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优化

2024-11-14

分级优化(精选8篇)

分级优化 篇1

近20年,我国卫生服务领域实施的自由就医模式,方便了病患选择医疗机构,但也逐渐显现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就医无序、基层卫生服务功能弱化等问题。2008年以来, 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区域卫生资源纵向整合的新模式[1-2],但由于各级医院功能定位、临床职业者专业能力、患者就医习惯、医保支付方式等问题, 以双向转诊为重要内容的卫生资源整合尚未取得明显实效[3]。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要求大力推进分级诊疗[4],通过加强区域医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间的有序衔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理想就医模式。根据文件精神,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和管理,应成为推动建立新型分级诊疗模式的突破口。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医疗机构尝试以这些慢性疾病的优化管理为切入点,在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中取得了很好成效[5,6,7,8]。本研究以社区糖尿病优化管理为突破口,从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技术手段、项目成效等方面着手,探讨实现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有效模式。

1项目背景

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改的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市通过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以期实现整合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9]。本研究的地区样本为上海市嘉定区,疾病样本选为糖尿病。该区地处上海西北郊县,设有6家二级医院和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距离中心城区42公里。与其它地区一样,上海市嘉定区面临人口老龄化, 慢性病发病率高等问题。社区负责组织开展糖尿病患者筛查、初步诊断、 登记建档、常规治疗、随访管理和转诊等。对照疾病防治指南要求,缺乏高质量的随访和基本治疗,是目前社区管理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中的大问题。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精神,嘉定区着手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初级卫生服务体系。为了全面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社区的管理效果,嘉定区与瑞金医院合作,以糖尿病为试点病种,在马陆、外冈、菊园社区开展区域分级诊疗试点和效果评价(表1)。

1.1项目实施

2012年8月,嘉定区与瑞金医院签署 “瑞金-嘉定”全科-专科合作框架协议,以社区糖尿病优化管理为试点,推进分级诊疗工作。2013年3月,嘉定区卫生局发文确定马陆镇、 外冈镇和菊园新区为项目试点单位, 并成立了领导和工作小组,包含:区卫生局、区卫生事务管理中心及各试点社区项目负责人。成立专科和社区分级诊疗协作团队,专科方面由瑞金医院和瑞金医院嘉定分院的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健康教员和管理者组成,社区方面由社区医院项目分管领导、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组成。设立质量管理小组,由嘉定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和瑞金医院专家共同组成,旨在开展患者随访和管理质量的监控。项目组对嘉定区马陆镇、外冈镇和菊园新区已在社区建立健康档案并与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开展宣传和动员, 截止到2014年8月,共有1359名糖尿病患者纳入项目管理。为了有效评价分级诊疗及协作的效果,项目组以家庭医生为单位,对其管理的患者进行了分组,按地域和社区医生负责的患者小组进行分级管理,同时设立非分级管理小组以便对照比较管理成效的差异。工作组制订“上海嘉定分级诊疗工作方案(糖尿病)”(见图1),着力推进6项举措:

1.1.1规范临床治疗过程。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和实际操作需要,由专科医生制订疾病控制目标、诊疗路径以及临床用药。同时,设定社区邀请医院专科会诊、转诊和联合健康教育的临床评判标准和具体实施内容,对所有参加项目的社区医护人员开展定期培训,使之明确和掌握。

1.1.2配备必要临床药品。梳理医院专科和社区涉及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治疗的药物种类和品规,为社区医院配置必备药品,确保专科和社区在临床用药方面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1.1.3强化患者疾病监测。将家庭医生规范开展患者疾病治疗和临床项目检测纳入其质量控制的范围,由专人负责每月对家庭医生团队随访患者的质量,血糖和血压测定情况,药物治疗调整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控和反馈, 所有患者由项目组每月提供1次免费的血糖监测,以了解临床治疗的效果。

1.1.4建立分级协作机制。以书面协议的形式,确定社区家庭医生团队与医院专科医疗团队间的紧密业务协作关系。确定医院和社区项目协调人,统筹安排患者会诊、转诊和健康教育事宜。建立临床需求审核机制,对社区提出的会诊和转诊申请,从临床必要性进行评价,并督促符合分级诊疗指征的对象,及时提出申请。

1 . 1 . 5应用移动 信息系统 。 项目组开 发了 “ 慢性病社 区健康管 理移动工 作站 ” ( 国家软件 著作权登 记号2014SR072831),是开展分级诊疗协作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医防一体化的电脑系统,可在平板电脑上操作。 除具有社区常规健康档案的记录功能外,还涵盖与慢性病诊治和随访相关的检查、治疗和评估项目。通过这个移动工作站,家庭医生可在居家随访的同时,开医嘱,查检查报告,调阅病史记录。血糖和血压测定结果可通过系统实现实时传输。以移动工作站为载体,家庭医生可在任意时间,就患者病情,与专科医生进行远程视频会诊。患者的临床诊治记录可为专科医生实时远程调阅。通过系统的预约功能,家庭医生可随时随地为患者预约申请专科医生的会诊和转诊,免去了患者往返医院和社区奔波挂号的情况。工作站划分不同的功能和权限, 各家庭医生团队的组长,以及项目质量管理小组均可了解每位家庭医生在管患者的控制质量,每月生成患者管理质量报告。

1.1.6开展管理质量绩效考核。基于按服务绩效支付理论(P4P)[10],对按临床规范开展患者管理,帮助更多患者实现疾病良好控制达标的家庭医生团队给予奖励,包括:规范随访奖和达标奖。根据各家庭医生小组中规范随访和疾病控制达标的患者人数,对家庭医生团队按年度实施物质奖励和现场表彰。

评价各家庭医生团队在实施分级诊疗工作前后,其患者管理效果、区域医疗协作、患者对社区管理的满意度以及相关卫生经济学方面的变化。

2结果

上海嘉定区分别在马陆、外冈和菊园3个社区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了分级诊疗项目,总签约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359名,其中马陆425名,外冈520名,菊园414名。

2.1分级诊疗与疾病优化管理

项目实施后一年开展效果评价。 以疾病管理中重点临床指标为达标目标 。 参与分级 诊疗的患 者总体达 标比例由47.2%提升到57.5%,增加了10.3%。期间,家庭医生团队与医院专科团队合作,累计会诊达48人次;通过远程网上预约申请方式,3个社区和医院间互转患者45人次;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家庭医生团队在社区开展了1269人次药物治疗方案调整;以视频教育方式,在社区和患者家庭开展了6475人次远程管理指导。社区患者对基于疾病优化管理分级诊疗模式的接受度达98.32%(图2)。

2.2分级诊疗与卫生经济学

对慢性病 而言 , 有效阻击 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是疾病防治的关键,其不但有助于减少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还有助于降低医疗花费。根据已报道的研究结果,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患者的3.71倍;年间接费用是无并发症者的4.08倍[11]。国外大型研究证实,良好控制关键临床指标,大大有助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和发展[12]。 本项目对1359名患者实施分级诊疗, 新增投入722146.5元,包括:每月免费血糖监测、家庭医生规范随访和帮助患者达标的奖励、质量控制和管理新增人力成本,以及分级诊疗移动系统开发和运行等(平均每位患者的新增投入531.38元/年)。分级诊疗实施一年时间,与社区常规管理相比,新增10.3%的达标患者。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所得的直接和间接医疗花费标准大致推算[13],通过优化疾病控制,延缓各类并发症,本项目约可节省费用1682184元(人均约为1237.8元),人均净节省卫生投入706.42元。

3讨论

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加强双向转诊等举措, 着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当前社会疾病谱改变中一项重要特征就是慢性病发生率快速上升,慢性病管理需要医院到社区和患者家庭之间的“无缝衔接”。慢性病优化管理的临床需求可能是推进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业务协作,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的重要推手。落实分级诊疗策略,强化区域医疗协作,发挥各级医疗机构应有的作用,将对优化各类慢性病管理产生积极意义。嘉定项目以糖尿病为试点病种,在样本区域的医疗机构之间通过搭建分级诊疗协作平台,在临床管理和卫生经济学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其成效取得有综合因素,值得思考。

3.1发挥政府主导,确保运行配套,加强统筹规划是推进分级诊疗的基石

2014年3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2014年医改的5项重点工作,其中重点提到要继续深入推进医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与双向诊疗,为患者便捷就医创造条件。政府部门在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本项目中, 嘉定区与各级医院签署协议,界定区域慢性病管理的整体框架,明确病种、协作流程、社区配套政策和医院专科技术支持的重点,以提升慢性疾病管理质量为导向,开展分级诊疗路径建设,确保社区慢性病基本用药的配套,由政府层面统筹规划区域内分级诊疗项目,明确工作重点目标和工作路径为成功开展分级诊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1、每月血糖测定新增成本=血糖试纸单价×每月次数12月×患者人数;2、家庭医生规范随=36元/月×患者人数;3、家庭医生达标奖励=40元/年×达标比例×患者人数;4、分级诊=(每月质控时间×质控人数×12月×社区医生平均月收入)/每月工作时间; 5、家庭医生规范随访花费时间的成本=(每月随访所需时间×家庭医生人数×12月×社区医生平)/每月工作时间;6、年直接医疗费用= n×并发症降低率×(并发症年直接医疗费用无并发症年直接医疗费用);7、年直接非医疗费用= n×并发症降低率×(并发症年直接非医疗-无并发症年直接非医疗费用);8、年间接医疗费用= n×并发症降低率×(并发症年间接医-无并发症年间接医疗费用)。

3.2规范临床治疗,提升社区医护团队临床水平,让病患得益是开展分级诊疗的立足点

我国分级 诊疗体系 长期无法 有效构建的因素有很多,但其原因之一与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疗技术与上级医疗机构缺乏有效衔接相关。本项目中,专科团队小组根据权威指南及国际经验制定了社区疾病管理教材、临床诊疗规范、工作手册和《患者自我管理》视听教材,通过加强培训,规范社区医护团队诊疗行为,提升管理质量,强化对疾病管理效果的监控及反馈。通过在社区中组织开展大组健康教育和网络平台支持,开展个体化治疗;通过指导社区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以管理效果为依据加强远程会诊和转诊,以业务协作为抓手,进一步带教社区,有效提升社区医护团队的慢性病诊疗水平,使病患从中得益,这也大大提升了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3.3以疾病管理质量为导向,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和分配制度,是落实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抓手

按绩效支付理论(Pay for Performance,P4P)指的是通过激励性的支付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卫生管理模式。主要通过一系列奖励措施来完善支付,规制和激励医疗机构的行为,以期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14]。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机制尚不能很好促进疾病管理质量。本项目引入按疾病管理质量评价的理念,通过建立规范治疗分级协作,帮助患者更好实现疾病控制达标。项目中对家庭医生团队给予规范随访奖励和疾病管理质量奖励,有效调动社区医护人员在疾病管理中的积极性。以病种管理效果为导向开展绩效评价,不但关注管理人群的数量,而且更重视疾病管理的效果。有助于推动社区疾病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3.4以慢性病管理和专项疾病保险为切入点,为构建区域性分级诊疗体系托底,是改革可持续的关键策略

近年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推行参保人员自由就医选择,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分级诊疗制度作为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秩序的一种模式,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就医秩序,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本项目研究结果显示,分级诊疗在“节省卫生投入”和“优化就医流向”方面有着很好效果,。但由于项目费用主要来自政府行政和地方财政,尚未将其健康产出与医疗费用支付和投入政策机制联系在一起,但后者却是解决分级诊疗模式可持续性的重要出路。 因此,加快研究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探索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基础上的慢性病优化管理专项保险,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3.5加快建设区域性医疗信息网络,为临床技术和疾病诊治提供技术支撑,是确保分级诊疗高效运作的重要途径

区域性医 疗信息网 络平台将 为分级诊疗协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实现区域内社区和医院间诊疗信息的共享有助于方便病患医疗服务,节省就诊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本项目开发了专门的区域慢病管理移动信息平台, 将规范的 临床路径 转化为信 息化流程辅助社区和医院专科医生实现临床 诊治信息共享,在社区实现专科门诊预约,在线开展远程会诊和转诊,区域性大型卫生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将成为分级诊疗工作高效运作的重要工具,真正推动实现“健康进家庭、 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模式。

综上所述 , 上海嘉定 分级诊疗 模式,以慢性病优化管理为切入点, 通过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功能, 加强疾病质量管理,建立按绩效奖励的激励模式,有效推动了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合作 , 在有效提 升疾病管 理效果的 同时,也节省卫生投入,探索了诊疗思路。下一步在以慢性病优化管理为抓手的分级诊疗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医疗保险的引导作用,制定更加有利于分级诊疗工作的配套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分级优化 篇2

关键词:棉籽;RCS3200;分级系统;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S24;S226.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386-01

收稿日期:2014-02-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1242012);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编号:TDZKSSZD201304)。

作者简介:张洪洲(1982—),男,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检测与控制、农业自动化与信息化。 E-mail:309011160@qq.com。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结构是以枣、棉为主的多样性农业结构[1-2]。随着棉花产业的发展,兵团棉花产量多年来一直排在全国前列[3-4]。作为棉花副产品的棉籽,其用途越来越广泛,如育种、榨油、加工饲料等,其实用价值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棉籽的品质千差万别。棉籽的真实性和纯度是棉籽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有的技术条件对鉴别棉籽的真实性和纯度效果一般,棉籽的真实品质不能得以体现[5],直接影响到棉籽的合理利用,造成很大损失,而且这种损失又很难控制。研究着重介绍一款采用RCS3200传感器为采集装置的棉籽分级系统,对于改进现有棉籽的机械特性等原理的分级方法,推进棉籽智能化清选分级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分级系统原理

1.1设计思想

植物的外部颜色特征与其生长发育特性具有密切相关性[6-8]。根据经验可知,成熟的脱绒棉籽接近黑色,而未成熟的脱绒棉籽接近红棕色;RCS3200可采集物体外部的三基色信息,因此,采集棉籽的外部颜色信息,经过信号处理,就可以达到分级目的。

1.2工作原理与系统结构

针对现有的棉籽外部颜色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RCS3200为采集信息核心的棉籽分级控制方案,该系统由颜色传感器、单片机、键盘、显示、输送带控制、等级气流控制等部分组成。启动时颜色传感器驱动程序初始化,白平衡调整,由行列式键盘向单片机输入棉籽的3个等级的颜色信息特征值区间,单片机控制传感器采集棉籽的颜色信息,然后进行信号处理,确定该棉籽的等级,当输送带将该棉籽送到相应的等级气流设备位置时,单片机控制气流装置将该棉籽扫入相应的等级回收箱内,并且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出棉籽的分级情况。

2分级系统设计

2.1系统单元设计

系统主要由颜色信息采集部分、决策与执行部分、屏显部分等组成。

颜色信息采集单元采用RGB三基色传感器RCS3200来实现对棉籽颜色信息的采集。RCS3200是TAOS公司推出的数模兼容的光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的集成性很高的传感器,可将光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输出。

决策与执行单元由单片机和电机、适配器组成。单片机选用STC单片机可满足控制要求;电机选用伺服电机(60CB020C-020000)及适配器MS0030B,额定功率150 W,控制下能够实现0~1 440 r/min。

显示单元要求实时显示棉籽分级情况,所以采用液晶显示屏带背光的LCD1602,可以满足设计需要。

2.2软件设计

进行编程,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融合编程,实现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反复调试,直至达到理想状态为止。程序流程见图1。

3结果与分析

取3个等级脱绒棉籽各300粒,混合后分成3等份,输送带运行速度0.01 m/s,光照强度在3 000 lx以上,实验室温度25 ℃,棉籽的RGB颜色特征阈值k设定依据公式,k=(G+B)/(R+G+B)[5-6],根据实际生产经验设定棉籽的3个等级区间,1级:k∈[0.986,1),2级:k∈[0.863,0.986),3级:k∈[0705,0.863)进行试验,每等份做1次试验,记录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1)表明,整体误差小于2%,分选出的3级棉籽误差最小,1级棉籽误差较大。

表1脱绒棉籽分级试验结果

4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棉籽分级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强、易于控制。棉籽等级区间特征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可操作性强。试验结果表明,该棉籽分级系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田新椿,赵勇生. 对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考[J]. 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12):69-70.

[2]赵淑琴. 新疆棉花品种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 种子科技,2005(3):137-138.

[3]王静娜,贺圆圆. 机器视觉在农产品品质检测和采收包装中的应用[J]. 农机化研究,2011(7):186-189.

[4]李景彬,邵鲁浩.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脱绒棉种品种识别[J]. 农垦农机化,2012(9):140-143.

[5]张若宇,坎杂. 基于RGB模型脱绒棉种质量与颜色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750-753.

[6]坎杂,谷趁趁. 脱绒棉种介电分选参数的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0,9(12):114-117.

[7]贾渊,姬长英. 农产品自动检测中的常见颜色模型[J]. 农机化研究,2004(4):205-208.

[8]蔡健荣. 颜色模型分析及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选用原则[J].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7,18(5):22-26.张会敏,张云龙,张善文,等. 基于区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的作物病害识别方法[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387-389.

分级优化 篇3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工作要求, 借助于移动作业终端实现现场办公, 一方面通过移动终端方便现场人员及时采集信息, 减少了联合查勘带来的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及时将现场作业产生的数据及时登录到系统, 提高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为其他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二、系统数据通信

(一) 系统部署图。如图1所示, 系统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通过无线网络、防火墙、安全接入网关。同时与各类其他业务系统相连, 包括营销系统、生产系统、电力ERP、一体化平台等各类系统, 数据来源广, 传输路径复杂。

(二) 数据通信中出现的问题。系统需要在不同的业务场景、运行状况下, 即时地展现数据, 现有移动终端中的数据大部分是通过在线请求业务系统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 虽然实时性比较高, 但是相对耗时较长, 并且对业务系统依赖较大, 系统未根据特定的功能需要进行数据分类和分级传输。

由于当前的通信转发环节比较多, 无线网络信号相对不稳定, 易造成网络请求超时现象;并且终端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业务系统, 当业务系统出现异常时, 移动终端中所对应的功能也就无法正常使用;目前系统的通信通道只有一个, 并且受限于VPN安全客户端, 而VPN安全客户端很不稳定, 经常造成移动终端通信通道的关闭。

(三) 数据分级管理与处理。结合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 将数据类型划分为常量数据、缓存数据和实时数据;对不容易变化的数据常量, 可以通过文件系统直接发布;缓存数据是将实时性较低的数据保存到本地, 并通过空闲时段进行同步传输;召测数据是通过召测系统将用户、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流电压, 可视化显示出来, 并定时将数据更新同步。

同时已上传的各类数据也进行分类, 分为即时上传数据和空闲上传数据, 即时上传数据是需要即时上传的数据, 这类数据可能影响下一步作业的流程, 如到达现场、位置上报等信息。空闲上传数据是指不需要实时上传的数据, 只在系统空闲时或者网络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上传, 这类数据不影响系统的业务流程。

三、数据处理

(一) 常量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处理。常量数据是指基本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 如组织机构、电压等级、地市编码等这类数据, 写在随终端发布的文件中, 系统可以直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不需要访问网络或者其它系统;实时数据是指需要实时从后台业务系统中读取的数据, 仍然按照系统原有的方法, 调取相关接口实时处理。

(二) 缓存数据的处理。

1.缓存数据处理总体方案。缓存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生成, 以后不再自动检查更新, 由终端手动来检查更新;动态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增量数据。基础数据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生成;增量数据则定时获取;定期清理垃圾数据。

2.缓存数据分类。如表1所示。

3.缓存方案逻辑结构图。如图2所示, 终端启动应用后, 通过用的部门ID和班组ID获取缓存的数据文件。如果应用牌打开状态, 则每天早晨8点获取增量文件, 如果终端关闭, 则每天第一次启动应用时获取缓存数据文件。

4.静态数据缓存方案。接口服务器启动时, 首先检查是否存在静态数据文件, 如果不存在, 则生成静态数据文件。

5.动态数据缓存方案。服务器启动时或触发定时器时, 将结束时间设置为当前时间。判断上次更新线路数据时间是否存在。

如果上次更新线路数据时间不存在, 设置开始时间为空值, 不作为检索条件。

根据开始时间获取线路的台账数据。如果获取的线路台账数据为空, 处理结束;如果获取的线路台账数据不为空, 以线路ID为单位, 做成线路基础数据文件, 文件名为base.db, 存入serverpath/cache线路ID/目录下。

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获取线路下的设备台账数据。如果获取的数据为空, 处理结束;如果获取的设备台账数据不为空, 以线路为单位分组, 将数据加入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base.db。

遍历serverpath/cache目录, 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线路ID获取间隔下的设备台账数据。如果获取的设备台账数据不为空, 以线路为单位分组, 将数据加入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base.db文件中。

开始时间设置为结束时间-30天 (生产环境-365天) 。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获取运行记录数据。

如果获取到的运行记录数据不为空, 以线路ID为单位分组, 生成运行记录基础数据文件。文件名为runningB ase.db, 放入线路基础数据所在的目录。

如果上次更新线路数据时间存在, 设置开始时间为上次更新时间。

根据开始时间获取线路台账的增量数据。如果获取的线路台账数据不为空, 遍历线路台账的增量数据。如果线路状态不等于0、1、4且存在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删除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如果线路状态不等于0、1、4且不存在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继续下一个线路;如果线路状态等于0、1、4且存在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更新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如果线路状态等于0、1、4且不存在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新建一个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获取线路下的间隔台账增量数据。如果获取的间隔台账数据不为空, 遍历获取到的间隔台账增量数据。如果间隔状态不等于0、1、4且存在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 删除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如果间隔状态不等于0、1、4且不存在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 继续下一个间隔;如果间隔状态等于0、1、4且存在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 更新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如果间隔状态等于0、1、4且不存在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 在基础数据文件中增加一条间隔台账基础数据。

遍历serverpath/ache目录, 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线路ID获取间隔下的设备台账增量数据。如果获取的设备台账增量数据不为空, 遍历设备台账增量数据。如果设备状态不等于0、1、4且存在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 删除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如果设备状态不等于0、1、4且不存在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 继续下一个设备;如果设备状态等于0、1、4且存在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 更新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如果设备状态等于0、1、4且不存在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 在基础数据文件中增加一条设备台账基础数据。

获取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获取运行记录增量数据。如果获取的数据不为空, 遍历运行记录增量数据。如果数据在基础数据中存在, 则更新基础数据文件;如果数据在基础数据中不存在;则在基础数据文件中新增数据。将增量数据以线路ID为单位分组, 做成增量数据文件。

将上次更新时间设置为结束时间。

6.数据清理方案。和获取缓存数据采用同一个定时器, 在获取缓存数据完成以后, 做数据清理;数据清理内容:最近30天 (生产环境365天) 以外的运行记录基础数据和增量文件, 还有被删除的运行记录数据。

7.工单记录异步提交。在原有的填写工单记录直接提交, 返回失败或成功消息的业务处理逻辑基础上, 增加功能菜单显示提交排队任务信息, 信息包括提交记录类型、记录内容 (标题) 、提交时间、提交进度条、操作按钮。对提交工单记录采取异步操作, 将编辑提交的记录进行本地化保存并生成提交队列进行排队提交, 而界面仍可以做其它操作, 不需要用户长时间等待网络处理响应, 在提交任务信息栏中对提交失败的任务进行提示, 用户可以进行干预 (对其进行重新提交或者删除操作) 。

四、结语

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 给电力的生产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新兴的技术, 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开发了配网移动抢修作业系统;与开发传统的信息系统不同, 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无线网络的不确定性, 对业务数据分类处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这一手段, 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让系统运行得更加流畅。

摘要:配电抢修移动作业系统可以实现抢修作业人员现场接收任务, 对任务详情、现场故障、抢修进度以及单线图、设备台账等信息的现场查询和回单操作, 实现现场无纸化办公, 提高了故障抢修及时性, 提高了工作效率。

分级优化 篇4

随着流程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逐步将分离的局部过程自动化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全局的优化控制系统,这将更有利于总成本的降低和对生产质量的保证。若能将生产制造过程与生产调度、订单管理、物料管理、乃至资金管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是一种提高整体效益的趋势。流程制造业的许多任务是具有不同的层次需求,对这些不同层次要求的任务可以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划分为不同模块的子系统,或分布在不同层面的处理器分别予以完成的。这样就引申出分级控制系统的发展,同时也说明控制系统是可以表达成分级结构的,这也就是计算机多级(递阶)控制系统[1]。对控制系统分级的好处还体现在分级可以将复杂的控制问题转化为一系列较为简单的控制问题,再采用经典的控制算法或优化算法即可实现[2]。

对于一些老企业由于建厂时不曾考虑设计计算机实行过程监控,在后期的技术改造时分块分层的分步实施也是常见的。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控制设备的逐步开放,合理地选择和配套控制产品,并分配适当的功能,可对工艺过程的整体优化控制进行分步实施,同时还可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为此有效地解决过程对象的分级优化控制也是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 分级优化控制的理论基础

分级优化控制就是实现过程的多级管理结构。作为一种统一认知的控制系统方法,由萨里迪斯和梅斯特尔等人提出的递阶控制是按照精度随智能降低而提高的原理(IPDI)分级分布的,这一原理是递阶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层次数的选择会因对象的不同而异。从多数实践来看,递阶控制的层数以二层较为适合,在递阶控制层上可以设置一至二层协调与管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各层信息交换与层次功能的划分也有其应遵循的规则[3]。如系统底层控制器主要实现或解决控制偏差较大与控制偏差变化率较小的特征模式算法,优化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应由较高层来实现,同时在较高层次上还要建立系统的性能评价体系模型,用以计算和确定被控参数的实时优化控制策略,或实现专家控制功能等。

对于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其控制器的设计将基于以下假设[4]。

1)对象有N段构成,他们是由识别各层的交互变量得到;

2)系统各层都有一个事件驱动模型,该模型通常用状态方程来描述;

3)对系统的各层而言,局部辨识的控制目标是相互联系的,且全局目标是与整个复杂系统相互联系的。这样我们可以对每一段j(j=1,2,3…,N)进行如下数学描述:

式中,t0为作用于j段的最后检测到事件的出现时间;

Xj(_)为nj维状态矢量;

Uj(_)为mj维控制矢量;

Zj(_)为nj维交互变量矢量;

同时,pj∈Pj;qj∈Qj;rj∈Rj为由事件出现而引起突变的参数矢量。

在基础控制层主要解决局部辨识与局部控制问题。局部辨识问题可由下式表达:

(4)

式中,分别为被测层状态变量、控制变量和交互变量的变化。

而局部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可由下式给出:

其先决条件为:

式中,)Aj,)Bj,)Cjn分别表示对当前估计值的参数;Tj表示控制重现规划范围;则规定了第j层所需变化的参考状态轨迹。

如果将所有各层模型概括为一个统一表达的整体,我们可得到一个近似总体模型:

如果出现型r()事件是可以检测的,则需要解决如下全局辨识问题:

全局控制器的设计则为:

3 应用实例

我们在某冶炼流程的净化过程采用分层优化的思想来设计和实现优化控制。由于该项目是在老工艺流程中实施过程优化,因此需要适当地选择控制层次,从而达到能分步实施、分期投入、逐步见效的目的。通过分析我们选择三层控制结构的框架,第一层为基础控制层,第二层为监控优化层,这两层直接实现过程的递阶优化控制。第三层为则为工厂管理层,它实现工厂的信息交换与管理信息的处理[5]。

3.1 对象分析

净化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较为复杂,总体来看就是利用电位较负的金属来置换溶液中电位较正的金属离子。如果假设反应器内格处的离子浓度和温度均不随空间位置和时间而改变,且其他参数的分布也接近相等,则对某一组份的物质在系统中的时间变化率是与该组份进入系统和离开系统的分子流量以及该组份的分子的生成率有关[6],在注意到组份反应与其他参数的关系后,我们可以求出反应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反应方程为:

这里Xo,Xi为某元素离子的入口浓度与出口浓度;

A为某种离子的颗粒反应床

fx为锌粒分子量

MB为锌粒加速度。

然而上面对净化反应过程的数学描述是通过一定的近似并假设为理想状态下得出的,它与实际的操作过程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运用上面的结论外,还可依据多年生产的实践找出一些基于知识的特性规则,如:一段净化液中,要依据不同的杂质元素含量区间来改变除杂剂的加入量。溶液中任意两种杂质元素的比例超出某一范围时,除杂剂的加入量也应改变,并报警。在随后的二段净化中,则根据溶液中杂质含量来加入除杂剂。对最终的新液主要监视钴铬两种元素,但也要对其他容易引起“烧板”的元素如锗、镍等元素进行辅助监视,超标时则报警并反馈给前段的净化过程进行处理。

另外还要对工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故障进行判断与处理,如系统流量是由几根管道输送,在某根管道上的流量计发生故障时,为保证系统体积流量测量与杂志含量测量不受影响,还要对其他各支管分配的流量进行模拟近似处理,等等。

由此可见该对象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解析系统,它是一个基于知识解析/的混合对象系统。对于这类系统的辨识与数学描述可以将前面讨论的状态方程(1)由动态算子Dj(to)来描述:

式中Ej为事件驱动参数集合。

对于每个定常函数引入投射算子:

同时引入范数算子:

对于一段净化局部辨识和控制问题的求解可把范数算子定义为:

这样一段净化局部辨识与局部控制问题就分别为:

3.2 系统实现

由于在基础层我们已有多年的生产实践,并积累了相应的知识规则,这样我们便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解析混合对象系统,其软件框图(以一段净化为例)如图1所示。

如果系统出现的扰动会影响多层控制,这就需要更高层的作用。解决多层辨识问题采用“模型近似”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如果系统的近似总体模型可以用式(8)来表达,则全局辨识和全局控制问题同样可表达为式(9)和式(10)。

在全局监控层上,除了建立对象系统的整体模型外,我们还设立了专家控制器,他是一个包括专家知识库、学习与适应系统、推理机等在内的专家系统。这样不仅提高了控制器的决策能力,还大大方便了系统的操作。

基础层与监控层的优化实现如图2所示。

在基础层,主要解决基于知识/解析的过程问题,因此我们采用AC800系列集散控制系统来实现,利用AC800M控制器强有力的控制功能,加之其模块化的硬件结构可使系统的配置更为灵活,方便的组态软件也使上述控制策略的实现较为方便。

监控层则是在上层工作站平台上使用C语言建立起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来予以实现。这种基于递阶型的净化流程控制给生产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也使生产更为稳定可靠。我们在监控优化层还留有与工厂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以待今后联网实施。

4 结论

通过我们的应用实践,我们感觉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1)合理的分层并合理的分配各层内的应用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投入/产出比。

2)至下而上的投入系统,可有利于过程知识的积累,并可对专家知识库不断验证。

3)生产工艺人员尽早地参与系统投运,尽早地做好现场人员与维修人员的培训,可使系统更快地被使用者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

参考文献

[1]Ulrich Rem Bold,Chritian Blume,Ruediger Dillmam,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系统[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1.

[2]张兵等,时间最短控制问题求解的分级优化策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02(Vol33):100-103.

[3]蔡自兴,智能控制-基础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4]朱晓青,过程检测控制技术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5]蔡自兴,智能控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

分级优化 篇5

关键词:就医选择,就医影响因素,分级诊疗,就诊路径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以诊治疾病为主要功能,由不同层次且相互竞争和协作的医疗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1]。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引导就医人群在医疗卫生系统内有序流动,以满足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医疗资源逐步开始从初级体系向高级体系集中,大中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卫生资源的分布差距日益明显[2]。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大中型医院和基层医院(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疗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是新医改的基本问题,也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纳入2015年深化医改的重点内容,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患者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 其就医选择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转和分级诊疗的实现。 就医选择是指当人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或出现某种疾病症状时而采取一系列用以寻求医疗帮助以减轻或治愈病感方法的一种就医行为,其中包括对就医时机选择、就医机构选择、医护人员选择、药品选择、就医目标选择[3]。 患者选择医院一般以患者自身基本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不同层级医疗服务的了解与感知,综合对各医院的认知程度而做出的最终抉择,其结果是对医疗卫生体系的主观判断[4]。患者选择医院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既有主观的认知因素,也有客观的经济、政策、人口学因素,但这种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过程,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并且可以人为调控。作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患者自身因素、医疗服务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三方面分析其对患者选择医院产生的影响,只有真正地从患者角度把握就诊意向和选择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影响患者就医选择的因素,找出行之有效的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的对策建议,为实现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影响患者就医选择行为因素

1.1患者自身因素

1.1.1年龄。据赵超等[5]人2012年在北京市区和郊区共8家医疗机构调查研究可知, 相对于青年人,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经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对患者就诊机构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概率大小依次为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提示患者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究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理特征和疾病类型有关。

1.1.2文化程度。据赵超等[5]人调查研究,教育程度与就诊意向呈负相关,低学历者选择社区就诊的几率较大。经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与是否选择社区首诊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中选择社区就诊的概率大小依次为小学组>高中组>大学组,提示学历越低越倾向于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1.1.3收入水平。据刘武等人[6]对居民医疗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得知,收入高者更愿意选择高级别医疗机构。当患者收入增加时,选择进入成本较高但是质量较好的高级别医疗机构的机率增大。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患者的购买能力和生活品质,较高的收入使得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三甲医院,因其没有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会追求更好的医疗服务。

1.1.4患病情况。据魏敏[7]对患者选择医院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健康状况越差,患者选择到综合医院的比例越高,可能考虑到有服务质量的保障,更加信任大医院的医疗水平。而当患病程度较轻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更加便利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1.5既往就医经历。楚蓓等人[8]探讨了既往就医经历对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既往就医经历是影响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一个十分显著的因素。当前一次在社区医院治疗感觉非常不满意时,大部分城乡居民非常同意或较为同意生病后无论轻重都去大医院。而前一次在社区医院治疗感觉非常满意或较为满意时,只有很少部分的城乡居民会非常同意或较为同意生病后无论轻重都去大医院。由此可见,居民在既往就医经历中对社区医院服务满意度的感知将直接影响其就医行为。

1.1.6参保类型(医疗付费方式)。 有医保或其他保障的居民选择综合性医院的比例较高,无医保及其他居民认为等候时间太长因而不选择综合性医院, 合作医疗居民对费用、服务态度、交通因素更为重视。在选择社区医院就医的原因中,医疗费用占很大比例[9]。可见,居民的参保类型会对其就医选择产生影响。

1.2医疗服务因素

1.2.1医务人员。冯运等人[10]在对门诊病人就医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患者选择医生时主要考虑其医疗技术水平或职称,这也是多数患者在患重病时倾向于挂专家号的原因。医生年龄也是患者所考虑的一个方面。调查发现,病人更倾向35~45岁医生,可能因为此年龄段的医生具有相对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技术更全面,更值得信任。此外,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会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为,若沟通氛围融洽,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那么患者下次就医时选择同家医疗机构的可能性更高。

1.2.2医疗机构。鲍勇等人[11]研究发现,上海市社区居民在就医单位的选择上很大程度上受医疗技术水平因素影响。患者选择综合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技术水平较高;而不选择社区医院就诊主要是认为其技术不够。张妍等人[12]研究也显示,患者在就医时普遍注重的指标是医院的技术水平、诊疗质量、规模设备、就医环境和服务态度,这些甚至比就医时的路程远近、收费高低等更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医疗服务可及性,即去往医疗机构的交通便利程度对居民就医行为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我国很多地区,交通不便导致了看病成本的增加,交通的可及性、医院的物理距离和到达就诊单位所需的时间毫无疑问地影响了就医行为和卫生服务的利用[13]。医疗机构距离越远,则居民选择该医疗机构的可能性就越低,居民更倾向于就近就医。由此可见,患者在就医时倾向于选择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费用合理、医疗设备先进、医疗环境(服务态度和候诊时间)好,交通可及性高的医疗机构。

1.2.3外界因素。研究发现,患者了解医院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其次是医院有熟人、是医保指定医院、经病友介绍、媒体广告等。可见,社会交往中的人际传播,以及大众媒体发布的信息,都可能对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为造成直接影响[14]。在当今社会,口碑效应和媒体的力量是绝对不容忽视。许多外界因素,如医院声誉、他人推荐或媒体关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患者的就医选择。

1.3政策环境因素

1.3.1药品政策。药品政策可分为3个评价指标,包括药品价格、药品种类与数量和处方合理性。据赵超等人[5]调查研究,对社区医院的药品价格、 药品配备、处方合理持满意态度的患者,大部分都会选择社区就诊。总体来看,患者对药品政策满意度越高则越倾向于到社区就诊。王娜等人[15]研究也发现,对药品价格、配备和合理处方等方面满意对患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有着促进作用,其中合理处方方面的效应较大。

1.3.2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据赵超等人[5]调查研究,对医保报销比例满意的患者中有75.28%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持不满意态度的患者为69.52%。 提示对医保报销比例满意的患者更倾向于到社区就诊,医保补偿比例对患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促进作用。

2对策建议

2.1患方

作为患者,最重要一点就是转变就医理念和改变就医习惯。纠正对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一些偏见,才能引导他们就医时的有序流动,更有效地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在当今社会,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疾病类型、就医经历和医保类型的患者在就医选择上表现出很大差异,部分原因就在于社区医疗机构仍不被广大居民所接受和认可。其实,很多常见病和慢性病在一般社区均能处理。如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到大医院和在社区开药并没有差异,没有必要都跑到大医院去开药,在社区反而会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给居民传递出合理信号,即基层卫生机构也是一个不错的就医选择,让居民逐步树立一种健康的就医经济和消费观念,应积极引导患者去社区就诊,充分发挥其在交通便利、就医方便、诊疗费用低等优势,赢得广大社区居民认同,从而促进居民就医理念和就医习惯的转变。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认可这种就医方式时,社会便会呈现出一种基层首诊新的就医格局,通过分级诊疗合理地分流患者,逐步解决看病难问题。

2.2医方

2.2.1医院整体实力。随着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逐步提升, 他们自然会寻求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目前,传统就医观念在大众心里仍根深蒂固,他们普遍认为只有大医院才能够提供优质服务和舒适的环境,患者不选择社区医院就诊主要就是认为其技术不够。所以即使大医院需要的费用较高,他们也宁愿选择大医院,因其医疗水平高,值得信赖。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支出, 全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可以继续大力推广、 建立医疗联合体。在联合体内,以三甲医院托管二级医院及社区机构,实现医疗技术、设备、人员、管理方法等资源共享,也可以使整个医疗资源流动起来, 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既开拓基层医务人员视野,又能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得到扩充和提升, 促进卫生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基层诊疗能力。通过医疗联合体的构筑,对患者和医院形成双重约束,将患者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分流到不同级别医院,有效避免各级医院过度竞争,杜绝“小病大治”现象,合理分流大医院就医人群。同时,逐步完善和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环境,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2.2.2医务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和医德。如何吸引居民到首诊,形成健康合理的就医习惯,除了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的技术实力和医疗水平,同时应通过全面提升医生素养和技术水平来获得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立足之本,医术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医选择。此外,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会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为,若沟通氛围融洽,那么患者下次就医时选择同家医疗机构的可能性更高。由此可见,社区医务人员应格外注重培养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在更多大医院以主动-被动模式为主导的氛围下,若社区医疗机构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亲民优势,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与患方保持长期良好的医患共同参与关系模式,那么便可逐步获得更多人的信赖,吸引居民到社区卫生机构首诊,从而成功地迈出实现分级诊疗的第一步。

2.2.3人才聘任和管理。可通过适当引进高等医学人才,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的薪酬水平来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招募方面,可加强政府的调控力量,形成长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待遇发展方面,加快完善薪酬体系设计,对社区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晋升等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此外,政府要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社区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推行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进行自由签约服务模式。全科医生在与社区特定居民签约后,要进行定期的上门服务,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提高广大居民对全科医生的认可度。

2.3制度保障

2.3.1适当提出分级诊疗的引导政策。对分级诊疗的政策实行差异化管理,不同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试行半强制的政策来规制患者的就医流向。 首先,大中型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要明确, 要尽可能将其强项和优势发挥出来,就是要解决疑难杂症和重大疾病问题。如患者在手术完以后应该到社区进行康复,不应一直由大医院接管。其次,对于患有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或者以康复、预防为目的的患者,必须前往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首诊,如需要再由基层医生转诊至大中型综合医院,从而使患者分层次分类就医。

2.3.2通过医保政策合理引导患者就医流向。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充分发挥调节患者就医流向的作用。可实行以医疗机构级别作为报销比例确定标准,提高在社区就医患者医药费用的报销比例,或适当提高大中型综合医院的报销起付线, 或推行基层首诊转诊后的报销优惠政策,以此来激励参保人员到社区进行首诊,引导患者根据病情严重性合理地选择医院,让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患者尽量在基层医院接受治疗,重大疾病的患者才能转诊到高级别的医院,实现分级诊疗。

分级优化 篇6

一、实行国有资本中央与地方分级所有的依据

我国传统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制模式存在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弊端, 从而导致了该制度安排的低效率。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弊端, 一种可以考虑的制度安排是变“分级管理”为“分级所有”, 即将现在由各级政府分级管理的国有资产以适当的方式划归各级政府所有, 并从法律上明确其产权归属。提出这一观点, 具有以下政策、法律和实践依据。

1. 政策依据:十六大国资新体制的框架

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设想, “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将是一种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 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这里, 我们虽然看到“坚持国家所有”的提法没有变, 但可以理解为国家或全民拥有法律意义上的国有资产终极所有权。而如果从所有权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经济学意义上的所有权, 实际上是指经济主体资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是一种绝对的物权。允许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也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拥有了所有权所规定的四项基本权力, 只要这一规定不变, 地方政府就是其投资管理范围的国有资产产权主体, 从而能以出资人的身份行使对资产完整的支配权。在明确地方政府可以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的资格后, 报告进一步具体划分“分级所有”的基本内容, 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 由中央政府代表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这种“高度自主权”显然为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国有资产转变为“分级所有”, 提供了意义明确的政策依据。

2. 法律依据:国有资产多元代表的法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 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宪法》还规定, 地方政府由地方人大产生, 对人大负责, 受它监督, 地方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财政、城乡建设事业等行政工作, 这说明宪法承认地方政府是国家在地方上经济和政治利益的独立代表。事实上, 宪法和民法、行政法律等基本法都肯定了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地方政府当然也应有代表国家行使包括所有权在内的经济权益的独立资格,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所有决定都必须由惟一有权的中央政府追认方为有效。

3. 实践依据:国外借鉴与我国的现实选择

从国外来看, 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为世界主要国家所普遍采用。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国家所有制内, 确立中央和地方分级所有的模式。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有资产在法律上属于中央及地方政府所有, 各级政府之间有明确的财产划分, 如同政府对私人企业财产无权支配和收益,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所有的资产也没有支配权和收益权。在美国, 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 每级政府都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财产权利, 对有自己拥有并管理的财产或投资形成的财产拥有所有权。日本则早在1948年就颁布了《国有财产法》对中央所有的国有财产的范围、国有财产的分类、国有财产管理和处分及行政财产、普通财产的管理做出了基本的规定。此外, 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都实行分级所有, 各级政府之间有明确的财产划分。

在我国, “大一统”的国家所有权观念仅仅存在于理念之中, 中央与地方分别所有早已成为既成事实。“大一统”的国家所有权制度在我国建立已逾半个世纪之久, 其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然而, 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几十万国有企业由国家 (全民) 统一行使所有权, 这种所有权关系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理念, 事实上从来没有存在过, 即使在经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也有大量的地方国营企业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一统”的国家所有权理念更加倍受冲击和质疑。现实中, 中央与地方分级所有也已经既成事实。从增量的角度看, 在“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下, 地方拥有对其管辖的国有企业的全部收益 (包括利润和所得税) , 已是被各方面普遍接受的现象;从存量的角度看, 目前, 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只有100多家, 绝大多数的企业均由地方管理和支配。可见, 对规模如此庞大的国有资产实行分级所有后, 中央可以集中精力管理好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企业, 如中央财政投资或控制的企业, 从而减轻管理的压力与注意力以充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目标。

二、国有资本分级所有体制的建构原则

从理论上讲, 资产的所有权归谁, 谁就有权力对资产进行监管;而实行有效监管, 必须解决国有企业“主体缺位”和“代理效益”问题, 真正做到产权清晰, 责任明确, 监管到位。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路, 构建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框架, ŸŸ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有资本总体效益最大化原则

国有资本具有一般的资本属性, 即对市场的依赖关系和追求利润的属性, 和国有资本的存在原因相联系的则是国有资本的国有属性。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有经济是政府针对市场失效、弥补市场缺陷、干预经济和实施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一特征使国有经济成为政府意志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 政府职能在经济领域中的延伸, 以及国家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经济领域中的代表。由此可见, 国有资本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目标的责任, 担任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促进者, 这些特征可以统称为国有资本的国有属性。因此, 国有资本不仅具有一般资本追求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保值增值的特性, 而且具有实现政府职能、追求社会效益目标的国有属性。国有资本效益更理性地表现为:使全社会经济主体的运行更为有效, 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综合效率。

2. 分级所有的财产分配原则

从发展的角度观察, 我国国有资本“分级所有”的产权基础和体制框架应当是“一级政府、一级产权、一级信用”。各级政府都应该有清晰的产权及产权收益, 产权在各级政府之间可以交易, 但应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第一, “谁投资, 谁所有”原则。这是市场经济下的一条基本原则。当前世界各国国有资产均按照“谁投资, 谁所有”的原则实行分级所有, 中央和地方政府不能互相干涉对方的国有资产管理, 从而避免了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因国有资产统一所有造成的诸多弊端。第二, 地区之间利益均衡。从我国国有资产的分布情况看, 各个地区之间的现有分布格局很不平衡。如果简单按照现在谁管理谁就享有所有者权益的话, 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必须从深层次考虑实现地区间利益平衡问题, 保证国有资产分布在地区之间大体公平。第三, 在法治框架内确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分级所有权的划分及制度的确立必须依法进行, 在法治框架内确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确认中央与地方的财产划分范围, 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确认地方范围内省、市之间的财产划分范围。

3. 分类管理原则

由于国有资产承担社会性目标的特殊性, 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也必须考虑特定产业满足不同社会目标的区别, 所以, 不同的国有资产, 其分级标准也不相同。这里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对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的资源型国有资产、一般性国有自然资源, 由地方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中央政府按一定比例享有收益;而对于重要的国有自然资源, 应主要由中央政府代理所有权, 资源所在地也可以按一定比例享有收益。二是对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国有资产, 即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 要根据其服务特点区别对待。属于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和全国性的公共服务行业, 应由中央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如国防工业、铁路干线、大电网等;而地区性公共服务行业, 如城市道路、供水、煤气、市内电话及地方性的基础产业等, 应由地方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三是对于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 尽管国有经济将来要逐步从许多竞争性领域中退出, 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国有企业仍将存在于竞争性的领域, 特别是对支柱产业中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大型项目的国有资产享有出资人职责;而地方政府则履行一般制造业和支柱产业中中小型竞争性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从长期来看, 县级以下政府在几年内将不再持有竞争性企业的股份。

4. 兼顾中央和地方利益的原则

产权是对一定数量资产的一系列权利的总和, 因此, 在“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产权关系主要体现在增量上, 即税赋分成问题。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立以后, 国有资产存量调整问题迫在眉睫, 中央企业重组也必然会导致中央和地方产权关系的变化。由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资产数量直接关系到两者资源支配能力, 所以可能引发两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因此, 中央和地方产权关系的改革在追求总体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要兼顾中央和地方的利益, 既要保证中央的利益, 又要充分调动地方参与改革积极性, 这对于深化国有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分级所有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的划分标准

在基本原则确定之后, 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国有资产如何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合理划分。十六大报告对此提出了原则性意见, 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 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因此, 国有资产的划分标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

1. 按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确定划分标准

根据对国家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市场形势等因素的综合分析, 未来十年 (2010—2020年) 我国国有经济行业发展大致呈现以下态势:一是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行业;二是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行业;三是发展速度持续平稳的行业;四是优势减弱、增长停滞的行业。根据十六大精神及上述对国有经济的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在划分国有资产时, 中央政府所持的国有资产将主要集中在高速增长的行业和部分快速增长的行业, 以及某些特殊非得由中央政府持有的领域, 而将平稳增长的行业和缓慢或增长停滞的行业内的国有资产划归地方政府所有, 另一部分快速增长行业且更适宜地方管理的国有资产将由中央和地方按出资比例共同持有。这样, 既保证了中央掌握经济命脉的需要, 又能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优势, 使地方政府能够因地制宜地决定所辖国有资产的“进”与“退”。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后, 随着国有工商行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 积极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退出, 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我国国有经济将会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 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发挥主导作用。

2. 按国有资产的增量与存量确定划分标准

面对我国这么庞大的国有资产总量, 要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划分, 主要涉及资产的增量与存量的划分问题。增量问题较为简单, 只要按照“谁投资, 谁所有”的一般标准即可明确新增资产的归属关系, 即由中央财政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 归中央政府所有;由各级地方政府 (省、市、县、乡) 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 归各级地方政府所有。

而对于存量问题, 可先对国有资产的来源进行界定, 对于投资来源明确, 投资主体单一的国有资产存量, 适用于“谁投资、谁所有”的划分标准;而对于投资主体较多, 产权关系复杂, 一时无法明确界定投资来源的国有资产, 可以设想按照“均权”原理加以处理, 即除依据产业性质必须由中央持有产权的国有资产之外, 把分布于全国各地且根据产业性质不适合更高层政权机构管理的国有资产, 按照全国人均值与辖区人口数量之积, 界定给资产所在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所有, 对超出部分的资产产权则由其上一级政权机构以合资方式持有。如果产业性质上不适合上级政权机构持有, 则通过有偿转让方式逐步退出, 将所有权转让后所获得的收入, 再通过类似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支付给那些人均国有资产拥有值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通过这种市场经济的产权交易原则进行的国有资产存量纵向与横向的划转, 在各层次政权和地区之间形成产权归属清晰、责任分工明确、在互利基础上密切协作的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

3. 以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职能的层级划分为标准

在中央和地方国有产权关系调整中, 要根据它们各自的功能定位, 结合不同产业的特征, 确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边界, 从而促进保持和实现它们的功能。第一, 对于资源型国有资产, 其中一般性国有自然资源, 如土地类国有资产 (包括水域) 可以在国家统一规划的框架内, 由地方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中央政府按一定比例享有收益;而对于重要的国有自然资源, 如森林、重要矿藏资源等, 应主要由中央政府代理所有权, 资源所在地也可按一定比例享有收益。目前对重要国有自然资源的地方垄断和破坏性开发趋势必须加以遏制。第二, 对于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 需要根据其服务特点区别对待。属于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和全国性的公共服务行业, 应由中央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如国防工业、铁路干线、大电网等;而地区性公共服务行业, 如城市道路、供水、煤气、市内电话及地方性的基础产业等, 应由地方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第三, 对于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 尽管国有经济将来要逐渐从许多竞争性领域中退出,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有企业仍将存在于竞争性领域, 特别是对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如此。对这类产业, 中央政府应履行大型企业, 特别是支柱产业中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大型项目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而地方政府则履行一般性制造业和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中中小型竞争性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四、分级所有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产权的界定

1. 明晰界定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的边界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 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它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1) 中央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管范围。根据中央和地方产权边界标准以及中央企业的现状和我国的经济制度条件, 中央企业的产业分布和需要控制的范围可以简要地描述为表1所示的内容。

(2) 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管范围。地方政府是要准备管理新体制中不归中央政府管理的其他国有资产, 但这并不是说对现有的中央政府不管的国有资产都要管。分级代表体制的实行是建立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基础上, 不是对未经战略调整的国有资产实施新体制管理。实际上, 在调整未到位的情况下, 推行分级所有管理体制, 调整的压力都会压在地方政府身上, 因为中央政府要管理的企业是明确的, 也是少数的, 剩下的企业退与不退, 已经与中央无关了, 全要靠地方政府来做最后处置。为此地方政府必须先解决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问题, 经过战略调整后的不归中央政府管辖的国有资产才是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范围。

2. 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权利和义务

在“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 中央政府履行中央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对所辖国有资产具有收益、处置和考核等管理职权。当前, 国务院国资委监管重要中央企业, 对部分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授权经营。因此, 中央政府对于国有资产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 促进中央企业重组和理顺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转换途径, 促进中央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地方政府承担发展地方经济和确保社会稳定等职能, 其出资人代表身份与行政职能的矛盾很难避免。因此, 明确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围绕如何更好地履行出资人职责来设置内部机构, 理顺监管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 从而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出资人职责的分离, 有利于深化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中央和地方国有产权关系的协调发展。

3. 促进中央和地方国有产权的流动

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方式有两种, 一是行政划拨, 二是市场交易。中央和地方国有产权流动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 流动形式包括行政划拨和市场机制。当前的资产流动主要发生的中央企业之间, 以行政划拨为主;但是随着中央企业重组的进一步深入, 中央和地方国有产权之间的流动将更加普遍。以行政划拨方式来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流动有其高效率的一面, 即以行政力量直接实现产权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当然, 行政划拨方式来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流动也有其低效率的一面, 因为它必然地面临高的行政决策成本。相应地, 国有企业产权流动的市场方式也有其优势, 主要是更加符合经济规律, 更加体现经济效益原则;当然, 这种方式也面临着市场交易成本。因此, 政府需要做的首要之事是使国有企业产权流动过程中, 社会成本与个别企业的“私人"成本保持一致, 即, 符合科斯定理。当社会成本大于个别企业的“私人成本"时, 就应该启动行政划拨方式。无论是行政划拨方式还是市场交易方式, 都要求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市场行为主体, 因此, 解决国有企业的内部机制问题, 理顺中央和地方国有产权流动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松森.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6.

[2].江建强.国资产权“统一所有与分级所有”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1) .

[3].史言信.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 .

[4].陈少晖, 廖添土.近年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研究进展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8) .

[5].陈少晖.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的建构原则和划分标准.财经科学, 2005 (2) .

[6].郑小玲.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基于国资分级所有的视角.当代财经, 2010 (2) .

分级优化 篇7

本文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显性与隐性分级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对比辨析入手, 系统地阐述了实施显性分级模式的困难, 揭示了隐性分级模式的优势, 并为隐性分级模式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1 显性分级模式及其困难

所谓显性分级模式, 是指将分级粗放地理解为分班, 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 (或结合以入学摸底测试成绩) 划分英语水平等级, 并按此等级重组教学班, 配以相应师资。分级分班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类[9]:1) 三分法, 将学生分成三个英语水平等级分别组班教学;2) 两分法之培优模式, 将基础好的学生组建“提高班”, 其他学生仍按普通班教学;3) 两分法之帮困模式, 将基础较差的学生组建“帮困班”, 其他学生仍按普通班进行教学;4) 分级+模块模式, 将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英语水平等级分别组班, 并在各级分别选择听、说、读、写不同模块开展教学。其中, 由于第一种方式 (三分法) 做法相对简单、易于操作, 因而为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所采用。

显性分级模式已经过多年实践,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但也逐渐在教学设计、师资配备、教学管理保障、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 导致其效果始终不能如意。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1) “形分神不分”。由于打乱院系隶属关系重新组班所带来的教师新增工作量、课表安排和教学保障等方面问题不易克服, 有的院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图简便省事, 并未在内容选材、进度控制、作业设计等实质性问题上实现分级。此为分级教学之大忌。2) “好马配好鞍, 坏马且将就”, 即好教师教好班, 弱教师教差班, 师资配备严重不均衡。这在分级教学的学校比较普遍。其出发点是确保四、六级通过率, 但不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公平原则, 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两极分化明显, 也出现了低级班学生心理失衡、信心下降等现象。实际上, 教学质量的准则不应片面强调优秀学生是否取得好成绩, 而应以“学困生”的进步为重。而且, 由于生源英语水平接近正态分布, 中等水平居多, 尖子生和差生较少, 因此重新组班的意义并不大。

2 隐性分级模式及其优势

隐性分级模式不对学生重新组班, 而是以根据院系结构划分的原始班为单位, 进行班内分级。具体地, 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智商、潜力、性格特点等因素, 在内心将他们进行层级划分, 将学生分成几个各自水平相近的教学组, 以班级教学、分组教学等结合为基本形式开展教学, 分级设定目标、分级评价。学生所在层级只有教师自行把握, 不向班级公布, 仅作为划分协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级教学的依据[10]。

这种模式不用重新组班, 从而缓解了师资配备失衡, 避免了课堂气氛调动难的问题, 降低了教学管理和保障的难度;在同步教学中实现异步教学,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尊重个体差异;形式上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从而避免分班造成的低层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利于协作学习, 差生与基础好的学生共同学习, 利于其确定学习目标, 更好地自我控制和鼓励, 实现共同进步。实践表明, 隐性分级模式较之显性分级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 其成绩和能力的上升更加明显[8,10,11]。

3 隐性分级教学的有关建议

作为分级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隐性分级模式的有效实施并非易事, 涉及多方面的综合设计。教育部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1]。据此, 建议在隐性分级教学班内根据学生初始的英语素质和能力将其从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级别, 而在这三个级别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法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作业安排以及考核评价等也应与显性分级模式有所不同, 从而在这些方面实现隐性分级。

1) 教学内容和教学法

针对A级学生, 以强化英语思维、综合运用和自学能力为教学目标;内容上, 根据不同年级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接轨, 并在西方语言知识深度和文化知识广度上有所拓展;教学法上, 以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式、讨论式学习为主, 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语言以外的知识和能力, 鼓励自学和适当超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B级学生而言, 教学目标应重在打牢基础、激发热情、培养兴趣, 并提高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内容上则偏向于基础知识巩固及实践使用。对C级学生而言, 教学目标上与B级接近而稍低;教学内容紧扣教材, 要求读懂每篇课文, 掌握重要词汇和语法;教学法上, 慢进度、多重复、重使用、多反馈、多鼓励。为实现以上目标, 教学实施时应在引导理解、内容复述、课文翻译、分组研讨、课堂提问等方面区别对待。

2) 教学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中经常设计短文翻译、英语演讲、模拟辩论、短剧表演等教学活动来活跃气氛、增强英语实践能力, 如采用隐性分级模式, 在上述活动中需要尤其突出“分组协作”以实现各级别学生的共同提高。在分组方式上, 要避免采用强强联手、弱弱结合, 而以“ABC搭配”方式为宜, 每组各级学生数量和总人数的设定则依班级人数的不同而稍有不同;组内任务分配上, 一般按学生的A、B、C三个层级分别按难度由高到低指定任务, 以体现上述三个层次教学要求, 偶尔也可刻意打乱, 鼓励学生自行安排以突出团队意识。隐性分级教学中的分组协作式教学活动, 重在促进学生产生归属感, 维护其自尊和自信, 避免心理失衡;利于在组内扬长弃短, 使A、B、C三个层级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帮助, 营造民主氛围, 培养团队精神, 从而实现共同提高。

3) 作业安排

分课内、外作业分别讨论。隐性分级班的课内作业参照传统非分级教学模式进行安排, 采取全班统一标准和要求的方式, 以教材内容为主、扩展内容为辅,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 主要面向B级学生, C级通过努力也能完成。主要区别在课外作业, 参照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 (i+1) 理论[12—14], 突出分级设计, 不同层级学生在作业内容、形式和数量上均应有所不同。为A级学生布置提高题, 强调实践性、拓展性、深入性要求的作业居多, 难度上则依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分别向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难度靠拢;为B级生布置巩固复习题, 难度较A级学生作业稍易;为C级学生布置基础题, 突出教材内容的掌握, 达到基本要求, 在大学二年级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难度。通过这种方式, 适应三个层级学生各自的学习情况, 既缓解C级学生学英语难的状况, 又可减轻其作业负担, 提高自信和学习积极性。

4) 考核评价

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 要考虑上述三个层级教学要求的不同, 只要他们在各自层级有良好表现就应给予充分肯定, 做出合理评价。在隐性分级教学中, 应采取多环节、分级纵向的方法进行学生考核评价。所谓多环节, 是指不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 而是更多关注课堂、作业、教学活动等各个环节的平时表现, 因为对这些环节的综合考虑更能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此也有必要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所谓分级纵向, 是指尽量不做横向性评价, 而是按学生的不同层级分别进行纵向评价, 强调以A、B、C各个层级学生分别较其本身的进步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多环节、分级纵向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能力培养, 避免用一两次统一标准的考试作为最终评价准则, 但其指标体系相对复杂,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构建和落实。

4 结语

分级优化 篇8

关键词:红枣,分级技术,红枣分级机

0 引言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果树,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是发展规模面积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果树种类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约有三四千年的栽培历史。红枣富含维生素C与B族维生素、钙、磷和铁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安神健脾、补肾、止咳和降血压等多种保健食疗功能。红枣是集食用、药用、保健和观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上等干果。

我国是唯一的枣出口国,占有绝对的贸易主导地位。广阔的市场意味着高的商品质量与标准。分级的意义在于使产品在大小、成熟度、色泽和品质等方面基本达到一致,有利于产品的包装、运输与储藏;有利于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减少损失。

1 我国红枣分级技术研究现状

红枣因品种多,其皮质、形状和大小差异很大。总体上红枣皮薄质脆,极易损伤,形状不规则,果形大小处于果品的中型果和小型果之间,分级难度大。人工分级的缺点是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且精度差,易形成二次污染。目前,红枣分级技术已形成机械式和计算机视觉两大类。

1.1 机械分选红枣技术

1.1.1 滚筒孔式红枣分级机

该型滚筒筛的形状一般为圆柱形或圆台形,筛孔为圆孔或长圆孔,排列方式为正三角形排列或整齐的交错孔排列。由于这种筛面光滑平整,枣在筛面上容易滚动,当枣在筛孔上通过时就无法过筛,产生严重窜级,影响分级质量。

1.1.2 滚筒栅条式红枣分级机[1]

该型滚筒筛的筛面是由间隙相等的圆钢加工阻焊而成的,使分级孔横截面形状形成内外锥面,便于枣的过筛和清筛,可一次将红枣按外形尺寸分为几级。在同等筒筛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栅条式筒筛的有效面积,大大提高了红枣的通过性。

1.1.3 滚筒层叠式红枣分级机

该型滚筒筛属栅条式,将多个筛笼呈重叠式且端面呈阶梯状安装。该机整体结构简单,可一次将红枣分成多个等级,分级均匀,在设备中的行程较短,降低了破损率。

目前,虽然各地依然普遍还在使用机械式分级机,但它存在明显的缺陷,即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精度差、费时和费地。当分级干果品种变化或收购等级标准发生变化时,由于分级间隙不可调,而影响推广。

1.2 计算机视觉红枣分级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期,计算机视觉技术崭露头角,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品种识别和分级中。利用计算机视觉分级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精度高、无损检测、效率高和智能化。

2006年,江苏大学的赵杰文、刘少鹏和邹小波[2],研究在HIS颜色空间中提取H的均值和均方差作为红枣的颜色特征值,并利用支持向量机识别缺陷枣,其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6.2%,支持向量机识别缺陷枣的性能优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

2007年,河南郑州中原工学院的张雪松和神会存[3],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枣分级技术,利用红枣遮挡光电传感器的光源时所引起的传感器输出电平的变化,来控制单片机对红枣通过传感器的时间进行计时,由通过的时间可以判断出其长度。在与预设的分级值对比后,单片机将做出是否将该枣分选出来的判断,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

2008年,他们[4]又提出了一种基于线阵CCD的红枣分级技术。通过对CCD中被挡光部分的像元个数的计数,从而获得红枣的实际长度,经过系统中单片机的自动分析判断,启动执行机构,将符合条件的红枣分选出来。

2008年,宁夏大学的马学武和何建国[5]提出了通过获取每一行红枣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图像分析后,输出检测分级信号,利用光电开关作为定位检测来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停操作,达到了红枣无损分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级装置可同时对多通道的红枣进行分级,其准确率可达80% 以上,系统处理速度约为10个/s。该大学的贺晓光、何建国和王松磊[6],针对基于机器视觉灵武长枣自动分级机的输送系统,从设计思想、研制方法出发,阐述了其中各部分的原理、结构及实现的功能等,尤其详细介绍了其料斗、凹坑模链板与振动定位整理装置等的研制方法。目前,该机已投入生产使用,完全达到了设计及生产使用的要求。

2009年,宁夏大学的王松磊、何建国、贺晓光、张冬和詹志彪[7],研制红枣自动分级机的分级执行系统。其根据机器视觉红枣无损检测分级设备的分级执行要求,利用电磁阀、气缸、连杆及分级斗,设计出一种分级执行机构,并结合其动作过程,制作了相应的控制电路。该机构经分级信号触发,推动分级斗转向不同的角度,形成4个分级通道,使向下抛落的红枣进入相应等级的通道,分为4个等级。经生产使用状况表明,该系统反应灵敏,稳定性好,分级准确率高,对红枣无损伤,较好地满足了自动分级机的使用要求。

200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彩云、吴晓君和郝博扬[8],提出了在USS协议的支持下,S7-200 PLC在红枣加工系统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实现筛选、清洗、加工和包装的全自动化操作。

尽管计算机视觉技术存在诸多优点,但我国红枣分级技术主要还出于试验室及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红枣分级技术。

2 我国机械式红枣分级机现状

2.1 滚筒孔式红枣分级机

该型滚筒筛通常由薄钢板冲孔卷成。由于筛面结构因素,易产生严重窜级,影响分级质量。

2.2 滚筒栅条式红枣分级机

2000年,由山西省农机研究所李湘萍等[1]研制了6ZF-0.5型红枣分级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

1.电机 2.传动系统 3.栅条式滚筒 4.清筛装置 5.机架 6料斗

该机由电机、传动系统、栅条式滚筒、清筛装置、机架和料斗等组成。红枣由料斗加入进入旋转滚筒,在离心力及重力的作用下,红枣从不同间隙的栅筒中漏出,从而实现分级。该机红枣的通过性较好,但分级精度有待提高。

2005年,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李忠新、沈卫强和杨军等,研制了一种滚筒式干果分级机也可用来分级红枣,其结构如图2所示。

1.进料斗 2.传动链条 3.支撑辊 4.电机 5.滚筒6.出料斗 7.清筛装置

整机由进料装置、出料装置、清筛装置、筛分装置和传动装置部分组成。筛条间隔尺寸根据红枣外形尺寸及分级要求确定。整个筛笼由两个圆柱形摩擦轮和两个V型摩擦轮支撑。工作时,摩擦轮转动带动整个筛笼转动,将红枣分为多个等级。该新型机具红枣通过性高,结构简单,造价低,通过更换使用不同尺寸的筛筒,还可以对核桃与杏干等不同干果实现分级。

2.3 滚筒层叠式红枣分级机

2007年,由山西省柳林县穆村镇三村的贾吉明发明了红枣分级机。本实用新型技术将多个筛笼呈重叠式且端面呈阶梯状安装。其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可一次将红枣分成多个等级,分级均匀,在设备中的行程较短,降低了破损率,节约用地,在实际使用中效果显著。

2.4 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无损自动分级机

2007年,宁夏大学的马学武、何建国等[9]研制了基于机器视觉红枣无损自动分级设备,如图3所示。

1.进料斗 2.枣量控制隔板 3.输送链板 4.图像采集箱 5.摄像机 6.计算机 7.分级执行机构 8.传动装置 9.缓冲减振托板10.振动定位整理装置 11.枣凹坑膜

该分级设备主要由输送机构、图像处理系统和分级执行机构组成。链轮输送机构是在链条带动链板运动过程中,将从进料斗进入的红枣排放在输送链板上,在输送过程中,整理机构振动器的振动可使每个红枣在最小势能的作用下平卧在每个枣坑中。

当矩阵排列的一行红枣经过摄像区域时,同步链轮触发接近开关,将当前一行红枣的到位信号通过I/O 接口板送入计算机。当计算机检测到该到位信号后,触发图像采集卡采集CCD 的一帧图像,将摄取到的当前一行红枣图像信息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图像处理系统用特定的算法对这一帧图像的10 个红枣分割后,同时对其进行多线程并行处理,分别提取每个红枣的特征,如面积、颜色、最大直径等参数,同时记录下当前红枣的实时位置信息。当到达指定分级位置时,由计算机I/O 接口板将分级处理后的10 个通道分级信号同时送出,各个通道步进电机曲柄机构在脉冲信号的驱动下,带动分级斗及其上的挡片一起运动;当挡片到达相应的分级区所对应的光电管时,光电开关的光线被遮,使得步进电机在此等级位置被锁定,分级斗便指向指定的分级区域,被分级的红枣就会从输送带分别落入各自的分级斗,最后到达相应的分级区,并通过输出机构将其输送到相应等级的红枣收集箱中。该分级装置可同时对多通道的红枣进行分级,其准确率可达80% 以上,系统处理速度约为10 个/s。

3 可调分级间隙的栅筒式红枣分级机的设计

机械式红枣分级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级间隙不可调。在分级品种或分级尺寸发生变化时,都是通过更换滚筒筛实现分级,费料、费地且适应性极差,不利于推广。

3.1 结构

可调分级间隙的栅筒式红枣分级机的结构,如图4所示。

1.机架 2.出料斗 3.电动机 4.链轮 5.减速器 6.传动轴7.链条 8.加料口 9.支撑圈 10.栅条式滚筒 11.清理毛刷

其主要由进料斗、栅笼、传动轴、出料斗、清理毛刷、链轮、带轮、减速器和电动机等组成。栅笼由4个间隙尺寸不同但直径相同的栅筒组成,栅筒之间相互独立,栅筒由若干端头带一排9个分级孔的栅条与两个带9排相错分度孔的支撑圈螺栓连接而成。栅筒通过4个钢筋焊接在传动毂上,传动毂通过螺栓连接在传动轴上,组装顺序为栅条间隙尺寸从小到大。

3.2 工作原理

红枣由料斗加入进入旋转滚筒,在离心力及重力的作用下,红枣从不同间隙的栅筒中漏出,从而实现分级。在分级品种或分级尺寸发生变化时,栅条间隙可通过改变栅条端头分级孔相对支撑圈上分度孔的位置来调节。

3.3 主要部件设计

3.3.1 分度孔的结构

拟定调节精度为m,分度孔在支撑圈上的分布如下:沿支撑圈轴向方向分布n排分度孔,分度孔直径为b,相邻排中心距可为a ,每排分度孔沿支撑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相邻分度孔中心距可为n×m,相邻两排且相邻两分度孔在支撑圈轴向方向中心相距为a,在支撑圈圆周方向中心相距为m,栅条两端均匀分布着一排n个分级孔,相邻两分级孔中心距为a,其中m<b<a

在图5中,当分级精度定为1mm时,在支撑圈上安排9排孔,相邻两排且相邻两分度孔在支撑圈圆周方向中心距为1mm。

3.3.2 分级孔的结构

栅条两端均匀分布着一排n个分级孔,相邻两分级孔中心距为a。如图6所示,栅条两端各钻有间距为9mm的9个分级孔。

4 结论

就机械式红枣分级技术而言,还需进一步解决分级间隙不可调的瓶颈问题;就基于机器视觉红枣分级技术而言,还有待于在通用性及可推广性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尽管机械式红枣分级技术存在明显的缺陷,但由于一方面使用对象大多是种植规模较小的枣农;另一方面我国基于机器视觉红枣分级技术大都处于试验室及探索阶段,且价格昂贵,机械式红枣分级机在一段时间内还有广大市场。随着红枣分级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分级机在特定使用对象方面取代现有的机械式红枣分级机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湘萍.6ZF-0.5型红枣分级机的试验研究[J].山西农机(学术版),2000(14):3-5.

[2]赵杰文,刘少鹏,邹小波.基于机器视觉和支持向量机的缺陷枣的识别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8,39(3):113-115.

[3]张雪松,神会存.基于单片机的光电式红枣分级技术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7,18(3):39-41.

[4]张雪松.基于线阵CCD的红枣分级技术[J].Food&Ma-chininery,2008,24(3):81-83.

[5]马学武,何建国.基于机器视觉红枣无损自动分级设备的研制[J].宁夏工程技术,2008,7(3):213-220.

[6]何晓光,何建国,王松磊.灵武长枣自动分级机输送系统的研制[J].宁夏农林科技,2008(6):12-15.

[7]王松磊,何建国,贺晓光,等.红枣自动分级机分级执行系统的研制[J].宁夏工程技术,2009,8(3):229-237.

[8]李彩云,吴晓君,郝博扬.基于USS协议下PLC在红枣加工系统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31(6):155-158.

【分级优化】推荐阅读:

分级原则07-14

人员分级10-21

地理分级05-29

分级管控06-20

质量分级06-26

分级开发07-06

分级处理07-28

风险分级08-05

安全分级08-07

临床分级08-10

上一篇:语音聊天下一篇:信息化提升企业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