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精选12篇)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 篇1
近年来,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依托档案馆藏资源, 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党组首先从树立大档案意识入手, 破除狭隘、保守、固步自封的陈旧观念, 跳出档案看档案, 提高档案工作的宽度和视野。用开放性的思维, 做好档案工作, 将档案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树立档案文化意识。2012 年底,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党组就将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一文印发给全局馆人员, 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局馆人员档案文化意识明显增强。其三树立服务意识。档案文化建设最终的目的是服务社会、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离开了服务, 档案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在提升服务本领, 拓展服务手段, 丰富服务内容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这三种意识的树立,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在档案文化建设上主动出击。2013 年为丰富馆藏档案的文化内涵,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以市委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征集名人档案的管理办法》的通知, 加大了对曾经活动在齐齐哈尔市的党政军界、农工商界、科技界、文教卫生界、体育界、宗教界及著名社会活动家、知名人士、著名民间艺人等社会名流的名人档案进行征集, 后又组建了征集科, 加强了征集力量。齐齐哈尔市著名书法家张迪, 剪纸艺人崔玉珍, 本土诗人李风清等一些文化名人相继进馆, 使齐齐哈尔市档案文化建设的内涵更完整, 覆盖面更广。
二、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扎实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党组在齐齐哈尔市委提出“ 三化”建设的总目标后, 开展了围绕“三化”建设, 档案局应该做点什么的大讨论。并确定以馆藏为依托, 编写了《翻阅历史看齐齐哈尔“三化”发展之路》专题资料。该专题对齐齐哈尔市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对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专题共分《思考·决策》、《记忆·现实》、《愿景·目标》、《探索·实践》四个部分。是一部很有份量的专题资料。曾呈给市委书记韩冬炎审阅, 受到了领导的好评。2013 年10 月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市“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上, 获一等奖。2013 年在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党组就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再出精品的工作思路跃然而出。 经过3 个月的努力, 《档案印证———生命线足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问世。该书共分八个部分, 全书共356 页, 6 万余字, 600 多幅珍贵历史图片。该读本得到了市领导和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办高度重视和赞许, 印刷15 000 册, 发放齐齐哈尔市12 000 个基层支部, 极大地提高了档案部门的影响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做好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信心。齐齐哈尔市档案局认为档案文化建设必须要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又以《年度大事记》为脚本, 对过去记录大事记的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成立了由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市组织部办、市宣传部办、市政法委办和市档案局组成的编审委员会。记录的内容更加翔实、丰满。并配有大量照片, 由内部资料转为公开出版。发行上至四大领导班子及各部委、市直各机关, 下至7 区9 县各部门。由原来的一本内部印刷资料变成各级领导的案头书, 充分发挥以史资政, 为现实服务的作用。
三、依托载体, 扩大档案文化的宣传力度和广度
档案文化建设除了大力加强编研工作的力度外, 还要不断增强档案文化宣传的力度和广度。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大型展览等形式, 加强对档案文化的宣传, 努力营造档案文化氛围, 扩大档案文化载体。2013 年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借国际档案日之机, 与齐齐哈尔市委办公厅和齐齐哈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举办《档案见证鹤城发展》专题展览。这是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首次主办全市规模的大型展览。此次展览共分七个专题, 40 块展板。 (一) 古文明日月异历史文化名城; (二) 老基础新产业装备工业基地; (三) 黑土地大粮仓绿色食品之都; (四) 滨水绿人易居中国魅力城市; (五) 大湿地鹤家乡生态旅游胜地; (六) 资源优潜力大投资兴业热土; (七) 思路清目标明放飞梦想之城。全面介绍了齐齐哈尔从1 万多年前古文明时期, 到如今打造现代化城市之梦的历程。利用照片档案生动地再现了齐齐哈尔的历史, 同时齐齐哈尔发展的脚步又为档案工作续写新的篇章。展览在齐齐哈尔党政办公中心大厅及社会进行展出, 历时1 个月, 参观人数达万人次。此次展览办出声势, 办出亮点。其立意之高、规模之大、形式之美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档案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
四、通过档案业务大讲堂的形式, 提升档案干部适应档案文化建设的能力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党组通过档案业务大讲堂的形式, 为档案干部搭建锻炼才能的平台, 提升档案干部文化建设的业务水平。从2013 年年初开始每月进行一次业务讲座, 由机关总支负责牵头组织, 每个科室轮流派人讲, 全员参与。党组提出时间可调不可断, 必须坚持。目前为止, 已进行了16 期。讲座的内容针对每个人的专业及各科室的职能和业务范围, 设计讲课题目。从档案的业务知识, 到历史与档案的关系;从照片档案的源起, 到如何利用网络学习;从年轻干部必备的素质到如何成为档案业务骨干等等, 从不同的侧面对档案工作领域进行探讨和交流。使局馆干部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拓展了档案工作者的知识领域。现在业务大讲堂已形成常态, 局机关总支列出授课时间表, 大家就按部就班地准备。随着档案业务大讲堂的深入开展,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馆档案人员学习探索的劲头不断增强, 工作的劲头也被调动起来, 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 讲、写、说的能力不断提升。为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 篇2
谈谈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
档案是在人类现实社会实践经验的初步总结、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文化发展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记录方式、载体形态和传递手段.然而,档案作为人类文化财富的一部分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和开发,值得我们思考.
作 者:陈强 作者单位:茂名市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刊 名:南方论刊 英文刊名:NANFANG LUNKAN 年,卷(期):2006 “”(4) 分类号:G0 关键词:环保档案文化及开发利用 篇3
摘 要:认识环保档案文化属性,挖掘环保档案的文化功能,大力开发和利用包含档案文化信息的环保档案,提供及时、准确、动态的信息资源,是为了丰富和扩大公民的文化内涵,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直接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以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整体提高。本文通过对档案文化的分析,初步认识环保档案的文化功能,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和利用环保档案文化的途径。
關键词:环保档案;文化功能;开发利用
档案文化指档案本身所蕴含的原始信息、历史知识、精神价值。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历史文献,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档案凝聚着文化,档案就是文化。档案文化中的“文化’是千百年来知识的融聚、思想的容库、任何类型的档案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开发其文化价值,开展档案文化服务,建设档案文化事业,既是社会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开发利用工作的手段,更是档案事业的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多年的环保档案工作经验和学习,简单地谈谈环保档案的文化及开发利用。
1.环保档案的文化功能
1.1环保档案是环保事业发展的见证者。
环保档案记录了环境保护机构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
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环保档案内容丰富,其共分九大类,即环境管理类、环境监测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类、自然保护类、环境科学研究类、环境工程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环境标准计量类、行政管理类。
环保档案记载了环保队伍的壮大和环保事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桐庐县按照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举措,以生态化治理、整村推进的模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走出了一条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富有推广价值的新路子。2010年我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
1.2利用功能
环保档案在环保部门一系列的工作中起着参考、查证、计划部署工作、科学决策、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体现了档案的利用功能。
环保档案也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环保档案可以为企业管理阶层决策环境保护与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时提供科学依据,对企业环保工作由控制污染顺利过渡到无污染的清洁生产提供优质服务。目前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部分企业的环保档案意识薄弱,环保档案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毕竟他们精力有限,所以难以严格按要求管理相关环保档案; “我们的环保资料不齐全,能不能到你们档案室来找找?”环保档案工作人员常常会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面对企业的这类请求,我们总是满足他们的要求。企业环保资料不齐全或对环保流程不熟悉,可以求助环保局,这正是环保档案带来的社会效益。
学术研究者常常在档案中查找用于研究的资料。随着他们的研究成果以论文、专著等形式在社会上流传,作为资料被吸收转化的那部分档案内容也得到了传播。
1.3宣传教育功能
档案不仅有记录、记忆的基本内涵,同时具有传世、传承的基本功能。档案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以第一手原始材料见长,翔实记录了人们创造历史曲折过程和奋斗足迹,形象生动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真实性不容质疑。因而它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以档案为媒介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使档案中所含的文化内容得到广泛传播。桐庐县环保局积极创新,开拓环境宣教新载体。每年为隆重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报道等一系列活动,从而扩大环保档案文化的影响,提高广大公民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
2.环保档案文化的开发利用
2.1重视收集工作,丰富室藏资源 。
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是档案文化积淀功能的体现。收集方式要多样化和主动性。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开展,档案内容和数量都大幅增加。如环境保护监测从单纯的人工采样分析逐步发展为多方位的自动监测分析,每年已高达上万个监测数据。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成为文化建设的服务者,更应成为文化建设的战斗者,不但为领导决策提出建议和设想,而且要直接参与到实地拍摄、组织等活动,这样能使本部门的档案形成更优质的文化资源。
2.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一件档案蕴含着原始信息、历史知识、精神价值,但要把它整理起、保护和利用起来,展示出来,离不开档案工作者、档案组织机构。档案工作者不去保护、不去反映和展示,不被利用,那么它只是一堆废纸。所以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学习,要向司马迁学习,要全方位的学习。通过学习掌握档案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继承和弘扬太史公精神,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确立档案工作者应有的道德规范,提高管理水平,展示档案工作者应有的精神风貌。
2.3开发档案信息,传播档案文化。
宣传报道是推广档案文化建设的一个必要手段,是档案文化传播功能的体现。桐庐县环保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宣传和传播环保档案的历史文化信息;利用新老照片、图片和多媒体专题片生动形象地介绍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的演变与发展;举办环保档案文化展览、专题展览,向广大市民展示环境保护的成果,讲述历史故事,分享现代生态环境;例如:利用档案制作环保展板开展环保宣传。挑选出与生态市建设密切相关,反映政府重视、法制规范、公众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多方面内容的图片资料制作成展板。环保展板宣传覆盖乡镇村,形成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宣传覆盖面广、涉及人数多、宣传内容丰富。桐庐县环保局领导亲自为离退休老干部“生态桐庐”讲座。
档案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的室藏资源,编研档案著作。桐庐县档案室每年编写大事记、组织沿革、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档案工作简报等。通过努力使无声的纸片变成有声的语言,为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2.4推动档案共享,服务环保事业。
国家环保部领导多次召开环保档案专题会,强调要加强环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环保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与信息化。2010年桐庐县环保局积极开展数字化加工和登记备份工作,县档案局命名为首批“桐庐县数字化档案室”单位之一。下一步要实现环保档案信息资源的著录与管理、集成与共享等功能,力求促进各级部门环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分级共享,不仅能够使得该系统的单位能够对本单位环保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而且还能够与其他系统的单位进行联网,共同构成分布式的环保档案服务网络,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环保档案的共享。
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让我们战斗在环保档案工作岗位的同仁们,奋发向上,在冷清的岗位中干出火热的事业,让环保档案文化传承千秋万代,为使“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黄雄.环境保护 档案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28-131
[2] 严永光.档案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途径[J].浙江档案,2012.12:17-19
谈县级档案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篇4
一、县级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 馆藏结构不合理、内容不丰富。
长期以来, 县级档案馆一直把各级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作为接收保管的重点, 忽略了对本县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科技档案、专门档案、人物档案及新型载体档案的收集, 造成馆藏结构及载体单一、馆藏档案总体质量不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区域发展的整体进程和地方特色。
2. 管理手段落后, 服务效能不高。
目前, 尚有相当部分县级档案馆仍延续着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 档案检索仍处于手工调阅阶段, 且档案检索工具单一, 仅具备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专题卡片等检索工具, 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开放和利用, 更无法满足当前档案信息利用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3. 编研工作滞后, 编研成果产出不足。
目前, 县级档案馆编研产品大部分仅限于各种汇编和统计, 对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未能进行深入挖掘, 缺乏大众所需求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较强的编研成果。此外, 由于经费困难, 编研成果产出不足, 大部分没有出版发行, 加之宣传力度不够, 使得编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能有效实现。
4. 档案队伍素质不高, 主动服务观念不强。
人才问题已成为影响县级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目前, 县级档案馆普遍缺少专业知识扎实、精通业务又掌握计算机现代化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同时,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处理分析能力不足, 主动服务意识较差, 缺乏对档案利用需求状况的了解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级档案馆在举办档案专题展览、开展档案咨询服务、宣传报道馆藏特色档案等主动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县级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 丰富馆藏, 优化馆藏结构体系。
丰富优化馆藏是提高县级档案馆档案利用水平的重要方面。首先, 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 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 配置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其次,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丰富优化馆藏的意识, 严把质量关, 加强档案收集和鉴定工作, 逐步建立起质量优化、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合理馆藏结构体系。同时, 为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 档案工作人员除按规定接收移交单位的档案外, 还应根据当前社会利用需求的特点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收集相关的档案资料, 使县级档案馆成为全面汇集和反映全县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历史记录。
2. 以服务社会为方向, 提高档案利用水平。
一是完善检索工具体系。县级档案馆应有计划地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鉴定, 有针对性地编制专题目录、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专题指南等检索工具。同时, 下大力气搞好馆藏档案的计算机著录工作, 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计算机网络为利用者开辟多元的检索途径, 改变档案检索工具单一、检索手段落后的局面, 促进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二是拓展档案利用服务方式。县级档案馆应强化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 积极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变化可能带来的利用需求趋势, 主动开展阅览服务、档案展览服务、咨询服务、宣传报道服务等体现馆藏优势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同时, 档案馆要处处为利用者着想, 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提高利用水平。
3. 加大编研工作力度, 提高编研成果质量。
县级档案馆如何利用馆藏优势, 编研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编研成果, 加强对馆藏档案内容及成份的揭示报道, 是县级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县级档案馆在编研选题上应根据当前档案利用需求的特点, 结合当前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 选择利用面广、适合大众需求的编研项目;在编研选材上应主要采用体现本馆馆藏特色的档案材料, 加大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的深度, 使编研成果具有特色性和实用性。同时, 县级档案馆还应通过多种途径, 扩大宣传力度, 如通过编辑出版或公布《档案馆指南》、《全宗介绍》、《民族档案介绍》、《档案开放目录》等编研产品, 让社会各界尽可能多地了解本馆馆藏档案, 促进县级档案馆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
4.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
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篇5
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质上就是发掘寻找并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中一切适合经济建设需要的数据、事实、经验、知识、情报和信息,为地方的民族经济和社会服务,为地方的民族文化、教育和科研服务,以及为世界各民族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就目前而言,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开发和利用:①编制剑川民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进行剑川地方文献的书目控制,并编制一些专题目录数据库,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对地方文献资源的调查和研究;②在设立南诏大理史研究机制的同时,应加强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研究,如大理州图书馆,在原民族文献室的基础上,突出民族自治州图书馆特色建立的“南诏大理国文献资料中心”、大理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室和视听资料室、剑川县文化局、图书馆以及档案馆和石钟寺文物档案室,都藏有较为丰富的南诏大理国地方文献资料,是我们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重要基地;③加快开发和利用剑川地方文献资源,对于地方民族学科的建设、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民族人才的培养,都有可用之处,是西部地区施行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④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为大理剑川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其作用非常重大,其意义更为深远。
总之,拓展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增添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新亮点,构建新型的地方民族文献数据库,走地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色化和网络化发展之路,前景可望,意义重大,值得开发,值得研究,值得利用。
最后,试图将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数据库意向性构建如下:
第一,剑川石窟研究期刊篇名目录及全文数据库: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期刊篇名目录,作者共收录100余条。在此略举几条如下:①杨新旗.石宝山的原始文化初探.大理文化(大理),1998,6:45~47;②杨适夫.明清文人题咏剑川石宝山.云南文史丛刊(昆明),1991,1:184~186(转163);③张文渤.剑川石宝山旅游诗话.大理文化(大理),1997,6:51~53;④张楠.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艺术.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论:云南民族出版社(昆明),1991,11:379~385;其余略……
第二,剑川石窟研究书目及全文数据库: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书目,作者共收录近40多条。在此略举几条如下:①宋伯胤.剑川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6;②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白族文化研究丛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第一版];③陈兆复.剑川石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7[第一版];其余略……
第三,剑川石窟图文数据库:剑川石钟山石窟是灿烂的东方文化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宝藏。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中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壮丽辉煌的 篇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建构“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图文数据库”,对于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促进石钟山石窟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促进剑川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共收拍剑川石钟山石窟照片近60多幅。在这里举例两幅如下:①石钟寺区第七窟甘露观音像(见图1):甘露观音坐像高1.52m,左手捧钵置膝上,右手上举,似执杨枝,因毁坏不可辨认[4]。甘露观音容貌端庄而不浅薄,美丽聪明、善良慈悲而不轻佻。她的胸口被挖损了一长方形小洞,所以民间叫她“剖腹观音”。②石钟寺区第五窟释迦修行像(见图2):石钟寺区第五窟释迦修行像民间俗称“愁面观音”,诚朴厚重。窟高1.2m,宽1.4m[5]。窟形仿堂屋建筑,窟檐雕有精致的图案纹样。“愁面观音”雕像身体微向前倾,目光俯视,眉宇之间有点忧郁,无言地凝视着悲苦的人间。
[参考文献]
[1]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白族文化研究丛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5-77.
[2]宋伯胤.剑川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12-27.
[3]杨锐明.南诏大理研究馆藏专题目录索引[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2.73-165.
[4]云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诏大理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40-149.
[5]李昆声.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49-120.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论 篇6
【关键词】档案;资源;信息;开发
當前,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席卷全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条件下,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开发这一个重要课题的探讨,对于我们加强档案建设和发展档案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档案的信息资源,服务和谐社会如今已成为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深远
(一)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不断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提高,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已经开始带动档案信息化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已经是信息社会建设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档案信息网将档案信息资源集聚和整合起来,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共享,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存储等各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
(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不断服务经济建设的需要。档案信息产业化建设作为当前档案工作的重大课题和责无旁贷的紧迫任务。也是档案工作参与经济建设,服务社会需求的切入点、发展点和结合点。档案信息资源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发展档案信息产业发展,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质量、市场适应力和发展力,适应市场经济对档案工作的需求,必须把档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上来。因此,只有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不断创新档案服务功能,才能实现新时期档案信息工作的转型和发展。
(三)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当代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客观要求。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对于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和部门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其充分服务于社会,挖掘档案信息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更大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占有率、开发利用率,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占领制高点,也是当代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共享的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因而如何在现代网络环境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当前社会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新思路
(一)改进和更新档案开发利用的方法与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群众在网络下就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随着信息资源共享方式的不断改变,这些创新的变革方式都是对传统方式的重大改进和提升。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对档案信息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不仅能增强档案馆活力,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还能极大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创新和应用多媒体处理、数字化加工、网络共享等新型信息资源开发技术和手段,不断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应用范围,尽可能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同时,开设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窗口,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网上检索利用,主动提供各项公益性信息服务。
(二)不断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化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基础,利用是目的,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我们还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规范化,大力扶植相关理论的研究,如档案信息开发、档案数据结构、档案数据库等。要制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和标准,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明确协调共享机制,确定数据格式和接口规范。要立足于广泛地搜集各类信息,其中包括高科技、政策、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各方面的信息持有,并从中进行科学地整理、分析、分类归档以及动用信息化网络平台进行录入,为用户提供可靠性、科学性的信息。要不断 坚持档案接收、整理、分析、鉴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发展。要不断力求档案工作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达到既定要求,使之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式的档案标准化体系。
(三)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档案工作者面对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坚决自觉地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档案信息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开发工作水平和质量。因此,要活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档案信息所具有的功利性能有效地激活并为企业发展服务,更要在电子档案管理上有所创新。档案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 还要掌握信息化技术、缩微技术等新知识、新课题、新技术。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档案资源。同时,必须转变档案工作者的信息观念,树立主动服务观念、开放观念、竞争观念。必须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现代化技术、技能的运用, 壮大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档案管理队伍。
三、结束语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当前档案工作的重大课题和责无旁贷的紧迫任务,是当前档案工作参与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断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做到切实转变和变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不断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越来越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档案管理,2009年03期.
[2]赵丹阳.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浅议 篇7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意义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首先, 无论是政治体制还是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档案作为研究过去、开发未来的主要依据显的特别重要。其次,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 档案事业要跟上时代潮流, 要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有所作为, 必须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再次,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档案反映了各行各业生产建设活动的状况, 能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和参考信息, 充分利用档案,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对加强经济管理, 促进生产建设, 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最后,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档案部门从档案文件中挖掘出的具有宣传价值的史料, 可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是优势性原则。我国的档案馆网主要有综合档案馆或国家档案馆、专门或专业档案馆、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档案馆共同组成。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档案馆各自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 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因馆制宜、区分对待, 遵循优势性开发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效益的基础和前提。二是扩大利用原则。扩大利用就是以实现更多的档案信息为更多的档案利用者服务为目标, 它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数量上的要求。这一原则的内容就是要求档案馆 (室) 能够找到更多的利用者, 同时, 利用者能够找到更多的档案信息。三是全面效益原则。所谓效益, 一般是指投入产出的比较关系。投入一定, 产出越大则效益越高;或产出一定, 投入越少则效益越高。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 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对于它的开发利用应讲究效益, 不讲效益的开发是不能持续的, 也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 从不同角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效益:从时间概念上来说有现实效益与长远效益之分;从范围上将有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之别;从价值上看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的原则是:现实效益要与长远效益相统一, 局部效益要与整体效益相协调, 社会效益要与经济效益相并重。
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 市场定位策略。
选准目标市场是档案信息产品开发的首要问题, 即市场定位策略。与原始性档案信息产品相比, 再生型档案信息产品的市场定位有如下特点:其一, 影响市场细分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和兴趣等, 如大学老师、科研人员、决策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各类管理人员等都是再生型档案信息产品的主要用户;其二, 再生型档案信息产品的目标市场容量一般不大, 开发者应多选择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其三, 在目标市场中, 再生型档案信息产品利用者最关心的产品属性主要是档案信息量、质量、档次、针对性、连续性、时效性、服务和价格等, 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多维空间, 某一具体产品在这一多维空间中一定有一点与之对应, 这一点就是产品的市场定位点。
(二) 高智力投入策略。
保证高智力投入是确保档案信息产品质量和档次的重要前提。再生型档案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比较短, 利用者层次也比较高, 需求批量也比较小, 这就要求开发者必须注重速度和时效, 提高产品的档次, 尽可能的预测利用者将要产生的新的需求并为之服务。要实现这些目标, 就必须聚集一流的开发人才和管理人才, 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可以说, 开发人员的智力水平就是档案信息产品开发的内在机制。
(三) 采用新技术策略。
紧跟技术进步是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的重要举措。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高速渗透和普遍应用的领域, 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产品的开发效率, 而且从根本上说还是信息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原因。譬如,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及家用电脑的普及激发了人们对各类机读版目录、数据库的需求, 而这些需求又极大地提高了各种专题目录、综述和预测类信息产品的开发速度。
(四) 确立竞争优势策略。
确立竞争的优势是档案信息产品开发制胜的法宝。档案信息部门之间如何展开竞争取决于如何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档案部门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 (1) 自身的、独有的、丰富的、动态的档案信息资源贮藏; (2) 不同档案信息机构拥有相对稳定的利用者群体,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可以从这个利用者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出发开发系列再生型档案信息产品, 然后再逐渐扩展到其他潜在的利用者群体, 形成多圈层、多品种的产品结构并从而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五) 创造名牌产品策略。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问题浅析 篇8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积极意义
1. 档案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
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得到有效开发之前, 所蕴涵的价值是呈潜在状态的, 具有隐蔽特点, 尚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开发活动, 才能使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 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要明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对于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为主导, 通过快速有效的档案信息交流与传播,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充分共享, 带动整个档案工作的发展。
2. 服务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尤其是改革工作的深化, 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求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在为领导决策、参与竞争、工作咨询、科学研究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 满足社会需求的应有举措。
在现代社会, 政府信息公开既是满足民众知情权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政府信息绝大部分保存在各级档案部门之中, 若要满足社会和公众能够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信息, 档案部门就必须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社会功能,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特征表现
1. 公益性特征。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一项社会性服务工作, 必须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只有面向社会公众,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才会具有牢固的根基, 具有明确的方向。通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可以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 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进而实现档案部门的社会功能。
2. 复杂性特征。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内含丰富, 具有开发形式多样、信息内容丰富、服务对象复杂等特点, 不但包括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宣传报道馆藏等日常业务, 还包括举办档案展览、公布档案编研成果等活动;尤其是档案信息开发的服务对象多样复杂、具有各种不同的需求。
3. 双向性特征。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是构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向外部环境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又从外部环境反馈利用者或档案信息管理环境的信息, 从而调整、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方式、结构、内容等工作, 使档案信
4. 针对性特征。
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是“重管理、轻利用”、“重馆藏、轻开发”、“重封闭、轻主动”。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必须变革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与方式, 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转向档案信息深层次加工、开发上来, 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成果, 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1. 重视思想观念创新。
档案信息利用与传播面临着商品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双重挑战, 档案部门长期形成的档案信息利用与传播方式缺乏科学的应对措施, 难以达到应有的理想效果。对此, 必须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 勇于改革, 善于创新, 更多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 便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 还要注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契机, 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 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践,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强化服务体系构建。
要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 必须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一要建立行业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集中本行业档案资料, 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体开发, 综合管理。二要建立地区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的辐射格局, 实现整体开发、统一运用的良好态势。三要建立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形成全国信息开发利用网络, 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使档案工作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 逐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全程的现代化。
3. 完善网络服务环境。
在信息化背景下, 档案信息网络化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目的的重要基础。要达到保证建立在不同计算机平台的、分布式的、异构式的、不同数据源的各种档案信息能够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中实现互用共享, 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应有之意。因此, 必须实现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 确保不同数据源的档案信息能够相互连接、相互共享, 从而达到维护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安全的要求, 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4. 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篇9
1 提高认识, 统筹规划
档案信息化同样十分庞大并且复杂, 需要对馆内藏书进行充分整理和排查, 并包含了材料的类型, 馆藏内容, 以及馆藏数量都必须明确掌握。依据馆藏现在的状况, 应当充分进行内容的规划, 并包含了相关的硬件设备的采购和处理。档案数字化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现, 这个过程不求一次成型, 也不大能实现, 因此, 要从长远方面来完成, 确保扫描设备的相互配套, 并具备强大的坚硬度和延展性能, 档案数字化需要掌握某个重点, 并分层次开展工作, 对于重点部分和容易使用的内容首先实现数字化, 进而给更多人造福。
2 档案信息数字化必须注意的问题
2.1 对资源有所选择
纸质档案已经经过了大量的时间, 所以有丰富的内容储备, 因此没有差别地展开数字化几乎不能实现, 也是浪费时间的, 所以, 怎样选择馆藏内容是要有原则的, 某些不利于数字化或不必要数字化, 而哪一些有数字化的潜力。真实工作时, 有意义的, 使用度高的, 有纪念价值的, 有特别含义的往往作为优先选择。并且, 这类信息需要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能够转化为实际效益。
2.2 做好数字化时扫描参数的优化设置
扫描系统扫描参数的选择和确定对扫描数字影像质量有着较大影响, 其中扫描分辨率直接关系到扫描文件的清晰度和还原效果。扫描分辨率越高得到的扫描文件就越清晰, 其相应的扫描时间和存储空间就要增加;分辨率参数选得低, 扫描文件的质量就要降低。我们在选择分辨率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虑, 包括扫描文件的可阅读性、存储空间、输出打印质量等。
2.3 做好档案数字化的全程控制
数字化过程需要通过质量检查这一关, 形成强大的控制能力, 而质量检查本身包含了下列内容。
2.4 数字化前的档案整理检查
若想要进行数字化, 其原件不可损伤和丢失, 必须有实际的使用和保存价值, 而如果原件本身曲折或脏污, 需要适当清理, 不影响内容观看。
2.5 数字化后的数据质量、图像质量检查
扫描下来的内容和原件要保持一致, 在内容, 字迹, 角度, 颜色, 明亮程度上都要差一不二。扫描过程不可丢失内容, 并要保证扫描的正确和完整, 如果图像出现晃动和失真应重新扫描, 使用的材料要以大量和准确为好。
2.6 数据联接检查
通过机读目录数据库与已扫描的档案扫描图像文件进行联接形成一一对应。
3 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
档案信息的存放以及使用都包含了对计算机的管理和应用, 内容的采集和开发也都依赖它们才能形成。数字图书馆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历史。在网上搜索“数字图书馆”出现了几十页的网站信息, 比较著名的有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 以及像上海数字图书馆这样的地方性数字图书馆。
都是根据实体内容, 将其进行扫描和录入, 形成电子形式, 然后储存在网络空间内, 将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和利用, 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图书需要版权许可, 而档案关注原件的可靠性和保密, 这是二者主要的不同。因此, 两种网络系统通过少量的调整, 是可以完成相互转化, 变成另一个系统的。从细节上来讲, 数字图书馆里的文章一般都是电子版, 就是将书稿全部数字化出来上传到网络, 而档案的处理方式不大一样, 由于其原始性需要得到关注, 而数字化会让材料的真实度和可信感明显下降, 而如果单单用数字化的内容作为证据和决策依据, 是有一定风险的。
4 加大投入, 实现档案现代化
确保档案数字化, 需要政府对其加大财力和物力的投入, 找到与信息化能够像配合的基础装备, 以提升档案的工作环境, 提升库房的容量, 摆设防潮持久的支撑器具, 以提升内容含量。
5 改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信息时代, 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档案部门迫切需要运用当今高新技术和知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是计算机管理服务。这种服务在一些档案部门已基本实现了, 如档案馆管理系统、小型档案馆室管理系统等都已应用和推广。目前市场上各种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很多, 国家档案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避免重复开发, 并规范市场管理;二是缩微技术服务。目前不少地方档案馆通过缩微设备, 对一些珍贵的档案保护,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科技档案图纸的管理过程中缩微技术运用颇多, 节约人力和馆库空间;三是光盘存贮服务。由于光盘具有存贮容量大、处理速度快的特点, 可广泛用国防于档案信息全文检索、编目和参考查询服务;四是现代通讯网络服务。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 如通讯卫星、邮电信息网络寺, 将档案信息发布出去, 使利用者在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利用档案;五是公共信息网络服务。档案信息部门充分利用地区公用信息网、国家公用信息网和国际公用信息网进行服务;六是视听传播服务。运用电视网、电影、广播、录音、录像等制作档案信息, 并向公众发布。
6 培养人才, 提高档案队伍素质
信息化时代, 一切竞争, 最终都反映在人才的竞争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工作需要大量“专”与“博”相结合的“通才”。这种专是跨学科的“多专”, 而不是过去的“专一”;这种博是随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动态广博”, 而不是过去传统不变的“知识广博”。这样的人才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好的稳定性, 才能适应解决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档案工作问题的需要。因此, 档案部门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提高档案人员工作素质创造良好环境。
一个是档案工作开展培训工作的时候需要调研作为支撑, 根据设计的内涵, 把培训知识和实际工作需要紧密结合, 把培训和实际需求关系摆正, 第二, 培训需要合理而科学的计划, 重视教学工作的内涵层次, 把学习, 讨论, 实践, 充分联合。第三, 档案人员, 各个专业要相互沟通学习, 相互提供机会, 使知识的内容得到扩大, 选择最优势的经验, 使用先进的手段, 使自身获得知识量提升, 第四, 要提高计算机内容的学习, 和图书馆之间需要增强联系, 对网络沟通知识进行沟通运用, 重视处理信息, 提升技能培养, 并加强档案管理内容的实现。
7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因为档案也有产权问题, 需要得到法律保护, 如果想完成科学的档案运用, 就必须注意对产权问题的注意和保护, 这给档案的选择和使用造成困难。信息时代需要通过法律和信息两个方面来构件一个网络化的社会, 但理论不如实际, 往往在技术上的落后使得安全问题频发, 所以,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法律依据的支持。
摘要:档案信息资源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 如何将档案信息价值开发出来, 发挥其在经济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是我们每一位档案工作者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如何做好统筹, 档案信息数字化必须注意的问题, 怎样开展信息档案充分利用, 改变当前的信息传递, 服务的形式, 并提升人员储备能力, 加强法律内容的约束, 推动现代化, 展开论述。
关键词: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策略,探究
参考文献
[1]史淑琴.对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网络化管理的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2) .[1]史淑琴.对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网络化管理的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2) .
[2]李国庆.档案馆档案的价值取向.中国档案2001, (1) .[2]李国庆.档案馆档案的价值取向.中国档案2001, (1) .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 篇10
关键词:高校档案,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档案是记录和传承学校办学历史的主要载体, 它包含了高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高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 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的影响, 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高校档案作为学校发展历史的积淀和原始记录, 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和品格, 是校园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进一步明确和发挥高校档案的文化功能, 把档案工作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 强化档案工作与档案开发的意识, 对于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内涵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宣传教育功能。
高校档案详实记载了高校发展的足迹, 以其真实性、历史性等特点, 成为学校教育、引导师生员工的生动素材。利用档案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历史权威性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特别是梳理塑造独特的高校内涵文化, 如学校创业史、学校发展史、学校荣誉史, 并挖掘出这些档案所包含的精神, 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跨越等, 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存贮传播文化的功能。
可以说, 每所高校的创办和发展过程都是一段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发展史。高校档案全面地记录了高校在筹建、创立、发展等各个时期的史实, 为学校存贮了一笔可观的文化财富。同时, 高校档案也承担沟通高校历史文化与社会公众认同的作用, 成为学校内部、学校与社会沟通, 连接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和桥梁。
3. 文化产品的开发功能。
高校除了具有历史价值的校史档案外, 还收藏着学校在各个时期教学科研成果的技术资料和知识产品。可根据高校的发展需求, 汇编成各种编研资料, 进行科学开发, 如编写出版教学科研成果概览, 展示名师风范和学子风采, 或举办校园文化展览, 制成录像、光盘等文化产品, 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4. 凭证功能。
高校档案作为高校校史文化和教学科研文化的历史记录, 其原始记录性和凭证性的特征, 使之具有图书、报刊等其他文献所不具有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从而成为研究高校历史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校园文化传播中的讹传或者错误现象能起到很好的澄清和纠正作用。
二、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高校档案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开发意识不强。
高校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对开发档案资源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档案开发服务校园文化建设观念淡薄, 对校园文化与高校档案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和深层次思考。这不仅使高校档案开发工作错失了许多机遇, 更不利于学校有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门是唯一开发主体的误区, 不利于调动各方力量开发高校档案资源。其实, 不论是档案学的理论, 还是高校档案工作实际, 都表明了高校档案资源开发主体是多元性的, 高校档案部门仅是首要主体, 而非唯一主体。此外, 高校档案开发的主体应该还包括学校的行政部门、教学科研部门, 作为个体的教师、学生, 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
3. 高校档案开发形式较传统。
虽然高校档案资源开发已经得到一定重视, 但开发形式依然较为传统, 且落实的力度尚且不够。如有的高校已能够正常开展档案编目活动, 但公布已开放档案的检索系统不够;已能够开展档案编研活动, 但有关编研成果的信息传播力度不够;虽已出现档案展览等利用形式, 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等。
三、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档案资源开发策略
1. 主动介入校园文化建设, 开放高校档案资源。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积极参与意识, 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 主动介入校园文化建设, 及时掌握情况, 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要根据不同档案的特点, 采取灵活的收集方式, 提高档案收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要主动开放档案资源, 将馆藏目录公之于众, 充分吸引学校有关部门和在校师生前来检索查阅, 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要加强高校档案数据平台的建设, 通过网络开放档案资源, 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充分利用高校档案资源进行人文精神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功能是利用高校档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在高校档案中, 又以学校的校史档案最具这种功能。校史是学校发展的历史, 更是生动的爱校、爱国主义教育教材。高校利用现有的校史档案, 通过编写校史、学校历年大事记、杰出校友事迹和举办校史实物展览等, 使高校档案走出库房, 走进校园, 走进课堂。让师生了解学校光荣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使师生在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中得到熏陶, 从而自觉树立爱校兴校和奋发有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营造出积极向上、尊师重教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此外, 学校的其他档案, 如科研档案、建设档案之中, 也包含着勇于创新和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 同样具有很好的宣传教育意义。
3. 将高校档案开发与校园环境建设和启迪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 篇11
要高度重视民生档案资源的开发。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有着优良的人文传统。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汉书·郦食其传》也说:“王者以民为天。”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同时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上的理论创新。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档案资源作为国家的宝贵财富,就是要服务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首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就需要我们全市档案工作者立足本职,为满足和提高首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开发民生档案资源正是这一努力的体现。
要做好民生档案资源的开发。在各级各类档案部门保存的档案中,含有大量的民生信息,与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如干部职工人事档案、人口普查档案、就业档案、计划生育档案、房地产档案、保险档案等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生档案保管比较分散、检索不很便捷,人民群众也不知道到哪儿利用、如何利用,从而导致利用得不够充分。为做好民生档案资源的开发,我们首先就要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在保民生、以人为本方面所做的重要决策、重大投入、重要成果开展档案工作;其次,要摸清家底,将馆室藏民生档案优先整理,优先数字化,使之能够便捷地为首都人民服务;再次,要围绕首都民生需求,在依法管理的前提下做好服务工作,使静态档案产生生动效应。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趋势 篇12
1. 建立现行文件查询利用中心
目前看来, 档案馆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成效显著。自2000年4月, 深圳市档案局试办了全国首家文件档案资料服务中心, 向社会开放各种现行文件资料信息以来, 我国绝大部分的市 (州) 县 (区) 档案部门都先后建立了现行文件查询利用中心 (或称现行文件阅览服务件中心) 。这说明, 建立现行文件查询利用中心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 尤其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现行文件查询利用中心的建立, 一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现行文件服务, 是政务公开、为民服务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各级档案部门顺应和把握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是档案部门密切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随着现行文件服务工作的深化, 社会对现行文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档案部门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现行文件服务体系, 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多样化需要。首先, 研究社会对现行文件信息需求的特点、规律和趋势, 积极开展现行文件编研工作, 主动为社会提供系统的现行文件信息服务。其次, 配备业务水平高、政策素养高的档案人员, 全面系统地研究现行文件的内容, 准确把握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通过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为社会提供现行文件咨询服务。其三, 还要对现行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 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社会各方面查询利用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渠道。其四, 要把现行文件服务与现行资料服务、开放档案服务、未开放档案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挥整体效能,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2. 举办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专题展览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公众对历史真相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2001年, 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档案局共同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开通, 以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为宗旨, 是青少年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网站以1840年至今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的英雄人物为主线, 以大量的档案史料为依据, 介绍了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为反抗外来侵略、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献身的民族英烈和人民楷模的英雄事迹。目前, 该网站又陆续开通了“毛泽东纪念馆”、“贺龙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秋瑾纪念馆”和“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等30个专题纪念馆。以史为鉴, 这不仅告诫人们毋忘耻辱,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地方档案馆举办的展览特别是馆际之间合作举办的展览, 可以更多地反映该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 发挥档案在社会主义文化甚至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让百姓体验到档案的丰富内涵, 感受档案的独特魅力。如北京市档案馆承办的“共和国的庆典———历年首都国庆活动纪实展”, 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纪念上海解放50周年图片史料展”等向人们刻画出了一幅幅历史的图像。又如上海市档案馆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联合举办的《走近西藏———来自档案馆的精品》展览, 着实让公众充分感受到了来自雪域高原档案文化瑰宝的魅力;上海市外滩新馆举办的《记录、凭证、收藏———来自百姓的档案》专题展, 独具匠心, 使档案文化更加贴近百姓。
3. 开展现代通讯网络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用户最多、影响最大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通过档案网站发布档案信息、提供利用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简单、便捷的方式。单就档案机构和档案学 (协) 会而言, 已有2 000余个单位在因特网上开设了主页, 我国也有400多家各级各类档案网站成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先行者。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包括香港和澳门) 基本上都已经建立了档案网站, 档案信息通过网络途径得到了及时的开发和提供利用。通过网络形式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需要选择既有开放性又有可读性的档案内容上网。例如, 利用档案中的题材出版电子档案书籍, 利用档案中的素材拍摄电影、电视剧并借助网络链接播放, 利用档案中保存的历史照片及原文在网上开设专栏供网民阅读和讨论等, 这些方式可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挖掘档案价值。目前, 市级特别是县级以下档案网站建设相对滞后, 但是发达地区 (如浙江档案网) 和直辖市 (如北京市档案局馆网和上海档案信息网) 的档案馆局网站和高校档案馆网 (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档案馆网) 建设已初见成效。如上海市、北京市档案馆网站均上载开放了几千万条档案目录和部分开放了档案原文、照片、录音、录像等, 以供利用者查询使用。网站点击率每月能达到几万人次。
4. 开展视听传播服务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推荐阅读:
档案文化产品开发07-04
谈谈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06-21
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08-09
档案文化价值06-28
档案的文化功能06-23
档案信息资源文化艺术06-21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05-13
档案与文化的关系05-25
档案文化的社会功能06-02
发挥档案的文化功能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