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党支部建设

2024-08-11

教工党支部建设(共11篇)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1

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是传播科学、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和塑造精神的重要阵地。教师党员生活在大学生中间, 他们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反思

第一,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高校改革发展深入, 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重。有少数高校教工党支部认为, 能把学科建设抓好、把学术水平提高, 就是一个优秀的党支部。高校教工职称晋升乃至利益分配, 都是以科研、教学业绩为主要依据, 淡化了党员理论学习和思想提高的重要性, 产生了一些党员对党建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 由于教师境内外访学、培训、交流增多, 干部和教师社会兼职、挂职等增多, 教工党员的流动增多, 导致高校教工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建设不够理想。

第二,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的理论学习效果有待进一步挖掘。长期以来, 由于主要致力于教学科研工作, 高校教工党支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 加之党支部书记和支委选配主要为兼职、年轻党支部书记资历不深等原因, 教工党支部往往会出现只是简单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指令, 对加强党支部建设缺乏深层次思考。这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教工党支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少教工党员由于教学工作量增加、科研压力增大等多方面原因, 理论学习和思想素养提高注重不够, 不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极少数党员出现个人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 轻政治重业务、轻集体重个人、轻奉献重索取。教工党员不能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不能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体现党员先进性。这使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受到极大影响。

第三,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发展有待进一步推进。高校发展党员普遍存在学生党员发展速度快、教工党员发展速度慢, 特别是对“双高”人员的发展则更困难。“双高”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 没精力顾及整个严格、漫长的党员发展程序。而各民主党派以主动发展“双高”教师为目标, 发展政策灵活, 吸引着“双高”教师[1]。同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高校教师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 在改善学缘结构的同时, 也带来了价值观念和管理观念的多元化。另一方面, 高校内部评价机制不完善, 片面强调学术文章发表和学术研究成果, 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指挥棒的驱使下, 部分高校教师政治观趋于实际, 动机倾向于功利化。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业务上, 对政治的要求不够积极, 要求入党的教工减少, 组织发展工作的基础薄弱。另外, 部分教工党支部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不足, 不能主动帮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一部分青年人才看不到自己成长中组织的作用和先进党员的带头作用。党组织在青年人才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降低。这些都成为目前教工组织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二、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路径

目前, 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建设也存在困境, 有些方面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 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路径与模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 “五好”党支部的建设是一个富有成效的创新模式。“五好”党支部主要是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从领导班子到全体党员、从机制到成效、从自律到他律都体现了高校教工支部发展的新路径。

1.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建设, 做到“领导班子好”。

支部班子, 特别是支部书记是支部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执行者, 所以支部班子建设极为重要。实践证明, 选好支部书记是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核心。首先, 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应选拔“党性觉悟高、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于党的工作、作风正派、具有奉献精神、有较高威信并有3年以上党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担任。其次是强化教育培训, 采取不同形式, 定期对教工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 提高支部书记的业务素质和围绕中心抓党建的能力。根据高校的《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若干规定》的要求, 完善激励保障、管理监督, 使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最终实现教工党支部的领导班子不仅在党务上有能力, 也在学术上有建树、师生中有影响。

2.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党员队伍建设, 做到“党员队伍好”。

教师党员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力量, 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是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为此, 应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工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 结合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 针对教师注重自我教育和具有很强自学能力的特点, 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 加强党员教育师资队伍、阵地和教材体系建设, 创新教工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 使教工党员能积极主动投入到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中,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寓教于文、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等方面渗透功能和影响作用, 从而提高教工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3.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建设, 做到“工作机制好”。

完善的制度是提高教工党支部战斗力的保证[2]。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规定, 结合支部自身实际, 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把党的工作融会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同时,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增加党支部整体合力, 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首先, 要创新党支部学习模式。平时不能只注重对教工教学、科研等业务方面的要求, 而淡化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 应讲究及时性, 注重工作的实效, 紧密结合党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 创新教育载体, 坚持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日常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 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开展考察、讲座、报告、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学习活动。其次, 要加强考核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管理、奖励等方面修订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必须处理好基本标准与特色创新、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等方面的关系, 应对考核优秀的党支部、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并对优秀支部书记和优秀党员在职称评定、职级晋升、干部担任及推荐各种荣誉称号等方面优先考虑。同时对形成的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 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和宣传载体进行全方面、多渠道的宣传报道, 增强党支部和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4.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工作业绩建设, 做到“工作业绩好”。

保质保量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使教工党支部保持长盛不衰的生机和活力。在发展教工党员工作时, 积极向教工宣传党和国家、学校内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政策调整和改革措施, 主动关心, 积极引导, 注重发挥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的辐射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上、政治上的影响;改进方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 “主动上门”, 用“以诚待人、以理服人”态度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和说服力。同时要关心青年教工的思想进步、业务提高、生活改善, 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 以吸引优秀青年教工积极靠近党组织, 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高校教工党支部虽与高校行政基层组织的职能不同, 但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完全一致、不可分割的。党支部工作绝不能游离于本单位业务工作之外, 必须融汇到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之中。通过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 为做好本单位业务工作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5.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的群众工作建设, 做到“群众反映好”。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要与群众的反映密切结合, 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内关怀、帮扶机制, 坚持做到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及时了解支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 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党员, 要把党内关怀落到实处, 扎实进行“六必访”措施, 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凝聚人心, 引导教工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庞亮.浅析如何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J].成功 (教育) , 2010, (3) :103-104.

[2]杨冰, 庄森.有效发挥高校教工党支部作用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0) :150-151.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2

论文摘要:目前一些独立学院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组织模式不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要求、活动缺乏创新、党员意识不强、战斗力发挥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构建独立学院基层组织的工作机制,要规范制度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应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要讲求实效,选配党性强、有学问、会管理的人作为党支部书记,要创新党员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教工党支部现状与对策

独立学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应运而生,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使得各独立学院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新形势赋予了独立学院党的组织建设新的内容和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1]。

一、当前独立学院教工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1、对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在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李源潮同志指出:院系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教育和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核心,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但是,一些独立学院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系部党总支的地位认识不清,对教工党支部工作更是重视不够,重教学、科研,轻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学校是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心,党建工作打打擦边球,敲敲边鼓,少开展活动,少占用时间就体现了服务和服从。这些对抓党建工作不深入、不在乎的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党支部工作不能较好开展,支部战斗力不能有效发挥[2]。

2、教工党支部活动缺乏创新,不能有效地和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

一些教工党支部面对独立学院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缺乏创新意识,活动方法陈旧,内容单调,缺乏活力。有的教工党支部在开展活动上存在“等”“靠”思想,爱用“老脑筋”想问题,“老眼光”看问题,“老办法”解决问题,完成上级任务应付检查的多,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少;有的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单调,甚至还一直用念文件、读报纸来代替组织生活;有的教工党支部民主生活会难以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常常流于形式而难见实效[3]。

3、部分教工党支部干部及教工党员积极性不高,党员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教工党支部书记、委员的工作一般不计工作报酬,一些部门和干部对教工党建工作性质认识不清、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少数党支部书记工作责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对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党建业务培训较少,使教工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水平提高不快、党支部书记角色意识不强,影响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一些党员政治学习不够主动,对于党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一些党员往往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

二、独立学院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1、明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独立学院培养模式由单一的学科型培养教育模式向多元化的培养教育模式转变。独立学院教工党支部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建设的大局开展,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进行,克服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行政工作脱节倾向。独立学院教工党支部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设好这个工程需要关注诸多的内在要素,尤其要关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多元质量观加深对人才的认识。

独立学院虽然明确定位为普通本科教育,但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决定了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有所不同。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要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状况和生源的素质基础,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的主要特征。职业技术型人才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社会大量需要的人才。围绕中心工作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建设,要把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落实到中心工作之中,做到胸中有大局,工作有重点,坚持党建工作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建设的硬道理。

2、构建独立学院基层组织的工作机制,管理应拓宽领域、强化功能

独立学院要把构建基层组织的工作机制作为突出问题来抓,通过明确院系党政工作的工作体制、工作制度、职责范围,强化党组织的功能,以制度来保证院系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的发挥。系或教研室是独立学院最基层的教学单位,不仅具有具体组织教学实施的功能,而且还负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责任。只有把党支部的设置与教学科研组织的设立一致起来,才有利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独立学院党总支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要建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目标责任机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明确院系的领导体制,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建立以党政联席会议决策院系重要行政工作的机制,建立严格的.检查、督促制度,总结经验,交流信息。党政联席会议决策院系重要行政工作的机制不仅有利于规范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行为,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有利于党总支在参与中心工作、决策重要事项的过程中,实现地位、责任与权力的大体平衡,有利于把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落到实处,从制度上有效地防止院系党组织边缘化的趋势。

3、党员组织生活要讲求实效,要创新党员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要在运用传统方法和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力求在传统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打破传统单一模式,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状况。采取集中教育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分阶段安排,关键是有检查、有落实,注重实效。

党支部是独立学院党的最基层组织,面临各项任务繁多、时间安排非常紧张的情况,党支部必须要在改进组织活动内容形式,讲求实际效果上多下功夫,这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环节。讲求实际效果需要独立学院选配好党支部书记。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要把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与同级行政领导大体相当的党员,特别是一批年纪轻、学历高、职称高的党员选拔到书记岗位。党支部书记要党性强、政治素质高,善于团结同志,勤奋敬业,头脑清醒,不计较个人得失。党支部书记要有学问,最好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或骨干,有利于做到寓教于教学科研,围绕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热点开展组织生活,可以借鉴学科专业建设的经验开展党务管理工作,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工党支部建设活动。党支部书记还要会管理,弄懂党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积极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要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完成好各项任务,促进整体工作不断上台阶。

独立学院教工党支部要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对活动方式加以改进。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切实提高党员组织生活质量,要从“无计划”活动转向“有计划”活动;从“一揽子”活动转向“单打一”活动;从“集中”活动转向“分散”活动;从“工时”活动转向“工余”活动。要把坚持原则和灵活运用结合起来,把生动活泼和讲求实效结合起来。使党员的兴趣和服务意识,凝聚到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中来。对于教工党支部坚持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尤为重要。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讲座、报告、竞赛等各种形式,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党组织生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网上论坛、网上考试答题、QQ群或MSN群的交流等,适应构建开放的网络教育要求,不但教育党员,还可以吸引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参加。还可以针对热点问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可把提高党员适应工作能力的业务活动纳入组织生活内容之中,以提高业务能力,争当工作标兵为主题,安排丰富多彩的业务活动。

三、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以独特的优势,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必将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独立学院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好新的模式,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完成独立学院肩负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金锦华.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高校党建,,(7):29-30.

[2]李国红,唐璐,陈超.独立学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世纪桥,,162(10):15-16.

[3]李于雄.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2):95-98.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工党支部;学生思想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02-02

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高知群体中的先进组织,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等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一些高校教师党员的思想中往往有这样的观念:作为一名高校专业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好书,做好科研,至于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高校教师党支部的主要工作放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而在学生思想工作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使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发挥作用是当前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1 目前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承担者在思维上被定位为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即普通意义上的辅导员。一些高校教师党员的思想中往往有这样的观念:作为一名高校专业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好书,做好科研,至于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而高校对教师的考评更促进了这种思想的蔓延。例如: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只以教学和科研为依据。而这种模式的学生思想工作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定岗定编,专职辅导员的人数偏少。一名辅导员带三、四百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辅导员很难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其次,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社会中存在这一些不良的现象,加上网络的普及,高校学生难免会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并且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造成学生思想的多样性。这些又进一步加剧了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所以,让人数较少的辅导员做学生思想工作,而广大的高校教师置身于思想工作之外的这种工作模式,不符合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2 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由于教师这个职业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除了学生工作队伍这条主线发挥作用之外,教工支部可以起到上传下达、沟通协调的辅助作用。

高校党员教师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他同时是给学生授课的专业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业务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能从课堂上或者是课后的一些社会实践中真实地掌握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和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把课堂教学纳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组织范畴之内。而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更直接、更有效,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与此同时,教师党员还能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及时反映到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中去,从而做到上通下达,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使教工支部切实发挥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还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要把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教工党支部要有计划、有内容、有措施,定期研究检查党员和教师在教书育人、师德师风方面的情况。配合党总支选派导师和班主任,在职称评选与先进评聘等方面,把师德和教书育人作为基本条件。

3 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

3.1 通过教学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在某些方面较之专职政工干部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学本身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所构成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治学态度等"育人"的过程。要以德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师生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反对任何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高校党支部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去探索德育工作,才能提高时效性和针对性,才能为建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提供 “德”的保证。

因此,高校党员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课堂这一平台,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灌输给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万无声”的作用。

3.2 通过“导师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针对学生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高校中的专职学生工作者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教工党支部可以比照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让教师党员担任分类导师,协助学院党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了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技能培训工作,教工支部可以为学生设立了人际交往、心理咨询、课外科技训练与竞赛、考研、就业指导、师范生技能训练、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等多种分类导师。这样,每一个教师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担任不同种类的导师,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3.3 师生党支部互动共建,将教师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

在支部建设中,教工党支部努力将教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通过师生党支部的互动共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并且要对此制度化,向教工党员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教师支部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要求每名教师党员每年指导一项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或科研训练;每年指导学生发表一篇论文;每名教师党员联系2至3名需要帮助的学生,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同于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由于辅导员具体负责学生的一些具体事务,比如学生的日常管理、奖学金的评定、贫困生的认定等,这些工作很难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满意,所以辅导员和学生的可能出现矛盾,从而不好沟通。相反专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却可以产生“美”,而变得更容易沟通。因此,师生党支部共建可以使专职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辅导员做好及时的交流,从而更好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 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度”的把握

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学生工作人员职责范围内的事,教师的职责只是教书,而忽视了“育人”这一根本的职能,所以教工支部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但是,发挥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也要防止走另一个极端,要避免将专业教师“行政化”,把除思想政治工作以外的一些事务性工作都交给专业教师来抓,比如评先评优、学生入党、坐班顶班等。这样的弊端也很明显:一方面将专职教师的工作和专司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的工作混为一谈,使其没有了主次之分,容易造成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等弊端;另一方面,使广大高校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其他事务性工作中疲于奔命,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因此,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发挥作用时,要把握合适的“度”,避免矫枉过正。我们应该将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应该定位为上通下达的辅助作用,一方面使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专业教师疲于奔命情况的出现。

总之,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 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玉保.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着力点[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12):39—40

[2] 沈正翔.基层党支部建设要有效增强“四力”[J].大庆社会科学,2007,(5):70—72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广东白云学院

1 民办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的作用

1.1 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习总书记指出,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直接处于学校教学第一线, 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把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建设得越来越牢靠、越来越坚固, 培养更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维护者。必须紧紧聚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大问题, 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切实提高青年师生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使命感、勇于探索开拓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实践能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以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 (党员人数26人) 为例, 不管是行政工作的同志, 还是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 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2009-2014年连续6年被评为校先进党支部, 教工党员个人2014年4月-2015年3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奖励3项, 校级以上教学奖励16人次。

1.2 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

教学与科研, 是高校的两驾马车, 民办高校也不例外。作为人才集中、精英荟萃的高校教工党支部, 在学术研究、学术道德的引领方面要发挥正能量, 特别是在民办高校, 由于相比公办高校更难立项重要科研课题, 更难发表核心论文, 造成民办高校部分教师无心科研, 学术造诣提升缓慢;甚至有少数教师, 铤而走险, “雇枪手”, “抄袭”等学术造假现象屡禁不止。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的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教工党员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立项、在研或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8项, 校级课题12项, 发表论文20余篇, 主编专著2部。

1.3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联系和服务高校广大师生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 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基层组织工作职责决定了它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民办高校广大师生的愿望和诉求,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服务群众, 另一方面, 要向广大师生宣传解释党的主张和决定, 凝聚群众力量, 为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建言献策。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要坚持立德树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 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上不重视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

《民办教育促进法》指出, 民办教育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民办高校实际上是一个自负盈亏的法人团体, 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办学过程中, 学校投资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求生存、求发展, 这导致一些民办高校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教工党支部工作更是重视不够, 重教学、科研, 轻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重学生党支部建设、轻教工党支部建设, 认为高校教师是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心, 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应付了事, 少开展活动, 少占用教师时间就体现了服务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这些对民办高校教工党建工作不深入、不在乎的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导致教工党支部工作不能较好开展, 教工支部战斗力不能有效发挥。

2.2 组织建设上呈现不稳定性

不同于公办教育的终身编制, 民办高校对教师实行类似企业的合同聘用制, 由于聘用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加之民办高校普遍缺乏专职党务人员, 党务工作普遍都是由教师兼职开展, 导致教工党支部队伍组织稳定性不高, 经常更换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 一般党员的党籍管理也较为混乱, 流动党员较多, 教工党支部的党员队伍不稳定。

2.3 组织生活质量不能保证

民办高校教师教学任务、学生管理任务较为繁重, 能投入到党建工作的时间少, 部分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相对松懈, 组织生活时间安排随意性较大甚至长期不开展组织生活。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较为单一, 组织生活成了文件宣读会、读报会, 成了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

2.4 组织发展工作相对滞后

教工组织发展工作相对滞后是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生活呈现多样化, 价值取向多元化, 面对贫富差距、物价上涨、房价攀升等社会现实, 高校部分教工特别是青年教师政治观趋于实际, 动机倾向于功利化, 对自己的成长轨迹设计上往往更加现实;二是频繁出现的党内的贪腐案件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 对中青年骨干教工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使他们对党和共产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三是随着高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青年教师的职称、学历、职业资格证书、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广大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自身业务素质、业务能力提升上, 而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要求不够积极, 要求入党的人不多;四是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日常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对青年教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存在着力度不够、重视不够、培养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3 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 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十八大报告为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指明了方向。

3.1 民办高校应从思想上重视教工党支部建设

高校党的建设重点在基层, 难点更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高校党的建设重要批示中, 强调要“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强调“要坚持抓基层”, “夯实基层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直接处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 肩负着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职责, 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 是民办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以及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 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广东白云学院是广东民办高校的排头兵, 也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 学校董事会、校党委、校行政领导班子、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基层教工党支部建设, 学校党建工作也硕果累累。2013年8月, 广东白云学院校党委在全省538个候选对象中被广东省委组织部确定为30个省级“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之一, 同时又是其中仅有的5个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之一, 是广东省唯一一所获选的民办高校, 这是省委组织部和教育工委对广东白云学院校党委和基层党建工作的充分肯定。2014年11月,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和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对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优秀成果进行了表彰, 广东白云学院在众多学校党建工作成果评选竞争中脱颖而出, 荣获一等奖。

3.2 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

广东白云学员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在校党委、管理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和支持下, 着力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机制, 健全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 提高党支部民主决策与管理能力, 增强创造力和凝聚力, 不断提高教工党支部工作的实效性。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着力加强党员队伍的再教育建设, 从机制上落实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 从而提高教工党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党组织生活日制度, 增强教工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 促进党员履行义务和保障党员行使权利, 激发党员工作积极性。

3.3 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队伍建设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支部工作如何开展, 能否带领支部党员共同奋进, 选好、用对党支部书记至关重要。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的做法是, 考虑支部书记人选时, 优先考虑系主任, 这样做有利于党的工作与行政、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可以克服党政“两张皮”的现象;选择系主任或具有坚强党性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宣传和组织委员, 健全支委会, 努力形成党支部书记尽职、党支部委员合理分工、党员共同参与的教师党支部建设格局。

3.4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这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赋予了新的定位。联系高校的实际, 基层教工党支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引领, 把服务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把服务广大师生作为根本取向, 把服务基层作为重要保障, 引导、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新强校、建设“幸福广东”中充分展示新作为、新形象、新业绩。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同志结合专业特点, 发扬奉献精神, 牺牲休息时间, 在过去一年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支部与广州广汽荻原模具有限公司、白云区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等多家企业共建党支部;支部教工党员指导管理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学生到广州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开展帮教活动 (该活动创新案例得到了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和相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从全省高校提交的一百多个党支部优秀活动创新案例中脱颖而出, 被选送参加国家教育部思政司举办的党支部活动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以支部教工党员为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的广州市白云区天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标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人民政府家庭综合服务项目, 项目金额600万;支部教工党员积极指导广东白云学院营销协会、旅游协会、物流协会、社工协会、创业协会、管理学院学生会、健心部等学生社团工作;支部教工党员担任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广东省营销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第二批企业科技特派员、《广州市社工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小组成员、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务评估人员库专家、广州市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会理事等多项社会职务;支部教工党员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以上奖励30人次, 指导学生开展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支部教工党员2014年为我院成功开发了60多个校企合作基地, 近800个实习岗位;支部教工党员指导学生“三下乡”活动等等。

3.5 丰富组织生活形式, 完善组织生活内容

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党的组织生活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党的基层组织要以创新融合继承,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 才能使党的组织生活富有生气和吸引力, 也才能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在继承传统组织生活形式如“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组织生活的方式和活动载体, 如QQ群网络学习讨论、专题报告、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 “走出去”, “请进来”。在组织生活的内容上不断根据实际调整, 紧跟党中央的步调, 与时俱进。

3.6 加大发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党员

教工党支部应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特别是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民办高校由于其特殊性, 教师以中青年为主。教工党支部要积极主动关心青年教工的思想进步、业务提高、生活改善, 特别是对新进教师可以指定专人联系指导, 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及时吸收优秀青年教工加入党组织, 让他们在党组织的热情关心下健康成长。

“打铁还需自身硬”,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现有教工党员绝大多数获评过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这是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殷切希望, 我支部将继续按照这样的标准发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党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c_1113818177.htm, 2014-12-29.

[2]党的群众路线基本观点[EB/OL].http://news.12371.cn/2013/08/19/ARTI1376897209062190.shtml, 2013-8-19.

[3]国亚萍, 谢曼华, 谢俊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教工党支部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1) :41-43.

[4]樊小杰, 孔崔谦.高校教工党支部凝聚力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高教, 2014, (2) :100-102.

[5]王高合, 王庆文, 楼均勤.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新路径[J].江苏高教, 2013, (5) :136-137.

[6]石炳文.新时期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4) :245-246.

[7]陈忠, 宋小兰, 杨小红.以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推进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 2013, (12) :165-166.

教工党支部工作总结 篇5

一、完善学习制度,发挥组织生活会在提高党员政治素质中的作用

一年来,第三教工党支部结合“了解世博、参与世博、奉献世博、共享世博”的要求,通过组织生活会看世博录像、听世博报告、参加世博讨论、“百万党员践行文明承诺”世博先锋活动、“点燃事业激情绽放世博精神”世博征文、支部代表东校区参与上海海事大学世博知识竞赛(荣获二等奖)、交流世博心得等活动,通过参观世博会和撰写个人心得体会,同时利用“我为世博做贡献”世博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等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组织生活会在提高党员政治素质中的作用。

二、加强组织建设,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在增强组织的凝战力的作用

为发挥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年来,支部加强了各项组织建设。坚持按时召开支委会、支部大会,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发挥党支部战斗力。发挥党员在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党组织支持和关心下,支部积极在关心党员的同时,也积极关心组织下的非党员群众。经过讨论,支部决定在去年“信息技术永更新,窗口服务不落后;图书情报要用好,实训技能都提高”作为本支部的职业行为模范准则的基础上,讨论决定把“多阅图书、以求正心;上网适当,提高技能;书艺结合,廉政修身”做为本支部的“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到口号和行为准则。并将其应用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以此进一步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关注业务落实,开拓岗位在本职工作中建功立业的机会

支部利用“参与世博”的有利时机,从实际出发,要求党员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谐发展的同时,用好图书信息资源,提高实训实验水平。支部三个部门的党员,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和情报,都在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支部关注各项业务能力的落实,在开展的岗位建功立业的活动中,收效斐然。

由马群、罗高美等同志完成的研究课题——《港口物流数字化开放实训中心建设研究》荣获第二届天煌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由马群、姚国梁等完成的上海市职教协会课题——《港口机械类仿真模拟系统在职业教育实训环节中的作用研究》业已结题。郑迪、罗高美、聂鸿穗等三位同志的《集装箱桥吊模拟器动力学模型研究》、《港口物流数字化开放实训中心建设研究》和《深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探讨》等三篇论文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业教育分会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的二等奖、三等奖和三等奖。图书馆荣获上海海事大学妇委会颁发的“巾帼文明岗”称号。

实训中心与上海物流学会、上海物流协会共建“产学研基地”、“实训基地”等基地。王家全同志还指导学生参加浦东新区第一届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的“硬笔书法”项目竞赛,并对校(区)学生的“书友会”和“书法社”等社团进行指导。

四、正心修身齐家,通过廉政保先维持党员的良好形象

党员在群众的良好形象需要每名党员通过切实的努力来维持。其中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每名党员要奉公廉洁。支部今年在廉政和保持先进性方面的教育,主要是为提高党员廉政建设和保持先进性的思想认识。一方面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各种党内条文等以加强教育。通过党员民主评议、学习《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等讲座和文件,以及通过利用好本支部的图书资源阅读等,以求正心修身齐家,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另一方面,支部加强和工会协作,同过与部门工会的及时沟通,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尽量去帮助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支部和工会协商推举新的工会小组长、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帮困等事宜。支部对家庭困难的沈秋露同学进行一对一帮扶工作持续到其毕业。党员还在各自本职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等,也为继续保持党员的良好形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团结协助支持,为各部门的高效、稳定和安全添砖加瓦

支部在工作中,保持与三个行政部门和工会小组的的及时沟通。既要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又要了解群众的所想,既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为行政和工会等部门出谋划策。三个部门员工33名,因为确保工作的高效、稳定需要不少功夫。三个部门管下资产约3300多万,资产有效利用和财产安全,更加不能放弃。

一年以来,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支部党员的身影。不论是电教中心的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还是实训中心的“产学研基地”、“实训基地”等基地的共建,不论是图书馆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还是工厂的电工中级工考核的组织等,不论工会小组各项活动、运动,还是职工的健身或者各项比赛。都有支部和支部党员默默无闻却又切切实实地共享力量的身影。团结协助支持,支部用实实在在的努力,为各部门的高效、稳定和安全添了砖、加了瓦。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6

【关键词】教工党员党支部建设

习近平在会见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由此可见,中央对高校教工党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目前学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工党员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和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近年来,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教工党员队伍建设,在工作中务实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院教工党员队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问题主要存在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党建工作太“形式主义”,思想上忽视;党务知识欠缺,很少关心时事政治;队伍建设不力,个别教工党员重业务、轻政治、重教书、轻育人;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要转变教工党员队伍建设的现有状况,学院党总支应当充分重视,加强研究,将教工党员队伍建设与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真正的实际效果。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建设是前提

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目前学校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那么现阶段该如何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行政、学术等工作的关系?我院目前有学科和行政两个教工党支部,一方面学科建设和行政业务是这两个党支部的第一要务,党支部必须始终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以学术、教学和行政工作代替党支部工作,把党支部工作当成附属品。

加强理论学习。学院教工党员必须积极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适时开展理论学习。在学习中一方面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加强理论学习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工党员参与积极性。

提高政治觉悟,加强组织关怀。学院党总支和各党支部要教育和引导好教工党员,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形成正确的个人理想和追求。要把教工党员的个人发展与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让教工党员真正认识到组织大家庭的温暖。

二、加强组织建设是保障

结合我院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党支部。教工党支部是教工党员的组织家园,加强党支部建设有利于提高基础党组织的凝聚力,为做好学院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目前我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学校三个申硕学科之一,在学科当中设置教工党支部,把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工党支部在学术组织中的凝聚力。

完善和落实党的各项制度。(1)学院要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定期召开党政会议,对学院即将出台的各项重要决策或即将开展的重大活动进行讨论,解决存在问题;(2)支部要落实例会制度,讨论、决定本支部的重大问题,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要落实学习制度,给支部党员发放理论学习资料,安排专题讲座等,让教工党员了解党史、党的理论创新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要建立党员评估制度,通过党员的民主评议、自我评估和组织评估等方式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3)党员要落实联系群众制度。要安排党员与群众建立联系,经常和群众交流。例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教工党支部积极开展“五个一”联系活动,即要求每一名教师党员联系一个学生班级、一个学生寝室和一名以上困难学生,给学生一句终身受益的话,召开一次有针对性的座谈会,助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搭建好两个平台。学院要努力建设“党员之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适时开展领导干部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思想交流,把“党员之家”建成联系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要努力探索“网上党支部”模式,创新党支部教育和管理方式,积极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网上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强大的组织传播功能,努力实现网上办公,并能在线交流和解答相关问题等。

三、加强素质建设是关键

要加强教工党员的学术和业务水平。我院党总支始终围绕学科建设促进党建工作,在学科党支部当中积极开展争做“四个一”表率活动,即每位学科党员争取每年发表一篇一级或权威期刊论文、出版一部论著、获得一项省部级以上课题、获得一项厅市级以上奖项。据统计,2010年学科党员发表一级期刊论文6篇,出版著作教材3部,获得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两项,在学科队伍中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要提升党员干部的党务工作水平。党支部书记的素质高低和投入精力多少,是党支部建设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上级党组织要对他们进行包括党务知识在内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党建业务能力。目前我院教工党支部干部以兼职为主,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兼任支部工作,应更加抓紧时间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将支部工作与行政工作相挂钩,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开拓进取,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要培养和挖掘教工党员中的先进典型,让优秀的教工党员成为全院师生学习的榜样。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寻找身边的好党员”活动,通过走访、评议,每月“寻找”出两位优秀党员,并利用学院网站和人文学院报进行宣传报导。通过这些先进典型的宣传,既弘扬了正气,又能带动更多的人,更进一步地做好各项工作。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7

关键词:新建高校,教工党支部,师德建设

原标题:新建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师德建设中作用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 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知。同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 如何把建立学习型教师党支部与加强师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就显得十分必要。将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与高校师德建设进行结合, 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新时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保持先进性机制的一种有效探索。

一、充分认识高校教工党支部的作用

党支部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 这样的位置决定了党支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工党支部处在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最前沿, 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 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将党委的决策和决定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大责任。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成员基本以年轻的教师党员为主, 为此党支部的凝聚力建设和正确的政治导向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 使广大青年教师明白高校教师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 以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核心, 以德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行为准则。通过加强支部建设来提高支部的凝聚力, 凝聚力的加强有待于支部每个党员有着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一个有着较高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教师党员他的师德修养是完全可以保证的。因此, 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 使其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对于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推进新建高校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认识和把握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师德问题是近年来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的最早论述是由康有为提出的, 他按照幼教、小教、中教、高教的不同层次, 分别提出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行为准则。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 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高校教师的师德规范应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于这一问题, 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大部分学者认为, 新时期高校师德规范应当在继承传统师德规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以“依法治教、严谨治学、学高身正、教书育人”为基本内容。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和基本要素。

“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 用于人伦, 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 “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最神圣的职业, 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作为教师, 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 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 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 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自己坚决不能做。新建高校年轻教师比较多, 走上讲台时间不长, 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 对师德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因此加强师德的认识与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创建学习型教师党支部,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提高党员整体素质, 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学习力和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顺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党员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加伙伴关系, 主张个人和团队学习的结合, 而组织化的学习是其基本特征;党支部是党员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敞开心扉交流思想的组织环境, 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通过组织化的全员学习, 培养遍布于整个党员中的学习氛围, 消除组织的“学习智障”, 形成团结协调、民主和谐的群体环境。教师党支部应以积极建立学习型党支部为目标, 工作上坚持以改进作风、促进工作、增强团结、清廉高效为重点, 以强化工作责任意识、服务管理理念、争先创优意识为主线, 以求真务实、提高素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为要求, 积极营造“纵比上台阶、横比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过程, 也就是对每个教师党员加强监督和管理的过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求每个教师党员的标准要符合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 党员也会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品德, 为此也就在无形中加强了对教师党员的监督和制约, 这对努力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工党支部要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宗旨, 把教师的成长放在重要位置

1、党支部始终把教师的成长放在重要位

置。对教师, 既善于使用、务必用好, 还要从思想上、情感上、工作上和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党支部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工作、尊重教师合理要求。在日常工作中, 党支部想教师所想, 急教师所急, 处处为教师提供方便。

2、在实施学校管理过程中, 从教师队伍的

实际出发, 尽量以正面激励和导向为主, 既给教师以压力, 也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使广大教师自觉自愿地为学校发展奉献聪明才智, 并从学校的发展中得到自身发展的实惠。

3、党支部协同系党总支和系行政从落实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出发, 努力营造鼓励支持教师成长的良好制度环境。

4、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营造有利于教师

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研讨环境和互相尊重的团队环境。

五、教师党支部要及时掌握和解决教师中有违师德的现象

高校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些教师缺乏进取心, 教学马虎、科研被动、精神颓废。一些教师学术道德缺乏, 论文造假、抄袭、剽窃等。一些教师合作意识差, 没有集体观念, 自我封闭、独立独行。一些教师不拘生活小节, 着装上不考虑教师职业的特点, 太随意、太暴露, 影响教师形象。行为上缺乏教师的表率作用, 语言上缺少语言修养, 课堂上辱骂学生等。一些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 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与学生疏远、冷淡、陌生等。

党支部要发挥在师德建设中的引领者作用, 认真肩负起对广大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职能, 及时发现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有违师德建设的问题, 分析教师思想动态, 并及时、有效地开展专题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 把与师德要求不符合的一些行为思想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 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8

一、高校教工党支部的作用

(一) 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高校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对大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教师必须首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党支部要组织党员教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不断提高教师党员的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党员有助于提高其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 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 党的支部委员会要经常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分析师生员工的思想情况, 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工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 它的设立加强了党与高校教师的联系。教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通过党支部反映到学校, 学校可及时、准确把握教师的思想动态, 并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制定相关措施。同时, 教工党支部通过党组织生活、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执行党校相关文件精神, 把党的大政方针及学校的具体工作传达到教师当中。

(三) 促进学科建设的作用。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要务, 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中心, 因此, 高校党支部的主要职能是参与、支持、保证和监督学科中心工作的完成, 高校党支部必须始终围绕学院教学科研工作这个中心, 服务于高校三大建设开展工作, 而绝不能游离于本单位业务工作之外, 通过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其他良好条件。

二、制约高校教工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因素

(一) 教工党员教育管理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 许多高校教工党员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政治的倾向, 缺乏自觉进行自我修养和思想改造的主动性, 放松党性锻炼;有的教工党员入党动机不纯, 功利色彩明显, 在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患得患失、斤斤计较, 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有的教工党支部对在青年教师中尤其是在高学历、高职称教工中发展党员工作缺乏足够认识, 工作缺乏主动性,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不及时、不到位, 少数教工党支部已多年没有发展教工党员;有的教工党支部在党员的教育工作中认识上有偏差, 或者虽认识到位但教育却不到位, 造成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展失衡;有的教工党支部难以生动活泼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答教工党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理论难点和实践热点问题, 仍然习惯传统的灌输式和说教式, 没有很好地解决从单一形式向多样化、现代化、交融化、互动化方向转变。 教育方式针对性不强, 教育手段欠灵活, 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种种因素致使教工党员教育效果不是太理想。

(二) 教工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不够理想。

高校教工党支部班子成员普遍兼职者多, 工作量大, 没有额外的政治、经济待遇, 使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选配存在困难。一些组织上认为合适的, 教工本人却不愿当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有的能力不强或年龄偏大的教工党员却长期在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岗位上;有的教工党支部班子成员自身理论学习不够, 业务能力也不是很强, 党员之间也缺少深层次的思想交流, 党支部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和号召力。此外, 目前教工党务干部队伍管理、培训、晋升机制还有待加强, 使用多, 培养不够, 激励不足, 从而导致教工党务干部队伍存在不稳定现象, 支部工作更是缺乏生命力。

(三) 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由于重教学科研、轻党建的原因, 凡涉及教学科研的工作, 教工党支部会不遗余力, 但涉及党支部组织生活时, 往往出现责任意识不强, 思想认识不到位, 工作不深入, 准备不充分等问题。章锐工作临时应付, 活动组织随意性大, 有政治活动时就勉强安排, 甚至有些支部只有在“被迫”的情况下才勉强安排。组织学习无规律, 导致了支部管理松懈, 民主评议、组织生活等流于形式, 缺乏创新, 只囿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组织生活单一, 仅仅停留在学文件、读报纸、听报告等活动上, 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党员之间缺少深层次的思想交流, 组织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削弱了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促进高校教工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载体

(一) 支部设置要科学合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校在学科重组、专业调整以及内部管理改革中, 党员队伍变动频繁, 导致机构设置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需要改变原有组织设置的模式, 对教工党支部设置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 以各学科专业为基点, 成立教工党支部, 把教工党支部尽可能地建立在能够相对地独立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工作实体上, 依靠各专业优势来鼓舞人、激励人。要将教工党支部的工作进一步向专业学科领域延伸, 向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课题组成员延伸, 不断加强党支部的组织覆盖面, 增强党支部的影响力, 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

(二) 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基层党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活动, 然而高校教学科研任务重, 党员队伍较为分散, 平时的主要组织活动形式是各种会议为主, 集体外出活动机会少, 党组织活动内容单调, 活动形式缺乏创新。要适应新形势, 增强组织活力 , 党支部要严格党组织生活, 对活动方式加以改进, 定期开展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化, 教工党员可以走出校门, 深入社会基层, 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活动, 同时支部活动应围绕高校教育、科研、社会服务职能, 通过各种措施, 坚持做到教工党支部活动与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相结合;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与管理工作相结合;与业务学习、校院发展相结合;与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相结合, 以党支部的先锋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以实际的服务成效提高党的威信, 使教工党支部活动始终围绕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中心, 相对教育工作产生影响和推动作用, 激励党员不断进步, 使党员在学习工作和其他各项活动中起到先进模范作用。

(三)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提高教工党支部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教工党支部要结合支部自身实际, 制定党员行为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考核办法, 建立和完善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 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保证保障机制、支部书记委员培训制度, 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 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 实现各项工作有章可依, 有标准可循, 才能保证支部工作上台阶, 上水平。

(四) 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教工党支部的建设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一是要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 严格党员的组织管理, 教育党员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把学习理论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不断深化对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增强教工党支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二是要做好教工党员发展工作, 吸引优秀青年教工积极靠近党组织, 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 只有保质保量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基层党支部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生机与活力, 才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摘要: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 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 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作用, 研究促进其作用发挥的对策, 党的战斗力就越强, 党的先进性就越能体现。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工党支部,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国厚, 苏杰﹒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对策研究[J].学理论, 2011

[2].汪一丁, 朱飞.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8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9

一、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与效果评价

组织生活是我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是统一党员思想、教育和管理党员的主要阵地。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种思潮的渗透, 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 通过组织生活对党员进行教育的难度有所增加;同时, 由于高校教工党员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行政管理工作繁多, 有的支部在开展党组织生活时往往流于形式, 党员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思想交流, 导致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受到制约。

当前某些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主要表现为:支部组织生活在时间安排上比较随意, 有些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时一个月安排一次, 有时两三个月也不过一次, 而有些支部却是迫于无奈才勉强安排[1]。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不够丰富多样, 大多是学文件、听报告、看教育片及参观之类的活动, 缺乏创新意识。支部组织生活内容较枯燥, 缺乏与党员自身需求的有效呼应, 党的理论学习、传达上级组织指示、讨论发展党员等占据很大比例, 而听取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生活, 了解教师关心的与切身相关的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则很少, 这种缺乏主题创新, 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的组织生活难以真正实现党员间的深层次思想交流, 无法达到教育党员的目的, 大大降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2]。

结合笔者所在高校及其他高校的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3]:

(一) 教师们表示愿意参与组织生活, 但对组织生活的形式要求较高。

超过50%的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平均每两周开展一次组织生活, 约有近20%的教工党支部是平均每月开展一次组织生活。教师们喜欢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参观考察活动”、“结合教师自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自学”, 这显示了教师对组织生活的自主性和较高的要求。

(二) 教师们认为现在的组织生活形式已有所改进, 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有参观学习、结合教师自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请专家讲解时事热点问题等, 其中与兄弟单位联合开展有助于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组织生活很受欢迎。伴随信息时代的发展, 有些党支部开始尝试利用微信等网络形式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和思想交流, 但推广力度不够。

(三) 高校教师价值取向多元化, 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必须倡导主流文化。

师德建设、工资福利、个人晋升等成为教师关心的热点, 远超学校的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虽然近80%的教师党员注重理论与业务知识相结合, 有利于调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使组织生活更有成效, 但组织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深入党员教师内心, 不能与解决教师具体困难和个人发展问题相结合, 其工作成效难免大打折扣。

(四) 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创新有所突破, 但内容创新明显不足。

有超过50%的教师要求支部生活内容与时俱进、紧握时代脉搏;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要求与业务知识和科研相结合。

二、学科平台教工党支部构建的必要性与可实现性

目前在有些高校党建工作中逐渐形成根据学科划分支部的组织模式[4]:学院党组织以所在学院教工党员学术科研所属团队不同设置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单位的支部, 即基于各个学科平台的党支部、学院直属支部 (主要是工程实验及行政管理岗位上的党员组成) 及离退休支部。每个教工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及支委成员全部由所属学科平台的教工担任。

(一) 支部建在学科上可促进学科的长足发展及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基本上是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 而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往往以活动为载体。在学科平台视角下, 单纯以活动为载体的支部工作就会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这时就要支部工作介入学科的各项工作中, 支部工作进学科正是顺应这一高校党支部的发展规律而形成的, 不但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 而且顺应学科长足发展的需要。教工党支部开展活动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教工党员的多头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便于党员教师集中精力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 并使其与党员教师的事业前途结合起来, 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同时, 在学科平台中, 平台党支部书记和学科带头人是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中的核心力量, 对这支队伍的重视和培养对于党支部建设和学科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找准结合点是开展党支部活动和学科建设的关键。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 因此, 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必须始终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而不能游离于业务工作之外。要将支部建设与教书育人相结合, 与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 与加强青年教工的培养相结合, 发挥支部的政治核心的作用和优势, 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 引导广大党员在教书育人中起表率, 在学科建设上做参谋, 在培养青年教师中当导师[5]。在实践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行政工作的关系, 既要防止党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脱节, 又要防止以教学科研工作代替党支部建设。党支部要围绕中心工作, 服务大局, 支部工作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统筹安排, 工作内容要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活动方式要依据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灵活多样, 评价考核要将党政工作的成果一并考虑。

(三) 党支部为学科平台的良好运行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

学科平台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科平台的运行主体是教学与科研, 党组织拥有较强的组织优势和协调优势, 这样可以为学科平台的运行提供思想意识、纪律组织等一系列保障, 避免学科平台在运行时因成员个人的思想、心理或纪律问题而导致的中心工作抓不稳等现象;同时, 可使同一学科的党员教师彼此之间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为协同合作做好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与队伍基础。因此, 可以将支部生活与学科建设日常业务活动结合起来, 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及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主题开展组织生活。

三、基于学科平台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实践路径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要创新, 必须在学科平台视角下定位好支部的责任内容, 从高校教师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教工党支部在开展具体组织生活中的不足, 加强认识、完善方案、丰富内容、改进方法、提升载体, 更有效地发挥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桥梁纽带作用, 提升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一) 加强思想认识, 思想重视与实践行动相统一, 提高支部生活的有效性。

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活动建设, 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 更要从实践行动上支持党支部活动, 这对于继续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促进学校学院的改革发展, 创建和谐校园,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级党委要对基层党支部加强指导, 给予支部组织生活充分的制度保障, 包括经费支持和时间保证。通过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努力实现学校党委提出的目标要求, 为有效开展党建与教学科研结合工作, 积累好的经验、探索好的做法、做出好的榜样[6]。

(二) 改革活动机制, 自觉参加与开放共建相联合, 发挥支部党员的主体作用。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工党支部活动都是以自主开展为主, 虽有其灵活性和自控性等优点, 但往往局限于本单位本部门, 不利于横向交流拓展视野。一种以共享资源为特征、按需设计为前提、打破各单位党组织界限、体现党员主体意识的开放型党支部活动方式日渐成型[7]。这种活动的主题是在广泛征求教师党员意见的基础上选取确定, 并提前公布, 以此吸纳其他党支部的党员有选择地自觉参与。例如, 同一主题活动, 邀请同一单位的不同党支部参加, 或和兄弟院系党支部联合开展, 或不同学院、不同学科支部之间共同组织开展等, 不仅有利于教师间的思想交流, 而且有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从而拓展教师组织生活的维度, 挖掘活动的深度。开放共建党支部活动的本质是“增强支部活力、共享部门资源、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活动实效”。

(三) 创新活动方案, 常规性与创新性相连系, 增强支部活动的吸引力。

党支部活动方案创新的四个主要标准是充实、明确、有特色、有时代感, 方案创新要突出主题活动的层次性, 将传统的座谈讨论、单一的理论学习等活动与实地参观、知识竞赛、学术交流、教学演示、专家报告、影视展览等形式有机结合, 从而将教师党员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促使教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 加深教工党员对支部活动意义的辩证理解和深刻把握, 给教工党员带来理性思考及观点碰撞, 不断增强支部活动的吸引力, 不断塑造教工党支部充满活力的良好形象。

(四) 丰富活动内容, 理论学习与教学科研相融合, 重视党员教工内在需求。

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中心, 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科研工作这个中心, 而不能游离于本单位业务工作之外。党支部在加强思想建设方面, 可通过组织学术沙龙, 结合专业、学科特点, 确立方向分专题进行研讨等形式组织教工的时政学习, 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三者结合在一起,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以此为阵地, 重点解决好教职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 不断提高认识, 化解矛盾, 使之更认同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更明确教师肩负的历史责任, 弘扬敬业爱岗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具体而言, 相关学科党支部可以结合学所专业, 联合开展外出考察, 组织参观学习;不同学科党支部可以就同一主题如研究生培养进行专题讨论等理论学习与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 有效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增强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 完善工作方法, 类型丰富与形式灵活相贯串, 拓展党支部的功能实现。

学科平台视角下的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 应该根据教师群体的特点, 从各维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如教学科研建设结合方面:以党建带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党的建设, 通过教工党支部互助促进教学科研发展;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与国家大事、政党大事、社会大事、教育大事等相结合;爱国情怀提升方面:与教育基地、红色经典相结合;社会服务开展方面:鼓励教师党员根据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 认领社区公益服务, 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同时, 教工党支部活动形式必须灵活多样, 将以集中开会为主的活动形式拓展为集中学习、开放共建、社会实践等, 采取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此外, 特别要注意的是党支部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和发展、党员管理、民主评议、创先争优等方面的活动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六) 拓展活动载体, 将传统平台与信息平台相结合, 开拓党支部育人新渠道。

高校党建活动可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载体开拓党支部育人渠道。创建党支部红色网站, 设立专题新闻、理论学习等栏目, 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经典著作等文献资料, 形成网上强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开辟网上党支部论坛, 针对策划的主题活动设立专门讨论区, 把教学科研方面常用的论坛、沙龙加入党建内容, 进一步扩大党支部活动中普通党员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为党组织生活提供指导意见、经验交流等;打造党建微信微博平台, 拓展党建信息传递渠道。例如, 开通教工党员微信群,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围绕学校、学院重点工作开展主题讨论活动, 加强党员沟通交流, 增强支部凝聚力。利用新媒体可解决当前教工党员由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较多、家庭事务繁杂等原因造成的组织生活难以常态化开展的问题, 并打破传统组织生活的乏味与单一, 实现组织生活的多样性, 拉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增强组织生活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总之, 学科平台视角下创新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一定要适应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在工作思路、内容、方法、形式、手段和机制等方面锐意创新, 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党支部建设、党支部活动开展的新途径、新经验, 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在学科大发展的背景下, 构建基于学科平台教工党支部的必要性和可实现性, 并从加强思想认识、改革活动机制, 创新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完善工作方法和拓展活动载体等方面, 探索基于学科平台的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学科平台,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书臣, 王君丽, 田野.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9) .

[2]王晓.改革创新精神指引下的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思考[J].黑河学刊, 2013, (10) .

[3]吕保华.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基于湖北省高校教工党支部的调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2) .

[4]张逸阳, 叶定剑, 徐洲.学科平台视角下的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及对策[J].党史文苑 (学术版) , 2012, (8) .

[5]赵乾锋, 胡文聪.对高校教学科研型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14, (8) .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10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做好群众工作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基层教工党支部以“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广大师生”为目标,组织教工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困难群众的“结对帮扶”、履行党员设岗定责、参加主题实践活动与社会公益活动、利用党员网络平台及建立支部党员考核激励机制等多种方法,不断提高联系和服务广大师生的意识和能力,逐渐丰富基层教工党员联系与服务师生的内容,构建基层党员联系与服务师生的载体,努力畅通广大师生表达思想意愿的渠道,最终解决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总体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而努力。

期间,基层教工党支部在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提出的具体要求与党支部现有状况的前提下,组织支部教工党员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完善服务内容,开展党员联系与服务师生工作,逐步培养党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团结力与凝聚力,具体做法如下:

1. 构建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建立困难群众的“结对帮扶”工作。

通过建立基层党支部党员服务工作机制,如党务咨询、资料查阅、党费收取与心理咨询等,努力提升基层党支部服务工作的针对性与自觉性。另一方面,完善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在认真研究与解决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校院党委,做好困难师生的帮扶工作。在解决其实际困难的同时,更努力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与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能力,自立自强。同时,基层教工党支部还逐步建立了基层党支部间的互帮互助机制,定期组织在支部内或支部间举行各类党员主题研讨与调研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坚持“决策民主”的原则,将调查研究结果作为基层党支部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广大师生的权益。通过与其他教工基层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联系,只要有需要,总能竭尽所能帮助其解决困难,并不断拓展与学生党支部的合作,提前处理突发事件,维护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此外,基层党员还积极参加所在区建立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的开展,义务参加党员服务站中的各类工作,积极协助参与由政府或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扶贫支教、保护环境与关心下一代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升党员的服务理念。

2. 切实履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员服务质量。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是忠实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基层教工党支部在学院层面上开展党员践行活动的问卷调查,并结合现场调研活动,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分析,初步确立基层党支部必须密切围绕“愿服务、懂服务、能服务”这一中心内容展开相关工作,努力培养服务型基层党员,建立基层服务型团队,并根据基层自身特点,组织设立联系与服务广大师生的工作岗位,切实履行各项岗位责任,努力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教工党支部服务发展与服务群众的能力。

3. 鼓励党员参与学校建设,积极参加各类主题实践活动。

党员对学校建设工作的参与度,是衡量党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体现,是发挥党员在社会生活中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渠道,也是推进基层民主的必然要求。基层教工党支部根据支部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通过各种形式,使其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如“党史知识竞赛”“廉洁格言、警句征集”与“我为学校献一言”等活动,组织基层党员积极参加校院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师生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竭力引导每一位教工党员帮助解决问题,做师生的贴心人;在发展先进文化和改善校园环境中,也努力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师生的带头人与“主心骨”。

4. 利用党员网络平台,努力提升基层党支部管理工作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网络虚拟领域已成为高校党员生存与发展的方式之一。学校党务公开专题网站的开通,为党内民主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务工作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党务公开就是指党内工作和党内生活的内容、程序、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包括上级党组织向下级党组织乃至全体党员的公开,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活动、决定等向所属下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公开,党组织做出的重大决策,涉及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还应面向党外公开。通过党务公开网站,基层党支部及时将支部活动与各时期拟开展的工作及时更新,可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并能随时接受其他党支部与党外人士监督。此法既大大提高了支部管理工作的效率,更真正实现了党内民主的公平与公正性。

5. 建立支部党员考核激励机制,搭建激励评价平台。

科学的党员活动考核机制,是促进教师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激励因素,是推动党员持续发挥主体作用的根本动力。通过建立健全开展基层党支部活动工作监督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一听、二看、三访”(听汇报、看材料、看实绩、访党员、访群众、放干部)的方式,了解教工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不力的党员个人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基层党支部还定期对党员进行考核,实现党员年终述职制度,结合民主评议结果一并考核。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与不合格五个等次,基层党支部根据党员在基层支部的具体履职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完善基层党支部的党员管理,促进教工党员服务意识的总体提升。

学院基层教工党支部在创建服务型基层党支部的活动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广大师生的实惠作为根本出发点,关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注重广大师生的评价。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教工基层党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党员联系与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实现高校各项工作的协调有序发展。只有让群众满意,基层党支部的服务意识与服务功能才能落到实处,才会充满活力,才将永葆先进。

摘要:二级学院教工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支部的基础, 支部党员活力与服务能力如何, 是高校党支部工作基础是否扎实的关键。创建服务型基层党支部, 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 也是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基层教工党支部为例, 研究探讨了提高高校二级学院基层党支部服务意识与服务功能的具体做法与心得体会。

关键词:党建,基层党支部,服务意识,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周久军.为高校教师党员发挥主体作用搭建五个平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2) :52-54.

[2]张露红, 任凤彩.论高校教师党员主体作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大家, 2011, (11) :76-77.

[3]谢鉴, 唐良敬, 张海平, 易长发.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服务意识与服务功能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7 (3) :54-57, 61.

教工党支部建设 篇11

一、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

面对新形式,要适应“工会之家”建设的新要求,高校工会建家队伍就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兼职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认识到建家队伍不仅是由工会干部组成的,还是一支由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共建”的强大队伍。所以,加强建家队伍建设必须包括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群众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要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面对工会工作新的挑战,高校工会要在稳定工会干部队伍、坚定工会工作信心上动脑筋、下功夫,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能更多地兼任工会干部,安心做好业余工作。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会工作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检查、考核、激励等监督保障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使之规范化、科学化。三是要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引导广大工会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使工会专职、兼职干部队伍建设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工会需要认真组织实施基层分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工会的各级组织,配备好各级工会干部,重点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工会工作、有群众观点的干部。定期进行工会干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和工会基础知识等。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专兼职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知识经济时代,能力危机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严峻。

努力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是教职工队伍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要利用工会组织的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在提高教职工队伍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可通过学习型工会组织的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开展知识竞赛,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在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方面,要把重点放在树立教职工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夯实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上。要统一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知识,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二、更新观念,凸显教工之家的“维权”重心

新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目前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提出为维护个人权益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国家制定的关于个人权益保护法的完善,教职工维护个人权益意识逐渐增强,所以高校工会更应积极行动起来,把“教工之家”的建设着力于教职工的维权服务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工之家”。

(一)充分发挥教代会制度作用,履行“维权职能”。

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进一步落实教代会职权,提高教代会质量,加大教职工参与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建设工作的开展,调动大多数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教代会帮助解决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要点”问题,如学校学年度计划、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重大举措等;“热点”问题,如“教职工住房分配和管理办法”,“关于校内津贴分配实施试行办法”等;“难点”问题,如开发校工厂、学校招标建设等;“疑点”问题,可以发动教职工提合理建议,提案上报校领导,协调有关部门,逐条加以落实,并在教代会上汇报处理情况。通过教代会解决这些重大问题,从而达到切实维护教职工权益的目的。同时,让教职工认识到参政议政、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投入到建家活动中来。

(二)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基层工会主席履行“维权”职能。

选举基层工会主席要遵守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落实教职工群众对工会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样的评选方式既实现了好中择优,又得到了教职工的认可。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基层工会主席要能设身处地地为教职工考虑,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充分起到维权的作用。

(三)通过为教职工办实事履行“维权”职能。

为教职工群众服务是建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因此,高校工会在建家工作中要把教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贴近群众,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想方设法地为教职工多办实事,全心全意地为教职工服务。要积极探索“维权”的重点内容、机制、方式和途径,切实履行教职工合法权益表达者和维护者的职责,做到依法维权、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尤其是在当前,随着高校跨越式的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正在深入开展,使得学校的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与调整,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正在不断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多为教职工说话办事就显得更为重要。高校工会在日常工作中要多了解、多关心教职工,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尽力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切身困难。

三、创新思路,确保“教工之家”的实效

工会以服务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在建设“教工之家”活动中,高校工会要不断地探索工作思路与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创建活动,真正达到为教职工服务的目的。因此,在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有教职工群众意识。

要充分发挥教工之家是群众组织的这一优势,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活动。有活动才能有活力,才能使“家”有生机,才能达到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教职工的审美情趣,陶冶教职工的身心,增进教工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增强集体凝聚力的目的。

(二)要善于结合,注重实效。

建家活动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在结合上作文章,在实践中求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建“教工之家”活动可以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表彰教职工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与构建和谐校园相结合,增添教工之家的基础服务设施,举办各类文艺展览、开展读书活动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加厚文化底蕴,通过与各类活动的有机结合达到建设教工之家更实际的目标。

四、搭建网络平台,完善建家活动

针对高校多校区、各个部门办公地点分散、教职工居所离校远、教师不坐班等特点,建设好网络“教工之家”,无疑有助于完善工会建家活动。因此,新时期建好网络“教工之家”势在必行。

建设网络“教工之家”可以用信息技术整合福利之家、活动之家、维权之家等,把不同的建家模式、丰富的建家经验、典型的建家案例、先进的建家理论构建成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工之家”。建立网上“教工之家”论坛,可以让教职工通过网络及时地沟通交流、分享快乐、提高素养、维护权益。通过网上宣传教育、网上组织活动等,能建设一个和现实相对应的虚拟“教工之家”,为建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在新时期,高校工会加强“教工之家”建设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党政工的高度重视。通过建家工作,把教职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使“教工之家”真正成为教职工可以依靠的、充分信赖的“家”,进而在广大教职工中逐步形成以校为家、爱校如家的氛围,团结广大教职工同心同德地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 高校工会如何适应新形势建设好教工之家, 为教职工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有效平台, 是当前高校工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作者试从新的视角出发, 提出几点看法。

上一篇:湿度设备下一篇:四肢陈旧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