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馆的半文化性(精选6篇)
中国档案馆的半文化性 篇1
“生态”是文化生态学的基础的概念之一, 而提到原始的文化生态学, 它则是美国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在美国, 有很多研究人员都专心研究土著民族的生活习性, 通过对“文化区”的思考, 其中包括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就很大程度上为生态学的发展创造了途径。说到文化生态学的总概念, 它是致力于人类生活的整个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研究, 通过对生态理论的研究从而为文化及其发展的规律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相关概念
提及档案文化, 它是一种传统的档案思想及其在这种思想下的行为表现和物化结果, 此观念的提出, 是把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基础的。众所周知, 在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它就是把前人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一并留给下一代, 然后由下一代进行创造并更新, 再周而复始地传给下一代, 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档案的作用是, 它不仅仅记载下了人类的各种活动, 更加维系了人类时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它联系了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所以说档案是文化承载并且传播的重要工具, 它的文化属性众所周知, 不仅仅记录了人类的文化成果, 更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然而说到档案工作, 它则是围绕“档案”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它行使的对象即为档案, 所以档案工作和档案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反观传统档案文化, 它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 其中包括早期封建社会围绕档案所产生的所有有关文化的现象。
二、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
(一) 自然生态环境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
当今, 中国传统的档案文化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发展得越来越好, 它区别于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的特点, 因为它有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重要特点, 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契机。第一, “疆域辽阔”, 就是说地缘广阔, 利于人口周转。每当遇到灾荒等困境, 灾民都会转移到非灾区赢得生存的机会, 且黄河、长江都是东西流向的, 它为民族的生存提供了地理的优势和机会, 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有很好的生存契机。第二, “地大物博”, 物质的丰富性能为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第三, 中国是一个“左高原, 右大海”的大陆—海岸型国家, 在亚欧大陆中处于偏僻的领域位置, 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则处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 东南濒临太平洋, 其领域之宽、腹地之广, 为我国赢得了许多生机和希望, 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在条件。最后, 五千年以来, 中国的生态环境处在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时间段内, 创造文化的发展势必带动文化的繁衍生长。
(二) 农业文明对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
1.自古就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农耕生活状态, 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务实主义的民族心理的产生, 然而受这种精神的影响, 档案领域逐渐也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 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也不断地感染着文人学者的创作, 其中“大人不华, 君子务实”就是贤哲们一直所追求的精神境界。2.古时候, 因为“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中道、中庸思想的存在, 极大地造成了传统档案文化的保守地位, 它也禁锢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工作作风的创新。在农业社会中, 人们仅仅满足于维系简单的再生产活动, 缺乏那种扩大再生产的真正动力, 所以说, 社会运行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在这种生活环境的刺激下极易生出永恒观念, 在一些时候就容易循规蹈矩地做事, 不善于变化。3.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 小农意识也随之产生了, 这种意识深刻地体现在档案领域中, 它以生产力低下、社会财富缺少为原因, 由此而形成的聚财、守财的心理。说到封建小农意识, 它的价值观是一种绝对的功利主义,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在一种事物是否有价值的时候, 考虑的不是社会意义, 而是一种个人的一己私利。统治者在判断一个事物对自己是否有帮助的时候, 考虑的往往是对自身近期是否有用, 这种想法恰恰体现了他们的自私、保守、闭塞的档案价值观。同时在档案管理上, 往往采用“以藏为主, 秘而不宣”的方式, 当政权塌陷时, 档案便成为旧政权的陪葬品了, 然而统治者为了维护阶级的利益, 常常出现篡改、假造、歪曲档案的现象。
三、新时期档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 实现档案文化面向大众。
在过去, 档案是存在于少数人手里的, 基本上是控制在少数人手中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发展是十分落后的, 且人们的知识水平都比较低, 所以主权就被少数人所掌握了。在我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 使得群众都拥有民主使用档案的权利, 档案文化自然而然地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帮助。
(二) 促进档案文化开放与交流。
经验证明, 一个国家要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 就要做好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工作。那么, 传统档案文化要想永葆生机, 就要做到继续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 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先进的文化, 去粗取精、与世界文化接轨, 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中国档案文化的先进性、活力性永存。
(三) 构建档案文化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二者互相促进启发, 共同发展。文化为经济的发展给予了精神的动力和智力方面的支持。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文化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增长点, 它越来越体现经济综合实力的多少。所以, 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档案文化市场, 不仅仅有利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 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更为未来的档案文化事业提供了一个飞跃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 2003.4
[2] .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1
档案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2
一、档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传说, 比如:炎黄“焚林而田”, 尧明察, 舜德化, 大禹治水, 经过两三千年的口述档案世代相传记录下来。直到西周, 中华民族用顽强的智慧, 完成从刻画符号到文字发明的飞跃, 逐步以正规档案的形式记载。随后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诗经》的整理, 孔子“中庸”说, 老子“抑损举补”理论, 韩非“依法治国”理念等。各种造型艺术档案创作了千姿百态的龙的身影, 给人一种形象的实感, 体现龙文化精神。
二、档案与中国哲学
有关书籍档案记载中国哲学大致可分为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会通之学。天人之学讨论的是天人关系问题, 是天主宰人还是人能改变天。汉代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在他看来, 只有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 探究“天”的性质, 以及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孟子进一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 但人和最重要, 认识到人类自身的价值, 表现出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变易之学即“有对”之学, 天命可以转移, 政权可以更迭,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静止是相对的, 个性中可发现共性, 事物达到极限就要发生变化, 变化就能发展, 发展就会创新。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诸多辩证观点, 已被后人广泛用于军事、人事、科学发明的领域。会通之学即融会与贯通, 相互辩论相互吸收, 毛嫱、丽姬之美各有见地, 融汇各门具体学科和外来文化。
三、档案与人文文化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 有丰富的历史遗产, 书籍档案《论语》中重视研究社会的人际关系, 其中敬老爱幼, 规范言行, 勤俭节约是其精华所在, 一直沿续至今, 演变为“八荣八耻”。史学档案记载各种人文道德和天文地理, 其中最为突出的体裁要数纪传体和编年体, 传人而记事, 事实有先后。中国文学档案的记载, 分别以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的形式保存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档案与宗教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
佛教自西印度传入中国后, 自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很少有人知道现代音乐源于佛教的诵经。从看破红尘式的“觉悟”, 转化为“人的内心信仰”。从实物档案上看, 中国佛教造像、画佛、造塔等也别具一格, 如:龙门石窟中旱期塑像秀骨傲然, 佛教的许多壁画表现出奋发向上, 刚健有力的审美情趣。道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 以经典书籍档案《道德经》之自然精神为主体, 发散开来。是“会通之学“的典型形态。道教文学最具艺术性, 思想超脱, 词章华美, 文化结构内容不仅是多门类、多学科的统一, 在每一学科中又是多层次的统一。
五、档案与文物
中国古代文物档案不仅是装饰品、观赏品, 还具有广博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 是其它国家未有过的, 各种品格的玉器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成为道德、政治、等级的象征, 往往追求事物的神似。铜镜上出现龙与凤, 主要用作吉祥的象征, 有的利用谐音表义, 比如出现鱼图案便表示有余的意义。金银器反映社会的信仰与宗教, 生活与习俗, 民族文化特色等。陶瓷器不仅是生活用具, 有的代表一个故事, 含蕴丰富的情感。
六、档案与中国教育
各种文化都是以档案的形式保存并发展起来。世代相传,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社会才得以进步, 古代教育场所主要有两种形式:官学和私学。不管是哪种, 教与学都注重尊师爱生,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学思结合, 由博返约, 温故知新, 身体力行, 教学相长。
七、档案与中国书法、绘画
汉文字档案具有其它文字没有的独特艺术特点。中国书法, 所谓篆、隶、楷、行、草, 所有书法流派及个人风格, 都是通过使用毛笔书写这些字体来表现的, 往往进入出神入化的妙境。中国绘画即国画是用毛笔、墨和中国颜料在特制的萱纸或绢上作画。造就了中国绘画, 也以档案的形式记载下来, 远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有了绘画的萌芽。中国绘画分为人物、山、花、鸟等画科。技法上又分为工笔、写意两大类,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八、档案与中国医药学、养生学
在远古“医食同源”时期, 中国医学与养生学都是以口述档案相传并发展, 比如:神农尝百草, 酿酒治病, 知道气候失常能导致疾病流行, 用运动的方法可防治疾病等。直到医学经典档案《内经》问世, 完成了中国医药学和养生学的理论体系。为今后规范、指导、发展中医药学和养生理论作出了贡献。
九、档案与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和动物具有的本能需求, 但人类能创造丰富的食物和文明的饮食习惯, 使饮食成为一种文化活动。饮食文化档案记载了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物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的内容。中国饮食文化, 一枝独秀, 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 这与中国农学有密切联系, 农作物中水稻、大豆起源于中国, 古代中国就善于引进外域农业作物, 缔造复合农业, 保持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国饮食文化的科学性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十、档案与中国古建筑
新石器时代, 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就以实物档案的形式把自家的穴居和浅穴居保存, 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发展为地面的房屋。有档案记载, 远在夏朝还出现了专门管理工程的官职:司空。古人重视将宫殿建筑、城市布局、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 体现“天人合一”观念。古建筑还汲取外来建筑之优点, 与本身的建筑文化融合, 体现“会通”精神, 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内涵, 令人回味无穷。
十一、中华文化不是封闭的文化
她之所以有悠久的生命力, 原因是她带有开放的特色, 表现为:1.境内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创造, 2.善于向外国学习。而档案馆的存在完成了档案文化功能的转变, 一种从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过渡。档案不仅要继承文化的传统优势, 还具有相当的文化兼容性。通过沟通和借鉴, 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使档案传统文化在此得以及延续。
摘要: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中国炎黄子孙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档案作为记录传播古代优秀文化的载体, 在中国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尽管古代档案的物质形态发展变化很大, 从简册, 绵帛, 金石到印刷本, 尽管屡遭兵、火、水、盗、毁等厄运, 但档案作为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作用, 始终为历代所重视, 经久不变,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和积累了数量巨大, 内容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
关键词:档案,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档案馆的半文化性 篇3
一、明显的科学性
近代商会大胆借鉴西方商会经验,成立之初就有较先进的文化因素,其商情调查、办博览会、办商业学校等活动,都有明显的科学进步性。
1. 重视开展商情调查。
商情调查是近代商会的重要业务活动,旨在及时提供商业信息,以便商民审时度势,掌握商机,科学经营,故各商会均十分重视,并在商会章程中予以规定。很多商会兴办了商业报纸和杂志,如《京师总商会月报》、《上海总商会月报》等,均用以宣传工商业知识、公布商情信息等,很受工商业者欢迎。
2. 广泛开展有组织的对内对外商业交流。
为便利商品推介,各商会积极学习西方举办展览会、劝工陈列所等,如天津商会多次举办商业劝工会、国货陈列会、工业观摩会等,促进了各地工商业者的交流和商业繁荣。各商会还组织参加国外主办的商品博览会,开拓国际市场,如苏州商会到美国参加丝绸展览会,推动了苏州传统丝绸产品的外销,有力促进了近代工商业发展。
3. 大力兴办专门的商业教育。
近代工商业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日益增多,使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商学不兴、商智不开极大阻碍了中国工商业发展。于是,有些商会开始兴办实业学堂,采用西方近代先进教育模式来培养专门的工商、管理人才,如天津商会主办中等商业学堂、苏州商会主办实业学堂、通崇海泰商会主办银行专科及商业学校、上海商会主办商业学校等[1],这些学堂课程设置务求实效,还聘请国外经济学专家来校讲演,在当时专业教育中比较先进、科学。
二、较强的民主性
近代商会有明显移植西方商会先进制度的迹象,比传统的行会组织更先进,在自愿入会、民主选举、议事制度、会员民主权利等方面均体现了较强的民主性特征。
1. 自愿入会。
商号大多自愿申请入会,发有会员牌照。商会制度明确规定会员有退会自由,只需办理相关手续即可,但必须遵守商会规章制度,履行会员义务。清末天津商会下属分会规定:“各商号愿入会与不愿入会,任听自便,绝不强迫。惟既经入会,允认常年会费,领有牌照者,不得无故卸责,必待会场公布某商号请愿出会之理由,缴回牌照,方可出会。”[2]国民时期《北平市商会章程》规定:“会员愿出会者,须声叙理由,填具出会书,送交本会常务委员会交付审查属实,并经会员大会认可后,方得出会,但出会后一年内不得再行请求入会。”[3]这些规定体现了近代商会文化的民主性,说明当时工商业者有自由选择加入或不入商会的权利,商会尊重他们的意愿。而后来商会越来越受政府控制,有些商号被迫加入商会则另当别论。
2. 民主选举。
商会是维护商人合法权益的发言机构,商会领导层在商会以及当地工商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般通过会员民主选举产生,会长(主席)对外代表商会。清末各商会章程就明确规定了选举程序并一直沿用,如民国四年《商会法》第十八条规定:“会董由会员投票选举,会长、副会长由会董投票互选。”[4]1918年,天津商会鉴于非会员就选举权的争议,规定:凡天津众商,不分华界与租界,只要在指定期限内缴纳会费,即可参加选举。选举当天,全市68个行业,参加投票者1570家,当选会董60名[5]。这次选举成为天津商会历史上参加选举会员范围最广的一次,也是民主色彩最浓的一次。
3. 议事制度。
清末颁布的《商会简明章程》对议事制度有明确规定,第九款规定“其关系商务大局者,应由总理预发传单,届期各会董,及各商理事人,齐集商会,公同会议。务须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各商如有条陈,尽可抒议论,俾择善以从,不得稍持成见。”[4]第十款规定“该会董事到场者,须有过半之数,否则不应开议。”[4]各地商会议事制度均以此为参照,如天津商会规定:“无论大小事宜,均须集议会中……人人皆有参议之责,人人皆无独断之权”[2],《天津商务总会补订暂行章程》规定,议董会“每星期一次,如有紧要事项,可由会长随时召集,经多数赞成作为议决。倘议董不能决定,再请会长召集行董开全体大会”,至于“关于商业之事项,系属公共性质者,一视同仁,其个人争议,如请议被议之人均不在会,概不准理”[6]。这些议事制度以维护会员权益为宗旨,带有鲜明的民主特征。
4. 会员的民主权利。
民国时期《商会法》更细致具体,明确了会员的民主权利,各地商会也有相应专门规定。广东总商会规定会友除推选该帮行会员外,还“凡有公益,一律均沾”[7]。《北平市商会章程》规定,“会员在大会中皆有发言权、建议权、表决权;会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天津市商务章程》对会员的权利更为明确,包括了请求维护救济之权利,请求申雪受屈情事之权利,建议权、发言权和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免费或减费之权利等[8]。会员的民主权利在近代商会发展中逐渐明确并得以制度化,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强烈的自保性
近代商会的形成不仅是清末政府出于保商、振商,去除官商隔阂的目的,也有商民为保护自身利益而结盟的主观意愿,如济南商会试办章程就称“他族日逼,商会宜及时举办,以期自保利权”[9];苏州商会则是“为各业商人互相联络,互相维持,以期振兴商务,自保利权起见”[10]259卷。而商会中行帮会员的行为以及商会积极兴办商团、拟定商法等活动,则直接体现了较强的自保意识。
1. 行帮会员多祭祀行业神祈求保佑。
商会的行帮会员源于传统行会,即使后曾改组为同业公会,但仍继承有传统行会的文化,封建性和自保意识较强,如其寻求神灵庇护的祭祀行业神行为。工商业者祭祀行业神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具有地方色彩。如山西商人多祭祀关圣帝君,因关羽籍贯在今山西运城;福建商人多祭祀天后(妈祖),因妈祖诞生在今福建莆田。二是具有行业色彩。他们认为本行业的始祖是行业保护神,如土木匠业商人祭祀鲁班,酿酒业尊奉杜康,药业祭祀孙思邈等。行业神祭祀盛行皆因商人历来地位低下,经营风险大,故祈求神灵保佑,以获得心灵慰藉。而行会作为传统商人的行业组织,也多利用行业神来禁锢行帮成员思想,以维系行会组织的运行。随着社会近代化程度的加深,许多行帮加入新型商会组织并逐渐改组为同业公会,行业神的祭祀较前减弱许多,但在某些地区仍存在。
2. 商会为求自保逐步兴办和加强了商团。
商团最初是商民为强身健体举办的体育会,后来配备枪支发展成准武装组织,以“武力捍商”,成为接受商会直接领导的重要下属组织。清末至民国时期,国家政权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商民利益很难保障,时人即呼吁“各地商人宜尽力办商团以自保其生命财产”,“不然,尽中国之商人,尽被蹂终而已矣”[11]。商会不仅在保商、振商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它还积极组织商团,以提高商民身体素质,维护本地区社会治安,保护商民财产及安全,“自保”的目的性显而易见。
3. 商会为保护自身合法利益主张积极参与拟定商法活动。
清末新政时期,政府虽制订了一些经济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商业者从事经济活动的环境,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些法规明显缺乏可行性,难以执行,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商人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上海商务总会较早认识到这一问题,总理李云书曾谈到,“华商与洋商贸易,洋商有法律保护,而华商无之,故受洋商之欺抑”,而政府制订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2],无法切实保护商人的利益。为此,上海商会于1907年发起了召开商法大会、拟订商法的活动,得到全国各地商会及工商业者的支持。商会打算通过参与拟订商法的活动,影响政府某些不切实际的行为,这是商会基于政策层面的考虑所能采取的最为有效的自保方式,说明商会已认识到凭借法律保护自身的重要性,并有了初步行动。但是,由于近代中国不完全独立,商会这种寻求自保的想法最终没能实现。
四、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政府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商会成员中从事洋货业或者进出口贸易的大资本家,与外国资本主义有着紧密联系,经济利益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一定程度依赖外国资本主义。虽然痛恨外国资本家享有不平等特权,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及自身资本不雄厚,面对外国资本家的强硬,他们往往表现出软弱和妥协,这在上海总商会表现得最为明显。1925年,上海日资棉纱厂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激起工人罢工,而日本资本家却拒绝接受工人的条件,随着事态的发展,华商联合会与沪西四路商界联合会恳请上海总商会出面调解,但买办出身时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虞洽卿领导上海总商会与日本资本家最终达成了四项有损工人利益的协议,此协议无视中国工人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明显有“媚日”倾向[12]。五卅运动期间,上海总商会虽然坚持反帝爱国立场,但行动缓慢,不能与工、学两界协调一致,其罢市通告则是在广大群众反帝爱国热潮的压力下不得已才签发的,这也表现出商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同时,商会不同程度受政府控制,不得不对政府产生一定的依赖。最初,商会由清政府劝办成立,其活动大多在政府支持下开展,不可避免受到政府监督和控制,故对政府有依赖性,这种初创时期形成的习惯一直影响着近代商会。例如,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商会大多是协助执行,除非捐税苛刻,多数成员利益受损,商会才会与政府抗衡。对此,苏州商会档案有明确记载:“盖商会以振兴商业为宗旨,商人对官长劝令如有非礼之抵抗,我商会非特不当助彼,且应极力劝导,以息争端。然果遇捐项重叠,力有难支,则商会断不能漠然坐视也。”[10]116卷这真实体现出商会的两难处境,也反映出商会对政府的依赖。
摘要:中国近代商会是中西文化交汇在中国大地上的产物, 其组织文化具有科学进步性、民主性、自保性、依赖性等特征, 尽管商会是新旧交融的组织, 但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中国档案馆的半文化性 篇4
一、档案与中国的政治文化
说起档案, 我认为说它是政治生活的产物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 档案始终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这使得档案产生在夏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是顺应发展的。
从档案的载体上来看, 档案从甲骨、简牍到缣帛、纸质, 再到今天的电子档案的不断推广, 我认为这是档案体现中国政治文化的第一个方面, 不难看出, 档案的载体在不断地缩小, 重量减轻, 而相应的数量也是不断增加的, 这说明档案的产生量在不断增加。统治阶级利用档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在封建社会, 档案主要采用的是大体积的载体, 例如甲骨档案, 当时的统治阶级崇尚迷信, 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 所谓是“每日必卜, 每事必卜。”而甲骨正是占卜的重要材料, 同时作为档案材料就不难看出这是和统治者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的。如此大体积的档案———甲骨、简牍甚至是将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刻录在青铜器上, 这样的档案何谈开放?这样的载体如何让国人阅读且完全了解其内容?这样的载体价值如此珍贵, 又怎能记载属于普通人的世界?而且从封建社会档案的内容和形式来看, 有类似于起居注、日历这种记录皇帝日常生活的档案, 说明皇帝的普通生活在当时来看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再从当时文书的体式制度上看, 有抬头制度、避讳制度, 在书写文书的时候只要遇见与皇帝有关的事项都要显示出尊敬, 都要刻意地去避讳, 这不难看出, 封建社会的档案制度体现了当时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文化, 所以说封建社会的档案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阶级服务的, 这是由当时封建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2]137。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档案工作是在不断进步的, 档案的载体也是从纸质慢慢进步发展到电子档案, 档案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 政府的政务公开工程的实施, 让我们在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可以看到许多政府的文件, 政府办事相比传统的封建社会而言也是具有民主性和公开性的了;真正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和民生民情的事情了, 作为普通百姓, 我们能从这些档案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内容。而作为文件形成的制度来看, 也再没有避讳或者抬头这类制度了, 即使是向上级发的请示、报告也无需刻意地避讳什么, 只需要简单扼要的说明所请示或者报告的内容即可, 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进步吧!
二、档案与中国的经济文化
档案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了它与政治文化不可分离的性质, 这是它与生俱来的, 同时, 档案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与经济文化的进步也是不可分离的。
在商朝, 档案记录在甲骨上, 那个时候生产力的发展十分落后,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人民在生产中遇见问题只能听天由命, 只能靠神灵的力量来解决, 因此大事小事都要占卜, 甲骨作为占卜的重要记录工具, 变成了日后的甲骨档案。在西周时期, 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大量的青铜器随之产生, 青铜礼器也被敬奉为神殿中无比威严的圣物, 而商周时期, 随着青铜器的发展, 铭文也起了变化, 铭文字数多, 记事范围广。这使得金文档案的产生成为了可能, 所以商周时期金文档案的产生无疑体现了青铜铸造水平的发展[3]41。
在汉代出土的缣帛档案也是体现了当时丝织业发展的情况。在东汉以后, 档案的载体慢慢变成了纸张, 这也是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分不开的。而到了现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输文件可以由过去的邮递变成了通过e-mail传输, 这减少了办事时间,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所以为了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发展,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应运而生。
从档案的载体和档案记录的内容来看, 档案反映的经济生产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多, 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人们对经济方面的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 科技档案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了凭证的作用, 无论是修建房屋还是产品更新都离不开科技档案, 而会计档案也是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生产发展的最真实的记录, 通过会计档案的利用, 我们可以轻松地对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比较, 而几个相同企业或者组织的会计档案又会使得我们横向比较其发展的水平和在社会中的档次。个人利用会计档案, 可以便于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利, 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统计表都是重要的会计档案, 由此来看, 档案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有效地利用档案对整个国家来说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作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 而对个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一起努力开展好档案的利用工作, 也需要社会各界认识到利用档案的重要性。
三、档案与中国的精神文化
档案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情况, 很大程度是物质上的财富。而中国作为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厚重的文化底蕴, 档案在记录历史真实面貌的时候, 对精神文化的记录是屡见不鲜的, 对档案的查考, 对于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朝时候产生的, 保存在四川省涪陵县的白鹤梁, 现在已经成
谈档案意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孙洁
摘要
关键词档案意识高度封闭开放利用公众需求
一、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档案是君王的奴隶
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我国的政治高度统一, 尊重君权神授, 档案工作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专制、保护君主政权、维护封建体制, 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古代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 档案管理制度的森严。
档案的管理, 早在商鞅治秦时期就十分严密。《商君法》载:“法令皆副, 置一副天子之殿中, 为法令, 为禁室, 有铤钥为禁而以封之, 内藏法令一副, 禁室中封以禁印, 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 及禁剟一字以上, 皆罪死不赦”。可以看出, 档案的保管律法相当严密残酷。汉代时期的统治者在宫廷内外都建有“藏书之所”。宋代时期, 要严格挑选架阁库官员, “择选人有时望者为之。”[1]213直到元朝, 档案的管理制度也甚为严密, 非但官府公文档案不准私人查阅, 而且实录、国史这些经过官方编纂过的史料, 也被元统治者视为禁密。
2. 档案是君主实施统治的重要政治工具。
在“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时代, 君王和贵族需要通过档案记载自己的身世和贵族血统, 以此保证自己合法的统治权力。律法档案的利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汉书·刑法志》所载:“其后奸猾巧法, 转相比况, 禁罔寝密, 律令凡
为重要的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而在现存的唐代档案中, 敦煌遗书是在敦煌的藏经洞发现的, 不仅有汉文还有藏文、梵文的抄本, 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这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 近代学校档案的形成正是教育领域向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记录, 而在报馆、图书馆、出版机关等近代文化事业中, 也形成的有关的专业档案, 这都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 也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宝贵财富, 但很遗憾的是, 很多珍贵的文化档案或是在朝代变革、社会动乱、文化大革命等时期遗失、损毁, 或是在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被随之带走, 这是我国档案事业中的巨大损失, 也是我国文化领域的巨大损失。
在当代, 档案虽然不会再刻录在石碑上, 但是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的传统始终被保留着。我们只有利用档案才能了解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历史研究都是离不开档案的, 同时, 现代社会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 档案资源被广泛利用, 国家有国家的文化, 企业有企业的文化, 高校也有高校的文化, 我们不难看到,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 这就需要利用到档案。我所在的四川大学是一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名校, 四川大学档案馆的建设也是很注重文化的建设, 其馆藏档案连续记载了四川大学从建立至今110年来的创建、发展、联合、壮大的历程, 其有吴玉章、张澜在校期间的任职材料, 原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原科学学院院长郭沫若以及烈士江姐在校的求学档案, 邓小
本文结合社会背景, 分析并阐述从古至今我国档案意识的演变以及未来档案意识的发展趋势, 得以为今后的档案服务提供发展方向, 以便于档案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三百五十九章, 大辟四百九条, 千八百八十二事, 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 文书盈于几阁, 典者不能徧睹。”[1]131可以看出, 统治者利用档案残酷压迫人民的严重情况。
3. 编修国史。
汉统治者重视档案的典籍收藏, 随后的时期, 各个朝代也都开始编史修志。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 各国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大规模的档案修史活动, 档案史料的丰富和纸张的广泛使用使得修史的规模、次数、成书数量都远远超过前代。虽然修史发展较快, 但是修史的目的并没有改变。每个时期不同的修史行动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施政的利用考察, 是政治再度统一下加强封建政治的需要。档案意识并没有因为修史而开始扩大影响范围, 而是更加集中于封建统治者, 档案的阅读范围仍然局限于上统阶层。
二、档案意识公开化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期)
鸦片战争爆发后, 中国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受到严重冲击, 档案不再是上层统治者控制社会的工具, 档案的利用人群由最初的贵族君主统治阶层发展到社会不同的阶层。公开化的档案意识逐渐延伸并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 档案的利用涉及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和阶层。
1.档案公开意识的兴起。1906年, 御史赵炳麟奏请刊布内外档
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原件,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来校演讲的材料等, 这些都是体现了川大在发展中的文化积累, 是学校发展重要的文化历史记录, 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档案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 它的原始记录性为我们了解历史, 学习传统中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不难看出, 我国档案的发展史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史, 我国档案的传承体现了文化的进步, 许多重要的档案制度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 这也是文化不断延续的象征。我认为, 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档案的作用, 因此促进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加强档案的公布制度, 为档案的提供利用创造有利的平台, 在实习、实践中, 我可以看到, 档案的利用工作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人们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是很强, 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 只有档案被利用了, 文化才能有效地被学习、被了解、被传承。在我看来, 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仍任重道远, 这不仅仅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要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 同时需要整个社会提高档案的利用意识。为国守史, 为党管档, 不仅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更是我们崇高的事业, 也是我们为国家档案事业、文化事业贡献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2]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中国档案馆的半文化性 篇5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中国特色还很欠缺。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大国,要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必须找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1.文化自觉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政党或民族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民族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之一,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之一。继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高校要加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坚持实施“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
2. 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优势。我国是历史文化大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前,在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时刻,我国高等教育在自然科学许多领域已经站立起来,形成了一条健壮的腿,而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另一条健壮的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两条腿走路,才能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
3.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的意义。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文化教育的吸引力,使民族优秀文化融入学习生活,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人物档案与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
1.高校人物档案的建设途径。
(1)推进家庭档案的普及,完善教职工人物档案建设。高校档案资源本身不会“说话”,不像人们在博物馆看到的是经过整理创作的作品。尽管它是最真实最原始的信息,但在大众面前它是那样的支离破碎,没有吸引力。所以要提高大众档案意识、增加档案的受众,就要加强档案的编研工作,让大众参与进来。家庭档案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家庭档案资源中选择有价值的,通过编研后展出,必将产生示范和带动效应,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如覃兆刿教授指出“:只有将社会档案观念渗透到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家庭当中,才能带来档案事业的真正春天。”[1]高校教职工人物档案与部分家庭档案具有同源性,家庭档案是人物档案的基础。有了丰厚的家庭档案资源,高校教职工人物档案就能鲜活起来。
(2)做好学生代表人档案收集,促进校友人物档案建设。2005年4月29日,正对大陆进行历史性访问的曾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来到母亲的母校———北京大学作演讲。演讲结束后,学校向连战先生赠送了其母亲赵兰坤女士于1930年在这里就学时的学籍档案的特别复印件,连战先生当场流下感动的热泪。一份小小的学籍档案,因承载着人物的历史而显得厚重。每一所高校都可以说是桃李遍天下,高校要形成制度,提前收集学生中的代表人物档案。当校友名扬天下时,母校对他的人生轨迹记录是可以一一再现的,同时也增添了校史文化的内容。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开展传习活动,既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进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其传承人在高校开展的文化讲座等活动,按照档案的定义即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和高校对人物档案的界定,都需要为传承人建立人物档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开拓了高校人物档案的新领域。
2.高校人物档案在建设中国特色校园文化中的作用。高校人物档案记录了从专家教授的教育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授、人物档案展览、校史馆荣誉墙等;到学生社团活动、校园运动会等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一份份泛黄的文字稿,一张张陈旧的照片,一件件特殊的实物,一本本编辑整理的人物视频专辑,无不是记录校园文化的载体。高校人物档案承载的是本民族的高校历史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相契合,并为其提供了优秀的建设资源。其作用表现在:其一,高校人物档案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校园的重要资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代表的档案、以名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档案、以风华正茂的学生为代表的人物档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课堂、进社会实践基地,使校园文化呈现民族文化特色。重庆工商大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13年11月,由古琴艺术名家兰滇军主讲的《中国古琴鉴赏》在重庆工商大学首次开班,兰滇军教授将对学生进行古琴基础知识等三个方面的传习。学生积极参与并成立了学生社团南山琴社,悠扬的古琴声在校园萦绕,丰富了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其传习活动的全过程视频都要收集整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将永久地发挥其文化艺术宣传教育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既有益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民族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烙上中国特色,高校师生中代表性人物在校园中的文化活动记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资源。
其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均衡发展,将学生塑造为全面发展的人。大学教育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时是以西方的模式建立,1952年按照苏联模式调整建立了单科大学的模式,对大学的均衡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如今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衰微,成了大学教育的全球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20世纪,西方实行了通识教育,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为马克思“全面发展的人”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全人”概念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找到焊接之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二是人的道德精神和美的情趣的高度发展。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3]。马克思将理想社会的实现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统一在一起,并将其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对大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具有灵魂性的作用。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素质教育包含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社科文化素质,人文社科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初衷和重头。“人文化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素质教育是一个更关注“价值”教育取向的工程。钱伟长曾指出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综合的文化艺术氛围,来促进大学生文理素质的均衡发展,有助于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三,校史馆荣誉墙的激励作用。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档案资源是校史文化的载体,校史文化是人物档案资源的内涵。让每一位走进高校的大学生,以学校为荣,并让学校将来以自己为荣,就得让学生与学校的历史产生共鸣[4]。建立校史荣誉墙,让优秀师生的事迹登上荣誉榜,其传递出来的正能量,能激励师生与优秀者比肩,与榜样同行。深入挖掘校史人物的档案材料,让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文稿、一件件实物背后的故事鲜活起来,形象直观地展示大学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用积淀滋养学生,以史实启迪学生。实践表明,大学生对学校的历史,先贤的风范品质等参观学习要比课堂教育所受感染来得更强烈、更深刻[5]。
中国档案馆的半文化性 篇6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 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文化。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 展示出饮食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美食早就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每个省份都有特殊的饮食文化, 而且很多美食也成为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视频拍摄的角度, 拍摄团队足迹遍及全国, 很好地记录了我国的饮食非物质文化, 这对于我国饮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及传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美食的历史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后, 人类进入石烹时代, 脱离了动物。黄帝时期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 皇帝作灶, 始为灶神, 集中火力节省燃料, 使食物速熟, 这一技术在秦汉时期得到盛传。周秦时期, 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型时期, 以谷物蔬菜为主食。到了汉朝也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 这得益于汉代中西 (西域) 饮食文化的交流。唐、宋及明清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大发展并形成高潮的时期, 而清朝的满汉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饮食的巅峰。从地理分布上看, 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 即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2001年、2003年、2005年及200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分别命名了中国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含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二、食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着力点在我国丰富的食材上, 美味的食物的基础就是食材的获得。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饶的自然景观, 高原, 山林, 湖泊, 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 人们采集, 捡拾, 挖掘, 捕捞。《舌尖上的中国》用多个纪实性的镜头拍摄了各种食材的获取过程。香格里拉, 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 人们在寻找着松茸;在浙江冬笋采摘的季节里, 采笋人凭借丰富的经验便可以轻松获取美味的鲜笋,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 都能见到冬笋, 它们深得厨师的偏爱;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 当地人用土灶熬盐, 用这种盐来腌制火腿;而每年9月, 湖北的嘉鱼县就会吸引来大批挖藕人。食材的获得是组成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镜头拍摄我们能够轻松地了解美味食物来源的背后, 视频的拍摄所建立的档案对于我国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主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要集中在主食上,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 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形成了独特的主食文化。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 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 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 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 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俗话说“南米北面”, 就是指在中国北方的人们更喜爱面食, 而南方的居民对米饭情有独钟。我国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主食也成为非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足迹遍及我国东南西北, 对一些地方特色主食文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拍摄, 这为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主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真实、可靠的视频档案资料, 这对于传承和保护主食非物质文化有重要作用。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 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 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 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 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在古代的中国, 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而目前稻谷、小麦和玉米已经名列前三甲, 这对我国的主食文化的变迁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 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 这是因为一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摄制组拍摄的西安面饮食代表西北地区广大居民的主食文化, 而拍摄的贵州黎平则代表着我国南方居民对大米为主食制品的喜爱。这些独特的工艺、技法及其文化内涵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实性的影像为这些工艺和技法建立了很好的图像及视频档案。
四、菜肴烹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的第三、四、五集是纪录片的重中之重, 拍摄主题集中在菜肴的烹调上, 而根据对美食烹调、加工工艺的不同, 拍摄则侧重两个方面的拍摄。第一种就是针对需要长时间和特定设备才能够制作而成的菜肴;第二种就是集中在厨房的快速烹调技术。第一种美食的制作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换取食物的转化, 如腐乳、豆豉、黄酒、泡菜, 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 而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长时间携手贡献的成果。位于云南红河地区的建水古城, 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 各种文化的掺杂形成了特有的氛围和格局, 在建水最著名的大板井旁, 女人们通过辛苦劳作, 构建起一条豆腐的流水线, 始建于明代初期的大板井, 直径达到惊人的3米, 几百年后依然不失活力。在中国的北方, 酱的意味更加直接, 煮熟的黄豆在锅里直接被捣烂, 经过一个冬天的发酵, 第二年春天它就会变成可口的美味。
厨房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之一, 无论是饭店的大厨还是普通的家庭妇女都能够烹调出可口的美味。与西方“菜生而鲜, 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 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 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是因为中国的饮食文化经过了八千年的积淀。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 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在地理版图上我国形成了八大菜系, 各大菜系口味均有自身特色,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 不同的调味品, 不同的调制手法, 不同的调味大师, 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 而厨房就是诞生这些美味的场所。在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 拍摄组通过10个故事, 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 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 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 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 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在这里可口的美食经过清晰的影像资料, 详尽地记录了菜肴独特的烹制工艺, 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详尽的记录, 又对各地的饮食民俗起到了推广作用。
五、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 品种繁多, 名酒荟萃, 享誉中外。从三千多年前的黄酒酿造工艺到一千多年前的白酒酿造工艺, 中国的酒文化早就活跃在百姓的餐桌上。《舌尖上的中国》对我国浙江的黄酒酿造进行了跟踪拍摄, 从原料选取到生物发酵再到蒸馏提取, 酿酒的每一步工艺无不显示我国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酿酒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拍摄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我国第一批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包括茅台酒酿制技艺、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及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在国家公布的第二批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又有13种酒的酿制工艺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纪实性的影音资料梳理了我国的酿酒文化, 在镜头下, 传统技艺得到视频建档, 这些独特的工艺、技法及其文化内涵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核心内容。这些宝贵的影音档案资料的详尽记载将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语音、画面及音乐的结合, 极大丰富了我国非物质文化的承载方式, 有利于我国美食文化和酒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翁毅.福建省美食旅游开发研究[M].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2004.
[2]闫晗《.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与乡愁[J].中国报道, 2012 (6) .
[3]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5 (5) .
[4]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4 (3) .
【中国档案馆的半文化性】推荐阅读:
档案与中国传统文化10-17
中国古代档案馆05-10
中国档案史10-08
中国—东盟档案工作07-25
中国十大诗人档案11-0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0101-12
天津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档案管理办法10-28
档案馆建筑的文化性09-20
档案馆文化建设09-23
档案馆文化建设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