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业务

2024-06-14

CDMA业务(精选5篇)

CDMA业务 篇1

摘要:对于CDMA运营商来说, LTE建网初期需要考虑数据业务的互操作, 在LTE无网络覆盖的区域采用eHRPD承载数据业务可保障用户体验。

根据G S A (G l o b a l M o b i l e S u p p l i e r s Association) 的统计, 2012年LTE的全球商用进程正在加速, 截至4月份, 已有98个国家的312个运营商正在投资建设LTE网络, 其中64个LTE网络已经正式发布商用, 预测到2012年底, 正式商用的LTE网络将达到129个, 包括FDD LTE和TDD-LTE制式。

CDMA网络向LTE演进, 数据业务的互操作非常关键。目前的CDMA HRPD网络无法实现与LTE的数据业务互操作切换, 需要升级至eHRPD (演进的高速分组网络) , 特别是在LTE网络建设初期、LTE网络覆盖不完善的情况下, 互操作的解决方案是提升用户数据业务体验、保护已有的2G/3G网络投资的有效措施之一。

CDMA网络的e HRPD升级

eHRPD是对原HRPD (EVDO) 网络的演进和增强, 其优点是可以支持与LTE数据业务的互操作 (切换) 、与LTE使用同一个核心网络, 便于维护管理。

从CDMA EV-DO到eHRPD需要对相关网元进行升级, 如AN/PCF升级至eAN/ePCF, PDSN升级为HSGW (HRPD Serving Gateway) , 即HRPD服务网关。对于BTS, eHRPD与HRPD没有差异, 即eHRPD改善了网络融合方式, 使资源能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改善无线侧的能力。eHRPD网络架构共分为三种:非漫游的网络架构, 漫游时Home Routed场景和Local Breakout场景。

eHRPD新功能增强了CDMA数据业务能力, 但网络升级需要考虑对现有HRPD网络、现有3G用户感知体验的影响。

e HRPD与LTE的数据业务互操作

移动网络的业务类型繁多, 所要求的业务质量QoS也不同。按数据业务的QoS特征, 业务可分为会话、流、交互和后台。会话与流类业务承载实时业务, 交互与后台业务承载非实时业务。

LTE与CDMA eHRPD的数据业务互操作, 特别需要考虑切换时延的影响。

目前3GPP标准中定义了LTE与eHRPD的双向切换, 包括激活态/休眠态的优化与非优化切换流程。但3GPP2标准只定义了LTE至eHRPD的单向切换 (包括包括激活态/休眠态的优化与非优化切换) 与e HRPD至LTE的空闲态非优化切换。如表1所示。

优化切换时延较少, 但实现较复杂, 需新增S101与S103接口, 目前尚无成熟商用产品。非优化切换是相对于优化切换来说的。在非优化切换中, 目标接入网络和原服务网络之间没有使用tunneled signaling, 即没有使用S101与S103接口, 但非优化切换性能有待提高。

e HRPD的演进策略

HRPD网络向eHRPD网络的演进, 需结合LTE的初期部署, 相应制定满足数据业务的连续性。HRPD用户向LTE/eHRPD用户迁移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为了保护HRPD网络投资和不影响现有HRPD业务使用, 应保证HRPD网络向eHRPD的平滑演进。在3GPP2协议标准上, eHRPD网络与EPC网络趋于统一, HRPD网络网元的升级部署 (如PDSN/HSGW、HA/PGW) , 新功能的引入 (PCC架构、QoS控制、多PDN等) , 需考虑下一代移动网络的演进架构。

在eHRPD升级的第一阶段, 原有HRPD网络部分升级为eHRPD网络, 支持LTE/eHRPD的终端渗透率较低, LTE和eHRPD核心网小规模新建, 并与HRPD核心网叠加共存。图1为第一阶段的演进架构图。

随着LTE网络规模的扩大, eHRPD升级的第二阶段, 原有HRPD网络全部升级为eHRPD网络, 满足与LTE的数据业务互操作需求, 实现HRPD与eHRPD两网部分网元融合, 如HSWG/PDSN合设, 大力发展LTE/eHRPD双模终端用户。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 LTE/CDMA混合组网, 在LTE网络建设初期, 需要考虑与CDMA数据业务的互操作解决方案, 以节省投资、提升用户感知, 原有的CDMA HRPD网络需升级至eHRPD网络, 以支持与LTE的数据业务切换。eHRPD的网络演进需综合考虑LTE网络部署的节奏。但eHRPD与LTE之间的切换时延性能仍有待提高。

CDMA业务 篇2

本文介绍了CDMA反向接入信道和前向业务信道的结构及原理, 给出了采用SystemView软件仿真反向接入信道和前向业务信道的方法及仿真结果。

一、CDMA系统反向接入信道仿真

1、反向接入信道

移动台使用接入信道来发起同基站的通信, 以及响应基站发来的寻呼信道消息。接入信道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每个接入信道对应前向链路中的一个寻呼信道, 但每个寻呼信道可对应多个接入信道。移动台通过接入信道向基站进行登记, 发起呼叫, 响应基站发来的呼叫等。当呼叫时, 在移动台没有转入业务信道以前, 移动台通过接入信道向基站传送控制信息。当需要时, 接入信道可以变成业务信道, 用于传输用户业务数据。所传输的数据经过与用户号码所对应的长伪随机码的变换序列调制后再传输, 以便通信保密[1]。

在一个CDMA频道中, 每个寻呼信道能同时支持32个接入信道, 最少可能是0个。每个接入信道帧包含96 bit。每个接入信道帧由88个信息比特和8个编码尾比特组成。接入信道前缀包含一个96个全零的帧, 以4800 b/s的速率发射。发射接入信道前缀是为了帮助基站捕获接入信道。

接入信道的编码过程: (1) 卷积 (2) 码元重复 (3) 交织 (4) 正交调制。正交调制后信号速率从28800 bit/s提高到307.2kbit/s。接入信道扩频时利用了PN长码。在进行直接序列扩频以后, 使用I和Q正交序列作四相扩频调制, 加入基站特征.使用户信号的相位充分地随机化。这一对I和Q正交序列称为引导PN序列, 即正交PN序列对。反向链路信道四相扩频使用的都是固定零偏置的PN序列对。经PN序列对扩频生成的正交信道序列最后进行OQPSK调制。Q支路的序列经延迟Tc/2=406.901n s后, I路和Q路序列送到基带滤波器限带并滤波, 最后按照OQPSK的方式进行发送载波调制。

2、反向接入信道的SystemView仿真电路的设计

根据CDMA反向链路接入信道结构框图1及上述原理, 反向链路接入信道的仿真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中以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图标0作为系统的信息源。它产生的序列分为两路, 分别经过由图标3、4到图标33等组成的信号通路和图标1, 图标1是代表完整反向链路接入信道系统的单个图标。为了降低系统的最高信号频率以提高仿真效率, 两路信道均按照基带信号处理步骤进行仿真。

3、仿真结果

运行该系统, 并将信号经图标1与经图标3—34组成的信号通路的结果相比较。接入信道信号通路的功能与单一的接入信道相同, 符合IS-95标准的CDMA反向链路接入信道模型。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二、CDMA前向业务信道仿真

1、前向业务信道

前向业务信道用来传送基站向移动台发送的用户信息和信令信息, 在每个前向业务信道中包含有向移动台传送的业务数据和功率控制的信息。基站在前向业务信道上以9600bit/s、4800bit/s、2400bit/s和1200bit/s可变数据速率发送信息。业务信道采用可变数据速率, 不同的速率对应的发射功率不同, 速率越高, 发射功率越大。这样在没有语音活动期间降低数据速率, 可以降低业务信道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前向业务信道帧长20ms, 数据速率的选择是按帧进行的。虽然数据速率是按帧改变的, 但调制符号速率保持固定, 即19200个符号/秒, 这是通过码元重复实现的[2]。

前向业务信道结构如图4所示。

2、前向业务信道的SystemView仿真电路的设计

前向业务信道的SystemView仿真电路如图5所示, 其中图标1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前向链路业务信道模型, 其信号速率设置为9600 b/s。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图标0作为系统的信息源, 产生码速率为8.6kb/s的伪随机序列。与前面反向接入信道仿真时相同, 它发出的信号分别经过单一信道图标和各图标组成的信道模型两条信号通路。

3、仿真结果

运行该系统, 并将信号经过单个图标1与经过组合的前向链路业务信道两条信号通路的结果相比较。由图标4、18到图标16、15组成的前向业务信道链路与单个图标1的功能相同, 符合IS-95的CDMA标准的前向链路业务信道模型。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观察窗3和观察窗14的输出波形相同。

三、小结

本文利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对CDMA系统的反向接入信道和前向业务信道进行了模型设计并仿真, 仿真结果清晰地表现出两种信道的结构特点, 充分展示了SystemView在通信仿真中强大的功能和优越性。

摘要:本文在介绍CDMA系统反向接入信道和前向业务信道的结构及原理的基础上, 给出了采用SystemView软件仿真反向接入信道和前向业务信道的方法及仿真结果, 清晰地表现出两种信道的结构特点, 充分展示了SystemView在通信仿真中强大的功能和优越性。

关键词:SystemView,CDMA系统,反向接入信道,前向业务信道

参考文献

[1]姚美菱:《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年。

CDMA业务 篇3

俄罗斯投资的印度移动网络运营商S i s t e r S h y a m Teleservices (SSTL) 在印度Tamil Nadu、Chennai和Pondicherry推出MTS品牌的CDMA网络。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50亿美元, 并预计明年年底在当地证券交易所上市。

该公司由俄罗斯Sistema公司控股。Sistema持有这家印度运营商73%的股权, 同时还控股俄罗斯和独联体运营商MTS, 并于去年授权在印度使用MTS品牌。

CDMA网络的推出标志着MTS服务进入包括Chennai在内的Tamil Nadu 31个地区的所有主要城镇。此外, 在未来两个月内MTS的业务还将迅速扩大到印度580多个城市, 覆盖该地区50%-60%的人口。

SSTL的目标是到2012年用户数达到3500万, 约占印度市场的7%。目前SSTL共在印度22个区域拥有频段, 覆盖28个邦和7个直辖区, 覆盖约11亿人口。

CDMA网络所提供的高性价比是SSTL区别于其他运营商的优势。“物有所值”会是是SSTL的核心主张。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 物有所值来自于良好的网络, 并需要更好的客户服务来配合。目前大多数增值服务正处于开发阶段。SSTL正与全球和印度的领先企业讨论以谋求达成各种伙伴关系——基于收入分配和成本的伙伴关系。SSTL提供一流的网络, 而业务提供商们则提供各类消费者感兴趣的产品。

CDMA业务 篇4

本课题通过对现有分布系统各设备、器件的性能分析, 结合2.1GHz频段信号的特点, 分析出2.1GHz信号与800MHz信号在传播损耗、覆盖范围方面的差异, 从而得到现有800M分布系统承载2.1GHz信号需要进行的改造, 进而提出几类不同的改造方案, 从而对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意见。

研究的创新点

2.1 G频段是直到目前中国电信仍未使用过的频段, 其信号特性与现有800M频段有着明显的差别。而作为分布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牵涉有线、无线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 也是目前中国电信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到目前为止, 业内都没有针对分布系统改造专业的分析。

推广价值

随着CDMA网络业务量的发展, 2.1G频段也将被启用, 如果需要现有800M分布系统支持2.1G信号, 势必会导致室内分布系统大量的改造,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对改造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司的生产力

大规模的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 是公司切入新市场的契机, 尽早进行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方案的研究, 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将使公司竞争力有所提高。

1 概述

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 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 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通过实现CDMA网络的室内覆盖, 可以进一步提高语音与数据服务内容和质量, 高质量地提供语音业务和分组数据业务, 从而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高速Internet接入, 享受无线办公室、移动商务、网上股市、移动银行、证券、保险、无线多媒体、无线Vo IP、Web浏览、新闻、体育、天气查询、话费通知、游戏、AOD、VOD、交通、地图、旅游、购物等数据业务, 进一步提升CDMA网络的形象。

2009年中国电信3G网络 (EV-DO) 正式开始运营, 由于手机终端的限制, 目前3G网络主要以上网卡为主。在目前三家3G运营商当中, 仅有中国电信的3G资费套餐是按照时长计费的, 因此用户发展迅速, 用户的激增导致3G网络资源严重不足。目前中国电信在CDMA800MHz频段使用了2个频点开通了DO业务, 4个频点开通了1X业务, 按照目前用户发展趋势, 800MHz频段的7个频点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DO业务需求因此考虑启用2.1GHz频段分流DO用户。但对于室内分布系统来说, 前期分布系统都是按照承载800MHz信号进行的设计, 现网大部分站点直接合路2.1G信号达不到覆盖效果, 需要对分布进行改造来满足覆盖效果。

2 CDMA频段

我国的频谱规划和管理由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统一负责, 采取的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频谱指配方式, 同时也在探索新的市场化的频谱分配模式。我国对无线新技术采取了积极支持发展的策略, 包括对移动通信网络乃至未来3G网络频率的规划保证、对各种新兴宽带接入技术的鼓励政策。

按照ITU国际无线电规则频率划分, 目前各种无线业务可以使用的频率范围为9k Hz至275GHz。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 绝大多数无线电设备工作在50GHz频率之下, 国内主要在6GHz以下。

目前我国为公众移动网划分的频率有:CDMA825MHz~835MHz/870MHz~880MHz;GSM885MHz~915MHz/930MHz~960MHz;GSM1710MHz~1755MHz/1805MHz~1850MHz, 共计2×89MHz的频率。其中中国移动GSM网络拥有2×49MHz, 中国联通GSM网有2×15MHz, 中国电信CDMA网的2×4MHz。

中国电信CDMA800M频段频点划分如图1所示。

1X由上向下依次使用283、242、201、160四个频点, DO由下向上依次使用37、78、119三个频点。

3 2.1G频段与800M频段传播损耗差异

3.1 无线链路损耗

800M频段选用Okumura-Hata模型:

PL (d B) =69.55+26.16 log (F) -13.82 log (H) + (44.9-6.55 log (H) ) *log (D) +C;

2.1G频段选用COST231-Hata模型:

PL (d B) =46.30+33.90 log (F) -13.82 log (H) + (44.96.55 log (H) ) *log (D) +C;

经计算, 在相同传播距离下, 800M频段与2.1G频段信号强度差异如下:

上行:46.3+33.9log (1930) -[69.55+26.16log (830) ]=11.8d B;

下行:46.3+33.9log (2120) -[69.55+26.16log (875) ]=12.5d B;

3.2 器件及馈线损耗

常温下, 各种器件在不同频段下插入损耗值如表1所示。

常温下, 各种馈线在不同频段100m传输损耗值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 2.1G频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要远大于800M频段信号的损耗。

3.3 穿透损耗

通过理论计算, 2.1G在综合穿透损耗比800M大2-5d B。

2.1 G与800M穿透损耗实测比较如表3所示。

由此可见, 2.1G频段信号在穿透建筑物过程中损耗要大于800M频段信号的损耗。

3.4 天线口功率及天线密度

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10 m空间损耗-隔墙损耗 (见表4)

天线口功率差=-7 d B (10 m空间损耗差) +10 d B (边缘场强差) -4 d B (隔墙损耗) -3 d B (天线增益) =-4 d B;所以CDMA2.1G的天线口功率要比800M网络少4 d B。

室内链路预算表如表5。

由此可见, 不同场景下, 同时满足两网覆盖效果的天线密度如下:

娱乐场所、宾馆、学校宿舍等类似隔断较多的场景, 分布系统天线密度3-8米;

普通写字楼、商场、停车场等类似相对空旷的场景, 分布系统天线密度8-15米;

地下停车场车道、隧道等类似狭长带的场景, 分布系统天线密度15-25米。

4 现有分布系统改造方案

4.1 改造站点判断流程

目前中国电信CDMA 800M网络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电信2008年接手联通CDMA网络时, 划转给电信的室内分布系统, 划转的室内分布系统中大部分站点有源设备的功率较小、无源器件不支持全频段, 并且经过了多年的在网运行馈线及天线都已老化。

另一类就是后期新建设的室内分布系统也分为两种:

单C网室内分布系统, 对于该类分布系统存在天线建设密度相对较小, 多数使用1/2馈线相对损耗较大, 并未预留插入合路器的损耗。

C+W分布系统:不仅满足800M的链路损耗预算, 同时也满足2.4GWLAN链路损耗预算。

针对不同的室内分布系统, 需要结合现有器件对2.1G频段信号的承载能力以及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场景判断是否进行改造, 并进而确定改造方案。

判断现有分布系统是否需要进行改造的典型流程如图2所示。

4.2 改造方案

启用2.1GHz的前提是以实现分流DO用户为主, 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满足激增用户上网需求从而提高用户感知度, 那么现网中无法满足覆盖要求的站点将是今后重点改造的对象。

针对现网站点情况, 确定需改造站点及改造内容描述:

对现网中联通划转的站点:替换原系统中器件、天线、D10线、主干较长的1/2馈线;新增设备、合路器、器件、天线;调整天线口功率。

对后期建设的单C网系统站点:增加天线、合路器、设备;调整天线口功率。

对W+C的分布系统站点:替换原有合路器;新增设备;调整天线口功率。

4.2.1 有源设备改造方案

无源分布, 在现网基础上合路2.1G的信号时需要增添有源设备 (如宏蜂窝、微蜂窝、直放站、RRU、干放等设备) 来满足覆盖要求。

有源但无干放分布改造, 建议使用大于现网信源瓦数两倍以上的大功率设备来进行合路对分布系统进行改造覆盖。

有多台干放的分布改造, 可用RRU替干放或用大功率设备替换中小功率设备, 考虑合路2.1G信号整体优化分布系统减少有源设备数量, 增加覆盖有效性。

4.2.2 无源器件改造方案

更换窄频段器件, 常用于室内分布系统的无源器件有:耦合器、功分器、合路器等。现网中一类是做C+W覆盖的站点, 该类站点无源器件的工作频率范围是800~2500 MHz, 满足CDMA 2.1G工作频段。另一类分布只考虑CDMA 800M覆盖, 部分器件不满足CD-MA 2.1G工作频段, 需更换为800~2500 MHz或800~2170 MHz的器件, 更换老化器件, 对用工作环境恶劣的部分器件进行更换。

4.2.3 天线改造方案

工作频段不满足2.1G的天线更换为支持三频的天线特别是前期覆盖电梯的八木天线必须更换为支持高低频段的对数周期天线或其他的专用天线。

天线选型不合理分布, 更换为覆盖效果较好的高增益或专用天线。

4.2.4 馈线改造方案

馈线的规格, 原有CDMA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10 m的10D馈线均更换为1/2"馈线或线径更粗的馈线;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考虑到在进行馈线改造过程中对新增馈线与接头成本的控制, 更换下来的1/2"馈线与接头可以用于更换8D/10D馈线。

主干馈线, 馈线中长度超过10 m的1/2"馈线均更换为7/8"馈线。

平层馈线, 原有CDMA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20m的1/2"馈线均更换为7/8"馈线。

4.2.5 天线密度及场强的改造

可视环境 (楼宇内部) :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 天线选型主要使用全向吸顶天线, 覆盖半径取8~10米, CDMA2.1G系统天线口导频信道输入功率为4~6d Bm;

狭长区域 (如车道、地下车库出入口等) 或吊顶过高区域 (高度在5M以上) 可使用定向板状或定向吸顶天线, 覆盖距离取15~25米, CDMA2.1G系统天线口导频信道输入功率为4~6d Bm;

可视环境 (楼宇边缘) :如窗口附近、楼宇入口等, 为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天线选型主要使用全向吸顶天线, 覆盖半径取4~8米, CDMA2.1G系统天线口导频信道输入功率为3~5d Bm;

多隔断环境:如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宿舍等, 天线选型主要使用全向吸顶天线, 覆盖半径取3~5米, CDMA2.1G系统天线口导频信道输入功率为5~6.5d Bm;

电梯井道内:天线选型主要使用对数周期天线, 覆盖距离取10~15米, 即每层安装一副对数周期天线, CDMA2.1G系统天线口导频信道输入功率为7~10d Bm。

5 结论

现有800M室内分布系统在承载2.1G频段信号时, 由于信号频段不同, 无论是设备接入、有线传输、还是无线链路上都会产生不同的衰减, 导致覆盖范围的变化, 因此, 要结合室内分布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造, 改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室内分布改造, 要与室外协同组网, 提升2.1G整网覆盖。

如果当前室内覆盖天线密度能满足2.1G覆盖需求, 则2.1G可采用高增益天线或其它解决方案, 就能达到和800M相同的覆盖效果。

现网室分系统改造, 如RRU替干放, 采用增加天线密度的方式确保2.1G室内覆盖效果。

尝试RRU增加发射功率, 异频组网等新技术, 达到2.1G与800M基本相同的覆盖效果。

CDMA室内覆盖优化 篇5

CDMA, 就是利用展频的通讯技术。目前, 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 CDMA技术已获得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在一些欧洲国家, 一些运营商也建起了CDMA网络。CDG (世界CDMA发展集团) 表示, 目前亚洲已经成为CDMA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亚太地区, 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建有CDMA商用网络。今后全球CDMA市场中, 中国大陆地区的增长潜力最大。目前, 中国电信CDMA用户已突破1亿, 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

现如今, 良好的网络通讯质量已成为各运营商的竞争重点, 而室内分布系统在提高覆盖质量和客户忠诚度方面有重要作用。3G时代的到来促使CDMA室内覆盖系统改造和升级成为了超越竞争对手的绝佳机会。加强CDMA网络室内覆盖将大大有助于重构CDMA网络竞争优势。

2 CDMA室内覆盖存在的问题

针对现在许多大城市高楼密集和建筑物内的移动用户较多的现状, 运营商只依靠室外宏蜂窝基站已经不能满足室内网络覆盖、容量和质量的要求。室内覆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覆盖方面。

3G工作频率高, 电波的绕射能力差, 穿透耗损较大, 导致网络的深层次覆盖存在着缺陷, 产生信号的弱区或盲区, 如在建筑物电梯间、地下停车场和地铁等。

2.容量方面。

建筑物如超市、会议中心等由于用户密度过大, CDMA网络用户底部噪声大大抬高, 导致容量有限。

3.质量方面。

频率干扰、导频污染和乒乓效应等导致小区的信号不稳定, 话音质量难以保证, 甚至发生掉话。

运营商仅仅依靠室外的宏蜂窝基站无法保证充分覆盖, 不可避免产生盲区。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引入室内分布系统。同时大部分的室外基站的各个扇区的话务分布是不均匀的, 个别扇区的话务有较大的空余, 室内分布能通过耦合该扇区的信号作为信号源, 把其信号放大到话务量较高扇区的覆盖区内的部分建筑内, 提高基站的资源利用率, 并使基站的话务分布趋于均衡和合理。

3 解决方案

1. 总体思路

对现有CDMA网络进行“优化补差, 加强覆盖”, 加强网络深度覆盖, 提高1X网络的室内覆盖质量, 同时满足EV-DO网络的快速部署要求, 实现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的协同发展;运营商具体实施时应以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为目标, “新建与改造并重,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实现室内与室外协调发展, 这是CDMA网络建设总体思路。作为CDMA网络的一部分,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也必须按照这个建设思路进行。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包括两部分内容:改造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和新建室内分布系统。

2. 改造原有室内分布系统

如何在满足经济性、合理性及工程可实施性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分布系统设备及资源, 尽量减少对原有室内分布系统的影响, 是一项非常重要且非常具有难度的工作。运营商通过对原有室内分布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 提升数据承载能力, 改善室内覆盖质量, 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对WLAN系统兼容及根据数据业务需求考虑增加DOA信号接入, 还可以为后续优化建设留有余地。原有室内系统升级改造工作主要包括:原有电信PHS分布系统改造为可以兼容CDMA系统的分布系统、原有电信WLAN分布系统改造为可以兼容CDMA系统的分布系统、原有CDMA分布系统信源改造及升级。

(1) 原有电信室内覆盖改造

原有电信室内分布系统改造主要对原有电信PHS网络室内分布系统或PHS+W L A N室内分布系统进行改造, 其改造内容如下:

安装CDMA无线基站设备。

布放1/2”跳线, 连接至合路器, 与原PHS/WLAN共用室内分布系统。

将所有不兼容800MHz频段的功分、耦合、室内天线等更换为800-2500MHz频段器件, 并进行驻波比验证测试。

(2) 原有CDMA室内覆盖改造

从联通承接的CDMA网络室内分布系统, 其中大部分是与联通GSM网络共用分布系统的。并且CDMA系统信源主要采用无线直放站 (CDMA网络专用或CDMA网络与GSM网络共用两种直放站设备) 。为使原室内分布系统具备提供CDMA语音及高速数据业务能力, 需要对原有CDMA室内分布系统进行改造, 其改造内容如下:

拆除原有CDMA直放站设备, 安装CDMA无线基站设备。

布放1/2”跳线, 连接至原有C/G合路器, 与GSM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

更换800-2500M Hz频段器件, 如功分、耦合、室内天线等, 并进行驻波比验证测试。

3.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

CDMA网络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应优先考虑重点楼宇, 布线系统应采用兼容800-2500M Hz频段的无源器件兼顾多系统的接入与升级需求, 能够满足CDMA1X、WLAN、EV-DO及PHS等多系统信号同时接入, 实现多系统共用天馈系统提供信号覆盖。

(1)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选址

新建CDMA室内覆盖的覆盖目标建筑物或场景的选取需注意几点:运营商应在充分了解CDMA现有信号覆盖质量的基础上进行选点。必须进行站点初勘, 根据初勘结果排列站点优先级, 以提高用户感知为目标, 优先建设话务量高、室内覆盖质量差、用户投诉严重的区域, 或者计划重点发展用户或1X增强型业务区域。重点考虑电信及CDMA网络室分未曾覆盖到的重要楼宇:交通枢纽、消费、餐饮、娱乐、办公等公共场所和大型建筑物, 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高级写字楼、大型商场、政府机关、重点楼盘、医院、学校、密集城中村等。

(2) 布线系统的选取

综合考虑目标覆盖面积、建筑结构、话务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运营商最终采用可达到所需的覆盖要求又可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统。

(3) 信源设备的选取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应以容量和功率需求为基本依据, 同时根据覆盖点对业务和品牌的重要性经济合理地选择信源类型。

(4) 关键细节

运营商使用直放站或干放的室内分布系统, 需考虑多载波引入的功率余量预留;同时需对基站搜索窗、邻区列表等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 减少直放站引入对用户接入和切换性能的影响;

运营商新建室内分布系统信源采用RRU射频拉远或直放站时, 应结合室外基站的建设进度来考虑RRU射频拉远或直放站的施主基站/小区的选取, 按“就强、就近”原则进行选择, 以尽量保持室内外覆盖区域的连续性;

在高层建筑室内覆盖中, 需注意避免或加强控制室外基站信号对高层室内覆盖的导频污染。

4 引入EV-DO后室内分布系统的主要建设思路

引入EV-DO以后, 传统的有源分布模式将不能适应引入EV-DO后的室内覆盖需要, 可优先采用分布无源设计, 从室内分布的设计上作文章, 更强调信源与分布的组合方式 (例如信源的多扇区结构) 。

1.覆盖面积的考虑:

覆盖面积小的, 优先采用无源单扇区结构 (一般为5万平米以下) ;覆盖面积大的, 按需采用分扇区结构。

2.话务需求的考虑:

话务量高的 (如忙时语音话务量超过5Erl或有突发业务需求的, 例如体育场馆) , 优先采用蜂窝+无源;话务量低的, 可采用直放站+无源或有源。

3.建筑物结构的考虑:

结构简单的, 优先采用无源;结构复杂的, 按需采用有源分布, 泄漏电缆 (典型如地铁) 。

4.信号源功率的考虑:

信号源功率大的, 优先采用无源;信号源功率小的, 按需采用有源分布。

5.

大型机场、会展中心、铁路站、汽车站、地铁等业务量和业务质量均要求很高的超大型建筑, 原则上采用全无源分布, 地铁等特殊场景需引入泄漏电缆模式。

综上所述, 在CDMA网络引入EV-DO后, 传统的室内分布设计方法必须予以变革, 考虑到大幅降低建设成本的需求及改善网络质量的需要,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1、原则上采用分布无源系统;

2、在分布的设计上引入“结构”的设计模式;

3、在信源上推荐采用支持射频拉远的多频点信源, 必要时引入多扇区信源模式;

4、为了降低功率需求, 必要时引入室内覆盖专用频点。

通过这些模式的应用和改进, 对于EV-DO引进后室内覆盖的整体建设具有一定积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DMA20001X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8

[2]熊寿明.多角度完善CDMA室内覆盖.通信世界期刊2009.8

[3]姚坚.引入EV-DO后的CDMA室内覆盖解决思路.移动通信期刊2009.2

上一篇:去行政化下一篇:阅读能力提高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