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2024-06-29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共12篇)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1

初中信息技术课除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之外, 还应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旨。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 信息素养和技能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 将如同“读、写、算”一样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 我注重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

一、信息获取的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 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和获取信息, 并能通过各种媒体, 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 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 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我经常布置一些简单的调查题, 要求并引导学生上网、看报、看电视等, 收集并获取有用的信息, 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信息分析的能力

能够将获取到的丰富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 判断它的可信度, 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我组织学生围绕调查题的要求, 讨论交流收集的相关信息, 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自己认识自己收集的信息哪些是有用的, 哪些是没有用的, 从而提高学生信息分析的能力。

三、信息加工的能力

仅有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还不够, 教学中培养信息加工的能力也很重要。我经常要求学生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多种信息进行综合, 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 重新整理组织、存储, 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或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 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知识, 加以整理组织、存储, 并传递给他人, 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四、信息利用的能力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 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 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主要通过各种实践题,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 使学生将上述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 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 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上述能力是基础, 而创新能力是动因、是灵魂、是关键。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不断创新, 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 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 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 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更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 学会独立思考, 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 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最根本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 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 不许面面俱到, 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 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 体验创新的乐趣。

当今时代, 互联网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 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互联网, 他们可以获取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多种能力尤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我们应该为之努力。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2

摘要: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养成证据意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思维品质的一种方式。本课题从立足课程文本,了解史料;围绕重点难点,理解史料;培养历史思维品质,见解史料三个方面研究,引导学生了解史料及其分类,初步掌握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以及拓展思维,探究历史,养成历史思维。

关键词:史料 提取 信息 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1.历史学是史料学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客观历史无法重现,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史料。所以英国学者柯林武德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傅斯年说:“史学便是史料学”。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胡适说:“历史学家全靠用最勤劳的功夫去搜求材料,用最精准的功夫去研究材料,用最严谨的方法去批评审查材料。”而“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也是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撰写史学巨著《史记》。所以历史学是史料学。史料是历史科学和历史学科最根本特征。

2.二期课改的要求

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的意识,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目前,历史教学运用史料已经成为一种“常规”,以培养求真为中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考试试卷来看,史料入题非常普遍,这是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有效检查,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教学任务,也是提高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初步形成见解的有效途径。在现实中,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掌握始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学习。上海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城市,许多学生对文物等史料视而不见,本着历史服务人生、服务社会的原则,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重史料重证据意识。综上所述,提出该课题。

二、相关文献简述

本研究关注的初中历史教学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并非一个独创的研究问题。国内外对此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研究者特别关注到以下三方面的成果:

其一是叶小兵关于《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研究成果。该成果指出“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实际中,充分发掘和运用史料的功能和作用,合理、有效地编排、运用史料,将有助于全面落实历史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其二是胡琮禹关于《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分类和作用》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指出“史料从内容方面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类。从表现形式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文字史料是最根本的史料,实物史料可以补充和印证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则能丰富和弥补史料在某些方面的缺陷。” 其三是朱文琪关于《史料教学的实践与价值——以<开辟新航路>为例》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了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但脱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采用史料教学法时引用的史料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明确史料的分类,养成良好的运用史料的习惯,形成基本史料观。

(2)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的利用史料的原则,学会删选与辨析史料,掌握初步的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搜集上海乡土史料,探究历史,学以致用,服务现实。

2.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目前对史料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提高的因素。

(2)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3)历史教学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拓展研究,搜集上海乡土史料。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调查法:通过访谈、调查法,分析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现状及困难的原因。(3)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促进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提高。

(4)经验总结法: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XX学校2010级7(1)班共22名学生,其中男生12名,女生10名。2009级8(2)班共21名学生,其中男生15名,女生6名。研究对象属于不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这两个班级都是研究者任教的班级,便于研究的实施、观察和记录,为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5.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10——2011.11):完成方案设计和文献分析。(2)实施阶段(2011.12——2012.4):实践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设计,观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3)总结阶段(2012.5——2012.9)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实施

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方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紧紧围绕三维目标,有目的地选择史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培养学生养成证据意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思维。本课题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

1.立足课程文本,了解史料(1)了解历史、历史学、历史学科

二期课改新教材一改老教材黑白配的单调版本,色彩绚丽,图文并茂,清新活泼。虽然面貌全新,但要体现历史的韵味,探究历史的本源,还必须深入到基本的史料。对于刚刚接触历史的初中学生而言,首先必须清楚历史是什么?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浩如烟海,一一记载谈何容易。教师告诉学生历史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中学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是如何“究天人之际”?换句话说,他如何知道过去?带着这一问题,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殿堂。

(2)了解史料及其分类

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发轫”,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是猿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最早的国家是夏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这都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教师问学生:历史学家凭借什么得出这些结论呢?学生回答说:根据原始人类遗址、传说、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和殷墟甲骨文遗址。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就是史料,它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是历史学的载体。如何将这些史料进行分类呢?(见右图)看完这张图,学生对史料有了一个基本概念。

随着历史学习的深入,学生对史料的认识不断拓展。知道图画、文字、音像、神话、民间故事、新闻、文学艺术、史家的论述等等,均是史料。知道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等。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如何知道呢?

2.围绕重点难点,理解史料

有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路径、方法和思维的准备。围绕重点和难点,选择史料,提取信息,事半功倍。

如在上《商周文化的瑰宝》一课时,确定本课重点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价值。难点为用实物史料证史,认识文物的多重价值。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

„„

师: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证据何在?

生:清朝末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有刻纹,判断这是一种失传的古文字。而这一“龙骨”产于河南安阳。

师:王懿荣用24两银子买下了12片甲骨文,仅凭这12片甲骨文能否说明甲骨文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呢?(学生一时茫然)

出示材料:图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堆积层)和史料(1903年刘鹗拓印《铁云藏龟》,含1000余片甲骨;1908年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含2000多片甲骨)。

师:这些材料说明什么?

生:说明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多,已经成为常用文字,便于研究。师:历史学家研究的结果如何呢?

生: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从甲骨文的文字结构看,甲骨文已具备了“六书“中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方法。

师:这又怎能说明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呢?(学生若有所思)

出示图片: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灰陶尊。并告诉学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探讨汉字的起源,都以甲骨文为基础向前推。殷墟甲骨文是商王朝后半期实用的汉字,商王朝的前半期和夏王朝应该是有文字的时代。在夏代的文字未发现之前,汉字的源头只能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去探求线索。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陶器上。如半坡遗址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已有27种刻划符号。灰陶尊发现于距今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从形体结构分析,已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的“旦”字十分相似。所以目前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师:为什么史学家断定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呢?

生:因为甲骨文的主要发现地河南安阳小屯村原本是商朝的都城。师:文物也会人为迁移,仅凭这一个证据能否说明甲骨文就是商朝的文字呢?(学生感觉困难)

出示史料: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所列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

师:这就是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所以断定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在上面分析基础上,请同学们结合书中“记载日食的卜骨”和“祭祀狩猎卜骨”,说一说堪称商周文化瑰宝的甲骨文,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1: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2:这些甲骨文很美,有研究价值。

师:单从文字上看,有文字研究价值。从历史角度看呢?

生:它是实物史料,是最有价值的史料,可以用它来证文献史料。它记载商朝占卜的内容,便于后人了解商朝的历史。

师:也就是说具有史料价值。„„

窥斑见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应有如下思考:

(1)发现史料

新教材图文并茂,结论与史料并存,何为结论?何为史料?是需要学生认真阅读,作出判断的。在上述案例中,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这是史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证据何在?学生开始寻找史料。哪些是实物史料哪些是文献史料?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文献史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立场等,能否用来作为证据?经过这一系列思考后,学生找到的史料可能并不能说明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要有前瞻性,准备好史料,随时提供给学生;同时本着学生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

(2)提取信息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用语文的思维答历史试卷,我认为这并不矛盾,文史不分家。只是在答题时要体现历史的特性——求真。如何让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呢?首先分清史料种类,是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表史料还是动态图像史料。其次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途径。第一,文献阅读抓关键字词句。第二,历史与对历史的认识都不是孤立的,学会联系。第三,解释推导的过程比结论更为重要,学会逻辑。第四,历史是基于史料、基于视角的解释。不同的史料与视角,结论不同,学会判断。第五,要学会归纳、概括与总结。最后整理历史信息。

在上述案例中,1000余甲骨、2000多片甲骨和堆积层,这些是关键字眼,学生抓住了,很快得出多、常用文字、便于研究等信息,也体现了联系的方法与图文互证。为什么甲骨文就是商朝的文字呢?这一推理过程让学生明白了孤证不立,也让学生尝试了二重证据法。正如杜维运先生在《史学方法论》中所言:“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移,后患实无尽无穷。”文献记载得到实物的印证,则亲切可信。金石文字,有助于考史。在这一过程与方法中,水道渠成,甲骨文的文字价值与史料价值凸显。

3.培养历史思维品质,见解史料

何谓思维品质?按照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的观点,“思维在发生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具体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应用能力。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很多,本研究采取了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品质。

如上《两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虎门销烟,向世人诉说了毒品的危害,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志豪情,为当时和后世无数仁人志士所默诵效法。然当时的普罗大众面对铺天盖地的烟土,他们有着怎样的生命价值观呢?为了缩短历史与现实的差距,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寻找乡土历史,开展“我来说说上海的烟土”活动。下面是活动片段:

„„

师:1939年6月3号到23号,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2376254斤鸦片,这个“清朝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给英、美鸦片贩子以重击,表现了中华民族禁止毒品的坚定决心。上海在当时烟毒情况如何呢?

生:我们来看一组材料(ppt展示):

材料一: 1843年上海开埠后,鸦片走私迅速发展。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四月到九月二十六日,到达吴淞的走私鸦片有8000箱(每箱鸦片重100斤或120斤)。到咸丰七年(1857年)输入上海的鸦片达22981箱,价值1340万银元。(《上海通志·第四十六卷特记》)

材料二:清道光二十七年估计为16500箱,占全国进口量49.6%。咸丰四年六月至五年五月,上海进口的鸦片货值911万两,远大于一般商品进口值351万两。19世纪70年代,上海鸦片进口量占全国71%,光绪二十年(1894年)占57%。(《上海通志·第四十六卷特记》)

师:从上述二则材料中同学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社会现状? 生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并没有杜绝鸦片在中国的泛滥。生2: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到1894年光绪二十年这52年间,上海鸦片走私猖獗。

师:同学们说得好。从1843年到1894年,在这半个世纪里,上海不仅成为鸦片走私据点,而且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进口口岸、鸦片转口口岸和鸦片消费口岸。为什么上海会成为烟毒之最呢?

生:我们来看一组材料(ppt展示):

材料一:同治四年(1865年),法租界财政预算总收入10.3万两,其中4.8万两为烟馆及娼赌的营业执照收入。九年,公共租界征烟馆税10496元,光绪七年征烟馆和土行税21593万两,三十二年增至7万多两。(《上海通志·第四十六卷特记》)

材料二:烟馆,专供吸食鸦片的场所。道光十一年上海县城内有1700余家。(《上海通志·第四十六卷特记》)

师:透过材料一、二,同学们看到了鸦片哪些危害?

生1:鸦片给租界带来巨额收入。租界不顾中国人的死活,只顾自己赚钱,没有人道主义。

生2:鸦片给中国人的身心都带来了摧残。

师: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1:一群人在烟馆里抽大烟,他们神情麻木,呆滞„„ 生2:我想到了林则徐的话:如果听任鸦片泛滥,中国再也没有健康的人去当兵御敌,国家也没有发兵饷的银子。

师:英国用鸦片这种特殊的商品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厚利的驱使下,租界和国内商人趋之若鹜。面对清政府的软弱无力,古老的国度在烟毒里越陷越深。“上海烟馆甲天下”,烟馆成为上海的一景,烟毒吞噬者人们的肉体与灵魂,无法自拔。

生:我觉得面对生存的社会环境,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有时难免随波逐流。

师:这位同学有思考,好!面对烟毒,难道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吗? 生:我们来看一组材料(ppt展示):

材料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4月,租界当局禁闭杨树浦烟馆12家。民国时期也提出禁毒,但禁而不止。解放后,人民政府严禁烟毒,制、贩、运毒转入隐蔽,至1951年底查获贩毒吸毒案123件,缴获鸦片、白粉66两(折合2062.5克)。《杨浦区志·第二十九编政法》

材料二:解放前,本县烟毒较为严重。据民国35年(1946年)县警察局统计,全县登记入册的吸毒者有562人,尚不包括军政警界、地方名流等在内。奉城西街大地主董鸿绶吸服鸦片、海洛因,注射吗啡针,结果倾家荡产,死无葬身之地。沦陷时期,日军常利用吸毒者从事汉奸活动。1949年底,县公安局对贩毒户进行打击。1952年8月29日,县成立禁毒办公室。30日夜,在南桥镇查获烟毒人犯120名,收缴烟液、烟渣、烟枪、烟灯、吗啡针等物品。此年冬,又对残余的地下贩毒犯进行打击。至此,彻底根绝了祸害本县100多年的烟毒弊端。《奉贤县志 ·卷七公安司法志》 师:从杨浦和奉贤区志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禁毒工作彻底。人类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没有平坦的大道。时至今日毒品仍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生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8年6月1日起实行。法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它毒品数量大的;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4、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生3:严格遵守法律,做一名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自己搜集乡土历史,和教师一起设计拓展活动,调动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以往的《两次鸦片战争》教学中,“林则徐虎门销烟”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只有广州一地鸦片猖獗,对于当时真实的社会情况缺乏了解。通过此次拓展活动,学生为之一振,特别是道光十一年上海县城内有烟馆1700余家之多和鸦片吸食者麻木的神情,和今日追求卓越的上海相比,感情落差太大。在真实的史实面前,学生感到面对生活的社会环境,个人的力量渺小,可能会随波逐流。思想的波折出现,而杨浦、奉贤两县区志让学生感到了新中国的伟大,一直无法禁止的烟毒得到解决。法律制度的健全,更是让学生感到要做一名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以往在上这一课时,学生的反映平淡。觉得鸦片离自己很遥远,当学生自己搜集到这些铁证如山的史实时,似往事历历在目,恨曾经的堕落、愚昧。

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不仅激活了乡土资源,而且拉进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提高了教育教学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的深刻性。

五、研究成效

1.学生史料题答题水平提高

一年的研究时间,研究者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史料题答题水平进行了记录:

2011年12月测试2010级7(1)班,史料题得分率68%,年级排名第三;2012年4月测试,史料题得分率77%,年级排名第一。

2011年12月测试2009级8(2)班,史料题得分率72%,年级排名第二;2012年4月测试,史料题得分率81%,年级排名第一。

2.学生能区分史料的种类

对于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而言,了解史料是学史初步。只有在了解史料属性的基础上,才能鉴别史料,判断真伪。在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检验时,我采用了200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开卷中的一道试题: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搜集到如下材料:(共10 分)

① 长篇历史小说《 李鸿章》 ④ 电视剧《 北洋水师》 有关李鸿章的片段

② 一些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⑤ “文革”中出版的《 李鸿章反动言论》

③ 网站上评价李鸿章的论文 ⑥ 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为上述材料分类并说明你的分类标准。(5 分)(1)分类标准:

(2)分类结果(用序号表示): 2 .上述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填序号),理由是。(3 分)3 .同学们在所找到的近几年的史学论著中发现,不同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不完全相同,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2 分)

教研室提供的答案是开放式的,分类标准很多,如按“历史材料”与“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分;按“材料的种类或载体”分(文字/音像/实物);按“材料的可信程度”分;按“材料的单一性和博杂性”分。

经过对学生答题试卷统计分析,学生基本按“材料的种类或载体”分(文字/音像/实物),数字显示90%的学生能分清史料的类别。史料价值最高的是“⑥ 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因为⑥ 的内容是最原始的材料,95%的学生答对。

3.学生初步掌握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在史料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阅读入手,采用联系、比较、解释、逻辑、判断、归纳、总结等方法解读史料。应该说学生有了解题路径,笔直走最快,弯弯曲曲走,时间缓慢,最后也能到达终点,中间需要老师反复训练。

还是以200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开卷中李鸿章这道试题来说,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学生关于史料的分类,实物史料、文献史料的价值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实物史料虽然是凝固的历史,但是最有价值的,可以用它来证其它史料。而对于“同学们在所找到的近几年的史学论著中发现,不同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不完全相同,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这一问,学生回答如何呢?

教研室给的答案也是开放式的:言之成理即可,如答“掌握材料不同”、“所处立场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等。

数字统计显示,学生答题效果不理想,2010级7(1)学生得分率61%,2009级8(2)学生得分率70%。

这一题考查这样一个观点:历史是基于史料、基于视角的解释。不同的史料与视角,结论不同,要学会判断。这既是史学方法,也是在运用史料时的思维方法,还是答题路径。这是人一生受用的思维与方法。

4.学生对历史课兴趣有所增强

历史课大多数学生爱听故事,这是一个好习惯,如何从故事中找到做人的准则,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则是需要老师下一番功夫的。本课题在实践中拓展乡土历史,调动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主动寻找史料,在史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

如在上第8课《北洋军阀》时,打开教材,“上海闸北公园里的宋教仁雕像”赫然印入学生的眼脸,“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思索的革命者”,“沉着、坚毅”,“在闸北公园”。“闸北公园近在眼前,有几位同学瞻仰过这位伟人呢?”教室静悄悄的。“同学们想不想去闸北公园看看这位伟人,详细了解他的事迹呢?”学生高兴地接受了一道乡土历史拓展题。

一次、两次„„乡土历史调查,学生兴趣越来越浓,想法也越来越多„„

5.教师对史料的选择、把握与运用的水平提高了

一年的研究,使教师对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从史料的选择到课堂教学的运用,都要重视史料的有效性、针对性。而学生的反应反过来又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增长了史料教学的能力。积极搜集、积累各种史料,建立自己的史料库,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发掘,让史料教学真正成为常态教学。

六、主要结论

1.用足用好课程文本,便于学生了解史料

南宋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提到“古之学者为学之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而今的历史教材图文并茂,给师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弄懂弄通教材中史料,足以让学生了解史料。2.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适当补充史料

历史浩如烟海,教材篇幅有限,有时为了上精彩一课,讲透彻,明事理,不得不补充史料。如在上《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时,为了突出林肯个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一组“林肯的声音”让林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他维护了美国的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他也因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这一案例让学生明白,历史人物的典型话语,是破解历史事件的“钥匙”,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习得对史料的理解。

3.巧用乡土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但不应拘泥于教材,应该超越教材,尽可能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再现客观世界的本身。巧用乡土历史,可以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而且知道还有什么。一步一步深入探究,达成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等一些列思维品质。

七、进一步思考

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研究者对课题进程、成果及后续计划进行反思,产生以下认识:

1.研究成效判断的依据科学性不够,影响了判断信度

本次课题研究时间较短,研究对象的样本少,使得数据收集少,准确率不高。尽管研究者根据两次测试情况,给出了学生史料答题水平提高,初步掌握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但随着史料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大,中间会有变化,忽视了对这一变量的记录,必然影响可信度。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得到弥补。

2.史料教学应循序渐进地推进,切忌盲目急躁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密的常态史料教学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在选择史料时,一要可信,二要有效,三要适合学生。在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时,不可操之过急,应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综上,课题研究虽然告一段落,但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培养的实践研究才刚刚起步。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历史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本课题将在后续的实践中,扬长避短,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发展性与实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3

一、通过网络资源的丰富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小学的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还需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当下,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大力发展,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运用越来越普遍,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科的发展前景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因素。面对广阔无边的网络世界,在平时的教学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加强对网络中教学资源的链接来下载一些与课文相关联的资料、图片和视频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拓展美术欣赏课。这种信息技术的利用极大地帮助了教学者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欣赏《形形色色的影子》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中,从网上下载搜集一些各种各样的影子图案以及如何对这些图案进行剪纸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在信息媒体技术的运用融合下,形成一节非常精彩的“影子欣赏和剪纸欣赏”的课程内容,教学者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来向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建筑物的侧面和内部结构,以及其中的各种陈设和装饰部分,从而带领学生能够置身于其中的氛围环境,达到让学生能够跨过时间、地域以及空间的建筑风格的感受能力,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对很多优秀经典的作品进行下载搜集并与同学进行欣赏交流,从而提高美术鉴赏能力水平。

二、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能力

美术作品的创作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艺术家一般在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时,定会经历一些生活环境或时代的变迁等相关影响。对于初中的美术欣赏课,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培养和陶冶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欣赏《最后的晚餐》这幅艺术作品时,教学者可以通过制作PPT来对达·芬奇的作品集进行介绍并对作品的创作感情和背景进行分析,并不间断地播放一些关于达·芬奇时代的视频短片和图片使学生增强对达·芬奇作品的理解,通过播放一些关于“圣经”的历史剧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形象具体的故事对作品进行学习。又如,《青海湖边》的欣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些关于“小鸟”的绘画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体会到保护小鸟以及爱护大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这种人文教育的培养引导,能够从更深层次的高度对学生在美术鉴赏能力方面的潜力进行挖掘。

三、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展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视角,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信息技术运用到美术欣赏课中,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而生动的课堂教学的多视角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例如:对于《京剧脸谱》的欣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搜集一些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静态图,让学生欣赏这些京剧脸谱的特点的同时,教学者可以辅助播放一些京剧中的景点唱段来制造一种应景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多视角、多层次地领略京剧脸谱中的独特之美,并通过听觉上的感知能力来更深层次地体会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同时还可以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过程中,将一些国内外有名的大家画作搜集之后通过大屏幕为学生们进行展示和辅助性的描述介绍,可以让学生对作品的色彩、尺寸大小和整体上的设计多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搜集徐悲鸿的《奔马图》和《八骏图》,以及王羲之的相关经典字体欣赏,并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和尺寸的调整来让学生感受到徐悲鸿画里奔腾的“骏马”以及王羲之书法中的魅力所在。在这些优秀经典著名作品的熏陶感染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对创作灵感,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一方面符合并适应了美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和初中生学习氛围的创设,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能力,并从中真正对自身的欣赏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4

一、加强双基教学

信息技术是初中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打好基础, 加强初中阶段的“双基”教学, 即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使学生尽可能地学习到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作用。“双基”和创新, 应该辩证地看待。只有有了扎实的基础, 学生才有创新的可能, 反之, 创新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学中, 要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 以信息技术学科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 尽量让学生能融会贯通基本操作、基本知识与技能, 并能举一反三, 领悟基本的学习方法, 从而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打下基础。比如, 在讲《设计应用文档》的时候, 笔者就强调这一部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像学习《制作正文》, 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文档的合并、段落的编辑排版、查找和替换、拼写检查等工具的使用, 分栏的应用, 页眉页脚的设置;讲《制作目录》, 强调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熟练编辑艺术字, 掌握文本的基本编辑方法, 学会应用图片、自选图形、文本框、艺术字美化作品的方法, 了解制作目录页的一般方法等等;学习《制作表格》, 要求学生掌握简易表格的制作方法、表格的编辑和修饰、作品的评价等等。这些基本的东西掌握了, 应用文档的设计也基本学到手。需要指出的是, 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讲授时需要逐步渗透, 适时、适量地引入有关的概念和思想方法。对于有难点的知识, 可采取先了解、再熟悉, 反复巩固、深入理解, 适时总结的法子, 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运用有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二、增加实践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上机操作实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 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也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不能纸上谈兵, 不能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干巴巴地讲课, 最好的方法是边听讲边操作。这样, 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并在运用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创意, 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 即所谓创新能力。比如, 今年是国庆60周年, 为了让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能发挥作用, 笔者让学生在网上搜集国庆的有关资料, 搜集南通市建国以来的巨大成就, 要求学生制作成宣传手册, 这种做法结合了教材第3单元《设计应用文档·主题活动———制作宣传册》的学习内容, 既有对学生设计应用文档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 又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个个积极踊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少学生制作的小册子图文并茂、首页新颖别致, 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学生还替小册子取名为《60年的辉煌历程》、《60年今昔对比》、《翻天覆地60年》、《南通, 我可爱的家乡》等等。增加实践活动不是放任自流, 这个实践是指对基本知识的实践。只有这种有目的地实践, 学生才有可能在掌握了基本技能以后去开拓创新。

三、体现学生主体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 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性十分强大的新型学科, 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效地进行各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并使其成为自己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因此,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 学习第2单元《管理计算机》 (见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指导》) , 这里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 在教学时可采用“自主学习、疑问探讨、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巩固练习”的方法, 其中每一个步骤的实施学生都在机上操作, 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笔者给自己定下的原则是:能少讲的尽量少讲, 能不讲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教师在微机房内巡回、点拨、解惑。

浅谈学习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篇5

一、

精心设疑 授前设疑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顺利导入新课。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过程和意志品质,有了学习兴趣的学生常常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不知疲倦地学习,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激发下,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便产生了理解自然,学习知识掌握规律的学习兴趣,满足求知欲后能使兴趣更加深刻,更加浓厚,因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亚里士多德以前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心智水平为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而非“教师为中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教学模式。教师经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方式,其标准应是:能联系实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能唤醒激发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聚合、观察、想象等思维水平的提升。巧妙设疑,步步引导,层层剥茧,很轻松地就解决了问题。

如:分类汇总操作问题为:1.男女职工工资奖金总额 2.分类汇总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3.分级显示符号的作用 4.如何去除分类汇总。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有地方矢,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持续地获取。从原来的“DOS+WPS”到现在几乎被完全视窗化的“WINDOWS+WORD”取代。持续出现的各种应用软件几乎覆盖到了各个技术领域。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瞬息万变,各种类型的卫星网、广域网及校园网层出不穷。学生的知识技能如果完全依赖老师的教导,那是死读书,只能坐以待毙,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并且还图文并茂。能够说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够看懂。教师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水平。教师只需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介绍一些更快、更有效的方法。在自学过程中学生也能暴露出一些易出现的错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

学生演示 在这个阶段中,选择在自学中做对和做错的同学一起演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有一定的普遍性。把一些典型易错的问题展示给全体同学,让他们能进一步分析问题,并引导他们更正自己的错误。在实践过程中,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教师需要强调的重点。如:分类汇总操作,学生未以分类字段实行排序,造成汇总结果的错误,仅仅一个普遍问题。在演示错误过程之后,学生自动发现了问题,提升了重视水准。这比教师直接演示准确做法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四、

鼓励学生动手,设立个性化作业 自学能掌握知识,特别是理论上的。而要真正把所学知道溶入到自身,还必须亲自实践,动手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

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多动手,教学中理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对课堂知识实行巩固,而且更能够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作现场指导。而多操作,多动手,也能对各种基本的操作,如鼠标使用,键盘的使用变得越来越熟。

所以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与动手,勤动手。技能水平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持续熟练,从而实行练习或活动的速度也持续加快,学生在持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及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更会越来越足。

学生练习的题目应该灵活多样并与实际相结合。计算机仅仅一个工具,所以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凭统一的作业来判定。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时容易养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实际上,在课堂及课外的教学中所使用的各种手法仅仅为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碰到问题,持续学习,为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如:在“筛选”操作的练习中,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成表格,自己命题实行筛选。他们有的以世界杯足球赛为题,筛选出总积分大于10 分的球队;有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题,筛选出总成绩排名。这样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让他们发现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能够应用到实际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 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目标实现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21世纪的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身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有助于课堂學习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三、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1.进行整体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信息技术课上,要有效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首先要进行整体设计,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主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只有学生自我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信息教师的第一任务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的思想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课堂上能有一种主动求知的心态。

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室座位的安排上,就要考虑学生层次,注重强弱交错、优差兼顾,为学生的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形成互帮互学、主动学习的习惯。

2.目标驱动与层次教学共举,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目标驱动是个形象的名词,就是在课堂上老师为学生确定一个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目标,有的放矢。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目标。学习目标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注意考虑学生个体,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目标应有层次,有区别,并且考虑每一个学生。目标驱动学习法,完成任务并不是真正的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电脑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求知识,发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互相合作促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方法互为联系,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新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机地将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word文本的基本编辑”一节的教学中,笔者不是按部就班地给他们讲解,而是将一个原始文档,按本节教学要求做成要完成的五个层次目标样式,不同的层次要求不同。上课时先把本节课每个层次目标展示给他们看一看,然后让每一个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层次目标,让他们参照教师的讲解指导自己去练习完成。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只是完成了基本操作,有的学生基本操作很快完成并且在完成基本操作之余,尝试更艺术、更高级的处理,结果有的学生编辑出的文档非常漂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巧妙的整体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起点,各有所获;经过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分层指导,通过目标驱动以及分层教学,最终每个学生都能够轻松而又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学习的方法。

3.分组合作,自主探究,为学生自主学习插上一对翅膀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必要的环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完全是教师教会的,必须有学生自主探究和互相学习的过程。在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成功的愉悦,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锻炼。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步伐,使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成为真正会学习的人。

笔者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通过“互助组、合作组”以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例如,在word学习的最后一节课中,要求利用word设计制作一个作品。笔者把班上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成立制作组并选出一名组长,让学生自主讨论研究设计确定各自作品的方方面面。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各个小组制作的积极性非常高,最后设计的作品各种各样,有展现学生生活的,有关注政治大事的,有科幻的,出人意料,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4.完善评价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兴奋剂

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监督与激励,再好的课堂氛围也不能持久。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多种评价,催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制定中华牡丹园的创作方案”一课的教学中,对于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自主查找选择与牡丹有关的诗句和图片的,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他们主动帮助同学的行为就应该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另外,笔者注意选取多种课堂评价方法,将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后,将结果反馈给学生,鼓励优秀学生展示有创意的作业。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总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经常能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不断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教师的要求

1.转变角色

新课标中的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角色转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教师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不再是“填鸭式”灌输者,而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始终保持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和素养

信息时代,在某些方面一名小学生可以拥有的信息量并不比一位博士生导师少。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看起来是学生动得多了,老师讲得少了,看起来好像教师课堂上轻松了许多,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在自学、讨论、练习的过程中都会有突发情况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内容,深厚的知识功底,灵活的教学机智等,驾驭好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现者、保护者。为了能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我们要积极自我学习,不断追踪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够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9,(3).

[2]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J].心理科学,2003,(2).

[3]徐勇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7

1.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接受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要主动地获取知识,即要求学生从“学会”教材所要求的知识向“会学”转化。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及处理能力的培养,即信息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进行Internet教学时,告知学生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中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站,要求学生利用搜索工具上网查询资料,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看自己喜欢看的风光,了解国内外大事,并且可以让学生尝试加入网上论坛,探索一些他们在课本上看不到的知识,使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类科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次上课时,同时有两台学生机“黑屏”,对学生影响很大。笔者就利用这个机会讲了搜索工具和关键字查询,同学们从查询“黑屏”、“黑脸”、“黑面”等关键词开始,搜索到八种“黑屏”原因,并一一对应找到了解决这两台学生机“黑脸”的方法,非常生动、效果很好。学生反映这种方法不但对学习信息技术有帮助,对学习语数外等科目也非常有效。

2.在常用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讲授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时,把Word工具的功能大致介绍一遍,然后演示一遍用Word处理的不同特色的作品,包括论文、报表、版报、信笺、贺卡、试卷等,让学生看到一个文字处理软件能做出如此丰富的效果后,要求学生用刚刚学过的工具创作自己的有特色的作品,并对其中有创造性的作品进行表扬,使学生既对Word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对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性有了初步体验。教学实践证明,经过有意识地激发创新能力的班级,尽管学生们的作品还比较粗糙,但其创意、理念都要优于其他班级。

3.注重操作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学生在与外国学生横向比较时最不缺乏的是解题能力,而最为人垢病的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大部分女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不敢动手、小心翼翼,生怕把电脑弄坏,从而导致操作练习进度参差不齐,差异很大。信息技术课能否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呢?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才能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以实践操作为基础的教学过程,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备份好,明确告诉学生:键盘操作不会损坏电脑、操作练习可以与智力发展相互促进等。事后证明,放下了思想包袱的学生在操作练习时会有显著的进步,班级内完成操作任务的差距显著缩小,对解决部分学生操作练习时的问题很有效。

笔者还结合近来流行的讲演练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反复上机实践,操作练习从体验式操作练习到反馈后的形成性练习再到综合练习,多次重复又力求不断出新,使操作练习形式多样、充满乐趣,保证学生每节课有25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操作练习,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自己去操作、体验、探索、交流,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意培养差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现代社会,竞争是普遍的现象,但很多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差且缺乏竞争意识。而社会竞争是残酷的、无情的,没有竞争意识,在快速多变的社会中会缺乏社会生存能力。

如何培养这部分学生的竞争意识?笔者经仔细观察后发现,有许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实心灵手巧、反应快,很适合操作计算机,可以在计算机课上给其一个发挥才能的天地、获得肯定的机会。如上指法课时,最初的要求就是输入26个字母,可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说明:计算机课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只要有信心有毅力,谁都可以在这门课上争得第一。结果,这部分同学变成计算机课堂上的优秀者,其中指法正确且速度最快的同学比例占到了60%,有一些从上小学起就从没有得到过表扬的学生理所当然地受到表扬。

信息技术课也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同样会有影响。笔者曾经针对“差生”的竞争意识设计过网络搜索课,其结果是所有同学不管其学习成绩如何,都非常认真,在课后都有所收获。许多在其他老师眼中的“差生”都变成了信息技术课的课代表、优秀生。

5.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很重要,但也不是人生的全部。人之所以为人,在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社会协作。现在的高中学生在家里养尊处优的多,以自己为中心的多,因此,在竞争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对其协作精神的培养。

笔者在信息技术课的大型综合性作业中引入竞争协作机制,以相邻的座位分组,在组内分工协作,组间竞争,并用表扬、奖励手段来激发强化学生竞争与协作的意识。大型综合作业,如编辑校报,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一个小组中的人首先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版面的设计与分配任务,有人搜集图片资料,有人搜集文字资料,有人负责其它稿件。各小组之间是竞争对手,优秀小组的作品会在学期期末获得表扬和奖励,综合评比差的小组有可能解散或被其他组兼并。这种大型综合作业引入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协作机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8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是注重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就确立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及目标,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借助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媒体, 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 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 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本文就当今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 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为我们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为此, 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 确立新的教学理念, 树立学生人人是创新之人, 教学活动时时是创新之时, 课内外处处是创新之地的思想。我认为创新力并非专家学者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新观点、新思想、新意识、新方法等, 就可称为创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阔视野, 大胆设想才能萌发创新动机, 提高自我创造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课, 现在学习的很多知识, 有相当一部分将在未来的社会中逐步被淘汰, 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把未来需要的知识完全学到。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竖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学生会学、愿学, 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当前课堂教学, 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严重倾向, 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转变观念, 确立以创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营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 敢于参与, 敢于提出, 就是成功。要积极发现学生创新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想法超出教师所设计和预期时, 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 而应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 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有了新发现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时, 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 而应该及时表扬, 给予肯定, 并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 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他们把自己的新发现、好方法说出来, 体会创造的愉悦,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

例如在进行图片的处理教学时, 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技能设计海报, 完成后打印出来, 贴在教室里让师生共同欣赏、品味、评论, 从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作的成果, 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尝试。在45分钟的课堂活动中, 学生常常体验到参与创造的快乐, 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树立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 使其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 学生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 按照书本上模仿操作的多 , 创新的少 , 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 在制作过程中很少交流。这时, 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 有自己的设计风格, 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 即使很少, 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 演示给大家看, 让他们说出思路, 再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并鼓励大家一起尝试。而被展示的学生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 高兴万分, 创作越来越起劲, 创作大胆了, 也愿意动手尝试。如此学生不仅认识到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 还培养了参与意识, 淡化了失败的感觉, 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通过以上方式教学,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三、精心设计教与学过程, 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而是由多种能力综合而成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注重记忆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往往忽略想象能力、批判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创新能力要素的培养。因此, 借助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环境优势、学习内容优势, 可以着力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设置分层任务, 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什么都不会, 有的已经非常熟练。教师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 并有的放矢地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设计不同的活动任务。分层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进度。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在较高层次上学习拓展, 基础差些的学生可以从基本内容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 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能在各层次上展现出来, 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取得成功所付出的艰辛。

2.精选教学内容, 多角度训练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不同学习内容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要尽可能地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或主题, 让学生产生创新的冲动和萌芽。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还要合理安排这些内容, 精心设计与规划教学顺序和教学过程, 从而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例如, 有关“绘画与图像处理”的内容, 可以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安排。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不同年龄阶段, 适时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思维能力。

3.多元评价, 着重学习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紧密相关。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要充分利用最新的教育评价手段和方法评判学生的学习倾向和创新能力。要实行多元化评价, 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多层次的学习目标, 给予不同评价和发展机会。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把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 把笔试与上机考试结合起来。笔试以考查基本知识与概念为主, 兼顾能力。上机考试以考查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主, 兼顾知识与概念。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9

关键词:协作知识建构,问题解决能力,初中生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

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 也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近年来, 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积极的尝试, 将“任务驱动”、“Webquest”、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引入到初中课堂教学中,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 对于如何将协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有机结合, 切实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课堂要通过主题活动和开放性课题的探究, 让学生在亲历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协作, 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因此, 如何立足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以协作知识建构为理论指导, 依托网络教学资源, 探索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 协作知识建构的概念

我国学者甘永成认为从知识的“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应采用协作知识建构。协作知识建构包括“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五个环节。在自主探究基础上, 与同伴分享观点, 进一步论证、协商, 从而进入知识建构的内化过程, 完成创作环节。

(二) 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 (problem solving) 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 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 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 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2]。

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设计思路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标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渗透信息技术的原始生长点为基本线索, 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学习者的协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 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协作知识建构强调通过“协作”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 是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 最终形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3]。学生通过共享生活中收集到的信息, 从而提出研究问题, 经过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的协作知识建构, 达到深层的知识建构。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整体设计思路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学习任务问题化

在协作知识建构中, 学习任务是具体情境中的任务, 不是脱离教学实践的机械记忆材料。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实践中提炼问题, 确定问题, 将问题细化为小问题。教师选择的问题情境应指向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 同时将教学重点、难点转化成若干个小的知识点, 以知识点间的联系为主线, 顺理成章地把各个情境串联成整节课的大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完成知识建构。

(二) 设疑导思分析问题

学习者之间需要不断协商、质疑和反思。在协作建构过程的各个要素或环节上, 都存在着大量的意义协商过程。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自身的生活实践, 提炼出问卷调查的问题, 通过小组协商论证, 形成小组的讨论结果。

(三) 学习迁移解决问题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具体指在教学中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或策略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新问题解决所产生的影响。“举一偶不以三偶反, 则不复也。”学习迁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可以说只要有学习的地方几乎就有迁移发生,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既有与旧知识的联系, 也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关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注意将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实践问题, 设计生活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促进深层知识建构。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案例诠释

为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确定教学内容后, 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征, 设计符合知识产生规律的问题解决过程。

(一) 案例描述

笔者现以初中信息技术Excel软件教学中“用电子表格处理问卷数据”一课为例,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对电子表格的自动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函数和公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学生对于问卷调查这种研究方法了解甚少,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研究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问题解决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以调查学生关于“Web2.0 你知道多少?”的问题解决过程为主线, 让学生体验做调查问卷、收集问卷数据、设计调查结果统计表、对问卷中各个题目的调查目标进行分析, 描述数据中所包含信息的问卷调查过程。本课例基于协作知识建构理念, 按照“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的设计理念组织教学, 按照“情境创设——设疑导思——自主探究——知识讲解——评价赏析——总结反思”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实践探索。图1 是该课的教学流程图以及对应的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为了支撑学生协作, 开发了相应的教学支撑网站。

(二) 问题解决过程分析

1.构建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 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 也是学生认知结构发生同化、顺应的前提。设计问题空间, 构建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提出可能。

在环节1 中, 首先让学生提炼自己的生活实践, 回忆自己在生活实践中都经历了那些问卷调查, 思考调查问卷的目标是什么?引发本节课的学习主题:问卷调查。继而, 运用自制的视频展示信息时代 (Web2.0) 的发展, 播客、博客、微博、云计算、拍客等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 让学生感受Web2.0 时代, 引发学生对于Web2.0 了解程度的调查欲望。

2.设疑导思分析问题解决过程

通过问题情境创设, 学生的思维已经初步建构起问题空间, 如何结合课堂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生活实践, 引导学生思考明确问题的内涵, 通过阅读书本及教学支撑网站的相关资料, 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雏形。

在环节2 中, 首先让学生体验做调查问卷的过程, 并回收学生的调查问卷, 从而提出本节课的总体问题:如何对回收的大量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从而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并进行有效表达呢?在总体问题的疑惑中, 为学生提供脚手架——阅读书本26页, 将总体问题细化为小问题, 按照分层任务的形式, 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环节3 中, 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经历协作知识建构的协商、论证过程, 思考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对于回收的大量有效问卷, 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第二、用Excel技术实现需要哪几个步骤?

在环节4 中, 将问题解决的三步骤具体化为分层任务, 学生在理解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讲解和教学支撑网站提供的教学录像相结合, 逐步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协作知识建构教学支撑网站中为学生提供脚手架, 照顾到层次最低的学生, 按照视频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持续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在此过程中, 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的优势, 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随着问题的递进, 提出相关挑战任务, 比如将统计结果的数值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如何依据统计结果, 结合问卷的问题本身, 挖掘出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 并做出相应的建议。

3.学习迁移解决问题

以评促建, 问卷调查的最终目标是调查有代表性人群的相关信息, 如果仅仅停留在数据统计结果的基础上, 学生就会感觉只是完成了一次统计而已, 很难与生活实践相关联, 也不会理解为什么要学习问卷调查。因此, 在环节5 中, 本课例在以上问题解决的基础上, 设计了学生“深层知识建构”的环节。将问卷题目与统计分析结果一一对应, 引导学生挖掘数据背后所隐藏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案例, 提供了分析模板。以小组为单位, 任选一题进行分析, 并写出研究报告。

环节6 中, 结合目前全球范围引发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云计算, 中国备受重视的云电视技术的问世, 本课例采用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检测。让学生从五张云电视调查问卷数据处理过程图, 选择正确的三张, 也即问卷数据处理的三步骤。并按照问卷处理过程进行排序。

协作知识建构教学支撑网站中的拓展资源部分, 提供了调查问卷的设计、案例、调查研究报告等资源, 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在环节7 中,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有何感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感受调查研究的真实过程, 并启发学生挖掘学习生活中的课题进一步展开科学研究。

五、结束语

基于协作知识建构理念, 提高初中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以“情境创设——设疑导思——自主探究——知识讲解——评价赏析——总结反思”为教学流程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协作知识建构五环节逐步完成知识建构。在本研究中, 后续可以引入问卷星等信息化统计工具, 引导学生自定研究主题, 主题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 或者生物、地理课堂所要调查的主题, 通过小组协商设计出调查问卷, 收集数据, 通过问卷星的图表统计功能呈现数据分析结果, 并引导学生提出所调查问题隐藏的信息, 从而对调查问题作出建设性的意见、结论等信息的协作知识建构过程。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2]谢幼如, 宋乃庆, 刘鸣.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及学习共同体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4) .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10

一、改变“教师主讲”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 实现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激发。

教学活动是师生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增进情感、提升能力的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新课程标准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明晰的指正和确立。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统天下”, 教师为中心, 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教学活动, 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和技能都是由教师直接灌输, 缺少学生学习探究的环节, 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受到压抑, 限制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中心”这一理念,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提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时机, 为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奠定情感基础。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把测量身高的生活问题与知识进行结合, 设置生活性探究问题:“标准身材的定义是:肚脐高度/身高=肚脐与头顶距离/肚脐高度。现在有一身高150厘米, 肚脐高度90厘米的女孩, 欲穿高跟鞋来提高与肚脐的高度, 满足标准身材的定义。请问这位女生应该穿多少厘米的高跟鞋比较恰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置这一类型问题, 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充满浓厚探究热情, 自觉主动地发挥有效探究特性, 既实现学生潜能的释放, 又能使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改变“先教后学”模式, 提供学习空间, 实现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将学生主体作用进行有效体现, 创新教学活动, 实现学生能力有效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内容都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要将“教学相长”“学教合一”教学理念进行有效体现, 改变过去“教师先教, 学生后学”的传统模式, 更多地借鉴学习“洋思教学法”、“琅口教学法”的成功经验, 将学习的实践和空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 教师只作为指导员和引导员, 退居教学活动“二线”, 适时进行点拨引导, 从而使学生在互助学习小组活动中获得新知和技能的同时, 实现互助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讲解问题:“如图1所示, AB=AC, ∠B=∠C, 求证:BD=CD。”我采用“学生先学, 教师点拨”的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问题的求证, 对学生解题过程进行适当指导。然后我让各学习小组分别交换解题的过程, 小组之间进行指正, 有的小组对学生解答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接着我进行点评, 指出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出现了两种错误解法:一种是只注意了书写格式忽视了各条件的关系, 出现只求表面而忽视实质的问题;二是对全等判定方法理解不正确。最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查并进行改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贯穿其中, 既使学生对解题方法有所掌握, 又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得到有效树立和培养。

三、改变“以考定题”模式, 设置发散问题, 实现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

由于受中考“分数论成绩”的影响, 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往往是为了考试而教学, 在选择数学问题时, “胡子眉毛一把抓”, 全部拿来, 只注重问题教学的数量, 而忽视了问题教学的质量, 导致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教学时, 要摒弃“以考定题”模式, 既要重视知识重难点的教学, 又要抓住基础类型问题的教学, 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 设置出具有发散特性的开放性问题, 使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问题都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和掌握,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正方形知识教学时, 我根据重难点和学习要求, 向学生出示如下问题:“如图2所示, 已知正方形ABCD中, AC, BD交于点O, AE平分∠BAC, 分别交BC, BO于点E, F。求证。”我在讲解此题时, 先让学生联系问题所给予的条件进行解答, 然后让学生说出解答的思路和方法。我引导学生:“能否将OF、CE这两个比较分散的边集中起来?”学生这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 联想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进而通过添加中位线这一辅助线进行有效求证。在学生进行求证后, 我又向学生提问:“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解答?”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通过有效引导, 从而找寻到可以综合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腰梯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进行有效证明。在这一过程中, 我围绕知识点和重难点, 通过设置发散性问题这一有效教学方法, 实现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增强。

初中生信息能力培养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35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在中小学普及,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环境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学生的创新创造环境。

如在讲解画小房子一课时,先用多媒体演示几幅由各种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的图画,然后依次提问:1. 图中的小房子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房子?(帮助学生整理表象材料) 2. 除了现实中的房子,你们还可以想象出什么样的房子?(对表象进行初步加工) 3. 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把你刚才所想象到的房子放入一个美丽的环境中,然后将它画出来。(对表象进行再次加工处理,形成雏形)

就这样,在教师的耐心启发下,学生脑海里具备了图画的大致形象,因此他们操作的过程实际变成了形象思维外化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能会发现实际效果与预想的效果有所不同,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一些更好的办法也随之出现。操作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增设课外知识,使学生产生新欲望和兴趣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次的教学思想。教材一经采用,至少一年,而关于计算机的新动态几乎每天都有,所以,教师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博览群书,给学生最新的信息。于是,笔者将在报纸、新闻、杂志上看到的,以《新动态专栏》的形式公布给大家。如电脑用土豆来供电,起因是有人和电脑迷打赌:土豆不可能为电脑供电。可是发明者却真的做到了,而且还建立了土豆网站,多神奇!这些信息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原来奇迹的产生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敢去想、敢去尝试。

另外,利用实际现象讲解会更直观。例如,在做游戏时,出现了画面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等现象,笔者先演示如何杀毒,再利用这个机会讲解有关病毒的知识:病毒是人为编的小程序,它的目的是破坏。有人制造病毒,就得有人阻止它去破坏。鼓励学生为计算机的“健康”想一想。

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人机交流,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出要求,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完成梦想。在学习“Word”中某一“向导”的使用方法时,让学生利用“Award向导”为自己制作一张奖状,每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奖状忙碌,有了乐趣,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第一,教知识,更要教方法。未来的教育,重要的不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计算机的普及正改变着学习的内容和速度,一张盘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互联网上的知识如大海一般,教师已不可能传一切之道,授一切之业,解一切之感,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去学习。

第二,设疑启思,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则更重要。对疑难问题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授人以“渔”,对“怪”问题以及不同的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合理成份。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要改变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的老办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如在《Logo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 篇12

一、确定解题方法, 拓宽解题思路

应用题通常比较复杂, 很多同学会感到问题难以解决我们不妨把应用题与计算题进行比较, 在解计算题时, 解题的思路与运算步骤是一致的, 经过练习, 学生很容易掌握解题思路.在解应用题时, 解题的思路与运算步骤一般不同步所以, 首先要弄懂题意, 分析后确定一个解答问题的途径, 再列出式子来解答, 这是一个非常连贯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清楚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 很难给出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游泳池中有一群穿蓝色泳衣的男生, 还有一群穿红色泳衣的女生, 假如每名男生看到蓝色 (除自己外) 和红色的泳衣一样多, 而每一名女生看到蓝色泳衣比红色泳衣 (除自己外) 多一倍, 问:游泳池中男生与女生人数各是多少?多数学生首先想到用方程组来解.设:男生为x人, 女生为y人, 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x-1=y;x=2 (y-1) .此外还可以提醒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这个问题, 学生很快就能列出方程y+1=2 (y-1) 或x=2 (x-2) .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的解题思路就变得开阔起来了.

二、巧用定理, 简化解题思路

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帮助学生获得简易的解题方法.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根的判别式Δ=b2-4ac可以来判定根的性质, 这里不仅可以用来解方程, 也可以用在不等式、函数、几何等的解题中.韦达定理不仅可以应用在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来求另一个根和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 求这两个数, 也可以广泛地应用到求根的对称函数.配方法就是把一个解析式进行变形, 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形式.配成完全平方法除了可以用来解方程还能用来证明等式与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在解初中数学问题时, 可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 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 再根据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探究解题策略

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后,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探求问题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类比和论证, 然后通过试探或假设来提出各种解题途径, 运用数学思想来获取知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确定问题的解决办法.

例∠A的一条边AB上有4个点, 另一边AC上有5个点, 与顶点A共有10个点, 现在以这些点为顶点可以组成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在画出∠BAC及十个点后, 用分类讨论法来寻找三角形的共性.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A点的特殊性, 因此可分两类:一是含有点A的的三角形, 有C41·C51=20个.二是不含有点A的三角形, 又可分为两类.在AB边上取一点, AC边上取两点, 有C41·C52=40 (个) ;在AB边上取两点, 在AC边上取一点, 有C42·C51=30 (个) .得出:共组成90个这样的三角形.

四、加强课后反思, 巩固基础知识

数学知识一环扣一环, 原有的知识学习得不牢固, 就会影响接受新知识.如学习有理数, 它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小学已经学了正有理数和零, 进入初中就学到了负有理数.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的数字运算还没有过关, 那么学习过程中有理数的范围扩大了就更容易出错了.例如: (-31) + (-13) + (-68) =-102, 这名学生做错的原因可能是在小学时所学的数字运算不过关.在计算 (-31) + (-13) + (-68) 时, 首先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确定符号结果是负的, 再把这些数的绝对值相加可得31+13+68=112, 所以结果为-112.初中学生在小学里没有养成良好运算习惯、形成一定的运算技能, 这是导致有理数运算中出错的原因.多数初中学生没有解题回顾的好习惯, 对于做错的题目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 把其放在一边.通过调查还发现那些没有搜集错题习惯的学生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遇到之前做错的题目时, 很容易再犯错, 即便是很优秀的学生也会这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初中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还不够强, 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摘要:数学解题能力是衡量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掌握多种数学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兴趣和意识的重要途径.数学解题方法是一种“隐性的技能”, 是数学的核心知识, 是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纽带, 对数学解题方法掌握得如何, 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赵伟伟.运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力[J].科技信息, 2010 (11) .

[2]范超华.由数学解题谈数学教育[J].科技信息, 2010 (6) .

上一篇:瓦斯监控系统下一篇:探究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