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健全

2024-10-18

市场健全(精选10篇)

市场健全 篇1

证券市场是一个众多参与者进行利益博弈的场所, 是利益转移的一个渠道。在利益面前, 鲜廉寡耻者有之, 违法乱纪者有之, 以强凌弱者有之。为了维持证券市场的秩序, 必须建立威慑机制、惩戒机制、援助机制、纠纷解决机制和对监管机构的监督机制, 为此, 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加以规范。完善的证券市场究竟需要哪些法律和制度呢?本文将从解决证券发行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和制度、消除自利交易 (公司与内幕人士或者由内幕人士控制的其他公司之间的交易) 以保护投资者的制度、其他相关的专门制度等方面加以论述。

一、解决证券发行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和制度

(一) 信用中介的作用

证券市场是柠檬市场的典型例子。投资者无法鉴别发行股票筹资的公司是否值得信任, 他们只得在向他们销售的所有股票的价格中减除信任折扣。股价被打折意味着诚实的发行人不能以公道的股价筹集资金从而会转向其他的融资方式, 但对不诚实的发行人来说股价被打折与否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问题, 他们要的只是资金。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通过一套复杂的法律和制度已经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这些法律和制度约束着发行人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了合理保证。这些最重要的制度包括信用中介——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股票交易所。这些中介能在适当范围内保证证券的质量, 他们若让发行人信口开河, 不负责任地粉饰其盈利前景, 从而会丧失信用并进而影响他们日后的业务。如果中介机构不能指出信息披露中的缺陷, 那么就违背了他们对于投资者的责任;如果他们有意为之, 将会受到民事甚至刑事指控。

但是投资者对信用中介的信赖又带来了道德风险问题。在一个大多数信用中介极力维护其声誉的环境中, 新进入者难免出现冒充信用良好的中介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银行业 (或者会计师行业, 或者证券律师行业) 涉及一种外部性———任何一个个体不能完全获得其在名声方面的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信用中介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从而减少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但是信用中介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限制了他们发挥这一作用的能力。

解决信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办法:其一是第二层信用中介, 它的作用是保证第一层信用中介名副其实。自律组织就能发挥这一作用。其二是强制性自律组织, 这是一个有些强制的解决办法。强制性自律组织能将行为不良的成员驱逐出行业, 而不仅仅是剥夺了其盗取自律成员良好名声的能力。其三是规定中介机构的最低准入门槛, 保证中介机构满足最低质量标准。监管者给中介机构发放执业许可, 对行为不良的中介机构予以罚款或者吊销其执照, 如果中介机构蓄意从事不良行为, 还可以对其发起刑事指控。

(二) 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核心制度

1. 有效的监管部门, 起诉人和法庭

证券监管部门 (在刑事案件中可以作为起诉人) 必须具备诚实品质, 并拥有工作人员、工作技能和财务预算, 以便处理复杂的证券信息披露案件。

司法体系同样必须保持诚实正直, 并具有处理复杂证券案件的足够经验;当必须阻止财产转移行为时能进行快速干预;能够在人们失去耐心之前做出判决。

法律和制度应让民众有机会发现问题, 并且允许集中众多投资者诉求的集团诉讼方式或其他类似方式。

2. 财务披露

法律应规定范围广泛的财务信息披露规则,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应被独立审计。会计和审计规则应保证投资者对及时、真实而完整的信息的需求得以满足。会计和审计规则制定机构应胜任其职, 保持独立, 具有制定良好规则的意愿并保持规则的先进性。

3. 信用中介

会计师应该拥有技能和经验, 以便发现虚假或者有意误导的信息披露。若会计师支持虚假或有意误导的财务报告, 证券法或其他法律能让会计师承担相应的投资者责任风险, 这样会计师就会顶住客户要求不严格审计或者不作不利披露的压力。

投资银行业应具有调查证券发行人的丰富经验, 因为投资银行业的声誉取决于向投资者销售的证券价格是否过高。如果投资银行销售了披露虚假、误导性信息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 证券法或其他法律让投资银行承担足够的投资者责任风险, 迫使投资银行顶住客户要求进行有利披露的压力。

证券律师应具有确保公司发行文件与信息披露规则一致的丰富经验。

股票交易所应制定有效上市标准并能通过对违反披露规则的公司处以罚款或予以摘牌来实施这些标准。

4. 公司和内幕人士责任

证券法或其他法律应规定对披露虚假或误导信息的公司和内幕人士追究责任并进行其他民事制裁。内幕人士蓄意误导投资者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5. 市场透明度

证券交易规则应确保市场“透明”, 在公开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时间、数量、价格必须立即向投资者披露;禁止操纵交易价格的交易规则应真正执行。

6. 文化及其他非正式制度

活跃的财经媒体和证券分析师能够揭露并公开误导性信息披露, 能对公司内幕人士、投资银行、会计师和律师提出批评。

会计师、投资银行、律师、公司管理层应形成相互之间进行信息披露的文化氛围。他们要认识到, 揭露不良信息是他们的责任, 从长远来说对他们是有益无害的。

7. 其他相关的专门制度

中介执业许可制度。会计师和投资银行应受到市场准入管制的约束。

自律组织制度。自愿性或强制性自律监管组织进行的自律监管是对政府中介机构监管的有用补充。

律师责任制度。投资者责任风险是对律师专业谨慎态度的有益补充。

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有时候能发现被中介机构忽略的问题, 他们可被视作第二层信用中介。但是独立董事不应承担过多的责任风险, 否则经验丰富的董事将拒绝履行此职务。

投资基金制度及相关制度。投资基金制度不仅使得个体投资者能分散其投资, 而且使个体投资者避免上当受骗。投资基金行业通过增加资金来源能稳定证券市场, 也增强了对健康信息披露的需求。

社会保险计划。雇员社会保险计划是另一项有用的制度, 与投资基金一样, 它们也是投资资金的来源, 也增强了对规范信息披露的需求。

合理税收体系。高税率会削弱证券市场, 原因是在高税率之下, 很多公司不愿意成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的高额印花税可能使证券市场规模急剧地缩小。

其他相关专门制度还包括:投资银行内部的业务规范, 其作用是保证投资银行的收费不与法律条款相抵触, 不会损害其长远名声;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 它可以在公司审计人员面对公司要求宽松处理的压力时保护公司审计人员;内部会计师和律师, 他们坚持及时、真实而完整的信息披露, 会使欺诈更难以实施, 等等。

以下特定类型的对象可能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专门制度。a.风险资本。风险资本基金在早期为高科技公司融资并作为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风险资本基金会对寻求融资的公司进行深入调查, 并在这些公司日后从证券市场融资时提供间接保证。b.债券评级机构。评级机构是重要的信用中介机构, 它们同时评定公司等级和国家风险等级。c.为资金管理人提供评级服务的顾问公司。资金管理行业催生了对资金管理人的业绩进行验证的顾问公司, 也带动了针对具有特定管理风格或者投资重点的资金管理人的业绩编制业绩指数的相关产业。

二、消除自利交易以保护投资者的制度

1.有效的监管部门、起诉人和法院

与解决证券发行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和制度一样, 在消除自利交易以保护投资者的制度中, 证券监管部门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证券监管部门 (在刑事案件中可以作为起诉人) 必须诚实, 并具有工作人员、工作技能及财务预算去排解复杂的自利交易。

司法体系应保持诚实正直, 具有足够的识别复杂自利交易的经验;当有必要阻止资产转移时司法体系能进行迅速的干预, 其决策延迟不会令人无法忍受。

程序规范须满足的条件是:提供合理的发现民事侵权案件的空间, 容许集团诉讼或者其他可集中众多投资者诉求的方式, 认可通过复原事件的详细过程来证明自利交易的做法。

2.披露规则和程序保护

证券法或其他法律应包含要求广泛披露自利交易的条款。公司法或证券法对于自利交易应规定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性程序, 例如独立董事或作为非利益相关者的股东或者两者都通过后必须完整披露。

所有权披露规则, 以便外部投资者知道谁是内幕人士;利益相关的持股人不能就批准自利交易问题参与投票, 自利交易的批准应由非利益相关的持股人决定。相关制度应保证信息被及时、真实而完整地披露。

3.信用中介

内部会计师应对自利交易加以审查并报告这些信息是否准确披露。外部会计师应具有足够的技能和经验以发现尚未披露的自利交易信息, 并坚持适当的披露。若会计师支持虚假或误导的自利交易信息披露, 证券法或其他法律会使他们承担相应的投资者责任风险。会计师必须进行严格地审查, 并顶住客户要求其隐藏或不如实披露自利交易的压力。

证券律师应负起责任, 保证公司遵守控制自利交易的信息披露规则。

法律制度应要求公司具有最低数量的独立董事。若公司和独立董事批准对公司不利的自利交易, 他们将承受足够大的责任风险。如此一来, 董事们将顶住内幕人士要求批准这些交易的压力。

4.内幕人士责任

违反自利交易规则的内幕人士应承担民事责任, 而有意违反此项规则, 应承担刑事责任。

5.消除内幕人士交易的制度

证券法或其他法律应禁止对于投资者不利的内幕交易, 执法部门应执行这些规则。

交易所应制定明确的上市标准, 并让违反规则的上市公司遭受惩罚或摘牌;交易所具有监视并发现内幕交易所需要的资源。

交易规则应保证交易价格的透明, 并禁止操纵交易价格, 所有这些规则应得到切实执行。

6.文化与其他非正式制度

活跃的财经媒体和证券分析师行业有利于自利交易行为的发现和公开。会计师、律师、独立董事、公司管理层中有一种遵守规则的文化氛围。它们应认识到, 隐藏自利交易、批准极为不公的交易或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都是不合法的、会引起纷争的行为。

三、其他相关的专门制度

1.同股同权

同股同权制度的作用在于限制持股人投票权和经济权利的差异, 并减弱内幕人自利交易的意愿。限制金字塔式所有权结构的规则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2.收购出价规定

强制性收购出价规则规定, 取得控股权的新股东应参照其取得控股权所支付的价格来购买所有其他股东的股份, 除非小股东放弃这一特别交易的权利。这些权利对外部投资者的有利之处是, 在他们信任现有控股股东的情况下, 若控股股东发生变化, 他们能以合理的价格退出该公司。

3.优先权和赎回权

在对自利交易约束不够的国家, 公司法应规定在合并交易及其他主要交易中给予小股东优先权、在股票公开发行及债转股期间给予小股东赎回权, 这些规则能在一些常见的自利交易形式中对小股东提供保护。

4.内幕人交易公告

规定内幕人要在交易后不久甚至在交易之前披露其交易的规则, 限制内幕交易发生的机会。限制在主要公告例如收益报告前不久进行交易的规则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5.投资基金和社保基金

投资基金和社保基金是间接发挥作用的机构, 这些机构参与公共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他们并不直接参与自利交易, 但都希望有一些制度对自利交易加以约束。

6.有效破产制度

对于债券市场, 破产制度是一个有用的核心制度, 这一制度使得债权人在公司违背合约的情况下取得违约公司的资产以弥补其损失。对于资本市场, 控制资产转移的破产制度的有用之处是, 它形成了一种抵制自利交易的环境。相反, 一些对资本市场很重要的制度特别是约束内幕交易的制度, 对于债券市场其作用则没有那么重要。

总而言之, 为了保护投资者, 证券市场需要的法律制度主要是解决证券发行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和制度、消除自利交易以保护投资者的制度、其他它相关的专门制度等方面。证券市场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意味着一国法律和相关制度必然有助于中小股东获得有关公司价值的良好信息, 并让中小股东树立对公司内幕人士 (其管理层和控股股东) 的信心。其中, 对公司内幕人士有信心意味着内幕人士不会通过自利交易或者直接窃取实施有损中小股东全部或部分投资价值的欺诈。若能确保这两点, 一国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具有建立的证券市场的潜力以向成长中的公司供应资金。

参考文献

[1]哈威尔E杰克逊, 小爱德华L西蒙斯.金融监管[M].吴志攀, 等,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2]金泽刚.证券市场监管与司法介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3]陆磊.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难点[J].财经, 2004, (20) :54-55.

[4]Chen, Zhiwu, 2003, “Capital Markets and Legal Development:the China Case,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5]Du, Julan Katharina Pistor and Chenggang Xu, “Law, Finance, and Administrative Governance:Evidence from Chinese StockMarkets.”http://www.bm.ust.hk/~ced/iea/Xu%20Chengguang%20DKX_LawGovernance_10-31-04.pdf

[6]Armstrong, Mark and David EM Sappington, 2005,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Theory of Regulation.”

市场健全 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改革和更高的要求。原来各地设立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撤销转为财政监督,这并不意味着财经违纪现象已经遏制,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面临的是更加复杂、更加隐蔽的财经违纪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加强财政监督的执法力度,下大力气搞好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工作。

一、当前财经违纪现状

近年来开展的财政监督对财政违法违纪现象有所遏制,但仍时有发生,其表现为:

1、偷税漏税行为更加隐蔽,手段翻新。企业不仅仅只限于通过乱挤乱摊成本或虚增虚减销售收入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而且,通过转换名目等手段来偷税漏税。

2、预算收入征管环节违纪现象日益频繁。表现在税收收入混库现象时有发生,中央收入混入地方;自治区收入混入盟市、旗县,人为地改变收入级次,还存在混税、买税、卖税等现象。

3、群体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有的是通过私设“小金库”为小集体谋福利,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仍不断发生。

二、财政监督职能的内容

所谓财政监督职能,是指通过对相关部门和单位贯彻财经法规行为监督所产生的功能和作用。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检查、处理纠正、整章建制等构筑了财政监督职能。

(一)依法检查职能。从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转变到财政监督这些年的检查经验表明,通过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规范化的科学运作,把依法检查职能涵盖财政收支的各个方面。1、对本级预算收入的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严格按照《预算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逐步开展对本级预算收入征管质量的监督检查。2、对财政预算支出的监督检查职能。根据财政部的`安排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组织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厉打击挪用和挥霍财政资金行为。3、对社会中介审计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4、对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科学规范财政部门的财务运作。

(二)处理纠正职能。通过履行检查职能,对查出的违纪问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进行严肃处理和纠正。对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除依法处以罚款外,还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按规定办理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

(三)整章建制职能。监督检查是手段,整改才是目的,因此,在抓好监督检查的同时,应积极做好整章建制工作,将检查与处理、治标与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建立健全财政监督职能

加强和深化财政监督职能势在必行,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拓宽思路、健全职能切实做好财政监督工作。尽快出台《财政监督法》,为了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使财政监督有法可依,对财政监督的范围、职责、权限、程序等方面进行规定。要加强财政监督的管理机构。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必须在加强立法的同时强化执行护法工作。必须在财政系统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构,加强统一领导和管理,配备一批德才兼备的财政专业人员,保障财经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市场健全 篇3

据财政部网站最新消息,至2017年12月31日,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动漫企业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动漫软件出口免征增值税。

今天的减税通知与2009年、2012年的动漫产业减免税政策相比大同小异。虽然多则百万,少则几万元的税收优惠能让动漫企业喘一口气,但对于在夹缝中求存的企业主来说,需要长期的扶持资金到位,需要像成熟动漫市场那样有严格的质量定价制度,更要努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培育漫画书、衍生品等全产业链以实现收益。

2013年10月,记者曾接触到我国原创动漫企业的负责人,他无奈地说:“动漫产业从创意到制作、播出、品牌授权、衍生产品开发,产业链非常长,因而也决定了其投资回报期很长。很多投资人对此望而却步。我国动漫商业模式经历了几次转折有所发展,但市场化进程依旧缓慢。”

我国虽然一路喊着减税扶持,但真正开花结果的动漫基地少之又少。由于内容和质量不高,有些用于动漫产业的资金打了水漂,或者是昙花一现的小制作,甚至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打着做动漫基地的幌子,行开发房地产之实。

从产业基地格局来看,在现有的24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中,除了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动漫产业园之外,绝大多数基地无论是制作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另据测算,国产电视动画片每分钟成本在1.2万元至2万元,而动画播出费最多只有制作成本的1/10,甚至近乎为零。即便是如此低的收购价格,依然有动画片扎堆要在电视台播放。因为收视效果影响并决定着之后衍生产品的销售,供大于求的市场使国产动画基本不可能依靠电视台播放费盈利。

美国动漫有严格的质量定价制度,基本是靠发行回收成本和盈利。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供应全球超过60%以上的动漫作品。日本动漫通过漫画书、衍生品等产业链实现收益。其成熟的动漫产业链是因为形成联合制片委员会模式,由影像开发公司、衍生品公司等组成联合制作委员会对动画作品进行立项出资,共同承担产品制作时较高的成本及后期的市场风险,各环节取得的收入再回流至委员会公共账户,按照最初的出资比例进行集中分配以实现收益共享,从策划、制作到发行的工业化流程顺畅,制作生产与营销推广分离。

中国要真正成为动漫强国,就必须打破产业链困局,在商业模式、融资渠道、定价制度上有所创新。财税政策不单单是减税,而是引导产业资金支持国产动漫,使动漫内容制作国际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内容质量,最重要的是保障各方的利益。

国内动漫企业的发行渠道也当有所转变。如今的新名词是跨产业、跨平台运作,除了在电视台播出,也要向互联网平台等进军。利用鲜明的动画人物打造动漫类主题乐园是未来的趋势。既然美国有迪士尼乐园,相信中国未来也会有孙悟空乐园、葫芦金刚乐园。

市场健全 篇4

一、加快发展农村信贷资金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 健全农村信贷组织体系。根据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新趋势、新特征, 逐步建立健全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领域。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 积极开展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科技项目等县域经济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增加中长期信贷投入, 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政策性信贷业务;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结合模式, 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批发支持,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鼓励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市场。切实提高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 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鼓励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向县域发展分支机构, 下伸服务网点,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利用农信社的网络系统, 开展批发金融和委托服务等业务, 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通过增资扩股, 增强资本实力;采取多种方式, 化解不良资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支持邮储银行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鼓励其发挥网点优势, 推广小额质押贷款、拓展小额信贷业务;拓展批发业务及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协议存款业务, 防止农村资金外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鼓励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参股、收购、新设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加强政策扶持, 放宽准入限制, 降低运营成本;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参与链接, 解决资金规模限制问题。发展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形成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互助性担保为辅助、商业性担保积极参与的多元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 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一是创新信贷产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项目融资、科研贷款、订单贷款、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 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并予以贴现支持。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切实根据农户和企业信贷需求确定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还款方式等。大力推行大额农贷、农户联保贷款、综合授信、“农户信用协会”及“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联合增信模式等创新型信贷产品。创新信贷、保险、证券、外汇、期货等金融组合产品, 银保合作探索“小额信贷+意外伤害险”、“小额信贷+个人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农业信贷+财政担保”等产品, 银期合作探索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凭证为抵押的信贷产品。把消费金融作为农村金融市场开发的主攻方向, 研发适销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 重点拓展建房、教育、嫁娶、医疗保健、耐用消费品等生活需求贷款。加强对农民创业的信贷支持,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开发适合不同创业群体的信贷产品, 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鼓励金融机构合作, 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额信贷需求开展银团贷款业务。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借鉴经验, 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林权、“水权证”、农业机械、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粮食直补资金等抵押和质押方式。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从农发基金中划拨专款, 设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 通过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运作。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结算工具创新。创新保险、信托、租赁、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代理买卖、投资理财、银行卡、外汇等服务, 满足农村金融多层次需求。通过设置自助银行、自动服务终端、移动金融等延伸金融服务半径, 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方式, 提高金融服务便捷度。

二、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市场

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 成立由保监、财政、农业、畜牧、林业、水利、气象、民政、税务、银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委员会, 负责农业保险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以及防范、处置、化解农业巨灾风险工作;利用农经、农技、畜牧及乡村两级行政资源, 全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动员、承保组织、保费收缴、灾害普查工作, 并建立目标考核联动机制, 自上而下形成工作合力。整合技术资源, 充分利用农网、气象、统计、农情研究等平台, 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库, 完善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增加农业保险有效供给, 逐步建立健全经营主体多元的包括商业保险公司、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农业保险机构体系。允许有条件的县 (市) 设立专业农险公司;组建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 由财政和当地农民共同出资设立。可以建立三层次互助保险组织办理区域保险业务: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业保险互助组织, 以县 (市) 为单位建立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 建立区域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 鼓励保险公司向乡镇延伸机构, 在重点乡村组建保险联络员队伍, 增强展业、承保、防灾减损、理赔等服务能力。

创新农业保险运作模式。一是积极拓展险种。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 重点保证国家给予财政补贴的水稻、玉米、大豆和能繁母猪、奶牛保险, 扩大保险覆盖面, 保证、监督补贴资金足额到位和使用。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力度, 提高国家财政补贴比率, 减轻县级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新险种, 试点具有区域农业优势特色品种保险, 研究探索农产品质量保险、农产品储藏和运输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等新型险种;为农民提供农房、机械、牲畜、机动车辆等方面的财产保险, 职业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责任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养老保险、消费信贷保险等。充分发挥保单借款和质押贷款功能, 与银行信贷结合起来, 为信贷抵押物提供财产保险, 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保证保险, 为申请小额贷款的农民提供定期寿险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分散商业贷款机构的贷款风险, 拓宽农民融资渠道。二是调整保险对象。从个人参保为主向合作组织参保为主延伸, 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中介, 充分发挥信息统计和共享优势, 成片投保、整体理赔, 发挥规模效益。三是创新保险经营模式。在现有农业保险模式的基础上, 借鉴江苏省“委托代办”、“联办共保”模式和浙江省“政府推动+农户互保+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三合一”模式, 不同险种可选择不同经营模式;也可根据财力, 考虑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建立政府主导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运作模式。

三、稳步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债券、股票市场直接融资。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到证券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农村;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 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涉农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谨慎稳妥、循序渐进地发展农村地区证券服务业务, 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发挥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依托产权交易中心, 或条件成熟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借鉴北京、成都等地经验, 把农村产权交易纳入交易范围, 推进信息、金融产业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资本与农业对接, 打造集农业要素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近期, 先试点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让和交易、农村企业产权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型农业设施租赁权转让、林权、水权、生态权益补偿及交易等。政府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明确权属归属性质, 促进农村产权流转, 有效解决农村抵押难、贷款难问题。

探索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中央2009年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而2010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新政策对于农业产业基金的呼唤更为坚定。2010年北京、河南相继建立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 将投资方向瞄准了农业。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按照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基本原则, 运用现代信托关系机制, 通过发行基金券 (基金份额或受益凭证) 的方式集中投资者分散的资金, 并以股权形式直接投资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未上市企业) 或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 促进目标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经营, 提高目标企业的效益, 并给投资者以丰厚的投资回报。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模式可以采取政府、银行联合其他机构, 如大型企业、境外银行或个人、私人投资者等设立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精细化农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等领域, 带动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加强创投企业与农业企业对接和沟通, 为农业高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佟巧一.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及对策.China's ForeignTrade, 2011, (10) .

[2]马晨.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和差异化政策体系.金融时报, 2010, (7) .

[3]刘磊.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5.

[4]童鹏.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中国农经信息网, 2011, (10) .

[5]王华琼.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商业, 2008, (12) .

[6]邵作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5.

市场健全 篇5

文化市场体系是文化市场主体、市场内容、市场活动与市场环境诸要素的集中。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实现文化强省目标的基本途径。根据省委宣传部安排,我们对全省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加快健全我省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调研报告。

一、我省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文艺演出、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化娱乐、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动漫、文化旅游、艺术培训、艺术品业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门类相对齐全的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截止2010年底,全省文化产业共拥有法人企业和单位8.7万个。组建了陕文投控股有限公司、演艺集团、西部电影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出版集团、广电网络产业集团等文化企业集团,建成了曲江新区、高新创意产业园、关中民俗博物院、大唐西市等产业园区和基地,曲江新区已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文化机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文化机构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会展博览、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258.96亿元,同比增长25.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82%。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全省2010年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城镇居民843.76元,比2004年增长116%;农村居民379.61元,比2004年增长46.7%。文化市场管理更趋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法规逐步健全,管理执法机构不断完善,综合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但是,目前我省文化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与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文化消费总量增长较慢,落后于全社会消费增长幅度。二是文化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市场主体弱小,缺乏龙头带动企业。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高端人才严重匮乏。三是文化市场管理创新不够。对一些新兴文化样式和消费领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手段。对影响文化市场健康发育的盗版、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还缺乏长效治理机制。

二、健全我省文化市场体系的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围绕实现“文化强”、建设西部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力推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工作重点:重点培育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动漫音像制品、演艺娱乐、影视和艺术品、会展博览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不断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建设文化物流基地,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依法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保护文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目标任务:文化要素市场更加健全,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文化市场创新能力明显加强,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现代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流通体制更加完善,文化消费显著扩大,市场配置文化资源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文化市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左右,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

三、健全我省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市场格局

1、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省直文化单位改革向纵深发展,抓紧完成市级“事转企”任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用人、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一批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发展的龙头企业。

2、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良好环境,真正做到“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民营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资质认定、融资、财政扶持、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分配、政府采购、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享受与国有文化单位同等的待遇。鼓励有条件的民营文化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培育形成新的市场主体。

3、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深入挖掘陕西特色文化潜力,拓展文化消费领域。促进文物、旅游、会展、演出等文化资源转化,打造文化品牌,探寻文化消费热点,巩固和培植消费增长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展有内容、低票价、广参与的文化消费活动,促进文化消费增长,扩大文化消费总量。

(二)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文化市场供给

1、提升文化商品和服务生产能力。实行“一市场一政策”,对各类文化市场进行分类指导,以市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企业优化生产结构,丰富文化产品种类。继续强化新闻出版、会展博览、文化旅游、广播影视等产业,抓龙头,带骨干,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推进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研发等产业实现超常发展。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艺术含量、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业项目。扶持软件设计、网络游戏、卡通制作等产业,促进动漫产业实现突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扶持数码电影、网络服务、数字化电视服务等文化市场加快发展,扶持发展数字出版,鼓励形态和内容创新。大力扶持具有陕西特色的秦腔、陕北民歌、皮影、剪纸、泥塑等民俗文化产品。采取政策扶持、资助补贴、与公益服务相结合等办法,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2、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服务大众,贴近时代,立足民族优秀文化,以内容为核心,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群众和市场检验的精品力作,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延伸效应大的品牌项目。突出地域特色,精心策划打造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和自然风光旅游六大品牌。实施项目带动,围绕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推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具有陕西特色、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标志性文化精品。

3、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产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中介机构,丰富文化商品市场。构建我省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和物流的国际化流通平台,吸引更多实力雄厚、影响力强的文

化投资机构和要素市场服务机构来陕合作,鼓励特色文化产品“走出去”,实现我省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

(三)培育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要素流通

1、加快文化产业要素聚集。加快推进历史文化主题园区和现代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打造华夏始祖、中华礼乐、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宗教文化等主题文化园区。建设西安文艺路演艺基地、动漫创意基地、红色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演艺基地、数字出版传媒基地和出版物物流配送基地。稳步推进文化投资、产权交易、艺术品交易、文化人才等文化市场发展,探索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种业态和形式的市场交易和服务。

2、完善文化市场投融资体制。加大文化市场发展政策性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尽快形成文化市场多元化投资新机制。鼓励外资在国家政策允许的领域兴办文化企业。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申请上市或借“壳”上市,扩大文化市场资本来源。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实行人事代理制,推进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柔性流动。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文化市场经营管理和国际规则的经纪人、艺术家等专业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文化名人和优秀经营人才来陕创业和发展。允许各类人才以文化品牌、创作研发成果等无形资产参股文化企业。

4、加快文化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演艺、影视、文化娱乐、图书版权、音像制品、会展等文化市场建设,做大做强我省文化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等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发展文化中介服务市场,培育文化创作、生产、营销和服务的各种中介机构。加快建设现代文化商品零售终端市场网络,完善采购、配送、流通等服务功能,积极引入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持续扩展交易规模。构建城乡区域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文化市场空间格局,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我省与周边地区文化市场一体化整合。

(四)优化文化市场环境,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1、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确保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市场准入体系、行政执法体系、行业自律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技术监控体系,促进我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2、建立健全文化行业协会。在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托行业协会制定文化产业工艺、功能、检测、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构建文化产业行业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文化行业各类协会在市场协调、行业自律、服务维权等方面的作用。推进文化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设立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3、创新文化市场监管模式。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文化、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相协调的执法机构。加强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继续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打击非法经营活动。不断加强对虚拟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动漫产业等高技术文化产业领域的执法力度。完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文化市场的社会与舆论监督,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发展环境。

市场健全 篇6

一、社会信用体系与和谐市场经济

(一)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是个历史范畴, 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形式,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的不断扩大, 在经济交往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减少交易费用、扩大交易规模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安排, 是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与合作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实践也证明了, 市场经济越发展, 商品交易越频繁, 对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需求就愈加强烈, 信用交易的产生和范围的扩大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 市场经济也成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的程序在某种程序上决定了社会诚信体系完善的程度,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和谐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更加健全、完善和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 社会信用体系是构建和谐市场经济的基础

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必须树立公平竞争的概念, 因此市场经济中的交易和支付处处都体现着信用, 可以说无信不交易, 无信难交易。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就不会从根本上保证市场主体间的稳定交易关系, 从而使得交易链条极易断裂, 难以保证市场经济关系的正常运转。和谐市场经济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经济, 而这种有序性是经济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社会状态, 必须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换言之, 社会信用体系可以保障和谐市场经济中以诚实信用为基本规则, 以诚实信用作为维持和谐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法律原则和道德原则。诚实信用就是要求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遵循价值规律, 在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尊重财产权、信守契约、诚实交易, 从而达到有利于和谐市场经济稳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交易风尚, 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和目的。

(三) 社会信用体系对和谐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

社会信用体系是构建和谐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它严格保证了和谐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信用环境。社会信用体系的确立, 不仅推进了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信用结算手段的运用, 还节约了流通费用, 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了市场经济交易效率;不仅实现了对资本的合理配置, 更实现了资本的有序流动, 提高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仅保护了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市场经济交易中的合法权益, 更有助于提高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全面增长;不仅从源头上杜绝了失信行为的产生, 确保了市场交易的合法性与成功性, 更有利于防范交易风险, 确保和谐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有助于诚信文化建设, 更有利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有助于形成诚实守信的和谐社会风气。

(四) 信用缺失对和谐市场经济的危害

社会信用水平低下, 信用缺失严重, 不仅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经济效率下降, 还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 不利于和谐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还进一步恶化了社会风气, 严重的更为影响到社会安定, 如2008年震惊全国的奶粉安全事件;不仅增加了各类市场主体融资的难度, 更是限制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动范围, 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严重影响其规模扩张。

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力促和谐市场经济建设

信用是和谐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不仅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更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市场经济的必要要求。

(一) 重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力作用, 树立政府诚信观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政府必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者、组织者, 全力指导社会信用体系的创建和维护, 强化立法, 规范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 推动信用评级, 强化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维护信用的自觉性;政府必须重视政府信用,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良好以政府信用行为引导和规范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政府必须树立诚信观,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减少决策失误和管理失职现象, 树立政府威信。

(二) 健全各类市场主体的内部信用管理机制

各类市场主体间的信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经济关系, 各类市场主体的内部信用管理机制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各类市场主体内部信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不仅不利于有效树立各类市场主体良好的信用形象, 更可以有效防范各类市场主体可能面临的内外部信用风险, 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与其进行交易的经济主体的失信行为, 有助于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提升, 促进和谐市场经济交易秩序的建立。

(三) 建立健全相关立法, 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和谐市场经济建设

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有法律作保障, 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近年来,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征信体系, 也制定了一批与信用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从总体来看, 信用方面的立法仍然相对滞后, 目前开展信用建设工作尚无专门的法规可依。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信用立法, 通过立法, 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信用信息开放和公平享有、使用信用信息的法律环境;要逐步强化各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 进一步明确在市场经济中, 失信的法律边界、失信成本等等, 迫使其行为趋向守信, 让守信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的通行证;要逐步建立适合全国统一运用的信用代码、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失信惩戒等一系列信用制度, 有效发挥法律和市场对失信行为的双重规范和约束, 切实保护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信用权益, 切实保障和谐市场经济建设。

(四) 强化诚信教育, 培育和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

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 但是, 社会信用意识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促进和谐市场经济建设, 不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更需要诸如道德等软环境的约束。这就要求我们在傲视范围内推进诚信教育, 培育和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 力保作为全社会的无形财富的信用意识的积累, 并应以各种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形式培育和强化这种有利于市场经济公平发展的信用理念和信用意识。通过诚信教育, 要使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充分认识信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充分认识诚信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重要价值, 自觉恪守信用, 全力增强全民信用观念, 提高公民信用素质, 塑造健全的社会信用结构, 培养社会成员之间普遍的信任感, 营造利用和谐市场经济发展的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文化环境。

市场健全 篇7

国有森工企业各部分真正进入市场, 做到由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资源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采取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林业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经济的林业和环境保护的林业两大类别, 两者相辅相成, 构成林业的统一整体, 经济的林业担负着供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及多种林产品的经济任务;环境保护的林业发挥着巨大的防护作用, 为人类生产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两类林业的经济性质截然不同。经济的林业是指那些生产周期较短, 供、产、销各生产阶段完整, 产品可以拿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换的林业生产经营项目。经济的林业主要有用材林、经济林的培育 (整地、造林、抚育管理) , 木材生产 (木材采伐、集材、运材) , 各种经济林产品的采集与初步加工, 木材产品加工 (锯材、单板、纸浆、各种人造板以及林产品化学加工) 等。这些都是商品生产, 这类林业应该严格实行经济核算, 搞好商品生产与销售, 要求用销售收入来补偿一切生产支出, 同时也要加快资金周转, 以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用材林培育, 从整地、造林和林木抚育管护, 直到林木成熟, 也存在着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即使是培育速生用材林或采取短轮伐期作业, 其培育周期也需三五年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对此, 可以由银行信贷资金来解决。具体做法, 可考虑采取如下的步骤:首先要制定用材林生产经营规划, 做好经营期内的现金流量测算, 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经营期内的银行贷款计划, 使培育用材林的生产资金得到保障。用材林成熟后进行木材生产时, 应按照立木的数量、质量计算林价, 用林价抵偿银行贷款, 同时记入木材生产成本。经济林培育的生产周期比较短, 一般三五年就开始有收益, 而且在以后的经营期内逐年都有收益。因此, 除了可以考虑使用银行贷款以外, 还可参考农业经济管理上对多年生农作物的核算与管理办法来解决这类林业的经济核算问题。

环境保护的林业, 括各种防护林, 主要有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景观风景林、环境保护及有关的特种用途林。这些森林产出的是具有生态环境保护作用的无形产品, 即生态效益, 不可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而且由于受益对象不同和受益程度难以计量, 无法向受益者合理地收取所谓“生态效益费”。很明显, 这不是商品生产, 而是某种公共服务性产品的生产。除此之外, 考虑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 不可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 采取“抽肥补瘦”的办法来补偿林业部门经营防护林的资金需要。因而林业部门经营防护林所需要的资金, 只能由国家财政来安排。纵观发达国家的做法, 一般是由国家财政体系的公共财务预算拨款来支持营造防护林的资金需要。其理由是:此种生态防护效益属于一种公共产品生产, 受益者因为生态环境改善而获得增产增收, 从而多向国家纳税, 使国家税收增加, 故营造防护林的资金应由国家财政来安排。

2 进一步转换机制, 开放市场

2.1 推进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开放林地市场

商品林的经营, 生产周期也相对较长, 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也不可能较高, 因此, 很难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影响社会资金进入林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林地问题。这就要求培育林地市场, 大胆地开放我国林地市场, 通过出让林地使用权, 吸引国外的资金与造林的先进技术, 促进我国商品林的建设。使经营者拥有长期、稳定、安全的林地使用权, 是增强商品林资金吸引力的重要保证。

要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林地经营制度, 赋予林业生产者的林地经营权以产权的完整形态, 林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林地使用权是林业产权的一部分, 可以脱离所有权,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 参与交易和竞争。通过建立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 能够有效地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到商品林业生产过程中。此外, 由于我国林地全部是国家或集体所有, 在推进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同时,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既保证林地的使用权, 又可以充分体现林地所有权。

2.2 放宽对商品林的采伐管理

我国林业的产权制度虽有《森林法》和有关实施条例的规范, 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虽然近年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使林业有了飞跃发展, 但林业中的处置权 (产品处置权) 始终无法落实, 其关键在于《森林法》规定的采伐管理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采伐管理制度, 包括限额采伐制度及相应的计划管理制度和采伐许可证制度。这些制度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起了重大作用。然而, 以限额采伐制度为核心的采伐管理制度实际上限制了森林培育与经营单位的自由采伐权, 这体现在采伐量、采伐方式和采伐时间受到政府的管制与约束。而对于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商品林来说, 如果不能随木材市场行情的变化而自主选择采伐量和采伐时间, 则无法进行有效的经营活动。如果不能在经济成熟期或工艺成熟期及时采伐森林, 则必然加大培育成本、降低盈利水平。而且自主采伐权受限制, 经营者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影响其对木材市场的灵活反应, 增加了商品林的经营风险, 降低了商品林经营的比较优势, 不利于商品林的发展。商品林放开经营, 就必须取消商品林的采伐管理制度, 这也是当前林业部门比较敏感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2001年, 国务院以278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已提出, 外资营造的用材林, 实行采伐限额单列, 给商品林经营开了一个小口,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林业关系到环境与生态, 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样, 国有森工企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巨大使命, 同时, 它也承担着稳定林区社会, 发展、建设林区的任务, 因此如何搞好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推动国有森工企业尽快摆脱困境,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摘要:在明确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后, 理论上森工企业似乎己经可以健康的作为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进入市场了。然而, 在多年的实践中, 我们发现, 由于林业的一些特殊性, 以及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国有森工企业在真正运用市场机制运作的过程中却是十分不顺畅的。要增强企业的活力, 必须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要求改革现存企业制度。而市场的发育状况对于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对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制度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 从另一个角度说, 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也以能动性的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市场与企业制度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

市场健全 篇8

一、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一) 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建立大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特别是发展期货市场, 实现种植规模化。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采取一系列承诺服务等措施, 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等。注重把分散零星的小生产组织成为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对于一些有竞争潜力的农产品, 尤其是特色产品, 新产品要大力扩张生产规模, 适时建立各种优质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以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 发展新型流通合作组织

新型的流通合作组织是当前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从流通角度看, 农业经营的市场结构面临双重不利:在农产品市场方面, 农民作为农产品的供给方, 其生产集中度低、产品批量小, 而农产品需求方的选择范围大, 需求增长变数大, 农产品销售竞争也相当激烈;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方面, 供给方是工商资本集中程度较高的企业集团, 需求方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家庭, 买卖双方竞争条件不对等。如果农业部门把向社会提供最终商品作为目标, 使生产要素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重新进行合理配置, 就能够使经济效益在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公平的分配。

农村县乡科技推广服务要走向市场, 走到农民和农业企业中去, 在提高自身效益的同时, 不断提高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水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诸如自愿组合型、“龙头”带动型、农工商一体型、专业协会型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 适应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生产新形势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集约农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生产的矛盾、传统农业生产与国际化趋势的矛盾。在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 要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闯市场的能力, 提高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搞好农产品商品市场流通,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繁荣农村商品流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能出现重大变革。从纵向来看, 由“龙头”企业牵头, 在市场竞争中互相持股、收购、兼并、联合, 朝着农工商一体化和集团化、多功能、社会化的大企业方向发展。从横向来看, 以县、镇 (乡) 分级分层次按专业发展, 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凸显, 专业化趋强。从组织系统内部分析,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将朝着企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专业协会方向发展。这种专业协会有职有权, 会员之间有经济利益联系、市场交换关系, 甚至是法人实体间的联系。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快的地方, 已建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并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 农产品专业协会还很少, 要积极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专业协会和社会性中介组织。目前, 一些行业协会在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要采取措施, 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商业协会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促进商品流通

(一) 健全和完善农产品零售市场

我国地域广阔, 地理气候差别大, 不同地区在同一季节生产经营着不同的蔬菜及其他农副产品, 农副产品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品种调剂、余缺互补。不同地区要按自己的资源优势安排生产和供给, 以满足城乡人民消费需要。这就要建立并扶持好零售市场的发展。我国的农副产品零售市场主要有农贸市场、各种连锁店、配送中农贸市场历史比较悠久, 诸如“常摊”、早市、晚市、流动摊贩等。农贸市场对于搞活城乡农副产品流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其优势是商品品种比较齐全, 消费者选择余地大, 区域位置适当, 城乡居民购买方便, 价格相对便宜等。要大力发展各类农贸市场, 搞活商品流通。

在抓好以上零售市场发展完善的同时, 要重点建立大型的集贸市场。要积极探索城乡一体, 大型的集贸市场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 把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在把本地农产品向全国市场推销的同时, 也要重视本地市场开拓, 组织好生产资料以及外地农副产品到本地市场销售, 既要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又要活跃市场并通过外地产品进入而提高本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还要把大型集贸市场要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市场已经打破了国界。中国农副产品也要进入国际市场, 依托大型集贸市场, 扩大农副产品出口。要按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大力发展优质、高附加值的创汇农业。同时, 进口国外价格相对低廉的农产品, 力争再加工出口, 有目的地利用国际市场, 实行资源转换战略。这样, 既可实现外贸进出口的平衡, 也可弥补国内农业资源不足。这是我国农副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 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

我国的批发市场基本上是在原有的农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是由农民自办或在地方有关部门的参与下形成的;二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外规模化的批发市场模式组建的。前者参与的人数较广泛、经营比较灵活。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规模一般不大、管理缺乏规范。后者一般设施比较完善、经营比较规范。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 除了对上述两种市场规范完善、兴利除弊, 使之不断发展之外, 也应注重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要在粮食主产区和垦区农产品规模较大的区域, 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 畅通大宗农产品的市场流动。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改、扩建一批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 完善配套设施, 健全服务功能, 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水平。同时, 积极扩大批发市场的信息网络和电子结算等现代交易方式试点。通过健全和不断完善, 发挥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批量大、专业性强的优势, 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从目前来看, 全国各地都有突出自己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例如, 黑龙江垦区的大米、大豆等批发市场、以克山为中心的马铃薯、黑龙江山区的山特产市场等等, 都为本地区规模化生产的大量农产品的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 农产品市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多数仍处于初级现货阶段, 中心批发、区域性批发与地方集市贸易市场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且发展不平衡。人为的、体制的障碍仍然很多。已建立起来的市场, 还有待于完善, 要着力培育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多种类、多功能、开放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市场体系。

(三) 建立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

加强市场营销组织建设。这是组织农民进行期货生产的关键环节。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鼓励涉农部门或农副产品营销单位作为农民走向市场的载体, 积极参与农产品的期货经营, 为农民走向市场“搭桥铺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 采用多种方法, 创办不同类型的村镇合作经济组织, 如大蒜生产合作社、渔业生产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合作社等, 为农民提供更多参与期货交易的机遇。二要积极扶持各种类型的企业、经济实体、中介营销组织健康发展。此外, 还要对营销人员及农民进行定期培训。通过组织期货生产及营销, 培养造就一批精通期货业务的管理工作人员, 从而更好地为组织农民进行期货生产服务。

三、改革流通体制, 加强农村商品流通调控

(一) 建立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

要保证农产品商品货畅其流, 就要减少流通环节, 要进一步拆除壁垒, 打破地方封锁, 严禁乱收费、乱罚款等不正当行为。为保证商品的正常流通, 各地应具有战略眼光, 拓宽流通渠道, 减少流通环节, 消除流通障碍, 主动撤掉滥设的农副产品检查站, 不要对开放的农副产品的运销加以限制, 要算大账, 算发展生产、搞活经济的大账, 尽量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

(二) 加强农村商品流通宏观管理

随着市场的建立和健全, 农民参与流通, 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 这是历史的进步。保护好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促进市场的完善, 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要遵循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 建立健全有关法规, 稳定市场、平抑价格。国家要有必要的调控手段, 以调节丰歉, 平抑物价。为防止自然灾害, 农作物耕种变化而引起的价格暴涨等现象的发生, 要建立多层次的粮食储备制度, 特别要储备人民生活必需的农产品, 必要时投放市场, 以保证人民生活需求。

(三)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 我国的农产品商品大多数来自经济联合体和众多的农户。这就使农产品商品生产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农副产品生产还有较强的季节性、明显的地域性, 大多数农副产品具有鲜活性, 不易保存、储备。加之农副产品量的急剧增加, 储运能力不足等成了农副产品流通中的突出问题。

一要改善当前仓储条件, 提高利用率。要采用多种形式筹集资金, 建设一批仓库、冷库。也可采取企业、经济联合体、个体集资或参股的方法。

二要加强运输设施建设。要尽早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路, 使农副产品进得来, 出得去, 确保农产品流通快速、高效。

三要加强市场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市场基地, 为农产品提供良好的交换场所。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有利于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是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各级涉农组织要科学论证, 搞好规划设计, 采取符合农村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为建设新农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10

[2]本书编写组.农业农村有关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6

[3]翟虎渠, 梅方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4

市场健全 篇9

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明确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项财产权,这为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机制奠定了基础。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重大决策,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护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农地流转真正走向市场的条件已日趋成熟。

从农地流转制度的建立过程看,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的政策法律框架已基本廓清,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和权能界定不清,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商品性、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的确定、土地双重两权分离和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等理论问题仍没有解决,在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中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成为健全农地流转市场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完善农地流转理论体系和建立农地流转市场运行机制,是健全农地流转市场的主要任务。

1. 明确界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有必要将其行政职能和民事职能彻底分开,立法重建完全独立于村委会的农村集体产权组织,对农村土地所有权进行明确、统一的法律界定,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全体农民作为所有者行使农村土地所有者权利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彻底改变一般意义上的集体所有产生的代理者行使所有权和乡、村社干部个人决策的弊端,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2. 明确界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土地的配置效率,要赋予农民集体以完整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用途的自主决策权和自主处置权,增强农民是承包土地的主人意识,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分离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承包权为物权化的农民财产权,经营权作为相对独立的权能可以依法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或以其它方式流转,以使农民对承包地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3.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县级农经部门要建立农地流转管理办公室,负责农地流转的政策研究、方案制定和业务指导工作。乡(镇)以农经部门为依托,成立农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农地流转的政策咨询;贯彻落实农地流转政策,指导流转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办理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证;对农地流转纠纷进行调解仲裁,对农地流转合同的登记、变更等情况进行备案。村级成立农地流转服务站,由村报账员兼任农地流转信息员,及时掌握村组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提供规范的农地流转合同文本和农地流转的信息,协调农地流转双方的利益,督促依法签订流转合同,调解农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对农地流转情况进行登记,及时向乡农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农地流转动态情况。

4.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自愿放弃农村土地经营,外出创业。一是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中介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有保障的劳务输出格局。二是进一步拓展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放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转移农业劳动力。三是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5. 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以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创立品牌,强化特色,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要培育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应高、服务设施全、带动能力强、社会效果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土地流转。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在资源整合、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农地流转。三是要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农村经营大户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从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入手,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群、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6.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健全 篇10

信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十分重视信誉与人类经济行为关系的研究,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社会习惯和道德基础之上,脱离这些习惯与道德,人们之间的交易活动基础就会动摇[1]。古典经济学派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信誉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纳入经典经济学的范畴,信誉对经济的作用并被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近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企业信誉(Corporate Reputation)的研究空前活跃,正在从感性向理性、从定性向定量的方向发展,其研究和应用价值正在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从1982年起《财富》杂志每年都评比“最受尊敬的企业”,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6年斯特恩商学院(The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名誉教授Fombrun较明确地给出企业信誉的定义[2];1997年在《企业信誉评论》的创刊号上,Fombrun和Van Riel从经济学等六个学科的文献中追溯了企业信誉的理论渊源,并提出了企业信誉的属性[3],后来,Fombrun提出了RQ测评系统。企业信誉理论和信誉管理在最近几年间开始融入主流管理学。1998年Gray构建了一个企业信誉与形象管理的可操作性模型,并且特别提出企业信誉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观点。

虽然国外学者对企业信誉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把企业信誉融入主流管理学、推动信誉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并提出信誉是无形资产、战略资源的观点,但是他们还没有把信誉的无形资产、战略资源的观点作进一步研究,没有把信誉当成企业经营的长久目标来看待,即没有论述信誉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目标。

信誉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比较早涉及企业信誉理论研究是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向阳撰写的《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研究 》。2001年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从产权、政府管制及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企业信誉的建设环境,提出了“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的观点[4]。在实践方面,北京大学和《经济观察报》也自2001年起评比“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对我国信誉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对国外信誉管理理论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信誉体系建设思路和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张敏、齐林涛等提出了企业信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誉是企业取胜之本的观点[][5],杨纬隆等进一步提出企业信誉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之源[7]。

虽然国内学者们作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企业信誉理论还存在不少缺陷。如企业信誉的定义及属性宽泛、模糊性尚需进一步明确;如热衷于企业信誉的评价(虽然方法还不够健全)而回避企业信誉创造与维持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在我国处于转型过程中如何构建企业信誉系统,进行企业信誉管理,还没有系统的、可操作的指导性理论和研究成果。更没有从战略角度对待企业信誉,把企业信誉看成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种战略目标。

二、企业信誉战略是企业战略理论演化的趋势

美国著名学者钱德勒(Chandle ,1962)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的概念,并认为战略是企业在市场中获胜的前提与关键,从此企业战略成为管理学家研究的重点。纵观企业战略理论,企业战略一直沿着两种不同的轨迹发展:一种是企业外部环境观,该观点的代表,波特(1980)主要强调外部环境和竞争定位对战略管理的影响;Shapiro(1989)和Brandenburger(1995)应用竞争冲突和博弈论分析了企业和产品竞争,主要强调企业之间的战略互动;另一种是企业内部资源观,该观点的代表,Rumelt(1984)和Wemerfelt(1995)的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是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积累关键性资源; Prahalad和Hamel(1990)的核心竞争力和Teece(1997)的动态能力,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特有能力是获取长久竞争优势的根源,强调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培育企业的独特能力。

20世纪90年代末以至21世纪初战略管理研究一方面注重理论的动态化,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偏重静态,适宜于环境较稳定、变化缓慢的情况;新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更注重外部环境不连续变化时的战略管理理论,更注重企业愿景、战略、组织能力和内部系统与过程等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适应;另一方面各理论学派之间有整合趋势,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比较偏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利用不同的学科工具进行研究,但新的战略管理主流范式中,各理论学派将显示出明显的整合趋势。这在战略管理研究的学者和企业家中已基本形成共识。

企业要在企业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取得竞争优势,就要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构筑竞争力。从内部构筑独有的资源和能力,从外部构筑稳定的商业环境,把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独特性和外部环境的稳定性有效结合,才是企业维持生存、竞争优势的根本。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看,能够把企业资源和能力独特性与外部环境的稳定性有效结合起来的关键因素,只能是企业信誉。企业信誉是一种具有价值性、异质性、不可模仿性的无形资源,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同时也构筑了企业移动壁垒;企业信誉又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企业通过信誉信号把企业品质传递给利益相关者,赢得利益相关者心理和行动支持;企业信誉可以构建商业信誉系统,使整个商业在信誉机制下健康运行,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外部环境。总之企业信誉既可以强化企业内部独特资源和能力,又能构建企业外部的整个商业信誉机制,为企业赢得长久竞争优势[7]。因此企业信誉战略必定成为企业战略理论演化的趋势。

三、企业信誉战略的涵义与特征

(一)企业信誉战略的涵义

企业经营不是一个短期行为,面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战略”的内涵表现为远景的经营思考和经营决策。按“战略”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战略的本质特点,赵东(2005)将企业战略定义为:“根据市场状况,结合自身资源,通过分析、判断、预测,设立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发展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企业信誉是指企业在适应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遵守心理约束机制所形成道德信用、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维护企业竞争优势的无形资源、并且能够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准则的系统体系[8]。从企业战略的定义与企业信誉的定义知晓,战略与信誉具有内在的联系, 战略与信誉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信誉是企业成功实施战略的基础,没有信誉的企业,战略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以顾客价值创新为中心的战略逻辑(Chan,Mauborgne,1999)[9]提出战略重心应该从“做得比较竞争对手更好”转移到“本企业对顾客提供的价值具有独特性而与竞争对手无关”,这里的“独特性”正是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得到的“信赖”和“忠诚”,可见企业信誉才是“没有竞争的优势”。战略是由一个个承诺构成的承诺链[10],战略也可以看成是信誉的叠加,信誉和战略合二为一。信誉战略是企业战略固有的本质,是企业采取有效竞争的根本策略。

根据企业战略和企业信誉的本质知晓,战略与信誉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依据此观点,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给企业信誉战略这样一个定义:企业信誉战略是指企业依据市场环境和可利用资源状况,通过长期遵守心里约束机制,把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和企业行为统一于整个企业信誉框架体系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

(二)企业信誉战略的特征

企业信誉战略的长期性。企业信誉战略的长期性不仅是指实施的长期性,还有见效的长期性。战略长期性是因为它是企业追求的长期经营目标,这种目标是企业未来发展所要达到的最高要求。企业信誉战略同样具有战略的共性——长期性,是毋庸置疑的。企业实施企业信誉战略,这种战略并非立竿见影地给企业带来成效,因为信誉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信誉战略实施同样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给企业带来信誉优势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企业信誉战略的系统性。企业信誉战略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企业内部信誉战略系统和企业外部信誉战略系统组成。企业内部信誉战略系统是由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物流系统、销售系统、产生系统等各个子信誉战略系统构成;企业外部信誉战略系统是由市场系统、消费者系统、生产商系统和供应商系统等子信誉战略系统构成。企业内部各个子信誉战略系统与企业外部各个子信誉战略系统协调作用,就构成整个企业信誉战略系统。

企业信誉战略的引导性。企业信誉战略就是企业经营的灵魂,没有企业信誉战略的指引,就没有企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没有企业获取未来的竞争优势;抛弃企业信誉战略,企业就可能进入误入歧途的竞争模式,损害未来竞争优势。企业信誉战略恰好具有正确引导企业竞争的功能,使企业经营策略的规划、制定、执行、评价、反馈都围绕企业赢取未来的总体目标而开展,保障企业获得未来竞争优势。

企业信誉战略的能力性。企业能力是开展信誉战略的关键因素。企业能力分为处理市场动态变化的能力和构建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能力。随着市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加剧,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传统战略受到了挑战,它们应对变化时也力不从心。企业可以依靠企业信誉战略能力有效面对这些变化,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同心协力的结果,而使企业人员凝聚的力量就是内置于企业文化的信誉,企业信誉战略可以使企业集中所有资源和能力构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企业信誉战略的不确定性。任何投资的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信誉战略的构建也一样。构建企业信誉战略需要长期的投资,但是长期投资未必带来预期效果,原因在于构建企业信誉战略要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的综合效果给企业信誉战略投资后果带来不确定性;许多信誉事件是构筑信誉战略的根基,不道德事情可以毁灭企业信誉战略的根基,而企业对信誉事件管理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信誉事件对企业信誉战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四、构建企业信誉战略体系

在市场信誉机制不健全环境下,企业构筑信誉战略要有良好的内外环境作为支撑。企业要从自身和利益相关者两个方面来构筑信誉战略体系:企业为了开发核心竞争力,要从企业自身构建信誉战略;为了应对市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要从利益相关者构筑信誉战略体系,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企业内外信誉战略的有效结合就构成企业整个信誉战略。

(一)构建企业自身信誉战略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有产品就有客户,90年代有广告就有销路,21世纪有信誉才有市场[11]。信誉成为企业在21世纪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构建企业信誉战略成为企业必然选择。企业构建自身信誉战略体系:(1)规划企业长期信誉。把企业信誉作为企业长期经营规划目标,企业现在以及未来的活动都要围绕长期信誉目标进行。企业信誉目标成为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企业人员要制定详细、可以简洁执行的规划,长期信誉规划是构建企业自身信誉战略的先决条件。(2)培育企业信誉文化、贯穿企业信誉意识。文化内置于企业经营理念,左右企业经营方针,决定着企业命运。把信誉内置于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内核,信誉就成为企业本质的经营理念。企业经营本质理念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信誉战略构建、实施过程;要在现有员工以及未来员工中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信誉教育,把企业信誉理念灌输于企业员工意识,使员工自觉实施企业信誉经营,从企业员工方面构筑信誉战略理念;(3)建立企业信誉体制。体制是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企业构建、实施信誉战略,就要有相应的企业信誉体制,信誉体制是信誉战略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企业构建信誉战略,就要建立自己信誉机制,改变现有的竞争体制。为了信誉体制有效运行,企业设置企业信誉总监(Chief Reputation Officer)职位,监管信誉体制运行是有必要的;(4)拥有充足的资源基础。资源是企业战略实施的物质基础。我们所说的资源不仅是指现有资源,还有丰富的后备资源。企业构建信誉战略要有充足资源作为支撑,没有资源支撑的信誉战略,只能成为空中楼阁;(5)肩负社会责任。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求企业负担社会责任。企业构建信誉战略,一定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可能消除社会对信誉战略的抵制,保障信誉战实施。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企业,构建信誉战略也是无法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二)构建企业利益相关者信誉战略体系

在联盟思想和竞合理念盛行的今天,企业已经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依存关系。企业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成为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条件,企业构筑信誉战略,要有良好的信誉环境,特别是要有良好的利益相关者信誉环境。在市场信誉不健全环境下,企业实施信誉战略,协助或者主动帮助利益相关者构筑其信誉战略体系尤为关键。企业从利益相关者方面构筑信誉战略的措施:(1)培育利益相关者信誉理念和相同的信誉价值观。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信誉理念可能与自己的信誉理念相差悬殊,导致自己信誉战略遇到利益相关者抵制。在此情况下,企业主动和利益相关者坦率沟通,协助或者主动帮助他们加强信誉理念建设,使利益群体的信誉理念趋于一致;企业共同学习、规划信誉战略,使信誉战略和其所追求的信誉价值保持一致。把信誉理念和信誉价值观统一于利益群体的总目标中。(2)构筑利益相关者信誉体系。良好的信誉环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赢得最大利益和竞争优势。构筑利益相关者信誉体系,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增强彼此凝聚力,形成稳定的信誉环境,稳定的信誉环境是企业实施信誉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通过共同的信誉规划、制定共同的信誉协定以及其它有利于建立信誉的措施,来构筑利益相关者信誉体系。(3)共同制定信誉战略。21世纪是信誉竞争的时代,企业信誉成为企业追求的共同使命,开展信誉战略也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选择。因为目前的信誉机制不够健全,企业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开展信誉战略还有许多困难,所以企业根据共同宗旨,通过一系列沟通、规划活动,共同制定相同的长远的信誉经营目标,采取相同的经营战略——信誉战略,有利于企业开展信誉战略、获取竞争优势。

五、构建企业信誉战略需要处理的问题

(一)机制协调问题

机制规范企业行为、保障企业经营沿着健康道路向战略目标迈进。企业机制分为企业自身机制和企业外部机制。自身机制与企业休戚相关,得到企业重视;企业外部机制与企业命运似乎没有直接关系而经常被忽视,其实企业外部机制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构建信誉战略,其实是构建的一个信誉战略体系,企业不仅要恰当处置企业内部机制协调问题,扫清企业构建信誉战略的内部障碍,而且要正确处置企业外部机制协调问题,即处置与利益相关者的机制协调问题,把外部机制协调问题当作处置重点。要建立一个沟通机制保障环境,使企业内外机制有效协调运作,规范和保障企业信誉战略有效工作。

(二)信息传递问题

信息传达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信誉战略执行的有效度,信息传递问题是任何组织都面临的一个刺手问题。企业内部由于利益关系,经常传递或者放大利己信息,而隐瞒或者缩小损己信息,这种不真实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逐渐累积,达到最终接受者手中的信息与真实信息存在差距,而他们依据所得信息执行战略,就会影响战略的执行效果。利益相关者由于认识差距,对企业信息理解发生偏差,导致企业意图不能有效被他们理解或者理解出现错误,企业战略意图无法实现。企业构建信誉战略,处理好信息传递问题至关重要。

(三)追求利润目标问题

企业构建信誉战略,并不是放弃追求企业利润目标,相反,是加强追求企业利润目标,只不过利润目标是建立在企业信誉基础之上的。企业建立信誉战略,是为了培育企业长久优秀的品质,获取信誉带来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为企业赢取高额利润提供信誉垄断。建立信誉战略,需要牺牲企业目前的利益,减少企业短期利润,这可能有害于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和地位,造成企业经营者不愿意建立或者执行企业信誉战略。构建企业信誉战略,企业所有者一定要有正确信誉战略观,制定信誉战略要与企业利润目标相符合,使两者处于平衡态。

(四)与利益相关者问题

企业信誉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外部信誉环境,进而影响企业信誉战略的实施效果。企业实施信誉战略,必须正确处理与利益相关者问题。利益相关者并非都是拥护企业信誉战略者,他们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不乐意采取与企业信誉战略相配套的机制和经营策略,甚至可能采取合法而不合情的手段来取得利己资源,削弱企业实施信誉战略的资源,影响企业信誉战略开展。开展信誉战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对信誉战略的态度,切实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有关的、可能出现的、影响信誉战略开展的问题。

(五)构建信誉体系问题

开展企业信誉战略要有良好的信誉环境,在市场信誉机制不健全环境下,构建稳定的局部信誉体系成为企业开展信誉战略的必然要求。局部信誉体系是由企业信誉和利益相关者信誉组成。人的经济性行为,要求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当构建信誉需要付出的成本大于没有信誉所获得利益时,利益相关者没有动力构建自身信誉,也就很难构建局部信誉体系,即使利益相关者构筑了信誉体系,也可能因为“搭便车”的存在而破坏其稳定性。而没有稳定的局部信誉环境,就没有信誉战略的有效开展,因此正确处理构建信誉体系问题是信誉战略有效实施的保障。

六、结束语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场信誉机制不健全环境下,信誉成为稀缺资源,企业构建信誉战略将成为必然选择。基于信誉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的观点,我们从企业战略理论演化趋势提出企业信誉战略的观点,并定性地说明了企业信誉战略的内涵和性质、构建信誉战略体系以及所要处理的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经营与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进一步实施和评价企业信誉战略是我们今后所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唐日松译.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Fombrun,C.J.,Rindova,V.,Who's Tops and WhoDecide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Reputations,New York University,Stren School ofBusiness,Working Paper,1996.

[3]Fombrun,C.J.,Riel,C.V.,The ReputationalLandscape,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vol.1,1997:5-13.

[4]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张敏,葛晨霞.企业信誉与竞争力[J].经济论坛,2002(13):26-27.

[6]齐林涛,张黎丽.信誉企业取胜之本[J].企业活力,2002(13):53.

[7]杨纬隆,李介新.企业信誉管理与竞争优势[J].企业活力,2006(12):10-11.

[8]杨纬隆,李介新.市场信誉机制不健全环境下的企业信誉管理[J].企业管理,2007(6).

[9]Chan Kim,Mauborgne.Strategy,Value Innova-tion,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J].SloanManagement Review,Spring1999:41-54.

[10]杨纬隆,李介新.论企业战略承诺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0):15-16.

上一篇:演唱艺术表现下一篇:初三化学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