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及特征

2024-06-01

发展及特征(精选12篇)

发展及特征 篇1

一、现代快餐发展的特征

首先, 现代快餐具有投资较低的特点。通常情况下, 现代快餐的投资额一般在50~100万之间, 其店铺面积在达到200平米, 而在10万以下的现代快餐的规模一般较小, 和50平方米的小吃店差不多。而投资额在10~50万的现代快餐店较多, 规模在100平方米左右。因此, 这类规模的现代快餐店较重视企业形象, 由此可见, 现代快餐的投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经济实力雄厚的可以选择较大规模的快餐店, 而经济实力一般的可选择适中的快餐店, 经济实力较小的就只能经营小规模的快餐店。

其次现代快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现代快餐可以分为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两大类。由于国外快餐在国内的大力发展, 使得现代快餐的竞争越来越大, 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等, 这些快餐店直接和国内的快餐店形成两股竞争势力, 且明显居于优势地位。但是国内快餐店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 而形成企业品牌的快餐店较少。因此, 现代快餐的发展已经更趋向于面向广大社会, 进而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然而, 尽管西式快餐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中式快餐让然以价格优势成为人们的消费主体。

二、现代快餐发展的思路

(一) 现代快餐的发展模式探析

所谓的现代快餐的发展模式主要指餐饮业思想和运作的方式, 其中, 人们最为熟知的肯德基、麦当劳等, 都拥有一套最为合理的发展模式。为使现代快餐的发展更加科学, 结合发展极为成功的快餐业的优势, 现归纳总结以下几点关于现代快餐发展模式的内容。

1、品牌经营的发展模式。由于品牌经营的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和象征性等特点, 其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内容, 其一是对于现代快餐内涵的说明, 这主要是指现代快餐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由于良好的产品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品牌的发展, 进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因此, 这种极具内涵特征的特点不仅是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的综合标志, 同时也是现代快餐竞争的不竭动力。其二是对市场的定位。这主要是根据消费者对于现代快餐业的满意度, 进而寻找不同的定位空间。与此同时, 还要结合现代快餐店的实际情况, 对市场进行合理定位, 进而及时有效的开展营销策略, 促使现代快餐的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

2、品牌经营中对于品牌的管理。如何有效地利用品牌的优势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就要对品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关于品牌管理, 主要包括产品、市场、形象和组织等四方面的管理, 这些内容也是品牌管理中主要内容。

3、品牌经营发展中经营理念。实现品牌价值的关键在于经营理念是否符合现代快餐的发展。由于经营理念是对事业发展方向, 甚至企业运营作业的看法, 因此, 双方在经营理念方面需要和价值观相符合,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现代快餐的信誉,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增加加盟店的数量。

4、品牌经营发展中的实质问题。这主要是品牌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因此, 拥有良好的品牌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快餐的经营中, 打造良好的品牌优势, 树立品牌形式更是现代快餐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 个性化和标准化经营模式

如果想要使企业的发展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就要在经营模式中独具一格, 通过新颖的管理方式和个性化的经营模式, 才能创造出丰富的经济利益, 进而使现代快餐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 这种特殊的个性化模式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 同时还要在经营模式中不断总结经验, 进而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经营模式。另外, 由于现代快餐的快速发展, 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化的经营模式, 从提高服务质量着手, 增强企业文化, 不断改善营销策略, 在经营中总结经验, 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 进而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现代快餐发展的策略

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现代快餐更要注重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发展快餐店。比如对于快餐种类可以利用滚动式显示屏, 便于顾客自由选择, 使现代快餐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 现代快餐想要进一步得到发展, 就要在经营中不断总结经验, 进而创新经营模式, 不断改善经营理念, 在借鉴其他成功快餐店的基础上, 创造出属于自己快餐的经营模式和独特风格。比如在营养的搭配方面的创新。与此同时, 加强现代快餐的管理。这就需要管理者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极具规模化的管理体系。比如, 加强卫生方面的管理, 对一次性餐具进行扩大使用, 同时要适时消毒, 确保快餐的质量和安全。在管理过程中,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 要创建现代快餐所独有的企业文化, 为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快餐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 现代快餐要充分借鉴其他具有优秀快餐企业的经验, 只有这样, 才能使现代快餐企业创建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由于快餐的经营模式各样、各个快餐店之间都有各自的差异, 比如不同营养搭配, 不同的摄入量等都是快餐店的独特优势。因此, 要想让现代快餐得到快速发展, 就要紧盯餐饮市场, 抓住消费者心理, 同时吸取其它快餐店的优势, 以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 以品牌吸引客户, 进而促进快餐店的发展。

再次, 现代快餐业必须全方位引入正规的经营流程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打造独特的市场品牌和专业的服务团队, 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同时有效利用现代快餐的主要优势, 采用标准化、规模化的流水作业方式和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利用规模效应创造经济效益, 同时使用一次性餐具及用具, 既方便卫生又快捷,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促进现代快餐的快速发展。总之, 现代快餐要与国际接轨, 就必须规范自己的制作流程, 实施科学的管理模式, 打造独特的市场品牌, 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 同时还需要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推进现代快餐的快速发展。

最后, 结合自身情况, 拓展经营市场。现代快餐应结合自身情况, 逐渐拓宽自己的经营市场。具体包括:一是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选定合适的产品和目标市场的基础上, 对企业的资金、人员情况及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对采取规模经营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论证, 进而选择合适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二是要把发展规模经营与企业品牌化紧密结合起来。发展规模经营不仅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保证, 还要有较高的无形资产。对快餐产品的精选提炼, 软件方面的全面、稳定、提高, 是打造现代快餐企业集团品牌的关键。品牌化的快餐企业集团和连锁企业展示了快餐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能更好地推进企业规模经营的进程, 提高企业知名度, 增强企业文化。四是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开发和培育。人才是困扰和制约中国快餐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是形成现代快餐企业集团根本保证。因此, 现代快餐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只有这样, 进而拓展经营市场, 才能和国际快餐企业竞争, 最终实现发展跨地区、跨国经营快餐集团。

此外, 现代快餐要充分结合自身优势, 不断创新, 不断进步。不管哪个企业, 懂得创新经营是将一个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要注重环境卫生的管理, 确保现代快餐食品的质量安全,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消费, 增加现代快餐的经济效益, 进而推动现代快餐的稳定发展。现代快餐还要注重内部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顾客的首要条件。比如在现代快餐的经营过程中, 可以四周环境布置一些盆景、或者在墙上挂一些壁画等, 创设一个优雅的环境, 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 从而引起消费者的食欲。因此, 现代快餐企业更要发挥创新的优势, 在产品、服务和工作方法等过程中, 创新思维, 提升现代快餐业的新形象, 确保革新的成功, 进而使现代

四、结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现代快餐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使得现代快餐的发展潜力巨大。而现代快餐也正以多样化口味、合理的价格、均衡的营养搭配等多种优势, 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正因如此, 掌握最新的市场行情和创建新型的经营模式, 在快餐经营中占有重要作用。只有在经营中不断总结实际经验, 不断改革创新, 才能使现代快餐在整个市场, 甚至全球范围内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渐加快。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现代快餐业油然而生, 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占领了强大的餐饮市场。究其原因, 现代快餐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 但也让人对于现代快餐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思考, 如究竟现代快餐有哪些发展特征使得快餐占领较大的餐饮市场, 现代快餐发展又具有哪些模式, 又是如何进行发展的呢等诸多问题, 对此, 本文针对现代快餐业对上述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析。

关键词:现代快餐,发展特征,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周卓鹏.浅析中国快餐的发展及其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13, (25) :97-99.

发展及特征 篇2

一、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发展

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持续时间最长,并且流传范围最广、最为人民所喜爱与接收、最能直观的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舞蹈,产生于奴隶社会,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一定特色。民族舞蹈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总结而成的结晶,这种形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广泛流传。它成为人民群众直接表达情感与愿望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或悲或喜的情感。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域、各民族间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的缩影,是西藏千年历史进程的文化缩影和文化沉淀。藏族舞蹈作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审美艺术形式,表现了高原人顽强的生命力和他们面对生命的勇气。从古至今歌舞艺术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而演变成形式各异的舞蹈。我们在欣赏藏族舞蹈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生活气息。1.藏族舞蹈的起源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会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一套反映民族生活和思想感情并且具备有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并具有高度文化艺术传统的古老民族。在中国,藏族被誉为能歌善舞的民族。而藏族舞蹈就是藏族人民在他们的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带有藏族文化烙印的艺术。藏族歌舞是藏族传统文化中较为显著的部分。它是征服“世界屋脊”的高原人类的生命与情怀,是西藏社会发展变革的体态节奏,凝聚着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西藏的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与国家的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舞蹈文化。从远古舞蹈萌发开创时期到中古近代舞蹈发展繁荣时期,再到现代舞蹈兴旺发展,内外交流,走向世界的新时期,藏族舞蹈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哺育陶冶着藏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形成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形式。藏族舞蹈种类甚多,风格迥异且普遍流行,许多舞蹈已有好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历史。因浓郁的民族风格、高度的艺术涵养,使得藏族民间舞蹈在民族舞蹈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除宫廷舞蹈外,藏族的舞蹈大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肢体语言的最直接的反映,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藏族舞蹈艺术。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它是以独特的民族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民族情感、深刻的民族思想、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藏族民族生活形象。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而藏族宗教祭祀舞蹈则是伴随着宗教的产生而诞生,随宗教的改变而发展的舞蹈形式

2.藏族舞蹈的种类

藏族舞蹈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衍生出不同的舞蹈类别。藏族舞蹈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不同区域的舞蹈也有着一定的差异。由于人们所居住地的气候差异、宗教影响、服饰差异,不同区域的藏区人民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且地域分布广泛的藏族舞蹈。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民娱性歌舞《果谐》、《果卓》、《谐》等;有专供上层社会享乐的《卡尔》(《嘎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祭祀礼仪所创编的《羌姆》舞蹈、《家把》舞蹈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拉姆》、《格萨尔》等。藏族舞蹈,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划分为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拥有着各自丰富的文化底蕴、优美而流畅的舞步以及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同时,这两大类舞蹈又有各自的分支。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以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其中又分为四类:《果谐》、《果卓》(又称《锅庄》)、《堆谐》和《谐》。其中的《果卓》因流行地域广阔最为人们所熟知。因不同区域的称谓不同,《果卓》也被叫做《锅庄》,在藏北牧区人们也称之为《卓》。《果卓》是古时藏族人民围着篝火、锅台起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形式,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藏族舞蹈指的就是《果卓》,农区、牧区的舞蹈风格不同并各有特色,舞蹈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是勾肩,舞者分别轮流伴唱,歌声嘹亮高亢,不时加入呼号声,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最鲜明的特点。在《果卓》的舞蹈表演中,牧区色彩浓郁。藏族舞蹈中的《果卓》是以有舞必歌为特点的。《果卓》舞蹈动作多以摆手、转身、转胯为主,整体情感活泼而热情。而《谐》则是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表演。《谐》,也叫“叶”,俗称为“弦子”,属于农区的舞蹈

。形式。表演时,由一名操“必班”(藏式二弦琴)的人领舞,参加者随着琴声边歌边舞,曲调悠扬,舞姿优美,充分发挥了“长袖善舞”的特长。《果谐》流传于西藏的日喀则、山南等地。舞蹈者围成大的圆圈,随着领舞者边歌边舞,沿着顺时针方向前进。每首歌曲都有着一定的跳法,并分为慢曲和快曲两部分。舞蹈者在慢曲部分时高歌缓步;而在曲调转快之后就情绪激昂,美学特征由此更为突出。此外,除了民间自娱性舞蹈之外,宗教舞蹈中还衍生出寺庙祭祀性舞蹈《羌姆》,这种类型的舞蹈就是宗教舞蹈的典型代表。《羌姆》是人们在祭祀礼仪中所创编的使用神袛面具和各种道具并包含有藏族宗教成分的舞蹈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藏传佛教的流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是祭祀性舞蹈,《羌姆》在舞蹈的表演形式、舞蹈演员的装扮等方面与其他民娱性舞蹈有着很大的差别。《羌姆》在表演时用鼓、跋、铜号等乐器伴奏,伴有喇嘛诵经,气势壮观,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民娱性舞蹈讲究载歌载舞、热情奔放,而《羌姆》等祭祀性舞蹈在表演时则很少歌唱,气氛讲究肃穆庄严。

3.藏族舞蹈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她在宣传和弘扬藏族文化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西藏的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数不仅配有用文字所记 录的“舞谱”,还有着用“线条”所记录的“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如此可见,藏族舞蹈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意义。它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慢慢演变为一种直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现今在西藏的各大喇嘛寺院内,还保留着专供跳《羌姆》所使用的神袛面具,在宗教节日时,表演者戴神袛面具跳《羌姆》进行祭祀礼仪。

(二)藏族舞蹈的美学特点

藏族舞蹈从产生流传至今,经过了诸多改编与沉淀。在藏族历史上,人们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与技法。这一发现有力的证明了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与本土艺术的审美相结合,以严格的民族审美的需要和创新创造出了富有美感且符合本民族审美的舞蹈理论。

1.藏族舞蹈之服饰美

藏族精美的舞蹈服饰给藏族舞蹈增添了很多色彩。由于藏族民间舞蹈多以歌舞为主,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穿着的藏式长袍在舞蹈中更是添加了一种柔顺的美丽;藏区不同区域人们的穿着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来说,藏族服饰都有着腰肥、长袖、大襟、长裙、编发、金银珠玉饰品、色彩浓烈鲜艳等共同特征。广袍宽袖的服饰,不单单满足了草原牧民生产劳动、活动自由的需要,而且也给舞蹈动作的灵活、豪放、伸展自如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样的服饰特点,使得人民在舞蹈时能将藏族舞蹈的女性的柔美和汉子的潇洒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女性发型以编发为主西边的阿里普兰地区有着最为精美独特的妇女服饰“孔雀装”,在当地,孔雀是美丽与吉祥的象征,为了使孔雀所寓示的吉祥永驻,妇女们便模仿孔雀来制衣。妇女戴的帽子叫“町玛”,独特的帽子及耳坠象征着孔雀的头冠,而妇女在背部系背部围裙——“改巴”,用毛色纯白且光滑的山羊皮制作而成,“改巴”的正中部镶嵌着带有花纹的总蓝色氆氇,寓作孔雀婀娜多姿的翅膀。在舞蹈时,就像是开屏孔雀翩迁起舞,美不胜收。由于昼夜温差,可以将其中的一只袖子脱下或是穿上的衣着方式,形成了藏族服饰与舞蹈的一大特色。当众多舞者长袖齐出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藏族人民像雄鹰一样热爱自由,像格萨尔王一样英勇威猛以及那草原一样广阔的胸怀。这样浓烈、质朴的气氛,服饰功不可没。2.藏族舞蹈之动作美

不同地区的舞蹈,舞蹈动作的力度、幅度、柔软度以及律动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侧重于用上身动作来体现;有的民族舞蹈则侧重于用下肢来展现动作,上身的动作甚少;有的民族舞蹈以洒脱有力的舞蹈动作为特色;而有的民族舞蹈特色则用轻柔含蓄的舞蹈动作来体现。不同的表现形式正是诸多舞蹈中所蕴藏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称之为‘美感’”。藏族舞蹈家阿旺克村将藏族舞蹈动作主要分为“颤”、“开”、“顺”、“左”、“绕”五大元素,这是不同类别的藏族舞蹈所具备的共同特点。除此五大元素外,藏族舞蹈在律动上还存在着“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些共同规律之上再变幻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部手势的变换、不同的音乐以及韵律构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在民谣古籍《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记录着大量传唱舞蹈者优美舞姿的歌谣,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另外,在藏文古籍中对舞蹈者的形态有以下要求: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脚步脚尖要灵活”要求舞蹈者的脚像“滚球”一样灵活多变,舞步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整齐。比如说,“踢踏舞”要求舞步活泼清爽,节奏鲜明热烈;“果谐”是典型的集体舞要求在粗犷的歌声中踏出整齐而富有生命力的舞步;从中不难看出藏族舞蹈对形体要求的规范程度。在藏族舞蹈中对腰部的动作要求也非常丰富,“腰部是歌舞摇摆处”“腰间动作要妖娆”不论是男性或是女性舞蹈者,藏族舞蹈要求对腰部的运用非常讲究。“堆谐”是以脚的节拍为主的藏族舞蹈,“谐”是讲究富有动感线条的舞蹈形式,在这两种舞蹈形式中都要求腰部轻柔摆动。在似动非动之中来展现人体结构的线条美。尤其是女子在“果卓”和“热巴”中对腰部的展示更为丰富,在翻身、侧腰、下腰等动作中将腰部的柔软完美的展示了出来。“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膝盖是锅庄的风轮”、“膝窝曲节要颤动”在藏族的众多舞蹈中,膝盖处的动作是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高海拔、低氧气的青藏高原,加上藏族人民经常需要背负重物上山,形成了他们以下半身为发力点的主要动律同即膝关节有规律的颤动和屈伸。膝关节在舞蹈动作中连绵不断、有韧性的上下颤动给了观众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这种训练往往与“踢踏舞”相结合,表现了藏族人民天生乐观、开朗、遇事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通过脚和膝盖的迅速颤动而表演的踢踏步,在给观众带来无限娱乐的同时,也使人轻松自在,顿感身心舒畅。同时这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体现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另外,藏族舞蹈还特别强调协调美。在藏族舞蹈中,有很多动作是通过同手同脚来完成的。如果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同手同脚是极其别扭的,是肢体不协调的表现。然而从舞蹈学审美角度来说,藏族舞蹈中所体现的同手同脚的动作非常富有协调美。此外,藏族舞蹈对头部、四肢、面部等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规范。头部有绕头、甩头、前后甩动、左右甩动等多种形式。其次,藏族舞蹈在落脚和出腿的动作中常常会出现外开的基本脚型,像抬腿、踢腿、跨腿、抛腿等均以勾脚外开为美。这凸显出了藏族人民性格豁达、自信的特点。曲背、弓腰也是藏族舞蹈中常见的基本动作。最后,藏舞舞袖有绕、撩、摆、甩等多种形式,但以“绕”为核心,有内绕外绕、单手绕外手绕、双手同方向绕异方向绕,白色的衣袖象征着青藏高原上的白云,给观众带来了高原上蓝天白云的美景这些动作与藏族人民的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劳动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舞蹈者在跳舞时很自然地将自身的情感用肢体动作所体现出来。随着民俗民风、劳作方式、宗教礼仪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与内心情感发生着改变,但这些舞蹈的动作、风格却慢慢保留了下来,成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同时,从以上歌词和古籍中舞蹈时对人体各个部位的要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韵律、动作和谐搭配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在藏族舞蹈中非常强调头部、肩膀、手、胸部、腰肢、膝盖、脚步的配合与统一。这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和典籍中都有所记载,这的确是藏族人民对舞蹈形态与舞姿的共同的审美感受。这并不是空泛的谈论,而是至今的藏族舞蹈中都有所体现的。3.藏族舞蹈之形体美

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但是对于形体美的看法,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藏文古籍中对藏族舞蹈的形体美也有一定的规范。如“热巴”、“果卓”等舞蹈中,对男性舞蹈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无论其手中是否执有道具,“上身动作像雄狮”要求舞者威猛雄壮,将高原人身形彪壮的气质体现出来,形成豪放、粗犷之美,给人以一种无所不能、可以克服一切困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而对于女性舞蹈者则要求上身动作含蓄且典雅,给人以一种柔美舒适的感觉。另外,在“果卓”和“果谐”等不少的舞蹈中要求男女舞者的上身或者是前身的动作稍向前倾,从舞蹈学的角度分析,向前微倾的幅度与动作的大小、强弱以及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对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藏族民谣与古籍中同样也有较多的论述,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盈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男性舞者则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藏族人民把鹰和孔雀都视为神鸟,所以男子的舞姿拟鹰的较多,而女子的舞姿更多的是模仿孔雀可以说在当时藏族舞蹈对于舞者形体上的要求是理想化的,但这同时也反映出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愿望与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相契合,体现了当时藏族人民所讲究的匀称的美学思想。由此看来,在藏文古籍和古谣中所体现出的藏族舞蹈对于舞者的形体要求就反映出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这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藏族舞蹈的创新与发展

如上所述,藏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符合广大民众审美特征和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还在伴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审美能力和角度的改变与提升中不断地完善与创新。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我们应当更好地、更精确地分析藏族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预测遥远灿烂、神秘莫测的未来,尤其是藏族舞蹈文化在社会迅猛变革中舞蹈本体演变过程的价值及其未来的趋向。

(一)藏族舞蹈的发展之与现代舞的融合

时代洪流正在奔流着向前,所有的艺术都在自己的殿堂里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以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以满足不断前进的人民的脚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诞生出许多新的舞蹈类别。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促进了我国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藏族舞蹈也同样面临着创新发展的需要,只有发展创新,它才能在缤繁绚丽的艺术世界里散发出耀眼独特的民族之光。

我国正处于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不断融合、相互借鉴而又相互排斥的特殊阶段。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使得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包括藏族舞蹈。这种冲击带来的审美欣赏方面的变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走向多样化。将西方现代舞蹈与中国传统民间舞蹈相融,这无疑是藏族民间舞蹈现代审美意识的一个突出的表现。藏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的融合,它一方面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民在大时代中形成的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吸取了现代舞的编创方式、表现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现代人的眼球,采用新的动作来展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主题、新的思想,试图在融合中寻求新的发展。藏族舞蹈与现代舞的融合,不仅仅体现了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多样化,而且也是西藏舞蹈审美意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推动藏族舞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西藏舞蹈的发展之创新途径

1.创新发展之人才培养

要保证西藏舞蹈的创新发展,首先要从人才培养出发。只有培养出高素质高标准的专业的舞蹈人才尤其是舞蹈编导,才能为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便是教育事业。要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首先要在校园里积极推广藏族舞蹈知识,开设藏族舞蹈课程,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藏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当中。将藏族舞蹈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此调动学生对于藏族舞蹈创新发展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发展专业的藏族舞蹈团队,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藏族舞蹈人才。

2.创新发展之提高影响力

其次,要发扬藏族舞蹈的影响力,借助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来增大观众影响力;组织一些关于藏族舞蹈的大赛,积极帮助与支持对藏族舞蹈有热忱的人,关注和扶持民间的热爱藏族舞蹈的团体,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藏族舞蹈,喜爱藏族舞蹈,从而为藏族舞蹈的传播与发展做出贡献。要利用好媒体的影响力,例如,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中大力宣传藏族舞蹈文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触并体会藏族舞蹈的魅力所在。

3.创新发展之拓展市场

最后,任何事物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与物质基础相适应,藏族舞蹈也不例外。藏族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样需要审美者的关注。我们不仅仅需要做好藏族舞蹈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在商品经济的市场中谋求发展所需的资源,以求得更长久的发展,但是我们要处理好艺术需要与市场需要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逐市场需要而破坏了艺术本身的魅力与内涵,造成舍本逐末的不良后果,但也不能不考虑大众的需要,单纯追求“阳春白雪”的艺术,脱离了群众,舞蹈艺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总之,藏族舞蹈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元素,又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藏族舞蹈的表演元素,与多种现代元素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艺术风格上的高度统一。但要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借鉴外来文化并不是要彻底的抛弃藏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内涵,而是要在对外来文化的有选择的借鉴中拓展藏族舞蹈的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更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现代化社会的多样主题。但是也不能固守传统,盲目排外,对于自身文化中的糟粕,和一些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艺术元素,要进行淘汰。藏族舞蹈需要创新,当然,创新并不只是需要有新潮的动作与表演方式,而是要拓展藏族舞蹈更深层的内涵。这样我们才能在舞蹈艺术中,表现不断发展的民族性,才能使藏族舞蹈在发展和完善中不断地成熟,继而达到艺术的完美之境。

结束语:藏族舞蹈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藏族人民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集体智慧的象征,是藏族人民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并是当地诸多民俗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它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藏族人民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劳动生产、经济发展、审美观念、意识形态等等,传承着藏族民族的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深受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的论述,使我们更加了解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 ,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 ,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当代社会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对藏族舞蹈创新发展的探讨,不仅仅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的审美观念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更需要采取措施去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使藏族民族的舞蹈文化得以 更好的传承,更能推动我国舞蹈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应以继往开来的愉悦心态期待着新一代舞蹈人才的诞生和藏族舞蹈艺术的又一个新的高峰的到来。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中国舞蹈论坛《舞蹈中国》、《舞蹈者之家》

翻转课堂的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技术特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11-05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学习过程翻转过来的新兴教学模式,其基本要义是教学视频的应用及教学流程的颠倒。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翻转课堂仅仅是利用教学视频来颠倒课堂教学。事实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更为深入,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整个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学校教育教学面临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要素是技术因素,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应用。因此,对翻转课堂的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专门探讨,基于技术视角研究翻转课堂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基于技术视角的分析

所谓“翻转课堂”,是把传统学习过程翻转过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到了课堂上是师生面对面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讨论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可见,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它将“知识传递”的过程放在课前,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实现了知识内化的提前。

从技术的视角审视翻转课堂,对翻转课堂的技术支持最直接的认识是教学视频的应用。

国外最早进行翻转教学的实践探索无不以教学视频的制作与课前观看为基本手段。2000年美国 Maureen Lage,Glenn P1att和 Michael Treglia在迈阿密大学讲授“经济学入门”课程时最早采用了翻转教学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让学生在家或者在实验室观看讲解视频,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具备了翻转课堂的基本形式[1]。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 正式提出“翻转课堂”的理念及实践模式,他们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讲课视频,并将讲课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将这一做法推广到其他学生,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从而引发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模式在美国迅速流行起来。

自此人们开始普遍认识到视频、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翻转课堂的支持作用。教学视频通常被认为是翻转方式的关键要素,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事先制作好教学课件或视频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上传到网络,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并借助互联网获取其它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来完成知识的传递过程,而到了学校将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通过课堂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这就是基于教学视频实现教学流程的翻转。

但是,教学视频的使用只是翻转课堂技术应用的形式之一,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持不仅限于教学视频的使用,随着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和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对包括视频在内的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术支持学习”体现在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技术支持和应用的各个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包括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的,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对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把所有有价值的学习资料都随时随地提供给学习者,真正使教育走向了一个充满信息流通的开放环境[2]。国内有学者把“翻转课堂”定位为:它是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信息技术的整合以及新课程改革相融合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大胆的尝试[3]。由此看来,2011年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将翻转课堂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也是客观必然的。因此,正确、有效地进行翻转课堂的改革实践,必须树立基于技术学习的观念,也是正确的技术应用观念。仅就翻转课堂技术平台的开发应用来说,随着人们对翻转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化,技术对翻转课堂的支撑作用和翻转课堂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都在不断加强,翻转课堂技术平台呈现出互动化、社区化、泛在化、智能化等新的特点,翻转课堂正随着技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二、翻转课堂的技术动因和依据

翻转课堂的出现和发展,既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产物,也是技术支持下教育和教学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结果,基于技术学习是翻转课堂得到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和依据。

1.基于技术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要求

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技术去优化教育和学习过程。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目前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学习成为教育技术关注的焦点,从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它一直是致力于用技术的方法促进人类学习。所谓促进学习,就是利用技术帮助学习者学得更快、学得更有效、学得更容易、学得更经济。信息时代,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教育环境。美国政府和学校历来重视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从1996年开始先后颁布过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年美国发布的新一轮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改革美国教育:技术支持的学习》指出,“技术支持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就是学生位于中心,与学生建立联系的是支持学生学习的人(教师、家长、同伴、指导者),与学生手持学习终端相连接的技术和资源(信息管理和传播工具、知识建构工具、信息数据资源、在线辅导课程、以及学习社区、个人学习网络、共同志趣的伙伴、专家权威资源)等[4]。因此,技术对学习的支持表现为通过技术能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人力支持、技术支持、资源支持等,让学生主动地获取、吸收和内化知识,最终掌握知识。这也是为什么翻转课堂发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各类学校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2.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和学习的具体过程

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多媒体数字设备的普及,数字摄像机、数码相机、高性能计算机进入了各行各业,笔记本电脑、iPad、iPhone、安卓等智能手机等也成为普通民众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今时代已经逐步转变为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微视频等多重技术融合的新时代,网络、云终端、移动设备、教学系统平台等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媒体技术支持。根据现代教学技术理论,不同的技术对课堂教学提供的支持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是由技术本身具有的教学功能所决定的。在教学媒体技术中,不同的教学媒体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在教学教研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应用,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从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课视频、精品课程资源,到网络教学、在线学习平台,以及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微课教学、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等,无不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使得CAI、CBE、CMI等理论与实践迅速发展。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离不开以下几种技术:一是互联网通讯技术;二是计算机智能终端技术;三是多媒体显示和制作技术[5]。学习者在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的支持下,可以获得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在校内外完成主要的学习过程,技术支持能近乎全方位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3.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视频的制作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都离不开专业化的技术保障。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需要网络、终端硬件设备及应用软件平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也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环境。翻转课堂的模式其实早在2000年左右已经形成,但是当时并没有被迅速传播开来,主要障碍就是学生课下可以利用的“视频资源”较少[6]。在后来国外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实践案例中,无不依赖于开发与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例如,早期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翻转教学,就是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让学生在家或者在实验室观看讲解视频,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艾尔蒙湖(Lake Elmo)学校的特色之处在于教师能很好地将Moodle平台应用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在Moodle平台上进行协作学习,开展同学之间的互助讨论,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河畔联合(Riverside Unified)学区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教材,里面融合了丰富的媒体材料,包括文本、图片、3D动画和视频等,还兼具笔记、交流与分享功能。

三、目前常用的翻转课堂技术平台分析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通常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搭建支持教学和学习的技术平台,如教学资源类平台、网络学习类平台、移动学习类平台等。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看到,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了平台的开发和应用,目前比较常用的翻转课堂技术平台有以下几种模式。

1.微课教学平台

微课教学平台是通过云计算、移动端(云+端)等多项技术融合,为教师教学全新打造的集“上课、辅导、教研与微课制作”于一体的移动教学平台,是应用于移动终端(PAD、手机)的在线教学工具和微课制作工具。教师通过电脑、PAD、手机等录制工具,实现对微课的教学应用与管理功能,将围绕某一特定内容(知识点、习题、重难点内容等)的讲解电子化,由此形成短小、但内容完整的微课。微课是网络化教学和学习的基础,为学习者提供内容短小、主题突出、观看便捷的学习内容。基于微课教学平台,可实现多种灵活方便的教学形式,针对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情况,围绕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展开针对性的教学,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2.智慧学习平台

智慧学习平台是针对传统网络学习系统存在的不足,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管理和自适应测验等新的技术,构建的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着眼于解决校本学习资源开发、教学交互、适应性学习和学习评测等问题,通过教学资源开发、数据挖掘、智能推送和学习评价反馈,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提供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实现互动式、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是大数据时代的新型网络学习平台。平台在应用设计上体现了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海量数据,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挖掘和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决策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实现技术支持下的智慧学习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手段。

3.个性化网络空间

个性化网络空间,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为每个学习者用户提供一个个性化、实名制的个人学习门户,学习者在这个网络空间中主动构建高度个性化和私密性的个人学习中心,围绕学习和学习事务处理等需要,把分离的、有利于学习的资源、资讯、工具和服务等聚合起来,方便管理和使用。同时,这个环境又是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者可以总结、反思其学习经验,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及进行学习实践活动。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以其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动态开放的平台、丰富生动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培养的不足,克服传统自学方式资源缺乏、学习方式单一的弊端,为互动式、多样化学习创造方便的条件。

4.网络学习社区

网络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立的新型网络学习支撑平台。网络学习社区利用跨时空的、开放的、自由的网络虚拟环境,借助统一的软件平台,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一个交互的、协作的学习团体,其成员之间以网络和通信工具,最终形成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网络学习社区创造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社区的每个成员有共同的利益,每一个人都有参与创建和维护社区的权力和责任,他们在社区内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彼此的思想观点、情感认知和经历来促进自身的学习与发展。

5.云端智慧教室

云端智慧教室是在传统智能教室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教室。传统智能教室是依靠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教室所装备的视听、计算机、投影、交互白板等声、光、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和操作,有利于师生无缝地接入和使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云端智慧教室基于传统智能教室,依靠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推送等新的技术,通过“云加端”的应用,实现了教室内多种终端设备的无缝连接和智能化运用,实现了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打破传统意义教室的时空概念,并重新定义了黑板、讲台等一系列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应用,进而改变课堂结构,实现教与学的革命。

6.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个人电子终端设备(如iPAD等)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为载体,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服务、云计算等技术开发的移动学习平台,是一个计算机支持的数字化协作学习空间。电子书包可以随身携带,承载着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网络支持与服务功能,支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互动,贯穿于学生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支持师生、生生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与资源共享。基于电子书包,可以方便地开展移动学习、交互学习和泛在学习,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电子书包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是学习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并因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学习变革[7]。

四、翻转课堂技术平台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对翻转课堂技术平台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翻转课堂的技术发展特点,推进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依据前述分析可以看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技术平台的开发应用也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单向的教学视频向互动学习资源转变,从单一学习工具向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空间拓展,从教学支撑平台向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转变。以此为依托,翻转课堂已从初始的“教学视频应用和教学流程的颠倒”,走向“技术支持的学习和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进入翻转课堂2.0时代。

1.从单向教学视频,向互动学习资源转变

在以往的网络公开课或在线教学中,大多是提供视频授课的录像、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或录制好的讲座供学习者学习,如早期的开放教育资源(OCR)、开放课件运动(OCW)等。近年来,网络视频授课采用“微课”模式,即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开发相应的微课视频,如可汗学院的“微视频”、TED的教育频道等。但这些类型的课程视频通常是单向的传播,学习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和及时的反馈,缺乏学习者的参与。翻转课堂2.0的技术平台在微视频基础上,通过在授课视频中穿插提问、随堂测验和开展专题讨论,学习者利用QQ、微信、社交网络(SNS)及其他个性化学习工具主动浏览、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即时的信息互通,有利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交流、互动与反馈,增强了全过程、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如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学习等十分重视课程实施中的互动交流,构建了互动式学习资源。

2.从个体学习平台,向学习社区拓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在现场进行面对面的讨论,由于时空的限制,形式和效率都受到影响。网络课件、教学视频为学生个体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讨论、协作仍难以实现。通过网络学习社区建设,在线讨论更加充分,开展立体化的讨论,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再设计。例如,采取近年来迅速推广的MOOC教学平台,通过互联网络建立开放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在线实现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师生和生生讨论交流、作业完成和提交、作业批改等功能。MOOC平台建立了由机器自动评测的交互式习题和测验,可自动生成自动化评估、发展性测验以及个性化的学业报表,并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系统化的数据挖掘分析,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评价和指导。MOOC积极鼓励、倡导学习者在完成作业或专题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在线学习群体”,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主题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构建起互助、协作、交流的学习讨论区,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这不仅把传统的学习系统涵盖进来,还形成了一个相比于传统教室更大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社区的构建与应用,是翻转课堂进入2.0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3.从固定学习场所,向泛在课堂转变

当今时代是一个技术多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微博时代、智能时代、移动时代、云时代等,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移动学习、智能化、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从而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这个时代会使学习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通过移动终端、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云服务等的发展,把课堂教学转向课外或校外,使得传统的课堂向云端教室、泛在课堂转变,实现一切地点皆为教室。基于云计算及云端教室、泛在课堂,可以实现“云教育”模式。云计算取代个人电脑的全部功能,把我们需要的所有数据、软件都存储在云中,可以让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任何与电脑相关的事,再也不用携带笔记本或者U盘。通过云计算搭建“云教育”平台,可以使更多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即时分享、互动,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过去用教科书和课堂讲授所能做到的,现在已转变为借助于学习技术和其他资源,实现了课堂无处不在,资源无处不有,这种转变能够有效地把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时间腾出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满足学习者个人针对性的需要,这标志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时代真正到来。这也是翻转课堂走向2.0时代和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所在。

4.从教学支撑系统,向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转变

技术发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翻转课堂2.0强调的是“抛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抛出课堂”,以问题的提出或探索性学习为目的构建的课堂,其课堂技术平台的设计也将完全不同。问题化学习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协作互助和探究解决真实性问题,来探索和获取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进行问题化学习需要设置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构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环境,技术在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乔纳森在《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一书中,详细说明了利用互联网学习、建构技术支持的学习共同体、技术支持的可视化学习、利用超媒体支持学习、在微世界和虚拟现实中的学习等技术支持下的各种有意义学习形式[8]。总体来说,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很好地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在过去那种单向的教学视频、单一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下,要想实现课堂的翻转很难,但是在这种新的、开放性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很容易地收集、共享相关信息资源,开发微课程、微视频和互动资源,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究和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Maureen J.Lage,Glenn J.Platt,Michael Treglia. Inverting the class- roonll A gateway t0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1):30-43.

[2]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

[3]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

[4]何克抗.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 (4).

[5]赵卫兵.翻转课堂,助推教育改革的新亮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

[6]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7]刘金玲.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探究[J].计算机时代,2014(2).

物联网的特征及发展 篇4

尽管现在已经出现了许多物联网的应用,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它主要是用来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就是无线传感器和无线射频技术的另一个称呼;还有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物联网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把各类不同构的网络和有关的技术集合到一块的放大。之所以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认识,是因为物联网本身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网络,它是一类网络存在形式的抽象集合。随着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已经不再是开始之初所说的把一些物与物通过网络简单的联系起来了。它可以通过其自身的特点实现单个网络无法实现的一些功能。本文将重点说明物联网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特征,并简单说明其在未来的发展形式。

一、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的网络是由许多不同的网络和多种终端设备组合而成,这种异构的特征决定了其和传统的互联网之间的许多不同的地方。异构型网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不同网络与设备之间的通信问题,即协同工作的问题。这也是在物联网当中能够真正的实用的基础,这也是物联网与传统的单一网络之间的最大的差异。在具有智能的信息系统当中,知识的来源是整个系统中最为有用的部分,当然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很多的内容。而物联网却可以很好地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信息进行获取。

再有,由于物联网本身的异构特征,决定了其不能够使用同一种网络标准协议来衡量它的物理性能。所以,很有必要提出新的物联网的网络好坏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各个环节的性能表现,并进行一定的量化处理,实现对整个网络的反馈调节,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物联网和传统的互联网都面临着安全的考验,但物联网对安全性的考验更是要高过传统的网络,在任意一个环节上出了信息安全的问题,将会导致整个物联网都有着安全的威胁。并且在异构网络的协同工作的过程中,更增加了许多潜在的安全问题。

概括以上可以总结物联网的一些基本特征:

1.自反馈体系的架构;

2.新3C的技术特点:在物联网当中新的3C技术指通信(Communication)、控制(Control)、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集成;

3.复杂网络的特征;

4.安全特征;;

5.复合的生态系统特征。

二、物联网的发展

现在许多物联网的应用大都存在于单一的应用场景里面,如GPS,智能家居,环境保护,工业检测等,在网络的接入当中大多是以局域网的方式进行的,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在多个场景里面进行全网的互相协作。介于此,主要是考虑到了信息的安全性,通过隔离物理网络来实现局部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出于对服务对象的位置及服务功能考虑的。例如在智能家居当中,其主要的物都在一个局部的范围内,主要的服务也都是固定单一的,因此采用局域网的形式进行物联网的建设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伴随着人们对智能化的更高要求(例如人们在还没有下班的时候就想遥控自己的空调,在回到家之前就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以及智能化的发展,未来的物联网将会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不受地域的限制实现互通互用。通过移动计算、云计算的模式,真正实现物联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随时的掌控,实现物联网终端的方便、轻巧化。另一方面,未来的物联网,将会向着面向服务的模式进行发展,而不是仅仅实现技术的开发,通过系统的协作实现更智能和更复杂的服务模式。例如人们只需要穿戴简单的微型设备便可以将身体产生的各种数据(比如体温、心率、血压……)进行上传到服务器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将分析的数据信息反馈给您,反馈给您的医生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观察您的健康。

物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个推动整个世界快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物联网不仅可以为经济提高效益、大大节约成本,而且可以为全世界的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参考文献

发展及特征 篇5

有专业人士指出,“银发浪潮”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并为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群体,老年市场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轨迹,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潜力,需要引起旅游从业者的关注。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四大特征

(一)高市场增长率,强地域集中性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别为16.23%和11.30%,2030年为22.34%和15.21%,2040年为25%和20%。到2030年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2%,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而据资料显示,在这个快速增长的老年市场中,我国已经有30%的老人先后进行了出游。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字,长期以来到中国旅游的国际游客中,51岁以上的游客占到30%左右,65岁以上的游客占到5.8%,且呈上升趋势。

专家预言:在未来30年间,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将保持7.3%的持续增长。从地域特征上,根据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环渤海(北京)、长三角(上海)、珠三角(广州)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老龄化进程显著,高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将在2040年达到高峰。经济发达区高度集中的老年资源为老年旅游带来了强有力的旅游基础。

(二)购买潜力强,高旅游需求

宏观统计数字表明,老年人口的总年收入在3000亿元-4000亿元人民币之间,这些收入包括他们的养老金、再就业的收入以及亲戚和朋友的赠与。从2025年到2050年,预计老年人的潜在购买力将高达5万亿元人民币。

老年人有比青年人更强烈的旅游需求,“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观念开始成为过去式,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潇洒成为现代老人的时尚追求。

(三)注重慢旅游,喜欢休闲养生

尽管不少老龄人口选择长途旅游消费,但是仍有许多老龄人只是参与出游时间短、路程短为目的地的旅游消费。旅程远、出游时间长为目的地的旅游,参游的7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则较少。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差,因此,年轻人常见的那种欢快刺激、快餐式的旅游方式明显不适合老年人的需求,舒适养生的旅游行程成为他们出游的首选。

(四)旅行时间自由,中意淡季出游

进行旅游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要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和可随意支配的收入,简称“有钱又有闲”。离退休的、正在家里颐养天年的老年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拥有充裕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很多老年人已经把外出旅游当成度过这些自由时间的最好选择之一。

面对节日放假期间人满为患的旅游形势,不受时间限制让老年人避开了旅游的高峰期,选择不太拥挤的淡季外出,这样既免除了高峰旅游时拥挤不堪的顾虑,又为淡季旅游注入了活力,使得淡季不再“淡”。

二、未来老年旅游市场的四大发展趋势 1.老年市场有望成为未来分众休闲市场的领头军

20世纪中国的休闲产业经历了一个休闲意识被认知到休闲快速增长的时期,大众休闲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

老年群体作为未来休闲市场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与年轻人有不同的出游喜好一样,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老年人,对旅游也有不同的需求,以分众休闲的意识引导产品的规划设计是必要的,即需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老年人群进行定位,细分旅游群体,“量身订制”旅游产品,精心布置旅游线路。

2.老年养生疗养的产品将成为未来老年旅游消费的主流

根据老年市场所体现出来的“慢旅游”的特征,度假属性的休闲产品是老年市场的主导产品,在老年市场对养生、保健、养老等旅游需求的刺激下,度假住宅、康体疗养两大产品有望成为未来老年旅游的主流。两大产品的设计对气候的适宜性和综合配套服务比较敏感,所以气候适宜、环境良好的近程区域最具有潜力,能成为养老住宅和康体疗养度假产品开发的热点区域。

3.候鸟型养老将成为一种潮流

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49.7%,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达48.9%。而北京、上海老年人家庭“空巢”比例分别达到34%和36.8%。空闲时间的增多、空巢家庭的增大、可支配资金的自由,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家中走了出来,像“候鸟”一样四处度假旅游“候鸟式”养老旅游成为老年人的时尚。

有专家认为:在未来5年-10年内,候鸟型养老将成为一种潮流。4.老年休闲度假市场的联动消费现象显现

发展及特征 篇6

关键词:现代教育;教育改革;未来发展

引言

从文艺复兴开始,教育渐渐被人们关注重视,工业革命后,资本家为了提升工厂效益,使得管理的概念出现,在接下来的百年发展中,教育与管理的碰撞产生了一个值得人们去探索的新的领域——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不断的探索、研究、总结、归纳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得到充足发展,在其他各类教育理论的不断补充中,也已日渐完善,其未来究竟如何发展,以什么样的特征发展是社会和各教育主体所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概述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当历史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时,人们开始领悟悟教育对于思想启蒙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教育这一系统便开始受到重视迎来发展的春天;历史发展到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迅速提高,大规模的机器工厂被建立,如何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成为资本家急切想要解决的问题,管理这一概念应时而生,在历史的进一步发展中,工业越来越繁盛,对于工厂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渐渐产生并得到发展,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又使得现代管理理论得到反馈。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产生的新技术、思想等使得教育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育与管理都已初步成熟,管理与教育开始融合形成现在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二)教育管理理论现在面对的问题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从工业大革命时期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的阶段和变化。无论在哪个时期都存在着教育管理本身与实际的管理活动难以契合的问题。世界经济在快速发展,所需要的管理手段也在不断的改善进步,而由于教育管理理论是在实际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进过分析总结再教育,造成了严重的时间粘滞。不仅如此,虽然教育管理理论在不断的得到丰富,但却一直以来都富有争议,在实践中难以发挥理论所描述的效果,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是一门深奥抽象的学科,对于一部分想要深度学习了解的人来讲,其带来的高门槛,使他们不得不放弃。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仍旧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只有在分析了解其现状后才能对于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产生一定的合理的猜测。

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特征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诞生于早期的企业管理理论,在长久的发展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体系框架,这时,一般的企业管理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其对于内容的需求,更多纷繁多样的教育理论被吸收消化渐渐形成目前所见到的教育管理理论。所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有着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特点和一些新的由自身演化出来的特点,这包括:

(一)在借鉴中融合发展,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与其他各种教育理论相互吸收借鉴,形成一些特殊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比如科层制行政组织教育管理理论、科学化教育管理理论、人本教育管理理论、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分析后能够得出,首先,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就是各种管理理论的融合,教育管理在本质上也是管理,与管理本身具有相同的客观规律和原理;其次,是新旧理论的融合发展,在漫长的岁月中,教育管理理论不断将自身优秀的地方保留下来,将自身不足的地方不断改进创新;最后是不同流派的理论融合,上文提到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些分支,这些分支就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各个流派相互融合所形成的,这样满足了现代管理体系多余多样化职业管理的需求。

(二)在层级整合中提升,通过上文了解到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是在不断的融合发展的,在一层层的吸收融合中,与其他各种理论体系碰撞,吸收各个理论体系的内核精华,不断的批判反思本身,在内容上不断的修饰丰富,再这样的过程中,一层层的融合使其能够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各种要求,不断的充实其内容,每一次的融合都会带来一个新的提升,不同的层级也在不同的行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在服务实践中创新无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如何发展,其始终都要落实在现实的需要上,总结其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的改善创新,才能促进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合理的创新能够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丰富其内容,也为之后的实践发展奠定基础。

三、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趋向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成为潮流,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名族、不同学校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现代教育管理的发展必定要围绕着多元化的教育实践所展开,更好的服务于教育行业。

(一)将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有着更多的实践应用,其分支发展也越来越多,在其不断的发展成长中,其积累的各種核心知识已达到足够水平,渐渐地,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将慢慢的演化出自己的特定含义和思想表述,形成自己的理论核心,进而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学术体系。

(二)将会成为更加兼容整合的体系

文化多元化使得许多流派的理论登上舞台,这对于一个趋代成熟的学术体系来言充满吸引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许多行业重新注入了生命,其对于发展的要求极高,也就极其需要更优秀的管理理论来指导,这些因素成为推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快速发展的动力。

(三)将更加注重理论的可实践性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到了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作用与能力,相关的教育主体更加关注如何更好的实现理论内容以改善当前受到世界多元文化影响的教育行业,不仅如此在其他的分支理论中,其内容基本完善,将之实现为能够带来实际效益的管理实际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经过百年的发展后,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形态,也将渐渐地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体系,其实践能力也迫切等待检验,我国的相关教育主体也保持了高度关注,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本文分析了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并对其未来的多层次,重实践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但究竟未来其真正的应用到实践中的效果和将会面对的问题,本文未做相关解释,希望在之后的文献中能够加以补充说明,也希望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能够在我国绽放别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冯增俊.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特征及趋向探析[J]. 教育研究, 2004, (11): 19-22

城域网特征及发展趋势 篇7

关键词:城域网,特点,发展趋势

1 城域网特征分析

城域网的网络环境特征是高强度的竞争开放模式, 多样化的业务类型以及不稳定的业务流向是它的基本特征, 它既要融合上层各种业务网、传送底层信息, 还要作为广域网和局域网与接入网的桥接区来承担多种技术的融合与碰撞, 在这个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衍生体。城域网能做到持续的发展, 其真正的原动力是满足用户丰富的应用需求, 而多样化也是区分城域网和长途网的关键所在。而城域网的特征具体而言分为几个方面:

1.1 网络性质

就城域网的网络性质方面来分析, 企事业单位所用的网络不仅有部分城域网, 更多的是局域网, 所以局域网作为专门服务于它们的网络, 有一定局限性。城域网相较于局域网而言, 范围要更加宽阔一些, 公众和多用户是城域网的主要服务对象。

1.2 传输距离

就城域网的传输距离方面来分析, 150km是城域网所能传输的最远距离, 就这一方面, 城域网要比局域网范围大一些, 却无法同所能达到距离更远的广域网和长途网相比较。

1.3 业务范围

就城域网的业务范围的拓展方面进行分析, 作为全业务网络, 城域网集数据图像和语音于一体, 业务范围较为广泛, 在这一点上, 局域网的业务范围显得比较小。

1.4 容量方面

就城域网的容量方面进行分析, 广域网和长途网所需要的容量过大, 无法适应城市网络的应用, 而仅需要中等容量的城域网完全可以满足城市网络的需求。

1.5 客户层信号

就客户层信号方面进行分析, SDH和以太网无法支持各种各样的客户层信号, 设计人员在考虑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对城域网进行了设计, 加之能够迅速提供带宽, 且城域网还兼具能够迅速提供宽带的特点, 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1.6 容许的成本

现阶段而言, 城域网需要多种业务员共同参与建设, 尤其是关于城域网相关业务的开通、运营以及所完成的规划设计等较为复杂的地方, 所以花费的运营成本较高, 然而城域网所容许的成本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约束, 并不能过高。可是现有的网络传输只能依靠固定带宽传输的SDH设施, 在这样并不理想的效率下, 无法实施开展业务。

2 城域网的发展趋势

2.1 城域网络中光网络的发展

城域网络的建设是目前发展的热点之一, 光网络设备组网大量的应用在城域网建设中。光城域网是一种主要面对企事业用户的, 其最大覆盖面城市及郊区范围, 可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面对当前的网络需求来提供丰富的业务。光网络承接了局域网与广域网以及长途网和接入网, 灵活的融合接入网与传送网之间的各种任务。各种技术在城域网络的传输中产生碰撞而产生新的衍生体, 因此城域网也有着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业务的分组化和动态化的趋势, 光传送网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和调整之中。

光网络设备组网的应用大部分存在于城域网的建设当中, 作为目前发展的热点之一, 城域网络的建设备受关注, 而作为主要面对企事业用户的光城域网, 可以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公用网以及丰富的业务, 而城市及其周边郊区的范围则是它所能覆盖的最大面积, 融合了接入网和传送网与多种业务, 不同背景的技术在这个区域内碰撞产生衍生体, 这种新的衍生体致使城域网的多样化。在不断变化中的光传送网技术也在分组化和动态化业务中不断变化, 作出符合网络发展的调整。由此可见, 扁平化的趋势已经是未来网络将要面对的, 而这种趋势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横向来看, 传统话音业务渐渐淡出, 本地化的特征渐渐的消失, 而繁琐复杂的数据业务却在不断的增多。相关专家指出核心和边缘的相关术语用在横向分割上更为贴切。纵向来看, 渐渐融合的趋势以及逐渐呈现在核心网和边缘网中, 而这种融合尤其体现在纵向分层中, 业务融合的多业务平台与网络边缘趋向传送体现了融合的不同方面, 这两者分别独立发展, 而光传送网自身也开始渐渐朝着业务网方向发生演变, 但是随着核心网引入了逐渐完善的控制层面, 它将分别属于传输网络和数据网络的网元相融合, 这样的网元便具有了分布式的智能性能。

2.2 网络边缘技术

汇聚用户业务是网络边缘的基本功能, 同时, 网络边缘还承接部分用户业务。推进传送网络与业务层的发展, 其前提是突发性的业务以及用户业务的多协议对网络边缘点的推进。

GFP, VCX以及LCAS技术是设备供应商为了满足目前网络市场的需求而推出的代表性技术, 以太网, ATM等分组业务接入与处理的MSTP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进一步加强了MSTP对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 就目前网络结构的扁平化发展, 还需要作出几点改进, 对多种网络的不同业务进行改变, 实现传统网络业务与数据业务相统一。城域网必须在针对不同业务的同时提高自身技术, 完善网络解决方案, 并且择优选择各个方案有利于业务发展的方面, 渐渐形成网络结构平滑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某市通信营运公司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 2009.

[2]何昌盛.抚州联通UNI-IT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孙宝全.城域网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 2007.

德国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特征及启示 篇8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的加速,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宏观层面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面临着如何深化建设、率先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挑战,我国仍旧需要不停地努力和发展,从而在越发激烈化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此方面国外成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将会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次研究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深化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几点举措建议。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含义

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04年提出来的。许多研究组织、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展开讨论,试图为其加以明确的界定,但至今没能得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目前,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处于微观层面,以国外学者Ron Adner,国内学者张利飞、张运生等为代表。纵观已有文献可见,创新生态系统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创新生态系统隶属创新系统的研究范畴,虽基本含义相近,但对主体认知不同。Ron Adner(2006)融合了仿生学的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整合机制,将系统中各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协调一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系统主体是企业。国内学者张运生(2008)、张利飞(2009)在Ron Adner(2006)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研究,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高科技企业,范围扩大至全球,认为其是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特性的基于专利许可、技术标准合作、协作研发的标准化战略的模块构件间协同配套、共同进化的面向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杜德斌(2012)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是企业,一切相互作用的创新机构都可视为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无论是被划分为核心层和影响层两个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Judy Estrin,2008;Bloom&Dees,2008),还是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三个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Smith,2011;杨荣,2014),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但从各类行为主体重要性来看,大多数专家认为核心企业处于中心地位,但仍有学者认为中介服务机构是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行为主体(刘缉慈,2012)。

三是共生演化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创新系统理论强调的“主体之间相互依赖”和生态学强调的“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之间共同演化。目前,学者更加关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Wessner,2012;李恒毅,宋娟,2014;赵放、曾国屏,2014;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2014)。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创新主体与其所处的创新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等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

二、德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打造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本质是追求卓越,主要是由科技人才、富有成效的研发中心、风险资本产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基础研究项目等构成。

(一)国家层面。德国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全球竞争,巩固其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从2013年开始实施“工业4.0”计划。这是德国《高科技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国家未来项目之一。以此来振兴德国制造,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供应商。德国创新生态系统也为这一目标提供了环境与保障。围绕着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中的主角,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形成长期伙伴关系。德国联邦政府将扶持组建创新联盟视作“高科技战略”下新型政策工具,由联邦教研部主持。政府在资金投入上要形成杠杆效应,设定杠杆效应目标为,1欧元联邦政府资金投入,带动5欧元产业界资金投入。联邦教研部和科技界、产业界共同工作,2007年启动组建6个创新联盟,2008年再组建3个。联邦政府总计向这9个创新联盟投入资金6亿欧元,产业界配套投入资金则超过30亿欧元。除战略联盟之外,联邦政府还促使政府、产业和科技界形成大量多种其他形式战略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广泛分布在高能效建筑、适用型汽车、地方公共交通等技术领域。

以“科研校园:公私创新伙伴联盟”为例,2011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在高科技战略框架下发起该计划并设立行动基金。该计划致力于促进企业、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中长期伙伴关系,促使他们深化合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一个入选“科研校园”平均预定资助时期为10年,总计获得约2,000万欧元资助。入选的“科研校园”必须已存在至少5年时间,并且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在同一地点实现公私部门科研能力联合;科研主题突出且中长期前景较好;公私部门以合约形式建立起伙伴关系。

2、推动产业集群计划,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德国联邦政府于1995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群策动———推行Bio Regio(生物区)计划,全面地促进了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这之后的10多年间,连续的集群策动在德国陆续进行,取得了有效成果。

以“尖端集群竞争行动(The Leading Edge Cluster Competition)”为例。该行动由联邦教研部于2007年作为高科技战略组成部分发起,旨在为区域经济界和科学界组建的最强大的研发与创新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专项经费资助。集群是科技型产业在地域上汇聚,是科技向产业转化的体现,尖端集群竞争行动则致力于通过尖端集群的遴选和资助,在集群建设上形成示范和促进效应。该行动拟定3轮工作计划,每轮工作计划控制在5年以内。在每轮计划期,从全德范围申报者中遴选5个优胜集群作为扶持对象,每期支持资金总计2亿欧元,每一集群受资助额4,000万欧元。政府资助额总计6亿欧元,加上参与企业提供的6亿欧元经费,致使德国对相关创新地区投入的专项经费达到了12亿欧元。同时,要求集群关联产业界和私人投资者配套投入相关资金。目前,总共15个集群在3轮竞争中胜出,成为所谓德国“尖端集群”。德国希望通过尖端集群,联合地区内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流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赢得并培养专业人才,利用区域创新持久地为德国创造价值。

3、搭建技术交易平台,盘活创新资源。德国有很多技术转移中心或平台,一部分是私人机构,企业化运作;另一部分为各大学下属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咨询中心。政府也通过各种行动参与甚至主导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例如联邦政府主导建设的SIGNO平台:

(1)发起和组织。德联邦教研部先后推出有关科研技术交易和转移的“INSTI计划”(1995)、“VWO计划”(2001)和“INSTI发明者俱乐部”(2003)。2008年4月联邦经济技术部将三者整合成技术交易平台“SINGO”。每年拨款1,500万元用于项目管理和资助。该平台结构松散,为非营利性机构。平台主要作用是在技术创新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之间构建网络,沟通信息。

(2)信息网络。SIGNO优势之一是将网络化信息汇聚起来。信息来源渠道包括:SIGNO伙伴网络。SIGNO在德国各州都有一个“伙伴机构”,一般为各州经济促进机构,能为SIGNO开展信息咨询、提供、交换、交易项目受理、评估、专利保护咨询等服务。

(3)会员与市场。SIGNO会员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私人发明者、资本拥有者;他们可利用SIGNO平台进行技术交易、信息交流和咨询等活动。SIGNO将创新提供者、资本拥有者和企业三者组织起来,形成创新市场。在市场网站上,会员可按分类意图———“创新寻找资本”、“创新寻找企业”、“企业寻找创新”———进行合作者搜索和联络。

(4)业务范围。SIGNO首要功能是技术交易,SIGNO无偿为技术供需者提供中介服务。SIGNO要将企业和技术供需信息纳入技术数据网络,形成网上交易市场。除此之外,SIGNO还提供以下服务:咨询、专利信息检索、为企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研究、学术报告会和展会、融资联络、科研资助等。

4、直接对话创新主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联邦政府以对话的方式把与电动汽车有关的企业、协会、科学界和社会团体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电动汽车的未来。通过对话,有关各方很容易对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达成共识。2010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设立“国家电动汽车平台”,目的是扭转德国在电动汽车国际竞争中相对落后的局面。该平台的成员包括大型汽车公司、化工公司和能源集团的经理、行业协会代表、学者及政界代表,主要任务是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2012年11月,科研界、企业和卫生领域的150多名专家共同提交了针对国家战略进程的“医疗技术创新”最终建议报告,报告指出了德国未来在医疗技术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在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行动建议:第一,提高德国医疗技术行业的竞争力,加强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第二,扩大卫生系统的生产能力;第三,加强德国医疗技术研究的创新力。

2013年3月2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联邦经济技术部部长R.sler、联邦教研部部长Wanka、总理府办公室主任Pofalla与经济界和科学界代表在总理府举行了第5次创新对话会议。此次会议的重点为基于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创新,以及如何为新商业模式和新型创新提供最好的环境。教育和技术设施建设被认为是首要工作。此外,还强调了需要有针对性地资助科研项目,以及推进对敏感话题“大数据”的深入对话。

5、巩固东部地区建设,形成创新吸引。2009年,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德国东部研究基地的实力,联邦教研部专门推出了“新联邦州尖端研究与创新”资助计划,以强化东部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形成的特色,将东部建设或扩建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研究地区。过去10年里,政府总计为“企业区”创新计划和“新联邦州尖端研究和创新”计划相关的合作项目提供了超过10亿欧元的资助经费。

2012年8月,政府推出“2020年创新伙伴关系”计划,以及坚持在东部实行以区域发展为导向的创新政策。在2013~2019年间将投入5亿欧元,通过支持东西部研发创新合作,推动德国东部地区科研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与产品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面向未来的就业岗位。“2020计划”将把整个东部地区分散的科学、技术和企业能力聚集在一起。新的联合形式将打破组织、学科与行业的界限,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跨区域和有国际显示度的创新结构。

(二)地方层面: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连续五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在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其产业成功的秘密就在内卡河谷。内卡河是莱茵河支流,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中部的大部分区域。这里集聚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有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博世等知名企业总部,“隐形冠军”企业(在细节市场上占有大量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断涌现。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有两座“桥”,将科研与产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是巴符州创新联盟;二是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其主要合作对象都是中小企业。

1、巴符州创新联盟:连接基础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的桥梁。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科研资源丰富,有9所研究型大学、23所应用型大学、13家马普协会研究院、17家弗劳恩霍夫协会研究所,以及由12家州立研究所组成的“巴符州创新联盟”。(图1)

马普协会研究院金和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研究所是国家级科研机构,分别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应用科技研发,中小企业一般难有机会与其合作,导致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企业产品。为了解决科研与产业脱节的难题,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建立了一批覆盖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信息通讯、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导向研究所———“巴符州创新联盟”。该联盟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应用型科研,所有研究都按照产品入市必须符合的标准、法规和药典进行;二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低价或免费提供仪器设备;三是利用研究成果孵化衍生企业。位于德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园区——图宾根—罗伊特林根技术园区的州立自然与医学科学研究所(NMI)是最早建立的一家巴符州创新联盟。该研究所孵化出18家高新技术衍生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NMI设有多个实验室和技术转移公司,实验室主任大多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兼职教授,许多科研人员也出自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非营利机构,研究所每年经费中的10%来自州政府,40%来自德国联邦科技部的竞争性项目资金,50%来自企业客户。

2、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面对科研与产业的脱节,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就是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1868年建立了第一代史太白基金会,发展针对年轻人的创新教育和职业教育。1983年,巴符州政府全额投资重建了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旨在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移到产业中。2013年年报显示,史太白有978家转移、咨询和研究中心,有1,708名全职工作人员和3,544名签约专家,专家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业,其中教授730人;机构的合作伙伴遍及50个国家,每年完成10,000多个技术转移项目,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45亿欧元。史太白基金会还拥有史太白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擅长技术研发与企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史太白,全职人员多为从事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项目经理,很多人毕业于史太白大学,既懂技术,也懂企业管理。项目经理与有志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教授合作,寻找适合将某项技术产业化的企业,或根据企业需求寻找能解决问题的教授;找到后三方一起讨论、再创新,并开展新技术的小试和中试。试验中,如果因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造成设备损坏等损失,由史太白基金会出资补偿,巴符州政府为基金会提供财政担保。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通过服务和教育,连接科研与产业。在我国创新链条往往存在“埂塞”现象,中间环节非常薄弱,科研机构热衷于“申请课题、开展研究、通过评审、再申请课题”的循环,而产业部门则陷入“引进技术、生产产品、技术落后、再引进技术”的循环。如何打破循环,为科研与产业搭建一座桥,一直是国内外创新型国家/地区的发展难题。以德国巴符州为例,当地政府另辟蹊径,建立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来连接科研与产业。新的教育与服务评价机制,使得当地研究人员不再追求发论文、当教授,而是更多地专注于既有战略前瞻又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技术,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上海要建成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应建立从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教育和评价体系,加强这一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此类人才既可成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项目经理,也可成为企业创新骨干或投身创业的科技企业家。

(二)建立应用型研究所,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中小企业的财力、人力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但却是整个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子。在德、美两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中,都建立起了以扶持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孵化机构。2014年巴符州创新联盟下的研究所致力于原创技术成果的转化,及其衍生企业的创新生长,使得一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处于高位。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下阶段,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可围绕重点领域,推动建立一批应用型研究所,使之成为重大原创技术及其衍生企业的策源地。具体研发平台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可参考巴符州创新联盟下的应用型研究所。

(三)发展技术交易平台,推动创新资源的利用。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关注、扶持创新主体,需要改善、维系良好的创新环境,还需要保护和推动创新资源的利用。只有当有用的创新资源被有能力的创新主体所运用,才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以德国的SIGNO平台为例,这是一个由联邦政府主导建设的技术交易平台,其在德国各州有“伙伴机构”进行相关工作的辅助帮助,而且这些都是非盈利性质的。它能在技术创新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之间构建网络、沟通信息,让“创新寻找资本”、“创新寻找企业”、“企业寻找创新”。虽然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已经出现一些类似的交易平台,但真正被高效利用的还不多,需要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德国为借鉴,使技术交易平台更国际化、更市场化、更信息化。

(四)寻求多方合作,建立战略长期伙伴关系。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些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政府层面的努力或者某些产业、企业自身的愿望,而是各个相关方面共同的努力和良好的合作,齐头并进共推创新。以“科研校园:公私创新伙伴联盟”为例,2011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在高科技战略框架下发起该计划并设立行动基金,致力于促进企业、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中长期伙伴关系,促使他们深化合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北京和上海作为优秀科研院校的聚集地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寻找科技创新的长期伙伴。当然,此类战略性的长期伙伴关系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例如分布在高能效建筑、适用型汽车、地方公共交通等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1]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

[2]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3.

[3]张利飞.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综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3.

[4]杜德斌.破解创新密码[N].文汇报,2012.11.21.

[5]Bloom,P.,Dees,G..Cultivate your ecosystem[J].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2008.

[6]Estrin,J..Closing the Innovation Gap[M].New York:Mc Graw-Hill,2008.

[7]Smith,Kenneth R..Building an innovation ecosystem:Process,culture and competencies[J].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2006.20.4.

[8]杨荣.床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J].科学与管理,2014.9.

[9]王缉慈.创新生态系统关键是要推动行为主体合作[N].科技日报,2012.1.15.

脸部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篇9

脸部特征识别技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迅速快捷的脸部识别算法, 能够提高脸部识别效率, 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如何提高脸部识别的精度, 增加脸部识别的稳定性, 减少脸部识别的时间是目前脸部特征识别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

脸部特征和其它生物特征相同, 都具有唯一性和难以复制性, 在身份鉴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此外, 脸部特征识别还具有非强制性、非接触性、并发性等具有高防伪性、高隐蔽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能够实现远距离、非配合状态下实时对比和快速辨识的目的。

当前学术领域关于脸部特征识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脸定位、区域风格、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等方面。其核心算法主要是采用面部识别技术中的特征脸、Fisher脸以及子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脸部特征的分析。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实现非接触采集过程还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过程。整个人脸部特征识别流程见图1。

1 人脸特征识别技术

人脸脸部识别主要可以由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人脸检测、面部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几个部分构成。

1.1 图像采集和预处理

脸部特征的图像采集主要是通过摄像头、CCD等设备将脸部图像采集下来, 并通过智能采集设备实现非接触式的搜索和识别图像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解决异常脸部特征差异引起的识别问题[1]。

而采集得到的原始图像往往受条件限制和干扰不能直接使用, 必须要进行预处理。常见的预处理有灰度矫正、噪声过滤、图像增强等算法, 通过这些处理过程来实现人脸图像的光线补偿、几何校正、滤波锐化等增强检测特征值的方法。

1.2 人脸图像的检测和定位

人脸的检测和定位主要是在给定区域内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特征检测定位。不仅能够定位人脸位置和大小, 还可以对头部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图像分割, 利用先验规则[2]、几何形状信息[3]、色彩信息[4]、外观信息[5]和关联信息[6]进行脸部特征定位。好的脸部特征检测定位算法通过特征图像分割和处理能够较为稳定、精准的排除非目标图像筛选出较为准确的脸部特征图像, 进行后续特征提取。当前较为常见的人脸检测主要采用了Adaboost[7]算法, 该算法通过加权投票方式将人脸的部分特征构造组合成一个强分类器, 以达到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的目的。

1.3 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

人脸的特征提取是将视觉、统计、代数等特征通过基于知识、代数以及统计学习的方法表征出来, 得到特征数据提供给匹配识别的过程。

人脸特征提取的方法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基于静态图像的形变特征提取的表征方法;另外一种是基于动态序列图像特征提取的表征方法[8]。

由于人脸特征提取过程中需要对人脸特征、纹理特点和几何描述进行大量繁杂的数据处理, 图像相关的降维和变换算法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通过提取脸部重要器官的几何特征矢量来描述脸部宏观信息;主成分分析法则是利用识别部位的特征空间投影距离来描述脸部特征的差异;小波滤波法则主要捕捉了空间频率、位置及方向等信息进行脸部特征提取;基于模型的方法采用前后帧信息和模型参数描述脸部特征向量;光流法通过运动脸部图像序列特征点跟踪的方法消除了复杂背景对图像提取的影响;差分图像法则是通过相邻帧的差分运算获得关键帧信息构建特征向量。

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是脸部特征识别技术的关键环节, 也是当前该领域算法研究的热点领域。总的来看, 1991年Turk和Pentland提出的特征脸 (PCA) [9]和1997年Belhumeur等人提出的基于线性判别分析的Fisherface (LDA) 方法[10]是人脸识别算法中最重要的基石。这两种算法对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做出了极大贡献, 推进了整个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

1.4 人脸图像匹配与识别

人脸图像匹配与识别就是将提取出来的人脸特征参数进行搜索, 并将图像特征点进行映射, 寻找搜索策略, 评估图像匹配程度的过程。经过搜索配准的图像结果直接关系到图像是否会被正确识别。

人脸匹配方法可以归纳为基于灰度、特征和其他理论三大类。常见的匹配方法包括采用平均绝对差、归一化积、有界部分匹配、R-块编码匹配、边缘特征匹配、兴趣点匹配等等, 这些算法通过建立待测图像与样本库图像特征点之间的联系完成了相应的图像匹配辨识过程。

2 国内人脸特征识别技术进展及难点

国内的人脸识别领域较晚, 1990年后, 中科院[11]、清华大学[12]、上海交通大学[13]、北京交通大学[14]、中国科技大学[15]等先后在人脸识别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其中, 中科院的陈熙林、王蕴红、谭铁牛等人对人脸数据库和算法实用技术、人脸特征及特征融合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后, 国内的人脸检测技术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在奥运会、世博会、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呈现出了主流化、芯片化、标准化和多生物特征融合、RFD联合的趋势, 在诸多行业和领域内展现除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总的来看, 人脸识别技术因其具有非接触性和自然性的特点, 可以在不被人察觉的情况下进行身份识别, 具有广泛的用途, 也是当前模式识别研究的热点领域。然而, 在实际识别过程中, 现有的人脸特征识别算法需要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

首先, 人脸本身具有极大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不仅表现在结构相似上, 而且也反应在纹理方面。大多数同种族人具有空间上极为接近的人脸特征, 因此算法就需要识别较为细微的差别;

其次, 人脸本身属于具有弹性形变的非刚体, 同一个人在不同背景和表情状态下得到的视觉图像会有极大的不同, 建立人脸特征模型必须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精准性;

第三, 人脸图像本身是高维数复杂模型, 其预处理、定位、检测和识别过程都具有较大的难度, 特别是在实时处理算法过程中对计算量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 因此需要解决算法的实时性和简洁性问题。

3 结论

随着当前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 作为跨多学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从单一的研究课题逐步成为实用化技术, 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将该技术产品化。但现有技术在非主动配合条件下仍有较大的较多的难点问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在高运算速度和复杂背景下的人脸识别算法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就目前研究来看, 人脸识别技术现阶段算法人脸识别技术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 通过引入三维表情信息来解决头部刚性运动和面部柔性运动引起的面部表情特征微小变形提取难题;2) 通过数据融合理论综合应用多种特征提取算法解决面部复杂表情特征细节, 实现特征的精准提取;3) 光照和脸部遮挡对人脸识别的影响虽有许多解决方案, 但仍不能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采用多尺度小波变换来提取对光照变化不敏感的底层视觉特征, 增加算法的鲁棒性;4) 人脸识别算法在应用中最重要的是算法的简洁性和易用性, 现有算法都需要从图像中提取特征点, 对应数据库进行检索, 存在实时性不足的缺陷, 而快速检索则存在精确度不够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采用快速匹配来进行检索确定图像范围, 再用复合算法进行有效定位, 就可以提高图像处理速度, 实现简洁、实时的算法。

当前,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迅猛, 随着技术的发展, 实用、鲁棒、精确、简洁的人脸识别算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仍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研究拓展其实用性。

摘要: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人脸识别的整个过程, 介绍了国内研究现状, 总结了影响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 分析了当前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问题, 并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浅析微书评发展的特征及问题 篇10

一、微书评兴起的背景

微书评在一个全民阅读的背景下逐渐兴起。对于微书评的发展, 有两个主要的促进因素。

首先, 比赛促进其发展。2011年8月4日, 首届“书香羊城——微博书评大赛”正式启动, 历时十一周, 通过新浪、腾讯等微博平台开设了专题页面, 微博书评作品达到12万余件。目前, 该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到了第二届。此外, 各大高校也是掀起微书评比赛热潮的主要力量。2011年4月11日至5月8日, 同济大学举办首届微书评大赛。参赛者们可以通过人人网、豆瓣网、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提供稿件, 也可现场提交, 打通了线上线下联动参赛模式。

其次, 纸媒的促进。不少报纸开设微书评专栏, 如《北京晨报》《武汉晚报》《湖北日报》《杭州日报》《深圳商报》等。由于没有微博严格的字数限制, 纸媒上刊载的微书评字数相对灵活。例如, 《湖北日报》《杭州日报》《长江日报》等所刊载的微书评约在140字~300字左右, 而《深圳商报》的字数严格控制在140字以内。

二、微书评的特征

微书评与传统书评相比, 最大的特征体现在它的“微型”上。由于受到字数的限制, 使微书评自身也拥有了其他书评不具备的特点,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内容短小, 便于传播

随着城市生活快节奏, 人们的阅读习惯从传统阅读变为碎片化阅读。在这样的背景下, 言简意赅的微书评比长篇累牍的传统书评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也更便于传播。例如, 《湖北日报》2014年3月16日第六版刊等的微书评 (评《侣行》) :

在张昕宇的《侣行》里, 旅行是主题, 爱是必然的化合物。他书写的文字最重要的行李是“另眼相看”, 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看遇到的人, 发生的故事。他用极限壮美的笔尖, 传递给我们无尽的思索:人生短暂, 我们如何尽情地拥抱所有?倒不如一同投入到世界的怀抱。足不出户注定无法有着如此深入的体会, 敞开心扉拥抱阳光下的世界, 才会让原本平淡无奇的人生充满众多的奇迹。

这则书评200余字, 但却准确的传达了书的内容和读者感受, 起到了很好的推荐作用。

(二) 受众广泛, 参与性强

传统书评的学术性强, 对作者和读者的要求较高, 加之传播渠道多为传统媒体, 以至于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与传统书评相比, 微书评的学术性和写作门槛较低。这样的受众基础使微书评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越来越得到受众认可。微博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自媒体, 主要特点就是用户可以随时记录自己身边的事。许多微书评都是读者在看完某部作品后, 对书中的某些情节和观点深有感触, 随手而发, 反而激发了广大读者的参与积极性。加之微博庞大的粉丝基础和转发功能, 使个体微书评有了被大众阅读、分享的可能, 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三) 主体性强, 利于“长尾书”的销售

所谓“长尾书”是指那些销量不佳、关注偏少的冷门书籍。微书评依靠微博为主要平台, 记载的更像是作者的随心感悟, 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 更能够打动人。一则好的微书评, 可以激发读者的购买欲, 这对“长尾书”的销售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书香江苏在线 (微博名) 2015年6月23日发的微博书评 (评《请把我留在这时光里》) :

关于时光, 身处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这是周洁茹的故事, 也是每个读者的故事, 从中国到美国, 从纽约到香港。一圈, 一圈。烟云过眼, 心底斑斓。怀念一些人, 可人已远去;想起一些事, 回眸处, 星移物换。时光从来不老, 而我们终究散了。

这则书评中作者怀念那些远去的故人, 回忆星转物移的往事, 很难区分这是作品原有的感情, 还是作者看后的感悟, 能够打动具有相同经历的读者。

三、微书评发展的缺陷及不足

微书评内容精粹、语言生动、传播性强等特点, 使其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并认可, 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 微而不评

微书评的篇幅短小、写作门槛低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受众, 但这也导致了微书评的质量参差不齐, 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书评中没有观点。作者以评论者的思想做简短评述, 点到为止。如《深圳商报》2008年1月9日刊登的微书评:

@鹦鹉史航——汪曾祺的书, 像大森林的糖果屋童话里那种窗户是草莓软糖, 屋顶是巧克力, 门是牛奶太妃的……随便翻一页, 就能读进去, 就能忘了此前在别处尝到的诸多苦涩。他跟我一样是双鱼座。他说过一句话:“我就悄悄地写, 你们就悄悄地看。”这话, 真就是双鱼座的口吻。你们最喜欢他的哪篇小说, 哪篇散文?

作者把汪曾祺的书比喻成“糖果屋童话里的窗户是草莓软糖、屋顶是巧克力……”这都是作者自我的感受。“他跟我一样是双鱼座。”这句话也带有作者浓厚的主观色彩, 并无对汪曾祺的具体作品有何评论。

(二) 微书评商业倾向严重

书评既可以对作品的观点表示赞同, 也可以对见解不同的地方进行反驳, 批判。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微书评, 绝大多数都对作品持褒奖态度, 甚至有些微书评已经逐渐变为广告书评, 商业化倾向严重。这有悖微书评的初衷, 更不利于微书评的健康良性发展, 微书评应该具有中立性, 这样更利于作者激荡文字, 碰撞观点。

摘要:2009年, 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兴起, 微书评作为一种新型的文体形式, 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微书评的兴起受到各大比赛和媒体的推动, 表现出内容短小、便于传播等特征, 同时也存在微而不评, 商业化倾向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微书评,微博,传播,商业化

参考文献

[1]曾师志.书评的本质与功能[J].图书馆论坛 (双月刊) , 1997 (2) .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篇11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特征;启示

[中图分类号] G5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32-03

近代日本高等教育自明治维新开始,并于战后获得快速发展。日本之所以能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高素质劳动人口的增加。到了80年代,日本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超过美国,“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之后,开始追寻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并把教育改革视作与行政、财政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包括新世纪的“新成长战略方针”“人财立国”等国策在内,都体现了日本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大批国际化日本人的目的。2007年,日本高等教育中全日制在校生的毛入学率达到54.6%,如果将非全日制大学生入学人数也算进去,大学入学率则达到77.6%。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达,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各种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说,日本能够在国际舞台中扮演“强国”的角色,与其高等教育的强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凸显特征,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提出有益启示。

一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1 国家意志始终是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无形指挥棒,政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

日本国家、政府层面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明治初期就制定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强国战略。战后,日本政府所倡导的经济增长主义(如《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强调将教育计划纳入经济计划,促使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了快速扩充。到70年代后半期,日本将高等教育政策由“扩大数量”调整为“提高质量”。作为战后一直是靠技术、靠教育立国的日本,进入80年代后开始推行“科技立国”战略,掀起了新的技术革命,并将教育改革与行政、财政改革共同视为日本未来的三大改革。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来自政府。它总是以法律的形式“自上而下”地贯彻国家意志,在它背后有许多教育咨询机构为其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例如,“临时教育审议会”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专门对于教育各项改革方针开展咨询的机构。该机构陆续发表的四次咨询报告基本上揭示了日本未来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日本政府则是本着“最大限度地尊重咨询报告的精神,尽快将其付诸实施”的方针,随后就颁布了“四六答申”、《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法规。1987年日本又成立了大学审议会,它和临时教育审议会一起成为影响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府咨询机构。大学审议会在成立后的10余年中向文部省提出了22份高等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日本90年代修订的《大学设置基准》《学位规则》等以及制定的《国立大学法人法》《研究生教育振兴施政纲要》等,都是在此咨询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

2 多种角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精英、大众人才的培养任务

日本与美国通过新成立“赠地学院”实现大众化的方式不同,它是依赖于战前就存在的“专门学校”实现其规模扩充的目标。日本战前就形成了“二元二层”(二元指官、私立;二层指帝国大学、专门学校)的高等教育体制。帝国大学是日本政府所建立的、能够真正适应国家需要的一种精英教育机构,它一直扮演着培养高级精英人才的角色。专门学校在日本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二战前的所有大学都是以“专门学校”的形式建立,它为日本培养了大批适应时代所需的劳动力。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机构除原有的四年制大学、短期大学外,又建立了专门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专修学校以及许多新型的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大学、图书馆情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基本上是依靠帝国大学为其培养“向上”的高级人才,专门学校为其培养“向下”的各类人才的方式。

此外,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充还得益于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本私立大学几乎与国立大学并肩产生,而且只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就远远超过国立大学。1952年时,日本私立大学就已经有116所,占全部大学的53%,学生数为22.5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56%。到60年代,日本大学数量增加1倍而学生数增加3倍的原因也在于私立大学的发展。1979年时,四年制大学的入学新生中79%都上了私立大学。这些私立大学适应社会需要,为日本培养了大批工商法等各类企业职员。

3 激活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不断推进,以扭转大学变革的力量源于外部的局面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完全处于一种外力促进的“被动”状态中。各高校开展的许多改革都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70年代以后,大学开始主动参与改革,开展了更多倾向于来自大学内部的、围绕大学课程、内部管理等微观层面的一系列改革。此时大学的改革相比之前来讲表现出很高的活跃性,包括各老牌大学在内都纷纷独立研究生院、设立“综合科学部”、并进行系列课程改革等。但这种内部改革的动力最终还是源于外部力量的刺激,并没有从内部体制、机制上发生根本变化。日本各大学,尤其是官立大学,仍然保持着依靠文部省“保驾护航”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文部省修订了以《大学设置基准》为首的一系列法规。此次修改采取了粗线条式勾勒的方式,只就一些主要、重要问题作“大钢化、简要化”的规定,这也就给予大学相对自由的空间。进入新世纪,伴随着要求增强大学教学研究活力和适应性的强烈呼声,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进行了法人化改革,将其纳入以“市场与竞争”为基础的、新型的“开放体系”社会秩序中。这次改革与以往的历次改革不同,它要改变包括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在内的整个大学体系,实现政府、市场、大学之间的资源重新配置。这项改革不仅为日本公共财政减负,而且从体制上扭转了大学长期的“惰性”,实现了组织机构的自律。

4 从模仿、依附到独立、创新——基于本土和院校内部的发展是根本路径

战前日本模仿德国,形成了“国家主义”教育体制。此时帝国大学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在积极学习西方。战后,日本教育在美国占领军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全面改革,使战前只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大学转变为向广大民众开放的新制大学体系。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规模扩充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日本开始探索独立发展之路。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为了将日本大学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构,日本出台了一系列诸如21世纪“COE”计划、国立大学法人化等强化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纵观近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模仿、依附是存在的事实,但不断寻求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改革、创新也是其发展的特点。单从高等教育机构上看:专门学校是最具日本特色的、也是仅存在于战前的一种“日本式”高等教育机构;短期大学则是日本战后初期对于一些不符合升格为大学的专门学校实施的一种“暂行措施”;70年代后建立的专修学校又是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学校,等等。可见,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基于本土策略的、寻求院校内部动力的改革。

二 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如果说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赶超”式的,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3%提高到38.9%仅用了15年时间(1960~1975年)。那么,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跨越更是快得惊人,我们仅在几年内就跨过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路。两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相似性,决定了吸取日本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之“精华”为我所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至少在起步时需要经历“自上而下”的路径,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

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甚至需要采取不均衡策略,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最有益的项目上。尤其对于这样一个有着“自上而下”传统的国家,往往是政府牵头的改革才能发挥资源的集中优势。比照日本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至少在改革之初需要这样。另外,就我国高校目前的融资能力看,暂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因此,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政府的外力推行改革,对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性价值,保障自上而下地贯彻一种“把高等教育做强”的理念,促进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

2 提高高等教育政策出台的适恰性,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是有效改革高等教育的保障

日本高等教育每一项改革的背后都有着某一重大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它们给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创设了有效的外部环境。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同样离不开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尤其是对于一贯以来存在的某些偏见,比如对民办院校的偏见等,更需要从政策、法律的视角给予“纠偏”。但实际情况是,政策、法律在发挥“纠偏”作用的同时往往也冒着“跑偏”的风险,因此,最大程度地防范政策出台的非理性和法律制定的民主参与性,加强实践环节的监督都显得非常重要。日本在减少政策、法律风险方面的一个有效策略是开展各种专业机构的咨询、审议、评价活动,而各咨询会、审议会等也“不负众望”地影响到了日本文部省的决策。结合我国实际,我们既可以鼓励各种第三方部门开展政策咨询、评估等活动,也可以考虑在政府部门内部设立专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的专业研究、咨询、评估机构。

3 倡导“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推进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

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要义是消除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所有群体均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面临着各种复杂形势和重大历史使命的背景下,将“包容性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有限性决定了只能谈“发展”)作为指导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理念,无论从解决教育公平的视角还是从激活教育机制的视角,都将是一种新的思路。其实,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同样是“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国际化、开放化也一直在作为它的一个改革方向。包容性发展理念本身要求开展兼顾教育公平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变革,它的实践落脚点也就体现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上。

4 加快进行本土化改革和基于院校内部的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大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民众把人才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都直接归咎于扩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唯有靠基于自身实际的独立、创新之路。日本高等教育追寻质量提升的过程展现的是一幅充满“荆棘”的图景,尤其是最近开展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更是一项不断经历“阵痛”的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文部省对大学的控制逐渐由微观控制变为宏观调控;大学的发展逐渐由外部动力刺激下的变革转变为源于内部动力的自主发展。可见,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越来越表现的宏观、模糊,而高等教育变强的“期望”则越来越寄托在院校层面的改革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基于质量提升的改革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加快进行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变革,努力盘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2]史朝.现代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

[4]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朱永新,王智新.当代日本高等教育(当代日本教育丛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6]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陈武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天野郁夫.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现状与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9]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10]邬大光.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11]Kazuyuki Kitamura. Policy issue in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34: 141–150, 1997. 1997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

浅析汉代纹饰的特征及发展潜力 篇12

纹饰是人类文化中的主要符号活动现象之一, 纹饰的发展早于文字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纹饰绵延至今, 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丰富遗产。在中国历史上, 汉代的纹饰艺术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

“汉代纹饰”包括帛画、壁画、漆画、画像石、画像砖等上面的装饰纹样, 它们是通过塑造可视形象, 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我们现在能看见的汉代纹饰主要来源于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少量的帛画。通过研究画像石 (砖) 纹饰造型、题材意义、风格特色等要素来概括汉代传统纹饰艺术的表达方式。

二、汉代纹饰的特征

我们分析汉代纹饰的特征, 首先要研究汉代纹饰的至美元素。

(一) 纹饰形态的力象美

从构成学的角度来讲, “形态的本质是力象, 也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高度综合。既包括形态的美学意义与主旨思想的美学价值的有机融合, 又包括作品所显示出来的意境和情趣的美”。[1]力象美也是图像内在张力所呈现的美。首先张力在汉代纹饰中表现为构图的“满”。中国人自古就有求全求美的民俗传统。在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形象表现以及各种器物的纹样装饰中, 普遍表现为构图饱满。而构图中最基本的法则即“以势压人”, 这样才能给观者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本文以“抽象艺术之父”瓦西里·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的观点来分析汉代纹饰所蕴含的“力象美”。“力的介入使任何既定的物质变成一种活的要素, 它以张力为表现手段。张力, 对它们说来, 是对这种既定因素的内在状况的表现。……线是这一形成过程最直接和最简单的例子”。[2]这说明线的形成是由其内在张力来决定的。如云气纹, 此种纹饰在汉代纹饰造型中最为常见。漆器、帛画、铜镜、画像砖 (石) 、玉器及各类饰物配件都有云气纹的踪影。云纹纤细、小巧、形式柔美、变化多端, 有时其间饰以神兽、龙、凤、羽人等, 与楚文化的浪漫主义思想相契合。其以波动、变化的形式表现张力的强弱变化。

康定斯基认为“向左的运动——偏向自由——是远离的运动……其结果使张力偏向左边的那些形具有了某种近乎他们的‘冒险性’, 而这些形的运动在速度和强度上都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以龙纹为例, 在构图上表现为“满”, 复杂的波纹线蕴含着多种力的并存, 起伏变化无穷, 张力的抗衡也充满画面, 在形式上线的方向向左, 线条自由而连贯, 表现为力与速度的并存。同时, 也可把龙纹看作加宽的线, 线的两端呈多种变化, 产生张力的抑扬顿挫。

由此, 可以联想到“可口可乐”的著名标志。活跃的曲线生动有力, 与汉纹饰中龙的跃动相似, 呈现同样的美的韵律。“可口可乐”标志取得巨大成功, 我们在艳羡西方现代设计的同时, 是否想到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更加优美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不是一、两个, 而是形态各异、数量众多?

汉代纹饰所具有的开张、雄浑的风格已经凝聚了积极向上的气魄, 反映出奋发、开阔、富于理想等构成力象美的本质力量。

(二) 纹饰形态的结构美

汉代艺术家对线的处理已十分娴熟, 能根据不同的对象, 运用不同的线描技法, 刚柔相济、交错使用, 不仅注意造型的准确, 而且注意发挥线本身的表现力。汉纹饰的结构美正是体现在线的运用及其产生的秩序美感中。

1. 对比与调和

如汉代出土的“兽面纹玉辅首”, 长方形的兽首与圆形玉璧形成方与圆的对比, 同时, 兽面纹粗放、流动的纹饰线条与圆壁点形的谷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个作品庄严中透着轻盈飞动, 方圆组合, 博大浪漫, 令人赞叹古代先民的高超的技艺和智慧。

2. 对称与均衡

到了汉代, 玉器的风格由以抽象为主转向以写实为主, 使器物有了现实感和生命力。汉玉以阴浅勾勒, 线条纤细优美, 画面舒展大方, 纹饰设计打破了完全对称的传统风格。粗细线条并用, 以均衡为主, 雄浑奔放、气势昂扬。纹饰的节奏性充分展示了纹饰的结构美。

3. 变化与统一

汉代纹饰中形式的无限变化来源于古代先民对于具象造型的合理夸张与变形。使纹饰本身既具有抽象性, 又具有可辨认的具象特征。而变化也不是无限自由, 总要统一于规则的几何形状中。如汉代铜镜上的纹饰, 内容丰富、变化无穷, 但多种纹饰的变化最终要统一于圆形中。同时, 变化所呈现的重复性也是一种统一。

(三) 纹饰形态的意境美

意境是在观察事物时, 观者由于联想而进入某种境界, 所谓“触景生情”。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羽人升天”等题材的汉纹饰, 已使人能够发挥联想, 而进入无限的想象空间。汉纹饰本身所的象征性创造出寓意深刻的艺术形式, 造成审美的空间气氛, 使人产生瞬间的幻觉, 即“意境”。

三、汉代纹饰的发展潜力

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汉代纹饰中的形式美感依然使现代人惊叹、动容。可见, 在现代设计中汉代纹饰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以包装设计为例, 设计师可以借鉴汉代传统纹饰中美的形式, 取其势, 保留其适合现代设计的要素。

(一) 形式上

汉代传统纹饰主要采用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 令人赏心悦目, 对于传统意象图形不可照抄, 应从时代审美角度出发, 进行取舍, 变化和创新, 以产生完美的图形表现形式。此外, 在色彩上也可以加以变化, 使产品包装在厚重中不失活跃, 焕发出新的光彩, 对比色的运用可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 以及中性色的间隔, 进行强调, 使整体设计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二) 结构上

对于产品包装而言, 形式 (包装的视觉表现) 与结构 (包装的造型结构) 应该是归于风格上的一致。如“三星堆”古酒包装, 其包装容器的造型就是把“饕餮”纹样附于外包装, 纹饰与结构的结合, 使产品新颖脱俗, 即使喝尽瓶中酒, 其包装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 又要将它发扬光大, 传统纹饰的创新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做积淀, 纹饰在每个朝代都是有其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正是由于各个朝代的能工巧匠将其推陈出新, 才能使传统纹饰源远流长, 不断发展和演变。

参考文献

[1]辛华泉.形态构成学[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3.

[2][俄]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胡玉康, 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4]李正光, 楚汉装饰艺术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0.

[5]朱存明,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本土化服务下一篇:关于清洗剂的食品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