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和任务(精选12篇)
目标和任务 篇1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语言教学模式, 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它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其对所获信息做出有深度的处理。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否定传统的教学原则, 它同样强调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注意语言功能与语言结构密不可分的关系。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评价的问题。如何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涉及到三个问题:根据什么标准;考查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方法。本文将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目标入手, 进一步探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评价方法。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标
任务型语言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关于如何界定“语言运用能力”及它与语言能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外语教学界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论述。《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关于语言能力的解释是:语言能力指一个人语言语法的内化知识, 指人能够理解并说出句子, 包括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关于语言运用的定义是:语言运用指人对语言的实际使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 不同于他用这种知识来造成句子和了解句子的方式 (语言运用) 。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能力或知识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关于语言的知识”;而语言运用则是“在具体情景下语言的实际使用”。现在学者们讨论语言运用时, 通常涉及的是如何考查出学习者语言运用的能力, 即能力表现。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准确度、复杂度和流利性三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任务型语言教学不仅仅追求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 而且还把语言的准确性、掌握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准确性是指使用规范的语言, 按照语法的规则表达。许多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都把语法、语言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 有些学者认为, 应该让学习者知道为了交际的目的, 这些语言的形式是如何使用的。复杂度是使语言系统更加复杂、更精细, 体系更完整的过程。复杂度可以使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时更有效地表达, 减少词不达意或由于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而采取迂回的表达方法。任务型语言倡导者认为完成任务可以使学习者的外语得到发展。流利性是学习者在真正交流时在不过长的停顿或犹豫的情况下表达的能力。一些语言学家指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头脑中存储的不是单个的词语或支离破碎的语言, 而是一些预先组织好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方法。所以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者认为, 教师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时, 重要的不是单个的语法结构, 而是综合的语段能力, 是学生可以掌握多少预先组织好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第二个目标是素质教育。任务型语言教学不仅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认识任务的作用, 还从人的发展与培养方面看待任务的作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三个层次的任务:第一个层次只涉及到交际;第二个层次涉及认知;第三个层次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一层次任务是在某个特定的情景或某个特定的语言范围内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任务通常是围绕特定的功能或解决简单的问题进行。第二层次任务不仅发展学生的交际技能, 而且也发展一般的认知策略、处理信息与组织信息的能力。第三层次任务的范围则不仅要培养交际能力与认知策略, 还要通过学生学习外语的经历和体验, 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目标, 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 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等, 也包括发展创造性与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评价
1. 现代外语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英语测试的发展趋势看, 现代教学评价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能力与表现来进行。应有如下特点:要学生能表现、能创造、能用语言来做事情;用真实生活的情景或模拟这样的情景;是日常教学活动的延续, 不干扰正常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每天在课堂上做的活动评价学生;选择有意义的、能代表教学活动的任务;关注结果, 也关注过程;涉及到更高层次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供有关学生强项及弱点的信息;用人工而不是机器评分, 利用人的判断力;在这样的评价活动中, 教师的角色与以前有所不同。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 现代外语教学评价更注重通过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表现, 即语言运用来对学习者进行评价, 同时还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 测试与教学结合。现代外语教学评价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 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向了重视语言的运用。 (2) 语言测试题型中主观题的比例增加。语言测试总的趋势是尽量减少选择题, 因为这种试题难以测出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 (3) 增加更多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 (4) 从间接测试转向直接测试。间接的考试方式有单词的选择填空、改错、完形填空等。直接的考试方式是口试、作文、完成如信息差、信息转换之类的任务等。 (5)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估, 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并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 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以及需求, 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测试检测结果, 二者相结合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水平。
2.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评价方法
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评价的理念, 测试的目的不是考查学生零碎的语言知识, 而是考查学生在语篇中运用语法知识;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 还要考查策略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考查的重点不是学生知道什么, 而是学生可以做什么, 并推断他们将来在实际交际时会如何表现, 即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 任务型语言评价
任务型语言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任务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表现, 并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思维过程。任务型语言评价强调测试任务: (1) 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有意义; (2) 布置任务时需要有明确的情境提示, 阐明任务完成的条件和要求; (3) 注重语言的交流和运用, 并且要与实际的生活相关; (4) 测试任务的评价取决于结果。任务型语言评价的目标在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也可以包括某些“间接性”的考试方式, 如选择填空等。任务型语言评价并非不重视考查语言的形式, 如词汇、语法、结构等, 而是通过综合运用语言的方式来考查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采用任务型评价, 所设计的任务要符合课程的目标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任务的难度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语言的难度应与教材内容相吻合。任务的内容应对全体学生都是公平和无偏见的, 以使学生展现出实际能力。通过考查学习者完成实际语言任务的情况可以测定他们的综合能力并预测他们今后的能力表现。设计任务型测试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分体系也比选择填空更加费时和复杂。但是,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评价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语言的实际使用,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正是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2) 语言能力表现评价
语言能力表现评价是通过让学生完成模拟真实生活情景的任务, 展现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语言能力表现评价是一种直接的考查方式, 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单项或综合的语言技能将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表现出来, 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它要求学生使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这些任务应该能够表现学生的知识和运用知识做事的能力。评估活动可以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信息与思想的交流、问题的提出与答案的寻求、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语言能力表现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 我们可以模拟生活的真实情况, 向学生布置任务。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 能够有效地检测他们的真实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并预测他们在真实语言情境中完成语言任务的情况。比如, 让学生看自己所处城市的交通指南, 然后用给定的介词完成句子。如果学生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学生掌握了介词方面的语言知识, 同时具有建筑物和商店等公共设施的词汇知识。语言能力测试还可以与日常的学习相结合, 使评估过程与方式更贴近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
语言能力表现评价的设计需要有广度和深度, 完成任务的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开放的。语言能力表现评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如传统的写短文、面试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完成交际任务等。增加语言行为测试内容, 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显露语言行为与思维活动, 从而推断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提供有关学生的多方面信息, 包括语言与文化和非语言方面的因素, 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龚亚夫, 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刘瑞琴.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实施理据.教学与管理, 2008 (3) .
[4]罗少茜, 陆锡钦.英语课程标准话题及其任务情景提示.北京:世界图书音像出版社, 2004.
目标和任务 篇2
XX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入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实施“强农稳镇、兴工富镇、城建旺镇、旅游活镇、环境立镇、和谐合山”的战略。把加快中心镇发展作为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来抓。优化投资环境,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强化人口集聚和产业功能,增强乡协调发展。
XX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国内生产总值7.3亿元,增长15%;工业产值19.8亿元,增长20%;农业产值2.5亿元,增长5%;工商税收3465万元,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75万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65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966元,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思路,我们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快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工业化新水平。大力转变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高起点规划园区,加强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明确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二是要做优、做强园区,突出重点。对进入园区的项目注重考虑技术起点,专业化程度和竞争优势,实行统筹安排、集约经营,力求以最少的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全力把共发工业区打造成为承接高新科技项目的工业板块。三是要引导企业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全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是加强和搞活招商引资。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合山成为“服务优、诚信好、成本低、回报高”的投资热土。按照“政企联动、群专结合”的方针,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不断吸引国内外大项目、大企业到我镇落户发展。
二、加快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思路,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实施养殖富民工程和蔬果增收工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推进水稻、水果、水产、畜牧、蔬菜五大产业规模化生产,信息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形成镇有重点、村有主业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二是通过“引龙头、建基地”形式,加速全镇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合理引导土地流转,为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自然村硬底化和通电、通邮、通电话、通电视。搞好村场建设,加快农村泥砖房改造,美化人居环境。搞好城中村改造,努力推进镇村一体化。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下大力气用先进物质技术条件装备和改造农业,发展农村畜产品加工业,四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三、加快改造镇区环境,促进商贸旅游业全面发展。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把城镇化工作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来抓,逐步形成以新城中心区为中心,辐射带动旧区改造的城镇发展体系。一是采取“政府策划、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重点加快合田路改造工程建设、供电所办公楼、国土所办公楼等重要基建项目上马建设和各主要街道硬底化工作和绿化、美化工程。二是大力发展商贸业,通过大力完善流通体系,促进镇区人流物流集聚,推动消费升级。四是加大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不断擦亮温泉度假村品牌,完善旅游景点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上新台阶。五是力促阳江温泉度假村休闲体育综合项目投入使用和阳东山水绿洲度假村项目上马建设。
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合山。
一是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镇、依法行政,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利益协调。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完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二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大力营造文明法治环境。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双抢”、“两盗”等违法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六合彩”等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完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和信访工作体系,突出加大对各种利益纠纷的调处力度,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众性事件的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积极严防重大事故发生。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率。三是重视精神文明,提高社会文明和公民道德文化素质,加强社会思想、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全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四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金投向教育,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中心镇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目标和任务 篇3
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期,全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硬件水平和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体育法制建设逐步健全,体育产业经济指标大幅提高,体育事业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全国省会城市同等水平,体育名城建设初具规模。
——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市民的科学健身意识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8%以上,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增强,主要指标处于全国前列。社会体育指导员2.3万人(占总人口3‰以上),国民体质监测人数每年增长0.44%。达到50万人次以上,合格率力争达到85%以上。建成1个市级全民健身中心,14个区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建成以浑河健身带为主的3个沿河健身带,在主要公园广场更新建设各种健身场地和安装健身器材,农村继续健全健身场地建设。全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健身器材城市区达到10件以上、郊县达到5件以上。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大力发展体育社团,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每年举办市级大型全民健身活动6至8次以上,区县级健身活动8至10次以上,培植2-3个有影响的群体品牌项目。
——竞技体育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市属体育场馆建设全部完成,整合区属及在沈高校的场馆资源,形成能够承担大型赛事的场馆体系。完善运动员选才、培训、输送的政策和工作机制,提高教练员、竞训管理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保持和扩大“省内领先,全国一流,国际有名”
目标和任务 篇4
1、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全国肉牛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规模化、标准化、 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牛肉生产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分阶段发展目标:到2015年, 牛肉产量达717万吨, 比2011年增加69万吨, 年均增长2.6%;全国肉牛出栏率达到50%以上, 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3% 以上。到2020年, 牛肉产量达786万吨, 比2015年增加69万吨, 年均增长1.9%;全国肉牛出栏率达到55%以上, 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0%以上。
2、肉牛区域布局
综合考虑各地区饲草料资源禀赋、生产基础、屠宰加工和区位优势等条件, 肉牛生产加快发展冀鲁豫3省和东北3省, 稳定发展西部8省区, 兼顾发展其他地区。
1) 冀鲁豫3省
冀鲁豫3省是我国肉牛主要产区, 2000年以来牛肉产量占全国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该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约占全国总量的1/3, 饲料资源基础较好, 品种以鲁西牛、南阳牛等地方品种及中国西门塔尔牛、夏南牛等培育品种为代表, 养殖模式以舍饲圈养为主, 是我国规模化集中育肥的主要区域。该区域紧邻“京津冀”、 “长三角”大城市消费市场, 屠宰加工企业多、现代化程度高。主要制约因素是, 能繁母牛养殖数量下降快, 地方优良品种群体规模严重萎缩, 饲草料资源利用效率低。
冀鲁豫3省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推行能繁母牛适度规模繁育。以鲁西牛、 南阳牛、夏南牛和西门塔尔牛等品种为主, 支持原良种场建设, 加大品种改良力度, 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提高个体单产水平。加强青贮、黄贮饲料设施建设, 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扶持大型加工龙头企业, 鼓励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推行农牧结合, 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等粪污处理设施, 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该区域要巩固传统优势, 扭转能繁母牛存栏下滑趋势, 稳步提高牛肉产量, 注重提高产品品质, 主要满足周边地区大中城市消费需求。争取到2015年, 牛肉产量达到240万吨;到2020年, 牛肉产量增加到280万吨, 占全国比重36%。肉牛规模养殖比例由2011年的26.2%提高到2020年的45%。
2) 东北3省
2007年以来, 东北3省牛肉产量占全国的20%左右, 区域内饲草料资源丰富, 品种以延边牛、复州牛等地方品种及中国西门塔尔牛、 延黄牛、辽育白牛等培育品种为代表, 规模养殖程度较高, 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比较健全, 肉牛改良起步较早, 成效显著。主要制约因素是, 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秸秆等饲草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饲养技术水平落后, 能繁母牛饲养量逐年下降。
该地区主要任务是发挥粮食主产区玉米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强主导品种选育和改良, 发展集约化养殖, 全面推广秸秆青贮、专业化育肥等技术,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强化品牌创建。肉牛生产以满足当地居民消费需求为主, 适当兼顾周边大城市消费。到2015年, 牛肉产量达145万吨;到2020年, 牛肉产量达170万吨, 占全国比重22%。肉牛规模养殖比例由2011年的38.5%提高到2020年的55%。
3) 西部8省区
西部8省区是我国传统的肉牛产区, 2007年以来牛肉产量占全国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该区品种以秦川牛、西藏牛、麦洼牦牛、 青海高原牦牛等地方品种及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大通牦牛等培育品种为代表。肉牛养殖模式包括三种, 牧区主要采取放牧、“放牧+补饲”的养殖方式, 为其他地区提供架子牛, 但草原普遍超载过牧, 肉牛良种化程度不高, 生产效率低;半农半牧区主要采取舍饲、半舍饲的养殖方式;农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但育肥发展滞后, 屠宰加工水平不高。
该区域主要任务是以秦川牛、 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和牦牛为重点, 积极发展特色肉牛产业。在牧区, 以饲养能繁母牛为主, 提高母牛群体比重, 充分发挥架子牛繁育区作用;因地制宜开展人工种草, 减少天然草原载畜量, 建设饲草料储备和防灾减灾设施, 稳定生产能力。在半农半牧区, 充分利用农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和牧区优质饲草、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 适度扩大人工种草面积, 推广专业化育肥, 提高生产水平。在农区, 加大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 提高饲草料利用率, 承接牧区架子牛育肥, 培育发展屠宰加工企业。
该区域要重点提高牛肉自给能力, 满足本区域居民消费需求。到2015年, 牛肉产量达200万吨;到2020年, 牛肉产量达215万吨, 占全国的27%。肉牛规模养殖比例由2011年的16.2%提高到2020年的25%。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区域, 其他地区牛肉生产主要集中在南方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等省区, 牛肉产量占全国的20% 左右。今后要加快草地改良, 充分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 加强品种保护和利用, 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 肉牛生产以满足当地居民消费需求为主。
3、重点任务
1) 加强良种繁育与推广
组织实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 建立国家级肉牛育种核心场, 开展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疫病监测净化等基础工作。加强牛原种场、扩繁场和种公牛站建设, 增强良种供应能力。加强国内肉牛品种的保护和利用, 适当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推动产学研结合, 培育一批肉牛新品种, 增强自主育种水平。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作用, 加强地方资源优良基因挖掘、先进育种技术等技术研发, 改善科研条件,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继续实施肉牛良种补贴, 完善基层改良技术推广体系, 加快推广肉牛人工授精技术, 有计划地组织杂交改良工作。
2) 加强疫病防控
坚持生产发展和防疫保护并重的方针, 加强肉牛疫病防控。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治计划, 筛选流行菌 (毒) 株并建立资源库;开展免疫抑制与免疫失败控制技术、多病原混合感染与协同致病控制技术研究, 建立疫苗免疫质量评价体系, 加大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 完善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机制。大力实施布病防治计划。开展种牛场疫病监测净化工作, 加强种牛场防疫设施和制度建设,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实施牛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 加强牛外来动物疫病监测, 强化相关防控技术研究, 防止外来动物疫病传入。
3) 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 科学规划规模养殖结构和布局, 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推进标准化生产, 提高养殖水平, 增加养殖效益。大力推行牧区饲养母畜生产架子牛、农区集中育肥的有效模式, 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牧结合生态养殖, 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和牧区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 支持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和专业合作组织基础设施改造, 提高设施化和集约化水平。优先支持建设采取自繁自养模式、能繁母畜存栏达到一定标准的规模养殖场建设, 增加基础母畜存栏量。 优化母畜畜群结构, 及时淘汰低产母畜、老龄母畜。引导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挥示范作用, 辐射带动周边广大养殖场户转变养殖方式, 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4) 合理开发饲草料资源
积极发展牛饲草料种植, 鼓励主产区扩大人工种草面积, 增加青绿饲料生产, 加强青贮、黄贮饲料设施建设, 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 扩大牛肉生产饲料来源。结合实施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牧草良种补贴、易灾地区草原保护建设、秸秆养畜示范等工程项目, 增强饲草料生产供应能力, 提高饲草料科学利用水平, 重点加强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安全生态环保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牧区能繁母畜暖棚、防灾饲草储备设施等建设, 缓解牧区冬季雪灾时牛饲草料供应不足、牲畜死亡率增加的问题。
5) 积极促进产业化经营
做大做强肉牛龙头企业, 改善屠宰加工、品质检验设施装备条件,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开发特色牛肉产品, 延长产业链条, 加强品牌建设, 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牛屠宰加工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扶持家庭牧场和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提高肉牛肉养殖组织化程度。引导肉牛肉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生产基地, 通过订单收购、 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 与养殖场户或专业合作组织结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大力推进产销衔接, 建立和规范基层肉牛肉活体交易市场, 加强牛肉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等市场流通设施建设, 鼓励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产、加、销一体化程度, 促进养殖、屠宰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利益合理分配, 实现产业发展、 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目标和任务 篇5
总体目标: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充分发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带头作用,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护理服务更加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基础护理到位,专科护理达标,努力实现护理质量零差错,让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惠及更多患者,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人性化、连续性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力争做到零投诉。
实施措施:依据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在继续执行原有计划措施的前提下,依据示范病房特制定实施措施如下:
1、改变原有的排班模式,由原有的责任护士负责制改为责任小组负责制,每小组三人,分管病人在8个左右,这样可以确保护士8小时在班,24小时不间断服务,克服了以往护士因轮流值夜班、轮休而导致白天患者有需求找不到责任护士的弊端。
2、分级护理落实到位,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常规及分级护理制度,强化劳动纪律,护士坚守岗位,按时巡视病房,重点部位加强巡视,仔细观察病情,特别是新入院一周内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是观察的重点,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及时处理,以确保病人安全。
3、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执行严格,要求基础护理到位,专科护理要精,充分发挥入院护理评估的作用,严格按照责任护士评估出的护理问题、制定的护理措施去抓落实,分管业务的护士长按要求去查,质控小组及时跟进,反馈,追踪,以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护理工作,解决护理问题。做到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均达100%,执行医嘱及时准确。
4、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工作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每天有责任护士或小组成员根据患者病情、用药和病人实际需要,为患者讲解精神专科及相关躯体疾病康复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个正确的认知,化解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误解,争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工娱疗护士提供的从入院到出院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带领患者参加丰富多彩的工疗、娱疗项目,督促患者参与集体活动,力争使孤僻不群的患者集体意识争强,有效改善兴奋燥闹抑郁自杀患者的负性情绪,社会功能恢复加快,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缩短治疗周期,做到使患者安心,家属放心。
5、护理服务流程体现以人为本,护理人员执行首问负责制、首迎负责制,热情接待,服务到位,实行“六个一”温馨服务,为患者提供由入院-住院-出院-定期随访的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
6、病房管理规范。严格按照精神专科病房的设置要求,配备病房设施、设备,床单元整洁、安全、实用,病房环境清洁宽敞明亮,空气清新,冬、夏都有空调设施取暖、降温。防护措施安全有效,每天都有专人观察、询问并记录患者的饮食、睡眠、排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逐渐提高患者满意度。
7、护理人员合理搭配,科学分工,做好传帮带,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即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又能加快新同志的成长,不断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目标引领 模块整合 任务驱动 篇6
关键词:方案设计 任务驱动 职业生涯规划
2008年12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通知》中,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并于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全面开始实施。《意见》《通知》同时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充分说明了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在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于德育课教学的新大纲要求,笔者尝试转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式,经过六个学年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以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课业设计为载体,通过“目标引领”“模块整合”“任务驱动”的方式,倡导学生通过“课业”设计的实践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目标,从而实现德育课的学科性或理论性与活动的体验性或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德育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内化学生思想意识
中职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展、完善自我,有助于一个人增强自信心,健康地生活。目前,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存在着自我认识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职业领域,不了解自己,不知道“人职匹配”,对未来没有信心、没有目标。从而导致他们在校无心学习,对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就业时,不知所措,或眼高手低、或好高骛远,显得茫然无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建立在自我的分析基础上,它要求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方案时,首先对自身的内在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测评,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认识自己,包括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这可以帮助中职生对自己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引导中职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行角色领悟、角色认知,帮助中职生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高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明确奋斗的方向,让学生的学习、实习过程变为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奋斗过程,及早进行职业储备,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与充足地准备这对学生顺利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模块分解,全程推进,指导学生方案写作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是一项理实结合的系统工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有组织的实施。
1.将方案设计进行内容上的分解
职业规划是一种人生的经营战略,它包括设立人生的职业目标,以及制订一系列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计划和行为。为了克服学生的为难思想和便于职业规划的写作,在教学过程一开始,我们就将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本身进行模块分割,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一种分法是分为四个模块:自我分析、职业目标、阶段步骤和具体措施;第二种分类是分为三个模块:“是什么?”(近中长期的职业目标)、“为什么?”(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自我分析、专业分析和职业行业、社会家庭区域发展等机遇分析),“怎么样?”(阶段步骤和具体措施)。
2.根据方案设计写作的模块进行教学重构
职业规划与指导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职业规划与指导的教学过程中与方案设计写作结合,做到相互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笔者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依次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评价”五个单元,教学容量比较庞杂,教学时间紧张。笔者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和方案设计的写作模块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及教材活页处理,特别是选择重点、难点与热点,发挥教材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四个导向作用,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盘点、引导学生解读职业和社会、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目标、引导学生确立目标实现的阶段步骤和具体措施,以充分挖掘和注重职业学校教材的“职业性”与学生角色转换中的“准职业人”特点。
3.将课程与任务进行融合
根据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笔者尝试使用讲述、讨论和分享、联想和想象、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采取理实结合、师生互动、案例情景等来进行教学。讲述法是对教学中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以达到解惑的目的。讨论和分享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职业生涯定位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联想和想象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就职业生涯描绘进行美好的憧憬。角色扮演是让学生扮演指定的故事场景中的人物,加深学生对某些特定职业的理解,培养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如挖掘本校优秀毕业生案例,通过对学哥学姐的学习、创业经历的学习,增强亲切感;将本土性的职场成功人士的案例引进课堂,拉近学习距离;融合媒体和网络的材料(如杭州日报每周的“上班”板块等);教材中丰富多彩以中职生为模本的配套案例;员工培训与励志教育的讲座和碟片(如李强、余世维的员工精神等);对前几届学校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的优秀范文进行剖析;开展配套的小测试、小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评价改革,如对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等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学习积极性;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为抓手和贯穿的红线,期末时人手交一篇设计方案(一票否决制),“一纸”考试以案例分析为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开展“握手企业家、引领职业路”等职业指导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交流评选活动,择优推荐参加各级各类中职生“文明风采”职业生涯规划征文大赛。同时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总之,让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到以学生活动为主。endprint
三、统整结合,动态磨合,提升学生实践行为
与实际教学平行进行的是,我们设置了一个方案指导环节,在明确方案写作的原则(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择世所需),步骤(认清自我、了解职业、把握机遇、准确定位、路线确定、动态调整)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整体和个别的指导。同时根据教学的进程,确立一个方案写作的具体时间表,明确阶段性的任务,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再进行整合和磨合,不断地完善方案,力求达到写作目的要求,确保人人在期末之前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方案。
职业规划是个变动的过程,在做完规划后学生还需要不断的修正,以适应种种变化,如社会的变化、行业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人想法和资源的变化。在职业生涯发展变化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中,不断修正、优化职业生涯规划,主动适应各种变化,积极发展职业生涯规划。
笔者认为,当前德育课的“理论性”和“活动性”不是割裂的两个属性,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既要追求理论的合理性,又要追求活动的有效性。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把德育课教学当成知识(理论)教育硬性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之中。只有让学生通过各种主体德育实践活动,获得亲身体验,真切理解规则产生的意义,从而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求。所以,德育学科学业评价的新理念,也不应该再停留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识记与理解的层次,而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关注学生在体验式、探究式、参与式等课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其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和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正如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业评价以课业为载体,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课业实践活动中探究、体验和感悟,能增强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基于“方案设计”的中职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实际或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为载体,突出学习中的体验和反思,会让学生对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理想、生涯规划有所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职业生涯规划也不能只停留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豪言壮语和激情之中,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在整个职业生涯目标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行动力是关键。如果做好计划而不去执行,前面付出的努力就等于白费工夫、毫无意义。只有指导学生在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管理自己的同时,学会反思,把理想目标与行动结合起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丁振国.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海春,段彦艳.国外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览[J].管理与教学,2008(36).
目标和任务 篇7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资源和区位优势为依托, 科学合理布局橡胶种植, 充分发挥我省天然橡胶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科研优势, 提升优化种植水平;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 发展深加工、 整合初加工双向推进, 重点突破, 调整产品结构, 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橡胶加工业;完善市场交易方式, 建立健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支撑体系;推动我省橡胶产业做大做强, 链群发展。将橡胶产业培育成为我国跨境发展, 参与国际合作的生物资源开发特色优势产业。
2、云南橡胶产业发展目标
1) 种植业布局目标
从科学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 合理布局橡胶种植, 将省内橡胶种植面积控制在650万亩左右, 严禁在水源林、防护林、 自然保护区和海拔950米以上不适植胶区域种植橡胶。加大科技支持和优质种苗推广力度, 每年更新低产胶林10万亩, 保持全省橡胶平均亩产100千克, 到2015年, 年产量达到40万吨;规范发展境外种植, 实现境外种植面积100万亩, 境内外橡胶产量达50万吨。
2) 加工业发展目标
加大我省橡胶初加工业整合力度, 在逐步改善植胶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根据全省橡胶种植及产量情况, 合理布局加工业, 严格控制新建年产干胶万吨以下的初加工企业, 按照国家橡胶生产企业排污达标要求, 淘汰小规模、高污染的初加工企业, 使全省橡胶初加工企业总数控制在40个左右。深加工从发展工程橡胶制品为突破口, 整合提升现有加工业, 鼓励橡胶再生利用, 推动我省橡胶工业发展。到2015年实现全省橡胶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发展目标。
3)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控制非适宜植胶区扩大橡胶种植规模, 恢复森林植被, 保持物种多样性。严禁对水源林、防护林的破坏。按照国家《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严格执行一级排放标准, 加强对橡胶初加工企业的环境污染监管, 控制污染源。按照节能减排要求, 提高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治污能力, 最终达到废气废水零排放。
4) 配套体系建设目标
建立我省灾害气候、病虫害预警和防治体系, 做到灾害天气提前预报, 病虫害防治3天内反应。提高我省橡胶种植的防病虫害、防有害气候抗灾能力, 减少灾害损失。 完善人才技术支撑体系, 按每村一个技术员的目标配置技术人员, 确保优质种苗推广和先进的橡胶种植、开割技术的广泛运用。建立健全现代物流体系, 为我省橡胶交易、橡胶工业面向全国及东南亚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金融、保险体系, 为橡胶产业健康发展及境外替代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做大做强云南橡胶产业的主要任务
1) 加快原料基地建设
第一, 严格控制植胶区。在现有科技条件下, 严禁在海拔900米以上地区、水源林、生态林植胶。选择基础较好的景洪、勐腊、 勐海、江城、孟连、西盟、墨江、 普洱、澜沧、河口、金平、绿春、 耿马、永德、镇康、沧源、瑞丽、 潞西、盈江等19个县市作为我省橡胶生产重点发展的优势区域, 通过改造低产胶园, 提高单产和品质, 努力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第二, 建立统一的技术服务体系。打破农垦、民营、个体胶林的界线, 建立起全省统一的病虫害、灾害天气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大垦区资金投入和技术管护人员配置, 建立面向基层、覆盖全部植胶区的技术服务体系, 对胶农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和作业指导。 在植胶区内, 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改善胶园基础设施, 加快云研77-2、云研77-4等橡胶优良品种的推广普及, 给予适当的种苗补助, 提高产胶率, 延长割胶年限, 保持我省的原料资源优势。 第三、依托橡胶种植龙头企业,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农垦在橡胶种植管理、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和龙头企业地位, 通过规划引导、技术服务、信息交流、资源转让等经济、技术手段, 逐步推进民营橡胶与农垦橡胶的融合, 实现热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橡胶工业双向推进重点突破
橡胶工业从发展高附加值深加工、整合提升粗加工双向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一方面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灾区重建以及发展航空制造业的战略机遇, 重点发展我省高附加值橡胶产品深加工业;另一方面对我省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橡胶工业进行改造整合, 提升产业竞争力, 最终实现振兴我省橡胶工业的发展目标。第一, 发挥我省在工程橡胶制品建筑防震垫、胶管胶带等制品生产的原有技术和市场优势, 加大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建设等配套的工程橡胶产品、抗震建筑的减震橡胶制品研发, 加强与国家化工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 开发航天航空专用橡胶制品, 以此为突破口, 发展我省高附加值橡胶深加工业。第二, 对现有原料胶生产企业进行整合, 改扩建年产万吨以上的胶厂, 关闭小胶厂;开发满足固定大客户需求配方的衡炼胶、再生胶;发展胶木、胶籽等橡胶副产品加工;加快环氧天然橡胶、液体天然橡胶、热塑天然橡胶、耐油天然橡胶等改性天然橡胶产品的研制开发, 生产汽车专用橡胶配件;对我省南湖橡胶厂等橡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业整合, 从与知名品牌企业合作贴牌生产开始, 逐步进入民用橡胶制品中高端市场。
3) 推动橡胶产业“走出去”发展
以产业合作为切入点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积极寻求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走出去”方式。一是鼓励资源类企业到资源丰富的国家、地区投资, 取得资源开发权。二是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利用境外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和自然资源, 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 把生产、加工业务向境外转移, 带动企业现有设备、 技术、半成品的输出, 不断扩大境外的加工贸易规模, 有效突破贸易保护壁垒。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 培育品牌, 增强对产品价值链两端的控制力。 四是搭建境外橡胶种植的政府合作平台, 吸取我省近年境外种植的经验, 规范发展境外种植, 并逐步建立初加工基地。
4) 打造产业物流平台
目标和任务 篇8
《规划》确立的“十二五”全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适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安全发展的新要求,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主线, 以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为重点, 以创建“平安农机”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为载体,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依法监理, 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监管能力,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方式转变, 加强事故防控, 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
《规划》明确的“十二五”全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主要目标是:
——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扶持政策, 推进建立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以旧换新、回收报废、政策性保险等制度, 健全农机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检验规范;
——提高安全监理能力, 协调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的财政投入, 加快装备和信息系统建设, 推广应用移动式农机安全检测技术和农机驾驶人考试装备, 提高重要农时季节、关键生产环节和重点机械设施的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安全宣传和培训, 提高安全驾驶操作技能;
——扩大安全监理覆盖面, “十二五”期末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水平力争达到70%以上;
——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各500个以上,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岗位标兵1 000名以上;
——降低事故死亡率, 保持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万台死亡率持续下降,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十二五”期间, 要推进监管环节由使用操作向农业机械化全过程转变;推进监管范围由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向所有农业机械转变;推进监管方式由重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推进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实施“平安农机”创建工程、“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工程、安全监理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
为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 要落实以下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安全责任。积极争取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视, 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列入政府考核目标。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有关“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的规定, 争取加大财政和基本建设投入, 保障工作经费, 改善装备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积极协调落实, 将农机安全检验、牌证发放等属于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机安全保险进行保费补贴。把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纳入重要日程, 贯穿于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各方面。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切实把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站点和农机户等。强化工作措施, 狠抓工作落实, 转变工作作风, 周密组织部署。
(2) 加强法规建设, 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检验规范, 加快制定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法, 推进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制度的建立。加快制定农业机械以旧换新和报废回收办法, 制定完善农机禁用和报废标准, 规范农机回收解体或销毁的程序和方法, 促进农机更新换代和节能降耗。加快制定农机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检验规范, 明确技术要求, 坚持规范服务, 提高农机质量安全和操作使用水平。加快制定地方农机安全法规、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检验规范, 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机安全监理规章制度体系。
(3) 加强安全执法, 推进规范管理。规范牌证管理行为,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牌证业务, 开展违规发放拖拉机牌证专项治理。严禁跨行政区域发放牌证, 严禁给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发放牌证, 严禁给安全检验不合格的发放牌证, 严禁给未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核发驾驶操作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注册登记、年度检验时, 加强对上道路拖拉机运输机组查验交强险投保证明。规范农机培训, 结合“阳光工程”的实施, 加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教育培训扶持力度, 确保机手熟练掌握驾驶操作技术、安全法规知识和取得法定的驾驶操作证件。规范执法行为, 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执法人员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佩戴统一标志, 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监督检查和事故勘察车辆喷涂统一标志。
(4) 加强开拓创新, 健全监管机制。积极推广免费开展实地安全检验、免费发放牌证、免费培训考试的经验和做法, 创新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推进免费安全检验制度的建立。鼓励驾驶操作人员、维修技术人员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组织。鼓励支持安全互助组织有序发展, 提供安全救助和安全生产信息等服务。鼓励以师带徒传授农机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机保险制度, 加强农机综合保险和安全互助保险研究, 推动将农机保险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 争取财政资金对农机保险保费给予补贴, 不断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 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5) 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监理能力。加强监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明确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的行政执法性质, 积极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参公管理, 强化农机安全监理机构, 充实力量, 合理设置岗位和配备人员, 强化牌证、检验、考试、事故处理等业务培训, 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技能竞赛, 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人员素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 提高监督检查、实地检验、事故勘察、信息系统等装备能力, 改善执法服务手段。加强文化建设, 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竞赛活动, 推出一批优秀的农机安全宣传文化作品。加强行风建设, 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精神风貌。
目标和任务 篇9
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就当前中职生源素质而言,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还是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观念下,要改的只能是教学内容。为了使中职语文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完善人格、丰富个性等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语文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实际,准确定位。
(一)体现基础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中职语文的基础性。语文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工具,中职语文学习是中职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或这个基础不扎实,职业技能就难以获得。
(二)体现应用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准备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更注重知识的实用。中职主要培养的是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中职语文也应为这一目标服务,讲求应用性。
(三)体现发展性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还要体现发展性。语文教学体现发展性,就是要关注和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加强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中职理工科专业语文教学的目标
理工科专业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中应突出职业特色,注重加强对这群以男生为主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
(一)突出职业特色
中职语文教学在遵循语文教学“共性”的同时,更应体现中职教育的“个性”。也就是说,要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教师要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基础上,着力探寻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契点,让语文教学与专业能力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重视实用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直接面向专业、服务就业。重视实用教学,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针对理工科专业男生居多的特点,语文教学必须结合理工科专业特色,合理开发、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训练要点,大胆取舍,不求理论精深,但求具体实用,并力求在实际的应用中指导学生巩固和迁移,重点进行实用文体的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
(三)注重人文培养
中职理工科专业学生底子普遍比较薄,文学素养差,而且他们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接受完两年的学校教育就要直接走向社会。他们接触社会的时间比普通中学生要早得多,况且又正处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中职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之外,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促进学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也是语文学科的灵魂。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的教育的立足点只是教会人“如何而生”,但没有教学生“为何而生”。长期以来,人们把职业教育理解为技术学习,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所谓的“范例模式”,其特点是忽视学生个人的主体意识,职业教育甚至等同于职业训练。这些观念和做法反映出强烈的工具主义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文的教育内容,使职业教育丧失了育人的本质功能。
中职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就应该感悟生活、体验人生、熏陶性情、塑造人格,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职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中职理工科专业语文教学的任务
中职理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直接进入企业从事机械等方面的加工生产。他们更需要的是什么呢?语文学科该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一)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职学生在阅历、思维,特别像辩证思维能力方面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还保留很多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方面也比较脆弱。不少学生目光短浅,不能正确对待“就业难”问题,从入校门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部分学生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进取精神。理工科专业男生显得尤为突出。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和开拓精神的人,但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学会做人。人文素养教育能教育学生“何以做人”,促进学生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我们还应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内容,潜移默化,重视学生的心灵感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更主要的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可以选择推荐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强,与学生阅读情趣和理解能力相适应的读本,使他们更好地接受读本中人文素养的熏陶。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与生源素质,充实、加强说明文的教学,既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这一文化课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俗易懂,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之一。除少量专业术语之外,词汇一般很少生僻或晦涩,句式也不是多变和复杂的。再者,说明文往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无需作多少语法分析,可以通过说明文阅读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适当的逻辑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阅读说明文,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把握文章所传播的信息,可训练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进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逻辑的推理、概括等阅读能力。
(三)强化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企业招工,绝大多数都采有应用文为主的考试进行挑选。对中职学生来说,应用文教学显得比较重要。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语文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可能要低一大截,要教他们写好结构严谨的议论文、生动形象的记叙文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应用文的教学和训练,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当前,在应用文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格式、讲要求、讲写作注意事项,枯燥说教让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动眼没动脑,上课走神的多,受益近乎零。学生课上听课被动,照着实例勉强写得出,离开范例又茫然,所以教学效果不佳。
目标和任务 篇10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三秋”机械化生产作为当前农机化工作的中心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工作方案, 狠抓措施到位, 强化责任落实。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三秋”机械化生产的目标任务, 努力提高农机具完好率、出勤率和作业效率, 保障秋冬季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农机化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作用、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关键作用、在主要农时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和粮食生产抗灾夺丰收的保障作用。
二是迅速开展各项准备。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积极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 规范操作, 强化监管, 加快补贴资金实施进度, 促使新购机具尽快在“三秋”中投入使用。在“三秋”大忙之前, 组织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乡村, 开展机具维修、操作技能、质量标准、安全生产等知识培训, 指导农机手维修保养机具, 保证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作业。协调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做好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 履行农机产品“三包”服务承诺。要针对今年灾害特点, 做好农机抗灾救灾的组织发动, 立足抗灾夺丰收。
三是扎实推进跨区作业。继续组织好水稻、玉米跨区机收, 推动秋季农机跨区作业由机收向机播、深松整地等领域拓展。及时为机手和农户提供机具供求、作业价格、作业进度等信息服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机具供求状况, 强化宏观引导和调控, 科学调配作业任务和机具, 推动机具合理流动和高效作业。积极引导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套餐服务”, 严格执行农机作业标准, 保证作业质量。
四是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深入开展“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 积极推进农机与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 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化肥深施、机械深松、免耕播种、镇压保墒、秸秆还田、节水灌溉、高效施药等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北方冬麦区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还田、小麦精量播种等技术;南方稻区要在抓好机械化抢收的同时, 继续示范推广油菜、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和移栽技术;东北、华北、黄淮等适宜地区要积极争取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 组织实施秋季深松作业, 为明年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各地要积极示范推广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装备技术和机具, 不断拓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和作业服务领域。
五是努力保障安全生产。把创建“平安农机”创建与“三秋”生产紧密结合,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排查事故隐患, 强化宣传教查, 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加强对违规发放牌证的治理力度, 严格查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和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 努力提高农业机械的“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 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渭南高新区确定今年目标任务 篇11
今年,高新区将围绕四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全力整合多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努力抓好增量、存量、质量三方面工作,不断提升全区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二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现代新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融资工作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城市扩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北扩、西联、中提升”战略,着力解决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创国卫成果,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城市管理办法;三是深化机制体制创新,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推进运行机制创新,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大幅度提高干部职工津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强化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打造一流服务环境,严格行政问责制度,确保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如期推进。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服务本领、执法水平和创新能力;四是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努力构建和谐高新。今年该区将安排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各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城改工作,坚持把城中村改造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统筹辖区优势资源,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现实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化解积案,妥善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前提保障。
(来源:渭南新闻网)
目标和任务 篇12
(一) 在区域布局上, 着力围绕挖潜增效下功夫。
要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 特别是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 就要充分发挥农机化的作用, 在稳步推动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同时, 紧紧围绕土地做文章, 向土地要效益, 向土地要翻番。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分区域、有重点地推进农机化, 切实发挥农机化在增收增效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平原地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由于种粮效益相对较低, 农民收入不高。特别是滨州、德州、聊城、菏泽等鲁北、鲁西地区表现尤为明显。要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就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 一边抓好土地深松、秸秆还田、精量播种, 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质量, 一边改变单一粮食作物种植格局,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什么效益高、见效快, 就种什么、养什么, 着力发展食用菌等高效作物和设施农业。农机化优惠政策就要在这些方面重点扶持, 加强引导, 依靠机械化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提高。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块小而分散、田间道路建设滞后, 是今后我省农机化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要积极争取和利用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扶持政策, 各市农机部门要积极与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沟通对接, 争取每市立一个项, 促进土地集中连片和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小型轻便、经济适用机械, 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加快提升。省里从今年开始将选择几个县进行试点, 探索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的模式和路子。大中城市郊区要围绕建设观光休闲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农业, 积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轻便、精准、智能化农机具。沿海滩涂地区要根据当地土地特点和土壤特性, 以规模化种养为重点, 以发展大型、高效机械为主导,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 在全省逐步形成以机械化为支撑的效益型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 在作业领域上, 着力围绕全程全面下功夫。
近年来, 我省农机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作业领域不断拓宽。但整体来看, 离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 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要进一步加大措施, 加快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步伐。在粮食生产上, 围绕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和质量, 主要粮食作物要重点提升玉米联合机收水平, 大力普及应用秸秆切碎还田、土地深松、免耕播种、宽幅精量播种等机械化节本增效机具技术, 积极推进烘干仓储机械化。粮食分散种植时, 这个问题不太突出。土地规模经营以后, 烘干仓储就成了一大难题, 这是新形势下新的经营模式带来的新问题。政府有引导的责任, 我们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 想方设法解决烘干仓储机械化问题。水稻要在巩固提高机收水平的基础上, 重点发展机插秧技术。济南、东营、济宁、临沂等水稻产区机插率每年要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 有效解决水稻机插秧问题。在经济作物生产上, 按照“突出重点作物, 主攻关键环节, 强化扶持引导, 加快发展步伐”的总体思路, 把棉花、花生等大宗优势经济作物收获等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为主攻方向。滨州、东营作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先行一步的地区, 要进一步加大示范推进力度。其他棉花优势产区也都要积极采取措施, 加快推进棉花采摘机械化发展。在这方面, 除购置补贴扶持政策外, 省里还将通过适当方式给予必要支持。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大前提下, 要优先向农民群众推荐山东的农机产品, 优先扶持山东农机装备制造业。农机研发要根据山东的特点, 重点围绕棉花、花生机械化做文章, 有关高校、科研单位争取一下, 看能否在科技厅立个项。花生优势产区要重点补贴花生联合收获机械, 大力发展花生直播、适时收获机械化技术。马铃薯优势产区要大力推广普及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大蒜优势产区要在推广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同时, 积极调整种植模式, 探索育苗移栽机械化路子, 力争尽快突破机械化种植难关。要加快水果生产机械化推进步伐, 从今年开始在烟台、威海等地进行试点, 重点围绕苹果、葡萄生产关键环节农机农艺结合做文章, 力争尽快取得突破。选用什么样的苹果品种, 果树树冠修剪成什么形状, 如何才能适合机械化采摘, 这些问题都要深入研究。另外, 要采取有效措施, 统筹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水产健康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
(三) 在服务机制上, 着力围绕规模集约下功夫。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青壮年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 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现象。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养殖”的问题, 迫切要求加快构建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一是加快发展新型农机服务主体。要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 以实施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工程和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为抓手, 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规范引导, 努力帮助农机合作社解决机库房建设用地、人才培训、资金筹集等难题, 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营形势要求的农社合作、企社合作发展路子, 重点打造一批强的、扶持一批大的、哺育一批小的, 梯次推进农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引导推动农机合作社向更高层次的农机作业公司发展。合作社不是一下子就发展起来的, 而是要由小到大, 分梯次推进。每个市都要加强合作社培育, 并根据不同规模给予适当扶持, 促其稳步健康发展。二是努力创新服务模式。要在深入推进农机跨区作业的同时, 大力推行订单作业、农田托管、承包服务, 引导支持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经营, 积极发展规模作业、规模养殖、规模加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实现形式。三是加速先进农机化技术集成应用。坚持量效并重、节能环保的原则, 注重机具的配套使用和技术的组合应用, 大力发展联合复式作业, 积极推广应用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技术服务模式, 不断提高农机化服务的整体水平和效益。
摘要:党的十八大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政策理念和理论体系, 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在新的形势下, 要努力做好农机化发展与十八大精神相结合的文章, 在区域布局上, 着力围绕挖潜增效下功夫;在作业领域上, 着力围绕全程全面下功夫;在服务机制上, 着力围绕规模集约下功夫。
【目标和任务】推荐阅读:
城管综合执法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12-06
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和任务06-19
北京: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07-25
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11-20
任务目标定向05-15
目标任务法06-07
目标任务完稿08-18
目标任务落实情况08-29
多目标任务调度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