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新趋势

2024-07-06

就业新趋势(精选12篇)

就业新趋势 篇1

摘要:在新医改形势下, 多重政策的叠加和多重因素的影响, 为卫校护生对口就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与此同时, 卫校护生对口就业也逐步形成了与新医改形势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的就业趋势。

关键词:新医改,卫校护生,对口就业,就业趋势

1 需求与政策共振, 全国各地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仍在大幅度持续增加

1.1 结构性需求增加

直到目前, 我国医院护理人员的编配方案主要参照国家卫生部在1978年制定的编制原则, 床护比标准为1:0.4, 而美国为1:1.6, 法国为1:1.2[1]。可见我国护理人力配置标准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05年我国出台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这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 卫生部计划到2007年, 全国三级医院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配备标准 (1978年制定的床护比1:0.4) , 到2010年, 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配备标准。另外, 按照卫生部要求, 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 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的医护比例还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根据卫生部组织制定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 截至“十一五”末, 我国注册护士总数已经达到205万, 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最新规划纲要再次指出, 到2015年, 全国100%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护士配置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 平均年净增加达16.2万人。全国执业 (助理) 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2。即便这样, 医护比例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还很大, 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1]。可见, 在我国, 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 医护比例严重失调。这些刚性需求为护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 内需式需求增加

据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 截至2011年底,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 占总人口的13.7%。预计到“十二五”末, 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 300多万, 达到2.21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将来从事老年医学、长期照护工作的人才将走俏, 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加上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保健意识普遍增强, 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必将增大。这些内需式增长需求也将是护理人才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

1.3 新医改直接刺激增加

在国家大力发展民生工程的大背景下, 新医改方案出台, 确定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确定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并相继兑现了政策措施, 包括覆盖全民医保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大规模支持基层医院建设, 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 加大政府补贴和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支付金额等。从现阶段情况来看, 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主动看病就医的积极性, 大幅度提高了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使得不少县级和乡镇级医院出现了住院加床还爆满的局面。正是由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总量的扩张, 从而引发了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护理人才需求量的增加。

2 卫校护生对口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且不论连续多年来全国大中专学校扩招和每年城乡新增劳动力形成的就业竞争, 单就护生对口就业而言, 卫校护生就业也面临着多重竞争。虽然全国各地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仍在持续大幅度增加, 但是, 在国家大力发展民生工程、对护理专业重点扶持和新医改政策的环境下, 医学类高校和中职卫校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广西为例, 最近几年, 区内4所医学类本科院校都不约而同地增设了全日制本科和全日制专科 (高职) 护理专业, 建成相对独立的护理学院, 进行较大规模的本、专科层次护理专业招生。广西区内的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招生数量更是翻番增长。以玉林市卫生学校为例, 2000级护生5个班, 本年级护生才300多人;2005年, 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和对护理专业的重点扶持, 2005级护生扩大到9个班, 本年级护生达到了640多人。从2009年新医改启动的当年起, 直到2012年, 每个年级护生的班级数保持在19~21个班, 一个年级的护生就达到1 400人左右。因此, 卫校护生不单要面临因招生数量翻番增长而带来的毕业生翻番增长的同专业就业竞争, 还要面临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就业竞争。但是因为护理专业男生比较少, 在体力方面, 男护士也比女护士更有优势;在急救方面, 男性的行动和反应也相对要迅速得多。所以, 卫校男护生的就业前景普遍比较乐观。

3 卫校护生就业选择低等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区域内相对欠发达地区是大势所趋

3.1 这种趋势是就业竞争的选择

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文化生活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的需求历来是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主要因素[2]。由于高等级卫生医疗机构和发达地区能有更多机会满足这些方面需求, 因此, 高等级卫生医疗机构和发达地区一直是护生就业的首选。相对高校毕业的护生而言, 卫校护生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更稳定, 低级的基层医院也更乐于接受卫校护生。随着整体护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 对护理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达地区、高等级医院, 他们招聘护士也往往会提高招聘门槛, 更容易接收高校毕业的护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 卫校护生只能更多地往低等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区域内相对欠发达地区分流。同时, 选择民营医院也将成为趋势。

3.2 这种趋势是国家政策导向的结果, 是当代卫校护生的历史使命

纵观卫生部组织制订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 在2005—2010年版《规划纲要》中提出, 到2010年, 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 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 二级医院应不低于30%。而在最新颁布的2011—2015年版《规划纲要》对护士学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规划纲要》提出, 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的比例, 缩减中专层次护士的比例。到2015年, 在全国护士队伍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应当不低于80%, 二级医院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应当不低于50%。可见, 医院等级越高, 大专以上学历护士的比例要求越高。卫校护生分流到低等级的基层医疗单位就业本身就带有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意图。另外, 现阶段国家要实现新医改的总体目标, 就必须首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医疗机构, 配备充足的基层医护人员。在当前新医改过程中, 国家和地方对低等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等) 给予了重点扶持, 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 使得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套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但是, 由于历史条件和医护人员培养需要一定年限周期等多种原因, 基层医护人员配备还相对滞后。现在, 基层医护人员缺口普遍较大, 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更为突出。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需要的双重影响下, 这个责任就历史性地降临到卫校护生身上。

4 卫校护生对口就业后在一个时期内还将维持高流动性

4.1 毕业生本身的原因

当前大多数人还只是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 能把工作作为事业进行经营的毕竟还是少数。虽然目前大多数卫校护生能顺应需求, 选择到县医院或更低等级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和卫生室就业, 但是, 在城乡文化生活差别大, 高低等级医院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相差悬殊的条件下, 卫校护生的这种选择本身就带有不少被迫和无奈的成分。同时, 相当一部分卫校护生也把这种就业选择当作临时安置和跳板, 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招聘, 这部分已经就业的卫校护生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辞职再应聘。客观上, 这也成了卫校护生到基层和乡镇低等级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不稳定性和高流动性的重要原因。

4.2 医院本身的原因

随着新医改的深化, 医院扩建、医护业务持续增长和医护人员不足是各级医院的普遍现象。虽然, 高等级医院集合了多种优势, 在护生就业过程中吸引并吸收了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的护生[1], 但是, 每年高校毕业的护生毕竟有限。从广西区内的部分高等级医院的情况来看, 即便是三甲医院, 护理人员不足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高等级医院也不得不招聘部分卫校护生进行补充。出于国家政策对护士学历的要求, 医院既想进行成本控制, 又不想降低本身身份地位和招聘门槛等多方面原因, 这些高等级医院在招聘卫校护生时往往没有实施国家政策指导的毕业生待遇, 有的实施往往也有附加条件。从广西的情况看, 最常见的做法是大专学历护士能纳入医院正式编制计划内用工, 实施国家政策指导的毕业生就业待遇;而卫校护生除非特别优秀, 否则多为编制计划外用工, 有合同工、有临时工或日工, 没有实施国家政策指导的毕业生待遇。有的医院则会附加卫校护生必须考得护士执业证并在本医院工作够若干年条件, 有的医院还要求护士在职攻读大专, 待获得大专毕业证后, 才能逐步纳入编制计划。卫校护生遭遇的是同工不同酬, 就连身份和政治待遇也不同, 卫校护生在这种不平等的, 甚至还容易导致受歧视的环境下工作很难长久, 这也成了卫校护生就业不久就主动调离高等级医院的重要原因。

4.3 政策和机制方面的原因

新医改的人事制度和政策性补助补贴还相对滞后, 用人编制受限, 本来基层医院各方面条件就差, 部分医院还有岗无编, 自然导致卫校护生就业后很快流失。另外, 护士上岗需要持有护士执业证 (下称持证) 才能上岗单独从事护理工作, 否则要有持证护士带班。从多年来大中专就业双向选择的情况看, 用人单位从护生中招聘护理人员往往是提前到护生毕业当年的春节前后。尽管国家出台了《护士条例》并配套了相关政策, 允许完成学习任务的护生在第三年参加全国统一进行的护士执业考试, 但这一考试每年只在5月份有一次安排。所以, 各级卫生医疗机构招聘护生时, 很难保证都能招到毕业就持证的护生。在实际情况中, 有一定优势条件的医院招聘时往往这样设定招聘条件, 即要求毕业应聘到岗的护生必须在一两年内通过执业考试, 拿到执业证, 否则, 到期按自动退职处理。有的条件较优越的医院, 为了控制成本, 不愿花成本培养毕业生, 有时候干脆直接面向社会招聘持证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这在客观上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卫校护生就业后在各类医院之间的流动、流失。

4.4 护士工作制度方面的原因

24小时倒班工作制度不但对护士的健康不利, 与常规作息时间冲突, 而且长期影响其家人的正常作息, 加上岗位本身责任重大, 且在大多数医院现行的分配体系中, 护士往往是技术人员中收入最低的群体。这使得一部分护士不堪重任, 往往在组成家庭后, 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最终选择了转行。

参考文献

[1]管雪娇, 徐玲芬, 史平, 等.新形势下护理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 :16-18.

[2]李俭, 李胜发, 刘强, 等.新医改形势下卫校护生就业取向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2) :107-109.

就业新趋势 篇2

澳洲就业签证调整,高中生留学澳洲名校新趋势

据悉,每年有来自中国9万余学生选择留学澳洲。面对如此中国如此庞大的留学生数量,澳洲政府在吸引高中生留学方面也逐渐调整着工作重心。上外海外合作学院专家表示:澳洲政府在《海外学生教育服务(ESOS)法》的修订、《澳大利亚国际学生策略》的制订都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留学澳洲条件。

上外海外合作学院留学专家称:如今对于中国的高中生留学群体来说,选择在澳洲读本科毕业后即可拿到2至4年的工作签证,并且这一政策也不仅仅限于一些专业领域。“这样,高中生留学也就不必都选择传统中留学的优势专业——商科类。选择留学澳洲,学生能够更多的从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角度选择留学澳洲的专业。”

就业新趋势 篇3

一、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倾向

(一)就业目标趋向多元化

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观,制约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对地域的选择。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导致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元化倾向。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未来从事职业行业领域的选择。据调查,毕业生由原先选择“公务员”、“教师”、“经营管理人员”的高比例,趋向于向国企、外企、私企、西部、自主创业等作为就业选择目标,这说明原有选择职业集中单一行业的现象正在淡化;其次,对工作地域的选择。“孔雀东南飞”的状态在大学生就业流向上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就业政策的改革以及各个省市地方性就业法规的颁布,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选“其他中等城市”的比例也在提高,这也说明在就业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已不仅仅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中等城市也逐渐成为毕业生选择的重点,与当前社会上人才回流趋势相吻合。

1.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仍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绝大多数同学仍然看重事业单位,尤其是教学、科研等知识高聚集型单位,而以往“政府机关”这一热门行业虽然并未显出优势,但热度不减,近几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即是证明。另外除北京、上海、广州等以往就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外,沿海城市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内地城市也是大学生就业选择地。

2.重经济待遇,更看重发展前景。新一代大学生的个体意识逐渐加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关注生存条件。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选择职业时“行业发展前景”、“施展个人才干”、“薪金报酬”的三个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在择业观上既重经济待遇,把它作为生活的基础,同时更重视前途发展,有较强的事业心。

3.西部地区与贫困地区成为大学生择业捷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对西部及贫困地区加大发展力,度进行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在就业中一部分学生正是看到了这一优势,再加上这些地区对人才需求的重视,特别制定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在近几年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选择时这些地区就成了他们的好去处。

4.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新天地。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学生的重要选择,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观念已基本接受,凸显对知识密集型单位的青睐,正逐步树立自主创业意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自我评价趋于理性

毕业生就业前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毕业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强调社会实践的检验,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自我评价已从“以自我为中心”逐步转向理性化。

(三)家庭在大学生择业中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庭在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仍然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执行者,也应注意帮助大学生确立切合实际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选择好职业。家庭对于一个大学生个体的情况更为了解,应根据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完成人生重要的职业选择。社会对大学生职业意识教育引导表现在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用健康的主流文化来教育引导大学生完成职业选择,要正面宣传和报道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各种新闻热点,配合学校和家庭形成良性健康的社会氛围,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二、就业指导应有新思路

1.就业指导应当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应该从学生入学起就对其进行就业教育,使学生尽早树立就业意识,并跟据自身情况加强技能培养。

2.加强就业指导,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根据社会需要,加强能力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校要注重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这既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又达到了用人单位满意和学生自身塑造的要求。

要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不能仅靠就业指导中心,应通过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及对专业课教学的渗透等方法共同形成合力,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强化具体操作过程的有效度,提高指导效果。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不断深化。

3.拓展信息渠道,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对成功就业的信息而言,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多数同学认为毕业生有效的就业途径仍是通过学校就业中心直接推荐和校内招聘来解决。可见高校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同学们同时需要学校在加强和改善就业指导时应重点加强信息提供和具体指导。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充分发挥就业市场的主体作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的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加大有效信息收集力度,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需求信息,并进一步扩大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充分发挥高校这一毕业生就业主体的作用。

4.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大多数同学重视对专业课的学习,但大多数同学认为当前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对职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有着迫切要求,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能力素质在就业中举足轻重。

5.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建立专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几个月临时的事务性工作,它要研究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要研究人才供求关系,要研究人才资源使用的最佳原则,需要有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队伍来完成这一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的需求,才能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要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这个中心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学生工作和就业市场的人才,必须经常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功能要齐全,能开设一定的讲座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知识。就业指导中心要有一定的硬件工作条件如信息查询室、资料阅览室、洽谈室、招聘工作场所、Internet信息网站以及必要的设备和经费。

6.在就业指导中应当注意根据性别不同有所侧重。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男生对工作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中要注意根据性别不同进行就业指导,特别要加强对女生的职业教育指导。

7.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由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新路子。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从就业政策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外,目前高等教育界正在努力探索创业教育的新路子,以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从目前来看,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已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信随着对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必定会逐渐树立,高校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当前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在逐步重视创业教育,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

三、社会与家庭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与帮助

1.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虽然经过多年体制改革,但由于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国家就业政策跟不上近几年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就业政策也各有特色,各个行业之间的人才流通壁垒并未完全消除,因此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改革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用健康的主流文化来教育引导大学生完成职业选择。配合学校、家庭形成良性健康的社会氛围,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体制问题还是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因此,必须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2.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的教育与指导。由于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家庭在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仍然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执行者。应注意帮助大学生确立切合实际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选好职业。家庭对于一个大学生的情况更为了解,家庭成员根据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完成人生重要的职业选择,并且家庭成员的意见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比较容易形成影响,他们多年的人生经验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年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实际情况择业也是每一个家庭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就业新趋势 篇4

该报告依据于自2010年开始的一项追踪研究。研究对象是12所高校 (6所“985”高校和6所普通高校) 约6000名毕业生。通过问卷调查和焦点组访谈, 研究者试图了解2003年 (第一届大学扩招后毕业生) 以来历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生活状况与消费方式、婚恋与家庭、网络行为与社会政治态度等多方面的情况, 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相关满意度。

这份报告集纳于2013年《中国社会蓝皮书》之中。

毕业生的适应性蜕变

当2003年大学扩招后第一届毕业生遭遇就业困难时, 毕业生及其家长几乎是措手不及, 无所适从。如今, 这些“天之骄子”已然接受了就业难的现实, 普遍降低了就业预期, 对初职月薪水平的要求不断下调, 以往难以接受的较低声望和较低专业技能的就业岗位现在也可以接受。他们知道,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中国大学生的境遇算是比较好的了。曾经的不满被对现实的妥协代替。

与此同时, 大学生采用多种策略应对就业压力, 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比如申请入党、参考公务员、考取各类资格证书、争取实习机会、了解就业信息等等。大学生入党积极性非常高, 接受调查的12所高校近三年的毕业生近半数是党员。其中“985”高校本科毕业生41%是党员、普通高校毕业生37%是党员, 这一点颇出研究者意料之外。

大学生还通过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各种竞赛、担任学生干部、争取荣誉称号等方式,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为就业做准备。这些因素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

研究者发现, 虽然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不很严重, 但隐性失业现象较为突出。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大约3/4的人就业, 而没有就业的1/4的人中只有不到半数在继续上学 (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 , 其余的人既不工作也不上学。

此项研究的负责人说:“这些人当中只有少数人在找工作 (被统计为失业的人) , 多数人则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他们在等待满意的工作机会或继续上学的机会。当然, 真正什么也不做而‘啃老’的人只是少数, 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还是依赖父母的经济资助, 准备各种考试或上各类的培训课程。如果有好的工作机会, 他们马上就会就业。这些人是隐性失业者, 应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内的隐性失业率接近10%。”

新学校教育无用论

调查发现, 不同学历和不同类型学校有不同的就业率, 并非越高学历和越好的学校就业率就越高, 不同学历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形。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和博士生, “211”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于“985”高校和普通高校。

与此相关, 目前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有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极端的例子是, 只有约1/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即使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在很多情况下, 用不到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 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应用实践性技能, 学校教育未能提供, 这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 而许多毕业生感到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帮助不大。

此种情况反映在研究中为, 专业课成绩好坏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没有太大的关联, 并且对于毕业生随后 (毕业7年内) 的收入增长和职位提升也没有正向作用。

它导致的后果是, 许多学生对学校教育不满意, 认为学到的专业知识无用, 对专业课学习采取应付态度, 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考研、学外语、考各种证书、兼职工作等方面。

此项研究的负责人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教学内容常常基于教师本人兴趣和专业知识, 而较少考虑学生就业需要。学校的业绩考核迫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发表论文和申请研究项目, 从而忽略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教育。”

就业“拼爹”引发不满

虽然大部分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 但其中50%的人对自己的就业状态不满意, 他们抱怨收入低、待遇差、专业不对口、没有发展前途等, 这导致毕业生跳槽现象频繁发生。毕业半年内有27%的本科毕业生跳槽, 而大专生则有48%跳槽;毕业三年内61%的本科生跳过槽, 79%的大专生跳过槽。98%的跳槽行为都是主动提出离职, 而非雇主解雇。

和这种“不满”相比, 另一种“不满”更显刺眼。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倾向发生明显转变, 最理想的就业选择从高收入的外企转变为高福利和高稳定的体制内单位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体制内就业岗位竞争十分激烈, 然而, 与外企就业岗位竞争不同, 体制内就业岗位竞争存在着暗箱操作、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用毕业生的话来说, 要竞争到体制内就业机会是要“拼爹”, 一些公开招聘是为某些人“量身定做”的“萝卜坑”, 而大部分应聘的人都是“陪练”, 即使考分和面试都是第一名也需要“运作” (走关系、行贿) 。虽然不清楚这类不正之风到底有多严重, 但在毕业生和其家长看来这类现象普遍存在。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能讲述几个这类故事, 有些是其亲身经历, 有些是他们的同学、朋友、熟人或亲戚的遭遇。只有“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才能当公务员或进国有企业, 这几乎为大部分毕业生所认同。

此项研究负责人说:“这种印象如此强烈, 以至于有些家长在给子女填写高考专业方向时声称, 某些专业不适合其子女, 因为这些专业的主要就业领域是机关和事业单位, 而他们缺乏相应的社会关系, 难以帮助子女进入这类单位。”

同样的, 很多毕业生也有类似想法, 他们因没有相应家庭背景而不敢竞争这些就业岗位, 那些应聘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工作岗位失败的人, 纷纷抱怨招聘背后的“猫腻”, 并且猜想竞聘上岗者的家庭背景。这种现状激起众多毕业生的强烈不公平感, 同时也导致他们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招聘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不过, 体制内就业者也并非事事如意。就业的最初几年, 能在体制内获得工作机会的毕业生感到他们是幸运儿, 不用像其他同学一样在市场竞争中焦虑挣扎。但工作大约5~7年时间,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产生焦虑, 对体制内工作感到不满、抱怨工作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挑战性、人际关系复杂、职务晋升机会竞争不公平和不公开、收入低等等。

何处安家与前途迷茫

获得一份工作只是毕业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随后他们就要考虑前途方向和安身立命之所在, 这是工作五六年之后的毕业生的主要困扰。调查发现, 大城市的高房价和高租金使许多毕业生感到他们不可能在此长久定居, 三四年前出现了“逃离北上广”的潮流, 许多毕业生返回家乡或奔向二三线城市, 但近两年, “逃离”大城市的毕业生又逐渐回流, 因为他们发现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少, 发展空间更小, 而要获得好机会更需要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不论是返回大城市的毕业生还是留在中小城市的毕业生, 都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坚守在大城市的人深感这里不是长久的安家之处, 返回中小城市的人则感觉生活沉闷、前途无望。有一份工作和收入以维持生计, 远不能满足当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他们想要的是有品质的生活和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成为中产阶级或享受所谓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是他们的生活目标,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使他们处于焦虑状态。

统计学就业趋势 篇5

统计学10级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他的适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

统计学主要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作推断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另外也有一个叫做数理统计学的学科专门用来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

调整后的统计学一级学科将原属应用经济学和数学下与统计相关的学科进行了整合,并在一级学科下设有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生物卫生统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和精算、应用统计等5个二级学科,现在我们现在所就读的专业直接与经济学挂钩。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我了解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将和世界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提供更多的统计方法,社会科学本身不断地向细分化与定量化发展,也要求统计能提供更有效的调查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这样一来,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就更多了,这种社会需求,促使统计学专业的教育发展已迫在眉捷。而且,由于国际化的产生,中国的统计学专业也要和国际接轨,以便于更好地为宏观和微观主体服务。就以上而言,统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有三种。

第一、本专业要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换算体系,逐步与联合国SNA接轨。随着数学的发展,本专业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本专业的新分支或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边缘学科将形成,新分支如抽样理论,非参数统计,多变量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边缘学科如经济计量学,工程统计学,天文统计学等等。今后尤其要借助电子计算机,促使本专业的教学逐步完善。

第二、本专业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官方统计与国际接轨教育,首先是统计标准体系的接轨,其次是统计调查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调查表设计的国际化,统计指标计算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统计信息发布的国际化,最后是严格遵循为调查者保密的原则。

第三、本专业要着力于改进有关统计指标体系的教学。包括清理现行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指标的名称、定义、口径及计算方法,使之尽量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计算一些派生指标,以反映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三资”统计,了解外资进入我国的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合作度明显增大,风险也随之增加,各个贸易、外资独资、合资伙伴出现得越多,风险就会越大,因而,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将加大力培养人才,尽快建

立健全我国国民经济运作的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尽管这样,由于目前国家人才的增长率较高,已经打破了以往的“统一分配”,而改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而我们统计学专业也是一样,这种比较灵活的就业政策,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志趣,自主地择业。但这也有一个弊端,就是有人要失业。因而也无形中增加了择业的竞争压力。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社会需求量接近于饱和状态。

由于统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所以我们在就业时需注意的事项也很多。首先,我们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成绩。竞争大,自然而然就要优中选优,而专业知识是衡量你是否优秀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一般单位都认为,好学生是能做好统计工作的,因为统计工作需要认真、耐心、踏踏实实,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因为统计学是对总体资料进行列表、分析、加工、整理、核计。它已经从质性科学中分离出来,统计学是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平均数、方差等综合指标,通过这些,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和比较,以反映事物现象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倘若想找个理想的工作,不具备这些素质是绝对不行的。因而,本专业在就业中除了要注意语言的方式及众多择业注意的内容外,要着重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包括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及研究的基本方法。全面而详实地了解掌握本专业的技巧和应用方法,并在和领导谈话时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就业时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清楚的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估计自己,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要用成熟、稳重、自信的风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另外,现在的我们也不应总拘泥于选择大城市、大单位,总注意个人收入,工作环境,要多考虑一下偏远的地区,多注意一下西部的开发,多关注中国的不发达却需要人才的地方。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对我们专业本科生的主要要求有: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和基本能力。

而我作为统计专业的学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需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3.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5.对于理学学士,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对于经济学学士,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

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互联网时代催生三大就业趋势 篇6

2015年8月12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北京发布了最新报告《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影响的三大趋势》。报告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平台型就业”逐渐浮现,同时“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人才的就业面貌也有别于传统行业,呈现出年龄低、工龄短、学历高等特点。这三大新的就业趋势对企业、个人和政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报告撰稿人之一、BCG资深合伙人范史华(Fran?ois Candelon)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弱化了土地和资本对劳动力的限制,劳动力的潜能得到释放。随着互联网和各个行业的交融,行业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就业影响呈现出更多的共性。”

“平台型就业”逐渐浮现

在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就业趋势之一便是“平台化战略”被广泛应用。BAT是实施平台化战略的佼佼者:百度以强大的搜索市场份额为依托,腾讯依靠QQ和微信两大即时通讯工具展开,阿里巴巴的基础则是电子商务。尽管这三家企业安身立命的产品/服务不尽相同,但其发展思路却异曲同工,即企业以某个核心产品或服务为平台,在上面嫁接更多的服务,以满足用户一站式的需求。平台的一边是海量的终端用户,而另外一边则是依托平台而涌现和衍生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产品/服务提供商。平台型企业通过为平台上的产品/服务提供商聚集客源和提供支持服务而获得收入,实现成长。而产品/服务提供商则得以专注于其专长的领域,在不断挖掘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逐渐壮大发展和繁衍。在这个过程中,围绕平台而形成的生态圈愈加复杂丰富,其边界也不断外扩。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经济规模在2011-2014年间维持了5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4年已经达到87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1.4%。根据BCG测算,2014年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直接创造了约170万个就业机会。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业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20年有望直接为约350万人带来就业机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使就业方式更为多元化,并塑造新的人才特征。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其生态圈内其它行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淘宝为例,其直接服务于淘宝业务单元的工作岗位不足5000个,但借助淘宝平台,众多个人通过自开网店实现了就业。据中国就业促进会2014年2月发布的报告,淘宝平台创造了866.22万个就业机会,在未来一年还将再增加313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此外,从网店经营到物流配送,乃至为平台运营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淘宝平台衍生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这当中有根据淘宝网店发展需求不断细分的新行业,如淘女郎、网点代运营、网店装修等,也有从淘宝平台的发展中获得新发展机遇的传统行业(如快递行业)。据统计,2014年,中国的快递投递包裹量为140亿件,2008-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5%,其中约有70%的包裹来自电商零售。快递员规模也由2005年的16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140多万人。若从生态圈的角度看,淘宝平台撬动了上千万个就业机会。

互联网企业的平台效应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产物,纵观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它们都在各自的生态圈中发挥类似的平台效应。如美国苹果公司,它在全球直接雇佣了92600名员工。同时,围绕着“终端移动设备+内容”的平台,多个细分行业得以衍生发展,间接拉动了就业。例如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全球目前共有900万个软件开发工程师专注于苹果APP开发。此外,苹果也带动了唱片公司等内容提供商,以及移动终端设备代工企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可以创造那么多的间接就业机会?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徐瑞廷认为,首先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需要更多企业在生态圈上面的跟它配合;其次它有非常强的共享性,让生态圈上的人力资源可以做到比较好的资源配置;再次它具有个性化,会冒出很多新的职务。

“创业式就业”热潮兴起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创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资金、渠道等障碍成为了创业的拦路虎,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创业门槛大大降低。

在基础设施方面,公有云服务的出现提供了极具延展性和灵活性的基础设施支持。对于初创团队来讲,云计算即付即用模式,避免一次性的大投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创业成本。此外,伴随用户量的激增,企业可以很方便地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了过度投资的风险与系统管理的麻烦。

在市场推广方面,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推广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论坛等渠道针对目标客户进行产品/服务的推广并形成口碑营销。同时,社交媒体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与现在消费者互动并获取反馈的渠道,帮助企业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市场推广策略。

在销售渠道方面,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为初创企业聚集了流量,节省了创业早期在销售渠道建设上的投入。例如,淘宝平台以其丰富的商品品类吸引了海量消费者,依托于淘宝的网店可以获得充足的客流量,节省了自建销售渠道的时间与资金投入。

在融资方面,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出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低门槛的融资渠道。此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纯信用贷款提供了数据支持,逐步解决了初创型企业由于缺乏有效质押物或销售收入而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困境。最后,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基金,也成为网络创业的一个融资来源。

降低的创业门槛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大众的网络创业热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而非择业作为他们的首选就业方式。以淘宝为例,截至2014年6月,共有840万人选择了通过淘宝平台创业并维持活跃状态。像韩都衣舍就是借助淘宝平台发展起来的线上服装品牌,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快时尚第一品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迈入社会的90后群体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创业力量,迅速崛起。据统计,2014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约有2.9%的人选择自主创业,比2011年增长21.9%。在创业领域方面,移动互联网成为90后创业的首选,其中社交、购物、视频为主要的创业方向。

就业新趋势 篇7

关键词:用工荒,就业,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回暖, 长三角、珠三角、福建沿海以及广西区内等地的不少企业都因招不到足够的员工而出现用工紧缺的局面。一方面是企业的订单不断增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方面是,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招不到足够的员工。这种人力供求关系矛盾的出现, 产生了俗称的“用工荒”。

造成企业“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长期以来在企业工作的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随着“用工荒”的出现, 相关部门也为劳动者制定了更能体现劳动价值的法律法规, 企业在遵照劳动合同法、提高劳动者工资待遇的同时, 也对劳动者增添人文关怀, 使得劳动者感受到自身劳动的价值。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与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用工紧张局面, 也提升了中职学校就业的质量。

1 中职生的特点

至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有如下的规定:中职教育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

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到, 我国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面向的是企业, 从事的是企业一线的生产与技术工作。中职教育培养的有技术、有生产能力的技术人员也深受广大企业的欢迎, 因为通过中职教育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用工紧缺、且缺少技术工人的情况。

在招聘使用中职生的过程中, 一些企业经过用工后的体会是:中职学生与大学生相比的就业优势在于, 中职学生经过在校两年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学习后, 动手能力比大学生强, 而且相对年龄较低, 对于职业、工作待遇等的要求不会太高, 进入企业后上岗较容易上手, 具有良好的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

2 中职学生的就业新趋势

对于企业“用工荒”的局面, 中职学校在做好就业工作的同时, 更要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的就业质量。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典范, 在面对企业“用工荒”时, 对于学生的就业有如下的新趋势。

2.1 巩固校企合作, 实现共赢

作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典范,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将“校企合作”打造成为学校的名片, 学校拥有众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冠名班。冠名班是企业与学校长期合作的结晶, 在学生就业时, 冠名企业的用工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这维护了合作企业的利益, 也为学生从入学到就业、工作实行一条龙订单办学、解决了后顾之忧。如与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有: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江苏江阴福汇纺织有限公司、上海伟航电脑针织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和东莞市中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等几十家企业, 企业遍布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这些企业都是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者与佼佼者。通过合作办学, 巩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实现共赢, 学生的就业也充分得到保障。

2.2 立足广西, 为广西经济做贡献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纺织类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拥有独特的优势。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蚕茧丝绸生产基地, 随着每年产能的扩大, 需要大量的丝绸专业人才。而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开设丝绸工艺专业的中职学校, 学校每年丝绸工艺专业的学生全部在广西区内就业。就业的企业有:广西丝绸 (集团) 有限公司、广西立盛茧丝绸有限公司、广西桂华茧丝绸有限公司和宜州恒源达丝绸有限公司等等, 为广西培养了大量丝绸人才, 为广西缫丝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纺织工艺、针织工艺、服装类 (服装工艺、服装设计、服装制作与营销、服装设计与表演) 等专业的学生, 也很多选择在广西区内就业。如纺织专业、针织专业的在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南宁锦虹棉纺公司和柳州市立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服装类专业的学生在南宁市华邦制衣有限公司、桂林凯丽制衣有限公司、南宁市高华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南宁市靓锦制衣有限公司、广西丰美服装有限公司和南宁一动体育用品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生产、营销等工作。

图案印制技术专业的学生也一改以前都是选择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广西区内的广西瑞熙特种票证印务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印刷厂、南宁市上英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宁裕成五星印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

经管信息类毕业生中包括有计算机应用、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这部分的学生大多数是选择留在广西区内, 特别是留在南宁市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首选。就业的方向有广西梦之岛 (集团) 、广西南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南宁分公司、南宁沃尔玛百货和南宁市绮韵商贸连锁有限公司等南宁本地的知名企业。

随着北部湾开发, 广西的整体收入水平提高与工业的发展, 机电类专业也积极开拓广西区内的就业市场,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也选择在广西区内的广西奥特帕斯机械有限公司 (玉柴供应商) 、柳州市贝铮达机械有限公司 (柳工供应商) 、北海市工业园区和广西正田节能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就业。

立足广西, 推荐学生面向广西区内企业就业, 为广西经济做贡献, 是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就业的新趋势, 在巩固校企合作的同时, 大力推进广西区内就业, 也同时保持与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沿海企业的合作, 实现学生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

2.3 继续保持与原有企业的合作

在巩固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立足广西、为广西经济做贡献的同时, 继续保持与原有企业的合作实现学生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

染整技术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职示范性专业, 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美国进口的电脑测配色系统等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 培养印染行业的生产技能人才, 是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的特色专业, 就业质量一直都比较高。在将该专业学生输入冠名企业外, 也积极拓展与其他一些知名企业合作, 如:广东中山洪良化纤有限公司、佛山市盈进染织有限公司、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东莞天龙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福清洪良染织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西文服饰有限公司等等。

服装类 (服装工艺、服装设计、服装制作与营销、服装设计与表演) 的专业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职示范性专业, 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设施、先进的实训基地, 在服装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除了与雅戈尔、溢达等知名品牌合作冠名外, 像珂罗娜时装 (深圳) 有限公司、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和东莞以纯服装有限公司等国内服装行业的知名品牌也纷至沓来到学校招聘学生, 学生到这些企业就业都获得较好的声誉与较高的收入。

在做好染整类、服装类等传统专业学生就业的同时, 也促进了机电类、经管信息类学生的就业。除了立足广西区内, 机电类、经管信息类学生也积极走出广西, 到珠三角地区就业, 如进入华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祥鑫汽车模具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伟全化纤 (惠州) 有限公司、广东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屈臣氏物流中心等企业工作, 这些企业中有机电类的知名企业, 计算机应用的排头兵、物流服务与管理的领军者, 通过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合作, 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深受企业与学生的欢迎。

3 结语

就业工作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正因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加强学生管理、狠抓教学质量, 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强、专业技术好, 深受合作企业的欢迎, 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大于98%、专业对口率也达90%以上, 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数人均比高于1∶4。真正做到了让企业省心、学生称心、家长放心。

在巩固校企合作, 大力推进广西区内就业的同时, 保持与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沿海企业的合作。立足广西, 推荐学生面向广西区内企业就业, 服务广西当地建设, 为广西经济做贡献, 从而实现中职学生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 是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就业的新趋势, 必将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促进中职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文欣.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背后的思考[J].课堂内外 (教师版) , 2011, (2) .[1]文欣.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背后的思考[J].课堂内外 (教师版) , 2011, (2) .

[2]王岩.关于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思考[J].科技向导, 2011, (5) .[2]王岩.关于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思考[J].科技向导, 2011, (5) .

农民工就业出现“短工化”趋势 篇8

该报告指出, 总体而言, 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对用工单位不满是其离职的主要原因, 超过六成的受调查农民工是因为对用工单位条件不满而离职。农民工在用工单位的内部发展机会相当有限, 参与调查的2 000多个农民工中, 约1/3认为自己在单位没有获得任何提升, 而获得提升的方面主要是薪酬待遇的改善, 用工单位管理层级的改善所占比例仅为一成左右。

据该课题组工作人员介绍, “短工化”包括“高流动”和“水平化”两方面。高流动体现为农民工换工频率高, 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短, 前后两份工作之间的待业时间较长。水平化则体现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无论是在用工单位的内部, 还是通过变更工作从而实现用工单位之间的转换, 其职业地位都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

据介绍, 在当代农民工群体中, 年龄越小, 其“短工化”趋势越明显。“年青一代的农民工更容易因其高教育程度带来高职业期望, 而与劳动力市场中有限的流动机会发生矛盾。因此, 年龄越小, 换工频率越高, 从事一份工作的持续时间越短。”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调研人员说。

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发展趋势研究 篇9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和各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招聘广告铺天盖地, 大学毕业生也是人头攒动, 但似乎供需双方很难如愿以偿。究其原因因素众多, 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够协调统一、理论培养与生产实践未能有效接轨等因素。就本文而言, 笔者认为, 高校本科毕业生如何应对就业压力当属解决心理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压力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对压力的定义是物体所承受的与其表面垂直的作用力, 很显然, 这是一个从物体本身出发的物理学概念, 力图说明压力的原始特点。现代意义上压力更多是指制伏人的某种力量, 由此可见, 现在对压力的研究由没有生命体征的物体换成了活生生的人。国际压力研究大师塞利曾经这样描述人们对压力的认识:“压力, 就像相对论一样, 是一个广为人知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的概念。”[1]许多心理学家从20世纪30年代不约而同地开始对压力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在心理学上, 一般把压力翻译成应激。

有的学者认为压力是个体与他认为超出自身资源并损害其健康的环境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的产物[2]。也有人指出, 压力就本质而言, 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结果, 是有机体的内在反应, 是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和生理上的有效唤醒。有人把压力与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个体自身的情绪、心理特征相联系[3]。也有人将压力定义为当个体资源无法有效应付环境时, 环境、外部因素与个体内部特征之间互动的结果[4]。

二、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灵之殇

(一) 就业压力的概念

早在19世纪20年代, 坎农提出了“应急反应模型”[5]。这一模型指出了有机体在遭遇到强烈的压力源时表现出来清晰的生理反应。当人类遇到外在胁迫时, 机体所有的系统都会在瞬间将其内在潜能爆发出来, 诸如增加血流量供给需要导致心跳急剧加速, 增加气体交换导致呼吸急促。所有的生理反应目的都是为了快速提升身体反应的灵敏度。但遗憾的是, 这些反应保持时间不会太久, 原因是虽然它提高了身体的反应能力, 与此同时也加速了身体资源的耗竭[6]。笔者在借鉴前人对心理压力界定的基础上, 将就业压力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就业情境时, 由各种环境刺激因素与个体本身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

(二) 就业压力研究现状

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从压力源和压力分布特点来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上述研究需要研究者编制压力量表。相对应的在心理学范畴下的研究则主要通过问卷量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影响因素、群体分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当前针对就业压力的研究, 大部分问卷量表都是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就业压力量表。这种量表一般基于应激认知交互作用模型[Lazarus (1984) 提出]。相关研究表明, 国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体现在学习、收入和福利等方面。而就业、学业、经济等压力则是困扰国内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有研究指出, 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压力、竞争压力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校园压力源, 其中就业压力排在首位, 学习压力紧随其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外因性压力源”, 又包括来自自身的“内因性压力源”。对就业压力的研究还发现, 就业压力存在着诸如性别、院校类型、家庭经济状况、地域等各种差异。下面对就业压力的研究成果作详细的梳理。

1. 就业压力源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很大程度集中在对压力源的研究上, 研究表明, 当前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即是就业压力。研究者们认为, 不仅毕业生存在就业压力, 大一学生同样也存在就业压力, 但是程度相对于毕业生明显有所降低。曹鸣歧 (2001) 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包括择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生活压力和恋爱问题[7]。另有一项对大学生压力源的调查表明,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 达到96.5%, 其次是学业压力49.5%, 经济压力40.2%和恋爱压力38.8%[8]。

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的研究上, 结合林梅等 (2004) 对大学生压力感进行的调查, 陈宇红等 (2009) 自编的就业压力问卷所得结论, 李胜强等 (2011) 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类型进行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就业竞争、工作地点、薪水福利、专业素质、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中排名靠前。

2. 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

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 “外因性压力源”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大于“内因性压力源”。现就当前“外因性压力源”的成因作以简要分析。 (1) 高校扩招与市场对人才需求量的矛盾。高校的广泛扩招使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 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限, 这就造成了供求矛盾。尤其毕业生大多想留在大中城市, 使就业压力加大。 (2) 大学毕业生能力与市场所需岗位要求之间的偏差。这种偏差的产生一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较低, 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 进而培养不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大学生, 有时导致社会求贤若渴, 而高校则无能为力。二是部分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并未达到专业要求, 从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明显力不从心。于是紧张焦虑, 抑或职业倦怠层出不穷, 严重地影响了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信任关系。

3. 就业压力的群体分布状况。

(1) 就业压力的性别差异。研究者分别在专业供求、自我意识和压力定位方面对不同性别进行研究考察。结果发现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性别差异的表现不同。专业供求方面, 学生干部中, 女干部压力最大, 男干部压力最小;在自我意识和压力定位方面, 非学生干部中, 男生压力最大。 (2) 就业压力的院校类型差异。医学院校在四类院校中供求矛盾压力最低, 理工类次之。师范类院校则表现为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供求矛盾压力相差明显, 财经类院校近年逐渐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 供求矛盾压力也偏高。 (3) 就业压力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就业压力较小, 经济条件中等的学生由于就业期望值较高, 因此表现为压力较大。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就业压力比经济中等的学生小, 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就业期望值相对较低, 只想找一份工作而不会好高骛远。

4.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十分确切地论证了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存在着密切相关联系。有研究者认为, 良好的社会支持在因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中, 不仅减轻了个体的压力, 个体的应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也有明显的增强。而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起着增强的作用。本研究也认为, 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会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起到缓解的作用, 并且, 社会支持水平高的大学生会较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来降低自身的就业压力。

另外, 国内研究就业压力的相关学者普遍认为, 自尊感在公办学校学生中显著高于民办高校的学生, 在这种差异下。自尊感高的公办高校中, 学生的个体压力水平比较低, 而自尊感低的民办高校中个体压力水平就比较高, 这形成了一种清晰可见的反比例关系。这种自尊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选择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应对方式。自尊感比较高的公办高校中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 而自尊感较低的民办高校学生则倾向于选择退避、自责、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5.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建议。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配合。 (1) 政府宏观调控。虽然扩招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但是就世界范围来看, 我国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制定扩招政策时, 也要考虑市场需求, 把扩招控制在合理的规模。

(2) 高校办学及政策调整。首先, 学校保证教育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 提高师资素质,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尤其是在在职培训上下工夫。其次, 高校在扩招的同时, 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录取规模。再次, 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高校应提供实践教学和实习机会,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大学生自我调整, 作好就业准备。加强社会实践,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性。正确认识社会, 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类型, 以此作为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依据, 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selye.Hans.TheStressoflife[M].NewYork:MeGrawHill, 1956:l.

[2]Lazarrus R.S.&Folkman S.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1984.

[3]Boyle G.J., Borg M.G., Falzon J.M., Baglioni A.J., 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dimensions of teacher stress, Br J Educ Psychol, 1995 Mar;65 (Pt1) :49-67.

[4]C.Kyriacou, J.Sutcliffe.Teacher Stress: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8.

[5][美]phillip L.Riee;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212-225.

[6]梁宝勇等.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48-51.

[7]曹鸣歧.大学生心理压力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5) .

就业新趋势 篇10

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不相适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形势不相适应的是就业观念的滞后。

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 那么无论从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方式上, 高校就业工作都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 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就业市场建设,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平台。从大学生就业计划分配时代到市场导向的今天, 高校就业市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与实践, 很多高校对于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共识[1]。有先行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人员开拓市场、走访市场, 努力尝试与市场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 到今天已能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构建, 而一些高校至今仍然未曾打破坐等用人单位上门的“惯例”。作为发展中事物, 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从理论建设到实践角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就业市场建设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就业部门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2 推动就业市场的专门化建设, 实现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初级市场阶段, 现存的矛盾问题很多,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不对接。根源在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 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

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运行模式是以一家一户, 各自为战为主要特征, 决定了高校的市场触角短, 市场反馈不灵, 或反馈错误。对于市场的产业结构瞬息万变的调整和变化应接不暇, 对于市场近期和远期究竟需要什么专业, 需求数量等并不清楚, 盲目调整专业, 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现象, 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不就业。

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自发性、自由性和散在性。没有专门化的市场体系, 缺乏统一的市场预测和规划, 缺乏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基本估计, 只管招生不管分配, 只管培养不管使用。没有规范、科学、系统的市场信息, 培养和生产的市场指向不明, 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形市场, 开发无形市场, 加强特色市场建设。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 通过专门化培养、专门化配置满足专门化需求。实现市场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3 努力将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就业市场建设, 对于就业指导人员的市场开拓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业工作毕竟已经不是行政管理工作, 职业辅导需要专业理论支撑, 市场开发同样需要具备专业市场开发素质的人员来担任, 而这对于高校的就业市场建设更是增加了难度[2]。

近几年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激增态势, 但就业专职人员并没有随之而增加, 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还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毕业生500:1的要求配足, 从而使就业指导教师长期处于忙于事务工作之中。

虽然从1999 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 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还很少。

在就业政策法规的把握, 就业程序处理, 毕业生心理指导和咨询, 就业知识结构, 个性化咨询等就业指导工作方面, 他们还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向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要加快建设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 拓展质量管理功能,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形成质量管理系统内外互动的和谐局面, 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 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合理地就业。

各级政府在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 在毕业生资源的信息统计、发布, 供需信息收集、交流, 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就当前情况来看, 每年各地组织的一些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信息交流会和双向选择会, 虽然参加的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很多, 但签约率很低。为此, 要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主要包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校际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省市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性毕业生市场以及由国家设立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等, 各个不同层次的就业市场相互补充。在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各层次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 扶持重点人才信息报刊, 并据此沟通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供求信息。

4.2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市场机制在配置毕业生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3]。现阶段, 不管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还是高教体制的改革, 都要求有市场的推动作用, 要求大力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 要加强政策引导, 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就业氛围。

4.3 促进就业市场规范化发展

政府应当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办法, 来加强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适度调控的标准, 既要考虑毕业生能够在市场交易中形成合理的劳动力价格机制, 并借此获得比普通劳动力更高的教育报酬率, 又要考虑协调国家不同产业部门对毕业生不同程度的需求。

作为发展中事物, 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从理论建设到实践角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就业市场建设, 不仅需要高校自身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 同时也需要政府、市场等多种力量的共同投入[4]。 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既有观念上的问题, 也有实际条件所限产生的问题。要建立一个共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学校的不断创新实践, 也需要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至今, 高校的就业工作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从办理学生毕业分配手续的管理部门, 到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部门, 可以说, 随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渐形成, 就业市场专门化的运行模式, 市场共建、品牌共创、信息共享正在越来越深地浸入到高校就业工作当中。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正在成为全国高校共同面临的使命和难题, 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就业市场建设,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马天威, 徐峰.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J].理论界, 2002; (04) .

[2]李华.有人文本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意识[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03) .

[3]方士元.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 2004; (04) .

就业新趋势 篇11

关键词高校 音乐专业 就业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过50年,特别近2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 我国先后有200 多所高等专科学校或升格或合并组建为普通地方本科院校, 这类院校在经过建校初期的规模迅速扩张后, 近年来逐步将发展的重心转向内涵的提升上。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迅猛发展着,因此,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像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音乐系(学院),并开设起了相关专业。

自1999年至2009年的十年时间,地方本科院校仅音乐、舞蹈二个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就翻了几番,这对于全面提高国民的艺术素养,加快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应该清楚的看到,这类学生往往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就业面相对来说偏窄,再加上大规模的招生导

致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就业的供大于求、择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异、就业意愿过于集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这部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而且,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8年的73.8%下降为2009年的68%。因此,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已经存在着一定的危机,若不及时调整、解决,就可能导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激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1998年,我国将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把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施擴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率下降;就业结构性问题显现;择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异;就业意愿过于集中等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机制的深入改革, 大学的就业竞争力逐渐成为人们常常提及并关注的话题, 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也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不断地丰富。

笔者作为地方高校的招生就业管理人员,以我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该校音乐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以及应对措施提出一些自己看法。

一、专业定位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地方高校要发展壮大,就要不断深化改革,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确自身培养人才的方向,合理配置专业结构,从而走出一条以区域经济需求为依据, 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办学新路。同样的,音乐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阶段相适应重点突出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同时将自身的优势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 并且进一步推动新的就业市场的开拓。充公发挥地方高校的办学优势,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办学特色,体现专业特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地方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转变学生传统、保守的就业观念,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可以建立创业示范和实践的基地,采取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学生就业率和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高校要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了解职业发展规律和大学生就业形势,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了解求职择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 通过多种训练,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工作适应性以及发展潜力, 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人才发展目标。

从新生进校开始,就要引导他们树立目标意识,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科学地制定职业发展的总目标及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目标,将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高校要将共性开发和个性挖掘有机的结合,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给大学生的成才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在引导学生在不断认知自我和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 锻炼和提高个人总和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提高就业质量。

三、校企联合,建立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的从创新到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校企联合让高校在产业上起领头作用,同时也通过创造新产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要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为实习和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完成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同时有可以解决地方高校设备相对落后和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在专业规划设计上,要将艺术实践、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就业工作体系,特别要与广大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企业为实习、就业基地检验、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专业发展指导由学校向社会企业延伸,开创高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四、开展专业实用的认证培训

作为专业的艺术人才培养机构,音乐专业可以开展一些专业性的实用性强的认证培训,比如全国音乐教师等级认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考级等,建立一套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认证,可以极大程度增加学生就业的成功法码。

我们做为教育者,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超前理念,这也是不久的将来地方高校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另外,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观念的陈旧、保守,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到农村或偏远地区去工作,想集中到城市就业,这样就给城市就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出现人才相对过剩,而农村或一些偏远地区则出现人才匮乏、紧缺,供不应求的现象。这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目前也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应的各项优惠政策也纷纷出台,基本实现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各院校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毕业生竞争实力的培养。这些应对措施使学生的就业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这些措施及研究工作仅停留于如何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层面的研究,没有从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发展规模、就业市场调研、专业结构布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研究。因此,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思考,希望能够给未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强苓.艺术实践与就业导航[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8.

[2]村上隆(日).艺术创业论[M].中信出版社.2011.3.

[3]于长湖,吕振华.大学生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8.

[4]索桂芝.大学生就业指导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

[5]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新世界出版社.2009.8.

[6]黄杯宁.12358人生规划模式[J].大学生就业编辑部.2009,17:24-26.

就业新趋势 篇12

一、正确定位,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学校是大兴安岭林区中唯一一所高职高专院校。从整体上看, 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战线的共识, 并正在推动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的深入。2003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比前几年已有明显升高, 以教育部所属71所高校为例,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比2002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但是, 目前地区在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学校建于2003年, 前身是几所中专院校合并而成, 办学时间短, 学校条件、办学设施及其教师能力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克服困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以社会需要为目标, 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 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 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技能强,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在全社会倡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所谓一流的教育, 至少应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高质量的人才, 其中, 最主要的标准是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可见, 一流的教育与学校层次和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每所高职学校都应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要, 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 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以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二、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建设和改革最首要的一条就是教师队伍建设。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学校相关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 同时积极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到学校来任教, 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学位提升。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决定, 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实践技能, 还要强调他们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要做到这个转变就必须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素质, 这与教师学位层次的高低是有直接关系的。国内的一些其他大学, 包括高职高专院校, 教师所具有的学位比我们高得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 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 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其次, 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建设中还要注意改进理论教学方法, 应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及时地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另外, 高职高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 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创建一批示范性的高职高专教育的综合实训基地, 实现地区教学资源的共享, 担负起地区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此外,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 是学校教学工作灵活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当前, 一些高职高专学校存在按照现有教师而不是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的倾向。从而使林业、财会、贸易等专业布点重复, 毕业生规模扩张, 严重超出地区需求, 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率降低。高职高专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整专业结构。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高职的专业设置应当非常灵活, 应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 密切与企业的结合。像今年学校要招收的木材加工专业等在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上, 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制定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和评估来进行。比如, 在专业设置中, 学校可以自行选择专业方向, 只要办出特色就行;地方和国家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率和其他一些指标来进行评估, 就业率低, 就应限制招生数量。在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改、教学的实施、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把社会积淀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充分吸收到高职高专教育中。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探索和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所谓“订单式”培养, 就是高等学校提供场地、教师、生源, 企业提供一部分师资、实训基地、用人需求, 双方结合起来培养人才。这种方法供需对口, 效率最高。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学习。如青岛职院设立的海尔家电培训中心, 学校为集团培训维修人员, 公司为学校不断提供最新的家电设备供培训使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零租金的方式引进企业的研发部门;宁波职院的联通通讯系, 由浙江联通总经理任系主任, 联通公司为学校提供最新的通信设备。

第二,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 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就业为导向, 首要的就是推行双证书制, 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后, 教育部要通过评估等手段, 引导和促进学校主动与劳动、人事以及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 也包括人事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 还应该包括其他行业部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 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 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 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 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 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另外, 学校还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市场意识, 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 树立学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对毕业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 学校应该在半年内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促进就业。

三、以就业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当前, 整个高等教育的走向是由规模的迅速扩张, 逐渐走向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结构调整为内涵的发展阶段。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也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审批学校为主转为注重质量、加强评估和质量监控为主。今后, 所有高等学校每五年都要接受一次评估。因此, 以就业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将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完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中, 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以就业为导向, 就应该在评估指标体系里, 将就业率作为核心指标。今后, 国家调控学校专业设置也要将就业率或高质量的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它也将成为调控一个地区院校设置的重要指标, 以解决一些地方的学校举办者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上权利与责任不统一问题, 促进投入, 规范管理, 提高质量。

四、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加快高职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加快培养信息和制造业高职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战线的迫切任务。为此, 教育部正在启动两个工程, 一是试办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以此带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 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的改革, 五年内为国家培养20万左右软件蓝领人才, 满足国家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需要;二是实施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重点解决数控技术高职人才短缺问题。重点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教育部与有关部门联合选择一批试点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开展数控技术高职人才培养, 目前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推荐了近百所学校参加试点工作。第二, 教育部在财政部的支持下, 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和高职院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 遴选建设40个左右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中心, 重点解决高职数控人才实训问题, 同时面向本科和中职学校开放, 实现资源共享。实训中心的建设主要以地方投入为主, 国家采用贴息和部分补贴的方式扶持其发展, 重点支持条件优越、利用率高、实训质量高的基地建设, 以促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 可以借鉴举办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的成功经验, 开展大学生数控技术竞赛, 以此推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通过以上措施,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合力, 力争五年内培养30万制造业高职人才, 满足社会的需要。

五、加大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树立高职高专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近几年, 由于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过快, 办学中出现很多问题, 如生源质量较差、办学条件不好、办学质量不高、就业形势不好等等。加上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缺乏了解, 从而社会认同度不高。事实上, 办得很成功的高职学校也不少, 就业率并不比本科院校差。如贵州商专, 年年就业率在90%以上;湖南永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100%, 农业专业就业率97%等。但是由于缺少正面宣传, 社会对此并不了解。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树立高职高专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要做到这一点, 国家和省级政府将陆续建立一批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和精品专业, 树立在就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 引导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组织一批新闻战线上的朋友, 宣传一批就业率高的学校, 建一批示范性院校, 树立一些典型, 加强正面宣传, 增加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了解, 提高社会认可度。

综上所述, 高等学校特别是办有特色的高职高专学校, 面向林区发展提高林区经济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首先,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包括教育质量观、教学管理观、育人观、就业观等。其次, 根据大众化教育的特点, 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改革不适应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 2000, (1) :6-10.

[2]张力.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EB/OL].http:∥www.edu.cn/.

[3]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 :4-8.

[4]鲍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特点[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 (10) :7-8.

上一篇:高职院校新手型教师下一篇:商业银行经营模式