙方促销员经过甲方面试、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乙方对进场促销员活动或促销人员的行为结果承担一切责任;

3、乙方促销员须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

4、促销期结束,乙方促销人员应及时到人事部办理有关手续,逾期按每日50元补交促销管理费;

5、乙方未能交齐相关促销费用,甲方将直接从乙方的货款中扣除或不给予执行本协议;

6、甲方根据市场及自身营运安排,保留随时取消促销安排或终止新商品的进货权利;

九、本合约一式三联,甲方采购部、财务部各执一联,乙方一联,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广场协议论文 篇6

“广场协议”是在美日之间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签订的。1982年、1983年和1984年, 日本对美国的贸易盈余分别为121.5亿美元、181.8亿美元和330.8亿美元。美国希望通过促使日元升值来扭转美日之间急剧扩张的巨额贸易逆差。1985年9月, 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日本财政部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政部长Gerhard Stoltenberg、法国财政部长Pierre Beregovoy、英国财政部长Nigel Lawson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 (Plaza Hotel) 举行会议, 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 目的在于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 (Plaza Accord) 。“广场协议”签订后, 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 各国开始抛售美元, 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 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 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 协议签订后, 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 急剧下跌到200日元附近, 跌幅20%。据说在广场会议上, 当时的日本财务部长竹下登表示日本愿意协助美国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压低美元汇价, 甚至说“贬值20%就可以了”。在这之后, 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首的美国政府当局和以Fred Bergsten为代表的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 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 还有下跌空间。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 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1986年底, 1美元兑152日元, 1987年, 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 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 也就是说, 日元兑美元升值1倍, 日本对外贸易大幅度减少, 贸易逆差一步步扩大。因此, 业内专家认为, 日本经济进入20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场协议”。

二、广场协议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一) 对日本的影响

为了抵消日元升值对本国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 日本政府从1987年2月到1989年5月一直实行2.5%的超低利率。在超低利率刺激下, 日本国内泡沫空前膨胀。日经平均股价在4年中上涨了2倍。1989年末最后一天, 日本市场交易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股价, 得意忘形的人们认为“明年股价可望达到5万日元”。然而以这一天为转折点, 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 股价就落入了地狱。再来看看日本的房地产热——自1985年起, 日本六大城市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 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 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土地价格的急剧上升造成土地担保价值上升, 土地所有者能借此从金融机构借到更多的钱, 并以此为本金再去购买别的土地。然而, 到了1997年时, 住宅用地价格比最高价时已下降了52%, 商业用地更是下降了74%。泡沫的崩溃造成土地交易几乎无法成交, 而金融机构则被坏账紧紧包裹无法动弹。日元升值使海外企业和土地等资产价格以及金融资产相对比较便宜, 于是日本企业和投资家意气风发地大量接收已开始出现泡沫破灭征兆的美国国内资产。美国则借由美元贬值等因素成功转移了泡沫破裂成本和外债负担, 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日元再演币值上升风云, 1995年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80日元, 此番升值对制造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的余地几乎全部消失, 日元升值已经达到了日本经济无法承受的水平。随后, 在美国的干预下日元开始贬值并引发了“抛售日本”狂潮, 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笼罩在阴影中。泡沫破裂后, 由于日元贬值造成日本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 再加上日本金融体系中固有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使银行体系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 一些大银行纷纷破产或重组。自此, 日本从“十年衰退”状态进入“退休日本”状态。

日元升值的影响较为复杂, 人们的评价也莫衷一是。日元的快速升值并没有减弱日本对外贸易盈余的扩张趋势。1985、1988和1992年, 日本的贸易顺差分别达461.0亿、775.6亿和1066.3亿美元。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日本出口商品的96%以上是工业制成品。石油危机以后, 日本加速向知识技术集约型的产业结构转变。在出口商品结构中, 技术含量高、加工精细、附加价值高的商品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一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 日元升值使原材料进口变得便宜, 这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日本用较少的支出换取所需要的资源,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 日本的产品结构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型转变, 原材料消耗量也呈相对减少之势, 资源已不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日元升值大大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即使在欧元诞生后, 日元仍然是国际上最主要的四大货币之一, 成为其他国家外汇储备中的重要币种。以日元升值为契机, 日本的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 在海外购置资产, 建立生产基地, 日本在海外的纯资产迅速增加。日本的GDP在经合组织 (OECD) 中的比重也由1984年的11.6%上升为1988年的26.5%。可以说, “广场协议”是中曾根时代日本确立大国外交走向的策略性产物, 此后的日本一直沉浸在超级经济和政治大国的期待中。

(二) 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人深知, 在经济出现问题时迫使他国货币升值, 可以使美国在美元贬值中得到好处。站在今天的角度看, 美国的目的达到了:日元从1985年开始升值, 从当时的250日元兑1美元升到1996年的87日元兑1美元。此举使美国国内经济困境得以缓解, 并赢得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 甚至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整整1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同时美元的贬值使得美国对外负债相应降低, 对债权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美元的贬值就是美国自己在减免自己的债务, 使得美国可以向世界输出其国内的通货膨胀。但在美元贬值后, 其逆差国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在后来的时间内, 其对外逆差仍被保持,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逆差对象有了改变。

(三)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广场协议”的签订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的布局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美国在二战后经历了较大的起伏, 在布雷顿森林解体前, 美元扮演了世界经济救世主的角色, 与此同时, 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得以建立。而战败国日本、德国则在各种有利的条件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 其卓越的表现引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这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表现得最为显著, 表现为在贸易交往中他们皆与美国保持了较大的顺差。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货币的低估, 自然国际社会中要求他们校正低估的声音便会四起, 而这其中领导者就是其中之一“受害者”——美国。美国为缓解其贸易逆差与日俱增的尴尬局面, 设计了一套套方案来达其目的。终于经过各方磋商与谈判, “广场协议”得以签署。而世界经济多强的局面就从此终结, 又回到了美元统治世界的局面。但应该看到, 美国试图以此来改善贸易逆差增大的局面并未因此有太大的起色, 反而一些新型经济体以此为契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说“广场协议”的签订使得世界经济的版图得以重新规划, 使得单极霸权的现状得以维护。

三、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达到让美国感到不安的时候, 美国的一贯措施是, 以强权施压, 迫使这个国家货币升值、升值、再升值, 同时让本国金融投机机构伺机进入该国的股市、楼市等硬通货领域, 疯狂地制造泡沫, 同时抬高粮油期货价格, 造成民众粮油等基本生活品通货膨胀, 让股价、房价、粮油价格等冲破民众的心理承受极限, 继而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造成高层官员意见分歧, 引发政局动荡。一直让这些金融杀手赚到的钱足足可以把这个国家的本币和外汇储备全部架空之时, 他们就会突然反手做空, 一边欣赏掠夺来的胜利果实, 一边看着彼国经济顷刻沦陷和政局动乱, 继而插手这个国家的政治领域。

时隔近20年, “广场协议”几欲重演。不过此番却是当年广场协议的受害者日本倡议多国联合干预使人民币升值。2002年末以来, 日本官方及公众媒体开始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 要求人民币升值。2003年2月22日, 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提案, 要求通过一项与《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 但最终未获通过。6月下旬, 美国财政部长首次于公开场合表示欢迎人民币升值的举措, 这是美国官方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正式表态。其后世界范围内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突然升温。

为什么人民币成为纷争的焦点?原来在以美国经济为首的全球不景气中, 惟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此外, 人民币汇率紧钉美元并随美元贬值而贬值, 有效地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为此被指责为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如表1所示, 近年来中国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中一直保持了顺差的趋势, 且这种趋势短期内大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在2001年我国对美的贸易顺差为280.8亿美元, 次年便增加至427.2亿美元, 到2005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143.0亿美元, 直至2007年底双方贸易差额更是达到了1633.2亿美元。于是, 我们在贸易方面的顺差便成为新一轮“广场协议”的导火线, 各方纷纷要求人民币改变低估的现状。国际社会所施加的压力更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变为动力, 推高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随着我国顺差额的激增, 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也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居世界第一。种种因素似乎表明人民币确实存在着低估的情况, 但究竟这一水平有多大, 无人可知。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商务部网站公布数据整理所得

四、政策启示与建议

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渐进式改革后, 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却又隐藏危机的时代。在改革的关键时期, 改革能否再进一步显得至关重要。在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方面, 采取了灵活的手段, 使得人民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了适当的升值。但国际社会似乎对此并不满意, 采取种种方式干预我国的汇率, 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更为增强, 在汇改的两年多时间内人民币升值了将近13%之多。这对我国建立强势的货币很有帮助, 但反过来, 对于我国外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们原来很有优势的项目现在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大有被欠发达国家取代的危险。一些学者认为人民币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极力鼓吹升值可能带来的益处。的确, 升值或许对外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不小的帮助, 例如可以帮助我们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但在我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期, 拉动经济增长的一辆马车就这样受阻挠, 对我们来说未必是好事。现在中国的发展受世人关注, 不光第三世界全盯着我们看, 就连发达国家也指望着我国能在关键时期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一旦经济的某个大环节出现问题, 这势必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奇怪的是, 一方面一些国家需要我们继续拉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逼迫人民币进行更大程度的升值。日本已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我们应该从“广场协议”中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决不能再走日本曾经走过的歧路。通过研究既有的例子, 可得出如下经验和教训:

(一) 不应该屈从于已有的压力, 而应有自己的思路

经济的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 不应为迎合少数人而强行改变既有规律。我们更了解中国现在需要什么, 我们的症结在哪, 别人的建议我们可以听, 甚至可以给与很高的重视, 但决策权在我们手里, 任何一方都有其利益诉求, 都怀有这样或那样的目的。我们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 以清醒的头脑看待我们的改革, 不能盲目崇拜, 不顾客观事实。我们采取的基于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案, 可能在改革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有问题不要紧, 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来处理问题。

(二) 汇率改革采取稳定的方针, 一切以大局为重, 不能为了改变而改变

我们进行改革的目的无非是使经济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那就不能背离这个初衷, 在改革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只要方向正确, 继续向下走下去, 就肯定能有所收获。在这条道路上, 我们选择了渐进式的方式,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明智的, 我们应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勇气。稳定的政策有利于经济在可调整的范围内得以发展, 一个不可预知的环境是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的。广场协议的签署使得日本遭遇了罕见的经济零增长, 有很大的原因是决策层并未给予民众明显的信号表示, 一直追求贸易立国的日本一下子把自己推向了模糊的境地, 政策不清晰了, 环境不明了了, 剩下的只有在原地打转的份儿了。可见, 积极健康的信号和稳定的政策的重要性。既然选择了走稳健的道路, 就应摆正自己的思路, 端正态度, 长此以往, 改革必会成功。近期人民币升值日益加快, 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些外贸产业已经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 这些30年来的功臣不应成为汇改的牺牲者, 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挑战。我们应该给与这些功臣足够的时间, 稳定的汇率迫在眉睫。

(三) 汇率制度改革目标应明确, 并且对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 不能病急乱投医, 盲目寻药方, 充分照顾各方利益

汇率改革至今, 已对社会各方利益团体产生了极不同的影响, 比如资本运营者可能从人民币的升值中获得大量的好处, 对人民币未来走势非常乐观;而反观一些贸易商, 可能现如今正急在心头, 怀着焦急的心态来应付未来可能的种种意外情况。我们在汇率制度改革前已经对外来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才使得不至于在出现纺织品出口受阻时而惊慌失措, 其实甚至某些情况还远未我们所预想的那样糟糕。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我们始料未及的情况值得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予以应有的重视, 各方应密切合作, 联合行动,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1]张荐华.金融战争[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8.

[2]张燕 (译) .另一个“广场协议”将是错误[N].国际金融报, 2006-04-21.

[3]姜长斌.透视日本经济:“广场协议”与形势误判[N].学习时报, 2003-10-14.

上一篇:生活中的概率下一篇:高中优化教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