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故障维修

2024-05-09

常见故障维修(共12篇)

常见故障维修 篇1

0 引言

阀门是控制流体 (如油、水、汽) 的装置, 主要功能是接通或者隔断介质的流通;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 (如逆止阀) ;调节流量、压力等;保护管道或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如安全阀) 。阀门是氧化铝行业生产运行的重要控制元件之一, 在生产中使用范围广、使用量大、开闭频繁。损坏几率较高。为此, 企业十分重视阀门的维修问题。

1 阀门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1.1 阀杆转动不灵活或卡死

主要原因有:填料压得过紧;填料安装不规范;阀杆与衬套之间的间隙偏小;阀杆直线度不符合要求。阀杆的螺纹部分表面粗糙度偏大;阀杆螺纹生锈或粘满尘土等。

1.2 阀杆升降失灵

主要原因有:操作用力过猛使螺纹损伤;阀杆螺母倾斜;阀杆弯曲;阀杆与阀杆螺母的材质选用不当等。

1.3 密封面泄漏

由于工艺介质的腐蚀、冲刷, 导致阀门密封面损坏;操作不当也会造成密封面的损伤;阀座、阀瓣配合不严密;密封面之间有异物或介质附着;阀瓣与阀杆连接不牢靠;阀杆弯扭, 使得关闭件不对中;密封面有擦伤等。

1.4 填料函的泄漏

填料压盖的预紧力不足;填料安装的数量偏少;填料使用时间过长, 已经老化或失效;阀杆表面光洁度不够 (拉痕、刮毛和粗糙等缺陷) ;填料的选型不当等。

1.5 中间垫泄露

垫圈位置不正;垫圈老化;压紧螺栓用力不均等。

2 阀门检修程序

1) 解体检查

(1) 拆下传动装置 (蜗轮头、电动头、气动头等装置) , 在阀盖与阀体连接处做配合标记, 防止装配时错位;

(2) 卸下填料压盖, 清除旧填料;

(3) 卸下阀盖、去除垫料;

(4) 旋出阀杆, 取下阀瓣;

(5) 检查阀体和阀盖有无缺陷;阀杆的弯曲和腐蚀情况;关闭件的腐蚀磨损情况;各配合间隙是否适当等。

2) 缺陷处理

3) 阀门组装

4) 阀门打压试验

阀门在使用安装前必须进行打压试验。试验项目:阀体强度试验、密封性试验。试压时间依照GB/T13927的相关规定实施。

阀门在试压的过程中不得施加与试压无关的外力或其他可能会影响试压结果的因素。试验压力达到试压要求时, 需进行保压, 在保压时间内压力应当保持不变。一般情况稳压时间为5分钟, 以压力不下降、无渗漏现象为合格。

阀体的强度试验是针对阀门外壳进行的压力测试, 主要是检查壳体的耐压能力。要求试验过程中无渗漏, 不得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密封性试验是检测启闭件与密封副严密性的试验。

3 密封面的维修

研磨修理密封面:

研磨密封面时, 通常采用手工研磨, 也可使用研磨机或用砂轮机与车床配合 (如图所示) 进行研磨。

研磨原理:在两个相对研磨结合面之间抹上研磨料, 然后使两个结合面之间保持一定压力, 沿一定的轴中心转动, 消除结合面上的不平处, 使阀头和阀座之间的接触面达到正确的接触和一定的光洁度, 这样便能达到严密的结合。

1) 研磨前检查

根据密封面的损坏程度, 采用不同的研磨方法, 当密封面缺陷 (划伤、压伤、凹坑、点蚀疤痕等) 磨损在0.005mm~0.05mm时, 采用磨料研磨。当深度大于0.05mm时, 采用粗砂纸打磨后, 再用磨料研磨。当损坏情况严重时, 用冷焊机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 然后重新切削研磨。

2) 磨料研磨

根据密封材料和缺陷程度, 正确选用磨料。常用的研磨剂有碳化硅、碳化硼、氧化铝、刚玉粉、金刚石粉等。

3) 研磨注意事项

(1) 研磨时要轻拿轻放, 防止将密封面磕伤;

(2) 研磨的压力要均匀不应过大。粗研时压力可大些, 精研时应较小;

(3) 研磨一段时间后, 要检查工件的平整度。

4) 研磨程序

(1) 粗磨:用0号或1号砂纸将麻点、凸点除去。粗磨前应涂红丹色印检查, 根据对磨色印的情况, 磨高就低。达到消除密封面上的痕迹, 获得较高的平整度和一定的光洁度;

(2) 细磨:阀芯与阀座经过粗磨、涂色印检查, 如发现又一圈细而均匀的接触线后, 对研抛光。缺陷去后使用红丹粉 (四氧化三铅) 检查结合面的情况。通常阀门密封面要研磨几次才能成功, 直至密封面上整圈连续并且达到一定的宽度。达到高的光洁度, 从而达到密封要求。

摘要:阀门在使用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故障。因此, 如何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对阀门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故障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有效地处理, 是保障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在氧化铝生产运行中对所用阀门进行故障分析, 采用堆焊、切削、研磨技术, 对阀门进行维修, 为企业节约成本效果显著。

关键词:阀门,故障分析,密封面,维修,研磨

参考文献

[1]王训钜编著.阀门的使用与维修技术.武汉:湖北科级出版社, 1985, 10.

[2]王训钜编著.阀门使用维修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9, 1.

[3]杨源泉主编.阀门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12.

[4]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 “机械设备维修问答丛书”编委会编.工业管道及阀门维修问答.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4.

[5]孙晓霞编著.实用阀门技术问答.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5.

常见故障维修 篇2

一:颗粒Ⅱ车间

(一)进口包装线

1:大部分故障机器会报警和操作屏提示故障代码,要参见“小袋包装机LA500故障

表”“P700装盒故障表”依次检查。故障分为“机器内部故障”“操作原因故障”“包材及产品原因故障”,排除故障在排除原因和产品包材原因后再确定机器故障。

2:常见故障:

(1)切刀错位,要检查横切刀并调整。

(2)转移部分的真空吸嘴吸不住小袋,要检查真空吸嘴,损坏的要更换;真空吸嘴好的检查真空度

(3)设备有异声或振动很大,要检查传动部件确定故障点,是紧固螺栓松脱还是皮带跑

偏,摆杆松脱或错位等。

(4)LA500小袋机的密封站后端的液压站系统曾经出现过故障,以后操作及维修人员平

时多观察油缸液位的变化,压力表气压的变化,一般在5~6bar,以避免因液压站故

障造成密封站系统的工作异常。

(5)电气系统故障:

(1).常见的基本是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异常,一般调整即可,传感器坏就得更换。

(2)电气其他故障基本没有出现,以后肯能出现的会是加热系统的加热片,传感器,气动部件的电磁阀,控制部分的接触器,继电器。涉及PLC及伺服控制系统本身的要咨询厂家后再处理。

(3)维修部分,平时多注意传动系统中紧固螺栓的松脱以及皮带,传动链,齿轮等个部分的检查,避免因上述故障造成机器整体错位,调整比较麻烦。

(4)维修完成要先“点动”观察故障是否排除,不要“启动”运行,防止故障排除不彻底又造成新的故障。

操作屏常用菜单(翻译)

(1)LA500小袋包装机

主菜单:

F1Function “功能”F2 over view “监控”F3Disturbance“故障报警”

F4 Recipes “更换模具”F5 Data aquisit “生产数据”F6 Service “服务指南”

Function

二级菜单1:

F1 Dosage “下药”F3 Vacaum transfer “真空转移”

F4 Cutting device“切刀装置”F5 Sealing station“密封站”F6 Converyor belt“传送带”

二级菜单2:

F1 Main motor “主电机”F2 Draw off“拉锟”F3 Heating “加热”

F4 Foil contro“膜偏移控制”lF5 Splice detection“拼接检测”

P700装盒机

主菜单:

F1Fuctions“功能”F2Overview’“监控” F3Disturbance “故障报警”

F4Recipes“模具更换” F5Date acquist“生产数据”F6service“服务指

南”

Functions二级菜单

F1 Product“生产”F2Leaflet “说明书”F3Cartion“纸盒”

F4 Infeed“进料”F6Main motor“主电机”

Pruduct 二级菜单

F1Transfer“转移”F3Stack height“对多高度”F5Product levelling“整平”F6Pruduct datection“产品检测”

FL-300B 一步制粒机

一. 常见故障:

1:风门抖带锁紧气缸故障一般为密封圈损坏或导杆锈蚀。

2:温度传感器故障,表现为触摸屏温度数值不显示

3:气动薄膜阀故障,在排除气源压力正常情况下,注意复位弹簧是否疲劳

4:风门抖袋工作异常,在气源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为气缸本身故障(密封圈损坏)或电磁阀故障(线圈损坏),在确认气源正常,气缸及电磁阀均完好的情况下,再确认PLC是否异常或PLC与触摸屏通讯以及触摸屏本身工作是否正常。

5:温度异常,曾经出现监控画面温度值无规律跳动,在确认传感器完好情况下,更换为屏蔽线缆后故障消失。屏蔽线的好处是防止物料产生的静电对信号的干扰,二是保护模块输入端口。

6:温度不显示,一般情况为传感器故障,在确认传感器及连线完好,端口接线正确的情况下,查看模块输入端口指示灯是否变为红色,如果为红色等亮则一般为模块异常,采用替换模块法排除。注意一种情况是虽然红色故障灯亮,但是温度显示仍正常,说明模块内部可能检测有问题,但不影响信号的采集处理,可继续使用。

7:引风机不转:检查供电是否正常,变频器是否保护,变频器启动继电器是否正常,变频器模拟量输入有无(0-10V);电机是否异常。

8:PLC控制系统中,80%以上的故障出现在外围电路,如开关按钮,传感器或执行机构等,本身故障只占5%左右,故障大多因为电源异常或使用不当造成。

YZX 卸料机

一:常见故障

1:液压系统压力升不上去:在确认油泵无异常的情况下,一般是溢流阀故障或是管路接头有漏洞。

2:锁紧手柄内弹簧损坏,更换即可。

3:电气系统大都是按钮开关,接触器,整流硅堆故障,依情况更换即可。

喷码机

维修维保喷码机时要注意安全,必须防止墨水﹑溶剂进入眼,口腔内。在清洗打印头与箱体内的墨水时,必须关闭电源。

一. 常见故障

1:传感器故障,表现为时打印时不打印,检查传感器位置,调整灵敏度

2:高压故障:检查打印头偏转板上是否有墨水,如有关机清洗后冷风吹干后开机

3:打印质量问题:检查打印头与产品位置,根据字体大小,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检查打印头内喷嘴,充电槽,偏转板上是否积累墨水,检查墨滴分裂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适当调整参数,参数在维修菜单内,主要是“墨路设置压力”,“调制压力”调整时根据墨滴分裂情况适当加,减其数值。

注:颗粒Ⅰ车间外包,颗粒Ⅱ车间外包喷码机维修菜单无密码。片剂,胶囊外包喷码机维修菜单密码“service”

4:回收管故障:检查回收管处是否积墨,如有清洗即可。

注:喷码机出现故障时,屏幕状态栏会显示故障内容,根据故障内容检查相应部位,如“墨水箱空”“溶剂盒空”一一添加即可,“更换墨水箱”等。

二:颗粒Ⅰ车间

DXDK40颗粒包装机

一:常见故障:

1.机械故障:

一般是热封,虚线刀,切刀,打口刀,制袋器等部分出现故障,如运转异常或错位,成型不好等,可检查调整排除

2.电器部分故障:

(1)物料传感器故障,表现为不上料,检查传感器是否误动作,调整灵敏度或更换排除

(2)热封不良:检查加热棒,热电偶,检查断路器,检查温控器或固态继电器的损坏

(3)温度不自控:检查热电偶不良,检查固态继电器不良或温控表异常

(4)伺服控制器报警故障:

代码:11.电源欠电压,12 过电压(一般电源电压太高)13:主电源欠压 一般主电源瞬时失电14:过电流或接地故障一般为电机坏或电机电缆短路

其它故障见伺服控制器故障表

三:胶囊车间

WBF120一步制粒机

一:常见故障:

1. 抖袋锁紧风门气缸故障,通常是密封圈不良,如果长时间缺油停用导杆可能锈蚀。

2. 温度低:检查风量蒸汽压力,物料特性是否变化,检查传感器,电磁阀,气薄阀是否不良。

3. 触摸屏上监控画面的温度显示值,根据实际测量的真实值如果发生偏差,可通过操作画面里的“温度偏差”设定相应的数值。

DPP170泡罩机

一:常见故障

1:热封网纹不清:一般为加热板上的蝶形弹簧疲劳,更换即可,加热温度低,检查温控系统。

2:废料锟电机不转:一般为控制其公工作的形成开关不良,检查更换。

3:PVC 泡罩成型不良:检查加热温度是否过低,检查成型板温度是否过高,检查水冷系统是否不良,上下板间隙过大,调整间隙。

4:主电机停转:检查变频器是否报故障如有根据报警提示排除;检查主电源是否异常;检查相关故障停机原因,如欠温,缺料等。

BJWG卧式包装机

一:常见故障:

1:纵封封合不良:在温度无异常情况下,检查包材情况;温控系统有问题,检查热电偶,加热盘或固态继电器是否正常,检查纵封锟压力是否适当。

2:横封封合不良:检查包材是否正常,检查切刀齿合是否正常,检查温度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检查热电偶,加热棒,固态继电器是否正常

3:主膜电机不工作:检查主电源是否正常;检查伺服控制器是否报警,有报警根据报警内容排除;

四:片剂车间

150高效包衣机

一:常见故障:

1,温度不正常:检查蒸汽源是否正常;检查输水器是否正常;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

2.转速异常;检查光电开关位置是否异常;检查光电盘是否不良;

3.电机不转:检查电源是否异常;检查PLC工作灯是否报故障;

Power:灯灭检查电源有无接好; Run:灯灭检查操作屏与PLC连接是否正常 Batt.v灯灭更换电池PRO.E灯灭程序异常。

130泡罩机

一:常见故障:

1.PVC放卷异常检测调整凸轮位置;检查微动开关是否异常,2.热封不良:检查PVC质量,是否厚薄不匀;检查热压辊与主动锟位置是否便宜;检

查加热管是否不良。

3.成型不良:检查PVC质量,是否厚薄不匀;检查模块内的吹气孔是否堵;检查上下

振动压路机常见故障与维修 篇3

关键词:振动压路机 故障 分析 维修

现代振动压路机多采用全液压驱动和液压振动,或采用液压机械驱动和液压振动的传动方式,各工作系统的动力都由动力装置柴油机提供。常见故障可分为柴油机故障、行走及驱动系统故障、激振装置故障和转向系统故障等几类。

一、柴油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发动机不能启动

故障原因包括:柴油箱中无柴油、柴油滤清器堵塞、柴油油管泄漏和电流表指针未指向绿色区域。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添加柴油,排除空气;更换滤油器,采用冬季用柴油;检查全部管子接头,并拧紧;上紧电池接头,检查全部电线连接接头。

2.发动机启动困难或运转不均匀,动力不足

若电瓶电力不足则检查电瓶;若电线接头松动或氧化,引起马达转速不够高,则要清洁电线接头,上紧并抹上防酸油脂;若冬天机油黏度太大则可用冬季机油;若柴油供油受阻,则更换柴油滤清器,排除管中空气,清洗输油泵的滤网,检查管子及管子接头的泄漏,低温季节用冬季柴油;若气门间隙不正确则调整气门间隙;若喷油嘴工作不良,则需由专门人员检查;若空气滤清器芯堵塞则更换空滤芯;若空气滤清器指示灯不亮,则需检查真空度开关;若油门操纵钢丝绳太松,则要调节或更换。

3.排气冒烟太多

若油底壳中机油太多,需放出多余机油;若空气滤清器堵塞,则要清洁或更换滤清器;若因压缩活塞环烧坏或气门脚不正而导致汽缸压缩不良,则要检查活塞和活塞环,调整气门间隙。

4.发动机过热(必须立即停机)

若汽缸体和汽缸盖的散热片被堵住,需清洁散热片;若喷油嘴工作不良,需请专门人员检查油嘴;若喷油量调整不当,则需检查油量;若送往风扇的气流阻塞,需清洁导风管;若V带松弛或损坏,需调整或更换V带。

5.发动机机油压力低(必须立即停机)

可能由机油量不够或润滑管道漏油而引起,需要将机油添加到油尺上刻度范围,或者检查油管、接头、滤清器、冷却器紧固连接件。

6.在运行过程中,电流表指针摆到红区

若发电机转速太低,则需检查V带;若是发电机或调节器工作不良或发电机不充电,需请专门人员检查。

二、行走与驱动故障分析(以YZGD系列振动压路机为例)

1.液压振动压路机行走失效

检查吸油滤清器:观察真空表读数,标定真空度小于0.03MPa。当不正常时,清洗或更换滤芯。当正常时,则进一步检查补油压力。在补油泵测压口接4MPa压力表,启动柴油机并以怠速运转观察表读数,标定压力1.2~1.4MPa。若补油压力不正常,则检查补油泵是否损坏;反之则检查吸油管。若损坏则更换补油泵。当补油压力正常时,检查泵和马达隧动阀,检查连杆和阀芯是否损坏。当无损坏时,检查高压系统压力,在行走泵高压测压口装40MPa压力表,启动柴油机高速运转,将行走操纵手把短暂地推到全载位置,观察表读数,标定高压33~35MPa。当表读数正常时,检查机械传动部分,按情况修理。当表读数不正常时,则检查行走泵。

2.液压振动压路机驱动功率不足

检查高压和补油压力:将前后轮塞住,装40MPa压力表,发动机到最大转速,将行走操纵杆短暂地推到最大位置,观察表读数,标定值:高压33~35MPa,补油压力最小为1.2MPa。若正常,则将压路机在平坦良好路面上行驶,观察高压表读数,标定值7~10MPa;若高于此值,则检查机械传动系统(行走轴承)。若高压和补油压力不正常,则检查驱动马达,接30MPa溢流阀和40MPa压力表,再进行高压和补油压力检查,若正常,修理或更换行走泵;若不正常,修理或更换行走马达。

三、激振器故障分析

1.激振器不起振

检查电器部分,发电机停机,去掉电磁阀盖,接通开关,察看磁铁是否动作。若磁铁不动,则检查电路和测量电瓶电压(12V)。若正常则清洗或更换电磁阀先导阀;若不正常,则维修线路或更换电瓶。当磁铁动作时,检查振动压力:在振动泵高压口装40MPa压力表,振动轮下垫废橡胶轮胎,柴油机到最大转速,打开起振开关,观察压力表读数,检查开启压力15~17MPa,工作压力5~8MPa。当无压力时,检查泵、马达联接键联轴节及液压管路修理或更换。当压力低时拆下马达,检查马达轴端是否漏油。若漏油,修理或更换马达。不漏油,则检查振动泵:拆开振动马达高压管联接重新测定压力,标定值15~17 MPa。当正常时,修理或更换马达。若压力低,则调高起振阀上系统,溢流阀压力重新测压,压力不升高,修理或更换振动泵。

2.振动轴转速过低原因分析

检查柴油机转速,若不正常,检修柴油机。若正常,检查振动高压:在振动泵高压测油口装40MPa压力表,振动轮下垫废橡胶轮胎,发动机调到最高转速,打开起振开关,观察压力表读数,检查工作压力5~8MPa。正常时,检查振动泵,拆下马达高压管,重测泵压力,标定值:15~17 MPa。正常,修理或更换马达。压力低,修理或更换振动泵。当工作压力低于5~8MPa时,检查起振马达。拆下马达联接,观察轴端是否漏油。漏油时,修理或更换马达。不漏油时,检查振动泵:拆下马达高压管,再装上管联接,重新测定压力,标定压力15~17MPa。若正常,修理或更换马达。若不正常,则检查振动泵:调高起振阀上安全阀压力,观察压力表读数,若升高,将安全阀压力调至12~14MPa。若读数不变,修理或更换振动泵。

四、液压转向故障分析

液压转向常见的故障有转向功能下降、转向系统转向不灵、转向油缸运动不平衡、转向系存在咬住现象或铰接机架达不到规定的偏转角等。液压转向系出现的故障归纳起来有系统内压力过低和转向轮阻力过大两大原因。

1.液压转向系统内压力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液压泵传动V带张紧力过松,丧失传递能力,导致转向不灵;二是液压转向系统漏油,使系统内工作压力下降,导致转向功能下降;三是液压泵磨损,因内泄漏使泵输出的油液流量减小,导致转向不灵;四是油箱内滤网严重堵塞或无油;五是油液黏度受温度的影响。

2.转向轮阻力过大的主要原因

一是转向轮的轴承损坏,严重锈蚀,因为轴承的润滑、散热、间隙状况将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二是转向轮轴弯曲变形;三是地面对转向轮阻力过大。

3.转向压力检查

在转向泵上接40MPa压力表,启动柴油机转动方向盘到最终位置,观察压力表上的读数,标定值:12~14MPa。若正常,则检查铰接架和转向油缸运动是否灵活平稳;若不正常,则检查转向油缸。用螺塞封住任意一个油缸上面两根油管重作压力试验。若正常,修理或更换转向油缸;若不正常,则检查转向泵。用一个压力为20MPa溢流阀封住出油口或装接一个流量计,再作压力或流量测试,标定压力20MPa,标定流量最小35L/min。若不正常,修理或更换转向泵。若正常,修理或更换转向器。

总之,掌握振动压路机故障产生的规律和特点,正确分析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排除和修复,对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以及确保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单位:浙江公路技师学院)

彩超常见故障维修4例 篇4

1 显示器黑屏

分析:此种现象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黑屏, 一种为间歇性的。

对于固定的黑屏现象, 一般表现为开机后显示器是黑屏状态。我们首先观察下仪器的状态, 目前的大多数彩超操作面板和主处理器模块都会有一些指示灯或者背光灯等, 确认有无一些发光二极管是点亮的, 如果没有一点反应, 那么直接去检查总电源。如果发现处理器或者操作面板上指示灯是点亮的, 我们可以分为两步:第一, 检查仪器电源供给主处理器和显示器部分的电压是否正常 (一般电源上会有一些测试点, 可以借助判断) , 正常则排除电源, 剩下考虑显示器本身和处理器。第二, 对于显示器, 可以考虑用外接一个显示器的方法 (电压范围一般都是110~240V) , 直接外接电源, 注意信号线 (常用VGA和DVA线) , 而对于处理器一般则考虑显卡和内存条。

对于间歇性的故障, 可以直接用外接的方法反向排查。以飞利浦HDI-4000彩超为例, 机器正常工作后关机再开机, 主机面板指示灯亮, 键盘控制有效, 但显示器黑屏。分析与检查主机键盘控制有效, 说明主机工作正常, 显示器黑屏, 可能的原因: (1) 主机未有视频信号输出主显示器, 使显示器黑屏。 (2) 显示器故障:使屏幕不亮变成黑屏。 (3) 显示器工作需+12V直流工作电源, 由主机提供, 若主机供不出+12V直流工作电源, 显示器也将变成黑屏。由最简单的检查开始, 首先测量显示器供电端子, 电压表显示电压为0V, 这就是说显示器黑屏是由于没有直流工作电压引起, 所以查电源板PSM, 查到主机开关电源箱内+12V供显示器工作电压的开关管开路损坏, 造成不能有正常的电压输出, 到市场上买到一个同样型号的晶体管换上后, 有+12V输出电源正常, 显示器黑屏故障排除, 彩超工作正常。

2 仪器能正常开启, 但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

仪器能正常开启,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 不论在哪个模式、哪个探头下成像区均出现鱼鳞状、水纹状等杂波, 在多普勒模式下图像模糊等。此现象一个方面为仪器本身, 我们可以为仪器做自检, 更换探头通道或用替代探头来分析。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外部干扰的存在 (一般要为彩超配备标准底线, 独立供电网, 远离大功率设备和发射塔灯) 。有的来自电源耦合干扰, 可以选择更换房间, 断掉UPS, 稳压电源等设备, 找一个电压稳定的线路开机观察, 查找干扰源予以排除。

以ENVISOR为例, 故障为机器启动正常, 各控制键可控, 但在彩色条件下图像不清楚, 分辨血流图很困难。分析与检查主机能够正常启动, 2D黑白图像尚好, 只是在彩色条件下图像不大清楚, 这里有机器的原因, 同样有客观环境的影响。我们先为彩超机做了自检, 自检的结果没发现故障。在检查过程中, 分别转换使用了机器所带的三个探头, 我们发现三个探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干扰, 可能是因彩超机工作环境不好产生的问题。于是, 我们用万用表测试稳压器交流输出电压为220V正常, 但在测量电源零线与接地保护线之间竟有39V交流电压, 而且这个电压很不稳定, 不时在变, 高时超过40多伏。检查地线的连接, 发现这个地线与医院供电系统的零线相连, 重新为机器做了合格的地线, 彩超机工作正常。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只有好的机器不行, 同样要为好机器提供好的工作条件, 否则再好的机器受条件的干扰, 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 仪器开机蓝屏

对于蓝屏现象, 我们可以查看蓝屏所提示的内容来帮助我们分析。由于目前中高端的超声很多高级功能是基于软件平台和计算机基础上来实现的, 所以电脑上的故障也适用于超声设备。考虑软件问题和一些处理器中存储程序的硬件, 比如硬盘、主板等。

以飞利浦ENVISOR HD彩超为例, 故障开机后蓝屏, 先考虑软件问题, 用厂家自带的系统盘重装后, 启动蓝屏, 考虑硬盘, 目前硬盘中存储的程序已排除, 检测硬盘供电正常, 检查主板发现故障, 修复后正常。

4 开机仪器无任何反应

此现象就得先从源头开始, 一般超声设备都会有系统电源来供给各部件交流和直流电压, 交流可以直接用万用表检测其是否正常, 对于直流一般电源都会有一些测试点。我们仔细查找一下会发现来进行测量, 另考虑内部短路造成的系统电源的自我保护而切断电源供给, 造成没有电源供应不能开机。

以ENVISOR为例, 故障为开机无任何反应, 观察发现开机键盘上指示灯不亮, 主处理器灯不亮, 内部风扇不转, 检查主电源上有四个交流输出口无电压, 有一排直流输出口测试点和发光二极管都不亮, 主电源AC指示灯灭, 但是重新拔插下总电源线后发现主电源AC指示灯亮, 测试给主处理器的交流电正常, 此时按开机键都还是无任何反应, 但同时主电源AC指示灯灭, 考虑处理器内部可能存在短路现象, 造成主电源自我保护切断供电。经检查发现, 处理器内部小电源故障, 更换后使用正常。

参考文献

[1]张明臣, 于广亭.浅谈超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J].医疗设备, 2007, 20 (6) :48.

自动门常见故障及其维修 篇5

通电后指示灯不亮,门体不能启动

・ ①  检查电源

・ ②  检查机内保险管

・ ③  检查控制电缆

・ ④  检查电机和起动电容

・ ⑤  检查机内P5插座接触是否良好

・ ⑥  机头离合器没脱开

门体运动不能限位

・ ①  检查干簧管或磁钢是否正常

・ ②  检查控制线路是否开路

・ ③  防碰撞感应开关是否正常

・ ④  延时停机设置是否正确并调整拨盘开关调整延时设置

遥控器不起作用或不灵敏

・ ①  检查发射器电池电压是否低于10V

・ ②  检查附近有无电磁干扰

・ ③  遥控器是否受潮,按键内有无污垢

・ ④  检查控制器电源电压是否偏低

报警功能不正常

・ ①  控制器是否设定在报警状态

・ ②  检查探头与控制器电缆连接

・ ③  检查探头性能

・ ④  插头接线是否正确

控制器窗口无显示

・ ①  P5插座接线是否正常

・ ②  数码管是否损坏

声信号不正常

・ ①  机内连线有无开路

・ ②  IC或晶体管是否损坏

・ ③  讯响器是否损坏,可用电池试一下应有响声

保险丝熔断

・ ①  检查保险管容量是否正确

・ ②  门头机有无短路,可先甩掉门机负荷再试一下以判断故障是门机还是控制器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与维修探究 篇6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维修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65-02

液压传动又称液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原是在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现如今这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要对液压传动技术不断创新。

1 液压系统

1.1 液压传动器的定义

液压系统是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组合而成,它具有动灵活轻便性﹑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布置方便的优点,还具有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实现定比传困难、油液受温度影响、不宜远距离传输动力、油液中混入空气影响工作性能、发生故障不容易检查的缺点。广泛应用于自卸车﹑压路机﹑挖掘机等各种轮式工程机械的转向系统。

1.2 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由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再由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实行执行机构所需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例如,液压泵将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通过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将以液体的压力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负载运动,液压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2.1 液压缸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液压缸是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执行元件,液压缸常见故障有液压缸爬行、液压外泄漏、液压缸机械别劲、液压缸进气、液压缸冲击等。

2.1.1 液压缸爬行故障与维修

液压缸常见的故障有:缸内壁或活塞表面拉伤,局部磨损严重;缸或管道内有空气;两活塞两端螺母拧的紧;缸某处形成负压;活塞与活塞杆不同轴;密封圈压太紧等故障。解决方法为:找出液压缸形成负压处加以密封,并排气;调整密封圈,使其不松不紧,保证活塞杆能来回用手拉动;单个或连同活塞放在V形块上,用压力机控直和用千分表表校正调直。

2.1.2 液压缸的外泄露故障分析及处理

液压缸的外泄露常见故障表现为:密封圈边缘伤或老化;管接头密封不严;活塞杆表面损伤;缸盖处密封不严;缓冲装置处密封不严等。对以上故障的相应方法为:更换密封圈;检查密封圈及接触面有无伤痕,加以修复或更换;修复活塞杆损伤;检查接触面加工精度及密封圈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缸杆接触面加工精度及密封圈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或修整等。

2.1.3 液压缸的冲击故障分析及处理

液压缸冲击常见故障有:未设缓冲装置;端头缓冲的单向阀反向;缓冲装置中的柱塞和孔的间隙过大。对以上故障的相应维修方法有:调整换向时间(>0.2 s),降低液压缸动力速度;增设缓冲装;修理、研配单向阀与阀座或更换;更换缓中柱塞或在孔中镶套,便间隙达到规定要求;检查节流阀。

2.2 液压控制阀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液压控制阀塔控制油液的流动方向、压力、流量以满足执行元件所需的压力、方向和速度的要求,从而使执行机构带动负载实现预定的动作。

换掉旧的锥阀芯,过滤或换掉被污染的液压油;消除引起液压元件不正常磨损的因素,再更换新的换向阀;清洗、修整阀芯与阀孔。

2.3 液压泵

液压泵是液压动力元件,它是将电动机或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变成液压能的装置,作用是向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它有三种类型栓塞泵、齿轮泵、叶片泵。

2.3.1 栓塞泵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①油量不足或不排油,维修方法是修复调整变量机构或增大斜盘倾斜角度,更换回程盘,更换弹簧。

②输出压力不足,维修方法是修磨接触面,重新调整间隙或更换配流盘、柱塞等,紧固各连接处更换油封和密封垫等。

③变量机构失灵,维修方法是净化油液用压力油冲洗或将泵拆开冲洗控制油路的小孔,若机械卡死应研磨修复若油液污染应净化油液。

④双塞泵不转或转动失灵,维修方法是拆卸清洗重新装配,更换柱塞和有关零件。

2.3.2 叶片泵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①噪音过大,维修方法是清洗配油盘的三角槽,修整抛光定子曲面或更换定子,将叶片道角适当加大到1×45°,重新选配叶片的高度差不超过0.01 mm,修整叶片侧面及配油盘端面或更换零件,调整同心度。

②排油量及压力不足,维修方法为纠正叶片与转子的方向,紧固连接处或更换密封圈,按标准调整间隙或更换零件,修磨定子内曲面或更换定子,修复或更换配油盘?,单片进行选配达到配合要求,清洗滤油器及吸油管清除杂物,重新选配叶片或单槽配研。

2.3.3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①外泄露,维修方法是清洗回油孔,调整配合间隙,更换密封圈或重新装配,修磨或更换零件。

②泵严重发热,维修方法是更换适当的油液,加大油箱容积或增设冷却器,调整间隙或更调齿轮,改进卸荷方法或减少泵带压溢流时间,加粗油管调整系统布局。

③输出压力不足,维修方法是更换进油管或清洗滤油器,更换损坏的零件,重新调定溢流阀的工作压力或排除溢流阀的故障。

④输出油量不足或不排油,维修办法是改变电动机转向或提高转速,补充油液或打开截止阀,按标准修复零件或更换零件,安装冷却器控制油温。

⑤噪音大,维修方法是加固或更换安装架和拧紧连接处,更换粘度适中的油液,更换吸油管,清洗或更换滤油器,更换损坏零件。

3 结 语

以上是對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与维修的简单介绍,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快速精准的发现故障并且在短时间内把它解决,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发现更多更精准的解决故障的维修办法,给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黎启柏.液压元件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常见故障维修 篇7

分析判断:引起此故障可能是ML4818周围元件以前虚焊导致。首先测试DC/DC各输出为零。分析因超载使输出保护电路作用无输出, 故从超载采样电路、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检查, 检查超载采样和检测电路, LED黄色显示正常, 再检查超载保护电路 (IC, ML4818/ML4812中的一部分) , 发现断开超载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后LED显示由绿变黄, 怀疑M4818坏, 用导线接出ML4818各引脚准备检查, 反而烧坏了保险和两FET, 分析可能为导线电容改变ML4818输出到FET的驱动脉冲波形导致, 换掉上述坏件, 焊掉导线, 正常。

故障二:LCAM不工作, 不能照相。

分析判断:对CPU跳线降频后能工作, 偶尔能照相, 继续检查, 发现AGFA 主机接口插头松动, 并有一针脱出, 修复后照相正常。将CPU主频复原, 工作正常。

故障三:断面图像偶有旋转±45°的现象。

分析判断:观察有图像旋转的几个病人信息, 发现都是在机架负角度情况下出现, 故可能是Frame负角度时, 导轮位置松紧不合适, 导致Home Tick位置测不准, 也有可能是Sensors上有灰尘, Frame倾斜后, Tick Sensor有移动导致测不准, 检查发现导轮松紧基本合适, 但Tick Sensor上灰尘很厚, 用酒精棉球擦拭Tick Sensor 上探测头位置, 清洗后系统即正常。

故障四:横断扫描图像左右摆动, 并伴随图像伪影增强。

分析判断:检查导向轮, 正常, 调节Tick Sensor, 清洗Disc 驱动轮和从动轮, 全面对Disc 内部除尘, 作Detector alignment verification测试, 检查Pin , 只有2度, 在规定范围内, 一切正常。

故障四:GANTRY不能上电, DC/DC指示欠压和过流。

分析判断:这种情况多由DC/DC输出的几组电压中有短路引起, 用万用表检查充电耦合器的两个端子间有短路, 清洁用热缩管做绝缘处理后仪器正常。出现此故障时要特别小心, 不要不检查就更换DC/DC板, 否则会引起新的故障。

讨论:CT属于大型医疗设备, 系统设计比较复杂, 对故障部位的判断有时无故障代码, 需要有一定经验的维护人员来检修, 否则很可能使故障范围扩大, 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只要多动脑、多动手, 敢干科学尝试, 有些大型设备是可以修好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甲, 于平年, 孙立峰.单层螺旋CT ANATOM床面及床裙故障检修经验介绍[J].中外医疗, 2009, NO.8:151.

[2]陈小刚, 孙文武, 葛遗林, 庄天戈.ANATOM-2000型CT机中滤波核函数的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3, 27卷第2期:101-103.

监护仪常见故障与维修 篇8

分析与检修:

(1) 在仪器接通交流电的情况下, 按照电源插座、电源线、保险管、电源开关的顺序依次检查排除。

(2) 在仪器没有接通交流电的情况下, 按照保险管、电源开关、充电电池的顺序依次检查排除。

(3) 显示屏供电电源板无输出电压或与显示屏的连线脱落。打开机器后盖, 测试电源板是否有电压输出 (多数为DC12V) 。如果没有输出电压, 故障出在电源板上, 需要检修电源板, 使电源板有DC12V电压输出。如果是屏与电源板的连线脱落或松动, 将连接线接好或紧固好, 故障即可排除。

(4) 液晶显示屏损坏。液晶显示屏主要由LCD面板、TFT面板和背光板模组构成, 另外有TFT面板和灯管的驱动组件, 固定组装整个屏幕的金属框以及各个部件间的连接排线等。由于液晶显示屏老化, 或由于强烈振动、摔碰而造成液晶显示屏破裂, 或不能与电路接点正常接触而出现黑屏。解决办法是更换新屏。

故障二:当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时, 电源指示亮, 显示器黑屏, 近距离仔细观察显示屏能看到非常暗的波形和数字。

分析与检修:

(1) 液晶显示屏灯管损坏。

监护仪液晶显示屏用一只或两只灯管作为光源, 打开机器后盖看灯管是否亮, 当灯管达到使用寿命时, 灯管两端变黑, 不能起辉;或能起辉点亮, 但亮度不够, 灯管发出的光呈暗红色, 就会出现显示器黑屏, 近距离仔细观察显示屏能看到非常暗的波形和数字。解决办法是更换灯管。

(2) 高压启动电路板故障。

如果该电路板出现故障, 无高压输出给灯管, 使灯管不能起辉点亮, 也会出现此类故障现象。仔细检查电路板上的高压线圈、电容等元件, 高压线圈、电容管脚由于高压打火而出现断裂或脱焊, 进行擦拭清理后焊接牢固即可排除故障。

故障三:显示器上部不出现心电图波形, 而提示心电导联脱落。

分析与检修:

首先, 将监护仪菜单中的实时监测转换为模拟方式, 利用仪器固有心电图波形模拟显示, 如果有模拟的心电图波形显示, 说明心电模块正常, 故障出在仪器外围附件;如果没有模拟的心电图波形显示, 说明心电模块故障, 检修心电模块或更换。对于仪器外围附件故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检修。 (1) 检查心电导联线接头与仪器接口连接是否正确可靠。 (2) 检查心电电极片粘贴位置, 如果电极片位置粘贴错误, 仪器拾取不到心电信号, 造成无心电信号输出。 (3) 检查电极片是否失效, 是否粘牢在皮肤上, 用酒精棉球小心擦拭放置电极部位皮肤表面, 确保电极片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4) 心电导联线断裂, 检测不到某一导联或全部心电信号。用万用表检测断点进行焊接修理, 或者更换新的心电导联线。

故障四:显示器不显示血氧饱和度波形和脉搏。

分析与检修:

首先, 将监护仪菜单中实时监测转换为模拟方式, 利用仪器固有血氧饱和度波形和脉搏模拟显示, 如果有血氧饱和度波形和脉搏模拟显示, 说明血氧饱和度模块正常, 故障出在仪器外围附件。如果没有模拟的血氧饱和度波形和脉搏显示, 说明血氧饱和度模块故障, 检修血氧饱和度模块或更换。对于仪器外围附件故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检修。 (1) 检查血氧饱和度探头接头与仪器接口连接是否正确可靠。 (2) 血氧饱和度探头导联线断裂, 检测不到信号, 用万用表检测断点进行焊接修理。 (3) 血氧饱和度探头的探头内部发光或接收元件损坏, 更换新的血氧饱和度探头。

故障五:测量所得血压值偏差太大。

分析与检修:

仪器的血压模块很少损坏, 可能的原因是 (1) 气泵上连接的气路胶管老化破裂, 接头处脱落或松动, 应做紧固处理。 (2) 血压袖带可能漏气, 更换新品。 (3) 被测量者在测量的时候有剧烈活动, 测量中不能说话或运动, 不能碰撞袖带。

参考文献

[1]阮兴云.医学工程实践与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5.

[2]孙志奎.医用多参数监护仪测量原理与日常维护[J].医疗装备, 2007, 3:53.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篇9

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制造业的关键设备,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 难免会发生故障, 做好对于故障数控机床的维修与保养, 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 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数控机床故障维修诊断的必要性

数控机床的维修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做好对于故障点的排查与诊断, 摸清脉门, 从而实现对症下药。做好对于数控机床的维修就是需要根据数控机床所报警的种类、特点等表象出发找出造成故障的根本原因。随着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控机床在故障诊断方面发展迅速, 通过对机床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检测, 可以对数控机床的运行状态等有着深入的了解, 并对异常信号进行对比分析, 以报警的形式在屏幕中显示出来。

做好对于数控机床的维修关键是要做好对于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 现代的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主要包含:实时监测技术、故障分析诊断技术和故障修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在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中较常采用的方法有:直观法、CNC系统自诊断方法、功能程序设计、模块交换法、原理分析以及PLC程序判断等多种方法。其中直观法主要是指通过维修人员对于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发出的声、光、味等多种现象进行分析, 找出可能的故障发生方向, 从而找出可能的故障发生点。直观法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CNC系统自诊断法依靠的数控机床所具有的数控系统对数控机床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将其显示在控制屏幕中为维修人员指明维修方向。功能程序测试法则是依靠编制一些功能性的测试程序, 运行这些程序从而检测数控机床的功能是否准确, 并对异常点进行检测。模块交换法则是在对数控机床故障检测的过程中, 利用好的电路板、模块等对数控机床故障怀疑点进行替换从而确定故障发生点的方法。原理分析法则是从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运行工作原理出发, 从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入手对数控机床的故障点进行逐一排查, 从而确定故障发生的实际位置。PLC程序法则是通过使用数控机床系统对数控机床中的I/O信号进行查看, 检查PLC程序从而实现对于数控机床故障的判断。除了以上方法外, 数控机床维修过程中还有参数检查法、测量比较法等多种方法, 在数控机床维修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几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方式来加快对于故障点的判断, 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缩小故障怀疑范围, 直至找到故障点。

随着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代数控机床的集成化、数字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且数控机床中所采用的各类传感器能够实现对于数控机床运行状态的不断监控, 可以将故障点及时地显示在控制屏幕上, 极大地方便了数控机床对于故障点的定位, 数控机床维修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数控机床系统的了解, 以及在线监控、诊断技术的学习以满足数控机床对于维修的需要。

2常见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2.1数控机床电源故障分析

电源是数控机床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给整个数控机床的能源需求, 其供给电压是否正常、稳定将会对数控机床的正常运行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电网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波动和高次谐波影响, 因此在数控机床维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源对于数控机床正常运行的影响。

2.2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报警

对于数控机床报位置检测故障具有以下几种原因: (1) 可能是位置测量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的报警。 (2) 机床没有给定信号使其坐标轴发生移动或是漂移, 从而显示报警。在维修此类报警的过程中首先打表检测机床是否有位置移动, 如未移动则需要检测其测量回路的线路是否正常, 最后检查电机编码器、光栅尺以及机床位置测量模块等硬件。

2.3数控机床无法找到机床零点

机床在回零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机床零点, 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有:机床的回零检测开关故障、编码器损坏或是接线开路, 光栅尺受污染或是线路损坏都有可能造成数控机床的回零失败。

2.4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将输出能够以一定准确度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系统称为伺服系统, 在数控机床系统中伺服系统主要被用于数控机床进给轴的移动和主轴转速的控制, 在其工作的过程中, 通过对指令脉冲输入给定值, 并与数控机床的输出量进行对比, 将两者之间的差值应用于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调节, 实现对于数控机床的自动控制。在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超程, 在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主要有软、硬两种限位实现对于数控机床运行的保护, 当发生超程报警时只需要将轴反向摇出限位区并消除报警即可, 如报警无法消除应当检查限位开关是否正常。 (2) 过载, 在数控机床运行的过程中, 负载过大等都会造成伺服电机的电流增大, 从而产生报警, 有时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元件或是电机本身故障等也会引起数控机床的系统报警, 当过载报警发生时需要对数控机床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看是否是由机械故障所引起的, 如不是则检查系统的模块是否正常。 (3) 数控机床的伺服电机无法转动, 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传送至进给驱动单元的数据除了速度控制信号外, 还有使能信号, 其通常为DC+24V, 当伺服电机无法转动时通常采用的是检查控制系统是否有输出信号, 检查使能信号是否接通, 对于与进给系统相关的机场外部I/O信号进行检测, 看是否有条件不满足点, 分析数控机床的PLC梯形图以确定数控机床进给轴的启动条件逐步排除干扰。 (4) 机械传动间隙, 在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链中, 常常会由于传动元件的键槽与键之间的间隙造成数控机床的传动存在一定的偏差, 因此在数控机床维修过程中应当对进给轴的轴承进行锁死, 防止进给轴出现攒动, 同时对于数控机床的反向间隙进行补偿以提高数控机床运行的准确性。

3做好对于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

良好的数控机床维护与保养对于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运行时间、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控机床的日常维保过中应当做好对于数控机床定期维保, 对于发现磨损较为严重的零部件需要及时予以更换, 做好对于电气柜的日常清理, 避免因灰尘过多而造成短路, 同时还需要做好对于机床电池的定期更换, 做好对于检测反馈元件的定期维护。数控机床的保养主要集中在: 电压是否正常、各线路的连接是否牢固、触点是否良好、各继电器接触器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机床的风扇、过滤网的定期清理等。

4结束语

数控机床是在工业加工制造领域应用较多的设备, 其一旦发生故障将会严重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 做好对于数控机床的及时维修对于确保数控机床的运行效率保障生产的高速有效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总结分析数控机床维修要点的基础上对数控机床维修的主要方法与常见的一些数控机床故障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龚仲华.数控机床维修技术与典型实例—SIEMENS 810/820系统[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2]赵中敏.数控机床可维修性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硬盘常见故障及一般维修方法 篇10

目前主流硬盘的接口主要有三种。分别为SCSI接口、PATA(并行)接口和SATA(串行)接口。由于SCSI接口硬盘主要用于大型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有着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数据存储保护机制,由专业人员维护,与我们普通用户的关系不大,故本文不作探讨。其中PATA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IDE接口,目前SATA接口硬盘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良好的电气性能有逐渐取代传统的PATA接口硬盘成为主流的趋势,而一些早期的主板平台并不支持SATA接口,所以传统的IDE接口硬盘还将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长期存在。综上,本文就IDE硬盘、SATA硬盘和SATA+IDE硬盘经常出现的故障分别作一些探讨。

2 硬盘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2.1 IDE硬盘的常见故障

2.1.1 开机不能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或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故障分析:这类故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硬故障包括磁头损坏、盘体损坏、主电路板损坏等故障。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是开机自检时无法通过自检,并且硬盘因为无法寻道而发出有规律的“咔嗒、咔嗒”的声音;相反如果没有听到硬盘马达的转动声音,用手贴近硬盘感觉没有明显的震动,倘若排除了电源及连线故障,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损坏导致的故障;软故障大都是出现在连接线缆或IDE端口上。

故障排除:针对硬故障,如果是硬盘电路板烧毁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80%以上,一般修复后数据都还在。否则建议直接换新硬盘;针对软故障,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线缆或者改换IDE接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设置问题,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设备,就要分清主从关系。可按路线设置说明,将硬盘设为一主一从,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主板IDE接口,另一端连接主盘,中间的端口连接从盘。

2.1.2 硬盘能够正确识别,但无法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能够正确识别出硬盘型号,但不能正常引导系统,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可从软盘启动,但不能正常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破坏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故障排除:用可引导的软盘或光盘启动到DOS系统,用FDISK/MBR命令重建主引导记录,然后用Fdisk或者其它软件进行分区格式化。不过对于主引导记录损坏和分区表损坏这类故障,推荐使用Disk Genius软件来修复,便于操作。启动后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重写主引导记录”项来修复硬盘的主引导记录。选择“恢复分区表”项需要以前做过备份,如果没有备份过,就选择“重建分区表”项来修复硬盘的分区表错误,一般情况下经过以上修复后就可以让一个分区表遭受严重破坏的硬盘得以在Windows下看到正确分区。

2.1.3 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正确识别

故障现象:启动时出现A disk read error occurred、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或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等提示。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另外,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读写模式,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故障排除:可在BIOS中选择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并将IDE通道和硬盘读写模式(Access mode)等选项设置成ATUO,按F10保存退出即可。

2.1.4 硬盘出现坏道

故障现象: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每次开机时,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但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有时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

“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类似错误信息。

故障分析:上述诸现象是硬盘出现坏道的明显表现。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前者为软坏道,可用软件修复,因此称为逻辑坏道;后者为真正的物理性坏道,由于这种坏道是由于硬件因素造成的且不可修复,因此称为物理坏道,只能通过更改硬盘分区或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

故障排除:对于硬盘的逻辑坏道,推荐使用MHDD配合THDD与HDDREG等硬盘坏道修复软件进行修复,一般均可很好的识别坏道并修复。现主要针对MHDD4.6版总简要介绍一下软件的用法。启动成功以后,按shift+F3选择要修复的硬盘,按相应硬盘对应的数字键后,然后按F4,出来一个对话框(如图1所示),Start LBA项指定扫描起始位置,先将Remap(坏道重映射)项、Loop test repair项设为OFF,其余项设为ON,选择完毕按CTRL ENTER执行扫描,扫描完毕后,再将Remap项设为ON,其余项设为OFF,再执行一次扫描。一般可以修复大部分的逻辑坏道。另外,MHDD和HDDREG、THDD等软件配合使用,效果相当不错。HDDREG和THDD软件的界面很简洁,按提示操作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MHDD软件只能识别容量小于128GB的IDE和SATA接口硬盘,THDD软件只能识别容量小于256GB容量的IDE接口硬盘。HDDREG软件可识别大容量的IDE和SATA接口硬盘。对于物理坏道,如果坏道不多且相对集中,可用Partition Magic For DOS软件,在DOS环境下,进入Partition Magic,选择Operations菜单下的Check For Errors命令来确定物理坏道的位置。当检测到坏道后,Partition Magic会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然后再用Bad Sector Retest(坏道重新检测)功能,它能通过反复查找由Check For Errors命令标记的坏道,然后再利用Partition Magic软件强大的分区功能将坏道集中的区域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新分区,然后通过Advance下的Hide Partition功能将该分区隐藏,以防止磁头再次读写这个区域。但即使成功隔离了坏道,也要将重要数据备份,如果坏道过多,建议将其更换,因为硬盘出现物理损伤表明硬盘的寿命也不长了。

3 SATA硬盘的常见故障

对于SATA硬盘,除了一些和IDE硬盘类似的故障外,常见的还有以下故障:

3.1 安装Windows 2000/XP/2003时系统提示找不到硬盘

故障分析:因为Windows 2000/XP/2003本身不直接支持SATA控制器,在安装Win2000/XP/2003系统时,一般由主板南桥芯片(如Intel的ICH5/R,VIA的VT8237等)提供的SATA控制器在开启RAID时需要安装SATA驱动,如果使用第三方芯片的SATA控制器,也必须加载第三方的SATA驱动。同时,Windows XP也无法辨认出连接在接口卡上的SATA硬盘,也需要手工安装SATA硬盘的驱动程序。

故障排除:在首次安装Windows 2000/XP/2003寻找SCSI设备时,按下F6键(此时屏幕下方会有文字提示)来加载第三方驱动程序。稍等一会儿系统提示按S键,会自动搜索软驱中的驱动,选择主板提供的驱动软盘中合适的驱动。然后会显示你所选择的驱动已经加载,按回车继续,然后就是正常的Windows安装步骤了。

3.2 主板和硬盘均支持SATA 3.0Gbps规范,但系统显示只达到1.5Gbps的速度

故障分析:早期主板的SATA/RAID控制芯片只支持SATA 1.5Gbps规范,现在市场上销售的SATA 3.0Gbps规范的SATA硬盘,为了兼容老主板,均通过路线的方式使硬盘默认的工作方式为1.5Gbps规范。

故障排除:参考硬盘厂商的说明,将SATA硬盘的跳线强制设置在SATA3.0Gbps模式下即可。如图2、3所示,西部数据的120GB SATA硬盘,拔掉短接5、6针的跳线帽即可将速度提高到3.0Gbps。其它品牌的硬盘一般也都是将跳线帽拔掉即可,具体可按硬盘的说明操作。(同样道理,当我们遇到一些老主板不能正确识别SATA 3.0Gbps硬盘时,可通过跳线把硬盘限定为1.5Gbps的传输速度,具体方法可在硬盘表面上的跳线说明书上寻找。)

3.3 硬盘出现坏道

由于目前一些流行的磁盘坏道修复软件大部分不能很好识别SATA接口硬盘,故应先用各个硬盘厂商推出的硬盘检测工具软件来帮助我们确定硬盘故障的原因,判断故障是源自磁盘驱动器部分还是由其他软、硬件问题造成;硬盘是物理坏道还是逻辑坏道。以希捷公司的SeaTools硬盘检测软件为例,分为Windows版和Dos版,它可以全面的检测希捷公司生产的各种硬盘。如果在For Windows版没有通过检测,则表明硬盘有故障,这时我们可以选用For DOS版进行一下长检测,有可能修复一些坏扇区错误。还可以根据自己硬盘的实际情况使用前面推荐的MHDD和HDDREG软件配合来修复坏道,操作步骤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3.4 SATA+PATA硬盘的常见故障

3.4.1 SATA和PATA硬盘不能和平共处,不能同时被识别

故障分析:尽管SATA和PATA硬盘采用不同接口,但是让SATA和PATA和平共处的关键在于其占用的IDE通道位置不能冲突。

故障排除:关于SATA占用IDE通道位置的设置部分,各厂家有所不同。对于Intel芯片组而言,由于南桥芯片中的SATA占用一个IDE通道,因此设置过程略有特殊。以Intel 865PE芯片组的ICH5南桥为例:进入BIOS后,选择Main下的IDE Configuration Menu,在Onboard IDE Operate Mode下面可以选择两种IDE操作模式:兼容模式(Compatible Mode)和增强模式(Enhanced Mode)。

选定兼容模式后,系统提供Primary PATA+SATA、Secondary PATA+SATA以及PATA Ports Only几种选择。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第一种表示将PATA硬盘作为启动盘;第二种表示将SATA硬盘作为启动盘;第三种表示只使用PATA硬盘而禁用SATA硬盘。至于非Intel芯片组则简单得多,BIOS中SATA通道根本不与PATA通道共用,直接从某一选项来决定将哪个硬盘作为启动盘。如果使用PCI接口的SCSI卡安装串口硬盘,需要在BIOS中将第一启动设备指定为SCSI,其优先权就会高于并行硬盘。

3.4.2 SATA+IDE模式下经常出现读写缓慢或死机故障

故障现象:电脑安装新买的SATA硬盘和先前的IDE硬盘。经常出现读写缓慢或不定期的死机,具体表现为鼠标不能移动,按任意键都没有反应,最后只能重新启动电脑。

故障分析:从故障表现来看,此类似问题通常都是由软件或病毒问题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不同接口硬盘的安装设置问题。

故障排除:首先,可全盘杀毒或将电脑格式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同时为了排除驱动程序兼容性问题导致电脑死机的情况,可全部采用通过WHQL认证的驱动程序。如果故障仍没有解决,可先拆下没有安装系统的硬盘,如果系统正常运行,则可判断为是不同接口硬盘混合使用的问题,可通过改变IDE硬盘的主、从盘设置或者尝试将SATA硬盘接在其他的SATA接口上,故障一般可以解决。

4 结束语

硬盘的故障复杂多样,在一篇文章中很难讲全,文中的解决办法只是抛砖引玉,值得引起大家重视的是,硬盘是比较精密的部件,正确使用好硬盘才是减少硬盘坏道发生、提高硬盘使用寿命的最好方法。我们平时要注意杜绝硬盘的不正常关机、磕碰、震动、高温状态下长时间运行等现象,定期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和重要数据的备份尤其要备份好容易被忽视的主引导记录及硬盘分区表、主DOS引导记录、文件分配表等三个硬盘启动必需的数据,才是万全之策。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硬盘的容量和速度也在飞速增长,但由于硬盘工作原理的制约,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却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脆弱的硬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威胁着其存储数据的安全。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常用的维修方法,就可以排除一些常见故障而使硬盘继续正常工作,该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硬盘,故障,维修方法

参考文献

[1]电脑报社.电脑大道理之一——装机圣手[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2]王龙,上官冰冰.电脑常见故障1000例详解[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尼桑H25内燃叉车常见故障维修 篇11

关键词:发动机故障 起动机故障 油门拉线

中图分类号:TH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083-01

尼桑H25发动机作为一种可以使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发动机。目前在我国被广安装在内燃叉车中使用,尼桑H25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发动处于高速旋转状态而叉车行走却十分缓慢甚至不行走、启动困难、易熄火等问题。

1 叉车行走缓慢或不行走

叉车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发动机处于高速旋转而叉车行走缓慢甚至不走[1]。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力传动系统发生了故障。在液力传动过程中主要由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液体在发动机内流动,将液体动能转变成传递动力。

尼桑H25发动机的液力传动系统主要由变矩器、油泵、液力合成器等部件组成,叉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行走缓慢或不行走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2]。

(1)内部油路泄露。

叉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油和进油道、微动踏板、液力离合器油泵等部件极易出现裂缝而导致油路泄露,一旦出现油路泄露就会降低油路系统中压力,那么摩擦片与钢片之间的作用力摩擦力就会有所减小,造成叉车行走缓慢或不行走[3]。

(2)变矩器故障。

变矩器主要由涡轮、泵轮、导论三个部件组成,一旦发生故障,那么中心轮将不会随着液力传动油压力转动,也就失去了动力输出;也可能是因为变矩器上两个油泵拔轮齿出现了断裂,导致油泵不能继续工作,这样就会导致液力传动油无法在高压情况进入变矩器内[4]。

(3)摩擦片故障。

在液力离合器前进挡和后退档共有八片摩擦后片,这些摩擦片在工作过程中会经过多次松开、压紧,并且需要在高油压下进行旋转,这样就会致使凹槽被磨平[5]。动力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阻碍,对于摩擦片产生的故障,在维修过程中只有(改为:能)对摩擦片进行更换。

(4)传统系统故障。

叉车传动系统也经常出现问题而导致叉车步行走(改为:不行走)或行走缓慢,对于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对输出轴和惰轮轴等部分进行检查,重点应对液力离合器两侧轴承的完整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出现问题的部件,要对其进行及时更换。

2 叉车启动困难

叉车启动困难,是叉车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在天气寒冷时,叉车在启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解决上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6]。

(1)油路故障。

当尼桑H25发动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时,叉车在启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油路堵塞,而使得进入到化油器内的油量不足。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对油路中的杂质进行清理,同时要对管路腐蚀状况进行检查。

(2)电磁阀故障。

对于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尼桑H25叉车,在油路上有一个电磁阀,这两个电磁阀(这里有些矛盾,结合后面的话,还需改一下)就像开关一样控制着燃料经过,在每个电磁阀上都有两颗导线,这两个导线都与燃料开关相连。如果在启动开关后,发动机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么极有可能是由于导线和插头之间接触不良进而致使燃料无法通过电磁阀。

(3)化油器故障。

对化油器的控制电磁阀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电磁阀吸合情况、进气压盖密封垫是否有损坏或漏、以及化油器风门在启动时密封程度进行检查。

(4)点火系统故障。

尼桑H25发动机具有四个气缸,四个气缸内都有一个火花塞,四个火花塞分别连在四个电气的高压头上。首先要对分压器位置是否有变动进行检查,如果分压器位置发生变动那么就会使点火时间产生变化,那么叉车也就无法正常启动;其次要对高压线是否有漏电现象进行检查,如果有漏电现象那么就会使火花塞电压有所下降,致使不能击穿火花塞放点(到底是放点还是放电?请再落实一下)同时也要对火花塞积碳情况进行检查。

(5)启动机及启动电瓶故障。

对起动机两颗电源输出线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也可能由于起动机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多次启动而致使起动机碳刷严重磨损而不能正常工作;检查电瓶中是否缺少电解液,连接电瓶正负级导线连接是否牢固,电瓶电压是否不够。

3 叉车容易熄火

尼桑H25发动机采取的是将空气和燃料在化油器内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气体通入气缸的进气结构(该为:机构是否好一点?),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出现熄火现象,原因都出现在进入气缸前。

(1)油路堵塞。

就目前市场上的叉车使用来看,还有许多叉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叉车在怠速过程中出现熄火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供油部件发生了故障,主要可能出现的故障器件及部件原因有:汽油滤清器滤心(该为:滤芯)脏、汽油泵膜片出现渗漏、汽油泵外壁磨损过度而导致内壁和外壁直接间隙过大、汽油泵出油进油口门关闭不严、汽油泵滤网过脏、油管凹瘪、破裂、漏气或部分堵塞、汽油缸越(该为:与)汽油泵之间衬垫过厚,对于以上情况我们需要对出现问题的部件进行更换,如果是油管堵塞则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2)油门拉线故障。

油门拉线将化油器和油门踏板进行相连,对踏板踩动力度的不同直接决定了进入其宫内混合气体数量的不同。当油门拉线固定不牢固或一些拉线上带有毛刺,这样会导致进入化油器内的混合量不稳定,常会引起发动机熄火,这时候我们需要对拉线的固定是否牢固以及拉线完整程度进行检查。

(3)化油器部件故障。

在尼桑H25发动机中的化油器上安有电阻风门,在运行过程中,电阻风门的温度会随着发动机中器件温度上升而升高,阻风门在启东时处于全关状态,而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风门变成了半开状态,对混合气体密度进行了控制,但由于发热元件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损坏,导致化油器无法正常工作,那么就需要对处于损坏部件进行更换。

4 结语

尼桑H25发动机在工作中可以连续工作数小时,使用方便,因此被广泛安装在叉车中使用,但尼桑H25发动机在叉车中使用也会出现一些故障,掌握了叉车在使用中常见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同时加强日常中对尼桑H25内燃叉车的操作与保养,这样会降低叉车维修率,延长叉车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孙明岩.浅谈尼桑H25内燃叉车常见故障维修[J].叉车技术,2012(9):19-21.

[2]李春林.尼桑H25叉车液力传动系统工作原理与常见故障分析[J].叉车技术,2013(12):23-24.

[3]杨乐强.内燃叉车常见故障解决方法工程[J].机械与维修,2013(2):12-132.

[4]姚京亮.内燃叉车液压系统故障检修[J].起重运输机械,2010(4):18-19.

[5] 吕正德.叉车行走部分常见故障的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2(12):23-24.

液晶电视常见故障与维修 篇12

液晶显示器的出现让电视步入了崭新的时代, 它的存在不但提升了电视的画质, 还提升了电视屏幕对人眼睛的保护性能, 而且寿命也比以往电视机要长, 基本保持在17年左右, 也正因如此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液晶电视中背光灯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显示屏等三大部分是电视机的主体, 每个电路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显示屏是对画面、画质的反应, 信号处理电路的组成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电路、音频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起到信息传递和接收和管控的作用;电视中的背光电路我们可以看成是逆变电路, 主要作用就是触发显示屏内部的灯管。它是依据电路中分子的排列顺序来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分子排列有序说明光线通透, 运行正常;若排列混乱, 光线就会被阻碍, 则运行不顺畅。因液晶电视自身具有不发光性, 所以要添置光源灯管, 以此来增强显示器的亮度。

2 分析故障原因及应对方法

2.1 无法搜台, 屏幕有雪花或者黑点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讲, 当维修人员对液晶电视进行维修时, 一般都先要检查电视的驱动电路、逆变电路以及LCD使用情况, 但是往往并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因为一般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都比较复杂, 大部分是因为CPU电路、中放电路、解码电路相互影响出现的组合性故障, 在控制中心发出命令以后, 中放信号出现问题, 影响信号的传输, 使得解码电路不能快速的接到信息而出现问题。我们可以运用电视机遥控进行解决, 开启伴音模式, 找到调节主菜单, 反复转换伴音模式几次, 然后关闭调节主菜单。最后开启图像模式, 转换一次, 即可解决此类故障, 恢复电视机正常使用状态。

2.2 显示屏不运行, 指示灯为红色

一般情况下,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逆变器受损造成的。当逆变器受损时主要会出现两种现象, 一种是显示屏不运行, 指示灯为红色, 无论怎样开关机都无济于事;另一种是有字符出现, 但光线较暗, 无图像。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万用表对逆变器中CPU的存在进行分析, 若有CPU现象说明电压存在, 然后对其电容进行检查, 观察有无较小的放电蓝光存在;若无电压显示, 则说明逆变器处于正常状态, 也就意味着是显示屏的原因, 须进行替换。

2.3 烧机, 严重损坏显示屏

当液晶电视发生烧机, 严重损坏显示屏时, 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主要原因为无隔离电容或者是隔离电容短路, 因为它的作用主要是配合隔直通交, 直流电源通过显示器、适配器、电网地线、有线网形成回路, 当通过电路的电流过大时, 就会发生烧机现象, 严重损坏显示屏。针对此现象维修人员可以先进行CPU检查, 当显示灯在短时间内由绿灯变为红灯时, 证明CPU不存在问题;当显示灯在开机时红灯一闪就灭, 之后一直保持红灯时。证明CPU存在问题。

2.4 有声音, 显示屏无亮光

一般情况下, 出现这种现象我们首先可以排除电视的声音以及图像功能出现故障,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往往是来自于供屏的灯管。因造成供屏灯管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这就需要我们的维修人员对可能涉及到的内容进行逐个排查, 首先检查高压板, 查看其供电电压是否满足要求达到12V, 然后检查L503供电情况。最后检查升压板, 更换新的升压板后如果故障依然无法解除, 那么就基本可以断定是屏幕的问题了, 这时我们只能通过更换屏幕来排除故障。

3 液晶电视出现的故障现象和检查维修过程

3.1 高温引起故障

在正常的情况下, 我们家庭液晶电视的主要摆放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挂在墙上, 另外一种是摆在电视柜上。不过,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的转变, 现在大部分人群在选择液晶电视时, 都会优先购买可以挂在墙上的液晶电视, 不过, 随之而然的却是故障率在不断的升高, 而且往往好多的液晶电视在的故障发生时都刚刚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经过研究和证明,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 因为将液晶电视挂在墙上, 虽然可以节省空间, 但是由于电视机距离墙面太近, 所以严重影响电视机的散热功能, 时间长了, 就会造成电视机的温度过高, 导致电视机得损坏。针对以上原因, 我们可以在电视机与墙面之间安装散热装置, 从而确保电视机的散热功能, 控制由于高温引起电视机故障是事情发生。

3.2 机器老化, 出现故障

排除高温导致机械老化损坏以外, 在维修中我们发现线束插接位置生锈、腐蚀也是一种主要原因。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空气以及湿度的原因。所以, 我们可以运用热硅脂来进行封口, 从而保证散热要求, 还可以用橡皮将插解位置擦净, 利用清洗剂去掉铁锈以及油污等。

3.3 显示屏显示黑带、亮线

在进行维修的众多电视中, 显示屏显示黑带、亮线是一种常见的、高频率的故障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温度超高所导致的, 这时我们在维修结束以后, 一定要加大导热硅脂的涂抹量。这种故障也多是由于温度过高引起。

4 总结

以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 液晶电视在市场的占比越来越大, 不过随着液晶电视使用时间的增加, 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影响我们正常使用的故障, 当我们遇到这些故障时, 一定要将故障的现象明确, 找到故障发生的大概位置, 这样才能便于我们准确的分析出故障产生的原因, 同时利用欠当的方式进行维修。另外, 在我们购买和使用液晶电视以后, 一定要注意他的日常保养工作, 严格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使用, 因为这样不但能够控制问题的发生, 还可以延长电视的使用年限, 达到液晶电视使用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威.液晶电视显示屏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J].电子世界, 2014 (11) :98-99.

[2]曾红梅.LED液晶电视机的常见故障及维修[J].电子制作, 2015 (02) :215.

[3]刘达.试论液晶电视显示屏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J].电子制作, 2015 (11) :73-74.

上一篇:特色农家旅游下一篇:美国石油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