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体(精选10篇)
能力本体 篇1
一、前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发起“普及教育”的行动包括将教育领域中的能力落实到实践层面[1]。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而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的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2,3]。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是决定教学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4],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5]。
二、教学能力的定义
《教育大词典》将教学能力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教学特殊能力组成[6]。国内学者认为教学能力是以认识论和教师发展理论为基础,在从事具体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特殊能力,并以层次维度将教学能力划分为智力基础,一般教学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7]。有学者根据教学过程将上述能力重新归类组成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能力[8]。在综合课程的观念下,国外学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十分关键的行动者角色[9],国外学者从教师个体的心理结构因素角度出发,认为教学能力是可以体现有效教学所需的所有知识,技巧,价值和态度的高度特殊化行为客体[10],强调教学能力是多种心理因素聚合的客观对象。
国内外学界也肯定了心理因素和实践行动都与教学能力存在密切的复杂关联。然而无论国内学者从能力层次或教学过程的角度考察,认为教学能力是一种固有的心理特征,还是国外学者从心理结构因素角度出发,将教学能力视为所有心理因素的综合体和体现物,两者都将教学能力视为心理因素综合的一种天然属性,实质割裂了教学能力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连结。国内外学者近年开始考察教学能力的可能性和实践性特质,认为教学能力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中有效行动的可能性,由心理认知因素所支持,但并非完全依赖于心理认知因素[11],并把教学能力看作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可能性,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12]。
三、能力本体的内涵
传统上对能力的理解将能力的心理认知结构封闭起来,把认知技巧和知识结构看成是能力的本质因素,将能力视为趋于静态的一种品质特征,这种片面的理解抹杀了能力与外部相关实践的联动动态作用。因此,科尔和马丁认为能力应该从任务需求视角考察能力本体,是以此为中心加以综合内部心理认知结构因素,通过与外部相关实践高效联合作用得以实现的综合体。其心理认知因素包括认知技巧、知识结构、动机、价值、态度、情绪等。另有学者认为能力是已经获得的特殊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相互关联的综合体,三者有机组合促成能力的实践行动[13],强调能力依赖于心智的习性,包括专注力、好奇心、自我意识、自我表现等心理因素,个人按照工作角色的需求建构并定义其专属的能力框架,从而提供一个具有价值的、可认知的、程序性和行动性的行为图构方式。
尽管对能力本体的考察角度不尽相同,但学者们都认为能力与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相关,并要付诸于专业实践行动中才得以彰显。以上两种考察角度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复杂心理因素的构成表述存在差异。由于没有结合专业领域考察能力本体,学者们只能罗列与能力可能相关的所有心理因素,或者将与能力行为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因素涵盖所有心理因素影响,这种分析有悖于能力要付诸于专业实践行动的观点。因此,应当将能力具体到某一专业领域的实践行动中进行考察,分析其具体心理因素的构成和复杂关联才可以真正观照能力的本体实质。将专业实践行动置于能力综合体内部或是外部,也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焦点。将实践行动置于能力综合体之外,由能力综合体指导实践行动,割裂了各种心理因素分别与实践行动之间的关联,使实践行动无法知照心理因素综合之间的存在合理性。因而,作为能力综合体内部构成的实践行动更能反映能力本体的实质。
四、能力本体视角下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作为能力的一种类型,必然具备能力所涵盖的所有心理因素,对能力的陈述都应在某一领域的实践行动性当中。能力本体的心理因素只有置于特定领域的实践情景中考察才得以彰显,因而教学能力的心理因素要从教学实践行为的角度探究其心理因素本源。教学实践是一个行动的过程,与教学能力相关的所有心理因素都应以行动者的角色看待。在教学实践行动性角度下的心理因素具有行动性和认知性,是一种动态心理特质。教学能力的心理因素不是天然存在于教学实践行动当中,而是通过教学实践行动得到确立、展现并发展。每个心理因素之间并非孤立地对教学实践行动产生作用,它们都是教学实践行动的一个行动环节、认知环节,共同作用于教学实践行动。因而对于教学能力而言,每个心理因素都是认知因素。在教学能力建构过程中,每个心理认知因素分别且共同作用于教学实践行动且相互产生交互影响,但哪些核心因素超越了其他心理因素,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并产生互相关联,这些因素是如何在教学实践行动中确立、展现并发展,这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从能力本体视角清晰阐述教学能力内涵,把教学能力厘定为多种心理认知因素复杂交互作用于教学实践行动的综合体,既考察了传统定义强调的心理因素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又考察了教学能力的行动性和认知性,以一个崭新的角度审视教学能力的内涵和结构,更易于把握教学能力的实质,有益于从本源上实现提升教学能力的目标。
书法,回归“心画”本体 篇2
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中国文字的“意美”,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的多义性、不确定性,蕴含着本民族的美感。时下网络流行大量的新词语,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转瞬即逝,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学底蕴。
“音美”与“形美”直接被人的特定的感官——耳、目所接受。“音美”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其余各种文体倘内涵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至于“形美”,与“意美”“音美”一样,也是汉字本身所具备,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其集中的体现当然是书法了。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宋代木板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看,不失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近代流行的印刷用宋体字,保持着汉字各种基本笔法以及楷书结构,却不能认其为书法。至于篆、隶、行、草多种书体,我们未尝不可以找出它们最原始的基因,“还原”为“字体”,但只能在理论上加以承认,实践中不存在。因为任何书写(刻),凭借特定的工具全为个人行为。书写中的思想,区别于他人,并且区别于自己而不会重复。有以仿宋印刷体的笔法相对应于楷体书法,应是对楷书的误解。楷书不但与印刷体有别,楷书的笔法,在每个书家那里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形质”相对的一个范畴是“神采”。王僧虔《笔意赞》:“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采”可解释为神韵、光采,与“情性”对比,偏向于外露、彰显,可感性较强。若将“神采”与绘画“气韵生动”(谢赫《古画品录》)对比,“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品评绘画的最高标准,所用语言与书法有别,但书与画的根本要求却是一致的。明代顾凝远将“气韵”与“生动”分别解释,认为有“气韵”则有“生动”。气韵“或在境中,亦或在境外”。即既在画境中,又有画外之意。
书法本体价值,说到底在情感的美,情感的纯正无邪。书法非常单纯,又非常能够反映人的全面修养,审美中容不得掺入杂质。所以品评书法,艺术更看重格调。历来品评书法格调,有许多的语词,最鄙视一个“俗”。此处被贬的“俗”非通俗,也不应当以社会地位论定。渔樵村野,未必便俗;文人墨客,未必都雅。竭力反对“俗”的黄庭坚如是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这里的告诫明明针对着“士大夫”阶层。书法列入高雅艺术,纯然站在审美立场,并非所有作品都高雅,也非凡是操翰弄墨者都能脱俗。不过,书法艺术既然贵乎“情性”,长期的创作实践、欣赏,所谓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应能提高我们的心灵境界,“俗”与“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不然学习书法又作何用?问题应当是我们以何等态度对待书法。
让“心画”传统进入书法家的精神家园!古人经典论述既然已揭示深层本质,就不应当视为“时过境迁”。温故知新,重在理解它的本来意义,在回归中复兴,发扬。
关于本体论与本体教育(上) 篇3
距今2500年前后的“轴心时代”,是本体论异常活跃的时代。东西方圣人们思想的一个惊人相似点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各自的本体论,进而提出本体与现象的区分与联系。例如,苏格拉底的“先天观念”、柏拉图的“理念”、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老子的“道”、佛陀的“自性”(般若智慧)等。这是本体论星光灿烂的时代,由此以降,人类再没有出现过如此璀璨、如此密集的本体论思想。
什么是本体论(Ontology)?它说明的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讨论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最本源的终极依据。本体论与宇宙论(Cosmology)接近,但并不完全相同。哲学家汤一介先生曾就本体论和宇宙论有过说明,认为:“Cosmology是研究宇宙起源或构成的问题,而Ontology是讨论宇宙存在的原因和根据问题(终极原因,Final Cause)。”[1]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近现代人普遍对本体论没有什么感觉;在一般人的意识中,对究竟为什么需要一个叫“本体”的东西,普遍存有困惑。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我们越来越深地陷入了“现象界”,执迷于现象界的五光十色、赏心悦目,认为哪里有必要追问五光十色的现象界到底是怎么来的?我认为,人类生活存在一种“趋远运动”的本性,就是全力以赴面向未来,高歌猛进越走越远,而不再考虑出发点,不再想念和回归出发时的“家园”—毕竟,“家园”太过遥远。
本体,用老子的话讲,“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这算什么?就是一个“虚设”,不管吃,不管穿,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所以才会产生“下士闻道,大笑之”[2],是让人目瞪口呆、没法言说、无从捉摸的状态。用老子的话说,是“无有叠加”“玄之又玄”的状态。这是什么意思?老子的解释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就是说,“无”和“有”作为由道同生的对立统一体,呈现为“可道”(有迹可循、可以为道)的现象界,共同体现道的深远奥秘。玄,就是深远的奥秘。我们看到,现代量子科学讲“波粒二相性”,而老子在2500年前讲“无有叠加”“玄之又玄”,二者何其相似!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里这样形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这里的“象”“物”“精”,都以一种“恍惚”即若有若无、时有时无的方式存在。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在雾气朦胧的密林深处,一个美貌无比、身着霓裳、广袖善舞的仙女隐隐约约曼舞其间,为了得窥真容,人们想尽办法,但总不能如愿。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林子中用网索捕到一位姑娘,近处来看,却是相貌平平的村姑。如果说,那个永远不见真容的仙女是“虚际世界”的隐喻,那么相貌平平的村姑就是“实际世界”的象征。人类所拥有、所确定的事物,只是我们自己的样子。
“实际世界”源于“虚际世界”,但“虚际世界”并不是本体。本体无虚无实,所有二分、矛盾对立的关系和概念,都不能用来描述本体。“虚际世界”尽管“恍惚”,毕竟还“有象”“有物”“有精”。一句话,它是“有”的,而本体是一无所有的。一无所有而又能生万物的本体,既不是“虚际世界”,更不是“实际世界”。那它是什么?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1)曰道也罢,曰大也罢,都是勉强而为。如果按照“虚际世界”→“实际世界”的逻辑关系,可以把本体命名为“无际世界”。
概括地说,首先,“无际世界”是唯一本体,也就是道。其次,“虚际世界”由“无际世界”产生,也就是道生万物,但万物的最初状态并不清楚明朗,而是“无有叠加”“玄之又玄”。最后,现在我们能够清清楚楚、一清二白确定感知和理解的,是由“虚际世界”转变而来的“实际世界”,是“人工的世界”。
三、“道有五德”
本体之所以为本体,总要扮演几种角色:(1)宇宙与人类的“创生者”,即是它创造和生成了这个宇宙和人类。(2)宇宙与人类的“养护者”,即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万物互生互养互补,达到整体共存协调。(3)宇宙与人类的“成就者”,即是为宇宙与人类的存在、运行、演化提供不同的生存法则、规律,使万物各成其物、各有所长。(4)宇宙与人类的“教育者”,即是为整个觉性世界(有情众生)进行合道循规的“元教育”。(5)宇宙与人类的“安顿者”,使万物、人类能够安全存活、安住当下、安身立命,终致“复归其根”。
关于本体的价值(“无用之用”),老子讲得很清楚: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
我把它归结为“道有五德”。什么是德?德者,得也;得什么?得道了。道的能量、恩泽和规范,体现在万物和人类的身上,就是“德”。“道有五德”,是哪五德?大生德,大养德,大成德,大教德,大安德。
“大生德”:“生而不有”;
“大养德”:“长而不宰”“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大成德”:“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大教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大安德”:“天长地久”“安以久,动之徐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道对万物人生的创生—养护—成就—教育—安顿之恩德,总括起来就是“生养教化,安顿成就”。这是什么?是“大爱”“尽其力而无我”。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没有道的五德,什么都谈不上。
道(本体)对人类有五大恩德,是万物、人类的“五德父母”。
人(家长)对自己的子女也有五德:生、养、成、教、安,是“五小德”。人的“五小德”要法(学习)道的“五大德”。
道的“五德”是统一的整体,是“不二法门”。说“五德”云云,只是随顺世缘而已。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事情分开来说,以便说得清楚。“五德”只是随缘而立,实质是一个东西—大爱。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了解一个根本性问题了:为什么需要理解本体、回归本体?
最简单的回答是:本体是万物之母,是大自然终极的“立法者”“守护者”和“教育者”,我们的一切源于本体;本体是无限的,而本性(自性、道心)源于本体,是无限的存在。想一想:宇宙间,有没有什么有限事物能够安顿我们的心?功德、名利、地位、成就、声誉、财富、能力、情分、嗜欲……没有,没有任何有限事物会满足和安顿我们的心!因为我们在本性上是无限的,是“无限的觉性动物”。人类本性所具有的这种无限性,源于本体与我们固有的一种“内在性”。也就是说,本体与众生人类不是对立的,不是隔绝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体、内在连通、一脉相承的。本体内在于我们,让我们具有它、成为它、复归它,息息相通,善始善终。
本体是我们自己。本体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汤一介.魏晋玄学论讲义[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49.
重返历史本体 篇4
日前,在《文史哲》杂志举办的第三次人文高端论坛上,冯天瑜先生在发言中断定“五月二日”,即此次论坛的开幕日将会载入学术史,——这一天,除冯先生外,李伯重、汪晖、秦晖、何怀宏、萧功秦、张希清、李治安、王和、荣剑、李振宏、仲伟民、李若晖、张金光、孟祥才等20位学者齐聚山东大学,研讨“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冯先生此言实际是暗示:史学界正在发生方向性调整,即史学界正在重返对历史进程本身等宏大问题的关注之中。这种方向性调整当然不是启动于2010年5月2日,而是启动于2006年2月,也即《“封建”考论》一书出版之时。
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史学界理论探讨的演化大势是历史理论逐渐让位于史学理论,即由对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追寻逐渐被对历史知识一般性质的拷问所代替,譬如,1949年后的前三十年,史学界热衷于“五朵金花”问题的讨论,后三十年则热衷于“历史认识论”等问题的讨论。在后三十年期间,史学界对攸关历史进程本身的一系列理论则束之高阁,乏人问津。这一变动自有其学术史意义,但这一变动所导致的一个有目共睹的后果是:在中国史几乎所有局部知识点上,近三十年都有长足的进步,乃至形成了一系列有颠覆性的认识,但在历史学的整体面貌上却又陈陈相因,依然是“五种生产方式”,依然在前三十年所形成的基本认识上打转转。在人文领域其他学科天翻地覆的同时,历史学却“我自岿然不动”!这不能不说是对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忽视综合和概括的史学风气的惩罚和报复。
从“文革”到“改革”,中国社会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经济转型,但是三十年来,学术界一直未能回答一个与这一转型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这种独特的社会转型之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基础上展开的?在中国迅速崛起之际,学术界必须同步奠定这一崛起的历史文化根基,从而在理论上完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衔接。尽快重返历史本体,就若干攸关中国历史全局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史学界实在没有理由再蹉跎!
能力本体 篇5
关键词:哲学,本体,度
过去、现在、未来, 这种空间化的时间系列便是历史。人生意义不局限于特定的时空却仍然从属于人类的总体, 此即:“主体性”, 即历史积淀成的人类学历史本体。
“本体论”所探究的是一切实在万物的最终本质、本性或最终实在。康德指出:“本体”指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历史本体论”探讨的对象是人与自然, 即“强调以人与自然 (包括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 的历史总体行程来作为一切现象, 包括“我活着”这一体己现象的最后实在”。李泽厚认为“度”是哲学的“逻辑起点”, 人与自然通过度的历史构建所形成的人化关系与前景, 才是历史本体论探索的课题。
黑格尔认为“度”是“质”与“量”的统一, 并由“限度”深化为“程度”。相对于主客观统一论的黑格尔, 唯物辩证法吸取了他观点的精华。在“质变量变规律”中也讲到了“度”, 就事物自身变化而言, 是“程度”, 但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就是一种事物, 事物内在的矛盾双方力量对比超过一定的限度, 事物整体就要出现相应程度的变化, 这里的“度”是纯客观的。
所谓“度”、“阴阳”、“动静”才是宇宙的最高法则。“度”首先是出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中, 即实践—实用中。它本身是人的一种创造, 一种制作。从而, 不是“质”或“量”或“存在” (有) 或“无”, 而是“度”。“度”的运用是广泛的, 它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第一范畴。这一范畴, 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人类依靠生产技艺中的“度”生存延续, “度”便随着这种生产, 发展, 生活的新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变化。如古代女子以三纲五常为行事尺度, 稍行不慎就会遭到当时度的惩罚, 危及生存。而现在随着人类文明——“度”的提高, 度的概念和范畴被注入了新的因素, 所有不良衡量法度都被废除, 呼应了更高民主社会的要求。
“度”既不存在于客观对象中, 也不是主观感受、意志的表达, 而是在人类实践—应用中的秩序构成。人们依靠生产技艺中的度的掌握而生产、延续、维系族类的存在。度随着人类的生存、存在而不断调整、变化、扩大、更改, 因为度的活生生的存在, 不难理解随着时代的更迭, 人类生活生产结构和形式的更新。所以李泽厚“度”的提出, 不同于普通的哲学观念, 也是对黑格尔理论的深化发展, 对研究历史本源具有重要的创新和启发作用。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特殊的。很多哲学专家认为中国没有哲学, 甚至金岳霖也说:“中国哲学确定不曾注重过一种严整的逻辑形式。”在我看来,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使得中国哲学变得复杂而抽象。中国有没有哲学?有的, 只是和西方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强调理性与科学, 中国哲学强调感性和经验。古时说的“天命”就是很好的例证。认识的差别, 导致了中西哲学和认识价值的不一。
从矛盾方向来说, 中国和希腊文化本质上很像, 都大大充斥这矛盾发展、对立依存的趋势。以中国“阴阳”为例证。李泽厚以为:本由人的操作、货代、动静、作息两种既区分、对立又彼此渗透、依存的状态概括而来。“阴阳”本身便是矛盾的, 从而才会衍生出男女、善恶、天地等元素, 但它们的地位是一样的, 而且富有鲜明的矛盾对立色彩。两者互为倒立, 却融为一体, 形成最和谐的圆, 可见两者的互补关系。
爱因斯坦曾这样比较中西方哲学:“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 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以及通过实验系统发现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 中国的贤哲并没有走上这步。”中国哲学长时间忽视了本体的存在, 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特殊的。“中国哲学确定不曾注重过一种严整的逻辑形式。”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使得中国哲学变得复杂而又抽象。西方哲学强调理性之道, 中国哲学强调感性和经验。如《道德经》中, 中国人崇尚的是“天一之道”, 认为世界是一个无限发展而且永恒不变的自因自果的过程式世界;而西方则崇尚牛顿的“万有引力”, 他们认为世界的无限发展变化是由于一个外部的 (上帝的) 动力和牵引所推动的。这就导致了中西哲学的差异。
2、中国传统哲学信奉神秘主义。本体在中国就是“是”, 而“是”被广泛应用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 作为一个链词, 没有实在的意义。同时, “是”由“时”演变而来, 时间是流动虚幻不可把握的, 因此“是”也被虚化了, 这种传统导致了中国哲学时间和空间上的虚化。
能力本体 篇6
Ontology (本体或本体论) , 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 是研究客观世界本质的学问。在计算机科学中, 本体的定义尚未统一, Studer在1998对本体的定义得到最多的认同:"本体是对某一领域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1]。本体描述了某一领域包含的各个概念的定义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构造本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程度的知识共享和重用, 也可视为人类知识整合大业的一个关键部分[2,3,4]。 (1) 本体的分析澄清了领域知识的结构, 从而为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化处理打好基础。本体可以重用, 从而避免重复的领域知识分析; (2) 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不仅为人与人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通讯提供共同的词汇, 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式、语言和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映射, 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集成[5]。
2 上海中医药大学本体构建原则
构建本体的宗旨在于知识共享和互通, 没有基本的原则就不可能达到此目的。构建本体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概念的清晰化过程, 是一个对概念系统理解的深化和完善过程。鉴于当前本体建设中出现的"各自为战"的倾向, 而中医在这方面尤其需要引以为戒, 包含飞教授提出了本体构建的原则: (1) 后建本体必须逐条参照先建的相关本体, 并沿用其所有合理的条目; (2) 若弃用先建相关本体的条目, 必须阐明实质性分歧; (3) 此原则也适用于任何本体的自身修改过程。
根据以上原则, 相关本体的相互参照非常重要, 凡是闭门造车, 各自为中心, 或自封权威, 不加详细说明和讨论地建立的本体是最不具有本体精神的本体。鉴于此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国内外未见有类似的提法, 为了表明严谨负责的学术态度, 并期望得到重视并开展广泛的讨论, 本文将这一原则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本体构建原则"。
3 该原则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中的应用
中医学是人类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中医本体是在语义层次发掘中医知识的基础。中医顶层本体不仅为中医本体的构建提供了框架, 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医本体同其它领域本体之间的整合, 是构建完整中医本体的基础。
一般来说, 通用顶层本体是高层的独立于领域的本体, 通常表达常识的及基本的概念和知识。领域顶层本体指由某一领域抽象程度较高的顶层概念组成, 能统领该领域概念体系的本体。中医顶层本体指由中医顶层概念组成, 能统领中医领域概念体系的本体。图1显示了中医顶层本体同其他本体的整合关系, 中医顶层本体、西医顶层本体和其他领域顶层本体通过映射到通用顶层本体而整合统一。而中医证型本体、中医治法治则本体等中医各子领域的本体通过映射到中医顶层本体而整合统一。
本文将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本体构建原则"探索中医顶层本体的构建方法:
3.1 参照先建的相关本体
主要包括通用顶层本体SUMO (Suggested Upper Merged Ontology, 推荐的顶层融合本体) , 西医领域的UMLS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 和GALEN (Generalised Architecture for Languages, Encyclopaedias and Nomenclatures in Medicine, 医学语言、百科全书和词汇的通用架构) 以及中医领域的TCML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 。
鉴于知识的全球共享性, 包含飞教授指出中医顶层本体必须包括 (1) 一般科学的概念接口; (2) 一般生物医学的概念接口; (3) 中医的最高层的抽象概念。
中医学像所有科学一样, 处在自然物理大背景中, 所以中医顶层本体又必须具有一般自然和逻辑的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属于通用顶层本体的研究范畴。SUMO是目前比较成熟的通用顶层本体, 涉及的概念都有严格的定义, 是中医顶层本体很好的参考模型[6]。中医学是一种医学科学, 而且在长期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中结合了大量现代生物医学原理、方法和措施, 所以中医顶层本体必须具有现代医学的基本概念集合。UMLS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NML) 自1986年开始研制, 旨在建立一个计算机化的生物医学检索语言集成系统和机读情报资源指南系统, 提高计算机程序"理解"生物医学词汇含义的能力[7]。始于1995年的GALEN项目由欧洲各国共同参与, 旨在开发医学术语服务器和数据输入系统, 它为西医临床术语学构建了一个具有明确语义的顶层模型[8]。中医又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殊体系的医学, 因而中医顶层本体必须包含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集合。TCMLS于1999年开始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主持, 全国l3个文献分中心参与研制, 它借鉴美国UMLS体系原理与构架, 建立一个计算机化的中医药学检索语言集成系统[9]。
3.2 分析SUMO相关的条目并予以取舍
由于SUMO包含的概念数量较大,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其顶层的分类体系中同医学相关的概念 (如图2) 。
SUMO的根结点是"实体 (Entity) ", SUMO将其定义为所有个体 (本体要处理的对象) 的总集合。这一定义不够明确, 本文查阅了多部工具书, 发现Word Net (英文词汇学本体) 对实体的定义是:能被感知或推断的可区分的存在物。《辞海》对实体的定义包括: (1) 客观存在的具体东西; (2) 在西方哲学中指独立存在的、作为万物的本原和基础的东西。各派哲学家对其有不同定义, 唯心主义把它解释为精神, 旧唯物主义把它解释为某种物质。由于实体含义的复杂性, 本文认为以"事物 (thing) "替代"实体"更为合适。"事物"指一切的存在及其运动, 既包括客观存在, 也包括意识。
SUMO中的"实体"分为"抽象实体 (Abstract) "和"物理实体 (physical) "。其中"抽象实体"指一类性质或属性, 它们同在物理事物中体现出来的任何特殊的属性或性质是不同的。"抽象实体"的实例可以被看成同数学对象如集合和关系一样, 如果没有具体的物理指定或具体化就不能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物理实体"指一切在时空中占有位置的实体。本文认为本体处理的对象是"概念", 将"物理实体"作为本体基本结点又定义为占有一定时空的事物值得商榷, 有悖论之嫌。因为"概念"是不占有时空的。因此本文将"事物"分为"客观事物"和"概念事物", 其中"客观事物"指一切占有一定时空的事物, 不应为本体所覆盖。"概念事物"是"客观事物"原型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不占有时空, 应为本体所覆盖。然后将"概念事物"按抽象化程度分类, 其中的"物理性概念"相当于SUMO中的"物理实体", "理想性概念"相当于SUMO中的"抽象实体"。
SUMO中的"抽象实体"类内容比较庞大, 其子类中主要是"属性"和"关系"同医学相关性较大。从SUMO对概念的定义来看, "属性"指不能归入或人为不使其归入"对象"的性质;"关系"包括"谓词", "函数"和"列表", "谓词"采用规则形式的操作, "函数"采用公式形式的操作, "列表"是独特的有序n元。从概念的外延看, "属性"和"关系"不仅包括抽象化程度高的"理想性概念"如"函数", 还包括抽象化程度低的"物理性概念"如"红色", 因此本文把SUMO中的"属性"分为抽象化程度高的"维度"和抽象化程度低的"属性"。把"关系"分为抽象化程度高的"理想性关系"和抽象化程度低的"物理性关系"。
SUMO中的"物理实体"分为"物体 (Object) "和"过程 (Process) ", Object可以翻译为对象或物体, 一般而言"对象"指观察、思考或行动时的客体 (《新华词典》) , 可以是一切的"事物", 因此"物体"这一翻译相对较好。SUMO将"物体"解释为在其存在的任何时刻都保持完整的事物, 而"过程"在它们存在的时刻不能保持完整的事物。本文认为"保持完整"这一概念较模糊, 因此根据BMKI (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 的研究将"物体"定义表述为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 (相对于认知目标来讲) 属性值为一个常量的事物, 并认为"常体"这一称呼比"物体"更能揭示这一概念的内涵, 因此提出以"常体"这一概念来代替"物体"[10]。
通常而言, "物质"是同"意识"相对的一个概念, 包括一切的客观存在。但是SUMO中定义的"物质"特指各个组成部分在任何相关角度都相同的物体, 更确切地说, "物质"指当被分解成一定程度的微粒时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属性的物体。而"微粒物体"指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成分的物体。"微粒物体"这一概念相当于GALEN中的"结构", 由于"结构"这一称呼更为常用, 因此本文采用"结构"这一概念来代替"微粒物体"。SUMO中的"过程"包含的子类复杂而繁多, 这里仅选用同医学相关性较明显的"生物过程"和"意向过程"两个子类。对其他子类的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进行。
综合以上分析, 构建中医顶层本体部分结构如图3所示, 它能方便地映射到SUMO, 从而为同其他领域本体的结合打下基础。
上述对SUMO概念的更正并不意味着对SUMO的修改。固然我们会通过适当的途径与SUMO进行沟通交流, 进行深入探讨;但在技术上只需要在新老概念之间作一映射而已。
3.3 分析医学本体相关的条目并予以取舍
由于顶层本体涉及的医学概念较少, 本文在上一步的基础上, 参考了GALEN、UMLS和TCMLS的顶层架构进一步扩展中医顶层本体医学相关的分类层次。
GALEN、UMLS和TCMLS涉及的概念体系比较庞大, 其架构同SUMO也有较大的区别, 鉴于中医顶层本体的意义, 本文并未全面系统地研究这三个本体的体系, 目前本文仅分析借鉴他们的部分顶层架构。
UMLS的根结点是"概念体系", 可见UMLS本体中的所有结点都是"概念"。但是"思想或概念"又出现在该本体中, 这就形成一种自包含关系, 即"概念"是"概念"的子类, 从而出现循环嵌套的矛盾。本文认为本体要处理的对象就是"概念", 因此在"概念体系"以下的结点不应该出现"概念"这一结点。UMLS把"生物学功能"和"病理功能"作为"自然现象或过程"的子类, GALEN把"生物学功能"作为"身体过程"的子类, 这启发了本文将"生物功能"归类到"生物过程"。UMLS把"疾病或综合征"归为"病理功能"的子类, 这启发本文将"中医病"和"证型"归入"中医病理功能"类。
4 小结
本体建设的目的在于知识的重用和共享, 然而当前本体建设中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倾向, 不同研究小组构建的本体彼此不能融合, 从而不能达到知识重用和共享的目的。为此, 本文提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本体构建原则", 提请同行关注保证本体融合的基本技术路线问题。本文也对中医顶层本体的构建做了初步的探索, 该本体意在解决中医领域知识同其他领域知识的融合, 以及中医领域知识内部的融合问题。目前本文取得了部分成果, 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进行。
摘要:本文介绍了本体的概念及作用, 提出了本体的构建原则, 并对这一原则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过程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本体,本体构建原则,中医,顶层本体
参考文献
[1]Studer R, Benjamins V R, Fensel D.Knowledge engineer, principlesand methods[J].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1998, 25 (1-2) :161~197.
[2]包含飞.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 (Ⅰ-Ⅹ) [J], 医学信息, 2003-2005.
[3]Hanfei Bao.The Theory of Biomedic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BMKI) (Ⅰ-Ⅶ) , Medical Information, 2003-2006.
[4]包含飞.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M] (待发表) .
[5]宋文, 张剑, 邵燕.顶层本体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 (1) :43-45.
[6]SUMO顶层本体, http://ontology.teknowledge.com/arch.html#Proper.
[7]UMLS主页, http://www.nlm.nih.gov/research/umls/.
[8]Galen主页, http://www.galen.org/.
[9]曾召, 王小平.UMLS与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的建立[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 20O6, 15 (3) :1-3.
能力本体 篇7
一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本体论是什么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批判, 是破旧立新, 以新物质代替旧质, 是实践的内在要求。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联系, 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 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 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相应理论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 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列宁、斯大林继承、补充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体系, 因而他们的理论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也应该包括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慢慢进行完善和补充, 本体论的定义在西方哲学中, 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本体”一词源于拉丁文“on”和“onto”。17世纪德国经院学者第一次使用本体论一词, 并将它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称为本根论, 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归结为一般观点为, 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学说, 是的学说, 不是研究特殊的存在, 而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 存在的存在本身的理论研究个别存在之所以存在的理论。关于是的学说, 是关于存在的存在的学说, 是对世界本原作最本质、最终极的解释的学说。
二
马克思的许多著作涉及本体论内容, 只是篇幅不大, 重点放在讨论人的问题上。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并重点地讨论本体论, 但是他的著作却涉及本体论的内容, 因此是有本体论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就论述过本体论问题, 论述了“本体论的证明”和“本体论的规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论述了“本体论的肯定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集中论述了人的存在的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本体论问题, 因为本体论就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意义的。卢卡奇的观点是正确的, 即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的本体论著作, 但马克思哲学“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关于存在的论述, 即都是纯粹的本体论”。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都讨论过本体论问题。列宁还专门给物质下了定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把本体论与认识论合二而一, 论述了唯物本体论问题。
三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物质是这个世界的共同基础和本质。在作为整体的世界中, 实践只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 即人类社会存在形态, 不能作为世界的本原。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本体, 应该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本原, 这样的本体只能是物质。试想, 按照时间本体论的观点, 在人类社会存在以前, 世界是没有本原的, 因为没有人类社会, 就不会有人, 就谈不上人的实践。马克思的实践指的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 但是这个实践离不开人, 而人又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人本身又是物质的, 先有人这个物质的存在, 方可有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因而, 人必须先于实践, 因此是更本质的东西;而实践是人存在之后才有的。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 是与人同时成长起来的, 而决不会领先于人而存在。如果没有能够转化为人的类人猿, 以及它所具有的“动物式本能的劳动”, 则怎能凭空产生出完全意义上的创造工具的劳动呢, 更不要说产生人、产生人与自然的矛盾了。如果不顾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 硬说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的矛盾, 那么岂不等于说实践存在于人和自然之先, 凌驾于两者之上了吗? 由此,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实践分化世界、统一世界的前提依然是物质。
参考文献
[1]王金福.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哲学研究, 1989 (12) .
[2]徐才.“实践本体论”和“实事求是”.求是学刊, 1999 (2) .
[3]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哲学研究, 2001.
[4]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地理本体研究综述 篇8
地理本体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将本体论作为一种信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引入到地理信息科学中, 旨在解决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不足之处, 实现地理信息的知识重用、知识共享、智能化、大众化和网络化推广, 目前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集成、地理信息检索、道路寻找和智能体系统设计与开发、社会及生态环境研究等多个应用领域。空间信息服务 (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s) 是地理信息服务中的一种, 指提供空间数据和空间信息处理功能的服务。本文将对空间数据服务中隐含的专家知识以本体形式来形式化描述和提供推理支持, 并对地理本体在空间数据服务中的应用技术进行探讨。
1地理本体研究简介
将本体论引入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主要反映了一种研究中心的转移, 即由过去片面强调计算模式的形式化, 到目前对空间目标域本身的关注[2]。地理信息科学中的本体论研究是高度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与地理信息的认知、表达、互操作、尺度和不确定性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本体与地学的结合和应用上进行相应的研究。
1.1地理本体的含义
在哲学上, 一般认为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在信息科学领域, 本体论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定义是:G ruber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说明”[3];G uarino提出的“本体是关于形式化词汇的意图含义的逻辑理论”[4]。可以看出, 本体包含概念化 (conception) 、明确 (explicit) 、形式化 (formal) 和共享 (sh are) 四方面内容。
在信息科学中的本体是指工程上的人造物, 其目标是确定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 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型上给出这些词汇和词汇间相互的明确定义, 从而获取相关领域的知识, 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5]。
本体论作为一种信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被引入地理信息科学, 其研究起源于对朴素地理学 (N aive G eog raph y) 的研究, 朴素地理学的研究旨在为建立大众化、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6]。地理知识、信息与数据是客观知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本体则是把有关地理科学领域的知识、信息和数据抽象成由一个个具有共识的对象 (或实体) , 并按照一定的关系而组成的体系, 同时进行概念化处理和明确的定义, 最后以形式化表达的理论和方法[7], 地理本体包含哲学本体和信息本体的内涵。使用地理本体, 通过对共享的地理概念进行明确的形式化定义, 应用于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集成以及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
地理本体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它可以有效地弥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不足, 有效地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重用、知识共享、智能化、大众化和网络化推广, 有效地完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更新与集成方法等[8]。地理本体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1.2地理本体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 本体概念及其思想引起了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者的注意, 许多国际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计划, 地理信息科学界的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也设立了与本体相关的讨论主题。
在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主要针对地理本体理论构成、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与实验研究、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 特别是地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语言和工具, 以及本体创建和集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索与探讨。
目前国外从事地理本体研究的组织和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 ASA (N 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的JPL (J et Propulsion L ab) 实验室的SW E E T (Semantic W eb for E arth and E nvironmental T erminolog y) [9]本体项目, 这套本体的名词体系和名词语义基于G CM D (G lobal Ch ang e M aster Directory, 全球变化主目录) 项目的内容, 同时在词语关系上充分使用了ISO 1911X系列的相关标准。
美国马里兰 (M ary land) 大学进行的CO B R A项目 (Context B roker Arch itecture) 提出了SO U PA (Standard O ntolog iesfor U biquitous and Pervasive Applications) 本体[10], 后来在2004年发展成为CO B R A-O N T本体。
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 G DC在2004年前后进行了地理信息元数据方面的本体研究, 建立了CSDG M (O ntolog y for Content Standard for Dig ital G eospatial M etadata) 本体[11], 同时他们还基于IS O 19115:2003设计了对应的本体 (isometadata ontology) 。
位于欧洲的地理信息科学和对地观测国际研究所IT C也进行了地理本体的研究。IT C和德国M unster大学地理研究所 (Institute for G eoinformatics) 一起在2004年制定了一个基于ISO 19112、ISO 19113标准的本体G eo Service O ntolog y[12], 主要用于L B S (L ocation B ased Services) 服务的描述和发现。
国内对于地理本体的认识和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形成标准化有规模的研究组织, 但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进行了一定的地理本体的研究和应用探索。
在地理本体的定义和基础理论研究上,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孙敏, 给出了地理本体论的定义, 重点探讨了地理信息本体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构建的主要方法[6];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黄茂军, 对地理本体的概念及其形式化表达机制进行了研究[13];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大有, 借助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些描述空间物体特征及关系的理论, 构造出形式化的空间特征及空间关系公理, 加入O W L的建模原语中, 有效地表达地理本体的空间特征[14]。
在地理本体的应用技术研究上,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孙敏, 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论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中间件和新的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系统语义互操作机制[6];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崔巍, 提出空间信息语义网格的概念, 为用户提供基于语义的一体化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信息平台, 并提出了面向服务的空间信息网格体系结构[14];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黄茂军, 对地理本体在地图服务中的应用以及综合利用本体和网络挖掘技术来改善地图服务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利用本体和W eb挖掘技术改善了网络地图查询服务[13]。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本体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和发展, 但其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 仍不成熟, 尤其在应用效果和范围上还需不断地提高。
摘要:地理本体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于解决地理信息的建模、语义互操作、地学知识共享和重用等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地理本体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本体“道”之文化意义 篇9
一、自然之“道”——文化之依据
文化并不是宇宙未形成就有的,就某种意义上说而是在人类产生之后才形成的,我们称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而文化的产生就作为一种强大的外在力量影响着世界,人类自从有了自我意识,就力图理解世界,追寻世界的所以然,追寻社会人生所当然的终极本体。
万物之作,必有其始。老子创立的道家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并以“道”为其思想终极本体。老子《道德经》25章里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这里,老子把“道”看成是万物生成之前存在的是混沌之物,天地宇宙尚未生成之前,就有了“道”的存在,“道”创造了宇宙,而自身却不再有源,是宇宙的终极本体。万物皆由道所生。这里说明了“道”是万物及世界的开端,自身不断变化又产生了万物,于是便成了世界的本体。
而何谓道呢?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而在《道德经》21章里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有如下本性:其一,道是物,它是真实存在的。其二,道又不同于某一具体的存在物,其恍惚存在,没有具体的物象,不能凭感觉去认识。
我们不能凭感觉去认识本体“道”,但其化生自然万物,从此世界便产生了,使整个世界有了生命的意义。对于本体“道”化生宇宙及万物的规律,即是老子在《道德经》42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宇宙演化模式。既“道→一→二→三→万物”的生成模式,至于其中的“一”指什么,老子没有给我们说明,许多思想家也有他们的见解,这里我引用孙以楷先生的见解,其认为,宇宙的生成,首先是作为宇宙本原的道的本然状态(无)渐次产生出一(馄沌)、一分为二(天地)、三(阴阳和气),三生万物,由阴阳和气具体产生出万事万物。这便是“道”产生万物及世界的秩序。
而本体“道”创生万物后,其不与物分离,并使万物具有其功能。《道德经》51章说,“道生之,德畜之。”道创生万物,使之具有其功能,方法上是德畜之,由于本体“道”的终极意义的特点是自然存在、无所依仗,无所持有,其是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在老子那里,其称之为“玄德”(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其内在于万物使其呈现其功能。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体现在自然界中,也就是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即自身的样子,道法自身,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和归宿。其无所不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是“道法自然”。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只有秉承“自然”,才符合“道”,才能得以至生生不息,万物合道则生,失道则亡。
从上我们知道,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所阐释的本体“道”其先于自然而生,化生万物,使整个世界有了生命的意义,其作为宇宙自然的终极本体和规律,是天地万物之源和总根据,其内在于物使其呈现其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人类万物的生存状态及关系终极关切,其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所系,又与任何事物都不相同,为宇宙万物的创建和秩序提出了建设根据。马克思说:“自从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人类文化的历史。”鉴于此,我们可以把本体“道”作为文化的依据。
二、社会之道——文化之反动
万物既生,其生长并作,皆由本体道支配,大道无所不在。老子在本体“道”具化人性的问题上,老子主张人性清净无为。其在《道德经》第45章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万物本性来自大道,道有清净无为的特性,而人性是本体“道”所赋予的,所以人自然有具有清净无为的本性。而最初原始人性的清净状态,老子称为“朴”。何谓朴?即是“婴儿”状态,由于婴儿的性格没有受过社会的污染,保持了本体“道”赋予的最原始状态,因而是最好的状态。婴儿天真无邪,无知无欲,固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腹”者,无知无欲,虽外有可欲之境而亦不能见目者,“目”者,可见外物之诱惑而伤自然,巧为多欲。固要“目盲”、“耳聋”、“行妨”之生活。对于道家,正是通过抛弃社会试图使你确信你所享有的习俗与抱负,见素而抱朴。
在老子看来,人性是会变坏的,因为其在十二章里有论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从这里我们可以出使人性变坏的原因有俩个,第一,客观的影响,所谓五色五音五味的影响。第二,是圣人教育的结果,因为人性的原始状态为最好的状态,不需要任何的改变,一旦有所改变,人性就会变坏,于是不用教育就能保持原有的完美。于是老子提出了绝圣弃智的办法反对圣人的教育,老子《道德经》第19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对于学习,老子在《道德经》48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所以要回归完美的人性,不应该要智慧,要技巧,只有学清净无为的道,人的欲望就会减少,才能真正回归“道”。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情况,老子反对人为地提倡仁义圣智,认为这些都是病态社会中的反常现象,不合乎人的本性,反者道之动,努力的提倡,只能把社会搞乱。老子在《道德经》第18、38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即社会是符合道德的社会、失去道德而提倡仁义的社会以及没有仁义提倡礼制然后进而是混乱不堪的社会,对于社会的治理,老子则是主张愚民,因为《道德经》65章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固不仅民众不能有智慧,且统治者也不能有智慧,而且智慧可以制造虚伪:“智慧出,有大伪。”
从上我们知道,作为文化依据和文化功能的本体“道”影响并主宰着人类社会,但是在老子那里所阐述的本体“道”对于社会的影响,其是主张人类社会抛弃社会而达“道”之自然淳朴性;在教化上主张愚民,绝圣弃智,抛弃文化知识,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其是作为文化的反动而存在。
三、人生之道——无为而无不为
在老子那里,本体“道”具体化为万物之性,就是“德”。宇宙万物都由“道”而生,自然也体现了“道”之“德”。于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德都是来自本体“道”,要与“道”保持一致。老子在《道德经》第11章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将“道”作为人活动的最高原则,其具化到人生层面,是不断追求人与道的和谐及人生超越,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柔弱胜刚强,为而不争,回归自然为本。
首先,应顺自然之道,返朴归真,方能无为无不为。作为人们来说,在人生态度上要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认识的理想状态,效法“自然”而采取“无为”。“道”本性是自然无为的,人也效法自然之道而做到无为。道法自然,自然纯朴,返朴而归真。
其次,根据“道”的“自然无为”为原则,以“上善若水为而不争”为人的美德的道德规范。“上善若水”,(28章)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事物能够代替它。老子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畅通无阻。说明了柔弱胜刚强,无为无不为。
其三,以“不敢为天下先”为道德原则,《道德经》第67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慈”即是宽容,“俭”即是退缩保守,宽容能勇敢,退缩能宽广,坚信柔弱能胜刚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汉语轻声本体研究综述 篇10
关于轻声性质的研究一直是轻声本体研究的重要对象。轻声的特点是在语句或词中读得又轻又短, 声调变化特殊:失去了原有的声调, 在阴阳上去后分别读成半低、中、半高和低调。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 它到底是一种变调, 还是一种声调, 或者一种弱读现象呢?” (朱宏一, 2008) 关于轻声的定位问题大致有三种说法:
1、调类说
调类说认为轻声是第五调类, 以张洵如先生为代表, 他认为轻声是北京话的第5调类。到90年代仍有人呼吁“请立轻声为第五声调”。近十年的研究中, 朱宏一 (2009) 从调类的含义, 轻声的性质以及权威文献中, 得出轻声不宜作为第五类调值的结论, 并逐一反驳轻声是“第五调类论”的理由, 全面而系统的指出轻声不是第五调类。
2、变调说
认为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 与典型的变调并列。广泛的流传于80、90年代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中。变调说是基于实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音高是构成轻声的一个要素。变调说在近十年来仍然得到部分学者的支持。如李如龙 (2002) , 李树俨 (2005) , 李小凡 (2006) 。他们虽然都赞同变调说, 但是对于轻声的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李如龙 (2002) 认为轻声不仅可以区别字音、字义, 而且可以区别字与字之间的不同关系。李树俨 (2005) 认为轻声是受语义条件控制的变音。李小凡 (2006) 认为轻声与重叠变调、小称变调等处于同一层次。
3、轻音说
认为轻声是一种弱重音。80、90年代, 大凡讨论轻声的论著多肯定汉语有重音, 只是分类不同。有的认为有重、轻两类, 有的认为有重、次重 (中重) 、轻三类, 有的分作四类:重、次重 (中重) 、次轻、轻。或者从其他角度分类。近十年来, 轻音说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路继伦、王嘉龄 (2005) 中指出“轻声”一词有歧义, 即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重音层面上的非重读音节, 即与重音相对的轻音 (Neutral tone) 。“轻声”的另一个意思指声调层面上的一种单位, 即与四声相对的中和声调 (neutra tone) 。
二、轻声分类
20世纪关于轻声分类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轻声词的分类和根据轻声的声学性质的分类。一是轻声词的分类主要有两类:1、有规则的轻声词的分类, 如部分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部分助词“的、得、地着、了、过”等, 叠音词“妈妈、爸爸……”等;2、无规则的轻声词, 如“稀罕、钥匙、算盘……二是根据轻声的声学性质的分类, 可将轻声分为调值的轻声、调类的轻声两类。
近十年关于轻声分类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较之以前, 近十年轻声分类更加细化。
1、轻声词的分类
(1)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轻声词进行分门别类: (1) 根据韵律轻声可分为“可轻可不轻”、“有轻有不轻”、“必读轻声”三类情况; (2) 根据轻声词的构造类型可分为单纯式轻声词, 附加式合成词, 复合式轻声词; (3) 根据轻声词的语意类型可分为读轻声的名词, 读轻声的动词, 读轻声的形容词, 读轻声的副词和连词。
(2) 专家们对于轻声词的内部也进行了分类。比如语气助词 (了、吗、呢、么) 、名词和动词词缀 (-子、-着、-了) 、重叠亲属称谓, 与方位词、重叠动词、单音节副词、宾格人称代词。
(3) 进一步对于“两可”轻声词进行研究。所谓“两可”轻声词是指即既可以读作轻声词也可以读作非轻声词的。《现代汉语词典》一共有369个。
2、轻声的分类
(1) 根据轻声调值, 可以将轻声分为:自主的轻声和非自主的轻声。同时, 自主的轻声可以分为“自主的调值的轻声”、“自主的调类的轻声”、“自主的调值调类的轻声”三个次类。非自主的轻声可以分为“非自主的调值的轻声”、“非自主的调类的轻声”、“非自主的调值调类的轻声”三个次类。
(2) 根据轻声的语音功能, 可以将轻声分为:非功能性轻声和功能性轻声。非功能性轻声具有独立性, 不与前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它主要以虚词为载体, 只是辅助性地传达结构意义;它基本上用于句子平面, 调节的是句子平面上的节奏, 基本上是句轻声。功能性轻声相当于传统的以形式为区分的不规则轻声。它不具有独立性, 必定与前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它基本上以实词为载体, 主要传达和区别词汇意义;它基本上用于词平面, 区别的是词平面上的意义, 基本上是词轻声。
三、轻声功能
二十世纪对于轻声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轻声的辨义作用, 即轻声可以区别词, 词义或词组。如:一、变读轻声后词性发生变化:名词变为动词, 如大意da51yi51 (名词) , 大意da51yi (形容词) ;动词变为名词运气yun51qi51 (动词) , 运气yun51qi (名词) ;二、变读轻声后词义发生变化, 如孙子sun55zi214 (名词) (指战国时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 孙子sun55zi (名词) (指儿子的儿子) ;三、区别词和词组, 如:东西dong55xi55 (词组) (指方向) , 东西dong55xi (名词) (指物件) 。
近十年关于轻声功能的研究不断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
1、在进行语言研究时, 把轻声放在语音系统中进行研究。
轻声虽然有辨义功能, 但并不能把它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调位。由于轻声不是独立的声调, 没有固定的调值, 因此, 尽管它有辨义功能, 但通常我们不把它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调位, 或只把它看作是某一调位的变体。因此轻声词的辨义功能与调位的辨义功能在表现形式上是有所不同的。
2、从语用的角度来说, 轻声不仅在口语中对声带具有调节作
用, 而且可带来生动的韵律和节奏特征、能增强表达的情感色彩, 它所凝聚的词汇语法功能等也有助于体现现代汉语的文化灵性。
3、从语流中来看, 轻声是语流中非常活跃的一份子。
语言的美首先通过语音的美传达给我们。轻声作为语音现象之一种, 它的存在是有其审美依据的, 它在语流中具有的语音修饰作用。
近十年来的轻声研究, 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研究思路上, 都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深化汉语轻声本体的研究, 增强汉语语音理论的可论证性和解释力, 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汉语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摘要:长时间以来轻声研究一直是现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一个聚焦领域。研究历经九十年, 在不同的时期, 专家学者依照不同的理论背景,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汉语轻声本体进行研究, 成就斐然。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使汉语轻声本体研究的更系统化和清晰化。
关键词:轻声,近十年,轻声词
参考文献
[1]劲松.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2.
[2]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 2002.
[3]蒋宗霞.二十世纪汉语轻声研究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0 (6) .
[4]刘莉李.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J].语文研究, 2002 (3) .
[5]李学军.试论轻声词的辩义功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李小凡.汉语方言的轻声变调[J].中国方言学报, 2006 (1) .
[7]李树俨.汉语方言的轻声[J].语文研究, 2005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