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公示原则

2024-11-07

物权公示原则(共8篇)

物权公示原则 篇1

房地产登记实践中, 不少登记人员对房地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登记的效力与隐性共有权人的共有权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疑问:房地产登记产权人将房地产出售并申请房地产转移登记后, 其未被登记为产权人的配偶 (隐性共有人) 可否主张转移登记违反夫妻财产共有制的规定而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登记行为?从表面上看, 根据《婚姻法》有关夫妻财产共有制度的规定, 此种情况下的转移登记是侵犯了隐性共有人的财产权利。但是, 在笔者看来, 从本质上讲, 《物权法》规定的公示公信制度与《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共有制度之间并不冲突。

一、公示与公信原则

物权公示, 指物权享有与变动的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表现方式。物权公示的对象为物权的享有与变动。公示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权利的存在和变动。物权的公示制度对于维护物权的归属秩序、占有秩序及物权交易的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不同于动产。《物权法》第九条对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进行了规定———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登记的效力是:“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既然以登记作为其表征, 则信赖该表征而进行一定民事法律行为 (比如买受) 的人, 即便其表征与实质的权利不符, 对于因信赖该表征而进行民事行为的人也无任何影响, 这就是公信原则。公信的目的在于使人“信”。依公信原则,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登记行为所表现的物权即便不存在或内容有异议之处, 但对于信赖公示方法所表征的物权, 而为物权交易的人, 法律仍承认其拥有和真实物权相同的法律效力。

公示和公信原则告诉我们, 善意的房地产物权交易人, 信赖房地产登记簿公示内容而与登记产权人进行交易并登记后, 其所得物权受法律保护, 而不动产隐性共有人不得以其为共有人而主张该交易无效和登记违法。笔者认为, 正是公示公信原则的构建, 让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具有了法律效力基础, 让登记机构的存在有了意义。

二、共有制度

共有,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就同一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的法律制度, 或者复数的人就同一标的物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的法律状态。《民法通则》和《物权法》所称共有, 指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物权法》第94条和第95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依据《婚姻法》第17条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 归夫妻共同共有, 此为原则。第18条规定的夫妻一方的财产和第19条规定的夫妻约定财产制为夫妻共同共有的例外。对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房地产, 按《物权法》的规定, 如果不存在约定财产制, 那么该房地产应当为夫妻共有, 此时若要处分房地产, 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否则, 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进行的房地产处分行为可以被主张为无效。

由此看来,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和共有权制度似有矛盾之处。

三、公示公信原则与共有权制度之间“矛盾”的立法补救措施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和共有权制度之间的“矛盾”, 其实质为善意买受人的合法权益和隐性共有人合法共有权之间哪个权益应当为法律优先保护的问题。在房地产登记立法实践中, 相关规定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两个制度之间似乎存在的冲突。例如, 《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技术规定》把配偶之间变更房地产登记权利人和已购公有住房房地产登记的权利人增加购房时同住成年人的登记类型归到了“变更登记”大类, 此两种情况下的隐性共有权利人可以随时申请变更登记, 并免收房地产交易契税。而且实践中的配偶之间的变更登记, 并不限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房地产, 保护的范围不可谓不宽泛。而隐性共有人不及时保护其共有权, 属本人怠于行使。

四、在公示公信原则与隐性共有权保护制度之间信守公示公信原则至上的重要意义

1. 确立公示公信原则至上有利于鼓励交易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规制财产归属的《物权法》和规制财产流转的《合同法》以及相关民事法律多采取鼓励交易的原则。例如, 《物权法》第15条的规定一改此前《担保法》第41条的规定, 将认定合同无效的门槛升高, 更有利于鼓励交易, 加快物的流转, 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在不动产登记时, 确立公示公信原则至上有利于鼓励交易。不动产买受人只需知道产权人是谁, 并与该产权人签订合同和申请登记就符合法律规定了, 而不需要征求其他任何人的同意。

2. 确立公示公信原则至上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买受人的合法权利

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 相关规定已经给予隐性共有人保护其共有权的很大便利, 而隐性共有人不及时保护其共有权, 是其本人怠于行使。其不能够在登记权利人处分后, 再主张登记产权人处分不动产须经其同意。如果允许此种情形的存在, 那么交易安全将受到很大的挑战, 因为这种不安全因素是善意第三人不可能也不应该了解的, 故不利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利, 是对《物权法》第106条善意取得制度的违反。

3. 确立公示公信原则至上的同时确立了登记机构的权威

登记机构代表国家的权威向社会公示房地产权利及其变动, 如未被有权机关否定登记行为, 该登记结果理应直接对世人产生“公信”效力———相信登记产权人拥有该房地产权利, 并可以放心与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浅析物权法定原则 篇2

关键词:物权法定原则契约价值公示制度

所谓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统一的规定,不允许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创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权法定原则的局限性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争论。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现状

众所周知,成文法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物权法定原则也具有其本身的僵化性,所以这两者的结合必然存在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世间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新的物权类型不断产生,另一方面旧有的物权类型也在不断消亡。世界各国的物权立法都遇到了新的物权与旧的物权相互碰撞的情况,像所有权保留、最高额担保等新的物权类型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产生,如何处理这些新的物权类型的效力便成了一大问题,如果固守物权法定原则,这一新的物权类型得不到承认和保护,而物权的存在本来就是基于人类社会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这样就必然产生了矛盾,社会的发展的物权法定原则的滞后性的矛盾。所以学者界便出现了许多反对物权法定原则的学说。

二、反对的观点

笔者统计了一下主张我国物权立法应放弃物权法定原则的观点,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物权法定原则过于僵化,与现实脱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认为物权法定原则是概念法学派的产物,具有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如强调法律体系本身具有“逻辑的完足性”,否认法律有漏洞存在,否定司法活动的造法功能。他们认为概念法学表现在物权法定上就是要求所有的物权种类、内容均由国家制定法制定,甚至他们得出了结论认为罗马法中根本就没有物权法定的规定,那只不过是概念法学派的提法。三是我国一直没有成文的物权法甚至民法典,那些如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概念从何而来?

三、我国物权法对这一原则的采用

物权法定作为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法学家对该原则的功能和必要性都有自己的看法。梁慧星、陈华彬编着的《物权法》中,认为物权法定的主要功能有:发挥物之经济效用;保障完全的契约自由;交易安全与便捷之需要;整理旧物权。王泽鉴《民法物权》中,提出物权法定原则的物尽其用、交易安全与便捷、整理旧物权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

综括各家学者的论述,笔者认为物权法定原则制定的必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物权制度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紧密相关的

如果允许物权任意创设,任意创设物权的人必然会对他人享有的所有权产生种种限制或者是负担,这样对于保护物权人的利益是非常不利的。物权的创设主要于土地所有制。我国的土地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如果取消了物权法定原则,整个土地制度体系的根基将不复存在,从而导致该体系的土崩瓦解。

(二)体现法律的价值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近代以来,民法一直极力·卫主体人格的独立和自由,高扬人权旗帜,尊重个人权利,将人的财产和人格尊严紧密联系。传统民法有一句很经典的谚语:“无财产,无人格。”在民法的视角领域,财产权是一个人人身权的延伸,如果侵犯了主体的财产权也就是侵犯了主体的人格尊严。同时,民法讲究个人主义,物权法定主义就是从满足了这个要求,明确规定了物权的种类和内容,使物权法律关系明确化,这样就很好的保护了物权所有人的财产利益,从而体现了民法的价值。如果取消物权法定,任何一个第三人可以随意对权利人的财产进行处分,这样就是对所有人权利的践踏,这是与民法的基本理念相对立的。

(三)保障完全的契约自由

契约自由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保障契约自由,防止强行法对私的交易秩序的介入,这就需要预先确定交易的物权的内容。在不采纳物权法定的情形,为防止在一物上任意创设不相容的数个物权,对合同进行外部的控制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只能导致合同自由被否定的结局。因此,只有坚持物权法定原则,才能使合同自由得以实现。

(四)为物权的公示制度奠定基础

物权不同于债权,它是一种绝对权、对世权,而债权只是一种相对权。债权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合意即可,因为只在该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所以它的公示要求不高甚至几乎没有,只要交易的双方明确交易的内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就非常明了。但是物权则不同,它是特定物归属于特定主体的权利,除了该权利人,其他的人均是义务人,均负有不得侵犯该项物权的义务。所以作为物权,是很有公示的必要的。只有将物权加以公示,使人人得以知晓该项权利内容,才可以要求他人不得侵犯该项权利。公示的前提则是必须将物权的内容明确化,如果不明确,何来公示?公示什么?当然,从可能性上考虑,这种对物权内容的明确显然不是针对个案的。只有将物权予以归类体系化,然后进行公示,这才是有可操作性的。

(五)降低交易的成本,保障交易的安全与快捷

在市场交易的谈判中,谈判者的权利明确,他们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谈判者的权利模糊,他们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小。各方的权利明确界定,可以使谈判者了解自己在法律中的地位和风险。因而确定一个明确又简单的所有权规则,成为财产法的中心目标。一般来讲,对交易双方造成障碍的,可以归纳为三种费用:信息传递费用、监督费用及对策费用。财产法正是通过减少费用,从而有助于私人协议的达成,这就是规范的科斯定理:建立法律以消除私人协议的障碍。

(六)有助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权体系

由于多年以来,我国的物权立法相对比较滞后,物权的类型和体系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建立,造成许多权利归属不明、内容不清的现象。实践中出现的众多的产权纠纷也与之有关。所以我们应当以物权法定为契机,对我国的物权的类型进行认真的整理、仔细的研究,哪些物权类型需要保留,哪些需要增补,在此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的物权法体系,从而为界定产权、维护交易安全和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七)最后一个理由:习惯的就是最好的

什么东西我们习惯了,什么就是最好的,对我们最合适的。长期以来,我国已经形成物权法定的传统观念,无论是从各国的立法例,还是从我国民众的心理而言,继续贯彻并发扬物权法定原则都是明智的。

四、结论

我们必须坚持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本身所涵盖的内容构成了现代物权法的骨架体系。如果我们放弃了物权法定原则,就等于放弃了整个物权体系。将一个已经习惯了的、比较完善合理的制度原则完全推翻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实在是没有必要。

综上所述,物权法定原则在我国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不能因为它所具有的一点不足而抹杀了它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功绩。□

论物权法定原则 篇3

物权法定思想早而有之, 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法, 但是当时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物权法定原则。随之经济社会和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 物权法定原则成为《德国民法典》构建物权法律制度坚持的重要思想。在立法上最早规定物权法定原则的还是出现在《日本民法典》之中。

物权法定原则的产生与物权和债权的划分有着密切的关系, 物权天生就具有排他的属性, 债权具有意思自治的天性。物权的法定性与债权的意思自治并非是矛盾不可调和的, 物权法定与意思自治是一对共同发展的矛盾统一体。

对于物权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长期以来还是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有人认为不仅物权的种类和内容需要法律明确规定而且物权的变动方式也应该由法律加以明确;有人则认为物权法定原则主要是指物权的内容、种类、公式方式应该由法律规定;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也都存在着合理性。但是, 2007年3月26日通过的并且在2007年10月1日顺利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由法律规定。”这说明我国的物权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两方面, 一是物权的种类法定。是指人们不能任意创设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物权的种类;二是物权的内容由法律规定。即人们不能随意创设法律没有规定或者与法律规定相抵触的物权。应该说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重要原则, 是物权法内容重要支柱, 物权法定原则的确定对于研究和保护当事人的物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物权法定原则的局限性

物权法定原则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权法定原则本身所具有的缺点和局限性也不断体现出来, 受到了质疑。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权法定原则太过僵硬。物权法定原则将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全部由法律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社会经济师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的, 一些本来不具备物权特征的权利会逐步具有物权性, 这时候如果不将其纳入物权法律范围内就不利于保护权利, 也就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是立法具有固有的滞后性。法律永远是现实生活的反应, 虽然立法可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但是总的来说, 立法还是落后于现实生活的。这就意味着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和内容就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这也不利于社会形成新的物权种类和内容;三是物权法定原则的强制性不利于我国转型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转型的重要时期, 社会经济正处于不断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新事物以更加快速的方式不断涌现, 新权利也不断获得了发展, 所以, 物权法定原则固有的强制性必然限制我国社会的发展;四是物权法定原则不利于契约社会的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契约自由, 也即意思自治。但是物权法定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意思自治的扼杀。如果, 物权法定原则之“法”太过保守的话就会对意思自治形成强大的冲击, 也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物权法定原则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其缺陷的克服

(一) 物权法定原则存在的必要性

虽然物权法定原则尤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但是还是不能动摇物权法定原则存在的根基, 物权法定原则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 物权具有支配性和排他性。物权的最重要特性就是权利人对物享有绝对的权利, 权利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支配标的物, 这是权利人对物所享有的自然的绝对权。权利人的这种绝对权还体现在有权排除他人对于行使物权的干涉, 也即同一物权不能有不相容的物权并存。如果允许自由创设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就会使物权的保护陷入一纸空文。其次, 物权法定原则有利于保护合同的履行。市场经济中契约占据了重要地位, 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而交易的前提就是对物的完全和合法的占有。如果不通过物权法对物的所有权进行确权, 那么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同一物上设定众多不相容的物权, 这就会极大的伤害契约自由, 是交易不能顺利的实现, 所以, 物权法定原则的确权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再次, 物权公示与交易安全客观要求。为了保护市场经济的交易安全, 权利可以对交易所获得的权利向社会进行公示, 这也是物权对世权的重要体现。如果物权的种类和内容没有确定就会使公示无法顺利进行, 只有使权利人对物权的享有更加透明和确定才会市场经济的交易更加安全和便捷;最后, 物权法定原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理论。物权法定原则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都是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并且,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也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所以, 否定物权法定原则就可能带来社会的重大波动, 影响社会稳定。

(二) 物权法定原则缺陷的克服

物权法定原则有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同样尤其存在的必要性, 所以, 我们就应该想尽办法使其能够趋利避害, 弥补其缺陷发挥其优点, 使物权法定原则真正成为物权法的重要支柱, 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首先, 兼顾物权法定原则之“法”与“自由”的关系。物权法定原则的僵化性主要体现在其法定的物权内容和种类, 打击了人类的创造性。为了使物权法定原则更好的发挥作用, 我们就应该物的所有权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能够更加自由的处置自己对物所享有的所有权。物权的法定性不应该成为自由的障碍, 相反应该成为自由的重要保障。物权法定原则不应该成为限制交易、限制自由的阻碍, 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使人们在法律范围内创设更加广泛的权利内容和种类。

其次, 通过不断完善的立法来克服物权法定原则的保守性。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产生了许多新的权利义务形式。对于社会有益的权利类型就应该通过立法的及时确认来保护权利人。通过法律的完善使得新权利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遵守, 就能使新权利得到保护。

再次, 充分肯定习惯法以及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法可以弥补物权法定主义的缺陷, 也就是说新权利产生之后应该得到法律的及时确认, 并且被社会所认可, 成为一种习惯。物权法定主义应该是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的, 它会时时收纳那些新产生的权利, 不断将其包容在自身的范畴之内。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应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通过立法的形式不断确认新权利, 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并且, 在一定程度上坚持意思自治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物权法定的重要作用, 使物权法成为市场经济健康、迅速发展的保障。

总之, 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原则。我们应该坚持物权法定原则的立场, 同时, 也同样应该理性的承认物权法定原则并非完美的。物权法定原则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我国的经济发展, 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 采用更加先进的立法技术, 给社会发展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物权法定主义是当前各国所普遍遵守的保护物权的一项重要原则, 物权法定使权利人的物权更加明确和透明, 使交易更加安全和便捷。现阶段, 我们应该承认物权法定原则的缺陷, 同时, 我们应该坚定物权法定原则有其存在的意义。未来物权法定原则的发展一定是尊重自由和意思自治的基础上, 摒弃物权法定主义的缺陷, 以更好的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摘要: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并且重要的权利, 也是物权法立法精神的重要体现。但是, 物权法定并不一定意味着固守僵化的法律规定, 物权法定原则不仅仅要坚持法定还要给物权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

关键词:物权法定,意思自治,自由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基本原则探讨.[M]私法研究.2001 (2)

[2]尹田.论物权法定原则的解释及其根据[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4)

[3]刘得宽.对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之探讨[A].转引自杨玉熹.论物权法定主义[J].比较法研究, 2002, (1)

论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篇4

一、物权法中平等保护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一, 物权法律地位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平等是各项法律的基本要求, 物权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平等保护原则体现了我国民法中的平等原则。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平等保护, 市场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竞争, 但是其主体地位都平等, 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 物权规则具有一定的平等性。物权规则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 我国相关法律对物权法有明确的规定必须遵循平等性的原则, 任意一个物权的主体在获取资产、设定资产和变更资产时都需要遵循相同的物权规则;其二, 任何物权主体发生矛盾时, 需要使用平等的原则对矛盾进行及时的解决, 任何主体都不会具有特殊的权利。

第三, 保护具有一定的平等性。物权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使国家、企业、各人的物权受到了平等的保护, 国家和企业的物权没有任何的优越待遇。在各人的物权受到威胁时会受到同样的保护, 不会因为各人的物权较小就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 这样使各人的财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二、落实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一, 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立法中对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内涵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并且现有的规定存在一定的问题, 和实际平等保护原则的内容不一致。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立法部门需要对当前的物权平等保护原则进行详细的了解, 并且对近几年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对立法中同物权平等原则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修改, 对内容不全的地方进行补充, 在立法修改完成后, 需要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如果审核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改, 待审核通过后进行宣传, 我国司法部门和人大代表需要发表声明对修改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与此同时需要加大立法监督的力度, 禁止在修改过程中出现人为错误的情况, 使立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 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是司法实践过程中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 但是司法没有对发生物权问题的各人或者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 并且执行的力度不够, 平等保护原则在司法中落实具有一定的困难。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判断其是否使用平等保护原则的主要依据是:司法法官在实践过程中是否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评判以及对仲裁权利是否进行合理的使用。但是, 当前我国一些司法法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不能公平、公正的对案件进行处理, 会出现收受贿赂或者靠关系评判的情况出现。为了减少上述情况, 我国司法管理部门需要对司法实践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 让司法法官严格的按照相关法律进行评判, 并且需要提高司法法官的素质, 对司法法官进行定期的培训, 让他们清楚的了解当前法律的要求, 通过培养过程司法法官的素质有所提升, 对司法实践进行公平、公正的审理。除此之外需要对一些作风不良的司法法官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三, 在执法方面的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法律优先于行政法规”, 但是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例如:在房屋征用和拆迁执法过程中, 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会借用更高的法律条率对人们进行恐吓强行拆迁, 这种强制整占用和拆迁的情况使人们的财产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并且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冲突, 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我们需要对地方行政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 对地方政府的一些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让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进行办事, 严禁出现暴力执法和恐吓的情况, 公平、公正的进行执法过程。

第四, 我国多数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现阶段, 多数人对我国的法律没有足够的认识, 认为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远远高于个人的利益, 在个人利益遭受损伤时不能使用法律手段对其自身的利益进行维护, 多数人们会选择忍气吞声。与此同时我国一些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工作过程中对个人的利益没有足够的重视, 甚至存在歧视的现象, 不能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语

上述文章对物权法中平等保护原则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 并且对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希望为我国平等原则的落实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永黎.论平等保护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3 (5) :58-62.

[2]何峰.论纳税人税务信息保护原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7 (1) :57-60.

试论物权法定原则 篇5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

物权法定原则被看作物权法的首要原则, 在整个物权法结构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物权法定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即物权种类法定、物权内容法定、物权效力法定和物权公示方法法定。

(一) 物权的种类由法律明确规定。

物权的种类由法律明文加以规定, 不允许当事人创设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其它的物权类型。法律规定了几种物权类型, 就承认这几种物权类型, 假如当事人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创设了新的物权类型, 那么这被创设的物权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自然也被认定为是无效, 不具有物权法上的效力。建立完善的物权法体系非常重要。

(二) 物权的内容由法律明确规定。

物权的内容由法律明确规定, 是指物权主体权利义务的内容由法律明确加以规定, 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与物权法规定的内容相矛盾的新的物权, 这就是所谓的“内容固定”。物权法定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行使其物权时, 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物权权利的内容, 不遵守法律的规定就是权利滥用, 是为法律所不允许的。

(三) 物权的效力由法律明确规定。

物权的法律效力由法律明确规定, 当事人不得随意创设。物权变动时, 当事人如果随意改变物权的效力是无效的, 当事人的行为若想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就必须遵循物权法对物权变动的各项具体要求。物权效力即物权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是物权权能在法律上的合理扩展。各种物权既有共同的法律效力, 也各自有其自己特有的法律效力, 但无一例外都是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前提。物权作为一种绝对权、对世权, 具有直接支配性, 并且可以对抗一般人。若允许当事人自由地创设, 则有害公益。

(四) 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法定。

物权变动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明确规定的公示方法, 否则物权变动行为无效或不得对抗第三人。当事人之间发生物权变动对物权变动予以公示, 必须按照法律规的公示方法予以公示。例如, 动产与不动产发生物权变动时, 对动产要予以交付, 对不动产要予以登记, 只有经过交付或登记才能获得法律所赋予的物权变动的公信力, 即所谓的公示公信力, 否则将承担物权变动不生效或被撤销或不能对抗第三人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这就是“公示方法固定”。物权变动应该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变动内容公之于众, 使厉害关系人能够了解, 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更好地维护相对人及第三人以及交易安全。各国法律大多数严格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和变动形式以便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二、物权法定的合理性

人类须利用物质以谋生活, 物质有限, 为停止纷争, 促进对物有效率的使用, 并使个人享有自主形成其生活的自由空间, 乃有制定物权法, 创设物权制度的必要。物权法定作为物权法的最基本的原则, 其合理性是毋庸质疑的,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 物权是绝对权, 有直接支配性, 并且可以对抗一般人。

物权必须受到每个人的尊重, 物权法定原则能为不特定的人提供各种物权的标准内容, 为该种尊重提供制度保障, 如果给予一般性的权利以物权法上的保护, 允许当事人以习惯或契约创设物权, 必然使他人的利益处于不安状态。因此必须对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加以限制。

(二) 物权有对世效力, 其得失变更应力求透明。

将物权的种类和内容法定化, 一般人就能对财产的归属一目了然, 通过物权法定主义将物权类型化法定化, 财产秩序就能更透明, 交易就能更安全, 因此, 物权的种类与内容由法律统一规定, 符合交易安全及便捷的需要。

(三)

整理旧物权, 防止封建物权与封建政权的复活;封建时代物权制度与身份制度相结合。不仅在同一土地上, 因为各自身份特权的不同需求, 成立重叠所有权。而且因身份特权, 使物权变成对人的支配, 此为近代人权思想所不容, 因此旧物权制度自须整理, 使物权脱离身份支配, 成为纯然之财产权, 即所谓自由之所有权。旧物权整理完毕, 即以法律固定, 并禁止任意创设, 便能防止封建时代之物权制度死灰复燃。

(四) 物权法定便于物权公示。

将物权的内容和类型法定化, 登记对象也只能是简约明了的物权, 而不能任由当事人约定的权利, 登记机关的工作成本和交易者的信息收集成本也就会大量减少。

三、物权法定主义的局限性

物权法是一个由多种具体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物权法定原则有其有利的一面。例如, 维护法律的稳定, 减少交易费用, 保障交易安全等, 但是, 法律的稳定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保守和僵化。物权法定原则展现的是国家意志, 是国家意志在物权的创设问题上对当事人之个人意志的一种强制, 这与私法自治的精神是相背离的。这种强制凸显着物权的僵硬性, 物权法定主义的局限性随着社会情势的变化而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了。对于物权法定主义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 实际上是以近代法制的确立为前提的。物权法定主义的局限性也是在物权法定被确立为一项法律规则后而展开的。

(一)

立法者的预测能力日渐减弱, 立法日渐落后于现实生活, 传统的某些物权类型逐渐被实际生活所抛弃, 或者立法上所设置的物权种类被生活所突破。因为对新型物权不能及时承认, 致使了物权法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实际的脱离。物权法体系处于一种有瑕疵、不完全的状态。因为体系上的不足, 使现行法应有的功能如规范、调整、保护、处理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使得物权法的实际作用不能很好得到发挥。

(二) 物权法定原则的僵硬性使其无法适应现代交易发展的需要。

物权种类和内容的限制和固定使物权法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 法律不允许人们去创设新物权, 抑制了新类型物权的出现, 压抑了民间社会对权利的创新功能, 将权利源泉更多地视为来源于国家权力, 而不是来自市民社会的自发运动。

(三) 物权法定原则的局限性更深层次地表现为人的认识能力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

当物权法定原则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时, 物权法定原则的效果则表现为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其所调整物权的功能则成为限制创设发展新物权种类的因素。

四、物权法定原则的完善

基于对物权法定原则本质的认识, 笔者认为我国的物权法仍然应当采用该原则, 而不能完全放弃该原则转而采用物权之自由创设主义。显然, 如果完全放弃物权法定原则, 那么物权与债权的基本区别就很难区别开来, 也就无法确定物权所应有的内容, 难以划清权利边界, 物权也就无法进行公示, 交易安全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是, 如果将物权法定原则进行绝对化, 也会带来很多的弊端, 它会使物权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 最为妥当的选择是走中庸之道:即弱化物权法定原则, 在物权法定原则的前提下, 允许例外情况的存在, 而给法律自制留下空间。

若违反物权法定原则, 违反部分属无效行为, 其他内容继续有效, 对于物权无效, 但其行为具备其他法律行为规定的要件, 那么, 此行为是具有法律效力, 即法律有不许物权发生而许发生债权的效力。

物权法定原则的弱化是物权法发展的主要倾向。物权法定原则作为物权法的导向性原则, 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整个物权体系的基础, 所以应该遵循物权法定原则。但是物权法定的弱化确实是以急需解决你的问题, 根据大陆法系及我国的物权法的发展方向与理论体系, 我国也应该承认物权法定的弱化, 已解决物权法定原则的弊端, 以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经济现象日新月异, 如果还固执地坚守原来的物权法定原则, 必然会拉大法律与社会之间的距离, 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活与交易安全。

如果不承认物权法定原则也就会导致物权丧失存在的基础, 失去了物权与债权的划分标准, 必须正确对待物权法定的弱化, 用这种弱化去解决由于传统的物权法定的种种漏洞和缺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不失为一条有伸缩的万变不离其宗的完善法律之路。

总之, 我国应承认物权法定的弱化现象, 根据我国的法律发展方向, 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相关立法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有效运用柔性物权法定原则, 为我国的私法自治留下相应的空间, 使物权法能够向着有利于自身不断完善, 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物权只能依据法律而设定, 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 也不得随意变更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物权法定被视为物权法的首要原则, 在整个物权法结构体系中处于枢纽的地位。物权法定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物权种类法定、物权内容法定、物权效力法定和物权公示方法法定。法律规定了几种物权类型, 就承认这几种物权类型, 如果当事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创设了新类型物权, 那么这个新物权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这种创设也是自始无效的, 不具有物权法上的效力。物权法定原则的产生和发展说明其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客观依据,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必须予以必要的完善, 完善的方法就是弱化。

摘要:物权法定原则, 是指物权只能依据法律设定, 禁止任何人创设法律没有规定的物权、禁止超越法律的限制行使物权的法律原则。物权法定原则, 在物权法的结构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物权法定原则在实务中越来越暴露出不足之处, 完善物权法定原则很有必要。所以, 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权体系、协调与法的价值追求的比例原则的关系、克服物权法定原则僵化性及滞后性, 从而进一步完善物权法定原则。

关键词:物权法定原则,局限性,物权法

参考文献

[1] .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3] .王泽鉴.民法概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4] .王泽鉴.民法物权·通则·所有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5]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 (上) [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6] .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7] .段匡.德国、法国以及日本法中的物权法定主义[J].民法精要, 1998, 3:586

论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 篇6

(一) 物权变动的含义

物权变动它作为一种权利的动态现象, 从物权本身的角度说, 是物权的发生、变更、消灭;从物权主体的角度来说是物权的取得、变更、丧失。我国《物权法》对物权变动的规定表述为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据引发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其中, 基于双方法律行为 (合同行为) 的物权变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是物权法规制和理论研究的重点。

(二) 区分原则的含义

物权法上所谓的区分原则是指在发生物权变动时, 区分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的变动的结果两个法律事实的原则。这一原则来源于德国民法, 即德国法中的“Trennungsprinzip”, 或称分离原则。无论物权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的成立与物权的变动都不是一个法律事实, 而是两个法律事实。在原因行为中, 当事人享受债权法上的权利, 并承担债权法上的义务;而在结果行为中, 当事人完成物权的变动, 使得物权能够发生排他性的后果。区分原则是根据物权与债权的基本性质的差异建立起来的。我国的区分原则与德国法上的区分原则有所不同, 德国采取的物权变动模式下的区分原则, 而我国却是在以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为背景的区分原则。

二、不同模式下的区分原则

(一) 债权形式主义下的区分原则

债权形式主义变动的模式下的区分原则, 主要强调的是不动产物权发生变动的条件是债权合意+不动产物权登记, 而动产物权发生变动的条件是债权合意+动产交付。在这样的法律要件的构建下, 若要想通过一个法律行为同时发生债权和物权变动的两种法律效果, 那就必须要求债权行为在产生债法关系的同时, 还需要另外有独立的物权行为, 只有两者都同时具备, 那么才会发生我们所期待的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

(二) 物权形式主义下的区分原则

德国的形式主义下立法模式中区分原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把物权变动的物权行为与物权变动的债权行为做出了明确而又完全的区分, 他们把物权变动区分成了独立的行为:即债权上的原因法律行为和物权上的变动法律行为;在他们两个的这种区分中我们不难看出, 物权变动中的原因行为是作为债法上的债权行为而存在的, 它只会产生债法上的法律效果, 而物权变动又会是作为另外一个独立的物权行为而存在, 它所产生的是物权上的结果。因而我们就不难看出, 在这种立法模式下, 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与物权变动的效果行为他们两者在这个体制下又是完全分离的。如此看来, 这个模式下的区分原则就会理所当然的演变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即不论债权行为的效力怎么样, 它都不会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 物权变动会因为自身合法有效的物权契约而一直有效。

三、对我国构建区分原则的建议

在立法中, 对于物权行为是否要采用无因性这一观点来看, 它其实也是存在着一种价值判断和利益权衡问题的, 但是无论是对这个观点持肯定的一方还是持否定态度的一方, 他们都可能是有自己充足理由的。因此, 若是能够直接在立法上确定区分原则的价值目标和引导利益选择的倾向, 那么在具体实施上就不会存在类似问题。

衡量一个法律制度的好坏, 他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它在具有调整利益和解决冲突的功能的同时, 还具有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和提高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功能。立法者在决定适用或者设立一项法律制度是否应该被采用时, 是应该要权衡其中的利弊的, 最好的状态就是以最少的社会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然而我们刚才探究的债权形式主义下的立法模式中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就恰好能达到上面的这些标准;债权形式主义下的立法模式中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具有下面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弥补意思主义立法模式下区分原则本身的僵硬和不足, 另一方面它又能避免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制度而造成过高社会成本的劣势, 它无论是在立法价值选择层面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3]梁慧星.中国物权法建议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论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 篇7

关键词:物权法定,严格,缓和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和内涵

(一) 历史沿革

物权法定的思想发源于罗马法时代。研究罗马法的著名专家周枏先生在分析罗马法时代物权的特点时曾指出:“它的内容只能由法律规定和创设, 不像债权那样一般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

在罗马法大全中, 仅有所有权、役权、地上权、永佃权、典质权和抵押权等几种权利, 被承认为具有物权属性的权利。罗马法存在着效力强大的物权, 但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 加上法律科学与法律技术的不足, 遗憾的是, 罗马法未能形成抽象的物权法定原则, 而代之以关于具体物权的具体规范。尽管如此, 罗马法关于物权法定的思想仍对后世大陆法系各国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日本法首先在立法中对物权法定原则做了确定性规范。《日本民法典》第175条规定:“物权, 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所定者外, 不得创设。”《韩国民法典》第185条也规定:“物权, 除依法律或习惯法, 不得任意创设。”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757条规定:“物权, 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规定外, 不得创设。”我国澳门地区民法典第1230条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除法律规定之情况外, 不容许对所有权设定物权性质之限制或其他具有所有权部分内容之权利;凡透过法律行为而产生之不符合上述要求之限制, 均属债权性质。”荷兰、奥地利等国家在立法中均规定了物权法定原则。

(二) 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

物权法定原则又称物权法定主义, 是指物权只能依据法律设定, 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 也不得变更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物权法》第5条对物权法定原则进行了直接的立法宣示, 即“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由法律规定”。综观各种学说及立法的分析, 物权法定原则应包括以下内容:

1、类型强制。

指物权种类由法律规定, 当事人无权自己创设新的物权类型。例如, 我国现行法中没有规定不动产质权, 当事人因此不得创设不动产质权。

2、内容固定。

指每一物权的具体内容由法律直接规定, 禁止当事人自由改变法定物权的内容, 而且, 当事人在交易中所确定的物权的内容, 也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解释。

3、效力法定。

指物权的效力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而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定加以确定。物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物权具有的对内和对外的优先效力都应由法律明确规定。

4、公示方法法定。

指法律明确规定物权变动时应采用的公示方法, 非以法定的公示方法予以公示, 则物权的变动无效或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例如, 动产以交付为原则, 登记为例外;不动产公示方法则仅为登记。

“物权法所调整的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利用关系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直接反映社会的所有制关系, 如果允许人们自由创设物权, 可能危及社会的经济基础。”再者, 物权是绝对权, 具有强大的支配力。在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的今天, 为了保障交易的便捷、稳定和安全, 物权必须具有高度的公示性。如果开放物权将会使其公示成本大幅度地提高, 阻碍社会经济正常发展。这也是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采取物权法定原则的原因。

二、物权法定原则缓和之必要性

(一) 僵化物权法定存在缺陷

第一, 立法存在历史的局限性。立法首先反映的是立法时期立法者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因而难以也不能够完全地认识到将来发生的社会现象, 存在实践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物之利用方式与范围亦随之不断进步更新。物权法也从以保护物之归属为中心转向以保护物之利用为中心, 法律预先规定的物权种类已经不能涵盖现实市场中新出现的社会现象, 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 物权法属于典型的强行法, 它所确定的物之种类和内容必须得到有效执行, 不可能随社会关系的瞬息万变而朝令夕改。

第三, 立法者的认识能力也具有局限性。立法者希望制定一部穷尽一切社会关系的万能之法, 实行一切法定的僵化模式, 但这只是无法实现的良好愿望而已。正是由于传统立法者的完美幻想与现实的瞬息万变发生了冲突, 使僵化物权法定原则面临窘境。

这些局限性必然导致在法律上留下缺漏, 使法律不能穷尽一切社会生活现象。

诚如英国古代法制史学家亨利·梅因所言:“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意见常常是或多或少走在‘法律’的前面的。我们可能非常接近地达到他们之间缺口的接合处, 但永远存在的趋向是要把这缺口重新打开来。因为法律是稳定的, 而我们所谈到的社会是进步的。”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有必要调查引进社会潜在需求高的新物权, 或在原有物权类型下增加次类型以利于交易并减少讼争, 使交易者在不具对世性的债权无法满足其需求时, 尽可能有另选择物权的机会。”

(二) 关于物权法定原则缓和的学说

为避免物权法定之僵化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 习惯法包含说。日本法例第2条规定关于法令未规定的事项, 习惯与法律有同等的效力。由此学者推定, 日本法例中的“习惯”应当属于日本民法典第175条“物权法定”之“法”的内容。那么, 学说上认为, 日本民法典第175条业已承认了习惯法上的物权的适法性。第二, 习惯法物权有限承认说。该学说认为物权法定原则所指称的“法”不包括习惯法在内, 但如果通过社会习惯产生的新“物权行为”不违背物权法体系的根本要求, 例如, 不违反近代所有权的基本观念, 非属物权法定主义所排除的封建物权, 且无碍于公示时, 可突破物权法定主义之约束, 而直接承认该习惯上的物权为有效。第三, 物权法定缓和说。认为新生的社会惯行上的物权, 如不违反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旨趣, 且又有一定的公示方法时, 可从宽解释物权法定主义的内容, 将其解释为非新种类的物权。例如, 在我国台湾地区实务上, 对最高额抵押的从属性进行从宽解释, 解释为仍然属于台湾民法典所规定的抵押权之一种。

第一、二种观点与物权法定缓和说有相通之处, 且物权法定缓和说是综合考虑第一、二种观点, 去芜存菁之后得出了更符合司法实践的观点。

(三) 物权法定原则缓和的必要性

物权法定原则缓和的出现弥补了僵化物权法定原则在法律运用中的诸多缺陷。第一, 物权法定原则缓和克服了立法的历史局限性所带来的弊病。21世纪以来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使人们对物之利用方式与范围不断进步更新。现实中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物权, 在物权法定原则缓和的羽翼下得到保护。第二, 物权法定原则缓和克服了立法者的认识局限性。即使新兴的物权没有在立法当时被立法者所承认, 它依然能够凭借物权法定原则缓和的包容性和弹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第三, 解决了法的稳定与法的变通之间的难题。物权法定原则缓和采取将“法”广义解释的方法, 使缓和法定之“法”包括司法解释、习惯法等。使得在维持物权法稳定性的基础上完成新兴物权的变通处理成为可能。

物权法定原则缓和的要旨乃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 将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物权纳入现行法的体系。它坚持用物权法定原则在现行法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在保证法之稳定的同时又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兼顾了法的规则性和法实施的灵活性, 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严格法定和缓和法定的界限

在法律得以修改之前, 一些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将物权法定当中的“法”进行广义解释的方式, 使其包括习惯法。日本法例第2条规定, 关于法令未规定的事项, 习惯与法律有同等的效力。由此学者推定, 日本法例中的“习惯”应当属于日本民法典第175条“物权法定”之“法”的内容。即凡是习惯法上生成且具备一定公示方法的“物权”, 在解释上认为并未逾越物权法定原则, 从而使物权法定原则在适用上呈现出缓和的趋势。综合上述观点, 笔者尝试对严格法定和缓和法定进行界定:广义物权法定包括严格法定和缓和法定。

狭义的物权法定仅指严格法定, 又称僵化法定, 是指“物权只能依据法律设定, 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 也不得变更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严格法定之“法”主要以成文法的方式出现, 不包括司法解释、习惯法、学界理论等, 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变更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例如, 我国《物权法》第5条对物权法定原则进行了直接的立法宣示, 即“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由法律规定”, 表明我国《物权法》遵循严格物权法定原则。

缓和法定之“法”包括司法解释、习惯法等, 即新生的社会惯行上的物权, 如不违反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旨趣, 且又有一定的公示方法又能为社会普遍接受时, 可从宽解释物权法定主义的内容, 将其解释为新种类的物权。

同时, 地役权也带有缓和法定的性质。我国物权法对地役权种类与内容的规定均是开放式的, 由双方当事人依私法自治原则通过约定而设立。地役权不符合严格物权法定之类型强制与内容固定的要求, 却能够作为一项独立物权存在, 正是有赖于缓和法定的存在。缓和法定以其独特的柔韧力和包容性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

严格法定和缓和法定既有明显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缓和法定之“法”尚处于实验阶段, 是新生的“法”, 习惯的“法”, 不成熟的“法”。它一旦发展成熟就可能被立法者所接受, 在物权法中给予补充规定, 上升为成文法, 从而获得强大的物权效力。严格法定和缓和法定二者相互区别却彼此关联, 共同组成了广义物权法定的有机整体。

四、缓和法定实行途径分析

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较好地解决了物权种类立法不足和物权法定原则之间的矛盾, 而如何实行缓和法定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许多法律工作者以及民法学者在实践中总结了有效的对策, 提出了建设性的理论, 为缓和法定的发展、整个物权法体系的完善指明了清晰的道路, 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第一, 民法学者应对非法定物权 (即缓和法定之物权) 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借鉴国外民法典中关于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的处理方式,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提出合理的理论借鉴及优化建议。

第二, 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活动中, 应当注意积累和总结关于新兴物权纠纷的审判经验, 并适当结合相关民法理论进行考察和实践, 为最高人民法院做出有效的司法解释奠定基础。继而, 最高人民法院应以民法学界研究缓和物权法定原则的理论作为参考, 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经验进行总结, 对新兴物权的内容、效力、公示方法和使用规则进行系统的规范, 适时地做出具有普遍约束效力的有权解释。

第三, 立法机关应当在民法理论逐渐成熟, 人民法院审判经验逐渐丰富的基础之下, 逐步构建和完善物权法体系, 将发展成熟的新兴的物权方式归入成文法, 使之成为法定物权, 在社会生活中普遍适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枏.罗马法原论[M].商务印书馆, 1994.

[2]、王利明.物权法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3]、张玉敏.民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我国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评析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第3 条明文规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在对公有制经济进行巩固和发展的同时, 还需要支持非公有制的发展, 并借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确保市场主体的发展权利和平等法律地位。此外, 第4条规定: “国家、私人、集体及个人的物权均受法律保护, 任何人或者单位都没有权利违背。”这些规定都表明我国的物权法具有平等保护的原则。其一般是指在法律地位上物权主体是平等的,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或是共有财产和私有财产, 其享有的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在受到侵害以后, 都必须给与平等的保护, 这也是物权法的指导思想。

( 一) 物权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性

我国宪法规定物权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以及物权享有平等的权力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平等的, 也是我国法律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1) 我国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并倡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其中所有的经济体制均享有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无差别的保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 所有的经济主体均需要承担相同的义务, 同时也可以享有相同的权利。若是市场存在未受到平等保护的情况, 则说明有不法物权主体违背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也将会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且这种现象的发生将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 尽可能借助平等规则来解决各类纠纷

在归属问题和物权发生冲突时, 任何物权主体均享有平等的权力, 而且也应该根据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来理智解决问题。就算是个体和国家之间发生了物权的问题时, 这两者也均是平等的, 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来调查物权的归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个人是平等的, 不可有偏向国家的情况, 而且也不可仅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来处理问题, 因为他们仅仅代表着国家这一方面, 必须平等的向司法机关请求确认。

( 三) 物权主体都有权享受平等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物权主体都的保护给予了明文的规定: 国家、私人和集体所有的合法财产都享有法律的保护,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截留、哄抢、私分、破坏。这条规定说明了不管是国家的财产还是个人的财产, 也就是说只要财产合法就会得到物权法的平等保护。不管时国家的财产还是个人或集体的财产, 只要是物权受到了侵犯或是两者之间有冲突的话都不应该偏向于任何的一方, 彼此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理应得到物权法的平等保护。 (2) 在无权平等保护原则的要求下, 关于物权冲突的问题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并公正地解决。并且侵犯物权法的任何主体都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物权法确立平等保护原则的理由

( 一) 我国法律的具体化体现

在制定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过程中, 要严格遵循法律的平等原则。《民法通则》第3 条规定: “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在法律关系中任何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司法机关也应该对法人进行无差别对待, 进行公正的判决。不管社会处境和自然条件如何, 其均享有一律平等的法律资格, 物权法中所规定的平等保护原则是在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

(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 所有制经济在同一市场上相互运行, 各种市场主体都需要遵守同样的规则, 承担同样的义务。而物权法则担任着一种守护者的角色, 物权法需要借助平等的原则来保护市场主体平等的发展权利和法律地位, 使得每一个主体都能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易和竞争。其次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维持市场经济在产权制度的限制中而不触犯到法律。并得到法律的保护, 最终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若市场的主体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为主, 而不遵守平等的原则, 忽视利益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将会使得市场经济运行出现矛盾和混乱。因此, 物权法才会有平等保护原则这一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督促和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原则, 这也是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三) 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社会财富增长的需要

财富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 其是确保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法律对人们财富的强而有力的保护, 却是激励人们持续创造财富的最根本动力。同时, 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则是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物权法》只有对所有合法财物给予保护, 才能使人民群众自愿的去创造财富, 并达到致富的追求。但是一旦有对财务不平等的对待, 将会大大的降低人民群众的财物安全感, 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将不能与国家的企业形成平等的竞争, 会进一步打消人民的积极性, 从而造成资产的浪费和损失。

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的确立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法律保障。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来制约, 才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 平等地解决财产争议, 找到侵犯财产权的问题。为了维护私有财产权, 在对公民私有财产进行征收征用的过程中, 要给予财产所有者适当的补偿,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缓和社会矛盾, 同时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 还需要坚持以法治为基础, 这样一来就为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秩序井然的社会提供了保证, 使人民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 人人都能过上和睦相处的生活。

三、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物权法》中虽然建立了平等保护原则, 但是在对其进行实施的过程中, 还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其实施效果, 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第一, 立法方面, 《物权法》中相关概念的制定还不够清晰, 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甚至是曲解了平等保护的原则。如物权法中多次提到的“公共利益”, 这个词本身就比较抽象, 从而导致了执法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了有关于财产权益的冲突。同时《物权法》第44 条规定: “由于救灾、抢险等紧急需要, 可以按照法律规范来征用单位、个人的动产或不动产。而被征用的动产或不动产在使用完之后, 要及时归还还被征用人。单位、个人的动产或不动产如果在征用过程中出现损坏, 需要给予适当的补偿。”从以上规定中, 国家是征收征用的主体, 而征收征用公共利益是征收征用追求的目的, 这明显就与平等保护原则冲突了。因此, 我们应该尽快的对物权法平等保护红存在的不符规定给予修改, 对不明确的概念和术语给予纠正。例如公共利益这一术语, 尽量的减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冲突。其次,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的使用, 并严格贯彻落实平等保护原则, 司法机关应当客观公正的处理社会的案件, 不能出现差别对待的问题, 否则会影响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在法律实施中的地位。

第二, 在执法方面, 《物权法》的实施较为困难。例如在实施过程中, 涉及老城区房屋征迁和城中改造问题, 开发商和行政执法部门会利用法律效力中的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理由, 以国务院发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来作为挡箭牌, 对其进行强制拆迁, 从而导致人民群众强烈的不满, 甚至会导致人民群众的激烈反抗。因此, 我们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原则, 尽一切努力惩罚地方政府为难、胁迫民营企业或强行拆迁的错误行为; 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人身损害以及矛盾的扩大化。

第三, 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当地官员执法的力度及规范化。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历史的影响, 使得国家、集体利益远远高于个人利益, 而且人类内心中已经承认公共财产优于私人财产这就造成了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实施起来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司法、行政部门在对私人财产与公共财产纠纷进行处理时, 偏袒公家、歧视个人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的培养对于完善贯彻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注重于培养人民平等的思想, 抛弃陈腐观念的束缚, 进一步的解放思想, 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物权受到侵犯的问题, 保护自身的财务安全。国家政府也要进一步的加强普法宣传, 让更好的广大民众信法、知法、守法, 可以借助法律武器来对自己的财产权、平等权进行保护。如果每位公民都具有了法律平等保护意识, 那么民事法律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将会有所下降,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总结

综上所述, 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我国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的关键在于对所有财产给予公正和平等的保护, 这样可以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立。但是, 要想确保平等保护原则的顺利实施, 还需要对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给予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卫东, 张庆云.我国集体土地权利研究——以权利平等保护为视角[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0 (3) :323-325.

[2]孙宪忠.再论我国物权法中的“一体承认、平等保护”原则[J].法商研究, 2014, 02:67-72.

[3]高佳, 冯晓健.我国物权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3:18-20.

[4]孙宪忠.再论我国物权法中的“一体承认、平等保护”原则[J].法商研究, 2014, 02:67-72.

上一篇:中篇小说下一篇:地方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