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

2024-09-23

汽车检测(共11篇)

汽车检测 篇1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也不断持续的发展,现在汽车检测方面主要就是应用电子传感器的检测技术。现在多数的汽车检测技术都是电子传感器技术,在进行汽车检测时电子检测技术主要是将整个汽车的电子系统的数据和信息上传到检测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最后做出相应的修整。随着大量的电子产品在汽车的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关注的视线已经转移到汽车的电子检测上来,汽车的电子检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及时的检测出汽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电子智能系统的检测汽车的质量和汽车中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我们在进行应用汽车电子检测时应该加强电子检测的可靠性,对于检测的结果能够给与确定,对检查出来的结果能够下定论,对于电子检测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使我们目前需要做的事,在应用和推广前我们应该充分的了解汽车电子检测的检测原理和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于电子产品检测技术是在汽车的电子系统中的输入装置,它把检测到的所有的数据信息上传到检测系统,例如对车速以及介质的温度和发动机运转工况的检测,电子检测系统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转化成检测系统能够识别的信息,最后由电子检测系统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分析,将结果显示出来后整个汽车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得到及时的保养和修整。

1 汽车电子产品检测认证现状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产品的检测技术也不断成熟,在电子检测产品的研发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电子工程技术和汽车工程技术的完美的结合,为了更好的对汽车中应用的电子产品的工作性能进行一个检测,我们对电子产品进行详细的检测,这也成为我们控制汽车电子产品的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随着各国对汽车电子产品检测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汽车电子产检测的高科技的手段,现在的电子检测技术比传统的检测技术水平提高很多,只有通过电子技术检测的汽车才可以出厂和销售,在销售的汽车只有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我们才能够批量的生产。

2 汽车电子检测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为了保障汽车的安全性能,汽车电子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汽车行业的主要检测技术,对于汽车电子检测技术对于检测标准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国内和国外的电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汽车中电子产品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电子检测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了汽车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汽车电子检测在未来汽车的检车中会占有主要的地位,随着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应用,对于电子检测的发展趋势应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电子检测技术就是对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性和质量进行检测,只有经过电子检测的汽车才可以下线生产。

3 电子检测在汽车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汽车工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及微机在汽车上的应用将会逐渐增多 , 应大力开发具有自动诊断功能的随车诊断装置。增强随车诊断系统对汽车运行状态的监视功能 , 采用大容量的电子检测设备和技术 , 使随车诊断装置能随时监测并实时记录车辆的运行状态各种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工作状态 , 电子检测系统能够记录故障发生前后的各种运行参数的数值 , 存储汽车行驶状态下的故障信息 , 以便维修时用于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同时能够利用监测技术 , 开发出机件恶化和故障预测的软技术 , 使预测技术得到发展。电子检测的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更加的有保障,在汽车产品中电子产品的检测技术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只有严格的进行电子产品技术才能够保证安装在汽车中的电子产品安全有效的运行,我们对于电子产品的检测技术应该加以重视,在今后的检测技术研究上应该加强电子产品在汽车检测技术上的研究。

4 结语

现在汽车的检测技术已经发展到电子检测技术,以往传统的的“望”〔眼看 )、“闻” ( 耳听 )、“切”( 手摸 ) 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的检测的需要了,我们要了解现在国际和国内的检测技术,我们通过对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介绍先进电子检测汽车检测前沿技术,得出我国汽车检测在技术基础规范化、设备智能化、检测方法、管理网络化等方面与西方工业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在汽车发展的早期,人们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发现汽车的故障并作有针对性的修理。即过去人们常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飞速发展。目前人们已能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而且安全、迅速、准确。从检索及搜集的资料可知,国外汽车检测技术比我国的检测技术更加,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电子检测技术,传统的汽车检测主要依据就是外观和简单数据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分析。电子检测是一种能感受被测量的信息,电子检测主要是根据传感器接收到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的检测装置,我们应该加强汽车检测技术的研究,对于汽车中电子产品,应该采取先关的技术,关于汽车电子检测在汽车检测中的应用技术只是简单的了解,电子的技术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检测技术的主要环节,我们从传统的检测技术中能够学习到先进的技术。电子检测系统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转化成检测系统能够识别的信息,最后由电子检测系统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分析,将结果显示出来后整个汽车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对于汽车的安全行驶性能得到保障。

汽车检测 篇2

摘 要: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重视汽修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汽修经营的原有方式,才能使我国汽车维修业获得较快发展。

浅析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篇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06-02

摘要: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不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综合性能也越来越高,汽车系统的复杂性也越来越突出,这时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将对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对提高我国汽车的检修水平能夠有所帮助。

关键词:汽车;检测技术;发展;展望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长,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与汽车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相关的政策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检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汽车检测技术不仅要满足汽车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检测需求,确保汽车的高效、安全运行,还需要对汽车的综合性能进行检测,通过多种检测技术以及手段,确保机动车辆的动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并对发动机的故障情况进行准确诊断。因此,对汽车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1网络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技术和管理模式开始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我国目前汽车检测站的检测系统来看,多数已经应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汽车检测,运用计算机进行测控能够提高检测站的工作效率,同时便于实现网络化发展。通过检测系统和检测站点的网络化发展,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伴随我国自主研发技术的不断加快,在不久的将来,高速公路将会充分借助信息系统构建互联网络,实现对各区域车辆状况的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提升。

1.2智能化。

汽车检测技术的又一发展方向是人工智能化,从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态势来看,汽车检测以及汽车诊断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监控预测功能,将会实现对汽车运行的动态监控。汽车检测技术逐渐系统化、智能化、科学化,当汽车检测发展到对元件状态的有效测控后,汽车的使用寿命将得以延长,而且汽车运行的可靠性将大大提高,从而促进汽车诊断参数信息的识别、技术传感技术、故障解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此外,汽车检测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创新,将会实现高速微处理机及大容量廉价记忆装置的普及和推广。

1.3规范化。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环保理念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关注重点从汽车的外观设计转向汽车的安全指数、驾驶性能、耗油标准以及碳排放量等方面。由此可见,加强对汽车的轮胎、轴距、扭矩、制动、悬挂等方面的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客观上促进了汽车检测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汽车检测行业发展越迅速,就越需要统一规范的检测标准。如果缺乏对汽车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的规范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制定规范的、标准的检验方法,完善汽车检测项目,使之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促进汽车检测领域逐渐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和谐发展。

2应对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趋势的有效对策

2.1与高校进行大力合作,开设汽车检测等专业课程。

我国汽车检测与计量的工作起步较晚,在各大院校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学科体系,有些院校没有设置相关专业,有些院校虽然设置了与汽车检测与维修相关的课程,但是缺乏对汽车检测、维修有关的专业性技能培养,这影响了我国汽车检测的发展速度。因此,我国应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完善相关体系设置,提高学科的技术含量,这时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予教育资金支持,加大对汽车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为提高我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和技术支持。

2.2加强汽车检测设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在建立健全汽车检测的法规标准体系的过程中,根据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汽车检测设备的认证制度,对于进入市场的汽车性能检测设备和仪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行业的规范性。汽车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发挥重要作用,培育和扶植专门的检测机构对汽车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定期对检测设备的精度、功能进行抽检,对于不合规定的检测设备要进行清理,不断提升汽车检测设备的开发应用水平,从而提高汽车检测技术和维修水平。

2.3建立完善的计量检定体系。

汽车的检测与计量本身就是一项复杂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对汽车制造技术、检测技术和计量学知识、汽车使用与维修技术等进行有机的整合,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计量检定体系。对此,可以在国家交通部门的统一领导与负责下,建立汽车检测计量站、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汽车检测与计量检定人员的培训机构等,形成覆盖全国的汽车检测和检测设备计量检定体系,为我国机动车辆的正常使用和检测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2.4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质量观念。

虽然具备了科学先进的汽车检测设备和技术,构建了安全的网络操作环境,但是如果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不高,质量观念淡薄,将会严重影响汽车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提升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技能培训,提升操作人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开展科学的管理机制培训,增强操作人员的自身素养,使操作人员能够依据汽车检测的行业标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结语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和汽车制造业呈现繁荣发展态势,机动车的保有量也将出现大幅上升,对于汽车检测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我国的汽车检测部门要不断进行设备和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检测技术,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技巧,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推进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淑贤. 浅谈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 中国科技博览, 2012, (4): 283.

[2] 高义, 王玉辉. 分析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J]. 中国科技财富, 2011, (8): 65.

[3] 赵德斌. 对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思考[J]. 科技资讯, 2011, (36): 40.

[4] 朱正德. 国内汽车制造检测技术的发展轨迹和前景[J]. 装备机械, 2012, (1): 9-14.

[5] 卢立国. 浅谈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4): 274.

汽车检测系统的组成和检测标准 篇4

目前, 汽车检测参数大多是非电量。非电量的检测多采用电测量法进行检测, 即首先将各种非电量转变为电量,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 将非电量参数显示出来, 其测量原理如图所示。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被测的非电量变换成电量的器件, 在整个检测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因为它处于检测系统的输入端, 所以它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检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信号处理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输出的电量变成具有一定功率的电压、电流或频率信号等, 以推动后级的显示电路、数据处理电路及执行机构。数据处理装置用来对测试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运算、处理。

显示器的作用是把数据处理或信号处理装置送来的电压和电流信号显示出来。目前常用的显示装置有四类:模拟显示、数字显示、图像显示及记录仪。数字显示目前多采用发光二极管 (LED) 和液晶 (LCD) 等, 以数字的形式来显示读数。图像显示是用屏幕来显示读数或被测参数的变化曲线, 有时还可用图表形式、彩色图等形式来反映多组数据。记录仪主要用来记录被检测的动态变化过程, 常用的记录仪有笔式记录仪、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快速打字机等。

执行机构是指各种继电器、电磁铁、电磁阀门、伺服电动机等在电路中起通断、控制、调节、保护等作用的电气设备。许多检测系统可输出与被测量有关的电流或电压信号, 去驱动执行机构, 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2.汽车检测参数的标准。

检测参数标准是利用检测参数测量值对检测对象的技术状况进行评价的依据, 它能提供一个比较尺度, 如果将测得的参数值与相应的检测参数标准相比较, 就可以确定汽车是否能够继续使用或预测在给定行驶里程内汽车的工作能力。

根据标准的有效范围, 我国把标准分为四级, 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权威性最高, 行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检验标准, 具有法制性, 国家标准一经发布, 全国各个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代号为“国标”, 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GB”表示: 如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495-1993《机动车允许噪声》、GB/T14761-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T15746.1-1995《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以及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等标准。这些标准主要用于与汽车行驶安全和产生公害有关的一些机构的检验。这类标准在使用中需要严格控制, 以保证国家标准的严肃性。

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由企业制定的标准, 并报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在本企业范围内使用。这类标准是汽车运输企业根据车辆的实际使用条件制定的, 因为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工作的车辆, 不能使用统一的标准, 如在平原地区行驶的汽车, 其油耗显然比山区行驶的汽车要低;在矿区行驶的汽车, 其润滑油的污染度显然比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要高。因此, 应根据汽车的常用工况, 合理制定油耗标准和润滑油更换标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按标准的性质区分, 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等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有关试验、检测方法的标准, 通常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而制定的标准, 它是政府实施管理的重要基础。如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便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推荐性国家标准:凡是国家标准中带有“T”符号的, 均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T” 即为“推荐”的“推”, 汉语拼音“tui”的缩写。CB/T3845-93《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即为推荐性标准。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改革探索 篇5

关键词:汽车检测维修技术改革探索

1 确立培养目标

通过汽车行业、企业调研,我们发现以汽车技术、服务人员为核心的岗位群尤为普及,主要有汽车保险与营销、汽车驾驶与管理、汽车车身修复、汽车装潢与美容、汽车维修等,其中汽车维修这一岗位群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此教学的改革以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为重点展开,通过改革,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的汽车维修工。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紧贴山东省汽车行业发展,走“校企合作,系企合一”的道路,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滚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人才共育”的培养模式,采用“专业平台+岗位方向”的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块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已有“校中厂”基础上拓展“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校企共同考核的方式,实现“三个零距离”,即:“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课程设置和改革与汽车行业发展零距离,毕业实习与就业岗位需求零距离”,为汽车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紧缺型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①校企联合,以“工学交替、人才共育”作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形成人才培养共同设计、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新模式。②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分段式”、“多学期”的教学组织形式。③融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实现“多证书”制度。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块化”、“理实一体化”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形态。⑤以校企合作研究项目指导,提升教学研究水平。⑥构建德育工作网络、设立学生创业基金,开拓第二课堂、 优选竞聘辅导员,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3 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市场和企业工作领域的调研,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改革分为6个学习领域,汽车底盘系统检修领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领域、汽车电器系统检修汽车维护与保养领域、汽车美容与装潢领域、汽车维修综合技能训练(技能证书)领域、毕业设计领域。其中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领域和毕业设计领域为突破口展开探索。

3.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学习领域以故障现象为线索整合《发动机构造》、《汽车检测》、《汽车电器》、《汽车电控》、《汽车传感器检测》、《汽车故障诊断》等几种课程,设计了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每一个情境以故障现象为载体,从认知、到拆装、到检测、到故障诊断、到排除故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掌握汽车维修工所需技能。①各学习情境实施必备材料:任务实施计划、教案学习工作单、多媒体课件、助学资料等;②工作过程教学方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③开展形式:化班级为小组,化学生为员工,规范化管理,注重安全,模拟企业工厂情境:考勤、晨会、上班下班、任务完成情况,员工考核、清理、清除、整理、整顿等。

3.2 毕业设计领域 注重课题的实用性,改变以往“一人一题”的组织形式,改变以往毕业设计的指导限于一个专业的组织形式。

4 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4.1 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仍然遵循以教师为主、“满堂灌”的单一课堂讲授形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也无法通过亲自动手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专业教学软件、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构建“理实一体”课堂,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知识和技能同步养成。

4.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依据相关课程要求,结合生产实际,以专项能力要素为单元,设置课内实训项目、整周实训项目,将专业课的课堂搬到理实一体化实验室,课内实训结合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切实改善专业实训条件,使实训设备质量、数量和师资水平满足教学要求,逐步形成校内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实训模式,保证学生获得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真刀真枪”的实际动手训练。

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指导校内、校外实训,由企业提供技术和师资支持,提高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促进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的紧密结合。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企业对汽车维修岗位技能的要求,校内专业技能实训结合职业资格考证一并进行。

为确保学生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和多家合作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协议书》,通过这种形式固定和规范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根据协议,企业为参加实践、毕业实习的学生提供方便,并优先签约聘用。

参考文献:

[1]朱永宏.浅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2(25).

[2]张耿党,周勤艺.汽检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3]杨富营,姚东伟.浅析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05(17).

汽车检测技术若干问题探讨 篇6

关键词:汽车检测,检测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汽车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中。现阶段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车辆安全、稳定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该不断加快发展汽车检测技术水平, 以便更好更及时的发现问题, 提高车辆性能, 保障车辆使用者的安全。

1 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

我国汽车数量不断增长, 对汽车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是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也是确保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技术保障。根据汽车检测项目的不同, 汽车检测技术分为以下两种:

1.1 安全环保监测

所谓安全环保监测就是在汽车报废前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汽车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检查, 旨在确保汽车的外形和安全性能达到相关要求, 同时对汽车的气体排放与噪音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取保汽车在安全与低污染的情况下运行。

1.2 综合性能检测

所谓综合性能检测就是对汽车各项性能进行综合检测, 诊断汽车的技术情况与运行能力, 找出故障产生的具体位置和原因[1]。同时建立汽车质量监控系统, 保障对汽车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判断, 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 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汽车检测技术起源于国外, 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和设备到自主研发应用阶段, 从单一的性能检测发展到综合检测, 这一渐进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充分肯定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成效的同时, 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从汽车检测技术规范化、标准化, 设备管理网络化, 检测设备智能化, 检测人员水平专业化和市场模式运作等方面不断提升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

2.1 加强车检技术规范化研究

在汽车检测过程中, 软件技术因投入大, 见效慢等特点往往不被重视, 随着汽车检测手段日益完善, 与硬件相匹配的软件技术发展相对薄弱。在今后的车检技术发展过程中, 需要重点开展汽车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制定并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标准;其次, 制定汽车性能与环保状况评估标准, 在全行业施行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操作, 从而确保车检的精准性与公正性。

2.2 汽车检测设备管理网络化研究

我国相关部门明确要求车检站实施计算机联网控制, 然而现实的计算机联网仅限于各监测站内部系统。车检系统网络化发展趋势也是必然。汽车综合检测站不仅担负着汽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等多方面的检测工作, 项目多, 技术复杂, 而且可以为汽车制造研究、使用、维修、车辆管理及相关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依据。车检技术只有进行网络化发展, 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有效提高交管部门对车辆的管理效率[2]。车检信息网络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同时还需要政府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2.3 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研究

我国目前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设备主要有前轮定位仪、废弃分析仪、烟度计、车速试验台等, 这些都是代表国内比较先进的设备[3]。然而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 如果汽车检测项目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完善、检测设备不能升级换代, 就会使车检技术相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出现严重滞后现象。我们要把增设、完善汽车预测与监控作为车检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和改进相关研发中心, 借助计算机技术、高科技显示技术、光学、热学、机械等多种学科知识, 将预测检查功能运用到汽车零部件上, 使汽车检测设备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转变。

2.4 车检人员专业化研究

汽车检测技术行业的高速发展, 对车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现有车检技术人员普遍素质水平偏低, 与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检测过程网络化, 检测设备智能化发展严重不符。车检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 有条件的最好到专业院校进行深造, 加强行业间的技术交流, 资源共享, 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流程,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判断能力[4]。实现通过对汽车部分性能的分析来判断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和部位, 同时借助测量仪器的相关数据, 对车辆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有效的逻辑判断, 实现检测过程的快与准。车检人员还必须掌握专业的计算机知识, 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效的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编程, 通过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评估, 全面了解汽车各项性能指标。

2.5 车检技术法制化研究

在我国车辆检测场所, 经常出现瞎报车辆问题, 乱收车检费用的情况, 严重损害了车主的相关权利, 扰乱行业的健康发展。汽车检测涉及多方利益群体, 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有效约束车辆检测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健全内外监督体制, 使他们在利益面前不敢违法, 以优质的服务和认真办事的态度为广大车主服务, 获取社会的信任, 发挥车辆检测技术的社会效益。

2.6 实现监测站市场化运作研究

我国目前汽车综合检测站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非常落后, 社会认可度偏低, 只有实现检测站运作完全市场化, 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检测和故障诊断, 真正做到“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 通过市场扶优汰劣, 全面提升检测站的整体形象和社会认可度, 有效解决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各种故障。

3 结束语

汽车检测技术高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我们要不断的提高汽车检测技术水平, 加强行业交流, 通过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 正确评估现有行业面临的压力与竞争, 规范行业发展, 树立汽车检测技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让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全社会的汽车消费者提供高效率、高标准的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洪亮.汽车检测技术若干问题的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 2013 (12) :72.

[2]马军.汽车检测技术的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1) :69.

[3]李志鹏.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探讨[J].科技信息, 2013 (18) :370.

汽车检测 篇7

1 检测的诊断技术概述

汽车出现故障后, 在对其进行维修之前需要通过检测来对其故障进行准确判断。在检测诊断过程中, 不需要对汽车进行解体, 来检查和分析汽车技术状况, 对其内部故障进行查明。由于检测的目的不同, 所以在具体检测诊断过程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情况下以安全检测、综合检测及维修检测诊断为主。

1.1 安全检测。

这是汽车使用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常规性检测,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对汽车外观、性能进行检测和诊断, 确保汽车保护良好的外观, 强化汽车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汽车使用性能的安全性, 污染物排放达到标准的要求。

1.2 综合检测。

综合检测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 但其主要是针对汽车工作性能和技术情况进行检测诊断, 特别是维修车辆更需要进行综合检测, 这不仅有利于确保汽车安全正常的运行, 而且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3 维修检测诊断。

维修检测诊断主要是以维修为主要目的, 通过定期不定期对汽车进行维修检测认断, 可以及时发现汽车的故障, 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准确判断, 确保汽车运行的安全性。汽车维修检测诊断对于汽车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需要确保检测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使检测诊断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2 检测诊断技术的基本指标

在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过程中, 检测和诊断都需要以经济性、动力性和可靠性作为基本指标, 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具体的检测和诊断。

2.1 经济性。

在对汽车经济性进行衡量时主要以汽车燃油的经济性为其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以百公里耗油作为常用的度量标准。另外, 汽车运行过程中轮胎磨损、离合器、小修费用及润滑材料消耗等都会对汽车经济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会使汽车运输成本提高, 这些方面也是在检测诊断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

2.2 动力性。

汽车运行能力主要以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有效转矩来体现出来, 这也是对汽车动力性的主要表现。在对汽车动力性能进行评判时, 订以汽车加速性能、最大爬坡能力和最高行驶速度作为主要评判指标。一旦汽车动力性减弱, 则其最大爬坡能力和最高行驶速度则会下降, 而加速到同一速率所需的时间也也会增长。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当其动力下降时, 则表明汽车技术状况已出现问题。对汽车动力性起到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汽车传动系统。

2.3 可靠性。

汽车运行的可靠性是其在限定时间内和规定环境下能够确保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制动系统、机件、启动等方面存在异常情况, 则会对汽车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 从而使汽车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影响汽车的可靠性。

3 检测的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检测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从最开始的人工方式检测, 到现在的电子方式检测, 汽车维修中的检测诊断技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而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检测诊断技术, 其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方式也是不同的。

3.1 人工诊断方法。

人工诊断方法也称为直观诊断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凭借汽车维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维修经验对汽车的现状进行的直观判断, 这种方式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 单纯的依靠维修人员的技术条件, “依靠直观的感觉印象, 借助简单的工具, 采用眼观、耳听、手摸和鼻闻等手段, 进行检查、实验、分析”从而确定汽车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这种诊断方法在当前还有少部分人在应用, 但是, 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是诊断方便、经济实惠, 缺点是精确度差、速度较慢。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人工经验和精确的判断, 一旦判断失误就会给日后的维修工作带来较大的不便。

3.2 现代仪器诊断法。

该诊断方法是从最原始的人工诊断方法发展而来的, 是在不对汽车进行大型解体状态下而进行的一种检测方式, 主要应用方式就是“利用相应的现代检测仪器设备或者检验工具, 对整车或者相关机构的参数、曲线、波形等进行分析, 从而判断出汽车当前的使用状况。”这种分析方法主要应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示波器;车速仪;流量计;万能表;耗油仪;废气、前照灯、气缸漏气量等各种问题的检测仪器。人们在依靠这些工具的同时, 通过自身的经验, 能够较准确快捷的诊断出汽车故障的存在。这种诊断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的优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其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其优点是其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检测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都有所提高。

3.3 智能诊断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在汽车维修检测中所应用的诊断方法也在智能化。虽然, 当前, 汽车某些位置的诊断中还是沿用传统的诊断方法, 比如汽车的发动机和底盘等位置的诊断, 还没有比较方便的智能化仪器设备。但是, 在某些部位的检车中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随着我国汽车机理故障分析技术、诊断数据的识别和传输技术等的创新和发展, 我国汽车维修中检测诊断的智能化水平必然会不断的提高。

结束语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汽车检测诊断技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则需要掌握现有的诊断技术应用方式, 确保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应用效果的提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汽车饱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故障, 因此汽车使用量的提高也有效的带动了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的发展。检测技术是对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故障进行准确判断, 从而找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对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及维修效果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入手, 对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基本指标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对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维修,基本指标,应用

参考文献

[1]仇雅莉.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研究[J].交通标准化, 2010 (11) .

[2]张彬.概述我国的汽车维修与汽车运用[J].企业导报, 2011 (6) .

汽车检测及装配的若干原则 篇8

对于“由表及里”这一检测原则, 维修人员都表示认同, 但是在实际作业中往往被忽视, 或者不能自觉地加以执行。例如排查电控汽车无法起动的故障, 常常一下子就想得很复杂, 以致走了许多弯路。无数维修实践证明, 将维修人员逼入困境的, 往往不是那些没有听说过的高深技术, 而是某些维修人员“没有想到”的问题。

因此, 无论检修多么复杂的故障, 都应当遵循先易后难、由表及里、按系分段的原则, 先从常规检查开始, 像对待化油器式发动机那样, 检查影响内燃机着火的几个必要条件是否满足, 即气缸压力是否合格, 燃油供应是否充足, 点火系统是否缺火等。在利用自诊断功能不能读到电控系统故障码的情况下, 更应当如此。

具体来说, 在进行复杂的电控系统数据流检测之前, 应该检查以下项目:

1. 蓄电池的存电量

有条件时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 无仪器时试着按电喇叭和开前照灯, 通过听喇叭音量和查看灯光亮度来判断蓄电池的存电量。

2. 总保险丝、分保险丝是否熔断, 接触是否良好

汽车维修人员中流行的顺口溜

“喇叭不响灯不亮, 保险丝上找故障”, 意思就是电路有故障, 首先检查保险丝, 这是铁的原则。

3. 电路接地情况

由于汽车采用单线制, 电路需要通过接地才能形成回路, 所以接地线必须无腐蚀并且接触良好, 否则会引发许多莫名其妙的性能异常。

4. 火花塞间隙及电极表面状况

如果火花塞失常, 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经过上述检查无误之后, 再进一步测量气缸压力、燃油压力, 检查配气相位和点火提前角。在这几项性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 再连接故障诊断仪, 读取故障码和数据流。

由表及里进行检查, 可以避免盲目拆卸和更换不需要更换的零件, 或者去查找某些根本不存在的故障, 从而提高维修效率。

二、组装“对号入座”

汽车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之后, 各部位零件之间已经磨合贴切。与此同时, 各气缸、各轴承的磨损程度存在不均匀性。为了保持摩擦副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间隙, 组装时要求各零件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就叫“对号入座”。

在拆卸时就应该注意这一点, 如果将解体后的汽车零件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 不但给装配带来麻烦, 而且装复后将改变各系统的正常配合。为此, 解体后的零部件应该按照结构、系统、缸次、轴承道次等做好编号, 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柜架上, 然后对零件进行仔细清洗和鉴定。如果是第一次拆卸某种新机型, 可以将关键的零件用塑料袋装起来, 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装配位置的旁边, 以免弄错。对于不需要修理和更换的零件, 可以按原位装复。

在汽车上, 至少以下零件必须按原位装配:

1. 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套

汽车经过磨合之后, 三者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配合关系, 所以在拆装过程中, 各缸的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套不能互相混乱。

2. 轴承和轴颈

无论是主轴承、连杆轴承还是凸轮轴衬套, 原来装在第几道轴颈的滑动轴承, 必须装回那一道轴颈。

3. 气门、气门导管、气门锁夹和气门弹簧座

气门锁夹、气门杆和气门弹簧座三者之间仅仅依靠小锥度配合而活络地连接在一起。如果它们相互调换位置, 一旦锥度不一致或者磨损不均匀, 容易造成锁夹松脱, 气门掉落气缸, 从而引发重大机件事故。

4. 气门推杆和挺杆 (又称“随动柱”)

发动机各气门推杆的球头与挺杆球窝的磨损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 如果某一根推杆与另一气门的挺杆配对, 这样推杆有时落在球窝的深处, 有时又落在球窝的浅处, 容易引起已经调好的气门间隙发生变化, 甚至导致气门顶撞活塞, 或者气门摇臂折断。因此这两种零件从机体上拆下来以后, 要做好编号, 重新装配时必须保持原来所在的位置不变。

例:吉利美日轿车MR479Q电喷发动机采用筒形机械挺杆, 气门间隙的调整是通过选用挺杆上的、不同厚度的垫块实现的。排气门挺杆的调整垫块比进气门挺杆的垫块厚0.5mm, 如果装配时造成混乱, 发动机将工作不稳定, 甚至无法运转。

5. 柱塞副、出油阀、针阀偶件

柴油机的这三对偶件的配合非常精密, 例如喷油泵柱塞与柱塞套的配合间隙仅0.001~0.003mm, 而且它们经过了严格的选配, 所以决不能相互调换。否则, 不是由于间隙过小引起柱塞偶件卡死, 就是因为间隙过大导致燃油系统不能产生高压。

6. 喷油器

对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在拆卸喷油器时应当做好所在气缸的记号。例如博世公司生产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其喷油器的外表面印有喷油器油量修正代码 (IQA码) , 用于对单个喷油器依据实际工况修正喷油量, 每个气缸喷油器的IQA码各不相同, 并且已经存储在电控单元 (ECU) 中。由于喷油器油量修正代码与缸号是一一对应的, 因此在维修中不能将喷油器与原来对应的气缸混淆。

7. 自动变速器蓄压器

大修时, 不仅所有的蓄压器缓冲弹簧必须对号入座, 而且所有的蓄压器活塞必须按照原来的装配方向装入, 若蓄压器活塞装反, 会引起个别挡位产生严重的换挡冲击现象。

8. 所有的油孔必须对齐

(1) 气缸垫上的油孔。有的车型的气缸垫标注有向上标记, 安装时应该使有标记的一面朝上, 以确保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油路对齐, 使机油能够正常流通。

(2) 曲轴轴承上的油孔。有的发动机的曲轴轴承上瓦片 (或者下瓦片) 有油孔, 而下瓦片 (或者上瓦片) 没有油孔, 装配时必须使轴瓦上的油孔与机体 (或轴承盖) 上的油孔对齐, 否则机油油路不通, 机油无法到达指定的地方, 将引起烧瓦。

(3) 连杆轴承上的油孔。

例:1辆帕萨特B5 1.8轿车, 配置手动变速器, 机油压力指示灯有时报警。该车曾经在其他厂更换过机油泵和机油感应塞。使用机械式压力表测量机油压力, 怠速时为100kPa (标准为130kPa) , 转速为2000r/min时的机油压力为250kPa (标准为350~450kPa) , 说明润滑系统有泄漏的地方。经过反复检查, 发现是连杆轴承的上下两瓦片装反了。该车型连杆轴承的上瓦片带有油孔 (以便机油经过连杆中间的油道润滑活塞销) , 而下瓦片不带油孔。上下两瓦片装反后, 瓦片上的油孔正对着连杆盖上的工艺孔, 因而造成机油泄漏。

(4) 凸轮轴轴承上的油孔。

例:1台6105Q型汽油机, 大修后运转不久就出现明显的气门脚响。反复调整气门间隙, 只是暂时有所好转, 发动机工作时间稍长, 气门脚响又逐渐增大。打开气门室罩盖, 发现气门推杆和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磨损严重, 而且1缸、2缸、3缸的摇臂不上油, 说明油路不通。拆卸气缸盖, 疏通气缸盖上的油路无效。将发动机解体, 用“吹烟法”检查, 发现凸轮轴第2轴承至气缸盖的油路不通。拆下凸轮轴检查, 原来第2道凸轮轴轴颈的轴承装错了, 致使轴承上的两个油孔只有一个与油路孔对正。由于气缸盖至凸轮轴第2道轴承的油道不通, 润滑油无法到达1缸、2缸、3缸的气门组, 所以气门推杆和气门调整螺钉磨损加剧, 气门间隙迅速增大, 因而出现明显的气门脚响。更换凸轮轴第2道轴承, 并且对正油孔安装后, 故障排除。

三、调整“满足一头”

在调整柴油机调速器的调节螺钉时, 如果没有转速表, 可以先将调速器的飞锤合拢, 再将喷油泵的调速拨叉推到最大供油位置, 然后仔细调整调速器的调节螺钉, 使该调节螺钉与调速轴的轴端刚刚接触, 再将调节螺钉拧进1圈, 最后拧紧锁紧螺母。这种经验调整方法的实质是“满足一头” (最大供油位置) , 这样操作比边试、边听、边调的方法更快捷、更准确。

调整自动变速器拉索式换挡操纵机构, 也是采取“满足一头”的策略, 即首先将拉索长度调整螺母拧松, 然后拉动驾驶室内的换挡杆到P (或N) 位, 又将自动变速器上的换挡摇臂也对准P (或N) 位, 并且向前推到止点, 再调整换挡拉索的长度, 使其绷紧, 最后锁紧螺母即可。

以三菱欧蓝德SUV搭载的F4A42型自动变速器为例, 其挡位开关的调整步骤如下:

1.将变速杆置于“N”位。

2.松开操纵拉索的紧固螺母, 将手动操纵杆置于“N”位。

3.拧松变速器挡位开关的固定螺栓, 转动变速器挡位开关, 使挡位开关边缘的孔与手动操纵杆端的孔对准, 然后插入销子。

4.用10~12N·m的力矩拧紧挡位开关的固定螺栓。

5.用13N·m的力矩拧紧操纵拉索的紧固螺母。

6.确认挡位是否正确———如果变速杆处在P位或N位时, 发动机能够起动;处在R位时, 能够接通倒车灯, 说明装配正确。

四、树立温度观念

众所周知, 汽车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是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确定的, 其中温度因素对检测准确性和维护效果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汽车维修保养中必须自觉地树立温度观念。总的原则是:尽量避免零件热胀冷缩的不良影响, 在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进行检测。

1. 调整发动机怠速

在清洗节气门以后, 应该运转发动机, 让冷却液温度达到80℃以上, 才能进行发动机怠速的调整。如果在冷车时调整怠速, 当发动机走热以后, 会导致怠速不稳定。

2. 调整气门间隙

若发动机处于冷态, 应按冷态数据进行调整;若发动机处于热态, 则应按热态数据调整。前者比后者大0.1mm左右。

3. 调整机油压力

应该在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之后进行。

4. 拆卸气缸盖螺母

必须在发动机完全冷却之后进行, 如果发动机尚热就急急忙忙拆卸气缸盖, 气缸盖平面很容易产生翘曲变形。

5. 按照室温修正配缸间隙

鉴于铝合金的膨胀系数比铸铁大, 加上制造厂规定的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要求在20℃条件下, 因此盛夏室温在30℃以上时, 两者的配合间隙应该比维修手册上规定的间隙值小0.01mm。否则, 当气温在20℃时, 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会偏离正常值, 可能因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过大而造成气缸压力降低。

五、警惕连带影响

汽车是一个由千百个零件组成的整体, 当某一零件的尺寸或者位置发生变化时, 往往会引起相邻或者相关的配合关系发生变化, 所以在汽车维修中, 当对某一部位进行调整或者修理后, 应当结合工作原理, 对相关的部位也做相应的调整, 否则汽车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加热铝活塞装配活塞销并冷却后, 应该检查活塞是否失圆。如果有微量失圆, 可以用木质夹具夹持铝活塞, 再用木锤敲击, 加以矫正。

2.曲轴上的平键键槽损坏并重新开凿后, 曲轴与飞轮的相对位置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所以应该重新找准并标注飞轮外缘的上止点刻线、点火 (供油) 提前角刻线和气门开启刻线, 否则将引起配气相位和点火 (供油) 时刻失准。

3.发动机发生“烧瓦”事故后, 曲轴已经承受了破坏性的作用力, 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弯曲、扭曲变形和表面烧蚀现象。经过烧瓦后, 即使曲轴上没有明显的金属熔粘, 也要对曲轴进行全面的检修, 包括认真清洗润滑油路, 因为油路内可能积存了大量的磨屑。如果仅仅更换轴瓦就轻率地安装使用, 很可能再一次发生烧瓦事故。

4.在更换气门、气门座等零件之后, 会引起气门机构相对位置的变化。每当此时, 应该重新调整气门间隙, 否则可能引起零件运动干涉现象。

5.若因某种原因需要磨削气缸体或者气缸盖平面, 应该在镶气缸套以及更换气门导管和气门座圈之后进行, 以防在安装上述零件后, 气缸体或者气缸盖平面产生新的形变。另外, 在磨削气缸体或者气缸盖平面后, 还要检查、调整气缸的压缩余量和燃烧室容积, 严防发生气门顶撞活塞现象。

6.当气缸盖发生冻裂, 必须同时检查气缸体是否出现了形变, 必要时也应更换气缸体。这是因为气缸盖冻裂后, 气缸体上的气缸套安装孔的几何尺寸往往发生变化。若不进行检查就安装气缸套, 新换的气缸套可能发生位置偏斜、局部过盈、各气缸套台肩凸出气缸体平面的高度不相等, 甚至造成气缸套断裂现象。

7.在调整前轮轮毂轴承间隙以及消除转向系统各节销的间隙之后, 应该重新调整前轮的前束值。

8.在调整后桥主减速器锥齿轮的啮合面积之后, 必须重新调整主减速器的啮合间隙。

六、重视细小零件

1. 移动附件

当更换气缸体、气缸盖、变速器壳体、后桥壳体等大型基础件时, 应当将其上的工艺孔堵塞等小附件从原件上拆下来, 移到新件上去。例:有一台汽油机, 因为进气歧管开裂而更换新件, 组装完毕后, 发动机起动困难, 着车后没有怠速。最后发现故障原因是一个小工艺孔没有封堵, 造成混合气过稀。将旧件上的小螺塞拧下, 装到新件上, 该故障不再出现。由此可见维修中移动附件的重要性。

2. 浸渍垫圈

为了提高汽车的密封性能, 可以对新密封件采取浸油或者浸水的办法。

(1) 纸垫。在压力不太大的部位, 例如正时齿轮室盖、离合器壳、变速器上盖、最终传动壳体等处的青壳纸垫, 可以利用水的不透油特点, 先将新纸垫在温水中浸泡2min左右, 直至能够用指甲按出印迹, 安装前在纸垫的两面涂一层快干漆, 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油。对于白壳纸垫, 先在机油中煮一下, 防漏效果更佳。

(2) 软木垫。有的气门室罩盖的垫片采用软木材料制作, 这种垫片容易折断, 如果在安装前用水浸泡一下, 可以变得柔软耐用。

(3) 皮革油封、毛毡油封。在安装之前, 放入温度为60℃左右的机油与煤油各半的混合油中浸渍约10min, 直至皮质柔软后再安装。经过如此处理的皮革油封防漏效果更好。如果不事先浸油, 在刚开始运转时会因干摩擦而产生高温, 容易引起密封件过早失效。

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策略分析 篇9

关键词: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策略

一、汽车检测系统的组成

汽车的综合性能检测是确保汽车整车性能良好及预防行车事故的重要手段。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汽车的可靠性能检测; (2) 汽车的动力性能检测; (3) 汽车的经济性能检测; (4) 汽车的安全性能检测; (5) 汽车的尾气排放性能检测。

从宏观上考虑, 把汽车检测系统分为3大部分:测控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测控系统包括相应硬件的检测设备和工位控制机、光电开关、行程开关、到位开关、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和相对应的LED点阵屏等。网络通讯系统是用以连接工位机、总控机、服务器、登录机的通讯设备, 主要包括网线和以太网交换机等。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登录机、录入机、报表输出及数据管理机、财务管理机和营运证管理机等。

二、各类维修方式分析

通常情况下, 维修方式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 而预防维修又可进一步分为时间计划维修和状态监测维修。

时间计划维修主要包括定期预防维修和定时预防维修。定期预防维修是指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故障发生的概率等因素确定设备的维修周期, 根据所确定的周期,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防止故障的发生。定时预防维修是针对设备的故障模式, 根据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变化规律或以磨损理论为依据, 获取维修间隔周期以及相应的维修范围来进行维修。

状态监测维修是指按设备状态进行维修, 就是对设备进行定期或连续监测, 同时做相应的分析诊断, 当分析诊断认为有必要时, 才安排维护的一种维修方式 (以下简称预维修) 。预维修由于需要获取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 并且预维修故障的范围直接与可以获取的状态参数的数量及质量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某一故障可由一个或一组特征参数反映, 某一特征参数也可同时参与反映多个故障。可见, 该维修方式的实施或改善需要加大初期监测设备及仪器的投入, 另外系统硬件设备的增加也将使系统的维护费用增加。

三、建立预维修策略

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策略是指确定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方针及制定相应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方针的制定是建立在故障分析和维修规律的基础上, 应根据设备的类型及其可靠性水平, 其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及对生产的影响, 以及零部件及整机失效后所造成的危害, 再针对检测系统中的不同设备、零部件、元器件的使用要求以及故障的类型确定相应的维修方式。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规划是在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方针确定的基础上, 制订相应的维修规划, 其中包括维修周期和状态预测方法的确定等。

为了确定维修周期, 要建立模型来求解, 但无论哪种模型, 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系统有效度最大原则。

(2) 总费用最小的原则。

(3) 系统可靠性最大原则。

由于在汽车检测系统运行过程中, 没有对各种配件单价及库存数量、维修时间及工时费用、停产时间及单位时间停产损失费用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很难对预维修费用及事后维修费用进行全面核定, 因此, 在为确定维修周期而进行的建模分析中不对经济性原则作深入探讨, 本文将综合运用原则 (1) 和原则 (3) 确定维修周期, 并优先使用原则 (1) 。

在汽车检测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中, 故障发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故障率与时间相应的寿命曲线形状似浴盆形, 故常称为“浴盆曲线”。该曲线明显地分为3段: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

汽车检测系统从时刻t1运转到时刻t2, 这一阶段的故障率较低, 而且故障率较恒定, 这个阶段称为偶发故障期。可能由于设计的安全系数较小而出现故障, 如当某个零件的强度为下限时正好遇到实际使用载荷的上限, 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超负荷而损坏的故障。偶发故障期是汽车检测系统的最佳工作时期, 属于汽车检测系统的正常工作时期, 预维修的研究工作应主要针对该阶段进行。

当汽车检测系统使用到t2时刻以后, 故障率再度上升, 这个阶段称为损耗故障期。此时故障是由于零部件的正常磨损、化学腐蚀、物理性质的变化, 以及材料的疲劳等老化所引起的。故障损耗期的设备或系统已到寿命, 理论上不应继续使用, 但是由于汽车检测系统庞大, 造价昂贵, 受目前我国国情限制, 达到故障损耗期就立即进行报废处理还存在一定困难。某些达到故障损耗期的汽车检测系统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运行, 因此, 对该阶段进行预维修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首先, 对收集到的汽车检测系统故障及维修记录进行分析, 分析内容分成两部分:一是对故障记录的发生频率及严重度影响进行分析;二是对维修记录进行故障间隔时间的模型拟合分析。

按故障后果的严重程度, 可将故障分成3类:较轻、一般及严重。对于后果一般的故障, 如果其故障发生的频率很小, 那么对其采用的维修方针和后果较轻的故障相同, 即进行事后维修;如果其故障发生的频率并非很小, 那么将对其采用定期预维修的方针。对于后果严重的故障, 如果对其进行监测的方案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均不可行, 那么对其采用定期预防维修的方针;否则, 将对其采用预维修的方针。

参考文献

[1]高社生.可靠性理论与工程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2]刘希平.汽车检测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提高[D].长春: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2006.

汽车,非汽车 篇10

今年7月14日,有一條新闻在美国引起关注,通用汽车公司解除了与惠普的IT服务合同。而此前惠普为通用汽车服务已经长达25年,并在2010年通用汽车和惠普签署了涉及通用汽车90%的IT业务。

9月10日的最新消息是,通用汽车要在未来3-5年招聘1万名IT员工,成立IT创新中心,对内部信息化、汽车设计、制造流程、流水线的平台、供应链、销售渠道、质量控制等IT服务进行内包,成立“IT创新中心”。

这几乎是几年来另一个老牌汽车企业福特所强调OneFord/OneIT的升级版本。对于汽车行业,IT和互联网人才正在成为新的争夺焦点,汽车之外的东西正在越来越成为这个产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产业内裂变

在强调外包分工和云计算的今天,通用汽车是在反潮流而动吗?显然通用汽车现任CIO兰迪·莫特(RandyMott)在美国也因此听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媒体甚至认为通用汽车做的是一个事关成败的赌博。

而按照莫特的哲学来看,汽车行业的IT思维需要更创新,需要更快速运作。因为如果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看待汽车行业,很多东西都在遭遇挑战。比如过去10年汽车行业所说的车联网(Telematics)是一个相对封闭在产业内被汽车厂商用来装饰产品的概念,而真正把汽车看成一个开放平台的大移动终端,这将会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事实上,很多汽车业内认识已经开始意识到汽车是比计算机还要智能的、在运动环境下的大终端——它有更多的CPU(中央处理器)、传感器、控制器,而且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控制,不仅仅局限在信息娱乐交互系统上。从计算机到计算机联网,无论是产业还是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从计算机联网到手机的移动互联网,这不仅仅是生活发生了变化,而是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有业内专家认为:“现在汽车行业是制造业,未来将是信息服务业。”就像iPhone手机一样,虽然卖的手机,但是里面却包含了巨大的信息服务,这也是苹果重新定义手机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通用汽车想要在IT上有所作为,因为汽车的未来就像手机一样,其本身是网络系统。

iPhone手机里面的应用管理,苹果是不会外包给其他供应商。苹果应用商店不会外包给别人,而应用商店相当于IT,要理顺网络支付和系统管理,这些是苹果作为网络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说,是手机的质量控制管理、被盗跟踪系统、用户行为分析等等数据的处理都是手机功能的一部分;同样对于未来网络上的汽车,汽车网的服务也是汽车一部分,是核心竞争力。

IT已经变得内外不可分,从前汽车厂家是做设备的,IT部分给IT公司来做,但是未来汽车就是IT。一位业内专家甚至说:“如果未来是电动汽车的天下,那正好应了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的一句话——‘汽车就是4个轮子加2条座椅’。除此之外再没有机械的部分了,全部电子化了。”

产业链变革

目前汽车电子部分成本占整车成本的35%,利润占销售60%,这个比例还将不断提高。这里汽车电子的成本大部分是汽车产品前装OEM软件费用,和汽车同步开发。目前汽车电子产品主要涉及到车载人机交互的平台、控制系统、传感器以及远程信息交互。但是随着IT产业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软件的开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应用开发的时间大大的缩短,可以从之前的2-3年缩短到1年以内,这个时候汽车一旦联网,软件就不需要再OEM,而仅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在汽车上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就像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在底特律,微软给福特全新开发车载嵌入式系统,谷歌也不遗余力的和奥迪合作,而iOS6也开始进入汽车领域。

未来车辆联网以后,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实现上游的数据分析和下游采集数据。这归功于新的嵌入式平台,给开发者带来了极大便利。这样的结果是,汽车公司外包汽车电子系统的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受到冲击,而谷歌、苹果和微软很可能会取代他们。或者说,计算机联网以来所发生的变化都会发生在汽车上,如果汽车企业不跟上这个潮流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

比如汽车联网以后,汽车维修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所有的检测在网上随时能够看到,检测分析调整都可以在线完成,发生故障救援的时候,已经能够事先知道汽车问题所在。4S店也许不需要现在这么多停车位,工位也可以大大减少,消费信贷、汽车保险的格局将彻底被改变。汽车保险不会再每个人交一样的费用,而是通过对你驾驶行为模式的分析,经常经过的道路,周边的环境来判断一个人需要交的保费数额。

与此同时,产业链条上还在出现新的势力和全新的思路。比如,很多人不理解谷歌为什么要研发和生产无人驾驶汽车。而这并非互联网行业内人士的盲目扩张。实际上,这与谷歌把人类历史上能找到的书都进行扫描的思路是有相通性的,其核心的目的是通过一套自己的系统,把人类的信息和知识提炼出来,而这些信息和知识越多,机器就会变得更加聪明。

目前互联网对知识的积累的运用仅仅停留在最低层面的翻译。比如谷歌的Picasa,他的人脸识别基本能在一个人的照片存满100张以上开始自动识别该人的照片。这就是基于知识,基于照片的系统学习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谷歌要扫街景,苹果和谷歌都要做地图,有了街景数据作为支撑,以汽车作为一个输入口。将改变汽车的驾驶,个性化定制、销售、旅行,对整个产业和生活都带来变化。比如由于网络大量积累的知识,汽车主动安全依靠车的传感器数据联网,当一个弯道每一辆车经过的时候就会被学习一遍,通过传感器知道这样驾驶过这个弯道是安全,还是不安全,并把最安全的驾驶模式找出来。因为有了街景地图的资源,谷歌能够让无人驾驶成为可能。

对于这样的思路,传统汽车企业是应该不屑还是觉得震撼呢?

互联网思维下的“利益共同体”

“当生命周期成熟以后是走向差異化还是同质化,决定了这个曲线能走多久。”有业内人士分析。对比5年前的手机市场,当大家还在说“山寨创新”的时候,原有手机的产品生命周期已经低于3个月,从生产制造到铺货清库存。手机的核心完全相同,不同产品仅仅是换壳比赛,门槛很低,竞争激烈,完全靠价格战竞争,同质化非常严重,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手机市场,当年美国手机厂商现金流每年的毛利不到10%。

“当一个产业的产品周期越来越短,资金库存越来越大,这个产业快完蛋了。”业内专家分析。

汽车行业相对于手机产业,其自身利益捆绑的太紧,很多汽车集团都是国有或者是大财团背景,供应链、销售链都是自己做,因此任何一个小的改变都让自己蒙受损失,行业内变革变得异常痛苦。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车联网做了10年却仍然无法大步前进,汽车生产者、消费者、服务提供商没有一家获利,而很多汽车企业却仍想要去学习通用汽车的安吉星和丰田G-book这样2G网络的产物。因为此前的车联网都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思考,而未来汽车平台将越来越开放。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价值实现方式和产品时代有一定的差别,对整体环境的作用,考虑商业模式和价值的时候,所谓产品时代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或者公共利益是互斥的,因为企业都是逐利的,而物权交易是独占性交易,每个人的利益和需求一定是独占性,你多用一滴水,水的资源就少了一滴。但是互联网时代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企业利益的大小来自于福利大众的大小。

比如谷歌的各种免费服务才能拥有基础的用户,互联网经济反映在行为学上是,“群体性行为”,有共同的潜在需求,比如安全和健康。

不管是道路交通安全,还是网络信息安全,只有所有人安全,安全的可控性才更高。只有所有人健康,没有传染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健康人类才能更加健康。保险公司运用车辆联网技术跟踪分析控制,才能个性化定制保费,让安全驾驶的人少交保费,让车辆分析危险路段该有的安全驾驶方法,这样安全风险系数会更高。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交通安全,不需要警察在路上查岗。

基于PDA的汽车检测系统 篇11

基于PDA的汽车检测系统主要包含四大系统:一是, 车辆外检系统;二是, 车辆登录调度系统;三是, 线内检测系统;四是, 报表打印系统。

1 PDA车辆外检系统

车辆外检系统即车主到线后, 必须先要经过外检系统的检测。PDA会首先通过摄像头采集机动车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等信息, 然后通过Camera Link技术对采集的照片进行处理和分析, 并且连接公安网络进行唯一性的核查。Camera Link是一种基于视频应用发展而来的通信接口标准, Camera Link接口采用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的Channel Link技术, 其最高速率可高达2.38Gbps。Camera Link相机和图像采集设备之间采用的是LVDS信号传输, 从而大大简化了图像采集设备和模拟摄像头之间所必需的视频编解码等步骤, 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护费用。Camera Link标准中规定了4位相机控制信号, 分别是:CC1、CC2、CC3和CC4, 需要一个4位的LVDS驱动器, DALSA Spyder2相机遵循Camera Link标准采用了CC1、CC2、CC3三个相机控制位, 分别完成外部同步控制、像素重置控制和采集方向控制, CC4控制位暂时闲置[1]。采用National Semiconducor公司的DS90LV047A芯片来驱动这4位相机控制信号, 如图1所示。

DS90LV047A将CPLD发送过来的外部控制信号转化为符合LVDS标准的控制信号[1]。相机控制信号的使用是可选择的, 像DALSA Spyder2系列, 没有控制信号的参与也能完成采集[1]。DALSA Spyder2相机需要一组由9600bps、一个开始位、一个结束位、无校验位组成的串行异步信号 (±Ser TFG、±Ser TC) 来进行相机参数的设置和信息反馈[1]。本设计选用了National Semiconducor公司的DS90LV019集成驱动器/接收器来进行TTL/LVDS转换, 如图2所示。

2 外检人员登录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绑定了外检用户信息、用户名、密码、权限。外检人员分为操作员、系统管理、查询员、引车员。操作员, 可以使用外检系统进行车辆外观检测。系统管理, 可以添加用户, 修改权限, 进行系统参数设置, 查询员就是查询外检车辆的相关信息, 引车员负责引车。

3 车辆登录调度系统

车辆登录系统是用来把外观检测通过的车辆实时录入数据库的系统。操作人员把空白IC卡放到写卡器上面, 通过RFID函数把车辆登录信息写入IC卡中, 车主持此IC在触摸屏上面刷卡即可调度上线。登陆界面如图3所示。

4 线内检测系统

线内检测系统是采用线内进行的机动车辆的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处理, 采用32位IP网络采集模块, 每个工位会设置一个IP地址, 保持实时采集检测数据, 分析判断检测结果并实时上传到服务器上。线内检测系统界面如图4所示。

5 报表打印系统

带车辆检测完毕以后, 根据前面的数据分析整理成完整的报告单, 由报表打印系统打印出报告单。打印对话框如图5所示。

6 结束语

PDA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和潜力, 世界上各个大公司和公司集团都在力争PDA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对汽车检测方面, 其发展空间和领域在不断扩大, 我们应该努力研究, PDA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应用于汽车检测领域, 而且它的用途极其适合用于这方面, 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的检测效率以及使得汽车的检测更加方便。这从另一个方面带动了PDA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PDA在汽车检测方面的进步速度。

摘要:本文通过手持PDA, 对机动车查验过程和机动车查验关键部位现场拍照并上传监管系统, 实现了采集的车辆识别代号、照片等检测数据向监管平台的实时上传, 进一步加强了机动车安全检测的源头管理工作, 严格机动车查验和检测监管。

关键词:PDA,机动车,车辆识别,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郭晓灵.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J].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07 (12) :10-13.

[2]张彦丽, 祝国瑞, 等.基于电子地图的河道断面导航测量系统应用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 2004, 02:84-86.

[3]谢敏, 施周.PDA在给水厂排泥水处理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 2007, 33 (11) :23-26.

上一篇:C/C++教材建设下一篇:图书馆著作权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