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精选12篇)
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篇1
作为古老的工艺技术, 扎染遍布于世界各地。而传统扎染图案设计主要依靠人们的想象, 在图案表现形式上较为单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人类研发出来的图案设计软件也越来越多, 并在现代扎染图案设计中得到了应用。而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则能使扎染图案来源更加广泛, 因此有助于促进扎染艺术的创新发展。
1 传统扎染图案设计与现代扎染图案设计
在传统扎染图案中, 一般采用由点、线、面构成的纹样造型, 采用的组合纹样多为对称纹样、连续纹样和单独纹样, 能够给人带来雅致和朴实的感受。在图案设计方面, 传统扎染图案一般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工艺匠人在脑海中进行构思, 然后在纸面上绘制出来。但实际上, 由于想象出来的图案成型效果很难在纸面上较好的表现出来, 所以传统扎染图案设计表达具有较大局限性。而现代扎染图案设计在图形表达和设计手法上较为自由, 不再是对点、线、面进行编排和雕刻, 而是能够对缜密的纹样进行组合与排列。此外, 现代扎染图案设计能够实现可视化操作, 所以能够通过简化构思程序缩短设计周期, 并较好的进行设计灵感的表达, 因此有助于实现扎染图案的创新设计。
2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扎染图案设计方法
现代扎染图案设计之所以能够实现可视化操作, 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就目前来看, 可用于进行扎染图案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有较多, 如CAD、分形艺术设计系统和Photoshop等, 都能用于进行图形图像的快速处理, 并且能够展现出各种三维造型和平面图形。
2.1 基于平面设计技术的扎染图案设计
在扎染图案设计方面, 主要可以使用的平面设计软件为Photoshop。该软件以二维交互绘画为特征, 能够完成各种平面图形的构建, 并且能够进行变形、填色和渲染操作。所以在设计扎染图案时, 可以利用平面设计软件完成图形图像编辑处理, 以完成传统艺术的新形象的塑造。在实际设计时, 可以将传统的点状扎染图案扫描至计算机中。为避免印染出的图案过于单调, 可以完成不同造型的点状图案的选择, 然后利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图案适当修改和调整, 如调整图案大小、颜色等。利用平面设计软件的复制粘贴功能, 则能够实现图案的创意组合。例如, 可以将多个点状图案排列成一个几何图形, 以便使图案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最后, 利用平面设计软件的消痕工具, 则能擦除复制粘贴过程中产生的人工痕迹, 进而完成真实自然的扎染效果的营造。此外, Photoshop还拥有滤镜界面, 能够产生艺术渲染效果。在进行数码扎染图案设计时, 可以利用该平台建立多色旋涡和背景。而只要改变一个参数, 就能得到较多新的图案。因此, 使用该种技术, 扎染图案设计人员就可以对基本纹样进行再变化和设计, 从而获得多样化的图案效果。
2.2 基于分形图案设计技术的扎染图案设计
在扎染图案设计方面, 还可以使用分形图案设计技术。而分形图案设计软件是可以用于描述不规则几何形态的工具, 能够完成不可描述的景观模拟, 所以能够使设计出的图案更具感染力。作为以自然界花、草、树木为主要图案形态的图案, 扎染图案和分形图形拥有相似的模拟自然机理, 均拥有无限精细的结构, 并拥有比例相似性质。而利用分形图案设计软件进行几何图案构造, 将通过引进随机成分构建随机分形结构, 所以能够获得与自然形态更接近的图形。在实际设计扎染图案时, 可以利用分形软件完成具有扎染韵味的基本单元纹样设计。比如在FAPDS这一专业分形艺术设计系统中, 仅KPT Hyper Tiling面板就拥有数十种骨架构成方式, 能够完成图案骨架的随意编排。利用该功能进行扎染素材图片的编辑, 然后利用分形规则生成扎染图形, 就能得到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扎染图案。
2.3 基于智能图案设计技术的扎染图案设计
在能够充分体现人类形象思维的CAD领域, 智能图案设计技术较为突出, 能够在无需定量约束、几何布局和色彩选择方面实现图案最优设计。使用该技术, 可以从图案库中完成新的设计主题的归纳, 然后利用构图知识进行新的图案演绎。而扎染图案的设计同样是设计师意识化的过程, 设计师需要拥有感性思维和意识, 以便从生活中吸取灵感。应用智能图案设计技术, 可以使设计师始终处在“人机互动”状态, 所以能够完成电脑图形高频率视觉冲击的主动接受, 并更好的释放自身的创意灵感。在实际设计扎染图案时, 还应对扎染艺术图案进行广泛收集, 并完成科学整理, 从而创建扎染图案设计的原始资源数据库。而应用智能图案设计技术, 可以将动植物形态、雨点、时尚流行图形和树木肌理等素材进行数据化处理, 所以能够为设计师提供一个直观、感性的设计平台。此外, 在图案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也能够看到扎染产品的虚拟效果, 因此能够完成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进而设计出更加完美的扎染图案。
3 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 在数字时代已然到来的背景下, 扎染图案设计还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以便对扎染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较好的补充, 从而在拓宽设计师设计思路的同时, 更好的实现扎染图案的创新设计。因此, 相信本文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扎染图案设计问题展开的研究, 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世花, 许家岩.扎染T恤衫的图案设计研究[J].染整技术, 2013 (04) :8-10+14.
[2]窦晓静, 张聿.基于Mandelbrot集的仿扎染纹样设计方法[J].纺织学报, 2012 (07) :82-87.
[3]胡艳丽, 徐佩瑛.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创新研究[J].服饰导刊, 2016 (02) :64-68.
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篇2
一、毕业设计
1、等级考试网上辅导系统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3、毕业设计/论文通用实时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
4、企业网站设计
5、《VFP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
6、管理系统设计(具体项目自选)
7、《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制作
二、毕业论文
1、对等网组建探讨
2、二十一世纪的计算机硬件技术
3、计算机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4、国内外计算机专业软硬件课程设置的研究
5、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研究
6、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与保密
7、软件加密技术探讨
8、字符串匹配算法研究
9、相近文章的快速检索的设计与实现
10、商业智能的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 设计技术 制图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
(1)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Design,简称CAD),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具备的图形功能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它可以提高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缩短设计时间。
(2)CAD系统主要的功能
交互式图形输入、编辑与生成。它帮助设计人员交互式输入与绘制二维与三维图形,并可以对图形进行编辑修改。目前,规划编制和管理业务已普遍采用计算机输入设计图形和文字,以人机交互方式编辑修改设计图,建立室外场地、背景物和建筑物的三维设计模型,产生透视图、渲染图。
(3)CAD数据存储与管理
设计图和描述设计产品的其他数据可以在CAD数据库中储存、管理,计算机能够快速检索设计图和描述设计产品数据。
(4)图形计算与分析
CAD可以对产品的不同样式、尺寸、结构等设计参数进行计算,对设计产品进行评估分析,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5)可视化表现与景观仿真
利用CAD软件,产生二维与三维设计图。进一步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多种图形、图像、文字资料综合到一起,进行编辑,使设计成果的表现效果更加丰富、吸引人。还可按某种预定的视角、方位、运动路径产生连续的渲染图,给观察者以动画的感觉。景观仿真比动画更进一步,观察者可以自己选择视角、方位、运动路径,即刻产生三维景观,戴上立体眼镜,配上操纵杆,使景观的模拟更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受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人机交互等项技术的影响,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日常业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规划业务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六方面:
(1)提高修改、编辑设计成果的效率
虽然方案草图还以徒手画最方便,简单的成果图用熟练手工绘制也可很快完成,但对稍有复杂程度、需要反复编辑、多次修改的设计成果,和手工相比,采用CAD技术而提高的效率是很显著的。
(2)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审批的成果更精确、更详细
定坐标、注距离、量长度、算面积、平衡土方等工作用手工完成和用CAD相比,后者的精确性、详细程度明显好于前者(这些工作也可借助G I S来做)。当然,上述成果的精度受到地形测绘信息准确性的制约。
(3)减少差错和疏漏
以数字为媒体的设计,往往可以自动避免某些差错、疏漏,也可利用计算机程序来检查设计成果中的某些逻辑差错,并提醒用户改正。
(4)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
计算机的渲染、动画、景观仿真技术使得到的图形、图像具有特殊的表现力,给人以直观、甚至是身临其境的感受,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使一般用户交互式地、动态地体会景观。虽然手绘效果图、实体模型还会长期存在,但目前来说,难以实现计算机所达到的效果。
(5)便于资料保存、查询、积累
以数字为媒体的设计资料的保存介质比纸介质体积小、存储密度高,便于查找、积累,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外发布。
(6)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
某些具有特殊造型的建筑物、道路、场地可利用CAD技术设计、表达出来,而用传统手工方法很难做到。
3 常用的CAD软件
3.1 AutoCAD软件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CAD软件。1982年首次推出了AutoCAD R1.0版本,经过十余次的版本更新,AutoCAD从一个简单的绘图软件发展成为包括三维建模在内的功能十分强大的CAD系统,是世界上最流行的CAD软件之一,广泛用于机械、电子、建筑、化工、汽车、造船、轻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早期的AutoCAD版本运行在DOS操作系统下,自R11版本开始,AutoCAD被引入Windows环境,R11、R12和R13三个版本同时保持了DOS和Windows两个版本。1997年,Autodesk公司推出了AutoCADR14版本,该版本开始完全脱离DOS,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并且采用了标准的Windows界面。与DOS环境下的软件相比,Windows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操作更为简便,因此AutoCAD R14在市场上风靡一时。现在,已更新至AutoCAD2005版。
3.2 Photoshop软件
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实用性强,常用来进行报纸广告、灯箱广告、室内外建筑效果图、规划效果图等后期处理,用来进行图像的高级合成,一直是平面设计者的首选。在图形处理方面有超强处理功能,而且对图形绘制、图像浏览、网络应用及文本编辑等方面的支持更强大,使平面设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3.3 日照分析软件
日照分析涉及时间、地域、建筑造型等多种复杂因素,要将这些相互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人工精确计算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践中各地只好根据地方简易算法来估算,如果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很容易发生与实际情况偏差甚至严重不符的现象。
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制图
随着科学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已经突飞猛进, 目前, 几乎已经渗透到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 其中,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简称CAD) , 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具备的图形功能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 它可以提高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缩短设计时间。C A D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交互式图形输入、编辑与生成。
它帮助设计人员交互式输入与绘制二维与三维图形, 并可以对图形进行编辑修改。目前, 规划编制和管理业务已普遍采用计算机输入设计图形和文字, 以人机交互方式编辑修改设计图, 建立室外场地、背景物和建筑物的三维设计模型, 产生透视图、渲染图。
2、C A D数据存储与管理。
设计图和描述设计产品的其他数据可以在CAD数据库中储存、管理, 计算机能够快速检索设计图和描述设计产品数据。
3、图形计算与分析。
CAD可以对产品的不同样式、尺寸、结构等设计参数进行计算, 对设计产品进行评估分析, 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4、可视化表现与景观仿真。
可以利用CAD软件, 产生二维与三维设计图。进一步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将多种图形、图像、文字资料综合到一起, 进行编辑, 使设计成果的表现效果更加丰富、吸引人。还可按某种预定的视角、方位、运动路径产生连续的渲染图, 给观察者以动画的感觉。景观仿真比动画更进一步, 观察者可以自己选择视角、方位、运动路径, 即刻产生三维景观, 戴上立体眼镜, 配上操纵杆, 使景观的模拟更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受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人机交互等项技术的影响, 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日常业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规划业务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六方面:
1、提高修改、编辑设计成果的效率。
虽然方案草图还以徒手画最方便, 简单的成果图用熟练手工绘制也可很快完成, 但对稍有复杂程度、需要反复编辑、多次修改的设计成果, 和手工相比, 采用C A D技术而提高的效率是很显著的。
2、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审批的成果更精确、更详细。
定坐标、注距离、量长度、算面积、平衡土方等工作用手工完成和用CAD相比, 后者的精确性、详细程度明显好于前者 (这些工作也可借助G I S来做) 。当然, 上述成果的精度受到地形测绘信息准确性的制约。
3、减少差错和疏漏。
以数字为媒体的设计, 往往可以自动避免某些差错、疏漏, 也可利用计算机程序来检查设计成果中的某些逻辑差错, 并提醒用户改正。
4、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
计算机的渲染、动画、景观仿真技术使得到的图形、图像具有特殊的表现力, 给人以直观、甚至是身临其境的感受,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使一般用户交互式地、动态地体会景观。虽然手绘效果图、实体模型还会长期存在, 但目前来说, 难以实现计算机所达到的效果。
5、便于资料保存、查询、积累。
以数字为媒体的设计资料的保存介质比纸介质体积小、存储密度高, 便于查找、积累, 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外发布。
6、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
某些具有特殊造型的建筑物、道路、场地可利用CAD技术设计、表达出来, 而用传统手工方法很难做到。
三、常用的C A D软件
目前, 较常用的软件有A u t o C A D、Photoshop、日照分析软件等。
1、AutoCAD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CAD软件。1 9 8 2年首次推出了AutoCAD R1.0版本, 经过十余次的版本更新, AutoCAD从一个简单的绘图软件发展成为包括三维建模在内的功能十分强大的CAD系统, 是世界上最流行的CAD软件之一, 广泛用于机械、电子、建筑、化工、汽车、造船、轻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早期的AutoCAD版本运行在DOS操作系统下, 自R11版本开始, AutoCAD被引入Windows环境, R11、R12和R13三个版本同时保持了DOS和Windows两个版本。1997年, Autodesk公司推出了AutoCAD R14版本, 该版本开始完全脱离DOS, 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 并且采用了标准的Windows界面。与DOS环境下的软件相比, Windows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操作更为简便, 因此AutoCAD R14在市场上风靡一时。现在, 已更新至AutoCAD2005版。
2、Photoshop
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常用来进行报纸广告、灯箱广告、室内外建筑效果图、规划效果图等后期处理, 用来进行图像的高级合成, 一直是平面设计者的首选。在图形处理方面有超强处理功能, 而且对图形绘制、图像浏览、网络应用及文本编辑等方面的支持更强大, 使平面设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3、日照分析软件
日照分析涉及时间、地域、建筑造型等多种复杂因素, 要将这些相互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人工精确计算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实践中各地只好根据地方简易算法来估算, 如果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 很容易发生与实际情况偏差甚至严重不符的现象。
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篇5
班级:网络12
学号:XX001
姓名:李
一、毕业设计题目
《组建局域网络》
二、毕业设计内容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是相对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 和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在微型计算机大量推广使用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网络,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网络。
1.依据网络协议
(1)tcp/ip协议
(2)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3)文件传输协议(ftp)
(4)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2.准备常用网络设备
(1)网卡
(2)交换机
(3)路由器
(4)传输介质
3.选择稳定的服务器
(1)服务器端
(2)客户端
三、毕业设计要求
局域网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坚持开放性、先进性、标准性,以及经费的合理性。要能满足广泛的资源共享,要有丰富的网络设备,能达到多媒体服务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将来的扩充和升级,避免资金的重复投资
四、联系信息
1.指导教师空间账号:
2.联系电话:
3.学生空间账号:584@diyifanwen.com
学生签名:李 指导教师签名:
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篇6
【关键词】计算机 实践教学 能力
一、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是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以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为主线,结合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应用,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算法、步骤和技巧,建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到达充分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以至能够自行设计简单系统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更好地解决各自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建立数据库、编写程序、调试程序,来达到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的目的。因此,本课程的上机实验环节对辅助课堂教学,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二、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能从宏观角度认识计算机的基本含义;明确计算机的意义,认识计算机的重要性;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各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典型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二)素质教育目标。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方面的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计算机岗位变更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组织和实施计算机工作。
(三)技能培养目标。掌握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具备组织实施各项计算机工作的知识和必要技能。
三、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的实践类型
(一)基本验证型实践。该类实践主要涉及本门课程的相关技能点和知识点。实践目的是使学生验证、理解、巩固并掌握课内所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对应“实践体系”中的“操作性基础”层次。
(二)综合设计型实践。该类实践以“任务”或“课题”形式提出实践要求和具体的实践成果,要求学生通过有关课程或自学方式,掌握实践所涉及的知识,综合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开发并最终完成实践项目。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对应“实践体系”中的“综合性技能”层次,案例教学是本类实践的主题。
(三)研究创新型实践。该类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课程可设定研究题目,也可由学生自选题目。该类实践可以没有最终结果,但要求学生能提供实践分析与研究报告,写出有见解的心得体会。这部分教学内容一般对应“实践体系”中的“专业性应用”层次。
四、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实验教学方式
1.案例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之始,首先选取与各专业方向相融合的实际数据库应用系统案例进行演示,然后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应用实例。随之,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一步一步的演示和分析案例,逐步展开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揭示设计思路,提示设计要点。与此同时,学生依其所选择的应用实例,按照实验大纲规定的教学要点进行所有的基础验证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直到最终形成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案例教学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加深对数据库有关概念的理解,加深对程序设计技术的掌握。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案例教学方式面向所有学生采用。
2.PBL教学方式。PBL,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在实验教学中使用。简单对PBL教学方式做一个描述,那就是通过学生自选、或者教师提出一个具体应用问题,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协作小组,经小组各成员分工协作,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达到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的目的。在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基于PBL的教学方式进一步面向对本课程有兴趣的部分学生采用。
(二)实验教学环境。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的各项功能,进行实验案例的演示和分析,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指导。教师通过教师终端控制平台,进行广播教学、演示相应实验内容、向学生分发有关实验素材、回答学生问题、查看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对学生终端发出相关指导指令等。
五、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规划
实践教学要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教学实践内容的设置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计算机教学实践体系内容的建设应该突出根据专业分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类別的不同需求。
(一)按不同的专业方向设计实践。在设计实践内容时,充分考虑各类专业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考虑专业需求,结合专业问题的实际应用进行具体实践内容的设计。
(二)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设计实践。高校新生入学时,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的巨大差异是各学校、各专业都面临的实际现状,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得我们在设计实践内容的时候,既要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的基本实践、简单应用之类的实践,又要有难度和灵活性高的实践。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要給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以自信,又可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从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学生的兴趣程度设计实践。作为教师,不能期望所有学生都对课程所涉及的数据库技术和程序设计感兴趣的,但实际上,随着课程的进行,总是有一定数量对课程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存在。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程度,在实践内容的设计上,既有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实践,又有为特别有兴趣的学生设计的拓展实践,从而尽可能做到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忠利.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
[2]王立群.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2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篇7
由于该课程综合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处理与火电厂检测技术等课程的一些知识,学习内容又跟火电厂热工控制结合紧密,根据大纲培养要求以及现有的实验条件,以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为改革方向,改变以单纯的闭卷考试或者写课程总结方式考核的方式,对于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工程能力有一定价值。
为此,特结合大纲要求以及火电厂热工专业的相关能力的培养要求,拟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图书馆的文献检索条件,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相关考核具体内容如下。
1 文献检索和阅读分析能力考核(15%)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可对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及应用前沿进行分析与综述,最后提交综述报告,具体如下。
①硬件接口技术与抗干扰技术,包括AI、AO、DI、DO以及共模干扰信号的抑制方法;②数字PID以及先进控制技术,包括PID参数整定及优化方法,串级及前馈,模糊控制;③网络通信技术,包括DCS以及FCS所用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存储方式,网络访问方式等国内外研究现状;④DCS及FCS技术,包括两种火电厂计算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以及研究进展。
2 热工控制系统实现方案设计能力(25%)
给定某一热工被控对象及其被控参数相关技术要求,对DCS或者FCS相关的硬件设备进行选型,包括采集模件、DPU、通信模块以及对执行器进行选型,主要对选型合理性进行评价,包括技术实现的可行性,性价比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维护的便捷性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若采用IPC+板卡的方式实现,则须选择相应的工控机,I/O板卡、端子板、信号调理等相关的硬件,最后提交文字方案。
3 热工软件设计能力考核(25%)
结合热电厂的某一被控对象参数控制要求,在DCS编程环境上利用图元进行操作画面组态,达到基本形象和直观的要求,并利用动态显示方式对被控对象参数进行模拟仪表功能的实现;控制功能的实现主要以利用DCS组态环境中的逻辑和控制模块来实现对被控参数的调节,以及PID参数的整定和优化功能,可以结合MATLAB软件进行参数优化。该内容具体考核的实施在DCS实验室软件平台上实现。
4 I/O接口实现及硬件抗干扰设计能力考核(25%)
I/O接口以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评价。
(1)给出输入输出信号范围,自行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和抗干扰电路,并利用电路仿真方式观察调理电路设计的合理性,提交仿真结果。
(2)给定不同类型的多路标准信号,自行设计多通道采集系统,包含多路开关,A/D总线接口,查询或中断方式下跟ISA总线或者单片机(ARM)之间的扩展电路,提交相关的原理图。
(3)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亚当模块和信号发生器实现信号采集功能,并利用软件编程实现抗干扰功能。
5 创新设计能力考核(10%)
虽然结合现有的DCS在火电厂产生了海量数据,但海量数据却具有无法对火电厂工艺管理进行指导的特点,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套能结合应用的数据提取方案。
在对某专业班级学生进行实际考核过程中,考核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强,能比较客观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等优点。
参考文献
[1]王付生.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与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边立秀.热工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李正军.计算机控制系统[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袁任光.集散型控制系统应用技术与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研究 篇8
1 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1.1 各个信号线间距离
作为电子设计领域“新突破”之一的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 其发展往往会极大程度地促进计算机电子这一层面技术体系的发展。尽管如此, 在该技术这一层面上却有着很多问题——如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所受信号线间距离的影响, 印刷版电路密集度和信号线间的距离往往成反比关系, 而在前者增大, 后者减小的过程中, 又会造成信号之间出现越来越大的电磁耦合, 而这一情况又往往难以真正将其忽略处理, 以至于信号间彼此产生串扰, 难以规避, 而这样的问题往往又会由于时间延长而越来越“表面化”。
1.2 阻抗不匹配
信号传输线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即“阻抗”, 目前, 一系列设计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的相应活动中, 时常有信号传输位置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阻抗不相匹配这一问题, 而如此情况下又经常造成反射噪声, 而后者又会一定程度上破坏所传输的信号, 以至于很大程度上影响信号的完整性。
1.3 电源平面间电阻和电感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是从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 借助于各种电子技术, “搭建”成为成体系的计算机高速数字化电路的过程, 而其在很多层面上都得到了相应的“用武之地”, 目前, 设计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中, 由于电源平面间的电感、电阻之类必然存在, 造成一系列同时电路输出时, 常有各种“瞬态电流” (一般数值颇大) 存在于整个电路内部, 而这一情况又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源线上的电压和极端级高速数字电路地线, 轻者造成异常, 重者出现波动。
2 技术研究分析
2.1 合理设计, 确保信号完整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如今的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应用过程中, 因为阻抗不匹配, 往往会造成电路信号的完整度受到各种形式的消极影响, 故而有必要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技术尽可能合理设计, 由此来保证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信号具备应有的完整性。其研究方面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研究不同电路之间所具备的电路信号网的传输信号彼此间的干扰情况, 换言之就是各种“反射和干扰”层面的问题;其二则是分析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干扰电路信号网 (多源于不同信号) 层面的诸多情况。在运行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这一过程中, 其电路信号的传输效率很大程度受到阻抗不相匹配这一消极因素的影响, 除此之外, 如今的很多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往往都很难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阻抗“无能为力”, 故而其经常不是过大就是过小, 而上述情况都会对电路信号传播所形成的波形造成难以避免的干扰, 并由此很直接地影响计算机高速电路传输信号所具备的完整性。为有效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 就应从各个角度深入研究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所需的一系列技术, 而从正常理论方面而言, 电路与临街阻抗等方面的状态基本不至于完全相互符合于高速数字电路设计, 针对这一情况, 有必要改进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方面的一系列技术, 尽最大可能使得系统可以每时每刻都位于“过阻抗”形态下, 这样才能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层面的一系列设计可以尽可能不受消极情况的影响, 从而保证期间各种信息传输的完整。
2.2 合理设计电路电源
在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技术体系范畴中, 最为主要的组成元件便是“电源”, 如前文所述, 设计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的活动中, 由于其中经常会受到电阻、电感等因素 (所来源于电源平面间) 的影响, 经常造成整个电源运行时出现各种故障——尤其是“过电压”问题更为明显, 换言之, 可以定位为电源的波形质量经常因为多种源头、多种形式的因素而遇到各种影响, 以至于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应有的可靠性遭遇严重影响。就理论角度来说, 若是整个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过程中, 电源系统这一范畴内阻抗缺少乃至于没有的情况, 则可以称作“最理想状态”的电路设计, 而这一情况下, 其信号回路中的“阻抗耗损”这一问题就可忽略不计, 整个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点的点位状态也就可以断定为“恒定”。然而,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活动中, 这种“理想状态”却是基本上不可能存在的, 在整个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各种形式的系统运行中, 往往无需考虑电阻、电感等电源方面存在因素, 而应转而对电阻、电感中来自电源面者可能发生的影响电源系统情况加以消除, 在此过程中, 最为重要的活动就在于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将之加以充分降低。从目前各种研究中分析一系列电源材质的活动中不难看出, 绝大多数的电路系统中, 应用面积最广的是各种铜质材料, 如果可以将其与各种电源系统要求彼此间加以结合并分析, 可见其铜质材料经常会和各种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电源层面的“标准化”要求“南辕北辙”, 在此情况下, 必然会对整个系统正常运行产生消极影响, 如此, 则应尽最大可能结合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 加以“综合性”研究、考虑, 在此之中, 可以在电路范畴内应用“楼电容”——而如此做法, 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对系统受到电阻、电感中来自电源面者的消极影响情况加以降低或避免——由此来对系统“运行可靠性”加以尽可能有效的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 电子技术已经获得了空前发展——如本文中所设计的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这一层面的各种形式技术, 实际上都是综合了先进的电子技术的结果, 而在此过程中, 又会很大层面上帮助很多行业获得发展。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这一层面内容的一系列分析, 并结合作者本身在此层面的了解, 主要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这一层面的几个较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加以相应的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 力求借助于本文, 在这一领域提供相应的探索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涛, 李成文, 陈国, 等.机载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系统的硬件抗干扰设计[J].大众科技, 2015 (6) .
探讨计算机技术与工业设计的结合 篇9
20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主流产业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 同时工业产品也逐渐转为机电一体化产品、信息电子产品。这种电子信息化的发展促使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时, 要对工业设计的技术有所突破。正因为这样, 工业设计技术研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相继被研发,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的应用也逐步渗透到现代工业设计中。目前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已经成为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热点。本文接下来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计算机技术与工业设计的结合, 主要从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涵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涵义
1.1 CAID的含义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CAID) 指的是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软件的支持下, 进行工业设计领域的各类设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以工业设计知识为主体, 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为辅助工具, 实现产品的真实化描述, 从而更好地设计出经济而美观的创新产品, 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是计算机时代的产物, 相对传统的工业设计来说, 它不仅优化了工业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而且有效的改进了设计的而质量和效率。
1.2 CAID与CAD的区别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CAID) 是采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CAD的一种, 特别是指能够进行包含工业设计的系统。一般的CAD工具主要用来进行设计产品内部零件, 而CAID相对来说是进行一种整体性的设计。CAID系统中本身已包含了大量的已经设计好的模型。
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工业设计的结合主要表现在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智能技术和新型技术。
2.1 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
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是研究物体形状的一种数学模型, 即研究计算机环境下物体形状的几何表示、分析和综合。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 已经逐步走向特征造型、变量化设计阶段, 而这一进步也使得实体模型逐步转向产品模型。与此同时, 对于产品模型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共享以及各种数据之间的转换的研究也逐渐被关注, 并慢慢往这方面发展。对于计算机辅助造型的研究目前主要表现在造型的自由曲面的设计以及造型的草图的设计等方面。
产品自由曲面设计的研究是整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该设计主要包括产品基本的表面设计、产品移动的特性和串通图形。自由曲面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 设计完美的曲面应该具有流畅的线条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 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设计是为了适应设计师传统的手绘设计而发展起来的。因为设计师不能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转变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 所以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不能和工业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草图设计的重点在于实现设计过程中的人机交互以及草图的完善技术。
2.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并不长, 但是其所包含的内容, 像是人机交互界面, 虚拟仿真技术等都在工业设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机交互界面指的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用于交互的操作界面。人机界面由传统的DOC界面发展到现在的图形用户界面, 未来人机交互界面将向着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虚拟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虚拟现实的世界, 设计是可以通过这个虚拟的世界通过人机交互完成产品的设计、验收等工作。
2.3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一直是人类研究的热点, 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不断被推出和改进。目前, 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智能化系统能对设计过程提供很大的便利, 特别是对于创造性思维和重复的人机交互, 智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在设计师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设计时, 需要将设计思路快速的转化为草图, 而这个过程相当的复杂, 需要设计师频繁的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如果计算机能够根据设计师的想法自动的进行草图的绘制, 然后设计师再根据绘制的草图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对于设计师来说将是一件非常高效的事情。
2.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新技术
目前, 随着对计算机技术与工业设计技术结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虚拟现实、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新技术以及并行设计、辅助设计等设计方法逐渐成为又一大热点。
虚拟现实就是利用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虚拟现实中的环境, 然后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工作, 目前已经得到了应用。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动物的神经网络行为特征, 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神经网络系统较为复杂, 他先将信息概念化并用计算机符号进行表示, 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推理和分析, 形成计算机指令进而执行。神经网络目前也被广泛应用到工业设计过程中。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进行最优解的求解算法, 这种算法相对来说操作简单一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的工具应用到工业设计中是切实可行的, 并且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计算机的海量信息存储和分析能力能够帮助工业设计师获得更坚强的知识后盾, 并且计算机的空间表现能力可以帮设计者更准确的表达内心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江辉;面向工艺品的创新设计系统[J];中国机械工程., 2002
[2]李兴伟;工业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形态设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4
[3]沈璞;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 2004
[4]蒋雯;郑时雄;基于Agent理论的工业设计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2003
微课设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 篇10
1 微课概述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的在线学习平台翻转课堂以及可汗学院,具体内涵为依据新课标以及实践的教学要求,将视频作为教学的载体,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疑点、重点、难点等重要知识点内容进行高质量讲解的过程录制下来[2]。有学者认为微课的教学目标应该足够明确,内容必须短小简练,视频时间要控制不超过10分钟,确保视频能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集中详细说明。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以及某一个知识点制作教学需要用到的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视频具有鲜明的主题,明确的目标,且内容排除繁冗[3]。学生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参与学习微课内容,有助于最大限度利用时间,保证学习效率最大化。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微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内容简练、时间短,学习者不至于会出现厌倦心理,而且由于微课集中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所以学习者能够更好集中注意力,迅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计算机技术存在于微课中的价值
微课与教学反思、课件素材、学生反馈、教学设计等密切相关,微课与教学课件、课例、反思、设计等单一教学资源有较大不同,其实微课是基于单一教学资源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的新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技术是创建微课的前提,且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关系到微课制作质量,也会对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效益造成影响[4]。微课中需要制作微视频,因此需要利用到课堂拍摄式、不同途径的混合制式、软件制作合成、录屏式微课等多种计算机技术。为了保证微课的实用性,必须对微视频的实践容量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实用性最大程度得以发挥,这样才能够使微课学习者的需求得以满足。要想保证微课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必须重视计算机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另外完成一堂微课,还需要用到笔记本、手机、视频播放器等多种设备[5]。借助计算机技术中的格式转换功能度微课内容进行多种媒体格式的转换,可以使微视频的清晰度以及质量得到最大程度提高,保证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各类微课视频,教师能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计算机技术在微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微课件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倡导微学习是微课开展的重要目的,另外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化学习,微学习必须要求具备科学的微内容,微内容的实现必须依赖微课件这一重要工具。微内容具体指的是非常小的信息单元,通过动画、视频以及文字进行表示,新闻、题目以及游戏是其具体内容。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微课件的制作能够有效拓宽应用空间,收到良好的成效,所以必须正确选择微课件制作的工具,只有保证微课件足够生动形象,学习者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微课件领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微课件内容的制作工具以及编辑模式上。当前信息技术得到更大发展,微课件制作不仅仅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工具,多种综合性技术开始被应用,逐渐搭建了一个综合性计算机辅助制作平台[6]。
3.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微课开发中
高水平的录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是制作高质量微课的前提,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开发微课内容。微课内容开发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习微课的学生的满意情况,同时还会影响微课开展的效益。随着信息技术更快的发展,微课录制出现了更多样的设备以及方法,使得微课有了非常坚实的技术基础,除此之外,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也加快了微课的开发。开发微课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非常复杂,如果对象是教师个人,征集评审式是微课开发建设的主要模式,如果对象是机构或者学校,项目开发式是微课开发建设的主要模式。开发微课具体包括几个阶段:发动宣传、后期加工、发布审核、设计选题,所以只有确保各个环节都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才能够使微课开发质量得到最大程度保证。
3.3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于微课制作流程中
微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微视频视作的过程,为了提升微课质量,必须尽可能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制作微课的流程,不断丰富微课制作的方式方法。微课制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区分,步骤一为微课课题的选择,也就是说微课可以选择课堂中具体哪个教学点实施微课的录制;步骤二是完成微课教案的编写,微课的时间通常必须保证在10分钟之内,这一限制的存在不是简化内容的理由,所以仍然需要在微课中纳入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及方法、布置作业等内容;步骤三是课件制作与微课的正式录制,同时还有必要通过ppt进行微课内容展示,所以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对ppt内容进行合理设计;第四个步骤是录制微视频,也就是将准备好的微课内容让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进行展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环节中必须学会选择合适的录制方式,一般使用较多的有采用录屏软件或者摄像机加黑板等。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是制作微课中每一个步骤的支撑和基础,也是微课制作不断改进的必要工具。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不断完善微课制作流程,不断更新微课制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微课的灵活性以及简便性,使得微课制作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最大程度保证。
4 微课制作中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
微课制作具体包括制作混合方式、录制桌面屏幕、拍摄数码设备、多媒体软件制作类型等不同方式。然而因为我国微课出现的时间不够长,计算机技术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该不够规范,也就是说微课制作还没有出现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这样容易造成微课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在下文将具体分析当前认可度较高的几类计算机技术规范。
4.1 计算机屏幕录制技术要求
如果需要借助录屏软件内录,教师在电脑上操作、演示以及讲解的内容可以选择屏幕录像专家、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进行,也可以选择交互白板自带摄录软件进行录制,另外声音同步录制可以选择麦克风或另外类型的语音输入设备,具体有以下技术要求:
(1)通常录屏的分辨率选择1280*720或者选择1024*768。
(2)视频录制后的输出格式应该为WMV或MP4。
(3)输入声音保证为双声道,要足够清晰,音量保持适中,保证微课解说的声音协调于背景音乐比例。
(4)如果利用视频混合制作微课,选择相近于视频分辨率的分辨率。
(5)视频质量必须保证平稳的图像过渡、具备较强的稳定性、确保播放足够流畅。
4.2 多媒体软件制作类要求
如果软件制作选择会声会影、FLASH、3DMAX等动画软件、多媒体PPT讲解等,其制作也可以选择课件制作工具Captivate、Story Line等完成。具体有以下技术要求:
(1)若具有交互性学习内容,一定要符合SCORM。
(2)若不存在交互性内容,输出格式必须为WMV或MP4,必须保证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线学习。
(3)主体部分选择1024*768、800*600等通用分辨率。
(4)质量要求为动画流畅、清晰,声音必须保证清晰,确保与画面完全同步。
4.3 摄像部分技术要求
这个部分的完成,可以借助具备视频摄录功能的所有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电脑摄像头、DV、摄像机等,将可能要用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拍摄记录,视作微课制作素材,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这些素材实施处理。具体有以下技术要求:
(1)视频格式为WMV或MP4格式。
(2)视频帧率应该是每秒25帧,扫描方式应该为逐行扫描。
(3)通常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或720*576。
(4)输入声音应该保证为双声道,清晰度要足够,音量要确保合适,保持微课解说声与背景音乐相协调。
(5)视频质量必须保证稳定的图像、清晰的对焦以及合理的构图。
4.4 混合类微课要求
借助拍摄、内录、制作、合成等手段,对上述几种方式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制作成微课素材,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这些素材进行编辑和相应处理,使其成为最终的微课教学视频。具体有以下技术要求:
(1)制作过程中应该选择相同的分辨率,统一高与宽的比值为9:16.
(2)制作后最后输出的格式为wmv格式或mp4格式。
(3)组成混合视频中的各个视频制作要求要符合上述介绍的三种标准。
(4)保证画面流畅、清晰,声音足够清晰,前后音量大小保持一致,整体保持适中音量。
5 结束语
微课出现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应用,微课中视频是最重要的内容,而视频的制作主要需要依赖计算机技术,而且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制作的水平关系着制作完成的视频质量。所以必须更深入研究微课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保证计算机技术最大程度为微课服务,不断提升微课的质量。
摘要:微课概念在我国出现最早是2011年,从出现开始就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主要由于其具备主题突出、良好交互性、内容简洁、针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中说明、较广的应用面等特点。微课存在的基础是在线学习,它的实质是一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课程,所以,计算机技术是微课存在的主要支撑。随着微课应用的不断发展,微课领域中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价值更为突出。本文具体分析计算机技术在微课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技术,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帆,沈来信.基于SS2H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1):195-199.
[2]王磊,任成刚.计算机技术在微课领域的应用浅析[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1):6-6.
[3]顾玲芙.中高职校电工电子课程中微课制作教学设计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5(8):30-31.
[4]刘晓丹.计算机课程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现状与策略分析[J].电子制作,2014(10):119-120.
[5]董诗雅.浅析中职英语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4):117-117,120.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建筑设计;应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以期强大的功能优势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备受青睐,并得以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传统建筑设计人工绘图所需用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建筑设计作品的精准度。
1.CAD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针对建筑设计领域为其开发了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和CAD制图软件。该两种软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平面和空间结构的繁琐的计算问题,提高了建筑设计人员建筑结构数据计算的效率。一般而言,多数的分析计算机程序都配置有CAD接口,通过计算机对建筑结构的分析计算,以直观的图形方式将计算结果展现在设计人员面前。当前,CAD制图软件是建筑设计领域最为常用的制图软件之一,设计人员借助制图软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建筑设计任务。CAD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一般可认为其功能作用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图,通过计算机系统辅助建筑设计的建立、修改、分析及优化。CAD系统有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主要包括:处理运算设备、图形显示设备、外部存储设备,数据输人输出设备及信息传输硬件平台设备等;软件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图形软件、文字软件及专业应用软件等。CAD软件功能强大、易学易懂,可操作性强,系统具有良好的拓展性。随着建筑设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建筑设计人员对CAD系统功能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目前,在CAD系统已从二维向三维升级,三维CAD系统同二维CAD系统在建筑设计应用中相比,三维CAD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可视化好、结构图形更直观、更形象,能够为CIMM工程各环节提供设计、工艺以及制造信息等技术支持。
2.TB-CAD技术
一般而言,建筑结构设计包括:结构方案设计、结构模型建立、结构分析、结构优化设计、构件细部设计以及设计评估等内容。TB—CAD系统是一种针对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和成本控制的系统软件,比如利用TB—CAD对结构方案的设计,可准确地对整个建筑结构实施的人力、物力及大致工期作出分析和判断。以某商住两用建筑工程为例,该建筑项目5层以下为商业楼, 6层以上为住宅楼,两层间采用厚度为1.6m转换板转化,采用TB—CAD可对整个结构平面布置图及结构截面尺寸优化,该系统通过自动建模能将CAD矢量图形建筑平面转换成结构平面布置模型,并能够对CAD矢量图中建筑墙线进行自动搜索后转换为结构墙。
3.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指的是将所收集到的信息或数据经过转化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的相应系统中,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后通过网络将数字信号传输出去。数字化技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将数字信号存数、处理和传输的一个过程。而是数字技术将复杂的信息数据通过存储、整理后以数字信息的形式通过网络快速地传输给用户,使用户获取信息更为便捷。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势必会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产生全新的变革,将会使现代建筑设计工作变得更为高效。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是通过先绘制草图,后建立模型的方式来完成设计工作。而在建筑设计中导入数字化技术将会使建筑设计简化为平面、 立面、 渲染。
4.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为灵境技术。其实质就是一种能够创建三维虚拟模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创建虚拟环境,可给用户的视觉、听觉以触觉方面带来逼真的感受。用户在通过计算机进入虚拟的环境中同操作对象进行交互,使用户很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虚拟环境中,激发建筑设计者的思维,进而运用相关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对建筑设计进行构想。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技术,相信随着建筑设计领域的不断革新发展,该项技术的应用力度会越来越大。
5.协同设计技术
当今世纪是信息化爆炸时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工具及系统将是必然的。就建筑设计领域而言,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人工方式在图纸上进行设计,通常建筑设计所用的时间较长,并且因为人为等因素很有可能会在设计中出现错误。建筑设计作品质量难以保证。近些年来,随着CAD制图软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建筑设计工作效率和设计的精准度,但基于CAD在当前建筑设计工作中通常是用来进行平面设计。随着建筑设计技术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建筑设计领域正在努力寻找将这两项技术有机融合的方法和途径。相信经过多方技术专家的不断钻研,必定会开发出以计算机支持的系统设计系统,更好地服务建筑设计工作。就当前系统设计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6.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作为当代最为先进和成熟的科学技术之一,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该项技术在建筑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充分地发挥出计算机技术强大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建筑设计工作。 [科]
【参考文献】
[1]郑光复.建筑的革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郭江辉.计算机辅助设计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32(16):52-53.
[3]吕列克,张富文,陈桦,等.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思考阴.沈阳建筑工程學院报,2003,5(4):11-13.
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篇12
1 计算机接口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1.1 COM串行接口
将MODEM等外部设备的接口连接起来所用的一般就是COM串行接口, 通常有两个计算机的COM串行接口, 分别为COM1和COM2接口, 这两个接口的I/O地址和中断号不一样, 但是在响应上COM2比COM1具有优先权。
1.2 PS/2接口
2PS/2接口比较常见, 多用于键盘和鼠标的连接接口处, 1984年IBM推出了键盘接口标准, 使用5脚DIN连接器和双向串行通讯协议, 5个脚中只有4个脚具有意义, 分别为时钟脚、数据脚、电源脚和信息地。
1.3 LPT并行接口
LPT并行接口通常用来连接打印机或者扫描设备, 一般采用25脚的接头进行连接。LPT并口的工作模式具有四种, 第一种是SPP标准工作模式, 通过半双工单向传输方式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传输的速率较慢。但是适用的设备比较广泛, 具有通用性, 一般属于默认的工作模式。第二种为EPP增强型工作模式, EPP的数据使用半双工双向数据传输方式对EPP的数据进行传输, 传输的速率比SPP模式高很多, 目前很多外用设备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第三种模式是ECP扩充型工作模式, 采用双向双工数据传输方式对这种工作模式进行传输, 传输速率比EPP工作模式还高, 可以在BIOS中对该模式进行设置, 使外部设备的要求工作模式与工作模式一致, 这样就可以达到最佳的传输速率。
1.4 LDE接口
LDE接口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 但是其前提条件是硬盘和主板都要支持UDMA/66模式, 使用专用的硬盘线, 并进行正确的连接, 各个插头的连接顺序是规定好的, 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连接, 否则都不能够达到LDE接口的高速传输速率要求。
1.5 USB接口
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支持大量的外部设备, 一般的串、并接口的外部设备供电的时候都需要额外的电源, USB接口既可以实现热插拔还可以达到即插即用的效果, 同时以从主板上获得500m A的电流。高速和低速的外部设备同时访问都可以通过一个USB接口来支持。用一根4芯的电缆连接将设备和接口连接起来。正负电源分别用两条电缆连接。剩余的两条电缆可以作为数据传输线。当设备接入USB插口时, 系统可以根据外部设备的线路状态确定其属于高速还是低速的外部设备。由于USB具有很高的传输速度, 而且可以即插即用, 所以应用非常广泛。同时可以实现独立的供电, 在通过对以上几种常用的计算机接口类型进行介绍, 可以看出每种计算机接口都具有其特点, 并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总的来讲, 并口的接口可以同时进行多种数据的传输, 并且具有非常快的传输速度, 但是具有传输距离比较近的缺点。串口接口的功能是实现对数据一位一位的传输, 传输的速度比较慢, 但是由于传输的线路比较简单, 所以传输的线路可以很长, 适用于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2 计算机接口的连接
2.1 串、并接口连接
一般在科学研究或者实验工作中, 在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经常要用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电缆将两台计算机的接口连接起来, 以实现交换和通讯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如果要将A、B两台计算机连接起来, 其中A计算机是COM9脚串行接口, B计算机是LPT25脚并行接口, 将A机作为接受数据的同时对B机发送数据, A机数据发送的同时对B机数据接受, 在A机数据终端继续对B机数据准备就绪以后, A机信号地对B机信号地, A机数据准备就绪对B机数据终端就绪, A机请求发送对B机清除发送, A机清除发送对B机请求发送。这样连接可以实现9脚的串行接口与25脚的并行接口的连接, 但是一定要确定两台计算机安装了同一协议, 并且设置好了主从关系。
除了可以使9脚串行接口与25脚并行接口进行连接, 还可以用9脚串行接口对9脚串行接口, 25脚并行接口对25脚并行接口, 在连接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连接:用双机信号地线对信号地线的同时将A机数据发送对B机数据接收。然后用A机请求发送对B机清除发送。在A机数据终端准备就绪以后对B机数据准备就绪, 然后B机数据发送对A机数据接收, B机请求发送对A机清除发送, B机数据终端准备就绪对A机数据准备就绪。
2.2 红外线传输口的连接
目前, 红外线传输接口插脚用在大多数计算机上, 却没有红外线接受装置, 需要消费者自己购买安装。红外线收发器可以分为内置和外置两种, 将插头插在主板的IRDA插脚上是内置的红外线收发器所要求的, 对于外置的红外线收发器来说, 只需要在空余的COM接口插上就可以。将红外线收发器安装好后, 在设置子菜单的时候利用BIOS的集成外部设备参数, 将“UART2 Use Infrared”项设置为Ir DA, “Infra Rod (IR) Function”设置为ASKIP, 同时将“IR Transfer Mode”设置为FULL。在重新启动计算机以后系统就会搜索到新的硬件, 然后放入安装光盘, 系统就会安装“快速红外线传输协议”, 在安装成功以后在“我的电脑”中会出现“红外线接受者”的标志。然后再将“红外线监视器”在“控制面板”中打开, 同时在选项卡中选择“启动红外线通讯”, 并在“首选项”选项卡中选择全部内容, 最后在“认证”标签中输入计算机名称, 红外线传输接口就安装好了。
在设置完上述内容以后, 将具有红外线传输接口的两台计算机靠近, 同时保证两条红外线发送接口的位置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不能使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距离相距太远, 将距离和角度偏差分别保持在1—2米和不超过30度为最佳。当连接成功两台计算机以后, 会有声音提示, 就可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和通讯了。
3 结论
计算机接口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对于数据传输和通讯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接口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串、并接口连接和红外线传输接口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接口具有不同的特点, 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来确定使用哪种类型的接口和连接方式。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接口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 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接口技术是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一种技术, 可以实现系统设置和设备的连接。本文立足于此, 对计算机接口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进行探讨, 介绍计算机接口技术的连接方式, 希望对计算机接口技术的设计和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接口技术,应用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考臻.常用串行数据通信接口浅析[J].信息系统工程, 2012, 8 (8) :17-19.
[2]赵书博.USB技术在实时测控系统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 2010, 3 (4) :43-45.
[3]赵帼英.基于USB接口的计算机外围控制系统设计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0, 7 (10) :36-38.
【技术型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推荐阅读:
计算机技术毕业论文11-26
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论文08-1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05-29
计算机系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研究毕业论文模版11-16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论文07-22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论文07-26
计算机新技术讲座论文06-18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08-03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论文10-27
计算机信息自动化技术论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