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目标

2024-06-15

实训目标(共7篇)

实训目标 篇1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物流实训室承担着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是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建设一流学科, 培养一流技能型紧缺人才, 必须要有一流的实训基地予以支撑。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多功能实训室对于提高经贸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 满足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 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项目目标规划

物流实训室应以供应链及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 以供应链及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 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射频、电子标签、分拣设备等为实现手段, 形成一个整体、先进、实用、经济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中心, 实现教学、实训、科研的目的。同时, 应该看到近几年物流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 物流应该平行于商流, 物流与生产过程密不可分却又各自独立。但是很多学者将采购、销售等经营活动都归为物流, 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物流不是万能的, 物流有着自己的核心和边界。所以, 物流系统应该区别于ERP、进销存系统、财务系统, 侧重于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和物流技术设备的操作、优化和管理, 而模拟的重心则应以此为主。现代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应当特别注意考虑到几个问题:

1.1 贴近现实, 实战性要强。

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是搭建实训平台, 配合理论教育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践活动。理论指导实践, 往往实践落后于理论, 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来源于实践, 更多的反应物流的实际作业流程。通过学生的操作, 学生在印证理论的同时, 增强动手能力。

1.2 总体规划分步骤实施。

物流实验室的建设不应该是一次性的, 应该根据教学需要, 结合理论及实践的不断发展规划物流实验室的建设, 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步骤实施”的方式。我们看到很多实验室, 有的是国家级的实验室, 在建成后不久就被“搁置”起来了, 很多是没有经过整体规划, 后期不知道该如何充分利用已经进行的投资, 或者干脆根本就没有后期投资。

1.3 突出重点。

很多教育单位在申请到资金以后, 什么都想上, 很多系统、设备根本没有实际用途, 也不符合院校自身特点, 甚至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都有所偏差。我们认为, 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符合特色物流教育的需要, 符合院校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 首先建设院校最为需求的核心部分, 再依次建设辅助部分。

职业院校的物流实训室主要是服务学生实训, 但还要考虑社会服务功能, 在实训室的目标规划时, 要注意高校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例如, 可以为地方企业提供演示先进技术应用的条件;对社会上要求培训人员实行市场定价培训;对外校中职、高职教师进行培训等。

2 物流实训室项目范围的WBS

物流实训室项目规划的范围包括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实训室的各种软硬件设施设备的采购、安装, 二是在实训室进行的各项实训项目的设计。这两部分是密切相关的, 在物流实训室项目规划时必须同时规划。

因为物流实训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固定的流水线生产, 而是各种可变的物流操作实训项目。在规划物流实训室就要考虑到以后要进行的实训项目, 同时决定配置的相应设施设备。否则, 只考虑实训室的建设所需的各种设施, 就难免使以后的实训项目不完善, 达不到实训要求, 也就不能利用好实训室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训室就成了摆设。即使再增加以后实训要求的设施, 也难免一些方面达不到希望的效果。

因此物流实训室的项目范围应分为软硬件设施设备 (用L1表示) 和实训项目设计 (用L2表示) 。这里以实训室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L1) 的规划为例讨论。根据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建设物流实训室的情况来看, 该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一般地可以归纳总结为如图1所示。

项目的设施设备建设部分的具体工作分解结构 (WBS) 可汇总为表1:

对工作分解结构的功能详细说明如下:

2.1 现代物流环节再现

现代物流环节的演示包括物流沙盘模拟机场、货运站、集装箱码头、海关、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居民区等单元, 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现代物流的主要环节, 增强学生对现代物流过程的感性认识。

2.2 配送车辆调度管理

GPS/GIS系统具有运输业务管理功能, 即具有不同起迄点和多起迄点的运输路线优化功能, 具有GPS卫星定位车辆跟踪调度及电子地图显示功能等。

2.3 射频技术的集装箱堆场管理

通过无线射频卡读写器、RFID可读写标签、IC射频卡、信息接受门框 (捆绑信息接收器) 、模拟集装箱货物箱 (捆绑信息识别射频IC卡) 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包括库存量管理、身份识别等功能) , 模拟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

2.4 自动分拣功能和人工辅助分拣

通过传送皮带、动力传送滚轮、动力金属滚筒、分拣转向输送机、可拉伸可变向柔性输送机等实现系统自动分拣功能。通过无动力流力式货架、电子显示屏和每个储位上的电子标签, 引导拣货员正确、快速、轻松地完成拣货与配货工作, 实现人工辅助分拣。

2.5 运输管理

采用手推车和代表先进物料输送的光电导引AGV小车 (指具有电磁、光学或力学等导引自动装置, 能够沿规定路径行驶的运输车) 模拟物料输送与运输管理功能。

2.6 自动化仓储

通过自动堆垛机、立体货架、各种形式的辊道输送系统 (输送机) 、分拣机构转向机、各种智能传感器以及相应的自动控制网络系统实现自动化仓储功能, 再通过与硬件良好接口的仓储配送管理软件来实现货物的自动进出库的功能。

2.7 RFID及条码监测

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单元, 利用射频信号将信息由RFID单元传送至RFID读写器。RFID单元中载有关于目标物的各类相关信息, 如名称、运输起始终止地点、中转地点及经过某一地的具体时间等, 还可以载入诸如温度等指标, 以此方式来实现对目标物的监测。

2.8 仓储配送管理

通过仓储配送管理软件与系统硬件的良好接口, 完成配送中心从订单到立体仓库货物存取的自动化操作过程, 真正实现现代物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如入库管理、发货管理、盘点管理、退货调拨、库存管理、财务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等。

2.9 装卸搬运管理

通过动力装置的叉车、手动液压叉车、托盘、周转箱、包装箱、手推车实现货物搬运的功能。

2.1 0 电子监管

通过安装于实训中心的CCD摄像系统对物流实训中心及各个物流环节进行电子监管及系统分析。

2.1 1 实训安全保护

由于物流系统中基本上都是转动、移动、自动化的设备, 对于一个实训室来说, 实训的安全保护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系统中必须设计多层次保护措施。如机械保护、电气停止保护、电气减速运行保护、人工紧急停止等。

在按项目规划施工时, 可按该WBS安排项目进度, 项目进度的控制方法限于篇幅, 在此不赘述。

3 总结

由于物流实训的内容很多, 涉及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信息管理等, 既有各种设备、机械的操作, 又有软件的使用。因此, 物流实训室的规划建设既有硬件的安装调试, 也有软件的选择、安装、学习, 项目的规划比较复杂。需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 经过一定时间的协商讨论, 按科学的管理方法规划, 才能建立起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实训室。

参考文献

[1]韦克俭, 覃扬彬, 苏波辉.积极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大力培养物流急需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探讨之一[J].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9期.

[2]马庆发.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有效建设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4]中国物流与采购网www.chinawuliu.com.cn.

[5]物流实训网http://www.yd56.com.cn/.

[6]北京络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网站www.logis.cn.

[7]深圳市中诺思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网站www.ns-china.net.

实训目标 篇2

标题: XX产品网络目标市场营销分析

一、实训目的设定自己是某产品的网络营销经理,针对你所经营的产品,分析研究 谁是你的客户,找准你的目标市场,实施市场定位策略。

二、实训步骤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熟悉的产品,在查找资料和分析一些 网络店铺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你的分析。

三、实训要求

在网络调研与分析的基础描绘你的客户:

1、客户的性别、年龄、收入、文化水平、收入、职业、家庭状况、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等。

2、客户分布情况:地域特点,如省内还是省外,东部还是西部,……

3、他们对产品的要求:核心功能、服务、附加利益、期望利益

4、客户的购买频率:每月?每季?随心所欲?……

5、购买数量与购买金额

6、习惯购买方式:线下?网络?趋于网络?……付款方式?

7、怎么了解产品信息:人际?传统媒体?网络媒体?……

8、对你所经营的产品会怎么看?

10、总体市场规模评估:现有市场,潜在市场(按地区,人口,消费总额……)

11、你(公司)的市场份额(现有,预期)

12、你希望你的目标客户会给予公司及产品什么样的评价。

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护理实训,应用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护生通过这门课的技能训练, 可以提高动手能力, 感受人文关怀, 以适应社会对“实用性、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要[1]。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根据近年在护理专业实训课教学中的不断研究和对比, 目标教学法是应用效果最为显著的途径, 为培养实用性护理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07级中专护生4个班216人, 按照班级顺序, 前2个班110人为实验组, 其中男生9人;后2个班106人为对照组, 其中男生8人。两组护生的年龄、第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4个班级由同一位教师授课, 学生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学生所用的教材相同, 课时总数均为90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课授课方法, 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 即教师根据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 围绕每次课的具体内容, 分别制订教学目标, 学生以目标为学习的向导, 在实现掌握目标的过程中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方式来驱动学习,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2.1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

护理实训课程是在学生完成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课程后开设的, 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护理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贴近岗位需要。首先学生对教学内容并不陌生, 关键是学生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出礼仪、沟通、人文关怀等良好的护士素养。因此, 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 在全面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前提下, 深入研究教材, 理清知识网络, 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全面、有层次性地安排到教学目标中去。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温故知新, 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有利于在短暂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 如学习导尿术, 课前要充分预习无菌技术操作。

1.2.2 课堂导入, 明确目标

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起来,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护理实训课的导入起到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在制订目标时, 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 可以将每个目标细化, 分成更多的小目标, 使基础差的学生通过分步学习, 降低学习难度, 逐步完成整体教学目标[2], 以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 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学习热情、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明确教学目标, 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 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在本课中学了什么新知识、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学中可以根据实训环境, 利用口述、板书、幻灯片或播放教学视频等方式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和调控的作用。

1.2.3 课堂实训, 完成目标

使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虽然教师把大量的实训时间交给了学习主体——学生, 但一定要把握好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不断巡视, 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解决学生在完成每一个目标时面临的困难, 如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选择护理措施的判断等,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1.2.4 教师点评, 强化目标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 教师应留下点评的时间, 对学生完成目标各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 学生做好笔记, 课后写出心得体会, 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中掌握学法, 使教学目标强化, 使学生牢牢掌握。

1.3 效果评价

教学方法和效果分为好、良、差三个等级。将好和良两个等级列为满意, 将差列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用PEMS 3.1软件分析结果,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为检验目标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采用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满意程度、考试成绩两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发放问卷216份, 收回有效问卷216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2.1 两组教学方法和满意程度比较

见表1。

[n (%) ]

由表1可知, 实验组教学方法和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知, 实验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3.1 目标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目标教学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目标意识, 从课前预习到确定目标, 再到学生实现目标, 学生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学习的, 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伴随着成功与快乐, 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达到教学目标这条主线而进行的[3], 因此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 如给予适当的表扬,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更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转向主动求知型。

3.2 目标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现状, 为使中职护生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当前的社会需要, 贴近职业岗位需求, 教学在重视理论的基础上, 更注重实践技能和贯穿于实践中的综合素质。护理实训课的目标教学不只针对技能, 还包括护生的思想道德、职业情感、礼仪沟通、人文关怀等。目标教学法摆脱了传统单一的技能训练, 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角色扮演等各种方法, 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护生自学、动手和沟通等综合能力[4]。

3.3 目标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

任何一位患者的康复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单就护理工作而言, 也是需要护士之间团结协作的。学生在掌握技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过程中, 也需要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提供帮助的人, 除了老师, 还有学生,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更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

3.4 目标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目标的制订者和引领实施者是教师, 目标教学法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还可以减少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使教学各环节的质量始终能得到有效控制[5,6]。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随时存在的, 教师在目标教学法的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较高的应变能力。在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因此, 目标教学法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我。

综上所述, 对于护理实训课来说, 目标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目标教学法学习的学生, 其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 提高了业务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曾建平, 刘捷.护理专业技术实训[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31.

[2]徐丽香, 万家富.目标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形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1) :30.

[3]周利霞, 姜安丽.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护理杂志, 1999, (5) :13.

[4]陈小娟, 江桂素, 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11) :43.

[5]邵爱和, 梁立, 章冬瑛.护理实习目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8) :9.

实训目标 篇4

目标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将教学课程中的内容进行实训化操作训练、训练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 制定所达目标、制定实施措施、评价实施之后的结果与反馈。在目标实训教学模式中, 主要是通过所设置的目标的将整体计划分割成一个个小目标, 并为每一个小目标制定实施措施, 根据课堂教学成果的反馈, 进行评价, 进而通过评价得到进一步的修整和改良。对于其中无法合格的学生, 要进行再一次修改版教学模式的教学, 强化其中的薄弱点, 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突破, 保证其在下一次的实训中实现通过。通过在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实行目标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表明, 目标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中的成效是十分有效的。

2 目标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步骤

2. 1 教学目标的制定

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高质量的编著建筑测量专业教学所需要的指导书, 指导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基础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其中有便于学生自学和自己动手的训练。指导书的制定应符合一个优秀书籍的制定, 具有实训内容及步骤、实训注意事项、实训考核目标和评价体系。指导书需要详细说明学生在上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如何进行先导学习, 要求学生通过实训指导书就能对整个实训过程有大致的认识, 需要掌握知识的程度和知识的多少, 如何实现以及最终实现的目标。实训指导书要满足学生进行课前、课后, 最重要的还是课时的学习, 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

2. 2 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将整体的目标分解, 并详细制定每一个细分目标的实施。主要实施的过程需要课堂教学具有完整的考核方式, 能够全面的将学生的实训表现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全部纳入考核体系。设计步骤实施应该按照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进行实施, 并结合自己所在所在教学课堂和当地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 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实训, 生产实践要逐步增加难度, 并且在各环节的考核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还要与实训的课前、课后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安排, 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 可以进行小范围的竞赛活动。

2. 3 教学模式的评价

优秀的教学方式必须有优秀的评价方式来保证, 实训内容的考核需要理论笔试以及实际操作相结合。笔试可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以及归纳其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督促学生进行有目标的强化。实训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在实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操作的正确性, 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训中去, 当然主要的还是操作的正确性, 可以考察学生对设备仪器的操作的熟练程度, 还有工艺步骤的细节理解, 以及对理论的掌握程度。

3 目标教学模式的特点

3. 1 结合企业的项目进行实训教学

将课堂内容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并且能脱离传统教学的单一的模式, 通过新的教学环境的制定, 丰富学生的实训课程。使学生的实训目的更加明确, 能够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 获得一线的操作知识和理念, 降低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 定期的进行企业级的指导, 可以明确学生以后工作的环境以及所要掌握的知识程度。国家劳工组织目前提倡的教学模式和目标教学方式基本类似, 说明其理念的先进。

3. 2 贴近学生的掌握规律

目标教学模式以所设置的目标为终进行开展教学, 可以突出学生的操作能力, 这十分符合建筑测量课程中的要求, 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也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员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仪器的掌握的熟练度, 对于仪器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自己的理解, 以后在使用时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动手实践过程还可以强化学生测量技能的训练, 大量的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反馈并加深自己对建筑测量知识的掌握, 并且可以增加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将学到的东西应用的实践项目中。实践促进理论的掌握, 而且理论可以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3. 3 教学效率的提高

目标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堂参与程度的提高, 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便于平时工作的开展。而且教学相长, 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促进老师积极的探索, 反过来, 老师积极的探索也会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限制, 老师明白学生需要强化的是什么, 掌握熟练的是什么, 便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而且教学的老师还可以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兴趣, 以后的走向, 开展相应的课堂调整。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部分学生成为主角, 将其代入到实践的情景中, 从而促进广大学生的参与度。这样既可以完成建筑测量课程的要求, 还可以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丰富的教学, 也方便学生以后的学习。对于少数同学的再次教学也会变得更加高效, 容易定位其掌握的缺陷, 也便于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

3. 4 挑战性的教学会增加学生积极性

每一个小目标的考核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 并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根据相关研究表面, 快速的反馈可以更高的促进学生对实训学习的参与度以及学习积极性。等级分明的安排可以促进学习积极者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而且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会在这时候激发出来, 通过这种情形的实践, 可以在最后的实训考核方式中, 添加一项更加富有层次的挑战性的项目, 鼓励学生去深入探究项目, 从而使他们在更加具有挑战的项目获取更多的知识。增加师生之间的现场考核,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课堂竞赛的提高,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向多方面成长。

3. 5 和传统教学的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估计到学生的内在需求, 教学难度的增加会使学生面临更大的压力, 相反来说, 教学难度的降低会使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而且学生会觉得项目训练比较简单, 无法满足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可以加大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促进学习的主动性。目标制定的详细以及评价体系完善时, 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进而会形成优良学风的学生。传统教学对于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几乎都是放任自学,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自暴自弃, 而良好的二次教学和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可以促进“差生”的提高。

4 总结和展望

目标教学模式是更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 该教学模式以建筑测量岗位的技能培养为目标, 通过科学的时间步骤和评价体系, 将学生的学习进行熟练化和深度化, 而且还符合当下提倡的个性化定制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时间相结合, 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和以后工作的熟悉, 便于学生制定人生规划, 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并如何去在建筑行业进行自己的发展。改变过去老师填鸭式的教学, 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使学生乐于学、爱于学、学得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便于学生以后在职业道路上的实际应用。

摘要:实训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重视实训课程的教学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也是深化教育改革、重视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建筑测量教学为背景进行研究, 论述目标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实践及应用。

关键词:目标实训教学,建筑测量,教学应用,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河军, 张建荣.目标实训教学模式在建筑测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教育论坛, 2005 (21) ∶191-192.

[2]张蓉蓉.建筑测量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J].管理观察, 2014.12 (24) :45-49.

[3]李丽萍.目标教学法在中职《建筑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 2009 (05) ∶35-36.

实训目标 篇5

原型法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含义是: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 借鉴已往开发系统的经验, 首先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模型 (或原型) , 这个模型大致表达了系统分析人员当前对用户 (即管理者) 要求的了解和其希望系统实现后的形式。然后, 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一道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 对模型进行反复地修改。如此反复, 直到满意为止。

原型目标流程实训教学模式运作的核心思想是:借鉴原型法的设计方法, 在设置专业计划或课程教学计划时, 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出发, 紧密结合专业所对应的工作流程, 构建专业“原型”和课程“原型”;在教学实践中, 将每一个教学任务的原型、即最核心的部分找到, 不断完善和扩展;以学生培养的最终端点———技术技能培养为目标;遵循学生未来岗位的工作流程, 体现教学规律;引入实例或实物说明, 或者借助于计算机系统, 进行仿真模拟教学, 或是现场模拟实训, 让学生在一种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理解抽象的专用名词, 了解知识结构, 进一步掌握核心知识, 强化操作技能。

传统哲学教学以教师讲授、板书、示范等为主, 学生只要把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全盘接受, 再反馈到考试的卷面上来就行了。艾伦教授指出, 这种教育理念不去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而是限定学生死记硬背, 接受孤立的、僵化的、现成的知识。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习活动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活和实践, 割裂了学科间的内在关联, 扼杀了人之天才的创造活力。

哲学教学采用原型目标流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愤”、“悱”之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孔子的论断在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采取各种方法, 创设一种引导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的学习情境,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原型”的应用在于在哲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在情感的激荡中唤起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帮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 顺利地进入高层次学习, 引导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第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代心理学认为,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 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 这些都是教学所应关注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不应该是一种负担, 而应该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当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生命、成长有机地联系起来时, 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离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应用原型目标流程实训教学模式使哲学教学成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 从而形成系统协同的教学心理效应, 变以往哲学教学学生“厌学、死学”为“活学、乐学”, 充分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这不仅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更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

第三, 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外化为行动。“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赫尔巴特对教学规律性的一个重要发现。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可见, 掌握科学的方法, 比掌握已有的真理更重要, 比获得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因此, 真正的教学, 应该是有效促进学生认知与非认知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教学应用原型目标流程实训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当代国际国内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现象, 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将能力转化为觉悟。

二、哲学教学应用原型目标流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源于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 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精选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课堂上通过有吸引力的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案例讲授哲学原理时, 要求教师要从生活中精选案例, 案例不仅要真实、有代表性, 还要具有启发性, 使学生通过案例达到对知识的触类旁通。从心理学上讲, “思维活跃于疑路的交叉点”, 即思维活跃在有了疑问亟待解决之时, 整个教学过程呈现的是设疑-解疑-释疑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应用案例设疑时应综合考虑学生情感需要和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力求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 以优化教学。例如, 在讲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时, 可引用印度舍罕王和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在释疑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时, 可向学生讲述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在探究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时, 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起英国乡村医生琴纳治愈天花病的故事。教学实践表明, 案例恰到好处的应用, 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应用案例教学时, 教师要善于提问。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和和创造精神的作用。此外, 教师在提问中还要运用语言技巧,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工具, 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的传输来实现的, 语言的优势对哲学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非常鲜见的, 精炼的语言、巧妙的表达对于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哲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的提问, 渲染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情理交融, 教与学统一的境界。

(二) 情境教学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 哲学教学中“原型”的应用, 使得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 在解决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习得的知识将更丰富、更有效和更易于迁移。那么,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呢?

1、导入时的情境创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的导入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 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而且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 为此就要求教师深刻钻研熟悉教材, 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逻辑层次和逻辑关系, 创造出一个个有特色的导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众所周知, 哲学蕴含的人生哲理比较广泛, 如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因此, 教师可以用实例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 引用名言导入法等, 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 可用笑话《双方都是挨饿》来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 否则, 你我都要挨饿!这样的导入, 一方面, 能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 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另一方面, 使学生明确了主题, 即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 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反对无视事物联系的孤立的观点。在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时, 可引用《孙子兵法》里的“避其锐气, 击其惰性, ”和“攻其无备, 击其不意”, 从而使学生明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总之, 通过导入, 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 增强了哲学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2、讲授时的情境创设。

在有了“景”的角色进入后, 关键还要看“情”的激发。对教师来讲, 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参与和角色进入, 在讲授阶段, 主要是做好板书设计, 重点讲解, 难点化解, 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教师设计的提问, 语言的巧用和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 教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意境, 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而且可以再次达到知识与情感的碰撞。如讲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时, 教师需要在黑板上注明:物质-意识, 由此通过分析, 就不仅可以把前面的知识串连起来, 如物质的含义、整个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等, 还可以辐射相关知识点, 讲清这一方法论是该原理的要求。如此言简意骇, 不仅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一方法论, 而且从微观上明确了知识点及其联系,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汇。对于重难点的讲解, 一方面要精而简;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如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讲解, 可以分层进行, 从其内容、表现形式、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这样逐层分解,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而且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加深对此知识的理解。此外, 难点的讲解不能仅以教师所归结的难点为依据, 而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时的难点, 关注学情,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小结时的情境创设。

经过前面的情景交融, 师与生、情与景已经达到了高潮。这时,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不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并由此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同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 达到“言尽而意无穷”之妙。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用设疑引思法, 图式说明法, 学生自解法、诗词抒情法, 引经据典法等方法结束。从思想教育来说, 唯物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辩证法要求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践论要求树立实践的第一观点。从各自的方法论意义看, 这些原理均是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从而达到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目的。这样的小结, 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 更重要的是使客体融知、行、意为一体, 做到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

总之, 哲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其作用的发挥是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分不开的, 应用原型目标流程实训教学模式指导教学, 有利于增强哲学教学的时效性, 有利于学生将外在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广大哲学教师应该在应用这一模式时不断地继承和创新, 使教育教学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摘要:在传统哲学教学中, 教师把学生看作一个纯粹的认知性存在, 忘记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态度和对待事物方式的教育。众所周知, 哲学教学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应该切合大学生的实际和特点。文章探讨了应用原型目标流程实训教学模式来改革哲学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原型目标流程实训教学模式,哲学,应用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张广君.教学本体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3]、李定仁.教学思想发展史略[M].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3.

实训目标 篇6

1 培养目标决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 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 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 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 要求集中性实践类课程比例占总学分的25%以上, 以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2014年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的工程训练中心, 其内设备总价4000多万元采掘实训基地, 该基地装配有综采、综掘、炮掘工作面各1个, 为丰富和完善采掘实训内容, 增添了内涵。2014年底, 学院就此动员各专业系, 依据采掘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状况, 针对不同专业课程情况, 展开调研和论证, 着手设计一系列实习、实训项目, 同时编写相应的指导书, 规划实训课程体系。

2 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

传统的采掘实训, 不分专业, 以行政班为单位, 教学内容固定, 既体现不出不同专业对知识有不同需求的差别, 又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存在许多不足和弊端;配套教材单一;再者, 教材和现有的设备难以一一对应, 教学内容和教材游离于采掘实训基地综采、综掘和炮掘工作面实际。我院现有10个本科专业, 多为涉煤类专业。为了凸显采掘实训基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对应开设的课程, 编写适合实习、实训教材配合课堂教学, 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3 课程体系的构建

就采掘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而言, 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基本思路见图1。针对煤炭类专业的特点, 结合专业情况, 开发适合具有学院特色的课程, 在教学中强化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 重在实践性、工程性, 教学组织实施中,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基地, 教师采取“请进来”、“派出去”, 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采用实物情景教学法、问题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势必取得良好效果。

4 保障措施

4.1 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选派青年教师深入厂矿企业挂职锻炼;其次, 学院邀请同煤集团工程技术人员, 来校就采掘机械运行, 现场操作指导;评选出的15位“双师型”教师, 为采掘实训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 加强校企合作

采掘实训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加强校企合作显得尤为必要。采掘设备、教材更新速度往往落后于现场工程实践, 积极构建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 解决实习面临的各种困难, 另一方面使得学校教学内容紧跟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步伐, 同时为开展采掘实训教学搭建平台,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为企业在人才招聘、科技攻关提供了技术保障。

4.3 完善教材建设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的载体, 学院紧紧围绕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两个省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理论这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以及煤矿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这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全面深化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着力打造具有我院特色的采掘实训类指导书。

4.4 严格考核管理

以往采掘实训课程考核, 仅依靠实训报告完成的优劣作为依据, 这样难以全面反映出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对此, 学院以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为试点, 尝试“2242”考核模式, 即, 认知训练 (20%) +操作实训 (20%) +创新设计 (40%) +成果提交 (20%) , 将考核融于实训全过程,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5 保证经费投入

除了指导人员津贴, 实习、实训耗材所需经费, 必要的设备更新换代、维护费, 以及作为人才梯队培养、培训和对外交流支出, 这都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 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

5 评价体系建设

采掘实训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分为五部分, 分别占20%的权重, 满分为100分。具体标准见表1。

6 结束语

采掘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涉及多方面因素, 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充分发挥我院采掘实训基地这个主战场, 开发适合我院实际的实训课程及实训项目, 是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愿采掘实训基能成为是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 是实施综合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 也应该成为部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重要场所。

参考文献

[1]丁洪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6.

[2]傅水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7.

实训目标 篇7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 一带一路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 借助既有的, 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 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 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 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商务英语实训基地建设, 是高职院校吸引生源, 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支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基础, 商务操作能力为核心, 构建综合多学科的职业教育。强调新知识、新技术, 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 体现时代特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 综合利用各种实训、实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这些体现实训基地建设在本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总目标:高职商务英语实训项目任务系统性强, 团队协作要求高, 职业目标指向性强。因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目标应以就业或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目标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融合。同时扎根地方,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体目标: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训内容的确立

整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内容, 加入地方经济发展所需内容, 使实训教学内容体现模块化、递阶式、整体化特点, 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 着力提升学生商务英语综合技能。

1. 国际贸易岗位群的实训内容

外销员业务岗位

(1) 掌握国际贸易中各国通常采用的国际贸易政策以及本国各个时期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2) 如何进行国际市场调查, 调查以后如何通过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达成交易, 如何包装, 如何运输, 如何保险, 如何解决贸易纠纷。 (3) 运用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外商进行谈判。 (4) 掌握进出口合同和各种单证的格式和条款内容。

制单员

(1) 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及实务, 为从事制单业务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 (2) 学会各种单证的制作, 以及审查及修改。

跟单员

(1) 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及实务, 为从事跟单业务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 (2) 对需要跟单的商品了解, 掌握, 正确认知商品的属性、特点。 (3) 认真仔细负责地做好相关商品的跟单工作。

翻译及文员

(1) 具备较好的英文水平及商贸专业知识。 (2) 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 如计算机、传真机的操作与使用, 并具

备一定的文秘知识。

国际贸易管理岗位

(1) 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及实务, 为从事国际贸易管理岗位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 (2) 具备一定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 (3) 对各国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 熟悉多元文化。 (4) 具备国际贸易管理所需具备的综合知识, 如财务管理、管理学等。

2. 报关业务岗位群

掌握企业进、出的审批手续, 如何取得自营进出口的权利, 国家外贸易部门为什么要扩大企业自营进出口的权利范围, 熟练掌握海关业务的范围以及进口报关, 出口报关业务和程序, 能独立从事报关工作。掌握中国加入WTO的意义, 企业是如何利用WTO的机遇增加出口, 为迎接挑战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熟练掌握自营进出口企业的进出口业务, 如商务谈判。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服务为宗旨,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 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一线商务人才。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 各沿海港口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综合型、高质量的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实践人才的主要力量, 如何面对经济发展大环境与需要, 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首要任务。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地方港口经济的发展输送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商务英语

参考文献

[1]丁红朝, 刘春林.高职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问卷调查[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29-33.

[2]刘亚兰.试论商务英语之教学[J].文教资料, 2005 (27) .

[3]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 1997 (1) .

[4]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 2005 (6) .

[5]徐新辉.商务英语创新教学和能力培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上一篇:传统伦理下一篇:特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