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户(通用8篇)
农村住户 篇1
一、吉林省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概述
从农业发展情况看, 吉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和商品粮基地, 在支持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850.28亿元, 增幅达6.69%, 其中农业占47.91%, 林业占3.69%, 牧业占44.94%, 渔业占3.46%。吉林省年末耕地总资源为6443.90千公顷, 比2009年增长3.95%, 农村耕地面积保持着稳定增加的状态, 为吉林省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基础。从主要农机拥有情况看, 2010年, 各种农机都呈增长态势,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93676台, 增幅19.79%, 大中型机引农具590229台, 增幅2.76%。与此相比, 小型拖拉机、粮食加工机械增长较为缓慢, 分别是612897台 (增3.89%) 和117710台 (增3.73%) 。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分别是粮食2842.50万吨 (增15.55%) 、大豆86.57万吨 (增5.57%) 、油料70.44万吨 (增39.76%) 、蔬菜1078.75万吨 (增11.39%) 、水果65.08万吨 (增1.61%) 、肉类238.90万吨 (增5.61%) 、奶类44.60万吨 (增0.22%) 、水产品16.6万吨 (增0.61%) 。自2005年以来, 吉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了1000亿元, 并且逐年不断增长。
从农村经济建设看, 2010年吉林省共有乡政府196个, 镇政府425个, 村民居委会9319个, 乡村总户数411.31万户, 乡村人口数1476.02万人。从农村社会基础设施看, 2010年自来水受益村5185个, 增加了250个, 通电话村为9287个, 通公路9292个, 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村村通公路。从乡镇企业发展情况来看, 2010年乡镇企业单位数为680917个, 涨幅并不明显, 其中, 第三产业的乡镇企业数占全部乡镇企业总数的70%以上, 且主要集中在在长春、吉林、四平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农村劳动力资源看, 2010年吉林省农村劳动年龄内人口为735万人, 乡村劳动力为733.8万人, 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者占乡村劳动力68.4%。
从农民收支状况看, 2010年吉林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6237.44元, 比上一年提高约18.45%。其收入构成情况是:工资性收入占17.19%;家庭经营纯收入占65.51%;财产性收入占6.05%;转移性收入占11.25%。从纯收入结构上看, 农民人均收入中主要来源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其中第一产业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4.58%;需要说明的是财政性收入尽管还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近几年来在农民收入中却有着非常大的增长幅度。2010年, 吉林省农民人均现金支出为8646.21元, 比上一年提高约6.35%。现金支出构成情况是:生产费用占42.76%;生活消费占43.64%;转移性支出占10.62%;财产支出为251.77元, 主要是用于承包其它农户转让支出;农民人均税费支出2009年为10.9元, 2010年为5.92元。从现金支出结构看, 在生产性支出中, 用于农业生产的支出占66%, 在生活消费支出中, 用于食品消费支出占36.73% (即恩格尔系数) 由此可见农业生产支出和食品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依然占有较大的比重。
二、吉林省县域贫困规模与贫困程度
2010年, 吉林省国家级贫困县靖宇、镇赉、通榆、大安、龙井、和龙、汪清、安图总人口是225.68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数的8.29%, 生产总值是4133501万元,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83%。在贫困识别基础上, 还需要对贫困县贫困发生的规模和程度等问题进行考察。
(一) 贫困规模
由于扶贫标准与贫困发生率是正比关系, 即贫困标准不同, 贫困规模和贫困发生率亦有很大有差别, 本文根据2010年制定的1500元贫困标准、2011年吉林省统计年鉴和2011年吉林省农村住户调查的数据信息, 测算出来吉林省贫困县 (市) 的贫困规模和贫困发生率, 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2011年吉林省农村住户调查,2011年吉林统计年鉴
(二) 贫困程度
尽管贫困发生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人口规模和密度的重要指标, 贫困发生率的优点是对贫困标准以下的人数变化敏感, 缺点是对收入分配变化不敏感, 不能真实地反映贫困强度。测量贫困强度的主要指标有贫困缺口和贫困线指数。贫困缺口可分为贫困缺口总额、平均贫困缺口和贫困缺口率。贫困线指数反映相对于全社会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贫困程度。贫困线指数越小, 贫困人口的相对贫困程度越低;贫困线指数越大, 贫困人口的相对贫困程度越高。2010年吉林省贫困县 (市) 的贫困程度, 如表2所示。
从吉林省贫困县 (市) 的贫困缺口总额来看, 预示着要使贫困县 (市) 约42万贫困者消除贫困, 使贫困者达到贫困线标准所需要的社会财力大约是67亿元。从平均缺口来看, 全省平均贫困缺口达到1363元, 与1500元贫困线的标准接近, 说明吉林省贫困缺口相对不大, 但若在2300元贫困标准下, 贫困缺口顺应潮流会放大很多, 且各个县 (市) 贫困程度是非常不均衡的, 其中和龙市与安图市的平均贫困缺口分别达到了2067元和2039元。贫困缺口率达到了1.38和1.36。从贫困线指数看, 贫困线指数相对较低, 说明在1500元贫困标准情况下, 相对贫困程度较低, 但由于国家贫困标准不断提高, 近年来吉林省的贫困线指数尚未呈下降态势, 相反还略有提高, 若按2011年2300元的贫困标准测算, 吉林省的贫困线指数肯定还会进一步提高。
资料来源:2011年吉林省农村住户调查,2011年吉林统计年鉴
三、影响吉林省县域贫困要素的实证分析
(一) 农民收入计量模型的构建
本文使用2010年吉林省各县 (市) 区的农业普查和住户调查的相关数据, 住户调查数据是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吉林省调查队负责此抽样调查的设计和执行。其余数据来自于2011年吉林省统计年鉴。
模型变量选择如下:因变量, 选择吉林省县域农民人均收入作为模型自变量;自变量, 选择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 农机总动力, 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 单位从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
依据以上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测度, 本文构建农民人均收入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Y代表县域农民人均收入;x1代表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x2代表农机总动力;x3代表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例;x4代表粮食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x5代表单位从业人数占总人口总数的比例。
(二) 实证检验与分析
本文用Eviews5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 得到如下结果 (见表3) 。
模型估计结果看R2=0.99, 调整后的, 说明选择的变量对农民收入的解释水平很好;F=142.36, 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方程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 自变量全部通过T检验, 说明选择的变量都比较显著。D.W显示模型存在正的自相关。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例的系数为-0.17, 农机总动力系数为0.54, 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例的系数为0.37,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重的系数为-0.33, 单位从业人数占人口总数比例的系数0.47。系数为负说明变量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负相关。系数为正说明变量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
四、政策建议
(一) “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 三个确保”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必须将中央政策落到实处, 按照中央要求, “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
(二) 继续抓好粮食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
抓好粮食生产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继续加大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力度, 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二要稳定粮田面积、调整品种结构、增加高产作物比重、挖掘单产潜力、增加粮食总产。三要加大物资投入, 确保化肥、柴油、种子、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数量充足、价格合理、质量完好。
(三) 以“千村示范, 万村提升”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吉林省要在有条件的地方, 积极推进农村居住社区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土地经营规模化、组织方式合作化进程。突出抓好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环城郊区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实现医疗救助全覆盖, 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医疗救助;提高农村低保水平, 提高年人均补助标准;改善乡镇初中办学条件,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积极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项目, 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保障。
(四) 因地制宜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吉林省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一是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 继续推进30个粮食大县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二是抓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 建设一批农村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三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违规批地、占地、征地行为;四是抓好种业建设, 要加大新品种研发力度, 着力提高生物育种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五) 制定科技兴农战略,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吉林省要始终依靠科技支撑, 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 提高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积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加快培育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 跟进研发良种配套适用技术, 启动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 推动商业化育种大发展;启动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站、所建设, 改善条件, 增强功能, 提升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 提高农民从业技能,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
参考文献
[1]罗楚亮.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J].经济研究, 2012, 2.
[2]周恩静, 胡棋智.中国农村贫困居民收入流动性研究[J].人口学刊, 2011, 3.
[3]王生云.亲贫困增长测度研究述评[J].统计研究, 2012, 7.
[4]朱玲.应对极端贫困和边缘化: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J].经济学动态, 2011, 7.
[5]章元, 万广华, 史清华.中国农村的暂时性贫困是否真的更严重[J].世界经济, 2012, 1.
[6]盛光华, 张志远.贫困地图分省报告—吉林省[R].吉林:吉林大学商学院, 2010.
农村住户 篇2
一步完善调查方法制度, 认真快速做好农村住户样本轮换及基本 工作。全队人员克服困难,知难而进,认真学习换户方案,以科学的 态度和实干精神, 努力工作, 准确、及时、全面的完成了住户的换户, 季度报表及年报工作任务, 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 真实可靠的依据。受到省、市队领导的好评和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回 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提高素质,熟练掌握农村住户调查方案,做好农村住 户调查工作
根据省、市队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我们认真制定了我 县农村住户换户计划, 由于时间紧, 任务重, 在王队长的亲自带领下, 我们将村会计及记账户集中到县里统一培训。随着农村住户新的调查 网点运行,全体队员多次下乡指导检查,反复强调, 努力提高记账员 水平,对记帐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解决, 把握好源头数据的质量
关,确保记帐结果符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年来的运行,全县辅 助调查员和调查户能够熟悉各项记帐规则, 对记帐要求的把握更加准 确,记帐日期、单位、数量、实物帐等栏目也更为规范,调查表质量 不断提高,为全面完成农村住户调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准确及时地完成季、常规调查工作
农村住户年报工作上机录入任务重,控制范围强,错误信息多。
特别是今年年报程序的问题不完善给录入工作增加了困难, 住户专业 人员,克服困难,严格按照调查方案和省队的工作安排开展工作。放 弃节假日, 不分昼夜, 加班加点进行录入、审核、汇总。认真遵守省、市调查队规定的各类报表和资料的上报时间, 圆满地完成了 2011年 各项常规报表和其它一次性调查工作。上报的数据真实可靠, 符合新 宾农村经济发展实际。
三、做好数据审核评估工作, 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实事求是地 做好数据监控与评估。
严格坚持数据质量评估监控制度。首先对帐页记录情况进行过 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避免了差错率。在录入、审核阶段, 对错误信息认真审核, 仔细修改,针对数据出现奇大奇小现象的, 认 真查找原因,并据实更正或写出情况说明。组织相关专门的人员, 对 住户数据质量从逻辑性、合理性、结构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从 而保证了数据的质量,使调查数据客观真实。
四、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1认真贯彻省、市、县制定的规范化制度,按上级要求每月、季对新的住户网点基础工作规范化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抽查, 确保调 查网络的规范运行。
2、加大对新的住户网点指导和培训, 确保数据源头质量和规范 化。
住户统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篇3
一、对现有住户统计信息系统的分析
(一)现有住户统计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住户调查统计数据是全部封闭的保密数据,核算信息只有国家和省级的部分主要数据。从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出发,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 各地方的统计数据并没有完全及时的在各自的网络上公布,使国家各管理机构根本不了解其管辖的各地区的基本经济特征,无从谈起对其行使有效的科学管理。
2. 可公开的数据内容过少,特别是县级核算的基础统计量和基本调查的匿名数据库等公共信息。根本不能为社会各界提供基本服务信息。同时公共管理的信息应该是公开的、免费的。而数据的不公开就是躲避民众的监督,是执政党的大忌。
3. 具有上下级性质的同类机构从事相同的重复性业务工作,也是资源浪费和无效率的重要表现。
4. 没有形成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应该是即时录入和汇总的动态管理的现代化软件系统,使数据的生成、监督、与使用能够分离,它能够数倍于现有系统的高速效率。
(二)现有数据核算与管理方法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为一个庞大系统的国家统计机构,在现有的统计方法论体系中,所得到的数据质量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1. 在准确性上,由于国统调查队的系统作用,有关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与调算等资料的质量还是很好的。但是在具体到某一行业或地区的经济核算中,还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数据准确性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核算系统对地方经济系统进行核算时,兼顾不够造成的。
2. 在及时性上,由于各行业和地区,自行进行着各自的经济核算工作,所以即使在统一规定时限的前提下,也不能保证数据公布的时空统一和规范。
3. 在系统性上,因各地区和各行业间的差异,使得数据整体的协调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各行业和各地区的核算标准及规范还都不一样。且完整系统的社会经管数据库还没有形成,部分领域的数据的缺口还非常严重。
二、对现有住户统计信息系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现有住户统计信息系统中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造成了居民住户调查工作效率和效果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根本原因如下:
第一,国家统计部门服务于全社会的意识不够,随着我国加入GDDS,我们的统计年鉴终于可以公开上网了,但是却只有国家统计局和极少部分省市的统计年鉴可以免费获得外,其他的很多省市都没有上网公布,或谈不上非年鉴上的其他统计资料了。
第二,统计业务范围过窄,调查项目过少,使统计数据短缺严重。这主要是缺乏一套现代化的社会核算体系的科学方案,更没有明确这项任务的责任所在。究其根源就是政府部门将本该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变为了创收或为权力服务的行动。
第三,没有形成网络上直接面对被调查者的录入系统的数据库软件。它应该是即时录入和汇总的动态管理的现代化软件系统,能够数倍于现有系统的高速效率。因此,在加强服务意识的同时,应建立并实施网络版的住户调查信息处理系统。
三、网络版住户调查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程序
现有的数据库程序,不能够将各地数据汇集后,推算出各市县的统计指标。所以做为重要的改革创新点,就是在我们的指标核算中,基层的统计指标不是由基层自己来核算,而是由全国统一的数据库自动生产其核算的结果。这不但提高了效率,更能保证数据的质量。
(一)设计程序
1. 由各街区的调查人员直接利用网络,将审核后的住户填报资料,录入全国统一的数据库中。录入过程要有逻辑和人工审核确认的程序,以保证其录入的数据准确无误时,再提交入库。
2. 各省级机构在抽样的同时,将样本的有关信息也录入的到数据库中,做为数据录入时质量审核的依据之一。同时,数据库中要进行样本置换、无居民住户、拒绝访问等各类分析或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统计。
3. 全国统一的数据库,由国家调查机构来掌控。它能够同时完成全国各县市的基本统计量的推算工作,并对各地区的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评估。这样,各地的统计数据都出自全国的调查统计机构,避免了各地方的数据造假,也提高了统计况效率。
4. 全国数据库的使用是开放式的,这些基础数据可以在网上公开可读,以利于各类专业分析及使用,更利于全民性的监督与检查。
(二)在调查统计工作应达到的目标
1. 每个公民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获得有关住户调查的基本统计量等信息。
2. 调查员或被调查者可以自己匿名录入数据库的基本业务信息。
3. 国家统计部门负责管理数据库,及其各级行政区的统计核算工作;各级统计量的核算与确定由软件自动生成,减少人为的数据加工和统计量的伪造。
4. 实行县级多目标的总体推算,县级以上的各类统计指标采用直接汇总的方式进行统计。取消多阶段抽样等繁琐的推断过程,将推算工作的重心上交予国家管理的程序;将调查工作的重心下放到县级的调查队伍。
四、网络版居民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一)对住户调查统计内容进行标准化分类,并给予各类不同的标志编码
1. 对调查对象的特征分类的编码,具体包括:
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分类编码、被调查人的家庭分类的识别码和被调查人的时间安排分类的编码。
2. 调查项目的分类与编码,具体包括:
收入项目的相关分类与编码、支出项目的分类与编码。
(二)建立基本信息、原始业务、家庭状况、收支业务、及统计查询等数据库
1. 基本信息数据库。
基本信息数据库是统计对象的选择、统计信息的搜集和存储的基本数据库。其主要功能是满足统计调查阶段的基本需求,保证核算数据处理和加工数据的供给。该库以反映全体统计调查对象的自然信息为主,所以它应该包含各类编码数据和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等内容。
基本信息数据库可以按行政区域来分子库管理。各地区的调查员负责管理各地的子库,其权限是负责当期各样本单位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以及导入导出、打印其管理的数据。
2. 业务数据库。
该库以样本单位(被调查人)的记账业务为主要记录内容,即该库的每一记账页都是一个子库。其每个子库都反映某一个样本单位的生产和生活业务情况。
原始业务数据库记录该样本单位的各项生产和生活业务信息,具体包括:每项收入发生的时间、数量和属性,每项支出的时间、数量和属性,各样本点的调查期内的时间耗用信息等基本记录内容。该数据库的数据的录入主要是由调查员或报告人在网上填报。
标准化业务数据库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核心数据库,它不需要任何人录入,只是在原始业务数据提交的同时,样本信息数据库读取数据合并计算,并生成标准的各类标准化分类的数据。
(三)系统的功能性要求
系统在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所以在系统主界面上就可以按最这三个子系统进行基本分区。即系统库管理子系统、数据录入子系统、数据查询与使用子系统。
1. 系统库管理子系统要有各县市的居民住户统计管理人员的进入权限窗口,即在该区域中要有县市级行政区划的选项菜单,不同县市级的统计管理部门要有开设各自样本库的管理权限。
2. 数据录入子系统的主要用户是调查员和报告人。调查员是在各县市级统计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从事对报告人的培训、工作指导和样本跟踪及相关数据的搜集工作。对调查员和报告人录入的原始业务记录,在其提交存盘后,要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具体方法是由调查员或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在其所管辖的样本点中进行抽查。
3. 统计信息查询子系统是对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的,所以可以不设权限,或只设会员式注册登录的权限管理。在该区域内可以查询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居民住户的统计状况等信息。
参考文献
[1]城镇住户调查方案2010[R].国家统计局,2009
[2]农村住户调查方案2010[R].国家统计局,2009
[3]杜栋.对统计学科“统计信息系统”方向建立和思考[J].统计教育,2007(4):40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年鉴 篇4
行业】个人收入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统计(2272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统计
单位:%
地区 纯收入 一.工资性收入 二.家庭经营收入全国合计 100.0 36.1 56.7 2.7 4.5 北京 100.0 61.6 24.2 8.0 6.2 天津 100.0 48.8 47.1 2.7 1.4 河北 100.0 37.2 57.1 2.7 3.0 山西 100.0 40.7 54.1 2.2 3.0 内蒙古 100.0 16.9 74.4 2.4 6.3 辽宁 100.0 32.8 58.6 3.1 5.5 吉林 100.0 15.7 73.4 4.5 6.4 黑龙江 100.0 14.4 73.4 7.2 5.0 上海 100.0 74.7 9.4 5.5 10.4 江苏 100.0 52.8 40.3 2.9 4.1 浙江 100.0 48.6 41.9 4.2 5.3 安徽 100.0 38.2 56.8 1.7 3.3 福建 100.0 37.1 53.1 2.2 7.5 江西 100.0 39.2 57.1 0.8 2.8 山东 100.0 36.6 57.4 2.6 3.4 河南 100.0 29.7 66.7 1.2 2.3 湖北 100.0 30.4 66.1 0.5 3.0 湖南 100.0 39.4 55.0 1.3 4.3 广东 100.0 54.6 36.9 3.6 4.9 广西 100.0 36.4 60.8 0.7 2.1 海南 100.0 15.7 78.1 1.9 4.3 重庆 100.0 38.8 54.9 1.1 5.3 四川 100.0 34.1 60.0 1.5 4.4 贵州 100.0 31.1 61.4 1.9 5.6 云南 100.0 17.1 74.9 3.7 4.3 西藏 100.0 27.2 57.1 10.5 5.2
三.财产性收入四.转移性收入
陕西 100.0 36.9 54.5 2.8 5.9 甘肃 100.0 36.9 54.5 2.8 5.9 青海 100.0 29.6 63.8 1.0 5.5 宁夏 100.0 26.1 63.2 2.9 7.9 新疆 100.0 28.0 62.3 1.9 7.8 2》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统计(2325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统计
单位:元/人
地区 纯收入 一.工资性收入 二.家庭经营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全国合计 3254.9 1174.5 1844.5 88.4 147.4 北京 7346.3 4524.3 1778.3 588.0 455.6 天津 5579.9 2720.9 2626.5 152.9 79.7 河北 3481.6 1293.5 1988.6 93.7 105.8 山西 2890.7 1177.9 1563.5 62.7 86.5 内蒙古 2988.9 504.5 2223.3 73.1 188.1 辽宁 3690.2 1212.2 2163.5 113.2 201.3 吉林 3264.0 511.0 2395.5 148.4 209.2 黑龙江 3221.3 464.3 2363.9 230.6 162.4 上海 8247.8 6159.7 774.6 457.5 856.0 江苏 5276.3 2786.1 2125.0 150.4 214.8 浙江 6660.0 3238.8 2789.4 278.9 352.9 安徽 2641.0 1010.0 1499.3 44.9 86.8 福建 4450.4 1650.6 2365.0 98.7 336.0 江西 3128.9 1227.9 1786.4 25.8 88.8 山东 3930.5 1437.6 2258.0 102.8 132.1 河南 2870.6 853.9 1913.7 35.8 67.1 湖北 3099.2 941.6 2049.0 16.8 91.7 湖南 3117.7 1228.8 1713.4 42.1 133.6 广东 4690.5 2562.4 1732.0 167.3 228.9 广西 2494.7 907.4 1516.4 18.3 52.7 海南 3004.0 473.1 2345.6 55.6 129.8 重庆 2809.3 1088.8 1541.5 30.7 148.4
四.转移性收入
四川 2802.8 954.9 1681.6 41.6 124.7 贵州 1877.0 583.3 1153.4 35.5 104.8 云南 2041.8 348.3 1530.1 75.5 87.8 西藏 2077.9 565.2 1187.1 217.2 108.4 陕西 2052.6 756.7 1118.9 56.9 120.1 甘肃 1979.9 586.7 1263.4 20.6 109.2 青海 2151.5 560.5 1359.6 62.0 169.4 宁夏 2508.9 702.1 1561.9 48.6 196.2 新疆 2482.2 195.5 2140.8 33.9 112.0 3》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构成统计(2123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构成统计
单位:%
地区 工资性收入 一.在非企业组织中 二.在本乡地域内 三.外出从业得到收入 劳动得到收入 劳动得到收入
全国合计 100.0 12.6 48.3 39.1 北京 100.0 22.9 61.7 15.4 天津 100.0 12.2 74.2 13.7 河北 100.0 8.2 60.0 31.8 山西 100.0 9.3 76.6 14.1 内蒙古 100.0 21.8 41.6 36.6 辽宁 100.0 24.9 48.3 26.8 吉林 100.0 12.5 49.3 38.2 黑龙江 100.0 19.9 46.2 33.9 上海 100.0 16.9 65.2 18.0 江苏 100.0 12.7 52.9 34.4 浙江 100.0 7.8 79.1 13.1 安徽 100.0 11.3 25.8 62.9 福建 100.0 17.5 56.3 26.2 江西 100.0 8.2 19.0 72.8 山东 100.0 16.7 56.1 27.1 河南 100.0 12.2 36.3 51.5
湖北 100.0 7.6 32.9 59.4 湖南 100.0 4.5 33.2 62.2 广东 100.0 8.9 30.6 60.5 广西 100.0 10.1 28.3 61.6 海南 100.0 23.7 41.2 35.0 重庆 100.0 6.7 27.8 65.4 四川 100.0 6.4 30.7 62.9 贵州 100.0 16.8 41.7 41.5 云南 100.0 17.8 67.9 14.3 西藏 100.0 18.8 38.8 42.3 陕西 100.0 9.3 40.5 50.2 甘肃 100.0 18.4 28.9 52.7 青海 100.0 15.3 15.4 69.3 宁夏 100.0 8.6 29.4 62.0 新疆 100.0 40.2 42.5 17.3 4》
【行业】个人收入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统计(2153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统计
单位:元/人
地区 工资性收入 一.在非企业组织中 二.在本乡地域内 三.外出从业得到收入 劳动得到收入 劳动得到收入
全国合计 1174.5 148.1 567.6 458.8 北京 4524.3 1037.0 2789.8 697.4 天津 2720.9 330.6 2018.3 372.0 河北 1293.5 106.4 776.1 411.1 山西 1177.9 109.0 902.6 166.3 内蒙古 504.5 110.2 209.7 184.6 辽宁 1212.2 301.5 585.3 325.4 吉林 511.0 63.9 252.0 195.1 黑龙江 464.3 92.3 214.5 157.5 上海 6159.7 1038.1 4015.8 1105.9
江苏 2786.1 353.7 1474.1 958.3 浙江 3238.8 253.8 2561.0 424.0 安徽 1010.0 114.5 260.1 635.4 福建 1650.6 288.4 930.1 432.2 江西 1227.9 100.6 233.1 894.3 山东 1437.6 240.7 806.6 390.3 河南 853.9 104.1 309.7 440.2 湖北 941.6 71.9 310.1 559.7 湖南 1228.8 55.5 408.5 764.8 广东 2562.4 228.0 784.2 1550.2 广西 907.4 91.4 256.7 559.2 海南 473.1 112.3 195.1 165.6 重庆 1088.8 73.0 303.2 712.6 四川 954.9 61.5 292.9 600.5 贵州 583.3 98.0 243.0 242.3 云南 348.3 62.1 236.4 49.8 西藏 565.2 106.3 219.6 239.3 陕西 756.7 70.2 306.3 380.2 甘肃 586.7 108.0 169.4 309.3 青海 560.5 86.0 86.1 388.5 宁夏 702.1 60.5 206.3 435.3 新疆 195.5 78.7 83.0 33.8 5》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现金收入构成统计(2196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现金收入构成统计
单位:%
地区 工资性现金收入 一.在非企业组织 二.在本乡地域内 三.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
中得到的收入 劳动得到的收入 全国合计 100.0 12.6 48.3 39.1 北京 100.0 22.9 61.7 15.4 天津 100.0 12.1 74.2 13.7 河北 100.0 8.2 60.0 31.8 山西 100.0 9.2 76.6 14.1
内蒙古 100.0 21.8 41.6 36.6 辽宁 100.0 24.9 48.3 26.8 吉林 100.0 12.5 49.3 38.2 黑龙江 100.0 19.8 46.2 33.9 上海 100.0 16.9 65.2 18.0 江苏 100.0 12.6 52.9 34.5 浙江 100.0 7.8 79.1 13.1 安徽 100.0 11.3 25.8 62.9 福建 100.0 17.5 56.3 26.2 江西 100.0 8.2 19.0 72.8 山东 100.0 16.7 56.2 27.1 河南 100.0 12.1 36.3 51.6 湖北 100.0 7.6 32.9 59.4 湖南 100.0 4.5 33.2 62.2 广东 100.0 8.9 30.6 60.5 广西 100.0 10.1 28.3 61.6 海南 100.0 23.7 41.2 35.0 重庆 100.0 6.6 27.9 65.5 四川 100.0 6.4 30.6 62.9 贵州 100.0 16.8 41.7 41.6 云南 100.0 17.8 67.9 14.3 西藏 100.0 18.0 39.6 42.5 陕西 100.0 9.3 40.5 50.2 甘肃 100.0 18.4 28.8 52.8 青海 100.0 15.3 15.4 69.3 宁夏 100.0 8.6 29.4 62.0 新疆 100.0 40.2 42.5 17.3 6》
【行业】个人收入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现金收入统计(2226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现金收入统计
在线词典
单位:元/人
地区 工资性现金收入 一.在非企业组织 二.在本乡地域内 三.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
中得到的收入 劳动得到的收入 全国合计 1173.1 147.7 567.0 458.5 北京 4520.7 1036.5 2788.1 696.1 天津 2715.7 329.9 2014.6 371.3 河北 1292.7 106.3 775.3 411.0 山西 1177.5 108.8 902.5 166.2 内蒙古 504.4 110.1 209.7 184.6 辽宁 1212.2 301.5 585.3 325.4 吉林 511.0 63.9 252.0 195.1 黑龙江 464.2 92.1 214.5 157.5 上海 6159.7 1038.1 4015.8 1105.9 江苏 2776.9 349.3 1470.0 957.5 浙江 3232.0 253.6 2555.7 422.8 安徽 1009.7 114.5 260.0 635.2 福建 1650.5 288.3 930.1 432.2 江西 1227.9 100.6 233.1 894.3 山东 1434.6 240.2 805.7 388.7 河南 850.9 102.7 309.0 439.2 湖北 941.2 71.6 310.1 559.5 湖南 1228.8 55.5 408.5 764.8 广东 2562.3 228.0 784.2 1550.2 广西 907.4 91.4 256.7 559.2 海南 473.0 112.3 195.1 165.6 重庆 1087.6 71.8 303.2 712.5 四川 954.4 61.5 292.5 600.3 贵州 583.1 97.8 243.0 242.3 云南 348.3 62.1 236.4 49.8 西藏 550.0 98.9 217.6 233.5 陕西 756.7 70.2 306.3 380.2 甘肃 586.2 108.0 168.9 309.3 青海 560.4 85.9 86.1 388.5 宁夏 702.1 60.5 206.3 435.3 新疆 195.5 78.7 83.0 33.8 7》
【行业】生活消费/食品及副食品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购买主要食品统计(5374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购买主要食品统计
单位:公斤/人
地区 谷物 食用植物油 食用动物油 蔬菜 干菜 猪肉 全国合计 43.7 3.9 1.1 28.5 0.3 8.8 北京 99.6 8.8 0.2 87.6 0.2 13.2 天津 100.8 9.0 0.3 62.3 0.1 9.8 河北 40.1 5.5 0.5 37.7 0.2 6.4 山西 76.9 4.9 0.1 44.7 0.2 4.7 内蒙古 101.4 1.9 0.5 47.1 0.1 3.7 辽宁 95.3 5.9 0.8 37.4 0.1 9.0 吉林 88.1 6.3 0.5 41.9 0.1 8.1 黑龙江 113.4 9.0 0.2 37.8 0.0 7.0 上海 67.4 8.5 0.2 39.1 0.4 17.6 江苏 27.5 3.9 0.3 21.9 0.3 11.0 浙江 49.8 4.5 1.1 31.3 0.3 15.1 安徽 25.7 3.3 1.1 17.7 0.2 7.8 福建 52.4 3.0 1.8 26.6 0.4 18.0 江西 14.4 3.6 1.4 14.2 0.4 11.8 山东 27.8 6.0 2.7 43.7 0.5 7.9 河南 20.6 4.2 0.1 37.7 0.9 5.3 湖北 25.6 2.9 0.7 16.1 0.3 6.9 湖南 18.9 1.6 4.7 9.1 0.2 12.3 广东 78.2 3.5 1.0 49.9 0.3 20.0 广西 14.1 1.3 2.0 7.9 0.2 13.3 海南 21.4 1.4 2.9 29.9 0.4 13.2 重庆 23.4 2.2 1.1 11.5 0.1 9.2 四川 20.1 1.8 1.1 17.3 0.1 11.9 贵州 40.2 1.8 1.8 7.7 0.2 5.7 云南 41.9 1.2 1.4 17.9 0.3 6.3 西藏 90.5 2.5 0.0 7.7 1.3 0.6
陕西 54.0 5.7 0.2 27.8 0.5 4.0 甘肃 25.0 2.2 0.1 27.0 0.1 2.7 青海 54.2 2.7 0.2 24.6 0.0 1.3 宁夏 44.8 4.1 0.1 52.8 0.0 2.1 新疆 60.9 9.5 0.1 40.0 0.1 0.4
地区 牛肉 羊肉 鸡鸭鹅肉 鸡鸭鲜蛋 鱼类 虾.贝.蟹类 全国合计 0.47 0.39 1.85 2.67 3.77 0.43 北京 1.46 2.75 2.87 9.04 4.27 0.35 天津 0.97 1.24 0.64 8.60 6.29 0.80 河北 0.47 0.37 0.64 5.58 2.23 0.12 山西 0.16 0.24 0.40 4.02 0.55 0.01 内蒙古 0.47 0.57 1.02 1.14 1.45 0.01 辽宁 0.46 0.29 0.67 4.64 3.94 1.09 吉林 0.58 0.10 1.33 2.40 3.76 0.07 黑龙江 0.60 0.22 1.12 3.11 3.48 0.07 上海 0.83 0.63 7.55 5.33 11.70 4.70 江苏 0.82 0.38 3.84 3.27 7.74 1.05 浙江 0.62 0.35 5.24 3.06 9.44 3.41 安徽 0.44 0.13 2.24 2.03 4.71 0.06 福建 0.28 0.18 3.29 2.75 8.24 3.58 江西 0.26 0.02 1.70 1.64 4.36 0.04 山东 0.29 0.33 2.48 9.29 3.51 0.67 河南 0.82 0.12 1.12 4.40 1.14 0.03 湖北 0.30 0.07 0.79 0.93 6.64 0.02 湖南 0.31 0.10 1.90 1.35 4.71 0.04 广东 0.44 0.05 5.51 1.90 11.63 0.85 广西 0.14 0.05 3.43 0.67 3.00 0.10 海南 0.32 0.19 4.72 0.84 12.02 0.28 重庆 0.04 0.04 1.07 0.80 1.84 0.01 四川 0.13 0.10 1.48 1.07 1.70 0.01 贵州 0.07 0.04 0.48 0.35 0.18 0.00 云南 0.25 0.09 0.82 0.77 0.95 0.01 西藏 2.22 0.95 0.00 0.14 0.00 0.00 陕西 0.08 0.18 0.31 1.72 0.32 0.00 甘肃 0.24 0.25 0.31 0.68 0.19 0.00 青海 0.83 3.11 0.42 0.31 0.30 0.01
宁夏 1.81 1.98 0.92 0.89 0.36 0.01 新疆 2.03 4.54 0.36 0.42 0.39 0.01
地区 食糖 水果 西瓜 卷烟(盒/人)鲜奶 酒 #啤酒 全国合计 1.1 8.9 3.2 25.0 1.2 9.1 5.5 北京 1.3 21.0 7.2 37.5 9.6 21.2 14.0 天津 0.4 16.4 5.3 29.3 2.8 10.8 7.3 河北 0.8 11.6 3.7 20.6 1.7 9.1 5.9 山西 1.0 9.2 4.2 29.0 3.1 3.4 1.5 内蒙古 1.1 9.2 4.3 26.4 2.3 13.5 6.2 辽宁 0.7 16.4 1.6 20.6 1.8 13.7 9.1 吉林 0.7 18.1 3.9 21.3 0.7 14.8 8.4 黑龙江 0.8 17.1 9.4 21.3 1.1 17.4 11.5 上海 1.9 13.3 14.0 49.4 7.4 10.2 8.4 江苏 1.2 9.5 6.1 27.7 3.0 9.4 5.8 浙江 1.6 13.9 6.3 37.5 2.3 19.5 17.4 安徽 1.2 6.4 4.2 27.8 0.1 12.6 9.2 福建 2.0 10.7 0.8 29.9 1.7 17.6 15.5 江西 1.0 8.7 3.1 26.3 0.4 9.4 7.9 山东 0.6 7.4 1.5 24.4 4.2 17.1 9.4 河南 1.1 8.1 3.5 22.0 0.2 5.9 4.3 湖北 1.0 6.8 2.9 30.5 0.1 10.1 6.2 湖南 1.2 11.2 3.9 28.6 0.1 4.6 2.4 广东 1.9 11.9 0.6 24.9 0.2 3.4 1.3 广西 1.2 6.2 0.4 15.9 0.0 7.1 1.9 海南 1.1 2.6 0.3 20.8 0.0 3.8 1.1 重庆 2.0 6.4 0.6 31.9 0.3 10.3 4.9 四川 1.5 7.9 0.5 26.2 0.6 8.2 3.4 贵州 0.8 4.7 0.2 23.8 0.1 6.2 1.2 云南 1.2 5.9 0.2 26.9 0.1 6.6 1.6 西藏 3.2 0.7 0.0 12.9 0.1 1.0 0.9 陕西 0.7 4.7 3.7 28.2 1.0 3.5 2.3 甘肃 0.8 4.4 4.4 22.3 0.9 4.8 2.8 青海 1.5 3.7 1.7 15.4 0.8 2.9 1.0 宁夏 1.4 10.7 10.9 15.2 1.6 3.0 1.8 新疆 0.5 3.7 6.7 3.2 1.0 1.3 0.7 8》
【行业】人口/就业/教育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统计(2672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统计
地区 常住人口 整半劳动力 整半劳动力占 #劳动力 在校学生人数 #7-15岁在校
数
(户)全国合计 4.1 2.8 69.2 1.4 0.8 0.5 北京 3.4 2.3 68.0 1.5 0.7 0.4 天津 3.5 2.5 70.2 1.4 0.7 0.5 河北 3.9 2.8 71.7 1.4 0.7 0.4 山西 4.1 2.7 67.2 1.5 1.0 0.7 内蒙古 3.8 2.7 70.6 1.4 0.7 0.4 辽宁 3.4 2.5 74.9 1.3 0.5 0.3 吉林 3.7 2.7 74.1 1.3 0.5 0.3 黑龙江 3.7 2.7 73.7 1.4 0.5 0.4 上海 3.2 2.2 68.3 1.5 0.4 0.2 江苏 3.7 2.7 71.1 1.4 0.7 0.4 浙江 3.6 2.6 72.6 1.4 0.6 0.4 安徽 4.1 2.8 69.5 1.4 0.8 0.6 福建 4.1 2.8 68.2 1.5 0.8 0.5 江西 4.3 3.1 72.4 1.4 0.7 0.5 山东 3.7 2.7 73.4 1.4 0.7 0.4 河南 4.2 2.9 68.4 1.5 0.9 0.6 湖北 4.0 3.0 74.5 1.3 0.7 0.5 湖南 3.9 2.8 71.5 1.4 0.7 0.4 广东 5.0 3.2 64.7 1.5 1.2 0.9 广西 4.7 3.3 70.1 1.4 0.8 0.6 海南 5.1 3.2 63.1 1.6 1.3 0.9 重庆 3.7 2.8 75.6 1.3 0.6 0.5 四川 3.9 2.7 70.5 1.4 0.7 0.5 贵州 4.4 2.8 63.9 1.6 1.0 0.8 人/户)(人/户)(%)(常住人口比重 负担人口 人/劳动力)(人/户)(学生人人/
云南 4.3 2.8 64.3 1.6 0.8 0.6 西藏 6.3 3.6 57.3 1.7 1.2 1.0 陕西 4.4 2.8 63.8 1.6 1.1 0.7 甘肃 4.6 2.8 59.8 1.7 1.2 0.8 青海 5.2 3.1 59.8 1.7 1.0 0.8 宁夏 4.5 2.8 61.4 1.6 1.1 0.7 新疆 4.7 2.9 61.9 1.6 1.2 0.9 9》
【行业】生活消费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构成统计(6716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构成统计
单位:%
地区 家庭经营 一.第一产业生产 1.农业支出 2.林业支出 3.牧业支出 现金支出 费用支出
全国合计 100.0 87.5 48.5 0.6 35.3 北京 100.0 56.6 16.3 1.0 34.8 天津 100.0 71.5 20.2 0.4 47.1 河北 100.0 82.1 48.0 0.3 33.8 山西 100.0 78.8 52.7 0.5 25.7 内蒙古 100.0 97.7 56.4 0.4 40.8 辽宁 100.0 93.9 46.8 0.3 46.0 吉林 100.0 97.4 73.9 0.4 23.1 黑龙江 100.0 98.4 74.3 0.1 23.9 上海 100.0 77.7 34.4 2.0 15.1 江苏 100.0 84.3 43.0 1.0 33.2 浙江 100.0 67.4 20.7 0.8 39.9 安徽 100.0 90.1 63.4 0.8 22.2 福建 100.0 86.9 42.1 2.1 37.0 江西 100.0 88.2 50.4 0.5 35.4 山东 100.0 87.1 49.8 0.8 35.5 河南 100.0 88.2 52.1 0.4 34.5 湖北 100.0 88.3 48.8 0.6 32.0
湖南 100.0 82.0 39.7 0.6 38.9 广东 100.0 93.1 26.0 0.3 51.8 广西 100.0 93.6 45.6 0.4 44.4 海南 100.0 92.9 40.7 2.7 24.8 重庆 100.0 91.0 39.3 1.2 47.4 四川 100.0 89.0 32.8 0.6 53.4 贵州 100.0 85.3 42.6 0.3 42.3 云南 100.0 90.6 51.4 1.2 37.5 西藏 100.0 66.9 52.8 0.5 13.5 陕西 100.0 86.3 53.6 0.4 31.9 甘肃 100.0 84.2 65.9 2.0 16.4 青海 100.0 76.0 46.8 0.2 28.9 宁夏 100.0 87.9 47.6 0.1 37.6 新疆 100.0 93.3 74.0 0.4 18.9
地区 4.产
全国合计北京 4.6 15.5 6.1 9.3 27.9 天津 3.8 19.5 18.5 1.0 8.9 河北 0.0 8.2 7.9 0.3 9.7 山西 0.0 2.3 1.0 1.3 18.9 内蒙古 0.0 0.7 0.5 0.1 1.7 辽宁 0.8 0.9 0.5 0.4 5.2 吉林 0.1 0.5 0.3 0.3 2.1 黑龙江 0.1 0.1 0.0 0.0 1.6 上海 26.1 1.0 0.3 0.7 21.3 江苏 7.0 5.1 4.2 0.9 10.6 浙江 6.0 20.7 19.6 1.1 11.9 安徽 3.7 2.3 2.1 0.2 7.7 福建 5.7 2.2 0.9 1.3 10.8 江西 1.9 3.4 2.5 1.0 8.4 山东 1.0 6.6 6.3 0.3 6.3 河南 1.2 4.7 3.5 1.2 7.1 湖北 7.0 4.4 2.0 2.3 7.3 湖南 2.8 5.8 5.1 0.7 12.3 渔业支出 二.第二产业生产 1.工业支出 2.建筑业支出 三.第三产业生费用支出 费用支出 3.1 4.5 3.8 0.7 7.9
广东 15.0 1.1 0.8 0.3 5.7 广西 3.2 2.5 2.5 0.0 3.9 海南 24.7 1.9 1.6 0.3 5.2 重庆 3.1 1.4 0.8 0.6 7.6 四川 2.1 2.6 2.1 0.5 8.4 贵州 0.0 3.2 2.6 0.6 11.5 云南 0.4 1.2 1.0 0.2 8.2 西藏 0.0 1.1 0.0 1.1 32.0 陕西 0.4 2.4 2.2 0.2 11.3 甘肃 0.0 5.1 2.9 2.3 10.6 青海 0.1 2.4 1.3 1.1 21.6 宁夏 2.8 4.0 3.8 0.2 8.1 新疆 0.0 0.6 0.4 0.2 6.1
地区 1.全国合计北京 16.4 9.4 1.9 0.0 0.2 天津 6.3 1.3 0.5 0.0 0.7 河北 4.6 3.4 0.7 0.6 0.4 山西 10.6 5.5 1.3 0.1 1.4 内蒙古 0.8 0.4 0.2 0.1 0.2 辽宁 2.1 2.1 0.1 0.1 0.8 吉林 1.5 0.2 0.1 0.0 0.3 黑龙江 1.1 0.3 0.0 0.1 0.1 上海 12.2 3.4 5.0 0.0 0.7 江苏 6.6 3.0 0.6 0.0 0.3 浙江 5.1 4.6 0.7 0.2 1.4 安徽 2.6 4.5 0.2 0.1 0.2 福建 4.7 4.0 0.5 0.0 1.6 江西 2.7 3.9 0.6 0.3 0.8 山东 2.0 2.8 0.6 0.3 0.7 河南 3.1 2.9 0.4 0.3 0.4 湖北 2.7 3.4 0.4 0.2 0.5 湖南 5.4 4.9 0.8 0.7 0.5 广东 2.2 1.9 1.1 0.1 0.6 交通运输 2.邮电业支出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支出
社会服务业支出 文教卫生业支出 其他行业 支出 3.4.5.3.7 2.9 0.5 0.2 0.6
广西 2.1 0.9 0.3 0.1 0.5 海南 3.6 0.1 1.1 0.0 0.4 重庆 1.8 4.4 0.3 0.6 0.5 四川 5.6 1.6 0.7 0.2 0.4 贵州 4.0 5.9 0.3 0.8 0.5 云南 4.4 2.2 0.3 0.4 1.0 西藏 28.1 0.4 0.0 0.1 3.4 陕西 5.3 2.8 1.2 0.3 1.6 甘肃 4.3 5.1 0.6 0.1 0.5 青海 10.9 8.8 0.2 0.7 1.1 宁夏 4.0 3.6 0.1 0.0 0.3 新疆 2.1 3.5 0.1 0.0 0.5 10》
【行业】生活消费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统计(6780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统计
单位:元/人
地区 家庭经营 一.第一产业生产 1.农业支出 2.林业支出 3.牧业支出 现金支出 费用支出
全国合计 1052.5 921.5 510.5 6.5 371.8 北京 1255.7 710.8 204.3 11.9 437.1 天津 1573.3 1125.7 317.3 6.8 741.7 河北 1152.9 946.8 553.3 3.5 389.9 山西 580.9 458.0 306.1 2.6 149.3 内蒙古 1621.0 1583.2 914.7 7.0 661.5 辽宁 1930.3 1812.4 904.0 5.1 887.1 吉林 1440.2 1402.7 1063.7 5.9 332.4 黑龙江 2381.4 2342.2 1768.5 2.1 569.6 上海 524.6 407.5 180.5 10.7 79.2 江苏 1118.4 942.7 481.4 11.1 371.6 浙江 1718.1 1157.4 354.9 13.4 686.0 安徽 788.6 710.4 499.9 6.1 174.9
福建 836.4 727.3 352.4 18.0 309.7 江西 862.5 760.7 435.1 4.5 305.0 山东 1399.6 1218.8 696.6 10.9 496.8 河南 868.0 765.6 451.9 3.9 299.4 湖北 954.0 842.7 465.3 5.8 305.0 湖南 948.7 777.5 376.7 5.3 368.6 广东 1101.4 1025.8 286.6 2.9 570.8 广西 997.2 933.8 454.8 4.1 443.1 海南 913.0 848.5 371.9 24.6 226.1 重庆 558.6 508.5 219.4 6.7 265.0 四川 845.1 751.8 277.5 4.7 451.6 贵州 465.6 397.0 198.5 1.3 197.0 云南 681.1 616.9 350.0 8.1 255.7 西藏 173.9 116.3 91.9 0.9 23.4 陕西 770.3 665.1 413.0 3.3 245.9 甘肃 656.8 553.3 432.8 13.0 107.5 青海 496.0 377.1 232.1 1.2 143.3 宁夏 1166.8 1026.1 555.0 0.6 438.2 新疆 1823.9 1701.9 1348.9 7.9 345.0
地区 4.产
全国合计北京 57.4 194.1 77.0 117.1 350.8 天津 59.9 307.3 291.4 15.9 140.4 河北 0.0 94.4 91.0 3.4 111.7 山西 13.4 6.0 7.5 109.5 内蒙古 0.1 10.8 8.6 2.3 27.0 辽宁 16.3 17.6 9.3 8.2 100.3 吉林 0.8 7.9 4.0 3.8 29.6 黑龙江 2.0 1.3 0.7 0.5 38.0 上海 137.1 5.4 1.8 3.7 111.7 江苏 78.7 57.3 47.3 10.0 118.4 浙江 103.1 355.5 336.1 19.3 205.2 安徽 29.5 17.9 16.2 1.7 60.3 福建 47.3 18.5 7.4 11.2 90.6 渔业支出 二.第二产业生产 1.工业支出 2.建筑业支出 三.第三产业生费用支出 费用支出 32.6 47.6 40.1 7.5 83.4
江西 16.1 29.5 21.3 8.2 72.2 山东 14.6 92.6 87.8 4.8 88.2 河南 10.4 40.6 30.2 10.4 61.8 湖北 66.6 41.7 19.5 22.1 69.6 湖南 26.9 54.9 48.6 6.3 116.3 广东 165.5 12.5 8.8 3.7 63.1 广西 31.8 25.0 24.6 0.4 38.4 海南 225.9 17.2 14.3 2.8 47.4 重庆 17.4 7.8 4.7 3.1 42.3 四川 18.0 21.9 17.7 4.1 71.4 贵州 0.1 14.9 12.2 2.7 53.7 云南 3.0 8.2 6.8 1.4 56.0 西藏 1.9 0.1 1.9 55.7 陕西 2.9 18.4 16.9 1.5 86.8 甘肃 0.0 33.8 18.7 15.0 69.8 青海 0.5 11.8 6.6 5.2 107.0 宁夏 32.3 46.7 44.9 1.8 94.1 新疆 0.0 10.4 7.2 3.3 111.7
地区 1.全国合计北京 206.2 118.2 23.9 0.0 2.4 天津 99.7 20.8 8.1 0.1 11.7 河北 53.3 39.3 7.8 6.5 4.9 山西 61.6 31.9 7.5 0.5 8.1 内蒙古 12.6 5.7 2.9 2.2 3.7 辽宁 39.9 40.3 2.5 2.6 15.0 吉林 22.1 2.7 1.0 0.0 3.9 黑龙江 25.7 7.3 0.9 1.5 2.6 上海 64.2 18.0 26.0 3.4 江苏 73.9 33.9 6.5 0.2 3.8 浙江 87.3 79.0 11.2 3.0 24.8 安徽 20.5 35.8 1.7 1.0 1.3 福建 39.2 33.4 4.0 0.4 13.6 江西 23.7 33.7 5.3 2.3 7.3 交通运输 2.邮电业支出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支出
社会服务业支出 文教卫生业支出 其他行业 支出 3.4.5.39.0 30.5 5.5 2.3 6.2
山东 27.4 38.7 8.4 4.4 9.5 河南 26.5 25.6 3.3 3.0 3.4 湖北 26.0 32.8 4.3 1.6 4.8 湖南 51.3 46.8 7.7 6.2 4.3 广东 23.7 20.9 11.6 0.6 6.3 广西 21.1 9.1 2.6 1.0 4.7 海南 32.8 1.4 9.8 0.1 3.3 重庆 10.2 24.6 1.4 3.6 2.5 四川 46.9 13.7 6.1 1.6 3.0 贵州 18.5 27.5 1.5 3.6 2.6 云南 29.7 14.9 2.0 2.4 7.0 西藏 48.9 0.6 0.0 0.2 5.9 陕西 41.1 21.8 9.4 2.1 12.3 甘肃 28.0 33.6 4.1 0.9 3.2 青海 54.1 43.5 0.8 3.4 5.3 宁夏 46.7 41.4 1.5 0.4 4.0 新疆 37.9 63.6 1.2 0.4 8.5 11》
【行业】生活消费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构成统计(6710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构成统计
单位:%
地区 家庭经营 一.第一产业生产 1.农业支出 2.林业支出 3.牧业支出 费用支出 费用支出
全国合计 100.0 89.0 45.5 0.6 40.1 北京 100.0 57.0 16.1 0.9 35.4 天津 100.0 72.4 21.1 0.4 47.2 河北 100.0 83.4 46.5 0.3 36.6 山西 100.0 80.4 51.3 0.4 28.7 内蒙古 100.0 98.2 49.4 0.3 48.4 辽宁 100.0 94.3 45.4 0.2 47.8 吉林 100.0 97.6 68.9 0.4 28.3
黑龙江 100.0 98.5 71.3 0.1 26.9 上海 100.0 78.0 33.8 2.0 16.2 江苏 100.0 85.2 41.0 0.9 36.0 浙江 100.0 68.0 20.9 0.8 40.2 安徽 100.0 90.9 59.9 0.7 26.9 福建 100.0 87.3 41.2 2.1 38.5 江西 100.0 89.1 47.6 0.5 39.3 山东 100.0 87.9 48.9 0.8 37.3 河南 100.0 89.1 49.8 0.4 37.8 湖北 100.0 89.2 47.2 0.7 34.9 湖南 100.0 84.4 35.7 1.2 45.1 广东 100.0 93.4 25.6 0.3 53.1 广西 100.0 94.4 41.3 0.4 49.9 海南 100.0 93.4 37.9 2.5 30.1 重庆 100.0 94.0 27.2 0.8 63.9 四川 100.0 92.2 27.4 0.5 62.6 贵州 100.0 89.8 33.0 0.2 56.6 云南 100.0 93.5 45.2 1.1 47.0 西藏 100.0 86.4 31.2 0.2 54.9 陕西 100.0 87.7 51.3 0.4 35.7 甘肃 100.0 86.9 62.0 1.6 23.3 青海 100.0 81.5 46.1 0.2 35.1 宁夏 100.0 90.1 44.9 0.0 42.8 新疆 100.0 93.7 71.8 0.4 21.5
地区 4.产
全国合计北京 4.6 15.3 6.1 9.2 27.7 天津 3.7 18.9 17.9 1.0 8.7 河北 0.0 7.6 7.3 0.3 9.0 山西 0.0 2.1 1.0 1.2 17.5 内蒙古 0.0 0.5 0.4 0.1 1.3 辽宁 0.8 0.9 0.5 0.4 4.9 吉林 0.1 0.5 0.3 0.2 1.9 黑龙江 0.1 0.0 0.0 0.0 1.5 渔业支出 二.第二产业生产 1.工业支出 2.建筑业支出 三.第三产业生费用支出 费用支出 2.8 4.0 3.4 0.6 7.0
上海 26.1 1.0 0.3 0.7 20.9 江苏 7.2 4.8 4.0 0.8 10.0 浙江 6.1 20.3 19.2 1.1 11.7 安徽 3.4 2.1 1.9 0.2 7.0 福建 5.5 2.2 0.9 1.3 10.6 江西 1.8 3.2 2.3 0.9 7.8 山东 1.0 6.2 5.9 0.3 5.9 河南 1.1 4.3 3.2 1.1 6.6 湖北 6.5 4.0 1.9 2.1 6.7 湖南 2.5 5.1 4.5 0.6 10.6 广东 14.4 1.1 0.8 0.3 5.5 广西 2.8 2.2 2.2 0.0 3.4 海南 23.0 1.7 1.5 0.3 4.8 重庆 2.1 0.9 0.6 0.4 5.1 四川 1.6 1.8 1.5 0.3 6.0 贵州 0.0 2.2 1.8 0.4 8.0 云南 0.3 0.9 0.7 0.2 5.6 西藏 0.0 1.0 0.0 1.0 12.6 陕西 0.3 2.1 2.0 0.2 10.1 甘肃 0.0 4.3 2.4 1.9 8.8 青海 0.1 1.8 1.0 0.8 16.6 宁夏 2.3 3.3 3.2 0.1 6.6 新疆 0.0 0.5 0.4 0.2 5.8
地区 1.全国合计北京 16.3 9.3 1.9 0.0 0.2 天津 6.1 1.3 0.5 0.0 0.7 河北 4.3 3.2 0.6 0.5 0.4 山西 9.8 5.1 1.2 0.1 1.3 内蒙古 0.6 0.3 0.1 0.1 0.2 辽宁 1.9 2.0 0.1 0.1 0.7 吉林 1.4 0.2 0.1 0.0 0.2 黑龙江 1.0 0.3 0.0 0.1 0.1 上海 12.0 3.4 4.9 0.0 0.6 交通运输 2.邮电业支出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支出
社会服务业支出 文教卫生业支出 其他行业 支出 3.4.5.3.3 2.6 0.5 0.2 0.5
江苏 6.2 2.9 0.6 0.0 0.3 浙江 5.0 4.5 0.6 0.2 1.4 安徽 2.4 4.2 0.2 0.1 0.2 福建 4.6 3.9 0.5 0.0 1.6 江西 2.5 3.6 0.6 0.2 0.8 山东 1.8 2.6 0.6 0.3 0.7 河南 2.8 2.7 0.3 0.3 0.4 湖北 2.5 3.2 0.4 0.2 0.5 湖南 4.7 4.3 0.7 0.6 0.4 广东 2.1 1.9 1.0 0.1 0.5 广西 1.9 0.8 0.2 0.1 0.4 海南 3.3 0.1 1.0 0.0 0.3 重庆 1.2 3.0 0.2 0.4 0.3 四川 3.9 1.2 0.5 0.1 0.3 贵州 2.7 4.1 0.2 0.5 0.4 云南 2.9 1.5 0.2 0.2 0.7 西藏 11.0 0.2 0.0 0.0 1.3 陕西 4.8 2.5 1.1 0.2 1.4 甘肃 3.5 4.2 0.5 0.1 0.4 青海 8.4 6.8 0.1 0.5 0.8 宁夏 3.3 2.9 0.1 0.0 0.3 新疆 2.0 3.3 0.1 0.0 0.4 12》
【行业】生活消费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统计(6778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统计
单位:元/人
地区 家庭经营 一.第一产业生产 1.农业支出 2.林业支出 3.牧业支出 费用支出 费用支出
全国合计 1189.7 1058.3 540.9 7.2 476.9 北京 1268.6 723.7 204.7 12.0 448.8
天津 1624.2 1176.1 342.6 6.8 766.9 河北 1242.8 1036.3 578.2 3.5 454.6 山西 626.8 503.8 321.2 2.6 180.0 内蒙古 2084.8 2046.8 1030.8 7.0 1009.0 辽宁 2061.1 1943.3 936.3 5.1 985.6 吉林 1591.8 1553.4 1096.6 5.9 450.2 黑龙江 2591.1 2551.6 1848.2 3.5 697.5 上海 533.6 416.4 180.6 10.7 86.2 江苏 1185.1 1009.5 486.1 11.1 427.0 浙江 1750.3 1189.6 365.4 13.4 704.1 安徽 861.6 783.3 516.3 6.1 231.5 福建 857.8 748.6 353.1 18.1 330.1 江西 931.7 829.9 443.2 4.5 365.8 山东 1496.0 1315.0 731.2 11.3 557.8 河南 944.7 841.8 470.4 3.9 357.1 湖北 1038.1 926.5 490.5 6.9 362.1 湖南 1106.0 933.2 394.6 13.0 498.3 广东 1154.2 1077.9 295.2 3.1 613.1 广西 1125.8 1062.4 464.6 4.1 561.8 海南 984.9 920.4 373.3 24.6 296.2 重庆 839.0 788.4 228.5 6.7 535.8 四川 1188.2 1094.9 325.9 5.8 744.3 贵州 675.7 607.1 223.0 1.3 382.6 云南 1015.4 949.6 459.0 10.8 476.8 西藏 447.6 386.5 139.9 0.9 245.7 陕西 858.5 753.3 440.2 3.3 306.9 甘肃 790.7 687.2 490.0 13.0 184.0 青海 643.2 524.3 296.8 1.2 225.8 宁夏 1418.4 1277.7 637.0 0.7 607.3 新疆 1928.6 1806.5 1383.9 7.9 414.7
地区 4.产
全国合计北京 58.3 194.1 77.0 117.1 350.8 天津 59.9 307.3 291.4 15.9 140.8 渔业支出 二.第二产业生产 1.工业支出 2.建筑业支出 三.第三产业生费用支出 费用支出 33.3 47.8 40.2 7.6 83.6
河北 0.0 94.4 91.0 3.4 112.1 山西 13.4 6.0 7.5 109.5 内蒙古 0.1 10.8 8.6 2.3 27.1 辽宁 16.3 17.6 9.3 8.2 100.3 吉林 0.8 8.7 4.9 3.8 29.6 黑龙江 2.4 1.3 0.7 0.5 38.3 上海 139.0 5.4 1.8 3.7 111.7 江苏 85.3 57.3 47.3 10.0 118.4 浙江 106.7 355.5 336.1 19.4 205.2 安徽 29.5 17.9 16.2 1.7 60.4 福建 47.3 18.5 7.4 11.2 90.6 江西 16.4 29.5 21.3 8.2 72.3 山东 14.6 92.6 87.8 4.8 88.5 河南 10.5 40.7 30.3 10.4 62.2 湖北 67.0 41.7 19.5 22.1 69.9 湖南 27.4 55.9 49.3 6.6 116.9 广东 166.4 12.6 8.8 3.8 63.7 广西 31.8 25.0 24.6 0.4 38.4 海南 226.3 17.2 14.3 2.8 47.4 重庆 17.5 7.8 4.7 3.1 42.7 四川 19.0 21.9 17.7 4.1 71.4 贵州 0.1 14.9 12.2 2.7 53.7 云南 3.0 9.1 7.1 2.0 56.7 西藏 0.1 4.7 0.1 4.6 56.4 陕西 2.9 18.4 16.9 1.5 86.8 甘肃 0.1 33.8 18.7 15.0 69.8 青海 0.5 11.8 6.6 5.2 107.0 宁夏 32.7 46.7 44.9 1.8 94.1 新疆 0.0 10.4 7.2 3.3 111.7
地区 1.全国合计北京 206.2 118.2 23.9 0.0 2.4 天津 99.7 21.2 8.1 0.1 11.7 河北 53.3 39.4 8.0 6.5 4.9 交通运输 2.邮电业支出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支出
社会服务业支出 文教卫生业支出 其他行业 支出 3.4.5.39.0 30.6 5.5 2.3 6.2
山西 61.6 31.9 7.5 0.5 8.1 内蒙古 12.7 5.7 2.9 2.2 3.7 辽宁 39.9 40.3 2.5 2.6 15.0 吉林 22.1 2.7 1.0 0.0 3.9 黑龙江 25.8 7.5 0.9 1.5 2.6 上海 64.2 18.0 26.0 3.4 江苏 73.9 33.9 6.5 0.2 3.8 浙江 87.3 79.0 11.2 3.0 24.8 安徽 20.5 35.8 1.7 1.0 1.3 福建 39.2 33.4 4.0 0.4 13.6 江西 23.7 33.7 5.4 2.3 7.3 山东 27.4 38.7 8.4 4.4 9.8 河南 26.6 25.8 3.3 3.0 3.4 湖北 26.1 33.1 4.3 1.6 4.9 湖南 51.6 47.2 7.7 6.2 4.3 广东 23.8 21.4 11.6 0.6 6.3 广西 21.1 9.1 2.6 1.0 4.7 海南 32.8 1.4 9.8 0.1 3.3 重庆 10.2 25.0 1.4 3.6 2.5 四川 46.9 13.7 6.1 1.6 3.0 贵州 18.5 27.5 1.5 3.6 2.6 云南 29.9 15.3 2.0 2.4 7.1 西藏 49.4 0.8 0.0 0.2 6.0 陕西 41.1 21.8 9.4 2.1 12.3 甘肃 28.0 33.6 4.1 0.9 3.2 青海 54.1 43.5 0.8 3.4 5.3 宁夏 46.7 41.4 1.5 0.4 4.0 新疆 37.9 63.6 1.2 0.4 8.5 13》
【行业】农业经济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土地情况统计(2033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土地情况统计
单位:亩/人
地区 耕地面积 #有效灌 山地面积 园地面积 牧草地面积 养殖水面面积
溉面积
全国合计 2.08 0.99 0.32 0.08 3.74 0.03 北京 0.69 0.55 0.10 0.13 0.01 0.04 天津 1.33 1.18 0.02 0.02 0.04 河北 1.89 1.31 0.09 0.07 山西 2.20 0.72 0.03 0.16 0.01 内蒙古 8.29 2.36 0.52 0.08 121.91 辽宁 3.33 0.90 0.12 0.06 0.02 吉林 6.24 1.34 0.01 0.04 黑龙江 10.42 1.41 0.02 0.01 0.01 上海 0.43 0.42 0.04 0.09 江苏 1.12 0.85 0.01 0.02 0.11 浙江 0.70 0.63 0.92 0.13 0.07 安徽 1.68 1.28 0.32 0.04 0.05 福建 0.80 0.66 0.76 0.26 0.09 江西 1.47 1.21 0.75 0.06 0.04 山东 1.38 1.14 0.04 0.07 0.01 河南 1.53 1.11 0.02 0.04 湖北 1.53 1.03 0.50 0.04 0.09 湖南 1.17 0.95 0.56 0.06 0.02 0.05 广东 0.66 0.52 0.37 0.10 0.10 广西 1.31 0.59 0.63 0.14 0.03 0.03 海南 0.98 0.54 0.88 0.39 0.02 重庆 0.96 0.36 0.31 0.05 0.02 0.02 四川 0.96 0.49 0.23 0.05 0.02 贵州 1.02 0.27 0.29 0.03 0.02 云南 1.40 0.45 0.62 0.11 0.01 西藏 1.98 1.78 0.01 0.11 陕西 1.84 0.54 0.32 0.25 0.11 甘肃 2.65 0.72 0.68 0.09 0.15 青海 1.95 0.77 0.07 0.02 19.85 宁夏 4.13 1.28 0.05 0.54 0.03 新疆 4.11 4.06 0.01 0.20 3.26 14》
【行业】个人收入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构成统计(6932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构成统计
单位:%
地区 全国合计 100.0 78.0 44.7 2.0 28.3 北京 100.0 46.5 20.7 2.3 21.1 天津 100.0 59.0 27.7 0.4 27.2 河北 100.0 70.9 44.4 0.6 25.9 山西 100.0 64.6 42.9 0.9 20.8 内蒙古 100.0 95.8 49.0 0.6 46.1 辽宁 100.0 88.9 50.7 0.6 36.2 吉林 100.0 94.9 73.1 0.4 21.3 黑龙江 100.0 97.0 76.7 0.4 19.8 上海 100.0 68.1 38.5 0.1 9.8 江苏 100.0 64.8 32.3 1.7 23.2 浙江 100.0 48.8 20.5 2.7 21.6 安徽 100.0 83.0 57.7 1.9 20.0 福建 100.0 66.2 37.6 3.4 19.1 江西 100.0 80.8 48.5 2.9 26.8 山东 100.0 77.2 49.1 1.8 25.3 河南 100.0 78.9 44.9 1.3 31.7 湖北 100.0 85.7 55.8 1.7 21.8 湖南 100.0 70.2 33.5 2.4 31.3 广东 100.0 78.1 29.7 1.1 33.5 广西 100.0 88.4 38.1 4.0 42.4 海南 100.0 85.7 31.3 15.1 20.0 重庆 100.0 85.1 25.3 1.5 54.9 四川 100.0 81.7 24.7 1.4 53.0 贵州 100.0 77.2 35.1 1.9 40.1 云南 100.0 86.4 47.5 8.3 30.1 西藏 100.0 74.4 37.0 5.2 32.2 陕西 100.0 78.9 50.2 1.6 26.9 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一.第一产业收入农业收入林业收入 3.牧业收入 1.2.甘肃 100.0 79.8 58.8 2.9 18.0 青海 100.0 75.6 37.4 0.7 37.3 宁夏 100.0 81.1 46.0 0.3 33.0 新疆 100.0 90.1 70.0 1.8 18.4
地区 4.渔业收入 二.第二产业收入 1.工业收入 2.建筑业收入 三.第三产业收入
全国合计 3.0 6.8 4.5 2.3 15.2 北京 2.3 19.4 6.5 13.0 34.1 天津 3.7 16.5 13.6 2.9 24.5 河北 0.0 9.9 9.2 0.7 19.3 山西 0.0 4.2 1.3 2.9 31.3 内蒙古 0.0 1.0 0.7 0.3 3.3 辽宁 1.5 1.8 1.0 0.8 9.3 吉林 0.1 0.8 0.5 0.3 4.3 黑龙江 0.2 0.2 0.1 0.1 2.8 上海 19.7 4.6 1.1 3.5 27.3 江苏 7.6 11.9 7.7 4.2 23.3 浙江 4.0 25.7 19.9 5.8 25.6 安徽 3.3 4.0 2.1 1.9 13.1 福建 6.0 9.0 3.3 5.7 24.9 江西 2.6 6.5 3.4 3.2 12.6 山东 1.1 7.8 6.1 1.6 15.1 河南 1.1 6.3 4.8 1.5 14.8 湖北 6.5 4.6 2.2 2.4 9.7 湖南 3.0 11.6 5.2 6.4 18.2 广东 14.0 3.6 2.0 1.5 18.3 广西 4.0 3.0 2.4 0.6 8.5 海南 19.3 2.9 1.3 1.6 11.4 重庆 3.3 2.2 1.4 0.8 12.7 四川 2.5 3.7 1.9 1.7 14.7 贵州 0.1 4.5 2.4 2.1 18.3 云南 0.4 1.7 1.0 0.7 11.9 西藏 0.0 2.9 0.3 2.5 22.7 陕西 0.2 3.5 2.7 0.8 17.6 甘肃 0.0 4.9 2.3 2.6 15.3 青海 0.3 3.6 1.1 2.5 20.8
宁夏 1.9 3.9 3.4 0.5 15.0 新疆 0.0 1.3 0.7 0.5 8.6
地区 1.交通.运输 2.批发和零售 3.社会服务业 4.文教卫生业 5.其他行业 邮电业收入 贸易.餐饮业 收入 收入 收入 收入
全国合计 5.6 5.9 1.6 0.5 1.5 北京 19.4 8.2 4.7 0.2 1.6 天津 12.7 7.0 3.1 0.0 1.3 河北 7.0 8.5 1.6 1.1 1.0 山西 14.4 8.0 4.1 0.5 4.3 内蒙古 1.3 0.8 0.4 0.2 0.4 辽宁 3.6 3.4 0.7 0.5 1.0 吉林 2.2 1.4 0.1 0.1 0.4 黑龙江 1.6 0.6 0.2 0.1 0.3 上海 14.4 9.3 1.9 1.4 0.2 江苏 10.5 8.7 2.5 0.2 1.5 浙江 9.1 10.0 3.3 0.6 2.5 安徽 3.3 6.2 1.4 0.6 1.5 福建 8.1 9.6 3.3 0.6 3.3 江西 3.6 5.4 1.7 0.6 1.3 山东 4.9 5.5 1.6 0.8 2.2 河南 4.7 6.0 1.2 0.8 2.0 湖北 3.4 4.1 1.1 0.3 0.8 湖南 6.9 7.0 2.5 0.9 0.9 广东 4.7 9.4 2.0 0.4 1.7 广西 2.8 3.6 0.6 0.7 0.8 海南 3.9 3.5 1.0 0.2 2.8 重庆 2.8 5.8 0.9 1.5 1.5 四川 5.9 5.2 2.0 0.5 0.9 贵州 4.8 9.0 1.8 0.9 1.9 云南 4.7 4.7 0.5 0.3 1.4 西藏 15.9 4.1 1.2 0.0 1.5 陕西 6.9 5.9 2.5 0.7 1.6 甘肃 5.4 6.3 1.2 0.5 1.8 青海 8.6 7.3 1.4 0.7 2.6 宁夏 8.0 5.8 0.8 0.0 0.4
新疆 2.2 4.3 0.3 0.1 1.8 15》
【行业】个人收入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统计(7039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统计
单位:元/人
地区 家庭经营现金收入 一.第一产业收入 1.农业收入 2.林业收入 3.全国合计 2472.3 1929.5 1104.9 49.3 700.3 北京 3128.0 1454.7 647.8 72.7 661.1 天津 4033.1 2377.8 1115.5 15.6 1096.3 河北 2768.3 1962.0 1228.9 15.7 717.4 山西 1702.6 1099.3 729.8 14.7 354.8 内蒙古 3498.9 3350.5 1715.8 21.6 1613.1 辽宁 3922.7 3489.2 1989.6 22.6 1418.8 吉林 3613.9 3429.2 2641.9 15.5 768.9 黑龙江 4578.8 4441.3 3512.4 17.3 904.4 上海 1126.8 767.6 433.3 1.2 110.7 江苏 2852.3 1847.1 922.3 48.7 660.4 浙江 4484.9 2187.1 920.6 119.6 969.2 安徽 1872.5 1553.7 1080.7 35.6 374.7 福建 2822.4 1867.7 1061.8 97.0 538.5 江西 2057.8 1663.2 997.6 59.5 552.3 山东 3415.5 2635.9 1676.3 60.2 862.8 河南 2046.5 1615.0 918.6 26.2 648.0 湖北 2402.7 2058.8 1340.3 40.2 522.6 湖南 2116.2 1484.5 709.4 50.5 662.0 广东 2369.4 1851.7 702.8 25.1 793.1 广西 1988.9 1758.7 758.2 78.8 842.4 海南 2909.1 2492.2 909.6 438.8 581.5 重庆 1315.3 1119.5 333.1 20.0 722.6 四川 1901.9 1553.5 470.1 27.5 1008.8
牧业收入
贵州 1190.1 918.6 417.4 22.9 477.4 云南 1660.2 1434.2 789.0 138.5 500.1 西藏 1117.0 831.4 413.1 58.5 359.9 陕西 1625.1 1281.9 815.6 25.8 437.8 甘肃 1496.6 1193.8 879.4 43.6 270.1 青海 1503.4 1136.4 562.1 10.2 560.1 宁夏 2546.4 2065.3 1170.6 6.4 839.4 新疆 3580.4 3226.5 2504.6 64.2 657.6
地区 4.入
全国合计北京 73.2 607.8 202.0 405.8 1065.5 天津 150.4 666.8 549.7 117.0 988.5 河北 0.0 273.2 253.7 19.5 533.1 山西 70.8 22.2 48.6 532.4 内蒙古 0.0 34.4 23.8 10.6 114.0 辽宁 58.2 69.2 37.8 31.3 364.4 吉林 2.9 28.1 16.3 11.9 156.6 黑龙江 7.2 10.2 6.6 3.6 127.3 上海 222.5 51.9 12.3 39.6 307.3 江苏 215.6 339.9 221.0 118.8 665.4 浙江 177.7 1150.8 891.7 259.1 1147.0 安徽 62.7 74.1 38.6 35.5 244.7 福建 170.4 253.3 93.8 159.5 701.4 江西 53.8 134.5 69.2 65.3 260.1 山东 36.6 265.2 209.4 55.8 514.3 河南 22.1 128.9 99.2 29.7 302.5 湖北 155.7 110.7 53.0 57.7 233.3 湖南 62.7 246.1 109.8 136.3 385.6 广东 330.8 84.7 48.1 36.7 433.0 广西 79.4 60.6 48.1 12.4 169.7 海南 562.3 85.3 37.7 47.6 331.6 重庆 43.8 28.7 18.7 10.0 167.1 四川 47.1 69.6 36.7 32.9 278.9 贵州 0.9 53.3 28.9 24.4 218.2 云南 6.7 28.3 15.9 12.3 197.7 渔业收入二.第二产业收入工业收入 2.建筑业收入三.第三产业收 1.74.9 166.9 111.2 55.8 375.9
西藏 32.0 3.7 28.3 253.6 陕西 2.7 56.4 43.7 12.7 286.7 甘肃 0.6 73.4 34.8 38.6 229.5 青海 4.0 54.3 16.1 38.2 312.7 宁夏 49.0 99.5 85.8 13.7 381.5 新疆 45.1 26.6 18.5 308.9
地区 1.交通.运输 2.批发和零售 3.社会服务业 4.文教卫生业 5.其他行业 全国合计北京 606.9 256.1 146.3 5.7 50.2 天津 513.4 284.1 125.9 0.8 53.8 河北 194.7 234.3 45.2 30.2 28.5 山西 245.7 136.8 69.3 7.7 72.4 内蒙古 44.4 29.6 15.0 7.8 13.9 辽宁 140.7 134.7 27.0 21.0 38.1 吉林 79.0 48.8 5.0 4.8 15.1 黑龙江 72.1 28.4 7.3 5.2 12.9 上海 162.1 105.2 21.9 15.4 2.6 江苏 298.5 247.3 70.7 5.4 42.3 浙江 407.4 447.6 148.5 26.8 110.9 安徽 61.1 115.9 27.1 10.8 27.9 福建 227.4 270.7 92.8 15.9 93.5 江西 73.1 111.2 34.7 12.1 27.7 山东 166.4 186.2 54.9 28.2 76.4 河南 96.1 123.1 24.6 17.0 41.2 湖北 80.6 99.0 25.9 6.9 19.0 湖南 145.3 148.2 53.1 18.7 19.7 广东 111.2 223.0 48.2 9.8 40.3 广西 56.1 70.6 12.4 13.8 16.5 海南 113.0 100.5 27.8 5.3 80.6 重庆 37.0 76.4 11.2 20.1 19.8 四川 112.3 98.1 37.3 10.1 17.6 贵州 56.6 106.6 21.0 10.9 22.4 云南 78.4 77.6 9.1 5.5 23.9 西藏 177.1 45.8 13.8 0.1 16.9 邮电业收入 贸易.餐饮业 收入
收入 收入 收入 138.9 145.1 40.0 13.2 37.0
陕西 111.5 96.5 40.1 11.0 26.8 甘肃 81.4 93.8 18.1 7.8 27.4 青海 129.9 109.7 21.0 11.0 39.0 宁夏 203.7 148.7 19.2 9.7 新疆 78.1 152.3 11.4 2.8 63.7 16》
【行业】个人收入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总收入构成统计(7384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总收入构成统计
单位:%
地区 家庭经营收入 一.第一产业收入 1.农业收入 2.林业收入 3.牧业收入 4.渔业收入
全国合计 100.0 82.8 53.9 1.7 24.8 2.5 北京 100.0 47.7 23.4 2.3 19.7 2.3 天津 100.0 62.8 34.1 0.4 25.1 3.4 河北 100.0 76.4 54.1 0.4 21.8 0.0 山西 100.0 73.4 56.6 0.8 16.0 0.0 内蒙古 100.0 96.7 57.1 0.5 39.2 0.0 辽宁 100.0 90.1 54.2 0.5 34.0 1.4 吉林 100.0 95.6 75.1 0.4 20.1 0.1 黑龙
江 100.0 97.3 78.6 0.3 18.3 0.1 上海 100.0 73.4 46.4 0.1 10.0 16.9 江苏 100.0 71.0 42.9 1.5 20.1 6.5 浙江 100.0 52.1 25.0 2.6 20.6 3.8 安徽 100.0 87.1 65.8 1.4 17.3 2.6 福建 100.0 71.4 43.5 3.3 18.8 5.8 江西 100.0 85.9 60.1 2.5 21.3 2.0 山东 100.0 80.3 56.0 1.5 21.9 0.9 河南 100.0 85.4 60.8 1.2 22.7 0.8 湖北 100.0 89.1 61.1 1.5 21.4 5.1 湖南 100.0 78.3 47.6 2.1 26.2 2.4 广东 100.0 82.4 40.3 1.0 29.7 11.4 广西 100.0 91.5 51.3 3.1 33.9 3.2 海南 100.0 87.9 38.8 13.1 19.3 16.8 重
庆 100.0 92.0 49.3 0.9 39.9 1.9 四川 100.0 88.3 45.2 1.0 40.4 1.6 贵州 100.0 85.7 51.4 1.4 32.8 0.1 云南 100.0 91.5 56.2 5.5 29.5 0.2 西藏 100.0 85.5 53.2 3.3 29.1 0.0 陕西 100.0 83.4 59.5 1.3 22.5 0.1 甘肃 100.0 86.0 66.7 2.0 17.2 0.0 青海 100.0 82.8 46.7 0.5 35.3 0.2 宁夏 100.0 85.0 54.6 0.2 28.6 1.5 新疆 100.0 91.7 73.1 1.6 16.9 0.0
地区 二.第二产业收入 1.工业收入输.入
全国合计 5.3 3.5 1.8 11.9 4.4 北京 19.0 6.3 12.7 33.3 18.9 天津 15.0 12.3 2.6 22.2 11.5 河北 8.0 7.4 0.6 15.6 5.7 山西 3.1 1.0 2.1 23.5 10.8 内蒙古 0.8 0.5 0.2 2.5 1.0
建筑业收入 三.第三产业收入 1.交通运邮电业收 2.辽宁 1.6 0.9 0.7 8.3 3.2 吉林 0.7 0.4 0.3 3.7 1.9 黑龙江 0.2 0.1 0.1 2.5 1.4 上海 3.8 0.9 2.9 22.7 12.0 江苏 9.8 6.4 3.4 19.2 8.6 浙江 24.0 18.6 5.4 23.9 8.5 安徽 3.0 1.6 1.4 9.9 2.5 福建 7.6 2.8 4.8 21.0 6.8 江西 4.8 2.5 2.3 9.3 2.6 山东 6.7 5.3 1.4 13.0 4.2 河南 4.4 3.4 1.0 10.2 3.2 湖北 3.5 1.7 1.8 7.4 2.5 湖南 8.5 3.8 4.7 13.3 5.0 广东 2.9 1.6 1.2 14.7 3.8 广西 2.2 1.8 0.5 6.3 2.1 海南 2.5 1.1 1.4 9.7 3.3 重庆 1.2 0.8 0.4 6.9 1.5 四川 2.3 1.2 1.1 9.4 3.8 贵州 2.8 1.5 1.3 11.5 3.0 云南 1.1 0.6 0.5 7.5 3.0 西藏 1.6 0.2 1.4 12.9 9.0 陕西 2.7 2.1 0.6 13.8 5.4 甘肃 3.4 1.6 1.8 10.6 3.8 青海 2.6 0.8 1.8 14.7 6.1 宁夏 3.1 2.7 0.4 11.9 6.4 新疆 1.1 0.6 0.4 7.3 1.8
地区 2.收入
全国合计北京 8.0 4.6 0.2 1.6 天津 6.4 2.8 0.0 1.2 河北 6.9 1.3 0.9 0.8 山西 6.0 3.1 0.3 3.2 内蒙古 0.6 0.3 0.2 0.3 辽宁 3.1 0.6 0.5 0.9 批发和零售贸易.3.社会服务业收入餐饮业收入
文教卫生业收入其他家庭经营 4.5.4.6 1.3 0.4 1.2
吉林 1.2 0.1 0.1 0.4 黑龙江 0.6 0.1 0.1 0.3 上海 7.8 1.6 1.1 0.2 江苏 7.1 2.0 0.2 1.2 浙江 9.3 3.1 0.6 2.3 安徽 4.7 1.1 0.4 1.1 福建 8.1 2.8 0.5 2.8 江西 4.0 1.2 0.4 1.0 山东 4.7 1.4 0.7 1.9 河南 4.2 0.8 0.6 1.4 湖北 3.1 0.8 0.2 0.6 湖南 5.1 1.8 0.6 0.7 广东 7.6 1.6 0.3 1.4 广西 2.6 0.5 0.5 0.6 海南 2.9 0.8 0.2 2.3 重庆 3.1 0.5 0.8 0.8 四川 3.3 1.3 0.3 0.6 贵州 5.6 1.1 0.6 1.2 云南 2.9 0.3 0.2 0.9 西藏 2.3 0.7 0.0 0.9 陕西 4.7 1.9 0.5 1.3 甘肃 4.3 0.8 0.4 1.3 青海 5.2 1.0 0.5 1.8 宁夏 4.6 0.6 0.0 0.3 新疆 3.6 0.3 0.1 1.5 17》
【行业】个人收入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总收入统计(7464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总收入统计
单位:元/人
地区 家庭经营总收入 一.第一产业收入 1.农业收入 2.林业收入 3.牧业收入 4.渔业收入
全国合计 3164.4 2621.3 1704.1 53.2 786.0 78.0 北京 3203.0 1528.6 750.0 74.6 630.8 73.2 天津 4455.5 2800.2 1517.5 15.8 1116.5 150.4 河北 3415.4 2609.0 1849.3 14.7 744.9 0.0 山西 2268.7 1665.4 1283.0 18.7 363.8 内蒙古 4557.2 4408.8 2601.5 21.7 1785.6 0.0 辽宁 4379.6 3945.7 2372.7 22.9 1490.4 59.7 吉林 4205.5 4020.8 3157.7 15.8 844.2 3.0 黑龙江 5148.7 5011.2 4045.3 17.1 941.2 7.6 上海 1351.7 992.5 627.4 1.2 135.7 228.2 江苏 3470.6 2465.2 1490.5 51.1 699.3 224.3 浙江 4792.8 2494.8 1197.6 126.9 989.2 181.1 安徽 2471.3 2152.5 1626.0 35.3 426.7 64.4 福建 3333.8 2379.1 1449.2 108.6 626.8 194.5 江西 2805.0 2410.3 1686.3 69.6 597.6 56.8 山
东 3957.0 3177.4 2215.0 60.3 865.4 36.6 河南 2965.6 2532.2 1801.6 34.2 672.7 23.7 湖北 3167.3 2821.9 1933.9 47.8 678.0 162.3 湖南 2908.5 2276.8 1384.9 60.1 763.3 68.6 广东 2944.2 2426.4 1187.8 28.4 873.6 336.6 广西 2710.9 2480.6 1391.0 84.2 918.7 86.6 海南 3433.8 3017.0 1331.4 448.7 661.3 575.5 重庆 2441.5 2245.5 1204.0 21.6 974.2 45.6 四川 2970.7 2622.2 1341.9 30.7 1200.5 49.0 贵州 1894.4 1622.9 973.2 26.2 621.7 1.9 云南 2652.6 2426.5 1490.3 145.9 783.7 6.5 西藏 1973.8 1688.1 1049.2 64.2 574.6 0.1 陕西 2071.1 1728.0 1231.7 27.3 466.3 2.7 甘肃 2159.4 1856.4 1440.0 43.7 372.1 0.7
青海 2129.2 1762.2 994.2 11.5 752.5 4.0 宁夏 3200.8 2719.8 1747.6 6.8 915.9 49.4 新疆 4253.0 3899.0 3109.2 69.8 720.0
地区 输.入
全国合计北京 607.9 202.0 405.9 1066.6 606.9 天津 666.8 549.7 117.0 988.5 513.4 河北 273.4 253.8 19.5 533.1 194.7 山西 70.8 22.2 48.6 532.4 245.7 内蒙古 34.4 23.8 10.6 114.0 44.4 辽宁 69.2 37.8 31.3 364.8 140.7 吉林 28.1 16.3 11.9 156.6 79.0 黑龙江 10.2 6.6 3.6 127.3 72.1 上海 51.9 12.3 39.6 307.3 162.1 江苏 339.9 221.0 118.9 665.5 298.5 浙江 1150.8 891.8 259.1 1147.1 407.4 安徽 74.1 38.6 35.5 244.7 61.1 福建 253.3 93.8 159.5 701.5 227.4 江西 134.5 69.2 65.3 260.2 73.1 山东 265.2 209.4 55.8 514.3 166.4 河南 129.8 99.4 30.4 303.6 96.1 湖北 111.6 53.9 57.7 233.7 80.6 湖南 246.1 109.8 136.3 385.6 145.3 广东 84.8 48.1 36.7 433.0 111.2 广西 60.6 48.1 12.4 169.8 56.1 海南 85.3 37.7 47.6 331.6 113.0 重庆 28.7 18.7 10.0 167.4 37.0 四川 69.6 36.7 32.6 279.0 112.3 贵州 53.3 28.9 24.4 218.2 56.6 云南 28.3 15.9 12.3 197.7 78.4 二.第二产业收入 1.工业收入建筑业收入 三.第三产业收入 1.交通运邮电业收 2.167.1 111.2 55.8 376.1 138.9
西藏 32.0 3.7 28.3 253.8 177.1 陕西 56.4 43.7 12.7 286.7 111.5 甘肃 73.4 34.8 38.6 229.6 81.4 青海 54.3 16.1 38.2 312.7 129.9 宁夏 99.5 85.8 13.7 381.5 203.7 新疆 45.1 26.6 18.5 308.9 78.1
地区 2.批发和零售贸易.3.社会服务业收入 4.文教卫生业收入 5.其他家庭经营收入
全国合计北京 256.1 146.3 5.7 51.2 天津 284.1 125.9 0.8 53.8 河北 234.3 45.2 30.2 28.5 山西 136.8 69.3 7.7 72.4 内蒙古 29.6 15.0 7.8 13.9 辽宁 134.7 27.0 21.0 38.4 吉林 48.8 5.0 4.8 15.1 黑龙江 28.4 7.3 5.2 12.9 上海 105.2 21.9 15.4 2.7 江苏 247.3 70.7 5.4 42.5 浙江 447.6 148.5 26.8 111.1 安徽 115.9 27.1 10.8 27.9 福建 270.7 92.8 15.9 93.5 江西 111.2 34.7 12.1 27.7 山东 186.2 54.9 28.2 76.4 河南 123.1 24.6 17.0 42.2 湖北 99.0 25.9 6.9 19.5 湖南 148.2 53.1 18.7 19.7 广东 223.0 48.2 9.8 40.3 广西 70.6 12.4 13.8 16.6 海南 100.5 27.8 5.3 80.6 重庆 76.4 11.2 20.1 20.1 四川 98.1 37.3 10.1 17.7 贵州 106.6 21.0 10.9 22.4 云南 77.6 9.1 5.5 23.9 西藏 45.8 13.8 0.1 17.0 餐饮业收入
145.1 40.0 13.2 37.2
陕西 96.5 40.1 11.0 26.8 甘肃 93.8 18.1 7.8 27.5 青海 109.7 21.0 11.0 39.0 宁夏 148.7 19.2 9.7 新疆 152.3 11.4 2.8 63.7 18》
【行业】教育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统计(2374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统计
单位:%
地区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小学程度 初中程度 高中程度 中专程度 大专及大专以上
全国合计 6.9 27.2 52.2 10.2 2.4 1.1 北京 0.7 6.7 57.9 19.1 8.5 7.1 天津 2.1 18.1 59.7 13.4 4.9 1.8 河北 2.8 19.2 59.7 15.0 2.1 1.1 山西 3.2 21.3 62.5 10.7 1.6 0.8 内蒙古 5.5 31.0 50.1 11.1 1.6 0.7 辽宁 1.0 22.5 62.5 8.6 3.0 2.4 吉林 3.6 31.2 55.1 8.0 1.4 0.8 黑龙江 2.4 26.5 61.1 6.9 2.0 0.9 上海 2.5 16.6 49.4 15.3 8.6 7.5 江苏 7.0 22.2 53.9 12.7 2.2 2.1 浙江 5.5 32.3 45.9 12.4 2.2 1.6 安徽 11.7 24.2 54.3 6.9 2.2 0.7 福建 7.6 31.6 46.2 10.4 3.3 1.0 江西 5.9 31.3 50.3 9.5 2.2 0.7 山东 5.4 18.2 56.1 15.1 3.9 1.2 河南 6.6 18.5 61.2 10.5 2.1 1.0 湖北 5.3 27.0 54.4 10.4 2.4 0.5 湖南 3.9 29.9 50.8 12.3 2.2 0.8 广东 3.8 25.5 53.9 11.8 3.5 1.5 广西 2.2 25.1 58.3 10.6 3.0 0.9
海南 6.7 23.1 51.4 15.7 2.3 0.8 重庆 6.1 37.2 47.6 6.4 2.0 0.7 四川 7.1 32.6 50.3 7.3 2.2 0.5 贵州 14.5 38.3 41.1 3.9 1.7 0.5 云南 14.0 42.0 38.0 4.6 1.1 0.3 西藏 52.6 43.4 3.5 0.3 0.1 陕西 7.1 22.8 55.8 11.7 1.8 0.9 甘肃 16.3 31.2 39.2 10.9 1.5 0.9 青海 24.1 39.8 28.5 6.2 1.1 0.4 宁夏 21.1 31.9 40.0 5.6 0.7 0.6 新疆 4.6 40.1 45.0 7.3 2.1 0.9 19》
【行业】农业经济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粮食支出统计(4363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粮食支出统计
单位:公斤/人
地区 粮食支出 1.主食用粮 #谷物 2.其他生活用粮 3.出售粮食全国合计 737.5 208.8 203.9 0.6 375.8 345.5 北京 374.4 128.6 127.7 0.0 155.3 149.2 天津 440.7 152.6 150.7 0.0 184.2 179.9 河北 713.6 200.0 196.5 0.4 371.1 363.0 山西 464.6 214.9 204.9 0.2 174.2 163.1 内蒙古 1563.4 207.4 198.7 1.6 861.5 779.0 辽宁 1628.5 195.4 189.4 0.0 1176.2 1151.0 吉林 2581.0 175.0 166.6 0.0 2152.5 2070.4 黑龙江 2542.7 183.0 174.1 0.0 2001.4 1412.6 上海 253.2 145.5 144.9 0.1 80.9 79.8 江苏 724.3 207.2 204.1 0.0 386.4 380.2 浙江 346.0 184.3 182.3 0.3 83.8 78.9 安徽 727.7 213.5 209.8 0.6 444.1 416.3 福建 329.9 190.4 186.6 0.4 105.4 102.1
谷物 #
江西 739.0 243.9 239.7 1.1 436.3 431.7 山东 765.7 194.2 190.2 0.0 424.5 417.9 河南 723.0 210.9 209.1 0.0 366.6 353.3 湖北 681.2 214.8 208.6 0.3 382.4 370.1 湖南 549.6 237.9 235.7 1.5 184.9 180.6 广东 382.5 228.3 225.2 0.0 91.0 88.1 广西 418.8 189.4 187.9 0.1 126.8 125.1 海南 337.6 188.8 186.6 0.0 59.5 52.8 重庆 535.2 215.6 208.1 0.0 69.1 66.0 四川 570.6 221.0 215.6 0.0 80.6 75.8 贵州 439.8 186.4 179.0 0.1 64.9 60.9 云南 508.8 192.2 187.4 1.9 100.3 91.8 西藏 421.7 262.0 258.8 5.9 69.2 61.9 陕西 528.0 205.2 197.0 0.5 185.9 166.6 甘肃 581.1 261.6 245.9 0.0 192.0 173.1 青海 402.7 232.5 216.1 0.3 68.5 61.8 宁夏 952.1 233.3 228.3 478.0 433.6 新疆 901.3 235.4 235.1 7.7 497.3 487.2
地区 4.全国合计北京 4.2 86.2 0.2 天津 19.1 84.7 0.0 河北 19.3 122.4 0.0 0.4 山西 13.0 59.7 1.7 0.4 0.6 内蒙古 43.9 447.0 0.0 1.8 0.1 辽宁 11.5 245.4 0.0 吉林 18.5 234.5 0.5 黑龙江 52.0 306.3 0.0 上海 2.5 23.1 1.2 江苏 10.7 116.6 0.0 0.2 3.2 浙江 1.6 75.5 0.0 0.0 0.5 安徽 15.7 53.3 0.1 0.1 0.3 福建 1.7 31.9 0.0 0.0 0.1 江西 4.9 49.1 2.2 1.3 0.1 山东 9.9 134.2 2.0 0.0 1.0 河南 11.9 130.8 1.1 1.0 0.6 种籽用粮 5.饲料用粮 6.借出粮食 7.归还借粮 8.其他粮食支出 14.3 136.5 0.4 0.3 0.7
湖北 10.3 72.8 0.0 0.0 0.5 湖南 5.0 117.3 0.9 1.2 0.8 广东 1.2 60.5 0.4 0.3 0.8 广西 3.1 99.0 0.2 0.1 0.2 海南 1.5 87.7 0.0 0.0 0.1 重庆 4.7 244.7 0.0 0.0 1.0 四川 7.2 261.0 0.2 0.7 贵州 18.5 169.4 0.6 云南 16.1 196.6 0.1 0.1 1.7 西藏 25.0 59.0 0.0 0.6 陕西 15.0 121.1 0.0 0.1 0.1 甘肃 32.2 94.0 0.3 0.1 0.8 青海 49.7 50.1 1.6 宁夏 47.9 188.7 0.0 4.2 新疆 32.6 126.6 0.1 1.8 20》
【行业】农业经济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统计(4530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统计 地区 房屋及 汽车 大中型 小型和手扶 机动脱粒机 收割机 建筑物 拖拉机 拖拉机
(平方米/户)(辆/百户)(台/百户)(台/百户)(台/百户)(台/百户)全国合计 25.5 1.8 2.1 20.2 8.7 1.0 北京 27.4 7.5 1.7 7.2 0.1 0.0 天津 22.2 6.7 1.7 18.0 0.7 0.3 河北 19.7 3.3 2.5 36.4 2.2 2.1 山西 11.1 3.0 2.3 19.0 1.6 0.0 内蒙古 57.8 1.7 3.1 49.0 3.7 3.8 辽宁 30.1 2.0 3.2 14.4 1.6 0.1 吉林 30.2 1.3 3.7 42.0 4.3 0.1
黑龙江 23.3 1.5 9.9 49.2 3.5 1.9 上海 7.0 0.7 0.5 0.5 2.7 0.3 江苏 17.4 2.0 1.0 17.0 12.3 0.8 浙江 25.1 2.4 1.6 2.8 15.8 0.6 安徽 16.7 1.0 2.1 40.2 14.3 3.7 福建 28.1 1.7 0.8 3.1 5.0 0.2 江西 30.7 1.0 0.1 2.4 21.2 1.2 山东 27.5 2.9 3.3 29.7 1.9 1.6 河南 12.1 1.4 5.6 44.2 6.5 1.8 湖北 23.3 1.0 0.9 13.1 1.6 0.2 湖南 25.1 0.8 0.2 2.2 21.1 0.9 广东 12.3 1.0 0.2 6.1 14.0 0.6 广西 23.5 0.7 1.4 14.2 20.6 0.0 海南 10.6 0.5 0.8 9.0 13.7 0.3 重庆 36.8 0.4 0.1 0.1 13.1 0.3 四川 38.0 1.2 0.2 2.0 21.0 0.5 贵州 26.4 1.4 0.3 0.7 5.3 云南 32.4 1.8 0.6 8.0 4.7 0.4 西藏 76.4 5.6 7.1 31.8 5.0 2.3 陕西 13.0 1.5 2.8 17.3 3.1 0.6 甘肃 29.5 0.8 2.3 33.1 2.8 0.2 青海 43.7 3.8 1.0 53.8 3.5 0.5 宁夏 55.2 2.5 2.7 49.9 3.1 0.8 新疆 31.8 1.5 4.3 27.6 1.7 0.2
地区(全国合计北京 3.1 0.4 1.3 1.1 36.5 天津 20.2 4.7 19.0 5.5 26.0 河北 32.0 7.1 23.0 12.0 61.0 山西 13.1 6.9 3.6 18.5 49.1 内蒙古 14.8 29.7 31.5 65.5 272.2 辽宁 7.1 18.0 33.1 33.1 68.7 吉林 12.0 22.2 19.9 53.5 70.0 黑龙江 8.0 4.1 22.4 19.0 67.1 上海 2.3 0.0 6.8 0.0 2.3 农用动力机械 胶轮大车 水泵 役畜 台/百户)(辆/百户)(台/百户)(头/百户)(产品畜 头/百户)14.7 9.9 21.0 29.3 60.3
江苏 10.2 18.0 17.4 3.7 16.6 浙江 13.1 3.4 21.6 2.4 24.3 安徽 14.7 5.7 53.1 9.2 27.9 福建 17.2 6.3 11.5 10.2 30.8 江西 13.9 8.1 16.2 41.3 18.8 山东 28.5 17.0 41.9 12.0 31.9 河南 14.7 10.9 32.0 12.9 31.7 湖北 7.6 11.2 21.9 26.7 22.3 湖南 26.4 3.6 24.5 18.7 25.6 广东 11.3 4.6 17.2 26.9 18.0 广西 17.0 4.3 15.5 54.1 39.0 海南 18.6 1.4 24.3 59.2 49.9 重庆 7.9 0.2 9.8 20.9 33.3 四川 13.6 1.1 25.2 23.8 52.1 贵州 6.2 1.0 4.0 68.9 33.8 云南 14.5 4.6 6.9 65.9 61.5 西藏 6.0 11.9 253.5 754.4 陕西 7.0 18.5 11.6 19.6 49.5 甘肃 8.8 18.2 7.3 75.5 51.6 青海 11.2 3.5 0.2 52.7 111.7 宁夏 9.0 3.8 8.3 48.3 43.3 新疆 8.9 47.3 1.8 69.4 443.1 21》
【行业】农业经济 【地域】中国 【时间】20051231 【参考资料】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统计项目】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统计(7430字)【指标参数】
中国2005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统计
单位:元/户
地区 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 一.农业 二.林业 三.牧业 四.渔业 全国合计 7155.5 3610.4 13.1 1427.8 128.1 北京 7727.0 1776.2 3.2 1375.7 160.0 天津 10149.9 2977.3 1953.0 75.7
河北 9335.5 4646.3 9.0 1449.1 山西 4329.3 2003.1 2.1 391.8 内蒙古 13603.2 7626.2 5482.2 辽宁 7514.7 3645.2 9.6 2174.7 66.1 吉林 11322.8 7988.9 1887.1 4.1 黑龙江 10358.8 8257.1 4.5 1729.6 1.6 上海 1887.0 515.2 1.5 155.0 170.6 江苏 7134.6 2328.5 10.3 670.5 172.3 浙江 12428.1 1709.6 27.1 1288.2 1296.1 安徽 5857.1 4171.6 2.1 588.1 37.5 福建 6465.0 2682.1 59.2 1321.7 345.3 江西 4613.5 2471.2 6.8 960.1 5.1 山东 9262.7 4583.4 5.0 1108.5 86.2 河南 6547.3 4353.5 7.8 534.4 15.1 湖北 4121.2 2154.9 11.3 955.2 61.9 湖南 3718.3 1553.9 0.0 1306.7 32.4 广东 3842.3 1447.1 0.5 479.2 342.7 广西 4483.3 2729.7 4.8 863.7 74.5 海南 7492.2 2810.4 352.6 449.2 2077.1 重庆 3103.7 1142.3 12.3 1369.1 19.3 四川 5119.0 1992.9 6.5 2149.9 28.7 贵州 4175.4 2118.0 0.0 1427.9 1.2 云南 6605.7 3707.8 15.6 2047.2 5.8 西藏 31409.4 21737.8 165.3 5693.1 陕西 5664.8 2304.2 0.9 920.8 1.4 甘肃 7025.9 5234.8 26.7 690.9 0.6 青海 9440.8 4373.4 0.0 3391.6 宁夏 14811.2 7296.9 0.0 2387.2 48.2 新疆 11978.3 6896.4 6.6 4145.9
地区 零
全国合计北京 0.0 740.0 0.0 578.8 1802.0 399.5 天津 0.0 1150.8 0.0 666.7 2340.2 447.5 五.采矿业 六.制造业 七.电力煤气 八.建筑业 与水的生 产及供应 九.交通运输 仓储和 邮政业
十.批发和售贸易业 24.5 511.0 2.0 62.0 863.4 249.5
河北 14.9 1070.9 0.0 38.3 1356.4 457.8 山西 7.0 96.3 0.0 118.5 1078.3 234.1 内蒙古 0.0 41.2 0.0 73.8 213.6 64.5 辽宁 0.0 91.8 0.0 15.3 802.8 465.8 吉林 0.0 572.3 0.0 100.6 587.6 143.9 黑龙江 0.0 5.4 0.0 1.3 242.9 67.0 上海 0.0 83.3 0.0 0.0 688.9 4.2 江苏 0.0 1298.7 2.6 246.3 1701.7 356.9 浙江 122.2 4916.8 0.0 134.1 1966.5 591.7 安徽 8.8 124.4 3.9 19.2 453.2 180.1 福建 90.7 146.1 2.0 63.7 899.5 673.6 江西 10.2 185.6 35.8 19.9 643.4 188.3 山东 69.0 906.6 0.0 83.5 1421.3 547.1 河南 138.1 301.2 0.0 60.1 693.0 169.6 湖北 0.1 232.1 0.0 26.9 544.4 76.2 湖南 13.6 221.0 2.2 18.2 392.7 108.4 广东 0.1 196.0 0.0 50.3 488.6 287.7 广西 12.0 154.8 0.0 0.0 507.2 77.9 海南 0.0 53.8 4.9 17.5 496.2 1104.5 重庆 3.3 54.8 0.0 4.5 289.9 117.3 四川 7.5 65.7 0.0 17.7 456.4 180.2 贵州 27.9 56.7 0.0 17.9 394.4 71.5 云南 6.3 0.0 0.2 748.9 40.8 西藏 34.8 0.0 142.3 3435.1 61.9 陕西 67.5 0.0 50.0 889.4 148.1 甘肃 87.6 5.6 2.9 718.1 113.1 青海 111.2 1288.8 100.5 宁夏 604.7 21.1 3527.3 393.5 新疆 34.9 544.9 102.2
地区 十一.住宿和 十二.居民服务与 十三.教育 十四.卫生.社会保 十五.文化体育 十六.其他
餐饮业 其他服务业 障和福利业 和娱乐业 全国合计 61.2 107.4 6.0 25.1 11.9 52.1 北京 500.0 348.9 0.0 29.3 0.0
13.3 天津 33.3 455.4 0.0 6.7 0.0 43.3 河北 70.2 123.4 8.3 68.6 2.9 19.2 山西 70.5 266.4 0.0 6.7 0.0 54.5 内蒙古 4.9 15.4 0.0 7.2 0.0 74.2 辽宁 49.2 48.9 0.0 101.7 0.7 42.7 吉林 0.0 14.2 0.0 2.5 0.0 21.6 黑龙江 5.4 0.0 0.0 8.9 0.0 35.3 上海 0.0 258.3 0.0 0.0 0.0 10.0 江苏 42.9 110.5 0.0 41.4 68.8 83.1 浙江 44.0 96.6 0.0 28.6 57.9 148.8 安徽 123.2 50.4 9.1 44.5 0.0 41.0 福建 5.4 70.2 0.3 45.2 4.2 55.9 江西 17.6 46.7 4.1 6.9 0.4 11.4 山
县级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思考 篇5
1 城镇住户调查制度面临的困难
(1) 换户对样本代表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一是无法保证记帐样本户的随机性。以初选样本50户为例, 对500户大样本进行等距抽样, 但在入户进行统计记帐时, 可能会出现20%的住户因各种理由无法完成记帐工作。如果按统计办法进行换户, 又可能会造成统计数据与初选样本产生出入, 对样本的代表性产生影响。其二是样本缺乏稳定性。在统计工作中, 当确定记帐样本户后, 经过一定时间的统计, 有的调查户怕麻烦或其他方面影响, 不愿继续配合记帐调查。调查工作只能通过换户来保证记帐的连续性, 虽然选择的是收入接近、成员结构趋同的换户家庭, 但仍会影响原来的样本调查数据准确性。
(2) 现行调查制度难以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是一项经常性调查, 也是连续性的调查, 它要求居民家庭户对家庭的收支情况每天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 这就需要居民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时间长了, 居民的思想情绪难免产生一定的厌烦和抵触。有些记帐户嫌麻烦, 漏记、混记、攒记等现象较为普遍;有些记账户没有责任心, 账本潦草, 一些基本情况的变动不能及时反映、个别项目填写不全, 这些都势必影响到住户调查数据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 居民收入趋于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利益的主体也更加趋于多元化, 居民对利益的理解和认知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这加快了利益主体的分化。另外随着人们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 对一些入户调查工作存在戒备心理, 隐瞒或者不配合现象越来越多, 针对这些调查员也无法判断和评估, 从而影响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县级经费不足:随着样本数量的增长和扩户工作的开展, 大大增加了入户调查的工作量。主要表现为:一是调查工作人员少而调查户数量多, 增加了工作量, 降低了工作入户检查指导的频率;二是辅助调查员工作强度大, 薪水低, 使其责任心不强, 工作落实、组织管理难度增大;三是记账补贴低, 对调查户来讲, 记账是一种负担。这些都势必使调查的数据质量受到影响。
2 提高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质量的方法探讨
(1) 实行定期入户问卷调查:传统的数据采集采取调查户日记帐的方式, 因多种原因, 无法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 为了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可以采取定期入户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工作。这方面主要工作是:一合理确定样本数量。按照城镇人口比例、收入状况、地理位置等进行等距抽选一定数量的居委会或街道, 再在其中按照一定比例选取调查户;二科学设置调查指标。这方面可以增加趋向性和前瞻性的指标, 在工作中完善和健全调查指标体系;三坚持小调整和大轮换相结合,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衔接可比性, 可以对样本的轮换周期进行适当延长;四通过对统计工作的总结, 确定调查的频率、时点, 保证入户问卷调查的可靠性。
(2) 严把换户工作关:为了避免非正常换户工作对样本代表性造成的影响, 应严格控制和审批非正常换户比例, 对于因种种原因确实无法满足调查工作的住户, 应确定同等家庭规模、人均收入、户主职业、成员单位所有制等指标的一致性来确定新补户。在样本实施一两年时间后, 取样家庭的收支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大样本的代表性也随之会发生变化。换户工作仍在大样本中来选取的原来收入接近的住户也往往会使调查数据产生较大出入, 因此, 应严把调查换户关。
(3) 严把调查质量关:数据质量评估监控体系完善与否对住户调查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在完成调查统计任务的同时, 必须建立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监控评估体系。在开展调查工作之前, 需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包括询问技巧、调查的重点、观察与分析技能等。另一方面, 要做好重点受访户的跟踪工作。这就要求在访户工作时, 通过与受访调查户真诚互动, 建立相互信任, 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对方家庭基本情况、社会保障、收入支出等变化, 确保调查数据的全面和可靠。
(4) 选聘高素质的辅助调查员:高素质的辅助调查员善于发现问题, 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记帐户的基本情况, 从而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说, 高素质的辅助调查员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5) 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不言而喻, 足够的经费支持是解决县级统计机构人力、财力不足矛盾的利器, 有利于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这样, 调查数据质量也会有可靠保证。在这点上, 可以在具体业务和记账补贴标准等方面积极主动与向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沟通, 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争取把调查经费纳入正常年度财政预算, 切实做到有钱调查, 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确保在组织实施、在整理汇总等各个环节的调查工作质量。
3 结束语
缩短住户调查记账周期可行性研究 篇6
关键词:住户调查,记账周期,收支调查
我国住户收支调查主要采用日记账的形式收集数据,抽中调查户一般需要连续记几年的账,记账周期较长,记账负担过重,直接影响了调查户的配合程度和调查数据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对缩短住户调查记账周期的有关方法进行研究。
一、研究背景
2013年以前,我国住户调查是分城乡单独开展,城镇调查户记账周期为3年,农村调查户记账周期为5年。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后,为切实减轻调查户记账负担,新方案将记账周期统一缩短为2年。而且还精简了调查指标,将农村账页指标由原来的1100个缩减到800个,并对拒绝记账的家庭户和流动性较大的集体户采用了季末一次性问卷调查1。这些减轻调查户负担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调查户的配合程度,一体化住户调查城乡综合开户成功率达到80%。但是城镇地区,特别是部分发达地区,开户成功率仍较低,“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日趋严重。这说明,从长远看,我国住户调查迫切需要进一步缩短记账周期,千方百计减轻调查户记账负担。
国际上,压缩记账时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所有消费项的记账时间,单独用问卷访问方式采集收入和相关的非消费性支出数据。二是,将食品消费账记账时间压缩到更短时间,继续保留收入项和非食品项支出账。不少国家采用了“极短周期记食品账,较短时间记其他消费账,对全年收入和大项消费进行问卷回忆”的方法。同时,为保证年度消费数据的精度,一般会采用全部样本轮流记消费账的方式来缩短调查户记账时间。
这些压缩记账时间的方法,固然能最大程度地减轻记账负担并控制数据精度,但同时也会使得数据采集方式和样本轮换方法变得较为复杂,需要有相适应的调查组织管理模式、调查能力以及充足的数据汇总时间。其他国家的数据发布时间相对于调查时间通常都滞后半年到一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后期的数据插补、校准和汇总,而且调查组织管理链条较短,调查能力和手段也较为先进。我国的住户调查工作链较长,基层调查员能力有限,调查手段较为落后,而用户对数据的时效性要求却很高。因此,选择缩短记账时间的方法时,要避免使得数据采集方式和样本轮换模式变得过于复杂,以致使现有调查体系较难适应。而应该根据我国住户调查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易于操作又能满足需求的方法。
二、记账数据基本情况
科学有效缩短记账周期需要了解一体化住户调查记账数据的统计特点。
(一)消费账笔数占全部记账笔数的 4/5 以上
根据一体化住户调查2013年上半年调查数据统计,消费账笔数占全部记账笔数的81.5%,其中,城镇调查户中消费账笔数占85.9%,农村调查户中消费账笔数占72.3%。进一步看,购买食品的记账笔数占消费账的77.4%,占全部记账笔数的63.1%。这说明,如果缩短消费记账周期,确实可以有效减轻调查户记账负担,特别是城镇调查户记账负担。若单独缩短记食品账的时间,也可以较好地减轻调查户负担。
(二)16 万户样本的消费和收入抽样误差符合控制目标
一体化住户调查设计样本量为16万户,预期达到抽样误差控制目标为:在95%的置信度下,全国分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抽样误差控制在1%以内,主要收支分项误差控制在3%以内,至少不超过5%;分省人均收支误差基本控制在3%以内,小省在5%以内;分省数据的误差至少不超过10%。
使用2013年一季度数据的实际测算结果表明,全国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抽样误差分别为0.65%,0.80%和0.98%;分省看,有3个省的全体居民消费支出的误差超过5%但小于10%;分省分城乡看,城镇有7个省、农村有11个省的消费支出误差超过5%。实际测得的上半年消费数据的抽样误差以及模拟测算的年度数据的抽样误差都要略小一些。
测算结果还表明,2013年上半年全国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抽样误差分别为0.67%,0.73%和1.04%;分省看,有4个省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误差超过5%但小于10%,其他都小于5%;分省分城乡看,城镇有4个省、农村有10个省的收入误差超过5%。分市县看,对于样本量在500~1000户左右的市,直接估算的市级汇总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抽样误差在10%~15%左右,县级汇总数据的抽样误差更大。
这说明,就控制分省分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抽样误差而言,16万户的样本量属于“量体裁衣,基本合适”。特别对于农村而言,样本量偏紧,部分指标的误差已略超过了设计目标。如果样本量减少较多,一些省的误差可能会超过10%,这时需要考虑停止发布分省分城乡数据。对于地方政府迫切需要的分市县收入数据而言,则需要尽可能扩大或保持现有调查样本,并辅之以小区域估计方法改进调查精度。
(三)基本消费支出波动小,其他消费支出波动大
2013年一季度,全国分城乡居民消费支出8大项中,食品支出的误差小于1%,说明样本过多;穿、住、用、教育4项的误差在1%~3%,说明样本量充足;而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以及包括了旅游、珠宝等高档消费的其他项支出的误差在3%~5%,属于样本适量偏紧。这种分项误差状况与其他国家的消费调查结果相似。为了缩小样本量、节约调查成本、又能满足分项数据精度,国外的住户调查中,通常不是缩短所有消费支出项目的调查周期,而是缩短食品等基本支出的调查周期。即用短时间记账收集调查户基本支出信息,用调查员访问、调查户回忆收集年度或季度大额支出,这些支出数据一般与收入数据一同采集。这对调查员和调查户的素质和人力投入要求较高。
(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在季度之间波动较大
据2012年数据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季度波动较小,但农村有明显的季度波动(见图1),而且是由部分农户无规则的巨大季度波动造成的。如果采用季度轮换模式,即用调查户某个季节的记账数据推断其全年消费支出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容易偏离该调查户的实际情况。这在用分户年度消费支出衡量贫困程度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三、消费和收入数据的主要用途
缩短消费记账周期需要考虑基本数据需求。
(一)消费数据的主要用途
目前,消费调查结果主要在全国和分省层级上使用。
一是反映全国和分省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年度变化情况。如反映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50年、“十二五”期间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用于年度的中国发展报告、农村绿皮书、小康监测等;作为民事诉讼中城乡居民生活费赔偿依据等等。
二是用分户年度消费支出计算年度农村贫困人口。我国自1998年以后,采用了收支结合的方式计算农村贫困人口程度和规模,结果较为稳定可靠,在分配中央新增扶贫资金中占有较大权重。世界银行也一直使用国家统计局的消费支出分层汇总数据计算中国的农村贫困程度和规模。
三是其他统计专业的基础数据。在国家层面,为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的年度支出法GDP核算提供合计和分细项消费支出;为季度GDP核算提供速度数据作为参考依据;每隔几年,为CPI提供较为详细的权数。
四是作为住户年度和季度收入变化情况的评估依据。相对于收入数据,调查户对消费数据的瞒报少,政府干预也少,所以,无论是分户层面还是汇总层面,经常用于检查收入数据的质量。
五是季度和年度消费数据目前都在全国和各省的定期数据公布目录之内。
(二)收入数据的主要用途
收入数据不仅在全国和分省层级上使用,而且在分市、县层级上使用。为了提高分市、县居民收入数据的精度,多数地区都在国家样本的基础上,追加了地方样本。
一是使用汇总数反映各层级居民收入水平、结构和增长情况等。同时,用于衡量是否与GDP增长同步、是否能达到翻两番等发展目标。也是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
二是使用分组数反映收入分配格局。主要通过计算基尼系数、五等份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不同行业和不同特征居民的收入差距等来反映收入分配格局。
三是使用分户数据来反映收入分配过程和影响因素。需要使用详细的分户分项收入来测算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变化情况,分析各种政策因素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程度。
四、记账调查的组织模式
缩短记账周期还需要考虑其对调查组织模式的影响,以及是否与基层调查力量和调查手段相适应。
(一)现有调查组织模式
住户收支调查主要是由调查总队通过市县调查队、调查员和辅助调查员,组织调查户开展调查。调查户“有什么、记什么”,逐笔手工记录所有收入和支出细节,不需要掌握收支概念、分类标准和覆盖范围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辅助调查员负责按时收发账本,指导督促调查户记账,搜集反映现场调查情况,不需要考虑调查户轮换、收支分类等事项。调查员负责按照专业规范要求,编码、录入、审核和问题解答。
每个调查小区调查5年,每个调查户记账2年,每年有一半的调查户进行轮换。
(二)现有调查组织模式优点及挑战
现行住户调查采用记账方法统一采集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这种调查模式组织工作简单、易记,对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的要求较低,这与我国辅助调查员群体以业余和兼职为主、调查户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调查手段相对落后,以及中国基层政权较为有力的特点基本适应。一体化住户调查获得80%的城乡综合开户成功率说明这种模式目前总体仍是可行的。但是,分城乡看,这种模式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在城镇地区,居民消费账笔数越来越多,调查户负担越来越重,配合度急剧降低。在一些城市,调查户开户率低至30%。迫切需要改革现有模式,切实减轻调查户负担。同时,这些地区调查户文化程度较高、调查手段较为先进、调查力量较强,已经具备改革调查模式的条件。
(三)压缩消费记账对收入数据采集方式的影响
从各国经验看,压缩消费记账时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所有消费项的记账时间。通常需要单独用问卷访问方式采集收入数据和相关的非消费性支出数据。因为,计算可支配收入不但需要收入数据,而且还需要转移支出、生产经营支出、财产支出数据。一般调查户难以区分消费支出和上述支出,所以停止记消费账后,需要设计合适的问卷来一并收集收入和相关非消费支出数据。二是将食品消费项记账时间压缩到更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可继续保留收入项和非食品项记账。做法简单易行,因为对调查户来说,区分食品范围比区分消费支出和非消费支出范围要容易得多。当然,与较为复杂的样本组合方法和数据采集方式相比较而言,其他国家的汇总发布时间相对于调查时间都滞后半年到一年,通常调查组织管理链条也较短。
(四) 中国———加拿大住户调查合作项目的经验和启示
为了减轻调查户负担,从国际经验出发,中国加拿大住户调查合作项目曾对缩短记账办法进行了试点。2009—2010年,在4省为期5个季度的试点中,尝试将调查户分成4个轮换组,每组记账一个季度,第一组在第5个季度重新记账(简称记“回头账”)。同时,对收入采用分季度问卷调查方法。
试点结果表明,调查户分组轮换任务执行得比较混乱,该记账的没记账、该轮换出去的没轮换出去现象较多。中加双方对此问题非常重视,共同与调查员、辅助调查员、调查户座谈,并对一些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经深入反思,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住户调查工作链较长、手段落后,在此情况下,如果轮换办法过于复杂,容易造成混乱。调查户不易接受先易后难的先问卷、后记账方式,特别是对“记回头账”即先记账、后问卷、再记账比较抵触。在由辅助调查员负责,并使用手工纸质问卷访问的情况下,需要人工辩识轮换组,容易造成混乱。同时,上级调查队对轮换任务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无法及时有效监控。
另外,调查户和辅助调查员普遍认为填报收入问卷很难,专业调查员访问调查工作量大量增加,很难在季度末的较短时间内按时完成收集收入。
(五)需要使用先进手段支撑对调查模式的改革
使用计算机(PAD)辅助的访问调查,或调查户网上记账,可以通过数据库对样本进行管理,及时下发、接受调查任务。及时防止在轮换样本中容易出现“想记账的就留下来,不想记账的被轮换”的现象。保证记账样本选取的随机性,减轻调查员在频繁轮换样本中的管理负担。
五、不同方法比较
为了科学有效地缩短记账时间,本文对近10种缩短记账时间的方法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经初步筛选和讨论,去掉了抽样误差严重超标、影响国家和分省年度数据发布的方法,留下6种方法。具体是:
方法1:“1/2样本记账”,简称“记一年,填一年”即在2年调查周期内,每一调查户,先记1年收支账,然后填报1年(4个季度)收入问卷;季度和年度都有8万户记账样本。
方法2:“1/4样本记账”,即在2年调查周期内,每一调查户,记半年收支账,填报1年半(6个季度)收入问卷;季度有4万户记账样本,年度有8万户记账样本。
方法3:“1/2样本记回头账”,即在2年调查周期内,每一调查户,记半年收支账,填报半年收入问卷,再记半年收支账,再填报半年收入问卷;季度有8万户记账样本,年度有16万户记账样本。
方法4:“1/4样本记回头账”,即在2年调查周期内,每一调查户,记1季度收支账,填报3季度收入问卷,再记1季度收支账,再填报3季度收入问卷。季度有4万户记账样本,年度有16万户记账样本。
方法5:“1/8样本记食品账”,简称“缩短食品记账周期法”,即在2年调查周期内,每一调查户,在第一年记一个季度的食品账,其他时间只记录食品以外的其他收支账。季度有2万户食品记账样本、16万其他收支记账样本;年度有8万户食品记账样本,16万其他收支记账样本。
方法6:“1/2样本记收支账、1/2样本记毛收入账”。或称“一年记收支账,一年记毛收入账法”,即在2年调查周期内,每一调查户,先记1年收支账,再记1年的收入账,不记任何支出账。季度和年度都有8万户收支记账样本,可计算分户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另8万户毛收入记账样本,不能计算分户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
在6种方法中,方法1到方法4都是缩短全部记账时间,同时改用问卷调查收入及与可支配收入相关的支出;方法5是有针对性的只缩短购买食品记账时间,其余支出和全部收入仍沿用记账方法采集,没有改变调查模式。方法6是缩短消费支出记账时间,全部收入仍沿用记账方式采集,没有改变调查模式。这是为消除方法一的缺点而提出的改进方法。
为了定量比较上述方法的优缺点,本文从减轻调查户负担、便利调查组织、满足基本质量要求等三个方面的22个指标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主要评价结果见表1。其中标有阴影部份为每种方法的缺点,未标部份为优点。
六、结论与建议
(一) 缩短全部收支账的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试点
虽然其他国家多数采用短期记账的方法,但由于我国的数据需求、调查队伍和调查环境有特殊性,缩短全部收支记账时间、加快记账样本轮换,取而代之需要使用问卷采集收入数据,这种方法目前尚不适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试点。
方法1即“记一年、填一年”在四种缩短全部收支记账的方法中评分最高。优点是:减轻了调查户一半的记账负担;采集了记账户全年的数据,便于调查户进行理财,便于使用消费支出准确测算贫困发生率;季度、年度消费数据调查精度有所降低,但仍在可控范围,主要需求得到满足。
方法1也有一些缺陷。一是调查户仍需要记一整年细账,且增加了填报问卷任务。二是对调查户、辅助调查员和调查员的要求提高。需要掌握收入概念、分类和填报要求。三是明显增加基层调查队访问调查工作量。四是对现行方案改变较大。需要另行设计收入调查问卷,重新编制相应数据处理程序,重新编写调查员手册等相关资料。五是记账方法和问卷方法收集的收支数据可比性较差。
对于方法2、3、4而言,能明显减轻记账负担,除与方法1有共同缺点外,还有其他一些缺陷,如方法2和方法4无法提供可满足误差控制要求的季度分省消费合计和季度全国消费分项。方法3和方法4需要记“回头账”,调查户配合更难。3种方法都不能提供分户年度消费数据。
鉴于上述明显问题,加上历史上多次试点采用收入问卷调查后均未推广,若要重新启用该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较长时间的设计和试点,认真反思、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二)“一年记收支账、一年记毛收入账的方法”与“缩短食品记账周期法”最为可行
根据22个指标的评价结果,方法6即“一年记收支账,一年记毛收入法”和方法5即“缩短食品记账周期法”都有18项优点。
1.两种方法共同的优点。
一是显著减轻调查户负担。从记账笔数看,在两年的调查期中,方法6可以减轻约45%的记账笔数,方法5可以减轻55%。不需要增加自行填报或接受访问填报收支问卷的工作量。其中,如果采用方法6,调查户第一年4个季度的调查笔数与目前相同,即100%,第二年4个季度缩减为现有记账笔数约10%。如果采用方法五,其中第一年1个季度的调查笔数与目前相同,即100%,其他7个季度缩减为现有记账笔数的37%。
二是显著减轻基层调查人员负担。调查户记账笔数减少,基层调查人员编码录入工作量相应减轻,且无需增加访问调查工作量,不需要费力劝说调查户记“回头账”。
三是对调查户和辅助调查员的要求基本不变。调查户和辅助调查员不需要完全掌握收支概念、分类等复杂知识,而这些知识在用问卷填报收入数据时是必须具备的。
四是能尽较快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推广使用。不需要对现有方案、组织方法、调查力量作较大改变。对于方法6,只需要在原有样本轮换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每年一半样本不再记消费账,同时对数据处理程序进行较为简单的修订即可。对于方法5,只需要针对相关地区下发食品记账样本轮换方案、以及对相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修订。对于上述两种方法,目前已印发的调查员手册、调查户填报说明可直接使用,节约调查成本。
2.方法 6 的特殊优点和局限性。
无论城乡,每年都有一半样本可以用于贫困测算;对于调查户来说,两年中有一年可以全面了解本户的收入和支出。调查组织和数据处理比方法五更为简便。无需针对记账方法设计专门的样本轮换方法。因此,不必再编写复杂的数据处理程序。
应用方法6,全国和分省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汇总数据的精度有所下降、但可接受;有20个省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抽样误差超过5%的设计标准,有4个农业大省的农村居民收入数据的误差超过10%;分市县收入数据的精度进一步下降,与地方扩大样本以提高数据精度的努力方向不一致;8万户样本虽然已调查了家庭基本情况以及财产和毛收入,但无法应用于收入分配的全面分析研究。方法6可以较好地把握年度收入速度数据,但由于没有两年可比消费记账样本,无法很好地把握消费速度数据。
3.方法 5 的特殊优点和局限性。
调查精度与现有16万户全记账的精度相差很小,不影响任何层级的收入、消费汇总数据,也不影响收入分配研究所需要的分户收入数据。无论年度、季度的全国分项、还是分省合计消费项的抽样误差都得到较好控制;解决了食品支出调查样本量浪费的问题,但保持了其他消费项合理的样本量;收入数据的精度不受影响。可以较好地把握季度、年度收支速度数据。除波动较小、增加较慢的食品支出以外,对于大部份收入、支出项来说,都有采用相同调查方法的同期可比样本。无论是年度、还是季度数据,无论是收入、还是消费数据,同期可比性大大增强。
方法5应用于农村时,由于很多农村居民一年中不同季度的购买食品支出波动很大,不能用季度食品支出简单推断该户的全年食品支出,这影响用分户全年消费数据推断农村贫困状况,也影响向农村居民反馈全年理财数据。方法5的样本轮换方法比较复杂,需要对食品记账户进行逐月的样本监管,否则若季度样本失控,季度消费数据将很难把握。由于涉及较多的样本校准工作,方法5的数据处理也较为复杂。
(三)建议扬长避短缩短消费记账时间
一是先在36个大中型城市内缩短消费记账时间。全国36个大中型城市的样本量约占全国总样本量的1/4,但记账笔数占总记账笔数的一半多,缩短记账的减负效果明显;缩短消费记账后,对数据影响小; 调查户记账负担重、配合程度低、改革需求迫切;有较强的调查组织能力,具备月报条件,有利样本监管。因此,36个大中型城市可先行缩短记账周期。等待积累经验、建立制度、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后,在其他需要改革的地区逐步推开。
二是采用方法6,同时增加用于计算可支配收入所需的少量支出项记账,保留全部16万户的分户可支配收入数据。将缩短消费记账时间的范围限于大中城市后,无论是方法5还是方法6,其缺点都进一步减少。在方法6的基础上,改进调查户第二年记账方式,即增加用于计算可支配收入所需的少量支出项记账,获得所有调查户可支配收入,可保留方法6简便的优点、进一步消除对分市县汇总和分户收入数据的不良影响。具体是:调查户在进入样本的第一年记细账,即记录所有收入、消费和非消费支出;第二年记粗账,即只记录所有收入账和用于计算可支配收入所需的少量非消费性支出项(简称“一年记细账,一年记粗账”)。对于没有农业生产经营支出的城镇调查户而言,这些支出项只占总记账笔数的约6%,可以通过改革记账本格式,采用分类账页提醒调查户记账; 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调查户,也可将分类账页当作问卷,由调查员或辅助调查员简要询问后填报。这样保留了所有调查户的可支配收入数据。
农村住户 篇7
本文基于杭州市476户保障性住房住户有效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保障住户居住满意度的因素,着重分析了不同住房保障方式对满意度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住房保障政策提供依据。
1 相关文献综述
政府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的方式可归纳为两大类:需求方补贴和供给方补贴,而供给方补贴按补贴对象不同又可分为政府直接建设和补贴私人开发商建设公共住房。其中供给方补贴所形成的保障性住房类型又可以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
关于不同补贴模式的成本效用研究,国外大多数研究认为供给方补贴成本效用低于需求方补贴(Howard&Michael,1978,Edgar O.Olsen,2008)。Olsen(2011)基于1979年美国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因变量是政策参与度,参与为1,否则为0)估计结构参数,采用2000年的样本数据预测不同人群的政策影响和参与度,模拟了租房券计划替代公共住房计划方案,结果显示:在减少10%的公共开支情况下,租房券计划能比公共住房项目多帮助75%的人解决住房问题,且极大地扩展了租户的选择。Harvey(1983)根据住房需求和供给弹性,估计不同政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他认为针对中高等收入家庭的购房税收补贴和对低收入家庭的实物补贴都是无效率的,而针对低收入家庭的货币化补贴使消费者获得的福利更大,并能避免贫民窟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主流研究结果是:为实现同等保障水平,需求方补贴消耗的资源较少,经济效益远高于供给方补贴。然而,Amy Ellen Schwartz(2006)用倍差法和特征价格回归模型对纽约市住房投资数据和住宅销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位置的住房建设补贴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除了可以增加低收入住房以外,还能提升项目所在地周边的物业价值、增加城市税收,如果配合租金管制,则更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福利,避免租金上涨带来的福利损失。而对于供给方补贴的政府直接建设和鼓励私人开发商建设这两种方式,Moszoro&Gasiorowski(2008),Mackintosh(1992)等认为相比政府直接建设公共住房,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由于它能提升“协同”作用——专业知识、资源和技能的结合,因而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高效率,如美国的低收入住房税收抵免计划(LIHTC)。法国公共住房供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政府和地方公共组织直接建设与运营;二是补贴非营利的公共住房机构或者部分股份公司作为住宅建设与供应的主体,以此来促进住宅的供应(Gibb,2010)。因此,基于需求方的住房补贴计划替换供给方补贴计划多年来更受住房政策分析者支持,认为可持续的住房政策应该建立在更少的支持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而是通过援助人们进入私人市场,以保证房屋供需的均衡,通过市场机制来支持负债的家庭(Cutts,Amy Crews&Edgar O.Olsen.2002);而当不得已采取供给方补贴时,则通过鼓励私人开发商共同参与建设优于政府直接建设。
尽管众多的研究表明:需求方补贴有许多优点,如可以减轻政府的债务负担和额外支出;不涉及住房的建设、分配、管理环节,不需要政府付出大量的监督成本,从而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与管理成本(Jacob,Brian&Jens,2008);给予了低收入者最大的自由度去选择合适的社区和工作,提高住户的流动性(Brian A.2004,Gregory Mills,2006,Sandra.N.C.Scott&Joseph.2009);有利于改善低收入群体集中居住带来的居住隔离、犯罪率上升等问题,促进社区融合(Vitoria&Mai Thi,2010)。但是,研究发现需求方补贴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可能刺激租金或房价上涨,Susin(2002)利用美国住房研究(AHS)1993年的数据,以未接受租房券补贴的低收入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回归模型和一阶差分法,来估计租房券计划对低收入者支付的市场租金的影响。研究发现,在90个大城市中,租房券使得市场租金平均上涨16%,且发行较多租房券的城市比发行较少租房券的城市承受更快的租金增长,未领租房券的低收入家庭因租金上涨引起的租金增加额高于政府发放的租金抵用券面额,导致了低收入者净损失。二是Philippe Thalmann(2003)认为住房市场可能会歧视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由于没有合适的住房,就不得不支付更高价格从而使他们的住房需求和平均标准没有得到满足,将会进一步导致在房屋租赁市场上少数民族低收入者被边缘化,因此,与低收入家庭相适应的住房供给会较大程度上由政府直接调控。三是需求方补贴仅仅涉及到对住房分配的干预,难以对住房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共住房依然是重要的保障渠道(Anne R.Williamson,2011)。因此,尽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制定有偏向需求方补贴的趋势,但大多数国家还是采取了混合的保障方式。
国内学者对于补贴方式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分析的阶段,实证研究较少。宋博通(2002),赖华东、蔡靖方(2007),唐燕云、陈方正(2010)均借助住房“过滤”理论,研究政府直接兴建住房、补贴建房机构和补贴低收入者三种政策的补贴效益,认为补人头优于补砖头,补砖头优于直接兴建。刘颖(2004)指出理论上租金补贴优于实物配租,但是实际中,由于租赁市场发展不充分,适合低收入者住房短缺,租金补贴导致供不应求,抬高市场租金,抵消补贴的经济福利,此外低收入者往往会将租金补贴用于其他生活消费,难以达到解决住房困难的政策目的。孙冰、刘洪玉等(2005)从生产者补贴和消费者补贴两个角度,对各种补贴形式在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福利损益和公平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对低收入家庭可侧重于生产者补贴,对中等收入家庭可侧重于消费者补贴。
关于城市住宅效用的研究,萨伊认为:“效用是物品满足人类需求的内在力量”。西尼尔认为:“效用不是指商品本身具有的使用价值,而是指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态度,指物品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愉快的能力,效用这个词包括一切类型的满足或痛苦的防止”。孙月平、刘俊等(2004)指出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任何一种物品的效用不仅在于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欲望的客观的物质属性,而且它有无效用和效用大小,还依赖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效用大小可用物品给人们提供的满足的大小来衡量(娄伶俐,2009)。Richard A.Easterlin(2003)则认为,“康乐”“效用”“幸福”“生活满意度”及“福利”这几个术语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满意度除了取决于人们在某个领域中所能实现的程度,还取决于人们对每个领域的期望,并受过去经历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效用是客观事物满足人类欲望的能力。
国内外关于住房效用的研究较多,Smith(1982)通过对洛杉矶住宅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居民对住宅的预期价格与住房面积、住房质量和小区环境之间存在线性相关。Wenli(2007)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住宅的需求不同。众多研究(Piyush Tiwari,2001;温海珍,2003;Fletcher et al.,2000等)揭示了房间数量、卫生间数量、建筑面积跟住宅价格有正的关系。这是因为空间越大,消费者效用就越高,愿意为更多的空间支付更高的费用。关于效用的衡量,Lancaster(1966)提出了消费者理论,从产品差异出发,认为商品,特别是住宅等异质性商品,拥有一系列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形成影响效用的特征束。商品本身不能给予消费者效用,商品具有的特征才是效用的来源。家庭购买并使用商品为“投入”,而效用为“产出”,效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物品所包含的特征的数量。1974年Rosen从市场均衡的角度构建了产品特征需求模型,从产品特征角度分析产品价值和效用。基于Lancaster(1966)和Rosen(1974)理论,温海珍(2003)利用特征价格模型,系统的选择了住宅特征变量,通过实证研究定量测算了杭州市住宅特征的特征价格和边际价格,分了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在这里,消费者效用以住宅价格衡量。
住房保障政策是政府通过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直接或间接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来解决住房问题的政策,因此可以认为住房保障的消费者效用就是保障性住房的效用。然而,保障性住房不是普通的商品房,其效用的价值无法通过交易价格来衡量。因此,本文从效用的情感概念出发,以保障家庭对客观的保障性住房的主观评价作为因变量,以影响保障性住房效用的一系列特征要素为自变量,考虑到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增加了保障方式及住房成本两个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明确影响效用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不同保障方式下的影响效用的要素进行差异化比较。
2 住房保障户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2.1 变量的选择
影响居住满意度的因素较多,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特征价格模型,从产品的异质性出发,把产品价格(即消费者效用价值)分解为特征价格,认为影响住宅效用从而决定住宅价格的是住宅的本质特征。借鉴该思路,鉴于保障性住房的价格难以通过市场交易价格衡量,故采用保障对象对住房保障的效用评价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保障性住房特征和保障方式等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以往的研究通常把住宅特征分为建筑特征、区位特征以及邻里特征三大类,由于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我们增加了住房保障方式和住房成本两个因素。此外,考虑到保障性住房效用的高低部分受住户前后居住情况差距的影响,因此与其他学者讨论后,加入了“原居住状态得分”这一变量,以衡量保障前后居住状况的变化对保障效用高低的影响,并初步选择了以下解释变量,如表1所示。
本文以保障性住房对象居住满意度为因变量,为使受访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问卷题目为保障对象对目前居住状态的满意程度,分5个等级:很不满意为1分、不太满意为2分、一般满意为3分、比较满意为4分、很满意为5分,并将居住状态的满意值作为因变量的值。尽管不同居民的主观情感有所不同,但总体看居民对住房保障带来的居住状态的满意度总体上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同时这种对效用的感知不会突然发生改变,是长时间形成的感受,具有稳定性。
2.2 模型的构建
住房保障满意度(U)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其中,S为住宅建筑特征因素,N为住宅的邻里特征因素,L为住宅的区位特征因素,P为政策因素,C为成本因素,O为其他因素。
本文采用线性函数形式,并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即有:
其中,U为满意度,Zj为连续自变量,Dt为哑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参数。
2.3 数据获取
本文实证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源于针对保障对象的调查问卷、住宅小区的调查表以及杭州市电子地图信息,2012年7月对所选的杭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区和其他货币化补贴住户租赁集中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504份。经过筛选,去除关键数据不完整或不合理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476份,问卷有效率为94.44%。有效问卷中,租赁廉租住房的有121份,租住公租房的有108份,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有159份,接受廉租房货币化补贴的有88份。
3 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的初步判断,剔除了部分共线性较强的解释变量,最终确定13个变量进入模型,分别是住房所在楼层、住房保障方式3个虚拟变量、人均住房面积、主要朝向、小区内部环境、小区外部环境、住房成本、文体设施、教育配套、医疗配套和原先居住状态得分。模型拟合优度R2为0.645,矫正R2为0.635,模型具备良好的解释能力。多元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9个变量t检验显著,分别是人均住房面积、主要朝向、小区内部环境、医疗配套、教育配套、原居住状态得分、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货币化补贴。
注:显著性水平取5%。
3.1 住房朝向对住房保障满意度影响显著
由于杭州市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空气湿度大,若户型朝北,则常年晒不到太阳,被褥、服饰甚至家具都会出现发霉的情况,需要经常拿到室外曝晒,若是遇上梅雨季节,朝北住房的居住舒适度会大大降低。因此,住房朝向对住房保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朝南户型的居住满意度大于非朝南户型。
3.2 小区内部环境对住房保障满意度影响也较大
中低收入群体享受住房保障在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之后,开始关注居住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小区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住户的居住心情和居住满意度。
3.3 保障方式显著影响住房保障满意度
廉租房货币化补贴类比廉租房实物补贴类的住房满意程度低0.308,经济适用房类比廉租房实物补贴类低0.221,公租房类比廉租房实物补贴类低0.204。可以看出,廉租房实物补贴的保障对象满意度最高,而货币化补贴最低,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两者居中。这是因为廉租房尽管名义上是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但是在杭州市开展住房保障的实际中,对廉租房的退出还未制定出具备较强执行力的方案,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廉租户往往难以开展强制性腾退;此外,大多数廉租户没有固定工作,家庭经济十分困难,靠领取政府低保等救济金维持生活,因此收入基本上不会超过廉租房申请收入标准,也就能长期居住在廉租房中,无需担心被强制腾退。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廉租户来说,实物配租的廉租房居住稳定性好。
同时,大多数廉租户由于没有工作或者灵活就业,因此对于区位条件没有经济适用房住户要求高,即使在较偏远的城郊,对于廉租户来说,只要有满足基本生活要求的配套就可以了,对于通勤距离或通勤时间没有太多要求。因此,廉租房住户的居住状态满意程度最高。而经济适用房住户尽管拥有产权,但并不是完全产权,不能任意上市交易,这对于由于工作变动或者子女就学意欲搬迁的住户来说是不令人满意的;此外,根据我们实地考察,经济适用房的住房质量明显低于商品房,尽管所有的新建保障性住房由于成本控制等原因都或多或少有这个问题,但公租房和廉租房毕竟不是住户购买的自主产权房,租户对其质量的要求没有经济适用房住户高。况且,经济适用房住户为中等收入群体,绝大部分有固定的工作,而经济适用房小区和其他保障房小区一样,一般位于城郊结合部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使得经济适用房住户的通勤时间和成本增加。因此,经济适用房住户的满意程度要低于廉租房住户。
受准入条件限制,公租房住户的收入高于廉租房住户,一般具有固定工作,因此公租房用户对于区位要求高于廉租房,且公租房住户很可能由于收入增加而不符合租住标准,导致居住稳定性下降。因此,公租房的居住满意度要低于廉租房。尽管货币化补贴对象能够利用政府给予的租金补贴在市场上任意租赁商品房,在生活、就业、就学方面的便利度高于其他几类保障人群。但由于廉租房货币化补贴对象本身经济条件处于最底层,他们往往会选择较低端的老旧住宅以尽量减少住房开支,同时,租赁市场商品房的居住稳定性要明显低于其他两类,有时还会遭遇房东的歧视或擅自涨价。因此,尽管货币化补贴租赁的商品房位于较好的区位,有较完善的设施,但用户对于住房本身的状况和居住的稳定性方面是不甚满意的。
3.4 原先居住状况得分与住房保障满意度负相关
数据显示,原先居住状况得分增加1,住房保障效用降低0.159。这表明,尽管居民对居住状况的满意程度取决于当前客观实际,但也受到前后落差影响。原先的住房情况越好,对现有住房的要求越高,因此,满意值越低;相反,原先没有住房或者住房情况很差,那么对现有住房的要求越低,因此越容易满足,满意值就越高。
3.5教育配套、医疗配套和人均住房面积对住房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均显著
从上文可以看到,教育配套由于和CBD距离、房龄、交通条件和生活配套高度相关,在比较对模型拟合优度的贡献大小之后,选择了教育配套这个变量。越靠近城市CBD,生活配套越齐全,交通越发达,教育配套也越完善,因此,住房保障效用越高,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其次,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配套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能够方便就近的就医也影响了住户的居住满意程度;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用户,大多没有小汽车,就近的医疗配套越完善,保障效用越高。
人均住房面积越大,居住满意值越高,这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在本文中,回归系数较小,只有0.022。这是因为本文调查对象非普通商品房住户,而是收入处于中低水平的保障性住房用户。目前保障性住房户型面积一般都较小,但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日常生活起居而言,还是绰绰有余。当然,人均住房面积越大,居住效用肯定越高,只是影响程度有限。
3.6 住房所在楼层、小区外部环境、住房成本和文体设施的影响不显著,最终未选入模型
一般情况下,高层是所在楼层越高,房价越贵;而多层建筑没有电梯,低层蚊虫又较多,因此一般中间层(3-4层)最好。本文的样本中多层和高层混杂,因此住房所在楼层变量统计不显著。关于小区外部环境,一般情况下,小区外部环境越好,居住满意程度越好,但在本文中,这种正向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中低收入群体对小区外部环境的关注程度不高。关于住房成本,尽管购买经济适用房需一次性支付首付,但若按70年的租房来计算,单位面积年租金并没有高出公租房太多;货币化补贴住户由于是租赁市场住房,住房成本参差不齐,但他们能够享受政府给予的租房补贴,因此,住房成本也较低,租房补贴甚至还有盈余。四种类型中,廉租房住房成本最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由于廉租户收入水平低于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大多是拿低保的困难户,家庭收入微薄,所以尽管住房支出很低,家庭生活条件依然十分困难,并没有因此提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各类住房保障方式的住房成本不一,但都相对较低,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很低,因此在家庭能够承受的住房支出范围(参考各国经验,该范围约是家庭收入的30%)以内,住房成本的高低对住房保障效用的影响不显著。关于文体设施,由于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内配套大多不够完善,只有简易的健身设施,部分小区配有老年活动室,而货币化补贴用户租赁的住房也多是老旧住房,配套较简易。此外,中低收入家庭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较少关注文体设施。故文体设施变量统计不显著。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476户保障性住房住户的问卷调查,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住房保障微观效用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不同保障方式对效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住房朝向、小区内部环境、住房保障方式、住房面积、原先住房满意程度和教育医疗配套是影响住房保障效用的关键因素。住房保障类型的多分类虚拟变量对住房保障效用影响是显著的,这一结论与假设一致。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廉租房货币化补贴类比廉租房实物补贴类的住房满意程度低0.308,经济适用房类比廉租房实物补贴类低0.212,公租房类比廉租房实物补贴类低0.203。可以看出,廉租房实物补贴的消费者效用最高,而货币化补贴最低,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两者居中。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杭州市住房保障方式仍应以“经济适用房和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为主,并逐步向“以租为主”过渡。各地应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支持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用于住房保障的绩效。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不一,中心城市房价高、租金高,房源短缺,因此,需要通过直接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以实物形式提供给中低收入家庭;但是在广大的县级城市甚至包括部分地级城市,二手房源数量多、租金低,则要避免盲目大量新建,更多地要采取货币化补贴方式(租金补贴、购房补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完善保障房小区周边配套、提高住房建设品质,加强货币化补贴制度的宣传力度、完善货币化补贴的实施和管理制度,切实保障保障对象的权益,提升住房保障的微观效用。
本文的有效样本量为476,数量较少,因此对模型估计的准确率有所影响,未来的研究可增加样本数量,提高模型解释能力。在多元回归模型的变量设置上,因变量以居住状态满意值代表住房保障的消费者效用,在问卷设置中采用五分类法,分类较粗略,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九分类法。此外,可以用多个因素的综合值代表住房保障的消费者效用,以增加因变量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景娟刘志林满燕云.低收入住房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需求方补贴.城市发展研究.2010.06
[2] .孙冰刘洪玉卢玉玲.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的形式与效率.经济体制改革.2005.04
[3] .吴莹陈俊华.保障性住房的住户满意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香港公屋的调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
农村住户 篇8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二公司组建于2006年3月, 担负着大庆油田矿区东湖、乘风、八百垧、红岗地区48个居住小区18个工业区的物业与供热服务及部分居住区生活热水供应任务。公司下设10个机关业务部室、17个基层生产经营单位、7个直属中心, 现有劳动用工5034人, 共为服务区80039个热用户、76977个物业服务用户提供服务, 供热面积为914.76万平方米, 物业服务面积为751.7万平方米。
二、建立小区信息管理数据库
中小企业的物业管理的成本较低, 要实现小区的物业管理, 同时又考虑经济性因素而言, 则在可选择运行环境较为简单, 且便于操作的Access数据库。
1. Access数据库优势。
Acceess数据库是微软公司基于Windows桌面关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提供了7种模块建立了数据库系统对象, 通过通过多种向导、生成器、模板等, 建立了规范化的数据存储、查询、界面设计以及生成报表等, 便于数据库的管理, 同时也便于用户的开发和使用。Access属于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其存储方式较为单一, 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Access是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工具, 通过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各种功能, 将各种功能封装在不同的对象当中, 通过定义方法和属性、对象的行为和外观, 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用户开发的简化;其可视化的界面也为用户生成对象及其应用提供了直观的体验, 操作简便也容易掌握;Access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 集成了各种向导以及生成器工具,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利用Access当中的ODBC以及OLE特征, 在数据表格中嵌入各种文档, 同时还可建立动态数据库报表以及窗体, 实现了与网络上的动态数据库的联接。由此, 小区的物业管理可选择Access数据库, 而不需要使用类似SQL Server等大型数据库。
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在小区物业信息管理系统中, 所有与住户相关的信息表格, 都以业主在入住时物业公司内部产生的ID编号进行关联, 包括业主的详细资料、物业合同到缴费状况等, 都与业主ID为关键词进行关联, 而物业公司内部的各种表单都与业主的姓名以及房号相关联, 从而管理简便也不容易出错。
三、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1. 系统的管理层次。
当前随着人们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人们对住宅的质量以及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化的小区逐渐成为了小区发展的方向, 然而智能化的小区离不开智能化软件的应用, 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应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 实现物业的硬件管理与软件管理的结合, 从而为小区实现现代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创造条件。物业管理的软件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单项数据的处理, 以手工管理方式为基础, 实现简单的事务性的工作, 当前大部分的物业管理公司的应用水平处于这个阶段;第二个层次则实现了数据的综合处理, 此时计算机呈现了网络化以及实时性的信息处理, 从而有效提高了物业管理的效率;第三个层次则为管理信息系统, 也就是将信息理论、控制理论以及系统工程理论等应用到软件程序当中, 从而建立计算机网络以及数据库系统, 实现了从单一系统到全面管理系统的转变, 而系统集成能力的高低以及决策功能的分析成为了物业管理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
2. 系统总体设计结构。
就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上看, 可将系统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小区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内部资料管理中心, 实现小区内日常事务管理以及住户日常事务的处理, 同时提供最新的物业管理法律规范, 了解最近的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处理, 同时还可实现小区内部的信息通讯。而小区的日常事务管理, 则将小区的内部事务具体化之后将小区的日常事务分解为小区、业主、维修、合同、缴费、保安和投诉管理等几个部分, 每一项都与住户发生纠纷的内容联系起来, 从而保证问题的处理有依可循。而在内部资料管理中心, 根据物业管理的需求, 可将其分为消息、资料、法规、文献中心等四个部分, 包括范围较广的条例规范与案例资源, 便于在纠纷处理中进行查询。
3. 小区管理简述
(1) 业主管理。系统的业主管理模块当中, 业主管理模块中包括业主和家庭成员的信息, 包括房号、面积、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居住状态、房屋用途以及闲置与否等状况。
(2) 维修管理。维修管理是物业管理中容易产生纠纷的模块, 由此应对其信息进行详尽的记录。记录每月报修、维修次数等信息登记起来, 同时通过信息的反馈了解问题的解决状况以及用户的意见, 房屋的管理者可了解其管辖范围内房屋的状况并了解经常发生的问题, 及时进行预防, 而延期的房屋可在未解决的数目当中, 提醒房屋管理人员解决问题, 防止由于房屋延期而产生矛盾。
(3) 合同管理。该模块记录物业合同以及房屋出租合同, 同时包括合同双方应该履行的权利以及义务, 便于在纠纷处理时进行查询。
(4) 缴费管理。详细记录物业管理费用标准、缴费日期以及欠费状况等。
(5) 保安管理。记录临时进场车辆, 进场时间以及约定出场时间;记录访客人数、姓名以及缘由和离开时间, 记录保安人员信息和值班时间以及值班状况。
(6) 投诉管理。记录投诉人员、原因、投诉次数以及当前的状况和解决的途径等。保安管理以及投诉管理两个模块都较容易发生冲突, 两个模块所涉及到的内容都应尽可能详尽, 从而为住户纠纷的解决提供案例依据。
(7) 具体的实现方法。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 要实现相应信息的管理, 可通过Form之间的信息传递实现, 也就是在两个窗体之间相互传递数据。
4. 内部资料管理。
通过使用分词算法实现了对小区内物业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案例的查询分析。分词算法是自动分词过程的形式化表达, 而分词算法以及系统的优劣程度的衡量标准在于系统的正确率以及分词的速度。
小区的物业管理系统可通过逆向最大匹配法, 以词库为基础实现分词算法。该种算法主要用于中文分词, 同时对一些较为特殊的词汇进行处理, 包括数量词、人名、书名以及全角符等。具体包括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为特殊词汇的分词处理, 其具体算法可参考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而另一部分则是对“物业管理”中的关键词进行划分。当前, 小区的持续发展和完善使物业管理成为了科学、管理的一个特殊的行业, 要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则应划分物业管理的相关词汇, 从而便与其获取最为准确的内容。例如:住宅小区管理, 是指小区内部房屋建筑以及相关设备、公共设施、绿化、交通、卫生、治安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和修整。、
通过定义这些关键词, 从而便于管理者查询最新规范条例, 了解最近发生的物业管理纠纷案件以及其处理的结果等等。例如, 通过关键词进行筛选, 也就是使用分词算法, 在输入框中输入“广东物业管理公司”, 同时将其关系选择为“并且”之后, 则可将关键词自动划分为“广东, 物业管理, 公司”这三个关键词, 管理者和用户都可在右边的Listing中进行选取, 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选择“广东”则将出现已经录入的广东物业管理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由此, 当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逐渐积累时, 根据各个关键词所分配的权重的不同, 系统将逐渐实现智能化, 并逐渐实现自我学习, 最终达到智能化的管理, 不仅能记录并处理小区纠纷信息, 并达到了预防纠纷发生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綦玮.物业管理纠纷法律问题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3) .
[2]郭有利.物业管理纠纷的现状及思考[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09 (04) .
[3]于军峰.浅析物业管理纠纷的原因[J].硅谷, 2009 (16) .
[4]于军峰.浅析物业管理纠纷的表现[J].硅谷, 2009 (15) .
【农村住户】推荐阅读:
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案11-10
元阳县2008年前三季度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质量评估分析05-14
小区住户08-30
包户住户自查报告05-13
城市住户调查方案07-21
关于住户的范文08-26
住户调查工作情况汇报05-18
入户住户工作心得体会07-21
校内住户安全管理规定08-27
租住户用电协议书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