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论文

2024-10-21

初中人教版论文(通用11篇)

初中人教版论文 篇1

一、选文系统题材多样、体系缺乏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系统中选文体裁丰富、典型,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比例较少。

1. 体裁多样, 典范。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体裁丰富, 涵盖大约八类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基本选入古今中文的名家名篇、选文经典。中国古代先秦文学如《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 魏晋人物风貌代表著作《三国志》、《世说新语》及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散文,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入了五位, 宋代豪放词代表苏轼、辛弃疾, 婉约词代表李清照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朱自清等作品, 著名诗人艾青、余光中等爱国诗, 鲁迅作品选入数量最多, 四篇散文, 两篇小说;外国文学选入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的小说,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篇, 著名诗人济慈、普希金等人诗作, 安徒生童话两篇, 等等。选文涉及多种题材, 既有自然景物、生态问题, 又有人类情感、生命感悟。选文系统根据单元导语归纳题材,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选文基本关照到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既能唤起学生现有的经验, 激发阅读兴趣, 如亲情、学习生活、自然、成长、动物等题材的选文;又能拓展、提升经验, 训练阅读能力, 如生命、爱国、战争、历史人物等题材的选文。

2. 体系缺乏, 实用不足。

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的选文体裁, 将小说、诗词、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归到文学类作品, 将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归入实用类文章。并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传记、书、序、表、记、铭等及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鉴赏的文学作品, 所以都归入散文。每册教材的选文体裁大部分属于文学类作品, 而文学类作品又集中在散文一类。选文缺乏体系性, 选文总数量不一, 两大类选文变化不一, 并没有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增加更多适应性选文。除此之外, 从表1可以看出, 单元选文系统似乎各成体系, 彼此缺乏联系, 甚至出现重合现象。如七年级下册书的第二单元爱国题材与九年级下册书第一单元爱国思乡有重合部分。实用类文章数目严重不足, 九年级下册教材就没有选入实用类文章。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从现实角度说, 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 快速读取重要信息, 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但是实用类文章太少, 而且类别不全, 与实际生活需要学会的实用文脱节。

二、助读系统类型多样、细节粗糙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类型丰富多样, 分为文字类资料 (编辑说明、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文下注释、课文补白) 和图像类资料 (扉页彩图、课文插图) 。助读系统的多样类型加强了阅读能力训练的针对性, 但细节不够完善。

1. 类型多样, 有针对性。

文字类助读内容最先看到的是编辑说明。编辑说明简要介绍本册书的一些内容。单元导语介绍本单元选文题材内容, 明确阅读能力要求, 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课文导语更是紧扣选文内容, 有时以问句形式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揭示选文主要内容, 同时明确具体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文导语指出选文的目的在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 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意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文下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扫除阅读障碍, 促进初中生对选文的理解, 有助于初中生进一步积累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课文补白主要分为两大类资料, 分别是语文知识和选文的衔接拓展资料。补充与选文相关的资料, 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赏析选文的特色。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课后补充程颐读《论语》的三段体会性语句, 借助前人对《论语》的评点, 引发、深化学生对《论语》的体悟。

图像类资料包括照片和绘画作品。教科书的扉页一般彩色图像, 图像下面接着附上一两句简短的文字介绍。课文插图往往分布在选文中, 并不是所有选文都配有插图, 配有插图的选文一般有一两张图片, 有的是作者照片, 有的是选文中人物绘画。这些图像意在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又不会很多, 不让具象的图片限制抽象文字的想象空间。适当的直观具象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选文。

2. 细节粗糙, 有错误。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具体细节处理得比较马虎, 出现了一些错误, 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学生的阅读产生障碍。

首先是文下注释存在错误。第一, 选文出处存在问题。如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诗四首》中的《归园田居 (其三) 》和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诗五首》中的《饮酒 (其五) 》文下注释: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事实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陶渊明集》是1956年第1版, 在1983年第8次印刷, 两本书印刷批次不同, 而不是不同版本。文下注释应该标明为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同样的,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文下注释: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82年版) 。事实上, 中华书局在1965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并不存在《艺文类聚》 (中华书局1982年版) 。所以选文出处应改为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65年版) 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二, 文言文的一些字词解释存在错误, 尤其是通假字问题。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文下注释:有, 通“又”。但是在八年级上册《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 文下注释:有, 同“又”。《〈论语〉十二章》中“有”字的注释是对的, “有”和“又”是通假字。

其次是课文补白中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 逻辑混乱, 显得有些随意。除了八年级上册书课文补白的语文知识最多, 是其他每册书的三倍左右, 其他五册书课文补白数量差不多。另外, 除了七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下册补白的语文知识主题明确, 其他各册书补白的语文知识比较杂乱, 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书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相互穿插, 不利于初中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阅读能力训练的助导作用不能发挥最大效度。

最后是课文插图的问题。有些插图和选文内容不符。如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插图中的男人与女人两人都是站着的, 而选文中的文字确实“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这就说明插图出现了错误。有些插图的位置不对。如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一文中, 插图内容和选文的第九段内容相符, 不应放在第六段下面, 否则这种插图的助读功能就会被削弱。还有些插图太抽象, 如九年级下册《诗两首》一课的第一首诗《我爱这土地》, 诗下面的插图抽象、粗糙, 没有什么美感, 感觉像是拼接、涂鸦。图中应该是一只鸟, 这样不仅符合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的诗句, 而且更能体现诗人的伟大、情深。

三、练习系统题型多样、比例失衡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 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研讨与练习”, 主要是关于选文的词汇解释、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谋篇布局的分析。通过对练习系统题型与题量的分析, 发现练习系统提醒比较多样, 但题目难度的比例失衡。

1. 题型多样, 有选择性。

从练习题的做题要求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而必做题中又有选做题, 二选一。选做题一般是应用拓展类, 包括话题讨论、课外资料收集、文本改写等。如九年级下册《音乐之声》第三题选做题“阅读影视剧本要注意体会它的画面感。你觉得画面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道选做题注意考查初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感受戏剧这种文体的画面感特色。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三题, 就是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二选一。每册书中必做题所占比例比较大, 选做题所占比例很小。这就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选择性, 可以选做较高难度的题目。

从练习题训练的能力项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单项能力训练和多项能力训练。相比较而言, 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较多。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的第一题:这篇作品运用大量短句, 营造激越的氛围。反复朗读全文, 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读出作品的气势。这道题目主要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九年级下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课后习题第一题设计两项阅读能力: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这首诗”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探究一下, ‘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即使是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也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训练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 再走一步》第一题, 通过勾画语句的形式训练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 八年级上册《落日的幻觉》第一题“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作品。试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理清作品的说明顺序”, 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加深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 比例失衡, 无梯度性。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 初中生阅读四方面能力训练比重不一。认读能力可用“朗读”、“默读”、“浏览”、“背诵”等词表述。理解能力可用“觉得”、“揣摩”、“解释”、“解答”、“概括”等词表述。鉴赏能力可用“感受”、“领略”、“品味”、“体验”、“鉴别”、“比较”等词表述。运用能力可用“示范”、“运用”、“借鉴”、“学写”、“仿照”、“转换”等词表述。按照以上分类原则, 将练习系统中的习题分类统计。这里统计每道题中总共涉及的阅读能力, 如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第三题“朗读诗歌, 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 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试与同学一道, 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尝试朗读”, 这一道题目, 设计了认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六册书的练习系统中理解能力训练比重一直是最多的, 其次是鉴赏能力, 但是鉴赏能力的比重基本不及理解能力的二分之一。认读能力与运用能力训练的比例差不多持平。这就出现四个能力训练比例失衡现象, 并且能力训练缺乏梯度, 较高水平的能力训练不足。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系统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 这三大系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文系统体裁类型丰富, 选文经典,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太少。助读系统类型多样, 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但是细节处出现一些问题。练习系统题型多样, 但是难度设置不合理, 阅读能力训练比例失衡。通过分析阅读系统编制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最大效度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系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献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初中人教版论文 篇2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沙河)

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访友(李汉荣)

第五单元

21、风筝(鲁迅)

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3、*散步(莫怀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第四单元

16、社戏(鲁迅)

17、安塞腰鼓(刘成章)

18、*竹影(丰子恺)

19、*观舞记(冰心)

第六单元

26、珍珠鸟(冯骥才)

27、斑羚飞渡(沈石溪)

28、*华南虎(牛汉)

29、*马(布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7、背影(朱自清)

8、台阶(李森祥)

9、老王(杨绛)

10、信客(余秋雨)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鲁迅)

2、我的母亲(胡适)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第二单元

6、雪(鲁迅)

7、雷电颂(郭沫若)

8、短文两篇(巴金)日

9、海燕(高尔基)

10、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

雨之歌

第四单元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18、吆喝(萧乾)

19、春酒(琦君)

20、俗世奇人(冯骥才)

刷子李

泥人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三单元

9、谈生命(冰心)

10、那树(王鼎钧)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刍议 篇3

一、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在整个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连接全书的是各式各样的物理演示实验,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物理时,先要接触的也就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大多数只需要简单的材料,操作过程并不复杂,所展现的现象也较为明显。通过很可观的现象,继而教师再加以对物理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明白和掌握各中真谛。

(一)浮力的学习

教师只需要准备一杯水、一杯食盐和一个生鸡蛋。操作过程:第一步是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得到的现象是鸡蛋沉入水中;第二步是将食盐逐渐加入到清水中,同时并不断搅拌,现象是鸡蛋可以悬浮在水中;第三步是继续在水中加入食盐,直至鸡蛋漂浮于水面上。此时,教师只需要运用简单易取的材料就可以向学生解释浮力的原理,加以简单的分析,学生就能通过演示实验理解理论知识。

(二)惯性的学习

教师准备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让学生从外表判断哪个鸡蛋是生的,哪个鸡蛋是熟的。在进行了一轮的判断后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取生熟鸡蛋。教师再公布结果后,演示判断方法:将两只鸡蛋以相同的速度在桌面旋转,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是固定的所以旋转平稳,而生鸡蛋内部结构不稳定,在惯性的作用下很快就会停止转动。

二、趣味实验的吸引力

在兴趣的鼓动下,学生会更加积极自主地去探究困扰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解决问题后牢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趣味实验的存在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到物理学习的环境里去。趣味实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降低了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化抽象为形象,通俗易懂。

例如大气压强实验

1.留住水的窗纱。在一号小试管中注入清水,用窗纱盖住试管口并用细线沿试管口将窗纱扎牢,用手按住试管口后小心将试管倒置,平稳后放手。这时我们会发现尽管窗纱上有许多小孔,但水却不会流出。

2.喝不了的饮料。在一支干净的中试管中装入饮料,在试管口塞入有孔橡皮塞并确定无空隙,在橡皮塞中插入孔径大小相同的玻璃管。在课堂上可以邀请任意一位学生品尝饮料,有趣的是,当学生都认为可以轻易喝到饮料的时候却发现饮料怎么吸也吸不上来。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一脸茫然的时候讲解大气压强的原理,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拉到自己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急于想要知道为什么,就会聚精会神地去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自主实验的可行性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时机。在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的教材中,有较多的小实验是适合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在调动学生的双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会通过自己对实验操作的可行性,改良实验用品,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去代替教材所需的实验用品,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替代材料,培养学生养成留意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充满学问与知识。学生做实验时会觉得一切材料都是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所以会更加珍惜和享受实验的过程,自己动手操作之后加深印象,有益于物理理论知识的巩固,实验的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光学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材料只需一张扑克牌和一根针,实验过程是在纸牌上距离不到3mm的地方扎两个孔,然后将针放在纸牌后方约2.5cm的位置,遮住一只眼睛后用单眼观察,这时,看到的是两根针,而不是一根。假如,在两个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看到的会是三根针,以此类推,扎的孔越多,看到的就会越多。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行做完实验之后解释原理:光线是直线传播的,针上面的光线透过不同的孔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不同的物象。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个相同的乒乓球,甲球不需要改装,在乙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并密封,使得ρ﹦ρ水,丙球中注入的水使球灌满。后续步骤为将三个球同时放入水中。实验现象是:甲漂浮,乙悬浮,丙下沉。结论是:浮沉与F浮和G的大小有关,ρ与ρ水有关。

四、实验为实验考试打下基础

通过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初中物理二年级试卷可得出实验题型的大致体系:1.分辨实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及基本结构;例如在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R/kWh的电能表,手上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2.清楚实验原理、目的及器材的使用;3.通过实验目标设定实验方案、步骤和相关表格;4.绘制实验原理图;5.把握实验的操作过程;6.读出各器材的读数;7.总结实验报告;8.填写基本公式并进行计算,例如,所根据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9.判断实验过程中各步骤或仪器使用的正确性并给予改正,例如,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一蓄电池能否供电?又怎样判别它的正、负极?试设计几个办法,并说明道理;10.分析实验的错误排除故障等。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只是在理论上对学生加以强调实验的知识点,学生记住的只是在纸上的理论,有些器材的使用、仪器的读数、原理的由来都并不清楚,甚至不明白,只能通过机械性地将实验知识点记住,填鸭式地应付实验题型的解答,只知道答案是这个却不明白各中原因。

对于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来说,它打破的正是这种尴尬的局面。通各种演示实验、趣味实验、自主实验等让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纸张上,而是通过观看或实践实验的操作过程来获得与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实验器材方面,学生需要收集齐全的实验器材,而在收集过程中,学生会牢牢记住这些器材,而不是在书本上死记硬背。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想要实验成功,学生就必须遵循理论课本的操作过程,这些知识点会潜移默化到学生的脑海中,甚至不需要通过背诵记住这些知识点。从器材的准备到结果的得出,学生都亲自参与其中。这种实验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会远远高于理论式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的宗旨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实现从学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化理论为实际操作,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同时学会实验方法和体验了实验乐趣。注重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验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深思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 篇4

但在学生心中, 初中物理是一门相对较为困难的学科, 学生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一定的畏难心理。所以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适时转变教育教学态度以及改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一、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式的物理教学侧重教师的“教”, “填鸭式”的硬性教学模式使课堂显得生硬。新形势下, 传统性的教学模式显得格格不入, 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人教版初中物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这其中突出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探索、敢于创新、不甘失败的精神。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把物理规律、原理直接教授给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本质出发, 运用现有的表面现象, 分析、归纳、总结、概括出原理和科学规律。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在轻松、积极、活泼和兴奋的状态中积极思考, 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转变教学态度, 拓展教学思维

物理是一门应用学科。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实现成功的教学, 就不能只局限在课本内容, 要联系生活实际, 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物理知识, 提高学生兴趣, 便于理解。如, 在讲解光速、声速等内容时, 就可以用雷电现象、飞机在头顶飞过的情景等生活实际来解释, 这样简单易懂, 便于接受。同时物理教师一定要认识到,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也就是“科学、技术与社会”“课题研究”等适应实际生活与学生需求的板块出现的原因。因此, 我们要有效利用这些板块。例如, 在讲解新能源时就与时代联系得十分紧密, 现如今中国作为人口大国, 发展需要很多的能源, 而能源短缺与化石燃料的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峻。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就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注重正面教育, 改善现有教育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自尊心很强, 心理较为敏感, 思想易于极端化, 加之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来自学校、家庭、学校以、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 使他们的内心更为脆弱。由于物理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学习难度较大, 因此更需要物理教师讲求授课方式的技巧性与科学性, 注重采取正面教学的方法, 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尊重, 树立自信心。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耐心有效地辅导, 循循善诱, 适时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建立起克服学习难题的自信。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问题要百讲不厌,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学生进步时, 教师要及时表扬,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进步的快乐, 进一步增加学习动力, 同时起到对其他学生推进鼓励的作用。当学生犯错误时, 教师要掌握批评方式与力度,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不能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通过正面教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促进科学文化知识与身心素养的双向提高。

摘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更新观念, 转变教学态度及改善教学方法, 才能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人教版化学实验改进二则 篇5

实验改进一: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较量多的实验

(一)原实验的不足

1.操作较复杂.

2.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与以后学习的方法相矛盾.

3.现象不够明显.

(二)改进措施

方案一:气球集气法——集气法的改进

1.操作步骤(如图1)

(1)准备两个相同的气球,一个用嘴吹大,另一个用打气筒吹大,二者体积相仿,夹紧弹簧夹.

(2)打开弹簧夹,分别将两个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2.现象:a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4.特点:

(1)操作较简便.

(2)避免了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排除了干扰因素.

(3)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比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石灰水的现象更明显,对比性更强.

方案二:自制教具(如图2)——仪器装置的改进

1.制作材料:玻璃三通管(或用废旧塑料管制作)、弹性塑料板、橡胶垫、胶水.

2.制作方法:用弹性塑料板、橡胶垫和胶水在玻璃三通内制作两个单向阀门,吸气时阀门1自动打开,阀门2自动关闭;呼气时阀门1自动关闭,阀门2自动打开.

3.操作步骤:如图2连接好装置,口含吹嘴不断吸气、呼气,观察现象并记录.

4.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6.特点:

(1)操作简便.

(2)不用收集气体,不存在收集方法与以后学习的方法是否矛盾的问题,且强调了呼出气与空气的同时等量性,增强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现象明显,对比性强.

(4)设计新颖,构思巧妙.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意识和创新精神.

实验改进二:分子间间隔演示实验

(一)原实验的不足:现象不够明显,不利于观察

(二)改进措施:(如图3)——操作方法的改进

1.操作步骤:

(1)先取适量酒精于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将其染成红色.

(2)然后用注射器向分子间间隔演示器中加入水,体积约占1/2.

(3)再向分子间间隔演示器中加入染成红色的酒精,将其加满.

(4)最后用手指堵住瓶口上下翻转分子间间隔演示器,使酒精和水混合均匀.

2.现象:加入酒精后,上部为红色的酒精,下部为无色的水,上下界限分明;混合后溶液为红色,分子间间隔演示器中液面下降.

3.结论: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4.特点:先加水后加酒精,由于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所以上下分层,界限明显;将酒精染成红色更有利于观察现象.

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商榷 篇6

一、现行《化学》教材不适用于农村学生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具有很多优点, 体现了编写者的很高水准, 可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 起点太高, 不适用于农村学校化学教学。就当前的农村初中办学状况来看, 农村的科技水平还不高, 因此作为科学课的化学教材过高地估计了农村学生的科技认知水平。农村中学生在小学时分散在各个教学点或初级小学, 没有打下较好科技知识基础, 缺乏相应科学认知能力, 加之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简陋, 药品仪器短缺等因素, 出现了教材、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为:一是班级生额过多, 教室拥挤无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大多数学生科技基础差, 无法完成需要动手动脑能力的探究实验;三是学生对资源整合能力差, 无法将搜集、调查、了解等探究活动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转化为“生产力”。所以, 我认为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不适于农村学生和贫困落后地区, 没有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课程理念, 要努力体现因材“编”教的原则, 更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学。

二、教材编写不够严谨, 在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

1. 缺乏严谨。

教材第14~16页,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时, 当探究两种气体中的水分不同时, 课文中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观察玻璃片上的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教材作如此设计的本意应该是:在操作中, 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则没有, 然后根据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这无疑是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可这个对照实验中却出现了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空气中也有水分,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是因为空气与玻璃片之间没有温差。试想:如果被呼气的玻璃片与呼出气体之间没有温差, 还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吗?所以,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因此,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

2. 操作困难。

教材第90~91页, 在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这个课题进行探究时, 其中“探究方案一”中, 导管下端与白磷靠得太近, 白磷燃烧产生的火焰或温度很高的气流会使气球破裂, 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在多次实验中, 都产生了同样的实验结果。

3. 画蛇添足。

教材第98页, 在描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 在第一步中作了这样一个说明: (在括号内) “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化学方程式中要用等号, 如果先使用了箭头, 试问:在第三步中把箭头改成等号方便吗?很显然, 这个说明是没必要的, 应该删去。

4. 知识不全。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改变、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等知识在教材中都没有体现, 可在课后习题中却有相关试题。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 对于知识不全的教科书, 学生们如何去进行自主学习?又如何去完成相关试题?

综上所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试用也还不久, 出现的一些瑕疵也是起始阶段不可避免的, 但它却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否则, 我们的新课程教材就会失去其重要的“范例”作用。诚然, 我们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 也许并不成熟, 旨在希望得到教材专家的参考, 以期教材编定更加完善, 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探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研究 篇7

1 物理教材内容的编排次序

1. 1 内容次序调整的依据

教材内容的编排通常都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相连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内容次序的调整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建立联系,所以教材内容之间要有逻辑性,注重教材内容前后的连接性。

1. 2 教材内容次序的调整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是了解基本的计量单位和实验所需工具,针对这点,可以在相关章节进行一定的讲解,也能集中解释。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一册中某章节关于基本量的讲解分成四节: ( 1) 质量; ( 2) 密度; ( 3) 宇宙和微观世界; ( 4) 测量物质世界。这些属于比较常用的基本量,关于基本量的讲解放在主要知识内容之前较好,所以,以上几点的基本量编排在九年级一册不如调整到八年级上册。

1. 3 热学知识

热学知识第四章的内容中有讲述到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等物态的变化,第五章到第十章介绍的是电磁学,第十一章的内容主要是讲解基本的物理量,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主要是力学部分,而第十六章的内容才是热学部分,第十六章和第四章的知识内容是具有连贯性的,应该放在一起,能帮助学生对热学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1. 4 教学顺序调整

本教材分为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全册,关于热学部分和力学部分都被编排在九年级教材中,且力学被分在最后板块。但是力学和热学是磁和电的学习基础。例如,第八章中有介绍到电功率,电功率会设计到热能和机械能的知识概念,但是在这之前的教材板块中,并没有热学和力学的知识。如果在这章节之前能编排热学和力学的概念,学生就能快速的掌握电功率和电能的学习。在实际编排中,八年级的物理教材中没有介绍热和力的概念,学生就很难理解热能和机械能,老师对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会比较吃力,学生也很难接受和吸收新知识。

1. 5 分子动理论知识

在第十一章节中,介绍到物质的微观模型,该理论体系会设计到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间的距离等物理知识,但是在该板块之前并没有介绍到相关内容,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被安排到第十六章中,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1. 6 实验探究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实验,这对学校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当前不少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因为其经费有限,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实验探索的要求。所以,编排实验探究环节时尽量少而精。

1. 7 编排顺序

在物理学中,力学是最早研究出来的理论,是后来众多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条件。本文认为,为了使学习内容间保持连贯性和承接性,在物理教材中,应该将力学和热学编排在电磁学板块的前面。整体顺序按照物理学研究发展史来编排,以遵循科学发展的脉络。

2 加强人文教育内容

2. 1 加强人文教育的理论知识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不需要过多的介绍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在教材中注入更多的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起来,以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值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所以,教材在编排时应体现人文主义的观念。

《教室中的危机》中提到: “未来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分子,而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人文教育指的正是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和社会价值观。其核心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实质是人性教育。因此,在组织教材教学内容时更要强调学生的情感教育,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性、自由性和向善性。教材内容上要引导学生人文精神的树立和发展,从而达到让学生向善的情感目的。

2. 2 教材中渗透科学精神

物理学家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史,在每一个新理论、大发现中都闪耀着科学精神的光辉。这些都是人文教育最适用的教材。很多的物理学家身上都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宝贵精神,例如,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困难和艰苦的精神等。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了解科学家的奋斗史能有效激励他们学习。所以,初中物理教材可以另外再附带一本关于物理学家追求真理的小册子,或者直接在相关章节做出介绍。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章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解阿基米德的故事,强调阿基米德发现浮力正是由于他对问题的专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学生在了解这则背景故事后,也都跃跃欲试,想做一下实验。这样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熏陶,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对初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的评价 篇8

一、新版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

1. 内容精练, 难度适当。

从内容看, 新教材更加突出了重点, 降低了要求, 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比如去掉了以往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像气压带、风带等问题, 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总的来看, 新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即掌握那些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而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难度的降低使得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最大收益, 内容的缩减, 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时间环境, 可以让学生多思、多练、多动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 设计创新, 引入独特。

新教材每章题目页都以几个问题作为引言, 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 这种引言既点明了每章的学习内容、目的,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带着悬念进入学习活动, 为接受新知识打下了基础。例如:如八年级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设计的引言是:“你会运用地图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吗?你知道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吗?”这些问题都可以激励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 图形多样、紧抓学生心理。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第二语言, 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像, 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兴趣, 并对他们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 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 课本中图像内容和篇幅的大量增加, 使图像成为教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既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 又符合初中学生爱看图像的心理特点。

本教材图形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形象直观, 如有示意图、统计图、表格类图、素描图、景观图、曲线图、柱状图等, 地图就出现了几种, 不同的图像配合不同的课文内容。其中尤其注重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自己动手画地形剖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等。

4. 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能力培养。

本教材除知识外, 还非常重视学生能力、智力的培养, 尤为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方法和能力, 让学生去理解学习过程, 如读图、分析的能力, 联系实际和社会调查的能力, 多向思维能力。如根据图形分析某地气候特征、分析北京四合院的去留等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把地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在使用新版地理教材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向

新教材在全国的使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尽管如此, 我觉得新教材仍然存在着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体现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内容的组织, 仍有不尽合理的地方, 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有些基础性知识介绍篇幅太少, 把学生能力估计过高, 很多内容学生不理解, 造成活动不能有效开展。有些常识性的知识应在教材中介绍, 放在文中“注”的内容中亦可。

2. 新教材体现了由以单纯传授知识的结构模式向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结构模式转换。

但是, 就整个能力培养这条线索来说, 层次或者说梯度还不够明显, 随意性比较大。特别是七年级上册知识体系有由难向易的趋势, 让学生感到地理很难理解, 影响对地理的兴趣, 影响以后内容的学习理解。

3. 教材中的图像已经从“附图”的地位变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完成这个转变的过程中, 需要对教材中图像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新教材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 表现在图的种类和数量均比以前的地理教材增加许多。但是, 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图像的功能方面尚有改进的余地。例如, 对每幅图量的控制、图与文的配合等方面, 还存在问题。像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一节中农牧业分布与气候关系部分, 很多教师和学生觉得没法下手, 显得无所适从。另外, 建议在七、八年级教材最后分别附录世界和中国政区图及地形图。

4. 新教材版式设计仍有改进的余地。

图幅的大小如何适应文字排版的格式,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排版空白而又不影响美观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5. 有些知识严重滞后, 有些知识和实际不符, 其实在再版的时候完全可以换掉。

比如八年级上册“列车时刻表”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天气预报中的风向标符号和实际应用不符, “中国气象在线”网站的名称早改了, 让学生觉得教材很不严肃。

6. 教材中有些知识前后不一致, 让学生产生歧义。

比如七年级上册P89出现“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下册P15出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美元) ”, 下册P16又出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别说是学生, 老师也迷惑。

7. 有些知识重复, 感觉编者间没能沟通好。

比如七年级下册P11和P79两次介绍拉丁美洲的概念。

8. 有些错误再版时应该及时改正。

比如八年级上册P36“我国干湿地区”图荒漠指向了半干旱地区, 再版了几次都没改。P100阅读材料:“棉花生产, 北方以棉花为主, 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新疆南部、长江流域不是北方, 黄河流域棉区应是指黄淮海平原棉区, 黄河流域在下游大部分只是大堤, 怎么种棉花?说法明显不太合适。

初中人教版论文 篇9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对青岛市不同学校的一些学生做了相关调查, 发现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死记硬背式教学和多媒体式教学。这两种英语教学模式对现代中学生英语学习有一些弊端。死记硬背式教学虽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记住一些知识, 但是对知识的本质理解严重缺乏。有些老师课堂上只是简单地标出一些重点单词和短语, 甚至让学生们背诵全篇课文, 因此, 课堂上老师由原来的授业解惑转变成了提问背诵和标记重点, 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给课堂增添了很多新元素, 节约了大量时间, 但与此同时,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弱化了课堂间师生间的交流, 过于花哨的内容和幻灯片展示速度过快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学生观。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研究

人教版英语教材在2013年实施了新课标, 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一改变使教材更加的规范化、系统化。下面主要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来分析。我们都知道英语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动词、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等组成的五种基本句型。一切看似复杂的句子其实都是这五种基本句型的扩大、组合、省略或倒装。因此掌握这五大句型, 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人教版新版英语教材的内容设计恰恰就体现了这五种基本句型。七年级上册unit1、unit2、unit3、unit4的内容设计就讲了英语中五种基本句型中的其中一种—主系表句型;unit5和unit6讲了“主语+行为动词”这一结构, 剩下几个单元是对这些句型的复习。因此, 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设计就是学习五种基本句型里的最基本的三种。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设计为以后从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九年级unit2和unit3讲了一个重要的专题—宾语从句;unit5、unit6和unit7是对被动语态的分析:unit5是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unit6是一般过去式的被动语态, unit7是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unit9讲了定语从句;unit1、unit4、unit10和unit11分析了一些重要的短语及用法;unit12综合分析了时态和状语从句;unit13综合复习了时态、语态、used to的用法和情态动词。

三、改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不难发现, 人教版新版英语教材的设计极其合理, 几乎每个单元的设计都是以一个专题的形式来展现给大家。因此, 要想让这套教材发挥它的价值, 教师们就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到教材编写的依据, 然后再根据每个单元合理地来设计教学方案。

上述已分析七年级上册前四个单元是讲的主系表, 教学备案时就应该把这四个单元当做一个整体, 在学习这四个单元之前让学生们首先先了解“主系表”句型里的主语、系动词和表语。“主语是什么”的问题难倒了不少初中生, 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是“你”“我”“他”, 因此, 教师应该从汉语入手让学生简单清楚地学会这些概念。说到概念, 切记不要直接把某个概念告诉学生, 应该从多个例子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出它们的概念。同时举例子的时候最好用上教材中的句子, 这样一来, 等到学生们再看教材课文时就会有一种熟悉、容易的感觉。例如:This is my book. 让学生们分别指出主系表的各个成分。等到学生对每个主系表句型完全正确的判断出各个成分后, 再学习这个句型的否定句、疑问句的变化。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 再打开课本学习前四个单元就轻松了许多。以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主语+行为动词”这一结构。其实它包含了两种基本句型“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和“主语+不及物动词”。也是先从汉语举例子, 让学生搞清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含义。学会分析句型成分之后再学习这些句型的否定句、疑问句的变化。系统地讲, 七年级上册就学习了三种最基本的句型, 其余的就是些单词和短语的记忆了。

九年级unit2和unit3讲的是宾语从句, 有了三种基本句型做铺垫, 从句的学习就简单了很多, 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前, 根据宾语从句的不同引导词和主从句的时态特点, 让学生做一些汉译英的句子翻译, 根据这些例子让学生体会和总结出宾语从句的含义和特点, 这样会比老师直接讲解宾语从句效果要好得多。同样的道理来学习unit9的定语从句。Unit5、unit6和unit7讲的是被动语态, 因此老师应该让学生做一些主动语态的翻译练习, 然后将其变为被动语态, 让学生观察被动语态的来源—主动语态里的宾语变为了被动语态里的主语, 要注意不同的例子具有时态上的差异, 最后让学生总结出被动语态的特点和构成。

总之, 教材的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也就是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 而不是让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知识, 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 而不是知识的强行灌输者, 唯有这样, 学生才能比较有兴趣地了解到知识的本质, 教材才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利用。

参考文献

人教版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探究 篇10

本文笔者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经验,主要从4个方面阐述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诗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时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初中生对古诗文的喜爱之情,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初中生感悟诗境,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比如讲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观沧海》,我利用多媒体制作出一幅碣石山的寒冬美景图,使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和诗意化,并且设计具有新意的引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盛夏早已过去,寒冬即将来临。沐浴着冬天这亮丽的阳光,让我们绽放出学习的热情,走进碣石山,跨越千年的时空跟随诗人一起去观赏沧茫的大海。”然后我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简要评析,这样既让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大意,也有利于检查字音和预习情况。

我为学生进行范读,读出语气,读出情感。再把时间留给学生,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接下来我带领初中生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引导初中生发挥想象,感悟诗境,体会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再让初中生背诵古诗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轻松。

二、 把握诵读主线,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须要把握诵读教学的主线,制订明确的诵读目标,改变传统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弊端,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抓住关键词,引导初中生分析掌握关键词在文中的画龙点睛作用,从而更好地感受古诗文的情感。

比如讲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钱塘湖春行》,教学目标是美读诗歌,想象诗歌中的画面,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背诵诗歌。俗话说“教学千法读为先”,我以诵读贯穿初中生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气氛,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悟诗文描景绘物的美和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我首先让初中生自由朗读,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大声朗读过程中,也是对古诗的深层次感悟。然后我让学生听诗朗颂的录音,在倾听的过程中用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等,便于掌握古诗文的诵读技巧。最后我要求初中生模仿齐读,读完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语文教师进行总评。

三、 开设鉴赏课,优化学生文学素养

我国是诗词的国度,古诗文的形式多样,非常有利于初中生学习和深造。但是古诗文与学生的距离较远,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呢?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笔者建议可以开设古诗文鉴赏课,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故事、诗文解析,欣赏名篇等多种形式,开辟一个更加美好的艺术境界和思想境界,以此来完善初中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为古诗文教学赢得先机。

在古诗文鉴赏课上,我给学生收集了各位名家的名诗名句,包括常见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让初中生跟着配乐吟诵,巩固初中生的文学基础。对于重点诗句我会进行详细讲解,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作者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的悲伤。

四、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形成诵读习惯

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应该合理激发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文诵读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和启发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进度,不给学生留出自由诵读的时间,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不到有效锻炼。我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初中生多阅读古诗文,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同学和语文教师请教。

比如讲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短短的两句就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初中生可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同时,我还会与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探究,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如想一想都有哪些诗人写过描绘西湖的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首?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古诗文教学形式真正拓宽了初中生的视野,也让古诗文诵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初中人教版论文 篇11

关键词:人教版中学语文,导读语,设计,更正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篇目是按照题目、作者、导读语、正文、课后题、生字生词等内容和顺序来安排的。其中“导读语”安排在作者后面,正文前面,是教材编写者加上去的,不是原著本来就有的。那么,为什么要加上“导读语”,“导读语”又在语文学习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笔者认为课文正文前面加上“导读语”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供思考方向,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有了导读语的帮助,就是没有老师教,学生也能把课文看懂。这样说来,“导读语”的设计是为了“变教本为学本”,为学生能更好地自学服务的。

但教材一些课文前面的“导读语”设计并不是很理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就这些“问题导读语”的不妥之处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导读语里提出的问题和课后题设计的问题雷同

例如《世说新语两则》一课的导读语:“《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很多魏晋时代早慧儿童的故事,这里选的就是其中著名的两则。从谢家的聚会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气氛?”

评议:编者在导读语中设置了一个问题“从谢家的聚会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气氛?”目的是引发读者思考。但该课课后题也设计了同样的问题:“《咏雪》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导读语设计的问题和课后题选的问题雷同,同一个问题不能提问两次,所以导读语中的问题应该删去或更换成别的问题。

二、导读语为课后思考题提供了答案

例如《紫藤萝瀑布》一课的导读语“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看,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面对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我想到了什么?”

评议:该导读语交代了“我”的心情变化轨迹,即“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而该课课后题第二题设计的是“从课文中画出表现我心情的语句,说说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显然导读语中“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就是该问题的答案,这种“在导读语中答,在课后题中问”的设计应该改变。

三、导读语说出了文章的情感主旨,用编者的感受代替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例如《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一课的导读语:“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这两首散文诗,就是对母亲深情的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评议:该导读语为读者提示了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两篇文章的文体都是散文诗,另一个是两篇文章的主旨都是对母爱的歌颂。但细读课文,发现两篇文章不光是写母爱。如其中一篇《金色花》:小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想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让妈妈找不到自己,妈妈嗔怪寻找孩子等一系列细节更多体现的是母子之间的亲昵和孩子对母亲的俏皮与依恋。同时文章的情感主旨是多元的,不同学生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像导读语中“文章是写母爱的”这种先入为主的用“编者的感受”代替“读者的个性体验”的定论式设计显然是违背课改要求的。

导读语概括交代了文章的内容、思路、线索,代替学生完成了重点学习任务,例如《丑小鸭》一课导读语:“作者笔下的这只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这一切缘于他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再如《最后一课》一课导读语:“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阿尔萨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

评议:两则导读语都从整体上交代了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思路是怎样的。但辨析思路,概括内容要点是记叙文阅读的主要任务,也是测量是否掌握文章内容的硬性指标,如果在文章前面把这些内容都交代出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肯定大为不利的。

基于上面一些浅见,笔者希望人教版教材在修订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更新课文导读语设计,最好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导读语和上课教师导入语的关系

教材中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自学课文。讲读课文教师上课时都会设计一些导入语。如果讲读课文的导读语和教师导入语一样只是起到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可以不做安排,更有利于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思考。

2. 导读语和课后题的关系

导读语在前,课后题在后,分别是课文学习内容的两端,但不是呼应关系。导读语里提的问题,课后题不应再提,同时导读语不应该是课后题的答案。

3. 导读语的“导”与学生的“学”的关系

导读语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当然是“导”。“导”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学”。如果出现了因“导”碍学,因“导”害学的情况就不如不“导”。要想让“导”助“学”,编者就应该明晰不同课文的“学习重点”,让“导”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上一篇:集体声乐课下一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