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因素

2024-05-29

本体因素(精选8篇)

本体因素 篇1

罗兰·巴特曾经说过:“无论从哪方面看, 文化都离不开语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家实力的不断提高, 许多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也空前增强, 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 由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及其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在传播汉语的同时融入国家文化是目前面临的难题。语言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其文化内涵、文化形态和文化功在如今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关注。

一、文化因素的概念、特性

针对初中级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即指那些与对汉语的理解和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有密切联系的文化因素, 也指反映汉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是非取向、审美情趣、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特定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因素都隐含在汉语的结构系统和表达系统中, 通常体现在汉语的语义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 它们对外国学习者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交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化因素不像语音那样具有独立的物理形式, 不像语法那样具有明显的形态标志, 也不像词汇那样包含独立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文化因素的地位一点也不逊于语音、语法和词汇。”文化因素的本质特征主要分为潜在性和伴随性这两个方面。文化因素是抽象的概念, 是人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 它隐含在语言的各个层级系统之中, 没有具体形象, 但却对人们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有着潜在的约束性, 使我们在潜意识里按照一套无形的规则来表达。从语言的使用来讲, 汉语是一门注重表意, 而忽略形式的语言, 在平时的交际中, 只要语义指向明确, 交谈双方可以理解意思, 怎么说都可以, 句法层面的结构组合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再从语义角度来看, 汉语中存在很多词语都负载着某种文化含义, 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内涵, 如果单单从字面上理解, 而不注重其附加的文化因素, 留学生便很难了解到其中真正的含义, 而导致词语的误用。就拿“戴绿帽子”举例, 字面意思就是“戴了一顶绿色的帽子”, 但实际含义却是“相爱的对方有了不忠的行为”, 由此可见汉语中许多词语的字面意与真正含义的区别之大, 如果不把握其中的文化附加义, 则无法真正理解汉语。文化因素具有伴随性, 并不是说它是一个不独立的系统, 只是它的存在需要通过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观众语言要素表现出来。轻声、儿化、繁杂的亲属称谓、含蓄的表达、话语中的隐含义, 等等, 都体现了文化因素的伴随性。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现状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汉语热”“文化热”的兴起, 对外汉语学界更加意识到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人员也开始组织编写文化教材。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文化因素的选择, 如何将文化因素融入教材等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取得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一定的效果。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 现在文化因素导入的教学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文化元素导入的方法主要分为一下两种:

1.直接通过文字导入

通过词汇体现文化因素, 如在饮食方面有“蒸”“焖”“炖”“煮”“炸”等多种烹饪方法的名称, 还有“川菜”“沪菜”“湘菜”“粤菜”等各种不同菜系的名称, 这些词汇都富含了文化因素。

课文本身直接展示文化因素。比如:

小李:你的汉语进步真快。

木村:哪里哪里, 我的汉语还不算很好。

这里的“哪里哪里”并不是在询问地点, 而是表示谦虚的意思, 这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以注释的形式导入文化因素, 比如“黄包车”等专有名词, 需要通过注释来点名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还有类似于“客气什么”的此类句子, 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不做注释很可能就会产生误解。

2.以图片、歌曲等艺术形式直接导入文化因素

图画、歌曲等艺术形式相较于文字而言更为直观, 是课文文化因素导入的一种辅助方式。这种导入形式生动有趣, 有更大的机会让初学者对课文导入的文化因素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对于“京剧”等艺术表演就可以直接通过图片或影像的形式进行解释, 这比用文字更容易让留学生理解, 有了直观体会才更容易产生兴趣。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导入

1.从汉字教学中导入

在实际的初级对外汉字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大量采用ppt展示, 口头讲述以及开展讨论等方式来将文化因素融入实践中。当然, 在当前条件下, 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在汉字学习时会产生很多困难, 如理解困难, 记忆困难, 书写困难, 等等, 因此,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对症下药。当然, 在汉字的教学中, 书写是少不了的, 然而一味枯燥的练习只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和动力,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古人的书法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书法艺术作品的展示来让留学生了解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 我们要求规范的楷书书写, 也能够充分宣扬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让汉字教学和文化交流相互融合。

2.从成语、俗语导入

汉语成语、俗语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语言积淀, 是由历代人民创造并流传下来的语言形式。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 包括汉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

由于成语和俗语所具有的特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引入文化因素来加强教学效果。最有效也是最简洁的方法之一, 就是在讲解之前导入典故, 通过充分运用汉语成语来源的故事性, 进行有效的讲解。比如讲解“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时, 首先就可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 以播放动画视频的形式来讲述成语故事, 让学生了解其故事背景和资料, 加深记忆及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另外, 也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加入具有成语故事性的作业内容, 如让学生自主准备一个成语, 然后了解它的故事背景, 并在下节课分享给大家;或者教师可以提前写好几个小故事, 让学生写出对应的成语。在教学中, 我们应当多多鼓励学生记忆成语、俗语, 这样既可以增加初中级留学生的词汇量, 又能够有效加深其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至今,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只一味重视语言本身的研究, 不断强化理论结构, 在无数次的实践教学中碰壁后才逐渐意识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性, 从而对此进行研究。这种转变无疑让我们对语言教学的目的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才是最终目标, 而想要形成这种交际能力就必须想办法将相关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巧妙融入到语言教学的传授中去。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的时候, 只有把语言的外在形式和其内在文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最大化的习得和掌握知识, 并有效地促成和提升其语言交际能力,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骆真.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导入方式研究[M].山东大学, 2010.

[3]廖长敬.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研究[M].黑龙江大学, 2011.

[4]林娴.对外汉语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M].四川师范大学, 2011.

[5]张德鑫.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 1999.

本体因素 篇2

摘 要 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处于基础技术学习与正確技术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技术基本功对于未来持续提高运动成绩直至达到符合个人特点的最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本体感受能力则直接影响着技术的习得与改进过程,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对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广大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并具备一定科学进行该方面训练的能力。通过研究发现:1.应该在技术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强本体感受能力的训练,使其反作用于运动员的技术训练。2.教练员可结合运动员技术的客观呈现与主观认知差异对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进行评估。3.在技术训练中利用语言对运动员技术进行指导时可以用问题形式了解其本体感受是否正确。4.其他训练因素可对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提高产生间接作用。

关键词 本体感受 体操训练 力量训练 技术训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及其训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查阅大量期刊及书籍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参加研讨会和教练员培训的相关资料,获取有关体操运动员技术学习与本体感受关系的观点与案例。

2.逻辑分析法

主要针对训练手段与本体感受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关系的推理,论证训练手段的有效性。

3.访谈法

对部分省、市体操队的优秀教练员及国家队教练员进行访谈,获取一线教练员的直接论据;同时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从事体操及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取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及其重要性

体操运动具有动作组合方式多、动作技术难度大且强度高的特点,对技术动作的精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础技术是否合理和扎实,是青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的核心。处于技术学习泛化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客观呈现于主观对技术的认知是否一致,直接影响了技术的学习和改进过程。在青少年体操运动员技术训练遇到问题时,除了增加技术训练负荷,通过其他技术辅助手段帮助运动员进行改进以及提高部分肌群力量等方法的介入,还应该对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性能力进行评估和强化。

很多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客观呈现与主观感受并不一致甚至有明显的差异,这是教练员技术思想和理念传达最直接的障碍,即便影响技术的其他因素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本体感受如果出现问题,运动员仍然无法改进和良好的控制技术。因此,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如果较差,则会延长技术习得和技术改进的过程,降低技术训练的效果。

(二)体操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发展

在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和训练后需要较高密度的与运动员进行交流。技术训练过程中的交流尤为重要,重复技术环节或静力性技术训练都为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自我修正创造了较好的条件。首先,在重复的技术环节训练中,运动员多次接受教练员相关信息时,通过自我技术感知的比较后,有条件在后续相同技术中进行体会和再感知,不断将动态技术中的本体感受与教练员的语言表达一致,并在此过程中改进技术。其次,在静力性技术训练中,教练员能够利用辅助控制运动员技术,在辅助过程中不断利用语言和正误技术的差别对运动员本体感受形成刺激,帮助运动员提高本体感受能力。技术训练过程中的本体感受性能力的发展不容忽视,但是也绝对不能将该能力的提高完全依托于技术训练的平台之上。应该系统和全面的看待影响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多种因素。

(三)本体感受能力提高的误区

1.本体感受能力提高背景下语言表述传达技术信息的误区

一般情况下,在技术训练时如果教练员发现技术问题会直接将该问题及如何改进等信息直接传达给运动员,如果运动员在后续练习中该技术环节有一定改善,教练员此时会再次将信息传达给运动员,直至技术在正确条件下稳定发挥,最终形成正确技术的动力定型。

在本体感受能力提高为背景的技术训练中,教练员应该以问题形式开始,与运动员进行技术沟通。询问运动员错误技术环节的主观本体感受,发现本体感受与客观实际不符,再利用完整技术训练时的语言刺激与错误技术辅助训练中正误两种技术的不断重复和语言提示帮助运动员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本体感受。很多基础技术问题可以更为直接有效的得到解决。

2.本体感受能力提高背景下影像传达技术信息的误区

通过利用影像传达技术信息帮助运动员改进技术的方法已经较为普遍的应用于竞技体育的技术训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提高来说,具有滞后性,唯一的功能在于告诉运动员其主观感知与实际呈现出的技术不符,并且能够最为直观的将不符的程度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影像的传达是技术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语言表达非常有效和直接的补充,而不能将其作为改善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主要方法。

(四)通过非技术因素加强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

本体感受能力相对与其他体操运动员专项能力来说较为抽象,主要表现在无法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提高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就必须在对其重要性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好多种训练因素的共同作用。

多肌群参与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神经对肌肉控制的精确性,而这种精确性的提高在帮助运动员更好控制动作的同时,有助于客观的反馈主体的技术情况甚至是技术细节。在非稳定的力量训练中,运动员需要精准控制动作的角度和幅度,同时多组肌肉群同时参与运动且收缩形式不同,对于神经控制肌肉能力提高的意义远大于肌肉本身力量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又间接对运动员本体感受性产生影响。体操教练员应该改变传统力量训练的思路,改变传统观念才有可能发挥力量训练的更多效能,尤其在神经控制肌肉的能力上,力量训练发挥着重要作用。就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性发展来说,体能训练中的部分手段可以专门利用以提高运动员的相关能力,但如果将其作为专项力量训练,需要教练员根据提高项目的专项需要,尤其是专项技术需要对训练手段进行动作轨迹和动作速度等因素的改进,以达到更直接和快速的竞技能力提高效果。

三、小结

(一)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对技术的学习与改进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在技术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强本体感能力的训练,使其反作用于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二)教练员结合运动员技术的客观呈现与主观认知差异对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进行评估,也可以发现本体感受能力水平不同运动员在专项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差异。

(三)在技术训练中利用语言对运动员技术进行指导时可以用问题形式了解其本体感受是否正确。客观认识影像反馈在运动员本体受能力提高中的作用。

(四)利用多组肌肉群同时参与运动且收缩形式不同的非稳定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神经对肌肉控制的精确性,对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性能力的提高可产生间接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0(3):1-3.

关于本体论与本体教育(上) 篇3

距今2500年前后的“轴心时代”,是本体论异常活跃的时代。东西方圣人们思想的一个惊人相似点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各自的本体论,进而提出本体与现象的区分与联系。例如,苏格拉底的“先天观念”、柏拉图的“理念”、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老子的“道”、佛陀的“自性”(般若智慧)等。这是本体论星光灿烂的时代,由此以降,人类再没有出现过如此璀璨、如此密集的本体论思想。

什么是本体论(Ontology)?它说明的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讨论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最本源的终极依据。本体论与宇宙论(Cosmology)接近,但并不完全相同。哲学家汤一介先生曾就本体论和宇宙论有过说明,认为:“Cosmology是研究宇宙起源或构成的问题,而Ontology是讨论宇宙存在的原因和根据问题(终极原因,Final Cause)。”[1]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近现代人普遍对本体论没有什么感觉;在一般人的意识中,对究竟为什么需要一个叫“本体”的东西,普遍存有困惑。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我们越来越深地陷入了“现象界”,执迷于现象界的五光十色、赏心悦目,认为哪里有必要追问五光十色的现象界到底是怎么来的?我认为,人类生活存在一种“趋远运动”的本性,就是全力以赴面向未来,高歌猛进越走越远,而不再考虑出发点,不再想念和回归出发时的“家园”—毕竟,“家园”太过遥远。

本体,用老子的话讲,“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这算什么?就是一个“虚设”,不管吃,不管穿,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所以才会产生“下士闻道,大笑之”[2],是让人目瞪口呆、没法言说、无从捉摸的状态。用老子的话说,是“无有叠加”“玄之又玄”的状态。这是什么意思?老子的解释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就是说,“无”和“有”作为由道同生的对立统一体,呈现为“可道”(有迹可循、可以为道)的现象界,共同体现道的深远奥秘。玄,就是深远的奥秘。我们看到,现代量子科学讲“波粒二相性”,而老子在2500年前讲“无有叠加”“玄之又玄”,二者何其相似!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里这样形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这里的“象”“物”“精”,都以一种“恍惚”即若有若无、时有时无的方式存在。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在雾气朦胧的密林深处,一个美貌无比、身着霓裳、广袖善舞的仙女隐隐约约曼舞其间,为了得窥真容,人们想尽办法,但总不能如愿。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林子中用网索捕到一位姑娘,近处来看,却是相貌平平的村姑。如果说,那个永远不见真容的仙女是“虚际世界”的隐喻,那么相貌平平的村姑就是“实际世界”的象征。人类所拥有、所确定的事物,只是我们自己的样子。

“实际世界”源于“虚际世界”,但“虚际世界”并不是本体。本体无虚无实,所有二分、矛盾对立的关系和概念,都不能用来描述本体。“虚际世界”尽管“恍惚”,毕竟还“有象”“有物”“有精”。一句话,它是“有”的,而本体是一无所有的。一无所有而又能生万物的本体,既不是“虚际世界”,更不是“实际世界”。那它是什么?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1)曰道也罢,曰大也罢,都是勉强而为。如果按照“虚际世界”→“实际世界”的逻辑关系,可以把本体命名为“无际世界”。

概括地说,首先,“无际世界”是唯一本体,也就是道。其次,“虚际世界”由“无际世界”产生,也就是道生万物,但万物的最初状态并不清楚明朗,而是“无有叠加”“玄之又玄”。最后,现在我们能够清清楚楚、一清二白确定感知和理解的,是由“虚际世界”转变而来的“实际世界”,是“人工的世界”。

三、“道有五德”

本体之所以为本体,总要扮演几种角色:(1)宇宙与人类的“创生者”,即是它创造和生成了这个宇宙和人类。(2)宇宙与人类的“养护者”,即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万物互生互养互补,达到整体共存协调。(3)宇宙与人类的“成就者”,即是为宇宙与人类的存在、运行、演化提供不同的生存法则、规律,使万物各成其物、各有所长。(4)宇宙与人类的“教育者”,即是为整个觉性世界(有情众生)进行合道循规的“元教育”。(5)宇宙与人类的“安顿者”,使万物、人类能够安全存活、安住当下、安身立命,终致“复归其根”。

关于本体的价值(“无用之用”),老子讲得很清楚: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

我把它归结为“道有五德”。什么是德?德者,得也;得什么?得道了。道的能量、恩泽和规范,体现在万物和人类的身上,就是“德”。“道有五德”,是哪五德?大生德,大养德,大成德,大教德,大安德。

“大生德”:“生而不有”;

“大养德”:“长而不宰”“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大成德”:“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大教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大安德”:“天长地久”“安以久,动之徐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道对万物人生的创生—养护—成就—教育—安顿之恩德,总括起来就是“生养教化,安顿成就”。这是什么?是“大爱”“尽其力而无我”。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没有道的五德,什么都谈不上。

道(本体)对人类有五大恩德,是万物、人类的“五德父母”。

人(家长)对自己的子女也有五德:生、养、成、教、安,是“五小德”。人的“五小德”要法(学习)道的“五大德”。

道的“五德”是统一的整体,是“不二法门”。说“五德”云云,只是随顺世缘而已。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事情分开来说,以便说得清楚。“五德”只是随缘而立,实质是一个东西—大爱。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了解一个根本性问题了:为什么需要理解本体、回归本体?

最简单的回答是:本体是万物之母,是大自然终极的“立法者”“守护者”和“教育者”,我们的一切源于本体;本体是无限的,而本性(自性、道心)源于本体,是无限的存在。想一想:宇宙间,有没有什么有限事物能够安顿我们的心?功德、名利、地位、成就、声誉、财富、能力、情分、嗜欲……没有,没有任何有限事物会满足和安顿我们的心!因为我们在本性上是无限的,是“无限的觉性动物”。人类本性所具有的这种无限性,源于本体与我们固有的一种“内在性”。也就是说,本体与众生人类不是对立的,不是隔绝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体、内在连通、一脉相承的。本体内在于我们,让我们具有它、成为它、复归它,息息相通,善始善终。

本体是我们自己。本体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汤一介.魏晋玄学论讲义[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49.

本体因素 篇4

关键词:哲学,本体,度

过去、现在、未来, 这种空间化的时间系列便是历史。人生意义不局限于特定的时空却仍然从属于人类的总体, 此即:“主体性”, 即历史积淀成的人类学历史本体。

“本体论”所探究的是一切实在万物的最终本质、本性或最终实在。康德指出:“本体”指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历史本体论”探讨的对象是人与自然, 即“强调以人与自然 (包括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 的历史总体行程来作为一切现象, 包括“我活着”这一体己现象的最后实在”。李泽厚认为“度”是哲学的“逻辑起点”, 人与自然通过度的历史构建所形成的人化关系与前景, 才是历史本体论探索的课题。

黑格尔认为“度”是“质”与“量”的统一, 并由“限度”深化为“程度”。相对于主客观统一论的黑格尔, 唯物辩证法吸取了他观点的精华。在“质变量变规律”中也讲到了“度”, 就事物自身变化而言, 是“程度”, 但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就是一种事物, 事物内在的矛盾双方力量对比超过一定的限度, 事物整体就要出现相应程度的变化, 这里的“度”是纯客观的。

所谓“度”、“阴阳”、“动静”才是宇宙的最高法则。“度”首先是出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中, 即实践—实用中。它本身是人的一种创造, 一种制作。从而, 不是“质”或“量”或“存在” (有) 或“无”, 而是“度”。“度”的运用是广泛的, 它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第一范畴。这一范畴, 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人类依靠生产技艺中的“度”生存延续, “度”便随着这种生产, 发展, 生活的新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变化。如古代女子以三纲五常为行事尺度, 稍行不慎就会遭到当时度的惩罚, 危及生存。而现在随着人类文明——“度”的提高, 度的概念和范畴被注入了新的因素, 所有不良衡量法度都被废除, 呼应了更高民主社会的要求。

“度”既不存在于客观对象中, 也不是主观感受、意志的表达, 而是在人类实践—应用中的秩序构成。人们依靠生产技艺中的度的掌握而生产、延续、维系族类的存在。度随着人类的生存、存在而不断调整、变化、扩大、更改, 因为度的活生生的存在, 不难理解随着时代的更迭, 人类生活生产结构和形式的更新。所以李泽厚“度”的提出, 不同于普通的哲学观念, 也是对黑格尔理论的深化发展, 对研究历史本源具有重要的创新和启发作用。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特殊的。很多哲学专家认为中国没有哲学, 甚至金岳霖也说:“中国哲学确定不曾注重过一种严整的逻辑形式。”在我看来,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使得中国哲学变得复杂而抽象。中国有没有哲学?有的, 只是和西方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强调理性与科学, 中国哲学强调感性和经验。古时说的“天命”就是很好的例证。认识的差别, 导致了中西哲学和认识价值的不一。

从矛盾方向来说, 中国和希腊文化本质上很像, 都大大充斥这矛盾发展、对立依存的趋势。以中国“阴阳”为例证。李泽厚以为:本由人的操作、货代、动静、作息两种既区分、对立又彼此渗透、依存的状态概括而来。“阴阳”本身便是矛盾的, 从而才会衍生出男女、善恶、天地等元素, 但它们的地位是一样的, 而且富有鲜明的矛盾对立色彩。两者互为倒立, 却融为一体, 形成最和谐的圆, 可见两者的互补关系。

爱因斯坦曾这样比较中西方哲学:“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 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以及通过实验系统发现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 中国的贤哲并没有走上这步。”中国哲学长时间忽视了本体的存在, 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特殊的。“中国哲学确定不曾注重过一种严整的逻辑形式。”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使得中国哲学变得复杂而又抽象。西方哲学强调理性之道, 中国哲学强调感性和经验。如《道德经》中, 中国人崇尚的是“天一之道”, 认为世界是一个无限发展而且永恒不变的自因自果的过程式世界;而西方则崇尚牛顿的“万有引力”, 他们认为世界的无限发展变化是由于一个外部的 (上帝的) 动力和牵引所推动的。这就导致了中西哲学的差异。

2、中国传统哲学信奉神秘主义。本体在中国就是“是”, 而“是”被广泛应用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 作为一个链词, 没有实在的意义。同时, “是”由“时”演变而来, 时间是流动虚幻不可把握的, 因此“是”也被虚化了, 这种传统导致了中国哲学时间和空间上的虚化。

本体因素 篇5

Ontology (本体或本体论) , 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 是研究客观世界本质的学问。在计算机科学中, 本体的定义尚未统一, Studer在1998对本体的定义得到最多的认同:"本体是对某一领域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1]。本体描述了某一领域包含的各个概念的定义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构造本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程度的知识共享和重用, 也可视为人类知识整合大业的一个关键部分[2,3,4]。 (1) 本体的分析澄清了领域知识的结构, 从而为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化处理打好基础。本体可以重用, 从而避免重复的领域知识分析; (2) 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不仅为人与人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通讯提供共同的词汇, 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式、语言和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映射, 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集成[5]。

2 上海中医药大学本体构建原则

构建本体的宗旨在于知识共享和互通, 没有基本的原则就不可能达到此目的。构建本体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概念的清晰化过程, 是一个对概念系统理解的深化和完善过程。鉴于当前本体建设中出现的"各自为战"的倾向, 而中医在这方面尤其需要引以为戒, 包含飞教授提出了本体构建的原则: (1) 后建本体必须逐条参照先建的相关本体, 并沿用其所有合理的条目; (2) 若弃用先建相关本体的条目, 必须阐明实质性分歧; (3) 此原则也适用于任何本体的自身修改过程。

根据以上原则, 相关本体的相互参照非常重要, 凡是闭门造车, 各自为中心, 或自封权威, 不加详细说明和讨论地建立的本体是最不具有本体精神的本体。鉴于此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国内外未见有类似的提法, 为了表明严谨负责的学术态度, 并期望得到重视并开展广泛的讨论, 本文将这一原则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本体构建原则"。

3 该原则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中的应用

中医学是人类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中医本体是在语义层次发掘中医知识的基础。中医顶层本体不仅为中医本体的构建提供了框架, 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医本体同其它领域本体之间的整合, 是构建完整中医本体的基础。

一般来说, 通用顶层本体是高层的独立于领域的本体, 通常表达常识的及基本的概念和知识。领域顶层本体指由某一领域抽象程度较高的顶层概念组成, 能统领该领域概念体系的本体。中医顶层本体指由中医顶层概念组成, 能统领中医领域概念体系的本体。图1显示了中医顶层本体同其他本体的整合关系, 中医顶层本体、西医顶层本体和其他领域顶层本体通过映射到通用顶层本体而整合统一。而中医证型本体、中医治法治则本体等中医各子领域的本体通过映射到中医顶层本体而整合统一。

本文将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本体构建原则"探索中医顶层本体的构建方法:

3.1 参照先建的相关本体

主要包括通用顶层本体SUMO (Suggested Upper Merged Ontology, 推荐的顶层融合本体) , 西医领域的UMLS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 和GALEN (Generalised Architecture for Languages, Encyclopaedias and Nomenclatures in Medicine, 医学语言、百科全书和词汇的通用架构) 以及中医领域的TCML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 。

鉴于知识的全球共享性, 包含飞教授指出中医顶层本体必须包括 (1) 一般科学的概念接口; (2) 一般生物医学的概念接口; (3) 中医的最高层的抽象概念。

中医学像所有科学一样, 处在自然物理大背景中, 所以中医顶层本体又必须具有一般自然和逻辑的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属于通用顶层本体的研究范畴。SUMO是目前比较成熟的通用顶层本体, 涉及的概念都有严格的定义, 是中医顶层本体很好的参考模型[6]。中医学是一种医学科学, 而且在长期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中结合了大量现代生物医学原理、方法和措施, 所以中医顶层本体必须具有现代医学的基本概念集合。UMLS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NML) 自1986年开始研制, 旨在建立一个计算机化的生物医学检索语言集成系统和机读情报资源指南系统, 提高计算机程序"理解"生物医学词汇含义的能力[7]。始于1995年的GALEN项目由欧洲各国共同参与, 旨在开发医学术语服务器和数据输入系统, 它为西医临床术语学构建了一个具有明确语义的顶层模型[8]。中医又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殊体系的医学, 因而中医顶层本体必须包含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集合。TCMLS于1999年开始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主持, 全国l3个文献分中心参与研制, 它借鉴美国UMLS体系原理与构架, 建立一个计算机化的中医药学检索语言集成系统[9]。

3.2 分析SUMO相关的条目并予以取舍

由于SUMO包含的概念数量较大,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其顶层的分类体系中同医学相关的概念 (如图2) 。

SUMO的根结点是"实体 (Entity) ", SUMO将其定义为所有个体 (本体要处理的对象) 的总集合。这一定义不够明确, 本文查阅了多部工具书, 发现Word Net (英文词汇学本体) 对实体的定义是:能被感知或推断的可区分的存在物。《辞海》对实体的定义包括: (1) 客观存在的具体东西; (2) 在西方哲学中指独立存在的、作为万物的本原和基础的东西。各派哲学家对其有不同定义, 唯心主义把它解释为精神, 旧唯物主义把它解释为某种物质。由于实体含义的复杂性, 本文认为以"事物 (thing) "替代"实体"更为合适。"事物"指一切的存在及其运动, 既包括客观存在, 也包括意识。

SUMO中的"实体"分为"抽象实体 (Abstract) "和"物理实体 (physical) "。其中"抽象实体"指一类性质或属性, 它们同在物理事物中体现出来的任何特殊的属性或性质是不同的。"抽象实体"的实例可以被看成同数学对象如集合和关系一样, 如果没有具体的物理指定或具体化就不能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物理实体"指一切在时空中占有位置的实体。本文认为本体处理的对象是"概念", 将"物理实体"作为本体基本结点又定义为占有一定时空的事物值得商榷, 有悖论之嫌。因为"概念"是不占有时空的。因此本文将"事物"分为"客观事物"和"概念事物", 其中"客观事物"指一切占有一定时空的事物, 不应为本体所覆盖。"概念事物"是"客观事物"原型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不占有时空, 应为本体所覆盖。然后将"概念事物"按抽象化程度分类, 其中的"物理性概念"相当于SUMO中的"物理实体", "理想性概念"相当于SUMO中的"抽象实体"。

SUMO中的"抽象实体"类内容比较庞大, 其子类中主要是"属性"和"关系"同医学相关性较大。从SUMO对概念的定义来看, "属性"指不能归入或人为不使其归入"对象"的性质;"关系"包括"谓词", "函数"和"列表", "谓词"采用规则形式的操作, "函数"采用公式形式的操作, "列表"是独特的有序n元。从概念的外延看, "属性"和"关系"不仅包括抽象化程度高的"理想性概念"如"函数", 还包括抽象化程度低的"物理性概念"如"红色", 因此本文把SUMO中的"属性"分为抽象化程度高的"维度"和抽象化程度低的"属性"。把"关系"分为抽象化程度高的"理想性关系"和抽象化程度低的"物理性关系"。

SUMO中的"物理实体"分为"物体 (Object) "和"过程 (Process) ", Object可以翻译为对象或物体, 一般而言"对象"指观察、思考或行动时的客体 (《新华词典》) , 可以是一切的"事物", 因此"物体"这一翻译相对较好。SUMO将"物体"解释为在其存在的任何时刻都保持完整的事物, 而"过程"在它们存在的时刻不能保持完整的事物。本文认为"保持完整"这一概念较模糊, 因此根据BMKI (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 的研究将"物体"定义表述为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 (相对于认知目标来讲) 属性值为一个常量的事物, 并认为"常体"这一称呼比"物体"更能揭示这一概念的内涵, 因此提出以"常体"这一概念来代替"物体"[10]。

通常而言, "物质"是同"意识"相对的一个概念, 包括一切的客观存在。但是SUMO中定义的"物质"特指各个组成部分在任何相关角度都相同的物体, 更确切地说, "物质"指当被分解成一定程度的微粒时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属性的物体。而"微粒物体"指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成分的物体。"微粒物体"这一概念相当于GALEN中的"结构", 由于"结构"这一称呼更为常用, 因此本文采用"结构"这一概念来代替"微粒物体"。SUMO中的"过程"包含的子类复杂而繁多, 这里仅选用同医学相关性较明显的"生物过程"和"意向过程"两个子类。对其他子类的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进行。

综合以上分析, 构建中医顶层本体部分结构如图3所示, 它能方便地映射到SUMO, 从而为同其他领域本体的结合打下基础。

上述对SUMO概念的更正并不意味着对SUMO的修改。固然我们会通过适当的途径与SUMO进行沟通交流, 进行深入探讨;但在技术上只需要在新老概念之间作一映射而已。

3.3 分析医学本体相关的条目并予以取舍

由于顶层本体涉及的医学概念较少, 本文在上一步的基础上, 参考了GALEN、UMLS和TCMLS的顶层架构进一步扩展中医顶层本体医学相关的分类层次。

GALEN、UMLS和TCMLS涉及的概念体系比较庞大, 其架构同SUMO也有较大的区别, 鉴于中医顶层本体的意义, 本文并未全面系统地研究这三个本体的体系, 目前本文仅分析借鉴他们的部分顶层架构。

UMLS的根结点是"概念体系", 可见UMLS本体中的所有结点都是"概念"。但是"思想或概念"又出现在该本体中, 这就形成一种自包含关系, 即"概念"是"概念"的子类, 从而出现循环嵌套的矛盾。本文认为本体要处理的对象就是"概念", 因此在"概念体系"以下的结点不应该出现"概念"这一结点。UMLS把"生物学功能"和"病理功能"作为"自然现象或过程"的子类, GALEN把"生物学功能"作为"身体过程"的子类, 这启发了本文将"生物功能"归类到"生物过程"。UMLS把"疾病或综合征"归为"病理功能"的子类, 这启发本文将"中医病"和"证型"归入"中医病理功能"类。

4 小结

本体建设的目的在于知识的重用和共享, 然而当前本体建设中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倾向, 不同研究小组构建的本体彼此不能融合, 从而不能达到知识重用和共享的目的。为此, 本文提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本体构建原则", 提请同行关注保证本体融合的基本技术路线问题。本文也对中医顶层本体的构建做了初步的探索, 该本体意在解决中医领域知识同其他领域知识的融合, 以及中医领域知识内部的融合问题。目前本文取得了部分成果, 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进行。

摘要:本文介绍了本体的概念及作用, 提出了本体的构建原则, 并对这一原则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过程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本体,本体构建原则,中医,顶层本体

参考文献

[1]Studer R, Benjamins V R, Fensel D.Knowledge engineer, principlesand methods[J].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1998, 25 (1-2) :161~197.

[2]包含飞.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 (Ⅰ-Ⅹ) [J], 医学信息, 2003-2005.

[3]Hanfei Bao.The Theory of Biomedic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BMKI) (Ⅰ-Ⅶ) , Medical Information, 2003-2006.

[4]包含飞.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M] (待发表) .

[5]宋文, 张剑, 邵燕.顶层本体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 (1) :43-45.

[6]SUMO顶层本体, http://ontology.teknowledge.com/arch.html#Proper.

[7]UMLS主页, http://www.nlm.nih.gov/research/umls/.

[8]Galen主页, http://www.galen.org/.

[9]曾召, 王小平.UMLS与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的建立[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 20O6, 15 (3) :1-3.

本体因素 篇6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本体论是什么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批判, 是破旧立新, 以新物质代替旧质, 是实践的内在要求。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联系, 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 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 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相应理论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 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列宁、斯大林继承、补充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体系, 因而他们的理论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也应该包括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慢慢进行完善和补充, 本体论的定义在西方哲学中, 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本体”一词源于拉丁文“on”和“onto”。17世纪德国经院学者第一次使用本体论一词, 并将它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称为本根论, 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归结为一般观点为, 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学说, 是的学说, 不是研究特殊的存在, 而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 存在的存在本身的理论研究个别存在之所以存在的理论。关于是的学说, 是关于存在的存在的学说, 是对世界本原作最本质、最终极的解释的学说。

马克思的许多著作涉及本体论内容, 只是篇幅不大, 重点放在讨论人的问题上。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并重点地讨论本体论, 但是他的著作却涉及本体论的内容, 因此是有本体论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就论述过本体论问题, 论述了“本体论的证明”和“本体论的规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论述了“本体论的肯定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集中论述了人的存在的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本体论问题, 因为本体论就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意义的。卢卡奇的观点是正确的, 即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的本体论著作, 但马克思哲学“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关于存在的论述, 即都是纯粹的本体论”。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都讨论过本体论问题。列宁还专门给物质下了定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把本体论与认识论合二而一, 论述了唯物本体论问题。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物质是这个世界的共同基础和本质。在作为整体的世界中, 实践只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 即人类社会存在形态, 不能作为世界的本原。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本体, 应该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本原, 这样的本体只能是物质。试想, 按照时间本体论的观点, 在人类社会存在以前, 世界是没有本原的, 因为没有人类社会, 就不会有人, 就谈不上人的实践。马克思的实践指的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 但是这个实践离不开人, 而人又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人本身又是物质的, 先有人这个物质的存在, 方可有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因而, 人必须先于实践, 因此是更本质的东西;而实践是人存在之后才有的。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 是与人同时成长起来的, 而决不会领先于人而存在。如果没有能够转化为人的类人猿, 以及它所具有的“动物式本能的劳动”, 则怎能凭空产生出完全意义上的创造工具的劳动呢, 更不要说产生人、产生人与自然的矛盾了。如果不顾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 硬说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的矛盾, 那么岂不等于说实践存在于人和自然之先, 凌驾于两者之上了吗? 由此,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实践分化世界、统一世界的前提依然是物质。

参考文献

[1]王金福.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哲学研究, 1989 (12) .

[2]徐才.“实践本体论”和“实事求是”.求是学刊, 1999 (2) .

[3]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哲学研究, 2001.

[4]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地理本体研究综述 篇7

地理本体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将本体论作为一种信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引入到地理信息科学中, 旨在解决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不足之处, 实现地理信息的知识重用、知识共享、智能化、大众化和网络化推广, 目前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集成、地理信息检索、道路寻找和智能体系统设计与开发、社会及生态环境研究等多个应用领域。空间信息服务 (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s) 是地理信息服务中的一种, 指提供空间数据和空间信息处理功能的服务。本文将对空间数据服务中隐含的专家知识以本体形式来形式化描述和提供推理支持, 并对地理本体在空间数据服务中的应用技术进行探讨。

1地理本体研究简介

将本体论引入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主要反映了一种研究中心的转移, 即由过去片面强调计算模式的形式化, 到目前对空间目标域本身的关注[2]。地理信息科学中的本体论研究是高度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与地理信息的认知、表达、互操作、尺度和不确定性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本体与地学的结合和应用上进行相应的研究。

1.1地理本体的含义

在哲学上, 一般认为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在信息科学领域, 本体论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定义是:G ruber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说明”[3];G uarino提出的“本体是关于形式化词汇的意图含义的逻辑理论”[4]。可以看出, 本体包含概念化 (conception) 、明确 (explicit) 、形式化 (formal) 和共享 (sh are) 四方面内容。

在信息科学中的本体是指工程上的人造物, 其目标是确定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 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型上给出这些词汇和词汇间相互的明确定义, 从而获取相关领域的知识, 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5]。

本体论作为一种信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被引入地理信息科学, 其研究起源于对朴素地理学 (N aive G eog raph y) 的研究, 朴素地理学的研究旨在为建立大众化、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6]。地理知识、信息与数据是客观知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本体则是把有关地理科学领域的知识、信息和数据抽象成由一个个具有共识的对象 (或实体) , 并按照一定的关系而组成的体系, 同时进行概念化处理和明确的定义, 最后以形式化表达的理论和方法[7], 地理本体包含哲学本体和信息本体的内涵。使用地理本体, 通过对共享的地理概念进行明确的形式化定义, 应用于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集成以及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

地理本体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它可以有效地弥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不足, 有效地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重用、知识共享、智能化、大众化和网络化推广, 有效地完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更新与集成方法等[8]。地理本体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1.2地理本体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 本体概念及其思想引起了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者的注意, 许多国际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计划, 地理信息科学界的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也设立了与本体相关的讨论主题。

在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主要针对地理本体理论构成、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与实验研究、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 特别是地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语言和工具, 以及本体创建和集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索与探讨。

目前国外从事地理本体研究的组织和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 ASA (N 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的JPL (J et Propulsion L ab) 实验室的SW E E T (Semantic W eb for E arth and E nvironmental T erminolog y) [9]本体项目, 这套本体的名词体系和名词语义基于G CM D (G lobal Ch ang e M aster Directory, 全球变化主目录) 项目的内容, 同时在词语关系上充分使用了ISO 1911X系列的相关标准。

美国马里兰 (M ary land) 大学进行的CO B R A项目 (Context B roker Arch itecture) 提出了SO U PA (Standard O ntolog iesfor U biquitous and Pervasive Applications) 本体[10], 后来在2004年发展成为CO B R A-O N T本体。

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 G DC在2004年前后进行了地理信息元数据方面的本体研究, 建立了CSDG M (O ntolog y for Content Standard for Dig ital G eospatial M etadata) 本体[11], 同时他们还基于IS O 19115:2003设计了对应的本体 (isometadata ontology) 。

位于欧洲的地理信息科学和对地观测国际研究所IT C也进行了地理本体的研究。IT C和德国M unster大学地理研究所 (Institute for G eoinformatics) 一起在2004年制定了一个基于ISO 19112、ISO 19113标准的本体G eo Service O ntolog y[12], 主要用于L B S (L ocation B ased Services) 服务的描述和发现。

国内对于地理本体的认识和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形成标准化有规模的研究组织, 但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进行了一定的地理本体的研究和应用探索。

在地理本体的定义和基础理论研究上,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孙敏, 给出了地理本体论的定义, 重点探讨了地理信息本体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构建的主要方法[6];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黄茂军, 对地理本体的概念及其形式化表达机制进行了研究[13];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大有, 借助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些描述空间物体特征及关系的理论, 构造出形式化的空间特征及空间关系公理, 加入O W L的建模原语中, 有效地表达地理本体的空间特征[14]。

在地理本体的应用技术研究上,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孙敏, 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论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中间件和新的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系统语义互操作机制[6];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崔巍, 提出空间信息语义网格的概念, 为用户提供基于语义的一体化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信息平台, 并提出了面向服务的空间信息网格体系结构[14];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黄茂军, 对地理本体在地图服务中的应用以及综合利用本体和网络挖掘技术来改善地图服务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利用本体和W eb挖掘技术改善了网络地图查询服务[13]。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本体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和发展, 但其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 仍不成熟, 尤其在应用效果和范围上还需不断地提高。

摘要:地理本体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于解决地理信息的建模、语义互操作、地学知识共享和重用等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地理本体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汉语轻声本体研究综述 篇8

关于轻声性质的研究一直是轻声本体研究的重要对象。轻声的特点是在语句或词中读得又轻又短, 声调变化特殊:失去了原有的声调, 在阴阳上去后分别读成半低、中、半高和低调。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 它到底是一种变调, 还是一种声调, 或者一种弱读现象呢?” (朱宏一, 2008) 关于轻声的定位问题大致有三种说法:

1、调类说

调类说认为轻声是第五调类, 以张洵如先生为代表, 他认为轻声是北京话的第5调类。到90年代仍有人呼吁“请立轻声为第五声调”。近十年的研究中, 朱宏一 (2009) 从调类的含义, 轻声的性质以及权威文献中, 得出轻声不宜作为第五类调值的结论, 并逐一反驳轻声是“第五调类论”的理由, 全面而系统的指出轻声不是第五调类。

2、变调说

认为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 与典型的变调并列。广泛的流传于80、90年代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中。变调说是基于实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音高是构成轻声的一个要素。变调说在近十年来仍然得到部分学者的支持。如李如龙 (2002) , 李树俨 (2005) , 李小凡 (2006) 。他们虽然都赞同变调说, 但是对于轻声的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李如龙 (2002) 认为轻声不仅可以区别字音、字义, 而且可以区别字与字之间的不同关系。李树俨 (2005) 认为轻声是受语义条件控制的变音。李小凡 (2006) 认为轻声与重叠变调、小称变调等处于同一层次。

3、轻音说

认为轻声是一种弱重音。80、90年代, 大凡讨论轻声的论著多肯定汉语有重音, 只是分类不同。有的认为有重、轻两类, 有的认为有重、次重 (中重) 、轻三类, 有的分作四类:重、次重 (中重) 、次轻、轻。或者从其他角度分类。近十年来, 轻音说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路继伦、王嘉龄 (2005) 中指出“轻声”一词有歧义, 即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重音层面上的非重读音节, 即与重音相对的轻音 (Neutral tone) 。“轻声”的另一个意思指声调层面上的一种单位, 即与四声相对的中和声调 (neutra tone) 。

二、轻声分类

20世纪关于轻声分类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轻声词的分类和根据轻声的声学性质的分类。一是轻声词的分类主要有两类:1、有规则的轻声词的分类, 如部分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部分助词“的、得、地着、了、过”等, 叠音词“妈妈、爸爸……”等;2、无规则的轻声词, 如“稀罕、钥匙、算盘……二是根据轻声的声学性质的分类, 可将轻声分为调值的轻声、调类的轻声两类。

近十年关于轻声分类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较之以前, 近十年轻声分类更加细化。

1、轻声词的分类

(1)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轻声词进行分门别类: (1) 根据韵律轻声可分为“可轻可不轻”、“有轻有不轻”、“必读轻声”三类情况; (2) 根据轻声词的构造类型可分为单纯式轻声词, 附加式合成词, 复合式轻声词; (3) 根据轻声词的语意类型可分为读轻声的名词, 读轻声的动词, 读轻声的形容词, 读轻声的副词和连词。

(2) 专家们对于轻声词的内部也进行了分类。比如语气助词 (了、吗、呢、么) 、名词和动词词缀 (-子、-着、-了) 、重叠亲属称谓, 与方位词、重叠动词、单音节副词、宾格人称代词。

(3) 进一步对于“两可”轻声词进行研究。所谓“两可”轻声词是指即既可以读作轻声词也可以读作非轻声词的。《现代汉语词典》一共有369个。

2、轻声的分类

(1) 根据轻声调值, 可以将轻声分为:自主的轻声和非自主的轻声。同时, 自主的轻声可以分为“自主的调值的轻声”、“自主的调类的轻声”、“自主的调值调类的轻声”三个次类。非自主的轻声可以分为“非自主的调值的轻声”、“非自主的调类的轻声”、“非自主的调值调类的轻声”三个次类。

(2) 根据轻声的语音功能, 可以将轻声分为:非功能性轻声和功能性轻声。非功能性轻声具有独立性, 不与前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它主要以虚词为载体, 只是辅助性地传达结构意义;它基本上用于句子平面, 调节的是句子平面上的节奏, 基本上是句轻声。功能性轻声相当于传统的以形式为区分的不规则轻声。它不具有独立性, 必定与前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它基本上以实词为载体, 主要传达和区别词汇意义;它基本上用于词平面, 区别的是词平面上的意义, 基本上是词轻声。

三、轻声功能

二十世纪对于轻声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轻声的辨义作用, 即轻声可以区别词, 词义或词组。如:一、变读轻声后词性发生变化:名词变为动词, 如大意da51yi51 (名词) , 大意da51yi (形容词) ;动词变为名词运气yun51qi51 (动词) , 运气yun51qi (名词) ;二、变读轻声后词义发生变化, 如孙子sun55zi214 (名词) (指战国时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 孙子sun55zi (名词) (指儿子的儿子) ;三、区别词和词组, 如:东西dong55xi55 (词组) (指方向) , 东西dong55xi (名词) (指物件) 。

近十年关于轻声功能的研究不断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

1、在进行语言研究时, 把轻声放在语音系统中进行研究。

轻声虽然有辨义功能, 但并不能把它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调位。由于轻声不是独立的声调, 没有固定的调值, 因此, 尽管它有辨义功能, 但通常我们不把它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调位, 或只把它看作是某一调位的变体。因此轻声词的辨义功能与调位的辨义功能在表现形式上是有所不同的。

2、从语用的角度来说, 轻声不仅在口语中对声带具有调节作

用, 而且可带来生动的韵律和节奏特征、能增强表达的情感色彩, 它所凝聚的词汇语法功能等也有助于体现现代汉语的文化灵性。

3、从语流中来看, 轻声是语流中非常活跃的一份子。

语言的美首先通过语音的美传达给我们。轻声作为语音现象之一种, 它的存在是有其审美依据的, 它在语流中具有的语音修饰作用。

近十年来的轻声研究, 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研究思路上, 都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深化汉语轻声本体的研究, 增强汉语语音理论的可论证性和解释力, 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汉语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摘要:长时间以来轻声研究一直是现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一个聚焦领域。研究历经九十年, 在不同的时期, 专家学者依照不同的理论背景,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汉语轻声本体进行研究, 成就斐然。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使汉语轻声本体研究的更系统化和清晰化。

关键词:轻声,近十年,轻声词

参考文献

[1]劲松.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2.

[2]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 2002.

[3]蒋宗霞.二十世纪汉语轻声研究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0 (6) .

[4]刘莉李.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J].语文研究, 2002 (3) .

[5]李学军.试论轻声词的辩义功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李小凡.汉语方言的轻声变调[J].中国方言学报, 2006 (1) .

[7]李树俨.汉语方言的轻声[J].语文研究, 2005 (3) .

【本体因素】推荐阅读:

本体本体07-11

安全本体05-20

体育本体06-07

本体课程06-11

机械本体08-04

本体研究09-01

旅游本体09-05

本体思考09-17

本体空间09-23

本体信息10-02

上一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下一篇:高中生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