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机制

2024-10-16

健全机制(精选12篇)

健全机制 篇1

近年来所发生的一些腐败案件, 反映出反腐倡廉制度还不够健全, 还存在漏洞和缺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只有用制度监督、规范、约束、制衡权力, 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 保障权力发挥其应有的力量, 保护权力的公平正义。

建立制度防范机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制度是保证。有没有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 这些制度有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关系到一个组织能否规范高效运转、健康快速成长。要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作。一是要从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 梳理和完善企业现行的各类规章制度, 对应该建立的制度要及时建立, 对不能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制度要进一步补充、修订和完善, 同时, 要注重企业各项制度的配套与衔接, 避免出现制度冲突、制度缺陷或盲区, 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约束;二是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检查考核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纳入到企业年度目标考核中,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要突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分析研究, 督促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认真落实制度体系中的罚则, 对制度执行不力的进行处罚和追究, 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通过制度的健全完善, 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约束机制, 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真正把权力的“笼子”扎紧、扎实、扎好, 避免出现“牛栏关不住猫”。

建立教育导向机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教育是基础。理想信念动摇, 导致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失守, 是许多腐败分子走上犯罪的根源。要建立“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必须加强廉政教育。一是整体联动, 增强宣传教育合力。要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导向与协调机制, 把廉政宣教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要充分发挥“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格局优势, 不断完善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 使党风廉政教育做到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 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宣传教育整体合力;二是明确教育主题, 增强教育的有效性。要不断拓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深化教育内容。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筑牢预防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突出教育重点,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党风廉政教育要重点突出党员、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中层以上干部三个层面, 做到对党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国法教育, 对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 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权力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四是创新教育形式, 增强教育的效果。要在原有教育形式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风廉政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 使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建立监督制衡机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监督是关键。运用有效的监督方式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扼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一是拓宽监督渠道, 完善监督网络。要把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检查和党风廉政监察有效的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各方面监督的作用, 形成监督合力, 使监督覆盖到权力行使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有效地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二是深入开展效能监察, 把效能监察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中, 实现关口前移, 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 规范运作, 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要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控, 进一步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在招标采购方面, 要加强对招标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 真正实现“应招尽招”、“真招实招”, 以有效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四是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监督作用, 拓宽信访渠道。发挥职代会对企业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作用, 深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对职工的各类信访件、举报信要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 查案惩处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手段, 只有严厉惩治, 才能有效防范。要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必须严肃执纪, 要严格按照责任追究制度, 对滥用职权、腐化堕落、失职渎职和在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中谋取私利的行为, 不论职务大小, 一律追究责任, 要用铁的纪律和铁的手腕, 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建立协调保障机制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过程中, 也会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需要及时协调、研究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才能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一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要在党委的领导下, 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出部署, 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融入到生产经营、党建、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正常运行;二要加强纪委组织协调。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 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协助党委、厂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项任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形成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三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涉及面宽, 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发动和依靠各方力量, 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健全机制 篇2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党的整体能否强大有力,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坚如磐石,都与这一基础是否健康牢固有着密切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尖锐地指出:“要防止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现象。”

要想做到坚如磐石这一点,就要随着形势的发展,时刻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体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一个整体,共产党员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要想创建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就要有一批模范的共产党员作表率,党组织的先进性就体现在每一个共产党员身上,要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就要时时刻刻“创先争优”,不能只局限于一次活动,局限于一次评比、表彰。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通过一次集体活动,大家在一起学习、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自身的不足,通过查漏补缺,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作为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下去,使我党始终走在前列。因此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奇台农场开垦庙社区一队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基本措施

奇台农场开垦庙社区一队自2010年5月开始按照兵师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加强领导,扎实在全连5个党小组,32名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连队党支部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及成员包片的检查指导组,围绕“跟党走、做表率、我带头”的实践载体,制定了实施方案,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各单位党支部按照创建先进基层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五好”、“五带头”标准全面开展了争创活动:

(一)建立完善党员干部管理机制

1、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机制,坚持服务群众常抓不懈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切实解决“三少一低”和干部“走读”问题,充分学习借鉴“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连队领导干部坚持记好民情日记,社区党总支定期组织评阅、点评,对不认真落实民情日记制度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并把民情日记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评优、干部使用的依据;党员干部要坚持做好入户走访工作,入户走访率达100%;定期召开季度座谈会、民情日记分析会,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坚持开展“双培双带”,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连队通过在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以及带领困难职工致富、带领全连职工群众奔小康的“双培双带”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首先是党支部通过加强引导,积极培养一线能人入党。2011按照发展党员“16字”方针,严把党员入口关,发展了4名党员。其次是党支部充分利用连队远程教育站点、连队综合活动室等阵地,充分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不断拓宽培训内容。使党员成为致富能手,使其起到引领作用,带动职工共同致富。七一前夕,连队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举办“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的专题讲座。再次是充分利用党员电教设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形成了向先进学习的浓厚氛围。

3、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群众一帮一活动,抓好党员宗旨观念教育。“七一”期间,积极开展“党员奉献日”、“新党员入党宣誓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开展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识测试及组队参加师知识竞赛、庆“七一”黑板报展评、组织老干部、老党员座谈会、阅读一本党的理论书籍、进行党员远程教育操作技能比赛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政策宣传、法律咨询、走访慰问老弱病残、生活困难的党员及群众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每位党员在“七•一”期间为群众办1—2件实事,过好一个有意义的政治生日。

(二)建立健全长效学习机制

1、创新学习培训制度,构建学习的平台。连队健全和完善了各种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学习每年不少于12次。落实岗前培训、业务培训、理论培训等,要求每个党员年内参加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通过举办业务知识和重大问题认真研读和理解。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2、多种渠道为载体,制定了不同学习套餐。一是坚持每月一次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将党支部打造为支部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党规党纪,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政治素质的平台。二是坚持每周一次的部门组织学习,将部门打造为部门职工学习工作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各项工作部署,提高业务素质的平台。三是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形式,党组织要根据自身条件,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党课,确定党员教育日教育主题,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3、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学习效果。要合理运用考核评估结果,促使党员提高学习深度和效果,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及时、经常、有效地接受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等方面都能始终保持先进性。

(三)建立公开承诺长效机制

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中全面推行承诺制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亮明身份、公开承诺,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中创先进、争优秀,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1、突出先锋作用,分类设置承诺事项。着眼于创先争优四个目标要求,按照党组织“五个好”、党员“五带头”具体要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出有针对性的公开承诺,展示先进形象。基层连队党支部和党员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和增强致富带富能力、服务职工群众、弘扬新风正气等方面作出承诺。党支部和党员围绕服务中心、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和改革创新、认真履职、勤政廉政等方面作出承诺。

2、抓好关键环节,严把公开承诺程序。

一是调研提诺。深入调研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了解职工群众所思所盼,把职工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承诺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在调研的基础上,基层党支部结合单位职能职责和工作,提出让职工群众得实惠的承诺意向;党员结合岗位特点和本人实际,提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承诺意向。二是组织审诺。由上一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承诺事项进行逐一审查把关,确保承诺事项既体现先进性要求和岗位职责特点,又符合群众意愿、切实可行。三是公开示诺,承诺事项确定后,上级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签订承诺书,明确承诺单位或承诺人、承诺事项、完成时限等,并通过会议、公开栏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和社会公布。全连32名党员围绕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履行职责等方面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和个人关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承诺,向社会公开承诺,积极接受群众监督,承诺事项50多条。四是民主评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以党支部为单位,分在每年年终进行。结合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落实承诺情况进行认真自查,接受党员群众评议。采取自评、群众测评、党支部讲评相结合方式开展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3、健全三项机制,增强公开承诺实效。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党支部书记均亲自担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抓谋划、抓部署、抓落实,推动公开承诺活动全面启动、深入开展。社区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不定期召开沟通会、碰头会,加强对连队创先争优活动的跟踪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公开承诺工作落到实处、实现长效。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公开承诺,深入基层和联系点指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搞好公开承诺工作。二是健全督导机制。建立公开承诺活动分析例会、台账管理、督导检查等制度措施,基层党组织结合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践诺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对公开承诺落实不好、党员和群众不满意的,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落实。三是健全宣传引导机制。依托电视台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化教育和手机短信平台等载体,大力宣传公开承诺的目的意义、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发现和推广公开承诺、扎实履诺、民主评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典型,总结开展公开承诺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健全培育机制 实现精准培育 篇3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新型职业农民是当之无愧的主体力量和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如何培育好这支生力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除了国家政策方面的重视外,更需要基层农广人精心谋划,健全培育机制;不断提高执行力,实现精准、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精心谋划,健全培育机制

随着农村形势发生变化,推动了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的产生,如种养大户、返乡创业青年、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规模种植、规模养殖越来越普遍,但缺技术、不善管理、营销不畅成为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如何适应新形势,合理解决农村发展问题,自2012年开始,农业部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育工作调研,在部分县市进行培育工作试点,社会反映良好。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农广校责无旁贷的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阵地。

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首先要有效益支撑,一个或多个产业的发展才能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产业发展包含产业布局、生产管理、产品营销、产品深加工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村发展的个体,还必须重视人人关注的居住环境、食品安全、素质培养,一系列课题促进了系统工程建设。

健全培育体制,营造培育环境成为必要条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含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个环节,作为新时期开展的系统工程,就必须完善体系建设,健全培育机制,形成领导有力、组织有序、多部门参与机制,才能推动系统工程开展。近几年的培育实践证明,教育培训环节小有成绩,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学员产业发展迅速。如何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环境就要求我们完善培育环节,健全培育机制,做好认定管理、制定政策扶持成为必需,这也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源动力。“十佳农民”评选只是催化剂,职业农民优惠政策建立则是原油,是引导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的源动力。

一个健全的培育体系的建立,一个多部门参与、组织完善的职业农民培育组织架构建设,一套严谨务实的制度制定,一个政策引领的培育环境形成,才能形成良好的推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

提高执行力,实现精准培育

培育工作是时代需要,机制完善是培育工作的首要,而实现精准培育则是培育工作的必要。打造一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队伍,首先要选准培育对象,明确培育目标,在培育前期,要做到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进行全面摸底,将具有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年龄适中、热衷于农业且培育意愿强的人作为培育对象,这是培育基础工作。其次,在培育过程中,关注培育细节。从学员培训需求、产业导向、职业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制定教学计划,在培育过程中,做到组织环节有序、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手段创新,重视教育效果。注重环节,关注细节,力争细节出效果,过程出成果。

反思我们的培育工作,要在改变细节上提升培育效果,如引进龙头企业与学员交流座谈、每期课程设置学员与教师交流环节、在产业布局和生产管理上加强专家队跟踪辅导、在产品营销和深加工上强化龙头企业对接、优秀学员评选等,还将努力实现年度职业农民先进典型评选和宣传推介,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创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在三农工作进入新阶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为新时期农广人的工作重心,我们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顺应时势,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发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农广精神,做到政治忠诚、勇于担当、诚实守信,在基层努力展现农广人的精神和担当。

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篇4

强化监督检查 坚持从严排查隐患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 针对各个时期、各个行业特点, 持续深入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全市全面排查

采取“企业自查自纠、镇街全面排查、部门执法巡查”相结合的方式,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 对各行业领域进行拉网式检查, 做到横到边、纵到底, 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实现了隐患排查全覆盖。针对工矿商贸行业企业特点, 重点开展了以“查制度执行、查现场管理、查事故隐患、查责任落实、查教育培训、查职业卫生、查应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七查”活动, 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及时治理纠正各类违规违章行为。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逐级建立并落实从市级分管领导到监管部门和镇街分管领导、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 并建立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档案, 确保了排查不走过场、治理不搞形式。

专家诊断检查

充分发挥专家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中的重要作用, 依托辖区大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特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抽调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成立了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工商贸3个专家组, 集中开展专家查隐患活动。对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诊断式”检查, 对安全隐患进行专家“会诊”, 帮助指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提高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重点时期巡查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 将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分类划分, 组成了25个安全生产专业领导小组, 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明确到了分管市级领导、责任部门和配合参与单位。每逢“两节两会”、夏季汛期、“十一”国庆等安全生产的敏感期、关键期, 组织各专业领导小组, 由市级领导带队, 对监管职责范围内的行业领域进行专业检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种场所、各个部位、各个环节进行反复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能整改的, 坚持当场整改、当天整改。整改难度较大的, 全部登记建档、限期整改, 并做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整改时限、整改资金、应急救援和监控措施“六落实”。

强化治理措施 坚持从快整改隐患

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 隐患不除, 事故难绝。为切实抓好重点隐患的治理、监控和整改, 莱州市建立健全了“四个机制”, 强力推进各类隐患整改工作, 确保了隐患按期整改到位。

责任落实机制

定期调度分析、整理汇总全市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情况, 对确定的较大隐患进行梳理分类。对每处隐患所涉及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整改时限及分管市级领导逐一进行细化分解。采取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形式提出整改要求, 把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到了每名分管市级领导和每个具体单位。对可能造成伤亡大、损失大、社会影响大的重大事故隐患, 提交市政府挂牌督办, 并由市长签发《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 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措施硬、力度大、效果好。近年来, 利用这一手段, 莱州市先后对非法尾矿库排放点、危化品加工企业安全条件不达标、海上非法采运砂石、油气输送管道非法占压等一批重点隐患进行了挂牌治理, 均取得良好成效。

资金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全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 带动镇街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加大对重点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 为隐患治理工作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近年来, 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 300万元, 先后扶持治理了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渔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危及公共安全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治理项目, 彻底治理了一批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 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隐患整改期间的动态监控, 组织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不间断地对隐患部位进行监督检查, 分析隐患危害, 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和监控措施。同时, 加强隐患整改情况跟踪调度, 定期在全市通报隐患整改进展情况, 加快了隐患整改进度, 确保了隐患整改效果。

验收销号机制

对重点隐患建立“一患一档”台账, 包括隐患整改表、监督检查记录、隐患图片资料、整改方案、相关会议记录、督查记录、验收合格意见等资料, 对每处隐患整改过程进行全面记录。整改一处, 验收一处, 销号一处, 实行“排查、整改、验收、销号”规范化管理。近年来, 莱州市整改消除了一大批隐患, 及时堵塞了漏洞, 其中整改消除重点隐患176处, 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强化制度保障 坚持从实防控隐患

建章立制堵隐患

在全市规范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安全生产专家组工作制度、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等规章制度, 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确保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 强化源头监管, 严格执行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 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 从源头上杜绝了安全隐患。

重点监控查隐患

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 完善了25处重大危险源管理库, 建立了市镇村企四级监控网络, 做到了分级管理、措施到位。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海上运输、渔业生产、消防、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特种设备、液化气和钢瓶、农机、石材加工和废旧塑料加工等15个行业领域实行重点监控, 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重点时期派驻安全督导员制度, 强化了重点部位管控力度。为及时查改隐患, 加大宣传力度, 畅通12350举报电话, 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监控, 累计查处群众举报120多起, 有效提升了隐患治理效率。

严格考核除隐患

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篇5

近年来,廊坊市围绕对安全生产形势实施有效控制这一主线,着眼构建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紧紧抓住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上下功夫,解决好“谁来管”的问题。2003年,全市安监队伍工作人员仅256名,面对全市8万多家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任务,人员力量严重不足,且人员来自方方面面、熟悉业务的不多。要遏制相关事故发生,保障生产经营安全,就必须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为此,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直面问题不回避,多次组织编办、财政、安监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召开协调会。2006年,在全市编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从其它行政或事业单位调剂编制和人员392人,充实到安全生产监管队伍。2007年,又针对县、乡(镇)两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明确提出了县级执法监察队伍“五有三上墙”(有机构、有专职人员、有职能、有执法用车、有管理制度;牌子上墙、制度上墙、执法程序上墙)和乡镇安全管理办公室“六有四上墙”(有机构、有专职人员、有职能、有检查用车、有管理制度、有固定通讯工具;责任制上墙、牌子上墙、制度上墙、职责上墙)的建设标准和要求,促使县、乡监管队伍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市、县、乡、村“两级监督、四级管理”的安全

生产监管网络基本形成,全市平均每千家生产经营单位监管人员由原来的3人,提高到现在的12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各类开发区和经济发展重镇监管机构缺失、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又积极采取措施,相继在廊坊开发区、三河燕郊开发区、霸州胜芳镇、固安县工业园区以及香河县经济开发区、现代产业园和家具城分别组建了安全监管分局或监察中队,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解决好“怎么管”的问题。要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建立起一套长效运行机制,在政策保障上为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几年来,廊坊市围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执法监察、隐患排查等重点环节,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了《廊坊市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填补了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行政责任追究问题的“空白”;制定出台了《廊坊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着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机制的建立健全;制定出台了《廊坊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及违法行为的举报受理单位、举报方式以及举报奖励程序、资金来源和责任追究等方面逐一进行了明确。同时,市委、市政府及市安委会还先后制发了《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廊坊市各级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实施办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性 2

文件,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健全商品社会的自我监管机制 篇6

三聚氰胺奶的后遗症还在发作,皮革奶疑云尘埃刚刚落定,肉制品行业又爆出“瘦肉精”风波。人们的不安全感又增加了一层。

双汇集团“瘦肉精”猪肉被曝光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到达河南省,要求彻查“瘦肉精”事件。

是政府没有监管吗?当然不是。早在2002年,农业部已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瘦肉精”的管理,由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监管,按照职责分工,其监管的环节依次为:养殖、屠宰、流通、药品销售以及相关案件侦破等,有关企业还号称“生猪屠宰要经过十八道检验”。

央视曝光的南京部分屠宰厂,“瘦肉精”监测无具体部门负责。从屠宰厂出来的猪肉并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就直接打上“肉检”“验讫”的印章,并且开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南京动物卫生监督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工程师接受采访时称:“我们的职责范围就是检寄生虫病、传染病。”

这又是一起多头监管的后遗症。

人们已经对多头监管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多头监管的结果必然是彼此推卸责任,导致监管落空。因此,确实有必要整合目前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中的监管机构,建立专业的食品质量监管机构。

至关重要的是,这个新设立的监管机构必须保持充分独立性。如果留意新闻,人们或许可以发现,近年来严重的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大都是媒体大规模报道之后,监管部门才介入。

但是,监管部门果真就不了解行业情况吗?当然不是。尤其是基层监管部门,对于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和安全隐患,应当是相当清楚的。但是,他们却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原因在于,他们是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而地方政府领导人普遍把GDP和财政收入增长当作最重要的政绩,他们当然不愿意监管机构妨碍企业的增长。为此,地方政府负责人通常会约束监管机构,不允许其严格依照法律进行监管。

这样的制度缺陷,乃是食品等行业监管失灵的制度根源。那么,如果新设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就应当透过制度变革,确保监管机构具有必要的独立性。可以设想两种方案:第一种,监管机构至少在财务和人事上独立于地方行政当局;第二种,建立垂直的全国性监管体系,基层监管机构不受地方政府的管辖。

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案,都是减少旨在追求政绩的地方官员干预监管机构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监管的独立性。而这,是有效监管的基本前提。假如没有这样的制度前提,监管部门人员再多,设备再先进,权力再大,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现代监管失灵的根本问题不是监管能力的大小,而在于监管意愿的强弱。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还应当调整监管策略。不妨来看一下这一次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列举的整顿打击次序:首先是非法制售“瘦肉精”的窝点和渠道,其次是使用瘦肉精的生猪养殖户,接下来是疏于监管、严重失职的地方监管部门,然后是动物检验检疫人员。

这样的监管策略几乎完全忽略了社会、市场内生的监管机制所能发挥的作用,把监管的全部责任都压到了政府监管部门肩上。但是,政府的监管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政府要有效监管,必须有效地利用社会、市场内生的监管机制。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利用现代法律发展出的产品责任法原则,让终端产品的生产企业承担更大责任,推动它们积极地监管零散的原料供应商。中国食品行业,比如肉制品和乳制品行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原料生产过程高度分散,生猪、生奶经常是由分散的农户提供的。政府逐个监管这些农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效的监管策略是,政府主要监管成品生产商,让它对自己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的伤害,承担全部责任,并支付惩罚性赔偿。这将促使生产商严厉地监管分散的农户。生产商也完全可以采取一种有效的监管制度,比如,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对其成员实行责任共担制度,一户出现问题,公司停止收购整个合作社原料。这将诱导合作社自身发展出监管机制,有效地控制分散的农户不负责任的经营行为。

健全内控机制防范资金风险 篇7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个别单位在资金的管理上,年无预算安排、月无用款计划,使用资金随意性较大情况仍旧存在。主要表现在:

1.个别单位的“一支笔”审批演变成了“一个人”审批。

在财务开支上,大事独办,小事全揽;有的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有资产、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有的单位会计人员只听从“一把手”的指示,致使会计资料、会计核算等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给广大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

2.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

一是内部管理松弛,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不真;二是会计信息失真,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核算不实等;三是个别单位在材料采购、财产管理等环节监控不力,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不严,挥霍财政资金的行为时有发生。

3.流动资产环节上的漏洞,造成资产损失。

有的出纳员开具只有自己签名、与交款数额不一致的收据交会计记账,部分现金被截留;有的经办人瞒着领导把收回的款项不交会计入账,以私人的名义存入银行;有的保管员月末既不盘点也不同会计对账,私自把库存物资拿出去卖掉;有的采购员把采购回来的大宗商品,既不通过库存核算,也不办理出入库手续,又不把出售货款交财务入账,搞“体外循环”。

4.重大资金支出在管理环节上的失控。

个别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和对外支付大额款项,事先不征求多方面意见,随意通知财务部门付款;对资产处置缺少控制,资产手续不清、也不办理书面移交,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单位资产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前,没有组织清产核资,也不进行实地盘点,造成年年账实不符。

5.会计监督制度与相应的采购、支出等财务开支制度脱节。

个别单位由于供应部门的经手人弄虚作假或失职,造成购进材料或办公用品质次价高、数量单价不符等,财务部门仍照价付款;不合理开支的白条支出,经办人员通过税务局换取税务发票,没有明细单,记账人员也不管不问进行账务处理。

二、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相应的内部牵制机制,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弱化,内部控制缺失等。

1.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有一定随意性,部门预算在执行中约束力度不够。

个别单位和部门的领导,财经纪律淡薄,个人说了算,乱拨、乱支、乱报账;部门预算针对各单位的财务开支范围、标准等,只规定了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并不能解决单位资金的安全性。

2.内部管理职责不清。

一是单位内部没有建立预决算、执行、监督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机制;二是缺少内部牵制机制,不相容职务没有有效分离,造成职责不清,越权行事;三是预算缺少控制程序,内部预算与上报财政预算不一致,造成预算、决算“两张皮”;四是对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缺少控制活动,出现管理失误等问题。

3.单位职工风险意识不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没有真正理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单位的重要性;大部分群众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管理层、财务部门的事情,非全员参与的“过程”,因此表现为消极应付,出现“搞形式”“走过场”现象。

三、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可以看到,财务管理控制的重点和要求不同,其财务内部会计控制重点、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应有所差异。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授权和批准制度,加强“一支笔”审批在资金运行环节中的监督。

一是在大额经费的管理上要严格,防止“一支笔”随意签批、挤占挪用;二是公务费用日常开支要以保障为依据,对计划外开支,要限定“一支笔”审批的最高额度,防止审批权力膨胀。

2.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完善财产管理的安全制度。

一是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对单位资产使用人都要实行永续盘存方法核对库存账实;二是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物相符;三是主管会计还要经常检查出纳员、保管员、采购员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往来账目等情况,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各种财务规章制度。

要求各单位建立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各类账目,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凭证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各项内部财会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单位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4.建立财务公开、群众监督制度。

一是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单位财务状况,使“一支笔”审批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二是公开程序到位,每张发票公开前必须要由经办人、证明人、监督人、审核人签字,才能报至“一把手”,财务审核把关后统一做账;三是公开形式多样,广大职工是监督的主体,在单位的公开栏或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开,让群众对单位的收支情况心中有“明白账”。

5.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职位不相容的分离内控制度。

一是合理设计财务工作岗位,做到职责分明、职权分离,形成相互制衡、相互制约机制,杜绝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现象;二是实行财务印鉴分开保管制度,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必须有两个人分别掌管;向银行提取较大数额现金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对领款、点验安全入库的全过程共同负责;三是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推广典型经验,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篇8

据统计, 在粮食作物、制种作物、优质瓜菜、特色林果等高产高效作物上, 至2014年底, 河西、沿 (引) 黄及东部3大灌区48个县区 (含兰州5区) 及省农垦、有关农业龙头企业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面积1016万亩, 占计划任务的102%, 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4%左右。其中膜下滴灌累计达到202万亩, 垄膜沟灌658万亩, 垄作沟灌156万亩, 项目区平均亩节水80~100立方米、亩增收100元左右, 实现了年“节水10亿立方米, 增效10亿元”的目标, 示范推广成效明显,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成效, 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为生态恢复与保护作出了有益贡献。2010~2014年甘肃省累计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面积达到3352.54万亩, 其中膜下滴灌累计达到201.94万亩, 垄膜沟灌2413.78万亩, 垄作沟灌510.92万亩, 共实现节水35.72亿立方米, 增效30.90亿元, 年平均节水9亿立方米左右, 增效7.7亿元左右。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为生态恢复与保护作出了有益贡献。

单位:万亩、亿立方米、亿元

技术体系先行

甘肃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 陆续从以色列、美国等引进滴灌技术, 并零星在大的农场试验推广, 2004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 开始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同时, 通过与科研院所、企业的深入合作, 依托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土肥技术人员的广泛参与, 开展了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单方水产出率为目标, 以节水、节能、增产、增效为核心的相关试验研究, 着力推进现有成熟技术的集成配套与关键技术环节的创新提升,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县 (市、区) , 共开展各类试验1000余项次, 特别是自动控制测墒灌溉、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甘肃省试验成功, 在农田节水、节本增收、防止保墒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可缓解农村因劳动力缺乏而导致农田无人耕种、管理的趋势;创新提出了密植作物 (如麦类、油菜等) 全膜微垄节水技术, 可有效防止春耕开沟起垄导致土地跑墒, 节水保墒作用十分明显, 解决了垄作沟灌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由于膜下滴灌投资大, 甘肃省财力有限, 在总结农民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保墒又节水的垄膜沟灌技术, 同时针对小麦、大麦等密植作物, 提出了垄作沟灌技术, 并提出垄上中三行沟里种一行的种植模式, 保证产量不减或略有增加, 但节水效果明显。现在又探索微垄节水技术, 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于甘肃河西及沿黄灌区的节水技术推广体系, 为甘肃省“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项资金是保障

甘肃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水利厅等省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协助配合, 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从2010~2014年, 甘肃省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办共安排资金3.75亿元, 重点补贴了垄膜沟灌、垄作沟灌等技术面上推广和核心示范区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也安排了大量资金, 重点建设了滴灌设施;同时各市县也积极配套资金, 支持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据统计, 各市、县共配套资金1500万元左右, 相关企业共配套资金10亿元左右, 用来购置节水所需的设备器材、地膜、机具、发放作业费补贴等。

领导重视是关键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近年来, 对全省灌区农田高效节水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 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性文件, 大力扶持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推广。2010年、2012年甘肃省政府先后在敦煌、张掖召开了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 2013年甘肃省农牧厅在武威召开了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 大大促进了工作的有效推进。此外, 灌区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 加强组织发动和行政推动, 出台配套政策措施, 整合筹措专项资金, 保证了推广任务的全面落实。各级农牧、水利、财政、发改、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互配合, 密切协作, 形成了部门联动、各负其责、各有侧重、合力推进的工作氛围。甘肃省农牧厅多次派出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 到市县区督导检查任务落实情况, 开展巡回技术指导与服务, 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水利部门以工程节水为重点, 加强灌区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 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 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有力地支持和保证了农田节水工程措施的落实。承担项目任务的市、县 (区) 由政府牵头,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负责当地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实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 严格进行目标管理, 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各项工作逐级分解落实, 形成了领导重视、职责明确、上下齐抓、政技协调的工作格局, 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示范带动是引领

各地加大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 紧紧围绕主要作物、优势产业, 根据当地经济、水资源、土壤、作物种类等基础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 选择适合的农田节水主推技术, 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田高效节水示范区。示范、带动农民科学用水、规范种植, 把示范区建成了节水成果展示、农民现场观摩、技术集成转化的平台。目前全省灌区共建立核心示范点2000个, 示范面积200万亩, 其中万亩示范点50个, 千亩示范点600个, 千亩以下示范点1500个。同时, 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明白纸等方式, 为节水农业的顺利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因地制宜发展最适合的农业节水技术

按照“结构调优、科学用水”的原则和“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要求, 各地因地制宜, 在光热、水土条件丰富的灌区, 大力发展高效制种、特色林果及高效经济作物;在高海拔冷凉灌区, 大力发展以垄膜沟灌技术为支撑的高原夏菜及优质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水资源供需矛盾较突出的灌区, 培育发展中药材、饲料、制种、优质瓜菜、特色林果等产业。通过积极培育高效节水的特色优势产业, 初步建立了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高效节水型农业结构, 形成合理用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开展灌区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需要灌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相互协作, 逐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量化任务、细化目标, 层层考评,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通过技物结合、补贴物资等方式, 激发广大群众的节水积极性, 使广大农民积极主动节约用水。建立用水指标考核体系, 通过“倒逼”机制督促各级干部把解约用水作为战略任务来落实。

二是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 灌溉用水实行按量收费、定额配水、节约有奖、超用加价的办法,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大力培育水权交易市场, 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水权交易与流转市场, 鼓励农民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鼓励用水者协会进行水权交易, 让利于民, 让农民得到节水的实惠。

三是建立健全合作推广机制。将灌区农田节水技术的推广作为确保全省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重点工程来抓, 逐步形成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以及行政推动、行政技术结合、示范户带动引导的推广机制。各级农业部门重点搞好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加强农田节水机具的研发配套,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拓宽资金渠道, 逐步形成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引导、农民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农田节水投入机制。 (据《祁连山的呼唤》等资料整理)

附:甘肃省农田节水农业发展历程

2004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开始在棉花、加工型番茄、籽瓜、枸杞上推广膜下滴灌技术。

2006年:创新提出了保墒、节水、投资少的垄膜沟灌技术。同时针对小麦、大麦等密植作物种植中农民传统平作大水漫灌的习惯, 在借鉴永昌县经验, 规范了垄作沟灌技术。

2008~2009年:甘肃省农牧厅实施农田节水行动, 并作为“十大推广技术”之一和为民兴办的十件实事之一。2008年, 推广农田节水技术69.22万亩。2009年, 共完成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面积78万亩。

2009年:甘肃省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科学构想,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三年规划”, 通过3年努力, 力争达到“累计示范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节水10亿立方米、增收5亿元”的目标。

浅谈健全警察权益保护机制 篇9

权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应当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目前关于警察权益则的研究主要分为了两大类, 一是广义的警察权益, 即公安机关和警察个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正当权利;另一类则是指警察个体应享有的正当权利。而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以警察职务身份为前提的特殊权利和其作为普通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人权的总和。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 警察权益又可以分为职务权益和民事权益。民事权益是指警察作为普通公民所应享有的宪法所赋予的一切权益;职务权益则来源于其人民警察这一特殊身份, 通常也被称为执法权益, 即警察在依法执行警察公务的过程中以及执行完毕后所应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和履行警察职责时所需要的一定工作条件, 具体来说包括依法执行职务权 (包括行政强制措施权、行政处罚权、人身强制权、当场盘问权等) 、正当防卫权、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权 (包括防爆手枪、手铐、脚镣等警用器械) 以及特别保障权 (如装备保障权、本人及家属不受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权以及伤亡抚恤权) 等等。

二、我国警察权益保护现状

(一) 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对于警察权益的界定及保护权益的法规上没有一部完整的、专门的法规, 只是零星的出现在包括《刑法》、《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

(二) 警察权益保护的现实运作

公安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在构建警察权益保障机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举措, 调动了警察工作的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民警察的基本权益。同时, 各地建立了人民警察正当权益保护委员会, 并配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保障警察权益的相关工作。

(三) 抚恤保障、心理健康工作已逐渐步入正轨

现行的伤亡抚恤制度不仅包括《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参照现役军人的优抚规定执行”, 还包括社会保障部和公安机关制定的一系列针对警察的伤亡抚恤规定, 如针对警察因公负伤的医疗待遇、以及公安系统内部专设的抚恤金等措施, 都为警察抚恤提供了补充保障。此外, 警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比常人更应得到重点关怀, 因此不少地区开设了警察心理专线、增强心理辅导培训、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同时警察的休假权保护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我国警察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尽管我国目前的警察权益保护体系设定较为详细, 但是近年来警察权益被侵犯的现象较多, 形式较为严峻, 值得反思。

(一) 暴力袭警事件频发

据调查, 暴力抗法或袭警是对人民警察安全伤害最为严重的行为之一, 并且案件数目有逐年增加的态势。袭警主要包括四种形式, 一是寻衅滋事, 如无故袭警或挑衅, 一般多发于男性;二是抗拒执法, 即犯罪分子在遭遇抓捕时不进步伏罪, 反而使用枪支弹药、刀具凶器等进行反抗, 至使警察受伤或牺牲, 这类事件屡见不鲜;三是报复泄愤, 此类事件性质及其恶劣, 多发于犯罪嫌疑人释放后对当时实施抓捕的民警进行打击报复, 轻则致伤, 重则身亡;四是公然对抗, 在警察执法时, 不法分子为了保全自身利益回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使用一系列暴力手段阻挠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

(二) 软性抗法渐多, 群众不支持、不理解

群众对于公安民警的不理解使得警察在正当执法是遇到的聚众滋扰、谩骂侮辱等事件日益增多, 不但不利于警察的正当执法, 还损害了警察的人格尊严及名誉等权益。

(三) 恶意、不实投诉时有发生

开通投诉热线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并对警察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然而不时有被告人、嫌疑人或者犯罪分子为了发泄私愤恶意抹黑, 不仅无理取闹使公安机关难看, 更有对公安机关进行无端攻击。不仅没能起到应起的监督作用, 反而为广大一线警察增加了心理负担。

当前警察权益保护不到位的原因有很多, 但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一是社会矛盾增多、治安形势严峻。随着经济的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增多, 犯罪活动有增无减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 使得警察这一维护国家、公民利益的群体站在了不少利益体的对立面, 增加了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的危险指数。

二是警察主观原因。由于个别警察在自身执法中的不规范行为践踏了公安机关的微信, 影响了公安机关及警察的公信力;其次是警察的警惕性和安全意识不够高, 不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对警察证或警服的震慑力过分自信, 缺少自我防卫意识, 给犯罪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伤及自身;此外还存在警察自身实战能力不强所导致的悲剧的发生。

三是法制保障不够健全。尽管当前各相关法律、法规对一些警察权益做出了保障, 但是一些规定有些笼统、模糊, 使得警察在实践中的操作性不强, 对于警察权益还是难以做到很好的保障。比如警械的使用, 为了避免发生问题很多警察都在出警时放弃使用武器的权利, 这也是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

四、健全警察权益保护机制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针对如何健全警察权益保护机制提出几点思考。

(一) 完善警察法规体系

尽管经过十数年的努力, 我国人民警察法规体系已初具规模, 以《人民警察法》为核心、配套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体系针对警察权益提供了一些保障。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这一体系总体来讲仍然是粗线条的, 特别是可操作性较差。因此, 建议从明确警察职权、界定侵犯警察权益的具体行为和明确具体惩戒办法入手, 对《人民警察法》等法规进行修订;二是尽快制定详细、可执行的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或武器条例的细则, 既保障群众不因警械乱用受到侵犯, 也保证警察权益不因警械使用不便受到侵害。

(二) 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戒力度、强化维权机构建设

不少敢于侵犯警察权益的犯罪分子都是因为侵权行为没有具体的惩戒办法而胆大妄为。因此各公检法部门应当加强对袭警、辱警案件的查处力度, 从严处理, 为大众敲响警钟, 扭正不良风气;建立专门的法律机构, 协助受害警察对不法分子进行责任追究。

(三) 提供全方位保障

警察的权益受到侵害主要是发生在执行警务工作的时候, 因此做好警务保障也是维护警察权益的重要内容, 包括物力和人力保障两部分。首先是经费和武器装备的保障, 只有经费充足、有良好的配套装备, 才能保障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完满完成任务同时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此外人力保障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不少警察自身的防卫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不足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因此增加警察的警务技能训练以及自我防范意识培训也是完善警察权益保护机制的重要内容。

(四) 化解警察公共关系危机

当前舆论也是影响公众对警察看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利于减少警察在执法中受到的阻力。健全妥善的危机处理体系是从源头上健全保护警察权益体系的重要保证, 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 避免侵权案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兆端.警察权益保护问题透视[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6, 03:9-17.

[2]刘卉.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理性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1:18-23.

[3]张文泽, 石斌.警察权益保障路径新探---关于构建警察律师制度的设想[J].公安教育, 2016, 08:48-50.

健全机制 篇10

名称应与中央的提法保持一致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制度。在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中找不到“大病保险”这个词。

部门文件的提法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三中全会《决定》明显不一致, 应该果断摒弃“大病保险”的提法, 把名称统一为“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或“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理由有三:一是部门文件必须与中央的纲领性文件保持一致, 不能错位和偏离, 否则就失去了行动指南;二是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 都不能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正在运行的制度特别是基本制度发生冲突, “大病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功能“撞车”, 基本医保就是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的基本制度安排, 在广大群众的心目中, 基本医保就是保大病的, 十几年来一直运行得很好, 再冒出一个“大病保险”, 让人陡生困惑, 陷入迷思, 无异于添乱。三是之所以强调果断摒弃“大病保险”的提法, 是因为在深入贯彻十八大和三中全会《决定》的今天, 仍然强制性推行“大病保险”、避口不提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制度, 不合时宜。

厘清重特大疾病的界定标准和依据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的直接目的是化解因病产生的经济风险, 即减轻过重的医疗费用负担, 减少或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 重特大疾病保障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 而非临床医学上的病种概念。世卫组织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卫生支出超出其家庭收入 (扣除生活开支) 40%以上者即为“灾难性卫生支出”。可见, 将重特大疾病保障界定为经济范畴的概念已为国际公认。

之所以不应划出若干个病种作为重特大疾病的保障范围, 是因为它违背常理。同一个疾病在不同人身上有轻重之别是常见现象, 如果不分费用高低, 仅凭病种就纳入保障范围, 病情轻、花钱少的患者同样能得到保障, 而没有纳入保障范围的病种花钱再多也得不到补偿, 不尽公平;疾病谱的变化使得按病种界定保障范围的政策难以穷尽应当纳入保障范围的病种, 而按费用高低并考虑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作为界定依据即可迎刃而解, 针对性强;重特大疾病的医疗费用较高, 但发生概率很小, 约占参保总人数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 因此它不是一项普惠性的制度安排, 而是一个特惠性的政策举措, 不是在一定自付费用之上进行普遍性的“二次报销”, 而是要精准地施以“雪中送炭”, 不搞“锦上添花”, 这就需要做过细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 真正把钱花在发生“40%以上灾难性卫生支出”家庭上。那种不分家庭收入和贫富差别, 一律给予“二次报销”的做法应当“刹车”。

政府应承担托底的主体责任

在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的责任上, 至少要明确三个原则性问题。

一是主体责任不可转嫁或异化。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是一项托底的社会政策, 政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 由财政出钱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基金。从基本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块建立“大病保险”基金, 无异于让参保民众来承担主体责任, 政府的托底责任被异化和转嫁。

二是医保基金不应该也不能变成公共财政资金。部门文件明确规定“大病保险”基金从基本医保基金结余中划拨, 与社保法的规定相悖。社保法规定社保基金专款专用, 任何人不得挪用。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 政府应该依法管好用好, 不应该把它作为公共财政资金拿来建立托底政策, 政府部门的行为不能偏离或超越法律。

三是筹资机制应着眼于长期稳定。建立更加可靠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 要求有长期稳定的筹资机制作物质基础。完全依赖基本医保基金结余难以为之。在需求空前释放、诉求空前增加、医疗费用空前上涨和“未富先老”等社会风险的挑战面前, 医保基金的压力越来越大, 现在不是钱多了, 而是钱少了, 经济下滑又给筹资增加了难度, 再从基本医保基金上割肉补疮, 只会使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雪上加霜, 有可能导致基本医保和重特大疾病保障两败俱伤。长期稳定的重特大疾病保障筹资机制, 要求有单独的筹资来源, 而不是依赖于其他制度的资金结余;要求筹资有利于多层次整体资源的聚集和扩充, 而不是分散和削弱“他人”已有的资源。现行的筹资方式, 势必导致医保基金划出一块少一块, 支付能力降低一分, 是地地道道的分散资源、削弱资源, 谈何放大效应?

商保的优势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

据说, 从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块建立“大病保险”基金并交给商保经办, 是为了发挥商保的优势, 促进商业保险发展。国际经验显示, 在追逐利润目标驱动下, 商保公司在风险评估、保费测算、客户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培养了一大批精算技术人员, 吸纳了大量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高等教育人才, 从而在成本效益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但这样的优势目前在我国尚不存在, 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起步较晚, 规模不大, 参与经办“大病保险”仅限于部分地市、某个环节, 且时间短, 缺乏经验积累。因此, 商保经办“大病保险”的管理经验和能力远不能与从事基本医保十几年、经办规模遍及全国、经办流程全过程的社保机构相比。以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例, 其半年报和年报显示, 2013年上半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的管理成本分别约占保费收入的8.64%、5.47%、6.25%, 平均为6.73%。被称为“XX模式”的经办费用比例也达到了4.5%。而我国台湾地区的全民健保, 其2011年的经办管理成本占总保费的比重仅为1.13%。数据显示的管理成本效益, 是对优势状况的最好解读。谁的管理成本低、效率高, 谁的优势就大, 反之亦然。

全国一个模式和“一刀切”的做法不合国情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 应该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出发, 考虑事物的多样性, 因地制宜, 鼓励创新, 各显其能。强制性地规定只能从基本医保基金中划拨、“一刀切”地规定必须一律向商保公司购买服务、轻率地推行“XX模式”等做法, 不符合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 难以建好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 反而会成为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

坚持多层次, 防止混合层次

多层次是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层次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每一个层次的不同作用, 增强保障体系的整体功能, 满足不同需求;区分层次的根本标志是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 用基本医保基金建立“大病保险”基金, 混淆了基本医保与补充保障的区别与界线, 等于从基本层次中又分出一个补充层次, 这个补充层次不是由商保单独承办的, 而是多采用合署办公、联合经办的运行方式和“结余共享、超支分担”的利益机制,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层次。其实, 这个混合层次本质上还是基本医保一个层次, 因为商保并没有投钱, 仅限于人力的投入。而且, 容易泄露参保人个人信息, 谁能保证唯利是图的商保不拿其获得的社保信息去搞不正当的营利活动呢?此前曾经一度出现的雾霾险、足球世界杯竞猜险、蜜月怀孕险等, 因其“不务正业”而被叫停, 这种现象除了说明商保的稚嫩外, 还告诉我们混合层次不可取。

“大病保险”试点具有必要性

由于存在种种迷思和困惑, 当下推行的“大病保险”实施进程没能如愿,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它给医保制度改革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一是试点地区坚持的“政府主导、社保商保协同发展”理念值得肯定。表现为政府定基调、抓规划、出政策, 社保机构与商保公司开展平等协商, 实行协议管理。这对医保机构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有益的探索。“政府主导、协同发展”理念, 为社保机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奠定了理念基础。

二是引入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机制具有可行性。如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 社保与商保签订协议、在社保机构的指导下商保与医院签订协议, 层层实行协议管理;执行基本医保的“三个目录”及相关规定, 不设定特殊病种, 以费用高低确定赔付比例, 既避免了高额医疗费用因病种限制得不到报销, 又减轻了保险公司对病种认定审核的压力, 等等。

三是缓解经办机构缺人缺钱的矛盾要转变思路。近年来, 医保经办系统有关缺人手、缺经费的呼声一直较高, 也是事实, 但却一直未能解决, 为什么?要从转变思路上找出路。如将要人要钱转变为要机制, 即将现行的“行政化”或参公式的管理体制转变为“基金制”管理机制, 从医保基金征缴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经办管理费, 可能比要人要钱更容易解决。因为政府是不希望扩编增员的, 以免增加财政负担, 同时也不符合简政放权的时代要求。相对而言, 要机制容易实现。

四是迷思和困惑可以促进基本医保制度理性地走向成熟、定型。“大病保险”的实施进程为何一波三折?如前所述, 概念内涵、筹资来源、责任主体等都没有搞清楚, 带着迷思和困惑怎能搞好制度建设?这也警示医保人要理性地推进医保制度走向成熟、定型。理性, 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系统观念和可持续观念, 出台政策不能顾此失彼、顾此损彼, 一败一利的事不能干, 两败俱伤的事更不能干。

五是要坚持从人治走向法治, 从行政化走向法制化。用法律制度的可靠性来规避人治的随意性。社保法规定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 是对社会保险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 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命力所在, 也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只有坚守这一基本方针, 基本制度才能可持续, 多层次中的补充层次才有发展空间, 保、患、医、药等四方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健全管理机制防范劳务分包风险 篇11

分析劳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一是施工企业在劳务分包过程中对劳务分包方资质审查不严,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定要求,个别劳务分包企业实际上是由“包工头”组织挂靠的皮包公司;二是劳务分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主要条款约定不明,对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未作约定或约定不全,双方责任与义务界定不清,工程计量规则不清、不细,尤其是对方违约责任界定不清,影响合同的执行力;三是管理过程监督不力,检查控制不严,没有履行相应的签认手续;四是个别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违反规定劳务分包等。

铁路建设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选好、用好、管好劳务分包队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施工质量的保障,也是双方取得共赢的基础。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和电务专业短、平、快的特点,将劳务分包管理作为施工的重难点来抓,从制度建设、机构设置、现场管理、执行力建设、监督检查等五方面入手,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劳务分包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劳务分包管理的基础

建立健全劳务分包管理制度是加强劳务分包管理的首要工作,以规范劳务分包管理行为。一是建立劳务公司注册制度。现阶段成立劳务公司门槛较低,各种劳务公司应运而生。因此,选择好的劳务公司是关键,通过市场调查、业绩查询,选择一批资质高、能力强、信誉好的劳务公司,做好登记注册工作,建立信息管理档案。二是建立劳务分包准入制度。通过工商网络系统或函证等有效手段,对劳务分包公司提供的“证照资质”等证件进行全面、细致的查询核实,防止和杜绝“包工头”、不法分包商提供虚假证照,入围参与劳务分包。三是建立分包商分类管理制度。对查证入围的合格分包商资质等级、专业进行划分,确定劳务分包的范围,实行动态化管理。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完善劳务分包流程,建立施工项目和相关职能部门二级评审制度,规范劳务分包程序。四是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不履行合同、随意停工、煽动劳务人员无理取闹、恶意讨薪的分包商必须予以清理,纳入黑名单,严禁使用。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劳务分包管理的保障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劳务分包业务也在扩大,劳务纠纷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仅凭过去授权委托施工项目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劳务分包管理机制,强化劳务分包管理工作。一是成立分包方管理部,负责分包商的资质审核、注册,以及劳务分包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管理,对分包商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过程管控,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整改。二是形成相关部门参与的分包商管理机制,负责劳务分包的招议标、工程数量、劳务费、合同文本的审核工作,确保劳务分包过程符合相关法律制度和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程序及规定。三是对劳务分包工程数量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设计变更或业主提出的要求对原劳务分包合同中增减变更的工程数量,依据现场双方变更签认单进行调整,做到有据可查,避免由此引发的劳务费纠纷。

加强项目现场管理是劳务分包管理的关键

施工现场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施工成本、盈利水平和工程的安全质量,从最初选择劳务公司招议标、合同谈判、相关资料的初级评审和报送二级评审、合同签订、进场施工、过程管理,直到项目结束撤出为止,每个程序和环节都与项目密切相关。项目现场管理是劳务分包管理的关键,一是要做好前期施工调查,成立劳务分包管理小组,明确劳务分包的具体内容,向上级主管部门编制申报劳务分包量。二是按照合同要求对劳务方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对进场人员和所带机具进行清点、检验登记造册。三是加强劳务方现场施工技术指导,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不符合规范的操作行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及时对已完工的工程量进行检测、量方、签认验收,绝不能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四是严格劳务费支付程序,按照劳务费的支付方式和比例,依据签认验收单核算劳务费,经项目相关业务部门审核把关,项目经理签字后方可支付,大额劳务费支付应上报审批后方可支付。五是加强对劳务方自身管理、施工质量、安全防护以及劳务工工资发放等情况的日常检查和定期考核,作出综合信誉评价。把那些真正施工能力强、自身管理好、遵章守纪、能与分包企业同甘共苦,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干得下来的优秀劳务公司挑选出来,建立良好的劳务分包合作关系,在劳务分包时实行优先考虑,在分包费上实行价格优惠政策,在长期的合作中实现互惠双赢。

严谨的分包合同是解决劳务纠纷的法律依据

劳务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未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合同条款不规范或双方权利、责任、义务不够明确,以及不按规定履行合同条款等行为而引发的劳务纠纷。因此,劳务分包合同的制定在劳务分包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合同文本,它不仅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也是保护各自利益的法律文书,受到法律保护。当双方发生争议时,签订的合同就要经得起法院的判决或仲裁机构的裁决。这就要求劳务分包合同须经具有法律专业人员的参与制定及审核,条款内容必须严谨、合法,且充分表达双方的真实意愿。合同一经双方签订,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必须认真履行,分包单位不得无故拖欠劳务费,劳务方不得无故停工或拖延工期。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变更,也要经双方同意签订补充协议。只有这样,双方才能达到和谐与共,不为纠纷而缠绕,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但对个别分包商有意拒不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条款、鼓动劳务人员聚众闹事、恶意讨薪的行为,在协商劝阻无果的情况下,应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行为和造成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形下,严谨的劳务分包合同就成了加强劳务队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也是解决劳务纠纷的有效法律依据。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分包合同的管理,从合同的起草、评审、签订,直到合同的履行检查,要做好全过程的监督。只有真正搞好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工作,实现对劳务队伍的全方位管理,才能实现项目施工管理目标,施工企业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执行力建设是劳务分包管理能力和素质要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常讲到执行力建设,执行力的生命在于执行者的素质,包括业务能力和责任与态度。劳务分包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从分包商的选择、签订合同、进场施工、过程管理、验工计价、费用结算,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最终是否达到工期、质量、安全和资金等有效控制目标,取得预期的效益,就是看每个工作环节的工作人员是否具备应有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体现出管理人员在劳务分包管理方面的执行力。这种执行力来自于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文件制度、学习理解、掌握运用的能力,以及应知应会的程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分析个别项目出现的一些劳务纠纷,其根本原因就是对文件、制度学习、理解、掌握得不够全面,导致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在决策及管理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劳务分包的管理规定,或是缺乏责任心,工作不严谨,随意性强,法律意识淡薄,不研究、不沟通。甚至不签协议使用外部劳务人员,违反了劳务分包管理规定造成的,说到底就是执行力不强。把廉洁从业教育作为劳务分包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和警示教育,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的思想意识。认真落实项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项目廉政监督小组,强化分包管理监督机制。坚持开工先开廉洁课,签订项目廉洁从业责任书和承诺书,严格执行廉洁从业的有关规定,落实“三重一大”、党政会签、厂务公开等制度,形成良好的廉洁氛围。

在劳务分包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执行企业劳务分包等管理制度,强化劳务分包相关法律、政策等知识的学习,还要在施工管理中加强劳务分包过程控制,使得劳务分包管理工作合规合法,及时得到有效监控,在遇到劳务纠纷时做到心中有数,不乱分寸,有礼有节,合理应对,有效地维护项目施工持续进行,同时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益也将得到有效保障。

(责任编辑:罗志荣)

健全沟通机制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篇12

一、强化纳税服务需求沟通机制

有效沟通需要税务机关从组织的角度主动作为、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平台。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贯穿纳税服务前的需求了解、纳税服务过程中的满意沟通和纳税服务质效跟踪的全过程, 铺就税务机关了解纳税服务需求、提供办税服务、税收宣传、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咨询服务等的沟通桥梁, 帮助税务机关随时发现纳税服务中的问题、及时回应纳税人的诉求。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双向性、多渠道、常态化的, 既要有正式的沟通渠道, 又要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既要加强面对面直接交流, 又要重视电话热线、邮件、网站、媒体沟通、活动沟通;既要做好面向广大纳税人的沟通, 又要兼顾个性化沟通;既要了解各种沟通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采取丰富多样的沟通方式, 又要有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的灵活手段, 还要不断创新“智慧沟通”, 做好跨部门沟通协同, 才能达到税企的和谐发展, 纳税服务工作高质效运行。

税务机关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 建立健全定期走访制度, VIP纳税人联系制度, 问卷调查制度等, 充分利用面对面座谈、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务短信息管理、门户网站、纳税服务QQ群、纳税人学堂等多种沟通渠道, 定期开展纳税人需求调查, 并进行收集、分析、整合, 做好服务需求沟通工作, 为针对性地开展好纳税服务工作提供扎实的前提和基础。建立例会制度和专题专项会议制度, 及时处理反馈企业意见建议。与此同时, 需要明确市、县、分局的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在纳税人需求响应中的工作职责, 实现对纳税人需求的及时沟通了解、迅速响应和实时评价。

二、完善纳税服务工作沟通机制

(一) 场景化体验沟通

办税服务厅是纳税服务的重要场所, 是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最直接、最有存在感的沟通体验载体。税务机关应从满足纳税人方便办税、舒适办税的需求出发, 进一步规范纳税服务场所的功能分区和环境布置, 用不说话的办税环境、便捷设施、涉税资料等场景实现与纳税人的互动;办税大厅也是纳税人与办税服务人员面对面沟通办理涉税事项的现场, 税务机关应不断完善规范的办税服务制度、特设绿色服务通道、树立文明岗位和党员示范岗、训练办税人员良好的沟通技巧, 为纳税人优质办税、释疑解惑、扫除涉税业务盲点, 实现和谐温馨的沟通体验。

(二) 个性化定制沟通

积极走访、定期联系重点税源企业,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纳税服务直通车制度, 使税务机关局长、中层干部、税务人员与企业法人、主管、财务人员一一对接, 沟通解决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问题。通过“直通车”将最近、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送达企业, 针对性开展纳税服务咨询活动, 听取各类涉税问题和需求, 并及时采取各项措施给予解决和反馈。不仅方便纳税人, 提升国税局优质服务的形象, 更架起税企沟通的新桥梁。

(三) 大众化活动沟通

广泛的税收宣传是提高纳税遵从度、和谐征纳关系的有效手段。税务机关进行大众化宣传时必须借助各种贴近生活的活动沟通模式。可以组织开展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 送税法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车展;举行街头宣传活动, 设立咨询台, 发放宣传资料, 解读政策法规;举办税收题材书法、摄影、绘画大赛作品、动漫制作比赛等吸引大众参与;根据受众的特殊需求, 紧密贴近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 编制税收宣传手册免费发放等, 都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四) 课堂化辅导沟通

结合纳税人学堂等平台, 依托实体课堂, 确定定期辅导制度, 采取现场集中授课的形式加强与新办企业的沟通, 使其迅速进入纳税角色;根据纳税人需求, 提供“点单式”、“预约式”授课辅导, 使企业更深入更贴切地掌握税收政策。借助平面课堂, 依托税务机关的期刊、专刊对所有的企业财务人员“授课”辅导, 使其成为企业财务人员贴身的“税务老师”。利用电子课堂, 依托网络的信息沟通功能, 将各类涉税辅导资料制作成PPT、视频等电子课件, 供广大纳税人自主下载学习。多渠道的辅导沟通是为了主动服务各类纳税人, 以“授课”方式进行深度沟通。

(五) 循环化网络沟通

网络沟通主要有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网络新闻发布、即时通信等形式。税务机关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化平台, 加强与纳税人的网络沟通。

通过网络新闻发布, 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 让纳税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最有效的税收政策法规、纳税服务举措等新闻信息, 在视、听、感方面给纳税人全新的体验。建立“纳税服务QQ群”, 以重点税源企业为基础, 以税收政策信息发布为依托, 进行税收政策咨询和疑难涉税问题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定期发布研讨课题, 约请纳税服务的专业人员和相关科室的业务骨干与群用户在线实时交流, 不断提升涉税问题交流的深度。发挥移动短信平台功能, 通过群公告、群共享、群邮件及网络咨询等形式, 及时将最新税收政策传递给纳税人, 对各种短期内需要办理的涉税事项进行温馨提醒, 提供便利的纳税咨询和信息交流平台。

三、拓展纳税服务“智慧沟通”平台

人类社会目前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 正在跨越智能化时代的门槛。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方兴未艾, 面向个人、家庭、集团用户的各种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代表各行业服务发展趋势的“智能服务”因此应运而生。智能服务实现的是一种按需和主动的智能, 主动给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近年来, 各地各级税务机关为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 在已有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门户网站和办税服务厅三大服务平台基础上, 不断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 先后搭建了各种信息平台和沟通桥梁, 从“税企通”到“网上纳税人学堂”, 从政务微博到“纳税服务QQ群”, 从“手机税税通”移动互联平台到纳税服务微信平台, 始终用真心和真诚与纳税人沟通交流, 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和微信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纳税人乐于尝试和接受移动沟通服务。有资料显示, 青岛市国税局开发的“手机税税通”自2014年以来已使用用户达10.57万户, 占青岛市全部纳税人数量的34.22%。各地国地税微信平台上线后都受到了纳税人不同程度的欢迎。因此, 不断拓展纳税服务“智慧沟通”平台, 开启税企沟通的“微时代”, 实现与纳税人的“指尖沟通”, 是税务机关顺应时代发展和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必然选择。

目前不少税务机关主要通过在微信平台设置“信息公开”、“办税服务”、“查询咨询”等功能区, 让纳税人利用智能手机的“指尖沟通”, 轻松实现最新涉税信息浏览、涉税事项办理、热点问题咨询、相关涉税查询、涉税提醒和举报投诉, 还能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学习微信平台推送的政策解读、财税知识、操作指引等丰富内容, 进一步拉近了征纳距离, 沟通更方便、快捷, 省时、省力。

与此同时, 税务机关积极开发“微功能”, 将微信平台与国地税官网、腾讯官方微博同步发送信息, 形成发布平台和系统联动两个“微”矩阵, 进一步拓展了信息公开渠道, 发挥税务机关微矩阵宣传沟通功能。

当然, 税务机关还应运用“互联网+税务”思维, 利用互联网超越时间、空间和形态限制的优势, 加快电子税务局建设, 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化服务”和如影随形的“智慧化沟通”, 使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向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沟通模式转变, 让纳税人享受到“无事零干扰, 有事服务好”的贴心服务, 有效提高纳税服务质效和纳税人满意度。

四、建立纳税服务跨部门沟通机制

纳税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全员性、持久性的工程, 不是纳税服务管理一个部门的事, 也不只是前台办税服务厅的事。目前在一些税务干部和部门领导中仍然存在片面认识, 觉得纳税服务与己无关, 管理部门、机关部门纳税服务意识相对淡薄, 导致纳税服务的职责不够明晰, 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顺畅, 没有形成纳税服务的整体合力, 制约了纳税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既然纳税服务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的工作, 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 税务机关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倡导全局服务、全员服务、全程服务的理念, 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服务职责和标准, 实现无缝衔接。更重要的是要围绕“纳税服务”中心工作, 建立起“一横一纵”的沟通协调机制:横向上建立征收、管理、稽查等各个部门的部门联合会议制度, 由纳税服务部门与相关部门配合编制服务指南, 加强与其他工作规范的协调, 明确职责和标准, 促进各部门协作, 实现优质服务和风险防控的有机统一;定期就纳税服务的需求和存在的服务问题进行会商解决。纵向上建立从市、县到基层分局各个层级的绩效沟通的双向通道, 把服务作为一种基本职责, 一种基本行为, 融入每一项日常工作之中, 从上到下关注“服务绩效”, 齐心协力搞好纳税服务。

摘要:在纳税服务过程中, 无论是提供咨询、办理涉税事宜、进行税收宣传、还是征管稽查, 凡是提供纳税服务, 都要与纳税人沟通。可以说, 高效的沟通是纳税服务质量的保障。税务机关应从组织的角度主动作为、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平台:强化纳税服务需求沟通机制;完善纳税服务工作沟通机制;拓展纳税服务“智慧沟通”平台;建立纳税服务跨部门沟通机制。

关键词:纳税服务,沟通机制,智慧沟通

参考文献

上一篇:吏治改革论文下一篇:绿化苗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