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需求层次化(精选8篇)
金融需求层次化 篇1
工业化:从农民到农民工
在计划经济时代, 支持农业亦是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 农业的基础作用地位一直居高不下。但是, 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实惠,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不得不通过价格控制形成工农业产品"剪刀差", 金融资源更为国家所垄断;二是农民被绑在了土地上, 既不能离土也不能离乡;三是为了实现前两个目标而建立了一系列低效率的制度安排。
在近3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 扎实的工业基础已经能够腾出手来支持农业。然而, 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不是狭隘地将农民重新固定在土地上, 依靠有限的财政补贴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 应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使更多的农民有机会成为农民工。
也就是说, 工业反哺农业有两种可能的形式:一是将资金从工业向农业转移;二是农民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前一种方式是授农民以鱼, 后一种方式则是授农民以渔。特别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表明, “离土不离乡”式的工业化并不适合这些地区, 乡镇企业大发展的结果导致了金融部门大量的不良贷款, 工业反哺农业绝不能重蹈过去的覆辙。因此, 中西部地区农民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也就意味着农民从中西部地区农村向沿海地区和城镇地区的转移。据估计, 到2020年, 中国还将有3亿人口从农业转移出来, 如果按照目前三分之一的流动人口聚集在沿海地区推算, 沿海地区在未来15年内将需要吸纳大约1亿的新增农民工。这既是中国继续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也是挑战。
当然, 这并不是说, 农村地区不需要更多的投资, 但投资的方向应该有所侧重。第一, 无论是财政转移支付还是新增投资都应该较多地集中于公共品的提供, 如基础教育的改进、技能培训、最低社会保障以及特殊困难户的民政救助等, 这些公共品的投入可以帮助一部分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也可以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灾致贫”。第二,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免除农民在当地或进城从事手工业或小商小贩的税费, 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自主创业。第三, 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 支持金融机构为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和养殖大户提供信贷支持。
城镇化:从农民工到新市民
将农民"升级"为农民工不是最终的目的, 还需要为农民工进一步“升级”为新市民或新居民打开一个通道, 这就是城市化。长期以来, 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中国劳动力中有城镇户口的不足40%, 而全国劳动力中在非农部门就业的比重却高达60%以上。城市化不足一方面阻碍了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 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农民工输入地区消费和服务部门的发展, 是目前我国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现从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身份转换, 可以直接提高农民工的福利。身份转换以后的农民工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获益:一是可以享受当地政府为本地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二是可以分享当地居民的公共资源, 如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等。这一身份的转换还可以根本改变现有流动人口的迁徙习惯, 变以个人迁徙为主为以家庭迁徙为主。这一迁徙习惯的改变对迁入地的消费、服务和房地产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城市化不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户籍制度问题。在中国已经实行长达半个世纪的户籍制度的本意是阻止农民的自由迁徙, 以减轻城市的负担, 实质上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第二, 现有的土地制度。现有的土地制度不能抵押、不能有偿转让, 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融资能力和迁徙能力。第三, 发展城市带。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推动沿海地区城市带的发展, 在促进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同时, 防止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目前,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3左右, 到2020年城市带的发展可能进一步将这一比重提高至50%~60%, 与美国和日本等地中心城市发展的规模相当。也就是说, 允许发展城市带, 未来劳动力大量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是可能的。
新农村建设:从传统的小农到新农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发展阶段, 只有大量减少农民, 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实现。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现前两个步骤所需要的时间。
以中国之大, 经济发展差别之悬殊, 新农村建设将会在有条件的地区首先取得成效。我们一般习惯于用"三农"来概括中国农村, 但这样一个高度的概括往往模糊了政策的焦点。按照粗略地分类, "三农"事实上囊括了中国三类不同的地区, 而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地区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新农村战略。
在大多数沿海地区,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问题。这些地区大多数经历了农村工业化阶段, 非农劳动力的比重高, 小城镇非常发达。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城市化, 在适当的土地流转机制下, 鼓励农民自愿放弃土地而将身份转变为新市民。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 (如在一定比例农民离土的情况下) , 新农村建设将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在中部地区, “三农”问题的重点在于农业问题。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鼓励更多的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 将身份转变为农民工或新市民, 即工业化;与此同时, 将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 确保农业生产不因劳动力转移而大幅波动, 并通过适当补贴规模生产的方式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以提高来自农业的收入, 这属于新农村建设的中期阶段。
在西部地区,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完成, 同时, 政府可以加强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帮助农民实现非农就业, 这些地区属于新农村建设的初级阶段。
新型农村金融: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新型农村金融是建立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基础之上的, 服务的领域应该远宽于传统的“三农”, 提供服务的机构也从原来的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扩展到所有的金融机构。
目前,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个崭新的农村金融时代正在我们面前逐步展开。2005年5月,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在5省区试点“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开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06年12月, 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 显示农村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时代的来临。目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已推向全国, 如果试点成功, 一系列金融创新, 有可能推动自下而上的农村金融变革。
新型农村金融应包括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的农村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第一, 为微小企业或个体工商业提供金融服务。微小企业发展或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是培养企业家的摇篮, 也是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 这方面的融资需求基本上是通过民间的方式来完成的, 而最近发展起来的小额贷款机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为微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第二, 为规模化的种植养殖业提供信贷资金。随着中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农民数量的减少为种植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机会, 并有可能成为农村地区最为重要的生产主体。同时,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规模化的种植养殖业的盈利前景也越来越好, 逐渐会成为农村金融的信贷主体。更为重要的是, 一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也可能发展成为信用载体, 起到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桥梁作用。资金互助组织与专业化的生产组织之间的结合可能会成为未来农村金融的一种主要形式。
第三, 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农民向新市民的转变过程中有大量的消费信贷需要。农民外出打工形成的稳定现金流也提高了农民消费的需要, 如子女教育、建房、婚嫁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等, 金融机构完全可以设计相关的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消费信贷, 有了打工的现金流作保证, 消费信贷的风险完全有可能是可控的。
第四, 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支农”。“信贷支农”必须以财政政策做引导, 以法律 (如“社区再投资法”) 为依据, 鼓励金融机构开拓贫困地区的农村信贷市场。“信贷支农”应该是政府的目标而不是金融机构的目标, 如政府希望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信贷覆盖,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但是, 由于低收入人群的高信贷风险, 任何金融机构进入该市场都会要求一个较高的风险溢价, 其表现形式可以是高利率、政府贴息或税收减免等其他优惠政策。只有这样, 政府的支农目标才有可能与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事实上, 也不是只有挂有农村招牌的金融机构才有可能“支农”, 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可以通过或批发或零售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支农”的广泛实践中。
第五, 满足日益成长中的农村理财需求。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增加了其财富积累的能力和理财的需求, 未来中国的理财市场将逐渐从城市向农村扩散, 提供合适的理财产品, 可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也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
金融需求层次化 篇2
一个成熟的行业,可能其需求层次已经覆盖了5个层面,以汽车行业为例,不同的细分市场从不同层面满足了生理需求(低端、代步需求)、安全需求(品质保障)、社交需求(设计精美,满足面子需要)、尊重需求(豪华轿车,赢得尊重)、自我实现需求(顶级定制)等,形成完整的行业需求链。
一个新兴的行业,可能只是从其中的某个层面开始切入并拨动市场,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行业的需求层次也逐步延伸,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业需求链。如新兴的汽车租赁市场或许最初应当以“方便”、“酒后”等生理或安全需求的层次进行沟通,但是在未来的市场或许将出现以“炫耀”、“享受”为需求的高端租赁细分市场,这便是行业需求链逐步完整和完善的过程。
因此,市场本没有绝对的低端与高端之分,只有行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层次不同之分,
品牌工作首先需要洞察行业所处的阶段,了解当前需求层次——把事情做对;其次是以最优化的诉求满足当前的需求层次——把事情做好。
只有两方面都做好了,消费者才能真正感受到品牌的好,感受到消费的安全感。
在这里我们发现,行业的需求层次是动态的,消费者的需求对象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经过行业的发展变迁,或许早期很重要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了行业基本的准入门槛。所以品牌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向,把握行业所处的需求层次,则必不至让品牌瞬间死亡。
再如,啤酒消费的口感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依赖于口感的诉求,已无法满足当前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因为啤酒行业的需求层次已经到达社交乃至尊重需求的层次上。因此,在沟通中,除了必要的功能诉求之外,如何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或尊重需求,才是成败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妨参考国内外啤酒品牌的成败案例)。此外,白酒消费、黄金消费、饮料消费、手机消费,无不如此。
金融需求层次化 篇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 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 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按层次逐级递升, 分别为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按层次逐级递升, 某层需求获得满足后, 另一层需求才出现, 在多种需求未获满足前, 首先满足迫切需求;该需要需求后, 后面的需求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同一时期, 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 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 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 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 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 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都属于外在需要, 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内在需求, 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 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二、财务人员的需求及其问题表现
(一) 财务人员的外在需求及其问题表现
财务人员的外在需求的满足可以消除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不满。
1、财务人员生理需求及其问题表现。
生理需求是物质利益, 同时也是基础的心理需求。表现为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吃饭、睡觉、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 则大都会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 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 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生理上的需要在财务工作中首先反映在财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上。对大多数人来说,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若所获得的工资在当地不足以谋生, 或不足以保证必要的生活质量则会影响到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而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发生的错误增加。舞弊发生的三要素是借口、机会和压力。长期待遇过低可能造成舞弊的借口和压力, 在通过内部控制降低舞弊机会的同时, 也应关注借口和压力问题。
生理上的需要在财务工作中也反映在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上。一些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 经常加班加点使身心非常疲惫, 在身体迫切呼唤休息的状态下勉强处理财务数据, 不仅会增加错误的可能, 长期疲惫的状态更会产生焦躁情绪, 影响财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和组织内部的和谐, 甚至可能由于心理状态的异常形成舞弊的压力因素。
2、财务人员安全需求及其问题表现。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 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 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
安全的需要首先表现在工作的稳定上。朝不保夕的工作意味着员工随时可能失去经济来源, 也意味着难以通过诚实和勤勉取得经济上安全。安全感的缺失将大幅度增加员工错误和舞弊的几率。
安全的需要也体现在职业发展上。员工职业安全不仅仅体现在当前企业中的工作是否稳定, 也在于是否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在实际财务工作具体表现为员工是否能够在工作中得到职业技能的提升, 以及能否获得培训的机会。缺乏职业安全感的一方面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组织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资深员工对新员工采取保守、压制的态度, 通过阻止他人的进步来获取自身的安全感, 而这一做法将更严重的破坏组织的和谐, 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失和矛盾的隐患。
3、财务人员社交需求及其问题表现。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 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 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从事核算工作的财务人员交流的需要尤其迫切, 他们整日与枯燥的数字打交道, 烦琐而重复的工作将造成心理的疲劳与压力, 增加错误发生的概率。
从事报销工作的财务人员被理解的需要更为迫切, 他们生存在制度与人情的夹缝中, 放松对制度的执行会威胁到组织的安全和个人职业的安全, 严格执行制度又可能造成别人的误解与埋怨, 缺乏被理解可能导致他们工作态度简单粗暴, 影响到组织内部的和谐和工作的正常开展。
不同岗位的员工都有着归属的需要, 对组织缺乏归属感会导致积极性和责任感的缺失, 增加错误与舞弊发生的可能。
(二) 财务人员的内在需求及其问题表现
1、财务人员尊重需求及其问题表现。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 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 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很多人, 包括从事财务工作的人, 对会计的第一印象是电视剧中的账房先生, 他们站在柜台后的阴影中, 带着暮气扒拉着算盘珠子。这一形象无疑不利于财务人员的职业自豪感。而在一些小型企业, 老板雇佣财务人员, 也确实是打算当作账房先生来使用的, 这就进一步固化了财务人员账房先生的形象和自我定位。
缺乏职业自豪感,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财务人员工作的和提高职业技能的热情, 影响工作效率、效果, 也影响自身的发展。
2、财务人员自我实现需求及其问题表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 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 似乎在竭尽所能, 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如果财务工作本身成为了财务人员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手段, 那么他们被称为自我实现的人。对他们来说, 财务工作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 而并非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在工作中他们将发挥出更大的智力潜能, 往往会以达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致力于实现目标, 他们不仅会接受某种职责, 而且还会主动寻求职责, 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 能发挥出高度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但是, 我们同时应当认识到, 现实社会中只是极少数人达到了自我实现——少于百分之一。能够通过财务工作实现自我实现需要的员工, 是组织中宝贵的财富, 而这一需要无法实现的员工不会对企业造成破坏性后果, 只是表现相对平庸, 在财务工作中的发展空间比较有限而已。
三、满足财务人员心理需求的措施建议
(一) 满足财务人员的外在需求的措施建议
1、满足财务人员的生理需求的措施建议。
解决财务人员生理需求的问题首先要给予财务人员合理的工资待遇, 鉴于业务部门的收入通常与业绩挂钩, 财务人员的平均工资应不低于所在企业平均工资。其次要注意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 年终加班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但应避免频繁的加班, 避免长期的高强度工作, 使财务人员的紧张程度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2、满足财务人员的安全需求的措施建议。
财务人员工作的稳定问题已被企业充分认识, 而从职业发展的角度, 组织应为财务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机会。鉴于国家对财务工作的重视, 会计职称考试内容严谨全面, 覆盖了不同层次财务人员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通过参加职称考试, 财务人员能够系统的掌握、补充工作中所需的知识, 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组织也可以此作为选拔人才的参考。因此建议各组织对财务人员报考会计职称给予适当的支持。对于CPA、ACCA等会计资格考试和MPACC等会计学历考试, 对小企业可能存在财务技能的冗余, 各组织可视自身情况决定支持的力度。
同时, 我们应意识到, 除了外部培训, 组织内部的非正式业务交流对财务人员职业技能的提升也有着一定帮助的作用, 也会影响到财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感。组织应使财务人员认识到, 随着时代的变化,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信息传播系统的进步, 知识和技能的保守已经变的毫无意义。
3、满足财务人员的社交需求的措施建议。
如大多数企业正在做的, 组织员工参加一些旅行、郊游、聚餐、唱歌、生日会等活动, 不失为一种提高组织凝聚力, 缓解员工压力的有效办法。但更意识比形式更重要, 仅仅流于形式, 活动组织了, 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免有东施效颦之嫌, 失之于刻意。实际上, 平时的非正式沟通往往比刻意组织的效果更好。所谓非正式沟通, 是指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进行的各种沟通活动, 一般以办公室人员之间的交往为基础, 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而产生。非正式交换消息, 意味着相互的关心和友谊的增进, 借此更可以获得社会需求的满足。如果能够对企业内部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加以合理利用和引导, 不仅仅能帮助员工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获得许多无法从正式渠道取得的信息, 在达成理解的同时解决潜在的问题, 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发挥整体效应。
(二) 满足财务人员的内在需求的措施建议
1、满足财务人员的尊重需求的措施建议。实现财务人员尊重需求, 要从自身认知和他人认知两方面入手。
改变财务人员对自身的认知, 使财务人员认识到, 在当今的环境中财务工作是微观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管理环节, 财务人员应当是敏锐、严谨、具有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的职场精英, 是受人尊敬的专业人员。
改变他人的认知要总自身做起, 财务人员只有发挥好参谋的作用, 从财务的角度为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有切实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 切实起到了实际的辅助、参谋作用, 为企业创造利润有切实的贡献, 才能得到领导更多的重视, 得到业务部门更多的尊重。所谓“切实”, 一方面指专业性, 要能够从财务角度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指可读性, 领导和业务部门人员大都非财务出身, 能用非财务语言把财务问题说的清晰透彻, 才可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2、满足财务人员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措施建议。
对于有潜力在财务工作中实现自我需要的财务人员, 组织应帮助他们实现这一需求, 帮助他们成为企业财务工作中的栋梁。此外, 对于有潜力在管理、资本运做、公司治理等相关领域实现自我实现的财务人员, 应使其认识到, 财务工作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实的财务基础对于从事经济领域的其他工作能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使他们能在当下做好财务工作, 能在未来在管理等领域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时期的员工以及组织中不同的员工的心理需求充满差异性, 而且经常变化。因此, 管理者应该时常关注员工未得到满足的需求, 然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消除员工的不满, 增强员工的满意度, 以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组织内部和谐, 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指身体的健康, 也指心理的健康。人不仅仅是经济的人, 也是社会的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和物质利益的满足同样能对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 有些时候效果甚至更好。具体到财务工作中, 财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增进组织内部和谐, 降低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也能使财务人员快乐的生活, 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发展。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作为主要工具, 浅议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各层次心理需求的表现及应对。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财务人员,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第3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第3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丽萍.化解财务人员心理压力的途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 (30) :170-171.[2]张丽萍.化解财务人员心理压力的途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 (30) :170-171.
[3]袁静静.基层财务人员的心理调适[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10下) :92-93.[3]袁静静.基层财务人员的心理调适[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10下) :92-93.
农村信贷需求层次性分析角度探析 篇4
1 农村信贷需求层次分析综述
需求跟进型的经济决定金融理论认为:真实经济的增长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产生额外的需求, 金融部门为满足经济增长需求而跟进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发展。即现代金融机构的建立,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形成以及相应金融服务提供的水平和数量是由真实经济对金融的需求所决定的。因此, 金融服务是经济发展催生的, 也体现出金融服务领域的消费者主权。所以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直接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农村金融需求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农村金融水平, 首先要正确认识农村地区金融的有效需求。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农村借贷需求从整体来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史清华对山西745户农户的调查发现, 2000年与1996年相比, 发生借贷行为的农户比例由29.6%上升到40.7%。朱守银通过对安徽亳州的217户农户的调查也发现, 农户借贷的发生率由1999年的31%上升到2001年的51.3%, 农户借贷资金规模由1999年的27.8万元上升为2001年的69.7万元。
在以往的农村信贷需求层次性分析中, 普遍采取以信贷需求主体的不同层次分析为基础。收入是影响信贷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收入水平对信贷的需求规模、条件等都会有所不同。如何广文等2005年曾将农户信贷需求的层次性分成贫困农户、一般种养殖农户和专业型农户3个类型, 对目前我国农户的多层次性信贷需求特征进行剖析, 进而为信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指南和方向;还有些以行业为标准将主体划分为按种植业、养殖业、渔业、餐饮及旅游业等分析。
笔者认为微观主体构成按规模和特点可分为下列5个层次:地方骨干型企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般民、私营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户、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由于上述经济主体的所有权、经营规模、产品及运行模式不同, 在经营活动中具有各自的特点,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个性明显, 层次性强烈。另外根据农户的贫富状况又可以分为贫困户、温饱型农户和市场型农户。不同层次经营者对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与要求是不一样的。主体的层次性对应着需求层次性, 在数量、方式、时间上也有着明显的特征, 因此, 基于主体层次性的分析是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
与基于需求主体的层次分析不同, 基于需求动机的层次分析其观点在于对信贷的需求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 基于目的性考察信贷的需求进而设计信贷的供给模式将更有利于提高信贷供给效率。此外由于不同类型的需求主体在需求动机上往往有交叉重叠, 基于需求动机的考察可以避免不同需求主体的相同动机分析。立足于需求动机, 结合需求主体的层次性, 全面把握农村信贷需求特征, 从而为农户信贷产品开发和服务拓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2 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农村信贷需求层次性分析中的适用性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 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会有所不同, 体现一个由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需求的渐进过程, 也是一个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渐进过程。该理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同样在农村信贷需求中也适用。
农村信贷需求主要可以分为3个层次:产品需求、服务需求以及关系需求。产品需求是信贷需求中最基本的需求, 主要包括信贷规模、信贷条件以及信贷渠道等方面。信贷市场作为一个特殊商品的市场, 产品的需求是最主要的需求;服务需求是高一级层次的需求, 包括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获得的便利性等方面。但由于信贷市场的特殊性, 也往往会与产品需求相结合;关系需求则应被看做是信贷需求中最高层次的需求, 客户在购买了称心如意的产品、享受了舒适的服务基础上, 如果能同时扩大社会关系网, 获得稳定的关系, 将能够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因为“关系”对一个客户的价值在于获得社会的信任、尊重、认同, 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感。信贷需求中的关系需求则是指客户通过信贷需求获得稳定的关系, 获得最大程度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满足感。
在农村信贷需求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产品需求也可以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农村信贷的需求主体主要由农户和企业组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将需求层次划分为金字塔式的3个层次:生存性信贷需求、发展性信贷需求以及特殊性信贷需求。由于两大主体有所不同, 我们分别来进行分析。对于农户而言可将改善住房条件、传统农业需求作为生存性需求;将子女教育需求、生产经营需求作为发展性需求;将看病、婚丧等其他需求作为特殊性需求。对于企业而言, 结合企业成长周期理论, 可将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动机划为3个层次:第1层次的生存性需求, 如交易需求, 主要存在于发育期和成长初期;第2层次的发展性需求, 如企业扩张, 主要存在于高速成长期和成熟期;第3层次的特殊性需求, 如投资需求, 属较高层次需求, 是个性化需求, 大多存在于成熟期企业。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农村信贷需求分析以各阶段需求动机的不同, 进而需求特征的差异对各阶段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由于信贷提供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信贷需求, 形成信贷有效供给, 因此在对不同层次信贷需求把握的基础上设计的信贷供给模式, 无论是从规模大小、用途以及信贷条件等方面都更能适应农村对信贷的需求。如针对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求, 金融机构可对信贷产品进行分级, 形成不同种类的信贷产品体系, 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层次不同, 分级为生存性信贷、发展性信贷以及特殊性信贷3级, 以此形成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体系, 实施不同级别的准入门槛、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等, 使信贷支持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使不同的农村信贷需求均能获得满足。
3 结论
农村信贷市场存在“3层重叠逻辑”的典型特征:第1层是农村经济弱质低效、分散闭塞的特征, 它是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决定力量;第2层是农村信贷供给, 它基于农村经济的特征, 从而也就决定了它的主体结构和政策取向, 正是由于农村信贷供给是基于农村经济特征而不是基于农村信贷需求, 从而产生了诸多难以调解的矛盾;第3层是农村信贷需求, 它基于农村信贷供给, 供给什么就只能需求什么, 正是由于这种需求是基于供给而不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 从而产生供给抑制型供需缺口和非均衡现象就是必然的。
金融需求层次化 篇5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但次序不完全固定。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一旦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人们的需要向着高层次的需求迈进。人都潜藏着这五个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着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在助学育人的工作中,表现为学生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需求,低年级(大一)需要有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满足,需要能够有保证完成学业的方法,需要在助学制度来保障的同时,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来为自己挣取生活费用的能力;中年级(大二、大三)学生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希望在解决生活问题基础上能有全方位的成长,各方面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的机会;高年级(大四)学生需要认同感和自我实现,最终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成为终极目标。我们从学生基本需求出发,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在精神和道德层面上不断地激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育人方法帮助他们满足需求,最终达到育人成材的目的。
一、经济资助与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相结合
贫困生群体家庭状况、贫困程度各异,但共同的需求是要能够有制度保障其完成学业,可以归结为学生的生理及安全需求,完善的助学体系可以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求。绿色通道保证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奖贷助补勤的助学体系能够给不同困难程度的学生提供经济保障,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学业。
低年级的贫困生对资助体系不了解,并常因家庭原因引发心理危机,如人际交往消极退缩,情绪孤独、抑郁,心理上自尊和自卑的矛盾等。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与周围学生产生心理距离。喜欢独处,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消极懈怠,久而久之,他们渐渐脱离集体,疏远同学。
在资助工作中必须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把它视为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全体同学均参加的心理状况普测、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普适性工作以外,北京工业大学还在建立学生家庭状况档案的同时建立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团体辅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励志教育等形式,有效疏导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极乐观、自强进取的精神。
学生在参与勤工俭学的工作中,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在基本技能上处于劣势,多数贫困生只能从事简单的体能劳动。针对贫困学生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差的现状,学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结构的认知、简单安装操作系统、办公软件MS office的使用等。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拓宽学生勤工俭学的渠道,增强学生技能性服务的水平。
二、以公益为载体的社会实践
学生进入中年级(大二、大三年级)阶段,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生活,在学好本专业课程之余,开始思考规划自己的学业和人生,希望能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长久以来,我国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以公益性的社会实践为平台,将培养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将服务社会与满足学生自我成长需要结合起来,还将增长才干与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学校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慈善机构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也设立相应的实践项目进行管理,由学生自主发现社会需求,自主组成团队设计方案、制订行动计划书、做好财政预算等,学校给予学生部分经费支持。通过支持在校大学生持续开展社会公益服务,通过项目实践,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同时,这也是回馈社会、感恩教育的具体表现。
北京工业大学近三年来积极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爱心包裹”志愿者劝募活动,2011年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其中1名学生获得优秀组织者奖,4名学生获得优秀志愿者奖,200多名志愿者获得志愿服务荣誉证书,教师、助学中心和学校也相应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突出贡献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接受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和锻炼,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位置,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思想准备;能够找到自己专业上的差距与不足,激发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知识准备;能够提高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心理准备;能够锻炼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团结、友好、合作的意识,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一定的生活准备。
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来看,与专业相关活动领域的开辟,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成为可能,再辅之以教师的引导,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开拓、竞争的意识。实践活动还能有效地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既改善了他们思维模式,又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就业扶助专项提升
高年级(大四)的学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需要,面临继续深造及就业的压力。继续深造的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业的努力可以自己达成目标,而贫困生就业难已经成为近几年高校助学工作的主要难点。就业是贫困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其追求理想、实现自我发展的新起点。但就业难的现实使贫困大学生面临生存危机,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展。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内部通过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强联系与沟通,以此来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合力机制与长效机制,构建起全面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体系。构筑就业资助体系,是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扶助政策。目前,北京市已经出台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代偿助学贷款代偿、到北京市边远山区就业学费代偿等相关政策,开拓了学生就业的新天地。
同时,学校应主动拓展、加强与慈善机构及企业单位等的合作,针对毕业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搭建贫困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加贫困学生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通过举办大型综合招聘会重点关注贫困生的就业,为他们提供直接的就业选择机会;加强与地方人才中心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使贫困生与用人单位接触,得到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北京工业大学与校外企业合作,近三年来每年遴选出最困难的100多名贫困学生,对他们进行就业专项资助与培训。通过总结对存在就业困难的贫困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的工作经验,学校逐步改进工作方法与内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具实效、更具个性化的指导服务,为贫困毕业生顺利实现择业提供最大的帮助。
我国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就其涵盖内容来说,已经相当完备健全,高校应逐步将育人工作纳入资助体系,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努力搭建好资助育人的培养平台,创建新型有效的资助模式。
摘要:作为高校中相对特殊的群体, 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等原因出现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等问题。如何解决好他们的经济困难,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使他们自立、自信、自强, 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已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是贯彻教育公平理念、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层次需求,助学,育人,高校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凤.助金、助心、助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新模式[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3) .
[3]彭鹏.高校资助体系下育人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3) .
[4]杨爱民.“资助”与“育人”结合, 构建新型助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7) .
金融需求层次化 篇6
以人为本, 简称人本。这种管理思想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现代企业管理学的一项重要认识成果, 也是当代企业管理伦理的一个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实际上也早已扎根于公司内部的‘语言’之中” (戴春平, 2004:218) 。本文试从心理需求理论来分析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其内涵和具体实施方法。
二、心里需求指向分析
人类心理学家马斯洛 (A.Maslow) 的人类需求层次论将人类的心理需求由低向高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Morgan, 1971:211)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前者主要指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后者指人们渴望安全、舒适, 远离危险、恐惧等方面的需求。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为较高层次的需求, 前者指与人交往的渴求, 包括关爱他人、社会, 与人建立深厚友谊及获得他人喜爱等需求;后者一方面指自我尊重, 包括自信、自尊、自强等, 另一方面又指个人价值获得别人的尊重、承认和欣赏等。自我实现需求为最高级需求, 指人们能发挥自己的种种潜力, 做自己最擅长和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 (Maslow, 1954:5 4 5-5 4 6) 。一般来说, 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以后, 人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 而且低层次的需求满足的程度越高, 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就越强烈。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需求结构也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交往的扩大, 人们自身需求的指向会转化为对更高层次的社会交往与沟通、尊重与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表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体现为员工对集体管理、决策参与的要求, 在该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表现在创新活动的参与, 创新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 通过该过程探索自我发展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而这已成为员工最普遍的内心需求。
人是社会系统成员, 不单单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 经济刺激并不是激励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惟一动力, 人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即员工不仅需要物质满足, 也需要精神满足, 这些需求的满足往往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们。员工在组织中是处于特殊地位并起着特殊作用的, 组织的效率主要取决于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必须向人性回归, 人的主体性需要得到不断的张扬, 管理必须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 而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满足人的需要是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 把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和服务对象, 也就使得管理活动的衡量标准即效率发生了转变。企业在管理实践中一切从人出发, 以人为根本, 从理解人、尊重人的角度出发, 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并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管理的高效就不能仅仅看企业的经济目标是否实现, 还要看人的目标是否实现, 人的目标中关键是要看员工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的目标都能有效实现, 员工才能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才能增强凝聚力, 也才能获得稳定持久的发展。
三、需求指向下人本管理的内涵
我国著名管理学家、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苏东水教授认为, 人本包含着两层含义:“ (1) 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 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这是它的浅表内涵; (2) 通过给人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 不断地运用挑战来锻炼人的智力、体力乃至意志品质, 并在此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摆脱自然束缚的自由发展, 提高人的生命存在质量” (苏东水, 2005:123-124)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 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把企业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 围绕着怎样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 服务于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 从而使企业目标和企业成员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
1. 员工是人本管理的主体
“以人为本”管理的最大特征在于企业的全体员工是管理的主体。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 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 企业是靠人来管理的, 特别是其中的管理者;企业管理的客体也主要是人,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没有人也就没有企业。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组成的统一体构成了企业这一特定的组织。因此, 管理应以人为本, 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位置。企业组织要正确认识到, 人的正当合理要求, 不是自私自利, 而是维持个体存在的物质基础。只要它是企业员工通过自己诚实劳动可以获得的, 都是应该给予满足的。在保证了低层次的需求基础上, 又有着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为了企业内全体员工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服务。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已充分表明, 人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的其他资源都是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怎样服务于人而展开的。把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 就是要把依靠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理念, 把开发全体员工的潜力作为管理任务, 把尊重每一个人作为经营宗旨, 把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企业成功的基础, 把凝聚人的合力作为企业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而个人在实现对集体的功利价值的同时, 就获得了人格的提升, 即产生对自己行为价值的内心体验, 实现自我价值的确认。充分挖掘人的潜力, 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 我国企业要想得到健康发展, 就必须转变观念, 重视和加强人本管理, 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集体要维护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发展, 既要考虑集体利益的满足, 又要使个人合理正当的要求得到满足, 这样才能实现集体与个人的双向义务原则, 才能使个人维护集体利益, 为企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是人本管理的对象
人本管理的“人”首先包括内部员工。以人为本的“人”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社区居民、自然环境等, 他们也是企业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当今社会, 企业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 而是被赋予了相当多的社会责任而演变为带有浓厚的社会经济角色性质的组织, 因而企业除了要对股东负责, 服务于企业全体员工外, 还必须服务于消费者、社区居民, 保护自然环境, 关心公益事业, 即把外部利益相关者也作为服务对象。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 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才真正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理解人、为了人作为终极目标, 实现人性的完美发展。即以人民为本、以人类为本。一切管理行为只有以人为本, 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尊严、体现人性关怀、充分发扬人文精神。
四、心理需求层次指向下人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企业是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订立的一种契约, 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就是全体员工, 他们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享有企业的权力。在人、财、物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资源中, 人力资源是其中最为活跃、最富于创造力的资源。对于人的有效管理不仅是高效利用现有物质资源的前提, 而且是一切创新的最基本条件。马斯洛心里需求理论为人本管理提出了几点基本要求, 按照由低到高的次序, 在保证个人利益满足的基础上, 进一步构建激励机制, 引导员工进行创新, 并建立和培养团队精神,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终极目标。
1. 把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纳入企业管理的目标
由于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特点, 才导致人的需要与企业利益、社会利益之间并不表现出完全的正相关关系。每位企业职工的价值创造既具有为己的性质, 也具有为他的性质, 每个人不可能在摆脱企业集体的情况下, 进行生产, 维持生活。人的有些需要与企业利益、社会利益相一致或相容, 有些则不符合甚至违背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这样就要求在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满足出现矛盾时, 必须限制和克服不合理的个人利益, 确保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满足正当合理的个人需要。以企业整体的发展与个人全面共同进步为价值方向, 这样企业集体才能成为个人的命运共同体, 才能造成个人对集体的向心力。不断唤起和促进人的需要的生成的, 改变人的落后需要, 提升人的需要的发展境界, 促使员工把个人利益、目标、信念等变成企业的利益、目标和信念, 或使两者相一致, 而企业也应该尽量创造条件促成这种转换, 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利益、目标和信念追求。
2. 构建激励机制, 鼓励创新
办企业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以人为本,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惟一途径。激励员工的手段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但从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的角度看, 精神激励更具有持续性、长期性。因此, 对被管理者要体现人道原则, 为职工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要多听取下属的意见, 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并尊重他们的看法;在赋予下属责任时, 同时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在保障员工的各种基本权益之外, 还应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相信人、尊重人, 善于发现下属的优点、长处、成绩并及时给予赞扬、奖励;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受尊重的地位, 从而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为员工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富有生产力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人才, 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3.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
我们处于一个个性张扬同时又是个性相融、彼此合作的时代, 彼此合作是发展的杠杆和事业成功的基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其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序, 是人本管理的体现和要求, 也是人本管理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 要讲求和谐、友谊、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企业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得到确认。没有合作意识, 没有相融思想, 就很难获得生活的快乐和工作的成就感, 合作是聪明人的智力加速器。因此, 人在发展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也要尊重他人即尊重他人的需要、权利、人格和价值等。管理者存在的价值就在于通过管理者的活动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从而更好地实现目标。而协同效应其实就是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 从而达到组织目标。企业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就不能完全按经济准则进行, 而应以伦理原则来调节人际关系, 使人与人之间以平等、友爱的准则行事, 相互之间讲究信任、理解、宽容、互帮互助, 塑造人际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4.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和丰富展示。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 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通过实践活动来占有和展示自身本质, 而人是通过在实践中创造价值来体现的。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 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人通过创造价值, 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 来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任何企业都必须追求物的目标的实现, 否则企业无法生存, 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要把人作为目的。事实上, 利润最大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也并不矛盾, 因为利润最大化终究也是服务于人、为了人的, 它不过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手段。因此,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尊重人对自身本质的占有, 反对异化劳动,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管理的本质是激励, 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 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实现了员工的自我价值, 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企业效益是“以人为本”的目的, 又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是对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它不仅保证企业直接利润目标的更好实现, 而且保证着企业健康持久的发展。我们应在充分理解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的基础上, 认识人本管理的重要价值, 大力提倡人本管理, 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要求企业经营者牢固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把社会利益、职工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的共同发展, 内化为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从而激发每一位职工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彼得斯, 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M].戴春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Cifford, Morgan T.&Richard, King A.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M].New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1
[3]Maslow A.H.Motivation&Personality[M].New York:Harper&Row, 1954
[4]苏东水:东方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金融需求层次化 篇7
基于不同需求层面的产品设计侧重点也会有所调整, 而这个侧重点就是基于不同需求层面的产品设计诉求。生存需求设计领域的诉求是发展产品的功能;舒适需求设计的诉求是发展产品的实用性;而情感需求设计领域的诉求是用户体验, 使用户在使用或参与设计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这是根据用户的阶梯形需求而发展的, 功能性在最底部, 易用性在中间, 而愉悦和情感的满足在顶部。从某种层面上说, 用户体验理念的融入使得设计学真正跳出了传统的设计范畴, 成为了一门与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商业研究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现代主义是现代大工业发展在设计上的一种应答, 早期现代主义设计者在设计上以满足人类的产品功能为目标, 而他们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属性则往往被忽略了, 但从市场或更大的角度去看, 后者是更为重要的东西。人类发展到现在这个生产力飞速发展、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我价值和自我精神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事实上, 对用户而言产品只不过是一件提供感受经历和经验的人造物, 是一个符号而已。更有日本设计专家评论道, “他们追求的是所谓的心的满足感与充实感——即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产品本身, 而是通过对产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无形的心灵感受。”而这样的心灵感受需要用户参与设计和体验设计才能得到。
用户体验把产品设计从产品开发的末端工作转变为了前端工作, 全程参与的战略性工作。在产品开发设计的初期, 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 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整个设计过程, 并尽可能让用户参与到设计以及再加工的过程中。目前有一些用户体验概念是让用户在购买产品后可以对其自由组装, 从而达到参与设计过程的乐趣。例如举世闻名的宜家家居, 所有家具都是由一些简单构件组成, 用户可以根据说明书把家具组装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 用户参与了设计并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感。还有一些是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同时得到某种情绪的宣泄, 起到减压的作用。例如设计师marijnvanderpoll曾在2000年为Droog公司设计了一只名为To Hit的沙发 (如图) 。这只沙发其实是一个四方形的铁柜, 用户需要使用附送的大锤把铁柜捶打成自己需要的沙发形状来,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情绪既得到宣泄, 又可以定制属于自己的完美沙发, 可说是一举两得。
很多设计师一味追求设计的新奇和怪异, 设计出来的产品却和人们实际需要的生活体验背道而驰, 没有办法打开销售市场, 而考验产品市场能力的方法之一便是提升消费者的体验。电磁炉在如今使用已经十分频繁, 但在产品推出市场初期遭到不少阻力。美的公司通过对用户进行调查体验发现习惯了明火加热的中国消费者不能接受这种看不到火苗的燃具, 如何让用户在使用电磁炉加热时能像使用明火加热时一样安心就成了设计的重心。通过一系列的用户体验过程研究, 设计师在电磁炉的接触板上加入了一个创新, 就是当消费者使用电磁炉时, 电磁炉会随着火力大小而在面板上出现火苗加大或变小的形象, 让习惯了明火加热的中国消费者仍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看到“火力”大小, 这种经过改良的电磁炉自然大受用户的欢迎。
通过对人类需求层次和产品设计的研究, 人们开始日益关注用户心理, 随着社会高度文明发展和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提升, 其价值观也正在发生着急剧的转变, 用户的需求也在发生转变。产品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只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基本要求, 要取得竞争上的优势, 必须更多注重用户的体验, 在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上, 强调产品的软价值, 提供用户以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 这样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将基于用户需求层次的产品设计体验作为导向引导产品开发, 首先要改变的是思考范围的边界, 设计思维并不以功能、产品或者产业作为边界, 而是以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整个过程、构成完整体验的所有要素, 作为思考的范围。如果想要抓住明天的消费者, 设计师就要更好的理解他们的消费者, 更好的理解他们的需要, 设计师所要设计的产品, 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今天的需求。而且能满足消费者至今可能还没有想到的需求, 而不是仅仅注重那些使设计师和某个消费者的一般的理念一致的设计。
摘要:人的需求层次是不断发展的, 一般总是从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求向社会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发展。在低层需求满足以后人们就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任何产品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才得以存在, 由此产品形态的设计的发展阶段依次经过生存需求设计、舒适需求设计、情感需求设计三个过程。
金融需求层次化 篇8
曾经掀起收视热潮的台剧《流星花园》中有一句台词:“每个女孩都应该有一双好鞋,它会把你带去美好的地方。”女鞋,尤其是高跟鞋,已成为女性追求身体美的标识,鞋与女人融为一体,成为双脚功能的延伸。除了实用的功能属性以外,女性消费者对鞋类产品的需求可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一、审美需求 :辛德瑞拉 的水晶鞋
早在南北朝时期,便有女子将鞋底纳成莲花图案,踩踏泥土后会留下朵朵莲花印记,即“步步生莲鞋”。女鞋历经千年演化,早已由单纯的物理功能升华为装饰与审美的功能。
审美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六层,女性消费者对鞋类产品的审美需求包括产品美和整体美两方面。
1. 产品美
欧洲时尚媒体将女包称为“Arm Candy”(胳膊蜜糖),那么色彩和款式各异的女鞋可谓包在脚上的糖果。极受女性消费者喜爱的鞋类产品本身便可以为她们带来多层美感。
第一层是商品美。卓越的工艺、 上乘的材质、独特的款式、精致的装饰 ……经典女鞋精致而舒适,仿若一件艺术品。菲拉格慕(Ferragamo)的每一双女鞋都延续着一流的制作工艺、优雅精美的外观和舒适合脚、实用耐穿的性能。严谨的工匠精神守护着菲拉格慕 (Ferragamo)女鞋的精致完美,也使它由一个意大利小作坊,成长为享誉世界的女鞋王国。
第二层是时代美。由女鞋品牌的时代特征和流行能力所决定,经典款式的推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鞋产品成为独特的审美记忆。20世纪一二十年代,菲拉格慕 (Ferragamo)游历美国加州,受到当地色彩艳丽、装饰华丽的工艺品风格的影响,将跳跃的颜色融入新款女鞋设计之中,使其在恒远的时光长廊中经久
不衰,成为属于那个时代永不褪色的经典。
第三层是艺术美。经典女鞋的设计师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材质、款式创新,行走在流行最前沿。缪西娅 ·普拉达(Miuccia Prada)说:“我有种总想尝试不可能的个性……我总是试图把对立的、不和谐的事物融合在一起。”P r a d a女鞋不仅在款式、配色与装饰等方面别出心裁,更是达成了实用与流行、功能与美学、经典与创新的平衡,其锐意创新的时尚理念和另类美学,造就了Prada时尚先锋的霸主地位。
第四层是消费美。国际女鞋品牌的专卖店、旗舰店都有着华美的装修和细致的服务。巴黎香榭丽舍大街101号, 是Louis Vuitton最大旗舰店所在地,单是其精致华美的橱窗便赚足了路人的眼光。店内展示有专为总店设计的女鞋产品,款款经典,诉说着Louis Vuitton悠久的工艺传统。店内每一条漫步长廊都有着独特的观感,优雅的装饰风格、闪耀的Monogram金属层,俨然一座当代艺术馆。奢华的消费环境和尊贵细致的服务,使每一位顾客都有着愉悦而美好的购物体验。
2. 整体美
整体美是指女鞋产品作为服装配饰的装饰功能。不同的服装风格和场合需要特定的女鞋与之搭配,女鞋是整体着装效果的重要补充,往往起到点睛之笔的功效。优雅而又不失时尚的女鞋体现着女性的格调与品味、穿戴智商和精神气质。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刷完睫毛膏, 理好秀发,佩戴上精致耳钉,在镜前抚平裙摆,提起手包,最后登场的便是亲密伙伴——女鞋。时尚大师克里斯汀 ·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曾说: “我一向对配件着迷,因为对于整体风格的搭配,配件具有最后、决定性的作用。”女鞋是完美装扮的句号,它的搭配度与时尚度使其早已不再是默默无闻的配角,而是上升到关乎女性个人品位、塑造女性整体美的重要地位。
二、情感需求:高跟鞋——女孩到女人
女鞋关乎成长。
儿时偷穿妈妈的高跟鞋,记忆里是震慑心魄的坡度和冰凉光滑的皮质鞋底。在因失去平衡而步步惊心的紧张中,在鞋跟碰触地板发出的哒哒响声中,是每个女孩对美丽的憧憬和对成长的渴望。
鞋之于女人,早已跨越了实用与美观,它承载了太多的意义与情感。一双双鞋诉说着女性走过的路、看过的景, 是她们成长的见证。拥有人生第一双高跟鞋绝对是女性生命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它足以成为分水岭,宣告着稚嫩的退却与终结,迎来了蜕变与新生。 收起青春时代那双轻松随性的帆布鞋, 踩上风情万种但却不那么舒适的高跟鞋,这便昭示着由昨日女孩到今日女人的转变。
有人说,女人跟鞋的高度与其欲望大小成正比。跟鞋如同如意云梯, 使女性亭亭玉立高人一等,拉近了她们与梦想的距离。跟鞋仿若时尚猛兽, 在驾驭它的过程中,女人学会了在痛苦中隐忍,在限制和约束中寻找自由。很多学者对高跟鞋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与封建社会的缠足一脉相承,都是男权社会下以男性审美摧残和限制女性的产物,即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所说的“女人是后天变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跟鞋早已成为女性重要的性别符号和信心来源,是女性成长和美丽的代价,更是她们的独立宣言。
三、心理需求 :女鞋的精神分析
鞋在女性心中占据独特位置,原因之一便是安全感的获取。鞋可满足女性被保护和被包容的需求,当女性走出家门、走向广袤未知的世界时,女鞋便是她们的闺中密友和贴身伴侣,深刻了解她们所需并永远陪伴在侧。面对某些突发状况,甚至还可以作为反击的武器, 踢去无谓的烦扰。女鞋为她们提供了某种精神依托,是其安全感的来源和保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购鞋行为会给女性带来强烈的消费快感。鞋子是女性快乐和痛苦的来源之一(无论是对脚, 还是银行账户)。《买东西的学问:关于我们为什么买东西的真话和谎言》一书的作者——全球品牌营销专家马丁 ·林斯特龙(Martin Lindstrom)认为, 购物行为会促进释放神经介质(多巴胺),让人感觉很棒,通常来说,多巴胺水平在刷卡之后便会开始消退。而购鞋行为可看作例外:女鞋因其很强的搭配性和耐穿性,会使女性产生“这是理性消费”的心理安慰。这样,消费快感便得到更加长久地延续。
除多巴胺作祟以外,鞋还会刺激女性大脑前额皮层的“收藏区域”。苏珊娜·菲丽丝(Suzanne Ferriss)在《脚注:关于鞋的》一书中提到,鞋对于女性来说如同收藏品。一双双女鞋被她们艺术化地摆放在鞋柜中,仿若一件件美妙的雕塑品。每每新购一双女鞋,便会为她们带来类似于集邮者又获得一枚邮票的满足感。故对于女人来说,漂亮的鞋子永远不嫌多,鞋柜中永远都会少一双。
太阳王路易十四借高跟鞋来提升王者的高度,巩固无上的威严。罗格斯大学人类学教授海伦·费舍尔(H e l e n Fisher)认为,“位高权重”的思想源于人们“改善身体便可以提高社会地位” 的潜意识。从医学角度来看,高跟鞋的功能如同义肢,在视觉上产生拉长腿部的效果,使女性看上去更加高挑。在远古时代,人们要奔跑着追赶猎物、躲避危险,长腿意味着能够更好地存活和延续。故而高跟鞋可看作是人类遵循基因记忆的产物。
同时,女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干练优雅的高跟鞋对职场女性来说显得愈发重要,成为她们不可或缺的职场工具。据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公司于2011年进行的调研显示,美国经济增长曲线与女性的鞋跟高度呈负相关: 经济越不景气,女性的鞋跟越高,即著名的“高跟鞋效应”。高高的跟鞋,如同对经济萧条的藐视,它使女性傲首挺胸、全副武装,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让她们突破传统文化和生活模式的束缚,自信且勇敢地打拼和闯荡,以更好地实现女性地位和人性的解放。
四、文化需求 :高档女鞋 与符号
在古埃及,下层阶级大多赤足行走,穿鞋则意味着身份高贵。英文中的 “well-heeled”一词亦早已拓展为“穿着考究的富人”之意。女鞋不仅展现着主人的穿戴智商和精神气质,更肩负着彰显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标榜文化及生活品味的重要使命。高档女鞋具有符号象征性,女性消费者通过“购买高档女鞋”这一符号消费行为来传递意义,如身份、地位、财富、品味及个性等。
鲍德里亚认为,符号消费不仅是对产品物理层面的占有和使用,更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符号价值构成符号消费的核心,它不由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决定,而是按照其所象征的意义和价值来计价,亦即国际女鞋品牌坐享丰厚的品牌溢价的原因。按照鲍德里亚的观点,购买国际女鞋品牌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 既包含女性与女鞋产品间的关系:即个人性消费动机(主要包括自我享乐与赠礼);也涵盖了女性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即社会性消费动机(主要包括炫耀、身份象征、从众和社交)。而我国消费者更偏向社会性消费动机,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及独特的消费文化有着密切关联。
西方尚平等,中国分尊卑。《礼记祭统》中提及“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 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有差等的秩序”。等级观念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流淌了几千年,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便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等级与尊卑日趋弱化,高档女鞋成为显示身份与地位极为有效的符号: 用昂贵优质的产品来强化特权身份, 以满足由等级观念引发的符号消费需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到, 要保持尊荣的身份,除了守护住权利和财富以外,还需要能够提供证明。当前社会各阶层都存在严重的认同危机,而符号消费则成为人们构建身份表述的重要途径,并最终找到同类、获得认同感、摆脱孤单与焦虑。作为符号的高档女鞋便是尊荣身份的“证明”之一, 鞋中贵族——莫罗·伯拉尼克(Manolo Blahnik)是女人的梦想,新款女鞋无论价位多高都会在几周内抢购一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女性消费者十分注重产品和品牌的社会性价值和炫耀性价值:即其所象征的身份、地位、权力、财富、 品味等。
同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国人的自我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期望的影响,更加重视“外在自我”、讲究“面子”。社会性的自我观念使得女性消费者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如何达成群体规范与期望并获得“面子”亦成为女性消费者选购高档女鞋的深层动机。
总之,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立场重新审视我国女性消费者,为理解其高档女鞋消费动机与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即通过炫耀性的符号消费来彰显身份地位、财富与品位,并获得优越感与认同感。值得注意的是,据贝恩公司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约有五千万,占全球消费者总数的14%,而消费总额却高达28%,位居个人消费排行的首位。我国符号消费群体正在快速扩张,高档女鞋品牌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与注重品牌内涵的西方消费者不同,符号消费或许诉说着我国女性消费者的张扬与浮夸,但我们也应看到的是,她们正快速地走向成熟。据麦肯锡2012年12月发布的《奢侈品市场无边界:不断升级的中国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有若干年奢侈品购买经验的女性消费者在选购高档女鞋时,偏爱低调、 务实、小众的品牌或款式,而不再是外表光鲜、标识张扬的样式。诚然,我国女性消费观念的成熟折射出她们的思想日趋成熟,更加注重内在自我的修炼与提升,而思想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才是一个民族自信的开端。
参考文献
[1]杨晓燕.中国女性自我概念与消费态度[J].南方经济,2002,11:67-69.
[2]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11:68-80.
[3]鲍德里亚,物体系[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4]李可葳.中法奢侈品消费者行为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3.
[5]邱俊平.中国中产阶层奢侈品消费动机调查研究[D].复旦大学.2009,4.
[6]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朱晓辉.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42-48.
【金融需求层次化】推荐阅读:
物流金融需求09-28
金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07-03
需求层次:原因10-19
需求的层次性07-04
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09-29
需求和需求量05-26
网站需求调查表和网站需求分析报告08-25
用工需求07-17
不同需求07-18
煤炭需求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