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理论

2024-09-27

配置理论(精选11篇)

配置理论 篇1

大多数的人都是打工一族, 靠的是出卖劳动力来赚取收入, 维持家庭的消费, 维持一生的消费。人从一出生到死亡都在消费, 然而只有在能向社会提供劳动力的年龄段才有收入。现代消费理论和恒常收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对于普通打工一族如何配置家庭资产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一、“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和“恒常收入理论”概述

现代消费理论强调人们的一生决策, 生命周期假说强调一生中面对收入变动, 选择如何维持稳定的生活水平。这假说认为个人是在长期中计划其消费与储蓄行为的, 是他们在整个一生中, 以最好的可能方式配置其消费, 不依赖于单一价值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生命周期理论。我们先做个假定, 绝大多数人们都是选择稳定的生活方式, 即一般不会在一个时期大量储蓄, 而在下一个时期挥霍无度, 而是在每个时期大致消费相同的水平。其实这个假设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都想在一生中维持比较稳定的生活水平, 或想达到某个稳定的生活水平。人一出生就开始消费, 然而人只有到了有工作能力那些年才可以积累资产。假设整个一生中消费是稳定的。工作期限持续了WL年, 人们储蓄, 积累资产。到了工作结束, 人们开始靠这些资产生活。理想情况是, 到生命结束时, 资产刚好消费完, 为零。假设每年消费为C, 年劳动收入为YL, 工作年数为WL, 生活年数NL, 则之间的关系为C=WL/NL*YL。这说明:出自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出自暂时性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个常数, 而且都很少, 大多数时候可以忽略。恒常收入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与现期收入无关, 而与长期收入估计相关, 提出这个理论的人米尔顿·弗里德曼称它为“恒常收入”。消费支出紧扣着长期收入, 也就是说平均或恒常收入的思想是吸引人的, 其实就基本上等同于生命周期理论。恒常收入就是以已经知道的现在财富水平与现在和未来赚取的收入, 维持个人在有生之年的稳定消费水平。考虑恒常收入, 需要辨别什么是恒常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例如工资的提高, 可以视为是恒常的。加班费或临时补贴可以视为临时性的。一般来说, 消费应该比收入更加平稳, 因为出自暂时性收入的支出分散于许多年。

二、如何合理配置家庭资产

从这个理论出发, 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第一步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每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合理规划一生的消费, 例如家庭日常开销, 提高生活水平备用金, 准备子女教育费, 退休养老资金等。由消费函数知道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到暂时的收入对消费水平机会没有影响。暂时的借贷对提高消费水平也没有影响。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到收入是分配到人一生中去消费的, 不应该认为现在的收入就恒久地等于未来的收入, 不应该只顾着眼前消费。很多人工作后, 收入突然提高了, 没有任何的理财观念, 没有明确认识到, 这一劳动年龄段的收入是要维持他们一生的消费, 他们只知道今天赚多少, 就花多少。没有想过人不可能一辈子靠劳动收入, 机器用久了就会坏, 人也会到退休年龄。没有劳动收入, 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么?没有劳动收入, 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么?你可以说, 我们国家有养老金, 有养老制度。但对我国的养老制度, 你了解多少?几乎每个月都说的养老金缺口, 到你真正退休的时候, 缺口又是多少?即使收支平衡, 你觉得退休金会多于现在的工资收入么?大多数情况是相反的。到时候, 如何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自古有云,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突然的收入增加, 不能认为这就是以后的收入。消费是一生的消费, 所以不能因一时的收入而全部花光于一时。正所谓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因为一时的攀比, 或一时的虚荣心, 把收入提前消费了, 过于乐观地认为自己未来的恒常收入会增加或维持不变, 到最后每个月赚的都用光了, 而且不知道自己其实用在什么地方了。消费者会面对很多的诱惑, 通过多种渠道, 无处不在, 电视的, 互联网的, 商场的, 就连公交车, 地铁也有, 加上我们处于的状态是“群殴”, 很多广告都是经过别出心裁地创作, 有经过心理专家的, 有经过平面设计专家的。有时候很难不掉入消费陷阱, 对于普通消费者就要求明确消费目的, 正确地消费。

树立正确观念后, 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第二步是要保障恒常收入主体。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或两个经济支柱。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如果家庭的顶梁柱失去劳动力, 整个家庭就会进入一团糟的局面。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贷款买楼买车, 如果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 谁能够帮助我们?这时候建议大家在未发生灾难前, 未雨绸缪, 买些消费型保险, 把风险转移。当然保险也有很多陷阱, 我们应该理智地选择合适的。例如当小孩还很小的时候, 其实整个家庭的重心, 应该放在供养小孩的大人身上。被保险人对象应该是家庭经济主力, 而不是小孩。万一一个家庭真的一下子失去经济支柱, 买了保险, 经济上或多或少可以缓冲一下对整个家庭的影响。当然保险也不是说买得越多越好, 方方面面都要保, 大概是恒常收入的10%以下, 不要造成日常生活水平的下降。保险就是保险, 不是基金, 不是投资。保险的目的就是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情况, 获得一定的赔偿, 把风险转移出去。保险不是投资, 不应该认为保险还有投资收入, 有分红。买保险就应该专著于保险功能这一块, 达到保证即使有意外发生, 也可以保障生活的平稳过度。

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的下一步就要提高恒常收入。如上文所说, 我们首先要辨别什么收入是恒常的, 什么收入是暂时性的。恒常收入可以认为是以后每年都会有的收入。大家知道突然收入增加并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若要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我们必须先提高我们的恒常收入。那么如何提高恒常?打工一族, 靠的是出卖劳动力, 出卖技术。对于打工一族, 要提高恒常收入, 主要的是投资自己身上, 提高自己的技术、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投资什么都不比投资于自己身上更划算, 更无风险。例如某些企业对某种外文有所要求, 考了这些的外文水平证明, 不但令自己掌握了一门外语, 还有机会加薪或在工作上有所表现, 进而提高恒常收入, 一举多得。钱应该用在刀刃上, 即使投资于自己身上, 也应该结合自己实际和职业生涯的规划。那么投资于自己身上的金钱, 就更容易转化为恒常收入的提高。例如刚才所提的某企业本来就对某种外文有需要, 员工又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考取了外文水平证明又可以用之于工作, 又有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如果另外一企业, 对某种外文并无要求, 你可以学习, 但要转化成收入的提高, 或许要在许多年之后, 而且你还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维持对这种外文的熟悉度。所以投资于自己身上的资金, 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要,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位。如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所迷惑, 切记不可以把投资于为提高恒常收入的金钱胡乱消费掉。当遇到人生迷惘期, 建议多看书, 多听不同讲座, 参加一些进修班等, 进而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和理清如何保障和提高恒常收入之后, 就要开始对家庭剩余的资金进行合理安排。首先要掌握家庭目前的资产负债情况。其实有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是资产, 什么是负债。简单来说, 能增加现金流入的就是资产, 使现金流出的就是负债。这是因为所谓现在贷款供的楼和车, 当你卖出去产生现金流那刻才实现它的资产价值。如果每个月都需要为它付出现金, 其实它是个负债。如果按照这种计算方式, 会令很多人伤心, 因为这么算下来, 大多数家庭没有资产, 只有负债。传统观念上中国人大多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很多人为此贷款买楼, 这可以算是家庭的一个中短期目标,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负债, 合理规划家庭的资产配置来实现。为此, 我们买房之前需要清楚了解到, 自己需要多大的房子, 什么才是买房首选条件, 地理位置?合理配置负债比例, 而且一般月还款额不适宜超过恒常收入的30%。其次要搞清自己每月的收支情况。每个家庭应该清楚到底什么支出是必需的, 什么是偶然性的, 什么是不必要的。这需要先记账, 之后分析下每月消费情况, 然后制定每月的消费总额, 如果一个月下来超过消费总额的, 分析原因, 合理调整。如果每个月必需的消费项目超过恒常收入, 那么更需要分析如何降低消费, 提高收入水平。理论上工作阶段的每个人每个月都应该能有盈余, 因为工作收入段是要维持人一生的消费, 如果仅仅能维持工作阶段的收入, 那么到了反储蓄期, 就没有什么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了。然后, 我们需要了解家庭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收入当然是要用来消费的, 但不是盲目消费。我们应该确立自己一两年的短期目标, 五六年的中期目标和十几年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有旅行计划, 中期目标可以是买车买楼, 长期计划可以是退休计划。规划未来, 建议从长期计划开始, 例如退休规划, 可以考虑下自己退休后的目标生活水平, 加上设定的通货膨胀率, 从现在开始每个月应该存多少钱, 投资收益率每年要达到什么程度, 才能保障退休生活。通过确定如何实现长期目标, 有助于审视自己的中短期目标是否合理。如果中短期目标严重阻碍了长远目标的实现, 就要在各种目标之间作出调整。再次, 确定中短期目标, 和长期目标一样, 先具体化, 实现每个目标的总资金, 加上通货膨胀率, 然后把总金额摊分到每个月中去, 审查差距, 调整目标或合理规划提高恒常收入。最后, 你会发现, 目标和现实储蓄总有差距, 有时候差距很大, 这时候就需要结合各种投资理财工具来实现家庭的长短期目标。首先对于养命钱, 要求安全性高、流通性强, 也可以是活期或信用卡支付, 可以购买货币基金或短期保本产品。对于中期目标, 也可以买些黄金, 中长期国债, 具有一定安全性, 又有一定的收益。对于长远目标的实现, 我们追求的是收益性, 可以考虑把闲钱放于房地产、股票基金、非保本的理财产品。

摘要:本文从“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和“恒常收入理论”两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合理进行家庭资产合理配置。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恒常收入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彦斌:上班赚钱, 下班理财[M].中信出版社, 2011.

[3]高得诚、郑成镇、崔秉熙:30年后, 你拿什么养活自己?[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配置理论 篇2

二、点击左侧“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

三、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按照下图打勾即可

等待安装完成

四、安装完成后,再回到控制面板里面,找到“管理工具”,点进入

五、双击“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就是IIS了。如果经常需要使用IIS的朋友,建议鼠标指到“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上,右键--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这样就能从桌面进入IIS,而不用每次都点控制面板。

IIS界面:

六、选中“Default Web Site”,双击中间的“ASP”

把“启用父路径”改为“True”

七、下面就是配置站点了,

单击右侧“高级设置”

选择你网站的目录

八、回到IIS,单击右侧的“绑定...”,选中你要绑定的网站,点“编辑”

如果是一台电脑,只修改后面的端口号就行,可以随意修改数字。如果是办公室局域网,点击下拉框,选择自己电脑上的局域网IP,例如:192.168.**.**,然后修改端口号

九、回到IIS,如果右侧显示停止,就选择启动,然后点击下面的浏览网站,就可以打开你绑定文件夹里面的网站了

十、如果有多个网站,在IIS左边“网站”右键“添加网站”

主要修改三个地方,“网站名称”、“物理路径”、“端口”,如果局域网,请修改“IP地址”,同上

十一、添加好后,点击新建的网站名字,就是这个网站的详情了。

本来这次是打算用Discuz!NT来做的,方便与以后做的asp.net网站对接会员。但是老板要求快速,而Discuz!NT我连放到本地VS里面运行都忘记了,所以只好用Discuz! 7.2来做算了。关于主题我也只能下载一个类似的主题然后修改颜色,因为自己也没接触过制作论坛主题。

配置理论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规划配置经济效率

现如今,科学和经济都在不断的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转型时期,土地市场上的经济发展也在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配置的方面,市场因素对其影响效果变得越来越明显[1]。多数进行私人土地买卖的开发商以及各级的政府等主体在保证土地产生最大效益的情况下,对土地的资源进行大量的开发和利用,让部分地区的建筑用地开始快速且毫无顺序的进行扩张。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上造成了浪费,另一方面使我国的耕地面积也逐渐减少,导致我国在粮食的安全问题上迎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配置方面的经济问题

在使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必须要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配置。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同的土地在进行资源转换时都有可能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这也就是规划配置土地资源的最主要关键因素之一。

在我国,国家拥有城市土地的所有权,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划需要,国家需要对城市的土地进行统一的配置。此外,因为在进行城市土地的交易时会产生巨大的资金数额,土地的使用周期也很长,大部分的居民对于土地的交易活动都不闻不问,使土地市场在主体数量上达到了要求,进而使土地在市场的竞争上受到了限制。在出现垄断的情况下,垄断者凭着自己在垄断市场上的优势,不按照社会上对资源的要求情况对土地的产品价格以及其产出水平进行配置,让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对土地资源进行配置时效率很低的情况。

要想让土地资源的利益达到最大,土地的使用者们需要经常根据各类资源的边界情况来转换土地的用途,这样土地资源的配置就实现了最大的效益。然而在实际的转换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实际情况下的土地资源和资源图上的情况不一致的问题。

在经济最大利益的作用下,土地资源的使用者也常常会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蚕食城市郊区内的一些土地资源,以便可以有很大的经济利益产生。但是,如果过度的把大量的农业用地变成非农业用地使用,一方面会让土地使用者的利益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还会给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带来威胁,所以,我们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但是,作为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可能会无意的对其他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且过后没有相应的补偿,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外部经济效应。倘若在这个经济活动过程中,他人受到了有益的影响,那么这就是外部的正效应;倘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就被称作是外部的负效应。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其外部性表现是非常明显的,就算有一块空地没有被利用,那么它对附近的土地利用情况也会对其产生正反面的影响[3]。因为对农地进行保护时会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应,但是这些利益在农地的利用者以及保护者身上都得不到体现,所以,在市场的调节下,社会的最优量大于对农地进行的保护量。不管外部的经济性是否存在,都会造成对市场进行配置的资源效率达不到最佳状态的帕累托的情况发生。

二、解决好土地资源的规划问题,可对其采取的措施

(一)对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加快它的评估进程

要想让耕地的占补面积得到平衡,就必须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等定级和评估。当前,全国只有很少的省份对这项工作开始进行部署,大多数的省市都没有对农用地在定级和评估方面进行工作的开展,并且,大约两年后才可以完成对全国的农用地进行汇总的工作,这样,对土地在整体的规划上就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把农用地的估价以及定级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大,根据实际的要求,对土地资源进行更好的规划与配置。

(二)对土地资源进行多方面的规划

从传统的经济学角度来说,对土地资源进行配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其核心是“经济增长”,当然,这样的配置只把经济效应当作重点,不考虑社会以及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后,可能会让社会的经济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从如今的土地规划发展状况上来看,实现多元化目标的主要内涵就是异质性、可持续以及多元化。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标有很多种,包括:对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规划、对物质建设情况进行规划、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规划以及对城市的政策进行研究与设计等等。要想把土地资源多元化的价值体现出来,就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多方面的规划。

(三)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战略进行规划和研究

从实质上来说,土地利用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一定的区域条件以及时期下,需要组织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情况,让其在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综合方面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对土地实施利用战略,就是在时空上优化和保护土地资源,让土地资源的利用得到一定的稳定性、长期性以及全局性。所以,对土地资源配置方面进行战略研究以及战略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语

本文结合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配置,保证农用的耕地在资源配置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令国家的粮食在安全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与此同时,也对土地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保证了土地资源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韩九云,陈方正.土地资源规划配置的经济效率分析[J].中国市场,2009(27).

[2]祝艳玲.土地资源规划配置的经济效率刍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3]高明.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作者简介:张冰玢,宁夏中卫人,2012年7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配置理论 篇4

1 涉农贷款业务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关联

1.1 普惠金融的演化与概念含义

各个国家诸如高利贷形式的非正式借贷活动从早期就已经开始出现, 但是带有剥削性质的高额贷款利率让众多贫困者望而却步。直到1462年, 意大利修道士开展以抑制高利贷利率为目的的正式信贷业务, 并于1515年获得教皇批准可以收取相关费用以维持基本运作, 真正意义上有效地为贫困人口以及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服务的探索开始了。

18世纪20年代, 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创办爱尔兰贷款基金, 该机构凭借捐赠得到的资金为无法担保的贫困农户提供零息小额贷款, 并且利用共同监督机制保证贷款者每周分期还款, 1823年颁布的特别法案将原先这个慈善机构演变成金融中介机构, 允许其收取利息的同时, 吸收需要支付相应利息的存款。由此爱尔兰共发展出300家自负盈亏的贷款机构, 甚至在鼎盛时期贷款服务覆盖了20%的爱尔兰家庭, 但是最终却由于金融压抑失去竞争优势而消亡。19世纪中期德国雷发巽 (Raiffeisen) 与其支持者成立信用合作社, 经过30多年发展在德国获得巨大成功, 从1865年开始, 信用合作社在欧洲、北美等其他一些国家得到扩展, 到20世纪初几乎传入亚洲所有国家, 风行世界, 形成全球性的“雷发巽运动”。

各类实践运动孕育了现代意义上的小额信贷。现代模式的小额信贷于20世纪70年代在孟加拉、巴西等国出现, 1976年小额信贷的先行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国乔布拉村创办了全球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 (Grameen Bank) 。它以专业化的方式为当地穷人, 甚至是为妇女提供着无须担保的信用贷款。此外还有拉美的ACCION国际组织 (ACCION International) 以及印度的自我就业妇女协会银行 (Self Employed Women’s Association:SEWA) 等。小额信贷是为自谋生计的穷人提供的无需担保的资金借贷 (Mark Schreiner, 2009) , 通过小额的贷款, 希望克服贫穷和性别歧视对获取金融服务的阻碍, 满足其生活和经营的资金需求 (Rita Hamad, Lia CH Fernald, DeanS Karlan, 2011) 。

20世纪80年代, 小额信贷运动改变了起初的运作方式, 例如印度尼西亚Rakayat银行反对传统为穷人服务的方式, 提倡在维持较高还款率的基础之上, 利用能够弥补成本的利息率获得大量客户并维持长期发展, 这推动了传统的小额信贷运动向微型金融方向转变。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微型金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盛行。微型金融一词最早由世界银行在全球推广, 其发起成立的扶贫协商小组 (CGAP, 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 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微型金融研究和推广机构。一般情况下, 银行的业务均服务于拥有账户和资金的客户, 而微型金融正是为那些因为贫穷无法获取银行账户和提供足够担保的人提供了获取必要金融服务的机会 (Maanen, V.G., 2004) 。微型金融聚焦于穷人与贫困家庭, 致力于为他们提供持久的高质金融服务, 不仅包括小额信贷, 同时还有存款、保险以及汇款 (Christen, R.P., Rosenberg, R., Jayadeva, V., 2004、Margarent Rouse, 2012) 。

之后, 在联合国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宣传中, 普惠金融的概念为人所熟知, 普惠金融是一个将金融服务以可支付的价格传递给贫困者或低收入人群的过程, 可以通过国家干预或由金融机构自身组织参与的方式进行 (Shri V.Leeladhar, 2005) 。基本含义是: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 特别是贫困低收入人口, 建立一个能够提供有效、全面服务的金融体系 (Brigit Helms, 2006) , 或者说为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像其他与生俱来的权力一样, 人生来就应该被赋予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 而源于一定主客观因素的排斥性金融体系却一直对贫困人口及低收入家庭视而不见。“普惠”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理想状态, 虽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 但是这一理念却有效地推动着平等地享有融资机会和权力, 扩大金融服务准入, 其中信贷支持是其核心内容。因此, 普惠金融是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延伸和发展, 在更大范围上践行了扶贫的目标。

1.2 涉农贷款配置效率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推动

从早期的小额贷款、小额信贷、微型金融到普惠金融的演变, 均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投入, 无论是20世纪之前为抑制高利贷利率而发放的小额贷款, 格莱珉银行为贫困者和弱势妇女提供的无需担保的小额信贷, 还是微型金融时期强调非慈善性质的可持续贷款服务, 均是通过基本的信贷投入实现对金融资源的调节配置。因此, 涉农贷款是普惠金融发展重要、基础的业务分支, 从无偿的贷款提供, 到逐渐确定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结合, 扶贫资金的配置效率逐渐市场化, 通过资金配置效率地不断提高, 实现金融服务民生的初衷。在普惠金融的视角下, 贷款资金的投入也已不仅仅是简单地贷出收回, 而是更加强调通过明确资金投向、提高使用效率, 实现均衡发展 (如图1) 。因为资本逐利的本质使得金融机构贷款的非农化 (金融渠道) , 或者因为价格、投资、税收 (2006年之前, 因为2006我国取消了农业税) 等渠道使得大量资金流出农村, 对投入贷款配置做更多的路径思考和细分定位就显得至关重要, 而涉农贷款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存在, 通过提高涉农贷款的配置效率,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2 涉农贷款统计分类与普惠金融弱势化类别的契合

2.1 普惠金融弱势化类别

2.1.1 弱势地区。

对普惠金融弱势地区视角的划分是定义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前提, 衡量标准不仅包含经济水平, 还包括政治、文化、教育、自然条件、功能定位等维度。在我国, 弱势地区一般可以从地理和城乡这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划分标准具有相对性。地理区域普遍包含三大地带 (东中西部) 与八大经济区域 (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以及大西北地区) 的分类, 相对性建立在省市的比较基础之上, 没有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之分;而城乡二元区域基本存在于省市的内部之间, 一般将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界定为农村区域, 划分依据是城乡二者之间的各维度差距。地理区域与城乡二元区域都聚焦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非均质性, 以此关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

2.1.2 弱势产业。

普惠金融是支持弱势的金融, 农村相比城市是弱势的, 农业跟工业相比是弱势的, 农民相比城里的多数人是弱势的 (杜晓山, 2014) 。从投入与收益比例高低来说, 农业在我国三大产业中确实处于弱势产业的地位, 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双重影响的农业, 如果没有国家地方的政策、外源性融资的额外支持, 将举步维艰。除农林牧渔业 (第一产业) 之外, 农村内部的第二、第三产业相较于城市产业发展而言, 也是弱势产业。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其对于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发展和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意义, 是金融中介机构非真空运行的前提, 而这一点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包含农村生活、农业服务、流通体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又如农业科技产业、物流产业等, 均是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金融给予资金融通支持的产业。

2.1.3 弱势群体。

社会人群可分为六类:赤贫者, 极贫者, 贫困者, 脆弱的非贫困者, 一般收入者和富裕者 (杜晓山, 2006) 。根据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 (CGAP) 的意见, 小额信贷服务的对象覆盖极贫者、贫困者、脆弱的非贫困者以及部分一般收入者。从普惠金融的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弱势个体, 其中包括小额信贷服务对象, 其特征是由于受主观或客观的金融排斥, 无法获取全部或部分金融服务, 在获取信贷机会或金融融资渠道享用公平权方面受到阻碍, 贫困是他们的共性, 《2014年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指出, 我国依旧有一半以上的人未被传统金融服务体系有效覆盖;二是中小企业与小微企业, 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 无论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还是在促进就业方面都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但是融资约束问题却长期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资金不足限制了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张, 阻碍了基层劳动力向非传统产业的转移, 减慢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进而影响了弱势地区发展的速度。

2.2 涉农贷款配置效率应结合普惠金融视角

早期对涉农贷款的统计, 由人民银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监会) 进行, 统计反映的标准、口径、流程各有侧重, 不尽相同。人民银行侧重于“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 对涉农贷款主要是以“贷款投向和用途”为关键项;而银监会以“五级分类”标准, 侧重于跟踪监测涉农贷款质量, 主要涉农贷款数据只有“农林牧渔业贷款”。但是2007年9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以此对涉农贷款进行全面、完整、系统的统计, 这也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 (朱文胜, 2008)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将涉农贷款按照城乡地域、用途和受贷主体进行分类, 对应了普惠金融研究的三个弱势化类别, 即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普惠金融实质上是对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通过金融资源跨地区、跨产业、跨群体的调控, 达到最优效率, 实现相对公平。而对涉农贷款的统计分类, 应和了普惠金融关注弱势、降低贫困的内涵, 对涉农贷款有效地实施发放, 落实了普惠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举措。因此, 从涉农贷款统计分类的角度提高配置效率, 契合了普惠金融发展的三个弱势化类别。

涉农贷款按照城乡地域分类, 是涉农贷款按照企业、组织注册地和居民所在地进行的分类, 可分为农村贷款和城市涉农贷款。农村贷款分为农户贷款和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城市涉农贷款分为非农户个人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 均是对弱势地区的信贷投放。这一分类符合普惠金融对弱势地区的划分, 并且契合了普惠金融扶持弱势地区的理念, 不仅可以反映出农村内部的资金投放量, 同时也可以折射出城市对农村的回流资金, 落实“保证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这一命题。

涉农贷款按照用途分类, 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和其他。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农田基本建设属于农村第二产业, 农业科技、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属于农村第三产业, 以此契合了普惠金融对于农村地区弱势产业的划分。

涉农贷款按照受贷主体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个人、企业及各类非企业组织涉农贷款。其中企业涉农贷款中包含农村、城市企业贷款, 尤其重视对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入;各类非企业组织涉农贷款也包括农村、城市各类组织贷款。这又再次对应了普惠金融弱势群体视角下对弱势个体和中小企业的关注。

因此, 涉农贷款统计分类的标准对应了普惠金融关注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这三个视角 (见图2) , 实现涉农贷款三个分类间的有效性将能针对性地提高普惠水平。

3 涉农贷款的重要性与普惠金融宗旨的对应

3.1 涉农贷款配置效率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协调提升作用

涉农贷款配置效率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非均质区域发展的公平调节和支持农业提升的重要力量。各区域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金融深化、政治制度四个层面各有利弊。而阶梯式的非均质发展不仅反映在各区域中, 各省市城乡内部之间同样存在着差距, 而涉农贷款的投放将会起到平衡中和作用, 这不仅是各区域间的均衡协调, 也是城乡之间金融配置的平衡。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长期有效投入, 但是资本逐利的本质和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心理使得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金融资源倾斜。涉农贷款作为金融支农 (金融支农不仅包括涉农贷款, 还有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经济业务、担保业务等。) 最重要的途径, 调节农村资金倾斜配置的主要方式, 其在解决农村资金短缺方面与财政支农一起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互补作用, 将两者有机结合, 可以解决农村资金外流而导致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的现状。大部分学者认为金融支农 (涉农贷款) 是金融市场主体运作, 绩效水平较高的方式, 能够遵循有偿、循环的原则, 以自主选择的途径, 促进市场观念、风险防范和信用水平意识的提升, 激发内在活力, 厘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因此, 并不能单纯地依靠国家政府的行政投入以取代市场运作, 外生的金融深化无法消除内生抑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这样农村经济将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宜文、王小华, 2013) 。同时, 财政支农并没有“放大效应”, 借助金融机构特有的信用中介职能, 关注金融资金投放“三农”的规模、质量和比例, 以数倍信贷放大支农效应,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高效的涉农贷款投入对非均质区域的发展起到了较好地调节资金流的作用, 兼顾了效率和公平。而作为农业提升的重要力量, 涉农贷款定向地推动和支持了农业的发展, 无论是对涉农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良, 高附加值精品农业的培育, 还是对龙头企业的带动, 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融资效用。农业农村作为普惠金融重点扶持的弱势产业、弱势地区, 涉农贷款的配置效率将从根本上决定了普惠金融的绩效水平。

3.2 涉农贷款配置效率对民生改善的帮扶作用

涉农贷款为农户的生产经营等活动进行信贷融资, 通过激励和引导, 缓解投资不足的问题, 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 提高居民收入。亦或者通过调节跨期收入, 平滑消费, 解决借入约束, 以此提高福利水平 (邓坤, 2015) 。因此, 涉农贷款以服务“三农”为初衷, 以改善民生福祉为最终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惠及了农户、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 践行了在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而普惠金融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措施, 其最终都将着力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进社会福利 (焦瑾璞等, 2015) 。因此, 涉农贷款配置效率的提高将显著地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状态, 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角度,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回归金融服务的本原, 对民生改善具有帮扶作用。

摘要:在有效支持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对涉农贷款业务、统计分类和重要性进行剖析, 以此对应普惠金融的范畴演化、弱势化类别和发展宗旨, 阐释涉农贷款配置效率与普惠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拓展普惠金融理论, 为考察涉农贷款配置情况和普惠金融视角下的信贷投入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惠金融,涉农贷款,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华桂宏, 费凯怡, 成春林.金融服务民生:范畴演化与阶段推进[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4 (3) .

[2]焦瑾璞, 陈瑾.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提供全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途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3]中国银行业协会.小额信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4]姚耀军, 董钢锋.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 2014 (1) .

配置理论 篇5

工程三招:

no ip domain lookup 关闭域名解析

line console 0 进入到console(控制端)模式 logging synchronous 开启信息同步

no exec-timeout 关闭会话超时,防止一段时间内不操作自动退出

配置静态路由表

R1 :f0/0 192.168.1.1 R2: f0/0 192.168.1.2 f1/0 192.168.2.1 R3:f0/0 192.168.2.2

R1配置情况如下:

R2配置情况如下:

R3配置情况如下:

配置回环口

R1配置情况如下:

R2配置情况如下:

R3配置情况如下:

Telnet

1、Line vty 0 4 Password xxx Login //没有设置密码情况下不能打login

2、line vty 0 4

配置理论 篇6

仙林大道植物生态景观项目背景

南京仙林大道西起沪宁高速南京连接线马群段,东至七乡河,全长10公里,路幅140米,是贯穿仙林大学城东西向的条主干道。针对仙林大学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借鉴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设计理念,提出了“自然的城市”的新理论,强调“将城市建于自然”的风格。基于这样的理念,仙林大道形成一条穿行在公园中间的生态景观大道,既保持了栖霞地区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色,又以现代化的手法,利用植物分隔出不同的空间,将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与表现城市文化特征相结合,方案得到社会高度评价,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景观大道。

仙林大道植物空间构造方法

利用植物不同高度、种类、质地塑造出不同的空间。

1.开敞空间: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限制空间的因索,四周开敞、无隐密性,不栽植高大乔木或大间距栽植高杆稀叶乔木,下植低矮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使外围景色大量映入道路行车视野,形成对景,如多个调头路口中央分车绿化带及景观视线较好的羊山公园路旁均运用植物营造出开敞空间。

2.半开敞空间:一面或多面受到植物的封闭,限制视线的通透性适于用在一面需要隐蔽,而另一侧又需要景观的场地,以成排的常绿乔木为背景,种植花灌木,使外围情况尽量完全遮挡,形成障景。

3.覆盖空间:顶部封闭、周围开敞,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来形成。通常,该空间为夹在树冠和地面之间的宽阔空间,人们能穿行或站立于树干之中,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能形成强烈的垂直感觉,使外围景色适当借人道路行车视野,形成借景,仙林大道人行道多运用植物形成覆盖空间,为行人提供生态自然的遮荫条件。

“自然的城市”新理论植物配置实例

1.标识性节点植物配置

在仙林大道环陵路起点、九乡河西路等路口,作为道路边界起点和进入城区的端点,是道路整体景观空间序列的开始,设置有标识性节点景观,通过植物、景石组团搭配,给人以识别性强的第一印象。标识性节点景观般位于道路中央分车绿化带,车辆行驶的第一视觉中心,如环陵路路口,以景石为中心,上刻“仙林大道”四个镶金大字,赫然醒目,四周以美人蕉、南天竹、黄杨球、观赏草等植物形成一个高低错落的组团,而九乡河路口的仙林大道标识性节点植物配置则以两棵造型优美的朴树形成完美对话,下置景石,简单明了而又意味深远。

2.序列性植物配置

以片植及列植树木、成片花海地被等形成一个又一个连绵不断的景观点连接成线,如仙林公交中心站东,列植两排高而直的广玉兰,方向直立、树冠形态整齐、气势强大,使行人置身在生态树林之中。而羊山公园站的萱革花海、丝兰丛,南大仙林校区站蔷薇墙等,盛开季节精彩纷呈,无论是花卉型地被、球类常绿灌木、团行灌木和乔木形成层次分明的组合种植,还是地被层线性排布,有节奏有秩序的进行排列。

3.充分利用地形的植物配置

“自然的城市”理论以自然为基础,营造生态宜人的环境是其宗旨。仙林大道朱庄路通过自然式坡地起伏,以尊重自然、模拟自然、体现自然为原则,同时通过植物来增强由地形构成的空间,利用地形起伏,配以曲线构图形式,层次清晰优美,形成一幅独具特色的画卷。而仙鹤门站,将地形与浮雕墙结合,植物则以简单草坪为衬托,线条简洁明朗。

4.“绿色窗帘”法植物配置

以仙鹤门往东的保利紫晶山为例,为保护居住区的私密生,人行道种植高大乔木形成小区的障景,同时也成为道路景观的极好背景,其下林带则顺应地形层次丰富,如绿色窗帘遮挡住宅的私密性,使地形、绿化和建筑景观融为体。

5.季相配置

季相变化一直是植物景观的重中之重,春季人行道边种植的海棠、迎春、红花檵木、红叶小檗、红叶石楠和黄杨球,地被植种植了玉簪、剑麻、萱草,或花开似海,或新叶鲜艳,气势非凡。夏节法国梧桐绿树浓荫,紫薇、木槿、合欢等竞相绽放,秋季则迎来成片红枫、银杏、法桐、马褂木等色叶树木形成的大片落叶景观;冬季腊梅、红梅等为路旁增添道路景观的生态艺术性。

总结

配置理论 篇7

汪军等 (2007) 结合业务流程执行语言规范和面向的技术, 从业务流程重用组合机制的角度研究了网络化制造中企业间业务流程的重用[4]。Barat等 (2006) 从企业应用集成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EAI) 的需要出发, 采用基于语用的方法分析和设计过程的粒度及其间的操作, 以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应用集成的重用性[5]。Yu等 (2005) 从工作流的角度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 并通过工作流的重用来提高建模的质量和效率[6]。Markovic等 (2008) 认为建立过程模型是复杂和十分耗时并容易出错的, 提出以pi-calculus和本体论为基础, 对业务流程进行描述, 进而重用企业现有业务流程片段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7]。Yamamoto (2005) 等从方法学的角度分析了业务流程应如何建模,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粒度统一的流程模板等技术来重用流程。本文试图借鉴产品配置的思想来解决业务流程中非精确业务流程的可复用建模等问题[8]。

1 基于配置理论的可复用业务流程建模方法

1.1 基于配置理论的可复用业务流程建模框架

产品配置是解决当前产品个性化设计问题的重要解决手段, 它可以在产品的若干关键组成部分提供多个选项供用户选择, 既方便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 又可保证采用大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9]。鉴于业务流程建模会遇到与产品的个性化设计类似的问题, 这里将借鉴产品配置的设计思想来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

产品配置的过程是, 首先构建非精确的BOM族 (或称Generic BOM) , 它是一个包含所有可选零部件的产品结构树, 每一个树结点都对应一条由配置参数构成的布尔表达式表示的配置规则。在定制阶段, 当给定配置参数的取值后, 就可以通过比较配置规则来获得精确的BOM。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将个性化的产品划分成若干个单元, 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 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重用程度。受产品配置设计思想的启发, 下面提出了基于配置理论的可复用业务流程建模方法, 其框架如图1所示。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1) 分析企业已经制定的业务流程模板以及已经执行的业务流程实例, 找出具有共性的业务流程单元, 对其可复用性进行评价, 从而得到构成业务流程的可复用元。

(2) 在业务流程可复用元的基础上保留目标的多途径分解, 建立业务流程的非精确模型, 并对其配置规则进行定义, 最终形成模型库和配置规则库。

(3) 通过一定的配置方式与算法, 将非精确业务流程转化为精确的业务流程模型, 这样, 业务流程的执行不再是简单地对业务流程模板实例化。

(4) 对新业务流程实例进行可复用性评价, 将复用价值高的业务流程实例作为可复用元充实到业务流程模型库中, 以便在将来的业务流程设计中重复利用。

1.2 基于多途径分解的非精确业务流程建模

由于在设计阶段业务流程常无法确定其精确模型, 因此有必要建立描述业务流程主要阶段的非精确模型。建立业务流程的非精确模型可以采用“保留目标的多途径分解”的方法。业务流程在执行阶段可能存在的路径称为“多途径”。对业务流程进行多途径分解, 首先要确定第一级目标 (根目标) , 对根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可以得到多个细化的子目标, 子目标还可以逐次分解成更多更细的子子目标, 直到分解成的叶目标可以对应为原子任务为止, 其分解的结果是一棵倒置的目标树。父子目标之间存在着三种基本的联系:必需联系、可选联系和多选一联系 (如图2所示) 。必需联系指子目标是实现父目标的必要前提;可选联系指子目标完成与否不影响父目标的实现;多选一联系指多个子目标中任一个目标的完成就能确保父目标的实现。传统BPR方法往往只处理必需联系, 对于多选联系, 通常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比如资源使用最优、处理时间最快等) 进行决策, 最终选取唯一的子目标, 它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设计阶段就轻率地放弃了业务流程目标的大多数实现途径。

保留目标的多途径分解树是非精确业务流程模型的雏形, 树的中间节点映射成业务流程模型的任务块, 树的叶节点则映射成原子任务节点。业务流程模型的其它一些元素没有在目标树上表达, 比如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前向依赖、互斥依赖等) 、路由选择条件, 等等, 需要另外添加和完善, 因此映射过程一般采取人机交互的方式。

1.3 业务流程配置方法

非精确业务流程模型描述了工作目标的各种实现途径, 但在具体执行时需要根据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逐步确定一些细节以获得业务流程的精确模型。从非精确模型到精确模型的转化可以采用配置的方法。配置方式有多种形式, 如根据配置的范围可以分为任务版本配置和结构配置, 前者根据不同的配置条件选取任务不同的版本, 配置比较简单, 后者则选取不同的子业务流程结构, 包括任务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路由分支甚至不同的任务, 整个配置过程将较为复杂;根据配置的参数不同可以分为状态配置 (任务或过程的状态) 、有效期配置 (时间有效性) 以及环境参数配置 (资源、组织等环境信息) 等。与产品结构配置不同的是, 业务流程配置中存在更多的约束限制, 比如任务1的A版本不能和任务2的B版本共存于同一个配置中, 等等。配置方法的核心是配置算法, 即当所有的配置参数都确定后, 利用该算法实现将非精确的业务流程通用模型映射成精确定义的业务流程模型 (传统的业务流程模型) 。每次配置不一定都能得到唯一的精确业务流程模型, 如果得不到模型, 就可能需要修改非精确模型或者寻找最相似的一种配置结果;如果配置出多个业务流程模型, 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 (AHP法) 选取最合适的一种配置,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优化。

在业务流程配置时, 可以采用UML建模方法来对配置中的任务相关类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 。

(1) 任务类和任务版本类。

过程类对应工作流模板是由多个抽象任务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的, 任务类型属性用来区分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团队任务在不同的组织结构、项目分工和人员分配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任务结构, 若产生这种情况, 则可根据继承机制从任务派生出不同的任务版本来解决。任务版本类包括版本号、数据表单和任务指派规则等属性。数据表单是任务版本相关数据的集合, 采用XML进行描述;任务指派规则和一定的OCL对应, 负责在任务执行时为活动指派满足条件的参与者。

(2) 任务配置。

任务执行前, 从抽象任务派生出的多个任务版本中选取合适版本的过程称为任务配置。配置的时机可以在工作流实例执行前, 也可以在工作流实例执行到本任务时。

(3) 工作单类和活动类。

就绪的任务称为工作单类, 它对应用户工作列表中的待处理任务。正在执行的任务称为活动类。工作流引擎能为每个任务版本的潜在参与者生成工作单, 并由用户自己选择是否执行该任务, 所以工作单和活动之间存在0—0...1的关联, 即并不是所有的工作单都会被激活而成为具体的活动。

1.4 业务流程的可复用性评价

可复用元是指经常固定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以相同的顺序出现的一些任务集合及其相互关联关系, 可视为一个业务流程模块, 在以后的业务流程设计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重复利用。以新产品开发流程为例, 在新产品开发的四个阶段, 即概要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试制修改中, 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都需经过“编制、校对、审核、会签、批准”的流程阶段, 因此, 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可复用元”。为了提高业务流程设计的效率, 可以对业务流程实例进行分析, 对业务流程中重复出现的子模型进行可复用性评价, 如果其可复用性大于一定的阈值, 则作为复用元存储在业务流程的复用数据库中, 以便将来的业务流程设计调用。

可复用性可以用下面公式表示:

R=f (U, G, C)

其中, U (Usage) 表示业务流程复用元的重复有用性, 可以用该复用元在业务流程实例库中出现的概率表示;G (Granularity) 表示复用粒度, 即复用元的大小, 可以用复用元包含的节点数量表示;C (Cost) 为复用成本, 它从结构调整、资源分配等几个方面分别来衡量对调用的复用元进行修改的难度。如何对以上几个衡量指标进行综合, 可以采用将上述几个指标归一化后加权平均的方法。

2 应用实例

以某制造企业的工程变更流程的建模与实现为例, 该方法已得到实际应用。该工程变更流程的基本情况如图2所示, 总体上分为简单变更流程和复杂变更流程, 在运行时, 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将执行其中一种变更流程。然而, 即使在同一变更流程内部, 由于产品参数的不同, 流程的执行路径也存在差别, 比如在“变更评估”子流程内部, “变更分析”就是一个可选环节, 同样在“变更分析”内部, “设计分析”和“工艺分析”环节也是可选的。因此变更流程非常复杂, 很难为每一种情况都建立一个流程模板, 这时就有必要定义可配置的业务流程模型。

首先要在最高层次上定义出非精确流程模板, 两个子流程 (简单变更流程和复杂变更流程) 分别对应不同的配置规则。由于这两类流程都包含“变更请求”和“变更实施”两个子流程, 因此可以将其定义为可复用元。在“变更评估”内部, “变更分析”对应有配置规则, 而“原因识别”和“变更规划”都是可复用元, 针对目标分解树依次进行以上过程, 最终得到非精确流程模板, 该模板在运行时可配置得到如下若干精确流程 (带下划线的是还可以进行分解子流程) :

流程1:变更请求→变更实施

流程2:问题描述→变更请求→原因识别→变更规划→变更实施

流程3:变更请求→原因识别→变更分析→变更规划→变更实施

流程4:问题描述→变更请求→原因识别→变更分析→变更规划→变更实施

……。

由此可见, 通过非精确流程模型大大简化了流程的定义, 以后如有扩展需求, 则修改某些配置规则即可, 而无需重复定义新的模板。

3 结论

利用可复用元和配置规则, 在定义非精确业务流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建立不同的精确业务流程模型, 可以实现业务流程模型的重复利用。但是, 在如何从大量的业务流程实例中获取可复用元、以及如何实现高效配置等方面仍需做大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WORKFLOW M C.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R].WFMC TC-003, 1995, Jan.

[2]赵天奇, 陈禹六.基于活动的工作流建模及其动态调度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3) :40-45.

[3]TOMBROS D, KRADALFER M, GEPPERT A.Modeling processesand workflows by business rules[R].US Wes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2000.

[4]汪军, 宋豫川, 刘飞, 何彦.网络化制造中企业间业务流程重用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 13 (2) :345-349, 355.

[5]BARATS, KULKARNI V, JANAKIRAMD.Asafety criterion for re-using a business process in the desired integrated process[R].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Computing, Chicago, IL, USA, 2006 (September) :18-22.

[6]CHAO YU, GUOQING WU, MENGTING YUAN.Business processmodeling based on workflow model reuse[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ystems And Services Management, Chongquing, China, 2005 (June) :13-15.

[7]MARKOVIC I, PEREIRA AC.Towards a formal framework for reusein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8 (l4928) :484-495.

[8]YAMAMOTO R, YAMAMOTO K, OHASHI K, INOMATA J.De-velopment of a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methodology and a tool forsharing business processes[R].12th Asia-Pacific 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2005 (DEC) :15-17.

配置理论 篇8

一、资源配置理论的内涵

资源, 通常指的是能够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1]体育资源也属于资源的一部分。包括科斯在内的众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人类社会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 而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资源存在稀缺性。进而出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生存所需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资源配置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手段。“基于全部资源的有限性, 迫使人们必须在现有的资源间进行选择”[2], 这种选择我们称之为资源配置。

资源, 在经济学中是用来生产商品, 资源配置就是为了发挥其最大价值, 生产更多的商品, 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新制度经济学中借助了交易成本概念, 把现实制度下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和行为选择作为变量纳入分析, 不仅说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而且说明了环境变迁过程中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行为过程。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资源配置:尽可能地节约资源, 使现有的资源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使资源在各区域按比例分配, 保证资源功效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前者属于个量资源配置, 后者属于社会资源配置, 个量的有效取决于社会的合理, 关键还是社会资源配置。

从总体上看, 资源配置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资源的合理分配。资源的提供者将提供资源的合理分配是重要的一步, 将什么样的资源放在什么地方, 放多少才算合理, 才能够满足需求;其次, 资源的合理使用。如何将现有的资源功效发挥到极致, 能够生产更多商品获取更大效益, 或者能够满足更多人类社会的需求。

党中央明确提出关于构建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要求各级领导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鉴于此, 体育运动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个层面, 亟需努力发展。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在现有的资源下或较少地投入下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3]这里面有很多与资源配置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相关, 借鉴资源配置理论, 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为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更为宽广的理论支撑。

二、相关概念

(一) 体育公共服务资源

体育, 作为一个广大的学科范畴, 包括众多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公共服务, 我们在探讨体育公共服务资源时使用群众体育 (大众体育) 的概念来界定的。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出发, 结合大众体育的概念, 我们将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定义为“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4]。体育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借鉴公共服务资源概念界定, 林立 (2012) 等人结合帕森斯AGIL理论认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即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 从事体育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所利用或可以利用资财的来源。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也就是能够用来开展体育活动, 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可以分为体育公共服务有形资源和体育公共服务无形资源。

(二) 体育公共服务有形资源

有形资源也就是能够看得见, 切切实实能够拿来可以量化的资源。主要分为三类:人力、物力、财力。在体育公共服务里面, 人力主要是指一些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等;物力主要就是一些能够用来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 包括一些健身步道、俱乐部场地器材、社区体育器材等;财力主要指的是政府层面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

(三) 体育公共服务无形资源

无形资源主要包括一些政府部门为促进公共服务的发展所颁布的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实施体育公共服务的模式分析、目标的确立以及发展规划和非政府部门的参与等。

(四)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资源总体现状

综述前人研究成果,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存在三大矛盾:第一, 公共服务产品总量不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多样化, 对体育的需求也日益扩大, 这与严重不足的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矛盾。第二, 公共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每年投资大量资金在各个事业机构, 但对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却是严重不对称, 影响了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第三, 公共服务产品分配严重不均衡。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能够投入较多的产品, 但由于各种原因, 许多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 而其他地区仅仅一点有限的资源, 却能满足众多群众的需求。

三、资源配置理论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启示

(一) 整合地域特征合理分配资源

在体育公共服务中, 政府发挥着主导核心的作用, 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 而是在确保体育公共服务得到提供的同时扮演多重角色。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直接影响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各种体系的形成。资源配置理论的首要思想即是资源的合理分配, 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多样性也为资源的分配提供了便利。在什么样的区域, 提供何种资源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例如, 在一些河流、山川较多的地方, 大可不必为提供单独的游泳池、水上设施等, 而是只需经过简单地改造, 即可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地方, 只需简单改建, 即可能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滑雪、滑冰等项目。在资金投入方面, 有些地区依托天然优势, 即可满足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 只需提供简单的设施器材。在生活水平较高压力较大的城市里, 就需要提供多种资源, 由于原来的场地逐渐被高楼所代替, 就需要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 才能满足需求。

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就亟需解决当前所出现的三大矛盾, 加大公共服务产品总量的投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各种资源总量名列世界前列, 可当谈到人均占有量时, 却落到后面。加大总量的投入, 从总体上达到一个量的标准, 合理分配资源, 而不是任意摆放, 这样才可以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 依托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资源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石即是资源, 没有了资源, 就如所开的汽车里面没有加油一样。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投入不足、总量不足、分配不均衡, 并不影响体系的完善, 将各种资源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锻炼需求。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场地设施系统、活动系统、指导与培训系统、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体制监测系统、组织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合理配置各个系统的资源, 加强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 促进各个系统的良性循环, 对于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东.论市场体系建设——资源配置的制度思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5:48.

[2]萨缪尔森.经济学 (上册) [M].商务印书馆, 1979:29.

[3]刘明生, 李建国.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体育科研, 2010 (4) :54-56.

配置理论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改革

一、引言

从既有的学科分类看本选题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又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但本文作者可能更多的从经济学视角展开以下的论述。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地方高校正面临着存量资本配置不足、增量资本配置不够、配置系统功能不强、以及创新配置制度不力等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正是当今主流经济学所努力探究的问题或主题;当然, 也属于科学发展观讨论的范畴。作者尤其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仅从教育学视角探讨是远远不够的, 很有必要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整体层面进行分析, 才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既有的研究文献虽然有一些相关的研究, 例如阎凤桥、闵维方 (1999) 、赵君 (2000) 、吴永 (2001) 、雷丽珍, 王红 (2003) 、陶宏 (2005) 、温艳 (2006) 、刘宛晨 (2007) 、占绍文 (2008) 等或从高等教育资源优化或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或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成本与效率或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等视角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并提出了增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建议;但总体上来说, 他们的研究或属于管理学视角或属于教育学视角或属于经济学局部均衡视角进行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一般均衡视角, 亦即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系统配置的视角展开研究, 以期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的持续、有效和稳定发展。

二、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高等教育资源通常是指组成、维持、参与并服务于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高等教育资源按照其构成要素的存在形态可以划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软资源是指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对硬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所显示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又称为无形资源, 包括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硬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使用或开发其存在价值的资源, 又称为有形资源, 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财力资源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企业及个人为发展高等教育而进行的经费投入;物力资源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发展高等教育中所需的固定资产的投入, 包括教学场地、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实验设施以及附属于高校的其他设施等;人力资源主要是指高校师资与管理人员等。尽管高等教育资源具有以上形式和内容, 但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其软资源实质上是其硬资源的引致资源, 其硬资源虽然有以上三种不同的形式, 但是在经济学中可以统称为经济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作为非义务教育资源, 在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国家不能通过强力方式向每个适龄青年无偿提供, 严格的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及限量制定的招生计划决定了只能选拔一部分学生享受到高等教育, 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入校时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学费, 否则, 仍无法享受高等教育机会和资源;所以说, 高等教育资源在消费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另一方面,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所论述的那样, 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并从中获益时, 全社会和其他人也可以从中受益,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愈多, 带给全社会的利益就愈广泛;所以说, 高等教育资源又具有使用的正外部性。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资源既不属于纯公共产品, 也不属于私人产品, 而是属于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特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系统根据该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采取一定的方式, 通过不同的渠道, 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资源分配到高等教育系统中去, 以实现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功能。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从而使其与社会其他资源配置区分开来。首先, 由于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总体上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状态, 因而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资源配置一定具有渐进性过程特征。其次, 由于高等教育, 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具有多功能特征, 因而其资源配置具有包括国家、社会和企业等作为不同配置主体意义上的多层面性特征。第三,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多层面性特征, 因而包括其投资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具有多元性特征。第四, 国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通过配置制度的实施而实现, 因而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其国家性特征。第五,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特征。

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和模式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样性特征和多功能性表现, 因而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一个包括政府、社会以及高校自身等多元主体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其中政府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协调高校与社会的利益关系, 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确定战略重点, 协调总体规模和学校布局;政府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最重要的主体既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对高等教育进行宏微观引导, 也可以通过立法、规划、政策和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微观调控。社会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另一主体既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进行高等教育资源的微观配置, 促进高等教育产业的有效竞争;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融资以及赠予等多种形式参与社会办学, 并发挥激励和监管高校资源配置效益的功能。高等学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办学法人实体, 本身就具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自我决策、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最基础功能。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多元性, 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既不能为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计划配置模式, 也不能为纯粹的市场配置模式, 而是包括两种配置行为在内的混合式配置模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表现为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的模式, 政府不仅可以直接利用既有的资源进行高等教育资源的微观配置, 以保障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准公共品特性而引致的市场失灵, 而且还可以通过有效的调控方式进行高等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当然, 政府在宏观配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经济资源的有效功能。至于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的力量对比则主要取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之外的经济体制改革。当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市场力量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扩大。

五、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指的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的制度变革或配置规则的转换。从全球来看, 随着经济水平和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过程也在不断进行, 并具有各国或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烙印的特征。就中国来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并具有当代中国特征。

首先, 表现为以增量创新为先导, 逐步演进为以存量调整为突破的过程特征;根据林毅夫关于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选择分析中对增量与存量的划分, 凡“不从对资产存量的再配置入手, 而着眼于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引进越来越多的市场机制的改革”的措施, 统归为“增量”改革;反之, 涉及到现有资产再配置的改革则应归为“存量”措施;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实际轨迹看, 应用这一对概念来分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规律也是符合基本事实的。

其次, 表现为以渐进性改革为主线, 激进性改革为辅线的过程特征;大量文献表明,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是以渐进性改革为主线的变迁过程, 实行渐进性改革最初也不是政府的初衷, 这是不以政府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这其中与政府初期是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着眼点的良好愿望出发, 期间不断寻求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一致的经济运行体制的实现形式的探索有关, 这对改革者来说完全是一项毫无经验地探索。既然是探索, 就存在风险。这一初始条件决定了探索的形式, 也就是资源配置转换的方式呈现为缓慢、递进、反复的渐进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如此,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也是如此。

第三, 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 转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体的过程的特征;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转换中, 始终存在着政府主导与公众选择的矛盾。政府作为具有权威性的公共机构和制度的强制供给者, 因制度本身存在着公共外部性而主要由政府来设计、组织并将成本合理分摊到社会成员之中, 如果政府是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最大己任而实施改革, 即使改革的成本很大但分摊得公平, 改革进程也不会因而受阻;相反, 如果政府客观上造成以维护自身的集团利益为出发点, 即使改革可能带来的愿望是有意义的, 也会引起改革阻力。因此, 政府主导行为的有效性与政府改革的出发点、归宿相关。由于政府主导的有效性还受到来自信息传递的交易费用的约束。由于市场主体的多样化与不同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差异性, 政府在决策的成本上所花费的交易费用将越来越大, 以至于仍然坚持主导的成本大于放弃无效管理的成本, 或以改变政府主导方式来应对市场千变万化的主体需求, 这就是制度经济学中被称之为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第四, 以中央集权单一化逐步被以地方分权的分散化替代的过程特征;新中国成立不久进行的高等教育院系调整之后, 中央政府曾又几上几下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在中央与地方的办学与管理体制上, 发生了重大关系调整, 提出高等教育以省统筹为主的原则, 并将中央各部门所属的高校归并教育部或与省内学校合并, 这一举动被称之为第二次“院系调整”。改革开放前后的这两次办学管理权的调整在本质上有所不同, 前者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后者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由于前者的生存环境没有变化, 中央政府可以随意收回下放的权力;后者的生存环境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市场主体的多样化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日益增强, 中央原集中权力的体制已不再适应改变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管理权转向省一级和学校是市场机制内在逻辑与社会资源配置市场取向的结合需求。

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力和方向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力首先来源于于人们对高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知识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高等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快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 以期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其次,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力来源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环境系统的变迁, 亦即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系统的变化;毕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仅仅是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系统的子系统;如果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系统发生了变化, 其所属子系统也必须发生相适应的改变。再次,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力来源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的内部环境系统的变迁。亦即随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中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其配置力量和配置地位的变化, 以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中的客体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要素的质变和量变,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既有的制度和规则将被打破,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系统新的制度和规则将被推出。但不管怎样变化, 当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方向或改革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态势。

第一,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社会化趋势。

在现代新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下,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体的成长, 各类非营利性组织即所谓的第三部门进入高等教育等公共事物领域, 这些组织展现出自身多样性服务和供给的优势, 不仅与政府分担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责任, 而且形成与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互补关系。

第二,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趋势。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趋势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单一方式而言, 它的前提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只有经济形式的多样性和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并存才可能而且才能引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 客观上也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呈现为多元化状态。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也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增进。

第三,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趋势。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具有准公共品特性, 因此, 它的配置一方面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实行一定的计划配置, 尤其是某些地区和某些学科。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涉及到高等教育特定服务对象的较高收益率, 因此, 要求直接消费、受益高等教育的地区、社会群体、组织和个人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投入, 对高等教育资源实行一定的市场配置。所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并非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完全市场化, 而是指高等教育资源由过去的更多的计划配置向更多地由市场来配置的转变。特别在我国, 由于计划的惯性, 市场起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所以必需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第四,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趋势。

大学最早出现时,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就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但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的浪潮真正兴起当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战后,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这种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留学生互派、学者互访的数量急剧增长, 国际间高等教育资源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其中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最为活跃的迹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 采取各种政策吸引世界各国学生, 甚至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作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这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不仅为教育输出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且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各国政治、外交、科技、经贸等各方面。正因为如此, 许多发达国家都不惜采取各项措施, 突出本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并把它们推向世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一方面应积极利用国外的高等教育资源, 力求在不长的时间里, 使我们一些大学跻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但是, 另一方面, 高等育资源配置国际化的进程也应考虑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能盲目跟进, 同时也应积极主动地向国际介绍本国高等教育优良资源, 以便达成真正提高本国大学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

[注]课题名称:长株潭融城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课题批准号:XJK06CZ081。

参考文献

[1]阎凤桥, 闵维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木桶现象”的探讨[J].教育与经济, 1999, (02) .

[2]赵君.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04) .

[3]占绍文.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理论导刊, 2008, (03) .

[4]刘宛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06) .

[5]温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高校办学行为的影响[J].大学教育科学, 2006, (03) .

[6]陶宏.较量—关于教育的资源配置[J].小康, 2005, (05) .

[7]雷丽珍, 王红.混合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J].教育导刊, 2003, (Z2) .

配置理论 篇10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目的在于保证网络资源的投资主体能够在资源配置中以等量投入或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化的产出, 把各种信息资源有效地分配于各种用途, 使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服务和产品[1]。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中, 用户以自己的心理取向和志趣进行特定的网络活动, 形成互动习惯后便具有某种群体交流结构, 就会产生以大多数人的倾向为基础的群体思维, 用户就会聚合形成或发现自己所属的群体[2], 构建形成社会化群体交互网络。由此, 在当今大数据 (BigData) 时代的信息基础环境下, 信息资源在社会化群体中的配置问题也有了新的转变。

因此结合这样的信息环境, 重新探索社会化群体交互网络的信息资源配置是很有必要的, 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结构洞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1 结构洞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结构洞 (Structural Holes) 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伯特 (Ronald.Burt) 于1992年在其著作《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3]一书中首次提出, 是对社会网络分析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目前, 结构洞理论已经在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Burt指出“非冗余的联系人被结构洞所连接, 一个结构洞是两个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的联系”, 也就是说如果网络中的一个行动者所联结的另外两个行动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时, 该行动者所处的位置就是结构洞。判断结构洞的标准有两个:凝聚性和对等性——凝聚性指如果一个行动者的两个联络人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凝聚力加大, 冗余性也增强;对等性指两个行动者与网络中的同一群人之间共享同样的关系。Burt由此推论, 个体的最佳策略是在群体的结构网络中找寻结构洞, 接着跨越结构洞, 使原来没有关系的群体形成联结, 而个体本身成为信息流动的媒介。

2 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洞

2.1 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现状

由于网络传输设备的完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 整个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呈现出移动化、自主化的特点, 导致了信息用户与信息量的突增, 同时信息本身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然而, 这样的改变并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一方面, 虽然有海量的信息, 但信息内容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反而陷入了“信息过载”的局面;另一方面, 信息资源的分布结构不合理, 信息挖掘深度不够, 大多为原始性信息或二次信息, 且主要集中在新闻、电子邮件、聊天、信息查询等[4]。虽然, 近年来随着信息增值服务的增加, 即增加科技、网上教育、证券交易等专业数据库服务, 但由于普及程度低、下载访问受限等问题, 并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所有信息资源配置必须以社会信息需求为依据[5]。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来讲, 网络用户是网络市场的需求方, 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以这些用户的需求为导向。随着信息社会化程度的深入, 网络用户呈直线上升, 并显示出一定的群体性。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最大目的是用于决策, 而社会化群体聚合使得用户在进行决策时更容易受群体的影响, 同时由于“信息过载”和信息资源分配不均, 用户没法第一时间获得有用的信息, 决策就更加困难, 因此用户期望在决策时总有某领域的“专家”给予帮助。用户期望信息资源来源具有权威性、信息资源真实有效, 这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2.2 社群网络中的结构洞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的要素分析

信息资源配置由信息主体资源、信息本体资源和信息表体资源三部分组成[6], 其中信息主体资源 (简称主体) 包括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中介者和利用者。每一个主体由于信息资源配置活动中所进行的信息行为, 包括信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服务等, 构成了社群交互网络。无论是广义的信息资源配置还是狭义的信息资源配置, 在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社群网络都普遍存在结构洞。

当社群网络中的某一结点占据结构洞时, 该结点便能同时拥有来自结构洞两边的“异质信息”, 利用信息差, 将所获信息进行提炼、再加工, 再通过合适的信息行为使信息进行分配、流动和重组。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资源的配置没有了计划与市场的严格区分, 所以社群网络中结构洞的占据者也更加灵活。例如, 有关政府信息资源中, 政府是该网络的结构洞的占据者, 作为“桥梁”连接公众与真实信息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 馆员是该网络的结构洞占据者, 结构洞两边的是图书馆资源和用户;在公司公众咨询平台中, 咨询平台是结构洞的占据者, 成为该网络唯一的中心, 连接着网络中其它信息交互结点。

在社会化群体交互网络中, 每一个结点都是潜在的网络信息资源配置者, 其必要条件是:结点所连的两端或多端存在信息差, 即成为结构洞占据者;结点拥有的信息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满足其他结点的需求。而处于社群交互网络边缘的结点则成为了信息资源配置的接收方。由于网络交互行为的进行, 信息资源随配置活动的进行在网络中流动, 整个社群交互网络的结构也在不断改变, 随之而来信息资源配置主体及结构洞占据者也可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2.3 结构洞对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

根据Burt的观点, 结构洞能为其占据者获取“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提供机会, 从而比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成员更具有竞争优势[7]。信息优势是指占据结构洞的行动者能比别人更早、更多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更及时地把握信息带来的机会;而控制优势是指结构洞能使其占据者居间协调时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而具有的优势。在进行信息资源配置时, 占据结构洞的结点有机会接触到两类异质的知识来源, 跨越结构洞所获取的知识冗余度很低, 从而形成信息优势, 也正是这种信息优势才让该结点不断地累积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为配置做好相关资源的准备。同时该结点还可以通过配置的不同方式控制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而获利, 即获得控制优势。

结构洞所处的交互网络自身特点也会影响网络中信息资源的配置。对于群体内部交互网络来说, 结构洞占据者进行着信息资源的配置, 但配置效果和用户需求并不能及时、直接的反馈给结构洞占据者, 对其下一次信息配置活动起不到有效促进, 这类网络如企业内部网络、数字图书馆等。对于服务性质的交互网络, 由于结构洞占据者能够及时收到信息资源配置接收者的反馈信息, 从中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 及时改进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方式,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类网络如政府服务网络、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等。

总的来说, 社会化群体交互网络中嵌入结构洞对信息资源的配置利弊共存。一方面, 在有主导配置结点存在的网络中, 结构洞的存在能提高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 在信息资源自动调节的网络中, 结构洞的存在有时会阻碍信息资源的配置。

3 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流程

信息资源配置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模式,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本体资源为纽带、以表体资源为基础[8], 沿着一定的配置流程进行资源配置。虽然每个社群网络结构和所交互的信息内容特点不同, 但每个有结构洞嵌入的社交群体其信息资源配置流程大体相同, 概括提炼出其大致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社群网络中的结构洞占据者由于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 在整个社群交互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 负责信息资源的配置。若网络中的其余结点能在信息资源配置之前提出自己的需求, 结构洞占据者就可以根据其信息需求进行资源的精准配置, 提高配置效率。但并不是社群网络中的所有结点都能在配置前提出需求, 也不能保证所提需求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所以结构洞占据者只能根据其已经表现出来的其他信息行为或者已有的信息资源配置后的反馈进行资源配置。

对于结构洞占据者来讲, 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资源配置也为了稳固自身结构洞占据者的地位, 结构洞占据者需要应用到各种信息处理模块, 其功能如下:

3.1 信息资源搜集

结构洞占据者根据信息资源来源的不同进行收集:将网络中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同时也从社群成员的信息交流中获取可用于配置的潜在信息资源。这里的信息资源收集同样也包括自身创造出的, 还未在社群网络上、网络上进行传播的未加工的初次信息资源。

3.2 信息资源存储

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 通过显性信息的序化, 完成信息资源转化中组合化的过程, 即对外化获得的信息资源进行排序、增减、分类、综合等, 从而产生新的、更加系统化的信息资源[9], 这是结构洞信息资源提供的基础。

3.3 用户反馈

通过对反馈信息自动或人工的整理, 提炼出新的信息, 既可以补充成为信息资源收集中, 也可以从中挖掘出更多的信息资源价值和用户需求, 为下一次的信息资源的准确配置提供依据, 也是信息更新的重要途径。

对于结构洞占据者一直处于动态变动的社群网络来讲, 其信息资源的处理功能模块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隐性信息资源显性化后的信息资源配置;同时由于社群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没有法律、道德方面的配置义务约束, 结构洞占据者通常情况优先考虑自身利益, 从利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一定量的资源配置。

4 实例验证

在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过程中, 很多时候都容易形成结构洞, 本文从当下网络社交平台使用量最多的“微信”平台入手, 选取其中的一种应用平台及其产生的社群网络来对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洞现象进行近一步阐释。

微信是腾讯公司为手机终端用户打造的一款免费即时网络通讯产品, 于2011年1月推出发展至今, 其用户数量已突破6亿, 在累计经过40余个版本升级后[10], 形成了集多种应用于一体的平台, 其中以服务号、订阅号为代表的公众平台社群网络易形成结构洞。

微信针对企业和拥有一定量粉丝的个人开通了公众平台, 在此平台里有两个侧重点不同应用:服务号与订阅号。服务号针对政府或企业, 如利用航空公司的服务号进行航班查询;订阅号则是针对媒体和个人, 开通此服务后便可以定时向其粉丝推送相关信息。围绕每一个公众平台而聚集起来的用户群体构成了社群网络, 公众平台是这个社群网络的结构洞占据者。信息资源由结构洞占据者发出, 借助RSS技术推送给其余各结点, 以放射状的形式向外传播, 其信息资源配流程如图2所示。

用户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求选择所需的公众平台进行订阅, 建立交互关系。处于中心位置的结构洞占据者, 是所有信息资源唯一的发布者, 也是其余用户发布信息的唯一接收者, 占据着“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 从而进行信息资源的配置。由于公众平台是政府和企业进行信息资源配置的有效平台, 为了更及时、准确的进行各种信息行为活动达到信息资源配置的目的, 处于中心结点的结构洞占据者还应具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管理、用户需求管理与反馈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 并借助RSS信息资源精准推送手段, 确保信息资源配置的精准、高效。

5 结束语

在一定的法律、道德约束下, 结构洞的占据者能在社群网络中借助自身的“信息优势、控制优势”提高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 也是目前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中已经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 一旦在这种社群网络中结构洞的占据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 不愿从整个社群网络的资源合理、高效配置出发, 则适得其反, 不能达到良好的信息资源配置成果。

参考文献

[1]贾君枝.市场环境中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 (2) :48-51.

[2]胡昌平.基于社会化群体作用的信息聚合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5) :51-56.

[3] (美) 罗纳德·伯特著.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M].任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4]http://search.cnnic.cn.

[5]桂学文, 娄策群.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6]裴成发.信息资源配置及其效度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 (5) :58-61.

[7]姜鑫.基于“结构洞”视角的组织社会网络内隐性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 2012 (1) :32-36.

[8]陆萍.基于要素分析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J].图书馆学刊, 2011 (10) :35-37.

[9]王伟军, 刘艳芬等.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6) :97-101.

配置理论 篇11

在高校招聘工作中, 应聘人员的核心价值观是否与其所在组织、团队、岗位所需类型一致, 关系到人力资源自身价值的发挥, 关系到人才队伍的使用效益, 关系到高校整体效能的发挥。认定新进教师的核心价值观, 需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心理资本”。九型人格作为一门性格心理学说, 探索人性规律, 是管理者识人、选人、构建团队的有效工具。

1九型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最早是由美国Dr.Alexander Thomas和Dr.Stella Chess在其1977年出版的《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到的, 人们可以在出生后第二至第三个月的婴儿身上辨认出九种不同的气质:活跃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兴趣点;反应强度;心景素质;分心度;专注力。之后, David Daniels发现这九种不同的气质与九型人格相匹配。九型人格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将人分为九种型号, 揭示的是核心价值观, 也就是人们处理自己和世界关系的九种方式。

1号完美型:对错最重要, 无论对自己或是他人都用高标准、严要求, 希望每件事都做得完美, 且井井有条。惯于坚持自己的原则, 难以容忍他人意见。

2号助人型:乐于帮助他人, 别人的需要远比自己的需要重要。重视人际关系, 不懂拒绝, 希望得到认同感, 并成为他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号成就型:成就最重要, 目标性强, 善于交际。喜欢竞争力强的环境,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业绩获得别人的追捧。

4号自我型:追求自我感觉和自由, 创造力强, 拥有敏锐的触角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时常认为别人不懂自己, 容易被不切实际的幻想所吸引。

5号理智型:知识最重要, 强调运用智慧和理论去解决问题。善于思考, 好学不厌, 分析力强。与人保持一定距离, 埋头于自己的空间, 善于控制情感, 注重理性分析。

6号疑惑型:对待人与事多疑多虑, 小心谨慎, 怕出差错。内心保守, 为人忠诚。安于现状, 不喜欢转换新环境。

7号活跃型:人生就是要积极乐观, 思维敏捷, 乐于体验充满刺激的项目。性格外向, 善于交际, 以活跃来逃避自身不安的情绪。不断追求新鲜感和快乐感, 不易发现身边的问题。

8号领袖型:善于掌控大局, 正义自信, 并能够助强扶弱。相信运用自信和意志力就一定能成功, 绝不服输, 做事干脆果断, 不喜欢求人。

9号和平型:性格温顺随和, 到哪都会尽力维持和谐的氛围, 最怕冲突, 希望人人都能和平共处。适于有条不紊的舒适环境, 将眼光放在人与事的优点上, 对于决定总会犹豫不决。

2高校招聘配置工作的现状分析

2.1工作分析不到位, 导致招聘进来的人不能胜任岗位要求

工作分析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高校招聘计划的制定仍多依赖于用人部门的经验分析和主观判断, 缺乏详尽的工作分析。即使部分高校有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 但沿用原有的会使其对岗位职责、内容、性质认识模糊, 因为高校事业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 岗位内容也会深化和扩展, 对教师的要求相应也不同。致使新进教师在短期内出现无法胜任的现象, 这也是导致高校人才流失率高的原因之一。

2.2配置缺乏人性化, 极少考虑教师的个性差异

仅从学校内部岗位的需求出发, 将新进教师被动地安排在某一个岗位上, 较少征求其对岗位的适应程度及其他, 忽视了个人需求的关怀。这使得新进教师对学校缺乏亲切感, 减弱了对学校的忠诚度。

2.3面试方法单一, 教师整体素质认识不全面

高校招聘面试较多采用结构化的面试方法, 其评判标准也是仅凭考官的个人经验。较少运用综合的科学人才测评手段来衡量新进教师的整体素质, 尤其对其核心价值观无法把握, 致使岗位与人员配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运用九型人格理论, 加强高校招聘配置管理的必要性

3.1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高校教师的招聘不仅应看重其专业技术能力, 更重要的是师德。对师德的评价可以从其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来测评, 在高校招聘工作中, 巧妙地运用九型人格理论, 为拟聘教师建立人格档案, 作为分配岗位的参考依据, 能够有效提高招聘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3.2应聘教师在面试时所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及个人素养, 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分配工作的重要参考

但不同人格类型的人在面对环境及压力时会有不同的表现, 甚至有些人的性格表现会失常。九型人格理论揭示的是冰山素质模型中冰山以下的部分, 即人的内驱力和动机, 它能有效避免招聘工作中的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使用九型人格理论考察应聘教师的核心价值观, 判断其胜任能力, 保证高校用人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3.3高校教师应聘人员多为应届毕业生

在应聘人员的学历、经验等任职资格基本相同的条件下, 高校应将其核心价值观放在重点考察的位置上。

通过九型人格理论, 分析应聘教师的性格和核心价值观, 衡量人—岗是否匹配。

4高校招聘配置工作中如何使用好九型人格工具

人格并无好坏之分, 九型人格在招聘中的作用不是筛选而是配置。下面从招聘配置的三大原则出发, 阐述九型人格理论在高校招聘配置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4.1个人与组织的匹配

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匹配探究的是两者特征的相容性, 组织要持续发展, 就需要组织成员高认同度的核心价值观来维系和支撑。

组织特征的分析应包括组织的长期和短期目标、环境氛围、成员需求等, 由此明确组织需要教师的类型。不同的组织文化要求不同人格的匹配度, 组织通过招聘最终的选择是高匹配度的价值观而非高能力, 以此增进组织的执行力。

在具体应用中, 首先, 应组成一支专门受过九型人格训练且经验丰富的面试小组, 面试官通过与应聘教师对话收集其价值观、行为要素、人际互动等相关材料, 帮助初步了解应聘教师的型号;其次, 对应聘教师进行人格心理测验,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美国学者Riso和Hudson开发成功的测试, 主要分中文版的36道题、144道题, 英文版的36道题、144道题四种, 另有若干情景反应式测验题。通过面试和笔试基本掌握应聘人员的人格类型, 提高组织判断的准确性。

4.2个人与团队的匹配

教育部[2007]1号明确将教学团队作为我国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内容之一, 构建高绩效的教学团队, 除了要以专业、课程和教学为建设重点外, 团队成员的配置更是实现团队共同发展的关键要素。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 不仅要把握成员间的知识能力互补、学缘互补、年龄互补、职称结构互补, 同时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个性互补。在团队分配角色之初, 使之与九型人格分析下的每一位教师性格相一致,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比如, 参与管理型的团队较适合高匹配度的人格类型, 相似的价值观和人格特征便于形成强烈的团队文化;自我管理型的适合低匹配度的人格类型, 而问题解决型团队则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格, 不同的价值观给团队带来多元化, 激发创造力, 实现优势互补, 达成共同愿景。

事实上, 每一个团队都不可或缺专业技术能力高的5号, 善于聆听反馈并适时解决冲突的9号, 以及能够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的8号。

团队是由明显个体差异的个体组成的, 高凝聚力的团队依赖于其成员间的有机配合。使用九型人格理论, 评估团队成员所需的人格特征, 亦可作为每个成员搭建与他人沟通的桥梁。

例如, 在入职初期, 1号完美型发现自己或团队成员工作出现差错时, 会因过分关注细节, 导致一叶障目, 工作效率下降。作为1号的团队成员, 应在适当的场合谦虚地向其征求意见, 并助其抒发心中的不满, 这样的团队关系将会融洽和谐。很显然, 每一个团队中都应该有2号助人型和9号和平型, 2号为人处世的灵活性和沟通能力能使工作顺利开展, 9号是团队最佳的聆听者, 善于协调团队中的一切冲突。3号成就型在整个团队中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他们往往对于钦佩自己能力和业绩的人比较宽容, 因此应首先真心实意对其表示尊敬, 进而唤起他们对其他人的注意力, 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高度评价4号自我型, 能够轻松俘获人心, 因4号容易对事情产生误解, 故向其提出建议时, 应特别注意表达方式。5号理智型非常注重个人空间, 因此与5号相处应充分与其保持适当距离, 团队的其他成员应多帮助其完成社交应酬的工作, 给其时间与空间发挥头脑冷静的优势。6号疑惑型容易因不稳定而感到压力, 他们渴望被保护, 只要同事之间以诚相待, 他们将会加倍忠诚与可靠。7号活跃型追求刺激, 富有冒险精神, 他们的方案极具理想主义, 如果直接否定, 会打击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要在肯定其想法的同时, 配备3号成就型和5号理智型人选, 以广泛的知识和缜密的思维支撑方案的可行性。

4.3个人与工作的匹配

个人与工作的匹配具体是指人岗匹配, 高校内部岗位因所处工作环境、氛围、文化不同, 对新进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和心理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

4.3.1知岗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它的客体是工作岗位。狭义而言, 对高校内各岗位的分析就是从岗位名称、岗位责任、资格条件、工作环境、岗位指数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工作分析阶段制订工作描述和岗位说明书, 根据九型人格理论和经验加以确定, 假定某种 (或者几种) 型号的人比较适合从事高校中的某岗位。

比如, 1号和6号可能比较适合做财务工作, 或是人事工作中与事相关的岗位, 2号比较适合从事辅导员、后勤服务, 或是人事工作中与人相关的岗位, 大多数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师多属于4号型, 5号比较适合从事科研工作, 7号较适合校办、团委及宣传策划工作, 3号适合从事班主任工作, 9号亦能成为优秀的班主任, 与3号相比, 其所带班级一般较民主、和谐, 学生平等意识强。同样, 针对一些岗位不需要某种性格的应在此阶段做出明确规定。

4.3.2知人

知人是用人的基础, 是留人的第一步。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强调了科学知人的必要性, 而现代化的人才测评方法如九型人格心理测验则能帮助人们更好的知人, 最终做到善任。在招聘配置阶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开展九型人格心理测验, 将人格类型与工作实际综合进行评估。

例如, 3号、6号、8号型教师适合当班主任, 他们或做事目标性强, 或考虑问题周全, 或富有领导才能, 是很好的班主任人选;而5号型教师就适合做教育科研工作, 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很强的钻研意识、决策能力, 如果给他们提供科研条件, 他们就会很投入地去钻研课题, 取得斐然成果;2号助人型的注意力焦点是被认同, 9号和平型追求和谐避免冲突, 那么招聘配置工作中应加大对这两种型号教师的关怀, 否则他们会因为新环境的冷漠而士气低下, 最终影响工作水平的发挥;3号成就型的注意力焦点是获得成就且被认可, 7号活跃型崇尚自由和刺激, 在招聘配置期若长时间都分配此两种类型的教师简单而琐碎的工作, 他们会认为没有施展自己的舞台, 进而使高校人才流失率提升;1号完美型的注意力焦点在对与错上, 4号自我型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若此两种类型被分配至压力较大的环境或岗位上, 那么对他们无疑是种煎熬;5号理智型因不喜与外界交流, 在入职初期必然会陷入信息闭塞的困境;6号疑惑型本身就有优柔寡断的特质, 在新环境中更会出现茫然和犹豫的状态。每一种性格都有优点及其局限性, 高校管理者应善于引导新进教师在主导人格影响下的核心价值观发挥。

总之, 对高校人力资源的招聘优化配置应奉行以人为本的能动性管理, 九型人格揭示的是冰山素质模型中冰山以下的部分, 做出配置决策之前, 仍需将型号与能力、经验、学历等冰山素质模型中冰山以上的部分相结合, 进行科学化的综合平衡, 最终回到招聘的本质。

摘要:高校教师招聘进来后, 必须优化配置。然而, 每一个人力资源个体因性格不同, 其对组织的适应性和需求不尽相同, 加大了招聘配置整合的难度。本文从高校招聘配置的三大原则出发, 运用九型人格理论, 探讨了如何提高高校招聘配置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招聘,配置,九型人格,高校

参考文献

[1]Helen Palmer.九型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2]裴宇晶.九型人格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 2011 (12) :97-99.

【配置理论】推荐阅读:

教育配置07-17

自动配置05-10

业务配置05-13

隧道配置05-14

配置文件05-27

动态配置06-01

宏观配置06-06

协调配置06-18

配置措施06-21

开关配置06-23

上一篇:质量功能展开应用研究下一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