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质量控制

2024-11-05

定性质量控制(通用7篇)

定性质量控制 篇1

1 公路路基的重要意义

路基是在整个公路的结构中起着承重的作用, 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荷载垂直的传到基层上, 所以路基首先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并且能够很好的将这些车辆荷载扩散出去。路基同时还要具有很好的水稳定性以防止地下水和毛细水对它的侵蚀。路基作为公路的承重主体,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路基的施工质量, 让路基发挥出更好的稳定性。

2 路基稳定性原理分析

路基的内在质量应具备三个要求: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足够的水稳性。简而言之, 就是路基要达到“密实”、“均匀”和“稳定”的使用要求。路基密实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颗粒重组的过程, 而对填石路基来说, 则是岩石位移重组的过程。路基的稳定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 当路基在外界应力作用下, 岩石间无位移或位移量能控制在某一个标准内时, 我们就可认为路基最初是稳定的。而在设计年限内, 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 位移能控制在某一标准内, 则我们可认为路基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合格。路基的稳定是由路基的整体决定的, 对石方路基的稳定性, 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岩石填筑形成岩体后的孔隙比, 而非岩石本身的孔隙比。二是岩石的强度。希望填料具有良好的级配, 并容易碾压密实, 而尽可能使岩石破碎是最直接的途径, 而破碎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强度和压实设备类型;路基的密实过程实际上也是填料棱角破碎, 填料挤密的过程, 所以路基成型后, 路基能否保持稳定, 与岩石的强度密切相关, 此时岩石的强度越高, 路基反而越稳定, 而岩石的最大强度是有限的, 且强度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 主要受大气、水的影响大, 所以防护、排水工作至关重要。

3 路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3.1 施工放样

开工前, 先进行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必要的导线点、水准点。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后, 再按图纸放出路基中线、坡脚、边沟、路堑坡顶、取土坑、弃土场等位置。

3.2 填方机具

推土机和平地机是填方作业必不可少的设备, 特别是平地机, 在控制填层厚度和形成平整度方面效果显著。

3.3 排水沟的设置

在施工前, 应结合永久排水设施修建临时排水沟, 如设置4%的横坡, 或是在填方表面边沿做矮土埂拦水, 土埂高约20cm~30cm, 沿路线约每50m设一道泻水槽, 槽底应铺隔水布或抹砂浆隔水等, 以保持路基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4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4.1 路基施工测量

在地基层施工中, 为克服以往放样不精确的弊病, 提高标高、横坡度的合格率, 标高控制必须设立严格的控制桩。利用线绳加密高程控制点, 提高精度。第一次放样后粗平;第二次放样后精平;第三次放样后再精平, 尔后立即进行检机:第四次平整是精细找平个别仍不合格点。通过“三放四整”, 保证了地基层的标高和平整度。

4.2 图纸审查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直接依据, 应通过审查图纸, 对道路的走向、转角、曲线、结构物的设置, 当地的地质、水文, 线路附近地表、地貌、河流、村庄, 路基各段土方需用量, 道路横断面设计等情况进行充分分析了解。

4.3 现场踏勘

为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 搞好任务分工, 组织机械设备进场, 必须进行全面的现场踏勘工作, 查清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面排水、交通、构筑物、供水、供电和场内外运输线路、生产和生活设施的设置地点以及可供排水的沟渠等情况。

4.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技术经济文件, 是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组织安排。因此, 应根据图纸审查和现场踏勘收集到的情况核实工程数量, 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 编制一个深入、具体、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 路基排水

保证路基地面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需要, 使地面水不渗入路基内部;另外, 地下排水结构物应根据地形、地下水的需要设置;为了拦截地下水、临时滞水或泉水进入路面结构, 可直接在路基顶面设置由级配料组成的全宽透水性排水垫层。采取撒铺不同粒径和数量的矿料或重铺面层或者封层;采用挖基坑修补的方法, 也可采取先清除缝中的尘土和杂物, 然后用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填塞后加以捣实烫平;或采取挖铺法进行处理。总之, 根据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

6 路基的压实

6.1 压实度的控制

保证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才能达到最大干密度, 因此在路基填土过程中必须控制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过小时, 土颗粒间的内摩擦阻力大, 压实到一定程度后, 压实功不能克服土的抗力, 再增加压实功压实度也不会增加, 反之当土的含水量过大时, 虽然土的内摩擦阻力小, 但是单位土体中的空气体积被水分占据, 再增加压实功压实度也不会再增加。因此要控制最佳含水量, 只有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 才能达到最大干密度。

6.2 合理选用压实的机具及压实的厚度

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重型机具进行施工, 且施工厚度控制在30公分以内, 分层压实。需要辅助一些机械来完成, 得以达到试验中的最佳含水量。若因工期关系没有时间晾晒时可考虑掺拌石灰或适当减少填筑厚度, 这可能造成成本增加。软土地区路基的填压要特殊对待,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软土地基施工是建筑行业的一大难点, 由于软土层结构的粘合力不足, 导致土层的固定性能减弱, 对地面建筑物或公路路面造成极大的破坏。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 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当路基经稳定验算或沉降计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加固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塑料排水板、砂井、袋装砂井、排水砂垫层。

7 结束语

公路路基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的质量的优劣。只有在施工过程中, 及时地发现问题, 及时地总结经验, 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以确保规范和设计得以实施, 才能不断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 从而提高整个公路的质量。路基和路面的施工质量关系着整条公路的安全性的行车的舒适性, 因而我们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提高路基路面的工程质量, 从而提高整条公路的质量, 提高公路使用过程中的持久性和耐用性。

摘要: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道路的主体, 还是路面的基础, 路面的使用效能如何, 主要取决于路基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好坏, 所以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要确保路基施工在技术操作、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本文主要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控制阶段和施工后的养护等方面出发去谈如何控制公路路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路基,稳定性,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林峰.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 2007.6.[1]林峰.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 2007.6.

[2]李萍.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青海交通科技, 2007.5.[2]李萍.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青海交通科技, 2007.5.

定性质量控制 篇2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质量,评价尺度,质量控制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社会组织, 每年产生大量的档案。其来源比较分散、种类多、载体多样、运行环节复杂。根据高校档案资源的这种特征, 对其管理质量可以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定性评价尺度及控制途径。

一、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定性评价尺度

1. 评价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基本尺度———档案形成充分和归档完整性。

档案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对象, 高校档案资源是在校内各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形成档案实现。因此,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首先取决于如何有效控制档案形成质量———档案形成是否充分和归档文件的完整性, 以保证档案资源的信息、知识质量。前者主要体现在档案资源对学校各部门工作内容的覆盖面强度, 也是决定高校档案资源的内容质量———信息、知识资源强度的基本要素。后者主要指每份档案文件的必要信息结构是否完整或必要信息量是否充分。它直接影响档案文件的可使用性———档案文件的价值实现能力。因此, 评价高校档案管理质量首先要评价档案形成是否充分和归档文件的完整性。

2. 评价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主要尺度———档案资源的序化强度。

档案有序分布是实现高校档案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高校档案在学校各部门形成后, 在制度的控制下汇集到档案管理部门, 形成制度上相互关联, 信息上相互沟通, 服务上相互协调的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有机整体内, 资源、信息和服务相互紧密联系和依赖。其中资源序化强度通过资源信息流质量, 直接制约高校档案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档案资源的序化强度主要指宏观上的档案汇集与分布秩序和微观上的档案著录编目与馆藏组织 (布置) 优化强度。前者主要取决于档案形成部门的责任行为, 如错送、错放档案甚至未送、丢失档案等现象容易发生在这一环节。后者则主要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等素质。

3. 评价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核心尺度———档案服务水平。

(1) 档案服务与档案管理质量关系。档案服务与利用是档案建设与管理的终极目标, 也是档案资源的价值实现过程。然而,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以研究与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社会, 信息和知识资源构成极为重要的社会生产力要素。其中以事实性、客观性、稀有性数据等为主要特征的高校档案资源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和社会的各种研究与创新发展具有特定的支持作用。因此,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从过去侧重“保管”和“被动消极利用”, 转向更多重视资源开发与主动服务, 对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评价也应该把“服务”水平放在核心地位。 (2) 高校档案资源的对内服务深层价值。首先, 高校档案资源对高校各部门的决策研究具有特定的参考支持作用。即通过提供高校发展历史和现状中直接涉及决策工作的重要事件、事实和数据等方面的档案资料, 有效支持决策研究, 提高决策质量, 增强决策效果。其次, 高校档案资源可以为高校教学研究和学术科研提供各种必要的客观性很强的事实和数据资料, 有效支持研究进程, 提高研究质量, 优化教学, 促进科研。另外, 高校档案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 有利于解决校内各种问题, 增强凝聚力, 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和谐发展。 (3) 高校档案资源的社会服务价值。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 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已成为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趋势。其中高校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更受重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高校科研档案可以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和应用科技研究, 都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推进作用。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直接涉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 其成果可以有力支持各种地方经济研究与发展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因此, 高校科研与科技成果档案信息服务有助于社会了解高校科研的内容、领域和范畴等。并通过成果转化, 可以促进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其次,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具有较大的社会需求。高校相对于地方人才集中, 而这些人才的知识和智力对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服务有助于促进高校与地方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合作, 可以促使高校优秀人才的知识、智力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效果。再次, 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部门承担重要工作。因此, 高校人才培养档案信息服务有助于社会发现人才, 优化配置与使用人才, 提高社会各行业部门的运行能力。另外, 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对外服务有助于丰富社会文化资源。高校档案工作不应过于局限于校园内部, 应拓展功能并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文化资源建设。如高校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 单独或与地方档案部门合作强化编研工作, 补充社会阅读资源。

二、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控制途径

1. 高校档案形成质量的控制途径。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控制首先要重视档案形成环节。即, 一是要健全学校档案制度, 建立有效的档案监督机制。尤其是在电子文件不断增多, 学校数字化管理不断深化, 档案形成环境趋于复杂化等形势下, 档案部门要及时修补和完善档案制度, 为档案产生充分、档案形成顺利和保障档案文件的质量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要加强档案宣传与教育, 强化档案形成部门的归档管理人员的档案观念, 要坚决按档案制度办事, 其档案处理行为要自觉受制度的约束。同时, 在文件归档工作中要重视档案形成规律, 注意归档文件的内在信息联系与外在形式特征关系, 保障文件归档质量。三是要提高文件归档管理人员的事业心, 让归档管理人员不仅要认真搞好规定范围内的文件归档工作, 更要重视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对那些没有明确规定归档的文件的档案价值分辨与转档处理, 丰富高校档案资源。四是要搞好对档案形成部门的档案指导与监督工作, 有计划地对归档管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 定期检查各部门的存档材料, 保障文件归档质量。如果发现问题, 必须要及时补救残缺, 防止档案遗漏, 严防高校档案形成环节的重大缺口, 努力使档案资源覆盖学校历史和建设的各个角落。

2. 高校档案资源序化过程的质量控制。

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素质。即高校各档案形成部门的兼职档案员要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 要坚决按制度处理好归档文件, 保管好产生的各种档案, 并按规定将包括纸质和电子载体档案以及实物档案等在内都要及时、准确、完整地交送指定的专门档案管理机构。档案形成部门因档案纪律松散而最容易发生各种档案行为漏洞, 是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最薄弱环节。因此, 必须要重视对档案形成部门的档案教育和档案行为指导工作。其次, 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档案馆 (室) 要坚决执行国家和学校各项档案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管理制度。同时, 档案人员要不断地学习现代档案管理知识, 熟练档案管理技能。特别要重视档案载体电子化和档案管理数字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高档案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另外, 要优化校园档案运行系统的技术支撑条件。其中包括优化档案馆 (室) 内部管理系统以及依托校园网络建立各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良好的信息互动体系, 优化基于网络的高校档案运行系统, 保障和畅通高校档案资源的有序信息流。

3. 提高高校档案服务水平的主要途径。

高校档案服务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如制度因素、档案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模式选择等。其中制度因素主要制约高校档案资源的开放度和服务范畴以及对档案人员的服务行为的约束力强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则直接影响档案资源开发与服务创新的决策及档案信息服务行为质量。服务模式设计主要影响档案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因此, 提高高校档案服务水平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重视提供档案资料的时间因素, 即根据用户需求最佳时间内传递资料。二是要重视提供档案资料的信息量因素, 即提供档案资料所含信息、知识内容要充分, 能够有效解决用户问题。三是要重视提供档案资料的形式, 即提供档案形式要符合用户的实际条件。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导思想, 解决档案服务的及时、充分和方便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 要强化决策与制度建设, 建立档案服务的良好的组织环境。要分析和研究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特征与档案服务条件, 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同时, 还要建立必要的相关制度, 完善档案服务的运行结构, 强化制度对服务行为的约束力, 定期进行评价、鉴定以及修订或划分安全保密性文件和可公开文件范畴的工作等。其次, 要搞好人才建设, 优化档案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服务素质。其中包括知识培训与技能提高、事业心与责任心培养、行为约束与道德教育等。另外, 要强化档案服务信息化建设。要优化高校档案门户网的用户服务模式, 认真研究和创新用户易发现、易操作、易获取所需信息、知识的网上档案服务模式。如电子邮件、QQ、BBS等多个信息互动工具设置, 提供多功能档案信息检索入口, 构建用户档案资源利用FAQ和档案咨询问题与解答资源库等。

参考文献

[1]许庆兰.拓展高校档案馆功能的模式与措施[J].档案学研究, 2009 (3) .

制丝批间质量稳定性研究 篇3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仪器

(1)海红公司三价类合作品牌“红塔山(经典)”牌号卷烟。(2)WZ1004型喷射式真空回潮机(云南昆船第二机械有限公司);WQ3312型烟片松散回潮机(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SJ1522型加料机(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SH312C型滚筒管板式烘丝机(秦皇岛烟草机械厂);SJ233B型掺配加香机等。

1.2 实验方法

评价方法:假设检验P值检验法。

选择润叶加料、叶丝干燥、掺配及混合加香为主要工序,采集工序过程参数及质量特性数据,采集数据按每批次生产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样本量=9的检测记录项采样间隔时间为5min。(生产正常运行状态:除每批次开始后5min、结束前5min,其余过程均视为生产正常运行状态。)应用假设检验中的参数检验统计方法对采集的批量数据进行制丝批间关键工序工艺参数及质量特性稳定性评价。

方差分析是用来判断因素的水平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统计方法,分为临界值法(F crit)和显著性水平法(P-value)。临界值与a水平有关,在不同的a水平下,临界值会有所不同,使用较繁琐,可比性较差;显著性水平中的P值的大小实际反映各个水平的稳定性大小。P值与a水平无关,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因此,用显著性水平法反映质量的稳定性不仅非常直观,而且方便实用。一般P值的界限取0.20、0.05、0.01,P值与质量稳定性的对应关系(见表1)。

参数假设检验是指在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对总体的未知参数先作出某种假设,再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上判断假设是否合理的过程。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如下:(1)对研究总体提出假设,包括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记作H0和HA;(2)给出显著性水平,即确定拒绝H0的一个小概率标记,记作a;(3)选取并计算统计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丝批间过程参数及质量特性稳定性评价

红塔山(经典)30个制丝批间关键工艺参数及质量特性统计描述汇总表,分别为润叶加料工序的加料瞬时比例、加料出口含水率、叶丝干燥筒壁温度、叶丝干燥出口含水率、掺配及加香纯丝量、梗丝量、加香比例、加香出口含水率、填充值、碎丝率等;对红塔山(经典)30个批次中6个连续特征参数及质量特征(加料瞬时比例、加料出口含水率、叶丝干燥筒壁温度、叶丝干燥出口含水率、混合丝加香瞬时比例、混合丝出口含水率)结合红塔山(经典)标准输入值,计算出各个连续工艺参数及质量特性参数P值(见表2)。

如表2所示:瞬时加料比例的P值在0.460~0.500之间;加料出口含水率P值在0.311~0.500之间;叶丝干燥筒壁温度P值在0.362~0.492之间;叶丝干燥出口含水率P值在0.270~0.485之间;混合丝加香瞬时比例P值在0.355~0.492之间;混合丝出口含水率P值在0.3326~0.500之间。依据表1(P值范围与质量稳定的关系),30个批次红塔山(经典)关键工序主要连续性工艺参数及质量特性的P值均≥0.2,可以判定30个批次关键工序过程参数及质量特性很稳定。

3 结束语

应用假设检验P值检验法判定制丝批间过程输出数据(关键工序参数及质量特性)质量的稳定性,保障了制丝技术标准的有效实施和保证制丝生产过程稳定、受控。假设检验P值检验法对制丝批间数据进行分析,能较准确、客观地评价制丝批间质量波动情况,为生产企业持续改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摘要:为了评价合作品牌制丝批间质量稳定性,利用假设检验分别对制丝日常输出数据进行批间质量稳定性评价。运用假设检验P值检验法能客观、准确地判定制丝批间质量的稳定性,保障制丝生产过程稳定、受控,为合作品牌多点加工均质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定性质量控制 篇4

(一) 居家养老的最新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到现在的社区居家养老, 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模式为社区居家养老, 这种养老模式是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 让老人在家中居住, 有助于老人身心健康, 以家庭为核心、社区服务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一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有利于加强老年人的自理能力, 减轻社会负担。

(二) 对老年人口照料问题研究

随着中国家庭结构的小型化, 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在老年人日常料理方面, 许多家庭面临力不从心、精神压力大、心理感受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 应开发和利用健康、低龄老人资源,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提倡自立、自强、互助原则, 引导他们走出家庭, 参与社会, 走自我保障、自我养老的积极养老态度。

二、居家养老的质量分析

(一) 对不同养老模式的比较

家庭养老主要指由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群体, 照料老人、抚养老人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机构养老主要指老年人在养老机构 (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等) 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则有所不同, 它是一种家庭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老年人可以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住所, 政府也不需要花大量的资金建立养老机构, 既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这种养老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来自社会和社区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与家庭养老完全不同, 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养老模式。

(二)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1) 让老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 不会对养老产生一定的陌生与恐惧感, 人际关系不会发生改变, 更有利于老人健康的恢复。 (2) 养老成本低, 老人可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 同时也方便得到家庭的照顾,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至于让老人感到失落与无助。以某社区的一位老人为例, 老人只有一个儿子, 儿子一方面要挣钱养家供孩子上学, 另一方面还要照料年近九旬的老父亲, 这种长期的生活给儿子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然而社区居家养老这一模式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儿子上班没有时间陪老人的时候, 社区的工作人员就会到家中照顾老人, 给予老人一定的心理安慰, 这样的生活让老人得到了的满足, 并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做了很高的评价, 这就表明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必要性。

三、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 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居家养老在社会中占有很重比例, 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例, 老年人的主要养老还是依据社区和社会, 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态度就占有很大关系,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大多数志愿者服务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有时甚至会出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 老年人在行动能力有限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情绪, 然而工作人员应尽量安慰老人的情绪而不是和老人生气, 否则, 不但不会使老人的生活有所好转, 反而会加重老人心理的失落与无助感。作为专业的工作人员应体谅老人的心情, 经常给老人讲笑话, 让老人时刻感到亲人就在身边。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性, 对于照顾老人方面不知从何下手, 不能了解老人客观需求, 这样不但不会对老人有所帮助, 甚至有可能会对老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 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对老年人的养老措施也在不断提高, 要保障老年人的养老生活,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感受到人间真情无处不在, 所以对于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一定的培训, 包括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同时养老条件也应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不因贪图公共财产而简陋老人的居住环境, 要为老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让老人感到家人就在身边。工作人员应真心对待老人, 这样的养老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老人的满意度, 也就保障了中国养老模式的质量问题,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老人时刻保持尊敬感, 从而提高了中国养老模式的质量, 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促进中国人际关系的和谐, 保障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进步。

四、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 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现代社会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选择, 介绍了这种养老模式的优势之处, 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养老, 有利于调整心情, 在家人和社会共同努力下, 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氛围。同时也介绍了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服务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式的日益严峻, 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它的服务具有公共性、公平性、福利性等有效特征, 是大多数老人选择的一种养老方式, 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 本文主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做定性分析。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公共性,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1]郭竞成.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10 (01) .

[2]彭艳芳.国内城市居家养老的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理论探讨, 2010 (03) .

环境不确定性与成本管理质量 篇5

1 环境不确定性对成本管理质量的影响

1.1 环境多变降低效率效果

当前,在外部环境不可预测下,成本管理存在着环境多变降低效率效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变化迅速难以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动态环境,各构成要素并非一成不变,像外汇汇率、市场利率、服务价格、产品需求等要素变动迅速,而优惠政策、政治格局、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要素变化缓慢。环境因素的迅速变化让企业“措手不及”,缺少充足的时间去开展成本调整、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工作,成本管理质量大幅下降。第二,变化频繁加重负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部分公司应对能力较强,反应迅速,能及时地根据环境变化对成本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但部分环境因素变化相当频繁,例如汇率的上下波动、价格的不断变化、需求的与时俱进,导致企业在做出应对措施后又面临再一次的变化,成本管理工作接踵而至,效率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1.2 预见性低加大了控制难度

其一,环境变化难以预见。像季节气候、技术革新、客户需求等外部环境因素,能够通过有效的预测机制预见,但市场供应关系、外汇汇率兑换、法律法规约束等变化是难以预见的,而且这种变化一般是不能扭转的。难以预见的环境变化使企业在开展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时,不能有效预测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成本管理质量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其二,缺失健全的环境预测机制。虽然优惠政策变化、市场利率波动、地区政局动荡等因素难以预见,但并不意味着不能预见,例如客户消费心理、产品技术创新、原料成本费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有效预测。然而,多数企业缺失完善的环境预测机制,实地调研不到位,数据分析不科学,预测指标不合理,导致建立的环境预测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1.3 因素复杂影响成本管理

首先,成本规划缺乏可行性。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技术环境,环境要素繁杂众多,部分企业在评估环境时顾此失彼,忽略了影响成本管理的关键因素,导致成本管理重点确定错误,成本控制战略规划不详,核算精度标准设立不当,成本规划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其次,成本核算不精准。企业需要将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为成本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但由于原料价格、人工成本、会计制度等多要素的综合影响,企业经常遇到核算方法不合适、成本分配不合理、费用归集不到位等问题,无法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最后,成本控制不到位。企业开展成本控制,需要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预防和调节措施,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各种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企业根本无法控制所有因素,纠正偏差、批量采购、定额控制等程序执行不力,成本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1.4 内部变化增加不确定性

内部环境是有利于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并实现战略目标的内部条件和内部氛围的总和,由企业文化、物质基础、组织结构、企业家精神四方面要素构成,与外部环境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虽然相比外部环境的复杂和多变而言,企业内部环境构成要素较简单稳定,能够有效预见内部变化,不确定性较低,但这只是针对经营业务单一、员工结构稳定、组织框架简单的部分企业。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企业的经营业务、员工结构、组织框架等要素并不是静止不动,内部环境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内外环境的双重变化势必会加大成本管理难度,例如:财务人员的突然离职加上劳务市场的人才短缺,导致成本管理缺失执行主体,相关工作衔接不上,成本管理质量必然大幅度下降。

2 基于环境不确定性提高成本管理质量的对策

2.1 增强企业应对能力,优化管理效率效果

为了提高成本管理质量,必须加强环境不确定性管理,增强企业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其一,立足国际宏观环境,时刻注意外部环境动态,重点关注市场利率、优惠政策、政治格局等不可逆转性的变化,提高企业对宏观环境的觉察力,以便及时适应环境变化并做出相应决策。其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设置财务部门和财会岗位,优化成本管理环境,增强企业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从而提高成本管理质量。

2.2 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环境可预见性

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环境可预测性,有效保障成本管理质量,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针对性地监测环境。为了有效预见环境变化,企业应当设置环境监测岗位,制定环境因素的预见性等级,对不同等级环境因素采取不同监测措施,尽可能地预测外部环境变化。另一方面,健全环境预测机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设立预测指标,合理开展实地调研,获取可靠原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后续统计分析,为成本管理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2.3 加强成本动因分析,合理控制外部因素

首先,根据产品技术、行业特征、客户群体等情况,按照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对各环境要素进行重要性评估,从低到高依次将环境要素纳入成本规划,确定成本管理重点,制定详细的控制战略,设立精准的核算标准。其次,深入了解分步法、分批法、品种法、分类法以及作业成本法,谨慎选择成本核算方法,合理分配成本费用,依照动因归集费用,确保成本核算能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最后,严格执行成本规划,实施动态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成本差异,有效实行纠偏措施,达到管理预期效果,促进成本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4 控制内部环境变化,助力企业成本管理

内部环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必须控制内部环境变化,营造稳定的组织环境,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为成本管理质量的提升创造动力。在内部环境这样一个有机整体中,企业需重点控制作为内部硬环境的组织结构和物质基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防止企业员工流失,确保成本管理执行主体的稳定;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不同阶段应关注不同的内部环境要素,发展期重点控制资源配置和人才流动,成熟期则控制费用支出和组织框架,降低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提高成本管理质量。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环境不确定性对成本管理质量的负作用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基于环境不确定性,以复杂性和动态性两个维度为中心,从应对能力、预警机制、动因分析、内部环境四个方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限于笔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环境不确定性与成本管理质量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苗雨君.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

对保持地面测报质量稳定性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地面,测报,质量,思考

地面测报质量的高低和稳定直接影响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测报质量它不尽是数据观测无误, 还应包括其他因素, 如气象仪器的性能和精度, 观测环境的保护等。只有正确理解地面测报质量的内在含义, 才能正确认识地面测报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从地面测报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 然后找出如何才能提高地面测报质量的方法。对地面气象观测者正确认识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

1 地面测报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1 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每一个观测员都知道测报工作的宗旨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地面观测规范》中的内容是什么, 如果不把这些落实在实际工作当中, 于是, 迟测、早测者有之;涂改伪造者有之;天气现场不连续观测随便记录者有之;冬季不溶冰观测者有之等。因此所获得的资料也就失去其真实性。如果每个观测员都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就都能避免前面不正确的观测方法, 观测的资料也就有其 “三性”价值, 同时也给测报质量和报表的预审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 只懂得地面气象观测而不懂天气学、气象学、气候学就无法判断数据的相关规律, 就不能正确判断云、能、天。例如:锋面云系过境是云的前后顺序, 它伴随的天气现象有哪些?地方性云有那几种, 它的生成原理和发展与消失的过程及伴随的天气现象有哪些?指示性云有哪几种, 它代表的天气意义是什么等。

1.2 气象仪器性能、安装使用与维护

气象仪器性能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再好的观测员必须依靠仪器来测定数据, 不可能用自身的感觉来判断数据。地面气象观测的许多项目都是通过固定在观测场内的各种仪器进行的, 所以, 仪器的性能如何, 安装是否正确, 维护与使用是否得当都对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国家还有不少观测站用的是五十年代的气象仪器, 我国虽然在五十年代就建立了专门生产气象仪器的工厂, 气象仪器得到了及时的补充和完善, 据了解气象仪器的更新和换代少, 不少仪器还用前苏联的模式, 仪器的性能较差, 有些仪器的防护层脱落还在使用, 操作起来也很不方便。多年来对压、温、湿、雨量、风等地面观测自记仪器改进不大。除仪器本身外, 还有它的安装与使用, 精度高性能好的仪器如果不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仍会影响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如不了解它的性能、技术指标和操作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观测质量。如在使用当种不按规范要求加以维护就会对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1.3 观测环境

观测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质量, 我国对气象观测环境有严格的规定,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保护, 气象部门对气象观测环境也有严格的技术指标, 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地方性法规。但还有不少地方气象观测环境得不到保护, 观测场周围种植高杆作物, 在规定的范围内还有树木和建筑, 在观测场的上方还焚烧垃圾, 山区台站还经常听到隆隆的炮声, 个别地方的炮声还给能给自记记录做记号, 直接影响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对测报数据质量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1.4 业务检查不到位,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相应的业务技术规定对观测程序、方法和有关业务问题的处理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由于每个测报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差异, 对业务技术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 加之上下缺乏信息反馈, 导致业务技术问题处理不当, 观测数据缺乏准确性, 个别台站对上级业务部门规定的业务自检、集体观摩、业务学习执行不严, 这些都是云、能、天观测不准的主要原因。

2 如何才能保持地面测报质量的稳定性

1) 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术。

地面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 它可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测报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服务效果。全面提高测报质量是气象工作的百年大计, 作为一个观测员, 首先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完善、提高才能胜任观测工作, 做为一个观测员, 并不是在值完给自己安排的班后就没事了, 把所有的工作都推给预审员和校对员, 这显然是不对的。还应该有预审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应该在每值完成一时次观测后, 应严格按照测报工作流程校对记录, 交班前再把自己的当天记录和上一班的记录进行对比初审, 看是否有漏读、误读现象, 是否调整了最高、最低温度表, 对云、能、 天和降水、蒸发、日照等记录进行分析比较, 判断其是否有矛盾, 定时观测与极值之间是否有矛盾, 冬季融冰的时间是否得当等。为了更好地进行地面测报工作, 提高测报质量, 根据这几年的年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慎之又慎, 地面气象测报技术规定条目繁多, 加上天气变化纷繁复杂, 稍有不慎极易疏漏。所以不论工作时间长短, 对待每次观测都要集中精力, 全力以赴。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遇到某种天气现象时, 应深入思索广泛联想, 防患于未然。如出现降雪, 应马上考虑到在规定的时间测量雪深, , 编发重要天气报还不能忘记, 还要考虑选择在哪个定时发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严之又严, 规范要求测报员对待工作要树立高度负责的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 严守岗位, 密切监视天气演变;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和岗位责任制;严肃对待每项观测、每个数据、每份电报、每份报表。 三是细之又细, 地面测报工作特点是技术规定内容多, 要提高质量, 消灭错情, 主要靠细心, 靠理解了各项规定后的科学记忆。另外测报技术比较严密, 因此, 在学习和掌握上需严格分清各项规定或定义的概念、条件和数据界限, 如遇天气现象编电码时应分清“观测时”、“观测前一小时”、“过去一小时”的使用。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没把握时必须查阅有关技术规定, 切实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真真做到“四懂得”、“一熟记”、“一熟练”。四是实事求是, 测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气象测报工作来说, 在正确全面地理解有关定义和规定的前提下, 如实记录和报告所观测到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是不可动摇的原则。与此相反, 弄虚作假, 涂改伪造是测报工作的大忌, 必须坚决杜绝。真正做到每一个班达到无错情。真正做到严格守时, 真实精确。

2) 加强校对工作做到准确无误。

在地面测报工作中, 校对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是机内数据和观测薄进行校对;其次是报表和观测薄的校对, 应一个个数据、一个个项目的逐日校对, 做到日清、旬清、月结;再一个是报表输入后的校对。经过这一环扣一环的校对, 才能保证测报质量的稳定。

3) 把好预审关。

要成为一个好预审员, 必须是一个好观测员, 他必须经过正规的专业系统务习, 必须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必须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处理技术问题的技能, 其次是通过值班、跟班锻炼, 把丰富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一整套程序:云、能、天、电码、编发报等内容的实际观测, 联系实际, 加深理解, 同时有针对性的对较复杂的天气反复比练, 并记下笔记加深记忆, 积累经验, 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拜老同志为师, 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提高自己的观测能力和处理处理日常工作中难点、疑点问题的技能, 掌握其过硬的测报技术, 以保证自己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能够较稳定的长期保持高质量的观测。 每值一个班不但要把好自己的质量关, 还要对所以值班员的记录加以校对, 不能走过场, 更不能敷衍了事。在月底预审中应确保重点, 全面审核, 不要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应每一个数据每一个项目层层预审把关。同时还应该注意统计项目, 找出矛盾, 逐项解决。另外, 在预审中不要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月终处理。这样容易造成急躁, 使预审的质量不高, 平时应该做到日清、旬清, 最后再全面审核, 层层把关, 保证出门合格, 按时上报。预审完后不能急于上报, 还要召集全体测报人员对预审出的问题通报, 征求意见, 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确保出现的问题人人知道, 处理的方法人人明白。 我认为只要充分做好上预审工作, 就能较好地完成地面测报工作。

4) 把好仪器使用关确保安装准确使用维护得当。

气象仪器的好坏直接影响测报数据的准确性, 笔者认为所有台站都要全部实行气象仪器规范化 (含现用仪器、安装、维护及备用仪器等) 。每个观测员必须掌握地面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工作原理, 并能正确的安装、操作、维护和观测。特别是自记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和机件结构较为复杂, 只有能熟练掌握, 操作和维护才能得心应手, 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保证记录的连续性、可靠性。

5) 保护好观测环境。

气象探测环境, 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为了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我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已经施行。各个气象台站根据此办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 保证气象探测环境得到保护, 确保获取的气象探测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提高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保障。因此, 各个气象台站的保护区应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基本保护区、外围保护区。各类无线电台 (站) 不得对气象专用频道、频率产生干扰。气象通信线路和设施不得被挤占、挪用、损坏, 以保证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标准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备案, 并立碑保护。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等有关部门, 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 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 未经气象主管机构同意, 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新建、改建和扩建气象台站和设施, 更应当符合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观测数据的连续、准确和稳定。

6) 加强业务检查和指导。

严格执行地面气象业务规章制度 笔者认为上级业务部门应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所管辖的台站业务进行督察和指导, 对检查出的问题应认真分析原因, 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犯类似问题, 对每位观测员在上岗前进行培训, 对不合格不能上岗, 对已合格上岗但业务质量不过关者应继续培训, 培训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上岗证中的内容应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观测员, 这有这样才能确保地面测报质量的稳步提高。

3 小结

(1)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持地面测报质量的基础。

(2) 严格执行《地面气象业务规章制度》是保持地面测报质量稳定的基本保证。

(3) 严格遵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业务技术规定是观测记录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

(4) 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中的有关内容是顺利完成地面气象观测任务的必要条件。

(5) 保护好地面观测环境才能是气象观测数据符合“三性”要求。

参考文献

[1]宗曼华, 王晓辉, 刘小宁。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气象出版社, 2003:1-2, 5-15.

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的控制 篇7

一、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的必要性和原则

1、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内外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会计信息不可能本源地再现企业资金运动价值方面的潜信息, 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总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对其影响因素的控制。会计是以提供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的信息为目标的, 如果会计报表所揭示的信息不确定性程度过大, 也就是说偏离企业价值运动的实质太远, 超过信息使用者可接受的区间范围时, 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 使会计信息失去作用, 甚至产生危害:投资者不能准确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业绩;投资者和债权人失去了正确预测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的基础, 使国家宏观调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都必将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如果出现上述情况, 并且长期得不到控制, 那么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受到质疑, 从而影响会计学科的发展。所以应当对影响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 并尽可能的进行有效的控制。

2、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的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

即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收益大于消除它们所花费的劳动。一个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应允许这样的不确定性存在, 即这些不确定性不至于影响会计信息的有效幅度, 不会对决策产生偏差影响, 而其存在却又能减少会计核算工作量。因而, 在进行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时, 必须考虑其本身所得与所费之比的经济效益, 如果消除某些不确定性花费的劳动大于所取得的会计信息带来的利益, 那么这种消除就没有必要。

(2) 谨慎性原则

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遵循谨慎性原则, 这是会计界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 对待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 特别是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经济业务时, 持谨慎性态度应该说是合理的, 在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进行估计时, 计量的尺度适当地向损失或费用方面倾斜, 即适度地低估可能的收益和高估可能的损失, 这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尤其重要, 但同时也应注意倾斜的“度”, 科学的做法应按照量化标准来倾斜。

(3) 重要性原则

在会计工作中, 要注意成本效益原则, 并非所有的不确定性经济业务都需要事无巨细地确认、计量与报告。而且, 信息赘余和信息匮乏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来说同样都是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将那些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不确定性经济业务详细地进行反映。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处理涉及到大量的估计和判断, 怎样判别或筛选应予以确认和报告的不确定性经济业务, 怎样认识估计项目的精确程度, 怎样对项目做出判断等, 都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4) 中性原则

中性原则的实质是, 在准则事前制定、事中执行和事后审核时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中性原则是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另一条重要的原则, 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的作用:一方面, 它是对稳健原则的制约。正是由于中性原则的限制, 才使适度稳健更具科学合理性, 因为不中立的信息必然导致不可靠性;另一方面, 在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进行估计时, 应选用中性的估计方法。中性原则在不确定性会计实务中有许多的应用。

(5) 充分披露原则

会计通过真实与公允地对外部信息使用者传递内部消息, 特别是有关企业现状和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信息, 能有效地控制“不利选择”。会计通过真实与公允的净收益报告, 而不是将许多损失或风险递延确认或报告假数字, 能有效地控制“败德行为”。因为:一方面, 净收益作为考核代理人经营业务的指标能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另一方面, 净收益能给证券市场和经理人员市场传递对代理人的名誉或切身利益有影响的信息。

二、控制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具体措施

1、从会计准则方面考虑

以会计理论为基础制定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不能顾及到经济利益各方的要求。如果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考虑了各利益关系人的利益问题, 能够达到利益的协同一致, 也就不会引起会计政策选择下的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所以应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 草案颁布应经过反复讨论, 征求意见应扩大范围。在会计准则的描述方面, 对于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 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对不确定性措辞的含义要尽量给出确切的概率数值或范围, 以减少会计实务上因主观判断差异而导致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具体准则之间的不协调或冲突, 会引发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 进而使会计信息产生不确定性。科学的会计准则应当建立在首尾一贯、内在严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因此,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来统一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

2、从会计人员方面考虑

会计判断是始终存在的, 因为:首先, 某些会计交易和事项是模糊的, 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其次, 现行会计准则中存在的多种会计核算方法, 也需要会计人员按照一定的目标去自己加以选择。此外,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会计人员面临越来越多的新的会计事项, 而会计准则因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来不及对其加以规范,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自己按照会计一般原则进行判断处理。所以, 会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以适应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会计事项。

3、从会计信息的监督方面考虑

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 是导致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 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所以我们不能通过过分地限制企业的选择权来解决这一问题。毕竟,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能完全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 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 达到降低不确定性的目的。

4、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考虑

要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会计知识, 同样的一组“会计数据集”其信息含量的大小, 一般由“会计数据集”的性质给定, 但其实现程度即这种信息含量的作用程度, 却同会计数据的使用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与信息量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于它是一种与使用者能力不可分割的东西。容量再大的会计数据, 对于一个不熟悉会计数据的经营者来说, 仍然是“信息闲置”, 从而所表现出来的仍然是无信息量。因此扩大会计数据信息含量的另一方面含义, 就是要提高经营者、投资者或会计数据使用者对会计数据的使用能力。

5、从会计反映“时滞”方面考虑

会计反映“时滞”期间越长, 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程度就越大, 所以通过控制并缩短“时滞”期间, 就能有效控制并降低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目前,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已取得巨大发展, 在会计中,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促使会计电算化与网络化, 可以大大降低会计反映“时滞”对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影响。

摘要: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就是对影响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进行约束和调节使会计信息达到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这一目的。本文介绍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控制的必要性和原则以及控制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控制

参考文献

[1]钟义信:《信息与信息化》,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年版

[2]林斌:《论不确定性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定性质量控制】推荐阅读:

质量稳定性09-20

稳定性控制07-02

案件定性05-17

定性信息05-20

定性仿真06-07

犯罪定性08-04

定性评估08-05

定性标准08-06

定性数据09-07

定性目标09-23

上一篇:结合游戏下一篇:礼仪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